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急诊护士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60急诊护士的心理品质是做好急诊病人心理护理的关键,除具备护士应具有的一般心理品质外,急诊护士还应根据急诊工作的特殊要求,做好抢救工作。

第一篇:急诊护士论文

急诊科护士长对科室护士的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215

在现实生活当中,一个人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总是要与他人进行接触,进行交往,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作为一名急诊科护理管理者直接接触上级管理层,又直接领导下层护士。同时又直接听取临床各科室对急诊科所提意见及建议,以保证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在护理工作中实施有效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授权、奖罚严明,加强情感沟通,塑造自身形象。实施有效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发挥人际关系技能作用

急诊科的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广泛性决定了急诊科护士长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处于人际关系的中心位置,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急诊科护士长更要有“领导就是服务”的理念,尊重护士,关心她们的生活、健康,与之坦诚相待,姐妹式地交谈,对她们的工作给予公正合理的评价。允许有不同的意见,要有一颗包容心,给大家“安全感”,善于运用集体智慧,以增强团队凝聚力,使科室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集体。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每个人的身心健康。

合理使用委任权

首先对授权要有计划性。选择那些能力强、工作积极主动,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最主要的是愿意为授权人分担责任,并能够胜任责任的人,同时征求本人意见,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我科将工作按性质划分为急诊急救组、质量控制组、安全管理组、抢救仪器管理组,每组有一人任组长。管理的一半是检查,护士长对所授权的工作要随时进行监督检查,看是否能按既定的计划和标准进行。如有差错要找出原因,做出整改措施,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每周进行反馈,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好的事物拿到交班会上提出表扬,坏的事物也拿到交班会上大家错误分享。为的是警示大家加深印象,杜绝类似事情再次发生。有实施、有反馈、才有整改,才会有更切实际的管理活动。只有严谨求实、精益求精才能保证科室的长久生存与发展,因为人才给科室不断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

适当的授权可以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同时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使他们更具有成就感。有成就感她们的心情就会更加愉悦,工作起来也就更加有信心,我们的工作自然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奖罚机制严明

根据科室情况制定科学、客观、合理的激励制度,奖勤罚懒,调动全员积极性,说到做到,及时兑现。不管是高年资还是低年资的护士,违反了某项制度必定要给予处罚。比如谁在执行医嘱后一组液体执行后未签名及时间,要扣罚奖金10元,每季度末评选的星级护士,本科室再给予50元奖励这样既增强了每个人的责任心,又及时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充分利用激励资源,用好激励资源,鼓励每位护士实现自己的理想,提高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要善于发现先进思想和事迹,进行宣传表彰,以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

加强情感沟通,塑造自身形象

作为护理管理者,首先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病人是首位,护士也重要[1]。作为护士长,时刻对自己的护士体贴入微,关心她们的生活,帮助她们分忧解难,悉心关照,护士就会对自己的领导给予信赖,帮助她们分忧解难,共同进步。认真倾听每一位护士的谈话,以发问的方式布置工作,以激发商量的口吻下达命令,听取护士的一些建议。让护士参与讨论与她们切身利益有关的计划的决策,增加透明度,调动积极性,并且能使护士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愉快而自愿的接受指令,并竭尽全力去完成任务,实现自身价值。

讨论

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做到思想要真、情感要善、思想要美、公平公正。在工作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领导能力,注重人才利用,务实人际关系,塑造自身形象,加强各科室各部门的协作,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艳兰,阎永海,张宏丽,等.实施有效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国社区医师,2009,2:124.

作者:李贵芹

第二篇:急诊护士心理素质探讨

摘 要 围绕护士素质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的关系,来阐述急诊护士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急诊护理的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 急诊室 护士 心理素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59

急诊科室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对每位成员的要求都必须有娴熟的,精湛的业务技术和“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护理对象服务的奉献精神。

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一般都是急、危重患者或意外伤患者,一切医疗护理均以“急”为中心。患者本身及家属无思想准备,情绪非常紧张、恐惧、惊慌。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有良好语言修养,消除或缓解患者(或家属)紧张而恐惧的心理。从而达到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的目的,使患者得以早日康复。因此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是提高急诊急救护理质量的关键,是衡量护士心理素质的首要标志。

急诊护士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和和諧的沟通技巧:急诊工作中护士的最初印象能否让患者产生信赖和安全感,取决于对护士的“第一印象”和沟通技巧。主要体现在与患者交往时应和蔼可亲,语言精练贴切,举止端庄沉着。急诊科的患者大多是有危险的危重患者。入院时间急、短,病情变化快,随时都有呼吸、心跳骤停的可能。家属及患者情绪易激动,反应强烈,有时候出现某些丧失理智的行为,常对治疗护理不满意,大骂医护人员,甚至动手打医护人员。如果护士稍有惊慌失措,就不能坦然自如地发挥自己的操作技术。这些都要求急诊护士牢固树立“抢救”第一的概念,宽宏大度的胸怀,稳定的处事情绪,才能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和处置,来达到急救的效果。

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不仅可以从患者的呼吸、脉搏、体温、皮肤和口唇的颜色等方面获得信息,而且对患者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哭泣、咳嗽等都得有敏锐的观察。能观察到患者疾病的状况和需要。如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应用阿托品时,如患者瞳孔缩小、面部潮红、大汗,说明已达到阿托品化,应立即通知医生。再如脑出血的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和呼吸减慢、双侧瞳孔不等大等脑疝症出现,则应立即报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把握抢救时机。

崇高的职业道德:急诊护士还应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以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自觉、自愿、全心全意地去为患者解除病痛。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视患者为亲人。即使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承认,也能正确、坦然地对待周围一切,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关心、体贴患者。具备这样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危机情况下不惊慌失措,稳、准、快捷地为患者进行救治。

引起心理素质障碍的原因

急诊护士工作强度过大,思想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使护士的应急能力下降。

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存在着不安全因素。急诊护士需在短时间内对急诊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常常未采取自我防护措施便进行抢救治疗。急诊患者大多都是危重患者,急诊护士未能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良好沟通,稍有疏忽就会使患者家属迁怒于护士。轻者张口辱骂,重者动手动脚。使护士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快节奏的工作性质和缺少社会的支持是影响急诊护士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

提高急诊护士的心理素质

首先,急诊护士不但要学好护理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学好医学心理学以及医学道德修养等相关知识。来开阔视野,树立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品格。

其次,经常与众人交流。放松高度敏感的神经心理,减轻心理负担。养成开朗、稳定的处事心理,具备承受挫折的能力。全心全意地为护理事业而献身。

总之,急诊护士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同的各种疾病人群具有高度的风险性应使每一位急诊护士认识到急诊护理治疗中承担高风险的义务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调整心态,并制定相应措施,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急诊护士。

作者:唐月 张学斌

第三篇:急诊护士的心理护理要点及对护士素质的要求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60

急诊护士的心理品质是做好急诊病人心理护理的关键,除具备护士应具有的一般心理品质外,急诊护士还应根据急诊工作的特殊要求,做好抢救工作。急诊科接治的多是突发性急、危重病人,一切医疗护理过程均以“急”为中心,所以急诊科的护理工作特点及重点都是在救治伤病的急性阶段,它是为病人接受进一步的诊治护理创造条件,起铺垫作用。

在急诊科,病人往往起病急,随机性大,时间性强,病人对环境适应力差,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这就要求护士要有严肃的工作态度,娴熟的技术操作,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迅速、准确的对病人进行救治和护理,为挽救病人的生命争取时间。

急诊护士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急诊工作中,患者没有机会充分了解护士的品质,护士的最初印象能否在患者产生充分信赖及安全感,取决于对护士的“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主要体现在:与病人交往时的态度应和霭、诚恳,语言精练、贴切,举止沉着、稳重等。

具有宽容、大度的胸怀:急诊病人大多情绪反应强烈,甚至可能在应激状态下岀现某些丧失理智的行为。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具有高度的同情心,能理解和体恤病人,不计较其情绪冲动,能耐心地诱导和抚慰患者,直到其正确地面对现实。

具有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冷静、自制、始终如一,可帮助急诊护士有效地安定病人的情绪。主要表现在遇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抑制无益的冲动,不与病人或其亲属同悲共泣,不因患者的病情骤变惊恐失色,不因患者的情绪反复而丧失耐心。

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娴熟、精湛的急救技术,敏锐的观察力,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力,丰富而有预见性的想像力等,都是保证护士紧张而有序地参与急诊工作的基本要素,也是清除急诊病人的负性情绪的一剂良药。

具有较强的心理护理意识: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有其特殊性,护患接触短暂且客观上不允许护患间有更多的语言交流,大量的心理护理需经非语言交流的形式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急诊护士有较强的心理护理意识,注重从仪表、举止、神语调等方面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以及见缝插针地实施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原则

急诊病人的心理状态千差万别,复杂多变。时常出现一个护士要同时面对多个心理状态完全不同患者的情况,故在实施心理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区别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首先处理最紧急、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心理反应。

其次,根据个体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

第三,帮助患者建立必要的心理准备,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过程及效果,作适当的解释或预告,以安定其情绪。心理护理可以与救护处置同步进行。场合允许时,护士可边实施操作边扼要说明意图,以达到既消除患者疑虑又取得良好合作之目的。主动与患者进行“心理换位”,及时医治或积极预防患者的心理创伤。想方设法使其在心理上尽快适应急诊环境。

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一个医务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要有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必须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具体行动中才能体现出来。就急诊室的具体工作而言,对于起病急、病情重的病人,只有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才能把工作搞好。有了高度的责任感,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而不是被动地执行医嘱。在工作中,最先接待病人的往往是护理人员。假如来一位高热抽搐的患儿,我们应先给患儿上氧或在叫医生的同时给患儿上氧,紧接着问医生是否要执行什么口头医嘱,而不应该通知医生后等着医嘱出来后再去被动执行。因为抢救生命是争分夺秒的事情,抽搐会使大脑细胞缺氧,缺氧到一定时限,大脑细胞将出现不可逆的变化,将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由此可见,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过分紧张而出现惊慌失措的现象也应力求避免,如果这样,会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增加家属的心理负担。

对护士素质的要求

护士要有能力护理急救各种病人:要有全面的护理知识和病情观察能力。护士要掌握急救中病人常见急症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同时护士还要具备有一定的特殊监测技术(如心电示波器等)和紧急处理能力,以应付随时可发生的突发情况。

参加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态度必须认真严肃:动作要迅速而准确,分秒必争,这就要求护士必须有熟练的各种护理操作技能和丰富的急救经验,并且能熟练的操作抢救仪器和排除仪器一般故障,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应保证各类仪器性能良好,以备急时应用。

在急救中护士应与医生密切配合:护士应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机理、应用剂量、观察要点等,以便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抢救中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再次复述一遍,以免有误,同时保存各种急救药物的安甁、输液、输血的空甁,以便抢救后统计、查对及补医嘱药方等,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在急救工作中护士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同情心。能体贴和安抚病人及家属,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相应有效的心理护理,以减轻病人及家属的心理负担,使其密切配合抢救与治疗,有利于救治成功。

总之,现今急症和创伤病人迅速增多,急救医学迅猛发展,对护士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护士能熟练掌握急诊知识和急救技能,要能在紧急情况下对病人及时、准确地实施全心身整体救治和監护,尽可能的减少死亡。所以说急诊科护士具有良好的自身专业素质是出色完成急救护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它对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邱 菊 赵雅娟

第四篇:基层医院急诊护士的必备素质

急诊护理人员只有具备较全面的素质,才能胜任急诊护理工作。本文對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以下探讨。

作者:高小兰 何喜定

第五篇:急诊护士技能现状调查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急诊护士都应具备一定的护理技术和较强的护理能力。许多国家地区在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全球化通用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护士的专业发展途径以及专业不同岗位上的不同能力需求进行了核心能力分析。目前,在急诊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面对急诊护士将遇到的各种急诊突发状况,急诊护士是否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怎样在平时或者在校期间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以适应当前的工作需要。我们对辽宁省内二级以上医院的168名急诊护士进行了急救技术排行和急救能力调查,旨在了解临床急诊护士应具备的急救护理技術的种类以及所欠缺的急救能力种类,为其开展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依据。

作者:王雨 陈丽

上一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下一篇:会计毕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