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通信技术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也在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油田数据传输工程的应用也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帮助开采勘探油气和油田,这也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本文从油田数据传输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卫星通信技术出发,进而介绍了油田数据传输工程中卫星通信技术的运用,希望对有需要的人士能够起到一些帮助。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北斗卫星通信技术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北斗卫星通信技术论文 篇1:

浅析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运用

(安徽省人民防空指挥信息保障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随着科技信息技术逐渐发展,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不同信息监测,对重大事件进行预警,是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针对我国自然水灾害所研发的智能系统,近年来,该自动测报信系统能够与卫星通信技术相互结合,使得水情测报可预测性明显提升。基于此,在本文中浅要分析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北斗卫星通信技术;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用

前言:我国在水情信息的采集方面,一般采用的是基于GSM网络为测试站点和监测中心沟通的主要方式。该种方式虽然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前提下,该种网络监测还存在着很多盲点,导致监测结果缺乏一定的真实性。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实际应用,使得监测的效果提升很多。

1.北斗卫星通信系统特点分析

北斗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突出,與其他类型的卫星通信技术相比,具有极强的安全性、可靠性、数据传输的迅速性。由于北斗卫星通信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因此在通信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方面毋庸置疑,数据的安全决定着国家的稳定发展。同时该种数据传输系统能够体现出较强的抗雨水能力,设备本身低功耗。在不同制式下都能够实现水情测报系统的无缝衔接。此外,该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比较特殊,范围比较宽泛,在信息传输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1]。

2.北斗卫星通信技术下的水情自动测报站的基本构成

基于北斗卫星通信技术下的水情自动测报站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北斗通信模块、测试中心的终端机、前端的传感器、电源。这些模块在测报站中的功能不同,并且这些模块相互协作,实现了自动测报站的整体功能。在北斗卫星通信模块中,直接的面向用户端,在用户端中包含天线设备和主机设备,由于这两种设备在北斗卫星通信模块中集成,其体积都比较小,在设备安装维护上比较简单;而测试中心的终端机的功能特殊,与传感器直接联系,虽然测试中心远离检测中心,但是在数据传输环节中能够支持不同数据信息的传输,同时在数据信号上也能够实现自由切换;在前端传感器中,能够涉及到测报水情的相关数据,能够对实际测试中的雨量、水质、水位变化等信息进行捕捉与传输;电源,在电源模块的选择上更加注重如何借助自然能源,采用的密封的蓄电池,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充电,该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环保性。此外,该种电池还具有一定自动启动和自动切断的功能[2]。

3.基于北斗卫星通信技术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基于北斗卫星通信技术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研究,首先需要进行北斗卫星的链路分析,然后研究数据监控中心的设计,最后进行测报软件设计。在以上研究中,能够发现数据监测中心的设计比较关键,良好的设计能够决定着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水情自动测报的真实性[3]。

3.1北斗卫星的链路分析

基于北斗衛星通信技术的水情测报系统需要在不同模块的功能支持下,再加上链路对于不同模块的衔接,整体协作下实现系统功能。对于北斗卫星通信系统的链路进行分析,该链路主要由北斗卫星、北斗卫星网管中心组成,这组成的功能突出,能够对所有的水情自动测报站中所接受或者是所要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化的备份。数据的备份是系统数据稳定传输的基础,管理员若要获取备份数据需要登录到北斗网管中心中进行数据信息的下载。

3.2数据监控中心设计

北斗卫星监控中心是北斗卫星通信系统的核心,监控中心能够对数据信息变化动态进行实时监督,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预警。数据监控中心主要包含卫星指挥型终端、数据接收服务器、数据应用服务器、水情数据库等组成。监控中心借助数据的汇合和中心总控制的优势,实现系统的功能[4]。

3.2.1卫星接收终端

在北斗卫星监控中心的卫星接收终端,首先根据系统所接受到的数据信息,判断用户机的真实位置,并且向下属用户发送信息。卫星接收终端具有兼收功能,该种兼收的范围比较广泛,能够同时接收500个下属用户的信息,并且与GPS系统相互联系,实现用户的精确定位。通播功能是卫星接收终端的另个优势,系统在向用户发送信息的同时,该种通信传输的形式与广播形式相似,也就是说通过系统能够同时向下属终端进行数据传播。此外,该系统还具备着大数据处理能力,借助高性能的数据处理单元,同时对多条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化的处理[5]。

3.2.2数据接收服务器

在监控中心的数据接服务器中,实现数据接收的功能主要是借助系统信道来完成。一般情况下北斗卫星通信监控中心的数据接收服务器主要包含两个信道。该两个信道的功能不同。其中,第一信道既是互联网,数据借助互联网信息传输的高效性,在网络IP协议的支持下,与北斗卫星通信网络建立相应的联系。基于互联网的数据接收更加的迅速与便捷;第二信道就是卫星系统,北斗卫星系统将数据传输到的服务器中,服务器再通过卫星系统协议进行数据接收。

3.2.3水情数据库的衔接

数据库是任何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在对水情测报监督中,需要在监控中心中建立水情数据库,一方面便于进行大数据的搜索与应用,另一方面便于数据的存储与备份。

3.3测报软件设计

实现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还需要进行水情自动测报软件的设计。软件设计在系统模块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联动。首先在北斗卫星接收端,连接串行口,接下来进行数据监听,发现数据规律,并且对系统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处理。该步骤数据处理的初阶阶段,然后进行数据中心的连接,在测报站点中进行数据信息身份的验证。当验证失败的情况下,系统功能的结束。当数据信息在站点身份验证上成功了,系统再向外发送数据信息。软件测报软件系统设计实际上是一个逻辑判断的过程,北斗卫星通信监控中心能够与卫星水情自动测站构成了一点对多点的传输模式,将本地水情数据发送到北斗卫星监控中心中。

结论:综上所述,在本文中对北斗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以及功能模块组成进行介绍,分析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在水情自动测报站中的实际运用,希望相关的研究能够促进我国水情测报站的研发。北斗卫星通信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较强的信息安全性,同时该种数据传输系统能够体现出较强的抗雨水能力,设备本身低功耗。基于北斗卫星通信技术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研究,首先需要进行北斗卫星的链路分析,然后研究数据监控中心的设计,最后进行测报软件设计。

参考文献

[1]陈立辉.基于北斗卫星和GPRS双信道通信的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2.

[2]雷昌友,蒋英,史东华.北斗卫星通信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J].水利水电快报,2005,21:26-28.

[3]陈浙梁,姚东.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13,03:27-29.

[4]曹年红,易道机,江海深.北斗通信技术在光照水电站水情测报系统中的应用[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4,06:61-63+78.

[5]熊光亚,李震,白浪涛,景波云,安保庆.新型北斗数据采集技术在三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2,04:81-84.

作者:李小曼

北斗卫星通信技术论文 篇2:

油田数据传输工程中卫星通信技术模式的应用刍议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也在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油田数据传输工程的应用也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帮助开采勘探油气和油田,这也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本文从油田数据传输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卫星通信技术出发,进而介绍了油田数据传输工程中卫星通信技术的运用,希望对有需要的人士能够起到一些帮助。

关键词:油田数据传输工程;卫星通信技术;应用途径

引言:

石油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技术在油田数据传输工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石油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对石油业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加强石油技术的开采利用,提高工作效率是石油开采的重要任务。为此,加大卫星通信技术在石油数据传输工程中的运用效率是很重要的。

一、油田数据传输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卫星通信系统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卫星通信技术的运用和推广,而现如今的卫星通讯几乎都做到了高效的联网状态。而为了满足卫星通信技术在油田数据传输工程中的发展要求,就要运用到宽带综合信息传输通道的技术。比如,微型地球站系统的运用就很有效的解决了油田数据传输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质上来看,卫星通信技术是全球信息化的中心环节。而人民在日常的交流和通讯中之所以能够到达如此的方便又高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卫星通信技术的支持。而油田勘探过程中会遇到诸多来自外界自然环境的限制,如荒漠地区的信号弱等问题,正是有了卫星通讯技术的支持才能提高其数据传输的效率。而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型地球站卫星通信系统也不断的得到升级更新,由以往传统的单一通道向计算机,广播,移动电信方向发展。这种技术空间的进步让微型气球站卫星通信系统在电视视频,原远程操作医疗应用中得到了运用与发展。

二、油田数据传输工程中卫星通信技术的运用

(一)网络通信运用

当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工作的开展而言是有很大帮助的。卫星通信技术在油田数据传输工程中的运用,首要的就是为工作过程中提供了高效的网络通信运用。网络通信对于数据信息的传输而言是最基本的,没有网络通信,就难以利用仪器进行数据的传播。另外,网络通信技术还为油田开采过程中提供了上网查资料的功能,一旦石油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至少可以通过网络通信上网查找资料或者是寻求外援帮助。而且由卫星通信技术的支持,几乎实现了全球网络通信的覆盖,网络通信的效率业得到了显著的提升[1]。

(二)语言通信运用

语音通信技术是依靠卫星通信技术的信号传播功能实现信息的传输。油田开采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端的语言通信功能实现远程的信息沟通交流,解决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及时反馈问题,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工作人員之间的工作效率,为开采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还节省了大量的资金。语音通信技术的运用,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日常交流问题,解决大部分的语言信息交流,工作人员无论在那个地方,都可以做到人员的直接沟通,节省来回交流的时间成本。

(三)远程数据传输运用

随着油田开采量的增加,油田数据的传输也会带来更大的难度,保障数据的传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卫星通讯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数据运输体系,要结合数据的采集,数据的运输和数据的接收功能,实现油田总部和油田开采的同步运用。同时,在数据的采集过程中要设置导入数据分析整理的功能,形成数据采集之后的明确数据信息分布状况,这样有利于数据的进一步分析也便于得出结论。远程数据的运输传播是油田数据传输工程中的重点,这一技术的运用是实现油田资源勘探的关键[2]。

(四)远程决策指挥运用

油田在开采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和管理者进行多次的决策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油田开采的地方与总部之间的距离较远,每一次的交流决策如果都要实行汇合是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的。而通过卫星通信技术的视频会议功能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工作人员和总部之间就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实现决策。远程决策指挥适用于频繁的信息交流过程,它不拘泥于形式,更注重效率和决策的有效性,对于油田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决策会议来说可谓是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五)卫星通讯技术优化的运用

卫星通信技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要结合石油开采的具体情况来运用,这样才能为石油数据传输带来更大的便利。然而在实际的卫星通信技术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针对石油数据的数据传输进行优化处理,提高数据传输的时效性和及时性,同时,其质量和水平也要有所提升。

三、结束语

油田数据传输工程中卫星通信技术的运用对于提升油田开采的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其在网络通信运用,语言通信运用,远程数据传输运用,远程决策指挥运用,卫星通讯技术优化的运用中都得到了显著的效果。相信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油田数据的运输工程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邱文博,田政,李冠宇,etal.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在水文测报数据传输中的应用能力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8,No.205(01):96-96.

[2]郑汉杰,柯金发,邵海明,等.基于北斗短报文安全传输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2019,38(03):94-98.

作者:缪渊 陈鹤天 王晨

北斗卫星通信技术论文 篇3:

基于北斗导航通信技术的物联网系统应用与设计

【摘要】 北斗导航通信技术可以与物联网集成在一起,将用户终端设备上的请求信息发送给导航卫星,卫星接收到信号之后可以将其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可以加工和处理用户信息,并且向用户发送数据,提高了物联网的应用成效和智能化水平,利用北斗导航技术可以提高车辆、仓库、物品的精准定位。

【关键词】 北斗导航 物联网 卫星通信 导航定位

Application And Design of IoT Based on Beidou Navig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Beidou Navigation; Internet of thing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一、引言

北斗导航是我国自行研制、建设和管理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拥有全部的自主知识产权,能够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全球卫星定位和导航服务,定位的精确度可以达到毫秒、纳秒级[1]。

北斗导航已经在导弹制导、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无人工厂、现代物流、灾害预警等军民物联网系统中得到了广泛普及和使用,大幅度提升了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智能化水平[2]。

二、 北斗导航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北斗导航系统通常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导航通信卫星、地面控制中心和用户终端[3]。导航通信卫星分别由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其可以执行地面控制中心和用户终端双向无线电信号的中继任务;地面控制中心主要包括主控站、测高站、测轨站、校正站和计算处理中心,控制卫星运行轨道和相关的姿态;用户终端主要是一些接收设备、应用软件组成[4]。

三、北斗导航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目前,北斗导航通信技术已经在多个物联网产品中得到应用,详细描述如下。

3.1导弹制导

利用北斗导航技术定位导弹,可以实时地掌握导弹的运行状态和位置信息,随时根据需要调整导弹航向,提高导弹制导和打击精确度,尤其是提高打击空中移动物体。

3.2智能交通

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发了智能交通系统,在车辆上安装导航控制芯片,能够将其信息发送到北斗导航卫星上,卫星将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可以车辆定位到卫星地图上,实时的测算车辆行驶速度、道路是否堵塞、车辆是否超载,如果发现车辆行驶状态不正常,可以发送信息给驾驶员,给予其相关的警告和提醒,更好的控制车辆信息,并且能够向驾驶员播放道路状况,提醒驾驶员选择路况较好的路段行驶。

3.3现代物流配送和运输

电子商务每日发送的包括数量都数以千万计,为了保证每一件物品都可以实时的追踪运输情况,许多电商网站、快递公司都构建了现代物流配送和运输系统,其可以在每一件物品上都赋予唯一的条码,这个条码可以在经过运输的每一个阶段时输入系统,同时可以在运输车辆上安装定位芯片,该芯片可以将信号发射到北斗导航系统中,然后将信息传输给物流控制中心,实时的追踪快递运输状态。

四、结束语

物联网通信需要对设备等物体进行精确定位,尤其是移动设备,物联网自身不具备定位和导航功能,因此需要借助于北斗导航通信技术,以便能够准确的定位设备,提供精准的授时服务,并且不需要组建网络,覆盖范围广,获取信息方便。

参 考 文 献

[1] 谢秀颖, 王建, 张桂青,等. 基于北斗系统的建筑设备物联网定位模块研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4(10):3428-3434.

[2] 敬铅, 孔新兵. 基于北斗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旅游应用系统设计[J]. 移动通信, 2013(15):15-18.

[3] 潘程吉, 汪勃, 解冲锋,等. 北斗导航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展望[J]. 遥测遥控, 2011, 32(6).

[4] 李天松, 周海燕, 蔡成林. 北斗导航与物联网的联合实验室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6):158-162.

作者:王兵

上一篇:的主要工作安排下一篇:老龄办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