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美术教育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美术教育是指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综合学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美术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学校美术教育论文 篇1:

浅谈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摘 要】学校美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起: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智力;普及所有学校、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年龄及其学习美术的心理特征,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 培养 素质教育

学校美术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和进步的一个有效手段。在学校实施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贯彻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来指导整个教学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美术教育真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到美育的作用。

一、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注重开发学生智力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人的智力。作为学校美术教育同样有这个功效。也就是说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开发学生智力,促使其右脑的发育与左右脑的协调并用能力。脑科学的最新研究结果已经打破了传统左脑优势观念的局限,也证明了右脑半球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具有左脑半球无法替代的功能,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右脑的功能亟待开发。据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大脑左右半球有着明显的分工,左半球起着语言思维、逻辑思维的作用,是理性的脑。右脑半球的能量是左脑半球的10万倍以上,艺术创作主要开源于右大脑半球,忽视了对右脑的开发就忽视了对学生感性、情感方面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美术教育者并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是将技能、技法训练当作是学校美术教育的全部,教学上过分注重技法、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想象力、欣赏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种僵化的教学观念和手段,严重妨害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二、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应普及所有学校,面向全体学生

自然界的美是普遍存在的,它存在于构成人类行为的一切领域,一切过程之中。也就是说,美育是广泛的,因此普及学校艺术教育很有必要,而美术教育是其重要部分,因此,美术教育应该普及到家庭教育(婴幼儿)、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等各级各类学校,应面向广大学生。

目前,我国的学校美术教育跟发达国家比较还很薄弱,很不普及,主要表现在:我国有80%左右的学校在农村,70%左右的学生在农村,农村艺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整个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而目前,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师资力量相当弱,有些较贫困的地区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师资,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又怎么得以开展呢?

学校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美术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素质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为了培养更多的合格的人才,学校美术教育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情商得到快速的发展。我们反对把学校美术教育只放在少数美术特长生的培养上,更反对任何形式的应试型或应赛型教学。

三、在实施学校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年龄及其学习美术的心理特征,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因此把兴趣与美术教育结合起来,对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对婴幼儿(家庭教育)及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发其空间智能应从游戏开始,使教学童话化,从而培养其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英国学者约翰•洛克说过:儿童应当学的事情,决不应变成儿童的一种负担,也不应该当作一种任务去加在他们身上,否则他们便会立即讨厌它,哪怕他们以前本来喜爱的那种事情。他们对它会感到厌恶,儿童的整个生活也就是游戏。这里,了解幼儿美术的发展期很有必要,在7岁以前儿童绘画带有很大的变形因素,这和孩子的右脑发育有直接关系,是完全正常的。但是,有些家长甚至教师对孩子的作品横加指责,并按成人的眼光要求孩子,这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极大损伤了孩子们的绘画积极性,阻碍了孩子智力的发挥。因此在实施早期美术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根据儿童的天性,把儿童美术教育活动和游戏结合起来,和童话、小故事结合起来,把美术活动改造成幼儿乐于接受的事情。这样可以很容易地进行美术教学,达到开发其空间智能的目的。

(2)对小学生(高年级)及中学生,应把技能训练和鼓励创造性相联系,培养其观察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及创新精神。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后,就应该培养他们的写实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开发其空间想象能力。这就需要一定的技能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用眼的观察能力、用脑的思维能力、用手的表现能力及相互协调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之后,更要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有必要多安排一些自由课,多搞一些创作活动,给学生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利用所掌握的技能大胆地去创造,以此培养学生创新的潜意识。同时,我们反对那种将技能训练当作美术教育全部的作法,也反对那种只培养学生审美而不审丑的作法。

(3)对于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其目的是加强美术的实用性,为社会培养具有美术创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初、中级美术人才。为此,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技能、技法训练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去了解社会的需求,鼓励学生把自己所学的技能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大胆地去创新,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总之学校美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造就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人,它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而学校美术教育要真正对素质教育起促进作用,就必须尽量体现美术的综合性,使美术教育完整。而要使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其功能价值,就必须加强本学科的建设和完善。美术教育作为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还需

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更好地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供经验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日本]春山茂雄,竹材建.脑内革命的活用[M].台湾:台湾星光出版社,1997.

[2]中国美术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1).

[3]全国优秀美术教育论文集[C]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9).

作者简介:

吕溪溪,女,黑河学院美术系06级学生。

作者:吕溪溪

学校美术教育论文 篇2:

色彩教养理念下的职业学校美术教育

摘 要: 色彩教学是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教学因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在培养学生素养和视觉能力方面起到特殊作用。但由于美术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多元态势所导致新旧观念的矛盾对色彩教学的冲击,加之色彩课程教学本身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使当前艺术教育中对色彩教学的认识与理念存在很大分歧和差异。文章探讨了色彩教养理念下的职业学校美术教育。

关键词: 色彩教养 美术教育 职业学校

美术的教育学科以形象思维为基础,通过绘画、雕塑、建筑及艺术品等多门类方式展现美术的审美观和情感表达。而色彩的教养理念是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除了在美术的审美中搭配色彩的技巧性训练,还要培养学生对于色彩教养的艺术想象力和开发创造力。因此,将色彩教养穿插于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中,其作用无可替代。

1.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的色彩教养理念

传统的美术教育只向学生传授单纯的美术技能,而如今的美术教育更注重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能力,这样的美术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树立更具美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教养素质。色彩教养理念的融入,无疑为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增添了不少学习内容,也提出了更高更强的要求。职业学校美术教育包含的色彩教养理念,不仅是要教会学生了解几种颜色,调配新的色彩,更是要提高学生色彩感觉和用色彩表达情感的能力,体会色彩带来的美感,从而将这种艺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色彩教养理念放在人文的大环境当中,表现在明白色彩的历史和内涵,传承色彩文化,将各种美的色彩运用到生活中,装扮生活、美化生活,进而提高学生的色彩素养。

2.色彩教养理念在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中的延伸

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养理念在现实社会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借鉴相关知识,运用色彩搭配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色彩教养,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关注色彩教养在美术教育中及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价值。

2.1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中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运用

美术教学中的现代绘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精神价值,色彩教养理念在绘画中的应用也独具一格,色彩能给人极其缤纷的视觉效果,能够传递比文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绘画中的色彩表现出单一色调所不具备的个性和特点,更好地表现出现代绘画所要展现的情感和意境,赋予其新的生命力。现代绘画的色彩观念与以前有很大不同,其淡化了有色概念,要求学生用有远见的欣赏和实践感受色彩的千变万化和自由运用。

2.2美术教育外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借鉴

在美术的教育之外,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同样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人眼看世界,最能引起直观效果的就是色彩,因此,学生通过美术教学课堂中的色彩知识学习和色彩理念培育,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家居的色彩搭配中,红色让人激情澎湃,蓝色让人平静安心,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们以不同感受,家居色彩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色彩对人的作用。在光线充足的房间,用冷色系缓和氛围,改变光线对人造成的影响;黄色会使人的眼睛感觉紧张和产生疲惫感;绿色给人一定的安全感,但却容易现出色调的单一,等等。因此,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游乐场往往是令人兴奋的暖色系,以调动情绪,图书馆通常是淡绿米白等柔和色调,给人安静和舒适的感觉。在美术课堂之外,只要学生用心发现,用心观察,就会知道生活中到处都是丰富多彩的色彩搭配,展现了色彩隐藏的迷人魅力。

3.色彩教养理念融入职业学校美术教学的探讨

现在职业学校美术的教学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美学价值,美术教学中的色彩学习带有普遍的共性和极强的个人风格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表现方法和不同的抒发情感方式,都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选取更有代表性的色觉美感和意蕴表达,用音乐进行引导,向学生展现音乐和色彩、情感和色彩之间的微妙关系。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教学与人的视觉效果有很多方面的共通性,构图、线条和色彩搭配都会对人的审美观念和视觉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其中色彩有更大的张力和表现力。

色彩教养理念应该融入所有职业学校美术的教学中,色彩既是外在的表达,又是内在的倾诉,根据不同人的不同经历和感受,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搭配手法,从而找出最符合意境的色调,赋予美术创作以新的精神力量和生命力。色彩的调配是美术中最直观的表达方式,直抵人的内心深处,因此注重色彩教养理念在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中的培育,将其当做重要的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和教育,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拓展思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色彩教育的伟大,从而接受心灵的洗礼。

4.结语

职业学校的美术教学是重要的美术教育阶段,对于学生人性、个性和品格的形成有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色彩教养理念不仅属于美术教育的范畴,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运用色彩的调配进行感情宣泄和艺术表达,让学生更了解色彩的多元文化和人文内涵,是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一课。

参考文献:

[1]陈艳梅.人文形态的美术教育——浅谈职业美术教育的误区[J].网络财富,2009(08).

[2]樊婷.职业学校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初探[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12).

[3]曹辉.浅论职业美术教学中创造性能力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4]常小凤.在改革中优化美术职业教育[J].职业时空,2007(11).

作者:屠强

学校美术教育论文 篇3:

民间美术在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摘 要: 民间美术是劳动群众的审美本能得到自觉表现的产物,其艺术形象和形式特征都达到了真、善、美的至高无上的统一。民间美术蕴含的审美特性与现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特征和要求是一致的。将民间美术引入到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来,一方面使民间美术因学校教育的延续能免遭断裂与绝迹的命运,并能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学校美术教育因民间美术的加入而增加活力,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 民间美术 现代学校美术教育 价值

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加速了中国民间美术根植土壤的流失,民间美术在很多人心目中丧失了地位。不理解、不欣赏是民间美术在现代人意识上的一种较普遍的反映,这种意识严重影响了民间美术的生存与发展。要培植出民族艺术的参天大树,只有找到本土艺术的根基。民间美术的存亡与兴衰,事关民族文化全面复兴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民间美术作为美术教育的最原始形态和最古老的生发点,对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民族文化精神和对生活的感性及创造力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民间美术的特征及现状

民间美术是劳动群众的审美本能得到自觉表现的产物,是劳动群众自己的实用美术。民间美术具有自由创作方式、感性的思维方法及早期朦胧、原始的艺术痕迹和特征,它通常把现实生活中的生活需求和生命需要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以自身的功利意愿和要求作为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的标准,将征服客观世界、改造世界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理想诉诸审美形式,在艺术形象和形式特征上达到真、善、美的至高无上的统一。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大多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的生活实践和对生活的感受决定了民间美术一直保持着中华民族原始艺术的基本品质,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民间美术以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艺术形式反映着各民族人民的情感生活和生活追求,蕴含着各民族社会生活、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美学观念等方面的丰富内涵。我国的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千百年来,我们一直把民间美术视为珍贵的艺术遗产,并且不断传承和发展着。但是在经济和生产的不断冲击下,人民的思想不断开放,作为民间美术发源和产出的民族与民间地区同样承受着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影响,思想观念、审美意识、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环境等都在发生变化。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思潮所带来的审美价值将民间美术推到了审美趣味的最边缘。人们对民间美术的关注与偏爱更多的是一种猎奇式的怀旧情结,民间艺人的陆续谢世,后继者们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改变,使得使得民间美术消亡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一现象在刚开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民间美术的岌岌可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现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特点及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科学与艺术的综合融会,美术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学科,其学科的归宿感和自觉性指向人的情感和精神。美术在人文精神的整体情景下,侧重于研究和探讨人类的情感表现、审美感受等方面的现象,提升着我们情感活动的个性、智慧与技术的品质意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审美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美术也从单纯的观赏性进一步走向实用性,更加贴近生活。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审美教育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的核心。我们通过美术教育既要使学生了解一定信息量的艺术家和美术作品的内容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其中包括对美术作品的评价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当前美术课堂,教师也由单纯的知识灌输、技能培训转变到注重学生能力方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美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但是当前的很多美术课堂知识面太过于局限,缺乏文化内涵。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为现代美术教育注入的文化底蕴、增加的文化厚度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小学校的美术教育当中,民间美术的内容和数量十分有限,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没有认识到它的意义与价值。其结果是学生对西方美术知识了解很多,但对本乡本土的民间美术知识了解甚少。另外,由于我国民间美术师资的缺乏、经济条件的限制及教育模式还处在改革初期,使得大部分地区在教学中仍停留在对民间美术形式和种类的泛泛介绍中,缺乏鉴别民间美术的素养,不具备真正认知传统民间美术美感的能力,过于依赖、模仿西方艺术审美的形式与内容,失去本土文化特色,没有意识到民族艺术被同化的严重性。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已不能适应国内对民间艺术人才的需求,也不能顺应目前国际上对各民族传统文化日益重视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挖掘民间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如何为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显得尤为重要。

三、民间美术在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在当前多元文化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下,人们对传统的美术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因而导致优秀文化遗产没有得到重视,也就难以得到合理继承。当前,青少年对以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外国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趋之若鹜,而对自己民族的美术文化,一是无知,二是采取漠视或鄙薄的态度,这直接导致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感情的缺失。将民间美术引入到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来,一方面使民间美术因学校教育的延续能免遭断裂与绝迹的命运,并能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学校美术教育因民间美术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有了最直观的贴近生活的史料与教材,民间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能给学校美术教育提供借鉴,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

1.民间美术是宣扬信仰观念和道德思想的物化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伦理文化,具有复杂的礼仪规范和严肃的道德准则。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所确立的人生价值理想,既在尽性又在尽意,因而民间美术还承担着启蒙教育的任务。民间美术以其特有的亲和力,把思想理性内容融入艺术形象中,以其特有的方式寓教于乐,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人生价值、是非观念、审美情趣等以启迪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欣赏、审美和教育意义。这也是其自身存在价值及相对独立发展的内驱力。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旨在表彰宣扬先烈事迹、忠孝贤良、圣贤风范及侠义行为等题材占很大的比重。它往往把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小说或戏曲人物等作为表现主题。借助审美力量和娱玩方式宣道施教,是宣扬信仰观念和道德思想的物化形式。当我们把民间美术的中隐性的东西挖掘出来告诉给学生们时,学生们是非常愿意接受和非常乐意学习的。

2.民间美术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

想象与创造是科学与艺术的法宝,在诸多关于培养创造性的主张中,认为只有在类似于异想天开的活动中,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民间美术教学的实施一幅幅奇妙的创造图画:造型上的夸张、变形,色彩上的大胆对比,构图形式上的和谐饱满,多视角形态的刻画、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强烈情感的表达,情感的自然流露,创作时的自由心态、丰富的联想等,无不让家长和学生及教师感到高兴与欣慰。东西方的艺术家都善于从原始艺术、民间美术、甚至异国美术中吸取营养,从而寻找到创新的突破点。大量的民间美术作品是人们创造的日常生活用具、民俗活动用品、文化传承用品,这种功利意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统一、实用特质与审美特质的完美结合正是现代设计的基本理念。另外,民间美术在各地风貌不一,因为它是当地人们审美观念、民俗习惯、文化心理的反映,设计必须满足接受对象的需要尤其是心理需要,必须关注地域文化并与之相协调是民间美术给我们的设计思维带来的又一启示。

3.民间美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经历与感受

艺术是感受的叙说,是情感的抒发,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把道德的境界与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人格。结合民间美术资源,各地学校的美术教育都能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与活动内容。如将欣赏课带到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环境之中,与写生课和创作课相结合,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或重大传统节日的文化庆典活动,尝试用各种材料、形式和方法制作相关的美术作品,如春节、元宵节时各地都有花灯等用于游艺活动。民间美术中的许多品类如剪纸、泥塑、面塑等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益补充,能给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现代学校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4.民间美术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民间美术就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美术,是以审美的方式生存于世的生动体现。民间美术中的生产生活设施、日常用具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那时的人们活得离艺术更近,与艺术更容易融合。我们从小生长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民间文化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民间美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的“情境”。民间美术教育能增加城市的学生对朴素自然的美感的认识与体验,是回归自然、认同乡土的途径,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素材。

5.民间美术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

多学科的融会贯通,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学科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民间美术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另外,民间美术也综合着文学、宗教信仰、哲学、史学、医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民间美术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相通的意识,以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作者:夏烈阳

上一篇:高校管理模式论文下一篇:扩频通信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