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的护工

2022-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重症监护室的护工

重症监护室危重症病人的呼吸道护理

重症监护室危重症病人的呼吸道护理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别于普通病房,而对于不同疾病的呼吸道护理方法也不同。做好呼吸道护理是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活率的重要环节。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月供收治危重病人550例,其中心胸外科272例,神经外科111例,普外科85例,骨科26例,其它56例。男370例,女180例,年龄0.3岁~78岁,平均40.54岁。其中7岁以下先心病患儿62例。

2 护理

2.1 呼吸道的一般护理 适用于术后清醒病人,无或有轻度呼吸系统并发症。护患关系为指导—合作型,即护患双方中,护士充当指导者,患者接受护士指导,护士要针对患者不同心理障碍进行疏导,讲清呼吸道护理与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掌握有效咳痰的方法。我们体会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协助病人进行有效咳痰,清醒病人一般不进行鼻导管吸痰,避免加重缺氧。定时翻身拍背,协助病人进行有效咳痰,方法如下:(1)使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上身前倾。(2)用双手固定病人腹部及伤口。(3)令病人深吸气,或重复吸气3~4次。(4)缩紧胸及腹,用力做爆破性咳嗽,使痰液排出。(5)当病人呼气时,护士将手放于病人下胸部,以稳定向上的动作振颤胸部,有助于病人咳嗽。术后常规湿化吸氧2~3天,一般采用面罩、鼻导管、鼻塞吸氧,流量2~3L·min。痰液粘稠可用超声雾化,每日4次。有轻度肺不张者,除采用以上方法外,可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肺功能锻炼。成人潮气量由每次400ml·次、730ml·次、1095ml,渐进增大。小儿由200ml开始,逐渐增大,每日3~4次。

2.2 呼吸道的综合护理 适用于术后并发呼衰、昏迷、意识障碍及气管切开患者。此类病人卧床时间较长,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分泌物较多。多见于重度颅脑损伤并昏迷、呼衰者,心脏手术后并发脑部疾患者。护患关系为主动—被动型,即护士对病人单向发生作用,护士对患者的护理处于主动的主导地位,患者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护理之优劣对患者的恢复及有无或加重肺部的并发症有直接影响。对这类病人护士要有高度责任感,要具有“慎独”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采取翻、拍、点、吸、喷及呼吸监测综合护理方法:(1)翻:2~3小时翻身1次,翻身前要吸尽分泌物,防止窒息。(2)拍:翻身后拍打背部,通过震动使痰松动,拍背时要五指并拢略弯曲,动作轻,由上而下,从外向内拍。(3)点:点药,气管切开患者在吸痰前后要给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或药液1~2ml,行气道冲洗刺激咳嗽稀释痰液;也可用微量泵或输液泵持续气管内滴入湿化液300~50ml·d,防结痂[1]。(4)吸:吸痰,用12~14号直侧孔橡皮管,1次1根吸痰管,吸痰时动作轻,旋转式吸引,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吸痰前后充分給氧,气管切开病人要绝对无菌操作。吸痰时观察心率变化,心率加快时停止吸引,以防缺氧,引起呼吸、心跳骤停。(5)喷:蒸汽吸入或药物雾化吸入,湿润呼吸道,改善肺循环,视病情每2~4小时1次,气管切开病人雾化管道每日更换。(6)监测呼吸频率、幅度、呼吸曲线,观察有无潮氏呼吸、间断呼吸。一般给予面罩吸氧,视缺氧程度调节流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紫外线空气消毒,保持室内湿度(60%~70%)和温度(18~20℃)。

2.3 小儿呼吸道的护理 小儿胸廓活动小,呼吸肌发育不全,喉腔粘膜血管丰富与粘膜下层结合较疏松,气管插管易造成喉头水肿、痉挛,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故易感染,产生痰潴留。肺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少,易发生肺不张。所以小儿呼吸道护理较为困难,护理更要耐心细致,护理技术更要娴熟。

对于年龄较大患儿,可采用一般呼吸道管理方法,指导协助患儿进行有效咳嗽,或用手按压患者的胸骨上窝,刺激咳嗽。

对不合作或咳嗽无力、痰较多的患儿,要采用气管内吸痰。将患儿去枕平卧,头向后仰,颈后稍垫高,一名护士托住颈后第七颈椎处,另一名护士下鼻导管至咽部,令患儿发声,使声门张开,此时将导管迅速送下。如患儿声音嘶哑或失声,说明导管已通过声门进入气管,这时可行负压吸引,负压一般为-2~-5kPa[2]。吸痰前给较高浓度吸氧,流量3~5L·min。

对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吸痰要特别注意,因患儿肺血管对缺氧特别敏感,气管内吸痰时PO2迅速下降,使心排血量下降,甚至于导致心脏骤停。因此护士要正确掌握气管内吸痰法,吸痰管直径≤气管插管直径的二分之一,质地不要过硬。吸痰过程中如心率明显增快,或出现异位心律、明显紫绀要停止操作,吸氧观察。

2.4 机械通气护理 用于呼衰、心脏术后呼吸支持、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护理:(1)常用定容型呼吸机:设定参数,潮气量(VT)10~12ml·kg;呼吸次数(RR)成人12~16次·分,小儿20~30次·分;吸入氧浓度40~50%;气道压力小于1.96kPa(20mmHg);吸呼时间比1∶1.5~1∶2。(2)根据病情选择呼吸方式,正确使用呼吸方式是呼吸治疗的关键,一般开始给控制呼吸,自主呼吸好、无肺部及其它合并症给同步间歇指

令呼吸·间歇指令通气,停机前给持续气道正压(小儿最后脱机。(3)固定好气管插管,测量气管插管到门齿距离,防止脱出或过深,插管顶端正常位置应在第三胸椎下缘、第四胸椎上缘。头保持中间位,防止过度伸长、扭动,以防损伤气管。观察呼吸机与病人是否同步,双肺呼

吸音情况、潮气量或通气量,尤其注意报警部分,发现报警要寻找原因,及时处理。(4)定时复查血气分析,据血气调整各种参数,拍胸片了解肺部情况。(5)出现呼吸机急症,要停机,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在呼吸机、管道、病人三方面寻找原因。要保证呼吸机正常运转,突然停电,要立即脱机,切断呼吸死腔。(6)使用呼吸机患者要2~3小时翻身拍背1次,气道压高时进行气管内吸痰。(7)放置鼻胃管,随时抽吸,以防腹胀影响呼吸。气管插管拔除后护理 拔管后要头偏向一侧,吸尽鼻咽腔内分泌物,以防呕吐物误吸,清洁口腔,严密观察自主呼吸情况,有无发绀、缺氧,拔管后要继续给面罩吸氧,有喉头水肿者可行超声雾化。

参考文献

[1] 肖庆龙,刘颖珍,张大为.开胸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及治疗(附69例)[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8,10(4):257~259.

[2] 李光仁.临床专题护理[M].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96,133~135.

作者:孙晓萍

第2篇:论人文关怀护理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症病人的影响

摘要: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症病人的人文关怀护理而言,既要做到有“品行”,又要做到有“能力”。能力,是完成完善护理工作者和业务的基础,而“品行”就是德行,是人文关怀护理的标准。它反映出来的,是一种职业素养与人文关怀护理。它要求了重症监护室人文关怀护理既要对职业有敬畏、对工作质量够精准,又要富有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活力。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危重症病人,人文关怀护理

重症监护室是一个特别的科室,同时它也是急救医学中较为完善的科室。因此,在这个“特殊”的科室中,自然避免不了会有诸多的危重症病人。而对待危重症病人,除了特殊的医疗服务,更需要更加贴切、优质的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危重症病人的护理要求,从而给予在重症监护室中危重症病人的全面化、精细化护理。

一、人文关怀护理重要性探究

人文关怀护理是护理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同时,它也映射着职业人的素养、作风和行为标准。它的主要内涵主要包括了“道德认识”、“职业情操”、“道德意志”、“人文信念”、“品行习惯”等内容。对重症监护室中危重症病人的人文关怀护理而言,“做好”工作,要真正的树立好正确的人文关怀护理素质,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按照规章制度去办事,夯实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人文关怀护理,才能够更好的服务大局。同时,人文关怀护理,不单单是对于个人而言,更多的是团队发展,对于重症监护室的整体发展来讲,整个队伍人人都拥有人文关怀护理,才能更进一步的创造价值。如何加深加强重症监护室人文关怀护理的水准和水平,当前已成为了一道必须钻研、必须参透的课题。

二、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症病人常见的的人文關怀护理方法

常见的对重症监护室中危重症病人的人文关怀护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构筑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重症监护室中的危重症病人而言,其本来就已经承载了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与困扰,同时疾病对于病人的精神及心理也带来了极大的折磨。因此,这时候的人文关怀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其能够进一步的给予危重症病人以心理上的安危、精神上的安抚,还能够通过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满足合理的要求,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此外,常见的人文关怀服务包含了与患者介绍相关的治疗、护理知识、为患者播放音乐等内容。

2、构筑温馨舒适的环境。在人文关怀护理的过程中,包含了对于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居住环境的打造。一般而言,护理工作者要能够保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处于最佳的水准,同时还要做到适时的开窗通风、室内光线的充足以及患者床头小灯的开启。此外,重症监护室应该确保无噪音、杂音,并且护理工作者也要注意调整播报的音量。

3、构筑弹性探视的规范。在重症监护室中,患者极易出现情绪的不稳定,比如失落、痛苦、不配合治疗等。这时候,就需要发挥出弹性探视的作用,让患者家属参与其中,让患者适时的体会和贴近亲情,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

4、构筑辅助护理的服务。对重症监护室中的危重症病人,由于自身的运动功能受到限制,这时候就需要护理工作者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按摩、四肢活动等辅助性的服务。此外,护理工作者还要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护理文书登记、指标的观察以及对患者的病情特征进行统计。

三、重症监护室人文关怀护理培养策略

1、提高“道德力”。对于重症监护室人文关怀护理培养,要切实根据新时代要求和相关政策要求不断改变,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如,在政治生态方面,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者要站在大局观上认清自己的价值,集中精力潜心学习党章,不断提高个人政治水平。在工作中,多学善思,将创造力、发展、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纳入到实际的管理之中,积极改变工作思路,帮助患者解决难题,将贯彻落实好人文关怀目标作为工作准则。

2、夯实“意志力”。对人文关怀护理的内涵来讲,“意志力”就是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操的体现。“提高”意志力则是要求着重症监护室人文关怀护理要立足实际建设需求,立足现有的管理基础,督促自身在工作中以比促学。如,在日常中坚持学习制度的建立,以周会、月总结为主,分享先进经验,学习先进思想,不断的充实整体的头脑来达到工作中时时变化的标准和要求。在政策上,可以通过日常工作的检查考评与机制激励并行,同时把人文关怀护理质量的考核与分配和年度评比相结合,为护理工作者的人文关怀护理设定确切的标准。

3、强化“信念力”。信念力,是道德情操的高级体现。无论在什么时候工作,都要有先锋模范意识,都不断学习,守规守距,保证“信念力”的先进性,这就是“强化”信念力的重要性。那么在具体的道德情操培育过程中,要能够注重抓好护理工作者的护理技能提升、护理手段提升、人文关怀手段提升等内容,要求护理工作者在工作态度上要能尽心竭力,及时作出计划和方针;要求护理工作者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内容、时间、标准来执行工作中的每一步,日日清理,要以严字当关,除去心存侥幸、疏忽大意;要求护理工作者明确分工,责任落实。总之,重症监护室人文关怀护理中的各项事务,都要细化到每一个人、每一天,从而更好地为重症监护室危重症病人的康复治疗提供优质的辅助。

四、总结

所谓“人文关怀护理”,就是要能够做到超前思考、主动作为,研究大事、想关键事,长远谋划,锻炼出骨干实干的精神和品质。同时,敬业是奉献的基础,不论任何职务,都要在敬业上彰显奉献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努力创造业绩,去实践和升华奉献精神,在奉献中享受成功的快乐。这也是人文关怀护理所带来的又一大“益处”。当然,总结而言,抓好人文关怀护理,就要做到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责任,协调主体,落实举措,为人文关怀护理培养目标和落实各项举措更好更快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敏艳, 葛中霞, 刘玲凤,等. 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外出检查融入人文关怀的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2.

[2]薛培. 人文关怀护理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观察[J]. 2020.

[3]高春卉. 人文关怀护理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的影响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 24(9):3.

[4]王静静, 赵丽. 人文关怀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长寿, 2020(1):3.

[5]曾惠清. 探究人文关怀理念在ICU危重患者护理的应用[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 33(12):2.

[6]李弘顺. 人文关怀护理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症病人的影响分析[J]. 健康前沿, 2019, 028(002):77.

作者:刘小英

第3篇:重症监护室人性化护理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

【摘 要】目的:重症监护室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方法总结,观察人性化护理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6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护理研究组与护理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33例。对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措施,对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与护理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护理研究组患者的NIHSS量表评分明显更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更加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监护室重症脑卒中患者护理中,通过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加强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人性化护理;神经功能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on neurological function recovery of severe stroke patien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BaoHan, ZhouYing, LuFan

Hubei People’s Hospital, Wuhan Hubei 430060, China

【Key?Words】Intensive care unit; Humanized nursing; Nerve function

脑卒中发生原因主要为血液流动性质发生变化,导致血管局部狭窄,血流速度改变发生部位产生涡流,继而易对血管壁产生损伤,最终导致血小板聚集和内皮抗凝功能受损,最终形成血栓。重症脑卒中对患者带来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威胁更大,病情更加的凶险、严重,必须要得到重症监护。而且即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全,也往往会出现意识、语言、运动、感觉、视觉等方面的神经功能障碍,使患者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加重患者自身及其家庭的压力[1]。因此,在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重症监护护理中,不仅要注重对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同时还要重视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本研究通过对33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有效促进了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以下为具体的研究情况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临床研究对象共计66例,时间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无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或恶性病变者。采取对照研究法,分设护理研究组与护理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33例。护理研究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49岁~75岁,平均年龄(61.53±2.41)岁,发病时间2小时~18小时,平均时间(8.24±1.32)小时。护理对照组,男18,女15例,年龄48岁~76岁,平均年龄(61.43±2.38)岁,发病时间1小时~16小时,平均时间(8.02±1.13)小时。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基本一致,可比性充分(P>0.05)。

1.2 方法

对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和体征变化,维持患者体征稳定,开展对症护理、体位护理、营养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遵医用药,防止病情恶化。对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 人性化管理 对患者予以专人进行全天候管理、照料,将护理人员分为三个班次,每个班次8小时,要求护理人员随时在岗,严密观察患者病情、体征。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评价,作为护理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促使护理人员改进、优化自身的护理服务态度。

1.2.2 人性化生活护理 生活方面,除了要按照治疗需求对患者进行定时体位调整之外,还要关注于患者个人的舒适性,不能让患者在卧床期间感到过于的受限。再者是注意病房的噪音控制,特别是在患者睡眠、休息期间,要避免发出一切噪音,同时还要控制好病房光线,减少对患者的声光刺激,保证患者的休息质量。饮食方面,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营养需求,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个人口味喜好,为患者提供他们喜欢的食物。

1.2.3 人性化心理护理 和一般的心理护理不同,在人性化心理护理中,除了要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同时还要注意对其人格尊严的保护。如要在护理过程当中,时刻予以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表现很出色,一定能够战胜病情,对患者的精神力量表示钦佩,体现出对患者人格的尊重。

1.2.4 人性化服务 在护理工作中,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既要关注患者在病情治疗、一般生活方面的需求,同时还要尽量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其他需求。随时保持礼貌的用语、诚恳的态度,对患者和家属予以高度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不抱怨,不推诿,从各方面予以患者优质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体验[2]。

1.2.5人性化抗痉挛体位摆放。帮助病人预防减少肌肉伸屈痉挛。积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侧指关节、腕关节以及肘关节活动,平伸患侧上肢,并进行肘关节的伸展,将手指展开。患侧卧位:患侧上肢前伸,与躯干夹角大于 90°。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背部和头部放一枕 头固定,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外旋,偏瘫侧上肢和 躯干呈90°,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弯曲,两膝间放一软枕。

1.2.6人性化健康宣传教育。以派发宣传手册、设置宣传栏、口头宣教等多种方式积极讲解肢体功能锻炼的重要价值和相关知识,提升患者和患者家属的配合度,从而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1.2.7人性化日常生活能力锻炼。定期辅助患者翻身,每间隔2小时翻身一次,并进行多项日常生活能力锻炼,比如穿衣、吃饭、如厕等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对两组患者进行NIHSS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评估患者意识、语言、运动、感觉、共济运动、眼球运动、视野等神经功能情况,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越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基本保持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组护理后,与护理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护理研究组患者的NIHSS量表评分明显更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更加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诱发脑血管疾病常见原因之一,继而可能导致患者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针对脑卒中患者在发病早期可积极实施药物展开治疗,若患者出现功能障碍,则需及时实施手术治疗。脑卒中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往往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产生影响,继而表现出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3]。

在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重症监护室护理中,既要全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更要重视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4-5]。

通過本文的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在重症监护室重症脑卒中患者护理中,通过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应用,确实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加强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婧.脑卒中重症患者的标准化护理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1):87-88.

[2] 严雪雯.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患者血压改善情况[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5(4):663-665.

[3] 林秀娇,万琼红,胡荣.重症脑卒中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0,35(1): 41-44.

[4] 张文英.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呼吸内科ICU病房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6(21):157.

[5] 李冬梅.人性化护理在呼吸内科ICU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界,2019(9):63.

作者:包晗 周莹 鲁璠

第4篇: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查房制度

(一) 住院医师每日两次查房,观察病情变化,进行诊断、治疗,了解患者的思想、生活情况,上级医师查房时,经治医师要做好准备,报告病情。

(二) 值班医师要带领住院、进修、实习医师进行晚间查房。

(三) 主治医师每周要对本组(病区)患者进行普遍查房和每天重点查房各一次。检查医疗护理工作,重点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治和进行临床教学。

(四) 科主任、主任医师每周对本科室患者查房一次或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二次,检查医疗护理质量,解决疑难问题,有计划地组织临床教学。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及有关人员应随同查房。

(五) 各级医师对危重及大手术前后及特殊检查、治疗后的患者,应加强巡视,掌握病情变化,遇有情况及时处理,疑难问题,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申请会诊。

(六) 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必要时请科主任、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指导,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结合实际进行临床教学。

,医院

第5篇:浅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质量标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集中治疗危重新生儿的病室,需要较高的医护技术力量,众多的护理人员和现代化仪器设备[1]。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 NICU人员标准

1.1 护理人员素质要求 应选择品德、业务、身体各方面素质优秀的人员。既要有新生儿临床护理经验和一般护理技能,还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操作和急救护理,熟悉临床监护指标,综合观察病情变化,不机械执行医嘱,有超前的抢救意识。

1.2 护理人员配备的要求 按护理所需时间的总和以及每周实际工作时间而定,一般认为护士数∶病人数为2.5∶1[1]。

1.3 护理人员培训的要求 进入NICU工作的护士,必须经过培训,并在工作中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内容除一般新生儿疾病知识外,着重培训新生儿急救技术与护理。

2 NICU病区设施的要求

NICU为独立病区,以邻近新生儿室、产房、手术室、急诊室为宜。室内光线应充足且有层流装置,温度以24℃~26℃,湿度以55%~60%为宜。病区分为加强护理区、中间护理区2部分,另设辅助房间[1]。(1)加强护理区:床位最好设置4~6张,主张集中式安排。另设1~2间隔离病区供特殊使用。抢救床位应具备的基本设施:暖箱或辐射保暖床、监护仪、呼吸机、负压吸引器、测氧仪、输液泵、复苏用具和生命岛(为床旁大柜)。(2)中间护理区:又称恢复区,当危重新生儿经抢救好转后转入本室继续治疗。(3)辅助房间包括医、护办公室、治疗室、仪器室、家属接待室等。

3 NICU工作常规

NICU护理人员对新生儿全部进行特护,应到床头交接班,详细交待诊断、病情、治疗及护理要点[2]。

3.1 入院前准备 预热暖箱,检查抢救单元设备和功能,保证完好。

3.2 入院时措施 需急时处理的患儿立即放辐射台上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吸痰、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各种监护仪器等。

3.3 入院后常规护理和监护 24h守护床旁。(1)呼吸、心血管系统:多参监护仪监护心率、心电图、呼吸频率、呼吸暂停、每小时记录1次,但每2h尚需亲自听、数、记心率、呼吸1次。呼吸道管理者,每2~4h吸痰,并记录痰液的性质和量。用呼吸机者每2h记录各项参数1次。(2)神经系统:意识、反应、瞳孔、肌张力、颅内压监测者每2h测记1次。(3)消化系统:腹胀、呕吐、大便性质、鼻饲前检查胃残留物容量。(4)泌尿和代谢系统:称体重每日1次,记24h出入量,每日测尿比重、尿糖、血电介质、血糖1次,测记体温、箱温每2~4h 1次,临床上常规监测大部分借助监护仪,但仔细的临床观察仍必不可少,如:神志、反应、腹胀、呕吐等非仪器所能测出,而它往往是病情变化的重要线索。

4 NICU消毒隔离要求

NICU是危重病儿集中的地方,极低出生体重儿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尤为重要。(1)工作人员应定期健康体检,必须无传染的感染性疾病。入室前更衣、戴工作帽、穿专用鞋,认真洗手。操作、护理患儿前后均要求流动水洗手或用速效手消毒剂。(2)空气消毒:常规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紫外线照射,每周用乳酸熏蒸1~2次。(3)地面用湿吸尘器或湿拖每日2次,床间距应大于1m。(4)仪器设备每日用清水擦拭后用消毒水擦拭,呼吸机、吸痰器管道,湿化瓶等每次使用后均消毒。(5)感染性患儿与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区放置,分类隔离。

5 NICU仪器设备保管与维修

NICU是仪器设备密集的科室,护士长应做好管理工作。日常管理:(1)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做到账、物、卡相符,及时记录运转时间、状态和维修内容。(2)定点放置、定人管理,有条件的医院可由专职人员担任。(3)新仪器进入科室要制订操作规程,对护士进行培训,告诫有异常时不盲目操作。消毒保养:(1)仪器工作的环境应通风、电压稳定,避免强光强电磁场干扰及剧烈振动。(2)日常做好清理和清洁,终末按常规消毒后加罩备用[3]。

6 危重新生儿转运要求

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工作绝不是一般的运送患儿,应该在转运的同时能对患儿进行急救和监护。出色的转运工作在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上发挥重要作用。NICU的编制应包括有随时出发接送的一名医生和护士。护士负责管理转运所需器械物品和药品。转运完毕及时做好转运记录和小结。

浅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质量标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集中治疗危重新生儿的病室,需要较高的医护技术力量,众多的护理人员和现代化仪器设备[1]。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 NICU人员标准

1.1 护理人员素质要求 应选择品德、业务、身体各方面素质优秀的人员。既要有新生儿临床护理经验和一般护理技能,还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操作和急救护理,熟悉临床监护指标,综合观察病情变化,不机械执行医嘱,有超前的抢救意识。

1.2 护理人员配备的要求 按护理所需时间的总和以及每周实际工作时间而定,一般认为护士数∶病人数为2.5∶1[1]。

1.3 护理人员培训的要求 进入NICU工作的护士,必须经过培训,并在工作中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内容除一般新生儿疾病知识外,着重培训新生儿急救技术与护理。

2 NICU病区设施的要求

NICU为独立病区,以邻近新生儿室、产房、手术室、急诊室为宜。室内光线应充足且有层流装置,温度以24℃~26℃,湿度以55%~60%为宜。病区加强护理区、中间护理区2部分,另设辅助房间[1]。(1)加强护理区:床位最好设置4~6张,主张集中式安排。另设1~2间隔离病区供特殊使用。抢救床位应具备的基本设施:暖箱或辐射保暖床、监护仪、呼吸机、负压吸引器、测氧仪、输液泵、复苏用具和生命岛(为床旁大柜)。(2)中间护理区:又称恢复区,当危重新生儿经抢救好转后转入本室继续治疗。(3)辅助房间包括医、护办公室、治疗室、仪器室、家属接待室等。

3 NICU工作常规

NICU护理人员对新生儿全部进行特护,应到床头交接班,详细交待诊断、病情、治疗及护理要点[2]。

3.1 入院前准备 预热暖箱,检查抢救单元设备和功能,保证完好。

3.2 入院时措施 需急时处理的患儿立即放辐射台上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吸痰、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各种监护仪器等。

3.3 入院后常规护理和监护 24h守护床旁。(1)呼吸、心血管系统:多参监护仪监护心率、心电图、呼吸频率、呼吸暂停、每小时记录1次,但每2h尚需亲自听、数、记心率、呼吸1次。呼吸道管理者,每2~4h吸痰,并记录痰液的性质和量。用呼吸机者每2h记录各项参数1次。(2)神经系统:意识、反应、瞳孔、肌张力、颅内压监测者每2h测记1次。(3)消化系统:腹胀、呕吐、大便性质、鼻饲前检查胃残留物容量。(4)泌尿和代谢系统:称体重每日1次,记24h出入量,每日测尿比重、尿糖、血电介质、血糖1次,测记体温、箱温每2~4h 1次,临床上常规监测大部分借助监护仪,但仔细的临床观察仍必不可少,如:神志、反应、腹胀、呕吐等非仪器所能测出,而它往往是病情变化的重要线索。

4 NICU消毒隔离要求

NICU是危重病儿集中的地方,极低出生体重儿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尤为重要。(1)工作人员应定期健康体检,必须无传染的感染性疾病。入室前

衣、戴工作帽、穿专用鞋,认真洗手。操作、护理患儿前后均要求流动水洗手或用速效手消毒剂。(2)空气消毒:常规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紫外线照射,每周用乳酸熏蒸1~2次。(3)地面用湿吸尘器或湿拖每日2次,床间距应大于1m。(4)仪器设备每日用清水擦拭后用消毒水擦拭,呼吸机、吸痰器管道,湿化瓶等每次使用后均消毒。(5)感染性患儿与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区放置,分类隔离。

5 NICU仪器设备保管与维修

NICU是仪器设备密集的科室,护士长应做好管理工作。日常管理:(1)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做到账、物、卡相符,及时记录运转时间、状态和维修内容。(2)定点放置、定人管理,有条件的医院可由专职人员担任。(3)新仪器进入科室要制订操作规程,对护士进行培训,告诫有异常时不盲目操作。消毒保养:(1)仪器工作的环境应通风、电压稳定,避免强光强电磁场干扰及剧烈振动。(2)日常做好清理和清洁,终末按常规消毒后加罩备用[3]。

6 危重新生儿转运要求

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工作绝不是一般的运送患儿,应该在转运的同时能对患儿进行急救和监护。出色的转运工作在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上发挥重要作用。NICU的编制应包括有随时出发接送的一名医生和护士。护士负责管理转运所需器械物品和药品。转运完毕及时做好转运记录和小结。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6.

2 石树中.新生儿护理.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129.

3 涂园芳,包奕凤.ICU病区的仪器管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62.

作者单位: 333000 江西景德镇,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

(编辑:杨 熠)

第6篇:重症监护室护理员、保洁员的培训

五寨县第一人民医院

重症监护室护理员、保洁员的培训

五寨县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在职主任一名,副主任医师一名,主治医师一名,主管护师一名,护师八名,制定保洁员一名,床位三张。

目的:加强重症监护室保洁员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保证医疗护理质量。

方法 对保洁员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管理对策,对保洁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认知水平,制定完善的工作程序,加强督导和检查力度。

结果 对保洁员进行规范管理,为病人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为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奠定了基础。

结论

对保洁员进行严格规范化管理,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培训计划及存在问题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通过提问、开放式谈话及操作等方式对在我科工作的保洁员存在的常见医院感染问题进行总结,排序得出主要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经过实践总结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2.主要存在问题

2.1制度不健全,重点不突出。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均来自非医学相关专业,对医学知识、医院感染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了解,对保洁工作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等知之甚少,不能按照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实施管理,造成保洁员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及要求监督、检查、考评等制度缺乏或不健全;保洁员的防护措施不到位,劳保用品不齐全。例如初到我科保洁员对标本运送途中的保护、院感的预防及及时性等均不知晓。

2.2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保洁员之前从未接触过医学知识,只是生活中的经验而已。因此很多关于院感的知识很难接受,甚至带有抵触情绪。且卫生习惯较差,不了解消毒、隔离的概念,尽管在上岗前已接受培训,但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而成为医院感染潜在的危险因素之一。

2.3岗前培训不到位,医院感染意识淡漠。

2.3.1清洁、消毒、隔离观念极其淡漠,不了解各项工作的目的、要求、方法及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为尽快完成工作任务,工作内容交叉进行。如扫地、擦拭床、门把手、走廊扶手等同时进行。为减少工作量而不按要求进行清洁,如抹布未做到一巾一用一清洗、消毒,而是一巾多用等现象。

2.3.2不了解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的划分及意义,保洁工具混用、混放。保洁员对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甚少,防患意识不强,对环境卫生缺乏重视[1]。如在护士无菌操作时,进入治疗室扫地或清运垃圾;擦桌毛巾、拖布在同一桶内浸泡、清洗;洁净、污染毛巾放置同一盆内;收集、运送医用和感染性废物时,逆行通过清洁区、造成清洁区的污染等。 2.3.3不了解消毒的目的、意义及要求,不知道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而是随意配制,浓度过高或太低,增加了皮肤的刺激性,造成消毒液的浪费,且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2.3.4医用、生活、感染性垃圾未做到分类放置、密闭运送处理,而是混放在同一污物桶内、垃圾袋重复使用、垃圾桶不及时保洁等。 2.3.5隔离意识不强 临床考核中发现许多保洁员毫无隔离意识,经常串科室、串病房。特别对有特殊感染和采取隔离措施的病人隔离要求了解不够;甚至对特殊感染的防护意识也很片面,成为一个流动的载体,穿梭于不同的病人之间,造成极大的交叉感染隐患。

2.4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能按标准预防要求自己。保洁员工作时不戴帽子、口罩,不穿工作服。如擦地、床单位终末消毒时,不戴口罩;接触污染时不戴手套,触摸后不洗手或仅用清水请洗后即接触洁净物品、环境或个人用物等;特别是在收集感染性废物时不戴手套,或不脱手套即接触洁净物品,直接造成环境污染。而在院感中洗手是阻断通过工作人员操作而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对降低医院感染率起着重要作用。

3 重症监护室对保洁员的管理对策

3.1提高保洁员的认识,使保洁员意识到医院感染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洁员配备必须的防护用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必要投入,对于经常接触感染垃圾的保洁员,应加强疫苗接种。对保洁员的管理,应建立双管模式,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4]。 3.2 加强院感知识培训

3.2.1岗前培训 对新招的保洁人员进行规章制度、基本操作流程及基本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讲解污染、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标准预防等基本概念;常用消毒剂使用范围、浓度,及如何正确配制;抹布、拖把的处理、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的分类及包装;说明洗手的意义及如何正确洗手,如何做好自身防护等。使他们对“医院感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做好本职工作,自觉执行各项操作规范。

3.2.2在岗培训 采用边工作边指导的方式,对于固定岗位的可以进行个别指导、重复强化。由护士长或院感监控小组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讲解工作的重要性,指导具体的做法。如对不识字的人员,将不同区域的拖把用不同的颜色标记。配制消毒液时,在容器上做上刻度来作标记,固定放入消毒剂的量,再用测试纸来测消毒剂的浓度,让他们记住所需浓度的颜色。注重实际操作的培训,如毛巾的几个擦拭面,拖地面的方法等。

3.3制定规范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 根据我科特点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的制度及工作流程。对病区环境、物体表面、地面及墙等的擦拭消毒,均制定严格的工作程序及消毒制度,完成工作后要有执行者签名。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对各类标本和污物的收取和处理要求严格按规范操作。

3.4成立组织,监督检查 科内成立安全卫生管理小组,院感科每月与总务科一起不定期下科室检查清洁卫生情况,抽查保洁人员一些操作步骤和消毒登记情况,确保保洁人员的工作质量。

3.5加强保洁员自身防护,防止交叉感染 感染性疾病传播大部分是外源性感染所致,要求物业管理为保洁员配发口罩、帽子、橡胶手套等,对收集、运送、焚烧感染性医用垃圾的保洁员注射乙型肝炎疫苗,配发塑料胶鞋,增发手套、消毒剂等,以确保保洁员的自身健康。保洁员在日常工作中,其手部常接触病区环境及诸多物体表面,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几率,而手的清洗与消毒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易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前措施之一,对降低医院感染率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卫生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所以我们要求保洁工在接触每一位病人或污物前后均应正规洗手,并将洗手六步法打印成文,粘贴于各个洗手池旁,有效控制交叉感染,对降低医院感染起着重要作用。

3.6人性化管理,增强自我认同。通过关心保洁人员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等加强其对科室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降低人员的流动性,提高工作质量。 4.效果

针对重症监护室保洁员存在的问题,通过院感相关知识讲解及操作培训等管理措施后。25名保洁员中,23名能明确各区的划分;21名对生活、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密闭运送处理;抽查中操作的合格率为91%;手卫生合格率92%。 5 讨论

医院感染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它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参与,也同样需要保洁人员的参与。实践证明,有效的保洁员管理,使其掌握医院感染的有关知识是基础,全面提高素质是关键,有明确的工作制度、正确指导,工作中严格的管理是其保证。

第7篇:重症监护单元(ICU)的设计

重症监护单元(ICU)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应用先进技术对疾病进行集中监测和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的医疗空间,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ICU收治的对象是危重病人,危重病人是指来自各临床科室的呼吸、循环、代谢等某些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或可能发生急性功能不全、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ICU配备完善的医疗监测设备和治疗设备,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24小时的全天监护。

现代医疗建筑设计在满足医治流程的基础上,应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满足人的生理、心理、物质和精神需要为设计原则,以医疗需要,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和个人隐私为核心,为医护人员、病人营造一个温馨的救治环境,使医护人员在救治全过程中感到便捷、舒适和满意,尽量减少病人的恐惧感,让病人感到亲切。

医务人员、危重病人对ICU内环境的需求

1.危重病人心理改变对环境的需求

ICU为危重患者提供了监护、抢救的先进仪器设备及必要的特殊设置,是抢救治疗的理想场所。它能帮助患者渡过生命的危险期,转危为安,但陌生的环境和特殊的设置也易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患者因病情危重、不稳定,生命受到威胁,极易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心理障碍。面对陌生的环境,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以及各种监护仪器发出的报警声音,会感到紧张和恐惧:长时间见不到亲人,易产生孤独、失落感。心理变化的同时也引起生理上的变化,负面的心理变化会影响到治疗,因而环境对病人的心理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2.医务人员对环境的需求

ICU病房多为层流室,室内封闭性好,采用中央空调通风,医务人员进入病房后,对外面的天气变化不了解,长时间看不到阳光,导致医务人员易产生心理压力。监护室各种仪器连续单调的运转声、警报声,患者的痛苦呻吟声,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使医务人员身心处于高度疲惫状态,加上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变,可能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实施抢救多,要求医务人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密切观察监护屏幕,对瞬间病情变化能及时应对处置。监护的同时,医务人员要给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面的照顾,可想而知工作量之大,之复杂。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医疗空间品质,是十分必要的。(图1)

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1.合理的平面布局

ICU是一个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监护、恢复的场所,与普通病房不同,有严格的洁净等级制度,为尽量减少交叉感染,与外界相对隔离,是一个独立的医疗单元。现代化的ICU对人流、物流及气流方向等方面的要求很高,设置专用通道分离不同的人流、物流,做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干扰和交叉感染。明确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各区相对独立,洁净度相同的空间集中布置,以减少彼此之间的互相干扰,有效控制交叉感染的发生。(图2)大型综合医院病患较多,可以将病人按照病种及年龄分类,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相互间的影响。如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外ICU患者中儿童所占比例与成人相当,将成人与儿童患者分成两个区,辅助用房共用,避免了儿童哭闹声对成人患者的影响,儿童病区室内悬挂了许多儿童玩具,室内墙面色彩也不同于成人病区。

ICU按功能通常划分为中心观察区、病室、辅助用房三个区,空间组合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整个单元的使用效果。ICU平面布局有长方形、u形、圆形等多种形式。无论采用哪种布局形式均要满足以下原则:㈩在中心监护站能观察到每一个病人,观察时不影响其它病人。(2)有最短的抢救治疗距离。(3)有充足的面积放置药物、仪器和医疗用品。(4)人员、物品、室内空气保持单向流动。

病室和护士站是ICU的主体,布置在清洁区。ICU多以护士站为中心,四周环绕病室,以便从护士站的柜台能够环视不同方向部位的患者,只是病室的设置形式不同,病室可选用开敞式、半开敞式或完全隔离式。外科ICU患者,主要是抢救生命度过危险期,对治疗要求高,大都处于昏迷状态,为便于直观监护和治疗,多集中开敞布置,但彼此间的相互干扰也很明显。工作人员的操作声、仪器的报警声、抢救时的繁忙,夜间新患者的入院等都难以避免地影响患者的休息。每床设U形帷幕,必要时用帷幕隔开,~方面保护病人的隐私权;另一方面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和护理工作的同时,不影响到周围的病人,避免给其他的病人带来负面作用。

当患者身上装很多仪器连接线时,为了避免病人之间相互看到,引起心理上的不安,可采用半开敞式病室,利用墙体将病人隔开,每个床位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图3)缺点是墙体会影响护士观察的视线,在护士站无法看到所有病人的状态。床前需配有一名护士监护病人的变化情况。

完全隔离式适用于需要独立监护治疗的病人。如:脏器移植手术后的病人对环境等级要求高,空气洁净度需达到百级,1CU单元内需设置百级单间病房;对于ICU内的呼吸疾病患者、有传染性的患者,采用单间病房隔离监护,便于进行单独消毒,控制空气流向。面向护士中心监护站的墙壁宜选用玻璃隔断分隔,内侧设置帷幕,便于医护人员能直接观察到病人。

ICU病床周围需提供为各种治疗与抢救所必需的空间。病室的面积要比普通病室的面积大。开放式病床每床的占地面积为15~18m2,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m,单间病房面积为18~25m2,否则不利于抢救工作的进行。

2.辅助用房的设置

ICU的基本辅助用房包括医师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休息室、治疗室、配药室、营养准备室、仪器室、更衣室、清洁室、污废物处理室,值班室、盥洗室,家属等候室等。有条件的ICU可配置示教室、家属接待室、实验室等。辅助用房需结合主要空间,医疗流程,洁净等级进行合理布置,面积与病房面积之比应达到1,5:1以上。辅助用房的设计会影响医护人员工作的顺利进行。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多数ICU辅助用房的面积不足,甚至缺少某些必要的辅助用房,如:工作人员休息室面积不足,甚至没有;无营养准备室:无家属等候室,家属在走廊、楼梯间等候等。ICU护士的工作时间在8~12小时,平均每人监护2~3床,定时对病人的身体信息进行记录并进行治疗。因此设置足够面积的休息室是十分必要的。CCU(心血管内科ICU)、RICU(呼吸内科ICU)内的病人多是清醒的,病人的饮食统一由护士管理,需设置营养配餐室。

3.家属探视廊设置的必要性

ICU患者流动性大,医务人员相对密集,造成空气中细菌密度增大,空气中的微生物会导致呼吸系统感染或污染清洁伤口。ICU患者病情危重、抵抗力低,自我保护能力下降,家属与患者接触引起的交叉感染不容忽视。为有效控制交叉感染,许多医院ICU实行无陪护制度,探视制度严格。如:病人进入监护室72小时以后方可探视,探视时间每日下午4:00~5:00,其他时间一律谢绝探视:每床

本文原文病人每次只允许一人探视,时间不超过10分钟;进入病区需戴无菌帽、口罩,穿无菌衣,套鞋套:如遇抢救或者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暂停探视。有些家属无法理解,不能接受这样的制度。病人需要家人的安慰和鼓励,需要更多人的关心和爱护。为了减轻家属和病人的心理压力和忧虑,设置家属探视廊是一个必要途径,患者家属可透过玻璃窗向室内探望,神志清醒的患者可随时通过电话与亲友进行交流,在西安市长安医院(中美合资)等医院,已经采用了这种方法。对探视方式改进前后ICU医院感染监测指标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论:改进ICU探视方式后,医院感染例数减少,感染率明显降低。可见,探视人员进入ICU,增加了空气的污染,探视人员对患者的触摸等都可能增加医院感染的几率。

为了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同时不会对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影响,采取“电话交流配合室外探望,取消入室探视制度”的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适合在ICU推广应用。一些医院已开始采用这种探视制度,同时减少了医护人员同家属之间不必要的争执。

ICU室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ICU的病人被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所包围,这些设备在救治生命的同时,也为病人制造了致命的外界环境。病人24小时被陌生的声音和不停的活动所围绕,由于正常的防御机制受限,所以对陌生人和仪器设备的担心会导致严重的应激反映。要认识到病人的需要,减少环境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影响,营造一个温馨的医疗环境,降低和消除病人的陌生、恐惧感,使病人得到精神、心理的安慰。

1.病室环境的基本要求

现代化的ICU强调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的标准化,采用层流净化设备,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尤其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更为重要。监护室应保持10000级空气洁净度,通常氧气增湿效果欠佳,因而应设增热加湿器,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室内较理想的相对湿度是60%,实际上湿化很难达到50%以上。室温维持在(24±1,5)℃左右,每个单间设置独立的空气调节控制系统。现在大型医院多采用温度、湿度监控仪,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每床应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综合医疗吊塔,提供包括2个以上的中心供氧接口、2个压缩空气接口、2个以上的负压吸引接口、输液瓶悬吊装置、微量输液泵及电源点,围绕监护室应配备12个以上的多功能电源插座及电缆线。以便在抢救病人时多种医疗设备的同时使用。安装足够的感应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两床1套。每床有独立的储物柜,隔离病房内应有专用急救药品柜。在病人视野范围内安置一个时钟和日历,使其能保持时间观念,尽可能保持白天清醒夜间睡眠的习惯。

ICU病房建筑装饰需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ICU应建立完善的监护系统、传呼系统、临床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和闭路电视探视系统,每床设置一个成像探头。

2.营造适宜的声、光、色空间环境

声、光、色对人的生理及心理情绪有着十分强烈的影响,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可加快病人的恢复速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宁静的环境使人心情放松、舒畅,得到良好的休息,嘈杂的环境易引起紧张、烦躁和焦虑,医疗空间的减噪是尤为重要的。除了患者的呼叫信号、监护仪器的报警声外,电话铃声、打印机等仪器发出的声音等均属于ICU的噪音。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这些声音应尽可能减少到最小的水平。根据国际噪音协会的建议,ICU白天的噪音最好不要超过45分贝,傍晚40分贝,夜晚20分贝。除根据功能、流线分区,以减少不必要的人流干扰外,地面覆盖物、墙壁和天花板尽量采用高吸音的建筑材料,尽量少用或不用砖质地砖。

ICU应具备良好的采光条件,光线充足,包括自然光和灯光。照明采用显色性好的光源,其照度不低于150Ix,且能分档调节,每床床头设紧急处置的手术聚光灯。床位上方的吊灯要减少,强烈的光线和直射光环境会使病人不安,尽可能使用柔和的灯光、漫反射光线,避免光线直射病人的眼睛。

医疗环境色彩设计是利用色彩所具有的物理、心理和生理的特性,为医疗空间提供舒适、美观并能提高医疗效率的配色设计,是医疗环境人性化设计的一种手段。色彩是由视觉感知的,视觉在人体各种感觉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对色彩的感知可以影响生理上的反应,进而影响情绪和精神状态,使人产生联想、回忆等心理作用。研究表明 暖色调能使人瞳孔扩大,加速脉搏跳动。尤其是黄、红、橙等刺激性强的色彩,能赋予人活力,而色彩明度与彩度越大时效果尤甚。故体弱多病的人常处于这样的色彩环境中,可以使其心情愉快,乐于活动,增强肌体内的代谢和抗病功能。冷色调使人安静,减轻眼睛的疲劳。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处于幽静、明快、清新的冷色环境中,能使人精神放松、神情安宁。人在青、绿色环境中皮肤温度可降低2℃左右,心跳每分钟减少4~8次,呼吸变缓,心脏负担减轻粉红环境中会使人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心跳减慢、减弱心肌收缩力量;紫色使人安静,抑制活动神经、淋巴细胞和心脏的活动;蓝色可消除紧张心理,绿色使人精神安定。

病房宜以明度较高、色彩纯度较低的柔和色调为主,给病人以轻松、愉快、洁净的感觉,使病人得到较好的放松和休息。儿童病房可在墙壁上配置色彩斑斓的卡通画和玩具,包括医护人员的服饰等都可以结合儿童心理特点设计。(图4)

绿色是大自然的代表色,病人长时间住在病房内,身体不能活动,无法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渴望接近自然界。将绿化等自然要素引入病房楼室内,使卧病在床的人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花草和绿叶,在医疗环境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受到病房的功能性限制,病房的绿化可采取以下两种简而有效的方式利用室外空地、屋面进行绿化,通过窗户将室外的绿色引入室内;利用窗台的室外部分或病房的走廊进行小面积绿化。虽然无法直接接触大自然,但是隔窗而望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生命的美好,促进病人的康复治疗。(图

5、6)

结语

随着人们对医疗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的医疗空间环境已经成为一个最直观,最不可缺少的条件。病患和医务人员是空间的使用者,从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感受出发,营造满足高效、便捷、舒适要求的诊疗空间;从空间组织到建筑细部都应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从而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缓解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提高治疗空间的品质,为病人营造温馨的治疗、康复环境。现有的新老医院中ICU的建筑设计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建筑师与医患之间不断地交流,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第8篇:重症监护记录单的书写

护理文书主要包括内容 1.体温单 2.医嘱单

3.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 4.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5.手术护理记录等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要求

•1.书写应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

2.纸张规格一致 危重患者

护理记录单要求

•3.使用蓝黑墨水书写,文字工整,字迹

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畅,标点正确,重点突出,不得涂改,若出现书写错误应在错字上双划线标识,并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辩,一页内涂改三处应重新书写

•4.楣栏内容齐全

•5.护士记录后签全名,未注册护士不能

单独签名。实习期或试用期护理人员、具有执业资格并经注册的进修人员,必须经本科室具有执业资格并经注册的护理人员审阅,双签字,签名格式:注册护士/实习、试用期护士(注册护士在上)。

•6.抢救急危重患者未能即时书写护理

文书的,需在抢救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特别要求

1.详细准确记录生命体征,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2.详细记录出入量:

•(1)每餐食物记在入量项目栏内,食

物含水量和每次饮水量应及时准确记录

入量。(2)输液和输血准确记录时间液体,药品名称和血液输入量

(3)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各种引流量,腰椎穿刺放出脑脊液量,胃潴留量等。除记录毫升外,还须在病情记录中记录其颜色性质。

•3.病情栏内应客观记录患者24小时内

病情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

•4.每24小时总结一次出入量,并记录

在体温单的相应栏内

5.应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患者的病情 6.护理记录应当具有动态和连续反应的特点

7.如遇病情突然变化,向前追述一会病情观察。

护理措施的记录内容

记录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医

嘱对患者实施的治疗、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

护理效果的记录内容

护士采取护理措施和执行医嘱后患者的身心整体反应,包括患者的主述和护士观察到的客观变化。

重患记录单应注意的问题

•1.生命体征的观察要有具体的数据的

记录

•2.病情观察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特点有

具体针对性(专科护理内容)

•3.采取的护理措施要具体,不要用不确

切的词语,患者手术切口渗血,通知医生后的处理情况,观察渗血的颜色,量均应记录。

4.不要出现错别字,用词要恰当

•5.严禁涂改伪造

首次危重患者 记录单的书写

1.入院方式、时间、原因 2.意识状态、瞳孔、

活动能力(以健侧肢体为准)

•3.测量生命体征 4.给氧方式

5.各种管路、术区、引流液情况

6.输液情况

7.疾病观察要点及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

8.既往病史、过敏史(新入院) 9.皮肤、牙齿情况 10.行入院介绍

转出护理记录主要内容

记录患者当前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病情进展,以及要交代的主要事项。

• 13:00 病人自主睁眼,问答合

理,四肢均可活动,口唇,甲床无紫绀.自诉无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现转入呼吸内科继续治疗.石慧13:15 病人安全转入呼吸内科 王坤出院护理记录主要内容

记录患者当时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病情进展、行出院宣教交代注意事项 *

总结出入量,记录在体温单上,并在体

温单上用红笔标明出院并注明时间精确

到分钟

病人今日出院,自主睁眼,问话可点

头示意,四肢均可活动,无呼吸困难,喘憋等不适症状。带尿管一枚,已签字。向病人家属指导其注意事项,行健康宣教,病人家属已掌握。

石慧

死亡护理记录单书写

患者什么时间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抢救时间、临床死亡判定标准的内容、死亡时间、尸体料理。总结出入量,记录在体温单上,并在体温单上用红笔标明死亡,并注明时间精确到分钟。

•病人呼之不应,刺激四肢未见活

动,无自主呼吸,查双侧瞳孔散大固定至边缘,心电图示直线,大动脉搏动消失,宣告临床死亡。行尸体料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了护理记

录为客观资料,是护士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唯一的举证资料,虽然护士在护理活动中无过失,但是由于护理记录的缺陷,破坏了护理记录的法律证据。在医疗纠纷中护士会因为记录上的差错或缺陷,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

•1.调节各种微量泵后未及时给予评价

的。

•2.输血后4小时未给予评价(尤其交接

班后)。

•3.呕吐物,引流液,分泌物,要评价颜

色,性质,量。

•4.不能做主观判断,例如:顺利回血,

过程顺利,等

•5.前面表格有的后面记录里不用再重

复写一遍

•6.使用毒麻药、皮试需要在临瞩单上,

毒麻药登记表上双签字。

•7.结量时认真仔细!勿漏加泵人量。

•8.登体温单时字迹工整,勿超格,勿涂改。不满24小时的要在出量后面写。格式:出量(•12h)9.大家来找茬 新用抗生素药给予评价•1.留置胃管,深度55CM,妥善固定。 •2.予西瓜霜喷于患处。 •

3.遵医嘱,予NS35ML,10%KCL15ML

以50ML/H泵入,微量泵工作正常。

•4.协助医生更换气管插管,妥善固定。

第9篇: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

一、概述

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发展,医疗水平也日益提高,为了适应现代神经外科的发展要求,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NICU )的建立和发展越来越为医院管理者所重视。 NICU 是危重病人进行集中治疗抢救的场所,其特点是病人病情重,昏迷病人多,病情变化快,治疗复杂,生活自理能力差,应用多种监护和抢救仪器设备,需要进行床旁的严密监护。

重症监护室(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 , 又称重症加强监护治疗病房,是集中救治急性危重患者的单位。它集中了一些具有抢救危重患者经验的专业团队,利用先进的监测和治疗仪器设备,对危重患者进行连续与动态的监测与治疗,以力求及时地阻断和逆转危重患者的进展,为治疗原发病提供机会。

神经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是指对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危重患者进行连续的床边病情观察,密切监测重要器官的功能,及时实施有效的治疗,为患者实施高技术的护理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减轻残疾。

专科 ICU 应建立在本专科病房内, 与其它相应的科室如:化验室、血库、手术室、急诊室、造影室、放射科、电梯等临近。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分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内科监护病房。它既具有 ICU 的特点,又具有神经疾病的专业特点,隶属于神经内、外科。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收治标准有其特色 , 如神经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者,如多脏器功能衰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待手术治疗的危重患者;脑部引流或需颅内压监测的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患者以及呼吸机支持的患者均属于其收治范围。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在各大医院的配置有所不同。其合理实用的基本配置是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基本条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设置包括硬件和人员设置两部分。 床位设置应为医院总床位数的 1%~2% ,占科室总床位数的 10%~20% 左右,若床位数大于 20 张,应划分小区便于管理,考虑到床位的使用率,一般要维持在 60% 左右的床位使用率。

二、空间布局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空间布局也有一定要求。

(一)病房布局

病房布局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中心型的环形或扇形结构;另一种是周围型的长方型结构,护士站设在中间,便于观察所有患者,护士站设有监护系统的中心台。

1 、病房:分设大房间和单间病房,按病情分类进行观察。

2 、病床:易于推动,多功能病床,床头应有悬挂脑室引流的支架,天花板上有输液轨道,床与床之间有可全封闭的拉帘相隔,以保护病人的隐私及方便医护人员的抢救。

3 、床旁设置:多个不同制式的电源插座、压缩空气、吸入氧气、负压吸引、配有可移动的床头照明灯,可方便各种治疗和抢救等。

4 、环境:病房内应有温度及湿度的调节装置,保证房间内温度 20~ 24℃ ,湿度 50 ~ 60 ﹪。

5 、附属用房:仪器存放室、治疗室、处置室,配膳室、各级医生办公室、医护休息室、更衣室、会议室、接待室、洗手间、污物处理室。

合理的布局既方便工作又有助于避免交叉感染 。

(二)仪器设备 1 、监测系统

监护病房内应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还应备有便携式监护仪 2-3 台,以方便患者外出检查时的监测。主要的设备如下: ( 1 )床旁监护系统:可监测心电、呼吸、无创或有创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心排出量、吸入氧浓度、呼出二氧化碳浓度等。

( 2 )心电图机。 ( 3 )颅内压监测仪。 ( 4 )诱发电位监测仪。 ( 5 )经颅多谱勒超声监测仪。 2 、急救设备

抢救车、呼吸机、除颤器、体外临时起搏器等急救设备也是必须备齐的,以便抢救时能方便及时。

3 、治疗仪器

主要包括输液泵、微量泵、雾化吸入器、降(升)温毯、冰帽、纤维支气管镜、氧疗器具、加湿器、胃肠营养泵、气垫床等。

4 、实验室设备

主要有血气分析仪、电解质测定仪、凝血时间测定仪、快速血糖测定仪等。 5 、计算机系统

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有序化程度,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 6 、设备维护

要建立仪器及设备操作规范和使用流程,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三、人员建制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人员主要 由经过监护室培训的医生、护士、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组成人员除了具备本学科及其他学科的医疗护理基础知识外,还应掌握各种复杂监护仪器的使用及临床监测参数的纵横分析,给予充足的人员配备和培养良好的人员素质。 医生与床位比为 1 : 2 左右为佳,护士与床位比应该为 2 ~ 3 : 1 左右。监护病房的患者病情重变化迅速危及生命的可能 , 必须保持 24 小时连续观察,而直接得到第一手资料的就是护士。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工作量大,且十分辛苦,同时对护士的要求也比较高。除要有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极强的责任心、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外,还要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复苏药物的使用,掌握多专科疾病的医疗护理知识。强调对患者病性的总体分析与认识。掌握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及管理,监护参数与图象的临床定义分析,还需要特别注意学习临床神经生理学及病理学等理论知识,护士应接受 2 年以上重症护理专科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并具有 ICU 准入资格。这样才能符合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要求。

四、重症监护病房的组织与管理

作为组织管理者,对重症监护病房的组织管理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在病情随时可能发生急剧变化的危重病患者面前,任何先进的现代化设备都不能替代严格科学的管理,完善的管理是监护病房工作得以协调运转,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必要保证。

完善 NICU 设施:首先作为管理者,监护的设备一定要完善,并保证其正常运转。 NICU 护士的培训:进入 NICU 的护士必须具有较强的专科理论知识、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良好的服务态度,临危不乱,反应敏捷。护士应该进行定期培训,坚持护理查房,每周业务学习,护士讲课,提高业务水平。要求熟悉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护理常规、应急预案等。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及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加强沟通也是非常主要的。

护理程序化规范化管理:作为护理管理者,首先要转变观念。要做好优质护理,在陪护的问题上,尽量尊重医生的安排,但不能让陪护人员太多。在专业上要努力提高,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以适宜科室突出的高新技术,做到真正的专科护士。在排班要强调弹性,让大家都能保持好体力,在节约人力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定期检查各班工作质量,以保证护理安全,发现问题时要从自身找问题,改进工作流程。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强调手卫生,不但要勤洗手,还要主要换手套,防止交叉感染。引流管的护理要做到三管评估 , 一定要定期的进行登记,先评估好了然后进行登记,然后归档,由感染办统一管理。约束带的使用在神经科较为多,在使用前一定要与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不能使用约束带的患者要预防坠床。加强基础护理:三短、六洁。加强沟通技巧,清醒病人和昏迷病人的区别是很大的。作为护理管理者,一定要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另外发现不良事件一定要及时上报。

做为护理管理者,建立监护病房的质控指标是非常必要的。质控指标的建立,有利于目标化管理,常用的指标为死亡率、住监护病房的时间、再入监护病房率、再插管率、院内感染率、介入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费用效益比、出监护病房的生活质量、远期生存率等。要及时记录并统计。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和登记制度。监护病房相对独立,很多仪器都需要进行登记、消毒,在操作上也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规程操作。要实行评价制度,包括病情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要严格评价,落实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进行计算机管理,专门派医生和护士建立资料库,做好资料的管理。

转入转出(出入院)是监护病房的一项繁重的工作,管理工作至为重要。来自急诊科手术室或院内其他科室的危重患者,经 ICU 医生确诊后可以转入,转入时护士要了解患者的诊断治疗,病情发展及转入的目的,准备相应的床单位和必要的物品。患者入 ICU 后,先要通过体检进行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和措施,给予基础护理、监护,最后评价护理效果。当有新的病人转入时,护士应该立刻清除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并给患者吸氧,保持正确体位,开放静脉,同时连接多参数监护仪进行连续的动态监测。

患者进入 ICU 后,护士应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意识瞳孔变化、肢体瘫痪程度、血氧饱和度、颅压高及其进展程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

对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 GCS 评分,临床上需要监测颅内压、观察呼吸情况、注意循环功能以及并发症早期表现。癫痫患者要进行特别的癫痫护理。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相关的辅助治疗,如脱水治疗、调整血压、控制血糖、溶栓治疗、降纤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扩容治疗、脑保护。 在监护病房,持续监测护理贯穿于很多的抢救中,如脑疝抢救、癫痫护理、维护呼吸功能、维护循环功能、并发症的预防、康复措施、营养支持、心理监护护理等。患者病情稳定后要转入普通病房。

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和计划,如新收治患者的处理程序、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院内感染的监测制度、仪器使用的保管制度、与其他病房交接患者的制度。从而让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计划进行,按部就班,就不会出现错误。

明确各班岗位职责。根据 岗位职责分成主班护士、 治疗班护士、责任班护士、小夜班护士、大夜班护士和消毒班护士。在明确职责的前提下,各班护士也要做到相互配合。

健全机制是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要 理清工作思路、转变思想观念、制定实施方案。加强护患沟通,取得患方信任,如基础护理服务卡、家属须知、护患沟通知情同意书、病人家属联系登记本都是很好的沟通方式。遇到特殊情况时也要灵活处理。

探视的管理方面,开放式的管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但要做好床边隔离;封闭式的管理可以减少交叉感染,同时减少外来人员干扰患者,但患者心理压力大。现代化的 ICU 常设计有外走廊,通过玻璃窗或床头对讲机,家属可以和患者通话,家属休息室内还有闭路电视可以观察患者的情况。

以上我们主要学习了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分类、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收治标准、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基本设施与配置、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素质与要求、重症监护病房的组织与管理、护理及质量管理、转入转出(出入院)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和计划、各班岗位职责、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探视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根据这些内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工作能更加有条不紊的进行,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患沟通。

上一篇:房地产新人培训计划下一篇:中学教师期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