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呈报报告的报告

2022-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常见的事后总结方式,报告的内容,是以严谨、准确为特点的,有效的报告一般都具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关于呈报报告的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关于呈报报告的报告

地方课改——关于杭州的报告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全面复苏和快速发展。

2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中等职业教育开始布局调整,发展趋稳。

进入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初步完成历史转型,进入内涵建设新时期。

杭州中等职业教育30余年的发展历史,既是浙江同类教育的代表,也是中国同类教育的缩影。

新时期内涵建设的突破口和重心选定课程改革。

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浙江省教育厅《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相继出台。在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2009年,凝聚多方心力的《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方案》正式印发。

从以编地方教材为主要途径、以编制专业教学计划为抓手、以校本课改实践为主要形式的“自发探索、规范设置、自主实践”阶段,迈向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主要依据的“多元推动、逐步推进”阶段。

从 “三段式”课程模式、“宽基础、活模块”集群式课程模式,转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 课程模式。

建立起能与现代产业和行业进步相适应的较为系统的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基本满足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多元需要,整体提升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为打造职业教育强市和强省奠定基础。

一个省会城市吹响中职课改的号角,并为全省和全国所瞩目。

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中的一切改革最终都影响和归结到课程改革。杭州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实践参考的样本,也提供了理论思考的案例。

对课程理念、课程开发、课程编制、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诸多方面进行改革,是事关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

我们对杭州的中职课改仍然充满期待,对浙江的中职课改仍然充满期待,对中国的中职课改仍然充满期待。

课改目标

通过5年努力,初步建立起与杭州区域产业和行业进步相适应,具有区域特色、职教特点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实施、管理及评价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这是杭州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伊始就确立的目标。

杭州市教育局局长沈建平强调,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就是要满足四方面的需要——

一是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为己谋生,为群服务”。它直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其发展必然是以“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的发展以及行业的发展服务,为人民的就业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终极目标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点上谋求人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和谐互动。杭州市区域经济发展和“三二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这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既要关注学生的某一单项技能的发展,更应该重视学生以关键能力为基础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反映到课程上,整个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都需要与之发生相应变化。一方面,必须着眼于构建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必须应对新的生产方式中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通过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创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是要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课程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始终处于“灵魂”地位,它是承载教育教学思想的主要载体,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多年来,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在教育理念、教学制度、组织管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是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根本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是要满足职教课程“理实一体化”的需要。当前,中职教育教学中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众多中职学校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却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学校学习了3年后竟然仍掌握不了。这虽然与学校实训设备不足有关系,但许多实训设备充足的学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仍然带有浓厚的学科体系特色,且主要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要传授内容。为此,杭州提出,中职学校应依据杭州“三二一”产业发展趋势以及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通过课程开发,以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工作过程、工作情境为导向,实现从学科知识为主线到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转换,建立有别于学科课程体系的项目课程体系,进而促进全市中职专业课程特色化发展。

四是要满足中职学生学习的需要。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的全面普及,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入学率越来越高,生源也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全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与前几年相比,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与现有的课程模式不相适应,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效果差。同时,中职学生应具备的社会适应、动手操作和其他方面的潜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因此,构建体现职业教育规律、适合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的课程模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杭州开展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课改管理

2009年2月,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转发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申报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基地学校的通知》。同年11月,杭州市教育局印发《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方案》,进一步统一课改思想,明确课改目标及实施工作的要求。

为加强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领导与管理,由杭州市教育局挂帅,成立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建立起以职教科研部门、高校课程专家为主的课改专家组,形成由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组织协调,以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为课改研发主体,联动行业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课改管理体系,形成“统筹管理、组织协调、上下互联、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多元化管理格局。

课改流程

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改革在实践过程中采取了“多方参与、团队协作、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整体思路。

首先,结合全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改现状,提供课改培训和交流平台,做到课改理念先行。

其次,根据杭州市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全市中职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采取分层分批选择专业,同时采取不同策略和方式逐步推进专业课程改革步伐。比如,重点对汽修、旅游、服装、数控、网络维护与管理、动漫、物流6个专业进行教学项目的开发,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重点对电子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烹饪专业进行人才需求的调研,集结多方力量,研发和制定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第三,创新项目课程评价体系,有效监控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新课改实施过程与成效,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相对应的是新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在征求了各中等职业学校意见与调研基础上,改革以往“一纸定分”的传统评价制度,而采用灵活多样化的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新的考核评价方式。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下发通知,各专业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和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对每个专业1~4门专业核心课程采取最合适的评价方式进行抽测。比如,计算机应用专业采取上机考核完成限选教学项目形式;商贸专业消费心理学科采取书面开卷,结合社会热点信息采取案例分析题形式;市场营销学科采取“专业基础知识+营销策划书(小组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完成)”形式。新的评价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第一,评价方式多样化,并注重过程性评价;第二,是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考核;第三,评价能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典型的工作方式方法,并获得相应的实践经验;第四,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职业和生活经验有联系,能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第五,有利于社会学习(如小组学习)或自主学习的进行。

【案例】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烹饪专业建立博物馆

2011年9月,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在校内创办烹饪艺术博物馆。馆内有上至公元前400多年的战国漆方耳耳杯,下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粮食出售证,将中国几千年饮食文化娓娓道来。烹饪艺术博物馆的创办,一方面填补浙江省烹饪类专业博物馆的空白,进一步提升学校烹饪专业的软实力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直接服务于烹饪教学,让未来的大厨们对中国饮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营造良好的文化熏陶氛围,拓展烹饪专业课改的深度和广度。

【案例】杭州汽修专业课重构评价体系

杭州“汽车运用与维修” 专业课程改革方案彻底改变以学科为主线的传统课程模式,它以面向“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形成以系列化的教学项目为内容的专业核心课程,和适应于现代学分制管理条件下的、可供学生选择的5大专门化方向的教学项目课程。

汽修专业课突破传统以笔试、书面作业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比如,发动机拆装考察外围零件的拆卸、配气机构及气缸盖的拆卸、活塞连杆组的拆卸、活塞连杆组的装配、配气机构及气缸盖的装配、外围零件的装配。这些围绕核心技能掌握程度设置的考核项目,引导专业教学课堂必须完全实施理实一体、项目教学,学生“做中学”,教师“做中教”,强化以核心技能的培养为专业课程改革主旨的课改理念。

课改载体

整合资源,组建团队,强强联合。这是杭州市对承担中职课改载体的安排原则。

杭州市以课改联系中心校为核心,以专业教研大组成员学校为中心力量,通过通力合作,如期完成烹饪、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商务、金融事务、化工、电子电工、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等多个专业的浙江省和杭州市课改项目。

课改主体

杭州市通过实践探索深深体会到,课程改革是一项需要多方人士参与的系统工程,其最理想的方式是结合具有课程改革所需能力的各方面人员,组成课程研发团队来分工合作完成。

国外的经验也是如此。邀请来自行业的有实际工作的专家,来自学校教学一线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以及来自研究部门的课程专家共同组成课程改革研发委员会,委员会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工作,形成多方参与的研究格局将更有利于提升课程研发效率。

杭州市职教研究室充分利用区域优质资源,积极发挥学校和专业教师的主体性,下发《关于组建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项目研究团队及成员名单》的文件通知,面向杭州市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征集专业课改研究人员,并联合全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高校专家、教科研机构的专家、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形成“四位一体”的多元化课程改革研究团队。

教师对课程改革精髓的掌握度以及整体素质水平将决定着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

杭州市注重课改的师资培训工作,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和研讨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地位。打造一支集“科研型、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为一体的中职教师队伍。

一是课改实施专项培训。针对旅游、服装、数控和汽修四大首批课改专业,围绕课程的计划性、教学的有效性和指导的针对性,开展有效培训与指导,强化对全市中职学校教学计划、教学管理等环节的指导和监控。

二是课改工作研讨会。组织各校开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办学、实训基地建设等课改实践交流研讨。比如,为了总结交流全市在实施专业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有益经验,探索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和杭州中华职教社联合举办了一场“规模大、覆盖面广、参与对象多”的中职教育新课程改革专题培训会议。来自杭州市各区(县、市)教育局职教教研员、市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大组成员、市区中职学校教科室主任和主干专业负责人100余人参加了本次专题培训会议。

三是经验分享交流会。为加强与课程改革基地学校的联系和沟通,定期举行课改交流会,及时发现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全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出路,积极为课改基地学校和其他学校之间开展课改信息交流创造条件。

【案例】杭州交通职高“项目+共同体”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模式

从教师的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从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实际出发,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构建了一套融合“师训、教研、科研”为一体的“项目+共同体”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模式。

内涵:是指以需要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为核心项目,以为解决问题、完成项目任务而组合在一起的成员为共同体,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围绕所需工作内容,组织学习、培训、研讨,并以共同体成员个体与群体的共同成长为归宿,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平台。

功效:1. 为课程改革的推进“保驾护航”。课改需要教师调研、学习、研究、讨论、实践、反思;需要群体合作,互相启发,实践思考,重新建构,“项目+共同体”是一个为解决同一课改命题研究的群体,是一个实践的群体。

2.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载体和路径。教师的专业成长除了在常规教学工作实践中实现,还依赖于一些特殊的教学任务所形成的基本循环来实现,课程改革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类型基本循环的锻炼机会,而“项目+共同体”模式的实践运作为教师开展实践研究,完成这些基本循环提供条件。

课改模式

专业课程改革

杭州市中职专业课程改革初步形成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专业课程改革新模式。每个专业根据企业人才培养规格需求开设5~8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和培养目标与企业对人才质量规格的需求相对应;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以70~100个左右的教学项目形式加以开发,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和技能,缩小学校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差距。

杭州对各专业课程特点以及专业核心课程门类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确定:对于一些专业理论知识难度和强度需求比较大的学科,在完成多个教学项目时均需要用到同样的理论知识之类的课程,采取保留一门学科体系为主的专业基础课程。项目课程将处于主要地位,专业基础课程处于辅助地位,为多个项目课程都需要用到的共同的理论知识提供较为系统的范本。避免在各门专业核心课程中出现重复讲解和学习的情况,起到提高知识学习效率,优化教育资源的效果。

在专业课改方面,杭州市职教研究室重点抓了四个方面。

1.确立“以任务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的理念

项目课程设置要以任务为中心,从程序上,要先确定围绕任务设置的课程;从知识与任务的关系上,要尽可能地把理论知识点与任务结合起来,把这些理论知识点融入项目课程中;从参照点看,课程设置的参照点是任务而不是项目,学生真正要学习的内容是任务,项目只是作为教学的载体。

杭州在组织进行整个项目课程设计中,由于专业课教师是设置主体,有的教师进行课程设置的分析时容易受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束缚,甚至存在着习惯或利益等原因不愿意改变原有的课程设置。但是,如果没有确定科学的项目课程体系,后续的项目课程设计工作将很可能是徒劳的。因此,在讨论具体的课程设置之前,杭州市在教师中确立一个基本理念,即“忘却”原有的课程设置,抛开个人的利益关系,严格依据任务进行课程设置。在树立了以“任务为中心”的课程设置理念之后,便是按照“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任务自上而下一个个地对其进行讨论,这既确保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逻辑的清晰性,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依据特定工作领域及项目进行课程门类设置

过于宽泛的工作领域不利于学生学习具体的职业知识,进而影响到职业能力的培养。杭州在设置课程门类时,对于某些具有众多复杂任务的工作领域,结合具体项目对工作任务进行了拆分,并进一步分解为若干门类进行课程设置。杭州在结合项目对工作领域进行拆分时,一方面充分考虑了所选择项目的典型性,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了项目之间的能力区分度,即不同项目对学生职业能力要求的差异是否足以使它们需要通过不同的课程来开展。结合项目对任务进行拆分后获得的课程更具项目课程特色,其所学习的内容更为具体,因而更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依据共同的任务与能力来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项目

按照确定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项目”课程开发框架,需要变革原来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框架,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概念,即“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不同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以专业方向之间共同的原理知识为依据设置的。其目标是学习适用于不同专业方向的共同原理,所依据的是“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这一传统课程哲学,而专业核心课程指以培养某个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这些课程应以不同专业方向之间的共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设计,避免过去用“知识”代替“能力”为基础来设计这些课程的倾向。同时,每个课程改革的专业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在每个专业确定5~8门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之上,原则上应对每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100个左右的教学项目的开发。杭州根据各个专业学科的特色以及所要求的理论知识与技能需要的不同标准,最后确定出需要以100个左右的教学项目形式表现的专业核心课程。

4.依据职业能力对项目课程进行分层设计

如果项目课程开发需要对课程进行分层,那么就对职业能力定位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即对职业能力进行分层。针对每条工作任务,在不同技能等级工人之间所作的能力分层是非常清晰的,这将为课程分层提供非常重要的基础。杭州在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具体的职业能力分析时,就要求他们对应不同的技能等级和工种,来描述对它们的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而为下一步进行项目课程分层设计时打下基础。对项目课程进行分层设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相应能力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能力选择不同层次的项目进行学习,在学习项目课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项目课程教学效率和参与度。

文化基础课程改革

杭州市在加快推进专业课程改革的同时,同样注重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

直接指导杭州课改的浙江省教育厅职教教研室程江平主任认为,文化基础课所指向的基本素质,不仅是中职学生整体素质的“底色”与基石,也常常决定着他们的就业和生涯发展。事实上,一些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的要求并不特别严格,但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如与人沟通的能力、一般的阅读写作和统计核算能力等却要求较高。

杭州市在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改革中建构起“双三四”模式。

1.认准“三个定位”

杭州市坚持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三大功能来定位中职文化基础课程,积极探索文化课教学模式改革,走有效教学之路。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要求教学内容“适宜、有用、有趣”。

2.遵循“四维依据”

杭州市要求中职文化课教师从岗位需要和受教育者实际出发筛选教学内容,强调中职文化课的教学内容不应只是基础教育相应学科的浓缩和简化,也不应只是知识点的减少和难度的降低,而应加大“逆向思维”的力度,遵循 “四维依据”:一是以用人单位对一线岗位从业者素质的现实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升的长远需要为依据;二是以中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和转岗、晋升更新知识、技能的需要为依据;三是以中职学生入学文化水平起点和学习能力特点为依据;四是以学科特点为依据,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重点来筛选、组织、实施教学内容。

3.突出“三大特点”

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二是“注重情境教学、指向应用能力”,三是“突出职教特色、提供分层选择”。这是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改革模式所显现的三个特点。

杭州市的经验是,在文化基础课程改革中要始终考虑学生的特点、需要和兴趣,激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关注学生活动的实效。只有把学生的具体情况摸清了,教师才有可能围绕学生设计教学,学生才会真正从学习中受益。

4.形成“四个样式”

——“课型研究”样式

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前两年“三真教学”、“三问教学设计”的研究基础上,梳理并探究出“以学法为指导的课型”(分为“语用课”和“文法课”)、“以问题为指导的课型”(分为“研读课”、“趣读课”、“比读课”和“反读课”)、“以活动为指导的课型”(分为“游戏活动课”和“辩论活动课”)、“以体验为指导的课型”(多见于写作活动课和以情感见长的文体)等四大类课型,着眼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和学生的主体接受性上进行研究。

——“幸福课堂”样式

2008年以来,临平职业高级中学通过调查分析语文课堂中影响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和师生教与学的行为,精心构建具有“积极、和谐、高效、发展”共性的中职语文“幸福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不同教学内容“幸福课堂”的操作策略和带有共性的操作步骤。

富阳城镇职业高级中学数学教师充分挖掘数学自身和教学过程中的人文价值,努力寻求数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点,把数学当做一种知识、一种方法、一种自然观、一种精神来教,精心选择教学案例,立足四个“生成点”:挖掘数学中美的故事,洋溢学生的人文情趣;提供趣味的游戏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融入时代的元素,再生学生的自信情怀;剖析产生的问题,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给原本“冷漠”的纯数学题注入“暖意”。

——“职业模块”样式

新大纲将中职数学分成“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因为目前还没有适合烹饪专业职业模块的数学教材,杭州西湖职业高级中学以“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目标,组织骨干教师和课程专家编写了《烹饪数学》,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四步教学法”,即:确定项目,创设烹饪专业情境;制订计划,揭示数学知识与原理;实施项目,运用数学知识与原理解决项目问题;项目评价,拓展思路,培养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构建了在学分制条件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与情感的职业模块评价体系,将传统的考试从“交试卷”转变为“交作品”、“交方案”、“交项目”,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三为教学”样式

富阳市城镇职业高级中学以《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及其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中职学生普遍起点低的英语基础和直接面向社会生活、面向就业的现实,围绕中职英语教学特点,开展以“开口为前提、任务为主线、运用为目的”的中职英语“三为”教学,激发学生在“开口说英语”的情境中主动学习、掌握知识、习得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相应的品质,从而提高英语课堂实效,实现从书本知识向交际能力的转化。

【案例】临平职高电类专业课程闯关教学

内涵:“闯”,教学手段改革,实现教学形式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关”,教学内容改革,突出技能教学中的操作内容,让学生觉得学以致用,学有兴趣。“闯关教学”将专业核心技能由易到难设置成关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选择地一关一关去闯(完成核心技能培养)。在游戏式的情景下,循序渐进地、饶有兴趣地完成所学课程。

目的:1.降低学习难度,明确学习目标,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设备利用率,促进学校专业发展。2.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断体验“闯关”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就业适应性。

课改评价

很多职业学校能学的课程学生不愿学,想学的技能学生学不了,学生毕业不受企业欢迎,找不到工作家长意见很大。要改变这种困境,沈建平局长的观点是,必须从课改入手。

近10年来,杭州中等职业教育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就业的严峻形势下,杭州中等职业教育坚持面向市场培养实用人才,依然保持高就业率的良好势头。2011年全市中职毕业学生2.22万人(不含普通中专和技校),一次就业率达到97.8%。在高就业率、高教育质量推动下,杭州职业教育实现了招生就业良性循环,“普高职高1∶1,职高略多”, 杭州市各类中职学校已经连续22年保持了合理的招生规模。

沈建平局长说,教育行政部门并没有刻意调控,这是杭州老百姓自由选择的结果。

对于以杭州市为代表的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情况,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画教授用了“在改革中开拓”6字予以评价。

他认为,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以“核心技能”为本位,以“教学项目”为载体,在课程层面上革新了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模式,积极开拓了中职学生“做中学”的新途径和新方式。

方展画院长指出,经过5年多的探索,在浙江省,无论是杭州市还是其他地区,通过课改,中职不仅在教育理念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的进展,而且也在学校教育的实践层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

他将这种成效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以对相关专业(行业)大规模的实地调研为前提,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更新了人们对专业教育的认知,而且在职业教育理念更新、培养目标梳理、专业核心技能厘定、专业教学内容调整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本次改革使“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宗旨不再流于口号。

二是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出发点,重新构建专业教育的核心课程,比较彻底地破除了原先以“学科”为核心的专业课程模式,将职业教育“有用够用”的知识观落到了实处,尝试了以核心技能培养为取向、整合相关专业知识的“跨学科”课程设计新思路,大大减少了专业课程的数量,使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轻装”上路。

三是以还原工作过程为主要方法,每个专业通过提炼100个左右的“教学项目”作为专业教学的基本载体,在教材编写上作了全新的尝试,借助“教学项目”切实体现“理实一体”的理念,为专业教学开启了新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有可能真正采用“做中学”的方式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

浙江省教育厅职教教研室曾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杭州等各地中职学校采用新的课程及教材的实践效果进行了专项调研。该调研共发放近万份问卷。对其中8344份有效问卷的分析表明,80%以上的教师支持这项课程改革,70%以上的教师认为在新课程模式下编写的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很大的变化,80%以上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70%以上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并喜欢所学的专业课程。

在调研中,80%以上的教学副校长认为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德育工作。方展画院长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课程改革对中等职业教育产生“正能量”。

据悉,浙江省已经依托杭州等地,按照新的课程模式改革了17个专业。根据规划,到“十二五”结束之际,浙江将完成对所有专业的课程改革。

本专题作者陈衍系本刊记者,张金英系浙江省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主任

第2篇:关于会计专业的调研报告

[摘 要]本调研报告主要通过企业调研、高职院校及会计专业调研,分析比较会计行业现状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之间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改革方案,希望能够为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调研;会计专业人才;管理会计;教育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4.020

[

1 调研概况介绍

1.1 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与经济更是飞速发展,会计工作从之前的手工做账发展到如今的电子记账,在不久的将来更有可能被机器人取代。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会计教育工作者更需要时刻关注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深入社会、企业,了解会计行业现状,从而能够与时俱进,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会计人才培养的目的及标准,调整教学内容和任务,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对企业有用的会计专业人才。本文介绍了此次调研涉及的对象、方法、调研内容、得出的结论、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提出的改革方案。

1.2 调研对象及方法

结合调研目的,此次调研对象包括会计行业企业、职业学校及会计专业学生3大類。行业企业调研对象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外资企业、事业单位、个人独资企业以及合伙企业,涉及目前较为流行的行业,如网约车、电子物流、供应链管理以及最需要会计专业人才的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公司等服务行业。此次被调研人员除了会计专业相关人员,还涉及企业的中高层领导,因为需要了解企业领导对会计的看法和态度,共收回80份调查问卷。职业学校及会计专业学生调研主要是对本校师生进行调研,包括非会计专业和会计专业学生,其中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调研则包括在读学生以及已经毕业的会计专业学生,共收回120份调查问卷。

此次会计专业调研报告主要采取抽样调查。企业调研主要采取访谈调查、专家征询以及常见的问卷调查(包括电子问卷),而学校及学生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包括电子问卷)及电话调查的方式搜集资料。此次调查问卷针对不同对象分别设计了3份:用于行业企业调研的主要侧重企业对会人才的需求进行设计;用于职业学校及学生调研的,则侧重于会计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学生掌握程度、学生对会计的认知程度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对于已经毕业的会计学生,则通过问卷想要了解其毕业后的工作是否是对口工作,是否继续考会计职称,学校所学是否符合企业需求等。

2 调研内容

2.1 会计行业环境

我国从周代开始就有专设的会计官职,主要负责核算银两收支以及税赋情况。当时有一种说法叫作“月计”“岁会”,即每月的结算叫作“计”,每年的合算叫作“会”,逐渐便有了“会计”这一叫法。到了现代社会,会计主要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管理工作。

财政部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强调了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指出了我国现阶段会计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缺乏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会计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会计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会计人才市场管理有待加强等。

通过此次企业调研,发现目前在职的会计大部分是本科或者专科学历,其中少数具有中高级职称。在会计师事务所或代理记账机构中,除合伙人拥有注册会计师及高级职称外,更多则为没有任何职称的会计人员。相关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64%的会计从业人员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而拥有职称的占28%,其中仅8.34%的会计人员具有高级职称。会计人员数据统计如图1所示。

由此可知,我国目前的会计市场正处于“低端人才饱满,高级人才紧缺”的状态。出纳、普通会计人员处于饱和状态,在会计从业资格取消之前,无论是否是会计专业,有很大一部分人都会尝试去考从业资格,成为一名出纳或会计人员。然而像高级复合型会计人才,如拥有高级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的会计师,或者有丰富会计经验、拥有注册会计师证书的会计人才则供不应求。在此之前,我国会计专注的一直都是财务会计,侧重的是如何进行账务处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除了加工处理数据,更是应该将数据应用在企业管理中,运用数据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然后筹划未来。

在人才发展规划中除了指出我国会计人才结构失调,也明确了我国未来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即到2020年要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富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会计人才队伍,确立我国会计人才的竞争优势,建设国际一流的会计人才队伍,为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会计人才基础。人才发展规划在明确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也明确了新时代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素养。

2.2 企业调研(结合实践企业)

此次调研了外资企业、事业单位、个人独资企业以及合伙企业4类企业,其中主要深入调研的是一家港澳台独资的供应链管理公司,注册资金近900万美元。该公司主要致力于智能供应链管理和电商产业园投资建设,涉及大健康产业。在长沙市、南京市已开始建设总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的大健康产业园区,日前与苏州市吴江区、昆山市周市镇等政府正在积极洽谈,计划在2019年内在苏州地区开始建立面积10万平方米左右的大健康产业园。公司主要由投资管理部、法务部、工程部、财务部及人事部组成。其中,财务部是笔者此次实践的部门,由公司财务总监作为企业指导老师(也是苏州市会计协会秘书长)。该公司在未来将秉持“创新、诚信、正直、专业”的理念,聚合丰富的创意、人才和资本,致力于物流产业园的发展。本着与各方携手,创造非凡价值,秉承专业、共赢、回馈社会的理念。

企业财务部门主要人员有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主管会计、收入、成本会计以及出纳等。笔者经过3个月的企业调研,基本掌握该公司的财务运行状况,相较于内资企业会计而言,该公司的会计人员具备发展以及开放意识,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投入无限的学习中,会订阅相关刊物以及开设培训班,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公司的财会人员基本都有国外学历或国外财会证书。

公司财会人员除了具备财会人员应有的专业技能外,还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特质,具有管理能力,能够根据财务数据进行预测和决策,能够为领导层在项目投资上提供可行的建议。协调能力能够处理好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对外能够处理好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如银行、税务、审计等。人际交往能力会直接影响员工的生存发展机会。此外,该公司财会人员还要具备应变能力。每个省乃至市的外资投资政策都是不同的,需要填报的材料、需要办理的手续、银行处理的流程等操作也是不同的,在如何把外来货币资金转换成在内地可以进行投资的资金,更多需要的是与人沟通、处理事情、实际应变的能力。

笔者通过整理调查问卷,发现大部分普通中小型企业比较看重的仍然是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及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其他能力素质并没有特别要求。小部分企业开始与国际化接轨,开始注重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以及员工的综合素质,如政策解读、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等。在调研中发现,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比较看重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而事业单位及普通传统的代理记账公司,则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学历、经历、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当然,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与愿意支付的薪酬水平基本成正比。

相关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用人单位在人才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智,即根据需要以及工作岗位聘请相关学历的人员,之前研究生做专科学历工作的现象在会计行业中基本不存了,人才浪费现象得到了显著改善。比起高学历的会计人才,中小型企业和小微型企业更愿意聘请高职类学校会计学生,从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来看,这一比例高达50%。当然,企业在聘请员工的时候,会综合岗位需求来考量需要什么学历的会计人员,学历与工作岗位也是挂钩的。

在针对企业领导访谈调查时,发现企业普遍比较愿意接受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即使没有工作经验,也希望具有企业会计岗位实践经验。会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初入职场的会计新人即使有过硬的理论功底,还是需要有经验的会计老师傅带领。中小型和小微型企业是不太愿意在培养员工上浪费人力、财力的。由于该调研是针对会计专业的,所以特别还在各企业财务部门内部进行访谈调查,为了能够更详细地了解会计同行对该专业的认识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态度。在职的会计人员一致表示能够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处理会计账务已经是进入会计行业的门槛。不管学历高低、能力如何,最起码就是要能够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如金蝶、用友、SAP等。会计电算化软件能够有效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把原本记账、算账的时间可以花在更有意义的地方,同时也降低了出错率。几乎没有企业再手工做账了,同时还必须具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当今社会很多事物的更新速度都很快,更新会计准则、服务对象或者操作软件等也是常有的,作为会计专业人要适应这一特点,并不断学习,丰富知识结构,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外资企业的会计专业人才还需要掌握英语,懂得财务专业术语,能够熟练用英语进行沟通。

2.3 学校与学生调研

在校调研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对会计的认识、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反馈和对未来职业规划的信心,进而可以根据企业调研与在校调研比对结果,找出问题所在,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改革方案。

会计专业学生调研结果显示,有一半的同学认为自身优势不是非常适合会计岗位的需求,并且认为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毕业后,是否一定会从事会计相关工作,大部分同学的答案是“不一定,看情况”。在针对会计人员业务能力、职业道德以及综合素质的调查问卷中,大部分學生认为自己的业务能力一般,但是职业道德以及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在关于“面临就业,您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素质”这一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缺少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以及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对比企业调研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会计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还是有一定了解和认识的,只是在面对会计行业飞速发展时,有些迷茫及危机感。

3 调研结论

调研结果显示,普通中小型内资企业看重的是会计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工作经验,其中拥有工作经验尤其重要,这些企业希望招来的会计人员能够即刻上手而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再去培训,而在校学生欠缺的刚好就是工作经验。与内资企业相比,外资企业在选择会计人员时更看重会计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以及财务管理能力,希望企业的会计人员能拥有规划控制、预算、成本管理及业绩管理等能力,能够为企业做决策提供意见。也就说,具有管理会计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能受外资企业欢迎。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注重培养技能,而不注重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训以及企业实践。

4 改革方案

4.1 注重产学研结合,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学校可以发展产学研结合,即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三者在功能与资源上实现互相协调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互利互助的目的。教师去企业,或者企业人员来学校。对于教师而言,要定期更新会计知识,了解最新的会计状况,也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案例,拉近现实与理论间的距离。对于企业人员而言,来学校开展讲座或者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利于培养出一批适合自己企业、毕业即能就业的会计人员。另外,教师要重视同类院校之间的交流,有交流才会有进步。

4.2 构建实践基地、校内实训或者顶岗实训的教学模式

企业需要的是有经验的会计人,所以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自己做账的机会。因此,学校可以建立实践基地或者采用校内实训、企业顶岗实训的教学模式。作为会计人员不仅要懂理论,还要能动手。实践训练,一方面使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企业会计工作内容,还能将所学理论应用在实际中,在实践中才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长处、不足以及自身能力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实践还能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提升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使其面临就业不再迷茫。

4.3 促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

调研结果显示,管理会计目前深受外资企业及合资企业的欢迎。实际上,中国的会计也在朝着管理方向发展,这是会计发展的一个趋势。被人称为“最牛独董”的徐经长教授曾在2017年的信息化时代会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探索研讨会中提出过关于会计的两个“融合”,即会计融合在企业管理中和会计融合在国家经济宏观发展中。他指出,会计如果单独存在,没有融入企业管理中,是没有意义的。足以看出,管理会计在如今的重要性。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虽然都是会计工作,但是工作内容、工作方向是不同的。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公司业务收支情况,记录和反映企业资产负债情况以及企业经营成果,而管理会计则是建立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规划控制。具体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服务对象、职能等方面。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积极培养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复合型人才。学校应积极开设管理会计相关课程,引进企业管理会计型人才作为校内指导专家,为学生提更多企业实际案例。第二,构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体系。就会计专业而言,首要任务就是构建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协调发展的融合体系。从学生接触会计专业开始,就引进“管理”概念,让其在一开始就明白会计不仅仅是“计算数据”,而是要用数据说明问题。用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管理。

4.4 大力普及电算化等信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业务能力过硬、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外,还必须会使用电算化。电算化不仅能使会计工作人员从烦琐的纸质资料中解脱出来,还能提高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了培养具有电算化能力的新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学校要设立以培养复合型技术型会计专业人才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将技能操作课程作为主要课程,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能力培养模块。教师除了教会学生使用常规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举一反三的能力。另外,校内实训或者顶岗实训等实践性内容,也是应用会计电算化的好机会。

4.5 建立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学习研討小组

在2017年的信息化时代会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探索研讨会上,王永辉副部长提出了《会计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指出“财会人员要具有取得别人信任、主动跟别人沟通、建立良好的协作精神等能力,最终一定要能够融入企业整体管理中”。由此可见,会计人员必须要具备除了职业技能以外的其他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言传身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建立研讨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 结论与思考

此次企业实践调研完成了预设目标,了解了外资企业账务及税务处理,以及外资企业在内地开展经营投资活动与内资企业有什么不同,包括外管局、银行以及相关部门对外资企业资金活动的规定。笔者有幸参与了该企业的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在导师的指导下能够从投资者角度设计合理的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角度进行资本预算,以及能够从企业的角度评价投资收益、现金流量和债务清偿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此次调研结果说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除了要适合本土国情外,也应紧跟世界潮流趋势,注重产学研结合,建设实践基地,注重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这是一个与世界对话交流的时代,企业对会计专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方法、重财务轻管理会计的模式、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的培养方案,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高校应顺应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保持“知不足而后进”的积极心态,不断弥补人才培养中的不足,最终要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合企业实际需要、符合学校真实情况、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S].2010.

[2]高翠莲.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与会计专业课程设置[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1999(1).

[3]国凤兰.刘庆志.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5).

[4]明光兰.基于职业资格考试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商业会计,2013(16).

[5]程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5).

[6]陈敏捷.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优化策略分析[J].才智,2014(2).

[7]费兰玲.胡丽霞.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0(4).

[8]何堂飞.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与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对策[J].百色学院学报,2008(3).

作者:钱佳慧

第3篇:关于作文四环评改的研究报告

[摘要] 为了改变传统评改作文耗时低效的弊病,为了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为了开发学生潜能和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学校高二语文备课组就作文评改课堂模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探索,本文对我们一年来的探索进行阶段性总结。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作文 四环评改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的作文教学往往源于教师的讲授,止于教师的批改。作文评价这一教学环节却长期被教师所垄断,负担沉重,教师难改、厌改,而社会舆论、家长、学生都要求语文教师“精批细改”,甚至让学生的作文“满篇见红”,改得越多,批得越多,就越好。教师独揽,费时费力,苦不堪言。另一方面教师侧重于学习结果的评价,不少学生的作品往往被教师忽略,甚至被一元化的标准否定,常常因为一已之见或思维的定势,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严重束缚学生的发展,哪管什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呢?这种传统的精批细改的作文评价形式,只强调教师的详批详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完全放在被动的位置上,造成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厌改且效率低下的局面。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作文教学离开了“人本”,忽视了写作主体,它是走不远的。叶圣陶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校领导迷信精批细改,家长也迷信,实在有损于学生的是:学生的主动性阻碍了,这是最大的损害。”叶圣陶先生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作文的学与教、写与改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对象和主体,学生的主体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批改作文的实践活动,去真正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

三、实验对象及时间

1.实验对象:衡阳市一中高二年级10个班(一共20个班,另10个班为对比班)。

2.实验参与教师:衡阳市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

3.实验时间: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

四、实验过程

㈠准备阶段

1.确定实验班和对比班;

2.教师理论学习与探索;

3.拟定计划,明确分工。

㈡实施阶段

1.每两周开展一次课堂交流。

2.确定基本的作文四环评改课堂模式。

(1)独立自改

要引导学生走出“学生作文由教师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一认识误区,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无不是在反复锤炼修改中产生的,认识到改作文是自己的事,它对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表达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其次是方法上的指导:学生作文草稿完成后,要求反复看,这样有利于发现问题,便于思考修改,同时考虑作文的立意、选材、结构、表达能否更上一个层次,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现自己作文的亮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也能掌握自我评改方法,作出规范的评改,而且评语越写越好,越写越多,他们能围绕作文要求、审题立意、文章中心、选材、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等诸多方面,写上评语,提出修改方案。

(2)教师示导

评改课堂一定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首先教师引导确立修改目标,我们把评改目标分为常规目标和特定目标两种。常规目标一般包括评判书写质量,修改字、词、标点符号及句子;特定目标是根据每次作文的重点确定修改目标,如议论文的立意、结构、论证方法、材料的选择、材料的叙述等等,特定目标一般一次只有一个。一般要从常规目标开始,再落实特定目标。这样便于各个击破,步步为营,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和认知规律。再确定恰当的作文评分标准(分项评分表)和修改细则,交待评改程序和评改方法,并对此作专题讲解。而且教师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完成一份示例修改,比如书写美观,用词、标点、格式正确。语言准确、流畅;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立意新颖、深刻;中心明确;他的闪光点在哪儿等,引导学生大胆发现,引导学生奇思异想,引导学生提出创造性的修改方案。

(3)分组评改

分组批改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以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实际操作中,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三人为一组,按学生作文水平高低搭配。每组安排一个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担任批改组长,批改完后,批改人均签上姓名。小组互评时,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如果评改意见不一致,可通过讨论协商的方式来达成共识或求同存异。要求学生多进行鼓励性或赏识性评价,让自己的红圈红线红字化作真诚的笑脸,由衷的赞叹,恳切的建议。指导学生在评改中选择好评改点,而不是处处改、随意改,选择就要选那些必改之处,选择那些有较大批改意义或启发价值的地方。改是为了使某些不足或错误成为比较完美、相对成功的先导。

(4)交流总结

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全班交流,进行佳作欣赏,进行评改范例欣赏。要求优秀习作者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听读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对该文进行点评,并与小组互评的情况相对照,可见仁见智,可开展讨论,必要时教师提出参考意见。这样通过几轮评改,学生对该文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会写好作文的好办法,同时,学生容易明确自己在批改上的差距,便于努力调整方向,提高自身水平。

交流完毕,教师要对评改情况作简短小结,在总结中不断提升。对评改积极分子进行表扬,对评改中存在的问题恰当予以点拔,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小结。尤其是针对作文的训练目标要总结,学生的训练现状和问题都要及时总结。

以上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互相关联,构成一个立体式评改信息网络,使得作文评改更加趋于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

五、实验结果

从近一年学期的的实践看,特别是和对比班相比效果是明显的,学生在“自我表露”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创造潜能得到了极大的开发,丰富了学生内心感悟,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激情,有利于克服学生作文马虎,不负责任的陋习,有利于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评改实践中掌握了不少的写作技巧,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材料和言语经验,学生像样的文章也多了。而且我们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91.8%的学生赞成四环评改,86.7%的学生认为对自己写作有所帮助。也对两次考试的作文评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第一次期末考试实验班的作文平均分高出1.89分,第二次期末考試实验班的作文平均高出2.38分。

六、研究反思

1.是否可以采取分层分组法?

2.对差生作文什么样的评改尺度最有效?

3.最后教师全面检查学生的评改情况,针对不恰当的评改如何处理最有效?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2]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谢展云

第4篇:关于呈报XX区先进企业的报告

XX区政府办公室:

根据区政府办《关于开展“XX区先进企业”评选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W街道办事处辖区实情,对辖区内企业进行认真考察、研究。经办事处初步审查,确定我办HTDQ有限公司参加“XX区先进企业”评选。参评企业材料随文呈上,请审核。

附件:《HTDQ有限公司情况简介》

第5篇:关于呈报《换届选举工作总结》的报告

关于呈报《中共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总结》的报告

中共xx县委:

中共xx县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已全面结束,现将《中共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总结》随文呈报,请审阅。

中共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委员会

2016年7月30日

中共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按照县委《关于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换届选举组织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在7月17日—7月29日期间认真开展了换届选举工作。换届选举期间,局党委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相关规定和县委的有关要求,对于不符合继续设立党支部的基层党组织进行了调整并请示,县委组织部于7月21日批复,同意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撤销原水泉、六户、杜尔基、宝石4个市场监督管理所支部,组建成立中共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乡镇基层所支部委员会。7月23日,对于符合换届条件的机关支部、xx所、专业所、质计所支部分别召开换届选举大会,调整支部班子成员12人;7月29日,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全体党员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出席xx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中,党委委员、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出席县党代表赞成票率均为100%。通过这次换届,各基层党组织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干部素质进一步提高,班子平均年龄有所下降,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优秀年轻干部比例有所提高。

一、党委重视,加强领导

县动员会召开后,局党委立即召开党委会传达并贯彻落实县动员会精神,学习党委换届工作相关文件,具体讨论研究本局党委换届工作,落实领导机构及办事人员,成立了由党组书记任组长,党组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成员的领导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办公室、纪检室、人事教育股、宣调办、党办等股室负责人组成,制定了《中共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流程。

二、广泛宣传,全面启动

7月19日上午,通过召开局党委换届工作动员会,全面动员部署党委换届工作。会上,学习了《中共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讲解了委员、书记、副书记、党代表产生和选举程序、选举办法;重点布置抓好党代表推选工作。同时,安排部署符合换届条件的党支部成立组织机构、起草换届请示、选举办法(草案),起草工作报告及召开党员大会换届的相关材料,为各基层党支部换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培训,加强指导

为了保证此次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稳步推进,不出纰漏,局党委及时进行了业务培训,对党委换届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选举程序、时间安排、方法步骤等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做到思想上统一,行动上一致,制度上有保障。为加强对换届工作的检查指导,督促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局党委要求所有党组成员做好分管党支部的换届选举监督指导工作。

四、严肃纪律,严格监督

为严格执行县委有关规定,严明纪律、全程监督,局党委成立了换届选举风气督导组,对换届风气进行巡回督查,及时受理群众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投诉举报,对违纪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配合县换届督导组对换届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局党委将所有涉及到换届选举的侯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全面公示,尤其是党委严格按照县党代表和党委委员的构成条件和比例推选出5名县党代表候选人和9名党委委员候选人,并将5名县党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征求了党内外群众及县纪检、公安、检察院、法院、审计局、综治办和信访局等执法部门的意见,原党委班子对党委成员侯选人预备人选进行了考察,县党代表和党委委员预备人选没有违法违纪行为和接受组织调查的情况,其产生的过程符合法定选举程序。

五、积极筹备,顺利召开

一是积极做好代表选举产生工作。安排各基层党组织按照县委分配的名额,通过自下而上推荐提名的方法,认真推选出5名县党代表候选人和9名党委委员候选人,报县委审批;二是做好会议材料准备工作。认真起草《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全体党员大会工作报告》和《中共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委员会党员大会选举办法(草案)》提交党委会讨论审定后上报指导督查组和县委审查把关;三是做好会前各项准备工作。在党委委员、出席县党代表预备侯选人、党委工作报告、党员大会选举办法和大会日程得到县委批复后,立即筹备7月29日上午的党员大会各项会务准备工作,下发召开党员大会的通知;四是全体党员大会顺利召开。7月29日上午,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全体党员大会顺利召开,会议应到会79人,实到会75人。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局党委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委员选举办法》,公布了xx等9名党委委员候选人名单和刘伟男等5名县党代会代表名单,通过党员投票选举,xx、xxx、xxx、xx、xxx、xxx、xxx等7名同志全票当选为党委委员;选举xxx、xxx、xx、xxx等4名同志出席xx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第一次党委委员会议投票选举xxx同志任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xx同志任党委副书记。xxx代表新一届党委做表态发言,他强调:新一届党委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统一思想,统一目标,提高修养,与时俱进,以“两学一做”为统领,以监管执法为抓手,凝心聚力推动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第6篇:关于呈报2010年度“挂包帮”活动总结的报告

2010年我局 “挂包帮”帮扶工作在县委政府和县扶贫开发办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以深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执行省、州藏区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努力和………帮扶对象的配合支持,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我局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党组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副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落实。

二、积极动员,提高认识

我局于7月12日日召开了“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动员大会。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了开展此项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牧区扶贫开发的重大部署,是转变干部作风、服务基层群众、密切党群干群的具体实践,对实现藏区“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细化目标,制定措施 为确保市委政府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我局紧紧围绕“扶贫解困明显推进、牧业经济快速发展、转变干部作风、基层组织明显加强、实现干群关系和谐、人人安居乐业” 的目标。根据本局工作职能和帮扶村的实际情况,制发了《德格县畜牧局关于开展“挂包帮”活动三年发展规划方案》(德畜发„2010‟75号)文件,对“挂包联帮”活动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四、扎实推进,成效明显

我局广泛深入基层群众开展走访问策,落实惠农强农帮扶政策,大力解决民生问题,着力推动“挂包帮”活动与创先争优工作相融共进。努力做好挂联帮扶工作,把“挂、包、帮”活动开展成爱民、惠民、富民的民心工程。一是帮扶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加快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助白日二村抓好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解决好发展观念,建设项目,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户平贮草基地建设、优质牧草基地建设、牲畜暖棚建设。我局今年在白日二村投资21万元修建高标准牲畜暖棚7座,明年年初建设300亩优质牧草牧草基地,引导牧户自觉开展人工优良牧草地的建设。二是发挥我局优势与争取项目支持相结合,发展致富项目。立足白日二村实际情况,建立和发展优势资源-牦牛产业化建设。在7月份,我局引进昌台种公牦牛1头投放在白日二村,改良畜种结构,建立了“ 六化 ” 家庭标准示范牧场(草场围栏化、住房定居化-和牧定点相结合、饲草料基地化、圈舍暖棚化、牲畜良种化、疫病防治规范化)模式。利用牦牛养殖合作作用,大力推进牧民脱贫致富进程。三是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抓好群众素质教育。坚持两手抓,在抓好-----村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利用每次下乡之际,都通过开展和村委、村民座谈会,让广大牧民守法纪、明礼仪、知感恩,形成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向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四是整体帮扶与干部帮户相结合,建立帮扶工作长效机制。科学制定了----村2010——2012三年规划与2010年帮扶实施方案,落实帮村工作队成员。全局干部结对帮扶18户困难家庭,帮扶干部详细了解帮扶对象基本情况,热心主动,务实帮扶,帮扶和实际相结合,每年帮助贫困家庭解决1--3个具体困难和问题,真正让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五、存在问题

(一)因牧民意识差,生活条件差,在开展“挂包帮”活动中,很难解决帮扶村和群众困难的生活、生存问题。

(二)帮扶村自然条件差,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源短缺,在寻找和投资项目时很难与之匹配。

(三)单一部门合作,力量单一,不能更好的发挥帮扶项目优势作用。

六、对策及建议 首先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造就新型牧民。通过广泛开展教育培训,帮助牧民提高致富能力、推广牧业新技术、优化畜群结构,解决牧业生产和现实生活困难。其次是深入展开调研,并结合我局的工作职能,积极结合现有项目制定帮扶措施;再次是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实现帮扶工作的整体推进。力争提前实现三年帮扶目标,构建出一个安全祥和、稳定和谐的-----村。

第7篇:住建局关于呈报2010“挂包帮”活动总结的报告

南溪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二〇一〇年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

活动的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扶贫开发办的指导下,我局以深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县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共南溪县委办公室、南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实施意见》(南委办“2010” 号)的要求,积极开展‚挂包帮‛ 活动。通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努力和柏杨村、新桥村村支两委及帮扶对象的积极配合下,挂包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2010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一是专门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扶贫联系村帮扶工作,并组织学习领会有关‚挂包帮‛活动的文件精神,做到不错、不漏、准确、到位;二是专门召开了局全体职工会议,专题研究并部署落实‚挂包帮‛活动;三是成立了由局长刘正强同志为组长、局党委书记易忠良同志为常务副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由杨帆同志担任‚挂包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由村镇股具体负责‚挂包帮‛工作的落实;四是制定了县规建局‚关于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三年规划”,并把该项工作列入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狠抓落实。

二、扎实开展“1+1” 党员干部帮扶特困户 上半年由局党委原书记肖中平同志带队,率领本局党员干部职工深入扶贫点柏杨村和新桥村走访群众,在柏杨村和新桥村群众的积极配合下,落实了帮扶困难群众对象,做到每名领导帮扶一名贫困户,共完成帮扶贫困户4户。

三、扎实推进,成效明显

局领导及干部职工深入基层开展广泛的走访问策,落实惠农强农帮扶政策,大力解决民生问题,着力推动‚挂包帮‛活动与创先争优工作相融共进。努力做好‚挂包帮‛帮扶工作,把‚挂、包、帮‛活动开展成爱民、惠民、富民的民心工程。

一是积极开展调研。局领导班子已多次深入柏杨村和新桥村,听取该村村支‚两委‛负责人介绍村情和民意,并到部分村民家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了解了当地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及正在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与两个村的其他‚挂包帮‛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帮扶措施。 二是帮助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加强柏杨村和新桥村的班子建设,提高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局选派作风好、能力强、有吃苦奉献精神,熟悉并且热爱农村工作,廉洁勤政的二名优秀党员干部分别到柏杨村和新桥村挂职,具体负责‚挂包帮‛活动的具体工作。两名党员干部走村串户,深入地了解社情民意,向群众宣传了国家法律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并为我局制定科学合理的帮扶措施提供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发挥了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出色地履行了下派干部的职责。

三是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抓好群众素质教育。坚持两手抓,在抓好——村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利用每次下乡之际,通过开展和村委、村民座谈会,让广大村民守法纪、明礼仪、知感恩,形成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向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四是真情帮扶。2010年,我们筹集资金1600元分别对两村4户困难户进行了慰问,慰问人数16人次,同时为帮扶对象提供技术、信息和政策支持,解决了部分的实际困难。

四、积极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在做好帮扶工作的同时,我局也及时做好工作动态情况的报送工作,发现典型,扩大宣传,总结经验,延伸影响,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五、正视问题,立足长远 因生活条件差,科学生产技能较低,因此在开展‚挂包帮‛活动中,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帮扶村和村民的生活、生存困难问题,还需进一步努力。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首先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通过广泛开展教育培训,帮助农民提高致富能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优化农业结构,解决农民在生产和现实生活的实际困难;其次是深入展开调研,并结合我局的工作职责、职能,积极结合现有项目制定帮扶措施,切实做到帮扶规划到村,帮扶项目到村,加快帮扶村脱贫解困;再次是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实现帮扶工作的整体推进,力争提前实现三年帮扶目标,把柏杨村、新桥村建设成群众富足、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8篇:关于呈报《**大道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县**大道位于**西侧,既是**县规划的旅游线路,同时也是国道**线的组成部分,国道**线是**通向**东、乃至沿海地区的重要大通道,他的畅通,对于**县、**市创造优良、便捷的交通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其通行会直接影响到**市的建设,影响**市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影响到整个**省的经济发展。本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善城郊结合部道路交通秩序,提高国道**线的运输通行能力,实施道路的“畅、洁、美”工程,具有迫切的必要性。为使该工程尽快实施,我局委托**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完成了**大道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路线走向及建设规模

该项目起点位于国道**线**路口处,起点桩号K0+000,沿国道**线原路向北,在K0+527.23处与**县城市道路人民路平面交叉,K1+345.823处与**县城市道路**路平面交叉,止于路线与**大道交叉处,终点桩号K2+260,路线全长2.269公里。

该项目全线无桥涵,设计标准为二级公路,路线与公路平面交叉4处。

二、主要技术指标

按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设计,设计速度80km/小时,根据远景

- 12 -

第9篇:关于呈报2009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方案的报告(30)

鄂建发[2009]30号签发:陈怀金

关于呈报2009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实施方案的报告

呼伦贝尔市建设委员会: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呼伦贝尔市建委责任目标,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规范执法行为、认真落实规划执法为重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着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加快推进

我旗重大项目建设、促进鄂旗经济又好又地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工作措施

1、深入动员、营造氛围

5月上旬,召开局系统优化发展环境动员会,进行层层动员,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了解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增强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局形成活动的浓厚氛围。

2、自查自纠、查找问题

从6月份开始,集中一个月的时间,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认真查找工作作风、工作效率、服务态度、业务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结合建设工作职能,就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向社会公开承诺。

从7月份开始,利用发放征求意见表、走访各级单位和个人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我局在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政策宣传、规划审批、收费情况、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3、检查促进、整改提高

以办公室为科室,加大对服务标准、措施落实的督促检查力度,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形式,对局各科室、规划窗口和下属单位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汇总,限期整改。

4、建章立制,长效管理

对机关现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进一步建立健全优化环境的各项制度,坚持和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期办结制、行政过错

制、责任追究制等行之有效的各项制度。对影响和破坏发展环境的违规者,严肃处理,追究责任。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局优化发展环境活动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由局长陈怀金任组长,局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和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

2、加大宣传力度。要在全局和下属单位范围内加大对开展优化发展环境活动的宣传力度,通过学习动员、细化责任目标等活动,在机关营造人人皆知、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全体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树立“人人都是环境、人人都是形象”的意识,自觉为活动添光彩。

3、保证工作实效。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结合实际,加强对工作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特别是对强化服务、改进作风情况要随时进行重点检查,保证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取得实效。

二○○九年三月十四日

主题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方案报告鄂伦春旗建设局2009年3月14日印发共印:3份

上一篇:团结协作共进的精神下一篇:白鹤梁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