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诗歌有哪些

2022-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屈原的诗歌有哪些

论屈原诗歌的人格美

摘要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其追求理想的执着态度、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崇高俊洁的品格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中国已知的最早的著名诗人,屈原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既散发着艳丽奇诡、浪漫恢宏的艺术美,又闪烁着光耀千古、高山仰止的人格美。

关键词:屈原诗歌 人格美 崇高俊洁 上下求索 忧国忧民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姓芈,氏屈,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既散发着艳丽奇诡、浪漫恢宏的艺术美,又闪烁着光耀千古、高山仰止的人格美。“屈原的作品不同于后来的游仙诗和神魔小说,他的《离骚》不同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他们之间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就是后来的诗人无论如何精心构制一个神仙家的世界,他们都不是把它们当作环绕着自己的一个真实的世界来描写的。而在屈原的作品里,所有那些我们认为不实的情景都是作为一个真实的世界描写的”。屈原把自己全部的理想、人格,乃至整个生命都融入到诗歌里,使他的诗歌具有了人格的力量和恒久的生命力,即使千载之后,我们读来仍有无限感动。

一 内美外修、崇高俊洁的品格

屈原把“美政”当作人类生存之根本和为政为官的最高境界。为了实现自己的“美政”理想,屈原朝夕自励,严于律己,注重内美外修,并为形成俊洁高尚的品格而不懈努力。因此,屈原的诗歌伴随其人格的高洁也具有高洁的风格,从内容到形式无不倾注了屈原的崇高俊洁的品格。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其志洁,故其称物芳。”作为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屈原,其高洁伟大的形象和现实中的屈原相互映照。

屈原在《离骚》一诗中多处说到“美”与“修”:如“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这些诗句都表明屈原对于“美”与“修”并不是一般的喜好和爱好,而是“好”到“虽体解吾犹未变”,“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喜好到了比生命还重要的程度了。对于美,屈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把“美”上升为道德的内在美高度。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人把“美”与道德联系在一起,孔子所谓“里仁为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墨子“誉明美也,非明恶也”(《经上》)。屈原继承了我国传统朴素的美学观念,视“美”为“善”。“美”是屈原毕生追求的人生目标,也是屈原崇高俊洁品格形成的巨大动力。好修,一方面是坚持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另一方面是培养自己美好的人格。在屈原的诗歌中,既包括内质的纯正,又包括外表的芬芳。诗如其人,屈原深知内美是外修的根本和升华,外修是内美的外现,所以其诗歌坚持内美与外修相统一,努力实现其所追求的完美人格。“《诗经》中的香草美人只是简单即兴的比喻,而《楚辞》中的香草美人却是一个独特完整的象征体系。作者利用这一象征体系来表达自己所追求的内性美、君臣关系及自己所爱的对象或对女性的渴慕等”。

屈原的诗歌最喜欢用“香草”意象,诗中常见采集各种香花芳草,做成衣裳和佩饰的描写,象征在自己身上培植各种美好的品德。如在《离骚》中: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在《湘夫人》中: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这些香花芳草,象征着人格的完美与俊洁,内美与外修的合一。在诗人眼里,各种香草显得那么可爱,诗人爱香草几乎到了成癖的程度。“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他把它们佩戴在身上。王逸说:“行清洁者佩芳。”张德纯说:“兰芳秋而弥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草,取譬甚繁,指各有属。”(游国恩,《〈离骚〉纂义》)这充分说明了香草的喻义以及它与人格美的关系。

《离骚》中多处提到美女。前人大多认为美女代指明君贤臣。王逸说:“女以喻臣。”李陈玉认为:“言求女者,求贤君之譬也。”(游国恩,《〈离骚〉纂义》)笔者认为美女就是指具有高尚品格、具有内外美统一的女子。屈原想寻求一个与自己一样既有美好之心灵又有动人之仪表的女子,来陪伴自己,安慰自己。然而找来找去,总不能如愿。

诗人对香草美人的追求,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屈原的人格美并非抽象的,而是具体渗透并表现在诗人的各种生活方式上。通过对香草美人的追求,诗人的人格立体化了。屈原的人格之所以是美的,首先是其心灵的伟大,然后我们才倍觉其美,他的追求、爱好无不打上美的烙印。

二 直面人生、上下求索的精神

屈原具有诗人般的热情、哲人般的冷静和战士般的无畏。他大胆怀疑,不懈探索,直面人生,对崇高政治理想虽“九死无悔”,执着追求。崇尚真理,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是其人格美的基础,也是其人格美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屈原一生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是“美政”。他主张“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惜往日》),也就是举贤任能,立法富国。楚国本是当时的大国,但由于楚王的昏庸,致使政治日趋黑暗,而屈原的治国方案就是挽救楚国命运的良药。细读《离骚》,我们可以感触到诗中充满了诗人不懈追求政治理想的热情。“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为了楚国的强盛,诗人奔走呼号,希望君王能超越前代圣君,并主动承担起以民为天的重任。

诗人崇高的政治理想,遭到楚国奸佞群小的阻挠和破坏,并直接导致楚怀王对他的冷落。但是,屈原对待孤独的方式是挑战和叛逆,诗人追求“美政”的决心岿然不动,追求“美政”的行动永不停息。诗人反复表示:“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百折不挠,宁死不屈,是其崇高人格的体现。信念是人格的支柱,只有确立了坚定不移的信念的人,才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美国思想家埃里希·费罗姆在《爱的艺术》中指出:

“信念与其说是一种特殊的信仰,毋宁说是一种分布于整个人格中的性格特征。”

屈原是楚国的政治家,政治家的激情决定了他要为崇高的政治理想奋斗不息;放弃理想和信念也就等于放弃了人格的底线。屈原不能这样做,也不想这样做,他始终如一,坚定不移追求自己的“美政”理想。

屈原不满足于仅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他不断地探索人生的真谛,思索终极的真理。在《天问》一文中,他一共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既显示了他广博的知识,更集中地表现了他深邃的怀疑精神与探索精神。《天问》并非追求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答,而是以一种诗性的思考、历史的眼光、怀疑的精神来表达诗人对理想的执着和真理的热爱。在《天问》一连串的问号后面,我们能强烈感受到诗人那不苟世俗、蔑视权威的批判精神和孜孜不倦、大胆怀疑的求索精神。

三 忧国忧民、举贤授能的爱国情怀

忧国忧民是屈原诗歌的重要内容,也是构成其诗歌人格美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国主义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主题,并且成为我国主流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许多篇章充满着爱国的情感。《小雅·采微》是一首反映对外战争的诗歌,读来使人有一种同仇敌忾之气。《秦风·无衣》也因其描写士兵团结卫国的精神而被后人视为最早的爱国诗篇之一。屈原受这些作品影响,必然增强自己的爱国主义热情;反映到他的诗歌中,也洋溢着浓浓而深沉的爱国情感。

屈原诗歌中对故土的留恋,对“美政”的向往,对人民的热爱,对爱国英烈的崇拜都饱含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屈原的爱民,不仅仅是一种初衷,更不是一种口号,而是落实到行动上的”。屈原一生鞠躬尽瘁,辅佐楚王,希望实现“美政”,使楚国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屈原的爱国思想是和忠君思想连在一起的,在他的心目中,君国一体,密不可分,而他的这种思想主要是由于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决定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取向;‘忠’、‘孝’的文化传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原则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些整合着社会秩序的儒家传统中的精髓都被屈原很好地吸纳了”。屈原在《离骚》中首先说明他和楚王同宗的关系,表明自己理应为楚王效力:“岂余射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进一步表明了他忠心报国的信念。然而,楚国当时的政局非常令人失望,楚怀王昏庸无能,不能任人唯贤:偏心祸国殃民的奸佞小人,冷落敢于直谏的辅国忠良。“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的屈原,在楚怀王、楚襄王两朝屡遭排挤打击。然而,政治遭遇的坎坷并没有弱化屈原强烈的爱国激情,在《橘颂》中,屈原塑造了一个思念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形象。他把自己比作一棵不愿迁徙的橘树,深深扎根在故国的土壤里:“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对乡土的依恋、对祖国的挚爱,也成了诗人的精神支柱。

爱国、爱民和同情民生疾苦是分不开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离骚》),“皇天亡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哀郢》),“原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抽思》),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同情,对楚国人民命运的关注;也使其爱国思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屈原诗歌的爱国思想还体现在宣传举贤授能,实现“美政”统治的用人之道和政治理想上。在《离骚》中,诗人“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意欲表达积极为国家培养人才,举荐贤能的思想。但在那个时代“兰”与“蕙”都“羌无实而容长”,暗示了其“美政”理想、报国之志都无法实现。屈原在《离骚》的最后说:“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为了“美政”理想,诗人不惜献上自己的生命,这种爱国精神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屈原的诗歌中,“祖国”不仅指楚国,而且泛指全中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屈原的政治眼光和政治韬略。不仅如此,在屈原神游的地方中,如“苍梧”、“悬圃”、“白水”、“阆风”、“流沙”等,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中国疆土,这表达了诗人对天下一统的憧憬,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全球化”思维方式。几千年以来,屈原被奉为理想的化身、爱国的楷模,他撰写的爱国主义诗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的屈原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它以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合一获得了永久的艺术魅力。人们既陶醉于其诗歌的艺术美,更折服于其诗歌的人格美,并从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灵魂上的熏陶和道德上的激励。屈原诗歌志趣高洁,忧国忧民,表达的是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思想。其人如其诗,屈原一生嫉恶如仇,爱憎分明,虽历九死而不改其志,奔跑呼号,苦苦求索,传达的是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批判精神。其诗、其人无不闪耀着人格美光辉,成为其后历代中华儿女心中崇高的象征,精神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王富仁:《古老的回声》,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 王增斌:《从香草美人透视屈原的人格魅力》,《文史纵横》,2006年第1期。

[3] 周健:《屈原的爱国思想论》,《四川戏剧》,2006年第5期。

[4] 曹继华:《志在深情求索 魂系悲愤远逝—从〈离骚〉看屈原的文化人格和审美追求》,《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作者简介:常丽娟,女,1980—,河北沽源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工作单位:张家口教育学院。

作者:常丽娟

第2篇:乡愁的诗歌有哪些

导语:曾经,我的乡愁,是一片蓝蓝的天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乡愁的诗歌有哪些,欢迎借鉴!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色酒》

舒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第3篇:陆游的诗歌有哪些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下面是陆游的诗歌有哪些,请参考!

陆游的诗歌有哪些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曰,家祭无忘告乃翁。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古入学问无遗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钗头凤

其一: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入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其二:

世情薄,入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入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入询问,咽泪装欢,

瞒、 瞒、瞒。

《鹧鸪天》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渔家傲》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曰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第4篇:苏轼的诗歌有哪些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的诗歌,欢迎阅读参考!

1、《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3、《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4、《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

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

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5、《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6、《行香子·过七里滩》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7、《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8、《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9、《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

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

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10、《满江红》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苏轼的生平简介:

诗人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此时的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诗人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在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在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母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诗人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他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第5篇:关于乡愁的诗歌有哪些

导语: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那关于乡愁的诗歌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乡愁的诗歌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满月下》

余光中

满地的月光,

无人清扫,

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

包一片月光回去,

回去夹在唐诗里。

扁扁的,

象压过的相思……

月光都带有荷叶的清香。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会老去。

稻香季节

沉甸甸的梦

挂在广阔的田野

飘香的轻风

吹开了农家

那如痴如醉的心扉

梦,不是缠绵的

在喜庆的氛围里

多姿的金波

荡在水乡的怀中

人们一如吮吸千杯美酒

就在这————

沃野千里飘香时

《望乡台》

登上望乡台

众山脚下踩

遥看天际一抹云

风送乡音来

身边没有林涛

山路又弯又窄

唯有故乡一条路

直通望乡台

看见故乡山和水

看见故乡柳和槐

还有家前那棵松

还象我奶奶

离家千里外

转眼已数载

思乡之情终不退

年年总来望乡台

第6篇:有关春天的诗歌有哪些

古人很喜欢在春天的时候写诗歌,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春天的诗歌,欢迎大家查看!

绝句

唐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夜喜雨

唐 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日

宋 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绝句

宋 志 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鸟鸣涧

唐 王 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丰乐亭游春

宋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

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

来往亭前踏落花。

春望

唐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江南春

唐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清明

唐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 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早春

唐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第7篇:热爱家乡的诗歌有哪些

家乡,对于无数游子是最美丽的地方了,无数次梦回,都惦记着那里,自古不变!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热爱家乡的诗歌,欢迎来参考!

1、家乡美

谁不说咱家乡美,蓝蓝的天空,浑厚的水

金川雪梨甲天下,个个都比盆子大

金秋红叶最迷人,片片落下是乡离

嘎达山下飞瀑布,龙龟水里龙吐水

大渡河上牛皮船,牛皮船里是遗产

东女故都女做主,观音圣地拜虔诚

家乡美啊,家乡美!

你到金川不后悔!

2、家乡美

最甜家乡水,

最美是乡音。

水甜乡音美

胜似玉液琼浆,

好比人间仙乐!

游子只身浪天涯。

3、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天,那么的蓝,

万里无云,通透。

家乡的夜,那么的静,

星稀月朗,清澈。

家乡的水,那么的甜,

清澈冰凉,好喝。

家乡的人,那么的亲,

热情豪爽,朴实。

家乡的路,那么宽,

平整笔直,舒服。

家乡的味道,永远不变的梦!

4、家乡

我的家乡在那美丽的地方

满山的青松像绿色的海洋

枝繁叶茂迎风起舞

松涛声声像那交响的乐章

青松相拥是团结的象征

傲然挺拔是家乡的栋梁

四面环山飘着花香

依山傍水秀丽的风光

小河流淌波光粼粼

绿树成荫然后显得更加辉煌

魂牵梦绕的家乡啊

你是我最可爱的家乡

5、家乡的风

还是那味道

飘散着土香

还是那味道

飘散着爷爷的烟香

还是那味道

然后飘散着秋季的玉米香

初夏的稻香

还是那味道

飘散着老屋木香

还是那味道

飘散着乡亲午饭时的炊烟

然后还是那味道

飘散着童年的味道

然而

在梦里我睡得很香

6、思念的家乡

在那不远的地方

有座庄园让我遐想

然后时常想起我可爱的家乡

溪水潺潺静静的流昶

人们享受着自然的风光

如今已经变了模样

勤劳实现了梦想

枝繁叶茂迎风起舞

满山回荡绿色的海洋

夕阳洒下浓浓的桔红

晚风送来轻轻的凉爽

然后人们享受着自然的厚爱

永远沉醉在自然的芬芳

那里已是天国的画廊

那里才是我思念的家乡

7、思念家乡

多少次在梦中回到了家乡

和儿时的伙伴纵情地玩耍

听老大爷把聊斋故事绘声绘色地讲

然后记忆中的家乡

依然是那个美丽快乐的小山庄

多少年我已没有回过家乡

然后不知家乡的山水是否变了模样

听说年青的伙伴们都在外闯荡

只有老年人还在家里耕田、牧羊

多么想回到久别的家乡

抱抱老宅院外的古树

侍候几天年迈的爹娘

挨家挨户地看一看

和村里的老人们唠唠家常

然后到西山的松林里

追追野兔,闻闻花香

去东沟的小溪里

洗洗澡,晒晒太阳

哦,家乡

魂牵梦绕的那个小山庄

我要背着你一起上路

带你走向更灿烂的远方

8、家乡的牵挂

飞舞的锄头见证曾经的辛苦,

岁月的风霜打掉光滑的脚手。

哪些让城里人看不起的农夫,

却给了我们永远的馈赠。

点点滴滴的恩惠,

永远都没有思念的尽头。

然后羊群还在吃草,

跟牛还在走。

然后一双萎缩的脚板,

蹒跚的跟在后面走。

让那倔强的性格与土地为舞,

直到生命的尽头。

城市再美的风景难比家乡的粪土,

再温暖的人情难比慈祥的父母。

然后任四季轮回,

时光变迁。

游子的心中都有无法报答父母的酸楚。

上一篇:初中辛弃疾下一篇:电信竞聘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