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2023-0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一体化发展 推动创新发展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建设纲要》)明确了我国交通发展的总体思路,确立了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交通强国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建设纲要》也对建设交通强国的任务作出了清晰的阐述。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建设纲要》强调指出,必须“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这三个转变简言之即: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一体化发展、推动创新发展。

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照高质量发展水准,我国交通领域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基础设施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绿色交通占比不高,能耗排放问题突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薄弱,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安全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精準发力,调结构补短板,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破解城市交通拥堵;形成广覆盖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促进交通建设与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构筑多层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促进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城市交通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实现出行服务快速化、便捷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眼“全出行链”“全供应链”,提供一站式“门到门”一流服务;客运建成大城市1小时通勤圈、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全国主要城市间3小时交通圈;货运发展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建设高效快捷运输体系,形成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3天送达的物流圈;加速共享交通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改善农村客运服务,创新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大力发展绿色交通,促进土地、海域等资源的集约应用;优化交通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大城市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公共汽车为主体的综合交通系统;营造宜人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提升交通安全水平,构建完善的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应急救援能力,解决道路交通伤亡率过高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深化国际合作,构建联通周边、服务世界的重要通道,建设综合交通国际门户枢纽,布局海运、民航、铁路全球服务支点;打造国际知名交通企业和品牌,提升竞争能力。

关于推动一体化发展。尽管我国基本形成了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但规划、建设、管理等环节尚待进一步理顺;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于行业发展。推动“一体化发展”就是要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促进综合发展。推动运输结构优化,支持大宗、长距离货物运输从公路向铁路、水路转移。发展公共交通,用价格机制调节私人汽车的使用。健全交通运输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交通运输法》,填补交通运输基础性法律的缺项;适应形势发展和新技术、经济新业态的涌现,修订、制定法律法规。

关于推动创新发展。尽管我国交通科技取得了许多标志性创新成果,但自主创新能力仍显不足;一些重要装备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智能化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推动创新发展就是要构建世界先进的交通技术体系,着力提升创新能力,突破核心技术,解决汽车、船舶、飞机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攻克载运工具节能技术,降低能耗排放;发挥我国电动汽车在产能、技术研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优势,实现“换道超车”;保持高速铁路领先地位,研发时速400公里级高速列车系统,攻克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铁路技术;巩固交通土建和港机技术的领跑优势。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要提升智能交通水平,发挥我国智能交通发展在市场、技术和制度的相对优势,建设综合运输智能管理平台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优化交通规划、调度指挥、运维管理,助力破解交通拥堵难题;推进车路协同技术研发,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实现自动驾驶。

当前,《建设纲要》已经发布,目标任务已经明确。作为交通人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交通强国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本文摘自傅志寰院士署名文章《为建设交通强国而奋斗》,略有删改)

作者:傅志寰

第2篇:加快文化科技创新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摘 要] 文化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主要表现为:通过催生文化新业态,拓展文化产业边界;通过促进文化产品或服务创新,提升文化吸引力;通过拓展传播路径,增强文化辐射力。政府和企业的协调努力是实现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科技 科技创新

[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列奥纳多·达·芬奇曾经说过:“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应该说,不仅艺术如此,整个文化产业均需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翱翔。因此,有人称科技与文化是一对如影随形的孪生兄弟,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发展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认识科技的潜力和边界,如何主动利用科技创新来推动文化产品、服务和业态的创新以及产业的升级,是文化产业面临的新一轮挑战和机遇。

1 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从时序视角看,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1]。出版业的初步形成无疑是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与应用的直接结果,而这两种技术的机械化发展则促成涵盖书报刊大工业化生产的现代意义上的新闻出版业的形成;20多年前,激光照排技术横空出世让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新闻出版业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20世纪上半叶,广播电视业的诞生源于无线电和电子技术的进步。1990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这个“第四媒体”及其相关产业的勃兴则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和普及的产物。

从区域视角看,科技发达国家或地区往往也是文化生产或文化市场兴盛之地。中国作为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源地,在近世以前,用中文记载的文献数量比任何别的文字的文献要多得多。1948年2月,最早担任牛津大学汉学教授的英国汉学家德和美的研究表明:“至少到1750年为止,中国书籍的数量超过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2]近代以后,由于科技发展滞后,我国文化行业也渐渐陷入落后的境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后者作为当今世界上掌握最先进文化科技的国家,文化产业产值约占国家GDP的五分之一,其中音像制品出口就超过航空航天业,成为第一大出口贸易产品,占据40%以上国际音像市场份额。因此,像加拿大这样的国家,其文化不得不适应美国的标准,并“沦落到要和美国竞争又要仿效美国的两难境地”[3]。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科技进步对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党和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将科技创新定义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强调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对利用科技进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相关政府部门则陆续启动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工程。如文化部的“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新闻出版总署牵头的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中华字库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等。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科技进步必将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对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式

科技与文化之间虽然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但本文主要关注科技对文化的作用,要着重探讨被誉为文化发展重要引擎的科技进步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从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看,科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式大致包括以下三种。

2.1 催生文化新业态,拓展文化产业边界

科技是界定产业边界的关键要素之一。中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文化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将直接导致新型文化业态的产生以及文化产业边界的向外拓展。文化科技的进步,是通过改变传统文化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创造新的文化需求,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群体,进而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拓展文化产业边界的。如果说以模拟技术为核心的文化科技业已造就了规模宏大的传统文化产业,那么,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文化科技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必将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和产业发展契机。

198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与文化的融合迅速改变传统的文化产业格局,催生出诸如动漫、网络游戏、数字娱乐业等新兴文化业态。这些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文化新业态,正在逐步成为文化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产业领域。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所指出的:“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内容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在世界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成为一个迅速增长的产业,并引领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种内容产业以创意为动力,将各种文化资源与最新数字技术相结合,融合重铸,建立了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产生了新的产业群落,培育出新的消费人群,创造出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4] 显然,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的要求正是科技作用于文化产业发展这一重要规律的基本反映。

2.2 促进文化产品或服务创新,提升文化吸引力

与一般的物质需求不同,文化需求具有更大的张力或弹性,而这种张力或弹性的释放程度又是与产品或服务的科技含量直接相关的。亦即是说,文化产品或服务中科技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文化需求,决定着文化的吸引力。因此,加强科技研发,提升文化产品或服务的科技含量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共同追求。近年来,迅速发展的3D技术、MPR技术正在通过提升影视产品和出版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文化产品或服务创新,增强文化产品的艺术感染力,提升文化的吸引力。

好莱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大片《阿凡达》正是凭借超高的科技含量吸引观众、赢得市场,成为全球第一部票房突破20亿美元的电影,并同时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9项提名,摘取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等多项大奖。正如一些媒体分析指出的,《阿凡达》吸引影迷的不仅仅是影片讲述的故事,更重要的是电影前所未有的3D视觉盛宴。可以说,这部真人演绎与特效制作完美结合的3D电影掀起了一场电影业的革命[5]。

如果说3D技术提升的是影视产品的科技含量,那么,MPR技术则给书报刊等传统纸质出版物带来了新的生机。基于MPR技术生产的出版物虽然具有与传统纸质出版物完全相同的外在形态及全部功能,但是,它植入了文字、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借助点读器,读者可以读取这些多媒体信息,实现无障碍的全媒体阅读。

电影、图书等传统文化产品借助高新科技,通过提升技术含量获得新生的上述事实表明,即使面临新技术的挑战,具有一定先发优势和市场基础的传统文化产品或服务只要能够积极拥抱新技术,通过提升技术含量以优化性能、改善功能、提升感染力,不仅可以重新赢得消费者青睐,而且可以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2.3 拓展传播路径,增强文化辐射力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村”成为现实。文化产品的传播速度提高、传播路径更加多样、传播范围大为拓展,从而使得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及其产业的辐射力进一步增强。18世纪,一本杂志从美国纽约寄到波士顿(约208英里)需要一辆驿站马车走8—10天[6]。如今,美国亚马逊、谷歌和苹果应用商店的一本书、一首歌曲、一部电影,如果不考虑政治、法律和商业的限制,几乎可以在瞬间传给全世界每一个可以连入互联网的受众。人们也不必一定要通过书报刊、收音机、电视机,或者亲自到剧场、电影院、博物馆才能消费和享用文化产品与服务。手机等通讯设备,iPad等平板电脑,Kindle、汉王等专门的阅读器,这些终端设备连同影音流媒体、虚拟博物馆等先进的内容传播技术和系统使得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欣赏自己喜爱的文化产品,享受便利的文化服务。

1990年代,克林顿任内的美国政府围绕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采取的“网络新政”,目的之一就是“让美国文化弥漫整个网络”。为此,欧洲人曾经指出:“我们在世界上的竞争者已经充分地意识到内容产业的潜力以及时不我待的发展机会”,“欧洲拥有宝贵的文化、商业、学术、产业信息资源和悠久的出版传统”,“必须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立即行动,为全球市场提供新颖的多媒体产品和服务”[7]。但近20年过去了,欧洲国家的官员在不同的场合承认,欧洲包括网络娱乐业在内的数字内容产业仍然落后于美国[8]。显然,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高度领先地位所带来的控制传播渠道的核心能力正是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

在全球许多国家,现有传播技术所提供的文化传播能力尚未被有效地开发利用,但是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已经呼之欲出。新一代互联网究竟将给文化产业带来哪些影响虽然仍在争论之中,但对其更为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以及即将围绕它产生的国际范围的激烈竞争却已有共识。我国文化企业只有未雨绸缪才能迎头赶上,甚至抓住超越国外同行的新机会。

3 实现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

科技进步虽然可以通过催生文化新业态,拓展文化产业边界,经由促进文化产品或服务创新提升文化吸引力,凭借拓展传播路径增强文化辐射力,但是,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的这些功能并不能自动发挥效用。没有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没有有效的人才保障,科技进步将难以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

政府是国家文化产业战略的顶层设计者,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扮演着文化产业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监管者的角色。在加快文化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能够而且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为文化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为文化创新主体提供有利的财政、税收与融资支持。其次,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尤其要充分意识到知识产权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再次,政府应该根据文化产业集群的特点,科学规划和组织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积极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相关精神,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建立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企业是文化科技落地,并真正将之转化为文化产业能力、提升文化产业能级的主体。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利益归属可以发现:在音乐产业,它们转移至像苹果那样的公司;在图书业,它们转移至拥有电子阅读器Kindle的亚马逊之类的机构;在很多其他媒介领域,它们转移至谷歌——谷歌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媒体公司[9]。这些世界级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拥有深厚的科技专业知识背景并成为文化产业的佼佼者。正如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副总裁李明描述的:“看起来全是文化产业,走到背后看全是科技。”因此,从市场主体建设的视角看,为了加快文化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企业一方面要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市场需求,研发为用户带来价值的创新应用设计、人性化设计和安全可靠的设计,实现科技的应用创新。惟其如此,文化企业才能最终实现科技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创新双螺旋互动,提高科技创新力,或者在文化新业态培育上,或者在文化产品或服务创新上,或者在提升传播渠道控制力上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事业发展人才优先。人才是文化科技创新的关键,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需要一支兼具创意、技术与经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多学科背景是文化科技人才的重要优势。在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不少搞文学艺术的人都在学习生物学[10]。因为在以数字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标志的现代社会,科技与人已经形成难解难分的关系,不懂科学,就不能深入理解人性和人的行为。但在我国大陆地区,我们很难看到这种氛围。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获得成功的首要因素是其人才优势。然而,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素养还远远达不到要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0年发布的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虽有明显提升,但2010年中国大陆(不含台港澳地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公民的比例仅达3.27%,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水平。这正是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从人才视角看,有针对性地加强文化科技人才培养,提倡和鼓励终身学习,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与文化领域创造性劳动相适应的人才使用制度以及与文化生产规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应该成为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项优先工作。

注释

[1]汪波.发挥高科技对文化产业的引擎作用[N]. 光明日报,2011-07-03

[2]转引自:刘海峰. 简评《明代科举文献研究》[N]. 光明日报,2009-12-15

[3][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著;黄静生等译. 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71

[4]金元浦. 从文化产业到数字内容产业[J].今日中国论坛,2005(12):32-35

[5]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1/10-27/3417127.shtml

[6]Sammeye Johnson, Patricia Prijatel. The Magazine from Cover to Cover: inside a Dynamic Industry[M]. New York: NTC Publishing Group,1999: 68

[7]Frans De Bruine. Pan-European Facilitation: the Role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M]. In: Brian, Margot Blunden. Electronic Publishing Strategies. Leatherhead, Surrey: Pira International, 1996: 337-354

[8]http://info.tele.hc360.com/2011/06/080919294835.shtml

[9]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21339

[10]阎平. 以科技进步促进文化创新[N]. 中国文化报,2004-12-06

作者:方卿

第3篇:科技创新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摘 要: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的增长极。近年来,以技术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技术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它极大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技术创新;文化产业;实现路径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发展到由传统的资源消耗、投资拉动和粗放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创新推动和内生增长模式的历史转折时期。文化产业强大的关联带动效益,能够有力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科技创新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引擎,在其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把一切可能的技术成果都尽快地体现其中,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因此,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是加快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由于文化产业的内涵过于广泛,目前学术界对于技术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并没有彻底的系统表述。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领域:

1.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研究。胡惠林的《文化产业学》[1],归纳了文化产业运动的特殊规律,其中提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前导规律”,认为生产技术与传播技术是推动文化产业革命的主导力量。解学芳在《论科技创新主导的文化产业演化规律》[2]中指出文化产业演化周期随着科技创新周期的缩短而缩短,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协同循环发展。尤芬、胡惠林的《论技术长波理论与文化产业成长周期》[3]比较具体地分析了熊彼特等人提出的技术长波理论与文化产业成长周期的关系,认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突破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历史进程。徐俊、丁烈云在《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4]中提到科技创新在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科技业发展的原动力。”罗娟《科技创新引领文化产业发展》[5]中则进一步深化,涉及到了文化产业的内容,认为科技创新有利于加速新兴文化内容的兴起与发展。科技创新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出来。

2.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洪霁在《文化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 协同发展》一文中指出,加强文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这个建设要以先进技术的自主研发为重点,以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载体,充分利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装备技术水平和制造技术水平[6]。王志刚在《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一文中提到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应当积极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7]。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贾旭东研究员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用高科技成果来提升传统的文化产业;二是推动文化内容和科学技术的融合,创造新的文化业态。中央相关的文件里,也就文化与科技融合提出了具体要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大力提高中国文化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科技创新,加快文化领域核心技术的研究,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推动文化业态更新。2009 年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3.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现方式研究。方卿在《加快文化科技创新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一文中提到,文化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通过催生文化新业态,拓展文化产业边界;通过促进文化产品或服务创新,提升文化吸引力;通过拓展传播路径,增强文化辐射力[8]。徐俊、丁烈云在《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一文中提道,“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战略研究,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文化产业科技发展的目标、优先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重点发展领域及保障措施。”常莉在《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9]中提道,加强对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研究;提高文化生产主体的技术吸收能力;提高文化产业生产链条的科技化含量;促使文化产业增长与技术创新周期的融合,这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战略。

4.关于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为的研究。国内相关理论经过了不断的变迁与创新,产生了一部分很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中共中央历来十分注重对科技创新与政府行为的研究和决策,江泽民同志在《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10]中宣布:“中国将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的开幕式讲话中定义了“自主创新”,并对“创新型国家”的标准进行了描述: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要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从科技创新中政府职能角度分析,郑传锋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定位》[11]中从政府的职能作用角度考察科技创新,并对中国科技创新中的政府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论科技创新与政府服务功能的完善》[12]一文中,刘江翔提出,政府应是科技创新的“掌舵者”、“助推者”“护航者”,“市场”的“补位者”。从基于科技创新的政府行为对策探讨的角度,刘兴远认为科技创新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要从政府角度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并在政策扶持、宏观环境、创新产学研一体化机制、金融支持、风险投资机制、人才激励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章新华指出科技创新政策对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外在的集约性作用、内在的倍加性和关键性作用。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顾江表示:“政策推动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效率低下和制度缺失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在国家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后,有更多的学者对科技创新与政府行为进行了研究。

5.关于企业在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应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顾江表示,企业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设计以需求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再加上企业战略资源来发展文化科技。传统文化产业应该关注科技创新的发展,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和科技水平,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但是当前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概括来看主要有:对于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下的政府政策研究多是从具体的角度出发,从区域或行业的角度进行研究,缺乏宏观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国外经验与当前中国的国情结合不足。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并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面对经济下滑,文化产业有逆势而上的特点,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把握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核心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解学芳.论科技创新主导的文化产业演化规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 尤芬,胡惠林.论技术长波理论与文化产业成长周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4] 徐俊,丁烈云.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6,(3):17-21.

[5] 罗娟.科技创新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艺术科技,2009,(4):33-35.

[6] 洪霁.文化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 协同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3-01-01(007).

[7] 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2012,(2):54-56.

[8] 方卿.加快文化科技创新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J].出版科学,2012,(4):9-12.

[9] 常莉.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4):25-28.

[10] 江泽民主席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社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J].中国青年科技,2000,(7):5-7.

[11] 郑传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定位[J].经济师,2003,(5):12-13.

[12] 刘江翔.论科技创新与政府服务功能的完善[J].闽江学院学报,2009,(1):5-10.[责任编辑 陈丽敏]

收稿日期:2013-06-19

作者简介:张珂鸣(1988-),女,山东淄博人,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作者:张珂鸣

第4篇: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

科技信息 0本刊重稿0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2010年第25期

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

以秦皇岛为例

魏玉亭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 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重视科技创新,充分运用高新科学技术去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魅力,开发新兴文

化领域的各个项目,扩大文化产品的影响范围,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是当今世界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

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秦皇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科学技术

的发展推动着文化的发展,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打造就

了许多新形态的文化,如:网络游戏、网络视听、手机文化、网络出版、

数字节目、三维动画等。为文化艺术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

使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并且,其传播速度更加便捷迅速。科学技术使

得传播的载体更加宽泛,数字技术制作的文化节目,可以同时在网络、

数字影院、电视台、手机、数字出版物上使用。以互联网为载体,学术文

献数据库、游戏出版、教育出版、音像出版、网络原创文学、电子图书出

版、网络博客出版等都发展迅猛,这都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创新。以秦皇

岛市为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皇岛市地理位置优越,人口众多,各种文化需求十分丰富。它位

于河北省东北部,东北接辽宁省绥中县,西北临河北省承德市,西靠唐

山市的滦县、迁安,北依燕山,南临渤海,风景绮丽,气候宜人,是历史

文化名城,也是唯一一个以皇帝的名字命名的旅游城市。西南距石家

庄483公里,西距首都北京280公里,距天津220公里。秦皇岛有天下

第一雄关山海关,有国际知名的夏都北戴河。从地理位置上看,秦皇岛

毗邻京、津、唐,独特的两环区位优势,京津文化圈和环渤海经济文化

圈的强势文化和文化产业为秦皇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信

息、经营、管理、产品等方面的机遇和样板。

秦皇岛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分布广,底蕴厚,文化遗存

多,艺术种类多。目前秦皇岛市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1项.昌黎

地秧歌、抚宁鼓吹乐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昌黎地秧歌、抚宁鼓吹乐、抚宁太平鼓、青龙猴打棒、孟姜女传说、

伯夷叔齐历史传说、昌黎民歌、昌黎吹歌、抚宁皮影雕、抚宁剪纸、卢龙

县秧歌、青龙满族自治县满族秧歌、卢龙县民间诗词、赵家馆饺子制作

技艺等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先后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名录。秦皇岛的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人文优势。

近几年,秦皇岛市适应旅游消费新需求,贴近市场,围绕着秦皇岛

旅游业,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不断创新文化产业,把创新文化产品与

活跃旅游市场紧密结合,不断的提高秦皇岛的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建

设的水平,旅游和文化产业互相促进,互相支撑,仅北戴河一个区文化

及文化创意产业一年创造的产值占到该区GDP的25% .近几年.通过

不断创新文化产品。秦皇岛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创造的增加值不断增 长,2008年达到11亿元。以市场之手.实现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合理 调配。秦皇岛的文化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秦皇岛的文化产业的各种活动,都和科技创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把高科技的工业文化产品和旅游文化结合起来,运用高新技术去 改造和开发新兴文化内容;把高科技的文化创意和传统的文化产品结 合起来,把传统的文化产品和旅游市场结合起来,扩大文化产品覆盖 范围,提高其影响力,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在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 景区剧院里上演的的大型室内乐舞情景剧《海誓·南戴河》中,LED背 景、雨幕、落沙等现代舞台手段的综合运用,当地独有的传统抚宁吹 歌、抚宁秧歌.以及抚宁太平鼓等民间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入到舞台; 2010年8月14,同一场地上演的“我们的节日·七夕”首届中华爱情节 演出中,五只、十只、千百只喜鹊由远及近,形成鹊桥,银河两侧的牛 郎、织女星渐渐靠拢,在会合的一刹那,观众席里无数个粉红色的“心” 形气球舞动成爱的海洋。在碧螺塔酒吧公园的高科技的灯光音响、北 戴河首届海滩音乐节中多元立体舞台、奥林匹克公园高清水幕投影、 秦皇求仙人海处景区的舞台设计和灯光舞美的千变万化,为演出增色 颇多。这些都是大产业、高起点、高科技的产业化运作.这样大大推动 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个文化应当通过高科技手段用现代人喜欢接受的方式展现出

来,而不仅仅是通过文字去阅读。过去只有印刷复制,而现在录音录 像、电子出版、网络直播、数字化等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文 化艺术产品可以批量生产,文化艺术品的附加值增长。在过去,一场演 出,只有现场的观众能欣赏到,现在电视、电脑可以转播、直播,网络技 术可以录音录像、直播,用现代化的方式.使得文化艺术能成为产业。 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数字技术不仅带来了新兴文化产业的兴起.也 被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舞台表演、新闻出版等传统文化产业.成为促 进传统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秦皇岛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的大型

情景剧《海誓·南戴河》,运用数字技术,极大丰富了舞台艺术的表现手 段和艺术魅力,歌舞为主的舞台表演中,民歌、渔歌号子、拉网小调、抚 宁吹歌、抚宁秧歌、抚宁太平鼓等民间艺术形式的巧妙地融人,武术、 柔术、杂技绸吊等手段的穿插运用,剧目形式变幻多样和现代声光科 技与LED相结合的方式,将海洋元素引入剧场,其间万帆齐放、海市 蜃楼、海底世界、海潮汹涌等场面。展现给观众的是优美的视觉享受. 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海洋之中,在室内体验碧海金沙南戴河的动人传说 和善良的秦皇岛人民的勤劳勇敢,实现了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近年来,秦 皇岛政府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建设,吸引高科技企业及文化产业公司.加大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力 度,以人才优势推动河北文化产业科技升级。2010年5月17日,第七 届秦皇望海祈福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设在北京梅地亚中心,邀请新

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百度网、新浪网、中新社等 5O多家新闻媒体出席,请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毕福剑主持,借助广

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借助文艺创作与表演,开始开展地方性文化

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整合运营。很多实际例子表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 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而在我国的文 化产业领域,重视科技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例子也并不少见。 秦皇岛借助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科技创新层面、文化创新层

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且卓有成效.对于在其他城市的推广也是有借 鉴意义。

.

作者简介:魏玉.~(1982 lO一),女,硕士,河北秦皇岛人,燕山大学艺术学院 音乐系助教。

※基金:2010年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科

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 — 以秦皇岛为例》阶段成果,项目 编号201001A439,课题主持人为魏玉亭。课题组成员有王文龙、张竹 岩、焉树芬、贺敏。

[责任编辑:汤静]

15__

第5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一、农业科技创新

近年来,高邮市始终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依托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基地建设,引进新技术,推行新模式,推广新成果,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高邮市委市政府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五大行动之一,并出台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基本现代化的实施意见》。通过政策支持、组织保障、资金支援等,全力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品种和技术创新

市科技部门做好成果申报,争取资金扶持,促使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此外,通过调整品种结构,大面积推广良种,使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苏邮Ⅰ”蛋鸭配套系已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并列入了今年全省农业主推品种;14家罗氏沼虾虾苗厂年产虾苗30亿尾,补齐了罗氏沼虾虾苗供应长期依赖外地虾苗厂的短板。

2、以资源优势与科技优势融合助推农业项目。

近年来,该市与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江南大学、里下河农科所等联合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合作项目,深入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目前,富裕达公司依托国内知名院校,成立了“高邮市罗氏沼虾研究所”,专门研究罗氏沼虾育苗、养殖、加工等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高邮鸭集团成立了全国鸭蛋加工行业唯一的“国家蛋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禽蛋分中心”;双兔食品公司与江南大学合作,开展米乳、糙米汁等产品精深加工;戚伍水产公司成立了“罗氏沼虾养殖与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罗氏沼虾精深加工已组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

3、以人才推动科技创新

高邮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以专项科技经费鼓励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先行先试,聘任了科技特派员79名,培植科技示范户3500户,建立科技示范基地40个。同时,认真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实现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村村全覆盖。

4、以创新机制开发农业项目

高邮市在创新农业开发项目上明确三点要求:一是通力协作,明确责任,合力推进项目建设。该市对项目区乡镇明确专人负责,对施工单位、监理部门要求各负其职保工程质量,要求市农开局、财政局加强监管和督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二是把握节点,争分夺秒,加速推进项目建设。该市对项目区乡镇和中标企业要求排进度,对项目建设内容序时推,要求施工单位做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突击在一个月内完成土方工程任务。三是咬定目标,争创一流,精心打造优质工程。该市明确提出了“扬州争第

一、全省争优秀”农业开发的目标,切实要求相关部门要按照设计把好数量关、质量关、效益关。市农开局做到落实专人监督,加强跟踪督查,并在项目区乡镇邀请当地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能力强素质高的村民代表组成“民间监理小组”,全程跟踪项目的实施。

5、创新开发思路,构建农业产业化集中区

①集中区建设全面启动,稳步推进。为了从组织上保证集中区建设,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高邮产业化集中区建设领导小组”,配备了相关工作人员,从而实现了集中区建设有组织、有班子、有人员。②出台集中区建设规划。这规划规定了集中区的区域,主要指紧靠省级高邮经济开发区,从京沪高速入口至北关河约二公里地段,沿高兴东公路南北两侧建设集中区。到“十一五”期末,集中区规划占地面积1500亩,凡属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贸易企业及项目可优先落户集中区,其它项目原则上不得落户集中区。建设规划的出台,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在土地趋紧的大背景下,为集中区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③明确集中区发展目标。按照省和扬州市农开局要求和高邮市“三个倍增”计划,我局确立了集中区“十一五”发展目标,即到“十一五”期末,集中区农副产品加工及贸易企业达30家,比2006年增加20家以上;经济总量达40亿元,比2006年增加30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3万户,比2006年增加5万多户。④周到服务进区企业。我局把服务进区企业及项目作为推进集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一是主动服务。设立服务热线,24小时不关机,谁叫谁到,上门服务。局负责同志还经常深入企业,了解发展情况,听取企业意见,及时帮助协调和化解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全方位服务。特别是新进企业和项目,局负责同志帮助跑政府、跑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疏通审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在项目开工投产后继续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刚进区落户的高邮市龙宇食品厂,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办好了进区用地、规划、建设等各项手续,投资客商非常满意。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出台了优惠政策,在我局的争取下,凡落户集中区的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企业及项目,除在供地上得到保证外,还可享受工业生产加工型项目的一切优惠政策。二是包装、推介项目,年初我局包装了20多个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借助省和扬州市农开局农开网向外推介,同时还主动参加扬州市农开局和市政府在外举行的各类招商活动,积极宣传高邮农业开发,推介高邮农业项目。三是调动和发挥集中区所在地政府的作用,集中区的区域主要在龙虬镇,我们主动与龙虬镇党委、政府做好沟通,争取地方的理解和支持,合力打造集中区的局面已初步形成。⑥积极争取国开项目扶持。在国开办、省和扬州市农开局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以来,集中区争取了两个农业开发项目,一是国开投资参股经营项目,中央和省财政共同投资参股2800万元,支持我市双兔米业集团发展优质稻米深加工项目;二是国开重点产业化项目,投入国资900万元,支持我市富裕达公司发展无公害特种养殖饲料加工项目。随着这两个重点项目的实施,必将大大提升集中区的形象,支撑和拉动集中区的建设。

二、崛起的农业产业集群

1、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崛起特征 江苏扬州高邮市的农业产业集群,是以粮食等传统产业和产品为基础,与现代生产经营手段相结合的产业集群,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增产增收两大目标建设中非常典型。以政府的高效推动、经济体的利益驱动,和资金、技术、人才的专业化联动,正在形成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邮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大力推动下,高邮已发展成为苏中最大的名优农产品生产区域之一。建成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高邮产业化集中区、司徒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高邮鸭蛋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区、全国罗氏沼虾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和一批省、市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有10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8个农产品获得省无公害农产品证书,58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高邮麻鸭、高邮咸蛋、松花蛋、双兔大米、珠光大米、秦邮董糖、秦邮醉蟹等名牌产品闻名遐迩。高邮农业产业集群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优势特征:

①、政府主导性。以往各地形成的产业集群,或依托自然资源逐步发展,或靠经济资源拉动,逐步形成企业共同价值链。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有一个鲜明的主线——农业综合开发,这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农业发展战略。“只要在产业集中区投资建厂,农业综合开发就优先立项扶持”,扬州农开局樊必余局长的这句话,一语道破了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政府主导性特征。由政府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制定规划和优惠政策,启动政府资金扶持,引导各方投入,并按市场规律组织好产业的衔接,并强有力地带起千百万弱势的农民致富。

②快速聚集性。世界性的产业集群现象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和德国,其快速发展则是战后的60年代,历经近半个世纪的衍生过程。我国其他地方的产业集群也大多经历20多年才形成规模。而高邮农业产业集群中,最早立项的高邮鸭集团项目,距今不过5年的时间。短短5年,进区企业12家,年销售额13.7亿元,带动农民76180户。产能快速扩张:如双兔米业30万吨、高邮鸭蛋1.5亿枚、富裕达饲料7万吨、戚伍水产2800吨、日兴生物1650吨、绿科生物850吨,等等。

③、专业协作性。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依托农业综合开发9亿多元投资打造的50万亩里下河粮仓,60多万吨的粮食产量、近10万吨的优质水产品,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由双兔米业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优质米,副产品米糠作为富裕达集团生产虾饲料的原料,西湖水产品加工厂进行水产加工,绿科生物和日兴生物科技公司则利用虾等水产加工副产品进行生物制药等高端产品生产。这种紧密型的专业协作性产业集群,与以往那种企业围绕某一产品,分定原料或零部件加工、产品生产、销售等分散型的专业分工性产业集群截然不同。

④、科技创新性。科技创新是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而高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科技创新功能似乎更加突出。稻米生产中引进筛选优质品种,通过精确施肥、品质调优、“小壮高”栽培、节水灌溉、稻鸭共作、稻田养殖、高茬麦套稻、机插秧等技术组装,打造出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在加工环节实行科技产业化开发,直接立项高科技企业,把产业集中区的产品档次,由稻米、水产品等初级加工,经过饲料等接口产业,迅速提升到保健、化妆品、生物制药等高端产品。

⑤、利益驱动性。政府主导是否带来扭曲竞争机制、资源配置失衡、不计成本、重复建设等老问题?实际上,市场的驱动力贯穿着高邮农业产业集中区建设的始终,农业综合开发顺势应时加以科学引导,才出现了目前的繁荣。当苏南等发达地区农耕经济逐步萎缩,苏北、苏中地区现代农业快速增长,“长三角”的龙头上海等超级城市群的高端农产品消费需求渐成趋势时,巨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商业利润,造就出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迅速崛起,就在情理之中了。

2、高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因

在高邮市一个面积8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万的龙虬小镇,何以在仅仅不到5年的时间,产生了一个产值12亿元的农业产业集群呢?而且据说核心区面积只有673亩,就集中了双兔米、高邮鸭、富裕达、绿科生物、戚伍水产、日欣生化和一个水产品交易市场等7家企业。实际上,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开放发展的程度有很大关系,是特定历史背景、经济制度、人文环境下的动态衍生,是市场配置资源、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推动、科学规划、综合开发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就至少有以下一些原因。

1、有优越的人文地理条件。据扬州市农开局的同志介绍,高邮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中部,京杭运河、京沪高速公路和淮扬省道纵贯南北,堪称八府通衢。秦筑高台建邮亭,汉代成建制,历史悠久。高邮湖、大运河,湖滩密布,河流交错,典型的水乡平原造就了丰饶的物产,尤以农林水特产品居多。高邮人“亲商”,自古即商品集散地,近代贸易也有一百多年历史。

2、有雄厚的农业开发基础。高邮市已经实施了18年农业综合开发,有36万亩中低产耕地得到了改造,占全部耕地的七成以上。基本农田中水利设施、防护林网、技术推广体系基本建设到位,农业生产已经初步实现水利化、机械化、合作化、科学化的现代农业水平。特别是近些年高效农业的强力推进,使土地产出水平、生产经营水平和农产品数量及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3、有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18年开发,高邮已经成为全国产粮大县和特色农林水产品生产大县,迫切需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龙头企业也看好了高邮的农业优势和“长三角”的市场需求机遇,积极要求发展高端农产品生产。循环经济的发展则需要稻米、禽业、水产等优势产业的联动互补,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也需要产业集聚,以形成人流、商流、物流优势,促进市场营销、行业互动、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新增长极的形成。

4、有与时俱进的开发理念。在江苏期间,感受最深的还是上上下下干部的开发理念。扬州农开局的同志讲,我们的准则是“做人、做事、做特色”。一是创新开发理念,咬定效益不放松,千方百计发展高效农业,一心一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扩大投资效应,以一个百人左右的开发队伍,几亿元的开发投入,集聚起20多亿元的项目建设规模;三是打造开发文化,在工作上、项目建设上努力争,向前抢。匆匆走过江苏的几个县,看到几则有趣的标语:“在工作中显本事,在发展中比能耐”;“不拼不抢是废人,错过机会是罪人”;“发现问题是能力,解决问题是政绩”。我想高邮的崛起与这个“争”和“抢”很有关。他们“争”、“抢”什么?争效益,抢机遇!发展是硬道理,农民富了是硬道理,所以,坚持发展高效农业就不动摇。

3、高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思考

农业产业集群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经济现象,对我国今后的农业和农业综合开发具有怎样的影响和作用,尽管高邮农业产业集群刚刚起步,尚处于崛起过程中,我们还是从中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①、发展区域农村经济的推手。高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证明,借助产业集群,通过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纵向链结,继而形成关联度高的企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同时,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既在基地、产品信誉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又在资金、技术、生产经营等方面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基础和发展条件,进一步助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进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②、建设现代农业的载体。以相对完善的生产条件和物质装备为基础,有效地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等要素来组织生产和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养业,也包括了农用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甚至也包括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与传统农业以自给为主的取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相比,现代农业中,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农户广泛地参与到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中,实行产业化经营。高邮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经验说明,农业产业集群以其前瞻性理念、链结性功能和实践性作用,对于现阶段,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促进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延伸生产经营领域,转变农户传统观念,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③、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步好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产业集群都是在农村和小城镇兴起的。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打开了空间,为广大农民在更广泛概念的生产经营领域增收找到了出路,为新农村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既增加了农村的集体积累,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又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是实现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有效实施步骤。江苏扬州高邮市以36万亩高标准农田、12家龙头企业,带起7.6万户农民集聚发展优质农产品加工制造业,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僵局,一着棋赢满盘皆活,实属难能可贵。

④、农业综合开发的新风向标。高邮,乃至扬州市、江苏省的经验,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立起了一个新的风向标,这就是向高效农业发展,向现代农业迈进。具体讲:

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增产目标,在新形势下的内涵是:在坚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同时,更加注重设施水利化、耕作机械化、生产专业化和经营合作化,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建设经验。在坚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大力推进高效农业建设,为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探索新途径。在坚持生产领域工程措施硬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技术市场开发、股份制开发等生产关系领域和优质农产品安全、集约性开发等新领域的软投入,为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增收目标,需针对农村分散经营的不利状况,以集聚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纽带,以高效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实行土地上的适度规模经营,生产上的自主合作经营,产业上的集群协作经营,在不同区域、不同领域,形成众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开创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新局面。

三、江苏省优质稻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高邮市成立

这将有效地促进我省乃至全国稻米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据了解,高邮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的重要基地之一。高邮农业综合开发起步早,尤其是通过深入实施“科技兴农”,充分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目前,形成了鸭业、新兴的鹅业、特色水产业、规模化林业和传统的优质粮油业大农业的“绿色五业”。优质稻米是全市农业的主导产业,水稻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全国先进的行列。其中,全国第一个两系杂交超级稻“两优培九”,就是从高邮开始制种、示范、推广开来的。

尤其是“十二五”以来,高邮作为江苏主要稻米产区和全省优质稻米重点示范县市,随着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全市以稻米产业升级为目标、以优质稻米资源为基础、以深加工技术开发为重点,加大成果转化应用性研究,全力打造稻米精深加工新高地。至今,在界首、马棚、周巷、周山等乡镇采取集中连片开发,建成了一批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高邮水稻种植已成为当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绿色产业,其成功经验关键在于建设更高标准和更大规模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确保优质原粮产量,在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专业化生产,确保优质原粮品质。同时,大力扶持与培育稻米精深加工企业,带动了本地区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据介绍,江苏省优质稻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稻米产业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组成,将以推动稻米产业技术创新为目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保障科研与生产紧密衔接,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推动稻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稻米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创新驱动进百企

大力开展“创新驱动进百企”活动,着力在项目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载体建设等方面谋求突破,为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推进“创新高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加强科技项目建设,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高邮“两新三主”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科技项目,推进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申报国家创新基金1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省工业、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个,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2个,省科技支撑社会发展项目5项,扬州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8个。今年以来,高邮新认定国家高企9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产品57个,完成科技服务业增加值2.58亿元。依托省级孵化器高邮市创业中心及高邮市富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完成国家级火炬环境平台建设。

同时,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省高新技术产品、重点项目,申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个,组织两家企业进行重大成果转化项目验收;组织11家企业申报省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江苏航天水力设备有限公司申报的“大型高效节能叶片泵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和江苏戚伍水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优质安全淡水鱼虾精深加工制品产业化开发”项目已进入公示阶段。

2、强化产学研合作,着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积极巩固和发展现有政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和活动品牌,培育重大技术创新源。4月24日,我局组织开展了“高邮市产学研深度洽谈会”活动,结合高邮产业特点,邀请近百名有关博士、专家教授,与相关企业进行行业咨询、技术服务,重庆大学与市政府签署校地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16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今年以来,先后组织高邮近百家企业参加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题洽谈暨扬州市科技合作展示洽谈会等产学研活动。上海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嘉敏教授等12位科技嘉宾参加了上海推介会,现场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4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教授作为高邮市特邀嘉宾出席哈尔滨推介会并致辞,任南琪院士的第一个院士工作站就建立在高邮市的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目前该院士站运行状态良好。活动中高邮企业代表积极寻求合作、扩大交流,部分企业还在会上与相关高校达成合作意向。截止目前,高邮已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43项。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效明显。一是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宣传,“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发放宣传资料1500多份,接受近百位市民咨询;二是专利申请、授权量稳步增长,目前累计申请专利3075件(其中发明专利501件),占全年任务的89.1%,专利授权46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3件);三是积极组织申报相关知识产权项目,上半年组织菱塘乡申报知识产权管理集群试点,组织10家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创建,组织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扬州普林斯化工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绩效,江苏长城电缆有限公司和江苏科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获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先进单位。已组织12人次参加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

3、因地制宜,着力推动载体和平台建设

围绕高邮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增强载体孵化育成功能为重点,着力加大各类载体内涵建设。强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不断提高对高成长性企业的承载能力。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二期2.5万平方米孵化器、3.3万平方米加速器峻工,1.2万平方米人才公寓主体完工,已启动管道、绿化等配套施工,1.5万平方米科研大楼(11层)建至10层;2.5万平方米江苏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峻工进入内部装修;科技招商工作全面开展,己有多个高科技项目入驻创新载体;3.5万平方米城南新区智慧大厦(软件产业园)4月18日开工。同时加快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进照明器具、电线电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重点解决影响和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加快创新资源整合和集聚,实现开放式服务,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今年以来,共申报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中心8家,产学研重大创新载体1家,产学研重大创新战略产品1家。

截止目前,高邮现有55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全部建立研发机构,全市已建立2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院士工作站,7家市级院士工作站,1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另外,2家企业建立了国家级研发中心,分别是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虾蟹类综合利用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高邮市红太阳食品有限公司的“国家级蛋品技术研发分中心”。

4、围绕产业需求,着力集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一是申报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人,并协助市人才办组织申报、省“创新团队计划”1个、省“双创计划”23人、省“博士集聚计划”31人。二是申报国际合作项目4个,并帮助新港电机联系省对外交流中心与以色列合作。三是联系科技镇长团,与团员深入企业,筛查人才计划项目。省第六批“科技镇长团”选派人选全部对接成功。四是启动实施“秦邮人才集聚计划”,打造高邮引才品牌。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教与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服务高邮创新型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同时与上级人才计划相配套、相衔接,打造地方人才特色品牌,高邮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实施“秦邮人才集聚计划”,制定下发了《“秦邮人才集聚计划”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对凡来高邮自主创业和企业引进的创新类高层次人才,符合高邮基本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集聚壮大,并能或已经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高层次人才,最高给予200万元资助

第6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一、农业科技创新

近年来,高邮市始终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依托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基地建设,引进新技术,推行新模式,推广新成果,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高邮市委市政府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五大行动之一,并出台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基本现代化的实施意见》。通过政策支持、组织保障、资金支援等,全力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品种和技术创新

市科技部门做好成果申报,争取资金扶持,促使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此外,通过调整品种结构,大面积推广良种,使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苏邮Ⅰ”蛋鸭配套系已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并列入了今年全省农业主推品种;14家罗氏沼虾虾苗厂年产虾苗30亿尾,补齐了罗氏沼虾虾苗供应长期依赖外地虾苗厂的短板。

2、以资源优势与科技优势融合助推农业项目。

近年来,该市与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江南大学、里下河农科所等联合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合作项目,深入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目前,富裕达公司依托国内知名院校,成立了“高邮市罗氏沼虾研究所”,专门研究罗氏沼虾育苗、养殖、加工等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高邮鸭集团成立了全国鸭蛋加工行业唯一的“国家蛋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禽蛋分中心”;双兔食品公司与江南大学合作,开展米乳、糙米汁等产品精深加工;戚伍水产公司成立了“罗氏沼虾养殖与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罗氏沼虾精深加工已组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

3、以人才推动科技创新

高邮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以专项科技经费鼓励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先行先试,聘任了科技特派员79名,培植科技示范户3500户,建立科技示范基地40个。同时,认真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实现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村村全覆盖。

4、以创新机制开发农业项目

高邮市在创新农业开发项目上明确三点要求:一是通力协作,明确责任,合力推进项目建设。该市对项目区乡镇明确专人负责,对施工单位、监理部门要求各负其职保工程质量,要求市农开局、财政局加强监管和督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二是把握节点,争分夺秒,加速推进项目建设。该市对项目区乡镇和中标企业要求排进度,对项目建设内容序时推,要求施工单位做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突击在一个月内完成土方工程任务。三是咬定目标,争创一流,精心打造优质工程。该市明确提出了“扬州争第

一、全省争优秀”农业开发的目标,切实要求相关部门要按照设计把好数量关、质量关、效益关。市农开局做到落实专人监督,加强跟踪督查,并在项目区乡镇邀请当地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能力强素质高的村民代表组成“民间监理小组”,全程跟踪项目的实施。

5、创新开发思路,构建农业产业化集中区

①集中区建设全面启动,稳步推进。为了从组织上保证集中区建设,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高邮产业化集中区建设领导小组”,配备了相关工作人员,从而实现了集中区建设有组织、有班子、有人员。②出台集中区建设规划。这规划规定了集中区的区域,主要指紧靠省级高邮经济开发区,从京沪高速入口至北关河约二公里地段,沿高兴东公路南北两侧建设集中区。到“十一五”期末,集中区规划占地面积1500亩,凡属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贸易企业及项目可优先落户集中区,其它项目原则上不得落户集中区。建设规划的出台,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在土地趋紧的大背景下,为集中区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③明确集中区发展目标。按照省和扬州市农开局要求和高邮市“三个倍增”计划,我局确立了集中区“十一五”发展目标,即到“十一五”期末,集中区农副产品加工及贸易企业达30家,比2006年增加20

家以上;经济总量达40亿元,比2006年增加30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3万户,比2006年增加5万多户。④周到服务进区企业。我局把服务进区企业及项目作为推进集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一是主动服务。设立服务热线,24小时不关机,谁叫谁到,上门服务。局负责同志还经常深入企业,了解发展情况,听取企业意见,及时帮助协调和化解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全方位服务。特别是新进企业和项目,局负责同志帮助跑政府、跑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疏通审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在项目开工投产后继续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刚进区落户的高邮市龙宇食品厂,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办好了进区用地、规划、建设等各项手续,投资客商非常满意。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出台了优惠政策,在我局的争取下,凡落户集中区的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企业及项目,除在供地上得到保证外,还可享受工业生产加工型项目的一切优惠政策。二是包装、推介项目,年初我局包装了20多个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借助省和扬州市农开局农开网向外推介,同时还主动参加扬州市农开局和市政府在外举行的各类招商活动,积极宣传高邮农业开发,推介高邮农业项目。三是调动和发挥集中区所在地政府的作用,集中区的区域主要在龙虬镇,我们主动与龙虬镇党委、政府做好沟通,争取地方的理解和支持,合力打造集中区的局面已初步形成。⑥积极争取国开项目扶持。在国开办、省和扬州市农开局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以来,集中区争取了两个农业开发项目,一是国开投资参股经营项目,中央和省财政共同投资参股2800万元,支持我市双兔米业集团发展优质稻米深加工项目;二是国开重点产业化项目,投入国资900万元,支持我市富裕达公司发展无公害特种养殖饲料加工项目。随着这两个重点项目的实施,必将大大提升集中区的形象,支撑和拉动集中区的建设。

二、崛起的农业产业集群

1、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崛起特征

江苏扬州高邮市的农业产业集群,是以粮食等传统产业和产品为基础,与现代生产经营手段相结合的产业集群,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增产增收两大目标建设中非常典型。以政府的高效推动、经济体的利益驱动,和资金、技术、人才的专业化联动,正在形成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邮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大力推动下,高邮已发展成为苏中最大的名优农产品生产区域之一。建成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高邮产业化集中区、司徒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高邮鸭蛋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区、全国罗氏沼虾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和一批省、市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有10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8个农产品获得省无公害农产品证书,58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高邮麻鸭、高邮咸蛋、松花蛋、双兔大米、珠光大米、秦邮董糖、秦邮醉蟹等名牌产品闻名遐迩。高邮农业产业集群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优势特征:

①、政府主导性。以往各地形成的产业集群,或依托自然资源逐步发展,或靠经济资源拉动,逐步形成企业共同价值链。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有一个鲜明的主线——农业综合开发,这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农业发展战略。“只要在产业集中区投资建厂,农业综合开发就优先立项扶持”,扬州农开局樊必余局长的这句话,一语道破了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政府主导性特征。由政府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制定规划和优惠政策,启动政府资金扶持,引导各方投入,并按市场规律组织好产业的衔接,并强有力地带起千百万弱势的农民致富。

②快速聚集性。世界性的产业集群现象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和德国,其快速发展则是战后的60年代,历经近半个世纪的衍生过程。我国其他地方的产业集群也大多经历20多年才形成规模。而高邮农业产业集群中,最早立项的高邮鸭集团项目,距今不过5年的时间。短短5年,进区企业12家,年销售额13.7亿元,带动农民76180户。产能快速

扩张:如双兔米业30万吨、高邮鸭蛋1.5亿枚、富裕达饲料7万吨、戚伍水产2800吨、日兴生物1650吨、绿科生物850吨,等等。

③、专业协作性。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依托农业综合开发9亿多元投资打造的50万亩里下河粮仓,60多万吨的粮食产量、近10万吨的优质水产品,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由双兔米业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优质米,副产品米糠作为富裕达集团生产虾饲料的原料,西湖水产品加工厂进行水产加工,绿科生物和日兴生物科技公司则利用虾等水产加工副产品进行生物制药等高端产品生产。这种紧密型的专业协作性产业集群,与以往那种企业围绕某一产品,分定原料或零部件加工、产品生产、销售等分散型的专业分工性产业集群截然不同。

④、科技创新性。科技创新是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而高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科技创新功能似乎更加突出。稻米生产中引进筛选优质品种,通过精确施肥、品质调优、“小壮高”栽培、节水灌溉、稻鸭共作、稻田养殖、高茬麦套稻、机插秧等技术组装,打造出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在加工环节实行科技产业化开发,直接立项高科技企业,把产业集中区的产品档次,由稻米、水产品等初级加工,经过饲料等接口产业,迅速提升到保健、化妆品、生物制药等高端产品。

⑤、利益驱动性。政府主导是否带来扭曲竞争机制、资源配置失衡、不计成本、重复建设等老问题?实际上,市场的驱动力贯穿着高邮农业产业集中区建设的始终,农业综合开发顺势应时加以科学引导,才出现了目前的繁荣。当苏南等发达地区农耕经济逐步萎缩,苏北、苏中地区现代农业快速增长,“长三角”的龙头上海等超级城市群的高端农产品消费需求渐成趋势时,巨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商业利润,造就出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迅速崛起,就在情理之中了。

2、高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因

在高邮市一个面积8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万的龙虬小镇,何以在仅仅不到5年的时间,产生了一个产值12亿元的农业产业集群呢?而且据说核心区面积只有673亩,就集中了双兔米、高邮鸭、富裕达、绿科生物、戚伍水产、日欣生化和一个水产品交易市场等7家企业。实际上,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开放发展的程度有很大关系,是特定历史背景、经济制度、人文环境下的动态衍生,是市场配置资源、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推动、科学规划、综合开发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就至少有以下一些原因。

1、有优越的人文地理条件。据扬州市农开局的同志介绍,高邮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中部,京杭运河、京沪高速公路和淮扬省道纵贯南北,堪称八府通衢。秦筑高台建邮亭,汉代成建制,历史悠久。高邮湖、大运河,湖滩密布,河流交错,典型的水乡平原造就了丰饶的物产,尤以农林水特产品居多。高邮人“亲商”,自古即商品集散地,近代贸易也有一百多年历史。

2、有雄厚的农业开发基础。高邮市已经实施了18年农业综合开发,有36万亩中低产耕地得到了改造,占全部耕地的七成以上。基本农田中水利设施、防护林网、技术推广体系基本建设到位,农业生产已经初步实现水利化、机械化、合作化、科学化的现代农业水平。特别是近些年高效农业的强力推进,使土地产出水平、生产经营水平和农产品数量及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3、有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18年开发,高邮已经成为全国产粮大县和特色农林水产品生产大县,迫切需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龙头企业也看好了高邮的农业优势和“长三角”的市场需求机遇,积极要求发展高端农产品生产。循环经济的发展则需要稻米、禽业、水产等优势产业的联动互补,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也需要产业集聚,以形成人流、商流、物流优势,促进市场营销、行业互动、生

态保护和区域经济新增长极的形成。

4、有与时俱进的开发理念。在江苏期间,感受最深的还是上上下下干部的开发理念。扬州农开局的同志讲,我们的准则是“做人、做事、做特色”。一是创新开发理念,咬定效益不放松,千方百计发展高效农业,一心一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扩大投资效应,以一个百人左右的开发队伍,几亿元的开发投入,集聚起20多亿元的项目建设规模;三是打造开发文化,在工作上、项目建设上努力争,向前抢。匆匆走过江苏的几个县,看到几则有趣的标语:“在工作中显本事,在发展中比能耐”;“不拼不抢是废人,错过机会是罪人”;“发现问题是能力,解决问题是政绩”。我想高邮的崛起与这个“争”和“抢”很有关。他们“争”、“抢”什么?争效益,抢机遇!发展是硬道理,农民富了是硬道理,所以,坚持发展高效农业就不动摇。

3、高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思考

农业产业集群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经济现象,对我国今后的农业和农业综合开发具有怎样的影响和作用,尽管高邮农业产业集群刚刚起步,尚处于崛起过程中,我们还是从中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①、发展区域农村经济的推手。高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证明,借助产业集群,通过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纵向链结,继而形成关联度高的企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同时,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既在基地、产品信誉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又在资金、技术、生产经营等方面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基础和发展条件,进一步助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进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②、建设现代农业的载体。以相对完善的生产条件和物质装备为基础,有效地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等要素来组织生产和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养业,也包括了农用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甚至也包括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与传统农业以自给为主的取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相比,现代农业中,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农户广泛地参与到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中,实行产业化经营。高邮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经验说明,农业产业集群以其前瞻性理念、链结性功能和实践性作用,对于现阶段,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促进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延伸生产经营领域,转变农户传统观念,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③、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步好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产业集群都是在农村和小城镇兴起的。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打开了空间,为广大农民在更广泛概念的生产经营领域增收找到了出路,为新农村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既增加了农村的集体积累,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又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是实现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有效实施步骤。江苏扬州高邮市以36万亩高标准农田、12家龙头企业,带起7.6万户农民集聚发展优质农产品加工制造业,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僵局,一着棋赢满盘皆活,实属难能可贵。

④、农业综合开发的新风向标。高邮,乃至扬州市、江苏省的经验,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立起了一个新的风向标,这就是向高效农业发展,向现代农业迈进。具体讲:

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增产目标,在新形势下的内涵是:在坚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同时,更加注重设施水利化、耕作机械化、生产专业化和经营合作化,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建设经验。在坚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大力推进高效农业建设,为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探索新途径。在坚持生产领域工程措施硬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技术市场开发、股份制开发等生产关系领域和优质农产品安全、集约性开发等新领域的软投入,为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增收目标,需针对农村分散经营的不利状况,以集聚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纽带,以高效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实行土地上的适度规模经营,生产上的自主合作经营,产业上的集群协作经营,在不同区域、不同领域,形成众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开创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新局面。

三、江苏省优质稻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高邮市成立

这将有效地促进我省乃至全国稻米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据了解,高邮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的重要基地之一。高邮农业综合开发起步早,尤其是通过深入实施“科技兴农”,充分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目前,形成了鸭业、新兴的鹅业、特色水产业、规模化林业和传统的优质粮油业大农业的“绿色五业”。优质稻米是全市农业的主导产业,水稻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全国先进的行列。其中,全国第一个两系杂交超级稻“两优培九”,就是从高邮开始制种、示范、推广开来的。

尤其是“十二五”以来,高邮作为江苏主要稻米产区和全省优质稻米重点示范县市,随着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全市以稻米产业升级为目标、以优质稻米资源为基础、以深加工技术开发为重点,加大成果转化应用性研究,全力打造稻米精深加工新高地。至今,在界首、马棚、周巷、周山等乡镇采取集中连片开发,建成了一批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高邮水稻种植已成为当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绿色产业,其成功经验关键在于建设更高标准和更大规模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确保优质原粮产量,在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专业化生产,确保优质原粮品质。同时,大力扶持与培育稻米精深加工企业,带动了本地区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据介绍,江苏省优质稻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稻米产业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组成,将以推动稻米产业技术创新为目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保障科研与生产紧密衔接,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推动稻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稻米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创新驱动进百企

大力开展“创新驱动进百企”活动,着力在项目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载体建设等方面谋求突破,为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推进“创新高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加强科技项目建设,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高邮“两新三主”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科技项目,推进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申报国家创新基金1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省工业、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个,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2个,省科技支撑社会发展项目5项,扬州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8个。今年以来,高邮新认定国家高企9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产品57个,完成科技服务业增加值2.58亿元。依托省级孵化器高邮市创业中心及高邮市富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完成国家级火炬环境平台建设。

同时,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省高新技术产品、重点项目,申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个,组织两家企业进行重大成果转化项目验收;组织11家企业申报省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江苏航天水力设备有限公司申报的“大型高效节能叶片泵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和江苏戚伍水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优质安全淡水鱼虾精深加工制品产业化开发”项目已进入公示阶段。

2、强化产学研合作,着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积极巩固和发展现有政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和活动品牌,培育重大技术创新源。4月24日,我局组织开展了“高邮市产学研深度洽谈会”活动,结合高邮产业特点,邀请近百名有关博士、专家教授,与相关企业进行行业咨询、技术服务,重庆大学与市政府签署校地产学

研全面合作协议,16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今年以来,先后组织高邮近百家企业参加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题洽谈暨扬州市科技合作展示洽谈会等产学研活动。上海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嘉敏教授等12位科技嘉宾参加了上海推介会,现场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4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教授作为高邮市特邀嘉宾出席哈尔滨推介会并致辞,任南琪院士的第一个院士工作站就建立在高邮市的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目前该院士站运行状态良好。活动中高邮企业代表积极寻求合作、扩大交流,部分企业还在会上与相关高校达成合作意向。截止目前,高邮已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43项。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效明显。一是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宣传,“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发放宣传资料1500多份,接受近百位市民咨询;二是专利申请、授权量稳步增长,目前累计申请专利3075件(其中发明专利501件),占全年任务的89.1%,专利授权46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3件);三是积极组织申报相关知识产权项目,上半年组织菱塘乡申报知识产权管理集群试点,组织10家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创建,组织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扬州普林斯化工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绩效,江苏长城电缆有限公司和江苏科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获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先进单位。已组织12人次参加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

3、因地制宜,着力推动载体和平台建设

围绕高邮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增强载体孵化育成功能为重点,着力加大各类载体内涵建设。强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不断提高对高成长性企业的承载能力。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二期2.5万平方米孵化器、3.3万平方米加速器峻工,1.2万平方米人才公寓主体完工,已启动管道、绿化等配套施工,1.5万平方米科研大楼(11层)建至10层;2.5万平方米江苏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峻工进入内部装修;科技招商工作全面开展,己有多个高科技项目入驻创新载体;3.5万平方米城南新区智慧大厦(软件产业园)4月18日开工。同时加快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进照明器具、电线电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重点解决影响和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加快创新资源整合和集聚,实现开放式服务,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今年以来,共申报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中心8家,产学研重大创新载体1家,产学研重大创新战略产品1家。

截止目前,高邮现有55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全部建立研发机构,全市已建立2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院士工作站,7家市级院士工作站,1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另外,2家企业建立了国家级研发中心,分别是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虾蟹类综合利用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高邮市红太阳食品有限公司的“国家级蛋品技术研发分中心”。

4、围绕产业需求,着力集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一是申报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人,并协助市人才办组织申报、省“创新团队计划”1个、省“双创计划”23人、省“博士集聚计划”31人。二是申报国际合作项目4个,并帮助新港电机联系省对外交流中心与以色列合作。三是联系科技镇长团,与团员深入企业,筛查人才计划项目。省第六批“科技镇长团”选派人选全部对接成功。四是启动实施“秦邮人才集聚计划”,打造高邮引才品牌。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教与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服务高邮创新型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同时与上级人才计划相配套、相衔接,打造地方人才特色品牌,高邮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实施“秦邮人才集聚计划”,制定下发了《“秦邮人才集聚计划”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对凡来高邮自主创业和企业引进的创新类高层次人才,符合高邮基本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集聚壮大,并能或已经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高层次人才,最高给予200万元资助

第7篇:北京科技政策推动创新发展

编者按:科技政策的落实情况直接反映了科技政策制定的成功与否。北京市科委为了摸清北京市科技政策的执行情况,于2004年委托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承担了《北京市科技政策执行情况调研》课题,课题组对2000年以来制定颁布的政策法规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为北京在下一阶段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北京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奠定了基础。本文的作者根据该课题的报告形成了此文,供读者参考。

科技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科技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科技行动准则。科技政策代表了政府发展科技事业的意志,同时体现了对各种科技资源、力量和行为的引导与规范。国内外的实践表明,营造一个体系化、规范化的科技政策环境,对于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充分利用科技政策手段,鼓励和引导创新活动的开展,不断优化创新环境,整合北京地区的科技资源,促进了北京的科技进步,推动了首都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北京市科技政策的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科技政策法规的建设是在国家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框架下,结合首都的特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目前,北京市科技政策已涵盖了区域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所有领域,基本形成了与国家科技政策法规相对应的围绕科技创新体系、高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体制改革、技术市场、科技奖励等方面的科技政策体系。

2个文件加速了科技政策制定

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与此相适应,我国科技政策制定和实施工作进入了全面、系统的发展阶段。国家科技政策做了重大的调整,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支持创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决定》已成为纲领性的文件,为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999年12月2日,北京市委提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促进首都发展的动力作用,希冀变首都的科技资源优势为首都发展的竞争优势。在这种形势下,北京市人大和市政府本着充分发挥首都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的原则,在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科学技术普及、技术市场建设和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科技政策法规,北京的地方科技政策法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首都创新工程的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0项法规措施完善了科技政策体系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以来,科技创新被置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创新已成为各项科技工作的核心。科技政策作为经济社会科技行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对应者和支撑者,它必然与科技工作具有相同的内核。所以在这一阶段,科技政策也是围绕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来制定和实施的。

2000~2003年,北京市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完善主要是围绕首都创新体系的建设来进行的。为促进北京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创建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实施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充分利用在京的科技资源优势,北京市着力制定了促进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政策法规,调整和新制定的科技法规、政策性措施共计30项,其中地方性法规2项;市政府行政规章1项;市政府政策性措施4项;市政府及主管部门联合发布的政策性措施、制度性规范23项。

在研发环节上,北京相继出台了《北京市关于鼓励在京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规定》、新修订了《北京市自然基金管理办法》、《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等。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注重提升北京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的源头。

在科技成果转化环节上,颁布了新修改的《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及3个配套性实施办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同时还出台了《北京市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若干规定》以及《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纲要》、《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享受专项资金支持认定办法》、《北京市技术创新、创业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为强化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提供保障。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环节上,为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效能,使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性政策和引导性政策,如《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办法》等政策。促进了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软环境建设。

科技政策体系构建主要涵盖7个方面

2000年以来,北京市制定的科技政策法规与已有的科技法规、规章、政策性措施一起,基本构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多维度的地方性科技政策法规体系。科技政策体系内容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与科技体制改革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创新服务体系发展政策、技术市场成果转化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政策、科技奖励制度、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政策7个方面。

科技政策体系的构建改变了以往科技政策的制定只针对科技活动中某一过程的机械反映,而是根据首都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的战略需要,紧紧围绕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中心目标,全面构建科技政策法规体系。

首先,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地方科技政策的相对人对应整个地区,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特别是中央在京单位的资源,全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突出了首都的大区域概念。

其次,创新主体发生战略性转变,实现由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中心的技术主导型科研体制向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主导型科研体制转变。通过政策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主动增加科技投入,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活动,实现科技与市场的有效结合。

第三,创建新的科技管理理念,从注重纯粹的科学技术转为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利用政策的手段,推动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

第四,突出以人为本,从注重以事为本转变到注重以人为本。建立了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注重科技政策的人性化,较以往更多地增加了促进科技人员能动性发挥的鼓励性政策内容。

目前北京市科技政策已显现出了体系化、规范化和层次化的特点。

落实科技政策 推动创新发展

2000年以来,科技政策的不断完善与落实,对北京市的科技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巨大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科技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且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也为北京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营造了非常良好的氛围。使科学技术、科技意识逐步渗透到首都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全社会形成了利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识。

推动科技资源聚集 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

为了促进北京创新与研发活动的展开,北京市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有关规定,其中包括《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现代化的意见》、《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实施纲要》等,这些政策已经在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四八”工程的实施,带动了首都科技资源的有效集成。在“纲要”的指导下,“二四八工程”顺利推进,其社会效应、产业聚集效应、技术创新效应逐步显现。“二四八工程”的推动,使北京市各方形成了共识,成为北京科技工作的一面旗帜,调动了北京地区各方参与区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通过政策管理北京科技行政事务的意识也不断加强。“二四八工程”实施四年来,共组织了84个重大项目,吸引了200多家中央在京单位和一大批科技人员承担研究任务,由中央在京单位和北京市属单位合作承担研究任务的项目数量超过了50%,争取到国家主要科技计划11.3亿元的支持,集聚了北京地区的科技资源,调动了广泛的创新主体,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在84个重点项目中有90%以上的项目是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有60%以上的资金是非市财政投入,而是企业或其他社会资金。

营造改革环境,构建了新型的研发体系。近年来,在《关于市属技术开发型科研院所转制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引导下,67家转制院所2001年底前全部完成工商登记;2002年底前全部纳入北京市养老保险体系与失业保险体系。67家转制院所中有63家转为企业,4家进入企业,基本实现从事业单位向现代企业转变的平稳过渡。通过对48个转制院所的统计,2003年上缴税金总额达1.33亿元,出口创汇达1486万美元,比转制前有大幅度的提高。

另外,转制院所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增强,从48个院所的统计看,发明专利明显增加, 2003年专利申请数达到330项,比1999年的28项多出了300多项。2003年转制院所获得纵向经费4046.2万元,而院所自筹及采用贷款、引进外资等投入研发经费达7395万元 ,已主动面向市场,提高了创新能力和水平。

科技体制改革政策的实施,使部分开发型科研院所转为科技型企业,促进了新的创新力量的成长,再加上北京地区其他科研主体的加盟,如外资的研发机构,形成了破“旧”立“新”的局面,多元化新型的科研体系正在形成。

鼓励性政策的实施,吸引了具有国际水准研发资源的融入。为了吸引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著名公司在京建立研发机构,北京市政府不失时机地于1999年6月发布了《北京市鼓励在京设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的暂行规定》; 2002年修订发布了《北京市鼓励在京设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的规定》。两个政策文件出台后,截至2003年底先后有89家著名跨国公司在京成立了研发机构,87家内资大企业在京设立了103家研发机构,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开展高端研发活动,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研发机构齐聚北京,使首都科技资源更加丰富,一些全国性甚至国际性资源逐步融入,使首都科技资源的量与质都有了很大提高。研发机构的加盟使北京的创新实力更加雄厚,使最先进的创新理念和管理理念得到有效传播,对于高级研发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促成研发主体的多元化,新的研发体系构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增强企业创新活力 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先导型产业,对拉动经济总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吸引国内外科技资源,促进首都经济跨越式发展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若干规定》(简称“28条”)以及相配套的7项科技政策措施。这一系列科技政策对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激励性政策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发展。“28条”和相关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发展。2002~2003,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318项,安排财政资助达1亿多元。其中通过省部级成果鉴定的项目占25%;取得国家专利及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的项目占52%。这些项目总投资118亿元,预计达产后创300亿元的产值,这些成果转化项目符合北京市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以上,成果的转化将带动相关行业的进步。

优惠政策力促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28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政策着力点作用于高新技术企业,使企业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企业逐步成为投资主体。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逐年提高,2003年达到77.1亿,超过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入。

――企业的研发机构增加。近年来,在政策的推动下,共建企业技术中心8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

――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最大的技术卖方群体。到2003年底,企业已成为技术卖方的主角,技术交易额已占总金额的74.2%,在技术卖方群体中独占鳌头。

――企业专利申请量增加。企业申请量占北京专利申请总量的50%,从一个侧面说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产业扶持性政策,使北京软件产业居全国首位。产业扶持性政策进一步落实,各项措施相继实施。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北京市软件产业已成为代表北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产业。

――建立了软件产业创新、创业资金和专项资金,资金额度近亿元。

――兑现软件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01~2003年,北京市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累计32亿元,占同期全国软件增值税退税额的35%左右。

――开通软件企业外包业务贷款担保“绿色通道”,为软件出口企业解决流通资金的贷款问题。

――专项鼓励“双高”人才。2001~2003年共奖励软件企业高级人才7456人次,发放专项奖励1.76亿元,受惠企业达到564家。

完善两大创新体系 加强了科技中介服务能力

政府改善创新创业环境的最重要的举措是建立创业孵化体系和创新服务两大体系。2001年11月,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北京市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若干规定(试行)》等政策。

完善政策,创业孵化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增强。根据“规定”的要求,由市财政每年安排创新创业资金对孵化基地进行支持。截至2003年底,北京已建孵化器61家,孵化总面积近65万平方米,累计总投资17.8亿元,孵化企业2082家(累计毕业企业354家)。目前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31家,总孵化面积约为44.5万平方米;近年来累计的总投资额为10.7亿元,孵化资金为1.2亿元,“孵化基地”的孵化大楼平均入驻率保持在86%,解决就业人数约有1.8万人。激励政策已得到了落实,并发挥了作用,首都创业孵化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科技政策引导,加快了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纲要》颁布之后,对促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初步建立了区域性创新服务网络和领域式创新服务网络。截至2003年底,北京地区已拥有创新服务机构7464家,行业组织623家,科技中介机构的营业收入比1996年增长了6.8倍,5年内平均增长速度为76.6%。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市场成为了主渠道

新的《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突破了政府管理的狭小框架,成为在社会和市场上具有普适性的条例,体现了政府在管理理念上的重大转变。与新条例配套出台的《北京市技术经纪人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以及若干个单项管理办法,使新条例更具操作性和适用性。新条例的实施保障了技术市场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技术买卖双方的积极性,促使技术交易额每年都以两位数字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140亿元,猛增到2003年的226亿元,占全国技术交易总量的四分之一。从技术交易的内容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已成为北京技术市场的主流。从技术交易主体看,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北京技术市场最大的卖方群体。从技术商品的流向看,北京的技术商品向全国各地辐射力度和范围不断加大。

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形成了自主创新的保护机制

2001年,北京市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专利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北京市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这两个文件对北京市贯彻执行国家专利法形成了有力的补充,对提升专利管理功能,实现专利管理和保护的法制化,规范专利服务行为,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001年,在“28条”规定中,市政府设立了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专项资金,同时下发了《专利实施资金管理办法》,增加了资金的额度,强化了对专利申请、专利实施的支持力度,使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有较大的提升。自2000年起,市财政连续三年拨款100万、100万、120万用于申请专利补贴。2003年北京专利申请量为1700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7833件,居全国第一。

从专利成果转让方面来看,2003年北京专利技术成交额继续增长。专利技术转让264项,成交额2.74亿元, 比上年增长44.97%。流向北京市128项,成交额0.86亿元,占专利技术成交额比重为31.39%;流向外地的136项,成交额1.88亿元,占68.61%,主要流向广东、辽宁、河南等地。

增大科技奖励开放度 融合了中央科技资源

2002年,北京市重新制定并颁布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设立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加大了奖励力度,激发和保护了广大科技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积极性。2003年294项科技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共发放奖励金额624万元。

重新颁布实施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使中央在京企事业单位推荐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数量增加,加强了北京市与中央在京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2003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共有推荐项目705项,较2001年增加80项,其中,中央所属在京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荐项目有259项,占推荐总数的36.7%;部队系统推荐的民用项目36项,占推荐总数的5.1%。

重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夯实了科技进步的基础

加强原始性创新,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在更深的层面和更广泛的领域解决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为北京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供深厚的知识存量积累和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保障。在政策方面新修订了《北京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北京市科技新星管理办法》,制定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十五”专项规划》等文件。

加强基础研究,提高了首都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首都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市自然科学基金在支持基础性研究,发现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引导、稳定和激励作用。在实施中市基金特别突出服务首都的定位,提高了项目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2002《优先资助重大、重点项目选题》中对与2008年北京奥运、环境治理、先进制造等相关热点问题实施了引导。

北京市自然基金以小项目育大项目,为科技部、其他各部委和北京市相关科技计划培育了一批有价值的源头创新项目,这是市自然科学基金不同于其他科技计划的重要作用之一。

集聚人才资源,构筑了首都创新人才队伍。在通过科技大项目的实施、集聚首都科技人才的同时,北京市还注重培养高层次的青年科技人才。2001年出台了新的《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管理办法》,新的“管理办法”规定计划向中央在京的单位开放,凝聚了中央在京地区的人力资源,加速了北京市科技队伍的建设。截至2003年底,新星计划共有11批481名青年科技人员入选,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达184人,占入选人数的65.4%,各届入选人员平均年龄为32岁,一批中央单位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选其中。目前已有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逐渐成长起来,绝大多数已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做出了有特色、有创新的工作。北京还制定政策吸引留学生在京创业。截至到2003年,留学回国人员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创办企业1982家,约占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12%,从业留学人员已达5000多人。

未来三年,北京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首都综合竞争力为目标,落实"一个转变,两个加强,三大行动"。全力打造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力促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充分凝聚、利用北京丰富的科技资源,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首都发展的竞争优势,走出一条以北京科技优势资源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北京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北京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内容,适应首都科技总体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力促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增强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强化科技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将得到加强。

第8篇:改革推动供销创新发展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 推动供销事业创新发展

紫阳县供销联社

2016年以来,紫阳县供销联社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工作部署,从紫阳县供销系统的实际基础出发,以供销社综合改革为动力,坚持服务“三农”方针不动摇,开放办社合作发展,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强力实施“1241”壮基强社战略(始终坚持突出服务“三农”宗旨,紧扣老体系改革和新体系构建两条主线,抓好供销电商、产业扶贫、基层社恢复、联合社合作社创建等服务平台打造4大重点、突出抓好自身建设提升能力固基工程),全面推进供销服务体系的恢复,开拓了供销社恢复发展的新局面。

供销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主要经营业务较快增长。截止到2018年9月,纳入统计范畴的供销经济实体包括直属公司、基层社、全资公司、控股公司、联合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6类,数量达到148家,较上年同期数增长740%。全县供销系统经营业务包括日消品下行、生产资料下行、土特产上行、电子商务、租赁等。上半年商品购进总额实现37300万元,同比增长55%;商品销售总额实现31700万元,同比增长49%;实现利润563万元,同比增长56%。

供销电子商务成为供销综合改革有力抓手和最大亮点。2017年起,紫阳县供销联社在县政府的支持下,与商务部门同力推进供销电商惠农工程示范县、商务部农村电商示范县、农产品出县示范县等3个示范县项目融合发展,陕西供销电商集团、紫阳县供销社、紫阳县思兰电子商务公司3方出资1080万元设立了紫阳县供销思兰电商有限公司,承建县域供销电商经营服务体系,已建成1个9000平方米的供销电商物流仓储运营中心、6个镇级电商超市、116个村级供销电商点(包括37个供销电商扶贫点)、1个县域供销电商微商平台。供销电商网货中心正加快建设。紫阳县供销思兰电商有限公司上半年实现销售额2980万元,运营质量在陕西供销电商集团所有子公司中排名前茅。着手推进供销电商运营集群化发展。发挥紫阳县供销思兰电商有限公司的旗舰作用,与思兰商贸、三生公司、锌硒粮公司等电商企业密切合作,抱团发展,打造供销电商舰队。上下贯通的供销商务控制力不断增强。着力供销电商扶贫,开发了紫阳时令特产微商汇、青春洋芋、茶言蜜语、过年猪腊肉等供销电商系列产品。注重供销电商品牌建设,注册了“秦巴壹品”商标,正积极拓展提升农产品加工包装业务。

供销产业精准扶贫工作起到了产业扶贫的先行示范作用。紫阳县供销联社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与省供销企业集团紧密配合,督促指导紫阳县富硒食品有限公司、紫阳县开源富硒科技有限公司、紫阳县紫诚旅游有限公司、紫阳县秦巴山富硒茶业有限公司4家试点企业在7个试点镇带动贫困户1334户发展主导产业。试点工作对我县魔芋、富硒玉米、茶叶、养殖等主导产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相关的产业链环节为贫困户带来多重增收。4家试点企业在省供销企业集团的指导下管理逐步规范,市场拓展能力增强。其中:紫阳县秦巴山富硒茶业有限公司积极投入研发,研发出红茶、伏茶等新品,积极拓展销售,与中石油、建总行等建立合作销售关系。争取上级供销部门支持开源公司实施富硒玉米产业融合项目,拟投资780万元建储粮库一座,改造生产线两条,给予财政补助360万元。

积极助力紫阳富硒特色产品宣传推介。近3年来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西安丝博会、安康硒博会、广元推介会等10余场推介活动。邀请供销系统的《农林卫视》对紫阳特产进行了5场次宣传活动。支持秦巴山茶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在西安市、渭南市、咸阳市等地建设10余家直营店,动员支持紫阳县向阳茶厂在西安市建设了1家富硒茶直营店。

供销经营服务体系得到快速恢复。紫阳县供销服务体系2年前尚处于全面瘫痪状况,紫阳县供销联社以电商服务体系为支撑积极恢复基层社,今年完成汉王镇、红椿镇、斑桃镇、双桥镇、麻柳镇5家挂牌任务。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综合服务。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培育紫阳县双台茶叶专业合作社为省级示范社;培育毛坝镇电商综合服务社为市级供销电商扶贫点。培育毛坝镇供销社、红椿镇供销社为市级示范社。积极筹建紫阳县现代供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工作,指导紫阳县魔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紫阳县联民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紫阳县开源富硒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紫阳县硒康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合作经济联合体,组建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以此为基础促进农合联以及“三社”协同改革基础。紫阳县供销社还积极支持有关企业拓展土地托管发展产业的路子。先后与紫阳县科宏茶叶公司、紫阳县山水富硒农业科技公司、紫阳县臻硒富硒农业科技公司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已累计发展土地托管3000余亩。紫阳县紫诚旅游有限公司领办的秦巴硒农合作社以订单种植方式发展土地托管1200余亩。上述累计新增土地托管面积5200亩。对上述优质项目积极争取项目给予支持。通过上述措施,两年来在全县恢复县、镇、村3级供销经济主体、服务网点148个,供销服务覆盖城乡,新的体系基本建立起来,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重新贡献供销力量。

第9篇: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改革创新

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组织工作深入开展,我县制定出台了《组织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对全县乡镇(街道)和县直单位实施目标管理,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创新发展和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了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分解工作任务,科学设置分值。县委组织部根据中

央、省、市、县组工会议精神和《省、市组工要点》,结合新形势下乡镇(街道)和县直单位党组织的特点,研究制定了《乡镇(街道)组织工作目标管理评分细则》和《县直单位组织工作目标管理评分细则》,把组织工作细化分解成组织工作(30分)、干部一室工作(18分)、干部二室工作(18分)、干部监督工作(7分)、党员电教工作(6分)、知识分子工作(7分)、办公室工作(25分)和老干部工作(9分),共8个大项 120分;每一个大项根据县委组织部各中心、室自身工作实际,分别包含有不同的小项分值及扣分依据;分值的大小是依据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日常工作设置的。每年年初,县委组织部适时调整目标管理的内容和重点,寻求抓好组织工作的突破口,把新修订的《评分细则》下发全县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及相关单位征求意见建议,变单向要求机制为互动运行机制,增添了科学性和民主性,组织工作目标管理迈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是加强目标管理,落实责任机制。全县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和县直各单位的组织工作都是有一把手亲自抓,并且明确了副书记或一名党组成员副职分管,负责各项组织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把组织工作目标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制定上报了贯彻落实组织工作目标任务的措施,签订了《组织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县委组织部不定期的到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和基层党组织督促指导工作,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了组织工作责任制,确保组织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三是对照评分细则,严格组织考评。每年年底,由县委组织部组织考核组对各单位进行考核,同时县委组织部各中心、室也进行评比打分。考核组采取“听、查、看、评”相结合,日常考评考评相结合,单向考评与综合考评相结合方法进行考评。“听”, 即听取党委对一年来落实工作的自查情况和县委组织各中心、室的意见建议;“看”,即看阅各党委涉及目标考核的相关材料;“查”,即抽查党委下属基层党组织对各项任务和制度的完成情况;“评”,即由考核组对照年初下发的组织工作目标考核内容,逐条逐项进行量化打分汇总,转化成百分制得出最后分数,再考核组核定的分数和县委组织部各中心室的评分按5:5的比例计入总分,按照得分多少确定出优、良、中、差考核等次。

四是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建立激励机制。根据考核组评定的等次,县委组织部确定8个优秀乡镇(街道)、12个优

秀县直单位为“组织工作先进单位”、部分乡镇(街道)和县直单位的20名同志为“组织工作先进个人”, 在每年的组织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表扬。同时,把受表彰的优秀单位分管副书记或分管副职取得的优异成绩计入干部实绩档案,作为日后提拔重用的依据之一。

上一篇:高校基建账务下一篇:公司宣传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