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的诗歌赏析

2022-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舒婷的诗歌赏析

现代诗歌赏析的三个抓手

沈颖婷,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教师。

现代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很强的艺术性,不论对于哪一学段的语文教师而言,选择教学点,确定教学内容,都是比较难的问题。究其原因,最关键的恐怕还是对现代诗歌的品析鉴赏能力层次不高。本文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穆旦《我看》为例,从语言、意象、音韵三个角度对其进行文本解读,由“这一篇”到“这一类”,为现代诗歌的阅读与教学提供抓手。

一、语言的陌生化

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美学特质决定了其对常规语言中的语法、逻辑等规则有所偏离、突破甚至冒犯,艾略特称之为要“扭断语法的脖子”,对此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这一重要文艺理论。因此在诗歌的文本解读中,我们可以从词类变格、反常搭配的角度感受诗歌语言的陌生化,以此为抓手提升学生诗歌品读的能力。

以穆旦《我看》为例,在诗歌的前两节,教材旁批提示“描绘”诗人看到的画面,但同样一幅晚春夕照下的大自然美景,穆旦所用的“揉过”“吸入”等词和我们一般所用的“吹拂”“翱翔”等词相比,显然是异乎寻常的,但仔细品味又觉得恰到好处。“揉”字相比“吹”“拂”,不仅写出了春风的力度,而且“揉”字一般用于人的动作,例如“揉眼睛”,这又体现了春风温柔多情的一面。再者,“揉”这个动作常常是反复的,而且被揉的对象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形,譬如,日常生活中的揉弄面团需要反复操作,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它会变软,类推到本诗,被春风“揉过”的青草“低首又低首”,无论是形式上的反复还是形态上的“低首”,都与“揉”相呼应,这是诗人的匠心所在。词语之间的呼应不止体现在这一处。第一节的最后一句“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把在春风吹拂下的草地比作涌动的潮水,和诗人修饰青草的词联系起来,“丰润”写出了青草既茂盛又湿润的特点,在春风吹拂下不正像一片绿色的潮水泛起了涟漪吗?我们读诗,就是要唤起对词语的这份敏感,就像博尔赫斯所说:“玫瑰就存在于玫瑰的字母之内,而尼罗河就在这个词语里滚滚流淌。”

平展翅翼的飞鸟“吸入”晴空,同样也是陌生化的语言表达。“吸入”一般搭配“漩涡”,再加上前面“深远”的形容词,更形象地写出飞鸟被天空不由自主地吸引的状态以及呈现出天空与飞鸟融为一体的视觉效果,如果用我们自己描绘画面时所说的“翱翔”,天空只是作为飞鸟的背景,完全没有用“吸入”一词所产生的大大拉近二者距离的艺术效果。在诗歌的最后一节,我们也能见到诗人陌生化的语言。例如“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说“欢笑和哀愁”是“洒向”心里,说季节把花朵“燃起”又“吹熄”,明显违背了常规的语言搭配,给诗歌的理解造成了一定困难,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激发与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在联想中补足被隐去的喻体,即水和火焰,再来品味其与花朵自然荣枯的表达相比,这样的陌生化语言不仅能够让读者更形象地感受到生命的不断变化,而且欢乐与哀愁、燃起与吹熄的并立暗示了生活的曲折和生命的复杂,增加了诗歌表意的丰富性。

不只是穆旦的《我看》,在现代诗歌中,几乎随处可见陌生化语言带来的艺术魅力。例如徐志摩《再别康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中的“招摇”二字。这一词语本来带有贬义,如“你太招摇了”“招摇过市”等。但徐志摩在这里公然用“招摇”一词来写,有招手、摇晃之意,写出了青荇的生机和水的波光潋滟。一个平常的动词,写出了看者、告别者的心神摇曳。再例如,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一句,打破了常有的语言逻辑。这词语的矛盾,源于生活的矛盾,在“我”的保姆大堰河那里,“我”享受的是贫穷而温暖的生活,是非血缘却无尽的母爱。在“我”的亲生父母那里,富贵却有隔膜,有血缘却冷漠。这种感觉,只有用“新客”才能表达。所以,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表达,能够极大丰富诗歌的语言表现力,重新构造读者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感觉,是我们解读诗歌文本的重要抓手之一。

二、意象互相关联

意象本身并非是单指物态化的符号形式,它同时也是作者创造构思中“神与物游”的心象,是艺术家内在情绪或思想与外部对象相互熔化、融合的复合物,是客观物象主观化的表现。[1]正因为如此,意象在文学创作中尤其是在詩歌创作中才能成为跨越主观情感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以及作者和读者之间天堑的桥梁,而对意象的恰当选择与娴熟运用也当之无愧地成为诗歌最重要的艺术技巧。在穆旦《我看》一诗中,诗人所呈现的意象有个突出特点便是它们之间互相关联,关系紧密。

例如在前两节中,春风青草两个意象分别是“揉过”的施事方和“低首又低首”的受事方,飞鸟与晴空更是天然地具有联系,流云大地虽在空间上相距甚远,但诗人不说晚霞“染红了”大地,而说“沉醉了”大地,将流云和大地两个意象联系得更紧密,更有情感。诗人将这三组结构中所有的意象作了艺术上的融合,均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包容眷顾着对方,互相依存,顾盼摇曳。而这样互相之间都有联系的意象一起呈现在诗作中,我们能体会到诗人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并不是完全静态的美,而是在恬然中蕴含着丰富鲜活的生命力:春风和飞鸟是流动的,青草在“低首又低首”,流云和大地也在静悄悄地发生变化,变得“红晕”和“沉醉”。这其中有时间的流逝,整个画面静中有动,生趣盎然,它不是停留在对自然的粗略一瞥所产生的印象,而是细入毫芒的观察和刻画,是诗人用整个身心与大自然交流所感受到的新鲜、美丽生命的流动。而在诗歌的后半部分,“天风”“鸟”“云”“树”“花朵”等意象都是大自然的典型事物,它们组合出现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和谐的联系,且照应了第一节和第二节,使全诗意象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意象是我们赏析诗歌的另一个重要抓手,现代诗歌中我们所熟知的《致橡树》,除了“木棉”“橡树”外,还有很多意象的选择,如“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乃至“春雨”。这些意象也都与主体意象互相关联,它们同处于大自然中,共享日晒雨露。如果说《我看》的意象互联让我们感受到了风景的明丽、生命的流动与诗人心情的愉悦,那么《致橡树》有意识地选择这些联系紧密的意象则有利于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主体意象,更把诗人鲜明的情感倾向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当然还有其他现代诗歌的名篇在意象的选择与运用上具有其他鲜明特点,例如郑愁予的《错误》有江南、莲花、东风、柳絮、青石、春帷、窗扉、马蹄等丰富的充满古典意味的意象;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具有象征意义等等,我们在现代诗歌的阅读中就可以抓住本诗意象及其突出特征,以此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口,从而更好地欣赏诗歌。

三、音韵和谐往复

现代诗歌虽不像古诗词一样讲究押韵、平仄、对仗、工整、字数相同均等,但作品同样有着和谐的韵律,其独特的听觉形式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特点之一。正如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在《诗的艺术》中所说,诗应该首先具有音乐性。《我看》一诗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押韵的密集、叠词与反复手法的运用上。

本诗换韵次数并不多,除了第一节的“草”和“潮”,第三节的“画”和“发”,后两节的“游”和“流”,全诗大部分韵脚如“翼”“里”“地”“戚”“息”“逸”“熄”均押i韵,洪声韵和细声韵的交替既是诗人心绪变化的表现,也使得诗歌节奏在整齐中凸显变化,把各诗行声调的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组织起来,成为一个回环往复、流转起伏、和谐统一的韵律整体。更为难得的是本诗在主体部分也有密集的押韵字符,例如诗歌前两节“揉”和“首”、“向”和“荡”、“吸”和“意”、“云”和“晕”都有着相同的韵母,这些相同韵母的间隔出现,也使得诗歌音韵和谐。叠词与反复手法的运用同样增强了本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前两节的四个“我看”除了凸显抒情主体外,还形成反复,“悄悄”“慢慢”“静静”等叠词的点缀也让诗歌读起来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美。试想,若改成“悄然”“缓慢”“安静”,便没有这种回旋往复、低徊不去的情致了。后几节中“去吧,去吧”“哦”等词的反复同样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抒情性,“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句式的重复排比造成一唱三叹、回肠荡气的流动美与情调上的萦回不绝。

举一反三,我们在欣赏其他现代诗歌时也可以抓住音韵上的特点去感受与体会。例如戴望舒在《雨巷》一诗中,使用了不少双声叠韵联绵词,它们与诗行的排比、复沓的运用、首尾的重章一起共同将诗歌情绪的节奏拉长、放缓,构成了一唱三叹的语音效果,烘托了忧伤的意境,使诗歌读来和谐缠绵。这是诗人的自觉追求,也是我们走近诗歌,理解和鉴赏诗歌的一把钥匙。

四、结语

不少学生甚至教师视读诗为畏途,对现代诗歌的认识、理解、赏析总不知从何下手。本文以穆旦的《我看》为例,提出了欣赏现代诗的三条路径:其一,诗是精炼的语言艺术,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都可能成为极具表现力、创造力的点睛之笔,都可能蕴藏着丰富的意味和深厚的旨趣。对诗歌的语言进行推敲,可以关注其不同寻常的表达方式。其二,意象是诗歌内容构成的重要元素,读者只有在敏锐捕捉意象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进入诗歌的意境,进而感知诗人的情感,领会诗歌的主旨。因此,抓住诗歌的意象特点,对赏析本诗具有显著且不可或缺的功用。其三,现代诗歌仍然不排除声音的艺术表意手段,而且现代诗歌的音韵处理有其自身特点,需要我们通过朗读品味加以注意。以语言、意象和音韵为抓手,期望我们能更好地赏析现代诗歌,真正让学生领悟现代诗歌之美。

注釋:

[1]王书婷.新诗节奏和意象的理论与实践:1917-1937[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2.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张岩泉.论九叶诗人的语言艺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03).

[3]杜心源.论穆旦诗的现代主义意识[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04).

作者:沈颖婷

第2篇:对唐诗中体育体裁诗歌的赏析

唐朝是我国古代比较繁荣昌盛的一个封建王朝,为我国后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唐朝文化在我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唐朝诗歌文学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顶峰,至今还有很多的诗歌被广为传诵。体育活动在唐朝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普及和发展,所以我们在很多唐朝诗歌里面都可以看到体育活动的影子,从这些以体育为题材的唐诗中我们同样能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大繁荣,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更多的古代体育活动。

一、关于唐代体育题材诗歌的总体概述

唐代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唐朝的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殿堂里面一颗璀璨的明珠,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一直流传至今。虽然已经有很多的学者对唐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遗憾的是都是从文学价值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很少有学者从体育的视角对诗歌中的体育活动记录进行研究,去评定其中的体育文化价值。我们通过仔细分类和阅读就会发现在唐诗中,很多作者都是选择体育活动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的,比如王国维描写古代女子体育活动的名句“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从这个诗句中我们可以得知,踏青,荡秋千和蹴鞠都是比较受女孩子欢迎的体育活动。其中还有一些体育活动是从民间的风俗节日里演变而来的,比如王维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登高活动就是从重阳节中演变而来的;寒食节朋友会相约一块去踢蹴鞠;唐代诗人张建封在诗歌《竞渡歌》中用“飞万剑、鼓声似雷”为我们描述了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进行龙舟竞赛的壮观场面和激烈的划舟场面。像这样的体育题材的唐代诗歌不胜枚举,从这些诗歌的描写中我们就可以想象出体育活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二、关于唐代体育题材诗歌的分类

(一)以球类为创作题材的唐诗

在唐朝,球类活动是比较流行的体育活动之一,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常百姓,甚至连妇女都对球类运动情有独钟。在唐朝,主要的球类运动有蹴鞠、马球和步打球,在唐朝的诗歌当中,有许多地方都对这些球类运动做出了详细的描写,从这点我们就能够看到球类运动对唐代人的生活的影响。

击鞠又被称为马球,在唐代是王宫贵族最为喜爱的球类运动之一,在唐代诗人王建所著的《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一诗当中,就对马球运动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在诗中提到了马球运动的一些规则,例如,如果皇帝参与打马球时,第一球必须要交由皇帝来打,在皇帝参与的马球比赛当中,不仅有许多嫔妃和宫女加油助威,而且还有龟兹乐曲来助兴,我们从王建的诗歌当中能够联想到当时马球比赛时球员的飒爽英姿和观众们的欢呼雀跃。

蹴鞠运动常常会在唐代的军营中开展,在唐代的很多诗歌作品当中,对这方面的描写也有很多。例如在唐代诗人韦应物所著的诗歌《寒食后北楼作》中就对寒食节军队士兵进行蹴鞠比赛以及庆祝的场面进行了描写。在唐朝,蹴鞠运动不仅仅是男人才能够参与,许多的女子也极其喜爱蹴鞠运动,并且参与其中,从这点我们就能够看出,在唐代蹴鞠运动受欢迎的程度。除了这些球类运动外,在唐朝还有一些其他的球类运动,例如抛球、步打球、踏球等等,这些运动在唐代的许多诗歌当中我们都能够看到。

(二)以棋类运动为创作题材的唐诗

棋类运动在唐代也极其受欢迎,特别是受到了文人墨客的青睐,他们对棋类运动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时候下棋到通宵都不能尽兴。在唐代诗人元稹所著的《酬段丞与诸气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一诗当中就描写了诗人下棋已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在白居易所著的《思渭村旧居》一诗当中提到“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在唐代,许多文人墨客都把围棋作为自己喜爱的休闲娱乐方式。围棋是一项比拼策略的智力游戏,围棋运动能够体现出人们的高雅,所以对于那些文人墨客来说,把下围棋作为自己喜欢的运动是不错的选择,在围棋比拼的过程当中,既能够开发自己的智力,又能够磨练自己的心性。在下围棋的过程当中,可以选择置身于大自然的环境当中,在享受流水淙淙、鸟语花香、微风拂面的环境当中饮酒下棋,享受那一份安然惬意、与世无争、逍遥自在和悠闲自得。能够体会到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也是许多文人所向往的。在唐代的诗人秦系所著的《春日闲居三首》和卢纶所著的《过终南柳处士》就对唐代文人墨客的围棋情节做了详细的描写。

在唐朝,围棋运动也受到了许多僧侣的喜爱,在唐代的体育题材的诗歌作品当中,许多是描写僧人下棋时的场景。例如张乔所著的《咏棋子赠弈僧》、刘禹锡所著的《观棋歌送儇师西游》和白居易所著的《池上二绝》等等,在这些诗歌作品当中,都对僧人下棋时的专注和闲适的场面进行了形象的描写,从诗中,我们一改对僧人古板的印象,可见在唐朝,围棋已经成为僧人乏味生活中的一种有效的调味剂。

(三) 少数民族运动题材的唐诗

唐代是一个泱泱大国,它的文化受周边少数民族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尤其是体育活动方面,像骑射、游猎等与体育相关的活动深受唐代人民的喜爱。其中也有许多唐诗作品是描写少数民族运动的,如卢纶的《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将少数民族射猎的场面描写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在狩猎场上呼声阵阵,将士们各自使出看家本领,展现高超的骑射技术,对于勇猛的将士来说,射杀老虎就像射死老鼠一样容易,这样的狩猎场景让人们仿佛看到了战场上将士们奋勇杀敌的画面,展现出了将士们的勇气与谋略,人们对将士们的高超骑射技术赞叹不已。类似的以少数民族射猎活动为题材的诗歌还有很多,我们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当时的体育活动盛况。唐代有许多诗人是骑射高手,如李白、杜甫,他们经常参加狩猎活动,因此他们的相关诗歌作品对射猎活动的描写就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李白就曾夸赞自己的射术高超,一箭就能射穿两头老虎。

(四) 水上运动题材的唐诗

在唐代,最受欢迎的水上运动当属竞渡,在宫廷里此运动也是广泛流行。如唐代诗人张祜就曾写了一篇关于宫廷妇女参与划船比赛的作品,船头上系着鲜红的布条当标志,参赛的选手个个聚精会神地投入在比赛中,比赛到关键时刻到处可看到妇女们的罗裙袖子在飘动,场面非常热闹;又如张悦的《岳州观竞渡》中就描述了在岳阳举办的竞渡活动,比赛过程紧张而激烈,热闹非凡,在江边还有歌女为比赛选手唱歌助威,提高士气,此时船舟的速度就更加迅猛了,都快速地向终点西驿楼驶去,诗人将当时的场景描绘得出神入化,让人仿若置身其中,感受到了现场的热烈气氛。由此可见,水上运动不仅受广大男子的喜爱,就连女子也想跃跃欲试,虽然没有实践的机会,但是她们还是兴高采烈地为比赛选手呐喊助威,这种水上运动逐渐演变成如今体育比赛的划船运动。

三、唐代体育题材诗歌中所折射的唐代体育

(一) 唐诗中体育项目丰富多彩

体育在唐代达到了一个繁盛时期,唐代时期的体育项目也是丰富多彩的,不仅传承了之前时期的体育运动,而且又独创了许多其他的体育运动项目,类别形式多样,如球类运动有蹴鞠、马球、步打球等; 休闲运动有荡秋千、踏青、划船、放纸鸢等;技术运动有射猎、武术、围棋等。在唐代,不仅体育项目繁多,体育题材的诗歌也是数不胜数,如诗人张建封的《酬韩校书愈打球歌》,描写了军中将士的娱乐方式,将作战策略运用到打球运动中,发挥着各自球队的聪明才智; 诗人马戴的作品《射雕骑》,赞叹了少数民族射手的高超技艺; 诗人王建的《秋千词》,将少女们荡秋千时快乐、活泼的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 诗人元稹的《有鸟二十章》,将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情境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了下来。由此可见,我国唐代体育运动的繁荣、体育项目的丰富多彩。

(二)唐诗中体育参与群体空前广泛

纵观唐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唐代体育繁盛最显著的原因是其体育参与群体的空前广泛性。上至贵族阶级,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热衷体育运动,这些体育运动不仅能起到休闲放松的作用,而且还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为了满足唐代各群体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唐代的体育项目也层出不穷,依据不同的群体(贵族阶级、平民百姓、妇女、儿童、文人武士等) 进行创设,不同的人群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而且这些体育项目大多以群体的方式开展,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同时,又由于许多统治者也追求这些体育活动,因此整个国家就会形成一种推崇体育的社会风气,使体育活动受到人们更加热切的追捧,从而在无形中扩大了体育的群体范围。唐代诗歌中就有许多作品是描写天子、贵族阶级、女子、文人雅士等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景,增添了我国体育文化的题材,丰富了我国体育文化的内涵。

(三)唐诗中女子体育蓬勃发展

唐代体育最独特之处在于妇女也参与到了体育活动中,扩大了唐代体育的参与人群。受唐代开放的社会政治的影响,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不再处处受限制。又因为唐代盛行的体育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体育项目在设计时也充分地考虑了妇女的参与程度,女子对运动项目有了更多的选择,所以唐代女子体育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若要深究唐代女子体育发展的原因,无非就是与唐代的强盛经济有关,特别是宫廷嫔妃所喜欢的体育活动,往往都是为了博取君王的宠幸而组织的,但也不乏许多宫女是为了休闲娱乐而自发地参与到相关的体育活动中。由于唐代女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因此她们的身体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所以许多男子参加的体育项目女子也能参加,并可以与之一较高下。唐代体育题材的诗歌也能寻到女子的身影,见证了唐代女子体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秀萍.对古代体育文学的探讨[J].时代文学,2008(11).

[2]余清风,张宝强.唐代体育诗歌的勃兴及其原因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04).

[3]梁同福.论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范成——以蹴鞠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08(04).

[4]刘博,张保强. 唐代女子体育的盛况及其原因探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作者:邹建世

第3篇:论初中语文诗歌赏析教学

可以说诗歌赏析是现阶段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中学语文考试的一个必考考点。对于诗歌,可以说我们的学生并不陌生。可是对于诗歌赏析的方法和技巧,我们的学生可以说是知之甚少。基于这一点,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赏析的技巧便成了解决诗歌类问题的关键。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通过找寻“诗眼”来进行诗歌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或是在一些试题作业上经常会有一些诗歌赏析类的试题,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诗歌题目:在某句诗中,这个字能不能被另外一个字替代,若不能,请说明理由。比如在杜甫的《茅屋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经常会这样来考,关于题目当中的“破”字能不能改为“吹”字,为什么?

通过这类题目,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的“诗眼”,这非常有利于我们对诗词的理解和把握,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我个人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找寻诗的“诗眼”的意识和习惯。那么怎样来寻找“诗眼”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另一个难题。一般来说,诗词中最重要的那个字词就是诗眼,例如:形容词和名词,当它们被用作动词的时候,“草木变衰行剑外,干戈阻绝老江边。”(杜甫《恨别》)“老”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一个“老”字充分表达了这种浓厚的情感。找到诗眼后,再根据诗词前后认真揣摩诗眼的真正含义,以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怀,这样理解起来就要准确省事很多。看诗先找寻“诗眼”,找这些比较典型的词,也就是我们的“诗眼”。以“诗眼”为突破口,通过“诗眼”来走入诗歌,去进一步理解诗歌。

二、在诗歌中找寻“意象”,通过意象感知诗歌情感

另外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找寻诗歌中的“意象”。我们可以从“诗眼”入手,不防让孩子们把视野放的开阔一些。那就是找诗歌中的客观景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借景抒情是诗人写诗惯用的技法,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是借助于客观物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而这个客观物象,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意象”。因而我们要走进诗歌,要理解诗歌,要做的就是找寻“意象”。因为只有找寻到了“意象”,才能准确的把握诗歌的情感。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要在学生大脑的知识体系中加上意象这个节点,要让学生明白它理解它。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月亮”这个意象,它代表着思念。如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还有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再者如“夕阳”这个意象在诗中也是经常见到的,它代表着凄凉失落。如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再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诸如此类的还有杨柳代表着惜别,落叶代表失意,春风代表得意等等。

在平常的学习和训练中,可以给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渗透。在讲解诗词时,可以有意识的让学生去寻找这些“意象”,然后以此为契机,去体味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诗歌的意境。可以说,在诗歌中找寻“意象”,也是一个赏析诗歌的有效途径。

三、通过“诗眼”“ 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

当学生在自己欣赏诗歌时,大脑里已经有了“诗眼”、“意象”这样的概念时,也就是我们的学生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开始有“诗眼”“意象”概念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就要试着从“诗眼”“意象”的樊笼中跳脱出来,开始给学生引入另外的一个概念,这就是意境。那么意象和意境是什么关系呢?

所谓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我们的孩子在初一就已经学过描写秋天的名篇,被誉为写秋之鼻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当中,马致远以其高超的妙笔,运用白描手法选取了一系列的意象(枯藤、老鼠、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西下的夕阳、游子等)为我们渲染了一种深秋寂寥,萧索的氛围,透过这些景物,就自然理解了那个游子的寂寞以及思乡的无限惆怅,唤起天涯倦客的无限感动。这里的“境”就是所选取的意象,“意”就是游子的情怀。

意境就是作者通过意象这个客观事物,这个载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的一种境界。因而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诗歌主观情感的把握,之于我们的语文诗歌教学至关重要。我们的语文教学侧重重于这一点。引导学生在找寻意象的基础上,准确的把握诗歌的主观情感,从而体味诗歌的意境。体味诗歌意境,可以说是赏析诗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总之,我们的诗歌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找寻“诗眼”,找寻“意象”,体味意境,它不是割裂的一个过程,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于对孩子们进行这方面的诱导,让学生养成赏析诗歌的这种习惯,在诗歌中主动的去找寻诗眼、意象和去体味意境。

作者:丁中华

第4篇:舒婷诗歌赏析

【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诗注重自我表现,追求心灵的自由,诗作贯穿着以个性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的处境的关怀。她的诗富于想象,而且刻意有新的创造,能在一些常常被人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在艺术表现上往往采用暗示、局部或整体象征的手法,注重诗歌意象的组合,由意象群构成整体性的诗歌象征结构,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从而给诗歌带来了朦胧美、含蓄美、弹性美。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注释】

[1]凌霄花:又名“紫葳”,木本蔓生,茎攀援他物而高升,高可数丈。夏秋开花,橙红色。 [2]木棉:常绿乔木,产于热带,高可数丈。

[3]虹霓: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有七种颜色。这种圆弧常同时出现两个。红色在外,紫色在内,颜色鲜艳的叫“虹”;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较淡的叫“霓”。 【赏析】

《致橡树》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化作一株木棉,以橡树为对象,采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坦诚、开朗地倾诉了自己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表达了爱的理想和信念。全诗感情色彩强烈,又具有清醒的理性思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全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否定传统的爱情观。诗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深刻的否定。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意识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使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格价值的决心跃然纸上。第二部分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强调这种爱必须有独立的、与对方同等的地位和人格;这种爱,有坚实的根基和感情的的交流;这种爱允许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这种爱能同甘共苦,终身相依。这种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观显示了诗人对新型爱情观和人生价值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一方面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另一方面使作品的题旨不局限于爱情的视野,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这种道德理想。 诗歌大量采用整齐匀称的语言形式,它们在字、音、义上严格对应,在行上宽泛对应。既有古典诗歌的整齐划一,又有新诗的自由奔放,表现了诗人既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诗风。

船 舒 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呵,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赏析】

所谓舒婷诗歌的“低音区”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的作品。如《自画像》、《往事二三》、《童话诗人》、《双桅船》、《北戴河之滨》等等。这部分作品由于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因此,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的“雾中之花”。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象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

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

神女峰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沿着江峰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着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赏析:

《神女峰》是作者在长江上看到神女峰美景后,有感而发创作的。全诗分为三部分,第一段写了诗人看到神女峰的一系列动作,第二段写了诗人的情感,第三段则进一步抒发了澎湃的情感。神女峰是屹立在江边悬崖上的一座小山峰,它的命名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是古代女性*坚贞忠诚的化身。这座巫峡挺立的山峰,在一般游客眼里,只是一片美丽的风景,而作者却赋予了它新的意义。

“挥舞的花帕”代表了世俗中对女性贞洁的观念,而突然收回的手则昭示了诗人心中的惊醒与悸痛。从“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能看出诗人为神女说代表的手封建思想桎梏的古代女性*伤心落泪。在凄美的爱情故事流传的同时,诗人仿佛体会但当事人心中的凄苦和无奈。,“心真的能变成石头吗”一句,拨开了覆盖在神女峰传说中表面的虚化,揭示了女性内心不为人所知的悲凉。“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的“无数次春江月明”表示无限惋惜。并进一步对这种散发着男权气息的“妇道妇德”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作者从一个女性*的眼光,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写出了复杂细致的情感,体现了女性*独有的敏感细腻,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诗歌反应了女性对自身自由和解放的追求,同时批判了以人的幸福做为牺牲品的旧道德。在男权主义社会里,女性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男性按自己的道德标准把女性*定格在贤妻良母的位置上,以妇德来约束女性的行为。长期以往,女性不得不认同这些规范,并慢慢转化为自身道德律令。虽然被人赞誉为贞洁的典范,受后人膜拜,但却不能享受生命的快乐,这种荣誉是虚伪的。。“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是对真正爱情和生命的向往和追求,是对封建道德的强烈批判,也是对男权主义文化的声讨。这篇诗歌多愁善感,作者委婉的表达了作者由神女峰产生的一系列联想,和面对神女峰这千年流传的人间神话进行的“煽动性的背叛”。作为朦胧派的代表人物,全诗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险构成了全诗的思想核心。最后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的全新的观念,颠覆了古老的封建道德观念,追求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追求社会和尊重和人的价值及社会权利,追求自我的物化和物化的自我。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反传统的全新的剖示。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并不是一首闺怨诗,而是提出了新的希望,大胆追求幸福。

诗歌不仅在立意而且在艺术性*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挥舞花帕”、“突然收回”、“捂住眼睛”这些细微的传情动作,表达了诗歌的细腻和极强的抒情性。江涛,高一声,低一声展现了十足的韵律感和建筑美。作者以神女峰作为象征,把象征手法和一项手法相结合。作为朦胧诗一分子舒婷的《神女峰》体现了朦胧诗的艺术特色,而最后一句更是这种朦胧特点的一种聚焦。它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歌美的感受。

《神女峰》作为舒婷诗歌的一篇代表作,无论在诗歌艺术上和主题挖掘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成就。整首诗充斥着浓郁的女性主义气氛。体现了对封建思想的解构,对传统女性*观念的唾弃,现代女性*意识的充分张扬和释放。

始祖鸟 从垣古 俯瞰我们 天空 它无痕

丛林莽原都在他翅翼的阴影下 鸣禽中它哑口 众鸟只是复杂地 模仿 他单纯的沉默 丑陋 迟钝 孤单 屡遭强敌和饥寒 毁灭于洪荒 传奇于洪荒

他倒下的姿势一片模糊 因之渐渐明亮的是背景 那一幕混沌的黎明原始的曙光 用王冕似的名字 将他

铐在进化史上 据说这是永生 没有自传 也不再感想

赏析:没人见过始祖鸟。生物课上的始祖鸟模型是根据化石制成的,生物课老师、生 物学家甚至考古学家也没见过一只鲜活的始祖鸟。 诗人舒婷笔下的《始祖鸟》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只鲜活的始祖鸟。

一、一组始祖鸟的木板画:

第一幅:凌空展翅图。画面的主体是始祖鸟的翅膀。诗人主要选用冷色调的 “阴影”,将“丛林莽原”都置放在阴影中,连“背景”——天空的曙光都被他的 翅膀遮住了。

第二幅:走向永生图。这时,主画面是始祖鸟的倒下,画面一片模糊,像一幅 低速快门的照相机拍摄的快速运动照。这时的背景有了“一幕混沌的黎明原始的曙 光”,但画面的主色调还是冷色调。

第三幅:永生图。此时的始祖鸟成了一块化石,这化石可能暴露在地表,也可能 深埋在地下,我们看到的只是他生命最后的情景。这情景被历史、被地质演变凝固 成了石头。此刻始祖鸟不会复活,也不会再衰老,因而也“不再感想”。这幅画与 前2幅相承相续,依然以冷色调为主。但作者并没有详写第三幅画,因为他面对的 正是这第三幅画——一幅画或一块化石。

这三幅画都以冷色调为主,给人一种凝重、厚实的沉重感,如三幅连环式的木板 画,让人感到冷峻、引人沉思。

二、精雕细琢的刀刻。诗人对始祖鸟的描写,十分细致。有对始祖鸟一生的概 括: “屡遭强敌和饥寒/毁灭于洪荒/传奇于洪荒”,精炼、准确;也有对始祖鸟 一个细节的特写: “俯瞰”“哑口”“沉默”“丑陋、迟钝、孤单”“倒下”“一 片模糊”,细致、传神。。

三、对比手法的突出。 诗人将始祖鸟与“众鸟”进行对比。 “众鸟只是复杂的 模仿/他单纯的沉默”中,诗人用“复杂”“单纯”将“众鸟”的肤浅无知、将始 祖鸟的深沉、丰富突出展现出来。所以,这也是诗人的思想意图所在。对比手法的 运用,表明诗人对始祖鸟的情感色彩是褒扬而不是贬抑。

四、第三人称、拟人化的运用。诗人以第三人称的手法,用“他”,将始祖鸟 拟人化。而且用“俯瞰”“沉默”“迟钝”“孤单”“倒下”“自传”“感想”等 一系列词语,将始祖鸟充分人格化。拟人化的运用,表明诗人对始祖鸟的情感态度 是肯定而不是否定。

舒婷的诗中,多用第一人称的“我”,如《双桅船》;或用第二人称的“你”, 如《寄杭城》。而更多的是我、你兼用,如《祖国啊,祖国》 《致橡树》 《赠》 《秋夜送友》等。目的是为了突出诗的主体(第一主体“我”或第二主体 “你”),达到倾诉式、对话式或书信式的抒情效果,拉近主体与客体或第一主体 与第二主体的距离。如果将《始祖鸟》中的第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也能拉近诗的 主体“我”与客体“始祖鸟”之间的距离。但是,这种既不符合全诗的格调、色 调,也不适合展现一种深沉、丰富的内涵。

应当说,诗人是用第三人称“他”,是特意为了拉开“始祖鸟”与诗人、与读 者的时空距离、情感距离,突出始祖鸟的原始、原初、久远、深沉等特定的内涵。 与《始祖鸟》类似,舒婷的《船》采用的也是第三人称。 作者的《船》表面写船 的搁浅,其实是写作者自己的搁浅生活。作者1972年以独生子女的原因照顾返城, 但一直找不到工作,连民办教师的名额都争取不到。但作者不用“我”直接写自 己,而日也不用“你”,却用“他”“他们”来写船。这有什么好?用诗歌评论家 蓝棣之的话来说“在这里,舒婷较好的完成了从生活到艺术的转化,而不是把生活 真实直叙于诗中”。

应当说《始祖鸟》也是这样,采用第三人称“他”,正是诗人从生活到艺术的转 化的结果。避免了将生活的真实直叙于诗中,也避免了将诗人的情感直接喧泄出 来,而且使诗的格调更凝重,更深沉,更丰富。

第三人称手法的运用,表明作者对始祖鸟的情感方式是冷峻、深刻,而不是热 烈、激昂。

五、时空倒置。

“从坦古,俯瞰我们”,采用的是时空倒置的手法。始祖鸟是化石,是垣古的一 只始祖鸟;明明是现在的我们在俯瞰始祖鸟化石,诗人却写成始祖鸟“从坦古,俯 瞰我们”。这里,作者将“现在”“垣古”两个时间颠倒,又将“俯瞰的我们”和 “下面被俯瞰的始祖鸟”两个空间位置颠倒。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效果? 我们先看杜甫的《福州望月》 “今夜6l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 忆长安„„”。明明是诗人自己在长安忆鹿洲的妻子儿女,却写成妻子儿女在鹿州 忆长安的自己。采用空间倒置,将“我”对妻子儿女的思念隐在妻子儿女对“我” 的思念之后。这是一种艺术的加工,使诗显得更含蓄更抒情更富想象力。不具备一 定鉴赏能力的人还不一定读得出诗人“我”的思念之情。

致大海 作者: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赏析.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大海有涨有落,有风暴,有平静;它多变,并不完美,但它真实。望着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观望生活的戏——有悲有喜,包罗万象。感受着大海的宽广与静寂,就像在感受自己。

大海是社会,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舒婷自己则像海燕一样,坚强地在生活风浪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舒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她的大海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海边的每一种风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融入对大海的描写当中。诗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反复。 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她以大海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启发人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1)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阐述主旨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是社会,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人要象像海燕一样,坚强地在生活风浪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主旨表达人面对生活要心胸豁达,极积向上的人生真缔. (2)指大海跟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另一方面则暗喻了生活就像大海一样变幻莫测,波涛汹涌。 (3):作者在诗中把贝壳比作是夏夜的星,把勇敢的人比作疾飞的海燕。

(4)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有沉沦的痛苦也有苏醒的欢欣把黑暗放下,就是光明 把损失放下,就是收获 面对现实生活 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 自己要像海燕一样,坚强地在生活风浪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5)有勇气直面痛苦,有信念解决困难,有梦想塑造未来,有头脑有智慧,有思想有品格,面对坎坷,首先要有大海一样博大的胸怀去承担它随之带来的痛苦,其次要有决心毅力和智慧去化解困难,最后,要有一颗自由的心来储藏回忆,感恩这一切磨难给自己带来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灵魂,以及经历坎坷后的从容气质。

致大海真的是很好的作品,澎湃的感情化作诗意,理智的思考蕴藉其中。其对人生·对自然·对生活的感悟加上流畅的情感述说使其达到到了完美的艺术境界

思念(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思念”本就是一个极其美好的词。古往今来,无数的骚人墨客都曾写下流芳千古的华章丽句。“衣袋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如哀似诉、凄婉低徊的诗句穿越了时空的局限,千百年来在无数的读者中引起共鸣。 在当代女诗人的笔下,“思念”依旧以其纯美真率让多少人伤怀落泪。

诗的第一节,便以独特的构思和形式展现此诗与众的不同。“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能感其美却无法触其形;“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能晓其情却无法觅其果。如此无奈和悲哀不正是如烟似梦的思念所在吗?琴弦孤身只影,琴声破碎欲绝,希望与失望在若断若续“檐雨的念珠”中闪现。有桨却无法致岸,有情却无法会面,不正如“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及“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痛楚吗?缠绵悱恻的相思愁苦满溢诗里行间,令人不忍触摸。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默默”一词使“蓓蕾”这个意象更加形象突出,等待的热切和希望的深切之情溢于纸上;“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遥遥”更突出了等待的悲哀和思念的痛苦。

两个意象把人们思念的心定格在这暖和而温暖的画面里。而心的深处,是海洋。泪如海,思念如海,期待如海。最终翻腾不息的海语,溢满了两汪深湖,两颗晶莹剔透的泪珠,映现了世间一切的真情。思念的真切,在此从内到外,由浅及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相思不是简单之物,诗人表现也从多角度多侧面出发,用形象帮助思维说话。四个意象虽无逻辑关联,但每一意象的本质都能让人联想起意味相似的相思。此时,诗作的思维是跳跃的、抽象的,找不到明显的逻辑痕迹,但给人情感感受空间是立体的,回味是深远的。

舒婷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赏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歌颂祖国,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历代诗人写出了不少佳作。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女儿对祖国母亲艾艾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的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为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这首诗,以一个普通女工的赤子之心,真挚、委婉地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情,吹奏出舒婷诗歌中最动人的乐章。 全诗立意新颖,感情真挚,一反过去某些诗的浮泛与“神话”式的歌颂,从一个别致的角度来吟唱祖国母亲的歌。正如诗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扫瞄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以拳拳的女儿之心,表达着哀怨的深情:“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达出希望的欢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为实现这美好的希望,诗人表达了一种献身的愿望:“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为表达这种赤子的深情,诗人采用了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低沉缓慢方能如泣如诉、似哀似怨;高亢迅疾才可热烈奔放、一往无前。为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全诗运用了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主体是诗人的“我”,客体是“祖国”,而在全诗的进展中,让其合二而一——我即是祖国,祖国也就是我。祖国是我的痛苦,我是祖国的悲哀;祖国是我的迷惘,我是祖国的希望;我是祖国的眼泪和笑涡,而祖国正在我的血肉之躯与心灵上起飞和奔跑。

全诗无一字议论,皆以意象描绘,以情贯穿。所选意象既质朴又鲜明,既独特又贴切,每一个词也都与被描绘的景象紧密契合。抒情又非一览无余的倾泻,而很注意其波动的节奏,由悲哀、低沉到欣喜、高昂,又由亢奋到深沉,其中纠结着悲怆、忧患、炽烈,失望与希望,叹息与追求等多种复杂而凝重的感情,体现出诗人独有的委婉幽深、柔美隽永的抒情个性*。 习惯上,人们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这也是一切》、《暴风雨过去之后》这类作品称为舒婷诗歌的“高音区”。由于它们直接表达诗人的政治情绪与时代理想,因而获得较多的称誉与赞许。

舒婷的 《这也是一切》: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风暴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被折断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火焰 都只燃烧自己 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 都仅指示黑暗 而不报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 都只掠过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 不是一切损失都无法补偿; 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 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不是一切心灵 都踩在脚下、烂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

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 一切的现在都在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甚至灾难,首先要学会承受,然后奋起。正如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造自我,天高地阔。”

舒婷在《这也是一切》中表现出她特有的温情、浪漫和理想主义色彩。舒婷在《这也是一切》中希望在这片荒原上耸立起一座未来希望的高峰,让四周的原野和群山都聚拢而来。

呵,母亲-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本诗是怀念母亲的佳作。诗人借梦幻,通过“慈母泪,珍藏的红围巾,童年幼稚的哭喊,成年后的不敢呻吟”等,表达失去母爱的孤苦无依。诗人以“古井”形容“怀念”,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读后让人感到情浓、意切,难以忘怀。

第5篇:舒婷诗歌赏析

双栀船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我的理解:通读全诗,作者以一艘双栀船的角度,描写了它离开岸边的不舍与缠绵。表达了一位漂泊无依的游子浪迹天涯对故乡的痴恋,然而,心中的故乡却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在我的梦中,也许明天,就会与你相遇,我痴念这着故乡,故乡也牵挂着我。另一方面,我还认为这首诗中透露着诗人对未来美好阳光的憧憬,暂时离开岸漂泊,却会在明天,又与彼岸相遇。尽管途中会有风暴,美好的未来总会在风暴后与我们偶然邂逅。人生,也像这一艘双栀船,在不如意后,总会有光明、美好不期而遇。既然如此,不如扬上希望的帆,向着花开的明天远航!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我的理解: 在这首诗中,诗人化作一棵木槿,用紧紧相依诠释自己眼中的爱情——不是利用功名、不是无病呻吟、不是风花雪月。只是与相爱之人拥有同一形象,不卑不亢,含情脉脉,紧握双手,同甘共苦。爱,是两个人的契约。因爱一个人的某些特点而爱某个人,那便不是真爱,真爱是爱一个人的一切,爱一个人本身。就像木槿和橡树,永远相依,永不分离。

向北方 一朵初夏的蔷薇 划过波浪的琴弦 向不可及的水平远航 乌云像癣一样 布满天空的颜面 鸥群

却为她铺开洁白的翅膀

去吧

我愿望的小太阳 如果你沉没了 就睡在大海的胸膛 在水母银色的帐顶 永远有绿色的波涛喧响

让我也漂去吧 让阳光熨贴的风 把我轻轻吹送 顺着温暖的海流

漂向北方

我的理解:这首诗与舒婷其余的作品相比,格调更添了一份淡淡的忧伤。在孤苦漂泊,历经坎坷的路上,诗人多了一份随波逐流,然而却是看淡一切,超脱自然的平静。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北方,亦有阳光。

第6篇:舒婷的诗歌的特色

舒婷,原名龚佩瑜,是当代“朦胧诗”创作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诗歌创作受现代诗人何其芳的影响,诗风开阔、刚柔并进,把女性的敏感和细腻带入到诗意的境界,传达出她灵魂的歌咏,将中国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完美的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致橡树》和《双桅船》就是她的代表作,以下从舒婷的这两部作品来分析她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一、 舒婷的诗歌抒写着人生的理想

舒婷的诗歌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隽永着人生的体悟,例如在诗歌《致橡树》中,作者坦诚又热情地歌唱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及独立的姿态。以“木棉”和“橡树”的形象象征相爱双方真挚的爱情以及相对立的人格。“橡树”象征着刚毅的男性,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则象征着具有审美气质的新时代的女性人格,她充溢着刚健、丰盈的生命气息从旧式女性妩媚和纤柔中走出来,由于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独立人格,所以“仿佛永远分离”,但他们又有着共同的经历及信仰,又致使他们“却又终相依”。这是诗人对爱情的理想,也是她对自我价值以及高尚人格的追求。

二、 诗歌表达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舒婷的诗歌充盈着理想和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对时代、对人生及爱情等重要问题的思考与关注,既充满着激情又温馨平和。例如:在《双桅船》中,诗人利用具体的形象“双桅船”来替代诗人自己的复杂的情感。一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面又是爱情向往的“岸”。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与“岸”相遇与别离,既和谐又矛盾。让诗人感到了前行得沉重和艰难。“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歌中表现出诗人自我的、个性的情绪与心态,也是那个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的时代紧迫感所带来的动力。另外,诗中的“岸”象征着女性最终的爱情归宿, 而“风暴”则象征着那个时代的人所经历的不平常风云,“灯”代表着诗人坚守的光明信念。

三、诗歌的创作具有探索精神

舒婷在诗歌创作的艺术表现上具有探索精神,她的探索主要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也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观来抒发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在《 双桅船》中,诗的题目“双桅船”,就是用于一种象征手法。诗歌的目的不描写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着双桅船来表现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双重的心态。在语言又上将“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了完整的动态画面。整首诗组合自然、意象清新,让诗人强烈的内在情绪得到自然的流露,成功的体现出诗歌从生活到艺术的转换。

总结以上可以看出,舒婷的诗具有女性的柔美、委婉和细腻,在面对人生的苦难时,她选择永不放弃,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着深入的开拓和广阔的视野,同时她在艺术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因而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及温柔典雅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 《舒婷诗文自选集》 漓江出版社 1997年 [2] 周俊祥 《舒婷诗歌评赏》《福建文艺》1980年第2期 [3] 陈敢、郭剑 《舒婷诗歌艺术浅探》 《广西师院学报》年第3期

1999

第7篇:《怎样欣赏舒婷的诗歌》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感受含蓄朦胧的意象。

2、体悟诗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歌语言的能力。

2、体会意象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4、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累学习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根据舒婷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舒婷自主、平等的爱情观,树立健康的、向上的爱情观、价值观。

四、根据诗歌学习的要求、诗歌的体裁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蕴味。

2、明确各意象所寄托的爱情观,深刻理解诗人所向往的爱情。

3、总结归纳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为:

1、理解含蓄朦胧的意象。

2、诗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为:

精巧导入--创造美,激情诵读--感受美,仔细品味--领悟美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黑白交互板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意在渲染氛围,在思维、情感、个性等方面唤起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人说,没有诗歌的民族是悲哀的,我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我更庆幸的是诗歌伴随着我们成长。诗,不仅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还能够陶冶我们的性情,滋养我们的心智。古诗如此,新诗亦然。让我们走进“朦胧诗”派掌门人的舒婷的诗歌世界,走进她的《致橡树》和《神女峰》

二、介绍作者有关情况(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把握诗歌主题)。

舒婷,当代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1952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她从小就喜欢朗读诗歌,可是少女时代刚刚结束,十年**就将她推进了风雨之中。196年她到福建西部山区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家庭的变故和她个人的遭遇使她倍受痛苦和磨练,也为她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诗集《双桅船》获全国新诗优秀奖,而她的《致橡树》则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品。

《致橡树》写于1977年,一般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在诗中,诗人没有流于狭小的爱情圈子,而是以新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为当时新诗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新风。

三、反复诵读, 感悟诗情(读是学习诗歌的基础环节,也是主要环节。因此,形式多样的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

1、请一名能代表班上朗读水平的学生朗读(要求:其他学生注意诗中字、词的读音)。

2、聆听示范朗读(在音乐里寻找共鸣,在画面中领悟蕴味)。

请大家也饱含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3、学生自由朗读(模仿示范朗读中的感情)。

4、再请一名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四、抓意象,悟感情,挖主题。

过渡:现代诗人吴晓认为,诗歌的本质是意象组合那么这首诗中是否也存在着意象呢?

1、列举诗中出现的意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明确:诗中出现了八个意象:凌霄花、痴情鸟、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橡树、木棉。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以上意象所寄托的爱情观,明确诗人对这些爱情观所持态度(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明确:

1、凌霄花虽然鲜艳美观,凌空盛放,但那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是借攀缘他人的“高枝”来炫耀自己的。这样的荣耀是不值得羡慕的。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丈贵妻荣”的婚姻观念,今天仍有不少人想通过依附“高贵”的丈夫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是可怜又可笑,诗人否定了这种图实惠的实用爱情,现代女性是不应该做依靠丈夫来发光的女人的。

2、痴情鸟儿的歌声虽美妙动听,但那只是为着自己所栖息的大树唱的赞歌。它只知在“绿荫”下低飞、栖息,却不知远处还有可以展翅高飞翔的自由天空。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女性总是陷在爱情的小天地里,夫唱妇随,没有独立的个性,没有远大的理想,麻木丧志。这样的爱情虽有温暖,有歌声,却缺少了内在的激情与活力。诗人否定了这种爱情至上的观点。现代女性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更充实更丰富的生活内容。

3、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又比喻怎样的爱情观?抓住关键词, 谈谈你的看法。 它们只是一味的奉献、牺牲自己,为他人“做嫁衣裳”。虽然富有牺牲精神,但如果这种给予是单方面的话,就会沦为爱情的奴婢,失去自我。当然,这样一味的奉献,就爱情主体的道德情感而言,可以说是高尚的,但从人格价值的维护和爱情关系的保持上来看未必是明智的。这种给予与奉献时常令人惋惜和遗憾。 小结:至此,诗人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否定、批判了依赖别人、攀附富贵、失去自我的爱情观,深刻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爱情观,即: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过渡:有破就有立,诗人又借橡树和木棉寄托了自己的爱情理想。

1、她笔下的这两个意象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橡树木质坚硬沉重,高大挺拔,堪称树中的伟丈夫,具有男性最宝贵的气质:阳刚之气。诗人认为他像刀、像剑、也像戟。

2、木棉也是一种高大的树木。到了春天,它挺拔的枝上千万朵红花盛开,如火如霞,蔚为壮观。将它比喻成“女中豪杰”也是当之无愧的。 诗人认为木棉有“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将人的品格移就于物。它使我们想到了女性柔韧兼备的品格。所以,诗人笔下的“木棉”形象柔静、深沉、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具有女性极富魅力的阴柔之美。

3、诗人认为具有阳刚之气的橡树和具有阴柔之美的木棉应该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作品中哪些诗句说明了这一点?你又怎么理解这些句子? 明确:

(1)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即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形象,他们二者应该是并驾齐驱,不分高低的,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 (2)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 即有独立的人格,又有精神上的默契,灵犀相通,相敬如宾。

(3)“我们分担寒潮、风雨、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中的“寒潮、风雨、霹雳”和“雾蔼、流岚、虹霓”各比喻什么?

—— “寒潮、风雨、霹雳”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雾蔼、流岚、虹霓”则比喻生活中的快乐与成功。

教师归纳:总之,男女间的爱情、婚姻只有建立在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并分担、共享生活中的一切,才会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女性独立。

4、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上面几种爱情观的认识(深刻理解感情,深入挖掘内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表达情感的能力)。

5、男女同学分别来谈谈你对以上几种爱情观的看法。

致橡树 舒婷

第8篇:舒婷诗《赠别》与《墙》赏析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EN-SG ZH-CN X-NONE/*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top:0in; mso-para-margin-right:0in;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in; line-height:115%;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舒婷作品鉴赏 赠别

人的一生应当有

许多停靠站

我但愿每一个站台

都有一盏雾中的灯

虽然再没有人用肩膀

挡住呼啸的风

以冻僵的手指

为我掖好白色的围巾

但愿灯象今夜一样亮着吧

即使冰雪封住了

每一条道路

仍有向远方出发的人

我们注定还要失落

无数白天和黑夜

我只请求留给我

一个宁静的早晨

皱巴巴的手帕

铺在潮湿的长凳

你翻开蓝色的笔记

芒果树下有隔夜的雨声

写下两行诗你就走吧

我记住了

写在湖边的小路上

你的足印和身影

要是没有离别和重逢

要是不敢承担欢愉与悲痛

灵魂有什么意义

还叫什么人生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 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这首《赠别》虽然是一首爱情诗,但是最后一节也写出了一些人生哲理。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赏析舒婷的朦胧诗《墙》

原文:

我无法反抗墙, 只有反抗的愿望。 我是什么? 它是什么?很可能 它是我渐渐老化的皮肤, 既感觉不到雨寒风霜, 也接受不了米兰的芬芳。 还有可能

我只是株车前草,

装饰性地寄生在它的泥缝里, 我偶然,它必然。 夜晚,墙活动起来, 伸出柔软的伪足, 挤压我,勒索我,

人我适应各种各样的形状。 我惊恐地逃到大街上, 发现相同的恶梦, 挂在每一个人的脚后跟。 一道道畏缩的目光 一堵堵冰冷的墙。 呵,我明白了, 我首先必须反抗的是: 我对墙的妥协,

和对这个世界的不安全感。

赏析舒婷的朦胧诗《墙》:意象诗往往具有哲理美,因为象征手法能加强诗的理性力量。化抽象为具象,正是抽象诗大显神通的地方。“墙”是僵化了的艺术传统的象征。钱钟书说:“传统不肯

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当作当然和必然”。诗人说“我无法反抗墙,只有反抗的愿望”,正说出她对传统的不满。

“我是什么?它是什么?”这是万古常新的问题,诗人的回答也只能是哲学范畴“我偶然,它必然”。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对于文学新人,传统之墙乃是渐渐老化的皮肤,文学新人只是在泥缝里寄生的小草,这就是反抗意识萌芽的契机。

于是,恶梦出现了——一个适应传统的梦。那是心理上的阴影,像影子一样“挂在每一个人的脚后跟”。是的传统影响着每一个人,你适应它,就只能射出畏缩的目光;你坚持它,捍卫它,就成为“冰冷的墙”。

梦中有真理。诗人说“我明白了”。她应该首先战胜自己:克服妥协心理,克服恐惧心理。这样,非但不会为传统的墙所围困,而且还可能由冲破传统而改造传统,由脱离传统而丰富传统。

新诗潮力求摆脱新诗的政治抒情传统。内容上,由强调“大我”到重视“小我”;在形式上,由形象化转化为意象化,趋向于理念和感知的变形。。其特点,尊重自我

的身世感受,着重表现富于“主体性”的人格形象。客观上,它确实表现出解放思想带来的心灵复苏,以及在新时期一代人的自觉。这种新的文艺风气,无疑是对传 统的有力冲击。

舒婷

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出生于1952年。中学毕业后,到上杭县农村劳动。1971年开始诗歌创作,1972年调到厦门进入工厂、做过泥水工、浆沙场、挡车 工、统计员、焊锡工等。1979年发表处女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引起注目,获1970—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1980年调到 福建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1982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双桅船》,其中不少诗篇得到读者喜爱。她的诗真挚、柔婉、朦胧,以曲折的方式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探 索,曾被称为“崛起的诗群”中的代表,因而引起争论。主要著作有《双桅船》(诗集,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合著,1982)、《会唱歌的鸢星 花》(诗集,1986)等

第9篇:浅析舒婷诗歌中的人文关怀

舒婷诗歌论

——浅析舒婷诗歌中的人文关怀

中文系2008级2班 马雪姣

摘 要:舒婷的诗歌在主题上侧重于揭示理想追求过程中的内心矛盾,表现那一代青年从迷惘到觉醒的痛苦、探求、欢乐的情感轨迹,她的诗歌以其对“爱的世界”的理想与渴求,对“人的尊严”的倾诉与提升,及其形式的的现代化拥有众多读者。本文主要阐释了舒婷诗歌中充满的人性、人道主义,以及对女性独立人格和命运的关注,旨在发掘其诗歌中洋溢的浓郁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舒婷诗歌;人道主义;人文关怀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1925年6月6日出生于福建,1969年初未毕业即下乡插队,1971年开始写诗和散文,并得到当时福建诗人蔡其矫的指导,其诗在知青中流传。她的创作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在主题上侧重于揭示理想追求过程中的内心矛盾,表现那一代青年从迷惘到觉醒的痛苦、探求、欢乐的情感轨迹。她的诗歌以其对“爱的世界”的渴求,对“人的尊严”的倾诉与提升,及其形式的现代化拥有众多读者。她从关心个人命运,关心个体的价值出发,上升到对他人,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她把个人的许多感情内容和心理过程写入诗中,她说:“我通过我自己深深的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的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尽可能地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又说:“我相信,人和人是能够互相理解的,因为通往心灵的道路总可以找到。”[1]——诗,正是可供选择的道路之一。因此,她“为开拓心灵的处女地/走入禁区”(《献给我的同代人》),目的是为“写一行饱满的诗/进入所有的心灵”(《馈赠》)。

舒婷的诗歌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对人的尊严、价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探求,三是对女性独立人格和命运的关注。围绕此三方面,本文主要阐释了舒婷诗歌中充满的人性、人道主义和爱,以及对女性独立人格和命运的关注,旨在发掘其诗歌中洋溢着的浓郁的人文关怀。

一、舒婷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舒婷的作品当中有不少关注民族命运,反思现实,歌颂祖国的诗篇,其中并不回避历史的苦难,也没有任何悲观的抱怨和偏激的否定,而是真正的面对和乐观的劝谕,忧愤而又热烈,激扬而又丰厚。表现了炽热得爱国情愫及勇于承担的情怀。典型的诗作有《献给我的同代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献给我的同代人》表现得那一代人愿意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的爱国情怀,如诗中所写“他们在天上/愿为一颗星/他们在地上/愿为一盏灯”,也许,他们不能点亮整片夜空,不能照亮整个中国大地,但他们“不怕显得多么渺小/只要尽其可能/即使像眼泪一样跌碎”他们也始终相信“敏感的大地/处处仍有/持久而悠远的回声”,他们愿为祖国发展道路上的开路先锋,“为开拓心灵的处女地/走入禁区/也许/就在那里牺牲”,他们也无所畏惧,只为“留下歪歪斜斜的脚印/给后来者签署通行证”。诗中舒婷以一颗赤子之心,以一种甘愿奉献自己的方式向祖国表达了她对祖国的深情,体现了那一代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

1 民族使命感。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歌颂祖国,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历代诗人写出了不少佳作,但与以往同类诗歌相比,《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女儿对祖国母亲艾艾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十年文化大革命”对于当代人的摧残是残酷的,那是一个毫无自由的年代:“不是心理怎么感受就表现什么,而是应该表现什么就表现什么。应该哭的时候就得哭,哪怕没有悲伤;应该笑的时候就得笑,哪怕并不高兴;应该悲壮的时候就得显得悲壮,哪怕本来就无豪情无悲剧感;应该鼓掌的时候就得鼓掌,哪怕你心里无动于衷。因为凌驾于真诚之上有一个更高的原则——你不能同别人不一样。”[2]从那个没有自由,没有民主,没有温情的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的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的不幸而忧虑的忧患意识,同时,对个人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这首诗,以一个普通女工的赤子之心,真挚、委婉的地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情,对祖国贫穷现状的深深感伤,正如诗中所写:“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扫描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以拳拳的女儿之心表达着哀怨的深情:“我是贫穷/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达出希望的欢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为实现这美好的希望,诗人表达出一种献身的愿望:“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前途的关注。

二、舒婷对他人的关怀

作为诗人的舒婷是敏感的,她的目光是犀利的,她总是能够洞察一个人不为人知的一面,能够透过华丽的外表看到一个人朴素的内心,能够在别人脆弱时给予无尽的关怀,让他人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兄弟,我在这儿》中,所有人都知道“你原属于太阳/属于草原、堤岸、黑宝石的眼眸/你属于暴风雨/属于道路、火把、相扶持的手/你是战士/你的生命铿锵有声/钟一样将阴影从人心震落”然而,“他们不愿相信/你还有忧愁”,只有舒婷相信“你”有忧愁,依然站在你身后,给你支持,给你宽慰,告诉“你”,“兄弟/我在这儿/我从思念中走来/书亭、长椅、苹果核/在你记忆中温暖的闪烁”“只要夜里有风/风改变思绪的方向/只要你那只圆号突然沉寂/要求着和声/我就回来/在你肩旁平静地说/兄弟/我在这儿”。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舒婷对朋友的关怀,对友人的不离不弃,她以她的诗句温暖他们孤寂的心,伸出热情的手点燃他们希望的灯。她总是轻轻的提醒友人:“几时你不再画地自狱/心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流浪四方。”(《春夜》)。她希望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为朋友分担苦难和痛苦,在友人倍感孤独的时候与之肩并肩站在一起,使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她和朋友互相勉励,互相鼓舞,给朋友以斗争的勇气和信心:“答应我/不要流泪假/如你感到孤单/请到窗口来和我见面/相视伤心地笑言/交换斗争与欢乐的诗篇”。(《小窗之歌》)

众所周知,舒婷的《这也是一切》是对北岛的《一切》的回应。在北岛那时的眼睛里世界是黑白分明的,然而透过他的诗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界限不清的灰色。他的《一切》充满了悲观色彩,他认为“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

2 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所有的一切对他而言都是沉寂的,绝望的,甚至连自己的信仰都带有呻吟。于是,当舒婷读到北岛表达着绝望情绪的《一切》时,她便深情的写道:“不是一切大树/都被风暴折断/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折掉翅膀/不,不是一切/都像你说的那样”舒婷告诉他“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当迷惘的一代,绝望的一代认为所有的希望都破灭的时候,“再没有了”的时候,舒婷像一位大姐姐一样安慰着他们,轻抚他们,告诉他们“会有的”、“还会有的”。顾城的《希望的回归——赠舒婷》说的真切:“‘会有的’你出现了/你用低低的歌声回答/闪电的河流抽搐一下/又在寂寞中消失/‘还会有的’/你说/好像世界是一个黑孩子/已经哭够了/你哄着他/像大姐姐一样/抚平了他打湿的卷发”“她爱了/在湿湿的荆棘上将布满花朵/不用再问/希望已经归来”。顾城的《希望的回归——赠舒婷》无疑是对舒婷诗歌中蕴含着浓郁的人文关怀的最好证明,一方面她以女性特有的母性情怀抚慰着友人受伤的心灵,另一方面又高扬起理想主义的大旗,鼓舞着朋友们追求光明的所在,帮助友人们重拾人生的信念,勇于承担自己的使命:“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者/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也许燃尽生命烛照黑暗/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但要相信“也许我们歌唱太阳/也被太阳歌唱着”,要做到“也许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对个人的不幸只好沉默”,因为“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也许——答一位作者的寂寞》)

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评价说:“舒婷娇美的情诗寄托着内心的感情,其方法像她批判社会的诗一样大胆。尽管她很年轻,但是似乎扮演了一位安慰者的角色,她安慰那些在不断挫折和严酷考验面前变得悲观失望的诗人,同行和朋友。”作为诗人的舒婷不仅仅以一种母性的情怀关怀着身边的朋友,同时也关注着社会,关注着社会上那群陌生的人。

1979年11月25日,渤海2号钻井船在渤海海面上翻沉,船上74名职工除2人得救外,其他人员全部遇难。舒婷也像其他诗人一样为这一不幸事件写了诗。她的诗《风暴过去之后》没有像其他诗人一样究其事故原因,对过错方加以批判,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为生命过早的离世感到惋惜和心痛。诗歌在哀伤中透着深沉的愤怒,一声声亲情的呼唤让我们看到了舒婷一直以来所崇尚的人性,“七十二名儿子/使他们父亲的晚年暗淡/七十二名父亲成为儿子们遥远的记忆”,面对如此的灾难,舒婷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逝者的亲人们,她从他们亲人的角度诉说着她感同身受的悲痛,舒婷同他们素不相识,却能将他们称为“兄弟”,可见舒婷是博爱的,是崇尚生命的,她认为生命是崇高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他人生的权利,“谁说生命是一片树叶/凋谢了/树林依然充满生机/谁说生命是一朵浪花/消失了/大海照样奔流不息/谁说英雄已被追认/死亡可以被忘记/谁说人类现代化的未来/必须以生命做这样血淋淋的祭礼”舒婷认为即使是最普通的生命,他依然是无比宝贵的,只要他是人,就应有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决不能只是“树叶”、“浪花”,觉得能让人的尊严,权利,甚至是生命成为社会当权者中某些渎职者所教得血淋淋的“学费”。她请求人们和她一道深思“我爷爷的身价/曾是地主家的二升小米/我父亲为了一个大写的‘人’字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火力/难道我仅仅比爷爷幸运些/值两个铆钉/一架机器?”她相信人决不能只值两个铆钉一架机器,所以为追求社会权利,“我推翻了一道

3 道定义/我打碎了一层层枷锁”“我站起来了/站在广阔的地平线上/再没有人/ 再没有任何手段能把我重新推下去”。(《一代人的呼声》)《风暴过去之后》整首诗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崇尚着生命的价值,舒婷告诉我们,虽然时代永恒发展,但人性依旧高贵。

三、舒婷对女性独立人格及其命运的关注 作为诗人,舒婷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命运;而作为一个女性诗人,舒婷更加关注女性的情感和她们的生存状态。对于舒婷的诗歌创作,洪子诚先生有过特别到位的评价:“由于大多数读者对浪漫诗歌主题和艺术方法的熟稔,由于‘文革’结束后普遍对温情的渴望,比起另外的‘朦胧诗’诗人来,她的诗更容易受到不同范围的读者的欢迎,和诗歌界的认可。她作品中表现得情感、心理冲突之一,是放大了的‘历史责任’所构成的精神压力。与其‘不曾后悔过’的‘承担’相伴随的,是女性忧伤、需要呵护的愿望的倾诉。在另外的诗中,她表现了对个体(尤其是女性)人生价值的追求。用一连串的比喻性判断句来强调这一意旨的《致橡树》,常被看做她的重要作品。以这样的视角为出发点,她因此从习见的现象和惯常的审美趣味中,揭示其中蕴涵的漠视尊严的心理因素:揭发‘成为风景,成为传奇’的福建惠安女子被忽略的苦难(《惠安女子》),并在同样被当做风景的三峡神女峰上‘复活’了那美丽而痛苦的梦,表现了对女性长期受压抑的愤慨和悲哀”。

诗歌《致橡树》是舒婷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它坦诚而热情地歌唱了作为女性的人格理想,鲜明地昭示论文一种独立平等,互相扶持,互相依赖,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面对着千百年遗留下来的“男尊女卑”、“夫贵妻荣”、“三从四德”等思想,舒婷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唤:“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舒婷倡导的是一种比肩而立的爱情,那种各自以独立姿态深情相对的木棉和橡树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歌中一组拥有崭新品格的象征形象。在这首诗中,木棉和橡树的形象塑造不仅否定了旧式的夫贵妻荣、青藤缠树的以人身依附为基础的两性关系,同时,超越了那种只注重给予,一味牺牲自己的老旧的爱情原则。“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花朵的木棉”则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离了旧式女性纤柔、卑弱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主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诗人完美地赋予了《致橡树》具有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品格:高尚、真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自己的价值、尊严为前提,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尊严在爱情观上对前朝前代的大跨度的超越,而这种超越出自于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从《致橡树》中我们可以看出舒婷所要表达的爱情观与传统的爱情观有很大的区别,那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作为爱的双方必须要保持尊严的平等,人格的独立,尤其是作为女性更应强调自身的尊严与价值,不做“攀援的凌霄花”,也不为“痴情的鸟儿”,成为男性的附属品,这其实是新时代女性在思想上的觉醒。舒婷以其内心的独特的情感律动,在把握细致复杂的情感方面,表现出女性特有的直觉与敏感。同时,她总是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掘深刻而尖锐的诗话哲理和人性最原始的一面,并把这种发掘写得既富有思辨力量,有楚楚动人,令人深思,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舒婷以她的敏感和执着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渴望与追求,她不被世俗所羁绊,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

4 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

如果说《致橡树》是女性独立人格的骄傲宣言,那么《神女峰》则是对要求女性从一而终的封建节烈观的背叛:“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明月 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者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神女峰坐落于长江巫峡,是屹立在江边悬崖上的一座小山峰,它是古代女性坚贞忠诚的象征。当所有游人都认为这只是一片美丽的风景时,舒婷却从女性的角度揭示了这一神话的悲剧性,于是,她发出诘问“但是心真能变成从石头吗?”为了前人所赞扬的磐石般的坚贞,她们“错过了无数次春江月明”,为了强加在身上的陈腐的封建道德观念,她们逝去了无限的青春。舒婷“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她为神女说代表的封建思想所桎梏的古代女性伤心落泪,“当人们四散离去”,舒婷还站在船尾,心中的思绪与哀伤“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神女峰》反应了女性对自身的自由和解放的追求,同时,批判了以人的幸福作为牺牲品的旧道德。在男权主义社会里,女性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男性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把女性定格在贤妻良母的位置上,以妇德来约束女性的行为,长期以往,女性已经习惯了这些规范,并慢慢将其转化为自身的道德律令。她们虽然为人们赞颂为贞洁的典范,受后人膜拜,但却不能享受生命的快乐,仿若被人摆布,失去了自身的生命价值。诗歌最后对这种“妇道妇德”进行了彻底的结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是对真正爱情和生命的向往和追求,是对封建道德的强烈批判,也是对男权主义文化的声讨。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全诗呈现了出了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即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索,构成了全诗的思想核心。最后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的全新观念,颠覆了古老的封建道德观念,以追求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追求人的价值,追求自我的物化和物化的自我,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反传统的全新剖示。

舒婷对女性意识的张扬是全位的,她总是能够深入骨髓的看到问题的实质,当别人看到惠安女子是“传奇”,是“风景”的时候,舒婷看到的却是他们“天生不爱倾诉的苦难”。说到苦难,惠安女子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每一个秘密都代表着难以诉说的悲伤。

惠安女子多聚居在泉州市惠安县东部的净峰、崇开一带沿海地区。惠安女子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即出嫁后仍回娘家居住,必须到生育子女后才能住进夫家。按照当地的习俗,把婚后不常住娘家的妇女视作“没后家”“没后头”“没教示”“想老公”的人,往往受到孤立,乃至族规的处罚。她们每年到夫家不上十次,每次不超过三日,回夫家时多半要用块布遮着脸,到晚上熄灯后才能去掉,多半第二天天亮就得跑回家。生子时不能生在娘家,必须在夜间赶到夫家生产,因此常有人生子于路上。由于妻子很少到夫家,到夫家又多于夜间,且多用布遮着脸,所以常出现夫妻多年互不认识的事。同时,惠安女子有多女同侍一夫的习俗。

惠安是一个典型的母系社会遗存的地区,惠安女手臂上所戴的银镯和腰间佩戴的银链,相传是女系社会解体时,女子被男子所锁拷的象征。惠安女是当地生产劳动的主要群体,至今如此。她们做男人应做的粗重活:开公路、修水利、捕

5 鱼网、扛石头、拉板车等,而男人们则把精力放在抚养小孩、雕刻、打渔和照看店铺上。惠安女子千百年来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美丽被当做“封面与传奇”,但她们所有的青春、梦想、苦难和忧伤,都被一个“咬着着头巾一角”的美丽造型,坚忍地深锁于内心的千重门内。舒婷看到了她们“琥珀色的眼睛里”的“野火”,也许,久远年代以来,美丽坚忍地惠安女子不为人知的内心的生命之火从未熄灭。琥珀色的眼睛里郁积着一代又一代惠安女未曾诉说的苦难和不曾浮出水面的梦想。“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呵/浪花无边无际”,当所有人忽略了“你的裸足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只有舒婷看到了你“天生不爱倾诉的苦难”,“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肉体和精神上的苦难,自然而然地存在着、绵延着和显露着,只是没有倾诉,苦难被坚忍封锁,不被言说,不为人知。惠安女就如同那个在世间展览千年的巫山神女,在一种观念的神化和美化之后,作为个体生命的鲜活被有意识的忽略和删除。舒婷站在生命和女性的角度,向传统和庸俗的审美观和商品观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体现了舒婷对“女性生命”这一命题的心得思考和探索。

纵观舒婷的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深情、纯真而挚诚的女诗人形象。她不是能够担当历史重任、勇于行动的战士,也不是具有机敏的理性头脑、善于预测政治风云为人指路的思想家,她只是用自己真挚的感情赢得了广泛的朋友,她是一株在历史的浪潮中热爱生活、不甘沉沦的木棉,她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或唱歌抒情,或低吟浅唱,尽管这声音是恬静、温柔的,却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气息,引起了一代人情感的强烈共振,唱出了一代人的呼声。她以自己独特的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去感应世界,抚慰人心,吟唱理想。她像一颗远航的启明星,虽然微光点点,却点缀了黑暗的夜空,让人们在几乎绝望时看到光明和希望,星星点点,闪烁的却是关怀和温情,言谈举止,流露的是人性和文明。在现今如此发达的时代,舒婷依然以她时而铿锵,时而柔美的诗句影响着年轻的我们,流转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关怀,是舒婷对“人”的关注,对道德和自由的追求,对和谐和美好的向往。

参考文献:

[1]老木.青年诗人谈诗[M].北大五四文学社.1985. [2]王润生.我们性格中的悲剧[M].贵州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对你的爱越深就越心痛下一篇: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