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推广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活动推广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推广的策略和方法

(山东省莱芜市教学研究室)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和增加课外阅读量是提高教学综合效益的重要渠道。在推动英语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障碍和困难。重在结合实际经验,探讨实施英语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集体教研;专家引领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至关重要。在缺乏母语环境的情况下,阅读可以起到“创生”环境的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除教材外,高中英语阅读量要求在20万词。然而,在现实教学中,阅读教学深受过度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第一,重视阅读训练,忽略阅读能力培养。第二,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多数人认为课外阅读浪费时间。第三,将阅读量换算成做题量,将阅读测试和练习等同于课外阅读,大大窄化了阅读的功能,限制了阅读的空间。第四,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不能解决“读得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造成语言学科教学理科化的僵化局面,还使得教学耗时多,效率低。

在山东省推行全科阅读的背景下,我们借势发力,以深度教研为路径,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在全市中小学推行英语课外阅读。四年多来,在教育教学、师生协同发展、学科建设方面获得了综合效益。主要策略和方法如下:

一、集体教研,校际联合,着力突破课外阅读的发展瓶颈

实施英语课外阅读存在重重困难。学生能不能愿意读?有没有时间读?读什么?怎么读?读得怎样?多个现实问题摆在面前。困难存在是阻碍,突破困难则意味着契机和希望。集体教研,充分发挥智慧合力的作用。我们一方面建议问题共性多的学校拉手结盟,积极行动,寻找办法;另一方面也建议优势学校和薄弱学校联合教研,以强带弱,积极辐射先进经验,在经验传播中再次提炼经验,固化成果。阅读教学实验班,特色校本课程,校际资源共享,在不同的地方逐渐形成了个性化做法和团队经验。

二、课内课外双轨并举,循序渐进,促进课外阅读健康发展

英语课外阅读应遵循章法,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本着“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的原则,力争做好课内、课外两大板块的教学研究工作。课堂教学侧重精读课和泛读课的课型教学研究,利用公开课、优质课、教学案例征集等机会辐射优秀经验;课外阅读则注重加强整体规划,树立大阅读意识,利用分级读物实施分级阅读,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外衍生,慢慢扩大阅读范围。

很多老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原因在于担心学生做题时间少了,成绩会下降。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需要通过最优化的做法让老师看到阅读产生的效益。高中教学面临高考的特殊要求和压力,时间紧,任务重。老师必须在课外阅读的内容、时间、密度、评价等方面精心设计,科学部署,做到活动开展精准、有序、有效率、有成绩。鉴于这种情况,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不同版本教材可以首先作为师生阅读的第一手资料。其次,根据课标要求编写的各类分级读物可以作为师生选用的主要阅读材料。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使课标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复现,并且在形式的复现中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用法、感受内涵、领略外延、增强语感。

三、专家引领,权威指导,保证阅读活动的多元化效益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努力将问题式培训和主题式培训结合起来,从“面”到“线”,再到“点”,既注意全方面地指导,又注意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在活动中,不仅邀请了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烟台一中的专家老师到我市作阅读教学专题报告,还结合各类主题会议特别邀请了全国著名的英语教育教学专家、教授莅临我市进行科学指导。张连仲教授、李静纯教授、崔刚教授等人的报告为阅读推广活動指明了方向,激发了干劲。

四、课题拉动,教研助跑,深化英语课外阅读活动推广

为了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同时也为了保证典型做法能够持续化,从而带动更多的学校和人员积极参与,结合优秀教师已有的课题经验,在教研室组织下,联动式申请了省级、国家级课题若干项,力求以科学研究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阅读推广工作,在确保教育教学效益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单词大赛、演讲大赛、辩论会、学科竞赛等丰富多彩的评价活动激发了教与学的热情,涌现出一大批学科尖子生和教学骨干力量。

通过近四年的努力,英语课外阅读的概念深入人心。活动评价成为保证教学效益的主要抓手,以什么样的策略和方法开展阅读活动成为学科教研的重心。

阅读推广活动遵循了学科教学的规律,提升了英语语言学科的自信和价值,它以开阔的视野、理性的情怀成就了学生,成就了教师,发展了学校,使得教育教学的过程充满人文关怀和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崔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5(3).

编辑 李建军

作者:刘燕

第2篇:何以“活动”,以何“活动”

【摘 要】何以“活动”和以何“活动”,是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前应聚焦的要点。文章通过对活动的定义、分类、理论来源进行阐释,基于列昂捷夫活动理论中关于内外活动的关系与活动的共同结构的相关内容,在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归纳分析了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在词汇语法课、语篇阅读课、综合技能课、综合实践课等四种课型的具体活动过程。

【關键词】理论探源;学习活动观;学习活动过程

【作者简介】李莉媛,江苏省震泽中学办公室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不同时期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虽都有各自具体的内容,但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征。与此相对应,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也构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统整设计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其中,学习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变化:活动理念从“学科知识”到“核心素养”的改变、内容选择从“基础性”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的统一、设计结构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活动组织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的变化。

学习活动作为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方式,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发展多元思维,培养文化意识,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1]62。英语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语言学习的“活动”本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习活动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本文主要梳理英语学习活动的理论源头、主要原理和基本的学习活动过程,以期能为一线英语教师“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1]62带来一定的启发。

一、理论探源:何以“活动”

(一)活动的定义与分类

在研究具体的英语学习活动前,我们应对活动的定义及分类有一个清晰的、正确的认识。根据心理学的活动理论,所谓“活动”,是由动机所激发、目的所引导的动作的总和。动作总是具有一定的对象性,是由动机引起的,而非目的。具体而言,动机是动作的缘由,目的是动作指向的方向或者目标。关于活动的分类,一般有两种分类标准:一是按照活动对象的不同特点,可以分为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外部活动即个体与客体世界接触的实践活动,内部活动包括感知活动、记忆活动、思维活动、意志活动等在内的个体的心理活动。二是按照活动指向目标的新颖程度,可以分为学习活动、创造活动和创造性活动三种。学习活动是为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技能而进行的活动,个体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由未知到已知,是一种把人类创造的知识变成自己财富的再现性活动;创造活动是提供首创的、新颖的又具社会价值产物的活动,包括新发现、新产品、新模式等;创造性活动是介于学习活动与创造活动两者之间的活动。

(二)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大背景下,我们根据列昂捷夫活动理论中关于内外活动的关系与活动的共同结构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对英语学习活动的理论来源进行探究。结合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思维运算理论和行为主义者华生的“内部言语是由外部言语转化而来的”的研究成果,列昂捷夫提出“内部心理活动起源于实践活动”[2]64。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在宏观上的共同结构促使两项活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活动的共同结构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个别的(独特的)活动——以激发它的动机为标准;二是动作——服从于自觉目的的过程;三是操作——直接取决于达到具体目的的条件。[2]68三个层次又可以划分为三个单位——活动、动作、操作,三个单位又一一与动机、目的、目标具体化相对应。这既形象地表现出了三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又揭示出了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之间的共同结构。内外活动之间的相互转换,对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活动、培养与提高个体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活动原理:以何“活动”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

学习活动观是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的一种认知,学习活动必须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活动是再现人类以往创造的知识的活动。当个体再现人类知识时,总是带有个体的一些特点,这其中就包括某种新颖、独特的因素,因而也就包括一定程度的创造成分。

英语学习活动观,以主题意义为引领,通过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依托多模态语篇承载的情境,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形成判断推理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实现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再到迁移创新学习,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语言能力,强化文化意识,提升整体思维品质,最终提高自身包括英语在内的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

(二)内外部活动方式

列昂捷夫认为,内外部活动结合的原则或规律在于,总是准确地沿着所描绘结构的接缝处进行的[2]75。结构的接缝处是指两种活动的转换点。英语学习活动观以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为整合点,结合内外活动的共同结构,并根据结构的接缝处进行融合,立足主题意义,依托多模态语篇,有机统整相关知识,采用听、说、读、写、看等一体交融互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的理解类活动中感受基础知识,再通过描述阐释、分析判断、内化运用的应用类活动学会技能,最后在推理论证、批判评价、想象创造的迁移类活动中,促使学生生成创造性思维。整个过程将内外部活动打通,有效促进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三、活动过程:英语学习活动

为了达成新高考改革的直接与间接效果,满足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在学习活动观视域下,英语课堂学习活动的应然状态须达成以下三点:一是学习活动的目标制订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二是根据单元主题全面整合课程内容,三是学习活动的具体设定要符合外语学习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外语的认知与运用。三点要求按照内外部活动相结合的原理,在词汇语法、语篇阅读、综合技能、综合实践等四大类课型中均有不同的呈现过程。

(一)英语学习活动类型

英语学习应建立在基于语篇、深入语篇、超越语篇的基础上,主要通过三类活动进行:一是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文本感知与注意、信息獲取与梳理、概念概括与整合等;二是应用实践类活动,在前一项活动的基础上,将文本输入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内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并转化为相应的能力,主要包括情境描述与阐释、文本分析与判断、技能内化与运用等;三是迁移创新类活动,在联系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特殊情境中将获得的知识、技能等进行迁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意与创造性,主要包括细节的推理与论证、观点的批判与评价、情境的想象与创造等。

(二)英语学习活动过程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在进行具体的高中英语新课标解读时,梅德明和王蔷教授将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三类学习活动划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主题语境、激活已知;精读语篇、获取新知;概括整合、重组成新;围绕新知、语言实践;分析结构、主题关联;迁移创新、解决问题。具体到英语课堂教学的四种课型(主要是词汇语法、语篇阅读、综合技能、综合实践),通过实验研究和师生访谈,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四种学习活动过程。

一是词汇语法学习活动,应聚焦关键词义功能、内涵和外延,猜测文本所要表达的意图等,充分利用语法规则进行运演,基本活动过程为“体验预测—发现判断—推理总结—语境迁移—实际运用”。二是语篇阅读学习活动,根据文本信息处理的四个层次——字面理解层次、推理理解层次、赏析理解层次、读后迁移运用,同时以“四构文本”(初构、建构、重构和创构文本)为基本形态,把文本体验、思维训练、语言强化等多项活动有机整合起来,从而使真实的语篇阅读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能够有效促进其生成。三是综合技能学习活动,通过一系列听、说、读、写、看活动,以“问题情境—听前导入—预测想象—思考讨论—写作迁移—展示评价”的学习活动过程,为学生综合技能的习得奠定基础。四是综合实践学习活动,以项目活动为总体环节,通过情境模拟对学生提出要求,主要学习活动过程为“文本阅读—推理判断—项目实施—展示评价”。

英语学习活动以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一体化为基本特征,以结构性输入活动开拓学生思维,以整合性输出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内容层面、结构层面、内涵层面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对英语学习的整体理解、综合、批判、迁移的能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以把握学科教学特征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最直接的回应,是从本质上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阿·尼·列昂捷夫.活动 意识 个性[M].李沂,冀刚,徐世京,杨德庄,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周彩珍)

作者:李莉媛

第3篇:以活动理论审视学习活动

摘要:作为教学设计理论一种研究取向的学习活动设计思想,近几年得到人们广泛重视。学习活动设计研究的关键在于研究者对学习活动所持有的认知。由于研究者将学习活动理论变成活动理论在教育中的简单推演,活动三角模型简单“学习”化,造成学习活动设计理论研究空间不足。其根源在于研究者没有深刻理解活动理论含义,没有挖掘教育领域活动的特殊性。为此,本文澄清了活动理论产生的历史根源,梳理了活动理论的中介思想、内外部活动形式及其转化、活动结构和活动三角模型等内容。在对活动理论评述之后,重点阐述了学习活动的客体内在性、目标它主性、主体制约性、教师代主体性、工具双重教学性、活动非情境性等特殊性。以活动理论审视教学会发现学习活动难于设计和控制,在学习活动中存在内部活动主动性与外部活动必要性的统一,个体建构与群体建构的统一和确定性与不确定的统一。

关键词:活动理论;学习活动;教学设计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

活动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等轻视学生主体活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以传授灌输式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对抗。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学习者主体性认知的提高,使得活动理论近几年在教育领域得到重视,产生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如杨开城《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等。然而,当前对学习活动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有研究者对活动理论囫囵吞枣,不清楚基本概念,例如对客体的错误理解、不能辨别学习行为与学习活动等。有研究者认为大量关于学习活动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从某一侧面对信息技术环境在教学和学习上的应用进行探讨。

我们认为造成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研究者将学习活动简单地演绎为活动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例如对已经存在的“活动”加上“学习”限定词;对活动三角模型简单“学习化”等。已有研究表明活动理论对于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以学习活动为指导思想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那么,活动理论与学习活动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如何以活动理论为基础发展学习活动理论?为此我们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活动理论视域下的教学(学习)活动究竟有哪些特点?二是活动理论的内容是什么?在怎么样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第一个问题以第二个问题的解决为前提,否则我们不能全面认识学习活动的内涵。

二、历史背景

活动理论产生与前苏联心理学研究有着不解之缘,活动理论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孕育于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成长于列昂捷夫的心理学实验研究中。前苏联心理学界存在着哲学立场、研究对象、行为与意识等心理学基本问题的争辩,这场争辩的实质是心理科学研究的立场问题,其结果是抛弃唯心主义,将心理学研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上,为研究者们指明了心理科学研究的立场。维果茨基在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中提出智慧过程源于活动和高级心理机能的间接性假说,其中包含了中介思想、活动形式划分及其转化观点。作为维果斯基的学生和同事,列昂捷夫丰富了该理论并发展了活动概念,是活动理论的集成者,建立了活动理论的整体框架。他将活动理论研究概括为三个方面:(1)以心理与活动统一的观点为逻辑起点,将活动作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现象的研究单位。列昂捷夫认为当时心理学研究在基本理论和方法论上存在危机,其根源是研究中忽视人的对象活动,认为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的心理学研究范式中,加入中间环节即主体的活动及其目的、条件和手段。活动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起到中介作用,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转化:客体向它的主观形式(映像)转化;主观映像通过活动向客观结果转化,这是列昂捷夫关于活动的心理学解释。活动理论的提出推动了当时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科学研究和发展;(2)活动理论本体研究,随着心理实验研究展开,列昂捷夫认为有必要对活动结构、成分及其之间关系等问题展开研究,我们当前所研究的活动理论就源于此;(3)活动理论应用研究,将活动理论应用于心理教育和训练等,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诞生于前苏联心理学研究中,它既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其衍生品。活动概念从哲学范畴引入心理学领域,成为心理学的解释性原则和研究对象。列昂捷夫不仅以活动理论推动前苏联心理学发展,并且展开本体研究,其活动理论发展史就是活动理论的产生史,1975年出版的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著作代表活动理论体系的建立。

三、活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中介理论

中介理论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人类活动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活动,在于它是以各种工具和手段为中介的。维果茨基将人的心理机能分为相互区别又联系的低级和高级两种,类比于人类活动是借助工具和手段为中介,认为高级心理机能也是以某种特殊工具中介的,即以社会文化的产物——符号为中介的。人类活动是S-X-R范式(X指物质和精神的工具),人类是借活动的媒介符号(工具)从心理间过程到心理内过程的“内化”而发展的,S-X-R活动结构如图1所示。

与行为主义S-R范式不同,S-X-R范式说明人类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而是通过工具和手段能动地作用于外部环境。维果斯基认为通过工具的使用和符号的中介,人才有可能实现从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关于学习,维果斯基将其解释为一种中介性的活动,认为主体只有在与其环境中的制品及社会性他人互动时才能建构意义。该观点明确了学习发生的条件和方式,表明了学习的社会性特征。

中介理论强调工具与符号在人类活动中的价值,明确了活动中主体一工具一客体之间的关系。S-X-R活动结构成为活动三角模型中生产子系统的原型,但它没有提出生产系统的其它成分。中介理论也认识到了社会建构对学习的重要作用,但是没有指出个体如何与群体交互。因此,中介理论还是在个体范围内考察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二)内外部活动形式及其转化

列昂捷夫将活动划分为外部和内部活动,提出内外部活动具有原则上共同结构的观点,并认为内外部活动具有共同结构,才有可能将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的智慧过程。他认为外部活动先于内部活动,内部心理活动是由外部活动产生的。这在列昂捷夫理论中处于中心地位,带有发端的性质。

列昂捷夫用内化观点来解释内部心理活动的形成机制,其中包含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思想。在维果斯基工具理论中,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形成是以特殊的心理工具和辅助手段为中介的“自然”的发展过程。列昂捷夫提出人的活动也具有工具化的结构,包括在和别人的相互关系之中,决定着人心理过程的特点。工具中介使人和外界、别人联系起来的活动,在活动中汲取人类经验,先是作为人们心理之间的过程,而后逐渐失去外部形式,转化为个人心理之内的过程。

(三)活动结构

活动理论中最基本的分析单位是活动,活动具有层次结构,而且是发展变化的。在活动理论中,主体作用于客体是积极的,其中包含着主体的需要与动机,客体对主体存在着某种价值,否则活动便不会发生。研究者们结构化了活动过程。列昂捷夫认为完整活动是由需要、动机、目的、达到目的的条件和与这些成份相关的活动、动作、操作组成,活动结构如图2所示。

活动是客体导向的,驱动活动发生的是主体的需要和动机。活动由行为序列构成,行为构成活动的基本单元,操作是展开行为的具体步骤,它的实现依赖于客观条件。因为需要有意识的努力,所有的操作开始都是行为。随着活动的进行,主体的行为越来越自动化,需要主体有意识的努力越来越少,由不随意动作变为随意动作,活动分解成行为并最终分解成操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就是主体将一个个活动转化为行为和操作的过程。

活动的组成成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文字录入,学习者开始的动机是学习如何录入文字,他们需要掌握字符在键盘上的位置、手指法、输入法的使用等。在后来的撰写电子文档等各种学习活动中,文字录入就由活动转化为当前活动的行为。相反的情况也会出现,操作可能被打断而成为行为,行为可能由于获得独立的推动力量而变为活动。

活动结构理论为分析活动成分提供了框架,它明确了活动、行为和操作在理论层面的区分,为教育研究者分析学习活动结构提供了理论指导,这是以列昂捷夫为代表的前苏联心理学家在心理学领域对活动理论做出的重要贡献。

(四)三角模型

前苏联心理学家提出的活动理论,受到西方研究者的重视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当代活动理论代表人物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EngestrOm)根据黑格尔活动思想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从生物遗传角度分析了人类活动演进过程,提出活动三角模型,使活动理论成为“一个分析和研究不同形式人类活动的哲学和跨学科框架”。恩格斯托姆提出的活动理论模型如图3所示。

活动三角模型与之前的活动理论相比:(1)在共同体层面分析活动。虽然前苏联的活动理论中已经关注到个体活动离不开与其周围群体的相互作用,但其研究焦点还是个体而不是群体。单纯个体意义上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很多目标的达成都是团体合作结果。从共同体层面研究活动有利于分析人类各种形式的活动。(2)丰富了活动系统的要素,突出了主体与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是在将客体转化为结果过程中,主体与共同体成员之间遵循活动规则和分工来实现的。活动规则和分工两个中介要素的增加,使得活动理论在描述不同人类活动形式上除了具有普适性之外还具有要素的完备性。(3)活动的情境性。活动理论描述的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它一定复杂的、非结构良好的、真实的。主体的活动是发生在一定情境中的活动,离开活动情境的主体行为是不能理解的。在三角模型中通过对活动目的、客体、工具、共同体、主体与共同体成员之间遵守的规制和劳动分工等要素的界定,完整地描述了活动发生的情境。(4)应用的普适性。活动理论从前苏联心理学的解释性原则和研究对象,发展成为一个分析人类不同形式活动的哲学理论框架。虽然它不具有方法论性质,但对分析和指导人类各种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人机互动、信息系统、组织行为、教育等领域都有活动理论的应用。

四、活动理论述评

(一)对活动内外部形式及其转化机制的再认识

我们认为内外部活动不是两个截然分开的活动形式,在外部活动中必然包含着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如动机、情绪情感、记忆和想象等。列昂捷夫提出外部的过程先于内部的智慧过程,内化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发生、形成的机制。我们认为外部活动对内部活动的产生不一定具有决定作用。内化的活动是可以超出外部活动可能性的界限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内外部活动具有共同结构的观点,李沂提出“人的创造性的产生,当然也要有必要的感性基础,但是否一定要有结构原则上相同的外部活动作为必具的先行条件呢?”的质疑。列昂捷夫晚年承认自主产生并发展着的内部活动具有有别于外部活动的结构和职能。

外部活动是内部活动的外化形式,内化使得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成为可能,个体的动机、兴趣、意志力、情感、知识基础等因素都会对此产生影响,内部活动的形成可能源于外部活动的转化,也可能是内部活动的自我激发。内部活动在结构和职能上有别于外部活动,是借助语言与符号而形成的高级活动形式。修正内外部活动及其转化的观点,对于设计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不要单纯认为学习者参加了实践活动就必然就增长了知识。内部活动的自我激发性质告诉我们,培养学习者的乐观积极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二)活动理论是一个发展中的理论

活动概念自哲学范畴引入心理学领域后,以列昂捷夫为代表心理学理论家们,提出了活动的工具中介、内外部形式及其转化机制、活动结构等理论,他们研究还是在前苏联心理学中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的基本框架进行,其目的是通过活动理论来重构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意识、心理和活动的关系问题,其关注的重点不是活动自身而是活动与心理和意识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活动理论内容的范围。

在列昂捷夫等人的研究中,已经注意到个体所在的群体对形成个体内部心理活动的重要作用, “个体的活动,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由生活关系所产生、所形成的”,但他没有说明主体与共同体在将客体转化为结果过程中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活动理论传人西方后,恩格斯托姆跳出心理学研究视角回归哲学范畴,将活动理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五、教育领域活动的特殊性

活动理论是一个研究不同形式人类活动的描述性理论,教学作为教育领域的活动形式,当然可以用活动理论来描述和解释。我们将活动理论的研究分为以列昂捷夫为代表的心理学和以恩格斯托姆为代表的哲学两个视角。心理学视角便于从个体的角度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和行为。哲学视角便于从共同体范围来考察个体是如何与共同体成员之间交互的,便于研究问题情境和社会文化对学习者知识构建的重要作用。以这两个视角审视教学活动各有短长,有利于实现互补。

(一)客体内在性

学生活动指向人类积累下来的社会经验的习得,实现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生成。列昂捷夫指出活动的对象有两种:一种是客观的事物,另一种是这些事物的心理反映、映象。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作为学习者所作用之客体,既不是客观事物,也不是承载知识的各种媒介和工具,而是各类学科知识。学校中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是精神上的转变,这与某些客体和意图是不一样的。学习者通过学习活动改造自身的知识与能力,其目标是将人类的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体知识,活动结果外在表现为新行为的习得,内在实现认知结构的更新,新认知结构会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被继续改造和更新。就这样,学习者在一系列学习活动中,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地发展着。

学习任务(活动)与别的任何任务(活动)的基本区别,就是它的目标和结果都在于行动着主体本身的变化,而不在于主体所触及对象的变化。学习活动特殊性之一是客体内在于主体。学习活动客体的内在性使得难于对其进行评价,对学习活动制品或成果进行评价不完全等同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难于评价还表现在即使是学习者也很难对自己的学习结果给予准确的评价。学习活动客体的内在性是有别于其它领域活动的根本不同。

(二)目标它主性

活动包含着主体的动机和目的,在教学中需要为学习者制定学习目标,然而学习目标的设定者却不是活动的主体,而是共同体成员——教师。活动目标体现着教师对学习者即将达成的学习结果的期望。活动目标是群体意义上的而不是个体意义上的,群体目标与学习活动主体的目标并不一定相同,甚至偏离。因此,学习活动中存在群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的之间矛盾,这与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目标的设定是不同的。活动目标的它主性,意味着学习者作为活动主体的主体性丧失,其结果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下降,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低。

它主性的学习目标会引发某些问题。例如,对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如果采用选择题来考察知识点,学习者知道真实的客体是对概念原理的识记和辨别,他们会采用记忆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大学生,教师希望他们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但他们总会提出“老师,期末我们这门课程是怎么考试呀?”之类的问题。学生不是不关心学习目标,而是失去或者被剥夺了话语权。不能自己做主学习目标,他们只有关心评价方式了。

将设置学习目标的权利归还给学习者必要的,以归还其主体地位,但这会给教学会带来问题和困难。我们可以尝试在制定学习目标时不要自己“独裁”,而是和学习者共同协商,毕竟学习者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学习者参与学习目标的设置能够增加他们对学习目标的认同感,增进学习目标与学习者的切实性。杨开城认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发展学习者主体性的重要外部条件,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同感。只有当主体认同群体目标并作为自身努力方向时,主体的学习活动才是高效的。

(三)主体制约性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在活动中客体转化为主体的主观形式,客体主体化是活动的必然结果。但是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却受到学习者自身知识能力的制约。精神上的转换是基于先决条件的,技能、知识和动机都是制约因素,学习者还不具备这些先决条件时常常就会产生矛盾。例如,在学习者还没有掌握网络教学平台操作技能的情况下,教师却在Moodle教学平台上设计“Moodle平台操作练习”学习活动。客体主体化的自身制约因素除了学习者的知识能力外,还包括智力水平、学习方式、意志品质等个性特征。在大数据时代,学习分析技术为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从学习活动主体制约性来看,我们有必要从更大的范围内考察学习者特征,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

(四)教师代主体性

作为共同体的成员出现的教师,虽然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但承担着主体的部分重要职责。活动系统中主体和活动目的的制定者应该是同一的。在学习活动中实现对客体转换的不是教师而是学习者,学习者自然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虽然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但是却是活动目标的制定者。教师不是选择并使用媒体工具作用于客体的主体,却是这些工具和媒介的选择者,甚至是开发者。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代主体性使得学习活动有别于其它的社会活动,使得学习活动的实施难于控制。由于教学活动的特殊性使得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承担着多重职责的角色。

1.作为学习活动设计者。划分小组及组内成员分工;设计学习活动主题、学习目标及其预期结果;开发学习资源与工具;学习成果的评价与分享;除了交流规则、评价规则之外,根据学习教学理论选择合适活动形式;分解学习活动为行为序列等。总之教师要在开始学习活动之前,设计好学习活动的所有内容。

2.作为学习支持。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共同体成员之一,是以学习活动主体学伴的角色出现的,在活动规则和分工框架下与学习者交互,解决学习者在活动中遇到的知识性和非知识性问题,起到学习支持作用。

3.作为活动监管者。检查学习活动是否按照预定的设计进行;识别和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当活动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时及时调整活动;监督共同体成员是否在规则下进行有效交流;跟踪小组成员的消息日志;鼓励潜水者敞开心扉发表个人见解等。

4.作为活动评价者。学习活动根据活动的目标,可以采用多元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策略。教师还可以对学习者之间的评价进行再评价。

教师以其知识权威和职业特点决定了在学习活动的主导地位。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具有多重角色并且具有代替了活动主体部分重要职责,使得活动主体职责缺失,教师代主体,扭曲了活动要素的职责与分工,增加了活动系统的矛盾,使学习活动系统变得为更为复杂化。

(五)工具双重教学性

教育领域的媒介工具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特别是近几年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的工具在教育中不断涌现,如翻转课堂、MOOC、m-Learning、电子书包等,让教师应接不暇,难以应对。从活动理论看,工具是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中介,是学习内容的制品。工具中介改变人类活动的性质,不仅影响人的外部行为,还会影响其智力发展。工具正在改变着学习活动中信息传递、呈现、处理、转换的方式,这是工具作为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手段通常意义上的功能。

在活动理论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对特定文化工具的使用形成了人们特定活动和思维方式”。教学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个体,在活动中使用新媒介工具,对于学习者来说,不仅是获取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它的操作方法,养成了当下人们的交互方式,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这个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试想学习者还处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环境下,当他们走出学校的时候会发生怎样的状况?因此,在学习活动中使用新工具、新媒体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作为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手段.而且还在于培养了学习者适应当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学习活动中工具的一个重要隐喻就是学习者能够汲取工具中所蕴含的人类社会文化。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应用新工具、新媒体实施教学,如运用翻转课堂展开教学。

(六)活动非情境性

人类的活动总是发生在现实需求的背景下。学生学习目的在于习得未知的、它主设计的、以适应和改造自然所需要的公共知识和能力。学生并不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本身,并不亲历实践去获得和检验知识,而是在课堂教学条件下,引发相关活动的步骤与经验。教学中的学习活动与现实中的活动存在情境上的差异。例如,在C++程序设计中要实现两个整数互换的函数,在项目中开发者要考虑Swap0函数的参数类型,是使用指针还是引用,以满足实际需求。对于学生来说通过编写Swap0函数去理解指针的含义。因此,学生与其说是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本身,不如说是学习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图式、原理与规范。教学是对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简约化和结构化,是人为安排的一系列活动,是有别于社会实践活动,又有别于社会教育现象的一种独特社会形态。

在教学中,学习者学习的是课程设计专家和学科专家精心设计的学科知识,是对人类积累下来的繁杂知识的结构化,然而现实问题是结构不良的,是存在一定情境中的。从这个角度看,学校中的学习行为是没有目的的,而真实世界中引发学习的活动是有目的,是受到动机激发的。学校的学习活动应该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在诸主体交互中,在问题为导向的真实情境中展开。

六、学习活动的“三个统一”

以活动理论来审视教学会发现,学习活动相比较于其它社会活动更复杂,难于设计和控制,在学习活动中存在“三个统一”。

(一)内部活动主动性与外部活动必要性的统一

人类不是被动地适应外部环境,而是主动地积极地改造外部环境。因此,人类的内部活动具有主动性,一方面内部活动对外部活动起到积极的调节和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内部活动以“同化”和“顺应”的方式主动地完成自身认知结构的调整。内部活动的主动性还表现为,学习者可以在不执行外部活动的情况下,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内在交互,例如思考解题步骤,分析产生Bug的代码位置等。正如列昂捷夫发现的那样,在内化的过程中内部的结构首先也产生着。内部活动的主动性外在源于个体的社会需要,内在源于认知上的不平衡。

强调内部活动的主动性并不否定外部活动对学习者的必要性。从活动理论中可知,外部活动对促进学习者心智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学习者设计适合的活动是必要的,有意识的学习和活动是分不开的。但并不是学习者参与了外部活动,就自然地转化为内部活动,建构了知识的意义。对于认知结构的形成,外部对象活动的内化是必要的却不是充分的条件。

(二)个体建构与群体建构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学习是发生在个体上意义上的,在学习者内部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能力生成,在外部表现为新行为的习得;另一方面,独立于社会关系之外的个体学习是不存在的。学习者通过与别人交互,验证知识的意义,修正对知识的理解。学习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不是分离的、互不相干的,而是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个体建构是群体建构的基础,群体建构是促进个体建构的外部条件,他们统一于学习活动之中。

活动三角模型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个体活动扩大到群体范围内来考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习者实现着主体与客体、主体与自我、主体与主体的交互。在交互过程中,学习者一方面实现着角色所承担的任务与职责,另一方面检验和修正自己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由于意义建构的内在性、情境性和自身知识的制约性,决定了其结果是不可见的,是不准确的。通过群体建构可以改变学习者知识意义建构的不准确性、模糊性。

(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从活动理论看一个活动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其中充斥着多种矛盾。活动系统的复杂性并不能说明活动的不确定性。现实中很多活动都是一个确定的过程,例如产品加工、软件开发、网上购物、发射火箭等,除非特殊情况这些活动都会如期完成。对于教学,我们希望也是一个确定的过程,但这是教育者对教学的一种理想状态。

客体的内在性、目标的它主性、主体的制约性、教师的代主体性等因素会使教学成为一个不确定的过程,正所谓“传递可控,生成无法直接控制”。学习活动的不确定性表现在活动结果往往与目标不一致。在教育领域中引入活动理论的目的就是要使得教学实践成为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控制的过程。忽视教学的不确定性就会漠视学习者的质疑和个别差异,教学成为“一刀切”“一言堂”;忽视教学的确定性就是使得教学无章可循,成为无序状态,教学确定性是不确定性存在基础,不确定性是确定性的张扬和发展。

七、结束语

鉴于当前学习活动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澄清活动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厘清了活动理论的主要内容,然后以活动理论视角审视教学,发现其存在诸多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学习活动系统的复杂性,它是教育领域应用活动理论的基石,是发展学习活动理论的起点。活动理论的价值不在于解释既有的教学,而在于构建基于学习活动理论的教学设计。要达到这个目的,还需要完成很多个关键问题的研究,如学习活动粒度的确定、学习活动类别和学习行为的划分、学习活动列编、以软件工程和工作流思想研究学习活动等,其中深层的问题是基于学习活动的特殊性构建知识观、学生观和课程观等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作者:孙海民 刘鹏飞

第4篇:中国公益活动推广策略探究

【提 要】本文通过反思國内公益活动的推广历程,探究中国公益发展的新出路。新媒体时代,在信息多向传播的新逻辑下,探索公益活动的整体推广策略,对之后的公益活动策划组织提出建议。伴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之而来的是全新的公益品牌建设,公益组织只有将完备的公益品牌推广思路贯穿始终,才能有条不紊地将一系列爱心活动开展下去;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手段,才能有效地触达社会大众,扩大社会影响,才能动员更广泛的爱心人士参与进来,争取资源支持,将公益活动做得持久且有意义。

【关键词】公益活动 推广策略 探究

公益是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公益是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公益传播是指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性传播活动,如公益广告、公益新闻、公益节目、公益活动等。

社会公益事业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新时代下公民和社会企事业团体贡献自己力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大量企事业社会组织,十分注重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并以此来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提高企业的品牌美誉度,赢得更多的消费者。企业对能带来社会效益又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互利”慈善领域进行的战略性投资,从而塑造差异化的企业形象,增强公司竞争力。

一、国内公益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的公益事业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进行尝试。首先是公益理念要进一步升级和完善。其次是公益资源缺乏,公益机构数量稀少,慈善捐赠水平低,我国公益事业收入有相当一部分依靠于海外捐赠,有调查显示,在我国,超过千万家注册登记的企业,有过捐赠纪录的不到百分之一。

再次是与公益事业相关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各类公益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经过多人转述,常常会改变信息的真实性,在此情况下,也无法得到具有公信力的公益信息;此外这也体现出了法制、法规上的缺失,网络安全问题依然存在,网络监管部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降低了信息的公信力。国内的公益组织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组织建设不成熟、没有制度化、规范化;机构运行不透明,自律性不够严格;公益募捐方式呆板单调不够变通灵活;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等等。

二、新媒体时代特征

新媒体(New 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认为,“信息传播的新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绝不止于它所传递的内容,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某种信息的象征方式、传播速度、信息的来源、传播数量以及信息存在的语境。”信息时代信息处于多向互动的动态之中,新媒体技术对传统媒体功能的补充和扩展,使得整个信息传播过程更加具有即时性和开放性,图像、文本、声音、视频和其他组合,大大增强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穿透性,带来了信息表达和交互形式的新革命。跨媒体融合的趋势,实现了媒体资源、受众资源的进一步优化组合,增强了信息传播效果。

三、新媒体与公益活动的碰撞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公益活动的形式变得更加有趣,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个人和组织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公益组织的触手,社会正朝着“人人时代”迈进,信息交互模式的创新使得公民之间的相互信任有了可能性,公民、社区和政府,在促进公益事业方面能够建立起长效的良好互动。随着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的发展,“微公益”已成为一种趋势,好的公益活动在经过完善的策划推广之后带来的传播效益指数级增长。直播、短视频以及各类社交媒体在传播方式上有许多值得思考的特点。

1.全民动员,全民参与

截至去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社会大众十分乐于参与和分享所见所闻,他们喜欢将自己参加过的活动发布到网上,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会将自己的善举通过朋友圈、短视频上传等方式分享给自己的家人、朋友,获得满足感的同时提高了活动的传播广度。

2.信息公开透明,互动效果显著

相较于之前闭塞的信息公开方式,社交媒体时代,大众获取信息的速度和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信息传递打破金字塔式的单向传播,每个人的声音得以在社会中获得别人的关注。

3.活动主体多样化,活动形式多样化

“兔唇宝宝的微笑”“我给孩子加营养”,以及之前造成轰动的“冰桶挑战”,公益活动的组织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活动主体从个人到企业组织,再到大大小小的ngo组织,意味着“全民公益”时代的到来,公益活动与人的距离更加亲密,参与人数更加众多,我们可以从公益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公益活动的传播效应也因此变得不可想象。

四、公益组织如何在新语境下做好组织建设

把握爱心组织核心使命观念,确定统一明晰的宣传推广策略。公益组织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从认知、践行、传播、引领等环节入手,从社会发展及青年成长成才的需求出发,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为青年学生搭建实现中国梦的舞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积极建设组织结构完整,确保管理模式规范。公益组织需要架构完整,组织内成员各司其职。运用规范、高效的运行模式,不断加强内部思想建设,不断拓展组织成员的综合素质,建成高品质的爱心公益组织。

注重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提升专业精神,落实效果评估。公益组织应该制度健全,设有相关规章制度,详细规定组织的工作宗旨、原则及理念、组织成员的权利与义务、活动开展制度、组织纪律等等。公益组织对社会各界实行公开,公正,透明的信息公开形式,确保善款物资能够准确的送到被救助者手中。

五、公益2.0时代推广策略分析

1.把握新媒體语境下公益推广策略原则

树立包容、全民公益理念。无论是公民,媒体或政府机构,对待公益活动应该保持一种包容宽容的心态,降低道德绑架的发生;秉持公开透明原则,增强与爱心人士的互动,及时跟进反馈,杜绝信任危机的发生,建立监督机制和良好畅通的沟通渠道势在必行;减轻炒作动机,深入发掘公益点内容,从根本上考虑公益项目的可行性和带来的社会效益。切实给受助人带来帮助。

努力创新公益项目形式,多平台广泛推广增强公益活动的趣味性和可参与性,微博,微信H5,移动手机终端,户外大屏互动,商业楼宇终端,影院视频的综合联动,尽最大可能将公益活动获得公众的参与,不止单单的被动接受,形成话题,大家相互转告,相互讨论,激发公民心中原始的爱心;注重时机把握,明星效应相结合,把握推广时机,在重大新闻和节日时增加活动曝光量,借助名人效应,造成大范围的知晓度,公民、媒体、企业、政府四体互动,合作共赢,注重与政府机构的合作,寻求社会上众多公益组织的合作和支持,从资金到场地,到技术支持,多方合作,需求利益共同点,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

2.制定清晰统一的公益营销策略

一个组织,必须有清晰的组织定位和营销策略。使命任务,价值观念,行动纲要,是每个组织进行营销时所必要考虑的因素。爱心公益组织的营销目的就是用较少的社会资源来获得最大的社会关注,从而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3.确定详实可行的公益营销计划

首先,需要清晰明了的公益营销目标,例如“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的推广目的就是通过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一系列爱心帮扶活动,打造“鲁冰花”爱心品牌,影响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留守儿童。其次,建立高效精准的公益传播组合,活动,数字营销,广告,公关,ARM,赞助合作都是公益组织可以选用的传播触点,活动方面可以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的爱心帮扶活动,扩大涉猎范畴;在数字营销方面可以选用微博,微信、视频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进行社会化营销;广告方面拍摄爱心微电影,视频tvc,选用媒体报道,注重长远的传播平台建设。同时注重爱心人士对接管理,积极寻求其企业赞助。

再次,确定内容形式,注重内容质量,可以选用丰富充实的内容形式,譬如视频、直播等,色彩情感方面,可以采用感人加轻娱乐的形式等等,同时重视受众的参与感。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把握推广时机,在特殊的节假日,相关的纪念日,开展一系列同一主题的活动,往往能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而一个失败的推广节点的往往会导致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最后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公益传播效果评估、调整机制。公益组织要对相应的公益活动建立评估改善机制,需要对媒体宣传产出进行监测,实时对项目影响进行评价,从爱心传播效果、受众参与度、活动意义等多角度对项目进行评价。

公益2.0时代,信息传播充分利用了低门槛的优势特征,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资源,而且通过双向互动的传播手段,自由的沟通方式,完成对信息的实时跟进,使“分享公益”、“快乐公益“的理念得以展现。在面对庞大的需要救助的群体时,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微弱的,公益事业需要全体公民的参与,每个人的心中都深埋着一份炽热的爱心。新媒体时代,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大家都参与到大爱的行动中来,为他人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用更广泛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弱势群体的存在,从传统媒体的单向宣传到数字时代多平台的联合互动创新的推广形式,不变的是爱的初心。

参考文献

马晓荔、张健康2005《公益传播现状及发展前景》,《当代传播》第3期。

王 祥2017《微公益传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青年记者》第2期。

(通信地址:200000 上海大学)

作者:王烁翔

第5篇:活动内容化 内容活动化

2003年5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一整套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并在全国广泛进行实验。下面就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指导思想、编写理念、核心价值观、内在结构、呈现方式等问题作简略说明。

一、正确的指导思想

坚持正确鲜明的政治导向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引导,是编写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在要求。教材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提出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充分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有关文件精神,并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

二、新的编写理念

关注学生获得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学习的过程与学习的方法,注重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编写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核心理念。具体说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即把学生看成是成长着的生命有机体,看成是有个性、有灵性、有活力、有情感、有尊严、有思想、有无限发展前途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是教育的主体、教材的主人。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不可能像制造机器一样加工出来,而应该是生命孵化生命、品行影响品行、人格熏陶人格、情感点燃情感、心灵与心灵沟通的过程。离开学生这一主体,离开他们的真实境遇、内心感受和体验,再好的道德律令和行为规范也不可能为学生所接受,更不可能化为他们的行动。教材应立足于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学生面对的社会生活、面临的矛盾和困惑等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展开过程,设计教材内容。

二是关注学生自身的资源,尊重学生的感受、生活体验和道德选择能力,把学生看成是思想品德的共同创造者,把教材变成学生可以自由地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学会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提升的平台,力求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感悟就在书本之中。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生活中形成的,是为生活服务的。广义的道德学习,包括心理品质、道德情操、法律意识、国情国策等方面的内容,都要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践行,在践行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即“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材是学生的导引,是他们通向道德世界的桥梁。道德学习是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因此,教材要走近学生生活,力求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心理视野去思考、去设计、去表达,从而使教材为学生所接受、所喜欢,帮助他们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促进“道德生命”的健康成长。教材中所设计的情境、提出的问题、展现的探究过程等,无不与学生的感性生活和切身体验息息相关。教材是学生生活的再现和提升,而不是知识的体系和权威的象征。

三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遗传基因、生活环境、接受程度等多方面的原因,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等都是有差异的。尊重学生的差异,发掘内含于这种差异之中的潜力,视学生的差异为财富,是编写《思想品德》教材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因此,教材内容的编排、活动的设计、情境的展开、问题的提出等,都是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前提的。例如,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在讲到“在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时,我们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这一内容时,教材根据学生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学业水平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

四是凸显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作为一个具有情感、认知和意志能力的人,情感、意志、激情、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范畴,但对于包括认识活动在内的全部人的活动的发动和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人的宏观视野、形象思维、感情、想象和情怀等,对于一个人增强对冲动和愤怒的控制力,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保持镇静,充满信心和勇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玻恩说:“实验物理的全部伟大发现都是来源于一些人的直觉。”如何在教材中凸显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我们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意志力。此外,教材对于学生的个性、天赋等因素也相当关注。

应该说明的是,凸显非理性因素作用的前提是肯定理性因素的主导作用,强调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

五是坚持以“正确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结合”的原则。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网络信息等带来的价值多元化,使我们面临一个新的生态环境。为此。新教材既要帮助初中学生学会选择,还要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没有引导就没有教育,但是,引导不能代替学生的道德学习、道德体验,引导就是坚持价值观的指导地位,帮助学生自主地进行道德建构。教材通过课文内容和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自己践行、体验、感悟、升华,建构自已健康而丰富的道德人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叉是与学生共同使用教材的伙伴。教材还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反映了师生相互教育、自我教育、品德共进的追求。

六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使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1996年4月,国际21世纪教育质量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豹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人的全面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高分数,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百折不挠的意志力、健康的体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等,都是人不可或缺的素质。作为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引擎。教材把调动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爱好、情感体验,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判断、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都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张扬、问题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以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三、核心价值观

根据现代教育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和“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根据有关德育理论“重视尊重、责任”的基本价值观,根据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把握,我们确定以“尊重、关爱、责任”作为整个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价值目标,以统领各年级教学内容。

七年级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统整本年级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关爱、自尊、自强,兼及其他,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八年级学生渐处于青春期过渡的主要阶段。面临因亲子冲突、同学关系等各种问题引发的心理矛盾,需要引导他们处理好方方面面韵关系,处理好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交往关系、权利义务关系,提升道德品质。统领本年级教学内容的棱心概念是交往、合作、权利、义务,兼及其他;教育的主题是学会交往与合作,维护权利、履行义务,公正做人。

九年级学生面临多种选择:是劳动就业还是升学?如何选择和规划未来?这些是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引导他们认清基本国情,明确责任和使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学会选择。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前提。因此,统领本年级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责任、使命,兼及其他;教育的主题是承担社会责任,迎接美好明天。

四、新的教材呈现方式

教材突破了学科化倾向,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将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知识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结构体系。

教材分为“单元”“课”“框”“目”四个层次。每一个单元下面都设有“主题探究”。“主题探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围绕单元的中心议题,以小课题、长作业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洽作、探究式的学习。引导学生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与同学团结交流合作的能力等,从“主题探究”设计的角度来说。我们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二是切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三是着眼于学生的调查、分析、合作、交流、探究,坚持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小课题、长作业”式的“主题探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可以是比较短的单元学习的过程,也可以是比较长的全书学习的过程。探究的成败不在于过程本身的长短,而在于探究的目的是否达到。如果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搜集材料、整理信息、体验感悟.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创新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为探究而探究。那么,“主题探究”的内在价值就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

与“单元”后设“主题探究”一样,“课”下设“导言”也是教材的一大特色。从形式来看,“导言”可能是一个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富有情境性的小故事、一段富于辨析性的对话、几句扣人心弦的歌词、一段描述性的文字等,但都与本课的主体教学内容相关联。一般说来,“导言”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它源于学生生活,切合学生的心理体验和认知发展特点,加强了课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学生感到可亲可信;二是体现了参与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三是与教学内容密切关联,有利于联系有关教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言”的主要功能在于引入情境、激发兴趣、启动思维、活跃过程、引起下文。

“框”下为“目”。一般说来,每“框”有两到三个“目”。“目”与“目”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目”下面是“活动导入”,然后是“正文”。“导入活动”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自身的生活情境人手,选取与本“目”内容相关的、学生关注的话题,在行为、思维和价值观中引出有关探究问题,展示探究过程,引发学生思考、辨析、选择。以引导学生轻松而愉快地进入教学情境。

在具体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做到“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江泽民同志要求青年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他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小学以生动活泼的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为主,中学要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把有关教学内容活动化,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活动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发展。

教材中的活动不是远离学生生活的空中楼阁,而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学生能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如在“日新义新我常新”这一框题中有这样一个活动:“回顾自己的经历,找出几件有助于你成长、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对照自己的经验,总结自己的优点。根据自己的教训,总结自己的缺点。”又如“身边的诱惑”第一目题的导入是这样的:“看到小兵被评为三好学生,走上领奖台,老师赞扬,同学祝贺,家长兴奋。李平十分羡慕。‘怎么办?空想是没用的,关键是用自己的行动实现心中的理想。’李平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经过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取典型的事例,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但课堂的活动不等于具体事例的简单罗列,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要引发学生思考,从具体事例中引出道理,从个别中得出一般,在体验中升华情感。

应该说明的是,活动中的材料是有生命力的,这种生命力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学生也要做一个有心人。要有意识地搜集典型性的、有探究意义的材料,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加以活动化。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教材中的活动材料不可能对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典型性,而一旦活动材料失去了典型性,整个活动开展起来就不可能达到最佳效果。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注重材料的积累,而源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的材料,往往具有意想不到的探究效果。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材料并将其活动化,这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究活动。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探究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帮助学生走向生活的平台,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意识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如果我们仅仅把“探究活动”当做一种“点缀品”,当做活跃气氛的一种手段,”那就表明我们还没有真正把握“活动内容化、内容活动化”的实质,也就不可能开辟思想品德教育的新天地,更不可能走向素质教育的新舞台。

作者:宋景堂

第6篇:关于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实践的思考

【摘要】做好阅读推广工作需要各方的努力和支持,要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阅读活动的深入长效开展。本文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湖北职院开展阅读活动的情况,分析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部门协同、强化阅读推广队伍建设、优化活动成本的对策。

【关键词】阅读推广;湖北职院;问题与对策

2014年,“倡导全民阅读”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至今已连续六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足见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重视程度。作为全国重点高职示范院校,湖北职院对阅读推广工作高度重视,学校各单位也积极组织参与,推出了共读一本书、征文、朗诵、诗词、书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在广大师生中营造了学习传统文化、阅读智慧经典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一、阅读推广的意义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一个社会的整体阅读水平影响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全民阅读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中华文化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的重要途径,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战略部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才是21世纪发展的保障,阅读则是提升全民素质、进行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路径[1]。阅读推广是提高全民阅读率的有效途径,建立阅读习惯和营造阅读气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正是阅读推广的意义所在[2]。正因如此,全国各地的阅读推广蓬勃发展,不同层面、不同读者群的阅读推广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引领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二、湖北职院阅读推广情况

湖北职院坐落在美丽的孝文化之乡――湖北省孝感市,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因孝而得名的城市。“百善孝为先”的孝德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孝感学子,也使湖北职院的阅读推广活动更具孝文化特色。

(一)开展仪式类活动

湖北职院每年都会开展隆重的读书月启动仪式、毕业仪式等,以此来提升活动的厚重感。

(二)开展讲座类活动

学校公课部暨孝文化学院,以孝文化为抓手推出的人文素质系列大讲堂,举办了校领导与师生畅聊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校内名师谈孔子仁学思想、校外专家谈《旧邦新命》及“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等系列讲座;不仅如此,学校还将书法讲座、诗词讲堂、剪纸欣赏、国学进课堂融进了教学,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师生的内涵。

(三)开展竞赛类活动

结合孝文化与时代主题举办的“中华魂”主题教育演讲比赛、“中华孝道”大学生演讲比赛、“传承的力量”朗诵大赛等多种活动;每年4·23“世界读书日”,学校图书馆也会推出“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讴歌新时代书香满校园”等主题演讲比赛;学校宣传部新闻中心的经典活动“金话筒”大赛已连续举办六届,校学工部、团委组织的团支部暨女生风采大赛更是每年必不可少的优秀活动。精彩的活动吸引了各院系的师生踊跃参加,演讲者深情并茂的声音穿透了与座师生的心灵,唤起了师生灵魂深处的责任与担当,弘扬了民族自信大国自强的精神追求。

(四)开展展览类活动

每年学校书画协会、诗词协会推出的书画作品展、诗词作品展吸引了大量师生观摩学习。校园诗人汪天柱同学一首“澴川自古孝德邦,立学堂,筑文昌,翠鸟嘤鸣,湖畔柳轻扬”,写出了湖北职院“立德立新,乐学乐业”的校文化精神。孝文化艺术传承与教育基地自成立以来,已举行过两次《锦绣中华纵览图》专题展览。布面巨幅丝彩画《锦绣中华纵览图》高1.26米、长103.86米,总面积130.86平方米,被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最长的丝彩画,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激发了师生们热爱传统、学习传统技艺的兴趣。

(五)开展其他活动

图书馆还将热爱阅读的师生汇聚在一起组建读书协会,共同分享读书心得,推荐优秀书籍。走进图书馆、助力文化下乡等志愿者活动不仅丰富了师生的内心世界,也增强了师生的社会责任感。

阅读推广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艺的舞台。但是大量的活动也从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同学们有限的学习、生活时间,活动相互独立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虽然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优秀的成绩,但不利于我校学生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那么,如何解决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觉得可以借鉴营销管理中项目协同的理念来优化学校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

三、问题与对策

随着协同创新理论的日渐形成, 我国学者认为“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创新主体以合作各方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 合理分工、通过创新要素有机配合,相互作用, 产生单独要素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协同创新追求的是1+1>2的效果,协同创新既可以是团队内部的协同创新, 也可以是不同团队之间的协同创新[3]。

(一)部门协同,提高阅读活动参与度

由于每个院系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考试培训、学生活动的时间安排都不一致,学生大部分时间都要上课自习、培训考试,参加自己院系组织的活动或社团活动,学生的时间被挤占得相当紧迫,无法再集中精力参加其他的活动。当活动性质过于类似、时间上过于集中,参加活动的学生积极性就会减少,这既不利于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学校或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得到提高或获得个人的荣誉。

部门协同就是将学校阅读推广主力单位,如图书馆、宣传部、团委、公课部、艺术与传媒学院等多个部门为基础,建立阅讀推广中心,统筹规划阅读推广活动,兼顾校内外阅读推广活动,协调活动时间,优化活动方案,同时调动各部门专业老师的积极性。如公课部的语文老师,阅读推广与语文教学就可以充分结合,在形式上就得天独厚,在专业指导上也是相得益彰;类似的还有艺术与传媒学院、师范学院的老师都有较高的专业指导水平,院系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有专业老师的带动,参与的学生就会越多,涌现出来的高水平学生也会越多,不仅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师生对活动的参与度,还能助推学生走上更高的舞台,在获得集体或个人荣誉的同时也提升了老师的教学成就感,更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余丽

第7篇:活动推广计划

一、 人员DM推广

印刷单页4万份,根据活动分组,每天派出人员到各自区域做小区推广;

发放要求:1各品牌抽调人员统一发放;

2所有沿街店面必须发放到位; 3所有小学、幼儿园放学时发放到位; 4所有菜市场发放到位; 5当地批发市场摊位; 6所有加油站; 7所有小区;

8发放时必须详细跟顾客讲解活动内容

在派发DM单时要给客户讲解活动的内容,在出去前要进行系统的培训,要把我们的活动吸引消费者的内容让出去的业务员知道,然后再通过她们去告知消费者;

每个业务员还要有统计表,对于意向客户要统计其信息,并验证其信息的真实性,方便活动前两天邀约;

区域的广告负责人要明确,只要是本区域的事,都得区域负责人负责,责任到人;当天出去多少人,跑的什么小区,做的什么样的宣传,有多少需求客户,有多少需求接送的客户,一定要有记录;

二、 网络推广

论坛、博客、微博及网站推广,极大活动的网络宣传力度; 要求各品牌每

天都得顶贴和关注活动微博、浏览公司网站;

三、 电台

四、短信

五、报纸广告

六、活动前一天统一安排人员打电话邀请顾客准时参加本次活动;

七、户外写真1.6X1米

300个;

八、LED屏幕画面提前一个月更换本次活动画面, 九﹑商场LED屏

十、过街条幅(80条)

第8篇:活动反思活动反思活动反思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活动反思活动反思活动反思:::: 《撕呀撕呀》这一节活动,是语言与手工的完美结合,如何通过深入浅出的活动,让幼儿理解,是本次活动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调动孩子兴趣。 整个活动以撕贴牛的形式,让孩子对于活灵活现的画面感兴趣,以孩子熟悉喜爱的“牛”形象展开,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宽松、丰富,又切合他们生活经验的语言来认识牛的特征,如:这是一只牛爸爸,它有一个宽宽方方的身体,一条细细长长的尾巴,四条粗壮的腿,两个弯弯的牛角,一个头,两只眼睛,一张嘴。第二在语言上,小朋友不仅能说出牛爸爸特征还能说出《牛一家》的一些细节如:牛宝宝有的在吃草,有的在摇尾巴,还有的在休息„..在此基础上我只要稍加引导孩子们,就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自然而然就模仿了短句,语言朗朗上口。第三:在阅读上与操作中,当我

1、选材有趣,幼儿参与热情高、讲述欲望强。

2、教师能在细节中关注对幼儿的阅读常规和阅读习惯的加强培养。

3、教师的指导语精炼、有效,能把幼儿的发散性回答牵引到设计的中心主题来。

4、师的完整范读体现故事的语言美,从而进一步让幼儿感受活动的趣味性。不足及建议:

1、幼儿讲述欲望强,抢答现象多,应多给幼儿提供个人表述的机会,同时也培养其他幼儿的倾听习惯。

2、应有意识关注图本资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提高幼儿的观察阅读能力。

上一篇:婚礼主持下一篇:国际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