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改革型基础教育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收入差距问题越来越凸显,农民群众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三农”工作所具有的弱质性、长期以来的社会等级制影响和工业化政策不够全面等因素,造成了农民群众的收入分配不公。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国改革型基础教育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改革型基础教育论文 篇1: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目标演变的检视与反思

摘要:职业教育目标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和职业教育实践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议题。通过梳理与归纳认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职业教育目标的设定主要经历了由培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到“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再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转变。与此同时,职业教育目标的设置、理念、价值选择、内容构建、人才培养等也因时代的发展而发生重大转向。主张定位职业教育目标,应正确把握和坚持其传统性与时代性、国际化与本土化、社会性与个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和谐统一,从而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科学的方向指导。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职业教育目标;检视;反思

职业教育作用发挥的重要载体是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即职业教育目标。职业教育目标回答的是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和“培养人什么”的问题,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主张与具体要求,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教育类型的本质特征。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在职业教育目标的指引下顺利进行。准确把握我国职业教育目标的发展脉络,审慎思考其特点与不足,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目标的完善大有裨益。

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目标的历史嬗变

纵观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目标随着时代发展与经济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变化。依据关键性事件与里程碑文件对职业教育目标进行梳理与归纳,我国职业教育目标的演变呈现如下线索:

(一)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定位于培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各项事业百废待兴,职业教育也处在恢复阶段。为了满足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国家对与培养劳动者特定技能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的通知》明确“技工学校是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的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是培养中级技术管理人材的学校”。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1986年,《关于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学制的暂行规定(讨论稿)》对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做了详细阐述:职业初级中学培养“具有某种初步的职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职业技能的工人、农民和其他从业人员”,三年制中等专业学校与职业高中培养“中初级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其他从业人员”,技工学校培养“中级技术工人”,四年制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中级技术、管理人员”,职业技术专科学校与职业大学培养“较高级技术员和相应层次的技术、管理人员”[1]。

(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定位于培养“实用型人才”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步完善,国家各项事业进入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时期。随着生产方式转型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新要求,国家开始有针对性地培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的各类专门实用型人才。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宣布实施,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与促进国家建设的作用形成普遍共识,这时,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规模发展契机。1995年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和1996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过讨论,规定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人才。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

(三)20世纪90年代末: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培育“实用型人才”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将成熟的理论和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与生活中,国家又提出培育“应用型人才”的设想。1998年,《国家教委关于印发《〈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的通知》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1999年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为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平衡基础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比例,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高等职业学校做出规定,提出“高等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地方和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2000年,《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进一步將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拓展,要求高职高专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四)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定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

20世纪90年代末,“技能型人才”也被作为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提了出来。1999年,《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印发〈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指出“高等教育……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跨入21世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合作与国内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2003年,原教育部部长周济首次提出高等职业院校定位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张。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将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决定列入人才强国战略。为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加快“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2011年,原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首次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同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完整地表述了这一目标,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五)2012年至今:定位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框架下,伴随着技术升级与创新驱动,我国职业教育目标转向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2012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指出,完善职业教育的层次、布局和结构,系统培养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其中,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自此,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便定位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上。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目标不断调整、逐步完善,经历了由培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到“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再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转变。在此过程中,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曾出现“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三种目标定位同时存在的局面。

二、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目标定位的转变

职业教育目标受社会、教育、职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表述。从整体来看,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历经以下转变:

(一)转变一:目标设置——由笼统泛化转向具体细化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力水平不高。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发展主要依赖于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对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清晰,如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中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技工学校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职业高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比较灵活,既培养初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也培养技术工人和从业者;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则培养地方经济和产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晚,改革开放初期只有职业大学一枝独秀,培养地方建设急需的管理、服务、涉外、财经、应用文科、政法、农林、教育、医药卫生、工科等各类高等应用人才[2]。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方针的全面落实以及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社会劳动分工逐步细化与深化,行业岗位逐渐增多,原有职业教育的层次、规模和结构已不适应现实需求。基于此,国家开始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并根据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属性设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五年制技术专科学校长线式培养高技术应用人才[3],高职高专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4]。

(二)转变二:理念引领——由服务就业转向注重生涯

在我国,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最初要义是服务就业、满足生产需要,职业教育目标的设定也依据这一逻辑[5]。因此,在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职业教育目标紧紧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定位,规定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科学技术专家、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满足社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这种偏颇的职业教育目标定位很容易造成各类职业院校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秉承“职业导向”的观念,将职业教育理解为就业教育,单纯培养适应某一时期、胜任某一岗位需求的人才。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际上“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理念在我国广泛传播[6],在此影响下,职业教育除了关注市场与行业的需求,还将注视点分配到培养对象的发展上,主张职业教育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此,我国职业教育目标的内容开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转向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劳动者[7]。

(三)转变三:价值选择——由工具理性转向人文导向

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职业性与教育性的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应然属性。然而,在人们的普遍意识中,职业教育以职业性为核心要态,从技术的角度考察职业教育是必然[8]。这种技术观念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再加上经济建设对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愈加被关注与放大。因此,1978—1997年,国家层面侧重主张利用职业教育培养对应岗位的一线劳动者,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进行。这种职业教育目标的设定影响着职业教育实践,使得职业院校在顶层设计下将学生作为“工具人”来培养,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道”的问题。职业教育归根结底属于一种教育类型,培养完满的人是教育的本质诉求。20世纪90年代末,人本主义思潮在我国盛行,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存在的意义。基于此,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期待落脚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劳动者。故而,自1998年起,我国职业教育除了强调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外,还强调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将两个培养重点置于同一水平位置,纠正了以往“造器”与“教人干活”的偏颇,彰显了职业教育“育人”与“教人做人”的价值意蕴。

(四)转变四:内容构建——由职业能力转向职业素养

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职业活动[9]。职业教育目标是关于职业教育活动将使教育对象在身体、心理、知识结构等方面达到的具体标准,职业教育目标的内容则是对这些具体标准的高度归纳与概括表述。职业能力是个体胜任某一职业岗位所必备的技能,在任何时期,使职业教育对象获得特定职业活动所必需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目标的重点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目标的设定始终关注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的培养,如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10]、加强职业能力教育[11]、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12]等。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对我国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产生巨大影响,如若一味将培养职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一方面会使职业教育落入技能训练的境地,另一方面也会抑制人力资源资本效益的发挥,阻碍劳动者和行业企业的持续发展。由此可知,完成职业任务已不再是终极目标,更好更快地完成职业任务更加重要。因此,职业素养受到关注。职业素养是职业能力的深化与延伸,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四大方面[13],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推动个体更好更快地完成职业任务,还有助于个体全面素质的提升,符合现代化发展需要。基于此,我国职业教育目标的内容发生了重构,转向注重劳动者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強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五)转变五:人才培养——由单一固化转向复合创新

职业教育目标旨在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做出规划,落脚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忙于各项事业的快速恢复与发展,所以,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目标主要围绕培养大量的能直接从事某一职业的各层次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等劳动者进行设置,重点在于培养具有特定岗位能力的专门性人才。强调专业能力无可厚非,专业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劳动者迅速参与社会建设,尤其是为劳动力紧缺的行业企业提供高效的人才支持。随着现代社会生产技术的深度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创新型转变,职业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呈现不确定、上移化、综合化趋势。相应地,职业教育仅培养具备单一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已无法满足时代需要,培养具有多元复合技能的通用型人才为大势所趋,加强劳动者问题解决、人际交往、规划管理、创新执行、自主学习、信息搜集、技能迁移等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14]。故从1998年起,我国职业教育开始强调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15],并于2012年明确提出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16]。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目标演变的反思

(一)反思一:职业教育目标的传统性与时代性

职业教育目标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顺利开展的重要方向指导,必然要与我国国情相适应。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职业教育目标的具体表述,可以发现其始终遵循三条主线:一是坚持国家教育方针的领导;二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三是培养一线劳动者和从业人员。在坚持“不变”的基础上,我国职业教育目标又有其“变”。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产业不断转型、技术不断升级,职业岗位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逐步增多且难度加大,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不断做出相应回答,如出现“综合职业能力[17]”“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18]”“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19]”“高素质高技能[20]”“工匠精神[21]”等时代性表述,指导着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的科学发展。然而,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的职业教育目标,很明显的不足体现在变动太过频繁,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曾出现同时存在不同目标定位的情况。作为顶层设计的职业教育目标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频繁变动不仅会困扰职业教育实践,还会降低相关政策的权威性,而且,社会需求在某一时期保持相对稳定,频繁变动实在没有必要。因此,在制定职业教育目标时,应坚持不变中求变、变中求不变的法则,使职业教育目标既有章可循,又与时俱进。

(二)反思二:职业教育目标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伴随着改革开放与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我国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是必然。《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简称ISCED)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于1976年制定的一份重要文件,旨在为各成员国提供国际通用的教育资料收集、整理和统计的工具[22],并随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与修订。该文件对职业教育的层次与类型做了明确分类,对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进行了确切说明,这为我国职业教育目标的制定提供了参考。进入21世纪,国际职业教育理念向现代化迈进,UNESCO倡导职业教育模式向现代化转型,强调现代职业教育要更加关注教育对象多元技能的提升、发展潜力的积蓄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促进[23]。这对我国职业教育理念向现代化转型无疑具有指导意义。在我国本土实际的基础上,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也吸纳了服务现代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促进终身发展等新的理念,致力于设立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职业教育目标。

(三)反思三:职业教育目标的社会性与个体性

正义与自由是教育始终追求的价值取向,然而,社会正义与个体自由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存在着冲突。改革开放之初,职业教育大力开展的首要出发点是满足市场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各行各业所需的劳动者和从业人员。这一时期,职业教育重点立足于为社会发展服务,使国家建设在短时间内重新拥有了生机与活力。然而,片面强调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劳动者会使职业教育目标落入工具化取向,使得职业教育培养对象仅停留在“技”和“术”的层面。职业教育到底是一种教育类型,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所以职业教育目标理应体现教育的永恒价值。因此,我国职业教育目标在演变过程中对受教育者个人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在强调培养劳动者职业能力的同时,倡导培养劳动者的全面素质、创新能力、综合技能等可持续发展要素。这种做法一方面有助于个体个性化与持续化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开发人力资本,进而促进社会进步。因此,职业教育目标的设定要兼顾社会需求与个体发展,实现两者双赢为最佳境界。

(四)反思四:职业教育目标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此处主要基于职业教育目标内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进行阐述。就普遍性而言,我国职业教育总目标始终坚持既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又为个体全面素质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就特殊性而言,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我国在进行目标设置时也把握了这一点,如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定位于培养中初级专门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然而,仔细观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目标的设置,其特殊性的体现存在几处明显不足:一是定位局限性。具体表现为有些国家政策对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分类不明晰,往往交叉融合,体现不出两者的层次差别,而且近些年我国统一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仅仅将前者定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后者定位于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24],针对各类中、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并没有明确的定位表述,仅一词以概之,无法体现出差异性。二是认识局限性。由于现实世界与职业教育的复杂性,我国职业教育目标不断提出新的人才定位,如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高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等,但相关政策并没有对这些概念进行明确的规定性界说,使得职业教育实施主体对这些概念理解不一致或者有偏差。这些不足严重妨碍了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因此,我国在設置职业教育目标时,应在坚持我国职业教育基本方向的基础上,厘清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及不同人才定位的内涵,以提升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郭俊朝.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1):6-10.

[4][18]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EB/OL].(2000-01-17)[2018-08-01].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A08_sjhj/201109/124842.html.

[5]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6]高志敏,纪军,陆素菊.中国学习化社会研究的现状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03,32(10):19-24.

[7][10][15][17]国家教委.国家教委关于印发《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的通知[EB/OL].(1998-02-16)[2018-08-01].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958/2005

06/8944.html.

[8]徐宏偉,庞学光.技术认识论视阈下的职业教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4,34(17):1-5,32.

[9]匡瑛.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基于比较分析的角度[J].江苏高教,2010(1):131-133,136.

[11][19]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EB/OL].(2002-08-24)[2018-08-04].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755.htm.

[12][20]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05-10-28)[2018-08-02].http://www.gov.cn/zwgk/2005-11/09/content_94296.htm.

[13]龙银成.论现代职业素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效对接机制[J].江苏社会科学,2012(S1):102-105.

[14]关晶.职业教育在后现代主义中的立据、挑战与改革趋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7):5-9.

[1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EB/OL].(2012-06-14)[2018-08-02].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0/201207/139702.html.

[21]新华社.李克强对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作出重要批示[EB/OL].(2016-12-02)[2018-08-06].http://www.81.cn/gnxw/2016-12/02/content_7389903.htm.

[22]UNESCO.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EB/OL].(2011-09-05)[2018-08-12].http://www.uis.unesco.org/EDUCATION/pages/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of-education.aspx.

[23]斯蒂芬·默里,李玉静,程宇.企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TVET中的作用研究(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33):76-79.

[2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1-12-30)[2018-08-06].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5/201407/xxgk_171564.html.

(责任编辑:杨在良)

作者:井文 程豪

我国改革型基础教育论文 篇2: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收入差距问题越来越凸显,农民群众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三农”工作所具有的弱质性、长期以来的社会等级制影响和工业化政策不够全面等因素,造成了农民群众的收入分配不公。对此,应当推动农村地区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积极提升“三农”投入的力度,努力消除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从而更合理地进行收入分配,提升农民群体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分配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发展水平随之不断提高,但是不同群体之间也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由此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特别是农民群体的收入分配问题更是社会各界关心的重点。有鉴于此,就需要深入分析造成我国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原因,并且研究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我国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分析

1、“三农”工作具有弱质性

我国农民群众的收入分配不公与“三农”问题所具有的弱质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农业资源的禀赋非常低下,人地之间的关系极其紧张,淡水资源十分匮乏,人均占有量只达到全球平均数的1/4至1/5,国家在农业领域的投入不够充足,不仅比重逐年下降,而且投入的结构也出现了失衡现象。二是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当落后,表现为我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十分滞后,大量居民尚未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九年义务教育制的目标在部分地区尚未达到,还有一些地方的交通、电网、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三是农村人口数量较多而且总体素质不高。如今,我国农村人口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虽然数量较多但是整体素质不高。依据一项调查,在我国多达6亿的农村人口当中,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者仅占0.05%。我国农村人口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导致这些劳动者的就业岗位挑选面极为狭窄,所从事的一般是工资偏低、待遇不高且没有一定社会保障的艰苦工作。

2、受到社会等级制的深刻影响

我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具有严格等级制之分的国家。在森严的社会等级制之下,并非是以人的实际能力与贡献为收入分配主要依据的,而往往是由比如身份、种族或者其所拥有的社会经济资源情况等为主要依据的。对于社会成员实施差别化对待就会造成一些不尽合理之状况,甚至是对一些社会弱势群体、社会成员造成了一种不平等,进而形成了一种社会不公。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将身份作为高低贵贱划分标准的原有社会等级制度受到了非常强烈的冲击。但是我们还是难以否认,农民群众和城镇居民之间还是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地位上的差别的,农民群众的社会地位依然非常低。在严格的等级制之下,人们的收入分配都是依据等级实施的,因为农民群体处在社会的最低层,所以在分配各类社会财富之时常常会成为被歧视之对象。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之前,为切实实现重工业并且推动工业化进程,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往往是向重工业加以倾斜和照顾的。在实施改革开放之后,为了能够让城市尽快地实现发展,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往往是向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加以倾斜的。国家的财政支出则主要用在城镇建设以及提升城镇人口的生活水平上,反观农村地区的建设以及农民群众的自身发展,通常是由农民自身加以解决的。这是一种对广大农民群众极不公平的发展策略。

3、工业化相关政策不够全面

我国是后发展型的发展中大国,其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要实现工业化。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就实施了以优先开发重工业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之路,当时几乎是使用全部的资源来着力开发工业,形成了农业必须服从于工业、农村必须服从于城市的资源划分格局,其主要战略目标是国家应用大量的制度性安排而加以实现的。要想优先开发重工业就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从新中国成立起,我国的资金就十分稀缺,为了能够切实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我国从1953年起开始逐步施行对重要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规定了农民群众一定要依据国家所确定的价格来销售农副产品,对于城镇户籍人口可以施行低价、定量配给制度,而农村人口却无法享受此类补贴。人民公社制则将农村人口限制于以农业活动为主的农村经济体系之中,而且导致其难以改变自身的职业身份。为了降低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之间争夺就业权之机率,我国施行了户籍管理机制。该机制极大地扼杀了农民群众脱离土地求得新发展之机会,大量农民被固定于农村土地之中,导致农民群众的收入上升空间非常有限。

二、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农民收入分配问题改进对策

1、持续推动农村地区的市场化改革进程

家庭经营收入是我国农民收入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价格对于调节农民群众的收入分配作用十分明显。我国的市场化程度提升一个百分点,农民群众的人均纯收入就能够提高数十元。这样,公开的市场价格也就成为了调节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方式,这就能够使农民群众的报酬收入趋于合理化和公平化。市场化的发展,也有助于矫正初次分配当中所存在的各类不合理劳动力要素以及产品的价格,提高农村中各类要素以及产品之价值,进而能够降低工业品特别是农业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整体价格。如果从更长的发展眼光来考虑,我国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状况一旦得到改善,尤其是在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新型价格体系之后,就能够切实有效地消除工农业产品所存在的剪刀差。

2、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在我国“三农”工作发展中,投入始终是关键环节。强化对“三农”资金的投入,重点源自于“三农”自身长期积累下来的资金与外部所融通的部分资金。一是要加大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力度。要致力于提升财政对农业事业投入之比例,形成合理的责任制约体系,明确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对于“三农”工作投入之数量以及具体内容,从而形成更加稳定、更为可靠的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体系。在当前财政资金相当紧张的实际状况之下,可采取发行国债等形式形成农业发展基金,切实弥补财政资金上的欠缺。二是要形成政策性的现代农业保险体系。为切实减少由于自然灾害而产生的各类农业风险,应当健全完善农业保险机构,办理农业保险方面的业务,并且对农业保险施行低收费与高赔偿等政策。三是要调整与改进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结构,切实加大对广大农村地区基础建设之投入,从而全面改变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较差的状况。

3、努力增加农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鉴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产生、建立、发展与完善,资本占有的差别必然会造成收入上的差距。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的货币积累规模不断增加,部分居民逐步把货币引入到资本化领域之中,从而能够享受资本市场获益之好处,但是农民群体一直以来却入不敷出,难以进入到资本市场之中获利,甚至缺少让资产保值、增值之能力。

4、最大限度取消对农民群体的歧视性政策

要下决心全面清理在土地管理、户籍管理、就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农民群众具有歧视性的各项规定。一是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力度。要着力消除附着于户口本之上的各类特权,结合所在城市实际放开或者取消关于户口迁移的各类限制,以保障公民迁徙、居住等方面的自由,这也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要努力消除在户籍管理之中的职业以及身份,切实变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为居住证制度,切实做到让城乡居民在发展面前保持平等的地位。二是要完善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无法迅速而全面地推行,这就需要分步落实。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包括三点:首先是创建农村最低社保机制。我国城镇已经建立起最低社会保障制度,下一步要逐渐形成农村最低社保机制,对于家庭人均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内的农村贫困人员,应当依据最低生活标准施行差额化补助。其次是要将农村社保体系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以联系,着力解决广大失地农民的补偿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最后是要完善农村地区的基本社会保障机制,有效消除社保资金缴纳和利用中所出现的错位以及不对称等情况。

5、强化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工作

为了提升农民群众的收入,切实有效地消除农民群体收入分配不公的情况,就必须致力于提升农民群体的综合素质。而重点就是要对农民群体实施教育与培训,将农村当中极为庞大之人口资源切实转换成为新的人力资本。因此,在切实解决我国农民群体收入分配不公状况这一问题时,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强化对农民群体的教育与培训工作。要运用增加对农村教育培训的投入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有效加快我国农村人口增加收入之步伐。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在财政预算中应当着力提升农村基础教育之比例;运用政策导向来积极指导农村家庭提升对其子女教育方面之投入;要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努力办好职业教育,对农村未就业人群实施职业技术继续教育;创建现代农业培训基地,从而打造出一大批既有文化,又懂得技术、善于管理的现代农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民群体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农民收入分配不公现象业已成为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对此,必须不断提升服务“三农”工作的力度与强度,推动农村地区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取消对于农民群体的歧视性政策,强化对农民群体的教育培训工作,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农民收入分配的公平化与公正化。

参考文献

[1] 王雅鹏: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理论基础探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 童俊:城市圈发展中农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0(19).

[3] 李茗茗: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物价,2014(9).

[4] 朱建军、胡继连:农地流转对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责任编辑:刘冰冰)

作者:黄贞

我国改革型基础教育论文 篇3: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重要报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开放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各项事业的新进展,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经验,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写入党章,集中代表了全党的共同意志,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会议选举产生了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领导我们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在学习宣传贯彻过程中,我们要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报告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开拓出来的,是长期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道路。只有堅持这条道路,才能继续创造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只有坚持这个科学理论体系,才能指引党和人民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辛努力和探索,我们已经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道路,使我国教育不断焕发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同样证明,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进教育的改革开放,才能不断突破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不懈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和干部队伍,才能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教育战线担负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大责任,对于我们党、我们国家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而扎实努力。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释。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绩显著,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6年,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青壮年文盲率进一步下降到3.5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目前,全国受教育人口超过3亿,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8.5年左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7000万,全民族的素质明显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事业之所以能取得新进展,呈现新气象,作出新贡献,一条根本的经验,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教育战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几年来实施的重大举措和政策主要有:一是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推动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到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的新阶段。二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基本形成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发展格局。三是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同时,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积极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四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加强体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进入到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五是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难点、热点问题,特别是着力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致力于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抓好学校安全工作。这些重大举措和政策,目标明确、指向清楚,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但是,面对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比如,教育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强烈需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协调,素质教育推进仍然面临困难和阻力,公共教育投入不足等,从根本上说,这仍然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人民群众对于良好教育的强烈需求与良好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指导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改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教育战线全体同志的积极性引导到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总体来说,要从这样四个方面来加以落实:一是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二是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三是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四是统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教育的发展、改革和稳定。

三、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中国有13亿人口,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么多的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高,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把我们国家巨大的人口压力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经过新中国成立以來58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9年的奋斗,我们国家已经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我们现在已经初步实现了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目标,但是,我国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必须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就是说要加快建设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使广大人民群众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明显地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要紧紧围绕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概括起来讲,一是要进一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教育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加快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制度,促进各级政府以更大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二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四是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要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要注重吸引优秀人才当教师,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重的职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五是要坚持教育公益性,促进教育公平。要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困难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维护高校招生公平、公正,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六是要继续推进教育改革开放。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过去29年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今后,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加快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方式,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和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

这里,对教育战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好学习活动。要组织党员干部,集中一段时间,认真研读党的十七大文件,原原本本地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章,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要充分利用教育系统的人才优势,举办专家学者、干部教师、大学生等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讲座、座谈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深化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和理解。要切实做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门课程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教材修订、队伍培训等各项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使十七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要加强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理论研究,努力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理论成果。

二、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也是学习贯彻好十七大精神的保证。要紧密联系学校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广大党员的思想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要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深刻认识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创造性推动教育的改革发展。

三、教育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要重点加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学习和培训。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带头学习好、领会好、掌握好、贯彻好十七大精神,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四、各教育新闻出版宣传部门要做好十七大精神的宣传工作。要把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工作的重点,大力宣传,积极报道广大干部、师生学习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成就与经验。

同志们,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努力奋斗。

作者:周济

上一篇:年金工实习报告下一篇:亲子活动策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