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性能设计管理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安全意识也越来越强,对建筑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建筑防火设计管理工作在风险控制与预防上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防火设计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建筑防火性能设计管理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建筑防火性能设计管理论文 篇1:

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发展与土地资源紧缺矛盾问题日渐严峻。为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土地利用率,建筑工程结构逐渐趋向于智能化、高层化发展,致使建筑内部火灾隐患进一步增多。本文就针对此,以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特征及原则为切入点,提出建筑工程防火设计要点,以期为未来消防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提供理论性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具体措施

高层建筑具有建筑材料复杂、容纳人数多等特征,通过大力推动建筑工程高层化发展,能够切实提升大众生活质量,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问题。但由于建筑结构变高,内含火灾隐患问题更多,需要在高层建筑设计环节细致分析火灾隐患、火灾扑救难度等因素,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合理优化,最大限度控制火灾造成的影响范围,保障人民财产利益安全。

一、高层建筑火灾特征

(一)火灾蔓延速度快

就目前来看,高层建筑内部家装装饰材料多数为易燃物品,在发生火灾情况下,火势将会顺管道、电器、设备电梯等向外蔓延,影响范围更大。同时,高层建筑内部存在很多管道,此些管道在发生火灾后会具备烟囱作用,向火灾现场输送气流,切实增加火灾扑救难度。

(二)火灾救援难度大

高层建筑火灾人员疏散、救援难度远比普通建筑救援难度更大。高层建筑主要交通工具为电梯,因部分电梯缺乏防火、防烟、防火等功能,导致受困于电梯的人面临更加危急的情况[1]。不仅如此,高层建筑楼层高、距离长,产生出的巨大烟雾会影响楼内被困人员与救援人员的视线,致使救援时间延长。

(三)火灾扑救危险度高

现阶段建筑呈现出高层化发展趋势,但地区内消防云梯数量却较为有限,云梯高度也受到极大限制。对于一些高度达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而言,普通消防水枪难以发挥出有效救火作用,导致救援人员在扑灭火灾时的危险性更高。高层建筑居住人口密集,居住区域内汽车数量逐年增长[2]。在汽车停留于消防通道情况下,消防车难以行驶到指定救援地点,救援人员需步行进入,为火灾救援工作增加了巨大负担。

二、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现状及原则

(一)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现状

相较于普通建筑结构而言,高层建筑内部实体隔墙数量多,纵向与横向防止火势蔓延的功能较为显著,火灾事故并不频繁,致使建筑防火设计工作容易被忽视,防火设计技术准备工作并不充分[3]。同时,设计人员没有严格遵循《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方案专业性不强。较为忽视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导致建筑防火功能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建筑用户的核心利益。

由此可见,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设施水平尚且处于有待提升阶段,建筑内部结构防火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为保障地区城市化建设工作有序开展,需加大高层建筑防护设计工作管控力度,从根源处消除火灾隐患问题。

(二)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原则

为从根本上提升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水平,确保防火设计方案能够在后期指导高层建筑工程有序建设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相关设计人员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第一,要求高层建筑房屋设计工作应当将建筑内部火灾隐患问题发生概率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

第二,要求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工作需要依靠固定防护设施消除火灾隐患问题,控制火灾影响面积;

第三,要求建筑防火设计工作需要明确建筑结构的耐火强度,通过不断优化建设结构、选择适宜建筑施工材料,延长建筑用户安全撤离时间,保障建筑用户核心利益。

遵照此三种原则,可以将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工作分为主动防护系统与被动防火系统两大方向[4]。其中,主动防火系统就是通过自动或手动控制防火、报警、排烟以及消防给水等设施,尽早发现并扑灭火灾;被动防护系统就是在保障建设工程整体建设经济效益基础上,选择防火等级高的门窗材料,安装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吊顶等结构。将一个大件的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小空间,确保火灾能够最大限度被控制在小范围内,在强制性设计规范规定时间内不可倒塌。现阶段我国被动防火设施工作应用范围最广,具备可靠性、长久性、经济性优势。

三、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重点

(一)建筑外墙保温结构防火设计

依照建筑结构所处地域特征不同,外墙保温防火设计方案应当进行专项完善,在保障各地区高层建筑外墙保温效果的同时,提升建筑结构,整体防火性能。举例而言,在气温较低地区,可以对高层建筑外墙门窗结构进行改造,通过将外墙夹心保温与内墙自保温技术结合在一起,切实提升外墙结构保温效果,控制火灾问题发生概率。注意选择不易燃烧的外墙保温材料,确保该材料性能优越、环保效益强。

(二)建筑防排烟防火设计

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期间,防排烟设计工作需要分区域开展,不同防排烟结构不可重合在一起。依照国家及有关部门针对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工作颁布的相关规定,建筑内每个防排烟区域面积需小于500平方米,防排烟区域之间需要用挡烟垂壁与隔板划分。要求防排烟区域应设置排烟口,建筑外窗应当全部对外开启,确保每个住户空间结构均能够满足建筑防排烟要求[5]。在高度超过33米的高层建筑防排烟防火设计时,应当设置高层疏散楼梯,在该楼梯前室设置防烟设施,为建筑内人员疏散及救援工作提供有利环境条件。建筑防排烟设计主要分为自然防排烟与机械防排煙两种方式。其中,自然防排烟主要就是将烟气利用外窗阳台及竖井排出,机械防排烟主要就是通过机械加压或减压方式排除屋内烟气,提升救援效率。

(三)建筑电气设备防火设计

在建筑大于12层后,供电安全性及可靠性管理难度更大,因此需要在设计电梯与消防报警设施时,采用双回路供电法,事先准备好充足的备用电源。要求高层住宅建筑、小区内部消防设施数量及安装环节应当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标准,保障供电设施消防活动的独立性。派专人监督维护高层建筑内消防电梯、防排烟系统、消防水泵等设备,确保此些设备能够实施高效运行。

(四)建筑安全疏散楼梯防火设计

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电梯无法正常运转,需要将楼梯作为重要疏散通道。不同高层建筑楼梯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在每一层楼梯建筑面积大于650平方米以上时,需要每层都设置一个安全出口,安全疏散电梯应直接连通屋面。在高层建筑设有裙房结构的情况下,需要在裙房内设置独立消防楼梯,防止出现裙房住户也需从主建筑楼梯逃生等问题,切实提升用户疏散速度。

(五)建筑消防车道防火设计

高层建筑周边需要设置消防车专用通道,要求通道宽度不能小于4米。在高层建筑高度大于220米或临街长度大于150米的情况下,也需修建都不小于4米的消防车道。为最大限度发挥出消防车道积极作用,还需重点关注消防车登高场地设计工作,要求登高场地长度及宽度符合实际发货要求,场地坡度不可大于3%。场地与建筑之间不可存在任何障碍物,以便后期消防救援工作及时高效开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工作对建筑实用性、安全性的影响深远。为从根本上提升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水平,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细致分析火灾发生时的各项特征,专项制定出不同建筑内结构防火方案,为平稳推动地区城市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荆可歆.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筑设计管理,2016,33(02):86-89.

[2]杜春宇.浅谈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J].中外建筑,2016(11):134-136.

[3]刘伟强.珠江新城J1-2、J1-5地块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探讨[D].广州大学,2012.

[4]刘思青.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要点与新型防火材料应用[J].山西建筑,2017,43(06):29-30.

[5]李伟.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9(11):97.

作者:宋家弘

建筑防火性能设计管理论文 篇2:

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安全意识也越来越强,对建筑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建筑防火设计管理工作在风险控制与预防上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防火设计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在建筑防火设计中,要加强对建筑安全的重视,要对建筑的各种防火设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思考,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以加强其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而提高其在防火设计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防火设计;具体应用

1 建筑火灾设计的必要性

由于在使用中存在着许多容易引发火灾的隐患,所以在施工初期要进行防火设计,以下是对建筑防火设计的几点基本要求:第一,现代建筑物的火灾成因较为复杂。为了适应更多的人,现在的建筑结构都很复杂,为了方便使用,很多接口、电缆、光纤都是非常复杂的。很多建筑里都有一些生活必需品,其中还夹杂着易燃和爆炸性的东西。第二,建筑物的火灾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建筑防火设计的目的在于有效地防止和遏制火灾,而在现代建筑中,由于建筑物高度高、内部结构复杂、防火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在火灾的控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从一开始的防火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当现代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很难疏散救援受灾人员,而现代建筑的设计多采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形式,对人员的逃生和救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国人多,建筑容量大,防火救援和二次事故也是常有的事。另外,许多现代建筑物所用的材料都是易燃的,它们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所以,建筑防火设计是非常关键的。

2 现代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

2.1 诱因及隐患较多。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由于其使用的特殊性,大量的办公设备、文件等都是易燃的,而且它们的载重也比较大,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扑灭。另外,一些办公室在室内装潢和装修中使用了大量易燃物质,有些物料燃烧时会释放出有毒烟雾,危害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2 疏散难度较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不断扩大,新建的高层建筑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这些建筑的高度和层数都较大,所以在这类建筑中居住着大量的人员,而在这类建筑中,人们对疏散通道的修建并不重视,一般都是相对狭小,甚至没有经过任何规划。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旦发生火灾,想要疏散是很困难的,而且火势一旦扩散开来,没有足够的人员疏散通道,出于生存的本能,很多人都会选择从建筑的通道中逃出来,这对救援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2.3 火灾救援难度大。由于目前防火队所使用的防火云梯数量有限,高度也有限。因此,面对高层建筑中楼层多的情况下,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火势扑灭并进行营救,是非常困难的。目前的高层建筑附近经常会有大量的裙楼,这样就会造成防火人员无法及时赶到,从而给防火部门的滅火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由于居民多,所以在道路两侧的高楼附近,都会有大量的私人车辆停靠,这也会对灭火造成一定的影响。

3 建筑防火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3.1 建筑供水压力。在建筑物的防火设计中,水资源的利用是较为普遍的。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完成了城市的自来水供应,但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还是会遇到水源短缺的问题。在上个世纪,我国的城市人口众多,如果火灾发生在最严重的时候,就会造成供水不足的问题。我国夏天是火灾高发季节,用水压力较大,一旦地区供水管道再次发生问题,其经济损失将无法估计。所以,建筑物的供水压力历来是影响建筑物防火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3.2 建筑室内灭火需求。对于高层建筑,国家关于防火法规的规定更为苛刻,在同一室内,要保证两个防火栓同时存在,一旦发生故障,可以立即进行替换。所以在进行防火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防火的要求。

3.3 建筑材料选择不当。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的选用不当,会对工程的整体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建筑材料的耐火性也很重要,如果着火了,材料会不停的燃烧,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造成更大的伤亡,因此要注意建材的选用。建筑材料的问题,往往是因为建筑设计不注重材料的特性,只注重节省成本,而忽略了材料的耐火性,当发生火灾时,材料的可燃性会迅速地扩散。

4 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4.1 明确防火安全目标。在进行防火设计时,必须明确建筑防火工作的整体目标。一般说来,在建筑防火设计中,不仅要防止在使用中发生火灾,还要尽量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保护住在建筑内的住户和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从建筑的实际保护目标出发,首先包含了建筑的整体防火目标。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建筑物的地基和周围的环境。其次,建筑的安全目标也与功能目标有关,这一方面的工作主要是针对建筑发生火灾时,如何将住户及时的疏散到安全地带。最后,设计者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个目标是指在进行防火设计时,设计师要考虑到整个建筑的设计,考虑到整个建筑的设计方案,并根据预期的目的,从总体上考虑到整个建筑的问题,从而保证防火设计的有效性。

4.2 科学开展储水设计。在建筑的实际防火设计中,应采用多种不同的防火方法,确保火灾发生时的有效扑救。在进行初步设计时,要考虑到整个建筑对水的需要,在保证基本用水需求的前提下,根据建筑的耐火性,确定合适的储水模式,并通过提高建筑物的蓄水量,保证建筑在发生火灾时供水的有效性。在建筑火灾事故中,防火人员可以利用其内部的供水管道,保证防火用水的及时和高效,保证居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4.3 建筑楼梯防护设计。在建筑投入使用期间,目前的高层建筑都采用了高效的操作工具——电梯。但是,在住宅小区建设中,设计者不仅要利用电梯的设计来保证交通的高效性,还要利用楼梯的布置,为居民提供紧急的逃生之路。

发生火灾时,高层建筑会先切断电力供应,并在发生火灾时禁止进入,以保证住户的安全。在发生火灾时,楼梯是住户的重要逃生手段。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住户的疏散需要,并通过楼梯的防火设计来保证住户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利用楼梯来提高逃生的效率。在进行防火楼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实际需求,科学地进行防火疏散,确保在发生火灾时,居民能够利用楼梯进行紧急疏散。在考虑到楼梯高度、位置、形状等因素的前提下,针对楼梯的防火装置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使从而保证住户的逃生和整个建筑的防火效果。

4.4 防火建筑墙与门窗设计。在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中,墙体和窗户是保证建筑物整体使用效率的重要依据。而在进行建筑外墙和门窗的设计时,应先进行高水平的防火幕墙设计,在保证墙体厚度的前提下,合理选用建材,保证墙体的承载力,防止因外界因素造成的倒塌。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应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的耐火性能,选用耐火的建材,以增强其防火性能。在建筑门窗的设计中,施工单位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门窗的防火设计。施工人员在选用建筑门窗时,应充分考虑建材的防火性能,选用防火材料,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并为火灾的处置赢得时间。

结束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日益提高,而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危及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做好防火工作,是保障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关键。在建筑工程设计初期,应充分考虑防火安全问题,在设计时应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以降低在施工期间、完工后的使用、维护中发生的火灾事故。文章论述了在建筑设计中如何运用建筑防火设计。

参考文献

[1]张晓亮.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9(28):102-103.

[2]许红枫.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研究[J].防火界(电子版),2020,6(17):77-78.

作者:阮一峰

建筑防火性能设计管理论文 篇3:

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设计的应用研究

摘要:如今,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做好设计沟通,加强设计的准确针对性,需要实施有效的技术模式拓展。 随着城镇人均密度的不断增长,应注重人均住房模式的应用,加强超高气趋势的完善。依据高层楼的防火设计思路,需要实施有效的技术模式提升,完善设计下的操作模式,确保生命财产的整体安全优势效果。以准确的建筑安全管控为标准,确定设计思路模式的安全调配,实现有效的防火设计应用。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建筑防火设计;应用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设计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科学合理的防火设计能够在建筑发生火灾时降低损失。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对防火设计予以重视。基于此点,本文从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必要性分析入手,论述了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1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民用建筑尤其是民用高层建筑而言,火灾安全隐患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由于民用高层建筑的结构较为复杂,加之层多楼高,从而进一步增大了火灾事故的发生几率,如果防火设计不到位,极有可能使建筑在火灾中严重受损,从而危及到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民用建筑的使用人数较多,因对火源的使用目的各不相同,所以火源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同时,在民用高层建筑中,为满足使用功能需要,会设置大量的电气设备,一旦设备短路,很可能诱发火灾。除此之外,部分民用建筑为降低工程造价,选用了耐火性能较差的材料,这些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二是在民用高层建筑中布设有各种管道竖井,一旦建筑发生火灾,火势会从管道井内快速蔓延,進而形成烟囱效应,空气在管道井内的流通速度比较快,容易导致火灾失控。三是民用高层建筑中的人员较为密集,发生火灾时,不利于快速疏散,并且火灾产生的烟气会遍布各个楼层,增大了人员的疏散和救援难度。综合以上几点,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必须对防火设计予以高度重视,通过有效的防火技术措施,减轻火灾给建筑造成的破坏。可见,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尤为必要。

2 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建立健全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要想有效提高我国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运用水平,首先需要在规章制度方面建立健全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从建筑设计阶段就严格把关,使设计人员能够有理有据地按规范进行相关防火设计,真正有效保障民用建筑的防火安全;其次,在设计人员进行实际防火设计时,还应该依据自身经验,结合需要设计的民用建筑特点以及防火要求,选择科学合理的防火设计方案,以安全为第一出发点,对建筑内的防火设计做好合理规划,设置好防火间距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对高层民用建筑边的道路做好人车分流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消防车道的设计,有助于消防人员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2.2 注重防火施工材料的有效选配管理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施工中,需要明确材料的使用标准,分析设计效果和实施难度,确定有效的建筑防火材料,明确工程的安全使用标准。依据部门防火材料的施工检查模式,保证其整体性能和标准质量要求,加强工程设计的质量标注要求。依据防火材料进行日常和定期的检查,逐步加强对建筑防火材料质量、品质、口碑等方面问题分析,选择高性价比的材料,注重民众材料的安全选配。

2.3 建筑结构的防火设计

建筑结构的防火设计包含下面几个方面:①在哪里设置防火墙。在建造U型或者是L型结构的高层和超高层的时候,防火墙要建立在内转角的外面,如果要在转角的地方设置一定要保证两墙之间的窗户距离高于4cm。假如墙面窗口防火装备等级为乙时,可以不重视窗口的距离[4]。②管道井的防火设计。当管道井的高度每提高两侧,要用防火的东西来安放防火墙。当建筑物的高度大于100m的时候,每一层的管道井都要安放防火墙。③在楼梯间不能安放除疏散门以外的东西,免得影响楼梯间的封闭性,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影响人们的逃生速度。根据国家相关资料显示,在建造民用建筑的时候钢筋的保护层必须要规范。这是为了保证钢筋的使用年限,防止钢筋出现裂缝、腐蚀的状况。在设计防火墙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出现因为温度高而导致钢筋发生变形的问题,所以要加厚钢筋的保护层。

2.4 做好标准层防火设计

标准层设计是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主要内容,首先应合理设计标准层的防火分区。比如在高层民用建筑中,一般采用核心筒作为标准层的主要空间,其防火设计占有重要地位。民用建筑内部的功能空间一般采用实体墙进行分割,实体墙含有的可燃性物质本身较少,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火作用。但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专门设计防火墙、防火门等结构,满足防火分区的功能需求。通过做好标准层的防火分区设计,可以有效控制火灾蔓延趋势,为建筑内部的人员逃生争取宝贵时间。在标准层的疏散通道设计方面,应重点注意安全出口位置和规格尺寸的设计,在满足建筑结构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设计更多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数量及位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火灾逃生效率。有时候多设计一个安全出口,就可以减少许多人员伤亡。

2.5 消防系统设计

通过对以往发生的民用高层建筑火灾事故进行分析后发现,绝大多数高层建筑起火后,火势通常需要15-20min左右的时间才能蔓延出去,这段时间是火灾扑救的最佳时间。为此,在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当对消防系统进行合理设计。根据规范要求,高层建筑中应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这样能够大幅度增加救援的有效时间,从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同时,应在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内,布设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收集相关的数据,并在火灾发生后及时启动,可以有效避免火势蔓延。此外,应当在高层建筑中的每一层内配置消防灭火设备,如干粉灭火器等,并由专人负责教会居民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由此可以在火灾发生的初期阶段,利用灭火设备进行扑救。为保证灭火设备的可用性,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失效,则应及时更换。

2.6 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建筑门窗和消防给水系统

民用建筑的门窗设计也要考虑防火设计方面的需求。建筑门窗不仅具有通风和采光功能,在特殊情况下,也是人们重要的逃生通道。在消防救援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需要从建筑结构外部进行施救,此时就需要将窗体作为逃生出口,如果窗户都安装有防盗护栏,则会对防火逃生造成阻碍。因此,需要设计逃生门窗,并选择防火性能较高的防火玻璃材料。此外,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也要配合消防救援时的火灾扑救需要,做好消防给水系统和消火栓等方面的设计工作。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分为分区给水和不分区给水两种情况,相比之下,分区给水形式更容易满足火灾扑救时的给水需求。其中,分区给水又分为串联分区、并联分区、减压阀分区几种形式,需要根据建筑情况进行具体选择。

3 结语: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通过合理有效的防火设计,及时处理工程安全科学模式要求,并且要注重防火施工材料的设计管理,提高设计防火的规划方案,优化电气技术应用水平,建立完善的消防给水管控系统,加强建筑后期的安全管控,确保民用建筑设计的有效应用。我国民用建筑需求量巨大,需要根据建筑地域需求不同,注重建筑消防防火设计思路规划,提升民用建筑设计的合理有效性,满足现代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设计的规划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军营.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25-27.

[2]唐佳怡.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4):112.

[3]尤延东.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8(4):82-83.

作者:马振

上一篇:乡镇财政所工作总结下一篇:科技产业管理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