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建工作会

2022-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评建工作会

正确处理八个关系 提高评建工作效能

摘要:“五年一轮”的教学评估制度是在新形势下国家促进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为提高教学评估工作的效能,真正达到“评”有所“改”,“改”有所建的目的,使评估工作迈上新台阶,应正确处理好指标建设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评估工作与日常工作、教学单位与评估职能部门、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评估过程与评估结果、学校自评与专家考评、“重视评估”与“不唯评估”等八个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教学评估;评建工作效能;八个关系

随着“五年一轮”的教学评估制度的实施,高校教学评估已成为我国各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教理论界十分关注的热点之一。如何树立正确的评估价值取向,推动高校评建工作,营造健康和谐的评估文化,提高评建工作效率和效能,使教学评估真正达到“评”有所改、“改”有所建、“建”有所成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对此,笔者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指标建设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的评估,其名为“教学评估”,其实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评价。因此,每一所迎评高校都十分重视对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并根据本校的评估目标,组织开展各项建设。经历过评估的高校,其办学条件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改善,充分体现了“以评促建”的成效。

但是,针对评估指标的要求进行投入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都带有功利性,学校如果不处理好指标建设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则评估之后留给高校的将不仅仅是一种评估成功的喜悦和辉煌,而很可能在各项建设的背后还潜伏着一些不和谐的关系。如,校舍建设与校园环境的关系,教风、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氛围的关系,加强后勤保障与提高服务意识的关系以及各方面新旧政策的不平衡关系,等等。这些既矛盾又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学校开展指标建设时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们不是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所明确规定的内容,更何况在迎评期间既要抓指标建设,又要顾及其配套建设,对许多学校来说,其人力和物力是无法同时满足的。如果不处理好这些关系,对学校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正确处理指标建设与学校长远发展的关系,应以指标建设为基础,以学校的全面建设为目标,以评估为手段,以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二、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教学经费、仪器设备、图书、校舍建设等硬指标易量化,一目了然,容易引起重视;办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学术氛围、学风教风等软指标则不易量化,易被忽视。因此,许多高校迎评之前,其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是不平衡的,而通过评估,各个学校开始意识到软件指标建设的重要性。软件指标建设效果与学校的治学理念和管理水平有关,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管理文化和管理氛围的集中体现。软件指标也是评建专家进校后最容易找出问题的指标,因此是评建工作的难点。正确处理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是评建工作成功的关键所在。为此,一方面,“硬件”建设要抓实。目前,在教育经费并不充裕的条件下,硬件建设更要抓实,要让学生真正在学校的迎评中受益。硬指标的达标并不表明学校的硬件建设就合格,还需要看学校对“硬件”的利用情况,只有“软硬兼施”,才能使硬件建设达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软件”建设要从严。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学术氛围、学风教风等“软”指标均要有“硬”材料的支撑。如,“学校的定位与办学思路”指标要考查学校定位、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中心地位等四项内容。因此,“软”指标也是很实的,必须从严从实,常抓不懈,以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用,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

三、正确处理评估工作与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

评估方案本身体现了本科教育的规律,同时也体现了上级主管部门对本科院校的要求。学校如果能深刻理解评估的指标内涵,并按照指标内涵的要求扎实地开展工作,就可以将学校建设成一所合格的大学,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登上一个新台阶。评估是搞好教学工作的手段,评估的目的是建设一所合格的本科学校,提高教学水平。因此,要将评建过程寓于日常工作之中。评建机构主要是分析评估指标,找出差距,明确评建任务,检查任务落实;日常建设应由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负责,评估机构不能代替职能部门开展评建工作。这样才能通过日常工作,达到以评促建的效果。

四、正确处理教学单位与评建职能部门的关系

迎评期间,无论是教学单位,还是职能部门,面对的是同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并围绕这套指标体系展开一系列的工作,但是要有所区别。教学单位的主要评建任务应以学校的人才培养为中心做好日常工作,包括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和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找出自身的亮点和特点,支撑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包括办学定位、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等)即可,并不需要对应评估指标逐项建立和整理相关材料。在评估指标体系中的19个二级指标和44个观察点中,与教学单位相关性较小的指标约占10%,如教学基本设施、教学经费等,这应该是职能部门的任务。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的评建任务应各有侧重,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五、正确处理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的关系

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一项综合性评估,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全面检验和评价,因此要不断地进行检查评估、模拟评估和持续改进,才能做好综合评估工作。专项教学评估是综合评估的基础工作,只有做好各类专项评估,才会在综合评估中看到良好的评建效果。广西工学院在自评自建的两年时间里,开展了教学单位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试卷评估、毕业设计(论文)评估、教材选用质量评估以及各类教师教学竞赛等十余项专项评估,既积累了大量的评估支撑材料,也夯实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基础。

六、正确处理评估过程与评估结果的关系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数量上的增加就没有质的飞跃。一个好的过程不一定会产生理想的结果,但好的结果必然有一个好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评估过程与评估结果的关系,过程与结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开展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不注重评估过程不行,没有评估过程,就不能发现问题,就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评估工作就会停留在表面上,而难以落实到位;若只注重评估过程不注重评估的结果,评估过程往往就会流于形式。要真正把评估作为改革发展的契机,就必须将评估过程与评估结果结合起来,评估的结果应以评估过程为基础,评估的过程应以评估的结果为目的,因此,

既要重视过程的进展,又要关注结果的状态,使之相互促进。

七、学校自评与专家考评的关系

迎评准备与专家考查是相对而言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迎评准备与专家考查从本质上讲都是评估过程的一个环节。之所以这样将其划分开,是因为多数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容易把迎评准备与专家考查当做两个截然不同的一环节。其实,准备工作中的自评、自查、自改与专家考查的走访、调研、分析、评价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体现和落实评估工作方针。

专家考查是在学校自评、自建、自改基础上的核实过程,也是对评建过程的效果进行检查验收的环节。我们认为,学校对待专家驻校考查,也应保持一种平常心态,既不要神秘化,也不要庸俗化。专家组驻校实地考查是评估工作的一个程序,一方面核实有关报告内容,另一方面也帮助学校进一步总结成绩和查找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是对学校评建工作的一次全方位检阅,也正体现了迎评准备与专家考评的有效结合。

八、“重视评估”与“不准评估”的关系

这两者的关系反映了学校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认识与态度。“重视评估”是基于被评单位对评估工作意义认识而言的。作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趋势,国家正逐步实现依法管理,宏观指导高等学校。利用评估手段来调控和管理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高校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教学评估制度也是世界各国保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做法,学校办学实践也必须与时俱进,与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保持同步。

“不唯评估”是基于被评单位对评估工作作用于学校自身发展的认识而言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如何对待评估,二是如何利用好评估机遇期。凡是经受过评估的学校都会深切感受到有一种组织重大战役的感觉。其实,无论是前期准备工作还是专家驻校考查,学校应做到有什么就展示什么,充分把学校本科教学的原样展现给专家,这才是评估的真意所在。

既重视评估又不唯评估,并把“重视评估”与重视本科教学工作、“不唯评估”与经常性评价辩证统一起来,把“重视评估又不唯评估”的理念贯穿到各项迎评准备工作和整改建设工作之中去,才是对待评估的正确态度。

要建设一所让人民满意的大学,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教学评估的评建过程正是使学校办学目标、如何办学、如何管理得以保证的过程。学校若能正确处理好上述八个关系,必能提高评建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有力地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每经历一次评估,面貌就发生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每次评估在学校的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责任编辑:许 佳]

作者:罗秋兰 韦兰用 韦娇艳

第2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建工作中的质量文化建设

[摘要]文章从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的内涵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评估中质量文化的建构,并提出了高职院校评建过程中质量文化建构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高职学院 评建工作 质量文化

[作者简介]颜莉芝(1962- ),女,湖南株洲人,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湖南 株洲412001)

[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为规范办学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实施了五年一轮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评建工作也就成了各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高职院校的评建过程中,由对质量的追求逐渐升华到对一种质量文化的追求。

一、高职院校质量文化的内涵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目前比较认同的表述是:指高等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自觉形成的涉及质量空间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思维方式、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制度保障、法律法规、环境意识及传统惯例、风俗习惯等“软件”的总和。简单概括,就是全体师生员工涉及质量空间的一切精神活动、精神行为以及精神物化产品的总称。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水平评估中的评估要素及指标内涵,对高职院校质量文化这一概念,可以理解为:它是学校内部成员在以评估促进建设的过程中的质量行为模式,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质量观念和价值规范的集合,包括质量意识、质量管理理念、质量形象、质量环境等因素,以及学校为提高办学水平所提供的硬件的总和。它既是一种思想观念,又是一种物化形态,它的价值导向决定着一个人会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的质量文化建设,不仅直接显现为评建过程中的工作质量,还延伸表现为教学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环境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高职院校评建过程中质量文化的建构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目的是通过评估推动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上一个新水平。高职院校只有在评建过程中,通过树立现代质量观念、建立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建构具有高职特色的质量文化,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

1.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观念是高职院校评建过程中质量文化建设的基石。质量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与质量意识,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决定着教师的价值取向。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先后在第二次和第三次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研结合交流会上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把就业问题提高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认识,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重视就业工作,以就业为导向来改革和发展高职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满足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的方向”。

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观念,有利于高职院校加强自身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明确办学定位,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质量观;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制度改革,调整、改善专业和课程设置,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办学质量。因此,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观念是高职院校评建过程中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

2.“规范建设,发展特色”是高职院校评建过程中质量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高职院校的质量文化建设必须以规范为基础,以创新、特色求发展。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以下简称《高职评估指标体系》)对六个一级指标(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作了具体的规定,同时对特色与创新项目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体现了规范与特色相统一的高职教育质量建设目标和建设标准。这就给高职评估的质量文化建设目标和标准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高职评估的质量文化建设目标和标准,在规范方面的总体要求,可以借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中提出的“三个符合度”来概括,即“学校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学校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

高职评估的质量文化建设目标和标准,在特色与创新方面的核心要求可以归结为:高职院校要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是学校优秀质量文化的集中体现,品牌是学校的质量形象,是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认可,更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象征。高职院校应该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培植一个到几个不同层次的品牌。如建设精品课程、精品专业,培养名教师、专业带头人,建立品牌实训基地,创建服务品牌、学生管理品牌等。其中精品(品牌)专业的建设应是品牌战略的重点。

3.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高职院校评建过程中质量文化建设的核心。教育部评估专家杨应崧教授在一次评估指导座谈会上发言说过:“评估不过是一个环节、一种手段,高校要保障质量,关键是建立一个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只有建立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才能为质量文化建设树立起强有力的支柱。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监控,即教育质量的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建立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建立教学质量信息体系,建立教学质量督导体系,建立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教学质量评估考核项目及指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专门评价知识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二是对毕业生质量进行监控,即教育质量的产出性评价。要从学生就业开始,就毕业生受社会欢迎的程度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等方面进行评价,将评价情况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主要指标。

在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中,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专门评估知识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负责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监控、评估和咨询。具体包括教师教学工作评估、专业与课程建设评估、学生学习质量评估、系部工作水平评估等。通过这些评估,收集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各类信息,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与决策服务。

4.校园软硬环境的建设是高职院校评建过程中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校园的环境建设。无论是校园的软环境建设还是硬环境建设,都是高职院校评建过程中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

首先,从校园的软环境来看,学校的学习氛围、学术氛围、文明氛围、文化传统积淀、舆论环境、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和校训、校歌、校徽、校报、校刊、校园网乃至学校的整个制度环境,都会时时刻刻影响着校园里的每一个人。它们是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对高职院校质量文化的发展导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校园的硬环境建设,要进行科学的校园规划、美观的建筑设计和良好的绿化美化。将美丽的园林景观与体现质量文化的各种标识、标志物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使校园以规划、景观、环境等种种形态展现的文化,构成一个完美的和谐整体。

总之,学校的软硬环境体现着高职院校的品质地位和办学水平,是高职院校质量文化的外化和重要载体,对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

三、高职院校评建过程中质量文化建构的基本策略

1.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体系,深挖质量文化的内涵。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意识,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体系,全面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并注重将促进学生的一般性发展与促进学生的职业性发展有机融合,使学生既有具体职业或岗位能力方面的发展,又有与职业相关的认知、行为能力、意向和态度方面的发展;既有职业适应方面的发展,又有职业拓展方面的发展。在拓展德育途径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实践教学网络强化高职德育实践,以企业的要求营造育人环境。

此外,通过举办学生技能节、艺术节、科技文化节、校运动会、志愿者服务等各种类型的活动,搞好学生寝室文化、社团文化、班级文化等各种校园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2.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深层次的校企文化对接来打造质量文化的优秀品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提高高职办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对于高职院校评建过程中质量文化建设来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首先,高职院校与企业可以通过互惠互利的密切合作,建设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逐步把学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教学、生产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职业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互融共享,另一方面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高职院校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通过开展“订单式”培养,为生产第一线输送急需的人才。把“点对面”的“大订单”教育作为校企合作的重点和方向,把“点对点”的“小订单”教育作为校企合作的补充和延续。在此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订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革新。在诚信、互惠、双赢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学校与企业的“六共”——课程体系共定、师资队伍共建、教学过程共管、实训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真正使企业、学校、学生实现三赢。

再次,校企合作是推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无缝对接的重要保证。建设高职院校的评估质量文化,实施质量文化的校企结合,绝不能仅就文化来谈文化的结合,因为高职评估质量文化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蕴涵在办学的各个环节中。要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评估质量文化,必须在办学过程中全方位地实施校企结合,从而使高职评估质量文化活动更多地体现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职业文化,更好地实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对接。

校企合作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真正实现双赢,校企双方就应该在诚信、互惠的基础上深化双方合作的内涵。主要做好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负责师资培训、共同建设实训基地等几方面的工作。

3.强力推进基于职业素质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从职业本身的属性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重在对知识、技能、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的需求,它要解决做什么、怎么做、怎样做更好的问题。所以,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与改革。

高职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笔者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具体划分为三个部分: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和个性特质。在此基础上,将高职课程体系分为理论知识课程、专业实践技能课程和个性特质课程,并提出了理论知识课程的服务性模式建构、专业实践技能的项目化模式建构、个性特质课程的多元化模式建构。推进基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课程开发与建设,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加强校企对接,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使高职学生具备企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真正做到“零距离就业”。2006年9月,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对应用电子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电气电动化技术、动漫设计与制造、电脑艺术设计等专业的课程进行基于职业素质的课程试点改革,该课程改革得到了试点专业的学生和任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优化校园环境,建设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在质量文化建设中,始终将校园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既重视美化校园物质环境,又重视优化校园文化氛围,有力地促进了质量文化的健康发展。

学校在进行道路命名、雕塑构思、校训、校歌、校徽、校标征集时,可以充分地把质量理念、质量目标甚至是质量要求与之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对校报、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络等各种媒体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其在质量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要建设好融思想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使校园网成为质量文化建设的新阵地。

高职院校迎评促建过程中的质量文化建设在当前还是一个全新的探索领域。虽然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些许成绩和经验,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仍然不少,需要我们一如既往,大胆求索,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唐华生,叶怀凡.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价值探索与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07(3).

[2]韩映雄,梁亦菡.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质量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4).

[3]周大农,吴亚萍.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质量文化建设[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4]周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4(3).

[5]周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EB/OL].

http://www.cnr.cn/jy/zhmx/zyjy/bjxx/pjwj/200711/t20071112_504627115.html,2004-02-28.

[6]朱发仁.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与品牌战略[J].卫生职业教育,2006(15).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8]方丽英.论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的质量文化建设[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5).

作者:颜莉芝

第3篇:从评建之中探求发展之路说起

摘 要:充分发挥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康持续发展,通过开展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級工作,以评促建,对照评估标准,找准自身问题,积极探索解决之道,为实现公共文化的标准化、均等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文化馆评估;问题;对策

为了进一步规范文化馆建设、管理与服务,充分发挥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康持续发展,按照文旅部相关工作要求,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在全省如火如荼展开。吉林省76个文化馆中,有74家参评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了网上申报材料。从申报材料来看,近几年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政府重视度高、自身发展快、发展质量高”的特点。

1 评估概况

吉林省共有文化(艺术)馆78个,其中省级馆1个,副省级馆1个,地级馆14个,县级馆62个。从初评结果来看,本次文化馆评估与2015年第四次文化馆评估相较(见下表),馆舍等硬件设施建设有明显提高,公共服务方面免费开放工作有序推进、辅导培训更加常态化规范化、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所突破与创新,管理与人员建设方面也都呈上升趋势。具体情况如下:

1.1馆舍硬件设施稳步完善

近5年来,各地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加大,文化馆馆舍建设与使用均呈良好态势发展,无论从馆舍选址、馆舍面积、配套设施、固定资产投入等方面来看,都不同层面地得到了改善、扩容、重建、增加,部分地方财政也在预算中单列文化项目,对文化馆建设和群众文化投入明显加大。如梅河口市文化馆2016年动工,2017年12月交付使用,建筑面积6720平方米,功能齐全,与市级三馆在同一栋办公综合体内,利用率很高,群众满意度较高。双辽市文化馆现有馆舍面积1597.69平方米,在建新馆建筑面积7133.49平方米(已主题封顶),预计2021年底交付使用,且选址在市中心郑家屯公园对面,方便市民参与活动,社会效应可期。

1.2公共服务日渐完善

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日益重视,投入逐年加大,各馆在公共服务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具体体现在:

向公众提供服务的开馆时间加长,馆内常设免费服务项目日益增多。每周对公众提供服务的开馆时间标准是在42-56小时,参评的各馆均达标,有个别馆每周达到60小时以上。各馆对免费开放工作都比较重视,设置了相关部室科学管理、充分利用关涉,增加志愿者演出场次,对群众免费辅导和培训,免费提供演出服装道具及场地等项目。

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更加丰满。群众文化活动在近四年中呈现样式多、频次密、范围广等特点。各地文化馆特色各异,各有所长,如创作与调研是吉林市馆的强项,新人倍出,亮点频仍;通化市的公共文化与文联组织互为联手,相得益彰,惠及百姓;松原市和白城市的非遗展示与保护,投入力度大,项目丰富;梅河口市丰满区文化馆的邻里节接地气,创造了百姓拥护的实在品牌;蛟河市文化馆开展农民摄影等品牌活动已有多年,有声有色,群众叫好,反响很大。

辅导和培训工作逐步加强,但有待规范。辅导和培训是文化馆的重要工作职能。近年来,各馆对这项工作都非常重视,将其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大了对农村、社区、企业和部队的辅导和培训力度。经常主动深入基层,针对基层需求,采取集中辅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展文化辅导工作。在培训工作方面,按照逐级培训的原则,构建了省、市、县三级培训网络,采用集中轮训的方式,每年力保全省文化馆、站工作人员接受培训1次。

档案管理逐步向数字化、正规化发展。此次评估工作也在相当程度上考验了各馆的档案管理工作。总体来看,各馆对档案工作开始重视,有专门的档案室,并设专人管理。其中松原市群艺馆建馆时间虽短,但其以严谨科学的归档整理,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及时快速的材料提供得到评估小组的充分肯定。

数字化建设有明显提升。相比四年前评估时反映的情况,当年能够提供全面数字化服务的仅有8个馆,有自己网站的仅5个馆,而此次评估中,各申报一、二级馆基本满足了数字化建设的必备条件,没有达标的也都限期整改。数字化人才的引进也有所改善。

2 存在问题

2.1对评估存在认知偏颇,有待提高

由于评估工作没有明显的奖惩设置,个别馆对“以评促建”的评估宗旨未能全面认知,对评估工作不热情不投入,对评估后的整改及查漏补缺不积极回应,造成工作的滞后。

2.2活动开展不均衡,有待创新

在评估中,多数馆在活动开展、培训辅导方面能够达标,但在调研与交流、示范点建设、面向弱势群体活动开展、文艺创作和刊物资料等方面存在瘸腿。有的馆抱残守缺,不思创新,文化馆工作与日益发展的群众文化需要明显脱节。

3 对策与提升手段

3.1正确认识评估的真正意义,严格对照相应等级评估标准,“照镜子”、找差距,为今后工作找准方向和定位。提高认识和重视程度,参评是“本分”、参评是“必要”、参评是“荣誉”,认真落实部署相关负责人员,组建本馆工作组,统筹协调,共同完成这项文旅部部署的重要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本馆的优势资源,通过参评,深刻内省,整改提升,从而达到服务群众,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3.2囿于本馆人才专业和年龄等因素制约,各地开展活动方面,不同程度的呈现出不均衡的情况,有文学干部、文学活动就开展得好;有美术干部、美术活动就如火如荼……面对这种现象,各地应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缺口”人才引进,或通过其他渠道整合相关人才,从而完善本地域活动的开展,让活动没有短板和缺项,从而丰富百姓的不同类别的文化需求。

3.3积极与地方财政、文化主管部门沟通、申请,加大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的投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馆舍,没有器材,没有资金支持,很多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即便个别馆克服困难开展活动,限于馆舍面积等因素也无法参评,严重打击文化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

3.4随着新冠疫情和群众老龄化等因素的变化,线上活动的发展已成为新时期百姓呼声,而个别馆因循守旧、不能解放思想,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省级、地市级数字平台开展本地活动,依然用最原始、最“笨拙”的方式开展工作,影响力小、辐射面窄、效果不佳。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本馆从实际出发,发掘人才、打开思维、拓宽思路,积极主动开展新时期各项公共文化活动。

(吉林省文化馆,吉林 长春130022)

作者:李昂

第4篇:评建工作总结

巩固评建成果 提高办学效益

2012年 11月27日至30日,我院全体师生员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饱满的热情迎来了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组为期4天的进校实地考察与评估。考查结果,专家组对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各项考核指标达合格率达到了100%。在为我院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而自豪的同时,文化旅游系深刻总结近一年来迎评促建工作的开展,认真思考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深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一、高度重视,有效落实,迎评促建推动有序

自2012年3月,我院迎评促建工作正式开展以来,文化旅游系全体教职员工以高度的自觉性、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积极投入到事关我院(也直接关系到我系)发展的重大契机的工作中。在学院党政的领导下,我系上下迎难而上,众志成城,各项工作推动有序,圆满完成迎评促建工作。

1、认真领会学院党委关于迎评促建工作的各项精神,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深入学习高职教育的各种理念,从思想上高度统一。

2、领导重视,认识统一。成立了以系部第一责任人为组长、全体行政人员共同参加的的组织机构,专门召开了多次次主题会议,对于评估阶段做了周密的安排和布臵。

3、各项工作的开展,紧密围绕院评建工作办公室的安排,在全体教职员工、全体学生中广泛深入学习评建知识,深刻领会

1 评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全系师生自觉行动,表现出了人人为评估,事事为评估的高度责任心。

二、全系动员,很抓规范,促建结合卓有成效

全系动员,严格按照评建工作要求,查漏补缺,各项工作逐步规范。

1、教学四大体系的建设不断深化。修订完善了我系20

11、2012级旅游管理、涉外旅游、酒店管理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课程的开设比例达到了60%。完成了68门课程教学大纲、24门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完善。

2、实践教学条件和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我系已经建立了5家紧密合作的校企合作实训实习基地,正进一步加大拓展专业对口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3、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充分利用行业办学资源的优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合作方式,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师队伍。我系各专业教师队伍中,副教授比例达到了20%,双师素质型教师比例达到了40%。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参与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安排了3位教师进行业务进修和专业实践。同时,聘请了4位具有行业背景、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业人士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了兼职教师的比例。

4、教师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开展了三轮20余次说课、说专业活动,激励先进,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互相促进。每位教师对站稳讲台充满了信心。在评估期间,各位教师都表现良好。

5、专业教研室进一步规范。完成了旅游管理专业教研室的基础建设,通过组织多次教研室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6、加强常规教学检查。每一天,系部教学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学院规定进行教学检查,确保教师能履行岗位职责,教风优良;教学过程规范,教学水平较高,学生满意度大大提升。

7、各项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严格按学校的有关规定对各类教学文档进行检查、整理、收集、归档,基本杜绝了原来粗放、盲目的管理现象,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和水平,形成了良好的管理规范,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

8、学生管理工作成效显著。我系采取以学生管理工作部门为龙头、学生干部为抓手、优秀学生为纽带的联动管理体系,责任明确,工作到位。首先在学生管理部门强调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多次召开全系学生干部座谈会,采取“抓到课率、抓宿舍纪律卫生、抓日常行为规范、组织全体学生学习评建知识、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等多种方式,及时收集教学信息,并将有关情况进行及时处理。确保不因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导致学生在评估中出现负面现象。评估期间,我系广大学生识大体、顾大局,与

3 学校荣辱与共、以主人的姿态来迎接评估组专家,在方方面面展示出了我系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及时总结,重视整改,成果巩固绝不松懈

在欣喜此次迎评促建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的同时,深刻领会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结合我院发展的远大目标,认真总结我系的工作现状,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比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尽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结构要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的力度需要不断加大,双师素质型教师结构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团队建设要切实加强,课程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等等。因此,取得了丰硕成果固然可喜,但绝不能以此而松懈。在保持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办学质量,还需要我系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心,奋力进取,为取得更大的进步而努力。

四、开拓创新,提高效益,科学发展任重道远

2012年,我们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为了做好新一年和新学期的工作,学院召开了中层干部会和全院教职工大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认识,文化旅游系认真领会学院会议精神,认识到:学院的发展任重道远,我系作为学院的一份子,责无旁贷。

1、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办学理念,努力实现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目标。深入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与

4 研究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全面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准确掌握行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我系的办学定位,不断开拓高职教育的办学视野,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并以我院建成示范性高职院为目标,全系教职员工要自加压力,重视内涵建设。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加强教师实践锻炼,建立系部与行业双向交流制度,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能力;采取激励政策聘请行业专家和业务骨干,不断扩大兼职教师队伍,并加强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强化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突出特色,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继续对接行业需求,依托行业优势,推进专业群建设。积极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2—3门。

4、校企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强与相关旅行社、酒店等企业的合作,研究制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我系的办学根植于深厚的行业背景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特别是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积极构建具有行业和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规划和建设各专业系列实践教学教材的力度,使之更具有行业和专业特点,确保实践教学

5 取得实效。

5、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努力实现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和管理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升教学和管理水平。

文化旅游系全体教职员在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齐心协力,努力工作,为我院迎评促建工作的全面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积极进取、敬业奉献,不断开拓创新,为提升我院办学效益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化旅游系

2012-12-14 6

第5篇:评建工作总结

外国语系争创评建工作总结

外国语系在院党委、评建办的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服从并配合全院评建全局,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20字方针为指导,根据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要素要求,在数据平台录入、档案材料佐证、教学管理运行等方面顺利完成了争创迎评任务。专家在校评估期间,评估专家组组长匡奕珍教授与我系领导及教师代表进行了亲切座谈,评估专家刘先义教授随机听取了我系青年教师孙利的《大学英语》课,专家对我系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我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评估高评价顺利通过,现从思想认识、评建工作开展及效果等方面将我系争创评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学习上级文件,深刻领悟“20字方针”的精神实质

争创评建以来,我系成立以系书记、系主任牵头的学习指导组,多次动员、带领全系师生以集中学习和自学的形式学习了教育部、省厅、学院等关于争创评建的上级文件,进一步领悟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指导方针的精神实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全系师生对评估关系系部发展、学院发展、学院生存的认识。

二、争创评建工作开展及效果

1、完善人才培养工作数据平台

根据评建办、教务处的统筹安排,在系教务科长的指导下,定期完成了数据数据平台录入。为服从全院数据平台全局,对数据平台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数据录入及完善过程中,在系主任审核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具体负责原始佐证材料的修改完善,全面实现了佐证材料与数据平台的统一,针对专家容易质疑的数据,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预案,并对相关人员组织了专门培训。

2、规范、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教务处统一要求,在系主任审核下,由专业带头人、全体专业教师,多次集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凝练方案内容,规范方案格式,避免了课程代码、课时学分分配等数据矛盾、课程名称前后不一的现象,着重完善胃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在数据平台中的体现,并做出科学合理解释预案。根据教育处统一部署,打印装订。

3、开展多轮专业剖析、说课及听课活动,提高考核标准,明确重点考核对象

迎评促建期间,在组织两轮专业自我剖析和说课后,集中聆听了学院组织的专业剖析及说课示范观摩和评估专家朱教授的指导,自查自找专业剖析及说课不足,提高了针对性和标准,统一了内容,规范了PPT格式,凝练了特色。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使专业剖析、说课及模拟听课活动经常化,并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重点考核专业自我剖析及说课对象,凸显自身专业特色、课程特色、课程亮点。

4、规范了教学管理,创新督导考核机制,保证了教学质量我系在学院相关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原有专业建设委员会、实习实训指导小组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校企合作共同体等委员会或指导小组,规范了日常教学及管理,将教学管理及督导考核规范化、精细化,确保了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5、以评促建,购置校内实训设备,完善校内实训条件建设 基于我系专业文科属性,迎评前期,我系各专业校内实训设施基本属于空白(这是全院其它文科专业共同存在的问题,如经管系的专业)。评估专家到校前后,院系领导充分认识到文理科专业实训资源配置不均衡、文科专业实训条件薄弱的问题,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采购酒店专业实训用品、外派劳务培训中心办公设备,并积极协调酒店专业实训室(仍在协调中)、航空专业实训室等用房,初步实现了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迎评初衷。我系相信,我系专业必定能凸显投资小、见效快、亮点多、易展示的优势。

同时,我系在现有实训条件下,创造性的开展模拟实训,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和兼职教师的作用,继续规范校外实习实训环节的运行和管理。积极引进校企合作项目,航空专业引进北京广慧金通科技有限公司陆续投入CBT教学软件、199架飞机模型、模拟机舱、专业教学团队等专业教学资源,为我系航空服务专业校企深度合作,打造高端就业搭建了平台。

6、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迎评促建期间,我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体制

机制,酒店管理专业、航空服务专业先后分别与山东皇宫餐饮集团、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逐步实现校企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学岗直通实训设施,进而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双赢。

7、培养与培训双主体办学,逐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我系在全国国际商务英语培训中心及考试点的基础上,被济宁市旅游局授权为济宁市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并举行揭牌仪式,陆续开展了导游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导游资格考试考前培训、星级酒店英语等级培训等社会服务。另外,我系成功获批全国旅游计调师培训基地资质,已成功开展两期旅游计调师培训班。我系在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培训人数逐年增加,社会服务能力逐年增强。

8、营造迎评促建氛围,凸显系部文化及专业文化

迎评期间,我系积极营造良好的迎评氛围。彻底打扫会议室、办公室、教室等卫生死角,通过悬挂迎评促建宣传条幅、开办评建专题板报、张贴会议及教研室制度,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在校企合作及冠名班的引导下,引入企业文化、管理模式进校园、进课堂,让企业文化、专业文化浓郁系部。同时,在系领导的指导下,由团总支书记及时更新、美化系部宣传网站、宣传展板、宣传橱窗,根据数据平台内容,统一宣传内容,规范宣传窗口。

评估期间,评估专家组组长匡奕珍教授与我系领导及教师代表进行了亲切座谈,评估专家刘先义教授随机听取了我系青年教师孙利的《大学英语》课,专家对我系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文化建设等方

面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我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对我系在招生就业、课程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给予了中肯的建议。

我系全体教师将根据专家在评估反馈会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设,自查自省,逐一整改,真在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重在建设的效果,为我院评估整改及名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外国语系

2012年11月15日

第6篇:评建工作简报

第33期

特别报道

省委书记习近平察看我校创意设计作品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向中国计量学院捐赠仪式隆重举行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屠基元教授来我校访问 我校举行第七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中国教育报》刊发文章全面介绍我校人才培养特色 评建动态

党委组织部发出评建创优最后攻坚阶段致党员倡议书 计量技术工程学院举行学生党员迎评创优知识竞赛 法学院评估工作考察团赴郑州大学法学院参观学习

人文学院组织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

图书馆召开全体职工评建创优动员大会

后勤服务公司举办“心系评建、服务评建”知识竞赛 我校选手在“华东高校数控车教学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评建评论

全力打好迎评冲刺战 他山之石

清晰界定 注重凝练

特别报道

省委书记习近平察看我校创意设计作品

11月20日,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参观了正在举办的浙江工业博览会装备制造业成就展,并在我校党委副书记徐涌金的陪同下察看了创意设计作品展中的我校展位。

我校参展的“振动灭蚊器”和“外循环射流式吸油烟机”等作品引起了习书记的关注,习书记向现场工作人员询问了有关情况,仔细听取了周晓江老师关于产品的特点和功能介绍。在展会期间,我校参展作品受到了众多参观人员的关注,纷纷询问有关情况。

据悉,本次工博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首次举办的以工业经济为主题的大型博览会,由省政府主办、省经贸委和杭州市政府共同承办,是一个大型工业经济成就系列展,包括装备制造业成就展、创意设计作品展和2006长三角(杭州)仪器仪表与自动化国际展览会等三大展览活动。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师生的十余件作品参加了其中的创意设计作品展。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向中国计量学院捐赠仪式隆重举行

11月17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向中国计量学院捐赠仪式在学校体育馆前隆重举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安德武、孙国武以及我校党委书记姚盛德、党委副书记于永明、副校长蒋家新等领导出席捐赠仪式,仪式由副校长冯时林主持。

学校党委书记姚盛德在仪式上致欢迎词。他首先代表学校、代表全体师生,对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及竺延风总经理对我校的关心和厚爱表示衷心地感谢!他说,被称为“共和国长子”的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经历53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以轿车为主,多品牌、宽系列、全方位的产品格局,公司名列“中国机械500强”第1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计量学院作为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在28年的办学历史中,秉承“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的办学理念,已建成14个硕士点,拥有八大学科门类38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达15000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当前,全校上下正朝着“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他指出,学校的发展既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社会的关心;既需要学校自身实力的提升,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他表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向我校捐赠汽车是学校莫大的荣幸,学校将永远铭记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深情厚意。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安德武在致辞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一所本科院校的中国计量学院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已经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培育英才、支持教育、回报社会。通过此次捐赠活动,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中国计量学院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友谊将更加牢固,公司也十分欢迎中国计量学院的优秀学子能够到“一汽”来施展才华,开创事业。

仪式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孙国武向我校副校长蒋家新捐赠了汽车钥匙;我校党委副书记于永明向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安德武递交了学校接受捐赠的证书。

我校管理学院副院长周立军代表学校师生在捐赠仪式上讲话。

仪式结束后,我校部分教职工兴致勃勃地坐上了一汽集团公司捐赠给学校的崭新汽车,环绕校园一周。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屠基元教授来我校访问

11月16日下午,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航天与机械工程学院屠基元教授来我校访问,徐涌金副书记会见了客人并就两校合作交流的有关事项进行了会谈,计量技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见。

屠基元教授2005年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此次访问期间,屠教授还参观了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并就中心建设、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开展等提了建设性意见。

我校举行第七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近日,我校举行了第七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共有31位青年教师参加了于11月10日举行的决赛。经过专家评议委员会评审,共有17位选手获奖。其中,刘瑾、谢代梁、施华萍、王亚群等四人获得一等奖。

《中国教育报》刊发文章全面介绍我校人才培养特色

11月20日,《中国教育报》刊发了题为《计量立校 标准立人 质量立业——中国计量学院致力于打造国家质量振兴事业人才培养基地》的文章,文章全面介绍了我校在“三立”理念指引下所形成的“培养具有牢固质量观念、明确标准意识和较强计量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及学校为国家质量振兴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评建动态

党委组织部发出评建创优最后攻坚阶段致党员倡议书

根据学校党委的要求,为了在评建创优最后攻坚阶段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关键时刻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近日,党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召开评建创优最后攻坚阶段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和致全校党员的倡议书。

《通知》要求党总支、党支部认真组织召开以党支部为单位的评建创优专题民主生活会,落实学校党委的要求,并把倡议书发送到每一名党员的手中,切实把各党支部和每一名党员都动员起来,出色地完成评建创优最后阶段的攻坚任务。

计量技术工程学院举行学生党员迎评创优知识竞赛

为营造良好的迎评创优氛围,11月16日晚,计量技术工程学院举行了“校兴我荣 校衰我耻”为主题的党员迎评创优知识竞赛。

本次知识竞赛以《评建工作宣传手册》为内容,比赛题目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情景题四种类型。旨在通过竞赛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党员对迎评创优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习,调动学生党员参与迎评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党员评建创优工作的紧迫感。来自学院的21个学生党支部的十支代表队伍参加竞赛。

据悉,为了抓好评建创优工作,计量技术工程学院在师生中精心组织了包括党员评建创优知识竞赛在内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使学院形成了“为评建创优做贡献,为量院发展增砖添瓦”的良好氛围。

法学院评估工作考察团赴郑州大学法学院参观学习

为了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经验,在评估中取得好成绩,11月16日,法学院王艳林院长、杨秀英副院长、董忠泽副书记、教务员彭建云等一行四人组成评估工作考察团,赴郑州大学法学院参观考察其本科教学评估工作。

郑州大学是国内最早设立法律系的院校之一。在考察期间,我校法学院考察团在郑大法学院院长田土诚院长、教学管理办公室王世龙主任等领导陪同下,参观了那里的评估展览室、图书馆、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对有关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档案材料例如试卷、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文件等也进行了查阅观摩。之后,双方针对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材料组织、本科教学的办学思想、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工作、教风学风建设、办学特色与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经过这次参观、学习和交流,郑州大学法学院很多好的思路和做法使我校法学院考察团获得了较大的启发,不仅对当前法学院的迎评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对今后法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人文学院组织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

11月9日,人文学院何俊院长主持召开了学科建设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围绕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教师的自我发展等展开。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新建、学院已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等出席了会议。

何俊院长首先指出,人文学院自成立以来的三年时间里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如今已拥有3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点、6个学科,这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院教师特别是年轻的博士,应该依托已有的学科平台,结合自身专长,尽快找准个人的学术定位。这一方面有助于做强学科,增加其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师个人快速成长,脱颖而出。他同时指出,科研水平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体现,教师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养成敏锐的问题意识。为此,学院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的措施,更好地营造学术氛围,搭建互相交流、互相砥砺的研究平台。随后,与会博士交流了目前开展的研究工作和以后的研究计划。

最后,张新建书记指出,人文学院作为一个年轻的学院,它所取得的成绩与全体教师的努力密不可分。今年因为教育部评估等任务,大家付出了更多的艰辛,但这种付出是十分值得的,管理的规范和完善有助于提升学院整体的水平。他还希望年轻博士能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真正实现学院发展和自我发展的双赢。

图书馆召开全体职工评建创优动员大会

在学校迎评工作进入最后的实战冲刺阶段,为了使全馆职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评估工作,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优质的服务质量迎接评估,11月15日下午,图书馆召开了全馆迎评动员大会。

动员大会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态度,部署了近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图书馆书记崔培英针对图书馆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必须注意的问题,要求全馆员工必须绷紧迎评这根弦,思想上高度重视。其次,查找迎评工作最后阶段应改进提高的问题,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图书馆馆长夏哲雷简要总结了图书馆的前期工作情况及目前的现状,以PPT的形式向大家详细阐述了图书馆具体评估指标体系内容,要求每个馆员熟悉和了解迎评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会议对环境的布置和卫生作了具体的安排落实,对服务质量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挂牌上岗,文明优质服务,接受读者的监督。

通过此次大会使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明确了任务,理清了思想,为保证和促进评建工作各项任务高标准地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勤服务公司举办“心系评建、服务评建”知识竞赛

在学校迎评创优工作的实战冲刺阶段,为了让后勤全体员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教学评估工作,以周到的服务、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人人关心评估,人人支持评估,人人参与评估”的主动性和责任性迎接评估专家组的到来,11月17日晚,后勤服务公司“心系评建、服务评建”知识竞赛在明德北楼会议室举行。

竞赛以本科教学评估基本知识、我校的概况和后勤管理知识为主要内容,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公司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组成考试小组,命题、监考、改卷各环节组织严密。考试小组人员从公司600多名员工中随机抽取111名员工参加考试,公司党总支书记亲临现场作考试动员并亲自监考。由于后勤员工文化层次差距较大,为了将评建知识普及到每一位员工,此次考试还专门设立了口试考场,员工可以与考官交谈的方式完成考试。

通过知识竞赛,全体员工在思想上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对“迎评创优”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牢记“校兴我兴,校衰我耻”的荣辱观,充分发挥主观作用,以最佳的状态做好迎评后勤保障工作。

我校选手在“华东高校数控车教学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近日,华东高校“华中杯”数控车教学比赛在福州大学举行。参加本次大赛的有来自华东六省一市50多所院校的选手。我校工程训练中心教师林萍,赛前精心准备,比赛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点,认真授课,规范操作。经过三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这次比赛是华东地区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的大比武,全体选手在“贵在参与,促进交流,切磋技艺,增进友谊,共同提高”的气氛中,集中精力投入比赛,发挥出了较高水平。

评建评论

全力打好迎评冲刺战

2006年11月26日,我们将迎来学校发展史上关键的一周,学校要全面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的检阅。

日前,全校近千名教职工齐聚一堂,参加了中国计量学院教职工评建创优誓师大会。这是一次凝聚力量、鼓舞士气、吹响进军号的大会,标志着我校的评建创优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誓师大会为我们进入迎评关键时刻敲响了战鼓。如果说此前的工作是从战略上去布局的话,那么,进入临战状态就必须从细节上去查漏补缺,强化薄弱环节。因此,全校师生务必牢记“细节决定成败”,主动抓住评估细节,认真过细地做好评估前的每一项工作。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包括44个观测点,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专家组进校后,将听取校长报告,调阅支撑材料,实地考察校园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听课,走访各职能部门以及二级学院和实习基地,召开各类师生座谈会,进行技能测试等,这是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全面检查和评估。可以说,到时“人人都是评估对象,事事都是评估内容,处处都是评估环节”,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专家组检查和评估的对象。这既为身临其中的每一个量院人提供了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也是对我们的最大考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做细做好每项工作。

就像姚书记在誓师大会上所说,这次评估实际上就是对我们中国计量学院的一场考试。我们每一个量院人都要尽最大努力答对题,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好的分数。我们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迎接评估;追求卓越、背水一战,以扎实到位、精益求精的工作迎接评估;恪尽职守、精心安排,以最佳状态迎接评估。

越是在紧要关头,越要显现我们的能力;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能考验我们对学校的感情。我们全体量院人要迅速调整到最佳状态,发扬量院人追求卓越的精神,以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方法、细致的工作、严明的纪律、灿烂的笑容、周到的服务,做好评建创优的各项准备工作,迎接评估专家的到来。

他山之石

清晰界定 注重凝练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钟秉林

我参加了几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也到一些学校进行了学习交流,感觉到特色项目的评价确实颇费脑筋,一是总结出来的特色不鲜明,失之于一般;二是特色没有得到充分认可,甚至在校内都未达成共识;三是在特色的凝练和文字表述方面还欠斟酌,个别遣词标新立异,令人费解。对此我谈四点意见:

学校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它是客观存在的,又是相对稳定的,需要加以凝练。特色和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有关。特色不等于是改革的探索,现在中国高等教育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各个学校都在积极进行改革的探索,有的改革举措在社会上影响很广,但是我认为,这个不一定就能成为特色,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

办学特色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要能够体现时代精神。这和创新思维、实践探索密切关联。特色应相对稳定,但它的内涵应该是不断更新的。比如校训很能体现一个学校的传统和特色,北师大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为人师”讲的是做学问,学高方能为人师,而“学高”就体现了人才观的变化历程。过去是一维的,学好知识就是“学高”,现在则强调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同时还要有比较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办学特色是具有层次性的,是和一个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传统,尤其是和大学的“三大基本功能”密切关联的。所以,特色不能简单地和学校的改革建设成果划等号。比如,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做得好,对学校整体可持续性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这不能成为特色。所以我认为一定要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基本功能密切联系,才能凝练出特色,社会才会认可。具体到教学评估,还必须和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密切关联,比如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有可能形成一个学校的特色,但是要和人才培养及教学工作存在内在联系和直接关系,否则就比较牵强。

办学特色要成效显著,影响广泛,要在校内形成高度共识,并得到社会认可。这里还要处理好特色和优势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讲,优势会形成一个学校在某个领域的特色,但是特色未必都是优势。比如师范院校的特色就是“教师教育”,但并非每所师范院校都能在教师教育方面形成优势。特色和优势是有区别的。

总之,特色问题十分重要,要清晰界定,注重凝练。

摘自:《中国教育报》

第7篇:评建工作检查情况通报

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评建简报

(第4期)

本期评建工作简报就4月和5月学院评建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并就下一步评建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一、前段评建工作情况

1、员工教高[2006]16号文件考试情况。4月2日,教职员工分三个考室考试教高[2006]16号文件。应考155人,实考142 人,5人因公缺考,其余8人各种原因缺考。90分以上28人,19.7%;80—89分48人,33.8%;70—79分28人,19.7%,60—69分33人,23.2%;60分以下5人,3.5%。通过考试,广大教职员工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理念,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大部分同志重视学习,学习氛围得到了有效加强;教师边学习、边实践,教学水平有了提高,教学方法有了改善,也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不足的方面:个别同志不重视;教职工考试有舞弊现象,有悖于教师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行为规范。

2、“一训三风”定稿情况。为全面提升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努力建设具有浓郁科技精神及人文底蕴的校园文化,学院开展了新“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征集活动,经广泛征询学院各部门和师生员工的意见,反复修改,学院于2010年5月10日召开党政联席会讨论研究,确定了新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校训:德能兼融、行知并重;校风:务实创新、和谐共进;教风:乐教善导、求精爱生;学风:勤学好思、图强明礼。在全校员工中组织了学习和宣传。

3、说课说职说岗情况。在各系的组织下,说课进一步推进,进展良好。根据“院办字[2010]23号《关于在全院开展说职和说岗活动的通知》”的具体进度要求:5月4日—6月11日,各部门成立说职和说岗评选领导小组,组织本部门的员工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说职和说岗活动,反复演练,锻炼和提高员工的说职和说岗能力。目前,有机电、电气、基础三系已全部完成第二阶段的部门演练,教务、学生已部分完成部门演练,其它部门预计在6月10号前可以全部完成部门演练。

4、出台“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实施方案。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和迎接国家教育部今年对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常抓不懈”的指导思想,规划我院内涵建设分三个阶段积极推进。出台《“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第一阶段)。由院长特别顾问彭劲杰同志负责“三抓”:抓协调、抓进度、抓质量,按照谁分管、谁落实的原则组织实施。

5、其它工作。各部门依据分工,按照湖南科工职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任务分解表规定的任务撰写了自评报告;邀请湖南交通职院副院长孔七一教授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专题讲座;组织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和评估联络员进行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知识讲座等。

在全院师生员工就迎接人才培养工作集体宣誓后,各部门都在按计划开展评建工作。

二、下一步评建工作安排

1、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基本制度、学生管理基本制度、行政后勤管理基本制度三大制度,并进行汇编。

2、组织编写师生评建知识手册。

3、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说课、说岗和说职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好全院说课、说岗和说职的决赛。

4、继续推进专业剖析,加强专业建设。

5、加强《数据采集平台》建设。

6、继续培训评建知识,强化评建意识,营造评建气氛。

7、提炼学院特色,加强宣传。

8、修改完善湖南科工职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自评报告。

9、撰写院长报告、学院自评报告、社会评价报告、学院特色与创新项目报告等初稿,完成所有评估材料(含完善的佐证材料)的汇总工作,为预评估作好准备。。

10、邀请省内评估专家,对学校进行预评估,并根据整改意见,完善后续工作。

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5月28日

第8篇:教学评建工作简报

2007年第1期

(总第18期)

教学评建办公室 2007年1月25日

本期导读

◆ 评建工作领导小组研讨学校自评报告 ◆ 邢校长组织专家讨论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 学校组织召开评估现场观摩交流会 ◆ 学校开展“迎评促建立功竞赛”活动

◆ 夯实教学基础工作 用科学管理保证本科教学水平

评估的高质量

◆ 搞好迎评工作 在做“实”做“精”上下功夫 ◆ 理学院开展迎评系列活动 评建工作领导小组研讨学校自评报告

为迎接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根据学校的评估工作安排,于23-25日连续召开评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学校的自评报告。会议由党委书记、校长邢贵和亲自主持,评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评建办公室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分析了各观测点及二级学院的复检情况,总结了学校的迎评概况,并在各单位自评报告的基础上,研讨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总结、凝练我校的办学特色,为学校的自评报告在内容、文字、结构上定调、把关。

教学评建办公室

邢校长组织专家讨论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日,党委书记、校长邢贵和组织召开了由曹秀吉教授、于家驹教授、翟续进教授、经济管理学院金敏力院长、文法学院姜义军院长、材料学院邓子玉院长、校办主任、副主任参加的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各位专家针对我校原来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根据我校近几年的文法、经管、理科的发展情况,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学校定位,修改了我校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突出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评建办公室

2 学校组织召开评估现场观摩交流会

按照学校的评估工作安排,元旦前,完成了观测点及二级学院的校内复检工作。从这次复检的情况看,各观测点、二级学院的评估准备工作有了很大进展,观测点的等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支撑材料得到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迎评工作初见成效。其中,经济管理学院的各项迎评工作更为出色,得到了专家组成员的一致好评。

为推进我校迎评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继前一阶段的“请进来、走出去”之后,我们开始向内看,挖掘内部潜力,充分体现我们自己的特色。元月五日上午,教务处召集各学院书记、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在经济管理学院会议室召开评估现场观摩交流会。会上,首先由教育部资深评估专家曹秀吉教授为与会人员做了迎评工作辅导。曹教授讲述了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内涵、考察方式和应对思路,对各学院自评报告的几个重要方面及相关支撑材料的准备等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辅导,着重强调了“事事要有专人负责、项项工作进行精心准备”的态度。理论辅导之后,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经济管理学院的评估材料展室。面对门类繁多、摆放整齐有序的各种迎评材料,大家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对如何完善迎评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地展示我校风采、提升我校的评估等级,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教务处

3 学校开展“迎评促建立功竞赛”活动

今年上半年,学校将迎接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是一项事关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中心工作。为了确保学校党委提出的“争优保良”的工作目标,促进学校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学校决定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开展迎评促建立功竞赛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迎评促建立功竞赛活动,紧紧围绕学校迎评工作这一中心任务,充分发掘广大师生员工的潜能,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顽强的拼搏精神,扎实的工作实绩,和谐的团队精神,全身心投入到这一工作中来,以优异的成绩,实现我校迎评工作“争优保良”的工作目标。

二、竞赛活动的内容及评比标准

1.积极完成迎评促建最后冲刺阶段的各项准备工作,要精益求精,所有指标达到A级标准。

2.思想政治工作深入细致,各级组织要在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力量上下功夫,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真正统一到迎评促建工作中来。要弘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做到全员参与,人人做贡献。

3.在迎评工作中,要深入挖掘学校及各单位工作的闪光点,并注意加以整理、提高,为学校争荣誉。

4.全面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促进“三风”明显提高,使 4 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得以充分的展示。

5.校容校貌得到彻底的整治,真正做到路面整洁、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有序,各教学楼等公共场所、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寝室等都要达到最佳水平。

6.搞好宣传工作,总结、推广、宣传在迎评促建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7.迎评促建工作要勇于创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挖掘潜力,做出突出贡献。

三、 奖项设置

1. 集体一等功1个,奖励10,000元。 集体二等功2个,奖励5,000元。 集体三等功4个,奖励3,000元。 2. 个人一等功4人,奖励1,000元。 个人二等功8人,奖励800元。 个人三等功15人,奖励500元。

对于立功集体和个人同时颁发立功奖牌或立功证书。

四、参与立功竞赛活动的范围

1.集体立功参赛范围:学院、教研室、处室、观测点、学生班级。 2.个人立功参赛范围:全校师生员工。

五、立功竞赛活动时限

2007年1月1日-2007年5月30日。

六、申报评比程序

1.集体、个人申报与组织推荐相结合。

5 2.组成评选领导小组,对申报认真审核并确定后,报校长办公室审批。

3.立功集体和个人不分配名额,优中选优。

4.6月20日前,各处级单位将立功集体和个人申报材料加盖公章后报校工会。集体申报材料不少于3000字,个人申报材料不少于2000字,A4纸打印。过时不报者,按自动放弃处理。

七、组织领导 成立评选领导小组: 组 长:许荣华

成 员:赵宝胜 马星国 钱英伟 于喜彬 徐克刚

张 华 朱英杰 李剑峰 李国辉 宫丽芳

下设评选工作办公室(设在校工会)

夯实教学基础工作 用科学管理 保证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高质量

2006年12月30日,学校专家组对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教学评估准备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检查,专家组全面肯定了经济管理学院这几年本科教学的成绩,对我们在制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毕业设计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所形成的具有经济管理学院特色的科学的管理模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指出了我们存在的不足,指明了我们今后的整改方向和工作内容。这次评估复检,即是对我们前一阶段教学成绩的总结,也是教学评估工作的一次研讨。

一、夯实教学基础工作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高质量的根本 我们本着“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把迎接教学评估工作融入日常的教学管理之中,通过制度化管理来夯实教学基础工作。

2003年我校开始实行二级管理,教学工作的二级管理是二级管理的主体。教学二级管理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把二级管理搞好,建立正常的科学的教学管理新秩序,就必须加强制度化管理,通过建立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来夯实教学管理基础工作。

在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之前,我们系统地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认真的学习,把我们的制度定位在依托学校的规定上,从而避免了学院的管理制度与学校的制度的冲突和矛盾。在此前提下,我们先后制定了经济管理学院教学管理规范、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教学奖励办法、教学秩序监控办法、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规定、经济管理学院考试工作管理办法、经济管理学院实践教学管理办法、经济管理学院教材管理办法、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细则和经济管理学院任课教师工作职责等管理制度。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设计大纲及指导书、毕业设计指导书、生产实习大纲及指导书等教学文件的管理,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力争做到教学内容与大纲和日历的严密统一。通过检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进行了修订。经过几年的运行,我院在二级管理上已经形成了具有经济管理特色的管理模式,科学的教学管理秩序已经建立起来。几年来,由于我们加强了制度化管理,我院从未发生一起教学事故,我 7 们的本科毕业设计在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评估中获得好评,我们的考试工作组织有序、科学规范,保证了教学质量不断的提高。这些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的积累,为我院的教学基础文件的归档奠定了基础。

二、科学组织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高质量的前提

为了迎接2007年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我院成立了迎评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由教学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由教研室主任等同志为成员。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及时对评估文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多次召开教研室主任会和全院大会,强调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讨论评估工作的深入性,认识评估工作的长期性,制定了近期及中期的工作计划。我们对评估工作指标作了分块、分项的分解,责任到人。为了明确责任,每项责任人都与第一责任人签订了责任状。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提高了大家的责任意识,更加强了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根据迎评工作的性质,制定了弹性坐班制。即教研室主任、教学管理人员全部坐班,需要在学校做的工作,要求教师必须坐班,需要在网上做的工作,可以不坐班。同时,规定了各项工作的时间表,层层落实,层层把关。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全院教师对各年级、各专业的试卷、成绩单、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支撑材料进行了全面、仔细、认真的“地毯式”排查,对有问题的材料按照要求及时处理,有遗漏的补全,有差错的补救。对各种教学文件进行了重新规范,对资料室和实验室的各种资料、设备进行了整理和调试,在保证正常的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为迎接评估创造条件。

三、明确问题,科学整改是教学水平评估高质量的保证 经过第一次的校内自评,专家们既肯定了我们的成绩,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指出了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教学计划问题、课程建设问题、教材问题等。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系统的整改,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对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从而为后续的迎评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次教学评估复检,专家又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我们迎评领导小组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了研究,坚决落实经济管理学院的迎评组织工作的制度安排,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现已取得了阶段整改成果。

我们坚信,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经济管理学院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以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为武器,真抓实干,经济管理学院定会为我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取得高质量的成绩,做出我们的贡献。

经济管理学院

搞好迎评工作

在做“实”做“精”上下功夫

学校工会承担了“教师风范”这一观测点的材料收集、整理、归纳、提高和自评材料的撰写工作。目前已初步完成了大量支撑材料的收集,并分六大类装订成册,自评材料多次易稿,趋于完善。回顾迎 9 评工作开展以来所做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一、 要在做“实”上下功夫,讲求实效

首先,为了使支撑材料更丰富、更有针对性。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全面收集,多多益善。材料多了,才能去粗取精,保证质量。

其次,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我们从三个方面丰富支撑材料。 1.文字材料的补充。对于关键性不可或缺的文件、方案等,必须补充。例如:校工会起草了《沈阳理工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学校沈理工校字[2006]36号文下发执行;对原沈阳工业学院1990年制定的“三育人工作条例”,校工会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重新进行了修订,并由学校党委行文印发。

2.通过开展活动,丰富支撑材料。例如:通过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丰富了反映教学水平及教书育人方面的论文材料;通过开展以“师德”建设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和双语演讲大赛,不仅反映了广大教师的精神风貌,还进一步丰富了师德建设的支撑材料。

3.通过加大评先选优的力度,丰富了先进典型的支撑材料。迎评工作开展以来,通过校工会的努力,积极推荐先进典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得市级先进集体三个,市“劳动模范”1人,“五一”奖章获得者1人,市“三育人”先进工作者5人。校内还表彰了一批“三育人”先进个人和“三八”红旗手。

二、 要在“求精”上下功夫,精益求精

1.在丰富的支撑材料中,逐一分类、比较、鉴别、整理、提高,分别装订成册,并附有目录。特别是对重要的支撑材料,反复修订,不出纰漏。

10 2.对自评材料的撰写,紧紧把握指标体系的内涵,做到言之有物,紧扣主题。自评材料的谋篇布局做到句斟字酌,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也不允许出现差错。本观测点的自评材料已四易其稿,目前还在完善中。

3.不断发掘本观测点的闪光点,注意突出特色。例如:我们抓住了师德制度建设这一亮点,在这个问题上,不断挖掘、深化、提高,目前,我们已整理了2002年以来,师德建设的配套文件5个,正在收集基层单位的师德建设制度、经验等支撑材料。

校工会

理学院开展迎评系列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动员全体教工积极投身评建工作,努力为学校发展做贡献,理学院组织开展了系列迎评活动。

12月20日上午,理学院组成考察组赴沈阳建筑大学考察学习。院长徐送宁和党总支书记韩玉斌亲自带队,由各教研室主任组成考察组。考察中,考察组的全体成员认真听取了沈阳建筑大学理学院院长和校评建办公室主任就评建相关工作所做的介绍,并参观了理学院的每一个教研室,仔细考察了每一个教学环节。通过考察,考察组成员们对“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评估的各个环节也有了较具体的了解。

当天下午,理学院召开了党政联席扩大会议,就理学院评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近期的任务进行研究,并成立了由四个组组成的评建 11 工作办公室,四个组分别是评建工作领导小组、评建工作宣传组、评建工作教学组、评建工作材料组,进一步落实任务,明确责任,讨论并形成了理学院评建工作实施意见。

次日,理学院召开全院大会,进一步动员全院教师认清形势,增加紧迫感,明确下一阶段的具体任务。院长徐送宁要求大家,要按任务书及时完成任务,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使评建工作真正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的目的。党总支书记韩玉斌提出,要以“校兴我兴,校荣我荣”的主人翁精神去对待本次评建工作,要争做为学校做贡献的“沈理工人”。

理学院

报:学校党政领导

发:各学院、机关各部处、各直属单位

第9篇:评建办工作人员职责

主任工作职责

泊头职业学院评建办工作由评建办主任全面负责,具体工作职责是:

1、贯彻、落实学院迎评促建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决定;

2、统筹协调《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填写、上报,分析报告撰写工作;

3、进行工作调研,草拟评建总体方案,分解评估各项指标;

4、草拟学院有关评建的文件;

5、部署、安排、督查、协调全院评建工作;

6、编制评建学习材料;

7、指导各系(部)及职能部门的材料整理工作;

8、撰写学院自评报告;

9、做好省教育厅评估专家组进校前的准备工作及评估期间的接待工作;

10、完成领导交付的其他工作。

副主任工作职责

1、协助主任工作、制定各阶段工作计划;

2、做好各阶段工作总结;

3、及时上报评建所需各种材料;

4、负责收集、整理有关评建工作信息;

5、编印《以评促建工作简报》;

6、及时掌握各工作小组工作进展;

7、分析评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改进评建工作建议;

8、负责总结推广各部门评建工作好经验、好做法;

9、协助主任做好各种材料的验收、整理和归档;

10、完成院、办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干事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学院领导、评建办决定的有关事项;

2、按时上报学院要求的各种材料;

3、协助协调各部门工作;

4、负责草拟上报文件,公文收发及各种文件的归档工作;

5、热情接待各部门来访工作人员,小事马上办,大事当天要有答复;

6、负责编印评建简报、印发学习资料、下发通知;

7、协助主任完成各部门上交材料的收集、验收、归档工作;

8、负责评建工作相关协调会的材料准备;

9、完成院、办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10、工作勤奋、态度和蔼,遵守职业道德,体现优质服务理念。

上一篇:开学典礼方案议程下一篇:社区两委换届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