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互助小组总结

2022-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学习互助小组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学习互助小组总结

基于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中学历史教学探究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历史学科愈发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充分重视。在初中阶段,是学生第一次系统的接受历史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新的知识,也是一种新的挑战。为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师纷纷为构建出更加高效的历史课堂而努力,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基于此,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应运而生,且受到学生的热烈喜爱。接下来,保本篇文章将围绕基于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中学历史教学探究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定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前言:

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帮助学生了解过去、为当下生活做出指导的学科,即使在中考考试中只占有很小的分数比例,但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使得课堂氛围更加自由、更加轻,学生学习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则需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在传统教学口头讲解知识点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足的表达机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开展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活动。通过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互动的开展,发散学生的历史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更多角度的学习历史知识。

一、科学划分小组,互助学习

不同于小组合作,对某一问题的展开讨论。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更多强调的则是通过学生之间的问题讨论,互相合作,在得出结论的同时达到互相帮助的讨论效果,使得学生在互相帮助的讨论之下得到某些方面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在划分小组时,则需避免随机分组的方式,一改以往前后桌四人为一组的分组方式进行科学分组。实际上,采取前后桌四人为一组的分组方式,虽然可以缩短分组时间,为学生讨论提供便利,但却缺乏对学生学习个性和学习基础的考虑,不利于小组讨论之间的互相帮助。

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可以提前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出更加科学的分组形式,如为每个小组安排以为讨论组长,对于讨论组长的安排除了要具有组织能力之外,还需要求其有着良好的学习基础。如此一来,在讨论组长的带领和引导下,互助小组讨论活动便能实现“讨论中有帮助,帮助中有成长”的讨论目标。例如,在学习《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这一历史课程时,教师即可以“君主强化专制的原因”为主题,请学生参考以往学习过的“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课时的知识开展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活动。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对于君主专制强化的原因,一定会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因素。此时,当小组成员忘记了清朝经济发展这一知识点,则会影响讨论结果。此时,便可发挥讨论组长的作用,请讨论组长为大家填补这一知识点的空白,实现小组互助。

二、提供讨论框架,适当指导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为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而开展的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活动,若想达到理想的互助、讨论效果,则需教师平衡好学生自主讨论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给予学生自主讨论时间、空间的基础上,提供适当指导,而不是在一旁单纯的做一名“旁观者”。因此,在开展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教师需针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目标以及学生自身历史基础,为学生提供一个讨论框架,帮助学生明确讨论的方向,使得讨论变得更有成效。

例如,在学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这一历史课程时,教师即可事先为这一课时的讨论构建出一个讨论的框架,而后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时,引导学生围绕老师构建的讨论框架进行探讨。针对这一讨论框架的设计,教师可以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这一课时需要掌握的重难点、情感目标等加以呈现,而后引导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填充和完善。当学生出现讨论“跑题”或是出现明显错误时,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如学生在讨论我国独立自主外交都有哪些政策时,教师即可引导学生联系历史与我国国情,想一想为什么我国在制定外交政策时,要严格贯彻“独立”和“自主”两个要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内涵。再如当某一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歧义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意见。

三、进行讨论巩固,加以训练

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学生是否在讨论过程中做到了互相帮助、得到了有效结论;另一方面则是讨论过后是否得到了知识的巩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得巩固学生讨论中得到的知识结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讨论的话题,提出一个相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请小组成员进行解答,而后和教师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而后教师即可通过学生解答问题的反馈来对教学活动、教学知识加以调整。

例如,在学习《科学技术成就》这一历史课程时,教师即可引导学生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都取得了哪些科学技术成就”这一主题进行小組互助合作学习活动。讨论过后,为检验学生讨论效果,教师即可对学生加以提问:“自新中国成立,我国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请问取得突破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我国能取得这样的突破,和国家领导人的指导是分不开的!”、“我国取得这些科学技术成就一定是科研人民不断努力换来的!”。而后教师继续提问:“请问我国为什么要在科学技术上下这么多功夫呢?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科技就是力量!我国需要更加强大,所以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下功夫!”、“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和我国人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进步了,人民的生活也会变好!”。如此一来,通过问题的设置,即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在对讨论结果进行巩固的同时,对自己的教学重点加以调整。

总结:

总而言之,历史知识是一门知识本身十分有趣但学习起来相对费力的学科,若想在传统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便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所表达出的各种特性,对课程活动进行巧妙的设计,如开展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活动等。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则可以丰富学生历史学习的体验,在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到快乐,收获到成就,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吴芳.小组合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反思探究[J].才智,2019(30):113.

[2]吴杰.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183.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镇第一中学 272075

作者:常者华

第2篇: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互助学习的管理与评价

摘 要:课堂教学中,小组互助学习的管理与评价已经成为影响课堂整理效果和学生能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推广和应用,学校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越来越趋于信息化、技术化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目前教学的重要目标。基于此,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互助学习的管理与评价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完善教学观、评价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组互助;学习管理;评价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组互助学习管理与评价强调的是对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互助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丰富管理模式、实现多元化评价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掌握和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能力,逐步建立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观与评价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互助学习的定义和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互助学习的定义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互助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导,借助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以小组学习、团队学习、自主研究等方式展开探究活动,以活跃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小组互助学习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突出的是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让学生通过小组互助的方式,拓展学生多元思路,培养学生探究式思维和独立思维能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网络化环境和信息技术丰富和整合教学资源,创设科学性、安全性的网络化共享平台,打破以往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以及对教材、教师的依赖性,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开放性、灵活性,更符合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和整体教学需求。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互助学习的重要性

小组互助学习作为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思维拓展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而在信息技术这一大环境下,基于信息技术的共享性、关联性,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知识时适当地采取小组互助学习方式,往往学习效率更高,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更强。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性的提高,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探究思维的培养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提高了课堂整体教学的表现性,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互助学习的管理与评价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互助学习的管理

1.合理的分组方法

分组要尽可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学习水平,要能让学生在小组互助学习中把握立场,相互促进,相互提升。(1)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增强合作学习中的带动性。(2)根据学生的性别进行分组。考虑小组成员的配合度,适当安排男女搭配,加强学生的溝通、交往。(3)综合考虑学生的基础分组。要注重小组实力的均衡性,既能发挥小组成员的带动作用,又要避免小组成员基础差异性太大,打击部分成员的积极性,影响部分成员主体性的发展。(4)结合学生的性格考虑分组。分组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适当地将不同性格的学生分成一组,让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和带动,以实现小组共同发展。总之,小组合作分配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盲目为了节省时间,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地照顾到全体,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小组互助学习的作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现小组互助交流、学习、研究。

2.加强方法指导

小组互助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让学生在小组互动、交流过程中发展自身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学习方法。(1)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程度,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2)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方法地加以指导和教育。

构建安全、完善、科学的信息技术网络环境。提高学生对安全信息、有效信息的辨别力度,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和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文明、健康应用信息技术网络的习惯,让学生在一个安全的信息网络环境下提高信息素养。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互助学习的评价

信息技术环境下关于小组互助学习的评价更趋于多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一般而言,常见的小组互助学习评价方法包括:组内成员互评、教师适当适时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三种,具体从学生的自主能力、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素养、合作状况、合作效果等方面,旨在通过有效的评价,提高教学活动的创新性、交互性和人性化,促进教学活动的优化和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目标。(2)遵循信息技术大环境的客观要求和标准,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建立完善的学生评价机制,使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互助学习的管理与评价要基于学生主体实施,要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使教学满足对学生信息素养和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晓静,张丽娟.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小组互助实效性初探[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3):99.

[2]刘爱萍.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文学教育(下),2012(7):146-147.

作者:郭姣姣

第3篇:和谐互助小组学习法助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法被广泛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讨论交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促进彼此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描述的是关于在高中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及作用,对其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和谐互助;小组a学习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推动了高中数学教师对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重新调整和有效更新。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之间良性互动、实践探索、自主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科学、公正的方式划分学习小组,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深入探究,从而更高质量地推动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推动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良好思维逻辑的养成、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地综合全面地发展。

1 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影响

1.1 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机制进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合作学习的认知,懂得合作学习的积极意义,并且学生能够在学习时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在合作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强化了本次合作的目的和意义,并且从本质上提升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1.2 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传统教学模式的“一言堂”特征明显。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过高,并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常常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理论知识培养与学生能力发展并未实现有效的衔接。传统模式的数学课堂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积极性、兴趣的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的有效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师生的互动性。教师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个体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和心理发展状况。有助于教师更加针对、有效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教学,进而有效地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实际效果。

2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2.1 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分层练习,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练习是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直接反馈,同时也是学生进行知识巩固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传统统一的巩固练习引导对于班级部分学生而言却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巩固效果,因为统一的引导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练习需求,过于简单的练习引导无法让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地提升,而过难的练习引导则会让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影响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进一步提升。为了帮助每一个学生都高质量地完成课堂练习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分层练习,这样不仅能够让练习更具针对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保证学生的练习质量,及时帮助学生消化教学知识。

2.2 巧设教学情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法是将学习知识融入生活场景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学设计将教学理念融入生活,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数学课本上的学习材料都是以静态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但学生获得知识是一个从认识到掌握的动态变化过程,根据高中生的思维以直观思维为主这一特点,动态的教学内容比静态的教学内容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了解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充分挖掘静态教材内容中所包含的动态因素,将静止的内容变为有生活气息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直观思维与数学知识静态呈现的有机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2.3 合理选择小组学习内容

这个小组分配相关学习任务时,教师要仔细筛选,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问题,从而真正提高其学习效果。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选择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可以充分带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另外,也要挖掘他们对于新问题的探讨,让他们在相互交流学习过程中,能够彼此进步。

比如,在学习与“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有关内容时,要求学生对柱、锥、台体等进行深入学习,对于这些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求解方法能够得到很好的掌握,学会灵活地利用各种公式求解问题,同时,对于这些空间集合体间存在的关系也要充分了解。在最开始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正棱柱、正三棱锥和正三棱台的侧面展开图进行投放演示,引发学生思考有关图形的表面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如何求解其表面積?让小组之间进行深入的探讨,之后带领学生对这些空间图形的侧面展开结构进行研究,推导出求解其表面积的相关公式。对于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推导也可以利用类似的方法。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对学生而言,这些问题本身都有一定难度,教师要积极正确地对其进行引导,设置合理的问题探讨,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3 结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情感等特点,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小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在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永源.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49.

[2]邵晓勇.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策分析[J].才智,2019(4):42.

[3]朱成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148.

[4]胡志宏.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8):123.

[作者简介:孔令选,贵州省盘州市第四中学。]

作者:孔令选

第4篇:“学习互助小组”总结

为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以及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故在全班开展本次”学习小组”互助活动.

在开展本次活动之前,班里的学风很差,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时有旷课逃课之事发生,上课不认真听课者之数居高不下,经了解发现,其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对自我的放松;对大学目标的懈怠;受不良学风的影响;对大学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如此诸多原因导致学风日下,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走向颓废与迷茫,违背了自己当初进大学时所立下的誓言与目标,与其父母所期望的路线背道而驰,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故班委决定在班里开展"学习小组"互助活动,在活动开展之中受到同学们的好评,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更是积极、热情地帮助其他同学解决疑问,耐心地给他们讲解知识点,所有同学都乐在其中,生怕懈怠同学或者是怕错过这样好的机会,拼命地学习,经过为期一个月的互助学习,同学们的积极性日渐高涨,也开始逐渐地习惯老师的教学方式,并学会了如何利用资源去解决学习上问题,这正是开展本次活动的目的之所在,其意义也正好体现于此.更可喜的是经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彼此间的友谊增进了不少,对于团结也有了更深的体会,所以鉴于此次"学习小组"互助活动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多进行这样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但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也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得整个班级具有不竭的活力,对于今后将要开展的各种活动而言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一个班的发展潜力并非取决于一两个同学,而是取决于整个班级学习成绩与其浓厚的学习氛围,所以强调的是一个整体,而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上的创新,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第5篇:互助学习小组4月总结

中至小学 许静

学习小组的建立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每个孩子的进步,因此学习小组的划分应以学生现有的基础(包括学习成绩、综合素养、自我管理能力等)作为重要依据。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原则。建立合作小组为各学习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我们尝试了学习小组划分的具体方法:

1.按照语文、数学、英语、基础素养成绩及学生自我评价将学生分为ABCD四类。

然后再根据性别、性格、学科优势、行为表现等再做微调。

2.A类学生确定为组长,为1号,然后从BCD中再各选择一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3.教师根据初步的小组建立,考虑学生的性别、兴趣、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再次进行合理搭配,

4.座次安排:(①②③④为各组组员号)1423这样的座次方式有利于“一帮一”的学习小组互助,①号帮④号,②号与③号互帮,有利于优生的发展,也创设了后进生转化的有利条件。

二、学习小组内部分工 为避免在学习小组内部,所有的事务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活动,只是由所谓的组长去做,而其他组员就表现的有点儿漠不关心,这样就使得学习小组的活动最终只是流于形式,严重阻碍了学习小组互助学习的进行。所以我们考虑只有对学习小组进行科学的分工,让每个组员都负有责任和使命,才会使学习小组中的每个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才会使人人都有为学习小组学习和组间竞争出力的责任心,才会不断增强学习小组的凝聚力,使学习小组能够更好的去完成更多的任务。这应该是小组建设的第二步。

1.围绕学习小组的建设给组员设置分工。即在学习小组内设学习小组长、记录员、检察员、汇报员各一名。开始时,学习小组长选有较强组织能力,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也就是我们确认的1号。一段时间后可以考虑轮流担任。学习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记录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独立学习的认真程度、学习小组交流时的发言情况、纪律情况等;检查员的职责是检查、督促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提纲、作业完成情况等;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各学习小组将每日情况进行汇总,并将结果在班内进行公布。

2.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即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分别设立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或专业学科组长。无论是哪一种分工设置,各分工组长都要职责明确。

三、真正形成互助合作小组

1.创设组名: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自己学习小组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使本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奋发向上、团结协作。如:旋风、必胜、无敌、勤奋、日进、翱翔、拼搏、雄鹰,这是何等的信心,何等的意志,何等的气魄!

2.形成组训: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凝聚力。

3.制作组标:制作学习小组标志牌,放置本组桌面,时刻警醒、激励团队永远向前。

4.确定目标:小组讨论制定本学习小组阶段目标和长期奋斗目标。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方面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要达到什么样水平,要求目标清晰,人人明确。

第6篇:假期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活动总结

国庆长假正值秋收农忙之际,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这8天长假,孩子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这就使孩子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加之家长农活较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这就会使一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此,我校根据镇教办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安排了假期自主互助学校小组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首先,放假前各班主任根据居住区域,每4-5人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基本按照学习情况优中差进行搭配,每组选出一名自制力强、学习能力棒的同学做组长,负责记录10月4日-8日小组成员按时参加学习的情况何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且每个小组的学习地点是固定的,以便老师及时进行巡查指导。

其次,学校对假期小组学习活动中,教师活动情况作了详细地、合理地安排,让每位教师既能照顾到自己的家庭又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活动。

再次,在假期里,每位教师根据活动时间安排,及时到各学习小组巡查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把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使学生虽在假期,但却有了跟上课一样的收获,并且老师的巡视,对那些学习懒惰的同学来说,是一种督促,他们会为了害怕老师查到自己而积极的认真完成作业。 最后,老师在巡查指导的过程中,有了和学生家长沟通的机会,使老师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加强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家长对老师的信任,为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

总之,假期自主互助学习小组活动的开展,既保证了秋收农忙季节学生的安全,又使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在假期中通过互助弥补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

第7篇:感谢“互助学习”小组

立新中学 常强

我是八年级15班的班主任,班里有六个学生,家离学校太远,家长让他们住学生园。我就想:十

四、五岁的孩子,他们独立意识逐渐萌芽,自以为已经长大,他们又渴望拥有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开始真的脱离父母能行吗?

一个月后,他们中欧林浩、王晓鹏两个学生发展的还挺好,可那四个学生不很理想,不光学习有明显的下降,就连纪律也开始不好了。

于是,我在班里成立了“互助学习”小组,让成绩好的学生和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结成对子,让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上互相帮助、互相理解。有意识把欧林浩和两个住学生园发展不理想得分一组,把王晓鹏和另外两个住学生园的分一组。并对所有小组提了要求,实行捆绑式评价。一段时间后,我单独找了欧林浩和王晓鹏谈话,顺便了解其他四位住学生园的学生情况。

开始他们总是有些不合拍,欧林浩向我诉苦说:“他们太不听话了,在学生园常常不听话,学习注意力也经常不集中,讲了半天,他们一点反应都没有。”我告诉欧林浩:“正因为他们思想爱开小差,爱玩耍,才由你这个学习状态好,自制力强的好学生来帮助他们改变这些不好的习惯,帮助他们学会自理,学会主动学习,积极学习。你作为他们的组长,老师希望你能够把你们班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都提高上来,实现你们小组的共赢啊!”我注意到一提“共赢”,让欧林浩一展愁容,高兴地保证一定完成这个任务。

当然诉苦的并非只是欧林浩,当我找王晓鹏了解另外两个住学生园的学生情况时,他也面带愁容说了不少困难。我告诉他:“互助小组不仅仅是帮助学习,还包括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老师希望你能在思想品德这方面影响到他们,让他们也尊规守纪,爱集体、爱学习,爱劳动。互助小组就是让帮扶双方都得到全面发展,使你们小组成为一个充满凝聚力的优秀互助小组,你也成为优秀小组长啊!”在我的教导下,小红也高兴地表示继续“帮扶”他们。

后来经过一段时期的互助,我注意到,他们四人的成绩越来越好,学习主动性越来越强,也越来越有集体意识,变得热爱劳动,喜欢帮助人了,和其他同学的关系也融洽很多。更重要的是,他们几个人成了在生活、学习、心理上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好朋友。在班里同学们对他们刮目相看,在学生园里他们也受到了一致好评。

当然,通过小组互助实现了共赢,使帮扶双方都得到了全面发展。尤其是解决了我对于住学生园学生不好管理这一块“心病”。 我感谢“互助学习”小组。

第8篇:学习互助小组整改方案

学习互助小组的学习是指员工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的互助性学习。学习互助小组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员工协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员工熟练的技能水平,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员工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但是,现在公司学习互助小组的学习状况不得不让我们反省,大部分员工不能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致使小组学习形式化,应付检查,没有起到通过互助学习共同提高技能的目的。现在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整改,初步方案如下:

1、对部分小组整合、重建。

先在施工科、科研部两大技术部门试点,基本要求为将两部门按一个大的技术部看待,依据低压、高压、工艺,三个大的分组依据让其成员自由分组(每组成员不超过五人)。试点成功后在各车间根据工种内容、联系进行重组。 2、现场学习监督

要求各小组学习时提前2小时通知我部,我部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到达学习现场进行不低于5分钟的旁听,旁听过程主要检查人员是否到齐、是否在学习、学习气氛如何。 3、各阶段评分比例的调整

自评部分:将原来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效果各占总成绩的30%改为占总成绩的10%;将原来上级评价学习内容、效果各占总成绩的70%改为占总成绩的20%,将原来上级评价学习形式占总成绩的50%改为占总成绩的10%;原主管部门评价学习形式占总成绩的20%保持不变。 4、主管部门评价中增加学习心得分

此项要求每组成员在学习后必须手写一份学习心得或感受类的汇报感言(每次由一位成员书写,采取轮流制,如发现此书写人还为上次者要作适当减分处理)并要求随记录表一起送至我部,心得成绩将纳入主管部门评价分值中,心得总成绩占被评价小组总分的50%。 5、学习记录表及心得递交时间的规定

为了方便核算学习分值,降低学习形式化成分,要求各小组务必在每月28日前将学习记录表和小组每位成员心得递交至我部。 6、奖惩

由原来一个季度评奖一次该为两个月评奖一次;评奖等级为:第一名奖励100元,第

二、

三、四名奖励50元,第

五、

六、

七、八名奖励30元,奖励的奖金只限用于购买学习资料;对于连续三个月排名在后五名的小组对其成员适当扣除10-20分的绩效分数;对于未按要求学习的小组给予全组人员各扣绩效分10分。

第9篇:“四环式”小组互助高效学习模式初探

桑植县教育学会立项课题

《区域性推进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三主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四环式”小组互助高效学习模式初探

“四环式”小组互助高效教学模式的实验,力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目的。“四环式”小组互助高效教学模式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以小组互助为教育手段,不管是在课堂讲解,还是在课后辅导,都要善于抓住机会要求学生小组互助;出题时考虑学生的基础,摒弃“偏、难、怪”,使容易题占大部分,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阅卷时要根据情况给学生写上激励性的评语。

一、模式特色

(一)以学定教,目标导航

学生有目标的学习才是高效学习,学习目标的制定很重要。一节课开始,首先通过学习目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主要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明确,重、难点突出,并且精而简。做到不在教学环节上平均用力,或按照教材的环节顺序走马观花,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蜻蜓点水、不深入、不透彻。

(二)自主互助,重在实践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堂教学研究行动”的深入发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已获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在这个背景下,结合新课程标

- 1

1、学生自测。教师下发反馈题(课前已经让学生把学案做了,然后我进行批阅,根据批阅的情况再出一份反馈题),学生独立答题,不再借助于别人的力量,实事求是,看看自己这节课的知识是否真正掌握,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2、小组评价。做题时间到,各组长收卷,老师给出答案,组长和副组长快速阅卷,打出分数,把全组整体成绩报上来,和其他组的同学进行比较,让每位同学和每组的荣辱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教学策略

① 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20分钟。保证学生每节课有20分钟自学时间。

②灵活运用“四环式”小组互助高效教学模式。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基础,适当调整。

③教师为学生规定自学任务,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自学任务要科学合理,难易结合,督促检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④小组互助合作,是高效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小组互助合作,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

三、教学备课

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①设计什么样的复习测验题才能检测出学生上节课存在的知识问题并加以解决?

②如何确定学生自学范围、内容、方式及要求? ③小组互助应解决学生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 3学交流学习环节后,教师应针对教材内容、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点拨归纳。在学生所学内容基础上,教师应适当作知识延伸和拓展,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可采用先对学生自学存在的问题加以点拨和评价,再针对教学重点加以引导解答、归纳总结,对教学难点加以开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对于开放型内容,应该让学生去思考、去创新,去拓展,挖掘学生知识潜能。

【目的】点拨拓展,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可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又可拓展学生探求新知的能力。

4、“当堂检测”

【操作】当堂检测时间最好在10分钟内完成。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用一定时间对学生加以检测,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当堂课存在的问题。可采用教师布置课堂作业,督促学生独立完成;可采用教师设计检测题,在小组内过关检测;教师可采用抽查学生进行检测等形式。

【目的】通过当堂检测,可以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的。

五、教师的作用

①教师是主导,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自学目标,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流程,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

②教学原则: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③对课堂检测题,教师是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教师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

近年来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四环式”小组互助高效学习模式设

- 5

上一篇:精神文明村创建工作下一篇:社团九月份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