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文化传播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作为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影视文化传播具有声像并茂、通俗易懂等诸多优势,是信息时代最为强势有效的传播工具之一。就城市形象的传播而言,目前,国内学者仍未将媒介传播策略从营销手段中单独提炼出来,以此进行专门理论研究。而电视剧理论研究中对城市意象的分析也只停留在美学和社会学角度。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城市形象文化传播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城市形象文化传播论文 篇1:

古城改造中的城市形象塑造与城市文化传播研究

摘要:本文立足城市的发展和进步,站在古城改造的角度,分析如何树立古城良好的城市形象,如何开辟新的城市文化传播途径,为城市建设提出参考意见,促进城市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关键词:古城改造;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文化传播

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对城市的发展形成合理规划,地方政府在对历史古城进行改造过程中,充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将古城改造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明确城市建设目标,为古城的发展提供新动力,为城市建设焕发出新的活力,极大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播,提高古城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古城的保护与改造

目前,我国诸多城市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文化瑰宝,文化古城凝聚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力量,因此,在进行城市建设和城市改造过程中,应积极推进古城保护工作,为城市的发展的进步提供文化滋养。但在实际的城市建设进程中,在经济建设大潮的推动下,城市在迅速发展和扩张,许多历史古城逐渐失去原貌,融入城市经济建设的潮流中,成为“雷同”城市,古城原有的地方特色被现代化建筑所取代,古城居民传承下来的民风民俗被现代化浪潮掀翻,逐渐淹没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和社会应对城市经济建设工作进行反思和自省,在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和改造工作放到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位置,保护古城独有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提高古城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塑造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形象,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整个城市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进程中的综合实力,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面对古城保护与改造问题,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职能,在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方面起到带头和示范的作用,将古城的保护和改造工作放到城市经济建设的核心位置,发挥历史文化古城的特色和魅力,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发生,积极推动城市由“功能型城市”转变为“文化型城市”,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改革和调整,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使得古城的历史文化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1]。

二、古城改造中城市形象塑造和城市文化传播的具体措施

历史文化名城的改造是打造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文化传播能力的重要途径,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城市文化的传播是城市宣传和建设的基础,因此历史文化古城的改造工作,必将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影响着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态以及环境建设,良好城市形象的塑造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打造有历史特色的“文化城市”。

(一)加强古城基础设施建设

古城形象的塑造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地方政府在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将地方特色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规律相结合,为城市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在地方政府的不断实践和探索后发现,打造“文化旅游城市”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古城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为城市的保护和改造工作带来充足的资金储备,有利于扩大古城历史文化的传播范围,提高历史古城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地位,促进城市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推动城市文化建设进程。政府在开展城市形象塑造期间,要加强对古城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古城的地方特色区域,加大对古城景区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古城景区的管理,促使古城的整体形象的提升,提高城市历史文化传播的能力。

(二)地方政府积极发挥其职能

在塑造古城形象和促进古城文化传播过程中,地方政府要积极发挥其在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古城的城市建设规划力度,制定正確的古城发展方针,针对古城发展期间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计划,提高居民和旅游游客对古城的好感度,进而增强古城的综合竞争力。首先,地方政府要积极推进城市环境建设工作的开展,增强古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召开城市环境工作交流会议,制定相应的环境建设方案,保证城市环境在科学的建设方案指导下进行,在古城环境保护方案的具体实行期间,政府要发挥自身职能,促进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环境良好的文化古城。其次,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古城保护和改造工作的监管,在开展古城保护工作时,要制定完善的古城保护流程,不断落实古城改造工作,实现古城保护和改造工作的统一,对改造过程中不合理地方进行及时改进,保证古城保护和改造工作顺利开展。最后,地方政府在进行古城保护时,要加强对古城保护工作的宣传,扩大对古城历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范围,增强民众对古城的文化归属感和自豪感,为古城保护和改造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推动古城保护和改造的进程。

(三)拓宽古城文化传播的渠道

古城的保护与改造工作对古城形象的塑造和古城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拓宽古城文化传播的渠道成为古城形象塑造的重要途径。第一,古城文化传播手段落后,文化传播形式和渠道单一,造成古城保护和改造工作无法深入群众,未能形成深厚的群众基础,不利于古城改造工作的推进。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和社会要不断拓宽古城文化的传播渠道,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优势和作用,利用网络平台扩大古城文化的宣传范围,提高古城的知名度,不断加深民众对古城历史文化的理解程度,促进古城的发展和进步。第二,古城在进行文化传播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样化文化传播手段,提高广播电视台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拓宽报纸等传统传播媒介的产业发展链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古城文化传播工作提供便利。与此同时,要提高电视和广播节目的质量,丰富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增强古城文化传播的力度。第三,古城在进行文化宣传期间,要积极创新和研发网络APP,加大对民众使用APP的引导,方便民众对古城文化信息的查询和调阅,丰富古城文化传播的形式,在满足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时,扩大对古城文化的传播范围[2]。

(四)创新古城文化传播理念

古城塑造城市形象和文化传播是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创新古城文化传播理念成为树立古城形象的重要手段。首先,在打造城市形象时,要打破大众对古城传统的刻板印象,要在不断学习中树立新思想和城市建设理念,明确古城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断探寻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其次,古城在进行历史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自身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手段,使文化传播方式适应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历程,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历史文化传播思想。再次,古城进行改造期间,要充分借鉴其他历史古城改造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重视自身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古城改造工作的顺利完成。最后,古城的发展离不开自身承载的历史文化因素,古城在进行改造过程中,要重视对城市品牌的建设工作,将古城承载的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古城品牌建设工作中,打造属于自己城市的独特魅力,增强古城对资金和人才的吸引能力,提高古城的文化影响力,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古城形象,增强古城文化传播的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在对古城进行改造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古城的保护,使得古城在维持历史原貌的情况下推陈出新,增强古城的品牌意识,提高古城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影响力。在进行古城形象塑造和文化传播时,注意特色保护,地方政府要积极转变其职能,加大对古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更新古城文化传播理念,利用网络平台拓宽古城历史文化传播的渠道,为古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玉琴.城市形象树立与文化传播——以甘肃省武威市为例[J].文化学刊,2019,99(01):73-75.

[2]陶莉,周晨,薛莲.苏州城市形象塑造的途径探索——以近十年影视剧中苏州城市形象为例[J].管理观察,2018,000(013):69-71.

作者:李路

城市形象文化传播论文 篇2:

影视视域下的地域文化传播和城市形象推介

[摘要]作为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影视文化传播具有声像并茂、通俗易懂等诸多优势,是信息时代最为强势有效的传播工具之一。就城市形象的传播而言,目前,国内学者仍未将媒介传播策略从营销手段中单独提炼出来,以此进行专门理论研究。而电视剧理论研究中对城市意象的分析也只停留在美学和社会学角度。本文以影视剧《大境门》为例,采用归纳与逻辑演绎法,阐释城市形象的影视文化传播,力图实现提升城市形象的效果。

[关键词]地域文化;大众传媒;城市形象;《大境门》

一、 影视剧《大境门》文本分析

自古以来,中国商旅沟通外域的陆路商道有三条——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以及被称为“北域丝绸之路”的张库大道。张库大道自明代兴起,至清末民初达到鼎盛。它经蒙古库伦和中俄边境商镇恰克图进入俄罗斯,沿贝尔加湖西去抵达欧洲诸国。这条传奇商道的起点便是万里长城上唯一的一座门——大境门。

这是影视剧《大境门》的开篇之词,也是对坐落于张家口北端的地标性建筑大境门历史地位的最好阐释。该剧以商人王瑞昌及其家人的经历为线索,将冀商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北域陆路商道的对外贸易、晋剧的兴盛、中国人第一条自行设计建造铁路的开通、义和团运动、慈禧西逃、孙中山视察张家口等历史事件一一呈现。故事情节曲折感人,地域文化浓郁,人文色彩强烈。

《大境门》的故事发生在1880~1921年,跨越了清同治、光绪、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时期,正是张家口商业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是一部极富有时代特色和故事特色的年代剧。“‘年代剧’是近代题材国产剧的一种重要类型,它借鉴中国传统文艺的叙事精华,以‘传奇’之笔摹写世态人情,将传奇人物与历史人物交织,使传奇故事与历史事件互动,以家族的兴衰更替映照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家族叙事和商业演义阐发精神。就大的时间段而言,‘年代剧’属于近代题材,但是就创作实践来看,‘年代剧’更偏重于以辛亥革命前后到解放战争初期作为主要的故事背景。”

2010年开年大剧《大境门》以张家口作为我国对外贸易“陆路商埠”的史实为背景,讲述了清末民初冀商巨贾王瑞昌在张库大道上经商奋斗的故事,再现了动荡时局下这条中国北方唯一的进出口贸易陆路通道的兴衰,并将民国初年张库大道古埠繁荣的风貌展现在观众眼前,是一部极具传奇色彩的张家口商人奋斗史。故事跌宕起伏,情节设计不落俗套,是首部展现北域丝绸之路人文历史的鸿篇巨制,被河北省委宣传部推荐为建国60周年中央电视台献礼大戏。

二、大境门、张库大道、张家口背景介绍

大境门是万里长城四大关口之一,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齐名。大境门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砌拱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有木质铁皮大门两扇。顶部为一平台,长12米、宽7.5米。外有1.7米高的垛口,内有0.8米高的女墙。门楣有察哈尔都统高维岳于1927年书写的“大好河山”四个大字,苍劲壮观。从明朝隆庆五年(1571)起,张家口大境门外一带,逐渐形成了“贡市”和“茶马互市”的边贸市场,对张库大道这条商业运输线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在张库大道全盛时,最高年贸易额达1亿5000万两白银,约合人民币60多亿元。

张库大道历史悠久,据《河北省公路史志资料》载:“张库大道历史悠久,早在元代,便辟为驿路,明清两代又辟为官马大道。当时运送物资所走路线,多依驿站。这运输物资的驿站,官马大道就是后来的张库大道。”张库大道的兴盛成就了张家口,张家口由此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一个商业中心,甚至在全国的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张库大道贸易的兴盛,促进了张家口的发展和繁荣,也促进了乌兰巴托这座草原城市的形成。

“张家口旧时亦称‘张垣’,春秋之先为匈奴与东胡居住地,战国属燕国,秦时属上谷郡,五代十国时期被后晋主石敬瑭出卖给辽国,元属中书省宣德府,明代受万全都指挥使司管辖,始有张家口的名字。清时属口北三厅(多伦诺尔厅、独石口厅、张家口厅),民国十七年(1928),设察哈尔省,张家口为省会。1952年12月,察哈尔省建制撤销,称张家口市,划归河北省。”

曾庆瑞曾指出:“地域文化是专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地理人文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广义的文化领域,探讨附着在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区域内的地理特征,环境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传播的路线和走向,还有人类的行为系统,包括经济体系、社会组织、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等……地域文化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一个重要的文化范畴而客观存在着,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甚至也难以忽视它的存在。至少,在我们的文学艺术领域里,其中当然包括电视剧艺术领域里,我们就必须重视地域文化这个问题。”“地域文化是电视剧中典型环境的基石和前提。没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典型环境的‘真实再现’就失去了依托,也难以成为真实的‘典型’。电视剧中的地域文化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还在于它为‘情感的外化’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的平台。”

《大境门》非常注重地域性的渗透与文化的渲染,特别是剧中许多具有张家口地域文化特点的音乐、场景、服装为该剧增色不少。其中,坝上“戳古董”二代传人张北县的霍占海演唱的东路二人台构成了整个故事的框架。可以说,霍占海的唱词就是这部电视连续剧发生发展的讲述。剧中还有张家口市口梆子剧院的演员表演的晋剧。可以说,在华北地区只有在张家口才有这种将沙漠、草原、丘陵等自然景观与骆驼、皮革、牛羊等人文景观合二为一的特殊地域文化。

正如丹纳的《艺术哲学》中所强调:“一个民族永远留着它乡土的痕迹。”这里的“乡土”,即影响文化艺术的三要素中的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所指的不只是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也指社会文化观念、思潮制度等社会环境。

三、 影视文化传播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与推介

晋商以《乔家大院》闻名于世,徽商以《红顶商人》深入人心,这部40集电视连续剧的热播不仅使冀商着实火了一把,也让张家口这座沉寂已久的塞外山城独特的地域文化一时间受到追捧,甚至还应运而生了一些特色文化旅游项目,足见大众传媒传播力量之大。

大众传媒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传播信息的作用,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同一地缘文化中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甚至使世界人民的认知得以同步,在极短的时间内让人民达成共同的认识,凝聚人的力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过:“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它延伸的正是人类的精神文化。影视剧因取材于不同的地域而产生不同的文化表现,差异的风格面貌也产生了多样性的文化魅力,因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体,其自身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已成为现代城市参与市场竞争、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形象的传播、推广和营销是利用各种渠道与媒介向社会公众传递和宣传城市形象信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以其自然的地理环境、经济贸易水平、社会安全状况、建筑物的景观、商业、交通、教育等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法律制度、政府治理模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等要素作用于社会公众并使社会公众形成对某城市认知的印象总和。”

城市形象的传播手段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各种活动传播等,目前利用影视剧来提升城市形象的传播方式较为新颖。作为受众喜闻乐见的信息传播方式,影视文化传播具有声像并茂、通俗易懂及情感体验等诸多优势,是信息时代最为强势有效的传播工具之一。较之宣传片,减少了做作感,又比单纯的文字介绍生动形象,在画面、声音、情节三位一体的配合下,城市形象被更好地展现和传播。

“城市形象内在信息包括城市文化、内涵、民俗、风情等,城市形象外在的信息则包括城市建筑、标识、环境等。电视剧要将城市形象的隐性信息转化成显性信息传递给观众,从而使受众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内涵。”《大境门》不仅向观众展现了当时张家口的风貌景观,还展现出民国初在京、晋、蒙、冀交汇处人们的生活习惯、个性、方言以及城市的精神状态,这样就成功地把这些内在的城市形象信息转化为外在的信息传递给受众,让受众更好地理解关注这一段历史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

过去,要想看到正宗的口梆子(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道的二人台(张家口最富盛名当属东路二人台)、买蔚县剪纸(全国唯一的一种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品坝上莜麦(适合于坝上生长的耐寒耐寒作物),就非得亲自到张家口不可。而现在就大可不必了,超市商店随处可见方便莜面和蔚县的工艺剪纸。就连想听戏了,也只要打开电脑轻点鼠标或是到音像市场收集些光盘就能圆梦。让人不禁感叹,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的同时,也更有力地向外界传播了自己。

对于城市形象传播的研究,目前,国内学者仍未将媒介传播策略从营销手段中单独提炼出来,以此进行专门的理论研究。而电视剧理论研究中对城市意象的分析也只停留在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上。本文以影视剧《大境门》为例,通过进行受众调查和对传播城市的实地考查,在实证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逻辑演绎法,阐释城市形象的影视文化传播,力图实现提升城市形象的效果。

张家口因自古依托三省(冀、京、晋)一坝(坝上草原、蒙古草原),其文化中自然也少不了三省文化的烙印。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京剧、相声等在张家口也有相当的发展和传承,现在越来越多独具张家口特色的文化正通过大众传媒这个平台走向世界。影视剧《大境门》就是其中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河北台拍摄了12集纪录片《望长城内外》从泥河湾到张库大道为观众奉上了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中央四套和十套也曾多次播出介绍张家口元中都的纪录片。前年,《塞上古城,大好河山》的张家口旅游形象广告片首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和北京西客站、大连火车站、上海火车站广场以及候车室的大型展示屏幕上。另悉,张家口市策划推动的22集电视剧《为了新中国前进》已封镜,30集电视剧《鸡鸣山驿》分集提纲已完成。毫无疑问,这些都是依托于大众传媒巨大的影响力。

值得借鉴的是,无论是《大境门》、《鸡鸣山驿》还是《塞上古城,大好河山》,这些影视文化传播作品的过人之处还在于利用了城市主题来进行宣传,直接以某城市为故事发生地并直接贴上城市标志性的标签。这样既包含了有目的的城市宣传,又能有作品情节的建构、故事的发展相呼应,使城市形象随着播出而深入人心。

这是城市与影视文化传播融合的必然,此类作品可以与政府、旅游局、度假机构等单位合作,甚至可以是城市宣传部门出面,市场筹资,这样的影视文化传播不仅是城市影视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也是城市宣传的一部分。同样,不论是利用影视文化传播抑或其他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是一种双赢。而并非只有被宣传城市在获益,因为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对于许多热爱旅游猎奇或是有其他需求的受众而言,通过大众媒介传播而将旅游资源的各种信息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收集起来,绝对是件乐事。

近年来,张家口开发了泥河湾旧石器时代遗址、涿鹿“中华三祖堂”、黄帝战蚩尤战场、长城关隘大境门、明代建筑清远楼等一大批历史文化景点和坝上草原度假村、空中草原、崇礼滑雪场等一批特色旅游景区。每年还举办“中国崇礼国际滑雪节”、“中国怀来葡萄采摘节”、“中国河北坝上草原文化旅游节”、“张北音乐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张家口的旅游业知名度不断提高。

当务之急是要趁热打铁,更大限度地利用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加强同外界的联系。以在国内崭露头角的张家口特色文化旅游为前沿,寻找有价值的文化卖点再运用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精心包装后二次推向市场,尽可能多地寻求受众的认同,并适时跟进衍生产品。达到提升地方整体形象和创造品牌效应的作用。

四、 结语

城市形象是城市的重要无形资产,对城市发展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影视文化传播凭借其声像合一、故事性强的特点更易达到强势的传播宣传效果。在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占据独特的优势,势必将成为重要的媒介平台。在张家口经济文化齐飞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的影视文化传播艺术将渐渐为人们呈现出新的城市发展景观,成为新的“城市民俗志”。

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方式,无论在传播学、符号学、城市营销学、影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城市形象的宣传策划、影视文化传播作品的拍摄等实际的操作方面都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将“屏幕上的形象”发挥到最优价值仍需要很多研究与探讨。今后,相信随着对此媒介宣传方式的重视,这种宣传方法会变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宗伟,齐峥峥.“年代剧”述略[J].当代电影, 2009.

[2]李少文.图文长城——河北省及天津、北京卷[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3]曾庆瑞.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M].北京:北京广播电视学院出版社,2002.

[4]萧盈盈.中国电视剧中的地域文化[J].现代传播,2005,(6).

[5]法·丹纳著,博雷译.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作者:田又萌

城市形象文化传播论文 篇3: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城市形象既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具象化结晶,又是城市精神成就的抽象化的一种意象化升华,城市形象显然承载了一种与影视艺术的意象化极为类似的既具互动性又具观赏性的内涵。后现代影视艺术时代,微电影的强势崛起更为城市形象极速传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植入基质,这种具备先天传播秉赋的植入基质,必将为城市形象的传播,带来一场尽情展现城市迷人魅力的视觉盛宴。微电影可以快速地为大众的思维意识建构起城市形象认知,这种形象认知,能够以传统语境的碎片化植入为先导,在潜移默化的文化语境晕染之下,建构起由碎片化堆垒的印象逐渐集中化的城市形象,同时,亦能建构起多级化传播的既层次分明又视角完整的立体化的城市形象。

一、 微电影城市形象碎片化植入

(一)传统语境碎片化植入

城市本就是微电影的发源地与始作俑者,微电影的发展本就离不开城市的影子,在微电影中,可以将城市形象的传统语境以空间的背景形式加以无缝式植入。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媒介,将城市形象植入其中首先就需要一个切入点或一种观察视角,而城市形象的传统语境恰恰是既具内在的文化深沉底蕴,又具外在的文化传播要素,可以说,微电影与城市形象在传统语境上已经有了一个较好的契合点。近年来,微电影的蓬勃发展,使得微电影本身的碎片化的后现代魅力秉赋,既极大地拓展了微电影本身的影视时空,又极大地拓展了受众的观赏时空,同时更极大地为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完美植入带来了传统语境、碎片化、后现代技法等诸多方面的强有力支撑。尤其是传统语境下的城市形象在微电影中的植入,能够极大地拓展微电影时空,可以将微电影的时空在上下五千年之间自由腾挪。[1]

(二)文化语境碎片化植入

城市形象其实就是城市内涵,城市形象在微电影中的植入与传播旨在以微电影的碎片化手段,塑造出形诸于影视的镜语美学,并以这种镜语美学诠释城市内涵。由此可见,在这种诠释过程中,城市形象的文化语境不可或缺,文化其实是城市除功能而外的最外显的一种传播要素,文化语境与传统语境是城市形象在微电影中必须植入的两大核心。城市形象在微电影的文化语境下更应表达为富有生机的文化秩序体,唯其如此,方能在微电影中树立起城市形象的同时,也在受众心中树立起城市不可磨灭的意象印迹。城市形象最终必将归结为一种文化语境下的构建与传播,因此,针对城市形象进行文化语境的碎片化植入势在必行,这种碎片化值入既需以具象化的文化造势,亦需突显亲近自然为主旋律的科学发展观,同时,更应贴近人文为主旋律的可持续发展观,形成微电影魔力下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晕染。

(三)后现代式碎片化植入

从现代传媒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观察,后现代与碎片化,已经成为现代传媒语境中的一种对于城市外显活力最具刻划力与表现力的展现形式。同时,随着影视艺术后现代时代的到来,随着传统语境与文化语境越来越趋向于碎片化的意识合流,在传统语境与文化语境碎片化意识合流的影响之下,在微电影中植入城市形象也必然需要后现代式的碎片艺术手段。城市宏大形象的微电影碎片化已经渐成现代传播的大势,城市形象以后现代式碎片化在微电影中的不断滋长,必将为城市形象的不断丰满化、不断全景化、不断深刻化提供全方位的补充与参照。并且,微电影的后现代碎片化植入,恰恰还能够突出城市形象的个性化,而城市形象的碎片化植入的无序表现与有序表现的有机组合,更能够将城市形象中的文化传统与现代风尚进行水乳交融式的展演,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当代文化的深情展现的后现代式碎片化植入,亦将是城市的可持续化的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

二、 微电影城市形象多级化传播

(一)城市形象象征式多级化传播

城市形象象征式多级化传播必须以碎片化方式进行,而这种碎片化方式恰是微电影的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微电影的碎片化其实就是一种时空辗压的被动结果,碎片化的时间辗压来自于整个生产生活律动的频率的显著提高,碎片化空间辗压则来自于以互联网通达信息所遍织起来的社会化分工、合作、交互等的显著提升,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辗压之下,碎片化传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2]在碎片化时代的不断辗压之下,基于微电影植入的城市形象传播也必然出现了一种多级化传播特质。这种多级化,一方面为城市形象建构起了基于平视视角下的感性的城市形象,这种城市形象通常在微电影中以温情方式加以表达;另一方面,则由微电影的后现代碎片化,为城市形象建构起了更利于传播的微电影中的理性的多级化表达。例如《苏州情书》这部微电影,即以由爱上感性的人象征一整座理性的城的传播技法实现了城市形象象征式的多级化传播。

(二)城市形象抽象式多级化传播

城市形象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种抽象于思想之上的荷载,城市形象既能够以象征形式加以具象化,同时,亦能够以抽象形式加以意象化。在微电影中为城市形象建构起具象化的象征式多级化传播的基础之上,还应该进一步为城市形象建构起基于抽象式的多级化的可供更顺畅传播的符号化系统,并且使得这一符号化系统能够在越来越多的微电影中进行不断强化与固化,最终完成城市形象的形而上的思想荷载之上的抽象完形。同时,城市形象基于抽象之上的符号化还能够在符号化系统的基础之上自由且多级地转换角色,既能在微电影中针对符号化系统本身进行基于镜语美学的隐喻式植入传播,也能够在微电影中将符号化系统与其具象化系统对照起来进行参照诠解式传播,并且,还可以在不断呈现与不断重复的前提下将城市形象、城市抽象、城市意象加以深度融合多级化传播。[3]

(三)城市形象名片式多级化传播

多级化表达以温情感性为切入点,以理性多级化的更立体式感官刺激的城市形象为浸染点,最终形成了既具具象化,又具抽象化的城市形象的多级化传播,但是,城市形象的植入传播却不应止步于此,城市形象的植入传播还应在具象化与抽象化的基础之上建立起名片式的多级化传播系统。这种多级化传播系统首先需要在城市形象的抽象化符號系统之中提取出城市的名片式要素,然后才能围绕着这些要素建构起城市形象的名片系统,这种名片式系统显然为城市形象的光速传播解决了无缝植入与无障碍传播等诸多最大的难题。城市与城市中的每一分子拥有着同样发展梦想与发展渴望,城市形象名片式多级化传播反而更需要视觉奇观的形象化刺激,唯有这种视觉奇观的形象化刺激才能更显著地展现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多极化特质。由具象化而抽象化,由抽象化而名片化,至此城市形象因应后现代碎片时代的植入与传播才算最终完形。例如,在《如果我在富阳遇见你》中,即采取了城市形象名片式的多级化传播,有机地将观众移情沉浸式地置于富阳这座城市的温馨怀抱之中。

三、 城市形象植入与传播主要策略

(一)城市形象传统与现代融合植入与传播策略

城市形象的名片式植入,不仅更具有较强的以点带面性,而且更具有较强的易植入性,以及极强的易传播性等后现代碎片化特质,这些特质显然已经为城市形象在微电影中的植入与传播开启了一个极速的后传播世代。并且,在微电影中植入城市名片式多级化传播的同时,城市也以其形象充实了微电影背景与内涵,在微电影中的城市形象以城市魅力展现的同时,城市形象也随着微电影的多级化传播而完成了整个多级化传播的全过程。微电影的诞生与极速崛起,昭示了一个碎片化的后现代与后传播时代的到来,同时,也昭示着一个“大众媒体”主导一切的时代的即将终结,而微电影等“小众化”“个性化”媒体则越来越广受大众的青睐,同时,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植入与传播策略显然是建构城市形象的两个传播基因式链条,而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则能够保证两个传播基因链条的有序与完整。[4]

(二)城市形象多元化植入与传播策略

微电影针对城市形象的传统与现代深度融合的传播策略,建立起了两条互动式传播基因链条,在此基础之上的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最大化地推动了整个城市形象植入传播的链式效应,而后续的城市形象化多元植入与传播,则针对城市外显活力及其未来图景进行了更加深刻的描绘与反映。诚然,城市形象是一种以视觉为被动印象输入源,以精神为主动印象输出源,以群体行为为形象具象化、立体化、人文化等织体的一种综合印象集合体。因此,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本身,即具有多元一体化的不可分割特质。城市形象多元植入与传播,同时更具有着多赢性,能够令微电影中所植入的城市形象经由更加多元化的视觉感知,而获得远超实际的传播效果。同时,城市形象在微电影中的多元植入与传播策略亦具有较大的多元灵活性。多这种意义上观察,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更应以其多元化完善城市形象核心要素的多元化、立体化、多级化、全景化,借以透过微电影的传播手段全方位地对城市形象加以尽情展现。

(三)城市形象意象化植入与传播策略

城市形象的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植入与传播,为城市形象浓墨重彩地书写了精神内核与文明底色,城市形象的多元化植入与传播,则为城市形象建构起了多视角、多层次、多梯级的城市内涵。同时,城市形象既需要内部公众的一致认可,又需要外部大众的广泛认同,城市形象中的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已经为城市形象意象化,构建起了一条正确的植入与传播直达轨道;而城市形象的多元化则更为城市形象意象化,構建起了一座多级化要素介入与多级化理念注入的植入与传播的直通桥梁。从植入与传播的终极策略视角而言,城市形象的意象化植入与传播已经呼之欲出。从技术视角而言,城市形象意象化植入与传播绝非一种简单的隐性植入,而是由城市形象意象化的繁杂中分擘出直指人心性,由城市形象意象化的广众性中分擘出独特性,由城市形象意象化的整合中分擘出发展性,由城市形象意象化的稳定性中分擘出可持续性。

结语

城市作为一种区域经济体与区域秩序体,其自身形象在微电影时代的植入与传播已经成为关乎城市参与城市间竞争,与城市谋求未来发展,以及最大化地获取城市所需资源的一种 当下直通未来的必要手段。城市固然有许多功能,但从普遍意义而言,城市首先给普通大众的第一印象必然是一种文化活力外显的群体表现。微电影作为文化秩序中的新生力量与生力军,首先即发韧于城市,城市的形象早已经从一开始起即内置于其中,更已经深深植入于其中。城市形象在微电影中的碎片化植入与传播,从文化意象而言,尚需受众主动意识的意象化拼接,因此,城市形象的微电影植入与传播不仅应着眼于今天,更应着眼于未来。城市形象的微电影植入与传播,亦不应只反映物质文明进步成果,更应成为一面精神文明进步的旗帜,微电影中的城市形象的终极传播不只为城市塑造了灿烂辉煌的今天的即视感,更为城市提供了足以决胜未来的视野展望。

参考文献:

[1]王丹谊.中国城市微电影中的创意美学——以《如果我在富阳遇见你》为例[J].艺术评论,2014(12):98-101.

[2]王坤.基于城市旅游形象推广的微电影与城市旅游的理性联姻[J].新闻知识,2015(6):75-76,103.

[3]崔思瑶,生晓云.城市形象微电影对城市文化的建构——以《苏州情书》系列微电影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5(11):33-35.

[4]魏宇昕.中小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全媒体路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11-12.

【作者简介】张晶晶,女,山东龙口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

作者:张晶晶

上一篇:保险法实施细则下一篇:北校部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