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农村社会管理研究述评

摘 要: 对“农村社会管理”这一近年来学术界和实践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农村社会管理权力配置、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农村社会管理基层组织、农村社会管理模式等方面。

关键词: 农村社会管理;管理主体;管理体制;管理模式

“社会管理”一词在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是在1993 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重点是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部门, 强化社会管理职能部门。2002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从2002年到2011年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社会管理,可见,社会管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学术界集中对A社会管理进行研究也是近十年的事情,所取得的成果,给社会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一、农村社会管理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题名:社会管理,时间1979~2012年”查询,截止2012年3月27日,显示4 549条记录,其中博士论文6条,硕士论文59条,会议论文287条,期刊论文4 197条;2000年后的记录总数4 383条,其中博士论文6条,硕士论文59条,会议论文286条,期刊论文4 032条。

以“关键词:社会管理,时间1979~2012年”查询,显示10 168条记录,其中博士论文20条,硕士论文425条,会议论文624条,期刊论文9 099条;2000年后的记录总数为9 339条,其中博士论文20条,硕士论文425条,会议论文616条,期刊论文8 278条。

以“题名:农村社会管理,时间1979~2012年”查询,显示124条记录,其中博士论文0条,硕士论文3条,会议论文10条,期刊论文111条;2000年后的记录总数为120条,其中博士论文0条,硕士论文3条,会议论文10条,期刊论文107条。

以“关键词:农村社会管理,时间1979~2012年”查询,显示59条记录,其中博士论文0条,硕士论文1条,会议论文5条,期刊论文53条;2000年后的记录总数为49条,其中博士论文0条,硕士论文1条,会议论文5条,期刊论文43条。

以“题名:乡村社会管理,时间1979~2012年”查询,显示7条记录,且全部为期刊论文;2000年后的记录总数为6条,全部为期刊论文。

以“关键词:乡村社会管理,时间1979~2012”年查询,显示3条记录,且全部为期刊论文;2000年的记录结果也完全一样。

从上面研究情况可见,以题名“农村社会管理”查询的研究成果数量(124条)仅占社会管理研究成果数量(4 549条)的2.7%;以关键词“农村社会管理”查询的研究成果数量(59条)仅占社会管理研究成果数量(10168条)的0.5%。

二、农村社会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对农村社会管理进行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农村社会管理主体方面

钟涨宝、狄金华(2011)[1]认为,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的困境表现在:管理主体单一,管理机制陈旧,管理理念落后,社会管理应对危机的能力不足;因此提出应从农村社会组织、法治建设、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增强管理风险应对危机能力等方面改进农村社会管理。

张翠娥、万江红(2011)[2]从国家与社会的视角出发, 通过解读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探讨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的演变后指出, 改革开放以前是依附性组织与单一化主体;改革开放到新农村建设前是自治性组织与多元化主体;新农村建设以来是合法性组织与社会化主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多元化,自主性不断增强,是国家意志贯彻和公民自我管理契合的良好平台,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功能也逐渐凸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 也是新型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形成和完善、管理理念逐渐以人为本、主体日益多元化、社会化的过程。

阳信生(2008)[3]、曹海林(2009)[4]、焦存朝(2010)[5]认为,现阶段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单一,管理职责不清,权责不符,应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2.农村社会管理权力配置方面

马军卫(2011)[6]分析了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侧重管理制度的创新),强调权力的多元化和资源配置主体的多元化。

曹海林(2009)[7]认为,基层社会管理格局和管理体制状况与社会的特定权力结构紧密相关,乡村权力资源配置模式的多元主体参与型转变必然要求农村基层社会组织重构,强调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的权力结构、资源配置模式的多元化。

3.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方面

姜裕富(2011)[8]从国家、精英和公众三者间对资源配置的关系切入,探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演变历史:乡绅管理制度→人民公社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结合案例分析了兼具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倡国家、社会、公众参与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

侯志阳、孙琼如(2011)[9]运用国家与农村的关系理论对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与农村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传统自然村落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村民自治时期、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区建设时期,国家与农村分别具有不同的关系,并对这几个不同时期农村公共服务的绩效进行了考察,提出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复合体,形成公共服务供给力,并对具体操作途径进行了分析,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胡维维、吴晓燕(2011)[10]、黄羽新(2011)[11]、蒲实、廖祖君(2011)[12]认为,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治理的载体,是建设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平台,应培育多元治理主体。

邵书龙(2010)[13]认为,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特点是城市和农村相分隔的二元式管理。他对该模式之由来、发展路径和变迁趋势进行了剖析,并与苏联农村管理体制进行了对比, 认为中国的二元社会管理体制不仅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下其变迁方向亦另有独自路径。前期为完成工业化,国家建立起以计划经济、统购统销、集体制、二元户籍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后期则在城市化进程下,建立起以准市场经济、承包制与村社制、低价征地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

郭泽保(2009)[14]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第一阶段(1949~195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人民公社成立, 是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初创阶段;第二阶段(1959~1979)是人民公社体制下的“政社合一”农村社会管理阶段;第三阶段(1980至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 是“乡政村治”的农村社会管理阶段。指出了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权责不清,体制摩擦,村自治组织机制障碍,农民缺乏参与意识。提出了构建中国现代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构想:依法整合乡村关系, 实现“乡政村治”良性互动;有效协调“两委”关系, 充分发挥各自功能;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扩大社会管理的主体, 培养农民参与意识。

张国祥(2008 )[15]从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社区建设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最根本的是实现从行政管制→公共管理→社区服务的转变。将村民委员会改制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探索社区公共管理、社区自治、社区服务、文化组织功能,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功能;党和政府要从宏观引导和公共服务着手,农村社区要从民主治理和社区服务着手,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方式。

谢雯、黄新宇(2011 )[16]研究了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百年变迁,认为从1911到1949 年是以伦理整合为主导的时期;从1949到1978 年是以政治整合为主导的时期;从1978 年至今,是以市场整合为主导的时期。指出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面临的现实困境:一是经济飞速发展,但农民人均收入仍较低;二是村民自治全面实施,但农民权益保障仍不足;三是农村文化逐步发展,但农民精神生活质量不高;四是城乡自由流动频繁,但农村发展后劲不足。指出农村社会管理的策略选择:一是多元化融合,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创新;二是一体化互动,消除城乡发展差距;三是法治与德治并举,构建双重整合载体。

4.农村社会管理基层组织方面

张学东、李红霞(2011)[17]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76个农村进行了农村社会组织管理与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两方面的调查,认为当前农村存在社会组织匮乏、社会事务单边处理等问题。农村居民与村干部期望社会管理的改进途径是:加强组织建设,促进管理优化;提升管理能力,规范社会治理;推动和谐发展,实现农村善治。

陈晓莉(2011)[18]研究了在多元化治理模式下农村社会管理面临治理主体结构失衡、功能模糊、关系失调和行为失范等问题,认为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农村社会管理的进步和发展。建议从共同治理理念和现实国情出发,建立党领导、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公民广泛参与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面对多元治理主体间的离散和冲突, 农村党组织应通过对多元治理主体价值观念、组织结构、利益结构的有效整合, 实现党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地位。

沈金华(2005)[19]、曹海林(2009)[20]探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路径:稳妥发展社会政治组织、加快发展经济中介组织、规范发展文化组织(扶持先进文化组织、弘扬传统文化组织、包容风俗组织、清除非法落后文化组织)、逐步改革乡镇政府组织。

5.农村社会管理模式方面

汪锦军(2011、2012)[21][22]认为,农村社会管理模式是政府介入模式。政府介入能力和社会自治能力两个变量在此模式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以这两个变量为划分依据,在理论模型上将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分为:利益劫取型(政府介入能力与社会自治能力都弱)、行政主导型(政府介入能力强而社会自治能力弱)、合作共治型(政府介入能力与社会自治能力都强)和自主治理型(政府介入能力弱而社会自治能力强)。中央曾强调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农村社会管理的合理模式,但基于现在社会自身的发展还相对弱小、而政府力量强大的现实,提出了吸纳增效模式:社会管理应在政府主导下,通过一定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使社会具有自我管理的发展空间,党、政府、社会、公众多方参与。

刘嘉(2011)[23]提出了构建与城乡统筹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四网三线两链一弓”。织好四网:管理主体、管理手段和方式、规范体系、体制机制;抓住三线:人才建设、矛盾化解、权益和利益维护;筑牢两链:社会管理资金投入链、乡镇企业对农村社会管理的服务链;拉满一弓:落实工作责任。

三、农村社会管理研究述评

当前学术界对社会管理的研究大多是在城市或是整个社会层面,缺乏对农村社会管理整体、系统的研究。

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华中师大政治学研究院出了一批农村治理的书,比如《岳村政治》等,但这些研究强调得更多的是政治治理,而针对现阶段的农村社会管理则研究甚少。近年来,在国内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学术界对农村社会管理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但相关的研究文献资料还不多,目前还没有一本农村社会管理的专著,从发表的文章看也没有全面系统的对农村社会管理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三篇相关的硕士论文从管理体制、社区管理、老龄人口管理角度对农村社会管理进行了研究。曹海林、郭泽保、邵书龙、张国祥、谢雯等学者从农村社会管理模式、体制、权力配置等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这为农村社会管理研究提供了参考。目前主要缺乏对农村宗族势力、精英富人团体、村委集体腐败、村民公共精神缺失等现象对农村社会管理产生的影响的研究,这为今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提供了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钟涨宝,狄金华.社会转型与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创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2):7;13.

[2]张翠娥, 万江红.社会组织发展与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基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的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2):14;7.

[3]阳信生.农村社会管理服务的缺陷与政府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6;41.

[4][7][20]曹海林.乡村和谐发展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性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9,(04):72;76.

[5]焦存朝.主体视阈下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提升问题的思考[J].学理论,2010,(15):76;77.

[6]马军卫.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20;22.

[8]姜裕富.农村社会管理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J].湖北社会科学,2011,(9):50;52.

[9]侯志阳, 孙琼如.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4):52;57.

[10]胡维维, 吴晓燕.农村社会管理与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建设[J].新疆财经,2011,(1):60;63.

[11]黄羽新.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郊区农村的社会管理[J].广西社会科学,2011,(6) :108;111.

[12]蒲实,廖祖君.高度关注城市近郊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的难题[J].农村经济,2011,(7):11;13.

[13]邵书龙.中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由来、发展及变迁逻辑[J].江汉论坛,2010,(9):5;10.

[14]郭泽保.构建中国现代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路径选择——基于社会转型期存在的问题[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3):42;46.

[15]张国祥.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以社区建设创新农村管理[J].社会主义研究,2008,(6):101;105.

[16]谢雯,黄新宇.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变迁与新识[J].求索,2011,(11):92;93.

[17]张学东,李红霞.当前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策略——基于河北省76个农村的调查与分析[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95~96.

[18]陈晓莉.农村社会管理中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整合功能[J].理论探讨,2011,(3):134;138.

[19]沈金华.中国农村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J].发展研究,2005,(11):38;40.

[21]汪锦军.论行政主导模式下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角色[J].行政管理改革,2012,(1):60;64.

[22]汪锦军.从行政侵蚀到吸纳增效: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角色[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5): 162;168.

[23]刘嘉.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创新[J].湖湘论坛,2011,(5):123;128.

作者:郑鸿 李翔宇

第2篇: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框架思路构建

摘 要:在农村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农村社会组织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现实作用。依托于科学的农村社会组织,能够系统全面地提升社会管理成效,能够全方位推动社会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也能够全方位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切实推动农村社会管理的高效且快速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会管理;作用构建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民办发〔2020〕36号)指出,不断提升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管理和服务能力。到2023年,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相关领域管理、提供专业化社区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成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和社区服务的有效载体。可以说,社会组织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在农村社会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农村社会组织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现实作用。为切实有效地提升农村社会管理实效,有必要充分全面地发挥它的关键效能以及核心作用,继而更好地推动社会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1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在农村社会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农村社会组织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农村社会组织是多元化的,不同类型的农村社会组织具有差异化的管理作用。但综合而言,多元化的农村社会组织,对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始终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一,提供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在农村社会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农村社会组织能够提供多元化且科学化的公共产品以及服务,能够系统全面地优化农村社会管理实效。特别是在提供公共服务或者公共产品的进程中,农村社会组织能够充分全面地把握好农民朋友的现实需求,继而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精细化、科学化、针对性的服务,切实有效地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可以说,农村社会组织的高效作用,能够整体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利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的有序建设。与此同时,依托于农村社会组织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政府部门的压力。不可否认,在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或者产品的进程中,政府部门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不可否认,政府部门常常存在着缺位的问题。依托于农村社会组织,能够系统全面地缓解政府部门的发展压力,能够系统有效地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第二,切实有效地反映农民诉求。在农村社会管理的实践中,依托于农村社会组织,还能够真正有效地反映农民的实际诉求。农村社会组织是由农民居民自发组建的,在发挥自身作用以及功能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近距离与农村居民沟通交流。正因为有这样的先天优势,使得他们得以有效地把握好农村居民的实际诉求以及真实意愿,继而为他们提供精细化的服务。在反映农民诉求的过程中,农村社会组织可以通过调查、访问等不同方式,深入农村居民的家庭中,通过组织内部机制有效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有效整合农民的实际利益。同时,在实践中,農村社会组织还能够有效排解以及梳理农村居民群体中存在的负面情绪,继而更好地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真正解决他们的实际诉求。

第三,不断规范农村居民的行为。在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为全方位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应该充分发挥好农村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依赖于农村社会组织,可以有效规范农村居民的实际行为,能够系统科学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比如农村社会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创作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继而不断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世界,积极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部分农村居民容易受到相对负面的网络文化的影响,继而出现错误的行为。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农村社会组织的协调规范作用,继而全面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2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途径

在农村社会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为真正全面地优化农村社会组织的关键效能以及核心作用,为保障农村社会组织的健康化运行,应该注重依托于科学化的发展途径,更进一步地彰显它的关键效能以及核心作用。

2.1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

在农村社会组织的运行实践中,没有精细化的制度体系是不可行的。依托于精细化的制度体系,才能够确保农村社会组织的高效且稳定化运行,也才能够真正发挥好农村社会组织的关键作用。在实践中,要着力完善基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依托于科学化的制度体系,确保农村社会组织的运行程序化以及规范化。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农村社会组织的运行过程公开透明,最大程度地保障农村居民的现实利益。

2.2全面彰显正式组织的权威

在农村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因缺乏良好的工作氛围,缺乏系统化的宣传引导等,使得广大农村居民缺乏对农村社会组织的精准认知。在他们看来,农村社会组织是自发形成的一种组织体系,是没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受此影响,他们在利益诉求表达的过程中,常常缺乏对农村社会组织的信任。为有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应该注重全面彰显农村社会组织的权威性。在实践中,要树立村级正式组织的权威,要完善选举投票制度,从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着手来推动其标准化建设。与此同时,还应该把握好农村社会管理的方向以及农村事业的发展重点等,全面加强对农村社会组织干部的培训教育管理工作,真正高效地提升农村社会组织的关键效能。

2.3实现对农村社会组织的监督指导

在农村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农村社会组织所扮演着的关键性的角色,同时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现实作用。为卓有成效地提升农村社会组织的管理效能,应该全面加强对它的监督与指导。通过系统化的监督体系,能够确保它们规范作业以及科学工作,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管理漏洞或者其他违规行径。在具体的监督管理中,要明确各级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能,避免出现多头监管或者监管空白。与此同时,在农村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过程中,为最大程度地提升它的核心效能,也为了更进一步地夯实它的作业力量,有必要实施精细化的工作指导。除完善人员培训外,更要注重从工作方法、工作思路、作业流程等等不同环节来实施精细化的指导。按照民政部的通知要求,在2023年,全国普遍开展社区社会组织骨干人才培训,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培训累计达到245万人次。可以说,为切实提升农村社会组织的关键作用,必须注重夯实培训体系。

结论:在农村社会管理的进程中,科学全面地推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应该真正发挥好农村社会组织的关键效能以及核心作用。在管理中,要注重建立健全完善化的制度体系,要真正彰显它的工作权威性,同时也要实现必要高效的监督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兴东,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7):26.

[2]杨苘泽,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20.

作者:张红娟 邹波

第3篇: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 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管理具有涉及人情广,宗族影响大;管理队伍少,管理任务重;面对矛盾多,解决难度大;人员外流多,管理难度大;历史欠账多,管理基础差等特点,管理的主体、客体、机制、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都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在管理理念上要实现由“以管理为先”向“以服务为先”转变;在管理主体上要做到传统管理主体的自我更新,培育新的社会管理主体和完善及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并举;在管理内容上要进行分类整合,区别对待,找准社会管理内容创新的突破点,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管理由政府“包打天下”的不合理状况;在管理制度上要彻底根除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二元社会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民主化;在管理机制上要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的发展成长机制,社会问题的统筹协调机制,社会矛盾的预防化解机制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在管理方法,要变管理为服务,变一方为多方,变传统为现代。

一、农村社会管理内涵界定

社会管理从本质属性上讲,没有城市社会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之分。但是,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城市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受其影响,农村社会管理在管理主体、内容与方法等方面也有自身的本质规定性和特征。因此,在我国的社会管理中,确实有必要区分城市社会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以便区别对待,有的放矢,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

所谓农村社会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制定系统规范的农村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农村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培育合理的农村社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的利益关系,回应广大农民群众的诉求,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的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建设经济、社会和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农村社会环境。”[1]也有人认为,农村社会管理是“管理的主体对于农村社会系统整体,进行组织、指挥、监督、调节以达到促进农村社会协调运行的目的。[2]笔者赞同前一种定义,因为它比较全面地揭示出了农村社会管理的主体、手段、内容、目的。

二、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管理特点分析

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转型时期农村政治经济发展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农村社会管理具有自身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

1.涉及人情广,宗族影响大

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人情社会,相对于城市,封建传统对农村和农民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照顾人情、依靠宗族,成为农村社会管理中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这不仅表现在村民自治受宗族势力影响较大,不少村干部是依靠宗族势力当选,在具体管理中,处处受宗族控制。也表现在为数不少的农民在遇到涉及切身利益的事情时,寻求帮助首选家人、族人、亲戚。因此,“农村社会管理带有很大的初级关系性即农村社会管理深受乡土特性的影响,要么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要么带有浓厚的家庭、家族色彩。相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缺乏现代社会所实行的规范化和形式化的管理。”[3]

2.管理队伍少,管理任务重

农村干部工作环境苦、任务重,待遇低、风险大,有能力的人宁愿自己创业发财致富,也不愿意进入“村支两委”。 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农村不少优秀青年流入城市,留守农村的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管理干部数量少、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突出。有些村级组织,从表面看机构健全,实际上机构多、人员少,挂名的多,干活的少。而社会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复杂的系统工程。高层管理一般都机构健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是到了农村基层,就是千条线变为一根针,上级所有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都要通过为数不多的农村干部来全面落实,任务之繁杂,落实之艰巨,可见一斑。

3.面对矛盾多,解决难度大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分化,我国农村社会关系特别是干群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增多已是不争的事实。吴海燕将现阶段农村社会矛盾归纳为5个方面,即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引起的矛盾;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治安环境较差引发的矛盾;土地承包、征地赔偿引发的矛盾;干部素质不高、作风不正引发的矛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环境恶化引起的矛盾[1]。这些矛盾有的是长期历史积淀形成,有的是国家政策不合理所致,还有些发展中过分追求GDP所致,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

4.人员外流多,管理难度大

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解体,国家对户籍控制逐步放松,给农民大规模流动提供了充分可能。数量庞大的农民工阶层出现,就是农民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结果。农民社会流动,对于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增加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正是由于大规模流动,不少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长期在外,造成了田地被抛荒、儿童被留守、老人被空巢,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农村社会管理的难度。而农民工本身,也是长期游动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他们在丧失了原有乡村文化价值和社会组织归属感的同时,由于各种原因,也没有能够融入城市之中,成了名符其实的“游民”。这种状态,不论对农村社会管理,还是对城市社会管理,都是一个严峻挑战。

5.历史欠账多,管理基础差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优先发展城市的战略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改革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内,党和国家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制度设计多,实际投入少;对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文件制定多,实际关怀少。历史与现实的因素共同影响,使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与城市。主要表现在:农村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少,保障层次低,受益人群少。部分地区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与战斗力,造成社会管理主体弱化。现有社会管理队伍技术缺乏,经验不足,数量偏少。尽管近些年党和国家开始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不断不加大农村各项事业的投资力度,力图改变“三农”整体落后的现状,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基础过于薄弱,农村社会管理要达到目前城市的平均水平,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三、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要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已成为全党共识,也成为全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社会管理作为我国整个社会管理的一个极为重要和极为特殊的部分,加强与创新的困难更多、任务更重,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所起的作用更大、影响更深远。它既要直面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管理出现的突出问题,又要照顾和顺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社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更要尊重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综合以上方面,笔者认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新管理理念

“所谓社会管理理念,是人们对于社会管理活动的一种理性认识,或者说是对于管理社会活动的一种观念的把握。社会管理理念对于人类的社会管理实践具有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讲,有什么样的社会管理理念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管理实践,社会管理理念的好坏制约着社会管理实践的成败。”[2]

农村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的具体内容很多,目前最为核心和根本的是顺应农村社会转型需求,实现由“以管理为先”向“以服务为先”转变。实现这一转变,领导干部必须彻底摒弃计划经济时期形成和习惯的将社会管理等同于政治管理、行政管理的管理思维。摒弃社会管理就是“我管理,你服从”、“我说你听”的管理模式。摒弃片面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忽视群众利益满足的管理行为。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本的管理思维,遵循多方参与、相互沟通、共同治理的管理模式,实施有利于满足群众利益需求的管理行为。切实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管理干部与农民群众相结合,统筹兼顾,确保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同时,能够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

2.创新管理主体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组织没有发育和成长的空间,群众缺乏自主表达的机会和条件,在我国农村社会管理实践中,一直是政府唱独角戏,没有其他管理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分化持续,社会流动加快,利益差距明显,群众诉求多样,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矛盾加剧,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社会管理的任务空前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单靠政府本身,已经不可能完成社会管理的所有任务,必须进行管理主体创新。

(1)要实现传统管理主体的自我更新

政府作为传统社会管理主体,尽管已经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包揽所有社会管理事务,但是,它依然在新时期的社会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具体到农村社会管理,农村基层党政干部依然在农村社会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是我们在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创新实践中必须坚持的。肯定这种作用,不是说这一主体不用创新,相反,他们应当成为创新的主体和表率。而创新的关键点是要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2)要认真培育新的社会管理主体

现代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由管理向治理转变,而治理的突出标志就管理主体多元化。当前,培育社会管理新主体,应当将重点放在培育和壮大农村社会组织上。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兴起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各种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发展迅速,作用越加重要的必然趋势。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有着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够维护农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利益,而且也是政府和农民沟通的有效桥梁。因此,政府必须大力培育和积极扶持农村社会组织发展与壮大,“坚持‘引导不领导,扶持不干预’原则,保证农村社会组织的民间性和独立性。另外,要提供农村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的机会和条件,比如通过制定实施办法和操作细则,将政府剥离出来的执行及部分监督职能,有条件地交由一些社会组织去承担,使政府与社会组织互相配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1]

(3)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指出:“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目前,完善和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是社会管理主体创新的重要内容。做到这一点,除了提到的上述基层党政干部自身创新和培育社会组织等新主体外,还必须充分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发挥他们社会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让他们最大限度的参与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来,真正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3.创新管理内容

社会管理内容受社会发展程度、政治制度与体制、经济制度与体制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一般来讲,社会发展程度越低,政治权力对社会领域的控制越强,社会管理的内容就越单一。相反,社会发展程度越高,政治权力对社会领域的控制越松,社会管理的内容就越复杂。

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由封闭向开放转型,这一时期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社会开始逐步脱离国家控制而走向独立,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变得多样和复杂。这一特点要求社会管理内容要不断更新与创新,否则,社会管理将无法推动经济文化的进步,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无法保障社会秩序的安定。目前,实现农村社会管理内容创新,首先要从社会与国家适度分离、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的大背景出发,将社会管理内容进行分类整合,把应当由政府承担的内容和应当由社会组织承担的内容区别开来,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管理由政府“包打天下”的不合理状况。其次,要结合农村社会转型实际,找准社会管理内容创新的突破点。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8个方面,但是,这8个方面是针对我国社会管理整体而言的,具体到农村社会管理,因为农村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农民群众的各种需求不同,农村社会管理内容创新的重点与突破点也就有所不同。从农村实际情况看,社会管理内容创新的重点应当是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保、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农民。

4.创新管理制度

“社会管理制度是实现社会管理秩序的各种政策、法规等规范或原则要求,其目的是规制或约束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行动,以实现社会生活的有序化。”[3]

管理制度创新主要包括:

(1)要彻底根除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二元社会管理制度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给我国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带来了许多的负面东西,其中一个就是形成了一整套二元社会管理制度,“它包括城乡分割的二元化人口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管理制度、教育文化管理制度、医疗卫生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制度、社会治安管理制度、社会安全管理制度等除经济事务、政治事务之外的所有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制度。”[4]这套制度带有明显的重城市、轻农村色彩,使国家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将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的重点放在城市,对农村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不仅关注不够,而且财政投入严重不足,造成了城乡居民在公共设施享有、社会保障获取、教育文化权利、医疗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使我国农村社会建设、社会管理长期落后于城市。目前,实现农村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当务之急是要以是否符合实科学发展观,是否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衡量标准,对城乡分割背景下形成的二元社会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哪些应该彻底摒弃,哪些可以修正,那些可以继续使用,通过破旧立新,建立起一套既能促进社会管理主体能力提高,又能确保公共权力合理配置;既能让农民得到实惠,又能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管理制度。

(2)要实现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民主化

改革旧制度,确立新制度,实现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必须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原则,统筹考虑、科学设计、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实现社会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民主化。

制度的科学化意味着制度设计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能够确保任务目标的实现。实现农村社会管理制度科学化,要求农村社会管理的各项制度包括人口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文化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社会治安制度、社区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的制定,必须符合农村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符合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则和具体要求。既要防止超越农村社会发展实际,在社会建设上盲目求高求全,又要克服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极端做法。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必须认真研究农村的客观实际情况,科学估计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设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任务和目标,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政治管理与社会管理、经济发展与农民民生需求的关系,使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农村社会管理制度既能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价值追求,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制度的民主化意味着制度设计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内容充分体现大多数群众的愿望与要求。实现农村社会管理制度民主化,要求农村社会管理各项制度的制定必须尽可能的听取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体现广大农村群众的愿望与追求。既要防止脱离农民群众、不顾农民群众的主观主义与官僚主义倾向与做法,又要防止借口满足农民群众要求,忽视制度设计中的党委领导和集中的极端民主化倾向。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必须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汲取群众智慧营养,从人民群众实践中获取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不竭动力。做到了这些,农村社会管理制度就能获取农村民众的广泛支持,就能激发农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就能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5.创新管理机制

社会管理机制则是“保证社会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要素及其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制约着社会管理的实现方式。”[1]

农村社会管理机制主要包括管理主体的发展成长机制、社会问题的统筹协调机制、社会矛盾的预防化解机制、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公共服务机制等等。社会管理机制在现代社会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良好的社会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地防止过分的两极分化,保证社会公平与公正。可以较好地解决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与社会动荡,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

当前,农村社会由封闭半封闭向开放、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由传统村居向现代城镇转型,传统农村社会管理机制的陈旧与不适已经非常明显。适应社会转型要求,通过创新,建立一种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基础与组织基础,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社会公平,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机制,已是刻不容缓。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机制主要包括:

(1)要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的发展成长机制

在农村社会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要素中,管理主体无疑是最重要的要素。管理主体能否主动适应社会变化,能否主动谋求自身发展,能否主动提高管理技术,直接决定社会管理的成败。在有关农村社会管理的论述中,很多学者都意识到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现状与当前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实际需求之间的不匹配,但很少论及如何建立一种机制,来促进管理主体的发展与成长。笔者认为,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的发展成长机制,首先要建立开放的主体更新机制,让更多的社会主体进入农村社会管理主体行列,彻底改变目前农村社会管理基层党政干部唱独角戏或者基层党政干部当主角,其他主体当配角的现象。其次要建立有效的主体提高机制,让更多的管理主体能够更新管理理念,学习管理知识,增强管理技巧,提高管理水平。

(2)要健全农村社会问题的统筹协调机制

社会转型期往往就是社会问题的集中出现期。当前影响和制约农村社会管理的问题很多,主要包括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不同农村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发展事业滞后,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不高等。建立社会问题的统筹协调机制,要求在农村社会管理中,必须将农村社会转型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统筹考虑,统一谋划,有重点、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的解决,坚决杜绝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

(3)要健全农村社会矛盾的预防化解机制

社会问题处理不好,往往演变成为社会矛盾,社会矛盾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增加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当前我国农村有些地区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频发,社会秩序失范,就是一些社会问题长期积累、得不到有效解决的结果。在我国农村社会快速发展与转型过程中,健全社会问题的统筹协调机制,固然有利于对问题及早谋划,统筹考虑,协调解决。但是,由于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问题复杂多样,再加上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样,社会问题的统筹协调机制也很难做到所有问题的一揽子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健全社会矛盾的预防化解机制就非常必要。目前,健全社会矛盾的预防化解机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打造多元化的矛盾解决主体。受农村社会转型影响,农村社会矛盾呈现主客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性质复杂化的特点。解决这些矛盾,就要实现解决主体的多元化。结合目前农村发展情况,实现矛盾解决主体的多元化,除了要强化农村基层党政领导班子的科学分析矛盾、认真解决矛盾的能力外,还要充分利用农村各种社会组织、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他们在诉求表达、利益争取、干群桥梁等方面的作用。

第二,要建立高效快速的反应处理机制。许多学者对多起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相关领导和组织对事件反应不迅速、不及时。这种深刻教训提醒我们,有效解决矛盾、避免矛盾激化,必须要有高效快速的反应处理机制,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第三,要健全社会矛盾处理的经费保障制度。解决社会矛盾,耗时耗力,有时需要多部门联动、多手段并举、长时间进行,离开一定的经费支持,有些矛盾不会得到有效解决。多种资料显示,当前各级地方政府维稳经费开支巨大,但这种开支往往具有很大的临时性、应付性。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彻底摒弃许多地方政府所习惯的花钱买平安的侥幸心理和不当做法,建立常态化的经费保障机制,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无后顾之忧,踏踏实实解决问题。

(4)要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机制

长期以来,农村各基层党政干部将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上。对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科技推广、信息提供等一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重视不够、关注少、投入少,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水平远远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机制,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显得非常必要。

第一、要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长效投入机制。资金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从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看,各级地方政府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资金流向主要集中在见效快的经济建设项目上,而对于见效慢的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救助等公共服务领域则不愿投资或投资较少,造成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短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长效投入机制。不仅中央和省市要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开发和公共服务供给的投资力度,而且县区等农村基层主管部门也要提高认识,广开财源,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民群众生活急需的公共服务领域。

第二,要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机制。在农村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的单一经济主体已被市场经济的多元经济主体所取代,可社会领域的公共服务主体单一的局面尚未得到彻底改变。目前,村集体在绝大多数地方依然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这种供给机制,如果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村集体尚有一点收入,能够勉强维持的话,那么在税费改革之后,这种供给就显得非常困难。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各级政府必须要加大对村集体的财政扶持力度,加大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投入,使村集体能够有更多的资金发展公共事业,提供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村各种经济、社会、文化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的作用。通过这些措施,构建多元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6.创新管理方法

“方法是认识的工具和手段,是达到实践目的的中介,是解决过河的‘桥’和‘船’的问题。社会管理方法创新,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我们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方法创新。”[1]

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农村社会管理方法创新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变管理为服务

就社会管理来说,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改革开放前,和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权的政治与经济管理模式相一致,在社会管理上,强调对社会成员的管理与控制。“在这种管理思维之下,各类社会主体往往只是被看作行政管制的客体和对象,而不被当成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参与管理的主体。”[2]具体到农村社会管理,农民群众被严格限制在人民公社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统一由社队安排,农民缺乏活动的自主性,社会生活缺乏生机与活力。随着农村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政府转变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成为必然。为此,政府必须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在社会管理上无所不包、无所不揽的做法,把更多的管理变成服务,正确处理好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关系,把该管理的管理好,该服务的服务好,让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2)变一方为多方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强调政府部门对社会管理的主宰作用,强调对社会成员自上而下的控制,社会成员对管理者自下而上的服从。政府部门在管理活动中往往唱独角戏。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活日益多元,社会成员利益追求多样,社会管理内容日益增多、任务不断加重的大背景下,由政府主管部门唱独角戏的管理方式已经严重落后现实需要,已经不能圆满完成社会管理的任务,构建多方联动、上下结合的多元社会管理主体结构,变得刻不容缓。实现这一任务,就要遵循“‘自下而上’的以社会为中心和以公民为本位的治理逻辑,尤其是将基层社会管理看成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众多主体密切互动的行动场域,是各利益相关者商谈、对话、博弈、妥协、相互体认、共同建构认知和社会现实的开放的过程系统。”[1]在管理实践中,在发挥基层党政组织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村各种经济、社会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传达民意、利益表达中的桥梁和沟通作用,发挥他们在社会管理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各种社会力量有效积极参与的社会管理模式。

(3)变传统为现代

传统社会管理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依靠行政权力,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控制。二是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灌输,使社会成员接受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政治文化,以约束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三是依靠道德与法律,使社会成员自觉或出于权威的服从而接受社会管理。这三种手段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保持着传统社会的稳定与延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农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随着社会的转型,社会管理方法也必须由传统转为现代。现代社会管理方法与手段相对丰富,它是由现代社会的多元性和管理内容的复杂性决定的,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与民主,社会管理要求在适当运用行政权力的同时,综合运用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法律的、网络的等各种手段与方法,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以及教育、谈判等办法来实施管理内容,达到管理目的。从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的实际情况看,方式、方法、手段由传统向现代管理转变正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表现在目前“一些地方在社会管理中仍然存在着简单管理甚至粗暴管理的现象,社会管理主要采取单一行政干预手段,即政府凭借政权力量,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组织制定、颁布、运用政策和指令的方法来实现国家对全社会的领导、组织和管理。”[2]这种状况既不符合现代管理理论,也不符合农村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因此,我国农村社会管理方法手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1]钟宜.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与乡村治理方式的变革和完善[J].探索,2005,(6):97-100.

[2]人民网.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2011-2-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3959222.html.

[3]赵继伦,张铭轩.社会管理制度、体制与机制创新的三维透视[J].新长征,2011,(10):48-49.

[4]捷迅论文网.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破除中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2012-09-10]http://www.jiexunlunwen.com/article/2012/0910/article_1583_3.html.

作者:孔繁金

第4篇: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当前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农村 管理 体制创新

一、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

1、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社会发展和管理转变的长远趋势来看,社会自主性在不断加强,社会管理方面呈现出社会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就需要继续创新当前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社会事务的管理。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只有不断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创新,进一步完善党对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社会当中,所有的个体都需要依托社会才能存在,这需要政府职能从政治统治职能的角色转向全面社会管理角色当中来。

二、当前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农村社会非正式组织相对较少

当前农村的社会组织方面,大多数农村都有社会基层管理组织,比如医疗卫生机构、红白理事会、妇女组织等相关组织,但是文化娱乐组织、治安巡逻队等相关非正式组织却比较少。

2、社会事务单方面处理

农村社会事务处理上,虽然村民和村干部能正确反映出婚姻关系、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等较为和谐,但出现问题之后,多数人一般是采用非正式方式进行解决,有的甚至出现没有解决的途径;另外,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发展,但当前文体方面的活动还是比较少,还存在村民自发组织状态。

3、干部未认清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当前农村将经济发展当成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认为农村管理体制是表面上的东西,不如直接经济效益,更能体现出村干部的政绩。在这种潜意识的支配下,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被搁置在了一边。

三、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具体策略

1、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格局,转变村级党组织的基本功能

将党支部直接管理生产与管理农村社会事务的功能,逐渐转变成社会关怀与各方利益协调者的轨道上来,淡化行政色彩,真正将社会、行政、经济、政党等归之于其各自的任务中来。强化村民委员会的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责,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农村中的非正式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2、探讨农村治理的新模式,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真正去认真探讨农村治理的新模式,将农民自治的管理权,交给交予地方人大,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有效扩大了当地人大的民意基础,加强了权力机关的权威,进一步理顺好了权力系统的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还能通过人大对政府所实行的有效监督,进一步规范了政府本身的指导行为,确保了农村治理模式能够不断走向完善。

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3、正确引导并规范农村中的非正式组织

要将广大的基层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引导并规范好农村当中的非政府组织,一方面就是在制度方面要

进行创新,为农村的非正式组织提供法律方面的保障,另外一方面,也应该积极鼓励多种方式的农民组织的发展,并且妥善处理好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充分认清加强对农村当中的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应该提倡并发展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与扶持经济合作型组织时,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其余非正式组织在农村中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对其社会功能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充分调研,正确引导并规范农村中的非正式组织,做到整合农村社会秩序,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4、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和公共安全体系

加强和完善农村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农村,努力夯实农村基层组织、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农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免费看电影tang)

5、提升基层农村领导干部素质

大力提升基层农村领导干部的素质,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一是提升基层农村干部抓重点,破解农村难题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这主要是将发展作为一切中心,将农民增收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破解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紧密围绕这一点来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与本领;二是不断提升因地制宜与分类指导本领,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需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因地制宜;三是不断提升依托群众与服务群众的本领,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基层领导干部应该充分确立并且进一步强化依靠并且服务群众的大局意识,真正深入农村基层,充分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解决在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6、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按照当前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大力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一是强化形势政策教育,让农民群众正确的认识自我,加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农民大局意识;二是强化思想道德教育,要在广大农民群众当中广泛开展文明新风教育活动,形成团结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三是强化农村科技教育,紧密围绕着生产发展与农民增收,针对实用技术大力开展培训与应用工作,提升农民知识技能。与此同时,还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念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5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研究

摘要:农保基金管理贯穿整个过程,不仅涉及到管理收益及支出,而且也会涉及到投资运营。整个过程就是筹集、收支、核算以及监督基金的过程,不仅需要静态化管理,而且要动态实施,使其更加安全,实现保值增值。但是在新农保基金预算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目前相关制度的开始实行,并没有在管理手段以及方式上有更加完善的措施,导致管理不顺利。对此,只有加强预算管理,才能适应目前的保险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对此,本文将分析新农保基金预算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新农保制度;预算;衔接;可持续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的重要功能

(一)巩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成果

由于我国政府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上,这也使得新农保基金为社会提供保障。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不断地完善,我国更多的农民需要依靠新农保的愿望更强烈,已经普惠到更多人,而且很多的农民已经领取了养老基金。新农保基金预算应运而生,并实现对制度的完善以及支持,两者相辅相成,更是巩固了制度成果。

(二)促进政府预算体系的完善

预算管理体系中,从十六届三中全会因为全口径预算的提出,使其加政府对应的收支,而且在权力配置上更加规范,因为整个体制的完善,更加约束了预算管理。目前在政府预算管理中,为了行使国家收支权力,就会加强管理以及预算社会保险基金,从而管理农保收益以及支出。进一步地实现政府预算体系的完善,正是如此,不仅约束了养老基金,而且对整个预算过程起到监督作用,实现全口径预算,对此实现控制。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运营层次低

在我国政策引导下,自己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结合团体补助的方式,这也是目前的新农保模式,是个人机制。目前很多的试点,都是通过行政县里所属的部门进行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的机构在运营上因为专业人才的缺乏,以及并没有非常专业的技术能力。导致在运营,新农保基金的过程中。可能会被县级的政府挪用基金的问题,运行层次低,就不会使其基金集中,更不可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二)缺乏规范化管理

新型社会养老保险目前很多都是由地方政府进行管理的,自己制定规定,从而在一系列的操作上就会出现问题。违背了我国的法律程序。如筹集管理以及运行等,由于专业的人才很缺乏,而且没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经办管理体系去遵守,整个的管理透明度降低,目前落后的技术信息系统,导致监督不利。无论是筹集,管理,移交还是发放新农基金,很多的部门依然使用人工完成,没有完善的系统软件。因新农基金工作量大,经办的人员多,所以使其工作效率非常低。

(三)保值增值能力较弱

现阶段,对新农保基金进行投资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国债的购买,以及在银行进行存款的方式。投资途径有优点也有缺点,比较安全,而且降低了风险,但是在,养老保险基金收益上,跟不上国民经济增长率。对此,对于农民来说,在建设完善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中,当在银行进行存款的利率比较高时,就会投资获得更高回报率。基金管理模式需要改进,才能应对现如今的体系发展,促进保值增值。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经办体系

很多农民参与到新农村养老保险中,只有一套更加完善的管理经办体系才能保障农民的利益。对此不仅涉及到对基金的档案管理以及财务等相关的管理。对此在开户缴费,转接,发放,以及销户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有体系的保障,以期相关的人员,在专业上更加完善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实现从县里到省级的管理模式,拓展到全国进行管理的模式。对此在相关软件利用上,更应该紧跟我国的规划,通过新社保卡的办理实现信息网络建设,以期更加精确化管理基金,加强信息共享,不仅业务、财务、档案以及基金上都要和公安、残联以及民政等增加沟通,共享信息,逐步完善软件的应用,实现四级管理的新模式,加强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以期受到社会监督。

(二)更加完善地做好相关制度的衔接工作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会因为地区情况的不同有所差异,而且目前大多的省级管理已经实现了将新型的养老和城镇居民养老合并,并且已经实施。但是还是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衔接上有待改善。

我国的省级之多,很多地区的差异,目前的养老模式,在很多的模式管理上有着不同,衔接的过程中,面对农民对参加保险的需求增加,应该更加公平化,很多的比较发达的城市衔接工作做的好,因为相关制度完善,执行中又有政策规定的依??,确保了有效进行。目前合并以后更应该加强两者的融合,以此实现城市以及农村的差异化制度的完善,加强农民在保险上的利益,使得预算更加合理化。

(三)逐步拓宽投资渠道

新农保在试点阶段,目前很多的管理政策都不成熟,而且相对来说,其投资范围较小。对此,在投资范围上相关的部门以及人员应该加强拓宽,以此适应目前的金融市场,逐步实现各个项目之间的比例投资等。目前我国提高了基金监管力度,已经积累了更多养老基金,对此一定的投资运营风险机制要建立,实现统一,也是根据条件而确定,在相关的投资比例上进行调整,对应的盈余以及风险金要提前准备,以应对风险。相关的管理绩效机制要建立,以及投资中面临损失时,有补偿以及担保机制的制度。

综上所述,为了切身保障农村农民在老年阶段可以享受到保障,就要积极地管理新农保的基金,在运营的过程中,进行科学化的实施,希望更加完善基金管理,真正服务于人民。

参考文献:

[1]孙建新.黑龙江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李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2.

(作者单位:汶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第6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综述

摘 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推行十多年来,在实践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在理论上也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这些文献研究的焦点问题,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实践中的区域差异、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等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分析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今后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占总人口约70%的人民目前或将来的生活质量,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随着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为了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我国政府从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性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有10多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可以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1992年,为试点阶段。1986年,民政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在江苏沙洲县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会议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成为首批试点地区。

第二阶段:1992年—1998年,为推广阶段。1991年6月,原民政部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下简称《基本方案》),确定了以县为基本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决定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公布实施。此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各地推广开来,参保人数不断上升,到1997年底,已有8200万农民投保。

第三阶段:1998年以后进入衰退阶段。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部门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这个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困难,一些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甚至陷入停顿状态。官方对这项工作的态度也发生了动摇。1999年7月,国务院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

从以上几个发展阶段来看,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践上是并不成功的。在理论上,这一制度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批评。90年代以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直是人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全面地反映了各地各时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在目前这一政策面临转折时,对这些研究进行综合分析,能使我们全面地总结这项工作的经验教训,为今后农村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在大量查阅90年代尤其是1995年以来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现有文献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宏观必要性基本上没有异议。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对保障老年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都有积极意义。另外,它还有助于减轻农民“养儿防老”的思想,从而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何承金等人的研究认为,中国西部农村人口控制的主要障碍在于社会保障体系残缺不全,农民养老难以落实。

更多的研究从微观经济个体的养老需求与供给出发进行分析,认为由于农村家庭的小型化,大量青壮年农民流向城市,老年农民社会地位下降等原因造成了近年来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步淡化、弱化。而土地、家庭储蓄和农民自身的养老能力都难以担负起老年农民的生活保障。

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必要建立,可是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能否建立起真正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呢?一些文献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约束性进行分析后指出,由于我国资金有限,而城市又处于经济改革的中心,在资金的竞争性使用中具有优势;而且福利国家的困境对政府的警示作用使国家不敢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入太多,因此现阶段我国尚无能力建立真正的全国范围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只能以局部地区的社区保障作为替代。杨翠迎、张晖等人分析了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可行性,认为目前建立全国范围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不可行的,只有东部和中部一些省份才具备开展这项工作的条件,“。从世界经验来看,马利敏认为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大比例的农村人口决定了现在不宜把农业家庭人口纳入帐户养老保险体系。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这些问题中,有的是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有的是在执行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前者主要包括: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基本方案》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这样,由于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绝大多数普通农民得不到任何补贴,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或鼓励性储蓄,也正因为这一点导致了不可能强制要求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如果要使这项工作开展下去,常常需要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这又违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自愿性原则。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时就使其执行陷入了两难境地。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颁布的《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这些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因此各地对这一政策的建立、撤消,保险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养老金的发放都只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甚至是某些长官的意愿执行的,不是农民与政府的一种持久性契约,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实际上,我国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态度也时常发生动摇,导致了本来就心存疑虑的农民更加不愿投保。这也是缺乏法律保障的结果。

3)基金保值增值困难。《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缺乏投资人才,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但是1996年下半年以来,银行利率不断下调,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更不用说增值。这一方面造成政府的包袱加重,现已出现参保的人越多,国家赔得越多的局面。另一方面,为了使资金能够平衡运行,国家原先承诺的养老保险帐户的利率只好下调,造成投保人实际收益明显低于按过去高利率计算出的养老金,使人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信心更是大打折扣。D·盖尔·约翰逊指出,由于中国1993—1997年的投资收益率为负,对于从1993—1997年每年投入了同等数量保金的个人来说,他们积累的基金实际价值低于他们支付出的保费(D.盖尔·约翰逊 1999)。

4)保障水平过低。《基本方案》规定,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20元等10个档次缴费。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如果农民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可以领取4.7元,15年后每月可以领取 9.9元(王国军2000),这点钱对农民养老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每月投保4元、6元甚至是10元,也仍然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包括:

1)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与完善。1998年以前全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集、保管、运营和发放全是由民政部门一家负责,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而一地的民政部门又直接受制于当地的政府。因此当政府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有什么建设项目缺少资金时,有时就会要求动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对这样的要求,民政部门往往难以拒绝。因此各地挤占、挪用和非法占用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基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给今后的发放工作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2)机构管理费用入不敷出。按照《基本方案》的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经费可以按所收取基金的3%来支取。但是按规定提取的管理费难以满足开展业务的需要。有的市(县)提取的管理费连给职工发工资也不够,加上会议费、宣传费等,空缺更大。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的管理费都已明确规定不从保险基金中支取了(何承金等200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却仍然要靠这一渠道来解决工作经费。

3)干部群众在享受集体补贴方面差距过大。《基本方案》规定:“同一投保单位,投保对象平等享受集体补助。”但在全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执行过程中,同一个行政村的干部和群众却不平等享受集体补助。参加投保的绝大多数村和乡镇是补干部,不补群众;少数村都补的,也是干部补得多,群众补得少。群众一般一年仅补助3-5元,而干部补助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上万元(彭希哲等1996)。这样大的差距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农村社会不公平,强化了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抵触情绪。

4)多种形式的保险并存,形成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吴云高1998)。在苏南地区,由于农村养老保险开展得较早,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养老保险形式:有民政部门组织实施的,有乡镇合作经济组织办理的,有社会保障局办理的,等等。它们各自为政,操作方法各不相同,导致了原本就“稀薄”的资金更加分散,缺乏规模效应。在其他地区,由民政部门组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保险也产生竞争,虽然竞争本身可以给投保农民带来实惠,但由于政府的不正当干预,商业保险往往受到排挤,打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尽管存在着以上这些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失为一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解决农村老年经济保障的重要方式。应当在现有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而不应全盘否定其积极作用。但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这一制度持否定态度。有人认为,“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不平衡”(田凯 2000);有人认为,“当前试点中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是一个能够担负起农村跨世纪社会养老责任的制度,需要更有效的制度来取而代之”(马利敏1999);有的人甚至认为,这项举措“存在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王国军2000)。

三、农村社会化养老的区域研究

从实践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养老仍主要依赖于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行范围还十分有限。在众多的相关研究中,有相当部分的文献研究不同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行情况。文献表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存在着相当大的区域差异。王海江对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农民所在省份对其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显著的解释性(王海江,1998)。薛兴利等的调查也表明集体经济越发达、农民人均纯收入越高、村领导越强的乡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情况越好(薛兴利等1998)。从全国来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行情况是东部沿海地区显著地好于中西部地区,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区已达到较高的覆盖率,而在中西部大部分地区,推行这一政策十分困难。

但几个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其对老年农民的保障并非完全依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反,他们往往是在《基本方案》的做法之外,发展了不同方式、各有特色的社会化养老。

1.苏南模式。苏南农村目前的老年保障模式是一种多形式并存的局面,其基本特征是“以家庭保障为基础,社区保障为核心,商业性保险为补充” (彭希哲等1996),上海市农村也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这种社区保障是社区范围内统筹的制度,社区成员一般都享有类似的保障福利而不受其就业的那个企业的经营状况的直接影响。它在资金上主要依赖于社区公共资金的投入,而社区公共资金又主要来源于乡镇企业的盈利。苏南是我国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因此集体有能力对社区成员的养老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彭希哲等1996)。民政部门组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这里也有较高的覆盖面,但在资金筹集上,苏南模式有其独特之处:一是集体补助所占比例较高;二是基金筹集标准不是按照《基本方案》中的10个等级,而是被大大提高了,以适应当地的生活水平,确实保障老年农民的基本生活。比如上海嘉定区的实际操作中,个人年缴费标准分为3档:240元、180元和120元。企业缴费则按企业不同性质区分不同的缴费标准。农村“三资”企业,按上月农方职工工资总额的25.5%缴费;农村私营企业按上计税工资标准的25.5%缴费;农村个体工商户,户主按上计税工资标准的 10%,为本人和农民帮工缴费。

2.山东模式。整个山东省的农村养老保障仍以家庭保障为主,但它是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几个试点地区之一,也是全国投保绝对人数最多的省区。在资金筹集方面,该地区基本是按照(基本方案)的规定来实行,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的比例很小,只占已交纳保险基金的约15%。而且其中的绝大部分补助给村干部、乡镇企业职工等“特殊职业”的人口。山东省农民的投保标准普遍很低,一般都是2—4元/月的水平(彭希哲等1996),因此未来的养老保障能力也很低。

3.广东模式。确切地说,这也是一种社区保障模式。它通过股份合作制乡镇企业中的年龄股和集体股来实现对农村老年人口的经济保障“”。所谓年龄股就是个人所拥有的股份数额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老人总能拥有较多的股份。集体股是属集体经济组织或企业所有者所有,集体股的主要用途之一是作为公益金,老年福利支出是公益金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在执行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许多文献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扶持。不少研究者注意到缺少政府扶持是农民缺乏投保热情的根本原因,因此针对目前集体补助比重过小,国家扶持微乎其微的状况,均提出应适当提高集体补助的比重,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具有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福利性”,才能调动起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2.应当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使其具有制度上的稳定性。国家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方针政策变化无常,不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全国各地在这方面也没有规范统一的业务、财务及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这都导致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稳定性。而通过立法是达到稳定政策的最好途径。

3.应提高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以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支付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投资本身就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我国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稀缺;而且目前我国风险较小、回报较高的投资渠道很少,但是许多文献仍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改革的方向。比如,①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推行投资代理制,将部分养老保险基金交由专业投资公司进行投资,以提高积累资金的增值率。②由于农村养老保险以县为覆盖范围,因此基金大多集中在县级保障部门,其保值增值受到人才、信息、投资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可以规定,不能保证适当增值率的投资主体,要在一定期限内放弃投资权,将养老保险基金全部或部分上缴,由省级部门负责保值增值并承担责任。省级部门不能实现保值增值的,可以将基金交由全国有关机构管理。福建省就是采用的这种办法,效果比较好。

另外,王国军主张完全放弃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另起炉灶,建立“从城乡„二元‟保障到基本保障、补充保障和附加保障的城乡有机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基本保障中,农业劳动者通过税收的方式,向全国统一社会养老保障机构交纳社会养老保障税,社会养老保障税率应按各地农民的收入水平、物价指数和人口预期寿命而分别制定;在补充保险中,如果农民受雇于人,超过一段时间后,雇主和雇工必须按雇工工资的法定比率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交纳社会补充保障费;在附加保障中,农民可以参加商业保险或个人储蓄的方式获得保障(刘书鹤等1998)。

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进行了10多年,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研究文献,但由于为农民这类非雇佣的独立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障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而且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实力还不够发达,农村的社会生产力总体而言还比较落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因此到目前为止,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然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其中比较关键的是以下几个: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

许多研究者都提出应当在农村养老基金筹集时增加政府扶持的力度。但是这个“力度”应当有多大比较合适,即既能充分调动农民投保的积极性,政府又能承担得起?在这个问题上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如何?对于这些问题,都缺乏明确的定量分析,甚至连定量分析的框架也没有,这样“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便缺乏科学的指导,难以落实。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机构设置

按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管理和发放应当遵循三权分立的原则。但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1998年以前基本上完全由民政部门独立管理,1998年以后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也是一家说了算。权利缺乏监督是基金安全难以保障的关键,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机构设置应当进行改革。但怎样改,怎样体现权利的监督与制衡是目前已有的文献中研究得较少的问题。

3.城乡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

我国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两者不存在可换算的基础,根本无法衔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城市化的步伐将会加快,有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将流向城市,两种不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体系将成为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因此,王国军提出了“„三维‟的城乡有机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但其中有一些关键问题仍无法解决。比如在基本保障中,国家是否给予补贴?如果给,给多少比较合适?如果不给,较富裕的农民是否会感觉“吃亏”而不愿参加?因此关于这个方案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贵平。现行农村养老保险方案的优势与不足 [J].人口与经济,1998,(2):15—28.

[2]张仕平等。建国以来农村老年保障的历史沿革、特点及成因[J].人口学刊,2000,(5):35—39.

[3]D·盖尔·约翰逊。中国老年人的社会保障[J].中国人口科学,1999,(5):1—10.

[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课题组。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J].人民论坛,2000, (6):8—10.

[5]刚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分析 [J].社会科学辑刊,2000,(6):28—31.

[6]何承金等。中国西部农村人口控制与社会养老保障研究[J].小国人口科学,1997,(1):14—24.

[7]梁鸿。农村老年人自给自理能力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9,(4):21—25.

[8]梁鸿。试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特殊性[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5):26—31.

[9]张晖等。我国农村应建立不同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J].人口学刊,1997,(6):50—52.

[10]马利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请缓行[J].探索与争鸣,1999,(7):11—12.

[11]黄晓平。让农民兄弟老有所养——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调查[J].中国财政,1998,(8):16-17.

[12]王国军。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思路[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1); 120—127.

[13]吴云高。苏州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 [J].上海农村经济,1998,(5):39—42.

[14]刘书鹤等。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查[J].经济研究,1998,(5):15—21.

[15]彭希哲等。乡镇企业与苏南农村社会保障[J].上海金融,1996,(6):31—32.

[16]周光复等。股份合作制与农村养老探析:来自广东的考察报告[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1):62—65.

第7篇:农村社会调查研究设计

调查课题农村居民生活现状研究设计

一 调查背景 随着社会的全球化发展经济的一体化、多元化,城乡一体化是我们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国家的发展也不再是城市的发展,尤其是中国,要共同发展,必须要农村地区也得到同步发展。所以,关注农村居民生活指数是当今中国重要问题,是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由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国的城乡差距在逐渐加大,人民生活水平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国家也在逐渐重视农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 调查目的

农村居民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兴衰繁荣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变准。通过对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质量指数的调查,了解到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及整体情况。调查的目的也是让我们更好地升入农村,切身体会农村的生活状况,以便能够发现农村多出现的一些问题,这对于我们本专业的学生以后很可能面对的问题,让我们在今后如何去发展农村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我们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完成一个任务,得到一个结果,而在于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感,对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有一种关注。

通过农村的收入状况和消费情况,能够反映出当地的富裕程度, 从农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来衡量当地的生活质量,这有助于帮助我们分析农村的生活状况。

三 调查对象(或单位)

从保华华乡中抽取1000农户,以各个农户为单位分析单位:单个农户

四 调查内容和工具

调查内容:农村的生活水平的质量指数研究

调查工具:问卷式(问卷略)、访问调查法、观察法、文献调查法

实物工具:手机等工具 录音笔(如果有可以用)

五 调查方式

直接调查为主

直接调查法主要的是问卷式,通过问卷的方式,能够直接反映出当地的生活质量水平,并且可靠性较、真实性比较高,但相对人力物力耗费比较大。但必须要保持较高的真实性,所以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调查方式。另外有些结果不能直接得到,要通过访谈,观察等特殊的方式。对待特殊的人群还有运用特殊的方式,可以采取典型调查法。

由于农村教育普及率相对较低,可能有些家庭几乎所有的人都不识字,或者知识水平不够,难以读懂问卷试题。因此,在问卷中要做得浅显易懂,但必须避免涉及隐私,忌讳等问题。为了问卷顺利,可以在做问卷中赠送一些礼品,作为答谢。在问卷中要保持礼貌和耐心。切不可急躁,粗心,对待村民无礼。

间接调查为辅

如访问法,观察法,个体例案等

访问法是一个比较直接的但是没有问卷的那样达到想要的效果,但是会比较有深入的了解。观察法,能够弥补问卷、访问等受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是调查发生变化。但是访谈要做好充分准备,切不可囫囵吞枣,或是乱问一气,不能达到调查的要求。

六 调查程序

(一)调查程序的准备阶段

制作调查问卷,设计好调查问卷是个很中的问题,他关系这调查的结果和研究分析得到的结论。制作时应该注意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回避性的问题。要经过团队的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行。确定抽样程序,抽样方式,抽样方式可以在保华乡11个村中随机抽取5个村,每个村中抽取200户作为调查对象。要根据实际人口数目来确定,由于人力物力消耗过大,所以只有集中调查对象,以便节约人力物力,还能保证调查人员的安全。

(二) 调查的实施阶段

首先可以从村委会那里咨询本村的人口户数及一些基本情况,以便在调查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1 、随机抽取5各村

2 、到各个村委会拿到村民的名单,从中抽取200户,不足的在从其他村中抽取。

3、如果村名有编号,则可用计算机随机抽取,如没有,则可以地毯式抽取,或间隔几户再取几户。随机不定的抽取,不必用精确计算的随机抽取,只要是随机的,取得的结果也会接近真实的情况。

4、除了问卷之外,可以进行几十户的访谈好人观察等,这样又便于更好的分析农村生活状况。

(三)调查实施

1、人员配备

每个村配备人员10个,每个必须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处事能力,在应对应急情况有适宜的方式处理好,避免和村名发生冲突和不愉快的事,总共应配备40——50个人。

2、处理应急突发事件

处理应急事件时要保持清晰的头脑,不要因小失大,对于愿意天问卷的人不应该强迫,好言相劝。如果实在不愿意就不可勉强,应跟从村名的意愿,不应违背村名的意愿。

3、调查中质量保证

在调查中不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来为别人填写,要村民自己来填写,那样会比较真实。村民不能读懂的试题,可以加以解释,不可去诱导村民填写答案。总之,要去除人为的主观因素,尽量把误差控制到最小。

(四)进度安排

可以随时间自行安排 ,不做强行的安排。

(五)最后根据调查情况撰写调查报告

第8篇: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摘 要: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医疗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多项制度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社会保障;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农村医疗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获得巨大发展,各项制度不断健全,财政投入不断增加,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主要包括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社会福利等四个方面,并具体体现为六种形式:

1、是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即为农村居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在衣食住医葬(教)等方面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五保户供养资金来源渠道发生了重大变化,五保供养通过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逐步纳入了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据统计,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已从2003年的204.2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526万人,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

2、、是农村军人及家属优抚安置制度。即政府对军人及其家属为主体的优抚安置对象进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一种制度。据了解,目前全国有4000多万个优抚安置对象。

3、是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对遭受自然灾害后的农民进行救济、对其他贫困农民进行救济以及对贫困农民进行医疗救济等多个方面。目前,在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这些救助对象基本上都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据统计,2007年各级财政共安排农村社会救济支出186.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农村低保补助资金30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已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和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

4、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03年后,一些地方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突破和进展。到2007年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的近200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有5000多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基金300多亿元,有300多万参保农民领取了养老金。

5、是计划生育保险和奖励制度。2004年各地开始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夫妇,每人从年满60周岁起享受年均不低于600元的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

6、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国务院要求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政府资助为主、农民缴费为辅的筹资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水平,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合农民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20元。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县(市、区)已达到2451个,参合农民7.3亿人,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4%。2003—2007年,中央财政共安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69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断推进,缓解了农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二、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差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农民生活与市场的关联度越来越大,受市场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同时,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决定了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更多地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农民生活水平的稳定因素要多于城市人口,但就目前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很大差距,农村的医疗、养老、低保这三项最基本的保障形式,仅处在试点或探讨阶段。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保障方式短时期在农村无望实施。

2、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层次低、发展不平衡。从社会保障的支出看,到目前为止,占全国80%左右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占全国保障费总支出的11%,而占人口不到20%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费支出占总支出的89%。可见,农村与城市人口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不平衡。从覆盖面看,城镇已达91%,而农村只有2%。另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各地区也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好于东北、中、西部地区。

3、社保资金缺乏稳定来源、筹资困难。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最突出的问题是社保资金短缺。国家虽然加大投人力度,但远不及农民对社保资金的需要,社保资金增加的幅度低于物价的上涨速度。社保资金来源单

一、有限,主要坚持“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承担,国家政策很难落实到位,单纯依靠农民自己缴纳又受农民收人水平的限制。这样,社保资金就缺乏稳定性与持久性。

4、硬件设施差。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社会保障相关的研究硬件设施也很差。医疗卫生方面,目前全国乡镇卫生院危房现象十分普遍,乡镇卫生院缺少运送病人的车辆;“五保”集中供养方面,很多敬老院已经危房,房屋破损严重,没有资金进行维修。还有医保、社保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施方面缺口也很大。

5、一些特殊人群的社会保障存在“盲区”。一些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如农民工保障问题、农村非农业人口保障问题、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等。由于这些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存在很强的特殊性,目前都没有系统的社会保障措施,多数问题尚在探讨阶段。

三、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紧迫性、必要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要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完善农村社保障政策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前提和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就是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以确保其不因特定事件的发生而陷入生存困境,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社会成员解决了由于生活无保障而出现的基本生存问题,并且获得了在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为其能力的发挥奠定了基础;社会保障还通过对意外事故中的不幸者的救济、为失业者提供失业保险或者失业救济、为疾病患者或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弱势群体提供医疗保障,消除各种危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风险,免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调动其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正是人的发展的价值目标的充分体现,从而实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价值目标的有机统一,这正是科学发展观所要体现的内涵。

2、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最近连续几年中央都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来凸显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发展小城镇、农业现代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资金和技术扶持力度、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大型农机具补贴、工业反哺农业等一系列措施多管齐下,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源,广大农民缺乏社会保障是一个重要原因。正如农民自己编的顺口溜:“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一场大病足可以令农民倾家荡产,在此情况下,国家再好的惠农政策也是枉然。所以,为农民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等同于增加了农民收入,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同时政府的一系惠农列政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四、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1、要坚持突出重点,逐步推进。根据基层和农村群众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农村社会。障体系应该包括农民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和贫困救助等方面的内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跳而就。必须在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和认识水平,考虑省情和财力的基础上,根据农民的需要,突出重点、逐步推进,保障标准由低到高,保障范围由小到大保障内容由单项到综合。

2、要坚持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地方。农民参保三个方面。政府投入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各级政府应当从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努力增加用于农村社保的投入。

3、要坚持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发展农村社会保险事业相结合。建立农村社会。障虽然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但是,由于社会保障的政策性、统一性、普遍性,只能解决农民普遍面临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不可能解决农民保障面临的全部问题,更无法满足不同收入水平农民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此,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险事业,鼓励各类保险机构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开展家业自然灾害,农村家庭财产,农民人身意外伤害、伤残等保险活动,使农民遭受意外损失或意外伤残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偿,化解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风险,减少各种天灾人祸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4、大力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首先应当根据宪法尽快制定社会保障立法体系。这一体系,应当包含公民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法案和各项专门的社会保障法案。其中,公民社会保障基本权利法案将对社会保障的对象、范围、实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管理,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置,公民享受社会保障的程序,侵害公民社会保障权利行为的处置等,作出具体的规定。在社会保障基本权利法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医疗保障法、老年保障法、军烈属保障法等专门的社会保障立法体系。其次,应当尽快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立法体系。可以考虑条件成熟时单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社会保障法案,以反映我国农村变革中的现实和复杂情况及其不同于城市的显著特点。

5、着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三项制度。现阶段应着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制度。只有将这三项惠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制度建立和完善起来,农民基本生活才有真正的保障。

总结语:

总之,改变农村经济文化落后的局面,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现阶段应以新农村建设为锲机,尽快完善农村各项保障制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同时应该看到建立健全我国农村保障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诸多方面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能需要我们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宋晓梧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2]中国劳动保障编辑部.农村社会保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起步[J].中国劳动保障.

[3]辛维举.对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2003. [4] 傅东.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J]中国财经杂志。2009

第9篇:中国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报告

读书报告

关于中国农村的调查报告,告诉你不一样的中国

姓名:付钊

学号:201512080104

班级:2015级社会工作(1)班

联系方式:15117088704

二零一七年五月

中国农村调查的反思

阅读书籍:《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作者:熊培云

作者简介:1973年生,祖籍江西,南开大学副教授,曾驻巴黎,任《南风窗》驻欧洲记者,兼国内若干影响力媒体专栏评论员及社论作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译从”创始主编委员。

书籍简介:本书作者熊培云曾经受到曹经清的《黄河边上的中国》一书的影响,后来作者通过对自己的家乡江西省的农村进行大量的调查以及结合自己的经历,加上熊培云先生一贯运用的温暖,理性,自由的写作风格,考察百年来中国底层乡村农民的命运,乡村的发展和沦落,作者通过自身丰富的阅历,通过本书反映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中农村在经济发展和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本书无不透漏出作者心系乡土中国,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关注和对农村大众的悲悯。同时,此书也是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真实反映。是在大时代背景下了解中国农村发展的优秀书籍。

读书缘由:2016年7月9日,为响应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的号召,我自行组建天水武山调研实践小分队,在梁盼老师的带领下,开赴天水武山马力镇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关于武山农村精准扶贫项目的开展情况的调查,在一周的调查过程中,我们深入农村,深入家庭,通过所见所闻以及自身的体验,对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整理,在后来的调研报告前我读了《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本书,感触良多,受益匪浅,而本文正是我通过读此书以及自身的调研中产生的问题所做的一个反思。

读书笔记及反思:

一个40多岁的江西人,南开大学的副教授,非常优秀的作家,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讲的“理性思考,感性表达”,作者用自身的经历和自己敏捷的洞察力,用最朴实无华的言语写出了时代大背景下中国农村的发展和伦桑,独特的文本构造,真实的言语表达,侃侃而谈中无不让人产生良多思考,读完此书,我仿佛又回到了我曾经调查过的那个地方,农村生活的的现状,农民生活的辛酸,无不让人震撼和惆怅,感慨之余,更多的又是对中国农村现状问题的反思。那么究竟作者书中所讲和我的自身调查经历是否相似呢?下文会作具体解释。

作者首先以自己的故乡江西农村为起点,描绘了一幅江西农村的亲情故事,真实记录了一群农村贫苦人民几十年来的悲欢离合,这也不由让我们想起已故不久的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两本书的背后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并不只是作者所写的故事,而更多的是老一辈人真实的人生经历,作者通过讲述江西农村几十年来的沧海巨变,以及建国以后在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村的变化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作者还特别对2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的经验和挫折的分析,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也是对这一时期农村建设的一个真实反映,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农业经济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时至今日,作为一个根深蒂固的农业大国,中国想脱农皮,中国人想脱农衣,为此奋斗几十年,中国人骨子里的农民气概仍然存在,偌大的中国,诺多的中国人,未来几个世纪农业大国的帽子也未必能去掉。结合两本书的主题,前者是对小范围的农村的生活现状的反思,而后者则偏向于全国,传统的农村,传统的农村经济,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自认为地大物博,我们可以从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找到答案,中国自古的文化以广土众民、家庭生活为第一重的社会生活、学术上也没有向着科学的步伐前进,而正是这些文化思想,造成我们自私自利,知足自得、守旧、马虎。我们以传统的家庭生活为基点,而隔绝了与外部社会集团的联系,这就造成我们的家庭生活严重阻碍了集团社会的发展,西方人偏向理智而短于理性,我们偏长于理性而短于理智,我们古人认为“读书明理”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偏重于人世间人情世故,比如:父慈、子孝、知荣辱、而西方人更注重物理,表现在探索社会物理,而我们对此如何理解?比如我们学生考试答错,是知识上的错误,这就属于理智问题,而如果考试舞弊抄袭,就算是品行问题,也就是理性问题,而这也就造成为什么我们科学研究上在明朝以后开始落后于世界大潮流,这也为我们今后的农业大帽埋下祸根。除此以外,我们的问题还可以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考虑,我们受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权集中政治思想影响,商业限制发展,农民占少量的土地进行自给自足,若遇到天祸,农村经济又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手工业虽然有所发展,但都给予农民的正常生活,并没有向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与政治上长期不变的局面相匹配的是经济,小农经济长期停滞,尽管工商业在秦朝就有所发展,两千年后,并没有受到像农业上的重视程度,如果不是受到近代资本主义的熏陶,仍然止步不前。到了近代以后,像魏源、林则徐等一批放眼看世界的政治家似乎看到了腐朽落后的中国文化,尽管他们做了诸多努力,但并没有改变社会现实,再随着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似乎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中国问题所在,更多的人投身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以至于后来的费孝通的农村乡村调查,梁漱溟的中国乡村经济建设,这些有思想的人,也将他们的思想付诸中国社会的建设,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赶超英美,大练钢铁,鼓励生育,人口迅速激增,我们的领导人认为人力是生产的第一主力,忽视了社会生态平衡,众多的人口需要庞大的粮食储备,再一次我们的农业之帽愈加牢固。马寅初先生就曾对我们的人口问题而提出质疑,要求我们要控制人口,可是我们将一位有着炽热之心的爱国者打入了走资派的行列,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才意识到这位卓越的人口学家的正确观点,可是人口的激增,让我们再叹息一位智者的陨落以后,更多的是对人口问题的反思。计划生育国策由此而生,我们在改革开放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是我们的人口问题是一切发展生物绊脚石。诸多的农村人口,养育七分之一的官僚阶层,官僚阶层却没有给我们这些农村人口带来应有的变化。

书中讲到,我们的社会在发展,但是我们的农村却在不断沦陷,农村人凭借农业产品并不能得到足够的物质消费,于是有足够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故土,对一个离开家乡几年的人而言,随着他在大都市的经历和见闻,再次回到故乡的热土,就会发现故乡几年中并没有发生应有的变化,而他心目中的家乡便是沦陷了。

从社会经济发展角而言,对我们这些中西部的偏远农村而言,我们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太多,对于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而言,大都市只是暂时的生活居住地,而他们的根还是在农村,农村剩余的鳏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缺少劳动力,留守儿童了缺乏关注和爱,对以后的人生也造成了影响,即使能够考上足够好的大学,也是缺少相关的能力和技巧,这就让本来缺少生机的农村更加暗淡,农村的建设也无法从老年人那里得到满足,于是就产生了都市越发展越富,而农村越发展越穷. 从我们最年轻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刚毕业的农村大学生就要回到故土,背负起生活的压力,而更多的农村年轻人又踏上了农民工的行列,这样周而复始,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穷。

在此之下,城乡贫富差距愈加明显,农村人以固有的土地和宅基地为经济基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一些靠近都市的农村可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变卖宅基地,换取相应的城市住房,过上并不是主动创造的城市生活,而对于一些偏远的农村而言,是没有这种条件的,因此早一次造成了不公平. 同样是农村,同样是小村庄,东部地区的小村庄有政策支持而迅速脱贫致富,比如深圳城市群,靠近城市的小村庄会因为城市化而过上城市生活,而偏远地区的小村庄什么都没有,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走向灭亡,看似同样的小村庄,却有不一样的命运,见证着不同的历史变迁,而我们中国农民的未来在哪里?中国农村的希望又在哪里?这是我们无法企及的一个历史话题。

由此我也想起了那次暑假调研之旅中的所见所闻:

2016年7月9日上午8:00,在梁盼老师的带领下,武山县暑假实践小分队在甘肃政法学院门前集合,前往兰州火车站,六个小时后,我们安全抵达目的地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马庄村,稍做休整,我们开始了为期六天的暑期实践调研,随着调研的深入,我们对农村的生活认知状况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实践调研是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完成的,这一周中我们经历了困难和坎坷,但也从朴实的农民家庭中感受到了农民的贫苦和无奈。扶贫金天女散花,年年扶贫年年贫,小分队心有余而力不足。

2016年7月10日上午,首先在马庄村进行调研,一整个村子两三盏并未见过照亮马路的路灯,孤独耸立的两座电线杆,泥泞的土路,下雨天一片狼藉,无压力的自来水,加之今年西北地区持续干旱,小麦,苞米颗粒无收,村民生活疾苦让人望而却步,行进中碰见一位中年大叔,零乱的头发,沧桑的面孔,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的是他们主要是靠农作物来维持一年的生计,对政府扶贫政策一无所知。随着深入调研,我们邀请到了年过花甲的老村长,老村长言语中透露出满是对新一届村干部的不满,究其原因,老村长支支吾吾,唉声叹气,告知我们扶贫金全都用于自家建设,对真真切切需要扶贫的农民是年年扶贫年年贫。2013年地震房屋产生裂缝,政府专人拍照取证后再无人问津,补偿金下落不明,2014年政府号召修后山道路,每家每人25元用于修路设施购买,截止2016年,道路并未修好,修路资金也不翼而飞,政府也未给予合理解释。村民满口尽言,山高皇帝远,马庄村无人管。

2016年7月11日,我们由马庄村转向柴庄村,相比于马庄村,柴庄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为完善,后来从村民口中了解到,之前调查过后的马庄村和柴庄村同属一个村委管辖,而村干部全部集中在柴庄村,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在柴庄村我们遇到一位特殊的家庭,一位年长的老爷爷今年4月25日丧子,儿媳妇瘫痪在床,家中三个孙子,大孙女在甘肃中医大学,二孙子在武山一中,三孙子在武山三中,从访谈中,老人一次一次拿出儿子的住院凭证单,一句一句诉说他们生活的艰辛,我们看到了最朴素的农民眼中流出的最无奈的眼泪,其中三四次抽搐最能证明他们是最需要扶贫的人,刚刚去世的儿子40万的医疗费,政府未给予保障补贴,残疾在床的儿媳妇靠二老养活,三个学生的生活费无从所得,老人误将我们当成政府人员,满眼泪水抱着我们寻求说法,我们却只能用最善意的谎言来慰藉二老。作为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小分队成员只能望洋兴叹。

7月12日,我们又辗转附近村子进行调研,其中有一户村民说2013年省政府领导视察当地民情,当地政府竟然为了遮贫,修建了一堵遮羞墙,我真不知道,这是我们村民的丑,还是政府的丑,当问及精准扶贫项目时,大多数人认为不知道,不清楚,而少许知道的村民顿时情绪高涨,认为是村干部在其中暗箱操作,将扶贫项目金全部用于其自家建设,导致精准扶贫项目中的关键措施在村干部的黑手中化为乌有,而村民并未得到实质性的资助,这到底是政府,还是村民的错,我想我们更多应关注的该放在对政府官员的访谈上。

7月13日,我们来到当地政府,映入眼帘的便是“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从保卫室到行政科室,官员各司其职,一切欣欣向荣,而并不像是官员所说那样,后来我们邀请到政府扶贫主任,对其进行了长达2个小时的访谈。扶贫主任给予我们的解释是:从2013年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后,在新寺镇共产生了799户扶贫户,截止2016年7月,共有299户成功脱贫,政府通过媒体,海报,乡村广播等进行宣传,后经镇委协商会议商议,村民小组会议审定,通过一审、二看、三比、四评、五公示。产生扶贫用户,然后将贫困户信息输入网络,一旦确立为贫困户,便会享受技术培训,扶金贷款,双联干部一对一精准扶贫,而当问及扶贫工作中面对的困难时,主任一口咬定,无困难,这令我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当问及敏感问题时,主任脸色骤变,最后也拒绝我们的拍照请求,对政府官员的采访也由此落下帷幕。

7月14日,我们在调研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应马庄村村文书姜小妹的邀请,我们开始了对马庄村小学生的支教活动,将马庄村的小学生集中在村委,由小分队集体进行数学,英语等课程的辅导工作。从辅导活动中,我们发现了当地的教育设施不但落后,而且教师水准也比较低,对孩子们的教育是不全面的,管理是存在严重缺陷的,抛开学生的素质不说,400户大的村庄,每年考上大学的寥寥无几。

从7月9日开始,到7月14日,从深入农民家庭到村干部家庭,再到政府我们逐一做了调研。农民满是抱怨,对政府官员及村干部产生了极大的不满,而政府官员及村干部的退避不见,以及政府扶贫主任对其中扶贫项目的理论化解释,这让我们从所见所闻中产生了许多质疑,首先从对农民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政府对精准扶贫户确立过程中未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评选及公示制度;从我们对老乡家中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中的所见所闻与政府官员的描述与设想存在明显差异,其次农民口中并未见到专门的驻村干部及一对一帮扶措施的实现,而政府官员认为他们每村每户都进行了一对一的驻村帮扶,每天采用签到制度,整夜值班来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最后一点,从我们实际的调研中了解到,实际享受精准扶贫的农户并没有政府官员所说的达到799户之多,而且299户精准扶贫户已经脱贫子虚乌有。

就我而言,农民想过上好日子,想通过申请来获得扶贫项目一劳永逸是每个农户的希望,这就在调研过程中难免出现因未评上扶贫户而对政府官员产生情绪的波动,这也与政府官员对我们的解释相一致,而就从近几日对马庄村,柴庄村,百顺村,新寺镇的调研中我们不难发现,农民对精准扶贫一无所知,对扶贫户的产生问题从未见过公示与公告,特别贫困的农户也并未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基础设施破败不堪,农作物颗粒无收,子女上学问题突出,种种问题表露出政府工作不踏实,领导干部重视程度不够,“山高皇帝远。马庄村无人管,我们背靠大山,只能吃土。”这是农民对政府工作的无奈与失望,毛主席在上个世纪就说到,农民是无产阶级的枪杆子,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足寒伤心,民寒伤国。偌大的中国,政府提出的如此利民扶贫的政策,却在基层干部的工作中失去本来的面目,我们只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从内心而言,这不是一个贫苦农民的悲哀,也不是慷慨激昂的你和我的悲哀,归根到底,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悲哀。民不幸,则国伤。吾国与吾民,皆因思考。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见证了我们村庄的发展历程,我没有政策支持下变成深圳城市群那样的大都市,但我们也没有偏远农村的那种发展艰难,儿童成群嬉戏,年轻人田间忙碌,老年人安详沐浴阳光,微风和畅,鸟语花香,油菜花熟悉的味道,作为新生代大学生,我很感谢这片热土,正是这片故土养育了我,从这片肥沃的土地中我们锻炼出的是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淳朴踏实的性格。我们没有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如今我非常庆幸我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以后的生活中也能让更加感谢曾经的经历,我爱这片土地,正如当初它爱我一般,如今我离开这里,它也会像千千万万个中国乡村一样沦陷,就像作者书中所写,每个村庄都是一片尘埃,都会在历史的巨轮中消逝。

付钊

2017年4月23日晚

上一篇:煤矿机电事故讨论总结下一篇:企业品牌建设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