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畜牧业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由于城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国务院〔2011〕2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关于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明确提出,“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提高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明确了促进内蒙古又好又快发展中城镇的a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文化遗产畜牧业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遗产畜牧业论文 篇1:

推动现代畜牧业建设率先取得新突破

编者按:2015年6月15~16日,全国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聊城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关于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批示,总结交流各地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成就和经验,分析研判当前的新形势新情况,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出席会议并讲话。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主持会议,山东省副省长赵润田、国家首席兽医师张仲秋等出席会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科技部、国家财政部、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畜牧工作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强调指出:

努力推动现代畜牧业建设率先取得新突破

韩长赋强调,各级农牧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草牧业发展的要求,抓住难得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不断开创草牧业发展新局面,努力推动现代畜牧业建设率先取得新突破,引领带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韩长赋指出,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要按照中央深化农村改革和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部署,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向,以建设现代畜牧强国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重点,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机制支撑,建立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力争到“十三五”末,规模养殖真正成为畜牧业生产主导力量;畜牧业生产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质量安全基础更加扎实,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以上,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成果不断巩固。再用五到十年的时间,东部沿海地区畜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畜牧业主产区基本实现现代化。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优化区域布局,推动北方牧区、传统农区、农牧交错带、南方草山草地等地区加快发展。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加强畜牧业产能建设;加快发展规模化养殖;大力推进产业化发展;加强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利用。

韩长赋强调,要突出抓好草牧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牛羊肉生产,牵住母畜扩繁这个牛鼻子,培育好养殖大县这支主力军,发挥好试验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二是大力振兴中国奶业,抓好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创建;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全面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塑造中国奶业信誉和形象;稳定发展数量,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品牌。三是挖掘饲草料资源潜力,统筹考虑天然草原适度利用、人工种草、秸秆饲料化等措施,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生产体系。四是积极推进粮改饲试点工作,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五是切实做好草原这篇大文章,加快草原确权承包登记,实施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好重大生态工程,强化草原监理,把每一寸草原切实建设保护好。

韩长赋要求,要健全完善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政策体系,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制度,推动财政支持稳定增加,创新机制撬动金融支持,积极探索价格支持,全面加强依法治牧。

省部合作共建山东现代畜牧业示范省

2015年6月15日上午,在全国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上,山东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签署了共建山东现代畜牧业示范省战略合作协议。

山东是畜牧业大省,畜牧业各项指标都位居全国前列。2014年,山东肉类产量758万吨,居全国第一位;蛋类产量388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奶类产量289万吨,居全国第五位;肉蛋奶总产量占全国的1/10,其中,肉类总产量连续20年稳居全国首位。畜牧业产值2418亿元,从1990年开始,已连续25年位居全国第一;饲料加工企业1000多家,饲料产量2150万吨,产值900亿元,兽药生产企业270多家,兽药产值65亿元,饲料兽药产值都在全国位居前列。

山东畜牧业现代化水平较高,规模饲养比重达70%以上,标准化饲养比重达65%以上,供应出口的达到80%以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全省肉类出口特别是禽肉出口占到全国出口总量的50%以上,兔肉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0%以上;山东生猪、家禽产品占据了上海市场的30%和70 %,牛羊肉占据京津市场的30%。

山东畜牧业的发展为全国的保供给、保稳定大局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伴随经济环境和产业内部资源环境、质量安全等矛盾的约束,山东畜牧业同样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此次农业部与山东省政府签署共建山东现代畜牧业示范省战略合作协议,就是为进一步加快山东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着力建设我国高端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现代畜牧业样板。

合作共建的重点内容有九项:一是以良种企业培育和良种推广为重点,加快推进良种化。二是以标准化示范场和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标准化。三是以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化。四是以无疫区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加快 防控区域化。五是以监管体系建设和品牌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安全化。六是以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和秸秆饲用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化。七是以深化创新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为重点,加快推进科技化。八是以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和产业化开发为重点,加快推进特色化。九是以畜牧业综合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信息化。根据合作协议,农业部将在政策、项目和技术等方面对山东现代畜牧业示范省建设予以大力支持。

通过合作共建,山东省力争到 2020 年畜牧生产更上一个新台阶: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 900 万吨、450 万吨、500 万吨,肉蛋奶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保持在 10%以上;全省畜禽养殖标准化比重达到 80%;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比率分别 达到85%以上;85%以上畜产品生产实现可追溯管理;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 70%以上;90%的养殖场户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 ;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每年提高 1个百分点以上,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占比每年提高 1.2 个百分点以上。

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强调指出:

山东将大力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

山东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畜牧业大省。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山东农业农村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2014年,全省农业总产值9198亿元,暂时居全国第一。其中,畜牧业产值2418亿元,居全国第一。粮食总产459.65亿千克,实现12连增。肉蛋奶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农产品出口157.3亿美元,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中,肉类出口、特别是禽类出口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兔肉出口占全国9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82元,增长11.2%。

近年来,山东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全省范围组织实施生态养殖示范、动物疫病防控、质量安全保障等现代畜牧业发展工程,各市根据自身实践确立了发展重点。东营市、烟台市、日照市,都启动了现代畜牧业示范市建设,潍坊市着力打造千亿畜牧业产业链,其他城市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强市。目前,全省规模饲养比重达到70%以上,标准化饲养比重达到65%以上。

郭树清指出,当前,全省上下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愿望强烈,热情很高。山东将按照农业部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决策部署,大力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努力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迈进。

争取毛驴待遇成为媒体关注焦点

会议同期还举办了第五届中国商品驴产业经济高峰论坛,论坛会上,与会牧区官员和产业从业者为毛驴争取和牛羊“同等待遇”的呼吁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焦点。

内蒙古巴林左旗旗长高希华说,当地素有养驴传统,毛驴好饲养、不得病、投入少、见效快,妇女、老人都能养;粪便气味小、易处理、对环境污染小等已成为民众对养驴业的共识,毛驴已成为当地农民饲养的主要畜种之一。高希华表示,近年来,随着毛驴商品价值的提高,驴产品的药用价值及保健功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肉驴产业已成为巴林左旗的一项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尽管当地的肉驴养殖已经有一定成就,但是高希华表示,当地在发展肉驴养殖过程中也存在养殖规模偏小、肉驴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等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旗长于宝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养驴的政策从国家层面到自治区层面都不是很明朗,“敖汉旗现在主要有六个品种的养殖产业,牛、羊、猪、鸡等产业现在都有明确的政策支持,而驴、鹅等特色产业还缺乏明确的国家政策扶持”。

在今年年初的山东省“两会”上,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秦玉峰提交了题为《关于将草畜范围由牛羊等扩大至毛驴的议案》的议案,提出将毛驴与牛羊等一样列入大型家畜扶持范围,政策性支持农户养驴致富;此议案因被媒体誉为“毛驴议案”而广受关注。

“‘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提出要给毛驴要政策,我认为这个建议提得很到位,国家层面应该出台一些政策。毛驴的饲养牵扯到千家万户,只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如列入扶贫计划或农业产业化项目,那么驴产业一定能得到大发展。”于宝君认为。

据记者在当天的采访中了解,尽管截至目前国家尚未出台政策给予驴与牛羊同等待遇,但山东、内蒙古等地基层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陆续出台扶持养驴的地方政策。

在当日的论坛上,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唐建俊提出了山东支持驴产业发展的想法,包括把驴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制定驴的产业规划或指导意见、在政策扶持上向驴倾斜等。听到山东支持驴产业发展的想法,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张强在随后的发言中说,如果山东给予驴以牛羊的待遇,河北在一定的区域也可以这么做。“各地出台扶持养驴的地方政策,对促进驴产业发展有一定作用,但我想还是杯水车薪。”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韩国才认为,促进驴产业发展应该出台国家层面的宏观产业支持政策。

“近水楼台”聊城市签署两个战略合作协议

会议期间,农业部畜牧业司、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分别与聊城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冯继康,聊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市委副书记陈平出席签约仪式。

近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一直把畜牧业发展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农业部畜牧业司对聊城市政府的工作、对畜牧业的重视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为促进聊城现代畜牧业发展,把聊城打造成现代畜牧业示范市,经过友好协商、积极对接、充分沟通,在提升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水平、共同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农业部畜牧业司与聊城市政府达成共识,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多年来,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对聊城现代畜牧业发展给予了极大关心和支持,为聊城多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致力于在今后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再有新作为。经过认真研究、充分协商,山东省畜牧兽医局与聊城市政府在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粮改饲试点、生态畜牧业、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等方面达成共识,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文化遗产畜牧业论文 篇2:

内蒙古牧区城镇功能定位

由于城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国务院〔2011〕2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关于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明确提出,“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提高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明确了促进内蒙古又好又快发展中城镇的a作用。然而在内蒙古城镇发展中,由于牧区城镇的地理位置、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的特殊性,使牧区城镇发展更需要予以特别的关注。

一、内蒙古牧区城镇的基本现状

内蒙古牧区现包含33个纯牧业旗县、21个半牧业旗县,合计54个旗县区。2010 年末,54个牧业、半牧业旗县共有苏木乡镇411个、嘎查村6893个,其中牧业旗县有苏木乡镇244个、嘎查村 3626个,半牧业旗县有苏木乡镇167个、嘎查村3267个。

54个牧业、半牧业旗县总土地面积97万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原面积10.8亿亩,占全区草原总面积的82.3%。2010年,牧业及半牧业旗县共有404.4万户,1214.8万人,占自治区总人口的49.2%,其中牧业旗市乡村户数90.7万户、341.7万人,半牧业旗县乡村户数129.5万户、47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69.7万人。2010年,54个牧业、半牧业旗县地区生产总值3920.9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220.6亿元,占全区畜牧业比重达60.6%;财政收入达到216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8.6%;财政支出达496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34.1%。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11元,年均增长10.6%,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510元,年均增长13.92%(数据来源于《2011年内蒙古统计年鉴》)。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接续地,煤炭、稀土、天然气储量位居全国前列,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富集,而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草原牧区。然而,由于牧区人口稀疏,居住极为分散,发展牧区社会经济、提高其科学文化水平比农业区难度更大。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我国牛肉、羊肉、羊毛、奶的来源之一,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目前由于环境的暖干化和草场不合理利用,草地退化、草场荒漠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牧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现了严重危机,而内蒙古草原畜牧业是严格依附自然生态环境的社会生产形态,因而,整个牧区社会生活也深受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牧区生态环境恶化,畜牧业发展受阻,牧民的生活困难,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和复杂的社会问题。而牧区城镇是在依托草地资源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是促进牧区经济发展、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牧区城镇的建设不仅在我区城镇化建设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发挥着我国生态保护、边防安全、经济发展、民族进步与百姓富裕等多重功能。

二、内蒙古牧区城镇功能定位

随着牧区城镇的逐渐壮大,牧区城镇与草原乡村,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草原开发利用与草原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各类工业的发展,牧区的经济成分日渐复杂,社会构成的单一化被打破,生态环境与资源开发之间,工业文化与草原文明之间,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政府目标与民间意愿之间,大型工商业企业与分散的牧民之间,种种交汇、碰撞、冲突、磨合、统一、萌生纷至沓来,这都与牧区城镇功能的发挥息息相关,而这些功能也在不断地被认识和挖掘,功能的内涵得到逐步丰富,草原牧区城镇之于人类文明的功效、之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之于在草原上生产生活的人们的效用才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可以预料的是,这种认知还将不断深化。

(一)牧区城镇作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核心供给区,提高牧民生活质量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和宗旨,因此构建和谐牧区,牧区城镇发展的核心功能也是提高牧民生活质量。首先,牧区城镇内供电、供水、供暖、通讯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均等化,让城镇内的牧民享受到工业化、现代化的成果,让牧民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提高。其次,在牧区城镇内牧民享受到了较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教育。由于牧民居住高度分散,教育和卫生设施建设成本高、效益差,而牧区城镇内集中有限的财力提高乡镇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群众的作用,同时牧区城镇内有条件建设标准化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牧区城镇内相对好的生活条件使一些外地医疗工作者、教师、技术人才等踏心在牧区工作,不因为生活条件的艰苦和不适应牧区生活而放弃在牧区工作。牧区城镇内交通设施相对方便,当遇到重大病情时,可以更及时地转送到更好地医院,防止因为交通不便延误病情。最后,城镇内的牧民在应对灾害时可以统一管理,共同抗灾,修通道路,降低了损失。以上充分发挥了牧区城镇的集体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和作用,大大提高了牧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政府各项社会服务成本也大大减少,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也可以集中起来办重点工程建设。

(二)牧区城镇作为产业发展的集聚地,与工业化发展相辅相成

草原牧区到底该不该发展工业化,在国内已成为一个争论激烈的话题。一种观点强烈反对,因为在草原上办工厂、开矿山势必会带来对草原生态的破坏;但另一种观点则希望以工业化来改变牧区单一的产业结构和贫困的现状。因此,牧区是可以发展工业化的,但是要建立“在发展中保护,在发展中建设”的理念,通过工业化促进牧区经济发展,又用发展的成果加强草原生态的保护与建设。这就需要牧区城镇发挥其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功能,在保护草原生态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开办工厂的类型和有序开发矿产资源;同时,对于在牧区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起到很到的监督作用,凡是在牧区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特别是各类矿山企业,坚决做到“谁破坏,谁补偿,谁建设”。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牧区城镇的建设可以推进牧区工业化迅速发展。同时,工业发展后也会反哺城镇建设,而其核心是通过牧区城镇建设,让广大牧民享受到牧区工业化发展的成果。近年来,在牧区工业化的带动下,一座座牧区城镇旧貌换新颜。牧区城镇内各级政府发挥好牵线搭桥的功能,把工业化发展的成果,通过城镇化的过程,更好地转移到牧民的现实生活中,例如为牧民提供住房、培训、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全方位的民生服务。

(三)牧区城镇作为牧区实现现代化的主要中介

牧区城镇是引导牧民迈进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最有效的示范基地。长期以来,牧区社会经济发展极为落后,表现在教育、大众传播媒介、医疗保健、卫生、交通等方面发展迟滞和落后。牧区城镇化有利于加快科技文化教育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加快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开阔牧民视野,特别是城镇聚集和扩散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效改变了牧区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这些都影响着牧民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从而使牧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向现代文明发展,冲破了过去那种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的交往方式,开拓牧民的眼界和思维,发挥着联通牧区和外界大市场的中介功能,带动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其次,牧区城镇内以信息化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完善畜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制度,为农牧民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正确引导畜产品生产和流通,有效推动畜牧业产业化链条的形成。所以说,牧区城镇有利于通过城乡交流,带动农牧民转变观念,是牧区实现现代化的主要中介。

(四)牧区城镇作为生态移民的承接载体

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自然灾害、人为超载放牧等因素的影响,我区草原植被覆盖率持续下降,牲畜可食用牧草种类减少,草场产草量降低,很多草场都属于重度退化草场,而且正逐步向荒漠化和沙漠化方向演变,一些牧民已成为“生态难民”。因此,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草原生态环境压力,是恢复草原植被的重要战略举措。牧区城镇作为“生态移民”工程的承接载体,不但为牧民解决了生产生活问题,而且有助于草原生态的恢复与好转,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赢。同时,牧区生态移民为城镇建设增添了活力。生态移民和城镇建设的快速推进和有效对接,不仅加快了牧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的进程,而且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牧区城镇发挥了引导和组织的功能,组成移民搬迁的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召开专门会议,确定方案,完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地制定住房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优惠政策,做好移民安置。

(五)牧区城镇是牧民转移就业的蓄水池

随着牧区人口大量增加,牲畜饲养规模不断扩大,长期的超载放牧使草原得不到休养生息,再加上自然气候的影响,草原生态逐渐恶化,自然灾害频发。解决牧区人多导致畜多、草畜矛盾突出、草原生产力下降这一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减人减畜,只有把大部分的牧民转移出来,草场载畜量才能降下来,生态才能得到有效保护。然而,禁牧政策对牧民的生活和收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那么,在自治区削减牲畜的规定下,如何能够让牧民弥补损失、持续增收是深为头疼的问题。牧区城镇首先作为牧民的聚集区,更容易发展二、三产业,更容易吸纳转移牧民,安置牧民就业。如自主创业开小商店,搞民族服装加工,从事民族乐器、工艺品生产,搞餐饮业等。其次,牧区城镇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指导功能,做好牧民的创业培训工作,牧区城镇可以组织多种活动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标语、板报等阵地,通过组织表彰会、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宣传转移就业的重要意义、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有关鼓励政策及措施,营造更好的舆论氛围。还可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牧民进行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以新型牧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基础,把职业培训与技能考核认证相结合,鼓励和帮助牧民通过培训和考核获得全国通用的各类技术等级证书及上岗证。最后,对于传统生活方式的依恋和对外界事物的排斥,尤其在语言和饮食方面的生活习惯不适应大城市内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牧区城镇作为一个踏板,在生活条件上不仅为牧民提供了更多的服务,而且也更符合牧民的生活方式,同时,牧区城镇内集聚效应为牧民提供更多就业的机会。总之,牧区城镇作为吸纳转移人口的蓄水池,缓解了牧区人口对于草原生态环境的压力,也缓解了牧区人口集中在大城市,导致自身与环境不融合带来的城市问题。

(六)牧区城镇促进牧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牲畜既是他们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生产资料,又是他们衣、食、住、行赖以供给的生活资料。牧区城镇内由于人口集聚,服务业和手工艺品加工产业、畜产品加工业更容易形成规模化生产,在产品输出上也更容易连通外部市场,有助于调节畜牧业产业结构;牧区城镇内教育、科技的培训更多、更方便,科技投入的增加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牧区城镇内基础设施尤其是以信息化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的完备,可以为畜产品及相关生产物资的交易双方搭建一个信息融通的平台,提高信息透明度和交易效率。畜牧业生产、经营、消费、交换各环节信息化手段的介入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牧区城镇的建设在保护草原生态、增加科技投入、调整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等方面的促进作用,间接地提高了草原畜牧业的现代化水平。而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转变了牧区城镇内单一的产业结构,对于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七)牧区城镇促进草原文化事业传播

内蒙古草原文化精神的传播,有利于让外界更多地了解内蒙古,从而促进内蒙古的旅游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更进一步促进牧区城镇的建设。牧区城镇内人口的集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教育科技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使得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机会更多,更容易促进草原文化的传播。首先,牧区城镇内通过实施重点文化建设,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广播影视节目译制制作播映,增加适合牧民的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增强民族手工艺品的制作和生产,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护和推广,广泛开展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和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其次,以上工作有些是牧区城镇独立完成的,有些工作即使不能独立完成,牧区城镇也可以发挥其协作功能,发现好的典型和好的思路上报上级部门,最终把草原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最后,草原牧区大部分是民族地区,也是边疆地区、交通要道、边防要塞和边贸要镇,加快牧区城镇建设,不仅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活跃了牧区经济,提高了民族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科技和经济水平,而且有助于缩小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对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也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

作者:李莹

文化遗产畜牧业论文 篇3:

产业扶贫铺就小康路

刘子富,新华通讯社贵州分社原社长,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有《攻坚》《新群体事件观》等200余万字的专著。

只有产业扶贫,好比帮扶挖一口井,长长远远有水喝,才能扶到根本上。

干渴的贫困农民,救济式扶贫好比给一碗水,喝光就没了;一般性帮扶,好比给一桶水,虽多也有喝光的时候;只有产业扶贫,好比帮扶挖一口井,长长远远有水喝,才能扶到根本上。产业扶贫成为贵州脱贫攻坚的战略举措,为贫困农民铺就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粮食产业:“吃饭是第一件大事。”贵州把粮食生产作为首要扶贫产业来抓。1989年开始实施的扶贫“温饱工程”,平均每亩地膜杂交玉米增产95公斤、杂交玉米增产75公斤、杂交水稻增产60公斤。

“十二五”期间,加大“粮食增产工程”“粮油高产创建工程”等项目实施力度,实行技术组装、示范带动、点面结合、分类突破,示范区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核心技术覆盖率达93%以上。

烤烟产业:2010-2015年,黔西南州、遵义市、毕节市整(州)市推进,遵义、长顺等9个县整县推进。全省一半以上主产烟区基本实现烟草产业现代化,构建符合贵州实际的现代烟草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产业转变步伐。2015年,全省种植烤烟261.8万亩,收购35.14万吨,烤烟持续保持支柱产业地位。

畜牧产业:晴隆县在全国529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一度处于挂末位置。我多次到晴隆喀斯特贫困山区采访,当地党委、政府整合畜牧、扶贫、财政、水利、交通等部门扶贫资源,合力攻坚,经过10年摸索,种草涵养水土、养畜增加收入、发展防灾避灾产业,创新草地畜牧业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并举、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模式,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006年,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各民主党派中央在晴隆县召开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现场会,要求南方8省区各选择1-2个县推广“晴隆经验”。从2010年起,贵州每年投入4.5亿元扶贫资金,扎实抓好43个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县建设。

“十二五”期间,全省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累计投入21.31亿元,2015年末牛羊存栏达1018万头(只),贫困农民受益人数达611万,受益总额达30.6亿元。

果蔬产业:贵州逐步建成从江、榕江、威宁、册亨、望谟等水果生产基地县,从江椪柑、台江金秋梨、长顺、威宁苹果、罗甸、关岭、册亨、望谟火龙果发展成为名优特色水果。罗甸、望谟、册亨、习水县土城镇、关岭自治县断桥乡等地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早熟蔬菜、反季节蔬菜、地膜蔬菜、绿色有机蔬菜产业。贵州蔬菜远销昆明、广州、深圳、重庆、长沙、武汉等地。

2010-2015年,贵州规划发展精品水果500万亩,投入扶持资金4.25亿元,精品水果从2010年的227万亩发展到550万亩,实现收益16.5亿元,受益贫困农民达330万。

马铃薯产业:贵州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是继玉米、水稻之后的第三大农作物,脱毒马铃薯种植已覆盖全省50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中药材产业: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中药材被贵州确定为重点打造的“烟、酒、茶、药、食”五张名片之一。截至2015年,全省投入中药材发展资金8.38亿元,种植面积扩大到538万亩,实现收益16.2亿元,受益贫困人口323万。

茶叶产业:2010年,全省发展茶园面积280万亩,总产量6.1万吨,销售收入32.17亿元,综合产值40亿元以上。截至2015年,全省茶园面积扩大到689.2万亩,居全国第一位,总产量22.4万吨,总产值214.8亿元,综合产值40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7%、30.2%和49.4%。

乡村旅游产业:贵州有“国家公园省”的美誉,是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宝盆”。各地大力发展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业,把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减贫和建设小康进程。2015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9亿人次,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数的42.4%,同比增长23.1%;乡村旅游收入705.9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0.0%,同比增长28.3%;乡村旅游吸纳287.61万人就业,受益人数逾577万人,带动64.7万人脱贫减贫。(责任编辑/邓万里)

作者:刘子富

上一篇:小学优秀教师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外语多媒体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