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韵律操

2022-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古诗韵律操

渗透古诗词鉴赏教学把握初中语文的韵律与情感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是我们当代的骄傲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在教育过程中也是需要重点学习的对象,而古诗文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须积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到古诗词的内涵美,让他们的身心陶醉在诗与词的意境中,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领略一代风骚。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初中语文;韵律和情感

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中不可缺少,但是就目前而言,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当然,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往往受着考试大纲的桎梏,将古诗词的教学重点放在字、词、句的翻译和解释方面,却忽视了对古诗词内涵的解剖。即使带领学生进行了浅层次的赏析,也仅仅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导致学生并没有深入的感受和清晰的认识,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

一、 品读语言,挖掘内涵

相对于当今的作文而言,古诗词强调的是一种精炼表达,因此在古诗词鉴赏的过程中强调从关键词入手进行解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其表面含义,还要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内涵,否则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导致记忆曲线大大缩减。

例如:在学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篇古诗词的时候,可以先在正式的上课之前为学生播放一段符合意境的轻音乐,从而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让学生伴随着音乐进行朗读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情形之中。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了解创造这首古诗词的背景以加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在学生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之后引导学生感受其中更加深刻的内涵:先让学生找出能够表达出作者忧愁的词语和意境,从而将学生的情感引入到深秋时分以走进情境。

古诗词是一种凝练的艺术,一词一句的使用都经过了仔细推敲、用得恰到好处,这使整首古诗增色许多。在学生理解了古诗词的内涵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学习诗人的写作技巧和思维方式。

二、 查阅资料,分析典故

暗藏典故是古诗词的一大特色,它无形地为作品增加了别样的古韵,但这同时也是诗词赏析中的一个难点。大多数典故较为含蓄,概括性很强,初中生在历史理解方面也没有很深的造诣,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典故的来源和意义,进而理解作品的内涵,深层次地消化作者传达给现世人的思想情感,然后通过类比的方法去领悟类似题材诗词的深刻意蕴,提高鉴赏的能力与水平。

比如:在带领学生欣赏诗人陆游撰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时,其中有一句写得非常巧妙:“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句诗形象鲜明地向读者创造了两大场景,分别为——“风吹雨”“铁马冰河”。这两小句采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与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铁马冰河之所以“入梦来”,也是当时的权贵只顾苟且偷生,而不管国难当头。通过对相关典故和背景的查阅,学生就能深切地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愤懑以及想要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因此,对于采用用典手法的古诗词而言,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一定要将“分析典故”这一环节考虑在内,只有在此基础之上,学生才能轻松地把握诗词的内涵以及作者想要抒发的思想情感,从而顺藤摸瓜获取问题的答案。

三、 创新改写,深化主题

改写古诗词属于创新教学的范畴之一,具有深远的意义。教师必须要在平时的课堂时间内将改写古诗词的教学方法贯穿于其中,提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地去探寻诗词改写创新的方法,建立完善的理解和写作体系。

譬如:在教完杜甫的《望岳》后,为了深化学生对原诗的理解,教师可在班级组织一次“改写诗词评比活动”,规则是在改写后的诗作不脱离“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这一主题思想的前提之下,比较学生用词的精炼度与押韵情况。有一位同学借助泰山的巍峨耸立,将第一句改写为“何处为泰山?齐鲁翠山境”,其中“翠”字用得相当巧妙,它点出了泰山景色的宜人,因此教师在点评时可以扣住这一字眼让其余学生感受到改写的魅力;还有一位学生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改写成“待临绝山顶,一目扫千山”,这一句显然气势输于原句,所以教师可以建議该生将“临”替换,比如换成“攀”等,就会突出泰山的陡峭之势,从而烘托出自身的不惧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样也便于对原著作者杜甫当时心境的理解。

显然从改写中,我们可以领略学生的奕奕风采,但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在教师的有序指导下完成,学生也必须深入琢磨,努力提升自己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创造更完善的改写方法,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古诗文的幽幽碧潭中去采撷历史光辉的珍珠。

四、 总结

总而言之,古诗词的内涵极其丰富,它以其精炼的语言、绝对的押韵以及真挚的情愫传颂千古,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渗透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在诵读与鉴赏中置身其中,体会美的意境,感悟诗词蕴含的情感,从而陶冶情操,娱乐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效明.巧抓“诗眼”赏古诗:从2003年高考古诗鉴赏题谈起[J].中学语文,2003.

[2]洪慰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加强学生主观体验的方法[J].成功,2011.

作者简介:

洪爱军,江苏省如皋市,江苏省如皋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初中。

作者:洪爱军

第2篇:对“流行舞蹈”改编成课间操、韵律操的探索

摘 要:目前我们学校的课间操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数学校课间操流于形式,导致学校旨在通过课间操让学生锻炼身体的初衷无法实现。本文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改编流行舞蹈使课间操成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韵律操,以丰富课间操内容,激发学生对课间操的参与热情,真正落实“阳光体育”行动,增强学生身心健康。

关键词:流行舞蹈;改编;韵律操;课间操

校园广播体操,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它作为一种展示集体精神风貌并能够强身健体的运动,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也在《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提出,各校应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而就当前学校课间操现状来说,由于传统运动结构内容的单一性,已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

因此,如何将阳光体育行动与时代潮流元素以及学生的兴趣达成和谐统一;将加强实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紧密结合,成为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探索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改编流行舞蹈为韵律操的依据

在这个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当代学生作为信息接收的主要群体之一,无可厚非地被流行舞蹈深深吸引。从对流行舞蹈的分析来看,很多流行舞蹈虽能激发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很多场景设计和舞蹈编排并不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辨识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加之各种新鲜的元素冲击着他们懵懂的好奇心,使得他们盲目地接受和模仿“流行”。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份好奇心如若不能很好地进行引导,会适得其反。因此,与其被动地在学生接受之后去教育,不如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引导学生正确地去接受。如此一来,韵律操就应运而生了。

二、改编流行舞蹈为校园韵律操的实践

基于上述依据,我们尝试将“流行舞蹈”改编成韵律操并引进校园,在这一尝试中,教师力求取“流行”之精华为学生所用,去“流行”之糟粕于无形,将正确对待流行元素的德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体育运动中,把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通过激情澎湃的运动,深入到学生的思想里。以改编《江南style》为例,将其改编成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的《江南民主风》,音乐用原曲,具体操作如下: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小学生年龄段的差别,我们将此曲分别改编成适合低段和高段的两套操,两套操的编排基本取材于小学生熟悉的校园吉尼斯运动项目。

低段韵律操以各年级校园吉尼斯项目为主体,保留原曲的骑马动作:

第一个动作(4×8):左右放松跳;

第二个动作(4×8):一年级校园吉尼斯项目——跳绳动作;

第三个动作(4×8):三年级校园基尼斯项目——左右脚踢毽子;

第四个动作(4×8):二年级校园基尼斯项目——左右手拍球;

间奏:自由快速跑(手臂也可随意摆动);

第五个动作(4×8):原曲的主体动作,骑马跳以及策马扬鞭;

第六个动作(4×8):调整放松。

高段韵律操以发展学生协调能力为主,配以熟悉的校园吉尼斯项目:

第一个动作(4×8):左右侧点地;

第二个动作(4×8):左右并步跳;

第三个动作(4×8):前四拍原地左右摆动,后四拍双手握拳做敲鼓动作 ;

第四个动作(4×8):(1×8左右并步跳 2×8左右移重心拍手)重复一次;

间奏:自由快速跑(手臂也可随意摆动);

第五个动作(4×8):原曲的主体动作,骑马跳以及策马扬鞭

第六个动作(4×8):(原地运球1×8,并步接投篮1×8)重复一次。

根据季节的变化,可通过对音乐时间的长短以及节奏快慢的调整来调节运动量。另外,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后,身心的放松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在每一套韵律操后,带领学生跳一套放松操,音乐以柔和的旋律为主,动作偏重于舒缓、柔美,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肌肉由紧张到放松的感觉,学生心理也由激情澎湃渐渐趋于平静,同时也期望通过这样的音乐和动作的变化,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体态美和韵律美。

三、将流行舞蹈改编成韵律操的成效

1.提高了小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如预期的效果一样,当一首响彻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在校园里播放时,整个校园沸腾了,而当孩子们得知他们即将跟随这首欢快的歌曲扬鞭起舞时,更是欢天喜地,激情澎湃。一套《江南民主风》就这样闯入了孩子们以往枯燥的课间生活。最开始我们在低段试行,由于动作取材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元素,简单易学又符合他们兴趣的课间韵律操让孩子的参与度大幅提高,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时而跟随着音乐节奏一起呐喊,时而在领操老师的带动中充满欢声笑语。

2.有助于小学生个性的张扬

流行舞蹈的特性之一就是它随性,不受拘束,能充分展现参与者的个性。而在对流行舞蹈的动作改编过程中,我们也注重保留这一特性,不要求所有学生动作保持一致,而是引导学生在跳动过程中尽量展示出他们的个性,在这样轻松快乐的氛围下,学生们可以尽情地发挥。

3.有助于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协调性

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时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将流行舞蹈改编成适合学生参与且符合学生兴趣的校园韵律操,对学生的生长发育、体质的增强和协调性的发展,都将带来积极的影响。

四、将流行舞蹈改编成韵律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动作的改编应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天真、纯洁而善于接受和模仿,因此,在改编流行舞蹈过程中,在注重其趣味性的同时,更应注意其动作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其内容取材应是积极向上的,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兴趣将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动作也盲目地改编进韵律操中。

2.动作的改编节奏感要鲜明

鲜明的节奏感是提升学生兴趣,活跃课间氛围的一大因素,另外,它还便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识别音乐的节奏,使之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韵律操的过程中。

3.动作的改编应简单易学,贴近学生生活

韵律操所针对的是全校学生,因此,在改编韵律操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所改编的动作要以简单易学为基础,以大众化、生活化为指导,确保在参与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领操人的带领下跟上节拍。

参考文献:

[1] 杨加玲. 健美操的教育功能和艺术欣赏[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

[2]李 琳,季 浏.健美操运动对中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9(5).

[3]王长云.要重视中学生课间操的管理[J].现代教育教研,2011(6).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市民主小学)

作者:陈晓琴

第3篇:韵律山水 音画合一

Fan Zhou learned erhu from an early age. Although he learned painting later, he still loves music and has collected more than 400 pieces CD. Due to his music experience, he combined the music and paintings perfectly and created the curve interweave drawing method. Fan Zhou lived in Zhong Nanshan which reserved much privacy for him and `provided him a good opportunity to touch with nature. The artistic life-style is very rare among the modern painters and his artworks have received high praise from many famous masters.

樊老师您与古琴结缘有多长时间了?古琴对您的绘画艺术有什么帮助?

我从小学习二胡演奏,在中学时任校乐队队长,我的保留节目是板胡独奏。后来虽然以绘画为主业,但从未放弃音乐欣赏,我收集了中外音乐光盘400余张,这些美妙的旋律伴随我渡过了几十年的时光。10年前我有幸结识了古琴家李明忠先生,先生在琴学、操琴、斫琴方面均造诣超群。先生一曲《潇湘水云》牵走了我的灵魂,我被古琴的音声品质深深打动,从此与古琴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操弄古琴,玩味音声,我才体验到中国画艺术的高境界具有音乐的属性,是表达事物的内在律动,也就是在此刻发现了曲线交织画法,使山水画创作超越了事物表象的描述,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您过去的作品基本是以传统的国画风格为主,那时候的努力方向是不是主要在继承传统?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绘画艺术创新的?

我13岁拜师,学习传统用了30年的岁月,对中国绘画史上重要的人物及作品都做了研究学习,在中西绘画的反复研究比较下,深感中国绘画的高明,同时对近百年“西学东渐”势态下学院派对中国绘画的研究缺失与漠视,以及十年动乱“破四旧”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感到痛心。1992年发心为复兴中国画尽力时,我已经作为体制内国家画院的专业画家6年了,当时我强烈感悟到追求虚誉如过眼烟云,在学术上成长才是艺术家应走的正道,决心离开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常年驻山实修山水画。

以秦岭终南山为创作基地是因为中国山水画南宗、北宗的两位开宗者王维与范宽都是在终南山成就的。这里山脉雄浑,文脉深厚,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周秦汉唐等13个朝代都是在终南山下的西安建都。个体生命在这座大山里与山水云雾朝夕相处,不断深化对大自然的理解,不断融入大自然的造化,艺术生命也会成长壮大。

我是1996年怀着开创山水画新路的梦想开始了彩墨山水画的试验,这个时期的创作虽然有明显的视觉新意,但在文化内涵上还不是很丰厚,太洋气,中国精神气质不足。直到2009年我才发现了能够代表中国绘画精神的曲线交织画法,实证了中国哲学所特有的天人合一、虚静忘我的精神意境,进而提出了“物我相忘,因缘生发”的创作理念。这要归功于常年融身山水之间与大自然朝夕相处的生存状态。

根据我的了解,您对西方绘画、音乐也有着很深的喜爱和了解,西方文化的表现形式似乎在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巴赫的音乐我最喜欢,表达了无法言传的宁静与和谐,最接近宇宙本体,与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相同,与抽象绘画及莫奈的绘画相通。我在这些作品中吸收营养获益良多。

您不同阶段创新的几种绘画是否都是成功的,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眼下您主攻的以线条为主的绘画形式是怎么摸索出来的,它的艺术前景如何?

在山水画创作方面有《彩墨山水》、《金墨交响》、《韵律山水》三个系列。

《彩墨山水》是1996年至2002年之间的探索试验作品,试图从传统模式走出来,探索彩墨交融的视觉新象,颜料用了英国炳烯、日本矿物颜料等多种材质,在用色上如同用墨一样追求浓淡干湿,轻重缓急及书写性,保留了中国绘画宣纸与毛笔的使用,因为毛笔与宣纸接触的时刻,才情与学养才能无遗地传递给画面,记录下大量的人文信息,这点与张大千先生的泼彩全然不同。

《金墨交响》是2008年至2009年间的作品,这些画已完全脱离了事物外在形象的描述,强调了纯音乐的表达,悬挂墙壁之上仍然能感受到山水画的意象。迄今为止还未见到有他人步入这个领域。今年4月10日由文化部在中国美术馆主办《樊洲山水画艺术展》,将会展出这个系列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华彩终南图》。

相对前述两个系列,《韵律山水》系列更充分地传达了中国绘画精神。这些作品是吸纳西方抽象艺术的理念及古琴音乐的品质,包括太极拳阴阳转換连绵不断的意态,回归中国绘画传统,这种回归是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审视下的回归。我认为真正的绘画是表现内在世界,是表现事物的活力、运动以及韵律,绘画的高境界是和大自然的创造力融汇。创作时那酣畅淋漓的线条所蕴含的意韵令人沉醉,笔端也自然流露出了20余年与终南山相处对话的感悟,以及对社会人生的透彻理解,表现出了大自然的和谐。

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其中经过了许多的思考与实践,时机到来自然瓜熟蒂落,但它的学术含量是需要历史检验的。中国绘画体系很完整,中国仍有许多具备鉴赏力且有诚敬心的智者,有价值的创造必然会随着时光的推移放出光彩。

您和西方艺术家有过许多交流,他们怎么看待中国的绘画艺术,中国的艺术家又怎样看待您经过创新后的绘画作品?

西方艺术家充满着对中国的神奇想象,然而大多数只是对表象的理解,因为两个绘画体系的差异使他们理解中国绘画的高深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正是把最能代表中国绘画世纪高度的作品推介到西方。赵无极把自己和作品融入东方的艺术哲学中,他的绘画满足了西方人对东方遐想的心理期待,是当代最为成功的艺术家。前年我在巴黎举办画展曾计划去拜访赵先生,可惜他已病重无法接待客人了。法兰西艺术院有十余位院士来参观画展并有多次交流活动。伊夫?米勒冈院士说,樊洲画的线条很优雅,能感觉到画家内心的纯净,作品洋溢着与大自然的和谐,有巴赫的静谧,也有喜多郎的空灵。当然,我们中国的批评家最了解中国绘画,不妨引用他们的评述来结束这次采访。

朱青生:终南山既是一个真实的地方,又是一个文化的想象。中国绘画之所以可以通过一脉相承的方式来完成最高境界,得自于两种途径,皆与终南山相接。樊洲与终南日夜面对,正是沿着从此景的终南再造图式的境界,樊洲近作的得意处,意图已是自由的间架结构。

彭德:樊洲的韵律山水,用波浪状的行云流水描构成画面,单纯,流畅,舒展,大气,视觉与通感具有穿透力。隐于山野的樊洲,相对于市井画家,处世比较自我和独立。这种生存状态容易成全艺术家的梦想,尤其能成全别出心裁的画家之梦。樊洲不留恋城市,不热衷名利,面对樊洲,你会感受到一派世外桃源的气息。

贾方舟:樊洲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山水之中,和山水朝夕相伴,在山水间体悟山水,在山水间画山画水。以这样一种艺术的方式生存于自然之中,在现代画家中实不多见。樊洲真正做到了“招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他的作品完全摆脱了传统山水画的定式和符号,真正做到了大气盘旋,直呈自然生命的至高境界。

李小山:樊洲以音律入画,发现了曲线交织的画法,体验到了大自然的内在律动,非常鲜明地表达出多年来他对山水画图式的出色的理解。他在肯定中否定,在否定中肯定,一切皆出于他精神上的自由。一个自由的人才能避免沦为名声和物质的奴隶,真正地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

鲁虹:樊洲在创作中十分强调想象作用。正是借助于无尽的想象,他才能根据对现实的感受,进而抒发他的情感,寄托他的怀抱。没有对传统山水画程式的熟练掌握,没有对自然的切身感受与提炼,没有对人生的大彻大悟,他绝然达不到如此高超的艺术境界。

陈孝信:在整体面貌上,樊洲与古人,与石鲁、李可染等前辈巨匠拉开了距离,更加具有一种强烈的现代美感;在创作方法上,樊洲与贾又福等当代大家相比大异其趣,为当今山水画坛增添了异彩。“落笔无古人,兴酣欺造化”,如今的樊洲深悟此言的真谛。

Fan Zhou, also named Fan Longren, was born in 1953. He is the pathfinder of curve interweave drawing method, a professional painter of Xi’an Academy of Art, a national first-level painter, etc. He has lived in Zhong Nanshan since 1992 and made a deep study on Buddhist classics and applied in his creation, forming his unique artistic style. He has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exhibi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won many grand prizes. Some of his artworks have been collected by famous museums and organizations. What’s more, he has also published several albums.

樊洲,字龙人,生于1953年,曲线交织画法的开创者。西安中国画院画家、一级美术师。1996年开创彩墨山水画风。1992年隐居秦岭终南山,溯源寻道,深研佛道及历代文论经典,实修“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天人合一”中国文化理念,提出“物我相忘,因缘生发”的创作理念。以音律、书法入画,创出音画理念合一的艺术风格。

2001年在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修建樊洲中国画馆,于2002、2006、2010及2011年在画馆承办“全国美术批评模式研讨会” 、“图像时代艺术批评研讨会” 、“当代艺术批评家终南雅集”等活动。

曾在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作品编入《中国画新百家》、《中国画代表作家作品集》、《当代山水画领军人物》等多部画集。出版有《荣宝斋画谱樊洲》、《画为大象》、《视觉世界?心境遗迹》等多部专集。

作者:陈文松

第4篇:古诗韵律操

古诗韵律操歌词

告诉你来告诉他 告诉爸爸和妈妈 背诵古诗并不难 一背一串顶呱呱 你对上来我接下 我们一起来背吧 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商歌》 (宋) 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4.《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新嫁娘》 (唐)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7、《送灵澈》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8.《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9.《阙题二首·山中 》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0、《一去二三里》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1.《书窗即事 》 [宋]朱淑真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鸣。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12.《夜书怀》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3.风 鸢 图 [明]徐文长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14.咏 石 牛 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夏冬。

明]侯尧封 [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

15.八 阵 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明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6、忆住一师 [唐]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17.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8.悯 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9.自题墨竹 [宋]刘延世 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 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

20.赠窦家小儿 [唐]张祜 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厅里解相亲。 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

21、长 歌 行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2、北 山 [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23、敕 勒 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24《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25、《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6、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8、山间客访

来客踏清溪,放歌伴玉笛。 袖舞晚霞辉,声敲青山碧。

2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李映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0、相 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1、鄂州南楼书事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32、绝句 [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王维

33、秋日偶题 [清]魏源

传舍官如住寺僧,半年暂住此荒城。 湖边无处看山色,但爱千家带雨耕。

34、病 牛 [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3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36、《登科后》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7、檀溪寻故人 [唐]孟浩然

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 田园人不见,疑问洞中栖

38、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39、杂 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40、渭城曲 【王维】. 唐代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5篇:古诗韵律操

建设路小学国学颂读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弄石∕临溪∕坐, 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 处处∕是泉∕声。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意∕闹

第6篇:古诗韵律操

告诉你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背诵古诗并不难,一背一串顶呱呱。 你背上来我接下,我们一起来背吧!

0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草》

0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0

3、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宋)罗与之《商歌》 0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0

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0

6、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唐)王建《新嫁娘》

0

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0

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唐)王维《画》 0

9、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唐)王维《山中》

10、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宋)邵雍《山村》

11、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鸣。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宋)朱淑珍《书窗即事》

1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13、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

14、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夏终。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明)侯尧封《咏石牛》

15、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唐)杜甫《八阵图》

16、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唐)李商隐《忆往一师》

1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1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9、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宋)刘延世《自题墨竹》

20、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听里解相亲。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唐)张祜《赠窦家小儿》

2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

2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唐)王维《竹里馆》

2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2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林升《题临安邸》

26、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唐)岑参《碛中作》

27、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蒙蒙百花里,罗绮竞秋千。(唐)张仲素《春游曲》

2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9、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北朝乐府民歌)《折杨柳歌辞》 3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杜甫《绝句》

31、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3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33、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唐)张旭《山中留客》

34、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宋)刘攽《雨后池上》

35、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日暮榆园拾青荚,可怜无数沈郎钱。(宋)晁补之《流民》

3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3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唐)祖咏《终南望余雪》

38、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送辛渐》

3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望洞庭》

40、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唐)刘方平《采莲曲》

第7篇:古诗韵律操歌词

告诉你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背诵古诗并不难,一背一串顶呱呱;你对上来我接下,我们一起来背吧。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9、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0、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1、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鸣。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1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3、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14、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夏冬。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

15、功盖三分国,明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6、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1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第8篇:古诗韵律操歌词

古诗韵律操歌词告诉你来告诉他 告诉爸爸和妈妈 背诵古诗并不难 一背一串顶呱呱 你对上来我接下 我们一起来背吧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 《赋得古草原送别》 2.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3.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宋-罗与之《商歌》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出自鸟鸣涧》 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6.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唐王建《新嫁娘词三首》 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唐王维 《画》 9.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唐 王维 《山中》 10.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宋邵雍《山村咏怀》 11.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鸣。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宋.朱淑真《书窗即事》 1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杜甫《旅夜书怀》 13.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

14.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夏冬。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明侯尧封《咏石牛》 15.功盖三分国,明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唐-杜甫《八阵图》 16.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李商隐《忆住一师》 1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1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 李绅 《悯农》 19.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 宋,刘延世,《自题墨竹》 20.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厅里解相亲。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唐张祜在《赠窦家小儿》

第9篇:古诗韵律操歌词

告诉你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背诵古诗并不难,一背一唱顶呱呱,你接上来我接下,我们一起来背它。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暗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8、远看山有色,进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9、荆溪白石出,天寒江叶溪。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0、一去二三里,烟春四五家。亭台六七树,八九十支花。

11、花落春无语,春归鸟白鸣。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12、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3、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14、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厚终。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

15、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愧恨失吞吴。

16、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1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9、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

20、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厅里解相亲。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

2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6、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为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27、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蒙蒙百花里,罗绮竞秋千。

2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9、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雌雄。 3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1、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丽亭晚,君向萧湘我向秦。

3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鸭知春意水轻拍,雁晓冬寒再归来。慈母情牵逐江水,游子思念到碧海。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几时。焚香宿华顶,裛露采灵芝。 屡蹑莓苔滑,将寻汗漫期。倘因松子去,长与世人辞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迢迢千里家书少,暂搁别愁觅古道。忽觉竹动鸣乡音,顿忧阿母屋顶茅。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来客踏清溪,放歌伴玉笛。袖舞晚霞辉,声敲青山碧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上一篇:维修电工转正考试下一篇:小班语言教案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