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敬亲事迹材料

2022-03-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篇:孝老敬亲事迹材料

孝老敬亲

在《三字经》里,我们曾学过《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有四句是这么写的,会念的同学和我一起来吧: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黄香九岁母亲过世了,从小孝敬父亲。夏天,他将蚊帐放好,铊带扇凉后才让他父亲睡下。冬天,黄香先睡到父亲床上,用体温驱走寒气才让他父亲睡下。黄香不仅以孝闻名,还以博学多才闻名,当时有人称赞他为“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孔融让梨》也是一个千古留传的好故事。讲的是东汉文学家孔融四岁时,一个客人送了他们一大筐梨。他父亲让他先挑,可他却挑了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他却说:“我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孔融从小就有这种品格,怪不得他长大了那么有成就。孔融这种做法也是孝呀!只不过方式有点不用罢。 如果说一个人不知道孝顺父母,我们可以肯定,那是做不好人的。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有道德的

可当今,小皇帝、小公主在我们当中屡见不鲜,我们的口味为什么不能适应母亲的料理?我们的思想为什么不能变得柔和?我们的个性与张扬为何在父母面前彰显?从哪时起父母失去了喜爱的电视频道?从哪此起我们能放下手中的作业,帮助他们做饭,减少他们的苦恼?我们怎成了这样,我们本可以更好。难道古人的典例不适合我们?那“孝”何以流传千年 ?难道我们羞于出口,羞于表现?那何时才是尽孝的时间?也许没有难道。因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因为“百善孝为先”。因为有责任。因为感恩。因为孝。因为爱。

孝是一种报答。父母从一滴一滴乳汁、一勺一勺米饭开始抚育我们;老师从我们咿呀学语开始,ABC,123教导我们。他们由一头青丝慢慢地变成了满头银发,我们长大了,他们却老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汪国真说的好:“一位母亲她无法确切预知,她能否得到回报,能够得到多少回报,她能够确切知道的是她将终生付出”。

孝是一种美德。中华文明就是一个以孝治天下的文明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美德是传承的。 刻苦学习吧,这是对父母、老师的养育和教导之恩行孝!创新工作吧,这是对社会行孝!!为中华之伟大振兴而奋斗吧,这是对国家民族行孝!!!

第二篇:孝老敬亲

故事 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沈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沈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黄香温席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刚刚九岁,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帐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使蚊虫避开;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暖和。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黄香侍奉父母的故事反映出一个孩子细致、纯真的孝心,是一个孩子从内心深处自然萌发、激发出来的孝,又是出于天性的、并尽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孝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

弃官奉亲

荥阳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一年,母亲染病思归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回乡。上官再三挽留。他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动,便允他辞官。回到家乡后,他母竟病愈了。家中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

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即後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古诗或谚语

冰糖酸楂 4级 2007-11-18 百善孝为先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鸦知反哺,羊知跪乳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格言警句

1、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2、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

3、怎样关爱自己的儿女,就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父母。

4、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今不敬老,我老谁敬我?

5、若不尽孝道,何以分人畜?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畜。

6、敬老光荣、忤逆可耻。

7、家有老,是个宝。

8、若要好,问三老。

9、以孝敬老人为荣,以不养老人为耻。

10、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

1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2、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美德。

13、老年人的今天,就是中青年人的明天和后天。

14、只有像关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关爱公婆,才可能使自己的父母得到同样的关爱。

15、认真贯彻《老年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16、尊重老年人就是尊老历史。

17、人人都会老,人人应敬老。

18、千忙万忙,白发父母不可忘。

19、“四象敬老”活动内容:子女对待父母要象爹娘老爱幼,媳妇对待公婆要象女儿孝父母,女婿对待岳父母要象儿子敬双亲,干群对待社会老人要象小辈尊长上。

20、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自己。

21、做好老龄工作,构建和谐社会。

22、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23、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24、父母恩情似海深,儿女莫忘养育恩。

25、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尊重历史。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26百善孝为先

27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 28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29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3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31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32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33尊老爱幼能体现出个人的品德

34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35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36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3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38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39尊老爱幼重在关爱

40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41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42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43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44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45尊老爱幼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4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47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48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4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50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51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5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5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55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6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57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5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5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60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61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62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63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4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65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66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67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68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69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孝德演讲稿 孝

常言道:“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是啊!小乌鸦还懂得吧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想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双亲,就连禽兽也不如啊!

是谁给予我们的生命?是谁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拉扯大?又是谁把我们抚养成人,教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是父母!他们把我们带到了这美丽、可爱的世界上。特别是母亲,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的。自从我们来到这人世间,父母又要给我们换尿布,喂我们吃饭,教我们学说话,学走路。如果有人问我的启蒙老师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父母!”等到大一点,父母就教给我们一些道理,送我们上学,让我们有更好的教育。而且,父母每月还要给我们零花钱。可我们却不知好歹,乱用零花钱,一点都不了解父母的心思。当我们做错事惹父母生气时,父母就会教育我们;当考试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就会奖励我们;当衣服弄脏时,是父母用双手把它洗得干干净净;当我们考试考砸时,父母就会鼓励我们下次再努力;当我们„„

父母给我们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他们在我们身上下的功夫也太多太多了。父母对我们的爱凝聚了他们多少血汗!他们也不希望得到什么,只希望自己的儿女好好做人,父母也就心满意足了!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父母默默地为我们操劳。如果你很细心,就会发现父母的脸上多了一丝皱纹,父母的头上多了一丝银发。父母对我们的爱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孝敬父母,哪怕帮妈妈做做家务,给他们沏杯热茶,把好吃的留给父母吃等等。而且现在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长大以后好好报答父母,好好孝敬父母!

“孝敬”是每个少先队员所要做到的,都应该做到,就像晋朝文学家李密那样,我一定好好孝敬父母!!!

2.敬爱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孝德在我心中》

孝德就是尊祖爱亲的品德,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转载自百分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的优良传统,父母对我们的爱凝聚了他们多少血汗!他们也不希望得到什么,只希望自己的儿女好好做人,父母也就心满意足了!我们要怎么做才算是报答呢?最近我看了《德孝好书大家读》感受更深了,其中一篇《把苹果留给妈妈吃》让我明白了孝顺其实很简单!

文章讲述了一个8岁的小女孩———黎东艳,她有一个从小患小儿麻痹症的母亲,天生就严重智障,走不了路。祸不单行。8岁那年,爸爸因病去世,从此,家庭的重担就落在她的肩上,成了家里唯一的支柱,东艳她以一个孩子的坚韧和顽强天天服侍妈妈,跟妈妈一道过起了艰难而又不乏快乐的日子,并以此感动了社会各界,成为重庆市年龄最小的孝老爱亲模范人物。

她去领奖的那些天,心里一直放不下,她担心妈妈饿了所以先蒸好两天的馒头,看到宾馆整洁的摆设,就想:如果妈妈能住上一晚该多好啊!服务员阿姨给她一个苹果,她呆呆地看着,你们能想到为什么吗?她不是不喜欢吃,也不是担心还没洗干净,更不是等别人帮她削皮,阿姨问她:你怎么不吃啊?东艳说:“我想留给妈妈吃„„”多么淳朴的一句话啊!那位阿姨落泪了,我看到这里,眼睛也湿润了——她比我们还小,而我们,平时吃苹果的时候,妈妈挑又红又脆的的给我,我却嫌妈妈没帮我削皮;吃饭的时候,我们抱怨饭菜不合口味;穿衣服的时候,我们指责妈妈不给我买漂亮的.......跟她比起来,我们差远了。

同学们,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父母默默地为我们操劳。如果你很细心,就会发现父母的脸上多了一丝丝皱纹,父母的头上多了一丝银发。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孝敬父母,哪怕帮妈妈做做家务,给他们拿一双鞋,给他们揉揉肩,给他们沏杯热茶,把好吃的留给父母吃等等。而且现在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长大以后好好报答父母,好好孝敬父母!“孝敬”是每个少先队员所要做到的,都应该做到,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让孝德之花开在你我心中!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歌曲

刘和刚《父亲》、阎维文《母亲》、王宏伟《儿行千里》、毛阿敏《天之大》、谭晶《妈妈的吻》等等太多了

作文

孝老爱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我们做为新时期的小学生,要把这种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小时候,父母亲就给我讲了“孔融让梨”、“卧冰求鲤”的故事,老师给我们传授知识,讲解做人的道理;学校结合“八荣八耻”的教育活动,培养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我就像一棵小树苗,在孝老爱亲的环境里茁壮成长。同时,我也享受到了“孝老爱亲、播撒阳光”的快乐。

记得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坐公交车回家,车上只剩一个座位了,我赶快坐了上去。到下一站,上来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她环顾四周,发现没有了座位,她只好两手抓着扶手站着。车走到一处坑坑洼洼的地方,猛得跳起来,又深深的陷了下去,老奶奶因没站稳,差点摔倒在地。我的心猛得收紧了,脸有点发热,赶紧站起来,走到老奶奶身旁,轻声对老奶奶说:“奶奶,您请坐下吧!”老奶奶吃力得走到座位前,坐下后望着我的脸,露出了一丝微笑,我也高兴的笑了。

在家里,我尽最大的努力帮爸爸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好吃的,我会像孔融一样先让爸爸妈妈吃;见到小区的叔叔阿姨我都会主动向她们问好。有时,主动帮老爷爷、老奶奶拎东西或搀扶行动不便的人。我更团结我的小伙伴,在学习、生活中乐于帮助他们。我的实际行动受到了爸爸妈妈的夸奖,特别是小区叔叔阿姨的赞扬,夸我是个懂事、讲礼貌的孩子。我用热情温暖了大家,大家的鼓励进一步激励我健康成长。

我深深地体会到,孝老爱亲是温情、是动力、更是一种美德,是一座人与人之间架起的爱心桥梁。

父亲歌词

刘和刚 - 父亲 想想您的背影 我感受了坚韧 抚摸您的双手 我摸到了艰辛

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 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 我的老父亲 我最疼爱的人

人间的甘甜有十分 您只尝了三分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 我没有做够

央求您呀下辈子 还做我的父亲 听听您的叮瞩 我接过了自信 凝望您的目光 我看到了爱心

有老有小您手里捧着笑声 再苦再累您脸上挂着温馨 我的老父亲 我最疼爱的人

生活的苦涩有三分 您却持了十分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 我没有做够

央求您呀下辈子 还做我的父亲 我的老父亲 我最疼爱的人

生活的苦涩有三分 您却持了十分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 我没有做够

央求您呀下辈子 还做我的父亲 我的老父亲

母亲 阎维文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走多远

无论你在干啥

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

咱的妈

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

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

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泪

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走多远

无论你在干啥

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

咱的妈

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

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

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泪

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

啊,不管你多富有

无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

咱的妈

第三篇:孝老敬亲征文

尊老、敬老、孝老从我做起

每个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应该孝敬父母,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不孝敬父母的例子,在我家门口,有一个卖水果的爷爷,他有一个儿子三十多岁了,可是整天都无所事事,就知道花钱找爸爸要,爸爸不给他,他就会到水果摊上砸东西,苹果,橘子,香蕉.....散落了一地,他的爸爸只有很无奈的坐在一边使劲抽烟,他的心里多难过呀!每次看到这个情景,我都会想,做为孩子怎么可以这么对待年迈的父亲呢?他不是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我虽然是一名小学生,可是我也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第四篇:孝老敬亲“道德讲堂”活动议程

单位名称: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

活动时间:2013年6月11日

活动地点:四1班教室

主持人: 韩杰

宣讲员: 李陶然

参加人数: 31人

参加对象:四年级(1)班学生

活动主题:孝老敬亲是中华传统美德

活动议程:

一、唱歌曲:

公民道德歌。

二、学模范:

1. 荣获北京市、朝阳区孝老敬亲小模范称号的四1班李陶然同学介绍自己的先进事迹。

2. 二3班陈想同学讲:热心为社区老人服务的退休党员卢爷爷和蔺奶奶;

3. 六2班贾沁蕾同学讲:胡运峰-“爸爸,女儿就是您的双腿”

三、诵经典:

(1)播放校园电视台录制的节目《三字经》,了解美德故事。

(2)全体人员诵读经典《三字经》。

四、发善心:

参与人员谈一谈自己对孝老敬亲美德的感悟,做出道德承诺。

五、送吉祥:

送吉祥,送美好的祝愿:送发小飞盘玩具。

第五篇:孝老敬亲主持稿

北关小学道德讲堂——孝老敬亲

低年级

【讲堂目的】: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

3、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孝敬父母,即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孝敬父母。

【重点】 怎么样孝敬父母

让学生理解爱心,学会感恩。

一、理解、感恩父母

同学们好:谁在我们呱呱坠地的时候,为我们的名字苦思冥想,希望将美好的品格、强健的体魄寓于其中?

是谁,在我们生病的时候,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们的康复,甚至愿意灾难以数十倍的强度降临于他们身上,以换取我们的平安?

又是谁,把我们的点点滴滴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间,我们的开心与烦恼,牵动着他们的丝丝心弦?

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最亲的人。也许,由于学习繁忙,你无暇时刻记挂着他们。

那么,就请在今天,紧紧抓住心中泛起的每一丝感动。

让我们带着感动,进入今天道德讲堂的第一站――感恩父母。

《孝老爱亲》道德讲堂现在开始

古人讲“百善孝为先”,可见“孝”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简单来说“孝”,就是 “善事父母”,善于侍奉父母的人称为孝,它的上半部分是“老”字的上半部分,省去了“匕”,添上一个“子”字 ,意思就是子女奉承老者,赡养老人的意思,这是“孝”最基本的意思了。

本次道德讲堂一共有这样七个环节: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讲一个故事、谈一番感悟、诵一段经典、做一个承诺、送一份祝福。

首先让我们面对先贤孔子行向善礼。

一、唱一首歌曲

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何况是人呢?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告诉我们应该体谅父母的辛苦,记住父母的恩情,要学珍惜父母的血汗钱和劳动成果。下面请听歌曲《孝亲敬老》

二、看一部短片 (黄香温席)

三、讲一个故事 (有这样一些少年,他们的身上具有高尚的美德,他们的一言一行更是对传统道德经典进行了现代的诠释,他们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下面请聆听《最美孝心少年——徐沁烨》的感人故事。

同学们徐沁烨的事迹令人感动,她的坚强,她的孝心值得大家称赞,更值得我们学习。在这里,祝徐沁烨和她的妈妈能够平安、快乐。

社会中还有许多像徐沁烨一样孝顺父母的好孩子,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美德的力量。

四、谈一番感悟

(第四个环节:谈一番感悟)看了短片、听了故事之后,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感悟,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感受。

五、诵一段经典

(第五个环节:诵一段经典)我们诵读圣贤经典,聆听先哲教诲.让我们一起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无私的爱。下面请全体同学诵读《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意思是说: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 ,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意思是说: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

《弟子规》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可不是有性的东西可以媲美的哟。现在我们在家庭就能培养出这么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做一个承诺 (第六个环节:做一个承诺)通过参加今天的道德讲堂,相信同学们已经在心中萌生了“孝敬父母”的心意,那么请大家跟我一起,许下一份承诺,从今天做起,从我做起,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儿女。请全体起立!举起右拳!让我们用真诚的心情,一起大声诵读:“我承诺:从现在起,时时想着父母,处处孝敬父母。每天主动承担一项家务劳动,经常为父母洗脚、揉肩、捶背,体谅理解父母,常与父母谈心,听父母的话,管好自己,少让父母操心。自强自立,勤奋学习,天天向上!努力让父母健康快乐的生活!承诺人:XXX”

请坐!今天同学们相互之间共同见证了我们的承诺,大家能不能做到?

七、送一份祝福

(第七个环节:送一份祝福)

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最后一个环节——送一份祝福。 同学们让我们拿起画笔为父母献上最美的祝福吧!

“百善孝为先。”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吧!一起努力,把孝心带回家,把温暖带回家,做最美的孝心少年!我们本期的道德讲堂到此就结束了,最后,祝愿各位同学的爸爸妈妈幸福,安康!祝愿同学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2013最美孝心少年事迹

徐沁烨是林城镇太傅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去年12月她的母亲被诊断出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病重期间,母亲强忍病痛坚持绣完一幅长约2米,宽约1米,名为“旭日东升”的十字绣,作为女儿的嫁妆。为治好母亲的病,年仅13岁的徐沁烨决定拍卖母亲在病痛中给自己一针一线绣出的嫁妆。“卖嫁妆救母”,长兴女孩的举动曾让无数人感动。

再次去采访徐沁烨,是我们第二次接触了,她还是很开朗活泼,见到我时马上认出了我,一边给我开门一边说:“我认得你,你是上次来我家的姐姐。”

对于“长兴榜样” 的评选,她很惊讶,说自己一点都不知情,在她看来,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怎么能和“长兴榜样”挂上钩。

徐沁烨和别的同龄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她身上最吸引我的,就是她的懂事和坚强。徐沁烨说,她最喜欢的课文就是《梅花魂》,她觉得自己也要像梅花那样,不管经历多少磨难,都不向生活低头,昂首挺立。徐沁烨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在她的妈妈去年确诊得了白血病之后就更差了,但是在徐沁烨眼里,自己的家是最幸福温暖的。“妈妈很喜欢开玩笑,有时候会在我看电视的时候故意蒙我的眼睛,偷偷拿走遥控器换台,有时候还会挠我脚底心。有时候看到电视里那些浪漫的情节,妈妈还会埋怨爸爸从来没有对她这么浪漫过,爸爸就很无奈。”看着小沁烨的笑脸,我想,那真的是个幸福温暖的家庭,与金钱和女主人是否身体不适都没有关系。

从小,父母对徐沁烨的教育就很严格,这也使得她比同龄人更加懂事一些,在刚知道妈妈生病的时候,沁烨哭得很厉害,之后,沁烨变得更加乖巧。“那天,爸爸也哭了,那是我唯一一次看到爸爸哭。后来,爸爸说,我们要是哭的话,妈妈就更伤心了,所以我们要乐观一点,要鼓励妈妈。”每次爸爸妈妈去杭州看病的时候,整个家就都落在沁烨肩上了。早上,沁烨自己做早饭,然后去上学。下午放学后,先把早上的碗洗了,然后扫地,给家里的鸡、鸭和猪喂食,整理房间,有时候还要洗被子,做完这些,去大伯家吃饭,然后做作业。这些家事,徐沁烨做得很开心。“说不定什么时候爸爸妈妈就回来了,我把家里收拾得干净一点,他们回来看到就会很开心。”

在老师同学眼里,徐沁烨学习好,爱劳动,活泼开朗,是个好学生、好伙伴。也许是家庭的关系,徐沁烨很会关心人,处理事情有股小大人的味道,老师都很喜欢徐沁烨帮忙管理班级,同学们有了烦心事也喜欢找徐沁烨诉说,大家俨然都把她当成了知心姐姐,徐沁烨自己也很喜欢这个角色。“如果可以帮到老师和同学,我也会很开心。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可以想,我以后也许会遇到相同的事情,这样既帮别人解决了事情,还可以锻炼我自己。”

下半年,徐沁烨就要读六年级,很快就要上初中了,对于未来,徐沁烨有自己的打算。徐沁烨给我看她平时的作业,几乎全部都是“优”,老师的评语也都是夸奖的。“爸爸说到城里读书好,我觉得在哪里读书都一样的,不一定要去城里,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在乡镇中学读书也是一样的。我现在就希望妈妈的病能好起来,一家人健健康康地在一起,然后我以后能找一份好工作,让爸爸妈妈都过上好日子,不再吃苦。”

第六篇:道德讲堂孝老敬亲定稿

道德讲堂主持词

(女)各位领导.(男)同志们:(合)大家好!

(女)欢迎大家来到二工街道道德讲堂,讲述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男)本期道德讲堂由街道机关和河南东路社区联合举办。

(女)我是主持人:XX ,(男)我是主持人:XX

(男)“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 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的基石。自古以来,孝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享有一个非常崇高的地位。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孝老敬亲。

(女)在我看来,孝不仅仅只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行为。是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都能体现出来的。现如今有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为我们提供了机会。也提醒着我们孝的重要地位。下面让我们在歌声中感受中国德孝的文化。进入第一个环节:唱歌曲。请大家起立合唱《公民道德歌》。请放音乐。

(男)一首歌,唱遍了神舟大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道德文化经久不息。中国的德孝文化不仅仅在歌声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物,接下来的短片中就让我们来了解其中的一位。第二个环节:学模范。让我们一起聆听我们身边的感人事迹:陈斌强。请大家看视频。

(女)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根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身边的模范。经过评选,各个社区都选出了自己的“最美孝行”模范。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他们,为我们讲述他们的道德故事!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上台!

(女)首先,是XX社区XXX。。。。。。。。。。。。。。(7位,一人一个社区)

(男)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衷心地感谢!请我们的志愿者为他们献上鲜花。(放爱的奉献歌曲)

(女)大家看了当今社会中的模范人物,也请大家跟我去古人中寻找,看看古圣先贤们是怎么理解孝的。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诵经典。今天的经典语句是:

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德之始也。出自《孝经》。 意思是:为人子者克尽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也是做人道德上最起码的要求。

请大家跟着我大声诵读: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德之始也(读)

(男)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地间无私的大爱。子女对父母的孝,也是人之本性。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义。可见孝是天地万物的根本。

(女)唱了一首歌曲,看了一段短片,诵了一段经典之后,相信朋友们一定有很多的感触,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发善心,听听大家此时内心的道德感悟。有哪位朋友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请举手示意!

(男)孝敬父母,赡养老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现场交流环节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的发言,同样也非常感谢大家的倾听。 (女)下面我们进行最后一个环节为大家送吉祥:请工作人员为大家发送吉祥卡。

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德之始也。

(男)子女对待父母的“孝”,无论什么方式,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的。孝心无价!孝心的驱动力无穷,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的父母感受到来自子女温暖,就像曾经在我们年少时,父母给予我们的温暖。

(女)最后,祝愿大家和大家的父母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家庭和美,(男)本期道德讲堂到这里就结束了,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合)谢谢大家,再见!

上一篇:乡妇联工作计划下一篇:乡镇公共文化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