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前沿课题

2023-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金融理论前沿课题

“十七大”后的金融课题

编者按:作为今后五年指导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十七大”报告不仅对金融问题有集中性的较多描述,而且在许多方面都对金融业提出了要求。为此,本刊组织专家讨论了“十七大”报告的金融课题。讨论中,有专家特意对“十五大”以来连续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关于金融问题的描述作了对比,发现对金融问题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的建设现代金融体系的战略目标和提高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以及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宏观调控与金融风险管理等主题成为本次讨论的热门话题。

王元龙:整体影响与两个重点问题

我认为“十七大”以后的中国金融至少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即:改革、创新与完善。以下从三个方面谈谈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初步体会。

关于深化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第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对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就金融体制改革而言,首先提到的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而后又提到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深化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可见金融体制改革的份量之重。“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金融领域来看,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但现在仍然面临较多的问题、影响金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的障碍仍然存在,改革攻坚同样存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十七大”报告对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许多方面都进一步明确,这就为今后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金融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十七大”报告里对金融有一段比较集中的论述,除此之外,报告的其他章节里都有和金融相关的内容,尽管有些内容没有明确提及金融,但落实这些内容离不开金融。特别是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部分,每一个问题都和金融有关系。报告中还有许多内容没有直接提及金融、保险、银行等关键词,但实际上也都与金融有直接的关系。

第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更加注重金融创新。在“十七大”报告里关于深化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有很多创新,有些内容可能过去已经提出,但其含义要更深入。例如“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这一概括不仅非常全面,而且也充满创新思维。一是强调发展各类金融市场,这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构造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二是首次提出了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内涵,即“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强调“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意味着我国金融对内开放严重不足、对内对外开放不协调的状况将得到扭转,那些长期由政府以国有形式垄断的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对国内非国有经济成分开放,深化金融业的产权改革,对金融机构的准入将会有所突破。强调“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意味着放松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管制,鼓励其实现组织创新和业务创新,促进其向综合化、全能化发展。强调“高效安全”,意味着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利于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收益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使金融机构真正成为参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竞争的现代金融企业,增强长期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并非单纯追求规模和短期效益。

关于提高金融行业的竞争力

第一,真正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我们很多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形似,但那不是真正的现代公司治理,也不符合现代公司运作模式。频繁发生的金融大案要案突出暴露了金融机构治理存在明显缺陷和内控机制的缺失,公司治理的市场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还需要一个从形式到实质的转变,真正实现从“形似”到“神似”的突破。

第二,完善和强化风险管理体系。“十七大”报告在论述经济金融问题时,多次提到了风险问题。在谈到面对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时,提到“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在增多”;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提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谈到开拓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时,又提出“注重防范国际金融风险”。除此之外,报告在强调提高竞争力时,也是针对防范风险的。因为只有竞争力提高,才有防范风险、控制风险的实力。近年国有商业银行通过改革并最终成功上市,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率等指标都有明显的改善,这些指标的水平也已经进入国际先进银行的行列,我们对此不能盲目乐观。我认为“十七大”报告三次提到风险控制问题是要给金融机构以警示,因为我们的金融机构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政策的支持、经营环境的改善、不断改进的监管,以及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但实际上我们的风险管理的水平与国际先进银行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例如尽管我国一些大型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大幅下降到5%左右,但这和花旗、汇丰的1%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另外,目前国际主流银行风险管理是全面的风险管理和全员的风险管理,而不仅仅是信贷风险。瑞士银行风险手册列举了100多种风险,而我们仅仅关注信贷风险,这可能就是我们和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所在。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一误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十七大”报告中多次强调的风险控制的精神。

第三,培育和提升创新能力。创新的成功取决于四大要素,即人、资源、文化、管理。中国银行业能否用最好的人,留住最好的人,能否保持有效的科技投入,能否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能否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否在客户与团队员工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直接影响着其创新能力。

第四,深化人力资源改革。要提高竞争力,要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关键在于人、在于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金融管理队伍,为此需要深化人力资源改革。“十七大”报告非常强调“以人为本”,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以人为本”。我认为这不仅是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对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同样如此。

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时,还再次强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也可能都跟汇率有关,比如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我认为这是“十七大”报告强调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两年来做一下回顾和总结。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需要总结或者在落实“十七大”精神时需要认真把握:

第一,改革方向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趋向。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两年多的情况来看,管理层在维持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小幅升值的情况下,将市场化作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点并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我个人认为其用意就在于更多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第二,改革操作要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三原则。就主动性而言,中国政府根据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决定汇率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时机,并在改革过程中充分考虑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的因素。可控性的内涵包括风险控制和加强管理。渐进性即循序渐进,从近期和中期来看汇改是重归真正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长远来看是增加汇率的弹性和灵活性,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以有效地发挥汇率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杠杆作用,并且保持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第三,改革路径坚持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优先。人民币汇率制度涉及形成机制和汇率水平,其中重点是机制问题。因此机制问题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就是再一次强调完善机制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在汇率水平上不断的遭到贬值或升值的压力,我们对此也往往陷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尴尬当中,形成这样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问题,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扭转这种状况并解决汇率水平问题。因此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重在机制的完善,而不在于简单的汇率水平调整、或者是单向的升值。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

赵锡军:对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战略目标的认识

“十七大”报告提到,要推进金融体系改革,这是比较集中的概括。就金融体系建设的问题而言,在实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以后,中国金融业总的发展目标就不能明确需要由哪个机构去负责,因此也不利于总目标的实现。“十七大”报告集中阐述了“要建立现代金融体系”这么一个战略的目标,这是针对目前金融业发展和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总的判断,也是与目前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符合的一个比较恰当的、及时的判断和决策。

发达国家无论是英美,还是欧洲大陆,或者是日本,在经济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人均的方面都超过我国,因此我们把他们看成是经济强国。尽管我国在总量上已经超过其中不少国家,但从人均的角度来讲,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都要较大程度的高于我国。在对于这些经济强国的研究中,我们会发现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背后都是有强大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的,比如美国有一个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金融体系,而英国有一个以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为核心的金融体系,欧洲大陆和日本则有发达的银行体系。所以从这些国家来看,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或者金融机构作为支撑。

那么从目前中国的发展态势来看,一个现代金融体系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呢?“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内涵是,要有一个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济形式、结构要合理、功能要完善、而且运行要高效、安全的金融体系。从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发展情况来看,其金融体系正在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市场和机构之间的不断融合。无论是英美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发达金融体系,还是欧洲大陆或者日本以前的以发达的银行体系为核心的现代金融体系,都在发生这种变化。英美两国市场体系与机构之间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业务向资本市场的扩展以及资本市场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联合。与这种金融体系相适应,美国1999年通过金融现代化法案并依此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金融机构组织形式也开始转向实施金融服务投资公司的模式,而英国也设立金融服务局。欧洲大陆和日本也在发生同样的变化,比如德国德意志银行以前是一个典型的商业银行,现在它有四条业务产品线与资本市场相关,其私人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以及理财业务量都远远超过它的存贷款业务。

无论是以金融控股公司还是综合银行的方式融合,这种综合性的机构越来越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主要的组织形式。这就要求金融机构要在金融市场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是一个现代金融体系所必须具备的特点。我认为目前这种现代金融体系至少要承担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1)以市场的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调配资源,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以支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功能,这与通常意义上的筹措资金、发放存贷款的功能有着较大的差别。目前欧洲强调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仅要考虑实体经济本身发展的问题,还要考虑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责任问题即我们现在提出来的科学发展的问题。比如投资银行帮助企业实现IPO时,就要考虑其投资方向和项目导向是不是损害环境,是不是与人类先进的价值观有冲突?如果损害环境或者与先进价值观有冲突,金融机构就有责任。因此科学发展观同样体现在金融方面上,金融机构不仅要支持实体经济实现快速发展,还要实现科学的发展。

(2)金融机构既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也要帮助为这些实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普通居民富裕起来,这就是金融机构的促进经济增长与财富增长功能。经济增长使居民从贫穷到小康并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使这些财富更好更快地增值是现代金融体系重要的职责。“十七大”报告对此是有所涉及的,即报告提到“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虽然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并不一致,但至少“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这一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的阶段,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即怎样使国家更好的富裕起来的同时也使老百姓富裕起来,这是金融业要承担的责任。因为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目前只能从动产角度入手,因此财产性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就是金融性资产。

(3)除了上述功能外,金融体系必须要能够帮助实体经济经受外来的冲击与波动,因此金融体系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化解风险。尽管目前中国体系还达不到美国金融体系的水平,能够将高风险的资产通过证券化向全球出售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分散风险,但是金融体系至少要能有效管控自身的风险。因此我认为现代金融体系就要能化解金融风险并实现安全的运行,以此来支持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安全高效地运行。这是一个战略的目标,它的实现需要较多条件,这些条件目前还没有全部满足,但是这个战略目标现在给我们金融业指明了一个发展方向,同时也为我们金融业将来的发展指出了一条路径。

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对宏观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一个现代金融体系里,机构是围绕着市场运行的。目前的宏观调控基本上是围绕着机构进行的,因为对机构的调控难度相对较小。但将来从管理、调控角度来讲,怎么样围绕市场让调控的机制按照市场的规律运行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尽管现在人民银行强调货币政策调控的出发点更多的是物价因素,但市场参与者却预期人民银行利率政策调整就是针对股市、房市等具体市场的。因此,怎样在在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或者新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消除这种理解的不一致或者错位的理念现象从而形成对调控政策比较理性的预期,应该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王欧:资本市场发展的新机遇与新课题

金融体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此我主要谈一下“十七大”报告涉及金融问题的内容中我所关注的方面。

一是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问题。如果简单地将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作为直接融资、将新增贷款计为间接融资,我国的直接融资比重最初在5%左右,2006年达到19.9%,而2007年前三季度则超过20%。这是一个快速的发展,但我们应该认识到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起点低,原来我国银行融资的比重超过90%。同时,我国直接融资也严重失衡,直接融资中基本上都是股市融资,而发达国家直接融资主要还是债券融资。所以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我们未来的潜力、希望。

二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问题。目前全世界形成一个共识即以市场化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肯定会成为一个主流。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以资本市场融资即直接融资为主的英美还是以银行融资为主的德日,都已经达成了共识。比如德国认为德国在创新方面之所以落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强大的资本市场的支持。所以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从长期稳定的角度来看一定要有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作为支持。

对于股票市场,我们现在有主板和中小板,但没有创业板。这一问题较早前就提出,但一直没有落实。目前包括证监会在内的相关机构都在积极推动创业板的设立。这个问题不单单是一个股票市场板块的问题,这涉及到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日本的融资结构长期依赖银行,这使得它在初期经历快速发展以后,马上面临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尤其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日本的中小企业长期缺少强有力的资本市场的支持,使得它在高科技创新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国。从这两个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可以看出,在未来的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建设创新型的经济、创新型的社会,我们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另外是债券市场。以前因为种种原因,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90%是由国债组成的,企业债仅有一部分而且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债。企业债发展的滞后主要是因为监管制度和历史的原因。2006年开始发行的央行融资券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2007年长江电力发行的第一期公司债标志着我国公司债券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三是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一个核心目的是完善市场化资源配置。我们国家是从计划经济转轨过来的,计划经济的特色就是以行政指令进行资源配置。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资本市场诞生、萌芽以来,我国资本市场逐渐从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市场转向以市场化进行资源配置的市场。但是由于我国处于转型阶段,所以资本市场的功能一直没有发挥出来。我们要大力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主要的任务。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面临以下三个问题:

其一,因为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国资本市场资本约束机制还不到位。由于历史原因,资源配置当中的非市场化因素、政府干预因素还很多,所以市场化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导致以市场化机制配置资源的资本市场不能发挥作用。而目前我们一些股东也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资本市场要按照资本的规律来办事,要受资本约束。

其二,金融机构作为资本市场参与主体,在改革的大潮当中面临挑战和转型的任务是很艰巨的。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一些大金融机构比如商业银行在国家的资产剥离以及注资等政策的帮助下基本完成了上市的目标,但我们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有待提高的。在此我重点以券商和基金为例。从券商角度来看,全行业去年管理的总资产为1.7万亿元,这还不及美林或者高盛一家管理的总资产。衡量金融机构的实力主要是依据市场管理规模和总收入。一方面我国券商的资本金规模方面有了质的提高;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核心机制仍然没有到位,券商盈利模式单调同质,创新动力不足。基金也同样面临着产品同质、创新少的问题。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转型问题,目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越来越重要,真正依靠存贷差的业务越来越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直接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所以金融机构在这种条件下,如何转型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其三,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由于一些市场发展的不成熟等原因,我国采取分业经营的模式,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大趋势。因此如何调节金融监管模式,是我们面临非常大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都是采用职能部门的模式。但面对参与人员多、市场化程度高、人员素质高、薪酬相对比较高的资本市场,一种相对行政化的监管模式是不能与之相匹配的。那么未来怎么样才能够适应这种快速的市场发展,是我们监管部门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也是国家需要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次级债危机发生后,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假如没有资本市场》。如果没有美国的次级债市场,会发生一种什么样的状况?美国储贷危机同我们的情况一样,贷款集中在银行,当时的风险还是一样的来自于贷款的风险。当时风险的冲击程度远远强于这次危机,达到不得已动用财政的地步。由于市场分散的原因,这次次级债危机看起来势更猛、面积更大,但这次的影响深度却变小了。目前为止这次危机还没有发展到动用财政投入来解决问题的地步,这很说明问题。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美国就可能没有这次次级贷款的危机,但一定会有银行系统的严重危机,而这种冲击的深度更大、影响更大。对于这次危机,我们不能幸灾乐祸。虽然我们没有次级债,但类似的潜在风险因素在我国可能引发的是商业银行系统性危机,并进而影响经济的整体运行。这种危机一旦发生更为可怕,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发展市场化风险分散和分担机制反而是我们应当从本次美国次级债危机当中吸取的重要经验教训之一。

(作者单位:中国证监会)

周小知: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总的来说,“十七大”以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

第一,“十七大”后银行业可能将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

其一,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银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十七大”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要比2000年翻两番,因此经济的增长将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我国GDP自2004年以来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无论是就构成GDP的消费、投资还是对外贸易而言,银行业都有巨大的机遇。从微观主体来看,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0%,企业利润从1999年到2007年的增长率都达到近40%的水平,因此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是有还款保障的,这也有利于银行效益的增加;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率都超过了10%,这必将会增加对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因此银行同样面临很大的机遇。

其二,党中央对银行业的重视为银行业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在“十七大”之前,中央政治局就金融业进行了一次集体学习;2007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求是》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也指出,“我们一定要站在改革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坚持把金融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这些都表明党中央对金融业是高度重视的,这对银行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这种重视也体现在具体的政策上,比如金融监管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目前的金融监管应该是比较恰当的,既鼓励业务发展与产品创新,同时又促使银行较好地控制风险。就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而言,目前只有农行没有完成股份制改革,而其他三家国有银行的改革表明国家对国有银行改革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比如剥离不良资产、注资等。通过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摆脱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内部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风险与内控机制不断加强,竞争力也得到较大提升。

第二,银行业在“十七大”后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一,当前宏观经济运行蕴含着风险,银行业必须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走势,尽量减少宏观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对银行的经营有重大影响,比如汇率政策、利率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等等。因此,正如最近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一篇文章提到的,中国银行业需要提高对宏观经济分析的能力。

其二,“十七大”报告提到,要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包括股票和债券等。发展证券市场必然带来储蓄分流,尤其是活期存款分流的问题,这就会衍生出银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的问题。

其三,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还比较弱。“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中国银行业这几年确实发展很快,实力提高得也很快,大部分银行的各种指标都基本满足了监管要求。但之所以我们还要提出竞争力的问题,是因为目前我们的银行业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创新能力。银行业近年盈利增长较快,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政策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关,而金融产品创新在这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力问题还体现在对人才竞争上。比如当前银行的理财业务很受欢迎,但实际上理财师、交易员以及风险管理师等专业人才都是目前很缺乏的。另外,中国银行业竞争力较弱还体现在机制即公司治理结构和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

苑德军:中国金融运行中的九大结构性矛盾

中国金融体目前存在九大结构性矛盾。

一是城乡金融发展不协调所形成的金融地域结构性矛盾。1998年以来,随着国有银行股改进程的加快,国有银行大量撤并县和县以下金融机构,县域金融体系严重萎缩。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金融业务种类单调,金融抑制现象严重。资本市场触角没有延伸到农村,农村保险业的发展也严重滞后于“三农”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是不同规模的金融组织发展不协调,所形成的金融组织规模结构性矛盾。中国金融体系缺少社区银行一类的微小金融机构,各类银行都想做大做强,服务对象都瞄准大机构、大企业、大客户。银行业务对象、业务结构同质化的现象十分突出。其实,中国有中小银行存在和发展的肥沃土壤。所有制形式、经营方式和流通渠道的多样性,经济主体金融需求的复杂性,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信贷交易成本的差异性,决定了中小银行存在的必要性。

三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发展不协调所形成的融资方式结构性矛盾。

四是资本市场肩负使命与其内在结构性缺陷的矛盾。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交易场所结构单调,即表现为单一的证券交易所市场结构。二是不同金融工具的融资规模结构失衡。突出表现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与股票融资规模不成比例,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跛足”市场。实际上,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不仅可以使许多企业满足中长期资金需求,合理利用财务杠杆调整财务结构,而且有利于扩大直接融资,改善社会融资结构。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应该加快设立创业板市场、柜台市场的步伐,并且扩大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

五是金融内部各行业之间发展不协调,所形成的金融业内部结构性矛盾。一个合理、均衡的金融结构,应该建立在金融业各行业既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又能够互相促进、彼此协调发展的金融业格局基础之上。但在我国,长期以来间接融资一统天下的金融格局,使我们把金融业发展的重点放在银行业上。只是在近十多年的时间里,证券业和保险业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不过,比较而言,金融业其他行业的发展则严重滞后。

六是金融业务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不协调,所形成的金融综合经营趋势与金融监管体制之间的矛盾。中国金融发展的潮流与金融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使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管理制度面临着严峻挑战。随着创新金融产品、金融业务的不断涌现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证券、保险各业之间业务交叉和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分业经营制度事实上早已被突破。如何顺应金融发展的历史潮流,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综合经营之间的矛盾,尽快实现金融监管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过渡,更好地引导和推进金融业的综合经营,已成为金融决策部门必须认真考虑并应着手解决的一个问题。

七是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所形成的资源配置结构性矛盾。金融资源过度向国有大型企业、房地产企业集中,银行的贷款集中度过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八是商业银行期限错配、货币错配所形成的银行业务结构性矛盾。由于股市行情火暴,银行储蓄大量分流进入股市和基金市场,银行存款结构活期化的趋势明显,银行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下降。与此同时,银行长期贷款在贷款总量中的比重上升,“短存长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更值得人们警觉的是,银行存款的增长幅度已经开始落后于贷款的增长幅度。在央行密集出台紧缩性政策调控措施收紧流动性的情况下,期限错配将使银行面临很大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

九是金融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不协调,所形成的金融开放结构性矛盾。金融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个层面,而这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仅仅是迫于世贸规则对外资金融机构敞开大门而不能有效地对内开放,那么,不仅是对境内金融机构的一种歧视,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而且也会使金融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效果被削弱。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作为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最重要的,是要尽快制定关于金融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金融产业政策,以此统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全局,而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金融理论界有一个误区,即老是把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等同起来,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不是一回事。金融政策涉及到金融产业布局、金融产业结构安排、金融产业技术创新、金融产业开放等,属产业政策范畴,而货币政策是着眼于货币调控的,属于宏观调控政策。

(作者单位:中国银河证券)

苟文均:落实“十七大”精神完善我国金融管理体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规划了我国新时期、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也对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胡锦涛同志提到的八个方面经济工作,例如,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产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等,都与金融业密切相关。我们要深入研究金融业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我国金融改革发展,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支持。

回顾过去五年,我国金融改革发展成就辉煌。总体上说,基本建立了功能齐全、分工合理、协调发展、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管理体系。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顺利,金融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为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各类金融企业深化内部改革,完善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努力开发适应企业和居民需求的金融产品,不断拓宽金融服务领域,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金融分业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完善间接调控体系,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在调节经济运行、引导资源配置、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业的这些历史性变化,有力地促进和支撑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迫切要求金融业实现新的变革和飞跃。“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管理体制。2003年,成立了专门的银行业监管机构,形成了“一行三会”金融管理新框架,进一步提高了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的专业化,各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工作都得到了加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管理体制是与现阶段我国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相适应的,随着金融创新和综合经营的发展,交叉性金融业务越来越多,分业经营的界线越来越难以明晰,分业监管也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分业监管体制可能会造成局部监管真空,同时也可能会增加监管协调成本,这在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完善金融管理体制。

如何完善我国金融管理体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此,我谈谈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我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具体国情和金融业实际,用历史的和发展的眼光,统筹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创造性地设计我国金融管理体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从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出发,中央银行应定位于制定和实施货币信贷政策、监督管理金融市场、维护金融稳定和提供金融服务;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能应定位于对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监管,包括机构设立与退出、金融业务合规性、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等,维护公平竞争和金融秩序。

二是按照功能监管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的具体职责。

三是从法律上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主体。

四是理顺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关系,增强金融监管的独立性,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彭兴韵:防范金融风险是长期任务

中国金融业发展到今天,尽管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毕竟是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发展到了目前经济总量在全球已处于前列、外汇储备总量居全球第一的状态,今天的银行业不是三年前的银行业,今天的证券市场也不是三年前的证券市场了,对于发展到今天取得的这些成绩我们还是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我们不仅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也应当看到所取得的成就。否则,我们就会因为存在的问题而对金融业的发展给予过多的否定。我们说,最近几年银行业、证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是不为过的。当然,这并不是否定过去发展,现在发展的成果也是以过去的发展为基础的。众所周知的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已经接近尾声,市值总量增加很快,结构也是在逐步的完善;发展更大的就是这几年银行业的变化,从各方面的指标来看,包括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都有了可喜的变化。所有这些,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我们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广大的银行家们、金融企业家们,以及在金融行业工作所有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成果。这是应当给予充分肯定的。

我把“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三个报告对金融业的直接论述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十五大”对金融业论述只有一句话,就是加强对金融机构市场的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十六大”则提到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而“十七大”报告中对金融的论述则要全面得多、内容也更丰富。报告中既有集中性的论述:“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另一方面,还在其他方面涉及到金融。比较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三个报告都讲到了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可见,金融稳定和化解金融风险在我们金融工作中被提高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和高度。党和国家之所以这么强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过去是因为有周边国家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现在则又因为不断上涨的资产价格让政府对金融稳定或多或少有些担心。

问题是,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金融危机期间,我们可能更多的是用外部流动性方式来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比如,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首先是政府、继而是包括IMF在内的国内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援助,而现在正在不断深化的美国次级抵押债务危机也迫使美联储、欧洲央行向金融体系提供了大量的流动性。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目前可能是通过金融改革来改善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能力,在微观上把这些风险减到最小,从而把宏观上的风险在微观上进行很好的解决,这就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防微杜渐”最好的方法,上面讲的提供流动性的办法只是救火的办法。在对金融风险的“防微杜渐”方面,我觉得,最近几年银行业的状况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2003年以注资为标志的银行改革之后,银行本身的资本充足率在不断的提高,主要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在10%左右,甚至达到10%以上。2003年的银行业利润才100多亿元,2006年主要商业银行利润总量是2500多亿,2007年估计至少要到4000多亿元的盈利水平,当然银行业利润水平的提高,也是得益于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银行信贷的急剧的扩张,再加上现行管制利率的情况下,央行每次提高利率,实际上就提升了银行净息差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但银行管理的加强对利润增长的贡献还是应当肯定的。还有一个就是银行自身通过拨备的方式来缓冲它的风险。比如中国银行2007年上半年的拨备覆盖率达到103%以上,建行、工行的拨备覆盖率都达到90%左右,整个银行体系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缺口,从原来2万多亿元下降到现在的4000多亿元,这表明银行自身的资产损失的缓冲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良资产大致可以通过损失准备金来填补。这些都是硬的指标。除了这些直观的指标之外,银行经营的理念、风险管理、绩效考核的机制都在发生积极的转变。过去,商业银行单纯追求规模,规模越大越好,现在不同了,各个银行都提出以客户为中心,股东价值最大化等经营目标。在这种目标下,商业银行对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都有前所未有的加强,许多银行还不满足于监管的五级分类标准,进行了十级甚至十二级的资产分类,设立了很多风险控制的组织,比如风险控制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内控委员会等等,从原来定量风险评估到现在依赖IT技术定量的风险评价等方面也有了很好的发展。我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上面是从银行这个侧面讲了以改革来促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际的措施当然要复杂得多,所需要做的工作也还会更多。除了一直强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外,这次“十七大”报告中有一个非常大的突破,那就是明确提出金融体制改革就要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形式的金融体系。过去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一直是强调以政府主导的金融发展的模式,结果,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地区差异发展又非常不平衡,各个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有很大差异的情况下,政府试图用统一的金融模式提供统一的金融服务,实际上是不合理的,跟金融需求也是相互冲突和矛盾的,结果在实践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随后,一些商业银行在商业化改革的驱动下纷纷撤离了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但在这些国家大型金融机构撤离之后,政府仍然没有放松对这些落后地区金融进入的管制,从而形成了许多地区长期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制约了经济协调发展的后果。因此,改变国有金融机构提供统一金融服务是推动中国各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的必要举措。过去,中国在讲“多种所有制以及多种经营形式”时,一般都限于工商企业,而现在明确地提出了金融也要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的确是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一次思想的解放和更加务实的做法,能够真正切合实际地来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金融体系,能够让市场机制在中国金融资源的配置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此外,政府在这时提出要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企业,还有重要的战略眼光,也是顺应中国经济总量发展和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在要求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措施,它是让中国在2020年实现人均GDP翻两番的必要条件之一,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城乡、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地区之间更加协调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很多人都在呼吁,在给外资国民待遇的同时,应当给内资进入金融业以国民待遇;在对外资开放金融业的同时,更应当对内资开放金融业。现在,这即将成为现实。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业,正是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内资本开放金融的积极举措,标志着今后中国金融对内开放的序曲和开始。

总之,我相信,虽然中国的金融发展目前还存在这方面、那方面的问题,比起国际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我国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产品创新、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我相信中国的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当中,会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会逐步的缩小。政府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金融体系的发展,也一直在强调金融体系的稳定。中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一定会在改革开放当中得到不断发展,在发展当中不断改革,这可能是今后发展的过程。前些年,像联想当时收购IBM的PC业务,许多人都不看好,而现在联想发展得相当好。联想能够做的事,我相信,中国的金融业也一定能够做到,中国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这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永不言败的精神应有的回报,也是中国政府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主动推进改革应有的回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第2篇: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性课题

摘要:在理论心理学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在理论心理学的变革和完善的进程中,都会面对着一系列核心性的课题。可以说,这些课题的破解能够为心理学带来新的局面,也能够给心理学注入新的动力,还能够给心理学提供新的思路。这些核心性的课题包括: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基础,即生活基础、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即理论前提、理论方法和理论假设。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问题,即统一问题、价值问题和资源问题;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中心,即问题中心、方法中心和技术中心;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功能,即反思功能、建构功能和成长功能。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基本理论

在当代世界心理学研究的前沿,理论心理学的探索已经成为了持续的热点,已经成为了心理学、哲学、逻辑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共同的研究领域。有研究者指出和划定了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领域和论题,这也就是说,在科学性质、科学解释、科学语言,在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语言学,在心理与世界、心理与社会、心理与身体、心理与环境,在心理意识与自由意志等等方面,心理学研究都具有或存在着一系列的理论课题、理论问题和理论难题。这都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有研究者从理论心理学的视角,考察了历史的和哲学的心理学。有研究者则探讨了理论心理学的方法,涉及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理论的建构与评价,经验假设的形成和检验,理论的扩展和理论的简化,必要的命题,概念的问题,等等。这其中就包括了关于常识这一古老问题的新探索。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理论预设或前提假设的哲学反思;二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描述、理论解说和理论建构。这是心理学作为科学门类的基本理论框架、基本理论原则、基本理论建构和基本理论内涵。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包括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和研究历史。任何一门科学的确立、发展和成熟都取决于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成熟。心理学同样也是如此。理论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学科分支,是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和理论内容。可以说,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有着众多的课题,面对着复杂的问题。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基础、三个层次、三个问题、三个中心和三个功能。这构成了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性课题。

一、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基础

心理学的研究或探索必须立足于特定的基础之上。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确立心理学研究的基础。这既是理论心理学自身的基础,也是理论心理学创新和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根基。心理学研究以及理论心理学研究所立足的基础,就是生活基础、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这是心理学进而也是理论心理学所共同具有的和最为重要的研究基础。

第一是生活基础。人类的心理和行为都是在生活中生发的,因而心理学的研究也是在生活中进行的。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揭示、解释和创造人的生活和人的心理生活。理论心理学的任务则在于考察、探索和确立心理学研究的生活基础。人不仅仅是自己心灵的被动体验者,而且也是自己心灵的主动创建者。人的心理生活是人所创造、所体验和所拥有的。因此,“心理生活”应该替代“心理现象”成为新心性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这是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大转换,因而也是理论心理学研究的重大的担当。这种转换建立在中国本土心理学传统的心性学说的基础之上,是立足于心道一体的研究设定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人的心理生活有着自己特定的研究假设、理论前提和思想框架。这就是人类的本心,这就是心理的本性,这就是本性的创造,这就是创造的生成。

涉及人的心理生活,就要涉及心理生活的质量。所谓心理生活的质量,并非仅仅是指有无内心的冲突,有无矛盾的认识,有无痛苦的体验,有无病态的心理,等等。心理生活质量也是指有无生活的意义,有无价值的定位,有无自我的实现,有无心理的扩展,有无心理的成长,有无心理的丰满,有无境界的提升。这实际上是将心理生活质量的探讨扩展到了病态心理之外,也是将心理生活质量的探讨扩展到了心理学的范围之外。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重要的问题是:不仅要不断地提高物质生活的水平,而且要不断地提高心理生活的质量。心理生活的质量所涉及的是心理生活的健康、心理生活的成长、心理生活的环境和心理生活的创生。

第二是思想基础。心理学的研究以及理论心理学的研究都是建立在特定的思想基础之上的。这可以成为人类心理生活和科学心理学探索的思想基础。对于这种思想基础的考察是心理学与哲学的跨界的研究领域。可以说,在心理学与哲学这两个学科之间,完全可以打破人为的隔绝和相互的排斥,而形成相互的贯通。这就能够使彼此成为对方的重要的学术资源。从心理学学科的视角看,哲学形态的心理学仍然还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心理学。当然,需要的是去梳理这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

其实,在哲学的研究和心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著名的或重要的学者都身兼着多重身份,他们既是心理学家,也是哲学家,但这并没有削弱他们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反而使得他们在跨界的研究中游刃有余。当然,心理学与哲学研究的贯通既可以体现为不同的方面,也可以体现为不同的方式。这既包括以哲学的方式吸纳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包括以心理学的方式吸取哲学的研究内容。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研究者实际上会以隐含或明确的方式,来确立或运用自己的研究的理论基础、理论预设、理论根源、理论框架和理论思想等。在隐含的方式中,心理学的研究者并没有明确意识到或自觉运用特定的理论预设,但是他们却仍然会在自己的研究中去立足于特定的思想理论预设。当然,这样的运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在明确的方式中,心理学的研究者则会明确地意识到和运用着特定的理论预设,使自己的研究尽可能在合理的范围和方式下发展。

第三是文化基础。心理学的研究无论是从研究的对象还是从研究的人员来说,无论是从研究的客体还是从研究的主体来看,都属于人类的存在,属于心灵的现实。无论是人类的存在还是心灵的现实,都是自然创造的自然历史与人类创造的文化历史的双重创造的结果。因此,心理学的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活动是属于共同的文化基础之上的共生的相互关系。那么,具有文化性质的心理行为与属于文化传统的心理探索共同构成的就是“心理文化”(men-tal cultures)。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文化历史、不同的文化发展,生成和具有的就是不同的心理文化。这既是心理行为的不同,也是心理探索的不同。这既是基于文化的心理行为,也是基于文化的心理研究。

在心理文化的视域之中,人类的心理行为就不仅具有人类共同的性质和特点,而且也具有文化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冯特在创立实证科学的心理学之时,就确立了心理学应该是由两个不同的部分所构成:一部分是个体心理学,是通过实验室实验的方法,对个体心理意识的研究,揭示的是人类心理行为共有的属性和规律。另一部分是民族心理学,是通过文化产物分析的方法,也即是通过对民族语言、神话、风俗等的考察,把握的是人类心理行为特有的属性和规律。但是,在冯特之后的心理学发展之中,个体心理学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而民族心理学则受到了极度的冷落。心理学探索所呈现出来的只是实验的个体心理学。文化的民族心理学则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随着当代心理学的演进,人类文化、心理文化又重新回归到了心理学的探索之中。人类的心理行为和心理探索都根源于文化的传统。心理学研究的思想框架、理论预设、研究方式、理论解说、干预手段、技术工具等等,都具有文化的性质和特征,都属于文化的历史和传统。

文化历史中的心理学与其所涉及的心理行为或心理生活是一体的。或者说,人的心理行为或心理生活的存在与心理学的传统或心理学的解说都是一体的。有什么样的心理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学学说。反过来也是如此,有什么样的心理学传统或心理学的学说,就会生成和构筑什么样的心理生活。对心理行为或心理生活的探讨或研讨是心理学家的任务,在此主要是考察心理学的文化蕴含。

二、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次

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也是以理论的方式去再现、解说、阐释、预测和掌控自己的研究对象,也即心理行为或心理生活。心理学理论实际上具有极其多样的性质以及非常复杂的构成。例如,心理学理论实际上兼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综合科学等的构成性质和基本特征。心理学理论实际上也兼有支配的理论框架、深层的理论预设、宏观的理论模型、具体的理论假说和操作的概念定义等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成。通过哲学的反思活动,正是通过科学的建构理论,使得心理学的研究者能够获取和具有特定的思想引领、明晰的理论思路、合理的理论建构、透彻的理论阐释。对心理学的理论建构的考察,实际上包括了心理学的概念形成、理论语言、逻辑规则、理论模型、理论模式、理论构成和思想演变等等。这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常常是被隐匿在心理学研究者的具体研究的背后。因此,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了三个层次,即理论心理学给出的理论前提的层次、理论方法的层次和理论假设的层次。

第一是理论前提。在心理学长期和多样的研究中,在心理学多元和多向的发展中,心理学的研究者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纳了各种不同的和特定的理论预设。这成为了心理学研究的思想前提或理论基础,这决定了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并且这导引了心理学研究的实际进程和理论走向。心理学研究曾经采纳过或实际运用了多样化的理论预设,这体现为多种多样的学说论点、多种多样的思想主义和多种多样的科学反思。在心理学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或流行过各种各样的“论点”、“主义”和“反思”。观点的纷杂、立场的分歧和思想的多元都使心理学发展充满了五彩斑斓的景象。正因为心理学家的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都会实际持有和内在包含各种不同的理论预设,所以在心理学各种纷繁复杂和多元取向的探索中,总能找得到某一种或某几种理论预设。这在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中得到了贯彻,甚至会决定着具体的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和走向。

在心理学研究中,可以成为心理学研究者理论预设的包括如下:唯物论、唯心论、客观论、主观论、实证论、现象学、存在论、解释学、心性论、建构论、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实在论、唯灵论、人性论、意志论、先验论、本体论、机械论、生机论、科学观、方法论、范式论、还原论、目的论、知识论、进化论、认知论、符号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耗散论、协同论、突变论、生态论、辩证法、真理观、语境论、后现代、隐喻论、怀疑论、互动论和超越论等。

在心理学研究中,可以成为心理学研究者理论预设的还包括:形而上学、经验主义、理性主义、非理性论、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实用主义、后实证论、逻辑主义、证伪主义、自然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历史主义、批判主义、男权主义、女权主义、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现代主义、行为主义、物理主义、操作主义、认知主义、联结主义、普遍主义、特殊主义、元素主义、完形主义、机能主义、实验主义、技术主义、工具主义、本质主义、怀疑主义、联想主义、元素主义、心理主义、意志主义、归纳主义、演绎主义、折中主义、关系主义和整体主义等。

第二是理论方法。西方的理论心理学在强调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方面做出了非常积极的探索,其中元分析技术方法和质化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富有成效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所谓元分析技术方法是对已有研究结果的总体分析。元分析使用测量和统计分析技术,对一些研究或实验进行定量化的总结,并寻找出相同内容的研究结果所反映的共同效应。这已成为理论心理学总结和评价研究的有效手段,被认为是研究方法的重要革新。元分析的研究步骤是由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检索、对研究的分类与编码、对研究结果的测定、分析与评价效果等部分所组成,这对心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理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严谨、规范的研究程序。后实证主义心理学中的质性研究方法的兴起,也为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后实证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规律不同于物理学的规律,企图用几个基本公式概括所有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模式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其他自然科学的规律也不一定都是定量规律,多数属于定性结构规律。心理学规律类似于生物学规律。生物学的知识依赖于对千百万种动植物的研究,许多生物学的规律都只适用于单一物种,因此只有在抽象的和质化的水平上,才能谈论生物学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理论应从生物学理论中得到启发。运用质化研究方法可以建构心理学中的许多定性结构规律。

在心理学研究中,成为心理学研究者反思对象的还可以包括:科学划界、科学特征、科学思想、科学认识、科学语境、科学隐喻、科学修辞、科学解释、科学理论、科学语言、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技术、科学工具、科学观察、科学测量、科学发展、科学历史、科学结构、科学社会、科学文化、科学哲学等。

第三是理论假设。科学理论既是关于对象的描述,也是一般性的说明,然而这却并不是形而上学的说明,因此借助于归纳法所建立的经验归纳结构的科学理论,是由事实和定律所构成的。成熟的或高级的科学理论都是由科学公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导出命题或科学定律、科学事实三大块所组成的严密的逻辑演绎体系。在前科学和科学的幼年时期,或者在一门科学的初创阶段,其理论形态往往呈现为经验归纳的结构。这种结构的科学理论主要是由事实和定律两种要素所构成。这满足于经验事实的收集、整理、分类和抽象。仅有的科学定律基本上是从经验事实直接归纳概括而来,其涵盖性和普适性不是很大。一般而言,假设演绎结构是科学发展到成熟时期的产物,即科学理论开始步入公理化、形式化、系统化的形态。假设演绎结构的理论取代经验归纳结构的理论,可以说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前提、理论方法和理论假设实际上就是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基本的和重要的层次。在心理学的实际的探索和研究中,忽略或排斥任何一个层次,都会弱化或畸化心理学对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掌控和解释。因此,心理学的研究者不应该仅仅成为一个研究的操作者,而且还应该成为研究的引领者。

三、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问题

其实,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或探索面对着众多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破解都会影响心理学自身的发展。所谓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问题,实际上是在众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核心性问题。三个核心问题决定、制约和引导着整个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进步和未来。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就提供了对这三个核心问题的各种不同的解说、解释、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各种不同的目标路径。

第一是统一问题。诞生于西方的实证科学形态的心理学从一开始就处于分裂和对立的状态。心理学有着彼此倾轧和不同门户的各种流派。那么,心理学是否应该成为一门统一的学科,能否成为一门统一的学科,就一直伴随着心理学,成为了一个心理学的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的问题。心理学的不统一体现在心理学探索和研究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了理论的不统一、方法的不统一和技术的不统一。理论的不统一涉及心理学相互对立的理论框架、理论预设、理论思想、理论主张、理论学说、理论观点,等等。方法的不统一则包括了相互排斥的方法依据、相互贬低的具体方法。技术的不统一则体现在心理学引领人类生活、干预心理行为、提升生活质量的方式和手段的相互抵触和直接排斥。因此,科学心理学所一直面对的就是不统一的危机。

因此,在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科学化和统一化就成为了心理学研究所要面对的两个重大的主题。而且,这两个主题也是彼此影响和相互匹配的。心理学的科学化所出现的问题导致了心理学的分裂和对立。如何统一心理学,就在于去梳理和解决心理学的科学观的问题。心理学的统一化过程中出现的对立导致了心理学的混乱和混杂。如何规范心理学,就在于去消除和化解心理学的破碎和被肢解。很显然,心理学原有的实证科学观或是属于狭小的科学观或封闭的科学观。这使得心理学在追求科学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分裂和对抗。心理学应该具有的是放大的或开放的科学观,从而能引导和容纳不同的心理学探索,这就是心理学的大科学观,这也应该成为心理学的统一的科学观。心理学不同的科学观决定了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研究策略。这关系到心理学科学性质的范围和边界,心理学理论建构的合理和合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可信和有效,心理学技术干预的方式和限度。

第二是价值问题。价值问题关系到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定位。心理学学科、心理学探索、心理学研究是价值中立的、价值无涉的,还是价值定向的、价值涉入的,一直就是心理学研究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实证科学的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传统自然科学的巨大影响,这包括接纳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研究者价值中立、价值无涉的研究立场。这的确给心理学的探索和研究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价值中立实际上与心理学研究中避免思辨性和主观性、追求科学性和客观性,建立起了直接的关联。它推动着心理学成为具有实证科学性质的学科门类。但是,心理学回避价值取向、远离价值问题,不仅没有给心理学带来自己所强力追求的科学性,反而却逐渐成为了心理学研究揭示和引领人类的心理行为的巨大羁绊。其实,人类的心理行为本身就具有意向性,就拥有价值性。心理学如何才能不回避价值问题,积极去关注价值取向,就成为了心理学学术研究和未来发展的核心性的问题。

心理学的价值中立和价值无涉是心理学追求科学性甚至是心理学追求客观性所实际付出的代价。但是,这种巨大的代价尽管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心理学研究的思辨性和主观性,但也使心理学探索在特定程度上扭曲了人类心理行为。人类心理的本性就具有价值取向,回避价值问题不仅有损于心理学实际的科学性,而且也有损于心理学的生活影响力。心理学的研究者虽然不能将自己的好恶、偏见、主张、取舍等等强加给研究对象,但是心理学的研究者却应该能够创造和引领人类的心理生活。因此,心理学应该创造和赋予人类生活应有的价值,其中包括去关注人类的意向性和主观性,去开发人类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第三是资源问题。无论是人类心理,还是心理学的研究,或是心理学的发展,都是需要自己的资源的。心理学的资源可以提供给心理学的研究者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作为自己研究的内核和内容,作为自己研究的骨架和构架。心理学的研究重视过自己的方法、自己的工具、自己的技术,但还应该重视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养分、自己的根基。

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的发展与中国心理学的研究、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都应该和必须立足、依据文化与社会的资源。所谓的心理学本土化实际上也是在寻求和确立心理学研究与本土文化和本土生活的资源。心理学研究常常会忽略和排斥自己所需要的学术资源或文化资源,导致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就会处于资源短缺的状态。这种资源短缺并不是没有相应的文化或学术的资源,而是没有自觉到或意识到,没有挖掘到或提取到自己所拥有的社会文化资源。无论是西方的文化传统,还是中国的文化传统,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学资源。问题就在于怎么能够从其中挖掘、提取、转换和利用这种心理学的资源。这应该成为心理学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底蕴。

正是通过深入挖掘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传统,可以使心理学的发展拥有自己的资源。问题在于如何去开发和利用心理学的学术资源。心理学的研者常常会把自己的学科资源看做是没有任何用途的垃圾。其实,任何的垃圾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获得资源,就等于是获得了未来。

中国本土具有自己悠久的文明发展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尽管在现代的世界文明进程中,中国曾经一度落后,但是中国文化的经脉却一直没有断。中国的现代科学和中国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都是从西方引入的,自然也就带有西方文化的印记。但是,中国本土文化之中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心理学资源和心理学传统。关键就在于怎样去发现、挖掘、提取和转换这种心理学资源。这实际上就是中国本土心理学创新性发展的基础性和发展性的任务。

四、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中心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研究者的研究中心或重心有不同的侧重。在理论心理学的研究进程中,在理论心理学关注的问题中,不同的思想流派、不同的研究学者以及不同的理论观点,有对心理学研究的思想核心的不同的偏重或不同的强调,这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第一是问题中心。在心理学研究中,是应该以问题为中心,还是应该以方法为中心,这是决定心理学发展的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心理学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问题中心和方法中心一直就是衡量心理学研究或者评判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尺度。

在心理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有过问题中心主义占有支配地位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衡量心理学研究是否具有价值和意义的最为根本的尺度,就是看心理学研究所着眼的问题和所解决的问题。心理学的研究就是为了发现和解决心理行为的问题。能够确定心理的问题,能够解决心理的问题,是心理学存在的价值。相对于心理学所要考察的问题来说,方法和技术都是附属性的,都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心理学的研究就应该以问题为中心。

心理学的研究以问题为中心和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中心主义是有区别的。心理学研究以问题为中心指的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问题的,是为了解决人的心理行为的问题,是从问题出发的。心理学研究持有的问题中心主义则是指,心理学的研究以问题或以解决问题替代了方法的重要性,取消了方法的规范性,忽视了方法的科学性。应该说,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强调问题中心,但是应该反对问题中心主义。更应该警惕以反对问题中心主义来取消问题中心。

第二是方法中心。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方法中心是与问题中心相对应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以方法为中心还是以问题为中心,这成为心理学发展中延续了很长时间的论争。方法中心主义则是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确立为核心的科学性的标准。

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考察了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中心与方法中心。在他看来,方法中心就是认为科学的本质在于科学的仪器、技术、程序、设备以及方法,而并非是科学的疑处、问题、难点、功能以及目的。持有方法中心论的科学家往往不由自主地使自己的研究问题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技术,而不是相反。方法中心论的另一个强烈倾向就是将科学分成了等级。在这个等级中,物理学被认为比生物学更“科学”,生物学又比心理学更“科学”,心理学则又比社会学更“科学”。那么,只有依据技术的完美、精确和成功,才可能设想这样一个等级。其实,分离不同的科学等级是非常有害的。方法中心论往往过于刻板地划分科学的各个部门,在科学门类之间筑起高墙,使之分属于彼此分离的疆域。科学中的方法中心论在科学家与其他寻求真理的人之间,在理解问题和寻求真理各种不同方法之间制造了巨大的分裂。方法中心通常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科学上的正统,并因此而划分和制造出异端。

心理学研究以方法为中心和方法中心主义也是有所不同、有所区别的。以方法为中心是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该把方法的合理性、方法的科学性和方法的适用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保证心理学研究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有效地揭示和解释人的心理行为。方法中心主义则是在心理学研究中把方法放置在决定性的位置上。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决定心理学研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心理学研究中,将中心和重心就放置在了方法的规范化和精致化上,而忽视了问题的重要性和合理性,忽视了理论建构的核心性和创造性。应该说,方法中心主义给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心理学的研究长期排斥和脱离理论的根基和理论的建构。这使心理学重视的是对心理的描述,而轻视对心理的解释。问题中心主义与方法中心主义的对立和对抗,使得心理学研究一直分庭抗礼和残缺不全。

第三是技术中心。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和技术研究属于不同的研究类别,这些不同的研究类别可以有不同的研究顺序,并决定了对心理学研究的不同的定位。心理学研究类别的相应的定位可以影响到心理学的实际研究的功效。这可以促进心理学的研究,也可以阻碍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研究中出现过以理论为中心的心理学探索,将心理学的理论原则、理论推论、理论构造放在了核心和支配的地位;也出现过以方法为中心的探索,将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放在了支配的核心地位。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成为了基本的和决定的方面。

以理论为中心的心理学研究强调的是理论、方法、技术的顺序。这实际上是将理论放在了首要的、核心的和支配的地位。心理学研究的理论范式、理论框架、理论假设、理论主张、理论观点,也就成为了支配心理学研究的最为重要的方面。以方法为中心的心理学研究强调的是方法、理论、技术的顺序。很显然,方法成为了首要的和支配的方面。方法的性质、构成、设计、运用和评判就成为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和决定的方面。

可以说,无论是理论、方法、技术的顺序,还是方法、理论、技术的顺序,技术都是处于最末的位置上。心理学的技术探索、技术研究、技术手段、技术应用和技术评估也就成为了附属性的存在,是附属于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存在的。其实,伴随着心理学研究的巨大进步,以及心理学的深远的社会影响,心理学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应用开始和应该得到重视。心理学应用技术和技术应用都应该有一个颠覆性的相应地位。

心理学的基本的研究顺序应该是技术、理论和方法。这也就是心理学研究的技术优先的原则和思路。心理学研究的技术优先所强调的是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定位、需求拉动、问题中心、效益为本。心理学研究的技术优先,也就是心理学研究应该有非常明确的价值取向。它重视的是人的心理行为的价值属性,是对人类心理生活的价值定位,强调的是心理学研究者的价值取向,要引导心理生活的质量追求。需求拉动是将人类生活的基本和发展的需要当成是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目标。因此,心理学的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满足人的成长的需求,提升心理生活的质量。问题中心就在于,心理学的存在、心理学的探索、心理学的创造,都在于解决人类面对或面临的问题。因此,心理学研究实际上就是要确定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效益为本就在于,心理学的探索或研究必须要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大的收益。心理学的技术应用是有心理学的理论构造为基础的,心理学的理论构造又是由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所支撑的。因此,心理学的技术优先是由理论和方法所支撑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应用。

五、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功能

理论心理学的探索具有独特的和重要的学术功能和理论功能。这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基本功能。这些功能就是理论心理学的基本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应该说,理论心理学之所以迅速崛起,就在于其对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扩大的影响和不断强化的作用。这对于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是反思功能。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对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反思。这部分的理论心理学研究实际上就属于心理学哲学的研究。无论是从哲学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心理学演变的角度,哲学与心理学之间,或者是心理学与哲学之间,都具有特殊的和变化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影响到了哲学的发展,更影响到了心理学的发展。关注和考察这种关系的演变、发展、递进,属于理论心理学研究中的最为重要的内容。哲学与心理学或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可以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和重要的发展时期和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是心理学从属于哲学的阶段。哲学是主体学科,心理学是附属学科。哲学家是通过思辨的方式和方法去推测、推论、推演心灵或心理的存在、性质、特征、内涵、活动、演变,等等。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心理学与哲学彼此独立和相互排斥的阶段。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实证科学门类之后,就开始彻底摆脱哲学的努力。心理学研究通过运用实证方法,而试图与哲学划清界线,并将心理学研究中的哲学探索全部当成了负面的资产。第三个发展阶段是心理学与哲学重新组合或相互促进的阶段。哲学的前提假设和理论反思的功能定位,以及心理学的厘清和矫正自己的理论预设的努力,就给了心理学哲学的组合性的探索一个基本的理论空间。

心理学哲学的探索成为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这体现在关于主体心理学与存在心理学的考察和评述之中,也体现在了关于本土心理学的探索和把握之中。心理学哲学的学术探索具有的是两个方面的理论反思功能。这也就是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前提、理论预设、前提假设、理论推论的反思,以及关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理论前提、理论预设、前提假设、理论推论的反思。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有关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理论前提或理论预设,都实际决定着心理学研究者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把握和心理学研究方式的采纳。

第二是建构功能。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存在和实际变化的理论建构。它所提供的是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也就是关于心理行为,所进行的各种具体的理论描述、理论解说、理论阐释、理论预测,具体体现为各种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假说、心理学理论构造和心理学理论流派。这构成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系统或体系。应该说,心理学的理论存在水平实际上就是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水平。

有研究具体指出了理论心理学所具有的非经验的性质及其对心理学研究所具有的价值:第一,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所能够提供的理论假设或理论预测,可以给实验心理学提供基本的研究课题。实验心理学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方法来证实或证否这些理论假设或理论预测。第二,理论心理学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来判定心理学概念、命题、理论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心理学的理论构造应该符合基本的逻辑规则。第三,理论心理学通过抽象和概括的功能,形成对心理行为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和掌控。那么,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学发展到今天,仍然处于分裂和破碎的状态,就是因为心理学缺乏理论心理学的抽象和综合,没有将具体的经验发展上升到理论。

第三是成长功能。理论心理学的成长实际上意味着心理学学科的成长,理论心理学的成熟也就意味着心理学学科的成熟。很显然,理论心理学的探索就具有促进心理学学科走向成熟的作用。理论心理学研究能够给心理学探索提供的是最为根本的基础和依据:首先,理论心理学的探索提供给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学的思想内核或理论核心。这在根本上决定的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基本前提和基本框架。其次,理论心理学的探索提供给心理学研究的是激发心理学的理论创新或促进心理学的理论突破。心理学学术探索的生命就在于不断的研究创新,理论心理学就提供了创新的平台。再次,理论心理学的探索能够提供给心理学研究的是促进心理学的学科统一。实证科学的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心理学能否统一,怎样统一,已经成为了心理学发展中的重大的和关键的问题。最后,理论心理学能够强化心理学的社会应用。心理学的现实应用实际上关涉到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的解决与否,就决定着心理学应用的程度、范围、效益,等等。例如,关于人性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理解;关于人的心理的自觉性和创造性的理解;关于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关系的理解;关于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关系的理解;关于心理学的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关系的理解,都决定着心理学的生活应用和社会作用。应该说,理论心理学的探索本身是引导和促进心理学的学科发展。

很显然,心理学研究具有或者隐含或者明晰的理论前提假设。但是,心理学在确立和维护自己的实证科学的性质和地位时,常常是在反对哲学思辨的同时,也反对所有形式的哲学反思。这在消除了安乐椅中的心理学的同时,既维护着心理学的实证科学性质,也放弃了对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前提的反思。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心理学一直就处于四分五裂的境地。心理学只有在明晰了自己的前提假设和理论预设,只有在明确了自己的学科性质和学科道路,只有在明白了自己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只有在明断了自己的应用技术和应用手段,等等之后,才有可能统一。因此,理论心理学完全能够提供心理学统一的可能、路径和未来。

作者:葛鲁嘉

第3篇: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前沿与课题选择

摘要:音乐教育哲学,是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本文参考发表期刊的权威性、论文下载量等因素,通过对知网论文的搜索,选定了自2004年以来的30篇相关论文进行分析,由此总结出本论题的学术前沿研究的相关论点及课题选择。

关键词:音乐教育哲学;审美;音乐教育

一、有关审美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

美国音乐教育哲学出现了两种范式: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① 。审美范式孕育并形成于五、六十年代,鼎盛于七十年代,于八十年代受到众多质疑。实践范式酝酿于八十年代,出现于九十年代。两种范式坚持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的本质与价值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对音乐教育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从历史的视角看,这两种范式的出现与主张均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论背景分不开。审美范式为音乐教育专业的稳定与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实践范式则为人们理解音乐与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在当前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界受到了质疑,我国当前教育中的美育政策也是综合性的,而不是纯粹自律的审美教育,也是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论和实践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两者的优劣应该辨析清楚。

二、有关音乐哲学本体的研究

音乐教育哲学并非科学的领域,它是人文科学的领域或文化的领域,由于它的文化属性,因此,音乐教育哲学就有了音乐文化哲学的属性,或者说,有何种音乐文化哲学,便产生相应的音乐教育哲学。文化与社会、民族、历史的文化哲学紧密相关。音乐教育哲学,是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② 。本文结合当今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全面研究当今音乐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哲学观,如"美育论音乐教育哲学"、"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功能的音乐教育哲学"、"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文化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等,用综合的、辩证的思维分析各种音乐教育观的不同立场、不同的视角阐述其哲学主张的合理性、片面性与兼容性,主张用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从理论层面会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从实践层面又会有助于教师的行动。另外,分析音乐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的哲学基础,并结合当前基础音乐教育实际提出运用兼容性音乐教育哲学观时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音乐教育实践向正确的科学的方向发展。

三、有关音乐教育哲学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音乐教育发展与哲学思潮息息相关,面对愈加凸显的现代性危机,面对西方传统认识论哲学所暴露的弊端,以及建立在认识论哲学基础上的音乐教育的现代困境③ ,本文认为,符合时代性的后哲学文化观理论是超越音乐教育认识论哲学的一个理论选择;而且从后哲学文化视角来研究音乐教育,也顺应了当今文化哲学、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后哲学文化观在解构西方传统文化与现代哲学思维的同时,实际上也对现代音乐教育的认识论哲学基础,构成了一种直指根基的批评与解构。在后哲学文化的时代语境中,我们迫切以一种崭新的姿态与思维理念,构建学校音乐教育的后哲学文化。

随着人类社会向后工业时代迈进以及社会文化思想的转型,西方现代认识论哲学也日益受到反思与批判。在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有关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思考与讨论已然崛起,而罗蒂的后哲学文化作为后现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成为二十世纪末最重要的一股哲学思潮。罗蒂的后哲学文化,站在元哲学的高度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基础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并以解构传统的认识论作为重心之重,其构建的新哲学和新文化旨在以教化哲学的反二元论与人文理念,消解传统“镜式”哲学之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和中心主义的现代思维习性,强调哲学与诸文化部门之间相互的平等关系,从而放弃使哲学科学化的倾向以及想让哲学成为文化之王的虚妄企图,并以新实用主义的学术精神,提倡关注实践效用与日常生活,启发创造性对话,希冀以一种多元、乐观、宽容的后哲学文化观的姿态,迎接后现代主义时代的到来。

四、小结

结合当今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全面研究当今音乐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哲学观,如"美育论音乐教育哲学"、"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功能的音乐教育哲学"、"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文化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等,用综合的、辩证的思维分析各种音乐教育观的不同立场、不同的视角阐述其哲学主张的合理性、片面性与兼容性,主张用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从理论层面会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从实践层面又会有助于教师的行动。另外,分析音乐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的哲学基础,并结合当前基础音乐教育实际提出运用兼容性音乐教育哲学观时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音乐教育实践向正确的科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薇.解读审美音乐教育的哲学理念[J].黄河之声,2018, (04):77-78.

[2]王玲玲.生态社会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回归——评《作为实践的音乐与音乐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 118.

[3]何相科,陈雪芹.走向融合的哲学立场——评《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3版)》[J].中国教育学刊,2018, (04):125.

[4]赵志扬.扩宽视野,联系实际——21世纪以来,我国在音乐教育哲学领域的研究走向[J].中国音乐,2015,(01): 246-250.

[5]严永福.埃利奥特“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探微——兼论音乐教育哲学的中国视角[J].人民音乐,2014,(11):74-77.

[6]尚建科.在众声喧哗中重构音乐教育哲学——韦恩·鲍曼著《音乐的哲学视野》述评[J].中国音乐,2013,(03): 125- 132.

[7]覃江梅.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03):139-144.

[8]管建华.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01):5-11.

[9]李飞飞,尹爱青.音乐教育哲学:转向与反思[J].人民音乐,2011,(06):59-61.

[10]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导师:管建华.南京师范大学,2011.

注释:

① 郭小利.北美“审美”与“实践”两大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J].音乐研究,2008

② 崔学荣.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學观——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J].中国音乐,2008

③ 覃江梅.“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哲学思想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7

作者简介:

何越新(1993~),女,河北廊坊,陕西师范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研究。

作者:何越新

第4篇:金融理论前沿课题 任务一

一,旧教材试题:

索罗斯投资理论的重要实用价值在于发掘过度反应的市场,跟踪市场在形成趋势后,由自我推进加强最后走向衰败的过程,而发现其转折点恰恰是可以获得最大利益的投资良机。

过度反应的市场其形成主要是由于顺势而动的跟风者所形成的主流偏见对市场所形成的推动,跟风者的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却同样能使市场自身的趋势加强。由于市场因素复杂,不确定的因素越多,随波逐流于市场趋势的人也就越多,这种顺势操作的投机行为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本身也成为了影响市场走势的基本面因素之一,风助火势,市场被投资者夸大的偏见所左右,二者相互作用令投资者陷入了盲目的狂躁情绪之中,趋势越强,偏见偏离真相越远,实际上也使得市场变得越来越接近脆弱。过度反应的市场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盛衰现象的发生。

要求:在认真阅读上述材料的基础上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文;阐述过度反应及其在证券投资市场中的应用。

写作思路:

1、依据行为金融学中过度反应理论的主要内容;

2、分析产生过度反应的主要原因;

3、分析如何利用过度反应理论指导投资操作。

答:

1过度反应理论的主要内容:

行为金融学中的过度反应理论认为,投资者对于受损失的股票会变得越来越悲观,而对于获利的股票会变得越来越乐观。他们对于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都会表现出过度反应。当牛市来临时,股票价格会不断上涨,涨到让人不敢相信,远

远超出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而当熊市来临时,股票价格会不断下跌,直到跌到让大家无法接受的程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投资者的从众心理在起作用外,还有投资者象普通人一样的非理性的情绪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认知偏差。当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时,投资者会倾向于越来越乐观。因为他们的实际操作已经产生了盈利。这种成功的投资行为会增强其乐观的情绪状态,在信息加工上将造成选择性认知偏差,即投资者会对利好消息过于敏感,而对利空消息表现麻木。这种情绪和认知状态又会加强其行为上的买入操作,进而形成一种相互加强效应或者说恶性循环;而当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时,情况刚好相反,投资者会变得越来越悲观。因为他们的实际操作已经产生了亏损,这种失败的投资操作会加强其悲观情绪,同样也会造成选择性认知偏差,即投资者会对利空消息过于敏感,而对利好消息表现麻木。这种情绪和认知状态又会加强其行为上的卖出操作,进而形成一种相互加强效应或者说恶性循环。这就是所谓的过度反应现象。

2.分析过度反应的主要原因:

(1)投资者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导致过度反应的根本原因。过度自信是指人们倾向于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低估这种判断可能存在的偏差。在经验性环境下人们对自己的判断一般都会过于自信。而过于自信就会出现虚假。当虚假的结果重复呈现在面前时,人们就会从中受到强化,其经济行为表现就是过度反应。

(2)羊群行为的影响。羊群行为是指由于受其他投资者采取的某种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即投资人的选择完全甚至过度依赖于舆论,或者说投资人的选择纯粹是对大众行为的模仿,而不是基于自己所挖掘的信息。简单来说就是,他人的行为会影响个人的决策并对最终的决策结果造成影响。羊群行为强化了股价的上升或下跌,直接导致股价的超涨或超跌等过度反应现象的发生。

(3)正反馈交易者。由于正反馈交易者存在“与他人相关”的心理偏差,容易形成羊群行为,从而导致正反馈交易者采用一种很特殊但也很简单的交易策略:在价格上升时买进,在价格下跌时卖出。这种交易策略最终就会强化过度反应的产生。

三、如何利用过度反应理论指导投资操作 在人们对信息过度反应的情况下,不妨选择逆向投资策略。该策略最初由戴维德瑞曼提出并运用,因此,他也被华尔街和新闻媒体称为逆向投资之父。逆向投资策略是指买进过去2~5年中表现糟糕的股票,并卖出同期表现出色的股票。逆向投资策略的主要依据是投资者心理的锚定和过度自信特征。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近期表现的结果,通过一种质朴策略——也就是简单外推的方法,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祝做出持续过度反应,进而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现象,这一点为投资者利用逆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二、新教材试题

材料

1、在谈到美国金融机构一边领取纳税人的救助金,一边向部分高管人员发放巨额奖金时,美国总统奥巴马指责这是无耻的强盗行为。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009年9月18日报道,美联储正在策划有关金融机构薪酬机制的新规定。美联储将对其现有的监管对象---5000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800多家州政府注册的区域银行的总裁和其他高管、交易员、信贷员等的整体薪酬方案实施监督。

材料

2、2008年以来,从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6600万元“天价”薪酬,到中海油高管千万元收入,再到上市国企公司的期权问题,国企高管的定价问题引发了社会一浪高过一浪的热议和决策高层的持续关注。下面是中国部分金融业2007年高管人员报酬情况。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2285万元;民生银行董事长,1749万元;中国银行首席风险官,987万元,招商银行行长,963万元。

材料

3、2009年9月,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据了解,《意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央企负责人的基础薪酬、绩效薪酬和中长期激励收益等三部分收入做了限高限制,规定了一定的比例和系数。国务院国资委很快就会就贯彻实施《意见》精神向下属中央企业发文,金融企业由财政部和银监会等部门共同研究实施细则。随着各主管部门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意见》的深远影响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显现出来。

要求:请认真阅读所给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明经理人掠夺的主要表现方式。

2、试结合国外分析我国有关部门规范相关行业高管人员薪酬制度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

3、请从所有者(国有企业股东)和政府部门的角度,提出规范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金融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制度的建议。 答:

1.请说明经理人掠夺的主要表现方式

经理人掠夺是指经理人凭借其管理权限和负责职能,采用多种貌似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据更多的财富为己有的行为。经理人掠夺的表现方式分为常规时期经理人掠夺和金融危机时期经理人掠夺。

(1)常规时期经理人掠夺方式,主要表现为不顾远期风险的扩张战略,以其提高其股权期权收益的方式来实现。经理人的收入构成:收入=工资+奖金+股权期权,其中工资报酬固定,但奖金补贴及股权期权都是随银行机构(企业)的资产、收入和利润增长而增加,因此,常规时期经理人不顾创新和扩张企业,使得银行资产、收入和利润在短期内迅速增长,一方面增加经理人奖金补贴,另一方面推动股票价格上涨,经经理人股权期权带来最大效益的收入。

(2)金融危机时期的经理人掠夺方式,可以说是企业经理人通过制造危机来获得的最大收益,达到掠夺的目的。金融危机时期,经理人并不对银行机构(企业)前期的高风险政策负责,只收获危机前的收益。金融危机对于企业,要么破产要么度过危机;对于政府而言,或者求助或者放任自由。无论如何,如果度过危机,经理人可以索要更加高额的酬薪;而如果企业破产,经理人被解雇时可以获得一笔补偿,经理人损失的只是其声誉,但金融危机时期经理人损失的声誉具有系统性,其个人声誉可以忽略不计。

2.试结合国外分析我国有关部门规范相关行业高管人员薪酬制度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

现今我国有关部门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来规范行业高管人员薪酬具有相当的必要性,这是因为:

(1)当我国的金融机构存在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率的同时,金融机构却是盈利的,以至于金融高管人员分配利润,而不良资产却留给了社会公众。

(2)金融高管人员通过从自己参股的金融机构借贷,然后再通过关联交易的方式,转移资产,当金融机构破产时,企业贷款也就成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一个部分,而高管人员却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

(3)金融高管人员掠夺使得他们获得盛大的收益,但却造成金融机构的巨

大不良资产漏洞,成为经济运行不稳定因素,转嫁给了社会公众。这些因素促成了我国有关部门出台相关制度来规范行业高管人员薪酬的必要性。

3、请从所有者9国有企业股东)和政府部门的角度,提出规范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金融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制度的建议。

针对政府、国有企业股东、企业高管三者的利益在金融危机前的重合使监管形同虚设,金融危机后,国有企业股东损失巨大,而政府的损失更大,从国有企业股东和政府部门的角度提出以下几条规范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建议:

(1)加强民主监督,对企业高管人员实施酬薪政策,完善制度,对高管人员的收益进行管理。

(2)改变“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堵塞漏洞,对违规的高管人员采取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

(3)改变坏账与利润分离的财务管理方式,分配利润必须要在以利润冲抵坏账后方能进行。

(4)严格执行资本监管原则,保证资本充足,通过资本监管约束金融机构内业务扩张,同时限制机构外业务过度膨胀。

(5)增强金融业风险意识,防止过度竞争,对企业高管人员旅行薪酬限制。

第5篇:金融理论前沿课题09任务

新教材

中国如何防范国际收支危机传染

所谓国际收支危机的传染,就是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危机导致了另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危机的可能性。经济的全球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国际收支危机的频繁爆发和危机的越来越广泛的传染;而且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收支危机的传染现象日益普遍,传染后果一次比一次严重,越来越威胁到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国际收支危机的传染方式可以分为三种:季风效应、溢出效应和多重均衡之间的跳跃。

国际收支危机的传染机制主要有三类:金融传染机制、贸易传染机制以及预期传染机制。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危机传染的三个效应是同时作用的,尤其是预期传染机制伴随着危机传染的全过程,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传染机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流动性缺乏,导致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国家的市场流动性缺乏,从而引发该国爆发危机。金融传染机制主要通过直接投资渠道、银行贷款渠道和资本市场渠道来实现的。贸易传染机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恶化了另一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以及经济基础运行状况。贸易传染机制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得以实现的。预期传染机制是指由于一个国家发生危机,导致另一些类似国家的市场预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投机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与预期,从而导致这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种“类似”范围非常之微妙,可以是经济基础相相似,可以是政治与经济政策相似,甚至可以是文化背景的相似。预期传染机制主要通过“羊群行为”来实现的。金融危机的预期传染机制尤为突出。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以来没有出现任何缓和的迹象。美国部分金融机构经营陷入困境的局面,直接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次贷危机向全球范围内扩散的速度也开始加快。为了缓解市场危机,一些国家央行通过注资、降息等手段向金融系统紧急注入流动性,一场全球范围的救赎行动正在上演。美国次贷危机是指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违约增加,进而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在这一危机中,高度市场化的金融系统相互衔接产生了特殊的风险传导路径,即低利率环境下的快速信贷扩张,加上独特的利率结构设计使得次贷市场在房价下跌和持续加息后出现偿付危机,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与冲击力,而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又加快了金融动荡从一国向另一国传递的速度。在信贷市场发生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波。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还没有出现任何缓和的迹象,对我国涉外经济部门发展的影响已开始显现。一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逐渐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部门扩散,抑制了我国出口市场需求。二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流动性过剩演变为全球信贷紧缩,一方面加大我境外融资难度,减少外汇流入,另一方面加速境外机构从我国回笼资金,增加外汇流出。当前,我国国内企业的出口预收货款、进口延期付款明显减少,相反出口延期收款、进口预付货款大幅增加。三是由于外部冲击加剧,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弱化,境内机构和个人外汇收支行为发生转变。

由于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但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一是出口增长可能放缓;二是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三是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加剧;四是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加大;五是境外投资风险加大。

防范国际收支危机传染的主要措施:

(一)金融机构永远要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流动性较为宽裕的背景下,投资者对经济发展的前景较为乐观,往往会低估风险。但是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处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经济主体基于盲目乐观情绪购买的资产不一定就是优质资产。因此,作为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永远要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

(二)既要加强创新又要完善监管。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一方面通过广泛的证券化分散了美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造成了难以计量的损失。因此,我国要在不断加强金融创新的同时,完善对相关产品的监管。首先,要加强金融创新。其次,要正确认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第三,要尽快完善金融监管。

(三)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可以有效地防止相对脆弱的金融体系完全暴露在国际经济环境中,降低各种外部不确定性。因此,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个相对长期的、渐进的、水到渠成的过程,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能力相适应,与对外开放的要求相适应。目前,要审慎放开资本账户,切实加强外汇监管,密切关注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当然,在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条件、分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也是必然的,而且巨大的外汇储备和快速发展的宏观经济已经为相关的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动荡还在不断蔓延发展,开放的中国可能在全球经济金融动荡中难以独善其身,我们也要防范传染效应引发的我国资本集中流出、国际收支形势逆转的风险。所以,当前我们要结合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加强对外汇形势的动态监测与分析,按照均衡管理的思路,一手抓流入、一手抓流出,健全外汇管理制度及相关操作手段,积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维护国家涉外经济金融安全。

如何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要处理好保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一方面,当务之急是确保经济增长在8%以上。另一方面,在保增长中要重点进行结构调整。从我国长期发展角度考虑,经济增长必须要靠国内的大消费市场拉动。

二要把握扩大内需市场的重要机遇。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失衡,高储蓄,低消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改变这种状况的历史性机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应该采取与过去不同的发展方式,扩大内需。

三要把握参与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性机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60多年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暴露无遗, 2008年11月结束的世界经济首脑峰会,标志着今后的世界将开始走上重新完善和建立国际货币体系的新的历史时期。鉴于我国这30年财富的积累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变化,世界迫切需要我们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我们也需要参与。抓住参与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历史机遇,恰恰是我国经济今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旧教材

1、简述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历程。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成功实现了由“大一统”银行体系向现代银行体系的历史性转变,从原来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发展到已拥有近万家法人性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与30年前相比,我国银行业组织体系更加健全,机构种类更加丰富,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一)现代银行体系基本确立

(二)银行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三)银行改革不断深化

(四)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五)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成功实施

(六)金融宏观调控成效显著

(七)银行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2、从理论上论述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并分析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得失。

答:推动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动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幅上升,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居全球第二位。二是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全球第一,截至今年6月末达到2.45万亿美元。三是中国金融机构经过注入资本

金、股改上市后,盈利能力不断上升,不良率大幅下降,并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四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方兴未艾。可见,银行业“走出去”已势在必行。一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内外部均衡发展的需要。二是服务企业“走出去”的需要。三是人民币逐步国际化的需要。四是银行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

3、认真思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

答:金融危机时代是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良机。受到国际金融危机重挫的金融机构,恢复元气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次全球经济衰退中,新兴市场经济体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战略定位,要服务于中国拓展外部经济空间、服务于企业“走出去”、服务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升我国国际竞争能力等目标,坚持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海内外一体化发展,力争打造成为国际一流银行。从客户基础和业务发展路径来看,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一般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以国际结算业务(包括汇兑业务)和“走出去”的客户服务为主,业务多属于批发性质。其次,重视发展当地华侨客户,拓展华侨存款和当地企业的贷款,业务扩展至零售领域。再次,以人民币逐步国际化为契机,以人民币产品和银团贷款为手段,积极拓展当地客户。最后,积极拓展高端业务,创新中间业务,开展咨询顾问、基金托管、理财和衍生品交易等附加值较

高的业务;在海外财务顾问、项目融资、资产管理和私人银行等高端业务领域中寻求重点突破,最终实现进入当地主流社会。

第6篇:10任务金融理论前沿课题

10任务

1、说明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最好引用经典的经济专家学者的有关论述;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种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由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

2、简要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演变过程,以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理论的论述;

第一种形态我们称之为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1958年,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 W. Phillips)利用英国1861-1957年近百年的历史资料,经验地推断在货币工资变动与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负值关系,并利用图形表示了出来。1960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在菲利普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通货膨胀率代替工资变动率来描述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彼消此长的相互关系,并证明美国也存在类似的菲利普斯曲线。

第二种形态是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1967年和1968年费尔普斯)和弗里德曼相继提出在存在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下,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不稳定的,会由于宏观政策的作用会发生移动。但长期而言,由于存在“自然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

第三种形态表现为奥肯定律。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根据统计资料估算,由于降低失业率而带来的实际GDP的增加数额,结果产生了著名的奥肯定律。按照奥肯定律,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每快2%,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奥肯又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替换关系演变成了GDP与失业率的替换关系。

3、结合实际进行阐述,试分析我国存在菲利普斯曲线吗?并说明菲利普斯曲线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

我国同样存在菲利普斯曲线,其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有:

(1)通货膨胀与失业两者之间短期内的替代关系取决于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当偏离公众预期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最大。但是,如果中央银行为了系统地增加实际产出而不断地试图偏离公众预期,则公众预期一定会随之改变。因此公众预期与中央银行以往的业绩密切相关。

(2)中央银行的信誉度有助于以较低成本恢复到理想水平。如果公众不确定什么规则能够最恰当地描述中央银行的行为,则他们会尽力从观察到的中央银行实际行为进行学习。对中央银行政策的不确定性,或对其低通货膨胀承诺的怀疑,会增加去通货膨胀的成本。也就是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的关系取决于公众对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的长期预期。

(3)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应当明确目标,必须避免货币政策本身成为一种冲击。另外应当在立法层次上强调价格稳定的重要性,以及在货币政策决策时采取透明的方式。这些都有助于中央银行“信誉”的建立,也会有助于在制度层面上稳定私人部门的预期。

四、在明确目标明的基础上,中央银行还应当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由于通货膨胀是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经济变量的对应关系来进行决。

4、试对菲利普斯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1)我国存在菲利普斯曲线体现的通胀率与失业率的替代关系。

①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幅度较小、经济环境较为稳定的时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模型检验的结果亦是如此。在经济波动较小的年份,曲线的拟合度较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较为明显。

②分段拟合的曲线模型显示,后一周期的曲线斜率高于前一周期,相同的失业率水平下需要保持高于上一周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之相应,即欲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付出较前几轮更高通货膨胀率的代价。这是新经济的转变带给我们的经济和社会难题,也使得我国本来就非常严峻的就业压力更加紧张。

(2)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具有时代特殊性

①市场机制不完善,国家干预较强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政策因素对曲线的走向干扰较强,因此1979-1980年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走向了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形。

②转型时期产业结构的大幅调整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大力发展高投入、低产出、高损耗、低效率的粗放型产业到90年代末向集约型产业转变,逐步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并且加大了对绿色环保、能源节约等产业发展可持续性的关注程度,控制了高消耗低产出产业的发展。

(3)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短期与长期走势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第7篇: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新教材作业4

资产膨胀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

一、 引言

Voth(2000)将资产价格膨胀定义为,资产价格在峰值后至少下跌50%,并在至少5年时间内不能恢复到峰值。

二、资产膨胀的形成机理

泡沫的形成不是一跳而就的,也不是单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它是外部环境与内部运作紧密结合,互相推动的过程。资产价格上涨初期一般都是外部有利冲击造成,那么这种价格的上涨是否会持续,就要看整体的宏观形势了。如果经济形势明朗,国民乐观情绪高涨,资金环境宽松,那么不管是场外观望者还是场内参与者都会产生价格继续上升的预期。预期使市场外部人强化了收益,忽视了风险,他们的进入使市场噪声交易者突然增多,继而改变了市场参与者的结构,以至于市场主导的交易策略发生改变,市场价格向内在价值调整的时间延长。当跟风形成一定规模,理性投机者利用信息、资金和技术优势对市场进行操控,他们发出的诱导信号和持有资产的交易者竭力传播的资产价格进一步上升的信息将诱发羊群效应。此时,投机风盛行,预期增强,整个资产市场价格膨胀,越来越多的噪声交易者开始进场,资产价格上涨形成恶性扩张循环。如下图:

二、 金融资产价格膨胀对国民经济和金融的负面影响 (一) 金融资产价格膨胀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

1. 各国通货膨胀受到控制,但与此同时资产价格的波动日益加剧,各国货币政策面临新的挑战。

2. 资产市场在国内融资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巨大,但是股票市场影响货币政策 和(或者)国民经济的机制还没有完全被认识。

现实的发展已经表明一国或者全球范围内的资产价格的波动对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经历过股市大幅下跌对国民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 金融资产价格膨胀对金融的负面的影响

即使资产价格的波动对商品和服务价格的通货膨胀影响较小,但是资产价格同样会对金融体系带来较大的影响。如果资产价格的上升不是由于经济基本面的支持,这种价格的上升最终会就不可持续,不可避免地会走向崩溃;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整个金融体系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昂贵的。

三、 怎样防范金融资产膨胀

第一, 货币政策目标应适当考虑资产价格趋势。格林斯潘教条对资产泡沫的纵容,已经让欧美各国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饱尝艰辛。我国应从中吸取教训,加强对资产泡沫破灭前的治理,货币政策应适当参考资产价格信息。

第二,防止流动性避实就虚,加强对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由于我国实体经济的结构失衡,产能过剩导致实体经济利润微薄,大量资本弃之而去追逐资产。当前资产价格上涨的内嵌式与外挂式特征相当明显,必须严格控制资金的流量和流向。

第三,加强对跨国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在当前要加强各国的政策合作与协调,妥善制定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机制,欧美国家要切实维护自身货币的稳定性,这样是对跨国短期资本扰局最好的防范。

第8篇: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新教材作业3

论述我国当前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是同一事物的两面,一个是从经 济理论角度讲,一个是从政策措施讲。

一、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判断

对中国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指的是通货膨胀),国家提出要防止经济发展由过快转为过热,以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全面上涨的宏观经济目标,中央银行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并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以及允许人民币更快升值的做法。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日益开放,所以任何 政策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 (1)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核心是什么?

回笼货币,减少货币供给。现在讲流动性过剩,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流通中的现金较多,一个是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太多。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超额准备金 太多,表示银行手里的钱太多。

(2)从紧的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

从紧的货币政策,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赢利空间,因为企业的信贷成本上升。利率提高了,房地产商从银行贷款的成本上升了一点,但如果房价一直在猛涨的话,那一点增加的成本根本看不出来,一下子就抵消了。对股市直接的影响谈不 上,都是间接的,要有一个过程。

货币政策从紧后,在控制物价上涨方面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比较复杂。物价 上涨,从CPI指数看,主要是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波动较大。

从紧的货币政策将会对商业银行带来大的影响。如果不出意料,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必然选择,这将对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造成大的影响。在今年九次提高准备金率以后,一些商业银行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内部流动性已经有紧缺迹象,继续提高准备金率必将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更加紧张。商业银行首要任务 是保证流动性,保证支付,这必将对经营造成严重影响。

现在倡导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协调搭配,财政政策要继续保持稳健。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必须兼顾扩大就业的要求。从紧的货币政策如果掌控不好,将会减少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这是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认真处理好的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当前的货币政策是有利有弊,没有一个可以真正解决中国经济问题。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经济过热,但会使得中国经济中冷的一面更冷。人民升值从长远来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短期 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小视。

第9篇:中央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九次作业答案

材料

1、来自中国银监会的资料表明,到2008年底,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62.4万亿元,是1978年的323倍,年均增长21.2%。按一级资本排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进入了全球最大15家银行的行列。

材料

2、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传统上是我国经营外汇业务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银行开始日益重视国内业务的发展,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2009年上半年,国内业务特别是贷款业务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其他银行。

材料

3、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加速和各国对金融业管制的放松,国际大银行进一步加快了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兼并收购的步伐,构建了全球化的业务网络;国际大银行境外业务占全部业务的比重越来越大,境外利润占全部利润来源的比例越来越高,许多银行营业收入中的近一半甚至高达70%都来自本土之外。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为中资银行“走出去”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和对外经济金融交往的日益频繁,我国银行业也加快了海外扩张的速度,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如目前工商银行境外资产和业务收入占比均不足5%,本土实现的收益占整个集团收益的比重过大。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历程。

(1)现代银行体系基本确立。我国成功实现了“大一统”银行体系到现代银行体系的历史转变,银行业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机构种类更加丰富。

(2)银行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目前银行业的总资产已达到52.6万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为8%,其中已股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2%,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

(3)银行业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重大转变。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银行业的体制机制得到深刻变革,适应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商业银行体制基本确立,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

(4)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坚持金融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基本指导方针,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银行业服务国民经济的功能进一步提升。

(5)外部环境明显改善。银行业的法律环境更加健全,监管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化运作环境逐步形成,社会信用环境逐步完善。

(6)国际地位空前提升。2009年末,工行、建行和中行的市值已经超过了世界许多知名大银行,国际投资者对我国银行认可度越来越高。 中国银行“走出去”的历程

(1)20世纪20年代,中国银行率先于1929年在伦敦开设分行,1936年在香港设立分行,1934年中国交通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后由于战争和计划经济中止。

(2)1997年后,我国股份制银行确立了海外发展战略。在海外设立分行、子行或兼并。在海外26个国家,80多家银行,总资产超过4000亿美元。 (3)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2、从理论上论述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并分析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得失。

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

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开始交叉并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竞争局面,商业化的驱动和对利润的追逐使这种竞争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变的越来越激烈。同国际标准和国外成功的商业银行相比,中国的四大商业银行仍然是幼稚的,低效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银行间的竞争也始终未走出各自为战的低层次竞争格局。

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有利方面:

现在正是中资银行采取果断行动的最佳时机:利用全球竞争对手声誉受损、积极雇用人才并获取客户、考虑进行战略性海外收购以及特别要将建立能力的目标铭记于心。 不利方面:

一是信用缺失,自身资产负债表的金融损失及其客户组合的不良发展使老牌机构变得不再可信。 二是客户信任的缺失,一旦客户认为机构的推荐不是为其带来最大利益而是追求费用最大化,那么重新建立客户的信任将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三是风险防控能力有待增强。

3、 认真思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

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 (1)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实现经营的多元化、综合化。 (2)加快构建“流程银行”,实现银行运作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3)推进个人金融业务转型,财富管理成为战略重点。 (4)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战略地位。

(5)加快银行信息科技建设,提升产品与服务竞争力。

答题思路与方法:

1、进行适度的文献调研;

2、对我国银行走出去的原因可以进行学习小组讨论,亦可同面授辅导教师探讨;

3、独立思考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宏观环境的变迁,特别是在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和改制上市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走出去”跨国经营应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商业银行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国际化的行列,其国际业务的比重也逐年上升 。商业银行国际化不仅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而且可从其经济的高增长中获得丰厚回报,扩大国际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所占比重,提升银行收入的多样化和稳定性。因此商业银行国际化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些外部条件的不平等也削弱了我国银行的竞争力,如税赋不平等。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金融、保险企业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从1994年1月1日起,所得税率分别为:国有专业银行55%,股份制商业银行33%,外资银行15%。同时在一些地方政府急于引进外资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外资银行营业税大多获减免,税收负担明显轻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利率管理体制上,我国仍实行利率管制,而外国商业银行利率自由化程度较高,利率运用较为灵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

3、认真思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 1.统一规划和构建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平台。

2.积极建立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国际化经营机构布局。

3.重点拓展亚洲、欧洲和美国三大金融战略区域。

4.有选择地推进我国银行业对国外银行机构的重组、并购和联合经营。

5.选择成熟的国际金融产品为平台,逐步构建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金融产品序列。 6.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加强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协同。 7.进一步构建与国际银行业接轨的金融风险控制系统。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初步建立起国际化经营网络,银行境外服务能力提高。第二,境外机构主要经营指标不断改善,盈利能力提高。第三,培养了一支国际化经营人才队伍。第四,合规意识增强,管理境外资产风险的能力提高。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当前中资银行“走出去”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包括:第一,监管政策协调配合有待加强,个别政策需要进行调整。一是对“走出去”的法规和执行层面没有统一管理、协调;二是部分法规缺位或者跟不上形势变化;三是国内外的跨境监管协作有待加强。第二,我国银行机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较弱,尚不具备大规模境外扩张的能力。一是中资银行境外资产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二是中资银行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服务难以满足大型国际企业的需要。三是国际化程度低,国际化经验不足。

3、国际金融环境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中资银行“走出去”后将会面临政策法律环境复杂、海外机构经营和跨国并购经验欠缺等一系列问题。国际金融市场变幻莫测,能源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剧烈,银行业跨国经营的运作风险相当大。一旦“走出去”,中资银行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全球金融风险的分配和传递体系,必须做足准备工作。

再者,无论是海外设立机构还是跨境并购,对中资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有专家指出,中资银行“走出去”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国银行的管理水平能否满足企业海外经营的需要。大部分中资银行的海外经验都较为欠缺,尤其是管理水平、经营理念、人员素质等基本还停留在本土企业的层次,面临的操作风险与合规风险较大。特别是并购完成后的整合非常困难,假如缺乏整合的经验和良好设计,不能维持和拓展并购对象原有的市场优势或业务优势, 并购则难以实现真正的价值提升。此外,企业文化方面也容易发生“水土不服”,如何与当地文化理念融合,妥善处理好与当地员工、劳工组织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资银行迈出国门后,脚下绝非一条平坦的道路,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风险。为此,中资银行应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应制定明确的、长远的全球化市场战略。可以考虑以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业务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为重点,从文化差异较小的周边国家和地区起步,逐渐推向全球。其次,完善风险识别与防范体系,充分利用法律和市场手段,有效地规避国际市场上的各种风险,确保海外机构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最后,中资银行应进一步着力于盈利结构的调整、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其中,人力资源是海外扩张的瓶颈,聘用和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国际化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是“走出去”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对我国银行业来说,发展海外业务、提高本外币的一体化服务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就成为其求生存、谋发展所做出的必然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银行业转轨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开始加强,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这段时期的业务重点是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有的银行还通过兼并等形式参与了国际资本运营活动,如工行收购了友联银行,建设银行参股建新银行等。

但同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银行国际化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

(1)体制制约。现行的金融体制,特别是银行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经济体制需要。目前我国国有银行业尚未完全进入企业化经营状态,主要是不少金融组织缺乏独立的产权,社会信贷活动背离价值规律。

(2)技术设施落后。我国金融业近年来基本普及了电脑技术,但整体上,技术设备比较落后,与外国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差距很大。

(3)人才短缺。我国金融业的外向型人才,相对于拓展海外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要求还是远远不够的,表现为人才的绝对数量不足,特别是缺乏真正懂得国际金融和现代投资知识的人才。

(4)布局不佳。现有的海外金融机构、网点,相当一部分集中在少数地区,对我国金融机构收集国际金融市场信息、调拨外汇资金、进行资金的拆借等都产生不利的影响,使我国在国外的金融机构难以纵向发展,同时也难以使我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世界一流的跨国金融机构。

(5)市场壁垒。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金融业市场准入方面往往要求对等,而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可能会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更加谨慎。

(6)制度接轨较难。我国银行中的一些制度、规则,如统计方法、会计方法、财务报表与国际管理还有差距。

3. 我国的银行业能否在未来的全球金融业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对国际化形成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能否制订一个与国际大环境的发展变化协调一致,同时又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结合以上对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分析,特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第一,适时合理地拓展我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积极向外“渗透”。鉴于我国的金融实力还不够雄厚,在海外设立网点应积极稳妥地进行,选择合适时机向外“渗透”,如在国际经济不景气时期有选择地收购其中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企业股票,达到部分控制或控制的目的。但在“渗透”时,遇到实力强大的国际金融机构还是避免与其正面对抗为妥,可通过及时了解、掌握和分析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动向,采用局部推进战术。

第二,遵循国际惯例,提高自身素质,逐步与世界银行业接轨。一要加速银行业的电子化进程,提高银行业的服务效率;二要培育大批既懂得国内、国际金融业务,又懂得国际惯例及法律的国际金融人才,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使用机制;三要在国内外业务活动中牢记国际惯例,把我国的国际金融业务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当中。

第三,通过产权约束建立银行的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规范的产权制度是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建立与现代银行制度相适应的现代内部治理结构是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合理的内部组织体系,合理的用人机制等都是银行竞争力的源泉。

第四,拓展银行业的业务领域,提高国际竞争力。对于规模较大、资源充足、管理水平较高或者拥有很强的职员培训能力的银行来说,可以采取综合性银行战略。在目前从事的国际结算和融资、外汇存贷款基础上拓展注入项目融资、证券经纪、国际并购咨询、衍生金融证券等新兴业务。对于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银行,可以重点发展某一方面的国际业务。对于新兴的银行机构,如果资源尚不具备,可以立足国内某一方面的业务。

第五,提高银行全面监控意识和风险认识。应加强对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后的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研究,通过系统分析过去发生的全球银行危机的案例,提高银行监管当局的国际化风险鉴别能力;加强银行监管当局人员的国际培训,提高监管者的素质和水平。

只有积极参与全球银行服务市场的竞争,才能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和经营素质,才能跟上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步伐。因此,我国的银行必须要有危机感,积极制定国际化战略步骤,以适应金融业国际化的大环境。

上一篇:幼儿园垃圾分类小知识下一篇: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