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新闻稿

2022-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喜迎十九大新闻稿

危机与转机: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流变和走向

【摘要】在总体性技术环境下,危机话语始终悬浮在新闻学研究的领空,随之而生的还有新闻业自我救赎和转型重构的决心、韧劲。文章对党的十九大以来新闻学研究进行回顾,从动荡的新闻业态、新闻从业者身份转换、数字时代的新闻生产、新闻伦理和规制、新闻叙事和话语、中国新闻史研究、新闻学理论再阐释、面向未来的新闻学教育八个方面勾勒出新闻学危机的总体特征和自我救赎的实践版图。通過梳理研究成果,展开论题思考,认识新闻实践和理论体系的变革和重塑,以期在不确定性迷雾中把握新闻学研究的脉络和转向。

【关键词】十九大 新闻学研究 新闻业态 新闻从业者 新闻生产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2.4.015

技术和社会的双重变革,给新闻业带来空前的不确定性,加速的时间流动和泛化的空间转换,使得新闻业逐渐偏离传统实践活动的轨道。不同于以往新闻职业化和专业化的价值取向,当前新闻学锚定物缺位,新闻领地和边界一再被模糊甚至难以重新描摹,失序的危险蚕食着新闻学传统合法性的基础。危机话语成为近五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一大焦点,但与扩散的危机话语相伴而生的,还有新闻学自我救赎和转型重构的决心、韧劲,宏大视野的理论观照体现了新闻场域的发展弹性。在行业壁垒消失和众声喧哗中,从不同范畴、议题厘清当前新闻学研究的脉络,有助于重新把握当前新闻业多元素、跨领域、超复杂的发展图景。

一、动荡的新闻业态:技术变革和融合转型

新闻业不是自主性程度高的场域,他律化的特性使得新闻业难以脱离政治、资本、技术、社会等力量的支配。近五年来,技术的迭代与革新导致了新闻实践和新闻活动的本体性变化,围绕新闻业危机的讨论始终将技术变革摆在核心位置。新一轮的传播技术重构了新闻业态的面貌,新闻活动基本要素发生深层次嬗变,新兴的传媒业态开始嵌入人们的生活。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社会化媒体、大数据、物联网、VR/AR等技术的发展,将为未来的传媒业带来用户分析的场景化、精准化与智能化,新闻生产的机器化、智能化与分布式,新闻分发的社交化、个性化,新闻体验的临场化,互动反馈的传感化与智能化,这些变化意味着媒体正进入智能化时代。[1]也有学者认识到生态系统转换下的新闻业发展轨迹与职业范式的偏离,认为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给新闻业变迁造成了某种特定的在地后果:权力关系调适溢出了尚未坚实的新闻场域,跨越了新闻业仍待固化的职业边界。[2]边界的溢出意味着新闻场域的封闭属性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节点互联、泛在化、开放的全域连接。

新闻业进入了一个边界重构的时代,专业新闻的回归和专业性重塑成为新闻业的重要议题。有学者认为,无论边界如何打破,未来各种力量的共同努力方式,均是专业性的重塑,这种重塑的专业性是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实践的专业性。[3]5G时代的到来,将推动更多技术以集群和联动态势发展更迭,促成一场全新的信息革命,对人类产生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移动互联网技术密集迭代,使新闻业陷入重重危机之中,5G时代专业新闻回归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4]但与技术变迁互为表里的“后真相”危机无疑限制了专业性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后真相”不仅冲击新闻业的基本原则,挑战人们对新闻的认知,也通过新闻的社群化传播影响社会的良性建构。[5]

技术的赋权将人们的视角转向技术特性与新闻业关系的张力呈现,在关于新闻业态的讨论中,技术被视为不确定性的动因,同时也是危机突围的解题方案。有学者认为,大数据推动了传统媒体的升级转型,催生了新的信息产业链和媒体群,形成了新的媒介圈层,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和行业分布开始形成新的版图。[6]技术为传媒的融合转型提供了基础性动力,存在着更好服务社会发展的潜能。技术通过融合消除垄断赖以生存的基础,进而驱动传媒业进入一个全面竞争的市场格局中,以提高新闻业服务社会发展的效率。[7]对技术的认识已经不再局限于技术价值乌托邦和失乐园浅层的探讨,而是深入新闻业整体性变革的系统之中,宏观展望新闻业态变局,探索未来新闻业存在的可能性。在动荡和转型中寻求新闻业相对可行的、稳定的方向,仍是新闻业态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新闻从业者身份转换:职业失落和角色调适

数字化环境下,黄金时期和纯真年代业已远去。在急速变动的新闻场域中,新闻从业者被时代洪流推入危机话语的前端,正面临着权威塌陷和合法性的危机,开放、多元的行动主体模糊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身份,也解构了职业共同体内在的统一性,在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中,退场和坚守在这个时代共同上演,新闻人的职业心态和角色定位处于不断调适之中。

聚焦外部社会环境结构性变化导致的职业困境,可进一步阐释新闻工作者的失落和焦虑。有学者认为,新闻业的巨大变化之一是时间性结构的变化,面对新闻加速过程中“永机动化”的工作要求,编辑记者作为有着生命与精力极限的个体,面临着巨大的身心挑战,导致自我焦虑不断积累。[8]同时,有学者根据田野研究资料和其他公开资料,考察了微信公众号生产过程中新闻节奏的变化,研究发现,新闻生产节奏加快造成的最显著的负面后果是编辑工作压力增加和推送内容强调情感而放弃深度。[9]如果说新闻生产加速导致了新闻人的异化,那么新闻人为适应新闻生态变迁进行的自我调整和市场迎合也可能加剧新闻职业权威的消解,职业困境就像无法调节的循环死结。

面对职业困境,职业流动越来越成为新闻从业者主动选择或被动选择的结果。有研究认为,中国新闻从业者对职业想象的幻灭,逐渐产生的对职业志向的困惑和行动方位感的缺失,职业价值感知特别是工资薪酬、保险待遇等保障因素的下降,使得部分从业者挣扎在现实生存困境中,这两者都严重影响了从业者的情感承诺。[10]调查记者作为传统媒体人的主要代表,成为学者们研究新闻从业者流动的主要对象。有学者提到,职业流动行为主要归因于部门管理和收入晋升,导致职业效能感下降。[11]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离场者不是退却者,他们的理想情怀并未泯灭,在行业剧烈动荡和身份模糊的不确定性中,新闻从业者也在想象和重构理想的职业身份,试图以新的角色参与公共生活的阐释。有学者认为,中国新闻从业者是一种“液态的连接”,一方面,新闻从业者以模糊、多样的职业身份面对行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对群体整合的想象和渴望,回顾或呼唤清晰、固定的职业身份,以此克服自身主体地位的焦虑。[12]立足当下新闻场域的多元实践,众多学者聚焦正在调适的新闻人社会角色。有学者认识到智能化时代赋予了新闻从业者新的角色内涵,提出在职业转型过程中,传统的“把关人”与“守门人”呈现出向“策展人”角色发展的趋势,新闻从业人员不再是单一地做新闻的信息传播者,而是兼具新闻信息的意义阐释者、传播网络的搭建者等多重角色。[13]在多元的新闻实践语境中,学者们意识到了专业和阐释取向在新闻业领域的乏力,也看到了传统职业新闻角色与现实语境不相匹配下新闻人的矛盾和挣扎,传达出一种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在对过往充满留恋时,学者们也力求从当前新闻场域出发,积极定位新闻从业者新的角色。在研究过程中,多采用深度访谈或是田野调查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呈现当前新闻人的心态转换,但不可避免会忽略被遮蔽的深层次元素,更多第一手观察和参与的经验证据需运用于对新闻社群的研究中。

三、数字时代的新闻生产:新闻创新和主体变迁

圍绕新闻业的危机突围和自我救赎,在多路径、多节点的阐释框架下,各类新闻行动主体正主动探索新闻生产重大变革的可行性方案。数字媒介的强势嵌入突破了传统新闻生产的垄断框架,越来越多非专业化、非制度化、跨边界、跨领域的新闻生产模式出现在新闻实践活动中,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多元主体将新闻生产带入更加创新开放的发展空间。在喜忧参半的争论中,新闻生产实践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重视。

近五年来,从新闻生产领域内部发力的新闻创新实践成为关注的焦点,全新的新闻产品或新闻文体为新闻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强的塑造性。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新闻生产重构提供了新的可能。人工心智新闻可通过人工感知、人工情感、人工意识对新闻全流程的参与和进驻,促使新闻实践生产力提高,在真实性、客观性和公共性的价值追求上实现新的突破。[14]除了多元化的新闻产品,更具互动性、故事性、视觉化的叙事转向开始在新闻生产领域全面开花、多元拓展。非虚构新闻写作则从各种文学取向中汲取养分,扩展新闻文体的内涵和外延,将故事性的元素整合进新闻的描述生产中。有学者提到,在流动、开放、多变的新闻业中,新闻从业者围绕非虚构写作这样一种文体实践方式,在新闻业的沙地上拓展领地。[15]新闻与游戏的融合也成为新闻生产领域的一大创新。在新闻游戏中,传统的文字、声音与图像媒介的报道形态,可以转化为融合化的交互游戏,游戏为新闻文本的形态与功能添加了新内容和新形式,通过其解构后的新闻文本使新闻行业在新的领域找到了转型突破口。[16]

学者们对新闻创新的看法没有沉浸在欢呼和雀跃中,而是以一种审慎的目光看待新闻创新为数字时代新闻生产做出的贡献,新闻创新到底在哪些方面、何种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仍未分明。有学者认为,在数字化环境下,新闻客户端作为新闻创新,可理解为渠道创新、形式创新,而非内容创新。[17]甚至有学者提到,生产背后的内容和技术合作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内容和技术团队存在着技术需求矛盾、生产理念矛盾和内外部立场之间的矛盾。[18]在新闻创新实践的协作生产中,生产主体仍未摆脱路径依赖,创新在开放和保守的策略中游移,内容和技术存在断层现象,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融共生。

数字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格局中专业媒体绝对性的主体优势逐渐转向多元行动者和业余者共同参与的主体格局,用户、技术、非专业媒体等开始介入主体位置。有学者对新冠肺炎疫情传播中20个新闻热点事件进行研究,发现多元主体介入新闻场域后,新闻边界日益模糊,新闻成为多元主体协作竞争的产物,新闻内容泛化,事实与意见的界限模糊,新闻的对话性与个人视角增强,传统新闻基模面临社交媒体新叙述的颠覆。[19]如果说生产的业余力量占据主体地位是对专业模式的解构,那么智能新闻夹带的技术参数则引发了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担忧。有学者提到,在智能媒介网络中的所有人和物,都在为以算法为核心的智能媒介网络主体的“永存”而服务,而人仅作为一种关联要素存在于智能媒介的网络主体之中。[20]从技术主体、人—机联姻主体到智能媒介网络主体可以看到,人逐渐克服了对技术的畏惧和排斥,脱离人与技术的二元对立,以一种开放的、共享的、高站位的姿态看待多元主体对新闻生产格局的建构。但在目前的研究中,多元生产主体如何形成发展合力,如何有序展开新闻生产,仍需要不断深入研究。

四、新闻伦理和规制:新闻失范和算法迷思

伴随着新闻业整体性变迁,一些隐性弊端开始显性化,尤其是技术和商业资本的侵袭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如今,频发的失范现象和算法迷思传达出的新闻常规失灵,进一步延展了新闻业危机话语,学者们也主动出击,试图塑造出伦理观念和实践逻辑同构的规范体系。

新闻失范行为屡禁不止,不断给新闻伦理带来新的问题和困境,学者们试图透过新闻业态的更迭方向,发现新形势下失范现象的存在形态和矛盾根源。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下,新闻伦理失范不再是新闻生产空间领域的博弈和斗争,而是延伸至更宏观层面上对受众公共生活的限制。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伦理失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新闻偏见、新闻失衡难以被发现和控制;二是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被削弱;三是公众的信息安全和著作权得不到基本保障;四是智能推荐易使受众深陷“信息茧房”,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21]可以发现,在技术和资本的双重引诱下,失范形式愈加多样,失范概念一再被放大。甚至越来越多的失范现象超出伦理空间,涉足法规层面。如新闻聚合平台和自媒体将版权冲突拉入新闻生产矛盾的前台。有学者提到,聚合分发平台未经许可而进行以商业为目的整合新闻报道的行为,不仅侵害了传统新闻出版者的著作权,还严重损害其经济利益,导致两者之间的著作权冲突加剧。[22]

在新闻伦理的探讨中,算法推荐的双重属性即存在的伦理、社会后果和治理潜能使其成为新闻学研究中棘手的难题。一方面,有学者认为算法新闻分别在数据、代码、生产者层面产生隐私侵犯、新闻价值模糊、从业者主体性削弱等诸多伦理风险,[23]尤其是算法所裹挟的新闻透明性问题需深刻反思。另一方面,对算法的治理效果抱以厚望,认为算法能够从技术逻辑上为新闻规制提出新的思路。有学者强调,用算法治理假新闻是智媒时代社交平台新闻治理的新手段,算法—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治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社交平台假新闻治理的效果。[24]

基于数字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趋向,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了新闻伦理体系与现实语境的极不适应,在新形势下对新闻伦理问题进行重新考察成为共识。有研究从社会责任、人本主义和美的原则三方面为重组新闻伦理体系提供洞见,将这三个原则作为数字媒体时代新闻伦理体系的三个核心观念支柱。[25]也有学者对伦理研究体系建设发出质疑,认为当前研究暴露出学科建设滞后、研究范式单一、基础理论框架不清晰,以及缺乏基础理论、核心议题和伦理规范的研究创新等问题。[26]关于新闻伦理的研究,不仅看到了新闻实践过程中隐含的新闻伦理风险和危机,也开始重新审视新闻伦理研究的方向。但业界现实和学界思考的融合需进一步加强,更多立足于当前复杂现实图景,突破个案式、批判式的学理性研究。

五、新闻叙事和话语:记忆、情感和实践

在新聞话语与社会情境的互构关系影响下,新闻业危机不可避免地会波及新闻话语生产,而新闻专业话语的衰弱则加剧了危机程度。但这并不代表新闻叙事策略和话语实践完全失去了存在价值,在政治场和社会场的驱动作用下,新闻话语与政治、社会实践的关系愈加紧密。透过新闻话语实践可以窥视话语背后的运作机理以及文本书写、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这体现了新闻话语在议题建构和情感认知中的作用,肯定了新闻话语的意义和价值。多元、有效的新闻叙事策略和话语实践成为新闻业维持自身权威性和合法性的稻草。

从媒介记忆的视角切入,研究普遍认为,新闻话语对社会记忆具有强有力的建构功能,新闻话语呈现出的记忆机会和记忆结构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有学者通过研究2000—2018年记者节的话语发现,张季鸾和范长江两位报人在记者节话语中的机会并不均等,由于显著性、归属意义和政治效用三个维度的差异,记者们对两位历史人物产生了不一样的认知,张季鸾在非正式场合获得了记者们的专业认可,而范长江由于国家的声望建构则获得了超出新闻界的名声。[27]激活集体记忆、唤醒共同情感、赋予当前社会话题相应的历史意义的生产模式,同样是新闻话语实践的重要手段。有学者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闻媒体不仅积极建构“非典”和“新冠”之间的历史类比,还致力于激活、挪用“非典”共同记忆,在专业和道德层面为不同时代的医护人员加冕。[28]

围绕社会对新闻业的期冀,新闻媒体不断顺应社会发展目标来维持自身话语的地位。面对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的现实需求,一方面,学者们致力于研究我国媒体话语实践的价值和改进策略;另一方面,呈现国际媒体涉华报道中的情感倾向和价值传递。有研究认为,规约对外新闻传播文本书写的话语图示值得深究,这可以启发和指引我国英语媒体的新闻文本生产与制作,更准确地在“本地话语—世界话语”“中国概念—国际概念”“中国思维逻辑—他国思维逻辑”间找到转换、对接的突破口。[29]这一研究发现可为我国对外话语实践提供构想。在对他者新闻话语的研究上,有学者分析了《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扶贫”和“人权”两大议题的话语,结果显示,中国的扶贫减贫这一具有正面效应的中国故事在西方主流媒体上并没有获得公正的报道,而是与“人权”议题一起呈现出断裂的框架特征,西方媒体表现出了“西方中心”的偏见性认知。[30]学界研究凸显了创造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新闻话语的合法性地位。在对新闻叙事策略和话语实践的研究中,研究者大多通过历时性的分析来呈现新闻话语,以及个人情感认知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联,从唤醒记忆和服务社会需求层面展开新闻话语多元实践,既能从正面凸显新闻话语的有效性,又能反向验证构建新闻专业话语的紧迫性。当然,在这个动荡与急速变动的时代,未来新闻话语框架需不断调整才能获得相应的正当性。

六、中国新闻史研究:报刊实践和多元转向

史学研究作为新闻学发展的基础,能定位当下,也能规定未来。在新闻业危机四处蔓延的背景下,完善历史脉络搭建、优化新闻史研究体系,对巩固新闻学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在凸显本体意识的同时,也积极向外开拓更多相互勾连的领域,探寻多元化的阐释路径,以提升新闻史研究的现实观照和创新性发展。其一,研究试图突破新闻史书写的单一政治史、革命史范式,引入媒介、观念史等研究范式;其二,在研究框架中关注人的存在和实践,强调报人群体的公共实践和读者的地位。

众多学者不再囿于报纸内容与历史现实的关系,转向从特定历史时期下报纸、报馆等事物的媒介属性中思考报刊与社会间关系的复杂形态。有学者指出,要立足人类沟通层面重新理解“去塞求通”,并以媒介之“通”为视野,以中介化实践为路径,着眼于媒介的联结和转化,使报刊史成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相遇、碰撞、改变和构成的关系形态史。[31]但也有学者从报刊观念阐释的角度解读中国近现代报刊的发展路径,提出在近代本土报刊活动中存在一种独特而突出的话语现象——“以史阐报”,即在观念上认为中国近现代的报刊活动与传统史书书写行动的某些性质或特征类似,这也是中国近现代报刊发展的一种本土化路径。[32]

在关注报刊的公共实践时,新闻史研究更加注重报人与历史的互动,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勾勒职业记者的形成路径。有研究通过梳理中国近代职业新闻摄影记者的出现及其职业化历程发现,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化是摄影界和新闻界精英人士职业结合的产物。[33]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学者们也将视角转向传播的另一极,从各种史料中窥探读者在社会历史中的定位,研究发现宋代邸报读者大体可分为基本读者和扩散型读者,读者群体相对庞大,涵盖了当时主要的政治、文化精英。读者群的庞大和消费能力的稳定性成为小报诞生、发展的促成因素,而其阶层特点又成为当时舆论监督效果提升的保障性因素。[34]

从现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学者们试图打破以往的研究传统,脱离报纸的内容属性,从媒介、观念等角度全方面、多角度解读报刊发展及其实践,力求为认识报刊与社会的关系提供更多的思路。从对物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探寻新闻记者职业化的历程和读者群的特性是目前研究以现代取向观照历史的体现。但新闻史研究的前进动能不止于此,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学者认为数字化兴起为新闻史研究带来新机遇,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量化研究在人文社科界兴起,如何通过数字手段推动新闻史学的研究成为一道难题。[35]这意味着未来新闻史研究存在进一步解放发展的可能。

七、新闻学理论再阐释:观念反思和本土化探索

在经历了漫长的“新闻无学”论争之后,新闻业的危机冲击了新闻学的理论根基。数字技术的发展暴露了新闻学知识体系与当下复杂生动的新闻实践相脱嵌的问题。建立在传统职业语境上的新闻理论往往提炼、萃取为经验性、规范性的知识。但新闻业的系统性改革早已模糊了新闻职业边界,线性化的生产流程被开放流动、高度复杂的新闻生产所取代,固定、单一的知识架构难以契合混杂的、变动的新闻实践模式。在现有语境下对新闻学理论进行反思和再阐释成为重要课题,理论谱系应如何发展才能更紧密地联系和嵌入新闻活动情境,学者们在进行新闻观念反思的基础上,也从本土路径想象未来的学术走向。

新闻业危机质疑的不只是新闻学浅表层知识,新闻学知识范式更新需要体系性的变革,理论范式应重新锚定新的逻辑起点。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新闻学已经开启由职业主导范式向社会主导范式的转换过程,这意味着新闻学开始在人与新闻关系的总问题视野中进一步“上升”和“下沉”,即走向宏观的新闻学和生活世界的新闻学。[36]也有学者认为,在新媒体语境下,坚守新闻学本身的根基,需要以新闻而非信息作为逻辑生产点,目光应该投射在新闻的属性以及新闻业与社会公共理想之间的关联。[37]不论是何种观点,学界普遍认为新闻学的逻辑起点不再是职业化的新闻业态,而应该从更广阔的人与社会发展的视域中、从人与技术的关系中寻求新闻业的常规,新闻理论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应该更新。

在此基础上,学界开启了对什么是新闻、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新闻专业主义等基础问题的再审视。有学者认为新闻应该重回研究的知识之维,在数字媒介时代,新闻作为一种常识,有着各种不同的知识型,平台让“地方性知识”和“社群性知识”及“在手的新闻”“上手的新闻”一同涌现在用户面前,为用户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多元知识社区。[38]不论新闻演变为何种面目,新闻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是不争的事实,能否抓住变化的本质成为一大难题。再加上多元生产主体的介入稀释了专业话语,新闻真实性、专业主义的内涵不断被扭曲,新闻的本质变得更加难以把握。因此,在新语境下对新闻真实性和新闻专业主义等经典问题进行重新反思和解读尤为重要。有研究认为,在不同类型生产主体的相互作用下,新兴媒介环境中新闻真实的类型应该是“有机真实”。[39]真实性不再掌握在专业媒体的书写中,不同报道主体的相互影响同样可以呈现出真实。作为规范实践的新闻专业主义也是如此,在数字化的冲击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假设正在被多元行动者和技术要素改写。但记者们仍需坚守新闻业的最高理想,正是由于拥有这种力量,新闻界依然能施展其批判功能。[40]一般认为,尽管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发生嬗变,但新闻专业主义的现实意义没有被剥夺。

新闻理论在本土化探索中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西方理论的中国实践,二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的发展。在近五年的研究中,前者主要以建设性新闻的探讨为主,后者主要围绕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展开。建设性新闻在我国新闻学研究中形成研究热点。有学者认为,建设性新闻与我国一直提倡的新闻建设性不谋而合,很有可能成为这一代新闻业的主流。[41]但鉴于中西语境下建设性新闻的不同内涵,有学者提出,在具体的应用中须警惕潜在的理论风险,避免过分强调积极心理和方案导向而走向极端。[42]这五年来,新闻传播学界在不断充实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同时,注重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实践和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实践中提炼马克思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养分。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闻观的呈现应符合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考量和中国风格。[43]在目前的研究中,一部分学者转向经典,重回历史语境,探索马克思新闻实践本来面目,力求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有学者把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放在欧洲大历史和德意志成长史中进行考察,杜绝对马克思主义采取不健康的实用主义和不正确的教条主义的态度。[44]当然,中国共产党实践经验的理论抽象同样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来源之一。有研究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以党性原则为鲜明主线,以正确导向为基本要求,以人民为工作中心,包含了遵循规律的内在逻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45]不论是建设性新闻还是中国特色新闻学都表明,中国新闻学的本土化探索从对时间和空间的超越中寻求资源和动力,开拓了广泛的学术空间。

八、面向未来的新闻学教育:坚守与改革

新闻生产模式变革、新闻从业人员加速流动、新闻伦理失范常态化等问题冲击着目前的新闻学教育标准。急速变动的信息时代对新闻从业者的素养和技能提出了新要求,新闻教育和新闻业态脱节的问题空前显现。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如何适应技术、行业、知识融合趋势,克服教育反应迟缓的惯性,打造面向未来的新闻学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新闻业自身危机的路径。围绕新闻学教育的“变”与“不变”,新闻学界展开了多维立体的探讨。

在新聞教育坚守和改革的探索中,学者们强调将社会责任、实践技能和人的发展相结合,基于新闻业态的巨变,确定教育方位,寻找恰当的发力点。有学者认为,只有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及智能时代技术与人共生的逻辑发展主线,保持对“新近之事”“如是我闻”之问题意识与责任态度,才能使新闻学教育永远携时共进。[46]破解人工智能汹涌之势下的教育困局,有学者认为,唯一路径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思维,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技能与观念的融合、专业设置的融合、新闻传播人才与舆论工作者身份认同的融合。[47]面对新闻学跨学科交叉的趋势,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冲击,变革成为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大方向和大前提,处理新闻学多学科、多层次的融合,培养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成为新闻学教育变革的主要路径。

除了理念上的讨论,新闻学教育也试图探索出一条顺应时代变化的教育模式,力求从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条件保障等方面与社会需求接轨。有学者认为,当前的新闻教育亟须解决新闻教育规模及人才培养定位、新闻教育的創新与守成、师资队伍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硕士教育、资金与实验条件保障等问题。[48]也有学者认为,新闻教育行稳致远需要紧跟传媒前沿,完善适应媒介需求的教学内容与培养体系;创新学科发展,搭建一支面向未来的学术梯队。[49]

结语

技术驱动下的数字化趋势引发新闻生产、流通、接受等全流程、全方位的变革。今天,新闻业不再是简单、纯粹的线性发展逻辑,诸要素累积的合力共同塑造着新闻生态。新闻业态的动荡和不确定性、新闻从业者经历的职业焦虑和职业流动、被多元行动者重构的新闻生产格局、不断被延展的新闻伦理失范概念等问题,均反映了新闻学研究视域处于变化的不确定性状态中。常规的职业化、专业化的解释路径与现实环境不适配,液态的形式、流动的空间等话语成为新闻要素的代名词,基于此,业界、学界和教育界开始对危机下的新闻学进行重新审视,从不确定性中找出解题方案。

面对瞬息万变的新闻生态,业界、学界和教育界试图超越对危局简单化的问题修补和查漏补缺,在变局中探寻、追问,辨识新闻发展存在的多种可能。目前的研究反映出三条路径:一是在外部的压力下,新闻业态从内部发力,突破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在总体性技术环境下展开多元实践,促进融合转型、调适自身角色、创新新闻生产,同时围绕国家政策和主导性意识形态,寻求可行性的话语实践模式;二是学界从更广阔的视域和与时俱进的新闻实践活动中,重新审视新闻学的元问题、元动力、逻辑起点及其衍生的观念和知识体系,在超复杂的新闻图景中把握新闻学存在的价值和相对稳定的发展特性;三是教育界在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探索更加多元、融合的新闻人才培育模式。

在未来的新闻学研究中,需要以动态、开放的姿态审视新闻学正在经历的变局,抓住新闻业危机和转机的关键节点,促进业界、学界和教育界的对话,催生三者之间的深度互动和内在联结。

参考文献:

[1] 彭兰. 更好的新闻业,还是更坏的新闻业?——人工智能时代传媒业的新挑战[J]. 中国出版,2017(24):3-8.

[2] 谭小荷. 错位与张力:区块链新闻业的创新困境[J]. 南京社会科学,2020(12):99-108.

[3] 彭兰. 无边界时代的专业性重塑[J]. 现代传播,2018(5):1-8.

[4] 蔡雯,翁之颢. 专业新闻的回归与重塑——兼论5G时代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具体策略[J]. 编辑之友,2019(7):5-9,22.

[5] 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J]. 新闻大学,2017(3):28-33.

[6] 弥建立. 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传播变革和中国媒体格局重构[J]. 编辑之友,2018(11):69-74.

[7] 朱春阳. 垄断、创新与融合:新时期以来我国传媒业变革的基本路径[J]. 新闻界,2019(10):10-16.

[8] 王海燕. 加速的新闻:数字化环境下新闻工作的时间性变化及影响[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10):36-54,127.

[9] 陈阳. 每日推送10次意味着什么?——关于微信公众号生产过程中的新闻节奏的田野观察与思考[J]. 新闻记者,2019(9):23-31.

[10] 王军,韩晓宁. 坚定与动摇: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承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20(8):66-87.

[11] 曹艳辉.“双重推力”与“单维拉力”: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流动研究[J]. 新闻大学,2019(7):53-67,122-123.

[12] 周睿鸣,徐煜,李先知. 液态的连接:理解职业共同体——对百余位中国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访谈[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7):27-48,126-127.

[13] 王斌,顾天成. 智媒时代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角色转型[J]. 新闻与写作,2019(4):29-36.

[14] 唐铮,湛超越. 人工心智新闻的概念、原理及应用价值[J]. 新闻爱好者,2021(2):16-21.

[15] 邓力. 在新闻业的沙上“圈地”:非虚构写作的位置创立与领地扩张[J]. 新闻记者,2020(9):25-36.

[16] 曾祥敏,方雪悦. 新闻游戏:概念、意义、功能和交互叙事规律研究[J]. 现代传播,2018(1):70-77.

[17] 王海燕. 数字新闻创新的变与不变——基于十家媒体客户端新闻与纸媒报道的对比分析[J]. 新闻记者,2020(9):3-13.

[18] 肖鳕桐,方洁. 内容与技术如何协作?——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新闻生产创新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20(11):99-118.

[19] 蔡雯,凌昱. 从“新冠肺炎”热点传播看新闻边界的颠覆与重构[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7):5-20,126.

[20] 吴璟薇,郝洁. 智能新闻生产:媒介网络、双重的人及关系主体的重建[J]. 国际新闻界,2021(2):78-97.

[21] 靖鸣,娄翠.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伦理失范的思考[J]. 出版广角,2018(1):9-13.

[22] 刘友华,魏远山. 聚合分发平台与传统新闻出版者的著作权冲突及解决[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5):69-87,127.

[23] 尹凯民,梁懿. 算法新闻的伦理争议及审视[J]. 现代传播,2021(9):64-68.

[24] 张超. 社交平台假新闻的算法治理:逻辑、局限与协同治理模式[J]. 新闻界,2019(11):19-28,99.

[25] 常江. 規范重组:数字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伦理体系建构[J]. 新闻记者,2019(8):37-45.

[26] 季为民. 数字媒体新闻伦理研究的新观点、新问题和新趋向[J]. 现代传播,2020(4):31-37.

[27] 白红义. 记者节话语中的角色模范:中国新闻业的记忆机会结构研究(2000—2018)[J]. 国际新闻界,2019(9):60-83.

[28] 李红涛,韩婕.新冠中的非典往事:历史类比、记忆加冕与瘟疫想象[J]. 新闻记者,2020(10):15-31.

[29] 任玥,李智.新闻的“话语图示”——论对外新闻传播中的跨语言书写[J]. 国际新闻界,2020(10):86-98.

[30] 史安斌,王沛楠.断裂的新闻框架:《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扶贫”与“人权”议题的双重话语[J]. 新闻大学,2019(5):1-12,116.

[31] 黄旦. 报纸和报馆:考察中国报刊历史的视野——以戈公振和梁启超为例[J]. 学术月刊,2020(10):165-178.

[32] 李滨,龙绵绵,陈立平. 以史阐报:中国近现代报刊观念发展的一种本土化路径[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5):100-114,128.

[33] 路鹏程. 从照相馆到新闻馆:中国近代职业新闻摄影记者的形成与发展[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10):110-125,128.

[34] 魏海岩,徐一铭,云浩桐. 宋代邸报读者特点及其影响[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5):108-120..

[35] 张晓锋,程河清. 中国新闻史研究70年(1949—2019)[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8):24-42,126.

[36] 杨保军. 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上升”与“下沉”[J]. 新闻大学,2021(01):1-10,117.

[37] 孙江,李婷,杨舒颖.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学研究的变与不变——由新闻行业观察与研究类公号引发的思考[J]. 中国记者,2018(7):57-59.

[38] 胡翼青,张婧妍. 作为常识的新闻:重回新闻研究的知识之维[J].国际新闻界,2021(8):22-40.

[39] 杨保军. 论新闻的“有机真实”[J]. 新闻大学,2020(1):40-52,126.

[40] 迈克尔·舒德森,周岩. 新闻的真实面孔——如何在“后真相”时代寻找“真新闻”[J]. 新闻记者,2017(5):75-77.

[41] 唐绪军. 建设性新闻与新闻的建设性[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S1):9-14.

[42] 徐敬宏,张如坤,张世文. 建设性新闻的冷思考:中西语境、理论风险与实践误区[J]. 新闻大学,2020(6):12-22,122.

[43] 童兵.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组成和来源——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作[J]. 当代传播,2021(2):4-7,30.

[44] 尹韵公. 论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J]. 新闻大学,2021(6):11-30,121-122.

[45] 张垒,李成.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发展——论习近平新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贡献[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7):5-12,126.

[46] 徐来,黄煜. “新闻是什么”——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模式演变与新闻学教育之思[J]. 全球传媒学刊,2017(4):25-39.

[47] 李惊雷.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困境[J]. 中国出版,2019(6):38-42.

[48] 蔡雯. 新闻教育亟待探索的主要问题[J]. 国际新闻界,2017(3):6-18.

[49] 高晓虹,赵希婧. 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坚守与创新[J]. 新闻与写作,2017(1):22-25.

作者:张涛甫 陈佳怡

第2篇:喜迎党的十八大:中国工业黄金十年巡礼

编者按: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波澜壮阔、极不平凡的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黄金十年”,也是工业坚持科学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关键十年。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2012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对落实新型工业化总体部署提出了“六个着力推进”的要求。中央决策部署为工业和信息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中国工业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工业持续较快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本刊推出重要报道:中国工业黄金十年巡礼,向广大读者展示中国工业黄金十年成就。

石化和化学工业: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石化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石化和化学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11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7万家,从业人员670万人,实现产值11.28万亿元,年均增长约25.0%,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3.2%;实现利润8070.1亿元,年均增长约23.5%,约占同期全国工业利润总额的15%;进出口总额6071.5亿美元,年均增长约24.4%。2011年,全行业产值、利润和进出口总额分别是2002年的约7.4倍、6.7倍和7.1倍。

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石油化工生产和消费大国。主要产品总量保持较快增长,成品油、乙烯、合成树脂、无机原料、化肥、农药等重要大宗商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2011年,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原油产量2.04亿吨,原油加工量4.48亿吨,成品油产量2.67亿吨,分别是2002年的1.22倍、2.04倍和2.08倍。主要化学品产量达4.18亿吨,同比增长12.9%。

化工行业质量效益不断增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行业利润不断向下游集中,化学工业利润年均增速约为35.9%,超过全行业平均增速12.4个百分点。化学工业占全行业的利润比重持续上升,由2002年的21.4%提高到2011年的51.2%。

2011年,化学工业产值为6.62万亿元,利润为4134.1亿元,进出口总额3239.96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8.05倍、15.8倍和5.2倍。基础化工原料、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的产值为1.69万亿元、1.66万亿元和1.10万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9.5倍、13.2倍和7.3倍;利润为956.9亿元、1260.9亿元和582.2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27.1倍、23.8倍和32.2倍。三大合成材料的保障能力、产品差别化率和档次进一步提高。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等,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制定了电石、氯碱、纯碱、氟化氢、黄磷、磷铵等行业的准入条件,并实行准入公告管理。《石油和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和《石油和化工产业振兴支撑技术指导意见》也明确了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支持优势、龙头企业做强做大,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为石化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

产品结构向功能化、差异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我国车用汽油质量全面达到国Ⅲ标准;两碱产品和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烧碱中离子膜法比重已达86.5%,纯碱中能耗较低的联碱占比47.6%,重质纯碱比重达50%以上;轮胎子午化率达80%以上;化肥中,磷、钾肥比重稳步上升,高浓度化肥比重达80%以上,高毒高残留农药比重下降到5%左右。有机硅、有机氟、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开发步伐加快,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断增加,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资源密集型出口结构得到改善。

产业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2010年千万吨级炼厂已达20个,占国内总能力的49.6%;形成6家百万吨级乙烯生产企业,现有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平均规模达54万吨/年。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形成24家百万吨级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大中型化肥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聚氯乙烯、纯碱、染料、轮胎行业前十大企业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52%、60%、80%、70%。

组织结构多元化发展。已基本形成大中小企业并存、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大型石化化工企业集团国际化步伐加快,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随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扩大。2011年行业非公经济总产值5.65万亿元,占比首次过半,达到50.11%;公有控股经济产值5.35万亿元,占比47.38%;其他经济占比2.51%。

基地化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已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石油化工集聚区及22个炼化一体化基地。沿海地区依托市场和国内外资源,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建设了一批以高端产品为特色的化工产业园区。上海、南京、宁波、惠州、茂名、泉州、独山子等化工园区和基地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依托煤、盐、化学矿等资源,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化工产业基地,包括蒙西、宁东等大型煤化工及煤电化一体化基地、环渤海湾碱业、云贵鄂磷肥、青海和新疆钾肥等一批大型生产基地。

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加快。2011年中西部地区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增长较快,产值占全国比重合计35.2%,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投资增长较快,占全国比重达51.8%,增速同比分别达34%和24.1%,快于东部地区增速17.2和7.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新开工项目增长也相对较快,增长5.13%。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逐步加快,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

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多年来,石化和化工行业十分注重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通过结合国家科技计划(专项),重点突破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升级;努力建设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自主创新成果显著。在科技创新领域,石化与化学工业突破了大批关键、共性技术,打破了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形成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提高了产业核心竞争力。如,二苯基甲烷异氰酸酯(MDI)制造技术和装备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自主研发的杀菌剂“氟吗啉”,具有活性高、毒性低等显著优点;精密塑料注射成型装备实现国产化并跃居国际先进水平;千吨级芳纶产业化项目成功投产并稳定运行;饲料级DL—蛋氨酸、高端聚氨酯原料(HDI)实现国产化。

工艺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千万吨级炼油加氢反应器、循环氢压缩机等关键设备,百万吨乙烯“三机”(裂解气、乙烯、丙烯压缩机)立足国内制造;大型乙烯裂解炉、乙烯冷箱、聚乙烯、聚丙烯成套设备、化肥关键技术与装置、大型空气分离装置已基本实现自主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30万吨合成氨等形成了成套工程化技术;大规模二苯基甲烷异氰酸酯(MDI)、巨型工程子午胎、全氟离子膜工程技术、膜极距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煤制油、甲醇制烯烃、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以及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取得突破,并相继建设了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示范工程。

节能减排和化学品管理初见成效

石化和化学工业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三废”治理作为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环保技术,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高度重视清洁生产和安全运行。2011年上半年,全行业万元产值耗标煤0.48吨,同比下降17.1%;化学工业万元产值耗标煤0.50吨,同比下降16%。

为加强有毒有害化学品控制,加强化学品的分类和标签管理,国务院批准同意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3个部委组成的实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简称GHS)部际联席会议,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建立了实施GHS专家咨询委员会,多次开展政府部门及企业参加的培训,建立了GHS网站,正在制定GHS国家行动方案。

钢铁工业: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

过去十年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节能减排最有成效的十年。进入新世纪,我国粗钢产量跨越新台阶,品种质量明显改善,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自主创新能力大大增强,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满足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钢铁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以来,通过制定《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铁矿石保障协调体系建设、推进钢铁行业与下游合作等一系列措施,钢铁行业保持规模增长,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

推进铁矿石保障协调体系建设。针对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价格不断上涨、三大矿商垄断以及流通秩序混乱等状况,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成立了铁矿石保障协调机制工作组,建立定期会商制度,指导行业协会实施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发布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规范流通秩序。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应用高强钢筋,推动减量化用钢,减少铁矿石消耗。参与组织修订废钢国家标准,研究制订《废钢加工配送中心、示范基地准入标准及管理办法》,增加资源供应。研究云南、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吉林、甘肃等沿边地区利用周边国家铁矿石资源发展钢铁工业的思路。推进建设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探索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国内外铁矿石资源开发。

受经济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我国粗钢产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十年来,我国粗钢产量由2001年的1.52亿吨提高到2011年的6.8亿吨,增加了3.5倍,年均增幅16.2%,占世界粗钢产量的比例由2001年的17.9%提高到2011年的44.7%。钢铁产品总量规模的增长为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行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中国钢铁工业逐渐由单纯追求数量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向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2010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钢铁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大力加强落后产能、兼并重组、节能减排、布局优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

淘汰落后钢铁产能。提出了钢铁工业“十二五”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800万吨。2011年3月印发了《铸造用生铁企业认定规范条件》,组织专家对上报的铸造用生铁企业进行了评审,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网站上对通过审核的企业进行了公示。

联合重组步伐加快。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指导地方开展区域内兼并重组。宝钢重组新疆八一钢铁、韶钢和宁波钢铁,武钢重组鄂钢、柳钢和昆钢股份,鞍钢联合重组攀钢、三明钢铁,首钢重组水钢、长治钢铁、贵阳钢铁和通化钢铁,沙钢重组河南永钢,华菱钢铁重组无锡钢厂等基本完成。相继组建了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渤海钢铁集团、新武安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还探索以渐进式股权融合方式重组了区域内12家民营钢铁企业。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煤气回收利用及蓄热式燃烧等节能减排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部分大型企业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促进了钢铁工业节能减排。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各项节能减排指标全面改善,2011年吨钢综合能耗降至602千克标准煤,比2001年下降了274千克标准煤,降幅高达31%;耗新水量3.88立方米、COD排放2.67万吨,比2001年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布局优化取得进展。建成了曹妃甸、鲅鱼圈、宁波等现代化沿海钢铁基地,宝钢、武钢、沙钢、马钢等沿江钢厂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宝钢湛江和武钢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已正式获批并完成前期筹备,首钢、重钢、大连钢厂等城市钢厂搬迁工程基本完成。以国内资源为主导的钢铁工业布局逐步向国际、国内资源并举和贴近市场的战略布局转变。

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升。钢铁企业在工艺装备、流程优化、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并加速向集成应用转变。基础自动化在全行业普及应用,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已全面实施生产制造执行系统,主要钢铁企业实现了企业管理信息化,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上升

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2001年以来重点统计钢铁企业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生产能力大幅增加,占我国炼铁总产能的比例达到65%;100吨及以上炼钢转炉生产能力占比提高到59%;大部分企业已配备铁水预处理、钢水二次精炼设施,精炼比达到70%以上。轧钢系统基本实现全连轧,长期短缺的热连轧、冷连轧宽带钢轧机分别增加到75套和57套。宝钢、鞍钢、武钢、首钢京唐、马钢、太钢、沙钢、兴澄特钢、东特大连基地等大型钢铁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宝钢、武钢自主研发的高磁感取向硅钢已经替代进口用于50万伏以上等级超高压大型变压器,并成功应用于我国三峡电站。宝钢、鞍钢、本钢等企业的汽车板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一大批机械行业用高端特殊钢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钢铁工业高端产品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大型钢铁企业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技术已经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首钢京唐曹妃甸钢铁基地建成投产,成为我国首个发展循环经济的临海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鞍钢鲅鱼圈钢铁基地顺利投产,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过设计水平。宝钢梅钢公司建成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冷连轧生产线,标志着我国钢铁工业自主设计、制造、工程建设和掌握运用新技术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钢材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出口量不断增加,国产钢材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2005年,我国国产钢材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2%,2009年进一步提升至96%。

品种质量明显改善。“十一五”时期,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钢材品种齐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大部分品种自给率达到100%,部分钢材产品质量达到或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关键钢材品种开发取得长足进步,高强建筑用钢板、抗震建筑用高强螺纹钢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线钢、大型水电站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速铁路用钢轨等高性能钢铁材料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的发展,保障了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有色金属工业: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经过十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国和消费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连续十年居世界第一位,在技术装备、品种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进一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由大到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2010年我国10种有色金属和黄金产量分别为3121万吨和340吨,2000年以来年均分别增长14.8%和6.5%。其中,2010年精炼铜、电解铝、铅、锌等主要金属产量分别为458万吨、1577万吨、426万吨和516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2.8%、18.1%、14.4%和10.3%。2011年我国10种有色金属和黄金产量分别为3438万吨和361吨,其中,精炼铜、电解铝、铅、锌等主要金属产量分别为520万吨、1806万吨、465万吨、522万吨,均居全球第一位。

2010年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3万亿元(含黄金),实现利润总额2193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29.8%和28.1%。2011年完成销售收入3.8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989亿元。

2000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总额143亿美元,2010年达到1203亿美元,是2000年的8.4倍,年均增长率为23.7%。其中2010年进、出口额分别为920亿美元、283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8%和20.7%。2011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总额1607亿美元,其中进口额1175亿美元,出口额432亿美元。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有色金属行业始终把解决资源、能源、环境和新材料等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作为自主创新、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重点,集中各方面力量,组织开展技术攻关。通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有效组织形式,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了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居世界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行业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品种结构明显改善,为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支撑和引领作用。

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国内自主开发的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一步悬浮炼铜、底吹炼铜、海绵钛大型还蒸炉等技术实现了产业化,新型阴极结构等铝电解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并已出口国外。目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铜、镍冶炼产能占95%,大型预焙槽电解铝产能占90%以上,先进铅熔炼及锌冶炼产能分别占50%和80%。多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铜、铝加工生产线投入生产。

产品结构有所改善。铜、铝、铅、锌、镍等10种产品的64个品牌已先后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册。通过引进技术及装备并经过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铝板带箔、大型工业铝型材、精密铜管箔、钛棒等产品实物质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基本满足了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及国防科技工业等重点领域的需要。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积极淘汰电解铝行业落后产能。2009年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9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遏制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紧急通知》。积极协助国家有关部门落实控制电解铝产能过快增长、限制高耗能产品出口等具体措施,率先淘汰了电解铝落后产能,推进煤(水)电铝一体化,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通过规划引导提高产业集中度。2009年国家发布《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促进有色金属行业振兴和健康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开展了技术改造、收储、淘汰落后、电解铝直购电试点、产品税率调整等一系列工作,使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2010年,前10家企业的冶炼产量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铜76%、电解铝67%、铅45%、锌50%、镁55%。为加强对有色金属工业的规划指导,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规划》和《铝工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

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以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为重点,加强再生金属回收利用,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了落后冶炼能力铜50万吨、电解铝84万吨和铅40万吨。2010年综合能耗氧化铝508千克标煤/吨、铜347千克标煤/吨、铅376千克标煤/吨和镁5吨标煤/吨,比2005年分别下降41.6%、43.7%、15.1%和38%,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为14013千瓦时/吨,比2005年下降620千瓦时。二氧化硫回收率由2005年的90%提高到2010年的95%。

境外资源开发有所突破

“十一五”期间,开展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有色金属企业已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工作,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主体呈多元化。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成功开发了赞比亚谦比希铜矿,并建设了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同时缅甸红土镍矿生产镍铁项目已经投产。中国铝业公司成功收购了秘鲁铜矿,并联合美铝收购力拓英国上市公司12%的股权。中冶科工集团巴布亚新几内亚红土镍矿项目已经投产,与江铜集团联合投标获得了阿富汗艾那克铜矿开发权。中国五矿集团成功收购澳大利亚OZ金属矿山。初步测算,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获得境外权益资源量铜4750万吨、铝土矿37亿吨、铅锌750万吨、镍110万吨,形成了年产15万吨铜、40万吨氧化铝、6万吨铅锌、5万吨镍的权益产能。

稀有金属和黄金行业管理取得进展

2009年7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12个部门参加的稀有金属部际协调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对钨、锡、锑、钼、稀土等5个品种实行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逐年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并予以监督,切实控制生产总量,保护资源和环境。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十一五”期间发布了《铝行业准入条件》、《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钨、锡、锑行业准入条件》、《铅锌行业准入条件》、《镁行业准入条件》、《钼行业准入条件》等一系列行业准入条件及其管理办法,实施了行业准入公告管理工作,公布了一批符合铜、铅锌、镁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其它品种的准入工作也正在有序开展。

为加强对黄金矿山开采企业的规范管理,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办理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管理规定》,2008年,黄金行业管理职能划转工业和信息化部,并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了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的管理工作,规范了黄金开采秩序,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

建材工业:

产业结构调整、方式转变、

节能减排取得长足进步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劲带动下,我国建材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全行业主要产品产量保持高速增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式转变、节能减排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很好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对建材产品的需要。2011年水泥产量20.8亿吨,平板玻璃产量7.9亿重量箱,建筑陶瓷产量92亿平方米,与2002年相比,10年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1%、12.9%和30.3%。2011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4万亿元,实现利润2798亿元,10年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5.2%和35.1%。

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成绩显著

目前建材行业已全面掌握了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大型浮法玻璃、大型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等先进生产技术,并具备了成套装备的制造能力。12万吨超大型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及全氧燃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新型干法水泥在预分解窑节能煅烧工艺、大型原料均化、节能粉磨、自动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从设计、装备制造到工程建设整体都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实现了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的出口。

新一代洛阳浮法技术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子工业用0.4mm超薄浮法玻璃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多晶硅石英陶瓷坩锅研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5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玻璃钢叶片、年产千吨级的碳纤维项目均已投产。高铁用高性能无砟道制造技术、高速列车风挡玻璃等在重大工程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行业技术进步和民生发展需要,不断制修订行业标准,推动产品质量、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职业卫生、本质安全、综合利用、协同处置等方面水平稳步提升。修订《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规范水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确保出厂产品质量,鼓励建筑卫生陶瓷等产品创建知名品牌。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进展顺利。“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4亿吨、落后平板玻璃产能6000万重量箱。2011年水泥熟料产量新型干法比重达86%,比2002年提高近70个百分点,新型干法生产线日均产能从2002年的1676吨提高到2011年的3098吨。浮法玻璃比重89%,单线最大规模达到日熔化量1000吨。玻纤池窑拉丝比重85%,比2005年提高16个百分点;新型墙材比重56%,比2005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集中度提高。2011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量5.53亿吨,约占全国的26.5%,前20家企业的熟料产量约6.35亿吨,占熟料总产量的53%。前10家浮法玻璃生产集中度达到57%。

三是产业结构比例进一步优化。水泥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建材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43%下降为2005年的34%,2010年下降到2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建筑用石、云母和石棉制品、隔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土砂石开采、技术玻璃、水泥制品等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超过了传统的能耗高的行业增长速度。2010年低能耗产业工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达到建材工业增加值总量的43%,其对建材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接近传统的高能耗的建材产业。

四是区域布局优化。东、中、西部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占比由2005年的54%、25%、21%调整为2010年的41%、29%、30%,一批浮法玻璃和建筑陶瓷生产线在西部地区相继建成。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10年建材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降低5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烟气粉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减少46%和12%。建材工业利用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超过6亿吨,其中利用煤矸石量占全国50%以上,综合利用粉煤灰量占全国30%以上。水泥行业余热利用技术得到普遍认可和推广应用,700多条水泥生产线配套建成余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4800兆瓦。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水泥行业已基本掌握了利用水泥窑无害化处置工业废弃物的关键技术。利用水泥窑无害化最终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及工业废弃物关键技术已经全面掌握,一批示范工程陆续实施并推广应用。建材工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不可或缺的绿色功能产业特征日益显现。

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

建材商品出口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2011年建材工业进出口总额411亿美元,同比增长30.2%,其中:出口总额242亿美元,同比增长25.1%。专用机械、特种玻璃、玻璃纤维、建筑陶瓷、石材制品等较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加,出口产品出口额增长明显快于出口量增长。资源类非金属矿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日趋完善,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依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套技术出口,水泥工业大型成套装备已批量进入海外市场,伴随着国内企业广泛参与国际水泥工程服务领域竞争,我国占有国际水泥工程总承包建设市场的份额日益提升,2011年底已达40%。玻璃纤维行业大企业启动实施了海外投资战略,瞄准海外市场,“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行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机械工业:

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机械制造是市场竞争最充分、最活跃的行业之一,也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又是保障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十一五”以来,我国机械工业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不仅自身发展迅猛,而且为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支柱地位日益突出

机械工业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产业门类之一,吸纳就业能力强,关联带动作用大,国际竞争力强。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不含交通运输设备和电子信息)总产值达到11.89万亿元。从2007年开始年均增速超过20%,总规模陆续超过德国、日本和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机械工业每亿元固定资产吸纳就业732人,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296人。机械工业通过为各行业提供先进技术装备,对这些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2011年技术附加值较高的机械产品出口增长加快,增速明显高于机械工业平均增速。在一些领域我国机械行业企业的产品已走在世界前列。我国机械工业新增私人投资占比已经由2004年的30%上升到2011年的80%以上。2011年民营企业在机械工业产值和利润总额中占比已达一半,出口创汇已占30%以上,发展速度快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

产品结构调整加快

一是高端电力机械发展势头良好。水、核、风等非化石能源发电设备在发电设备总产量中的占比由2010年的30.9%上升到32.9%。特高压交流百万伏输变电试验示范线路扩容所需机械顺利完成,±1100千伏直流输电设备及智能电网设备研制已经启动。

二是重型矿山设备大型化有新成绩。1.85万吨自由锻造油压机、3万吨单缸模锻液压机、300吨和400吨级电动轮自卸车、75立方米矿用挖掘机等大型高端机械的研制投产,大型球磨设备向世界矿业巨头出口,大型船用曲轴进入批量生产。

三是天然气长输管线加压站设备国产化取得突破。以前全部靠进口的2万千瓦级压缩机、拖动电机、变频装置及全锻焊管线阀门已成套研制成功并通过用户测试,即将在西气东输工程中安装运行。

四是高档机床竞争力有所提高。数控机床、数控装置产量增速明显快于普通机床,数控化率继续提升。

五是高端仪表发展势头已有起色。自动化仪表产值增速达到35%,大大高于仪表行业25%的平均增速,其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到了10%,高于机械工业7%左右的平均利润率;代表高端控制系统水平的DCS系统,国产化已取得长足进展,智能电表迅速发展。

六是农机产品升级势头明显。拖拉机向大功率升级的势头日益明显;继小麦、水稻收割机热潮之后,为玉米、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服务的多种新型农业机械自主创新势头也已出现明显加速之势。

七是文化办公设备制造业被外资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发生变化。经过不断努力,文化办公设备制造业中内资企业的市场份额近几年开始上升,2010年达到12%,2011年又进一步提高到14%。

八是工程机械已成为国际市场的主角。工程机械行业近几年迅速发展壮大,得益于行业企业科技的投入、产品质量的提升、制造能力的增强和国内外市场的拓展。2011年工程机械出口达159亿美元,成为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之一。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间的兼并重组竞争。

发展模式发生深刻转变

2000年以来机械工业进入“从大到强”的发展阶段,迈入整机与零部件并重发展的道路。差距巨大的高端液压件的国产化初露曙光。投资数以十亿计的大项目纷纷上马,挖掘机等主机企业开始大举进入这一领域,这一突出的基础瓶颈环节已见到缓解的希望。

对测量水平影响很大的高性能硅压力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的自主创新取得实质性突破,并已取得用户认可。国产核电站石墨密封件经过国内多家核电站近4年的工业性运行考核,运行可靠,已可批量生产。 超高压交直流绝缘套管及变压器出线装置、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大型火电及核电设备阀门、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用的无取向优质矽钢片和抗撕裂厚钢板、超高压大型变压器用的冷轧取向矽钢片等基础产品的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突破。

电站锻件国产化取得重大进展,进口份额大幅下降: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高中压转子18.4%进口,低压转子36%进口,发电机轴21%进口。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以我国首个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和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成功投运为标志,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取得重大突破。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所需锻件、蒸汽发生器、核主泵开始具备自主制造能力,泵阀国产化项目荣获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火电装备中,1000兆瓦超临界火电机组自控系统通过国产化验收;水电装备中,当今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三峡电站70万kw水电机组实现自主研制。

大型石化装备中,国内首台百万吨级乙烯装置用裂解气压缩机研制成功,乙烯“三机”(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和乙烯压缩机)全部实现国产化等。我国自行研制的世界最长72米臂架混凝土输送泵车、最大直径11.22米盾构机、超重型双立柱数控落地镗铣床、超大型露天矿用挖掘机、1000兆瓦超超临界风冷汽轮机、3兆瓦海洋风电设备等一大批产品达到或领先世界水平。

组织实施数控机床科技重大专项

自2009年正式启动实施数控机床专项以来,按照国务院批准的《专项实施方案》确定的总体目标,以及主机牵引,加强基础;跟踪跨越,集成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提升创新能力;鼓励使用,需求拉动的发展思路。采取注重研究用户工艺;重视系统设计;融入信息技术;推行数字制造;以功能部件为基础;以共性技术为支撑的技术路线,以持续滚动、不断深入的方式安排专项任务。

围绕航空航天、船舶、能源设备、汽车等领域的需求,陆续安排了一批急需的关键工艺设备及成套生产线;结合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需求,集成前期课题在主机、配套和共性技术等方面已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加大推广应用技术研究,安排了一批创新能力平台建设、应用示范工程和用户工艺应用试验研究。重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掌握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等一批核心技术,通过目标导向,加快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启动数控机床主机、数控系统的第三方可靠性测评、测试工作。

数控机床专项目前已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通过与主机联动,对数控系统、功能部件、数控刀具等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攻关,并开始批量配套应用,使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一批重点领域急需的重大装备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大型立式热处理炉等标志性设备已通过课题验收并投入使用。

积极开展用户示范应用。在航空大型结构件、汽车发动机、汽轮机叶片等领域安排了应用示范工程课题,促进了单机、部件等课题阶段性成果的集成应用。

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创新能力平台建设。以国内龙头企业为主体,联合国内优势研究单位及重点领域典型用户,充分利用国家、地方、行业已有科技资源,建立技术开发和管理运行水平国际先进的专项任务创新能力平台,使之成为专项任务重要技术支撑和高端人才聚集基地。

初步形成了数控机床专项的管理程序和制度。一是加强过程管理与监督检查,持续开展第三方评估。 二是从制度与执行两个层面逐步规范专项财务管理。三是调动地方积极性,主动参与专项管理并落实地方财政资金。四是将人才队伍培养作为课题考核指标。五是深化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项成果产业化。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行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产业“大而不强”、增长速度快但发展质量不高、机械产品中大部分仍属低端机械等问题。为了尽快提升我国机械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并发布《农机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组织制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积极探索行业管理新模式,发布《农机工业发展政策》和《联合收割(获)机械和拖拉机行业准入条件》、组织完成机械行业2011年标准制修订工作等一系列措施。再次重申了机械行业的地位与作用。

我国机械工业要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必须着力发展高端装备,逐步改变过度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着力加强自主创新,为推进技术进步提供有力支撑;着力夯实基础,尽快改变基础发展滞后于主机的状况;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素质;着力推行绿色制造,积极发展节能产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机械行业要把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设备、全面提升机械装备制造水平作为中心环节;把加快推进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制造作为突破口;把立足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作为着力点,为全行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奠定基础。

汽车工业:

已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

汽车工业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和代表,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和实力的综合体现。“十一五”期间,汽车行业在刺激内需、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的汽车消费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积极推进结构调整,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汽车行业较高速度的增长,推动了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产销量保持高速增长

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轿车进入家庭”的提法。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发布,明确要创造良好的汽车使用环境,培育健康的汽车消费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汽车私人消费。2009年私人汽车拥有量占总保有量的比重为72.8%,比5年前增加了10个百分点。

2009年,国务院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我国汽车工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汽车消费市场增长,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世界汽车企业集团越来越重视中国汽车市场,通过在华建立研发中心、加大国内技术研发的投入,产品适应性开发逐步由在成熟产品上做局部、简单的修改向参与产品研发全周期进行全面适应性开发转变。

合资企业通过转移成熟产品产权等方式,在合资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自主产品方面全面发力。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引导下,合资企业产品向小排量扩展,1.6L(含)以下排量的产品比重不断提高,产品系列全面覆盖各级别车型。

从2001年至2008年,我国汽车产销平均每年跨越100万辆台阶,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2010年、2011年汽车产销量连续两年超过1800万辆,不断刷新全球汽车产销纪录。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较2001年增长了6.87倍和6.83倍;汽车产量占全球的比重达到23%。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一是加快推进我国汽车标准法规体系建设,先后发布了乘用车第三阶段燃料消耗量、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专用校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充电接口、通信协议等一系列重要标准,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进一步完善车辆准入管理制度,先后出台新能源汽车、专用汽车和挂车、商用车、乘用车、专用校车等准入管理规则,加强车辆生产一致性监管。

二是积极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示范试点、节能汽车推广、节约能源与新能源车辆车船税减免等一系列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促进汽车产品消费结构调整。

三是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制定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乘用车和商用车比例,2005年为68.9∶31.1, 2010年为76.1∶23.9。载货车重、中、轻、微比例, 2005年为15∶13.1∶56.3∶15.6; 2010年为27∶6.8∶50.3∶15.9。产品结构趋于合理,1.6升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比例较5年前提高4.4个百分点,达到68.8%。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行业内联合重组取得新的进展,上南合作、兵装和航空合作,通过长安整合哈飞、昌河等联合重组,大大提升了汽车企业的整体实力。

2010年整车前5家企业产量集中度比5年前提高5个百分点,从65%提高到70%;私人购车已成为汽车消费主流。汽车零部件工业已形成规模较大、水平较好、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为我国汽车生产配套及维修提供基本保证,零部件产值及出口值居世界第四位。

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兼并重组的力度加大,出现了一批经过重组壮大的汽车企业。大型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带动了产业集中度的提升,2011年前4家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集中度已达到62.9%。前10家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达到87%。

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政策

提高产业竞争力

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发展能力已经从一般的整车开发发展到核心部件的升级、综合性能的提高和品牌的持续建设。汽车产品升级换代提速,产品线日益丰富,并已开始向中高档产品延伸。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将激励汽车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施品牌经营战略作为产业政策的一大目标,并给予相应的规划核准、税收、知识产权保护、参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政策扶持。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列入36个优先主题。

2009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培育自主品牌被摆在突出位置。2012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要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渠道加大支持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

在整车制造的带动下,基本形成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零部件生产和配套体系,为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零部件设计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已实现规模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

截至2011年底,我国国内汽车行业发明专利的总申请量超过31800件,其中电气设备、底盘、车身、发动机发明专利数量位居前四位。2011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05万亿元,产业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乘用车自主品牌有211个,较2005年增长200%,轿车的自主品牌数量103个,较2005年增长196%。自主品牌汽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占有率45.6%、轿车占有率30.9%、商用车占有率88.2%。 整车出口呈现持续高速增长势头,2000年我国整车出口1.5万辆,2011年整车出口81.43万辆。汽车零部件出口额2000年为35亿美元,2010年达到了414亿美元,年均增速为28%;出口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80个,并已小批量打入发达国家市场。一批企业走出国门,开展海外并购、在外设立研发机构、投资建厂。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至2010年,我国汽车行业进行了19宗海外并购交易,交易总额达49亿美元,如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南汽收购MG罗孚等。

节能环保政策促进汽车产业

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推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动汽车工业节能减排,2001年以来,我国先后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352.3)、《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7691)、《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19233)、《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GB19578)、《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GB20997)、《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GB22757)、《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GB27999)、《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GB/T27840)等一系列重要标准,建立起包括试验方法、限值和标识在内、相对完整的汽车燃料消耗量标准体系。

2009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建立了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公示制度。2010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实施细则》。2010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并确定在北京、上海、长春、深圳、合肥、杭州6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发布。2012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车船车船税政策的通知》,对节约能源的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对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免征车船税。 2012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了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2005年以来,通过实施严格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的税收政策,以及各类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国汽车油耗明显降低。经过近10年的自主研发和示范运行,我国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明显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入市场,燃料电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十一五”期间,汽车排放达到国三标准,乘用车整体油耗水平比2002年下降15%左右。到2011年底,25个示范试点城市累计示范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超过1.5万辆。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我国正处于汽车普及发展的初期,汽车消费需求还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汽车保有量增长带来的能源、环境、交通等制约会进一步凸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发布实施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保障,对于加快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船舶工业:

国际市场份额快速扩大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船舶工业是为国防建设、航运交通和海洋开发提供主要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工业基础。中国船舶工业经过“十一五”时期跨越式发展,产业规模大幅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快速扩大,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改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并加快向造船强国转变。

船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航运市场价量齐低,船舶工业面临生存挑战加剧。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为手段,以提高船舶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为主攻方向,加强行业管理工作,提高产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推进我国船舶工业加快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1年发布了《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船舶工业发展基本思路,即调结构、转方式、做优做强船舶工业,大力提升船舶配套业,快速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努力建设造船强国。随着“十一五”期间大型造船基础设施陆续建成投产,我国船舶工业具备了成为世界造船大国和强国的重要物质基础,造船产量不断创出历史新高。2005年我国造船产量仅为1310万载重吨,2007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突破2000万载重吨,2008年突破3000万载重吨,2009年突破4000万载重吨,2010年突破6000万载重吨,2011年突破7000万载重吨,达到7665万载重吨。

三大指标稳居世界第一。积极参加国际海事组织(IMO)环境委员会和海上安全委员会有关会议,组织行业专家参与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船用耐蚀钢等一系列重要规范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充分体现中国船舶工业诉求,维护行业利益。积极开展与欧洲、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造船领域合作,开展对话交流。“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工业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快速扩大。

2008年我国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全面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2010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首次全面超过韩国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中国船舶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达3622万载重吨、7665万载重吨和14991万载重吨,占世界份额分别为52.2%、45.1%和43.3%,继续位居世界第一。

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改善。针对金融危机对船舶工业滞后影响,在对行业运行状况进行日常监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调查研究的力度。针对船舶市场订单大幅减少、企业生产任务不足、国内配套产品市场遭遇国外挤压等情况,形成了上报国务院的报告。针对企业反映的船用主机遭遇韩国低价竞争及船舶配套受国外打压等问题,积极组织协会支持企业维护自身利益。根据《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促进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报废更新政策,发布《符合条件的船舶企业(第一批)》,明确了符合条件的船舶制造企业名单。

在这些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骨干企业造船效率大幅提高,典型船舶建造周期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与“十五”期间相比,我国骨干造船企业生产效率与日韩之间差距明显缩短,我国船舶工业经济总量和盈利实现了快速增长。2011年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75亿元,同比增长22.2%,约为2005年的6倍。2011年1—11月,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21亿元,同比增长24.9%;实现利润总额481亿元,同比增长25.5%。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船舶科研的方向和重点领域,部署了深水钻井船及关键设备、小缸径船用低速柴油机及关键布套件、中型豪华游船及关键设备等十五项“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重大创新项目。2011年开展了船舶配套、海洋工程装备、船舶节能减排、标准等领域的研发工作,发布了《船舶节能减排环保技术研发项目指南(第一批)》。

船型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主流船舶、高技术船舶取得了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全系列主流船型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开发出一大批满足国际新规则、新规范要求的新船型,在好望角型散货船、超大型矿砂船、超大型油船等领域形成了一批世界知名的品牌船型。高技术船方面,我国具备了大型LNG船自主研发和设计能力,继成功交付首批5艘14.7万立方米LNG船之后,2011年又承接了首批17.2万LNG船出口订单,实现LNG船出口零的突破。骨干企业具备万箱级集装箱船设计和建造能力并已获得批量订单。

重点设备配套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随着一批船用设备建设项目陆续竣工投产,主要船用设备生产能力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超过570万马力,是2005年的3倍。与此同时,我国船用设备国产化研制和自主研发取得显著成效,超大型船舶动力系统、大型船用曲轴、甲板机械等产品实现自主生产,首台自主品牌中速柴油机研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大型锚机、海洋平台吊机等一批自主品牌船用设备。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发展迅速。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资委和国家海洋局发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经过十年的努力,使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和能力大幅提升,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推动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的发展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能源局下发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

船舶工业在充分利用市场兴旺期加快发展的同时,也抓住了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加的机遇,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已具备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总承包能力,实现了系列化批量建造;承接了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水起重铺管船、深水钻井船和30万吨FPSO等多个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装备订单,部分产品已成功交付;海洋工程辅助船的市场份额已位居世界第一,并在部分领域形成了自主品牌。2011年我国骨干企业供货的18座(艘)海工装备订单,成交金额近50亿美元,约占全球海工装备成交额的10%。

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按照《船舶工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对科技发展、配套业发展和布局建设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提高了我国船舶工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产业集聚效应显现,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实现船舶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区域布局日趋合理。按照《船舶工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布局建设的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造船基地已全面形成规模,产业集聚效应显现。2011年底江苏、上海、辽宁、浙江和广东五省市合计手持订单量接近1.3亿载重吨,占全国手持订单量的85.6%。

竞争格局多元化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工业竞争格局已经由两大国有船舶集团主导逐渐演变为两大集团和地方造船企业“平分秋色”的局面。外资和民营资本大量进入造船领域,推动涌现出一批骨干民营造船企业,成为船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

2011年,中船集团、中船重工集团、其他央属造船企业以及民营造船企业占全国造船完工量的份额分别为24%、15%、16%和45%,新接订单量的份额分别为18%、12%、11%和60%,手持订单量的份额分别是21%、14%、17%和48%。中国船舶工业呈现出以大型国有企业为骨干的大中小船舶企业、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航空工业:

已形成较为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

航空工业是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具备较为完整航空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十六大”以来的十年航空工业科研生产整体能力和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为行业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国防安全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产业规模快速扩大

国家高度重视航空工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在“十一五”末和“十二五”初,制定了《国家航空工业中长期(2011—2020年)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民用飞机产业发展的立法研究和制定工作,明确民用航空工业的法律地位,为行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出台鼓励政策,为企业提供稳定长期的政策支持。同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民用航空器研制生产准入条件,规范市场行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航空制造业。

随着航空产业规模逐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始建立民用航空工业统计制度,定期编辑出版《民用航空工业年鉴》、《民用航空工业统计年鉴》、《中国民用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概览》等反映行业发展的基础性资料,为政府科学地开展行业管理提供支持,为企事业单位和广大投资者提供服务。

近十年来,我国航空工业实现了快速增长。以骨干企业为例,2002年中航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航工业第二集团公司航空总产值约为181亿元人民币,到2011年,由上述两集团公司重组而成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航空总产值快速提升到约974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20.5%。2002年两集团公司的总资产为1214亿元,到2011年,总资产达到5500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8.3%,实现了资产的快速积累。同时,由于政策环境的改善和社会发展对航空产品巨大需求的拉动,以及产业升级的需要,社会资本热切关注航空工业,我国自“十一五”以来形成了新一轮发展航空工业的热潮。目前我国航空工业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在国家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增强,实现了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

航空武器装备研制水平

实现跨越式发展

航空工业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航空武器装备发展,成功研制了一批新型航空武器装备,使我国成功跻身于世界少数几个能系列化、多谱系自主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航空武器装备的国家之列,为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以歼十为代表,实现了我国军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跨越;以“太行”发动机为代表,实现了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从涡喷向涡扇、从中等推力向大推力的跨越;以预警机等特种飞机装备为代表,实现了我国航空装备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跨越。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航空武器装备的成功研制和交付,实现了我军航空武器装备的历史性跨越。加快研发了“枭龙”、“猎鹰”等新一代军贸产品,积极拓展军贸市场领域,使具有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品逐渐成为军贸主导产品。

民用飞机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我国大型飞机重大专项的实施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推进,我国的民机产业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发展大型客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大型客机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C919大型客机于2008年正式启动研制,2011年末正式转入工程发展阶段,各项研制工作正在按计划顺利推进。截止到2012年7月,C919飞机订单已达280架。

ARJ21新支线飞机是我国“十五”计划重大高技术项目,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标准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2008年实现了成功首飞,现已全面转入试飞取证阶段,即将交付客户投入航线运营,截止到2012年7月,累计取得订单252架。以新舟系列涡桨支线飞机、H425直升机、运12通用飞机等为代表的一批国产飞机批量进入国内外市场,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国产民用直升机已经形成了2吨级、4吨级和13吨级系列产品,6吨级民用直升机合作研制进展顺利。以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和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高端公务机、灭火/救援飞机、通用飞机等项目的研制。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国家不断加大航空科技研究投入力度。“十五”开始稳定支持民用飞机技术研究,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制定研究规划,有计划、有系统地组织关键技术预先研究和演示验证,提升民用飞机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环保性水平,不断满足适航要求的能力,夯实技术储备,极大促进了我国民用航空技术的进步,支撑了产业发展。大力加强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建立了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建成了一批保障先进航空产品研制所需的设计手段、试验设施和批生产线,航空科研生产能力和条件得到了大幅提升。

大力加强预先研究、前沿探索、基础研究,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制定和完善航空工业的技术标准和工业规范,系统推进航空产业的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贯彻实施工作,为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航空工业高度重视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通过近十年高水平、高强度的科研生产实践,锤炼了一支信念坚定、素质精良、德才兼备、勇于奉献、善于攻关、敢打硬仗的优秀队伍,为国家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这支队伍,将是我国航空工业未来发展的依托。

产业组织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

过去的十年,是我国航空工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阶段,也是政府加快转变观念、探索科学管理和规范服务的重要时期。政府主管部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航空工业特点,总结国内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强化顶层设计,开展行业管理和服务基础性工作,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保障,促进科技进步,航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

2008年,党中央根据新时期国家战略的要求和航空工业科学发展的需要,对航空工业进行了历史性的改革重组,新组建成立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大力推进国有航空工业企业股份制改造,形成了以中航科工、西飞国际、航空动力、中航电子、成飞集成等为代表的一批上市公司;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探索和实践面向全球招标和国内联合研制、国际风险合作研制以及中外合资合作研制生产等模式,加快推动国内相关企业与国际航空工业的全面接轨,建立和完善我国民机产业链,有力带动民机产业发展;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稳步推进航空科研院所改革。同时通过向北京、天津、上海、珠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战略布局,加大航空产业和地方经济的融合,进一步提升我国民机产业配套能力,同时培育国内企业快速成长,带动地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国际合作水平大幅提升

通过自主创新及国际合作,航空工业科技水平大幅提高,民机型号研制全面推进,航空武器装备基本实现自主保障,军贸出口再创佳绩,“走出去”战略初见成效。

航空业国际合作领域实现了从转包生产、风险合作到联合研制的转变,合作层级不断提升。转包生产规模不断提高,从2002年的4亿美元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1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0.7%。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合资总装生产ERJ145喷气支线飞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又签署新的合作协议,合作总装生产莱格赛650喷气公务机。在天津建立并投产的A320系列客机总装生产线,是目前空客公司在欧洲以外合作建立的唯一一条飞机总装生产线。以风险合作方式参与了波音787、空客A350、庞巴迪C系列等项目。与欧洲直升机公司合作研制直十五民用直升机,与透博梅卡公司合作研制涡轴十六航空发动机,首次实现了与国外对等联合设计民用直升机和发动机。

以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为牵引,坚持同等条件下择优选择与国内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国际供应商原则,促成我国航空工业企业与通用电气、赛峰、霍尼韦尔等多家世界著名航空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涉及航电系统、飞控系统、电源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辅助动力系统、环控系统等多个主要系统,合作领域广泛,促进国内机载系统企业自主研制能力的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强我国民机产业的配套能力。

航空企业“走出去”战略效果明显。航空工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走出去”的步伐。2008年成功并购奥地利FACC公司,开创了亚洲航空工业企业并购西方航空工业企业的先河,大幅提升了先进民机复合材料部件的研发制造能力。2010年和2011年,先后成功并购美国西锐通用飞机公司、EPIC公司和大陆航空发动机公司,大幅提升了高端通用飞机研发制造能力。

航空工业承载着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大历史使命,加快发展航空工业十分重要和紧迫。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为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海洋权益、保护国家核心利益不受侵犯,迫切需要建立强大而先进的空中力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发展通用航空势在必行;经济全球化使得航空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对干支线民用飞机的需求巨大。

这一切都表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强大的航空工业。按照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未来我国将重点发展先进航空武器装备,加快C919大型客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与新舟系列涡桨支线飞机研制和产业化进程,大力开发通用飞机、直升机和通用航空产业,同时通过进一步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科技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增强航空发动机和系统自主研发能力,健全产业配套和服务体系,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航空工业体系。

轻工业:

繁荣市场、稳定出口、

扩大就业、满足消费

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承担着繁荣市场、稳定出口、扩大就业、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行业贯彻落实《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六项政策措施》、《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不断推动轻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和丰富国内市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保持我国轻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生产平稳较快增长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努力推动轻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轻工行业积极落实规划各项政策措施,通过财政政策、商贸政策的支持,努力做好“家电下乡”工作,列入家电下乡补贴范围的有9类产品,其中白色家电6类,有效地带动了内需,拉动了消费。国家大幅提高出口退税率,部分模具、玻璃器皿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11%;箱包、鞋、帽、伞、家具、寝具、灯具、钟表等商品的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部分商品实行出口零税率政策。

调整税制结构,减轻轻工企业税收负担。2008年实施《企业所得税法》,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以轻工行业中小企业为主体,低档优惠税率大幅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同时,轻工行业积极办好了会展经济,开拓了市场,每年举办的轻工行业展会达上百个,形成了“中国轻工业十大品牌展会”和“中国轻工业优秀特色展会”,成为了行业扩大内需市场、交流信息的重要载体。

经过轻工行业上下不断努力,2010年,全部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 。“十一五”期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5%。家用电器、皮革、塑料制品、食品、家具、五金制品等行业1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努力化解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进一步巩固了我国作为世界轻工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地位。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贯彻落实《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发布了轻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并重点在家电、轻工机械、五金制品、照明电器、缝纫机、电池六个领域做好规划的落实工作。通过不断加强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了行业技术水平,组织实施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近2500项。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全部26个行业中,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了95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国的13%。

“十一五”期间,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取得积极成效,全行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项,其中部分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产业集聚程度明显提升,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产业集中度高、专业化强、分工明确、特色突出,土地集约使用、污染集中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的特点更加突出,已逐步形成从原材料加工、生产到销售服务一条龙的完整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支撑作用。

2010年,我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轻工业产业集群近300个,是“十五”期间的2倍,年产值约3.6万亿元,占轻工业总产值的26%左右,涉及就业人数达1000万人。行业和产品节能减排力度明显加大,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水的循环利用效率,重点行业综合消耗明显下降。造纸、发酵、啤酒等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和多数大中型企业实现了增产不增污。

通过实施绿色照明工程、能效标识管理、环境标志认证、节能产品认证、节能惠民工程等,对企业生产绿色节能产品发挥了引导作用。以财政补贴形式在全社会推广使用节能灯3.6亿只,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加快推进农用薄膜、日用玻璃和铅蓄电池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进行业循环经济发展。

不断推动自主创新能力

和质量品牌建设

一是推动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创新项目大幅度增加,装备自主化速度加快,中低端装备基本国产化。造纸、家电、塑料制品、皮革、照明电器、陶瓷、日用化工、电池等行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关键设备和成套装备并进行了消化吸收,形成了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在科研领域已经形成一支以轻工院校、重点轻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研发队伍,并且建立了相应科研机构和配套的科研基础设施,形成了以企业为中心、引导行业创新的主体力量。

二是通过加快完善轻工业标准化体系,提高了轻工行业标准化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共完成制修订国家标准1182项,行业标准639项,部分行业牵头组织或参与了国际标准制修订。在修订并完善标准体系的同时,大力提高产品质量检测水平、检测方式和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手段逐步同国际接轨,并大量采用国际标准,部分行业的国内标准甚至高于国际标准,提高了国际市场对我国检测及认证结果的认可度。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检测方式及质量控制手段逐步同国际接轨,轻工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三是在推进品牌建设方面,出台并积极落实了《关于加快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推动家电行业品牌建设,建立品牌评价机制,指导行业定期发布品牌报告,加强品牌培育过程的动态监测。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品牌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重点行业品牌集中度、品牌附加值、产品利润率进一步提高,骨干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品牌经营管理能力明显增强,海尔、格力、茅台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品牌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引领行业发展,在国际市场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努力拓展国外市场

十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轻工行业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参与广泛的国际竞争与合作。2010年,轻工业主要商品出口额3555亿美元,比“十五”末期增长83.1%。出口交货值20972.8亿元人民币,比“十五”末期增长77.66%,“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增长12.18%。产品出口到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作为轻工产品国际制造中心和采购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出口贸易方式、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比重增加,新兴市场比重加大。一些有条件的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到境外办厂,提高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海尔集团、康奈集团、格力集团为龙头的轻工企业参与巴基斯坦海尔工业园、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和巴西生产基地建设等。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方面,造纸、自行车、饮料、电池、陶瓷、皮革、家具、家用电器、化妆品等行业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食品工业:

行业高速发展,带动农业、

服务业及相关制造业发展

食品工业承担着为我国13亿人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食品的重任,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十六大”以来,在食品市场刚性需求拉动下,食品工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78078.32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为9.1%,有力带动了农业、流通服务业及相关制造业发展,在保障供给、扩大内需、抑制通胀、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行业增长态势良好,

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十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顺应消费市场需求变化,加快推进食品工业转型升级,着力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超额完成“十五”、“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主要指标,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3.2万家,较2002年增长32.1%;实现现价食品工业总产值71293.5亿元,比2002年增长281.4%,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7.9%增至9.1%;实现利润总额4703.8亿元,比2002年增长459.5%;完成销售产值69773.2亿元,比2002年增长304.1%。

从各细分行业看,与2002年相比,农副食品加工业行业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完成销售产值增幅最高,增长了322.2%;其次是饮料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增幅分别达到283.2%和277.2%。在此期间,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2011年,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总额为9790.4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4倍,是“十五”末的5.3倍,增速高出全国投资增速13.7个百分点,比全国制造业投资增速快5.7个百分点,较2002年增长16.6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1.0%增至3.2%。在细分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2年分别增长69.9、42.8和27.7倍。

产业结构升级加快,

市场供应更加丰富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食品工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也促进了食品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变化。食品行业适应新变化,全力推进结构调整,推动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对乳制品项目等实施了行业准入,淘汰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行业落后产能,推进饮料等行业向健康需求转型,加快发展冷冻食品等新生行业。

按照“品种、质量、品牌、服务”的要求,全力保障重点日用食品生产供应,增加特殊食品、功能食品和专门人群食品的供应,丰富花色品种,优先发展名优食品,支持自主品牌开发,满足了市场多层次消费需求。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主要食品产量稳步增长,有力保障了13亿人口的食品供应。2011年,在29类列入工业统计食品中,有15类食品产量增长速度超过二成,26类增长超过一成。其中小麦粉产量11677.8万吨,同比增长24.1%,软饮料产量11762.3万吨,增长22.0%。

产品结构向多元化、优质化、功能化方向发展,细分程度加深,深加工产品比例上升,新产品不断涌现,规格档次齐全,形成了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和饮料、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造业4大类、22个中类、57个小类共计2万多种食品,基本满足了国民对食品营养、健康、方便的需求。

产品质量得到稳步改善,

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食品工业仍然存在发展方式粗放、质量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等问题,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建立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国家有关部门注重加强食品行业标准体系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研究建立“以预防为主”的食品质量安全溯源机制及质量保障体系,出台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要求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两项行业标准,发布了乳制品等6个行业的标准实施指南,建立了安全追溯体系和综合信息平台,食品安全工作和政策体系逐步健全。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创造性地在部分地区开展了乳制品、肉类加工、调味品、葡萄酒、饮料等行业诚信试点工作。截至2012年2月,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目前,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保持向好趋势,试点企业诚信意识明显增强,产品质量稳步改善,产品总体合格率不断提高,23大类3800多种加工食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批次抽样合格率由2005年的80.1%提高到2011年的90%以上。

技术装备水平较快提升,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为解决好关键技术与装备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等突出问题,我国食品工业深入实施技术改造,大力支持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进重点装备自主化,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增强,对推进食品工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谷物磨制、食用植物油、乳制品、肉类及肉制品、速冻食品等行业的大中型企业的装备水平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集中力量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自主装备水平与国际差距有所缩小。食品物性修饰、非热加工、高效分离、风味控制、大罐群无菌贮藏、可降解食品包装材料等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制开发了200m2冷冻干燥、200吨/天油菜籽冷榨、800MPa高压杀菌、60000瓶/小时高速贴标和中小型螺杆挤压膨化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加工关键装备。

苹果浓缩汁、马铃薯淀粉和全粉、生猪自动化屠宰、中小型乳制品生产以及饮料热灌装等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了从长期依赖进口到基本实现自主化并成套出口的跨越。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除美国、德国之外少数几个可以制造食品冷加工、高效能太阳能干燥、大型连续成套高技术设备的国家之一。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产业布局趋向合理

着眼于培育和壮大食品工业龙头企业,深入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食品工业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涌现出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2010年,产品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食品工业企业有27家,比2005年增加了15家,其中超过千亿元的企业2家,1家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

产业集中度稳步提升,乳制品行业10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73.5%,制糖行业10强企业产量占全行业的64.3%,啤酒行业年产100万千升以上的15家企业集团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的89.6%;饮料行业10强企业产量占全行业的53.9%。

为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指导下,食品工业大力推进产业转移和区域间产业协作,引导食品企业持续向主要原料产区、重点销区和重要交通物流节点集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了黄淮海平原小麦加工产业带,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大米加工产业带,东北和黄淮海玉米加工产业带,东北和长江中下游、东部沿海食用植物油加工产业带,冀鲁豫、川湘粤猪肉加工产业带,东北、西北、中原牛羊肉加工产业带,环渤海、西北黄土高原苹果加工产业带等。中西部地区农业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为食品产业优势,东中西部食品工业产值的比值由2005年的58.3∶23.1∶18.6,转变为2010年的51.6∶29.3∶19.1。

纺织工业: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纺织行业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六大”以来,纺织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行业规模持续增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质量效益大幅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为实现纺织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行业规模和效益持续增长

十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从上游纤维原料加工到服装、家用、产业用终端产品制造不断完善的产业体系。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纺织行业深入实施行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加快推进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截至2011年底,规模以上企业35891家,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4787亿元,是2002年的4倍;实现利润总额2956亿元,是2002年的近9倍;销售利润率达到5.5%,创历史最好水平。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011年,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服装等产品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位,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的地位。其中,纺织纤维加工总量达到4310万吨左右,是2002年的2.4倍;化纤产量3362万吨,是2002年的3.4倍,占全球化纤产量的60%以上;纱产量2894万吨,布产量620亿米,分别是2002年的3倍和2倍。

行业出口稳步增长

纺织行业对外依存度较高,出口一直是影响行业平稳运行的主要因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纺织工业约30%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占有率连续十余年位居全球首位,但出口市场近50%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尚未形成多元化格局。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纺织行业出口大幅下滑,企业赢利能力下降,生产、效益增速均降至历史低位,陷入多年未见的困境。

为稳定纺织工业国际市场份额,扩大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国家制定实施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先后四次上调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优化调整了天然纤维(棉花、麻)及化纤原料进口总量以及暂定税率,及时纾缓纺织企业困难,推动行业出口回升向好。

2010年,纺织行业产销、效益、出口增长速度已经基本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全行业继续巩固应对危机的成果,2011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额2479亿美元,占全球同类贸易的比重超过35%,比2002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847亿美元,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682亿美元,较2002年提高了4倍左右。纺织行业一般贸易比重达到75.4%,比2002年提高1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占比由2002年的9.7%提高到2011年的50%以上;直接出口欧美主要消费市场占比由2002年的22%提高到2011年的4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纺织行业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优化布局为重点,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国家先后于2005年、2010年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行了修订,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十年来,纺织行业最终产品结构由过去以服装加工为主发展为服装、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三类最终产品同步发展,纤维消耗量的比重呈现明显变化,服装用纤维占比下降,家用、产业用纺织品快速发展,纺织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2011年,家用纺织品在纤维加工总量所占比重达到30%以上,产业用纺织品占比超过20%,分别比2002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化纤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原料支撑,在纺织原料中占比达到72.5%,基本满足了纺织工业对原料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为规范能耗高、污染排放量大的印染和粘胶行业发展,有关部门将印染、化纤落后产能列入国家强制的淘汰落后产能目录,加快了印染、化纤行业技术装备的更新,并先后制定发布了《印染行业准入条件》、《粘胶纤维行业准入条件》,明确了新建和改扩建企业的建设地点、技术装备、质量管理、能耗取水定额以及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将准入条件适用范围扩展到已有企业,有力促进了存量产能和现有企业加快提高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与此同时,我国纺织品服装内销市场快速增长,规模以上企业内销产值比重由2002年的66%提高到2011年的83%。纺织产业聚集化发展明显加快,至2011年底已形成纺织产业集群176个,集群产值占到纺织工业产值的40%以上。

技术装备水平和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巩固和提高纺织行业竞争力,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纺织机械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和《纺织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目录》,支持纺织装备、化纤新材料、新型纺纱织造技术工艺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先进技术装备投资和技术改造力度,新技术、新装备应用比例明显提高。

截至2011年底,全行业三分之一以上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棉纺织行业继续向连续化、自动化、高速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先进设备比重达到76%;化纤行业广泛使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产化新型聚酯及配套长短丝技术装备,涤纶、氨纶、粘胶纤维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化纤差别化率提高到50%左右,人均产值达到150万元,较2002年提高2倍;大中型毛针织企业基本实现纱线无结化,精梳产品100%无梭化,粗梳产品80%无梭化。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则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加速退出,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取得明显成效。

“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30%,单位增加值取水下降30%,回收再利用纤维达到400万吨。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取得突破,多项高新技术实现从无到有的实质性转变,一批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和先进装备在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高强聚乙烯、芳纶、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实现产业化突破,多数技术及产品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棉纺、毛纺、针织面料及一批化纤面料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纺织行业面料自给率达到95%以上;纺织机械重点攻关产品均已实现批量生产,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纺织装备的市场占有率由2002年的不足50%提高到2011年的65%以上。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带动了全行业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02年的3.5万元/人年提高到2011年的14万元/人年左右。

自主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纺织行业品牌建设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广大企业坚持质量、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品牌价值体系,形成了通过市场竞争、市场检验、加强品牌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科学管理、提升品牌贡献率的共识,掀起了创建自主品牌的热潮,这也标志着我国纺织行业已经开始从承接国际纺织加工环节转向发挥自主创造力的新时期。国家也加大了对纺织行业品牌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支持建立了自主品牌数据库和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网,建设了一批品牌企业研发中心和营销系统,认定了一批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加强对品牌建设知识和人才的培训,引导全行业积极创建品牌。

在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支持下,纺织服装企业更加注重研发设计和品牌创建工作。目前,我国服装出口正由OEM(加工生产)方式加快向ODM(设计生产)和OBM(品牌生产)转变,自主品牌出口比重逐年提高。截至2011年底,全行业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超过180个,驰名商标超过200个,一批知名品牌进入国际市场。一批优势企业开始尝试进行品牌的国际化运作,吸引国际智力,收购国外品牌,在发达国家建立研发中心和设计室等。

产业转移有序推进

随着东南沿海地区各项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涨,中西部地区临近原材料产地、劳动力供应丰富等优势逐渐显现,纺织行业特别是服装及纺织初加工行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引导产业有序转移,相关部门和地方加强衔接,通过组织全国性的纺织产业转移工作交流会,搭建企业和园区对接平台,推进区域间产业承接。

东部地区通过产业转移和构建跨区域产业链,加快了产业优化升级。中西部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在创新和升级中承接转移,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0年,中部地区纺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487亿元,同比增长46.7%,西部地区投资额为374亿元,同比增长44.3%,投资增速分别较东部地区高出27.7和25.3个百分点。2011年,中西部地区纺织产值占全行业的比重已从2009年的17%提高到21%。

医药工业: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抢险救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六大”以来,医药行业形成了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中药饮片、中成药、生物与生化制品、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加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行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为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共同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结合医药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区域结构、出口结构等五项结构调整的任务和目标。制定了鼓励技术创新、加强技术改造、完善药品价格招标政策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为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积极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环境,完善了药品价格政策、医保政策、药品集中采购政策、药品监管政策、药品及医疗器械注册审评审批机制和标准。

此外,设立和实施相关的扶持专项,积极推动支持符合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方向的项目;通过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投资产能过剩的化学原料药品种。近几年医药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产品结构方面,新产品不断投放市场。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可生产化学原料药(以通用名计)1600多个,化学药制剂4600多个,中成药9100多个,生物技术药物800多个,各类医疗器械11000多个。

组织结构方面,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华润医药集团等工商一体的骨干企业集团通过并购重组迅速扩大规模,实现了产业链整合和市场竞争力提升。

区域结构方面,目前已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医药工业集聚区,中西部地区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特色医药经济。

出口结构方面,化学原料药和医疗器械逐渐成为医药产品出口的主力,其中在化学原料药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化学原料药出口国,维生素、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大宗原料药主导了国际市场,他汀类、普利类、沙坦类药物等特色原料药逐渐成为新的出口优势产品。医疗器械方面,监护仪、超声诊断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等出口额在国际贸易中居前列。

医药技术进步成效显著

近些年,我国加大了对医药创新的支持和投入,实施了多项国家科技计划及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重点发展预防和诊断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的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支持对治疗常见病和重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药物和现代中药研发,加快发展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和人工器官、临床诊断治疗康复设备。仅“十一五”期间,投入近200亿元扶持医药创新项目。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成效明显,埃克替尼、盐酸安妥沙星、丁苯酞、重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等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药物获批上市,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重组人源化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等单抗药物实现产业化,医疗器械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阿莫西林、维生素E等一批大品种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以企业为主体的医药创新体系得到加强,建立了一批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构建高水平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平台,企业获取专利的数量和以企业为主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的比重大幅度提高,江苏恒瑞、浙江海正、天士力、神威药业、深圳迈瑞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

医药行业基础管理得到加强

为落实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医药工业由大变强,我国先后制订了医药行业“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为制定各项政策和地方政府开展行业管理提供了依据。同时,完善了医药统计制度并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分析。到2011年,纳入统计范围的全国医药工业企业达到7000多家,直报数据的企业达到2700多家。

医药统计数据的权威性逐步确立,相关数据在国家有关部门研究经济运行时得到普遍采用。在医药统计的基础上,行业运行监测和分析得到加强,有效发挥了对医药行业管理的指导作用。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有序推进,《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品安全性检测标准明显提高,药品注册申报程序进一步规范,不良反应监测和药品再评价工作得到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正式实施,药品电子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对药品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药品应急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由于自然环境恶化和经济社会环境变化,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国务院相关部门加强了以国家医药储备制度为核心的药品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药品应急保障能力。中央与地方两级医药储备得到加强,增加了实物储备的品种和数量,新增了特种药品和疫苗的生产能力储备,在应对突发事件和保障重大活动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2003年应对“非典型性肺炎”疫情中,组织相关企业加大生产力度,保障抵御“非典”所需的呼吸机、X光机、诊断仪器、抗病毒药物、激素等医药用品的市场供应,中央储备单位高效工作,确保相应的医药物资及时调运到疫情防控一线。在2009年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过程中,在短时间内协调各项资源,顺利完成了2600万人份抗病毒药物和1.55亿剂疫苗的应急研发、扩产改造、生产和储备调运任务,有效满足了疫情防控的需要,为最大限度降低此次新发传染病对我国民生和社会经济的冲击作出了贡献。此外,药品应急体系在应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突发事件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国庆60周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提供了安全保障。

基本药物生产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保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达到一定比例。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督促企业积极参加招标采购,支持中标企业及时生产保证供应,建立基本药物储备,完善医药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鼓励支持基本药物健康发展;建立并规范了政府主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加强了执行过程中生产供应环节的监测;加强了传染病治疗药品和急救药品类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基本药物生产整体平稳有序,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用药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十一五”期间,医药工业快速发展,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加强,发展势头良好,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医药工业完成总产值15708亿元,十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21.9%,较十年前翻了接近三番。各子行业实现了全面发展,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中药(含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生物生化制品、医疗器械(含仪器设备及器械、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药装备等,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

医药工业效益同步增长。2011年实现利润总额1577亿元,十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24.3%。伴随医药产业规模不断增长,我国涌现出一批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与十年前相比,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由2家增加到2011年的近30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从无到有,2011年增加到近10家。广药集团、修正集团、扬子江药业、哈药集团、上药集团、石药集团、北京同仁堂、山东威高等大型企业集团规模不断壮大。

医药出口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医药工业出口交货值达到1440亿元,十年间复合增长率为19.6%。药品生产和研发加快与国际接轨。截至2011年底,国内通过美国FDA检查和获得欧盟COS证书的化学原料药品种达到300多个,通过美国和欧盟cGMP认证的制剂企业达到30多个,在欧美注册的制剂品种达到20多个。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境外投资设立研发和贸易机构,提升研发能力,贴近市场需求。境外产业投资从无到有,已有数家医药企业在印度、瑞典等国际主要药品市场设立生产企业,为我国医药工业国际化发展探索出新的途径。

作者:龚信

第3篇:维护十九大新宪法权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摘要: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新时期,必须继续坚持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地维护宪法权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宪法的实施,加强监督力度,在依法治国实践过程中建立、健全维护十九大新宪法权威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作用。

关键词:十九大;宪法权威;党的十九大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下文简称党的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上,树立的又一座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维护十九大新宪法权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1.宪法权威

1.1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人民意志、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三者的高度统一,是立国之根基、是强国之重器[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基本方略、基本路线、基本理论以及重大战略决策宪法化的集中体现。我国要想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宪法尊严,实现宪法的顺利实施。

1.2权威的概念

权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支配,二是服从,前者是一种使人服从的力量,后者是人对权力的认可、支持与服从。规则的稳定性、规则的明确性、规则的权威性以及规则的一致性是法治的根本特征,这里所谓的规则,具有平等适用、程序保护、第三方执行、不溯及既往以及公开的特征。法治社会之中,规则也有着稳定性的特征,也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转移[2]。法治社会之中,法律、宪法拥有最高的权威,也就是说,任何人也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这种权威,则必须承担法律后果。

1.3树立宪法权威,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的权威在于树立。树立宪法权威,便是树立国家主权、人民主体地位以及党领导一切的至上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机关、各政党、各武装力量、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准则,且要承担保证宪法顺利实施、维护宪法尊严的职责。纵观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对宪法权威的树立,并注重宪法的有效实施与自觉遵守。

宪法的权威还在于实施与维护。实施与维护宪法权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于维护党的宪法权威与政治权威、加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巩固党的宪制基础与执政地位、提高党的依法执政水平与依宪执政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与维护宪法权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于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依法治理能力与依法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实施与维护宪法权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于巩固政体、维护国体、保证国家领土完整、保证民族团结,起着积极的作用。实施与维护宪法权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于保障国家法治的权威与统一、对于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建设法治中国,产生着良好的影响。

为了深化依法治國实践,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法治新征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体系,必须更加重视对宪法权威的树立与维护,并要积极加强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力度,全面贯彻宪法的实施,并使其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2.维护十九大新宪法权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我国宪法学理论进行创新与发展,从而才能更好地维护宪法权威。

2.1将推进依法治国与维护宪法权威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加快对法治中国的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要求。要想要加快对法治中国的建设,应将推进依法治国与加强宪法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其贯彻落实到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以及全民守法等环节中去,实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推动法治国家建设、法治政府建设以及法治社会建设的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促进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之间的有机融合、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之间的有机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法治文化[4]。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指示,推进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以良法推动国家发展,确保善治,与此同时,构建法治政府,实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文明执法,在真正意义上将维护宪法权威与推进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权威有机结合起来。

2.2积极加强对宪法的宣传教育力度

加强对宪法的宣传教育力度,应将学习宪法精神、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者有机联系起来,将实施宪法、宣传宪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广对宪法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均对宪法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与掌握。维护人民的合法权力与根本利益,保证全体公民均能依法享有权力、履行义务,保障人民群众能够保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与国家政治中领略到宪法的尊严、体会到宪法的权威、感受到宪法的魅力、体验到宪法的温暖。

加强对宪法的宣传教育力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与多种路径,主要包括宪法有效实施以及宪法宣传教育两种形式,路径包括组织全体公民参与宪法教育活动、深入推广宪法宣誓活动、开展合宪性审查活动、对违宪行为依法给予查处、确保宪法基本权利的严格落实等等。通过加强对宪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利于缩短宪法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可以将抽象的、高高在上的宪法条文,转变为符合人民群众社会生活需求与基本政治诉求的具体方式,从而使宪法由以往的“软法”“闲法”变成了刚性之法、可用之法、行动之法。具体实践过程中,在致力于实现宪法“脱虚向实”的同时,也要不断强化、深化人民群众对宪法的认同感,不仅要使人民群众对宪法产生法治认同、政治认同,还要使其对宪法产生情感认同、思想认同以及事实认同。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十九大新宪法权威,是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有效途径。基于此,需要不断加强对新宪法的研究,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从而更好地推动国家治理法制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林.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定不移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1):14-22+148.

[2]郎志恒.弘扬十九大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J].公民与法(综合版),2017(12):60.

[3]李森.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增强法治观念——总公司举办法律知识竞赛[J].城市公共交通,2017(12):59.

[4]车克欣.以十九大精神指引人大工作创新发展[J].北京人大,2017(12):35.

作者:柳亚蓉

第4篇:喜迎十九大活动新闻稿

青春喜迎十九大 不忘初心跟党走

——华山教育集团轨道运校皋兰校区喜迎“十九大”系列活动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华山教育集团轨道交通运输学校皋兰校区积极通过座谈研讨、主题学习、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教育工作和系列活动,在全校师生中间营造喜迎十九大的良好舆论氛围,广大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最佳的精神状态、优异的工作和学习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全体师生观看纪录片《辉煌中国》和政论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辉煌中国》,分别是《圆梦工程》《创新活力》《协调发展》《绿色家园》《共享小康》《开放中国》。全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通过壮观震撼的大规模航拍现场、生动鲜活的百姓生活现场、激动人心的生产一线现场,呈现出“大美中国、大爱中国、龙腾虎跃、蒸蒸日上”的动人场景,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真抓实干,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展示五年来中国人民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真实记录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全片共分《举旗定向》、《人民至上》、《攻坚克难》、《凝心铸魂》、《强军路上》、《合作共赢》、《永立潮头》七集。全片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五年来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展现决策理念、重要顶层设计酝酿提出的时代背景、深刻内涵和奋力推进过程,充分表现了党中央继往开来、逐梦前行的勇气、担当和智慧,全景展示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壮阔征程,生动讲述五年以来打动世界、激荡人心的中国故事。

经学校组织,我校全体师生利用晚自习观看,了解国家的发展和取得辉煌成绩,增强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幸福感,使全体师生树立远大人生理想。

二、喜迎“十九大”画展

翰墨飘香,丹青溢彩。10月17日,我校在社团联合会的组织下,开展了喜迎“十九大”为主题的画展。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以书言志、以画寄情,来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本次主题画展,充分展示了我校师生的人文素养,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班主任“五本一台”及教师教案展评

“五本一台”,即班会记录本、班务记录本、谈话记录本、学分绩考核本、工作日志本及学生台账,是班主任老师管理班级的第一手资料,记载着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思想、理念和方法。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教师授课的依据。我校为了加强过程管理,规范教学常规,及时发现和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推广优秀经验,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我校于10月18日下午3:00进行了班主任“五本一台”和教师教案的展评活动。

在展评中,老师们各自翻阅着其他老师的“五本一台”和教案,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对不足之处又提出改进意见,老师们也纷纷表示愿意接受同事们提出的意见,老师们都表示要借鉴他人的好做法,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运用。最后,经过评比卢文静老师和刘江红老师的“五本一台”均获得“优秀五本一台”,卢文静老师和李洋洋老师的教案获得“优秀教案”。

展评后,李校长进行了点评。他讲到:通过检查发现绝大多数老师教案能够根据实际作出详细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在重点知识讲解和难点突破的方法上能用红色笔批注,教案布局美观;多数青年教师都能把各个环节的过渡语言认真地设计,教案书写页数较多。但也存在不足,部分教师教案备注和课后反思写得不够详细、深入,欠缺时效性,没有全面的将教学得失及时整理并且写出详细改进措施等。最后,李校长讲到:希望全体教师以此为展评契机,多交流、多讨论,进一步优化自己的“五本一台”及教案,改进学生管理办法和教学方法,提升管理班级的能力和教学效能,争创带班和教学典范。

我校将继续开展“模块化”教学、“第二课堂”、金秋十月“书画展”、“青春励志”演讲比赛、校园篮球赛、示范课等系列教育教学和社团活动,将校园文化建设推向新高潮,为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献礼。

第5篇:喜迎十九大主题征文:喜迎十九大永远跟党走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范文大全

(可编辑)

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喜迎十九大主题征文:喜迎十九大永远跟党走

来源 课 件 5 K j.o M 2 喜迎十九大主题征文:喜迎十九大 永远跟党走

打开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史册,这里记载着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记载着共产党人的英雄壮举;记载着九十六年的历史沧桑、风云变幻!九十六年,一段记忆,一种成长,全部融入在这鲜红的党旗中;党是我们心中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一首让我们永远欢唱不息的赞歌!

艰苦的长征走出了共产党人宝贵的乐观奋斗精神,造就出了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也练就了共产党人的真性情、真本色。打日寇、推独裁,经过血的洗礼,新中国终于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让世界听到了中华民族的呐喊,那声音响彻寰宇。建国之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满目疮痍。中国共产党深深知道“建立新中国难,建设新中国更难”,但是,中国共产党人没有惧怕,一如战争时期的气概,勇敢地摸索……

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而今,革命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的手中,历史的责任落到了我们的肩上,在党带领下我们如何书写新的历史篇章?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是我们党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提出的新要求。

讲党性,就是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重品行,就是注重思想道德修养,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百行德为首,德是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因此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注意防微杜渐,以高尚追求树立良好形象,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作表率,就是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不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作用。爱岗敬业、善思笃行,做业务精通的表率,作风踏实、潜心干事,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在各个方面都自觉地做群众学习的榜样、行动的楷模。

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在回顾党95年历程的基础上,告诫全党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他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对共产党员提出的更高标准、更高要求。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是时代的号召,它吹响了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主攻的冲锋号;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是时代的最强音,它反映了党领导全国人民满怀胜利的豪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磅礴勇气;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是时代赋予广大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它讴歌了千万共产党员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敬业奉献、顽强奋斗的实干精神。

来源 课 件 5 K j.o M 2

4

第6篇:喜迎十九大心得体会:喜迎十九大,恪守“三个不能忘记”

再过两天,万众瞩目的党的十九大就要召开了。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迎十九大,为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打造良好干事环境,确保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全党上下、全国上下,必须站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战略高度,始终恪守“三个不能忘记”,务实高效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不能忘记向党看齐。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治国理政才有方向、有章法、有力量。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总书记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对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党就一定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喜迎十九大、宣传十九大,更加应该将一心向党、向党看齐摆在首要位置,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7·26”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并以此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抓好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不能也不允许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能也不允许妄议党、妄议中央。

不能忘记躬身为民。国以民生为本,社稷为民而立。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为官从政,都必须始终做到一心为民、躬身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将这些愿景变成美好的现实,也就给百姓吃下了“定心丸”。因此,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公仆,必须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常怀为民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始终将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和群众想到一起、干在一起,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本利益,不能也不允许与民争利。

不能忘记担当作为。担当作为,是做人之本、成事之要、为官之魂。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当前正值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前进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直面各种矛盾和问题,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大胆开拓创新,努力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党的十九大将开启新时代、开辟新境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是伟大的新长征,必须坚定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信心,坚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坚定攻城拔寨、不胜不休的恒心,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和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力有序有效的思路举措取得新成就。全党全国要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积极作为、奋发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以及上级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任接着一任抓,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持续推进,以“绣花”功夫将具体工作做细做实,不搞形象工程、面子事业,不搞带有长官意志的翻烧饼、摊大饼。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十九大,将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必将引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入新阶段,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振奋精神,以良好精神状态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跑好“接力赛”、走好“新长征”,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接续努力。

第7篇:喜迎十九大

立足岗位做贡献 我为党旗添光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演讲比赛,和大家一起感受党的光辉和雨露。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我为党旗添光彩>。

96年弹指一挥、岁月无情;96年历史沧桑、风云激荡;96年英雄辈出、情深意长。近一个世纪已经过去,有多少仁人志士在庄严地宣誓;有多少革命英魂在激励着我们。您是导师,教导我们正确的思想;您是灯塔,照耀我们前进的道路;您是旗帜,指引我们胜利的方向;这导师、这灯塔、这旗帜,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翻开新中国的史册,一步波澜壮阔的画卷跃然纸上。党一直带领人们在振兴中华的道路上坚韧求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像绽放于天幕下璀璨的明星,显示党的无穷智慧和创新精神。在党的带领下,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祖国从一穷二白,人民几乎食不果腹,到实行改革开放,全国实现小康并步伐有力的向更好的生活迈进。在这其中出现在多少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又出现了多少一心为民的人民公仆。他们像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阐述了党的光辉,感动着你我的内心,点燃了你我心中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

打开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史册,这里记载着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这里记载着共产党人的英雄壮举;这里记载着九十年历史沧桑、风云激荡!96年!一段记忆,一行不屈,一种成长,全部融入在这鲜红的党旗中,党是我们心中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一首让我们永远欢唱不息的赞歌。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从来都把能以忠诚为党旗添彩、用大爱来熔铸师魂当作无上的荣光,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一种实现理想的热烈情感,这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一种生命潜能的充分迸发,这是一种脚踏实地的不懈追求。是的,我愿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太阳底下最美好的事业,怀着这种追求,捧着这颗恒心,带着这股力量,我踏上了这三尺讲台,走向了教育这片热土。

浪花为什么璀璨夺目,是因为大海的波涛汹涌;大海为什么无边无际,是因为有清泉汩汩(gu),源源不断。我深深的知道新的时代创造着新的世界,而新的世界期盼着新的一代,教室放飞的是希望,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粉笔划过画出的是彩虹,我不会后悔我的选择,我要趁着青春的美好年华,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用激情、热血去谱写教育的辉煌,让党旗舞动得更加光彩夺目。

喜迎十九大,我们为党旗添光彩!我们的生命,一定会因为党旗的辉映而更加精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喜迎十九大,党的光辉照我心”演讲稿

敬爱的XXX,亲爱的XXX: 大家好!我是来自XXX的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喜迎十九大,党的光辉照我心》!

光阴似箭,斗转星移,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96年的光辉历程,即将迎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还记得1921年7月23日,那个令国人难以忘怀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它标志着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共产党就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革命的前程。这个由50多名党员组成的组织,领导着全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救国、建国、兴国、强国之路。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之前那积贫积弱、任人欺凌的旧中国了,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也奔向了小康。我们身边的变化更是目共睹的,就如我7年前入住新小区时,周边的街道冷冷清清,鲜有店铺营业。 但是如今你瞧:一座座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仅这两年我们相城区,繁华中心、万家邻里、欧尚超市、天虹商业、圆融时代广场等大型商业中心陆续开业,一派繁荣景象,真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 走出家门,便利的交通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快捷方便,瞧!马路拓宽了,新建的中环高架几乎互通了整个苏州市,连地铁都修到家门口了,心中的幸福感怎能不与日俱增? 放眼国家,近年来,国防科技突飞猛进,神州10号、11号相继升空,首艘航母——辽宁舰已初具战力,国产航母也即将闪亮登场,而军舰又如“下饺子”般列装部队。在世界领域中„„

第8篇:喜迎十九大

喜迎十九大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此乃国家一大盛事喜事,全国人民都在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而努力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自从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以来,我个人觉得在各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我都很尽职尽责。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懂得了党员的职责和义务,时刻拿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下是我近段时间的学习心得。

第一,应该坚持勤奋学习。入党积极分子要端正入党动机,首先要加强学习。一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要认真学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学习的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自觉的、理性的高度的过程,也是树立正确入党动机的思想基础。二是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水平。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即便承诺再多,再好,那也是空谈。我们必须求真务实,积极学习一切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发现现实的社会问题并加以反思,培养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三是学习好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党章对党的性质、宗旨、最终目标、指导思想、基本路线和党员的条件、权利、义务及党的纪律、作风、领导、组织制度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通过对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了解党员的权利、义务,有助于我们为今后的学习树立一个正确的标杆。

第二,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世界局势在不断变化,知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在学习中起表率作用;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专业知识,用先进的思想和理论充实自己的头脑;培养个人文化修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只有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更加积极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较好地处理形形色色的问题;学习时事政治,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先进思想,多参与讨论活动,向身边的同学学习,交流经验,共同进步,更快的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第三,加强个人主观世界的改造,克服不正确的入党动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入党,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在我们争取入党的过程还常常会受到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的冲击,这就要求我们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并且认真对待党组织对自己的帮助和教育,注意提高自己共产党员的素质和修养,特别是思想上的进步,不断地提高个人思想觉悟,从而在思想上把入党作为孜孜不倦的终身追求,才能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受住更大的考验。

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问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要端正我的入党动机,要深刻地认识到入党,不是一种荣誉,而是责任,因此,就要有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忠实地执行科学发展观,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必须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一切苦难和危险时刻挺身而出;最后,还要有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的觉悟,带头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青春是年轻的岁月,是人生的精华,是每个人都会拥有的生命历程。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的青春应该如烈火一般燃烧,把所有的光和热献给自己的党,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大家口中的80后,我们也视共产主义为自己的信仰,永恒的追求。是什么让这样一群年轻人如此的执着?我相信,所有的人都知道,其实就是党旗下那熊熊燃烧的青春之火,赋予了我们无穷的力量。

风雨九十六载,江山依旧如此多娇,九十六年征程岁月峥嵘,九十六年征程金光灿烂。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向祖国献礼,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汇报人:

2017年10月12日

第9篇:喜迎十九大班会

喜迎十九主题班会教案

八6班

活动目的:

1.知道十九大召开的时间,了解中国梦的内涵,感受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变化。

2.了解仁人志士和革命先辈为“中国梦”奋斗的艰辛历程和崇高精神,激发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3.增进少年对“中国梦”的理解、认同和情感,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争当“好少年”,为实现“中国梦”做好全面准备。

活动对象:八(6)班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革命先辈、科技、体育等方面资料。

3、学生畅想中国未来。

活动重点内容:

1、讲述中国故事

2、体验中国发展

3、漫游中国未来

4、争做“时代好少年”

活动过程:

一、讲述中国故事

主持人甲:尊敬的老师

主持人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主持人甲: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

合:共同诉说中国梦。

主持人甲:有一颗饱经沧桑历程的心,那就是中国遥遥五千年的故事。

主持人乙:从黄帝开创历史到如今的我们了解历史,我们看到太多太多的事迹。

主持人甲:无数先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中国梦,无数领导人用他们的智慧指引着中国前进的方向。

主持人乙: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心中的伟人。(第一组展示自己搜集的重要历史人物。)

主持人甲:一个个伟大英雄的形象已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此时此刻,我们真想用自己的歌喉来赞美我们心中的英雄。(第二组唱《红星歌》)

主持人乙:中国梦是民族的梦,请第三组的代表为我们解读中国梦。(请第三组的代表:)

二、体验中国发展

乙: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甲:中国梦的口号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乙:有一颗闪亮神奇的星星,那是神舟飞船成功发射的故事。(第四组展示神舟飞船图片并解说)

甲:有一缕闪亮耀眼光,那是我们的国防军事的发展。(第五组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

乙:有一串闪亮的光环,那是中国奥运会、世博会赢得的一阵阵的掌声。(第一组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

甲:还有一片闪亮的绿,那是我们中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第二小组展示的图片)

乙:听,新农村建设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看,新农村建设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甲:改革开放造福了我们,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楼„„(第三组谈自己家的变化。)

三、漫游中国未来

甲:中国已光芒四射。

甲:中国梦还在继续。

乙:春风吹拂,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眼前神奇的电子白板,正向我们展示着富强的中国,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在我身上。

甲:我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嘴角轻轻咧开,怀着一份坚强,一份荣耀,一份铭记,轻轻捧着眼前的一切,如获珍宝,勉励自己,心中已准备好,种下中国梦,创造美好的未来。

乙:畅想祖国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让我们听听红领巾的心声。(第四组学生畅谈祖国的未来)

甲:我们用画笔勾勒祖国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光彩夺目。(第三组展示自己的画或手抄报。)

乙:我们是中国人,我们都共有一个梦,她叫中国梦! 甲: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我们的梦想一定可以实现。让我们高歌一曲,为梦想喝彩!(第一组齐唱歌曲《我相信》)

四、争做“时代好少年”

乙:有一片铭记的星空,那是你我奋斗的足迹。请同学们畅谈自己的梦想。

甲: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那位同学能说说呢的看法? 甲:一份信仰,一份怀念,一份奋斗,我们为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而努力。少年智则国 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大声诵读《少年中国说》(齐读)

五、班长做总结

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个人的梦想只有与中国梦保持一致的方向,为之去奋斗,才可能梦想成真。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也要帮助别人实现梦想,使一个个“小梦”汇成“大梦”。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 今天,在习爷爷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越来越强大,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像活动中表现的那样,把自己的理解与行动展示出来,拥有自己的梦想 ,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学习,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实现伟大复兴,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爱岗敬业演讲稿1下一篇:运营部维护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