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3月份教学进度

2023-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四年级3月份教学进度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进度表

2013年2月

周次教 学 内 容备注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2) 2 1(2) 2(2)3(2)34

(2)习作1(2)练习1(2)45(2)6(2)7(2)5习作2(2) 练习2(2)8(2)69(2)10(2)习作3(2)7练习3(2)11(2) 清明节812

(2)13(2)14(2)9 习作(4)(2)练习4(2)15(2)1016(2)17(2)11机动五·一12习作5(2)练习5(2)18(2)1319(2)20(2)习作6(2)14练习6(2)21(2)1522(2)六一节1623(2)习作7(2)17练习7(2)端午节18 期末复习19 期末复习考试20 21

语文第十册教学进度表

2013年2月

周次教 学 内 容备注1习惯篇10(2)21(2) 2(2) 3(2)34(2) 5(2)习作1(2)4练习1(2)6(2) 7(2)58(2) 习作2(2) 练习2(2)69(2)10

(2)11(2)712△(2)13(1)我读书 我快乐(1)清明节8习作3(2)练习3(2)14(2)915(2)16(2)习作4(2)10练习4(3)17(2)11 机动 五·一1218(2)19

(2) 20(2)13习作5(2)练习5(2)21(2)1422(2) 23(2)习作6(2)15练习6

(2)24(2)六一节1625(2)26(2)27(2)17习作7(2)练习7(2)学和做(2)(1)端午节18期末复习19期末复习期末考试2021

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进度表

2013年2月

周次教 学 内 容备注1习惯篇12(2)21(2)2(2)3(2)3 4(2)习作1(2)练习1(2)45(2)6(2)7(2)5习作2(2)练习2(2) 8(2)69(2) 10

(2)11△(1) 我读书......(1)7习作3(2) 练习3(2)清明节812(2)13(2) 14

(2)9习作4(2)练习4(2)15(2)10 16(2)17(2) 11机动五·一12 习作5

(2) 练习5(2)18(2)1319(2)20(2)习作6(2)14练习6(2)21(2)22(2)15 23(2) 24(2)六一节16习作7(2)练习7(2) 17 期末复习端午节18 期末复习毕业考试19 2021

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所企求成就的东西。

第2篇: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本册教学目的和目标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四年级教学目标:

〈一〉 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二〉 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三〉 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体 育 课 教 学 常 规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 教师方面:

1、 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 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 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 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 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 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 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 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 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 学生方面:

1、 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 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 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 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 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第3篇:四年级语文第七册教学进度表(供参考)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教学进度(供参考)

周次日期进度备注19/1-

21、25-9

2、

3、古诗诵读、4312-16

5、作文、综合

一、

6、7419-2

38、古诗诵读、

9、*10中秋节526-30作文、综合

二、

11、12

国庆节610/3-7710-1

413、古诗诵读、*

14、

15、作文817-21综合

三、

16、

17、

18、古诗诵读924-28

19、*20、作文、综合四1031-11/4期中复习、测试117-11

21、*

22、古诗诵读、

23、1214-18

24、

25、作文、综合五1321-2

526、

27、

28、古诗诵读、1428-12/2

29、*30、作文、综合六155-9

31、

32、*

33、古诗诵读1612-16

34、

35、作文、综合七1719-23

36、

37、古诗诵读、*381826-30

39、40、作文、综合八元旦191/2-6期末复习209-13期末考试、结束工作说明:

1、 根据上海市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小学四年级语文周课时6节,1节语文拓展课,共7节,包含了语文阅读、写作及复习测试等所有内容。原则上每单元教学时间为二周。12课时内要完成5篇课文,一首古诗,一次综合练习,一篇作文的教学任务。

2、带*的课文,为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可设计练习供学生独立阅读,不占课时。

3、原则上古诗诵读不占课时,希望教师引导学生熟读记诵。

4、本学期有近一周的机动教学时间,大家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5、放假或期中、期末练习日期如有变化,请酌情调整。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部小语组

2011-9-1

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所企求成就的东西。

第4篇:部编版2019秋《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

部编版2019年秋期《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

一、教材分析

统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材是2019年秋期正式试用。全册教材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一)“与班级共成长”、(二)“为父母分担”、(三)“信息万花筒”、(四)“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四个主题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为儿童生活和学习做出了指导作用。这些主题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由于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

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三、教学目标

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乐于合作、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2、使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体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好学的学习态度;

3、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家乡的热爱之情,能向家乡的优秀人物学习;

4、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行为与习惯:

1、帮助学生建立与人交往有诚信、能合作、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毅力和耐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爱惜名胜古迹,不乱丢乱扔乱刻画的良好习惯;

4、养成保护水资源,爱护身边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2、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教学,体会父母为家庭忙碌的辛劳,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

而通过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四、教学重难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五、教学措施:

1、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3、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七、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题目

课时

备注

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

6

1.我们班四岁了

2

2.我们的班规我们订

2

3.我们班他们班

2

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

6

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2

5.这些事我来做

2

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2

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

6

7.健康看电视

2

8.互联网新世界

2

9.正确认识广告

2

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6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2

11.变废为宝有妙招

2

12.低碳生活每一天

2

期末复习

第5篇:部编版2019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

部编版2019年秋期《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

一、情况分析

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学习道德与法治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四年级的儿童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少年期。让学生懂得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

针对当今部分少年儿童劳动观念相对比较淡薄,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思想上存在轻视劳动,尤其是轻视体力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生活上不爱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教材第二单元让学生为父母分担,以多种方式引导帮助学生在学生生活中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养成热爱劳动者、珍惜劳动超过的好品质,从而懂得感恩父母,感恩他人和社会。

二、教材分析

统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材是2019年秋期正式试用。全册教材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一)“与班级共成长”、(二)“为父母分担”、(三)“信息万花筒”、(四)“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四个主题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为儿童生活和学习做出了指导作用。这些主题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总的教学要求:

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乐于合作、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2、使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体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好学的学习态度;

3、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家乡的热爱之情,能向家乡的优秀人物学习;

4、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行为与习惯:

1、帮助学生建立与人交往有诚信、能合作、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毅力和耐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爱惜名胜古迹,不乱丢乱扔乱刻画的良好习惯;

4、养成保护水资源,爱护身边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2、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教学,体会父母为家庭忙碌的辛劳,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

而通过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四、具体措施:

1、由于道德与法治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整个课程的时间坐标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课程的空间坐标应该是整个社会存在。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可以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进行。

2、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主题设计贯彻面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原则,尽量选择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现实题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五、教学进度安排

题目

课时

备注

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

6

1.我们班四岁了

2

2.我们的班规我们订

2

3.我们班他们班

2

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

6

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2

5.这些事我来做

2

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2

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

6

7.健康看电视

2

8.互联网  新世界

2

9.正确认识广告

2

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6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2

11.变废为宝有妙招

2

12.低碳生活每一天

2

期末复习

第6篇:部编版2019年秋期《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

部编版2019年秋期《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

一、教材分析:

统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材是2019年秋期正式试用。全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四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与班级共成长”、“为父母分担”、“信息万花筒”、“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

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认识社会、

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乐于合作、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2、使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体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好学的学习态度;

3、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家乡的热爱之情,能向家乡的优秀人物学习;

4、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行为与习惯:

1、帮助学生建立与人交往有诚信、能合作、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毅力和耐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爱惜名胜古迹,不乱丢乱扔乱刻画的良好习惯;

4、养成保护水资源,爱护身边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

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2、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教学,体会父母为家庭忙碌的辛劳,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而通过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三、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3

9.2--9.20

第一单元

与班级共成长

1我们班四岁了

2我们的班规我们订

3我们班

他们班

6

9月

1日

报到

4--7

9.23--10.12

第二单元

为父母分担

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5这些事我来做

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6

十一放假一周

8--10

10.14—11.1

第三单元

信息万花筒

7健康看电视

8网络新世界

9正确认识广告

6

11--13

11.4—11.22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6

11变废为宝有妙招

12低碳生活每一天

14--17

11.25—12.20

期末复习

8

上一篇:三城同创总结下一篇:口腔科必备急救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