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规范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08年10月被揭露出来的山西“封口费”事件备受社会关注。综观整个事件的关注视角,学界和业界都忽视了一个基础性的层面,即该事件给中国新闻学教育带来的警示和思考有哪些。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闻学规范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闻学规范管理论文 篇1:

地方综合性大学双学士学位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双学士学位是本科生在主修专业修读年限中,副修另一个本科专业并取得学位的教学方式。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要求,我校积极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和探索,有组织地进行双学士学位专业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双学士学位;探索;实践

我校是“211工程”建设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优化培养计划,积极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和探索,在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我校从1999级开始在本科生中进行双学士学位专业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双学士学位专业工作的探索

1996年,我校开始在本科生中实施辅修专业的培养模式,先后共开设了经济法(法学)、英语、财务会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软件、应用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等7个辅修专业,面向全区各高校本科学生开设,为优秀学生提供了有利的成才环境。每个辅修专业开设30学分左右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学生选修辅修专业课程,如未取得辅修证书,获得的学分可冲抵任意选修课应得的学分。截至2004年7月,共有701人取得了辅修专业证书。

为了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知识结构的系统性、科学性,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的知识构成,进一步增强本科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我校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文件中“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双学位、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总结学校主辅修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自1999级开始在本科生中进行双学士学位专业试点工作。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可以自行选择规定范围内的另一专业进行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并满足《内蒙古大学关于学分制的暂行规定》中取得学位的要求后,可取得第二专业的学士学位。

为规范管理,学校制定了相关制度,对双学士学位专业设置条件、学生修读条件、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等进行了具体规定。将双学士学位专业学制确定为3~5年,总学分60分左右,授课时间定为晚上和双休日。学生在规定的学制内,学完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毕业论文通过答辩,主修专业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则可获得双学士学位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

考虑到社会对法学、计算机、信息人才的需求,经学院提出申请,学校进行严格审核,决定首先在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3个专业进行双学士学位试点。随着我国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2002—2006年,学校又陆续开设了会计学、金融学、英语、行政管理、日语、新闻学(网络新闻方向)、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社会学、国际金融与贸易等10个双学士学位专业,使双学士学位专业达到13个。根据有关规定,各双学士学位专业都制定了科学合理、规范实用的培养方案,明确了培养目标,构建了以学科专业类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为主的课程体系。

为了保证攻读双学士学位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我校对修读双学士学位专业的学生严格管理。2003、2004、2005、2006届双学士学位专业学生取得学位率分别为62%、46%、60%和60%。

对于被取消攻读双学士学位资格的学生,如果所修双学士学位专业课程学分已满30学分的,教务处将为其发放相应专业的辅修专业证书,未满30学分的,其已取得的学分可作为任选课记入学生成绩单。

二、双学士学位专业工作取得的进展

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双学士学位专业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1.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文科、理科兼有和基础、应用兼备的优势,开设双学士学位专业13个,为有条件的专业提供了展示专业知识、发挥辐射作用的平台,实现了课程资源、教师资源、管理资源共享,为“精英教育”郑丽明,内蒙古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另一学科门类专业知识的环境,充分的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第二专业,自我设计成才方案,形成个性鲜明、文理渗透、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相统一的知识结构。提高了他们在不同的学科、专业领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在毕业时选择职业及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培养出了一批系统掌握主、副修两个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口径宽、适应面广、适应性强、文理知识交叉渗透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按照《内蒙古大学双学士学位制实施办法》和《内蒙古大学关于学分制的暂行规定》,经过教务处审核、学位委员会批准,至2006年7月,共有4届671人取得了2个学士学位证书。

4.学生的就业和发展状况良好。我校双学士学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状况良好,部分学生依靠双学士学位证书就业,部分学生一就业就受到了硕士研究生待遇,还有的学生考取了第二学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以2005届毕业生为例,据不完全统计,110人中有80人在就业过程中使用了双学士学位证书,32人确定比只有一个学位证书的毕业生高31~200元不等的工资。部分英语双学士学位专业的学生,凭借双学士学位证书在上海落了户。2001级法学双学士学位班有5名同学在取得了法学双学士学位证书的同时考取了法学专业方面的硕士研究生。

三、开展双学士学位专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1.双学士学位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多年来我们在本科人才培养上的单一模式,加强了学生的选择性和对成才道路的自我设计,拓宽了我校的人才培养渠道。同时,双学士学位培养也满足了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多元化需求,是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2.我校是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广泛,有开设双学位教育的基础条件。我校是自治区首府惟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可以面向全市各个高校开设双学位教育。双学士学位专业工作的开展,为我们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3.学生培养质量是评价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提高培养质量,一是保证教学水平,二是保证管理质量。因此,首先要严格双学士学位专业的审批手续,审批时要考虑此专业是否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来执行教学计划,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搞好双学士学位专业的教学工作,还要考虑此专业是否有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教学工作搞好了,管理严格了,学生培养质量才能有效提高。其次要保证入学学生的质量,学生质量高,学有余

力,能将两个专业的知识学好、用好,才能起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4.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学生更多的选择应用型专业,经统计,法学、新闻、英语、管理类等应用型双学士学位专业,每年的选修人数都比较多。笔者认为,选择双学士学位专业时,在考虑就业需要的同时还应该考虑主修专业与副修专业之间是否可以相互促进,知识融合在一起后是否能够加强工作能力。复合型人才,应该一专多能,即在一个专业的基础上强调多种能力,能力应该为专业服务。2001级交通运输专业的一位同学,选修了法学双学士学位专业,毕业后考取了交通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充分体现了学科的交叉和专业的相互促进。

另外,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教育市场的导向,为我们的专业设置和各专业的招生计划人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坐标。

5.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优秀学生加入到双学士学位专业的学习中来。据了解,很多学生对双学士学位证书的效用仍有所怀疑,认为出了自治区,到了其他省市这个证书就作废了,这都是宣传不到位或部分不知内情的人错误宣传造成的。另外,大部分同学对获得双学士学位后的工资待遇不是很清楚,加上有一些企业单位没有因为提供了这个学位证书而提高学生的工资级别,因此,有的同学认为读了也没有用。实际上,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证书和主修学士学位证书的效用是相同的,同样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询,而且,国家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取得双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高于普通本科生,有一定的优势。

6.根据我区蒙古族学生较多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可在部分专业开设蒙语授课班。我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每年蒙语授课学生的招生数占总招生数的20%左右。据调查,我校蒙语授课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在2003年和2004年分别是56.8%和56.2%,比汉语授课学生低20%左右,选修双学士学位,是他们扩大知识面、拓宽就业口径的有效途径。目前我校所开设的双学士学位专业均汉语授课,对于蒙语授课学生来讲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制约了他们的选修热情和学习效率。如果在有条件的专业比如法学、英语、日语等招收蒙语授课班的专业开设双学士学位的蒙语授课班,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少数民族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

从五年的实践结果来看,我校的双学士学位专业工作是成功的,选修学生数逐年上升,毕业生就业有优势,用人单位有需求,社会反响良好。我们要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校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逐步探索地方综合性大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毕业生自身实力,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服务。

[责任编辑:文和平]

作者:郑丽明

新闻学规范管理论文 篇2:

“封口费”事件对新闻学教育的警示

2008年10月被揭露出来的山西“封口费”事件备受社会关注。综观整个事件的关注视角,学界和业界都忽视了一个基础性的层面,即该事件给中国新闻学教育带来的警示和思考有哪些。

回归新闻学教育的核心价值

按照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的总结,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包括:真实性、可信性、准确性、完整性、全面性、公正平衡性、言论多元性、为公众服务性与避免个人利益冲突、不惧怕权威、不传播谣言、无人高于法律之上等。因此,新闻学教育强调的是对公众利益、对整个社会的负责。然而,现在的新闻学教育中出现了两种远离核心价值的趋向。一种是随着传播学的兴起,新闻学教育中呈现出日益重视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倾向;另一种是在商业元素的渗入下,新闻学教育开始从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专业人才转向培养创造“眼球经济”的传媒人才,将经济价值、市场利益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社会处于转型期的进程中,新闻学教育更需要回归其核心价值,重建新闻学的教育模式,合理吸纳传播学的理论知识,摆脱传播学理论的牢笼,恢复新闻学的学科主体性地位。同时,削减商业化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坚守新闻学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突出新闻学的专业精神和价值。只有回归核心价值,新闻学才能为新闻媒体储备具有高素质、正确价值观的后备人才。

加强新闻伦理道德的教育

新闻伦理道德是新闻工作者的从业基础。当前新闻学教育中对伦理道德的教育及研究,主要集中于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新闻伦理道德一个重要方面,但并非其全部内容。伦理道德还包括职业道德、市场道德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职业道德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牢记“报道真相、揭露丑恶”的使命。新闻学教育应该以新闻界中具有代表性的生动例子对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在商业化社会里,要求媒体不仅要恪守社会公器的职责,还要承担起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所以,媒体对于其他行业的企业机构而言,肩负双重的道德约束。所以,新闻学教育要加强对个人职业道德和媒体企业道德的教育,改变原有的仅局限于人文关怀的教学形态。

加强新闻法规和体制的教育与研究

“封口费”事件不仅体现出一些新闻人对相关法规的漠视,而且还反映了新闻媒体在中国权力体制建构中的尴尬现状。因此,这就对新闻学法规和体制的教育和研究提出了要求。

虽然至今中国都没有一部正式的新闻法,但是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各类性质的管理条例和文件,对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的报道活动进行了界定和规范化要求。但是,新闻法规文件几乎没有列入新闻学的教学内容当中。在众多新闻学著作中,但凡涉及法规条例的内容都被放于书的最后位置,甚至是作为附录刊载。

除了法规教育的缺位外,新闻事业体制的缺陷也是造成“封口费”出现的重要原因。首先,在现行的多头管理体制下,政治权力挤压着媒体的活动空间,导致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面临着过高的政治风险,从而出现“有偿新闻”或者集体性失语现象;其次,市场机制的缺陷,使得媒体在市场化进程中日益重视经济效益,并且将市场压力直接嫁接到新闻工作者身上。此外,寻求商业赞助或广告投放等压力,使媒体和记者在实际报道中易被糖衣炮弹击中或者成为经济利益的阶下囚。

法规和体制上的缺失使得媒体和记者在长期舆论监督不到位、舆论监督无法到位的现实状态中,逐渐放弃新闻理想和价值追求,甘愿堕落为“端着新闻饭碗的乞丐”,转而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新闻学界应加强对新闻法规和体制的教育和研究,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制化、规范化。这才有助于给舆论监督提供体制性的保障,并在自律的基础上,贯彻和强化他律的效果,有效规范媒体和记者的行为。

加强新闻从业人员工作者的再教育

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质,导致媒体和记者面临诸多诱惑,新闻人长此以往将会逐渐消解对价值观、伦理道德、体制法规的坚持,利益就成为其工作的第一要素。加上近年来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媒体为了参与竞争,降低新闻行业门槛,将许多缺乏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及新闻体制法规培养的非专业新闻人员扩充到记者队伍中;另外,目前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低龄化、年轻化的趋势日益突出,也使得庞杂的新闻记者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整体下滑。

因此,新闻学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在校学生,必须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这就要求媒体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体制法规的教育与考察,对不合格者强化培养,以加强队伍的素质建设,推动学习型媒体的建设。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

作者:马 继

新闻学规范管理论文 篇3:

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研究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自媒体的快速普及,互联网时代进入新常态,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深远影响。本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尝试探索自媒体新常态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有裨益。

关键词: 自媒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对策

随着智能手机、iPad等设备的不断完善与发展,QQ、微信、微博等媒介的广泛普及,一个以个人为主的新媒体时代悄然来临,人人都有摄像机,人人持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布者。大学生作为新媒体运用最多、最广泛的群体之一,参与新媒体活动最活跃。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如何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把握主旋律、把紧教育关,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可靠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至关重要。

一、自媒体及其特征

2003年7月,自媒体(We Media)的概念由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联合提出,他们是这样定义的:“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即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将自主采集或者过滤转化的内容进行传播的个人媒体或私媒体。公众在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基础之上,以微信、微博及手机客户端等为主要表现形式。

与其他媒体形式相比,自媒体的特点如下:

(一)门槛低和入手易。

只要有一个智能手机加上网络,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布信息。智能设备及网络平台的使用简便、入手容易,从小学生到成年人均能使用。这一特征使得自媒体信息发布人员十分广泛,可以不受身份、时间、空间的限制。

(二)大众化和个性化。

自媒体作为大众化平台,人人可为新闻发布者,人人可成事件见证人。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使得大众从曾经的旁观者成了信息发布的参与者和当事人。大众文化层次、生活习惯、个人修养的不同使得他们发布的信息充满个性,导致信息发布良莠不齐。

(三)信息量大和约束机制少。

自媒体的发展及运用使公众由幕后走到台前,网络虚拟环境使得公众在这一环境中无拘无束,成为他们发表意见建议的自由地。与网络迅速发展相比,规范管理与约束机制明显滞后,相应法律法规不健全,也纵容了公众发布信息的泛滥,突破道德底线的舆情事件时有发生,这使得人们对网络信息的可信度越来越表示怀疑。

由于自媒体上述特点,尤其是自由传播、自主传播、多元传播的特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战。

二、自媒体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自媒体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哪里有学生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触角就应该延伸到哪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兴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之发展和创新。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建有以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微博、校园论坛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自媒体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信息平台和工作载体,原本相对单一、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更多元、广阔的教育空间,增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和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提供的大量信息,建立全方位的现代宣传教育系统和网络交流平台,使大学生能够迅速了解党的政策方针、国内外形势及舆情热点,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同时,若高校有效利用自媒体,则便于高校掌握舆情、做出科学的决策和引导。

(二)自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是通过课堂、会议、报告等形式,讲授者“照本宣科”,大学生只能作为接受者被动地接受和传输,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枯燥、乏味。自媒体信息传播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结合,较之传统的单调信息量的课堂,为大学生带来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新的教学体验。自媒体内容大到国家政策、时事形势,小到校园学习、感情生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由此自媒体也成为社会观念和思想道德的指南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自媒体随时把脉大学生的所感所想、所困所惑,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因势利导,真正做到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润物无声”。

(三)自媒体改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在自媒体环境中,打破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改变了人们交往的方式。角色的虚拟化特征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之间保持相对平等的状态,缩短了心理距离,交流更加直接和真实,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强化了效果。自媒体并非只是崇尚自我表达,本质上渴望及时交流和互动,期待信息的生产者和接受者双方平等参与和角色互换。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当参与到信息完善和信息传输的时候,大学生又成为教育者。这种过程非常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从中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有的放矢地制订教育教学方案,提高教育教学成效。

三、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2015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使用手机上网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另据统计,60.0%的中国网民对于在互联网上分享行为持积极态度,其中在10~19岁网民中,有65.9%的网民比较愿意或非常愿意在网上分享。这一数据表明,当前大学生群体在进入大学之前就普遍应用并在网络中寻求分享,网络成了大学生获取信息、分享感受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阶段,对意识形态教育认识还存在较大不足,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教育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方面认识严重不足,往往在面对洪水般凶猛的网络信息时容易迷失方向。目前,大学生群体对于意识形态教育主要表现为被动接受与主动排斥相结合。一方面,表现为面对党和国家的任务要求及学校教育灌输,不得不学,另一方面,受网络信息的迷惑,在学与不学之间徘徊,形成了相互矛盾的思想冲击。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问题日益凸显。

(一)教学平台多样化,冲击教师传统教学理念的转变。

从社会发展现状看,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上作出了积极贡献,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基,但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自媒体的发展运用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任务和挑战。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受传统观念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与高速发展的网络文化相比,意识形态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教育管理体制、教师队伍、教学方法等还停留在传统意义的教育层面。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有些思想政治教育者还不能从思想上认识到其带来的冲击,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单向性的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单一,缺少网络用语,激发不了大学生的兴趣,在网络环境中常常表现为“失语”和“缺位”,导致需要传递的主流声音常常呈现“独白”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是教师在课堂上口沫横飞,另一方面是同学们低头把玩手机,其教育教学效果不得而知。与大学生成为自媒体发展推进的重要力量相比,教师面对自媒体反响显得严重脱节,远远跟不上网络信息发展的步伐。

(二)信息渠道多元化,影响部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从目前频繁使用自媒体的大学生学习生活看,大学生普遍上每天都要通过微信、微博等发布包括学习、生活、感受等方面的信息,并且通过自媒体实现获取信息、与朋友交流或是发表看法等需求,其目的主要是想通过这些与朋友分享自己的状态、或是发泄自己的情绪、或是刷存在感、或是炫耀自己的生活。同时,网络将世界同步化、统一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主义、不同的价值观都在一个时空下并存。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非常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一旦处理不当,大学生的价值观就容易发生偏离,如此就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三) 网络道德意识淡漠,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自媒体环境下,普通个体都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和各种论坛等信息传播工具发帖子、分享新闻和进行评论等活动,每个人的账号都是信息发布和传播的一个门户,一个载体,信息资源也呈现“分子化”的趋势,正是这种匿名性和开放性导致人们道德约束力大大削减, 在网络上滥发一些东西, 如此不良信息就会潜移默化地淡薄大学生群体的网络道德意识,严重威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转型期,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使其思想困惑,道德意识模糊,法律意识淡薄,威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新常态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途径

(一)发挥自媒体优势,线上线下良性互动。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要求思想教育工作从固有模式中寻求新出路,将传统的单向教育模式转变为创新教育,平等交流的新局面。通过慕课、微课等新形式,推进教育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利用网络、手机等新技术探索新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QQ、微信等自媒体教育工具,进行点对点、点对面的多向互动交流,以新的传播方式进行思想引导。积极开展主题班会,采用一对一线下交流的方式,实现线上先下互为补充,良性循环的新模式。

(二)着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意识形态工作素养。

教师队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铸魂人,教师队伍水平、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与创新、对新媒体掌握与运用的能力、对国际国内政治风云的分析与把握,都决定着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成效。高校应全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从思想认识、自媒体工具的灵活运用、网络教学的掌握、当前热点问题的把握等方面全面推进教师素质训练,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意识形态工作素养。增强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引导能力,紧紧围绕大学生的视野和个性,积极搭建平等交流和情感表达的互动平台。

(三)积极利用自载体,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

自媒体的广泛运用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了新机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权威受到挑战,新媒体又提供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犹如给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插上了隐形的翅膀,灵活多变的平台,虚实结合的语境,亦师亦友的人际关系,让思想政治工作者增加了新的与大学生接触的途径,也更好地拉近了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高校应从积极培养网络舆情监控员、网络舆情评论员、微博大V、网络记者等,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引导队伍,通过自媒体把握舆论导向,这样才能更好推进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 创新方式方法,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

通过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加强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营造干净安全的网络环境。强化高校课堂教学纪律,制定加强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营造尊师重道的育人环境。完善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管理,建立高校出版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制定大学生社团的成立和年度检查制度,从制度层面加强管理,规范网络行为。加强宗教学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机构管理,加强校园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营造健康和谐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红胜.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应对[J].人民论坛,2014,(2).

[2] 陈传枝.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2012,(10).

作者:谌喜兵

上一篇:村干部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护士护理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