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影评

2022-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影评

书写后改革时期中国电影的新影评

【摘要】 中国影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但问题依然是主要方面。中国影评存在着极端个人化、唯功利化、片面化和粗俗化现象,落后于电影生产和电影理论的发展步伐,遭遇了与电影资本、媒体、学科建设和自身的矛盾,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众需求等诸方面不相适应。在后改革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背景下,书写中国电影的新影评,需要在整合政府管理、建设队伍、加强行业自律等层面下功夫。

【关键词】 后改革时期;中国电影;新影评;网络影评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预示着中国社会进入后改革时期。后改革时期是解决改革时期产生的问题的时期。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在解决了僵化、贫困等旧问题的同时,产生了贫富分化、腐败、道德失范等新问题。比如文化上,在解放思想、消除文化沙漠过程中,出现了百花齐放春意淡、百家争鸣大音希的现象,产生了粗放式发展、浮肿性繁荣、文化软实力不足等问题。影评界也出现了众声喧哗花言飞、万马齐发污泥溅的乱象。这些问题需要新的改革去解决。在后改革时期,包括电影在内的整个文化行业承担着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中国影评必须扫除颓势,革故鼎新,建设具有文化强国风范的新影评。

诚然,近年来中国影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本文以为,这些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网络影评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影评的主力。网络影评的迅猛发展是中国影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的最大进步。网络影评传播速度快,准入门槛低,易于互动,影响面广,这些特点使网络轻而易举取代传统影评成为影评主阵地,为影评提供了面向未来的广阔空间。二是影评人真正成为职业,为影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有了职业影评队伍,影评就有了通向未来最宝贵的希望。在新浪、豆瓣、时光等网站,都开有影评人专栏。一些专栏作者以影评为生,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使影评成为一种职业,为影评发展指出了新愿景。三是影评市场初现端倪,影评在电影产业链上的地位基本稳定。随着中国电影商业化运作的不断成熟,电影发行宣传的预算更加科学全面,对影评费用的投入趋向常态化,影评在电影产业链上的职能更加凸现,作为联系影片与观众桥梁的作用得到巩固和强化。四是影评风格出现多样化势头,为铸造新影评奠定了基础。当下中国影评零星出现了一些美文。这些文章或者植根泥土,贴近草根,摒弃高高在上的姿势,给人以心连心手握手的体温感觉;或者视野开阔,角度独特,突破了政治或艺术的樊篱,向往昔未曾涉足的领域掘进,显示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思想深度;或者联想奇谲,文字生动,摒弃文本分析的老八股,探索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写作路数,体现出亲民性、开放性、灵动性、活泼性的可喜品质。

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电影商人、媒体和影评人在逐利性上的共谋,以及文化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的滞后,问题乃是处于放羊状态的中国影评的主要方面。沿着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下坡路滑行,中国影评越来越沦为自生自灭的存在:刊物影评自说自话,默默无闻;报纸影评随波逐流,影响平平;网络影评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遭到读者、观众诟病甚至唾弃。影评人称号失去曾经的光环,成为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高帽”。影评组织大量消亡,读者人群大幅缩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影评已然跌入有史以来的低谷。

中国影评文本存在四化现象。一是极端个人化。由于意识形态的宽松,一些影评从时事政治的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一头扎进个人话语的表述狂欢里。作者身份上,以个人印记消解民族、国家的确认和存在。情感指向上,个体叙事压倒宏大叙事,民族国家叙事被放逐乃至嘲讽,政府被默认为与电影艺术对立的他者。写作方式上,抽取一己好恶,在个人感觉世界里独语。很明显,这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二是唯功利化。一些影评受金钱雇佣,丧失超功利的独立品格。影评人成为电影投资人的吹鼓手或者打手,往往把对片方的好感移情为对一般影片甚至烂片的好感,把对人民币的赞美转为对影片的赞美,显示出附庸文人的媚相。写作时不是避重就轻,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把不好说成好,把一般吹嘘成经典,甘当王婆的精神弟子。也有的故弄玄虚,把影评整得云山雾罩,以此逃避对差片烂片的理性评判。一些影评虽然没有铜臭味,但故作惊人之语哗众取宠,赚取点击率和所谓的名气。这些人虽然发誓不是水军,但信者寥寥。三是片面化。一些影评以刻薄为锐气,以晦涩为深刻,以偏激为个性,通往真相的历史、辩证、整体的美学观照遭到关闭。如用故事讲述的大棒一下将影片打死,殊不知电影不是文学,镜头调度、光线组合、色彩配置、音响运用、表演手法等诸多方面都是决定电影成败的重要因素。四是粗俗化。一些影评以自我矮化为标新立异,以嘲讽崇高为时髦标签,以揭短明星为创新利器,雄赳赳委身于腥泥臭土之间,翩翩然运笔于污言秽语之内,形成了低俗、庸俗、恶俗的“脏癖”。此四化,污染了电影评论的净土,败坏了本已脆弱的社会风尚,误导了潜在观众,扰乱了电影市场,阻碍了电影健康发展。

目前,中国影评处于四个层级落后的底端。一是文化落后于经济。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适应、与大国形象不适应、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适应、与中华文化的深厚传统不适应。有个小例子可以为证。在新农村示范点河南新乡刘庄村,全村百姓都住别墅,人均120多平,实现了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行有私车。这种中产阶级社会景象让人颇感羡慕。每家在二层都布置了书房。但偌大的书架上只摆着两排书:一排发黄小学的课本,一排发霉的初中练习册。二是电影落后于文化。相比音乐、小品、时装、游戏、电视、网络等文化业态的快速发展,电影在文化产业中的占比越来越小,在文化思想上的影响力不断减弱。如与芭蕾舞的比较。电影和芭蕾都在20世纪初进入中国,芭蕾到新中国成立才真正得到发展。可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中国芭蕾舞有知名的剧团,形成了受人尊重的中国芭蕾舞流派。同名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20世纪60年代初改编自电影。中央芭蕾舞团在芭蕾发源地巴黎等地多次演出该剧,皆赢得满场掌声。阿尔巴尼亚、日本的芭蕾舞团都搬演过《红色娘子军》全剧。有一个说法认为中国电影意识形态重,外国观众不喜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激荡着阶级斗争的旋律,却做到了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时代、超越意识形态。中国电影和中国芭蕾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影和文化的差距。三是电影理论研究落后于电影产业发展,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式微。新世纪以来,在资本、技术、市场和业界的共同作用下,数以亿计的观众被吸引进入影院,电影呈现产销两旺的势头,一路高歌猛进,一片热闹景象。电影理论研究虽取得不小的进步,但依然跟不上电影产业的发展步伐,对许多电影现象的阐释缺乏说服力,对先锋性电影生产的贡献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四是电影评论落后于电影理论。1982年,钟惦棐发表过《电影评论有愧于电影创作》。那个年代,评论有愧于创作,却比理论热闹得多。现在,电影评论不仅落后于创作,还落后于电影理论。做理论研究的,至少有体制的保障,有公开发行的刊物,有众多的理论专辑和著作出版,有专业学生作为后备力量。做评论的,则几乎一无所有。这种俄罗斯套娃一样四个层次落后中的落后,使影评被无尽头地埋没,成为当前电影工作中的最突出、最让观众不满的问题之一,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出现四化和四个落后的原因在于四对矛盾。其中两对主要矛盾,两对次要矛盾。前者一是影评艺术与电影资本的矛盾。影评雅俗同体,同时具备相互掣肘的商业属性和文化属性。电影资本往往只利用影评的商业属性,讲究话题经济。影评艺术则侧重影评的文化属性,追求美学品格和历史把握。这对矛盾,造成两种影评人的姿态,一种是代表资本的职业影评人的叫卖姿态。职业影评人依附于电影资本挣辛苦钱,不吆喝无法生存。他们也想写对得起观众和良心的影评,但是电影商人不答应。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职业影评人出于无奈挣昧心钱。一种是代表艺术的电影研究人员的被沉默姿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商业影评的泡沫淹没了专业影评的声音,学者教授们从人格底线和道义担当出发,呕心沥血经营的评论无可奈何被埋默。二是影评传播媒介与影评文化思想的矛盾。传播媒介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关注,只要引起关注就代表成功。尤其是网络媒介,以点击率为第一追求,在法律追究缺位的情况下,媒介无暇或不愿花费人财物资源顾及所承载的内容带来的负能量。影评文化思想则在传播的基础上深入一层,更注重传播内容中符合时代潮流的正能量。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背景下,网络媒介管理按下葫芦浮起瓢,负能量在一定时期内将足以与正能量抗衡,为烂影评、坏影评营造生存空间。

后者一是商业影评与学术影评的矛盾。商业影评一般是定调作文,关注卖点,诸如制作花絮、风流韵事之类,皆可入文,又要求时效性与广告性,商业影评因此成为大众性、速朽性的快餐文化。学术影评立足于作者专业特长,注重学理性、耐读性,打磨时间较长,往往满足不了影片宣传的及时性需要。这对矛盾一方面造成了电影学术人员对在映影片共时性发言的失语,降低了他们在电影产值生成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给商业影评留出了话语空间,形成商业影评一支独大的局面。二是学术影评创作与学术评价体系的矛盾。在通常的研究所和高校,现行学科管理所包含的评价体系里电影评论没有地位。在现实利益驱动下,电影研究者自然会听从评价体系中考量指标的指挥,从事满足成果发表、立项、评奖、职称晋升等指标要求的理论研究工作。这就在学科管理上切断了学术评价与影评创作的应有联系,形成了学科管理对影评的遮蔽,使影评成为研究人员自娱自乐的学术点缀。

这些问题与矛盾造成了五个方面不适应的后果。一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和谐、平等公正、诚信友善。许多影评不但不能培育核心价值观,还对核心价值观起到消解、腐蚀的副作用。二是与影评应有的学科地位不适应。作为电影学学科体系的分支之一,电影评论本来与电影理论、电影史共享三分天下的地位与荣誉,现在这种地位荡然无存。三是与观众的需求不适应。普通观众读影评无非出于选片、评片的需要,一般有及时性、指导性的要求。但现在的影评及时的不一定能指导,指导的不一定及时,影评市场供需脱节。四是与电影创作不适应。影评人的急功近利甚于电影人的急功近利,影评人的电影认知低于电影人的认知。影评屡屡遭到电影人的讥讽。五是与电影产业发展不适应。差评热卖,好评惨败,评论常常与票房背道而驰,观众对影评的信任度跌破历史记录。

面对当下影评的诸多问题,一方面要治,营造影评市场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一方面要立,书写后改革时期中国电影的新影评。面对未来,有关各方使命在肩,任重道远。一是确定政府部门统筹管理影评市场的职责。这是建设新影评的前提。没有政府的实质性管理,让问题在有识之士的呼声中转圈,影评将如过去的十多年一样,继续在无序与衰落的泥潭中挣扎。《礼记》有言,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政道备矣。影评与思想政治建设息息相关。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来认识影评的重要作用,把影评纳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框架和全过程,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学术机构积极性,建立三管齐下的影评管理机制,结束影评无主管、无监督的状态。二是培育发挥影评社会组织的作用。这是建设新影评的关键。在政府职能改革的背景下,可以赋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等社会组织管理影评的职能,一方面吸纳具有领军能力的专业影评人才,建设影评人才的国家队,对职业影评人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培训,创作体现符合时代要求的影评,引领新影评的新方向。一方面建立管理机制,制定影评行业规则,制定电影企业诚信公示制度,规范、监管电影宣传营销部门的影评动作;与国内各大电影节挂钩,建立影评定期评奖机制,出版获奖影评文集。三是加强电影评论学科建设。这是建设新影评的基础。影评具有独特的对象、功能、内容、特征、方法、目标,是电影学的下级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电影评论的学科建设,给予影评与电影理论同等待遇,对影评的学科建设进行科学指导。教学科研机构需培养影评方向专业人才,提高影评的工作绩效权重,给影评创作提供制度保障。四是影评市场主体加强行业自律。这是建设新影评的根本。电影制作宣传机构要充分认识影评的社会属性,明确影评的精神文明建设义务,遵守、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加强对网络影评的自我规范,制定、遵守网络影评人实名制等行规行约,协调同行利益关系,维护行业间的公平竞争和正当利益,促进影评市场健康发展。

作者:唐建军

第2篇:中国电影到底需不需要影评人?

比较 中国影评人的地位先天不足

提到影评人,不得不说到法国新浪潮电影的起源。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法国新浪潮代表导演特吕弗、戈达尔均是当时法国著名的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的影评人,这些年轻人没有经过科班的电影知识学习,作为电影的狂热爱好者,他们经常为一些激进的杂志撰稿,肆无忌惮攻击一些保守的电影导演,推翻电影史上已成定式的理论和技法,主张将摄像机的镜头带入现实生活中,还原普通个体的原生态状态,而不是去进行宏大的叙事或者似是而非的无病呻吟之作。法国新浪潮电影曾深深地影响了“文化大革命”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进行电影科班训练的导演们,也是第一次让影评人和电影创作变得密不可分。

在美国,影评人和电影研究这门学科挂钩可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追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南加州大学(USC)、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等高校,都为美国的电影工业和电影评论行业输送人才,美国著名的奥斯卡奖评奖制度就与美国的影评人密不可分,而在美国也有多项影评人协会所设置的奖项。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电影产业与欧美国家相比,本身就具有技术上的落后和理论上的先天不足,中国影评人的发展史,因为“文化大革命”风波,也耽误了相当长的时间,目前活跃在中国电影评论界的影评人大多是70年代出生的电影发烧友,它们从书写对电影的观后感开始,逐渐发展为成熟的电影评论群体。这个群体也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具备行业性,更无从提及影响中国电影,他们的电影史知识和电影鉴赏力,来自于作为电影发烧友巨大的观片量,并依靠丰富的观影经验来获取对影像评论的话语权。

发展 中国影评人得益于庞大的观片量

录像厅的观后感时代

对自己的喜好负责

70后的中国影评人和网络论坛在中国的流行有直接关系,一群喜爱电影艺术的文艺青年作为电影发烧友在各大论坛的电影版发帖,诉说自己对电影的见解。初级阶段的写作他们既不为读者也不为观众负责,而是对自己的喜好负责,且谁看的国外流派电影越多,谁的优越感就更强。在国内的DVD机进入家庭的时代尚未来临之前,录像厅观影这一特殊的观影场所是70后影评人消磨时光的地方,录像厅作为靠卖票盈利的场所,录像厅老板自然会为拉拢观众想尽办法,找进录像厅的常客传播一些宣传播片子的话,这些常客,就是那拨70后电影发烧友。

DVD碟片的专业论述时代

以彰显个人魅力为主

随着DVD机和DVD碟片的流通普及,以及传统媒体大幅度增加了文化娱乐版,一部分电影发烧友开始成为媒体从业者,作为编辑,他们在以北京、广州为主的各个报刊、杂志开设的文化版、娱评版中发挥功效,成为了职业媒体人,一部分电影发烧友选择自由职业的同时给杂志社朋友供稿。随着DVD碟片流通性的增大,他们的看片视野也越来越宽泛,也基于北京电影学院自1984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来,有很多电影学院的教授和毕业后的学生开始翻译或编著和国外的电影理论著作,同时也没有放弃混迹于各大民间电影论坛提高自己的被跟帖数,久而久之,他们在论坛上的ID或杂志、报刊上的笔名,就已经具备了影评人的轨迹,在圈内成为一种引领电影潮流的符号。

2000年初,有些报刊、杂志编辑的工资已经达到了8000-9000元/月,在这当时看来是一笔巨额工资,杂志给作者的稿费照当时的物价水平来看也不低,平均200-300/千字,这是影评人最吃得开的时候,也是心态最牛逼的时候,因为不差钱,写稿也正是处于树立个人口碑和威望的时候。

门槛低的网络发言时代

靠偏激性观点博出位

随着传统媒体的逐渐没落,加上十年间物价飞涨、媒体工资和稿费却保持原封不同的现实下,很多身在媒体圈的影评人纷纷跳槽,去做更有利可图的电影营销和电影宣传。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以及单一电影网站,如豆瓣网、时光网的兴起,让影评人的门槛变低,甚至没有门槛。新兴的影评人要引人瞩目,选择偏激性观点博出位是常态。另一方面,微博的诞生,更是加速了“人人都是影评人”的景观。大部分影评人被制片方“招安”而说违心话,因此出现了“体制内的影评人”这一称号,影评人为吃影片宣传这碗饭丢失了作为影评人最本真的立场。

影评人坏现象

为什么他们失掉了人们的信任?

可以这么说,影评人的公信力现在已经到达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在人人号称影评人的时代,谁再说自己是影评人,别人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收红包的。为什么曾经担负起电影解读与介绍角色的影评人会沦落至此?本刊采访了多位愿意现身说法的影评人,或许他们的姓名不便透露,但他们所说的事实不容置疑,这些,也为将来者警示!

收红包 国内只有拿红包的影评人

影评人圈子看似热闹,但在表面的繁荣之下,难掩中国电影评论界养分贫瘠的实质。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有这么一个段子:在期间举行的“独立影评人”论坛中,当主持人就“中国有没有独立影评人这一概念”向观众求证时,有人视台下就坐的多位青年影评人不顾,立即回应道:“国内只有拿红包的影评人!”,这让现场气氛陷入尴尬,不过并没有妨碍话题的延续。其实,影评人收红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影评人彼此之间对此现象的谈论也并不忌讳。几乎包揽南方系报刊影评写作的著名影评人T先生对此的现身说法是“引进的好莱坞大片是不会给影评人红包的,国产影片也不是每一部都会给影评人红包,数额从早期一次300元、500元,到现在的 1000元一份,也有遇到过一次给2000元或5000元的,不过这种片子不多,一年能遇上个一两次就不错了”。

从媒体人转行成为资深电影宣传F先生算过这么一笔账,“每次接手国产片的宣传,片商都要求我们请影评人来助阵,并且他们心中有固定的影评人排位,有一个必请的名单,原来片方还要求影评人在同档期的片子范畴内只准写自己的片子,现在也都无所谓了。以北京为例,活跃的有影响力的影评人最多不超过二十位,而不是每一位都有资格拿到1000元的红包的,就算请二十位影评人,每位都给1000元的费用,也就两万。但是我们请记者的数目远远比影评人的数目多,实际上给记者的总花费会比影评人多”。

另一位业内人士W小姐透露,“2010年电影《孔子》的片方在做宣发时,出于对主流媒体一定会猛批这片的了解,非常在意走收买影评人的路线,为此举行了一次小范围的影评人试片,请来了十个人左右吧,给出了高至6000元/每份的红包,当时还有拿到钱的影评人和没去试片会的影评人炫耀,杨子出品的《白蛇传说》也是,给影评人的红包是5000元/份”。

在影评人圈子里相对独立的G先生也不能回避收红包的问题:“具有理想主义的影评人是不会碰院线片的,假设你写的都不是电影院上映的电影,谁还管你是枪手还是独立影评人,你就慢慢脱离这个具有当下性的话语权的圈子了,但是你一旦脱群了,你对国内电影也就丧失了话语权,这是最囧的”。而知名影评人A先生如此看待收红包说违心话的问题“类比一下,试问哪个导演没说过违心的话?不违心送审就通不过,我特别不喜欢一个阵营攻击另一个阵营,所有人都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总觉得自己好像是野生草,可以绝境逢生,这是幻想。大家共同要做的就促进言论空间的扩大、创作和评论的独立、不能只谈一个领域的独立,创作的独立才能够导致评论的独立和影视圈生态的健康。”

做宣传 你所看的影评都是经过审查的

在片商观念中,影评人的大力推荐是获取好票房的途径之一,而成为片商宠儿的影评人可以凭借红包弥补低稿酬的心理不平衡,这种通过电影宣传公司纽带实现“交易”的方式,并不能够让影评人获得最大化利益。资深电影宣传F先生的态度是“作为电影宣传方,在有限的电影宣传资金内,我个人认为请影评人写好话推荐影片根本促进不了影片的票房,我不会主动向片商申请请影评人写稿的费用。除非我想在中间环节讹一笔。比如我向片商申请4万元的请20位影评人写影评费用,打的预算是给每位影评人2000元的红包,实际上我只给每位影评人1000元,那么余下的两万就落入我自己的腰包了”。

当然在这行经过摸爬滚打的影评人也很能看清这一点,而且本身影评人就积累有很多片商的资源,部分影片人直接承接起外包影片在豆瓣网、时光网的评论的活儿。和片商谈好一笔钱,商讨好用这笔钱达到什么样影片宣传的效果,随即召集一批写手约稿,分配好任务,开写。T先生不忌讳地说:“目前尚未下档的某国内一线导演的影片在豆瓣网的影评就是我做的,2000多篇长篇影评中,几乎没有一两篇不是我约写的,这2000多篇长篇影评在发布在网站之前,都在电影宣传方那过了一遍审,包括导演也审。当然这里边也不全都说好,要不就成水军了,自《关云长》水军事件出现之后,没人再犯傻了,我们写批评都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批评也是炒作的一种,一篇批评的影评和大部分表扬的影评放在一起作用会大得多”。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影评人开始转向接活儿式宣传电影,似乎也在给拿钱丧失影评人的独立立场办事找一个托辞。某位北上的职业影评人S先生如此看待影评人当宣传电影的“包工头”的赚钱行为:“大家都说影评人收红包是灰色收入,但职业影评人是独立的个人,拿红包只能说明丧失了独立立场,也没法判定合法不合法,但记者不是个体户,记者拿红包可以说成是受贿,公司行贿。所以片方给记者的信封都叫车马费,不叫红包,但偏偏给影评人的就不说车马费,说红包,所以干脆就承包制做影片宣传算了,谁让物价飞涨,稿费不涨?”

曾经被冠以“中国独立影评人”的知名影评人G对此现象也在劫难逃,“在中国,影评人不能成为一个终身职业,中国的影评人需要一个平台给你营造一种书写的权利 ,搞独立是行不通的,只要进入了北京影评人的这个圈子,和电影大本营太近了,很难不被同化”。

卖人情 都是朋友做的电影,谁好意思不交口?

电影圈不大,影评人圈子更小,单纯做职业影评人的并不多,在北京,很多影评人的正式身份都在大学或者新闻出版机构,而当下很多电影宣传人员都是媒体出身,很多媒体人又是和某些导演一块成长起来的,此种境况下组成了一张抬头不见低头见,现实中不见微博中也要见的人际关系网。人情债,让多数不方便以正式身份评论的影评人只能以变换马甲的方式当枪手“还债”,只是这样意义并不大,片商和导演要的就是影评人一个众所周知的ID符号,可部分影评人碍于正式身份也无法真正妥协,影评人R先生无奈地说:“比如说《画皮Ⅱ》,怎么办,我看完《画皮Ⅱ 》也不说它好还是不好,主要就围绕这么一句‘针对15-25女观众,这部片会很卖座’”。也正是出于种种不锋利的影评出现,中国的影评界出现了越来越多不痛不痒,无法一针见血却也无法真正妥协一边倒的人情稿。导演张元如是说“国外也有一些影评人说是最怕和导演见面,因为人都是有人性的,经常和导演见面,看到导演拉家带口地走在路上买菜,影评人也会出现悲悯之心的,也许会觉得这么去骂一个人,真的会影响到导演身体。”

T先生也曾遇到过不想写稿的阶段,觉得极度疲软,“但是没有办法,各种各样的钱推给你,在影评人圈内,在拿钱写稿的人情掌控下相互不待见是很正常的,不过怎么掐还是一团和气,倒是影评人和高校学术派的老师通常互相瞧不起。”

在今年五月档中国第六代导演新片集体扎堆的时候,曾有某做港片研究的影评人因为参与了某部国产片的人情,委婉拒绝了记者对其为另一部同档期国产片发表评论的采访邀约,原因还是在于那两个字:“人情”的微妙。某些在综合性质高校任教的影视专业教授,相对民间发展起来的影评人显得更有“低姿态”,虽然娱乐记者通过日常途径,要想从教授口中要到一些关于具体某部片子的评论,实为不易,但是在电影研讨交流会上作为专家为烂片说好话的教授不在少数。教授级的红包数额是1000块起。一位经常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媒体人如此形容:“影评人还算是有善心的,即使拿了钱在字面上说好话,可是在研讨会后也会和片方一针见血地指出该片存在哪些问题,可某些教授就不是了,专门当‘会虫’,只要有红包,面上也都只会说奉承你的好话,在业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影评人好歹是穿着内裤说话,而某些影视系教授则是裸奔着咆哮”。

坏品位 变换马甲或者误导影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中国古语同样适用于中国影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影评人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有权力就有腐败,将可信度转化成金钱。部分影评人不想砸坏多年经营出来的好口碑,只能选择不断变换马甲来满足“工作需求”。只是马甲写多了,也逐渐丧失了对电影评论本身的那种原创力。T先生承认写一篇一千字的影评只需耗时15分钟左右:“写得多了,都有既定的路数和用语,对于编辑的约稿我都是采取倒计时写稿法,比如今天的截稿时间是中午12点,那我就10点钟起床,看准时间倒计时开写。像我这样不上班的职业影评人,总共算起来,一天当中写完当天所需所有影评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看片”。这种速食主义写作态度和电影市场的丰富有关。

变换马甲,成为中国影评人自圆其说,同时也是“正当防卫”的有力武器。影评人再如何适应中国特色交易式变通,过硬的影片分析能力却是实打实的。T先生的观点是“影评人要真不埋单,也不存在被封杀,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导演和电影宣传敢和媒体打招呼说不许登哪位影评人的文章,实际上电影公映之后无法封杀任何一个人,真本事在手,我们可以随时变换马甲”。

G先生也表态,“一般来说,不论是出于钱、权、情或者其他关系也好,在一部国产片上映前不论我对这个片子有多厌恶,我都会按兵不动,但凡片子上映之后,我还是会和那些坏品位的影评有交锋的过程,看情况是用真名还是用马甲”。

另外一种坏品位则是来自于其自身,某些影评人因为眼界或者个人喜好喜欢在网络上发表一些耸人听闻的观点,比如大量称赞某些烂片,久而久之,也就被骂出了品牌,比如国内某曾经在一论坛混迹的影评人,早年靠着对某香港烂片的赞誉而被讽刺为“大师”,结果如今,果然成为混迹于娱乐圈的边缘人物,且被人熟知。我们暂且不讨论其是否有意而为,只说一些影评人明明知道电影的质量如何,却因为个人喜好而对电影大加赞誉,一方面说是不专业,另一方面误导的坏处很明显。

目前已经从影评人转行为娱评人,并有多个跨界身份的A先生关心的却是话语权问题,“但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站队,我对交口是非常反感的,同时我也反感用只一个‘烂’字或‘好’字来说,这是‘文革’理论,你不喜欢就说能它是烂片吗?中国有很多人是带着原罪感来判断的,表面上在鼓吹自由和多元,其实是为自己的心虚找借口,这是换马甲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只问一个问题?谁能用马甲在官方报刊上说《建党伟业》不好?”

博出位 写影评是为了进入这个行业

转行做更赚钱的事,是目前多数尚活跃在影评界的中国影评人的心声。几乎所有就此文受访的影评人都必提这么一个前提:“中国的稿费标准太低,如果影评人不收红包,必定饿死”。影评人S笑言:“初始走上影评人道路的弟弟妹妹们,有不少写欧美电影的人迅速变成了国产电影研究者,因为写国产电影可以拿红包”。 资深电影宣传F先生曾遇到过影评人叫价的事:“有影评人公开和我要钱,说如果不给就给电影写差评,实际上影评人也是分等级的,哪些人是1000元的级别,哪些是500元的级别、哪些是300元的级别,我们都有一张名单,首先要看其新浪博客浏览量,一般要到100万以上的浏览量投资方会认可,有些影评人达不到级别就会找水军刷流量,其次其看微博粉丝数,也得到达一定数量,最后是他写的影评,必须在新浪博客、新浪微博、时光网、豆瓣网这四个地方发布。”

而达到拿到最高红包数额的影评人的发展轨迹,影评人这个词对这类人而言,已经成为其向编剧递进的踏板。其中一些北上而来的影评人经过在京城的两三年打拼,已经在北京买了房子。实现了温饱,并掌握了一定电影人资源之后,成为电影编剧并不是太难的事,实际上最早出来的那拨影评人中已经有人成功实现了转型。于是,一个更奇妙的怪圈形成了,影评人参与编剧、制作的电影,在进行发行和宣传时,依然依靠影评人圈子的人际关系网在为片子进行口碑营销,不论片子的成败、难以分辨是否真实的交口现象仍旧是中国电影评论界无法规避的问题。北上影评人D先生最初写影评的初衷就是“想慢慢进入这个行业,想做编剧的时候不受欺负”。G先生的观点是“你看现在上某些节目的那些人,几乎每个人都挂着影评人的头衔,影评人能怎么办?破罐破摔还是充耳不闻? 转行吧,转行干吗?已经脱不了这个圈子了,不如进军一个更容易被人骂的范畴,当编剧吧”。

现在已经从影评人身份参与电影的监制、制片、变成电影从业人的A先生如此看待自己的现状:“当然我还是会涵盖电影评论,我没想过说要引导别人,我基本能感受我写的东西至少90%以上是真情实感的,在中国做不到百分之百的真实,真实的话也会被阉割掉”。

影评人存在的意义

对导演和票房的影响微乎其微

说到影评人的作用,很多人会想起法国新浪潮和美国的那些牛逼的影评人,那些法国人能对电影史产生影响,而现在这些美国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影的票房,而中国影评人呢,无论是对导演来说还是对观众来说,他们的影响都微乎其微,以至于变成互相交流的手段,但你看中国影评,有几篇是真正的影评?与谁交流?

影响导演?形式大于内容!

有这么一个段子,说可以追溯到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老艺术家郑洞天、倪震。 据说当时张艺谋拍《红高粱》,拿给郑、倪两位老师看,结果被臭骂一顿,骂得张艺谋都不敢抬头说话,没想到张艺谋将《红高粱》送到国外电影节参展,遍地开花,两位前辈都傻眼了。

段子归段子,中国影评人,不论是学术派还是民间派,都没能成为影响导演制作方向的旗帜或者是中国电影节奖项的风向标。尽管所有除了投资方以外的电影从业者都知道中国式影评人的存在很可能是形式大于内容,但是影评人依旧拿着红包活得很好。多数受访者表示拿红包并不心虚,因为这是低稿费导致的行规,实际上,就连一些官方的电影节也越发开始重视影评人的声音,一向抠门的上海电影节主办方,今年破例包机票、包食宿请来了一批影评人南下过节,原因是历年的上海电影节老被影评人骂。

再看看今年和上海电影节相关的报道,还有人骂么?

很多国内的一线导演,在接受媒体的访问时都表示出丝毫不care影评人对他们的谩骂或是嘉奖,却遭在帮导演做事的某位影评人吐槽:“国内的一线导演,包括陈凯歌、姜文,陈凯歌在经历《无极》之前, 姜文在经历《太阳照常升起》之前,都不在乎媒体和影评人,结果现在在乎得不得了,现在呈现的有关他们最新片子的影评,导演比网友看得要早。 对于导演来说,每个人都会在媒体面前选择一种表演,陈凯歌和姜文的表演程度胜过张艺谋”。

投资方在乎架势、导演在乎气势,影评人善于利用形势,每个人都在适如其分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他们都以为在给观众演戏,却没在思考观众究竟为不为一部片子在电影评论界的走向埋单。

影响票房?几乎为零!

究竟有多少观众是看了电影网站上相关影片的好评才选择走进电影院的?记者在广州和北京4家有代表性的影院抽样调查显示,完全无视影评的观众分别为67%、63%、60%和44%,占据了绝大多数,而影评能左右他们看片选择的,只有零零星星几个人。

有趣的一点是,表示受影评影响一般的人群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掏钱进影院看过影片之后,才回过头去上网看该片的影评。一位大学生C同学表示自己上时光网的目的是查各影院的影片排映信息,以便很好地安排时间决定什么时间段去哪个电影院看电影,白领J先生则习惯在时光网上买团购的优惠电影票,最有意思的回答是“不会在走进电影院看电影前查评论,看到剧透就没意思了”。

一位影院值班经理告诉记者“很多前来买票看电影的观众,有些是因为逛商场逛累了,进影院看场电影休息一下,客人通常都会问售票人员在同样的时间选择下哪部片子好看,售票人员通常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照我说,不如片方也给影院售票员一些红包,便于引导观众看何种片”。还有的观众表示“不看影评,我看电影主要是奔着导演和演员去的,即使是烂片也愿意去看”。

根据本刊在微博上发起的“你觉得中国需不需要影评人”的投票,结果显示最多人群的选项是,“需要,影评能提高鉴赏能力”有44人(24%),“不需要,现在很多影评都交口,很难分辨”有40人占(21.9%),仅有5%的人认为“往往都是看了影评决定观影选择的”。要想通过影评来影响观众的电影品位,在“对观众期望过高”的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基本是一件可能性微乎其微的事。

到底需不需要影评人?

中国需要有职业尊严、纵横了解世界电影和电影史、具有独立人格的影评人。当然还需要环境的支持,这一点很重要:他必须被高收入支持。

王小帅

中国有影评人么?你要问我(需不需要),我肯定答是需要。但是影评人是影响不了任何票房的。国内有一个怪现象是,现在一部电影被批评得最多,反而被看得越多。关键点在于,现在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是混乱的,电影也没有必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整个媒体都在说谎,需要影评人是去说正确的观点是挺可笑,如果现在出现一篇真正的影评倒奇怪了。如果有一些好的杂志好的报纸,真正能够让这些影评人不需要红包也能活得很好,也许是个解决办法。

张元

中国需要这样的影评人:真心热爱电影、真懂电影制作规律、鼓励电影创新、不以骨灰盗版碟迷自居,不冒充电影皇上,可以偏爱别独爱,能在电影和观众之间大桥修路,善意,不恶趣味,真诚感受真诚批评,不人身攻击,买票看电影。

高群书

中国还有什么没变质?影评人、电影人、电视人、发行人、观众、投资人以及影视管理机构,还有监控影视的意识形态衙门,哪个没变质?

吴天明

结语 中国出现不了独立影评人

众所周知,大部分职业影评人是不会给自己印名片的,多数人心里知道,这会成为一个笑话。在中国电影从投资方、编剧、导演、演员、院线,都在高举“抵制好莱坞,支持国产片”的现状之下,仿佛若是谁说了一句对国产片大不敬的话,就像当了叛国贼一般,人人喊打。只是,在电影文本之外探讨一些对电影的评判,对影评人的评判,这个参照系真的很不好确立。导演抱怨中国缺乏有专业素养的影评人,投资人抱怨影评人好话说得还不够,影评人说自己必须解决生存的问题,看似一切都是为了票房,为了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很多观众却觉得影评人和他们无关。这个产业链在哪里出了问题? 归根到底在于中国目前并没有具备能够让影评人独立判断一部影片的环境、没有独立的媒体,没有……继续追问下去,恐怕就要被和谐了吧。国内曾出现过被小范围的圈内人看好的独立影评人,现在这为数不多人的发展是“被同化”了,这些被同化的人吐槽“影评人的职业生涯很短,如果鹤立鸡群,在这种逃不开的人际现状之下,还会被说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在中国,个体永远是弱势”。

所以,这个话题,还是就此打住吧。不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许是靠嘴和靠笔吃饭的人最后的底线,毛主席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百花齐放”,哪怕是看起来很美。

作者:刘倩 周依

第3篇:西方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摘要:西方电影从很早开始就在不断的探索东方文化,以自己的角度去研究东方看待东方,到逐渐的研究东方,从符号式的简单堆砌,将他们眼中的“东方”经过加工处理,搬上荧屏,企图利用这些元素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并且能对自己开发东方市场带来有利条件。但是,电影终究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失去了对文化纯粹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来的东西就不是纯正而成功的作品。由此,西方电影界对于东方世界开始了由感兴趣到开始理解的学习过程,同样利用东方的元素去塑造形象,不同的却是真正的将东方的文化融入了电影,也许还并不成熟,但是却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西方世界一直对遥远的东方国度的美丽和文化的神秘向往不已,神秘的东方文化成为了西方世界好奇的对象,一直以来,西方的学者和艺术家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对于东方的理解,尤其是在电影这种艺术样式出现以后,西方的导演们就在不断的将东方的文化元素通过不同的形式搬上荧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从最初的无意识的掺杂到有意识的模仿再到真正的理解以及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并现,体现了西方对于东方以及整个世界走向多元化文化并存发展道路的今天,以至未来,西方电影将会出现更好的更深的东方思想内涵。最明显的,在西方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利用外国演员、外国导演和外国题材、外国人物来征服外国观众,也一直卓有成效。 1 符号特点

西方电影从在保持本民族的文化底韵发展表现的同时,也对外族文化的表现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由于世界日益的进步,文化的交流频繁多样化,西方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东方题材作品。但由于对于东方的不了解和西方对于本族的排外及其对自身的价值观的强烈认同,因此即使影片中出现了东方的元素,也是一种符号式的元素,是“他者”。

为了引起东方观众的亲同感和外国观众的新鲜感,西方电影主要采用了一些他们认为的最具有代表“东方”气韵的元素,如日本武士,以及中国的凤眼美人,清新空濛的山川河流,烟雾缭绕的熏香,古老哀婉的民乐,最具代表特色的中国功夫等等,而这些就构成了表现东方的符号式元素。

如《功夫熊猫》中最具代表的特色是编剧以及导演对中国功夫的热爱可见一斑。影片虽然很无厘头的将熊猫的父亲定位于一只鸭子极具童趣,除此之外将中国风运用到了每一个地方:超级主角熊猫阿波原型就是中国的国宝,而功夫大师手下的五大高手,包括叛离师门的雪豹,也大多来自于中国的珍稀动物品种,如华南虎、金丝猴、丹顶鹤、云豹等。“中国特产”济济一堂,就连片头部分,梦工厂那熟悉的钓鱼小人居然也变成了穿唐装的猴子!这些简直成了中国的珍稀动物大集合。

“功夫”一直是西方人对中国的向往和痴迷之一。而《功夫熊猫》主题就是——功夫+熊猫的元素构成。编剧根据武侠招式的象形法结合中国珍稀动物品种,创造出悍娇虎、猴王、灵鹤、俏小龙、快螳螂等武功高手,根据象形拳的“仿形为技,借形显艺,神形兼具”,他们就分别使虎拳、猴拳、鹤拳、蛇形刁手、螳螂拳,美国人还掌握了这些动物的武功精髓,要求虎拳有力度、猴拳注意速度、仙鹤出招似蜻蜓点水,俏小龙出手须神不知鬼不觉,快螳螂讲究四两拨千斤。片中,阿波皮粗肉厚,多次使用反弹“神功”收拾雪豹,酷似武当派借力打力的太极拳。阿宝和师傅施展筷子功抢包子,这可是当年袁小田调教成龙的翻版。其中最最高深且一招制敌的武功居然是点穴,阿波跟着师傅练习的二指禅和轻功,“抢包子”大法练成后,他和师傅相互作揖之态在中国武侠片里是处处可见的。

在动画设计方面,《功夫熊猫》也侧重突出中国古典水墨画的意境,壮观的风景类似国画中留白的视觉风格,像如来客栈式的面馆、小桥流水人家,一幕浣熊师傅独自站在桃花树下,气势磅礴的崇山峻岭旁漫天花瓣飞舞,这绝对是中国式的诗意!至于举办“武林大会”的王宫建筑、龙斗士堂中雕龙的柱子、为禁锢雪豹而压上的八卦石,无不体现着中国元素。

这些元素让人一看就想起中国,不管他运用的是否正确,是否完整,但确实体现了浓浓的东方味道,让这些打上中国印迹的文化元素成为了中国的符号代表。

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电影不管是出于艺术或者是商业的目的,对于外国文化元素的运用是一直都很超前的。而中国的功夫是他们一直所痴迷和尽力去模仿的,其成效如何,通过《功夫熊猫》等一些含有中国元素的影片在海外地区尤其是在中国地区所取得的票房成绩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尽管像《功夫熊猫》这样成功的案例并不太多,大部分的西方影片在提到东方尤其是中国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东西都还是潜伏于表面的,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中国,或者说在内在上他们还只是模仿了中国,利用了中国的元素完成自己的设想。如最近上映的《木乃伊三:龙墓之隐》、《功夫之王》等一系列影片,就是表现了西方自己眼中的中国,而这些都是“他者”的镜像,并不是真正的中国,感觉上还是一个穿着中国旗袍的外国姑娘。但是敢于尝试和敢于创作、想象,这一点对于我们中国的电影界来说,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勇气和创作方式,而对于如何巧妙而自然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神秘的东方完美呈现在观众的视线中,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2 内涵特点

西方影片也不一味的只是再现东方的元素,而是逐渐地深入学习和了解东方文化,深层次的把握东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中可以体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的思想是一种很主观的,没有一种理性的系统的阐述,如东方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人为本的观念,而西方大多数是一种比较理智性的思维方式,注重自由,个体意识,以及义气相重的观念等等。在这方面西方影片的表现可能有一定的不完善,但是,相比以前的纯符号化的“他者形象”来说,虽然现在的思想可能也有一定的他者包含,但西方对东方的了解也越来深,相比以往的纯符号化的自多想像来说,这样的“他者”已经在走向了认识的过程,加入了思想成份在内的西方电影,显得更加的立体和成熟。

如《阿甘正传》中,阿甘是一个智商只有75,小时候需要用铁架固定身体矫正驼背,从小跟着妈妈相依为命的可怜人。但是影片却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外表的愚者,内心的智者,甚至是美德的化身。他——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他只是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他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终点。

大智惹愚、善良感恩的精神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演绎。在这点上与东方的思想不谋而合,显示了作为一个弱者,阿甘面对生活中的困厄永不放弃,勇往直前。这一点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非常崇尚的。中国汉代的司马迁就在他的《报任安书》中提出了这样的思想观点“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只有经历过了挫折,才能发奋图强,有所作为。这与西方的“上帝收回你的一样东西,却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户”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许这样的思想内涵,在西方电影来说,只是不经意的运用到了属于东方的文化元素。但是这样的价值观属性,是众望所归的。资本主义的残酷和黑暗,生活中的不如意,阿甘都没有放弃,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他没有失意,用的是鼓励自己,跑就可以的决心,坚定,坚强,不懈,努力,乐观,向上,这些因素是所有的人都向往拥有的,不会有人在这样的人面前班门弄斧,表现自己的聪明和优越。在这样的人面前,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的。阿甘正传虽然是一部典型的美国人的励志大片,旨在鼓励国人,乐观向上的大片,这样的片子却在无意间贴合了东方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儒家思想在内,它所表现的仁、义、礼、智、信,还有它所表现的逆水直上的精神,以及重义轻利的思想观是为中国的观众所乐见和认同的。因此这样的影片在中国的热映,可并不只是取得了票房的好成绩这么简单,它的成功之处还在于,真正让中国人(东方)了解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阿甘所处的年代的大处境)下的人民的生活背景和现状。并因为同样的价值观认同,引起了人们的感情共鸣。相对比只有符号化的亲同来说,内心的亲同或者说是思想内涵上的共鸣则更能让人回味无穷,也更具有震撼力。用西方式的拍摄手法,延用美国励志大片的主题形式,加上古老的东方文化韵味的符号式元素来取得成功的密函。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论证。

3 西方电影中的东方文化元素

东西方的思想不同主要是存在于价值观的不同和人生观的不同中。西方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在任何电影中都存在着善恶分明,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一面,大团圆结局。但却并不妨碍其在电影中表现出与东方文化思想相契合的一面。

如《阿甘正传》中阿甘在其人生经历中所表现出来的仁与义,充分体现出了在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阿甘的感恩之心,心存仁义为他带来成功的同时也让他更多的体谅别人,安慰别人。而他面对众多的不利因素却依然取得在旁人眼中是不可思议的成功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的永不放弃和自强不息。美国式的励志故事,换上了中国味十足的外衣,编剧及导演深厚的中国元素演绎让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和融合出了美妙的视觉盛宴。 4 东西融合并存发展

电影作为人类主要的艺术传播形式之一,除了在娱乐大众之外,更是让世界人们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的平台。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这种形式更是各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导演互相了解不同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的手段之一。 4.1 西方电影中展现的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东方重视整体,而西方重视个体。按照中西双方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我们可以把中西文化分别概括为伦理型文化与功利型文化。

中国传统伦理总体取向是重义轻利。“利义之辨”是贯穿中国文明史的一个基本问题。主张义利兼顾的墨家由于失去生存的土壤而中道而忘,而主张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义利皆无的道家则把把功绩和名利完全剔除在人格标准之外,这种主张尽管一度与儒家义利观并驾齐驱,但由于不合当时社会需要而不为统治阶级所用。作为支配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其基本主张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提倡义利发生矛盾时,应当舍生取义。泛道德主义的中国传统,用道德解释一切,导致国民乐于言义耻于谈利,重道德修养,轻外在事功的价值取向。[3]道德与理性的分离,使中国传统出现反理性的倾向。这点在中国的电影中有着很强烈的显示。舍生取义、为国捐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荆珂刺秦》;坚强、执着、重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一个都不能少》等等。

在西方,尽管我们说,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其社会价值观念复杂多样,但是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个人的权益的实现,并且认为它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与生既来的,是天赋的。趋利避苦是个体的本能,事功求利是生存的目的,在追求自身的权利和利益的过程中不须负任何道德责任,可以不择手段。故此,功利主义始终在西方社会中占据主流地位,起主导作用。西方社会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个体追求物质利益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西方社会经济与科学的发展,但对义的鄙视和贬低又容易导致西方社会片面追逐物质利益而损人利己、惟利是图,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变质,成了赤裸裸的金钱物质利益关系。[3]在西方历史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不衰,构成了西方主流价值取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了社会亘古不变的信条。在最大限度地谋求自身的利益观念的驱动下,科学与技术在西方尤为受到重视,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在西方非常发达。在现实生活中,西方人表现出求新奇、好创新、重功利的人格精神。科学观念和技术意识深入人心,长于说理而短于谈情,善于逻辑思维而疏于直观感受。如个人英雄主义式、以一当

十、率性而为的《超人》;不择手段、不负任何道德责任、破坏力极强、却在最后成为全民超人营救人质而取得人民的信任和原谅的《全民超人汉考克》等电影中,主人公都是以超极强者的形象出现,为了各种理由和任务,为达成自己的目的,对自己造成的损失并未心存任何愧疚,但却因为救助别人而被大众所原谅,甚至既往不咎,完全体现了这种西方式的价值取向。 4.2 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流在电影中的并存

尽管东西方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历史等等因素造成的价值观的不同取舍,但是在这三部电影中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在碰撞与交流中的完美结合。在影片《阿甘正传》中突破了以往美国式价值观---个人英雄主义的提倡,而是让阿甘以一个愚者形象出现,虽然他是影片绝对的主角,整个故事也在他的叙述中完成,但是,他这个平凡得甚至有些微小的人物却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他几乎经历了那个时代所有的大事,并且过程传奇。导演表现的不再是一般西方电影中一个人单枪匹马打败一个军队并且还救出一群人的强烈英雄和自我膨胀。而是用淡淡的语言表述出了阿甘这个不平凡的人生,而这个不平凡的人生却是他一步步不停的跑出来的,他在不断的奔跑中取得了成绩,赢得了荣誉、获得了爱情的同时,却没有能够真正的获得幸福。这是当时的美国政治文化制度所决定的。阿甘以自己75的低智商造就了大智若愚的精神,坐在路边向路人诉说的同时也是在向世人诉说,只要肯努力,心中怀有梦想,不停的奔向前方,不要管别人怎么嘲笑或者讽刺,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一定能够成功。坚定,不放弃,不管是否世事无常,命运在自己手中。阿甘总是说:妈妈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这种命定论式的哲理思维,很像东方“命定论”式的思维。对未来的迷茫或许是人类所共存的想法和现象。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种爱支撑人生,那就是母爱;阿甘一生只爱一个女孩珍妮,除此他永远心如止水;他可以为了纪念死去的战友巴布,而干起自己并不熟悉的捕虾业(仅仅是由于巴布的一句话)„„这种对亲情的依赖,对爱情的执着,对友情的守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东方式的价值观,亲情,友情,爱情的和合,不再是崇尚个人主义,重视自身的想法,体现了一种重义轻利的中国式价值观。

影片《南极大冒险》是一部以动物为主人公的题材作品,在影片中那群雪橇狗们勇敢地救出了考察队的队员们,但却因为困难的到来而被迫分开,人类离开了南极这个有着美丽外表却气候恶劣的地方,留下了这群他们的救命恩人们,狗儿们在冰天雪地中无奈的坚定着等待主人归来的信念,却也敖不过天气的折磨,它们强烈的求生意志让他们咬断了链条,一次次的在冰天雪地中躲过袭向自己的灾难。狗群里的队友们在不停的离去,眼看着生命的流逝却无能为力。这时冷漠的人们在哪里呢,虽然拗不过良心的遣责,却也得不到社会上的有心人士的支持,在一次次的无奈中最终人还是回到了南极去接这群他发誓要接回的狗们。社会人士的冷漠表现,重利轻义的价值观念,在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与主人公杰里的不同表现---重义轻利、信守承诺相互对比,更能体现出真情的难能可贵,信守承诺所获得的默默温情和心灵洗涤。而这群狗对主人丢弃的怨却因为主人归来而原谅,体现了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国式审美倾向,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中国的观众趣味,更能引起观众共鸣。这种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对比,在电影中的和谐共存方式,更能让人感受即使是不同的文化,也有同样的温情存在。如暖流般浸入心底,也教育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信守诺言、仁义为先,像狗群们那样团结相守,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坚定信念,成功就在不远处。

4.3 西方电影中的东方文化元素的发展前景

东西方文化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统迥然自异的文化背景上,这就造成中西双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的旨趣各异。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表现东西主文化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交流与融合,并在融合中遇到的问题碰撞中,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我们的电影如何在艺术与商业同时进行的情况下,保留有文化的内涵,而且是对于东西方观众来说都喜闻乐见的,电影是一种产业,因此票房的保证也非常重要,要做到有文化有内涵,相对来说也许并不难,但是如何在保留文化的基础上有更多的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而《阿甘正传》、《南极大冒险》、《功夫熊猫》这三部电影无疑就是做到了这点,而且还非常的成功。这三部题材各异的影片如何在当今电影泛滥中取得好的成绩,而且赢得好的口碑,值得我们去研究,更值得我们去借鉴。也许,西方电影中像《功夫熊猫》这样纯中国风的电影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但是这也可以说是一个让西方了解我们东方文化的一个好的契机。同时,也是西方电影在模仿东方文化中所取得的一次战役性的突破。当然,从这三部影片的成功我们也看到了东方文化元素在西方电影中的发展前景。

文化先行——以纯西方式的电影表现形式、拍摄手法,再到电影的编剧为主,西方式的理智性情感表现主题中渗透东方的主观性情感表现,如坚持不懈、正义战胜一切,在西方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中夹杂东方的集体主义、团结一致、整体的努力可以创造奇迹。在儒家文化传承并发展的现今社会,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以及仁、义、礼、信、智的提倡不仅能够保证影片内涵的艺术深度,更能让观众在西式的拍摄效果下欣赏着不同于文字带给人的精神粮食。做为观众对于一些浅薄的表象在欣赏完之后很难再回想其内容,更不论其艺术效果的如何。因此,这种文化先行的基奠更能让东西方的观众从内心上得到价值观的统一归属。而这,在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形式不仅起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也更能够上升为思想领域的正面传播。这也将是现今多元化文化背景下众望所归的前景之一。像最新的影片《换子疑云》这是一部讲述在儿子走失之后一位母亲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的困难。虽然儿子没有找到,她却说自己找到了希望。影片中母亲教育孩子“不挑起事端,但奉陪到底”符合东方式的理念,“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她坚持不懈的寻找儿子的决心,也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体现。这部影片也是东西方价值观的归一的体现,不论是东方的观众还是西方的观众在看到这部影片之后都会为其努力争取的决心和毅力中获益良多。

符号与内涵的合并——每个不同的地域都有其不同的文化传统,我们可以去借鉴、学习,但不能不懂装懂的加以利用,这样做不仅是一种对文化的亵渎,而其后果也将是遭受非议的。如西方电影以往的影片中对东方尤其是中国的不了解的情况下拍摄的一系列对中国严重误解和扭曲的影象中“龙”的形象,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是象征着自然界最高力量的生物;在封建时代,龙则是帝王的象征;在佛教中,龙是守护世界的战将之一;而在西方神话中,龙却是彻头彻尾的邪恶化身。但是在表现东方的“龙”中西方仍然将其表现为邪恶的,凶狠的动物。[4]这不仅引起了中国观众的疑惑不解甚至是排斥,而这种对于文化不了解,只是为了亲同引起观众兴趣或者说是出于商业目的的引用,其造成的结果是不可忽视的。作为传播形式的一种其所引发的可能就是因为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的误解,甚至有可能误解的是更多不了解的人。因此,出于市场或者说是商业目的的考虑,需要运用到文化的部分就应该要求更高,在充分认识到其文化的重要内涵之后再加以想象或者合并,但不能超出其文化的基本点。而在这方面现在市场上诸如此类的影片极为众多如《木乃伊三:龙墓之隐》、《功夫之王》,等等影片,都是运用了中国的符号性的东西更少的是对中国文化的真正理解。而这样的片子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很快会被其他片子所淹没。其运用的东方演员、东方形象就此告以失败。而成功的案例诸如《花木兰》、《黄石的孩子》、《功夫熊猫》等等,就是运用了东方式的文化元素加以西方的拍摄手法,呈现给观众的是更有意义和内涵的视觉盛宴。因此其存在的价值就更胜前者。因为虽然目前此类影片只有极少数,但是其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 结束语:

西方电影中的东方文化元素的发展借由无意识的表露文化内涵,到有意识的模仿,再从粗糙僵硬的自我意识下的模仿到真正的喜欢、了解而去构造这种文化的交融,这是时代的进步,同样,也是时代的反思。《阿甘正传》是无意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思想,让东方观众在观看之余找到了中西方的思想平衡点,而《南极大冒险》则是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人类的良知与理性的反思。这两部电影都是在思想的领域中涉及东方文化元素,而在《功夫熊猫》中则完全就是符号化与内涵思想相结合的产物了,无疑,它是成功的。当然,在这种纯粹中国风盛行和成功的今天,中国电影界也应该进行反思、借鉴,做出真正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影片,让世界更好,更真切的了解我们传统的古老文明。

参考文献:[教育反思]交流与碰撞:西方电影中的东方文化元素

文献资料于2014年10月22日在神马首页发表

第4篇:美国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的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我国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现存的问题与对策 2 小学英语单词情趣教学初探

3 Tragic Elements——An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 Holden’s growth experience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4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 5 英语课堂中的口语纠错策略 6 简与林黛玉性格及命运对比

7 惠特曼的人文主义思想对美国现代诗歌创作和中国诗歌创作的影响——以《自我之歌》为例

8 杰克的悲剧与海明威的世界观 9 浅析中美婚礼习俗差异

10 从文化内涵的角度看汉语动物习语的英译 11 从童话看中西方儿童教育的差异 12 肯德基在中国成功的本土化营销策略

13 扭曲的“美国梦”--简析“鸡蛋的胜利”的主题 14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习语对译

15 An Analysis of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16 Cultural Elements in Chinese Film Subtitl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7 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

18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9 The Translation of Puns 20 朱虹翻译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研究 21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主题分析

22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s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23 从校园流行语看中美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 24 《哈利波特》的原型——亚瑟王传奇

25 人性的扭曲,堕落与回归——希刺克厉夫的人性简析 26 从生长环境看林黛玉与简爱的反抗性格之差异 27 Body Language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28 英语经济新闻标题翻译在模因传播中的分析 29 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的影响 30 论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 31 英汉新词理据对比研究

32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新闻词汇翻译

33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

34 《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 35 论苔丝悲剧的成因

36 论“看,易,写”方法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37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 38 论隐喻的本质与功能

39 Roberta’s Rol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40 浅析理发师陶德一剧中歌词的妙用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41 浅谈中西方非言语交际中身势语差异

42 从麦琪的礼物中折射出欧亨利对已故妻子的爱 43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44 话语标记词在中英戏剧翻译中的作用与运用 45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 46 从饮食角度透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47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48 The Heartbroken Images in the Fairy Tales of Oscar Wilde 49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剧的成因 50 中式菜谱英译策略研究 51 苔丝悲剧形成原因研究

52 浅析短篇小说《我不再爱你》的荒诞性 53 从七个C看商务信函的可读性 54 叶芝:无望的爱情,多变的风格

55 《无名的裘德》中哈代的宗教思想探讨

56 (英语系经贸英语)成本领先战略与英国易捷航空 57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58 《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爱 59 中西神话中的创世神话

60 灵魂的真实——《达洛卫夫人》意识流剖析 61 An Analysis of Jennie’s Tragedy in Jennie Gerhardt 62 论凯特肖班《觉醒》中的超验思想

63 英汉“拉”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的对比分析 64 中西文化中婚礼的对比研究

65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 66 英汉产品简介的对比分析 67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

68 The Cultural Identity Dilemma of Colonized Afro-Americans: the Study of The Bluest Eye 69 论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美学思想 70 论英语教学中交际法应用的困境及其解决之道

71 从《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浅析海明威的战争观 72 反复在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作品《三个女人》中的运用 73 《老人与海》的家园意识

74 《名利场》利蓓加•夏泼和《简•爱》简•爱的对比研究 75 唐诗宋词中颜色意象的研究及其翻译 76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 77 还《失乐园》中撒旦的本来面目 78 清教思想在《失乐园》中的体现

79 功能对等视角下英汉颜色词的对比与翻译

80 Where Should Gone With the Wind Go?——Study on The Disputes Among Critics of Gone With the Wind 81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 82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 83 英语中天气隐喻的认知解读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84 An Analysis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Nature and Civilization in Wuthering He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criticism 85 论网络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 86 浅析“苹果”广告中的文化因素

87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绝望主妇》中话语标记语I mean 88 对比评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和盖茨比的梦想 89 浅谈中国电影字幕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90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91 对外交语言准确性与模糊性的语言特点的研究 92 论广告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93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

94 Rhetorical Art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uggestions of Business Transaction Correspondence 95 从奥巴马演讲的不同译文看语域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96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97 从《没有国家的人》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对人性的呼唤

98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99 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翻译 100 浅析《远大前程》中主人公皮普性格发展的形成因素 101 英汉语言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102 浅谈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与课堂互动

103 A Contrastive Study on Language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 104 爱伦坡短篇哥特式小说体与干宝《搜神记》 105 中美人际关系分析

106 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

107 浅谈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劝导》中的体现 108 对《儿子与情人》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研究 109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110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语言特征 111 荒岛主义在《蝇王》中的映射 112 英汉味觉隐喻的对比研究 113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

114 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 115 灾难下的母爱——小说《宠儿》中极端母爱分析 116 基于对爱伦坡文学作品及心理的兴趣 117 论黑暗中的光明在《八月之光》中的体现 118 浅析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技巧 119 从归化角度分析英文广告的汉译

120 打破沉默——接骨师之女中“沉默”主题的解读 121 中国菜名英译的恰当方法 122 英语中常用修辞格

123 《芭芭拉少校》中的现实主义

124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哈利波特》小说中魔法生物名的翻译 125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刍议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26 中英评论性文章的写作风格的对比分析

127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xx学校初一学生为例 128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性格分析 129 《鲁宾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形象分析 130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 131 凝视与对抗:《屋顶丽人》中的两性战争

132 解析凯特肖班的《觉醒》中的哥特因素:浅析维多利亚时期妇女文学的觉醒 133 勃朗特姐妹作品中的视觉特征研究 134 中美商务礼仪差异的跨文化解析 135 论英语中的矛盾修辞

136 《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形象解析 137

138 中英广告中的双关语探析

139 Strategies of Activating Middle School Classrooms for Effective English Learning 140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使用策略

141 Differ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modes of Think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142 浅析《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挣扎 143 文化语境视域下英语习语的汉译研究 144 浅谈文化差异与英汉翻译 145 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

146 多媒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47 The Interpretation to Captain Ahab in Moby Dick through Abnormal Psychology 148 论中英日常礼貌用语的差异

149 从作品人物塑造看海明威生命意识的转变 150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51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152 Jane Austen’s Cinderella Complex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53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

154 Tradition and Beyond—Reading The Diviners as a Bildungsroman 155 论尤金奥尼尔后期独幕剧《休伊》中的荒诞主题 156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157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谈商标翻译 158 英语动画片中的中国元素探究

159 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作用及相对应的培养策略 160 《丧钟为谁而鸣》中罗伯特.乔丹性格的多视角分析 161 金融危机对中美人民经济生活造成不同影响的文化根源 162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163 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文学在《嘉莉妹妹》中的再现 164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165 《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性格分析 166 英汉亲属称呼语与中西家庭教育模式差异 167 试析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

168 An Analysis of Harriet Beecher Stowe’s View on Christianity in Uncle Tom’s Cabin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69 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

170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主义 171 戏仿和影射—《洛丽塔》中的互文性 172 文化视角下的品牌名翻译研究

173 《哈利波特》的原型——亚瑟王传奇 174 论哥特式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应用 175 中外酒文化差异分析

176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Elizabeth Bennet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77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初探

178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

179 “集体无意识”理论观照下艾米莉的悲剧性 180 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81 论《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物的影响

182 A Study of AP’s News Reports from the Angl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183 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184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

185 男权社会女性意识的觉醒——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186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187 数字模糊语义的汉英翻译

188 从合作原则看《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对话 189 狄金森、席慕蓉爱情诗中隐喻现象对比研究 190 浅析《小妇人》中的女性价值观 191 浅析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意识 192 中西礼仪对比

193 中英文化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习语的干扰 194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 195 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 196 英语幽默语的语用研究

197 从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看《简·爱》 198 《老人与海》中的孤独

199 看《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200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的研究

第5篇: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电影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影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电影以其独特的形式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习惯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人们对电影作品的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的电影行业,打造出具有我国特色的电影作品,中国传统文化在电影中的应用得到了人们的大力推崇。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以及其在当代电影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在当代电影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电影;风俗习惯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它既表现出了一个国家民族的特色,也代表了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进程。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拥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往往更易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喜爱。电影作品作为现代广泛存在的一种文学艺术,它拥有强烈的感染力,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思想认知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电影中加传统文化不仅能增加电影的文学内涵,还能使其更好地为人们所接受。可以说,艺术创作的基础就是日常生活,好的电影作品就是将审美艺术与群众的生活融合起来的艺术创作。融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电影作品往往更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文化、和风俗。因此,要想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作品,就应将中国传统文化合理地应用于电影中。

1 中国传统文化定义以及其在当代电影中的应用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民族人文特色的民族财产资本。文化不仅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属性及特色,还象征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指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中传承下来的各种文化思想、道德传承,以及精神观念等的总和。文化还是一个国家道德的外延,它生命力的旺盛与否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整体素养。目前,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相互交融,并且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在我国的综合国力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可以说,文化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识的,它所弘扬的民族思想精神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

除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文化还对电影业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电影作品的创作中,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所特有的文化资本,在电影作品中有效的融入中国文化,不仅能增加国内观众的认同感,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还能满足国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1.2 当代电影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体现出中国电影的特色,使其得到更好地发展和进步,在我国当代的电影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当代的电影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实物以及色彩的渲染、民族音乐、美学意境的创造,以及民族风俗文化的巧妙运用等多个方面。首先,实物以及色彩的渲染是指以具体的物质或颜色代表一类人或一种精神,如在《黄河绝恋》中红色的五角星代表了中古人民解放军的大无畏精神。这种色彩的渲染,能增强角色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其次是民族音乐的应用,如在《红高粱》中引入民歌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硬汉以及中国妇女的勇敢、直爽。再次是美学意境的创造,它不仅能体现住中国文化的神秘,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还能有效的使情景交融,充分的表现出电影的主题内涵。最后是电影中民族风俗习惯的巧妙运用,如《天下无贼》中的藏族叩首等都间接的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文化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所以含有文化风俗习惯的电影作品也是一个国家所特有且不可模仿的文化资本。

2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电影中的主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56个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沉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资本。中国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点一滴都显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风格。在电影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能使中国电影作品拥有浓烈的中国色彩,增强神秘感和文化内涵。因此,在当代电影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经过研究调查,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电影作品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在电影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能调动观众的情绪,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

在电影的剧情发展中合理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及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宣扬,也是对电影作品的升华。中国传统文化在电影作品中不仅能起到穿针引线、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还能使电影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有真实性和可看性。例如,在电影《胭脂扣》中,如花女扮男装,她具有民族特色的装扮吸引了十二少的注意,为他们两人的情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而剧情的后续发展中戏曲又成了两人情感发展的依托。从以上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凸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感,还能调动观众的情绪情感,推动该故事情节的和谐发展。

2.2 在电影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能形象的创造意境,深化电影的主题

电影作品中的意境主要是指由电影中那些静态的、零碎且不显眼的物品以及电影中的灯光、音乐等一起组成的环境背景。

第6篇:中国电影活着影评

《活着》影评《活着》是张艺谋十六年前拍的一部电影,却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张艺谋的电影。尽管在此之后,张艺谋在电影艺术上仍不断地尝试创新,依我看来《活着》作为张艺谋电影艺术的巅峰之作的地位至今仍未能被撼动。《活着》是一部史诗般的影片,它叙述了一个普通人家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所遭遇的艰辛苦难和种种悲剧。在这部影片中,张艺谋似乎暂时放弃了他对表现中国民俗本身的热衷,而转向用中国民俗去表达他对人在世上的命运关注。没有一部其他的张艺谋的电影具有《活着》这样深刻的内涵。整个看电影的过程我反反复复的咀嚼着两个字"活着",活着真好,人只要活着,对家人,对朋友就是安慰,就是支柱。以前老是瞧不起"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话。老师也叫我们"生得伟大死的光荣"。但是现在我觉得这句话是先人通过平凡但不平静的生活经

取的。也许终究无法彻悟为何“活着”,但只要还“活着”,那就好好“活着”!

1沙鲁克·汗/ Shahrukh Khan /SRK /king khan宝莱坞之王1965.11.2对于大部分印度人来说,沙鲁克·汗如同一个“印度梦”。他双亲早逝,出身平凡,凭借自身努力成为了宝莱坞近20年来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人物。1992年进入电影圈,第二年,1993年开始拿最佳男演员奖,此后凭着努力敬业的态度,出色的演技获奖无数,成为印度头号男影星。本世纪初,《阿育王》和《宝莱坞生死恋》成就了他的国际巨星身份,曾被《时代》评为“影响亚洲的人”。他每次去英国出席颁奖典礼都如同一场风暴来袭,2004年前往芝加哥取外景时曾造成万人围观交通堵塞,2008年被《商业周刊》世界最具影响力50位人物排名41位(唯一入围影星)。2010年出品《我的名字叫汗》更像是他代表宝莱坞向好莱坞发起的一次宣言。推荐!2010 《我的名字

叫可汗》宝莱坞电影海外票房纪录保持者2009 《好运理发师》2008《天生一对》2007 《宝莱坞传奇》/《轮回》/《爱在宝莱坞》《加油印

度》2006《追踪再现》/ 《夺面煞星宝莱坞》《永不说再见》看的次数最多 2004《爱无国界》《宝莱坞不可完成的任务》《故土》

2003《爱没有明天》 2002 《宝莱坞生死恋》 2001《阿育王》《花无百日

红》/《有时快乐有时悲伤》《情字路上》 大家熟悉印度歌曲《女友嫁人新郎不

是我》就出自里面 1998《怦然心动》《迪尔·瑟》/《发自内心》 1997《烈

火恩仇》《缘来是你》/《我心狂野》1995 《勇夺芳心》一

直到现在都没有下线 向800周冲刺2 阿米尔·汗 Aamir Khan宝莱坞完美主义者

1965.3.14出身演艺世家,8岁时就是国民童星。随后却坚决不愿从影,但最终在九十年

代初重返影坛。被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是印度影坛最具才气和创造力的明星,2001年还以制

片人的身份获得了奥斯卡外语片提名(《印度往事》),就艺术成就而言,他甚至高于沙鲁

克·汗。他是片酬最高的印度演员(约2000万人民币),也是唯一主演一部电影时从不接受

其他工作的明星,2007

年至今每年只有一部作品,《地球上的星星》、《未知死亡》、《三个傻瓜》,却都是全年票房最

高、口碑最好的佳作。推荐!2009 《三个傻瓜》/《三个白痴》/《三傻大闹宝莱坞》

2008《未知死亡》 2007《地球上的星星》 2006《为爱毁灭》《青春无敌》/《芭萨

提的颜色》 2005《抗暴英雄》2001《印度往事》奥斯卡外语片提名 3萨尔曼·汗 Salman

Khan 宝莱坞坏小子1965.12.27父亲是印度电影界最著名的剧作家,1988年出道,凭

借《家庭秘密》和《我的爱人吉娅》中的出色表演而成名,一直是印度最有人气的演员,2010

年出演的史诗片《威尔》也取得不错口碑。萨尔曼·汗的人气也来自于他银幕下具有争议的

私生活——他脾气暴躁、放荡不羁,1998年他因在猎杀濒危动物瞪羚而入狱,2003年又因

醉酒驾车导致一死四伤;他和印度第一美女艾西瓦娅·雷分分合合、比皮特朱丽更具肥皂剧

效果的爱情故事,更曾是印度民众最不可缺少的八卦谈资。或许哪里都需要坏小子吧。他

的电影看了一些,由于看不惯他,他的电影也就没有留下多大印象。爱装酷,动不动秀肌肉,

四十好几的人了,还走偶像派的路。 哎!

第7篇:电影中的心理学影评与体会

对于通识选修课我很高兴选择了电影中的心理学这门课。伴随着十周轻松愉悦的学习,我通过欣赏一部部经典的心理学电影从而了解心理学名词,从电影中挖掘人们心理的状态。我在电影中的心理学这门课上收获了很多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学会了如何了解自己的心理,怎么给自己解答心理上的问题,通过行为看出人们的心理,同时更引起了我对心理学这门科学的兴趣。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欣赏过八部影片,《罗生门》,《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肖生克的救赎》,《搏击俱乐部》,《绿野仙踪》,《阿甘正传》,《Catch me if you can》和《心灵捕手》。每一部影片都将各自不同的深刻的寓意蕴含其中:《罗生门》让我反思人的本性;《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使我感受到爱情的记忆;《肖生克的救赎》所带来的坚定的力量让我震撼;《搏击俱乐部》中人格分裂的描述让我颇为迷茫;《绿野仙踪》让我体会到勇敢与奇妙;《阿甘正传》带给我执着的魅力;《Catch me if you can》让我在一阵阵惊叹中体会聪慧;《心灵捕手》则告诉我什么是心理治愈。

其中的几部电影给我留下的影响最深,带来的震撼也最大。 首先是《罗生门》。在电影中,对于突然发现的武士的尸体,县衙对谁是真正的杀人凶手这一谜题展开侦破。然而在询问四个当事人,樵夫、多襄丸、武士的妻子、女巫所代表的武士的时候,他们四个却对于这一件事情有着截然不同的描述。然而,事情的真相只能一个,四个人当时各执一词,目的都是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从而叙述出了四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

通过看《罗生门》这部电影,让我对于人的本性进行反思,有时候人因为脆弱而说谎,害怕自己丑陋的一面被揭示开来,于是有意识无意识的对于自身进行美化,然而在此过程中却将事情原委扭曲。因此我感受到人心理丑陋的一面,那就是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不敢承认自己的过失。而在影片中的行脚僧,以聆听者的角色出现,并一次一次升华电影的主题,从不懂茫然到对人快要失去信心,最后挣扎说出相信人。在结局处,樵夫制止大汉剥夺婴儿的衣物,而大汉对樵夫说出的那一句“你把那短刀拿了去哪里?”时,我再次深深的感受到人性的悲哀之处。然而,影片最后,又给我留下了一丝感动,一丝希望。樵夫抱起婴儿,准备带回家养,他对和尚说:“我已经有6个孩子,再添一个也不过一样的辛苦。”和尚感谢他:“幸亏你,我还可以相信人。” 我觉得,最后的结局才是人性真正美好的一面。让我从悲哀中回过神来,感受到信任,真实的人性。因此,我从这部电影中反思人性,体会心理,渴求真实与美好。

接着是《美丽心理的永恒阳光》。电影中一对情侣因为吵架而互相抹去关于对方的记忆。然而,就在男主人公乔尔抹除记忆的时候,他对于女友的爱恋之情却重新勃发。于是,两人在自己的记忆中奔跑,躲藏,希望留下对于彼此的记忆。尽管医生一再试图将乔尔对于她女友的记忆清除干净,却依旧没能成功熄灭乔尔心灵深处对克莱门蒂娜那份炽热的爱情之火。最后,他们重新找到了对方,想起了对方,将美丽心灵当中的最后一抹阳光永恒的保留下来。

看完电影我深刻地感受到记忆的重要以及爱的温暖。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些记忆是永恒的,是不能抹去的。.即使有些当下觉得是痛苦的回忆也不可以轻易就放弃。尤其是对于身边的朋友,至亲的爱人。记忆真的很重要,我们所经历过的事一旦抹去就意味着与此相关的人也都一并被抹去,永不存在。然而,在这事这人中往往保存着我们许许多多的美好。因此,在我们生活中,对待自己周围的人与事都要珍惜,保存好对于他们的记忆。让自己心灵中的阳光永恒。

然后是《阿甘正传》。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坐在公交站的长椅上讲述他一生的故事。他以先天缺陷的身躯和75分的智商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带给我一个又一个惊叹,最终达到了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他橄榄球健将,越战英雄,虾船船长,连锁店店长,到跑遍美国等等。

一切一切的成功细细想来都源于他对待事情的执着以及对待生活单纯的心态。他执着,在开始他长跑的计划后,他不停歇的跑遍了美国,跑过了几个年头。在路途中遇到无数人的提问,他都依然执着的跑下去。他单纯,在阿甘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在指引着他,他也只为此而踏实地,不懈地,坚定地奋斗,直到目标的完成,新的目标的出现。没有单纯的抉择就不会没有心灵的杂念;而没有心灵杂念的人,大概才能够在人生中举重苦轻。

影片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阿甘母亲的一句话:“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哪一块属于你。”我想,我们的人生也会是如此,只有在经历了挫折,经历了离合,拥有了执着,懂的了单纯和踏实之后才可以真正的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巧克力。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自己一生的意义。

电影中的心理学这门课让我感受到的不只是电影中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更让我体会到自己生活中所应该注意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在面对压力,挫折,诱惑,悲伤等等心理上的变化时,我会注意运用在这门课中所学到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为自己解答疑惑,寻找思路与方法。最终让自己的心理健康的发展,生活美好的进行。

感谢老师带给我的心理学领域的视听盛宴,还有细致明了的讲解,使我收获了快乐以及对于心理学的兴趣!

第8篇:中国女排《夺冠》电影精彩影评

“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当代“女排精神”可概括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自强不息。下面小编整理《夺冠》电影精彩影评,欢迎阅读。

《夺冠》电影精彩影评1

伟大的精神总有催人泪下的力量。正是靠着百折不挠、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在极其艰难的情形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赢得了一场场荡气回肠、慷慨壮烈的史诗般胜利,最终在里约赛场赢得金牌,再次在奥运赛场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高升起五星红旗。

这种感动整整绵延了35年。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起,拼搏精神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成为这支光荣集体的强大基因。尽管其间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一直洋溢于国际赛场。在最艰困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奋起,而没有丝毫放弃。这种愈挫愈奋的坚强,铸就了几代中国女排的精神气质,在漫漫岁月中丰富了中国女排精神的,成为一代代中国观众热爱女排、支持女排、守望女排、将女排视作"英雄之师"的重要理由。

一支英雄之师需要一代代人去奉献和传承。在中国女排漫长的奋斗历程中,有一位代表性人物需要我们铭记,她就是郎平。在中国女排最需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她一次又一次放弃个人利益,不计荣辱得失,毅然走向一线,担当起国人的期望与重任。

几个普通镜头,留下了这种精神的感人瞬间: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郎平从大洋彼岸归来执教陷于低谷的中国女排,首都机场欢迎的人群中,有她当年五连冠的老战友,她遥遥地向着战友们挥手示意,无声宣示着振兴这支英雄之师的意志。几年前,老队友陈招娣去世,郎平在深深的悲恸中坚定了重回中国女排、续写中国女排辉煌的信念。她忘不了,30多年前,正是陈招娣忍着伤痛,与大家奋战到夺冠的最后时刻,更忘不了女排姑娘誓把受伤的陈招娣"背上领奖台"的骨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战斗情谊。这一切,赋予女排精神鲜活、实在的内容,成为郎平的生命意志。

奥运赛场,向来是最高强度的竞技比拼,但是也是精神意志的较量。竞技者自身的潜力与能量,往往在拼搏中激发、昂奋、高涨、磅礴,形成气吞山河的力量。靠着"一分一分地咬""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韧劲,中国女排硬是咬下了这一场场硬仗,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写下了新的传奇。这是拼搏精神的胜利与壮歌!

中国女排在里约再度夺冠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日益崇尚训练条件、奖金待遇的当下体坛,拼搏精神弥足珍贵、永不过时、必须弘扬!

中国女排在奥运赛场写下的新的壮歌,将鼓舞国人在感动落泪之时,用踏踏实实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以点滴奉献汇入时代大河。

女排精神不朽!

《夺冠》电影精彩影评2

什么是女排精神?为什么女排精神这样振奋人心?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只要是看过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那么大家就会明白什么是女排精神,大家就会懂得为什么女排精神会这样深入人心,这样引人深思。

2016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这一年,中国的体育健儿们在奥运赛事上面大放异彩,为国家争得了一枚枚珍贵的奖牌,为中国挣得了一份份自豪与荣誉,为自己赢得了一次次掌声与欢乐。更让人值得兴奋的是,沉寂多年的女排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在郎平朗指导的带领下,这一群勇敢而又美丽的女孩子们终于赢来了一个令人永生难忘的金牌,实现了真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华丽逆转,让国人为之而动容,让中国为之而激荡,让世界为之而震撼。

当然,除了珍贵万分的金牌让人振奋之外,最令人推崇的是,女排精神火了,坚持就是胜利,不放弃,不言弃的女排精神真正活起来了。在这一伟大精神的带领下,不只是体育界大放异彩,倡导女排精神,就是整个中国的各行各业都把女排精神当成了一种奋斗的动力,坚持的勇气。

如果说到这里,你还不知道什么是女排精神的话,那我想说,女排精神就是一种永不言弃的坚持与毅力,永不服输的坚强与韧性,永不言败的决心与勇气,永不投降的骨气与侠气,永不妥协的自尊与自强。正是因为这种震慑灵魂的精神与品质,女排才能再次登上巅峰,让全世界为之喝彩助威,让全中国为之骄傲与自豪。

而对于女排精神最好的证明就是今年的雅加达亚运会,在这次亚运会上,关注女排的人越来越多,期待女排的人越来越多,相信女排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当然,这些女排的巾帼英雄们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她们终究是顶住了压力,扛起了中国女排为国争光的大旗。

以此来看,在运动界,女排精神真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伟大精神,它可以把女排队伍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全国人民动员在一起,它让大家明白了坚持就会看到希望,坚强就会迎来光明。所以,让我们牢牢把女排精神烙印在自己心中吧,只有真正理解了女排精神的含义,我们才能够像这些女排姑娘一样取得成功,赢得掌声。

《夺冠》电影精彩影评3

里约奥运会上,泳坛少女傅园慧的一句“洪荒之力”,让国人感受到一股清新之风。而随着中国女排的登场并且最终摘得金牌,很多国内网友才明白,原来女排精神才是真正的“洪荒之力”,让我们在激动落泪之后能够感受到昂扬向上的力量。

“女排精神”是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和她那一代的女排队员用一记接一记的重扣打出来的,用一座接一座的奖杯铸起来的。但是不可否认,30多年来,中国女排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也曾遇到低谷,经历失落,但女排姑娘们面对失败与低潮,永不言弃,奋力争先。哪怕是遭遇大赛的失利,面对奖牌的旁落,姑娘们仍旧没有丝毫的懈怠,仍旧用训练场上的汗水与伤痛告诉自己,也告诉国人,希望的启明星仍旧悬挂在前方。这次奥运会之旅同样如此,中国女排开赛之初备受打击与压力,但正是不言弃的精神帮助她们走到了最后,也笑到了最后。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要想夺冠,都离不开拼搏与奋斗。女排姑娘们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时的风光,我们都看在眼里,但是她们在日常训练中所付出的汗水,却是我们看不见的。而她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正是无数个日夜不懈努力和付出的结果。正像郎平所说的,“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里约奥运已经结束,“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却早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被视为融入各项事业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让我们向女排姑娘们致敬,向团结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致敬。

《夺冠》电影精彩影评4

“女排精神,洪荒之力!”“中国女排一直是我心中的神!”“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一定是中国红”……当近10亿中国观众聚焦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当全世界华人瞩目这场意义远超体育竞赛的巅峰对决,一份久违的感动像闪电击中亿万观众,一股雄奇的力量穿越重洋,叩响每个中国人的心扉。

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让人忆起曾经的光辉岁月。35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荣获世界冠军。咚咚的“铁榔头”,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提振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这支光荣的队伍不仅是竞技舞台上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更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励志榜样。“三连冠”“五连冠”,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人民呼唤精神力量的时代,中国女排以她们无畏的拼搏精神跨上巅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帜,让世人看到中国的集体主义、爱国精神、自强意志,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能创造怎样的奇迹。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价值标签。

时光流转,世事沧桑。30多年来,女排姑娘有过成功登顶的荣耀与辉煌,也有过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的有多深,反弹就有多强”,正如主教练郎平所言:“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坚守为国争光的梦想,永葆求新求变的精气神,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专业素养提升实力,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靠苦干巧干赢得竞争,这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丰富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启迪所在,也正是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力追上时代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今天的中国,时代正打开一幅全新的场景,冲顶更需要坚强的意志、精神的伟力。面对决胜全面小康的艰巨挑战,面对困难众多的经济新常态,我们依然要发扬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去解决众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去化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风险,去应对暮气日长、锐气渐消的挑战,为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

“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中国女排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今天,啃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头,涉过经济转型升级的险滩,都需要发扬女排精神,去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

壮哉,女排精神!加油,中华儿女!

《夺冠》电影精彩影评5

很多年后,中国更强大了,中国人依然会想起2016年8月21日的这个场景:中国女排姑娘站在里约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齐声高唱国歌: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中国女排里约之行,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大片,逆袭命运,咬牙死磕,绝地反击,最终迎来气壮山河的胜利! 这是里约奥运会中国人最关注的一场比赛。一位“80后”妈妈在朋友圈里写道,她带着6岁的女儿在客厅里看完了这场直播,“奏国歌时,我把女儿拽着站起来,一起跟着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有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共同情结,对中国人来说,中国女排就是集体记忆、共同情结。新一代中国女排在里约的伟大胜利,又在中国年青一代中延续和强化了对这支队伍和“女排精神”的认知和情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帷幕,封闭已久的中国大门,向世界缓缓打开。那是一个中华民族争取“球籍”的年代,百废待兴,而又迷茫困惑,中国人需要精神偶像。关键时刻,中国女排带来了一场关键胜利。1981年年底,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身份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7战7胜,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

那时在中国,黑白电视机都不多见。决赛那天,人们黑压压一片守在电视机前、广播前,收看收听中国女排对阵日本队。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一个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军,中国女排3:2获胜。举国沸腾。天安门广场上,人们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在今天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人谈理想为荣的年代,那也是一个国人争先恐后用勤奋与智慧改变祖国面貌的年代,而中国女排用“五连冠”的佳绩,对各行各业的中国人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为当时的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诚如当时头版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所言:“她们的胜利捷报,也使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全国人民得到极大的鼓舞……看看女排,想想自己,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向她们学习吗?中国女排在体育战线上为国争光,我们就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多作贡献吗?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早已今非昔比。198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5千亿元,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7万亿元。各个领域,中国都迎来了收获时刻。中国人对待奥运金牌的心态,越来越理性。毕竟,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已不仅仅是体育了。但是,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对巴西、荷兰、塞尔维亚的比赛,为何仍然让中国人揪心关注、热泪盈眶?

这又是一场关键时刻的关键胜利,远远超出了一块金牌的含义。中国人从这场比赛中,看到了理想的复苏,看到了奋斗的价值,看到了精神的力量!

在今天,中国已进入改革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前面路上充满激流险滩,每进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许多人像中国女排在里约那样“一分一分咬牙顶”,但也有人迷茫,也有人退缩,还有人堕落……在今天,时代和人民对精神的渴望和呼唤,越来越清晰有力。

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如果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没有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在世界上生存,更谈不上实现伟大的梦想。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中国女排在里约的坚持,不正是形象地指明梦想实现的路径吗?中国人用“女排精神”去坚持去努力,像中国女排那样专注、团结、拼搏,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基于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大背景以及当代中国发展现状,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梦想总是美丽的、动人的,是激励人前行的不竭动力,但追梦之路,并不平坦,有不少的艰难与险阻,有不少的挑战与考验。

如果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女排之崛起,极大地激励了中国人投入改革开放;那么,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排的胜利,将再度激发中国人的精神动力,自信地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

上一篇: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下一篇:感恩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