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家校沟通

2022-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评价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的实现途径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教师要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加强与孩子家庭之间的合作,真抓实干、着力创新,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优化家校沟通的内容,创新家校共育的模式,促进每个孩子的成长、成才,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心、同向。通过利用家校的合力,教师要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增强合作意识,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一是学校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生成家校合作的意识,鼓励家长主动与教师进行各种合作,共同引导孩子、教育孩子。教师可以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引导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采用激励性评价等交流方式,提高家长进行家校共育的积极性,提升家庭教育的促进作用,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二是学校要积极举办各式各样的共育活动,邀请孩子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呼吁家长向学校提建设性意见,增强家校间的黏性,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教育活动。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家长校园一日游”主题活动,邀请家长来校参观孩子的学习环境,让家长在校体会孩子一天的学习生活,帮助家长更全面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日常的学习生活细节,支持和配合学校的教育活動,对孩子进行更为高效、更有意义的素质教育。

三是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家长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要端正态度,帮助家长掌握科学高效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耐心教育、爱心教育,从而让孩子生成正确的三观。教师要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孩子家庭的具体情况,引导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孩子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各类感悟。通过示范教育,教师可分享各种教育资源,帮助家长形成良好的育儿观,使家校间达成共识,共同实现教育目标。
二、重视家风建设,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促进孩子的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家校共育中,教师要引导孩子找出自己的兴趣喜好,鼓励孩子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展,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孩子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同时,教师要积极联系家长,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健康的思想观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师可以利用“微主题”等活动方式,引导家长从孩子生活中的点滴入手,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可以设计“微主题”活动的总体框架,从卫生习惯、礼仪习惯、生活习惯等角度入手,一月一主题,引导家长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家庭教育,倡导家长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要关注家风建设,利用良好的家风,影响孩子对人、对事的态度,规范孩子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据笔者了解,现阶段,部分家庭不够关注家风建设,部分孩子存在不讲规矩、不听劝告、不服管教等问题,这些都是学校和家长共同面对的挑战之一。例如,教师可以举办“征集家规家训”的微主题活动,组织孩子家长进行微主题学习,鼓励家长之间加强交流,通过大家的评选,把优秀的家规家训选出来做成宣传册子,分发至各个班级的微信群中,让家长之间分享经验、彼此学习,帮助孩子家长建设良好的家风。

同时,学校可以进行“孝亲敬长”的微主题活动,号召孩子家长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为范,激发孩子学习优秀品德的积极性;或是在三八妇女节开展“我爱妈妈”的微主题活动,鼓励孩子给妈妈准备各种各样的礼物,支持孩子自由发挥、随机应变,引导孩子对妈妈勇敢表达爱意,这些都有助于形成和谐、友爱、温馨的家风。
三、依靠微信平台,增强家校间的实时沟通

在家校共育中,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搭建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增强家校间的互动沟通,帮助家校间更为迅捷地传递各类信息。笔者所在班级有自己的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教师、家长能随时进行交流,这有助于提升家校共育的有效性。

一是构建良好的沟通氛围,引导微信群聊健康发展。教师要以家校共育的工作为群聊核心,和家长一起规范微信群讨论的内容,充分发挥微信群的沟通、共享作用,鼓励家长分享优秀的家庭教育方法、交流彼此育儿的心得体会。教师可以将家委会成员设置为微信群的管理员,引导家长传播正能量,及时处理各类反馈和问题。

二是提高沟通的效率,发挥微信群聊的积极影响。例如,部分育儿方面的问题,家长可以相互解答、内部处理。关于孩子的安全问题或家校间的矛盾,教师要马上介入,及时为家长解答各类疑惑。同时,在发送群聊消息时,教师要掌握好说话的方式,多向家长分享一些正面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消息,如教育新闻、图片、视频等,丰富家校共育的内容。

三是进行各式各样的家校活动,增进家校间的关系。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展示班级的各类游戏活动,或是共享教师的育儿经验、教育理念,向家长更好地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另外,教师也可以激励家长自主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如分享孩子的照片、转发各类与教育有关的公众号文章,在丰富家校交流活动的内容同时,让家长获得更多的教育支持。
四、开放学校教育,开拓家校共育途径

学校要进行开放式教育,通过微校官网等方式,给家校共育构建更多的合作渠道。据笔者了解,微校是一种学校教学管理平台,它传递信息量大、传递信息速度快,有助于推动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是家校共育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学校要利用好微校平台,广泛收集和积累丰富的家校共育资源,通过公布校园各式活动等方式,倡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的管理工作。家长可以登录微校,在“班级博客”“校园活动”等栏目中,随时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办学思想和教育政策等,帮助孩子家长主动参与各种家校共育活动。

同时,教师要汇聚家校教育的合力,提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水平,为家校共育搭建各种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各种家校互动活动。例如“质量月开放日”主题活动、“童心教育”校报等。教师还可以通过学校的调查问卷、班级QQ群、微信群等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培训活动,帮助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理解学校的教育方法,向家长宣传与推广科学的育儿方式,与家长面对面地进行互动交流,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家校共育构建平稳有序、健康良好的交流环境。

家长要从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教育的参与者,通过家委会等形式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参与学校的部分决策,为学校提供合理的建议。比如,学校可以向家长开放学校食堂的后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饮食的情况,根据家长的建议对食物的种类进行适当的调整。
五、发挥教育合力,促进家校共育良性发展

家校合作是一个长期工程。教师要营造积极向上的交流氛围,向家长传播正面的教育信息,帮助家长正确认识自己、调整自己、提升自己,充分发挥家长言传身教的引导作用。在家校共育中,教师和家长都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利用语言赞美等方式,肯定孩子的努力,认可孩子的表现,培养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家校共育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对孩子家长进行科学的指导,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引导家长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鼓励家长多用欣赏的态度、积极的语言与孩子进行沟通。另外,教师要发挥家长之间相互欣赏、相互引导、相互帮助的作用。例如在每学期的家长交流会中,教師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通过主题研讨会,让家长之间互相沟通优秀的育儿方法,帮助家长互相学习、互相了解、相互启发,提高家庭教育的整体效果。

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利用各种活动、案例等,向家长宣传正面的教育实例,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比如,学校可以进行“争做三好父母”的微主题活动,倡导优秀家长与他人共享自己的教育经历和教育经验等。学校还可以开展“亲亲一家人”亲子活动、“欢乐家庭大家唱”演唱比赛等各种家校活动,拉近孩子和家长间的关系,缩短学校和家庭间的距离,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态度,引导家长树立健康的家庭教育观念,从而构建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良好的家校合作有助于促进孩子的成长、成才,通过科学高效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格,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增强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在家校合作中,教师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对家长进行科学的引导,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帮助家长全方位地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孩子变成有思想、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人。
 

总的来说,家校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家校间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加强学校和家庭间的紧密联系,争取孩子家长的接受和认可,汇集各方的教育力量,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为孩子营造自由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姜灶小学)

作者:邵敏华

第2篇:家校沟通顺畅,孩子快乐成长

孩子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与老师的教导,更离不开父母与老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共同配合。

现代通讯工具让家长与老师的联系越来越方便快捷,而面对面的交谈越来越难能可贵。

《家教与成才》认为:家长与老师是紧密的合作伙伴,四目相对的谈话,有利于彼此信任;坦诚相见的交流,有利于深层互动。

亲爱的家长,你知道自己与老师的沟通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吗?根据下面十个问题,来做个简单的小测试吧。

家长自测:了解你的沟通现状

1、每一个新学年,你是否都主动去和老师沟通?

2、你是否以请教专家的态度和老师谈话?

3、你是否提供一些老师想了解的、孩子在家中的生活资料?

4、你是否接纳老师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5、你是否理解老师的一些困难,包括牢骚?

6、你是否对老师的一些做法表示支持?

7、你是否很少打断老师的话?

8、你是否专注地听老师的叙述?

9、你是否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

10、你是否在谈话结束前感谢老师的辛劳?

以上十题家长只需回答“是”与“否”。“是”在七个以上,你和老师的沟通会比较顺利而有效;“是”在四到六个之间,说明你和老师的沟通有点问题;“是”在三个以下,建议你诚实地面对问题——是工作太忙?是自认为懂得比老师多?还是缺乏和老师沟通的经验、能力和勇气?

家长在和老师沟通时会有什么心理,存在什么问题呢?让我们走近两位家长,听听他们的心声。

择校与自卑,我有了心理障碍

儿子刚上小学,我似乎就患上了“沟通障碍”。通过朋友鼎力相助,儿子进了南京非常有名的一所小学,师资强,生源好。校方通知我们面试的时候,我内心的恐慌绝对是大于喜悦:在这样的学校上学,儿子是否会在攀比中变得自卑?名校的老师见多识广,是否对背景一般的家长不屑一顾?一系列疑问让我们内心惴惴不安。

可能就是内心的暗示起了作用,自从儿子上了这所学校后,我和老师的沟通从来没有顺畅过。莫名的自卑感,使我处处躲着老师,开学近一个月了,竟没主动和老师说过一句话;即便感觉到儿子初入小学,有很多不适应,我也没勇气和老师沟通。

有一次,儿子在家里练习拼音,读到“O”这个字母时,我听他发的音是“噢”,我们小时候明明是读“喔”啊?我问他,他说老师就是这样读的。这可是打基础的时候,如果发音不准,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可我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没敢联系老师。

我知道有教育学者建议,最好一个月能和老师交流一次,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果经常不和老师联系,老师以为家长并不重视孩子的学习,他们因为精力有限顾不过来,也自然而然会忽略孩子。所以,我托帮忙择校的朋友向老师了解儿子的情况。朋友反馈的信息是:因为家长和老师缺少沟通,已经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他看到别的同学父母经常去学校和老师谈谈说说,而自己的父母从未去过学校,觉得父母并不在意自己,所以上课时经常心不在焉,作业也一般。听到这些,我心里很难受。

开学两个月后,老师给我打过一次电话。反映孩子书写不认真,横不平竖不直,歪歪扭扭,希望家长能给孩子提要求,以免耽误以后汉字的书写,并建议我有空时去学校一趟。

我赶到学校,一见到老师,心跳腾地加快,紧张极了。和老师交流时,我只会点头、微笑,不敢多说半句话,生怕哪句话说错,冒犯了老师。走出校门,我才发现,手心都是汗。这样的见面效果可想而知。

有一次,儿子数学考了59分。一年级数学非常简单,再差也不能考59啊?我没看到试卷,不知道哪里出了差错,我和先生都有些担心,两个人在家里急得团团转。决定打电话向老师请教一下。先生拨通了电话,一下扔给我,自己躲一边去了,我只好握着电话等。电话最后没接通,我一方面很失落,一方面居然有如释重负之感。

我经常以儿子成绩不好、我和丈夫都是没能耐的家长,老师工作很忙,不要再给老师添乱了等等借口为自己开脱。而这种一次次不良暗示,带来了一次次沟通障碍,造成我们和老师越离越远,无法及时了解儿子在班里的学习状态、和同学老师的相处等等情况,被边缘化的感觉让我们受尽煎熬……

言行误解,产生不良效果

“世骏最近成绩下滑得厉害,语文和数学考试都没有过80分,另外这孩子上课也不注意听讲,经常搞小动作,作业完成得也不好,说他几次,他也不改……”老师忧心忡忡地打电话给我,我顿时感到问题很严重。

这几年我和先生分居两地,都忙于工作,上四年级的儿子由奶奶照料。对他的家庭教育,我们基本上是“放羊式”,而且我们一直以为只要老师不打电话,不找家长,就应该没什么事,平时对儿子不闻不问,从未主动联系过老师,导致儿子出了这么多状况。

我特意请了长假在家管教儿子。刚开始,儿子有所收敛,可好景不长,老毛病就又出来了,不是把前座女生的发卡弄坏了,就是作业写得乱七八糟……老师又打来电话,谈话间她不断地叹气。我一个劲地请老师帮忙,希望老师对儿子有点耐心。可就这句“有点耐心”,竟把老师一肚子的苦水都倒了出来,最后她沉重地说了句“您还是对孩子多上点心吧”,就把电话撂了。我的心情亦无比沉重,还有些后怕,老师会不会因此对儿子更有看法,会不会因此不理不管儿子?

正在我彷徨时,邻居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她说,自从给老师送礼后,老师对她家小强可好了。病急乱投医,我赶紧买了购物卡,忐忑不安地敲开了老师家的门。一阵寒暄后,我把购物卡递给了老师。老师一直微笑的脸瞬间变得非常严肃。我脸立刻就红了,声音也颤抖了,只顾一个劲地说:“老师,你收下吧。”一边说,一边把卡往老师兜里塞……

第二天儿子还是把卡拿了回来,老师打来电话,希望我对孩子用心,这比送卡强得多。经过这一波折,我羞于再给老师打电话了,有时去学校接孩子,都远远地站在校门外等。

期末考试,儿子成绩再次亮了红灯——语文不及格,作文竟然一个字没写。我气急败坏地揍了儿子一顿,儿子嚎啕大哭,我亦泪水涟涟。

家长会时,我坐在儿子的座位上,拿着他的卷子,头低得差不多要跟桌子齐平了。我尽量躲避着老师的目光,更不想和老师打招呼。可老师还是缓缓走到我的面前,温婉地说:“世骏的成绩不见起色,我会尽力帮助他,也请家长多多配合啊,要不我给世骏爸爸打电话吧……”我心一阵痉挛,看来老师对我彻底失望了。

我真恨不得时间能倒流,重新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努力。现在亡羊补牢,希望为时未晚。

两位家长的苦恼,一个缘自心理障碍而无法主动和老师沟通,一个选择错误沟通方式,让自己陷入窘境。导致孩子的教育变成了家长与老师各自为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良好的配合。那么,在沟通上,老师是不是也有疑虑和困惑呢?

关注点不同,不易达成共识

“朱老师,畅畅放学回家不做作业,我说了他几句,他就跑了。天都黑了还没回家,我们已经报警。”听着电话里畅畅妈焦急的声音,我连忙打开了班级QQ群和家校通平台,一边在群里发信息,一边给全班学生家长发短信。

畅畅,一个长得挺壮实的小帅哥。上课的时候,小眼睛总是转个不停,平时调皮捣蛋,作业本上的字总是东倒西歪,让任课老师伤透了脑筋。所幸小家伙确实聪明,上课没听多少,但考试成绩往往不错,学得很轻松。

由于畅畅很聪明,低年级的时候经常考满分,没要父母操心,这让他们感到很有面子,人前人后总说儿子聪明,成绩好,基本不管学习。在他们眼里,儿子一直很优秀。开家长会,他们没时间就不来,更别说平时找老师了解情况了。

四年级刚接班后,我发现畅畅经常抄别人的作业,考试时偶尔还作弊,便请畅畅妈到学校来一趟。谁知,她满不在乎地说:“哎呀,这孩子挺聪明的,以前也有过这种现象,但到最后考试都不错……就是平时有点小调皮,回去我跟他说说。”又半开玩笑地补充了一句:“不过,我认为,只要他能抄到,也是他的本事。最后考试不就看分数嘛!”很是为孩子骄傲的样子。面对畅畅妈的态度,我原先准备的一大堆关于如何帮助孩子成长的话,霎时被堵在嗓子眼,吐不出一个字来!

后来,我又打过几次电话,但每次畅畅妈的态度都是不咸不淡的,像是应付我,彼此不能进行深入沟通。渐渐地,我跟她联系少了。直到一个月前,英语老师打电话告知畅畅妈,畅畅被留在学校补课,要晚点回家,原因是畅畅这个学期英语成绩下降幅度很大。毕竟英语是需要花时间去读背的,光凭上课听一会儿很难考高分。每次老师留他补课,他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请假理由,不是家中请客吃饭,就是有人生病,甚至还说家中有亲人去世!这个电话把畅畅妈弄得焦躁不安,她不能接受,甚至怀疑老师弄错了。第二天,畅畅妈特意赶到学校面见英语老师,看到儿子的试卷和作业本,她才相信老师所言不假。

自那以后,畅畅妈开始关注孩子学习了,但每次在QQ上和我交流情况,只问孩子考了多少分,至于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同学的交往、在班集体中的表现、学习的状态等等从来不问。每天总是很严厉地要求孩子,而已养成不良习惯的畅畅却不能一下子改正过来,母子间冲突不断,直至出现今天这样的状况。

晚上11点多,畅畅妈终于打来电话,孩子找到了,他藏在自家阁楼上睡着了。我长吁了一口气,真的很想马上和畅畅妈好好谈谈,可电话那端已经挂线。

有些家长只关心近期目标——孩子的成绩如何;至于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远期目标——孩子的为人处世、心理健康、学习生活习惯等,却都不太注重。如果我与畅畅妈之间能有效沟通,达成培养孩子的共识,也许,畅畅今天这样的事就不会发生。

学习上了正轨,也要继续沟通

我在乡镇小学工作了十二年。小镇的家长大多数不重视家校合作,他们将适龄孩子往学校一扔,就觉得教育孩子的事归学校了,自己再不用操心了。家长会也是能不来就不来,一年半载下来,老师基本上不认得家长。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对话要通过孩子传达,可往往老师让带去的话如扔进无底洞的石头,听不见回声。但有时并不在意的一件小事,诸如要交某项费用或孩子挨老师批或挨同学打后,家长气势汹汹杀将过来,老师这才得见真人。

任教第二年,我接手四年级。老教师善意提醒我,学生小智的父亲不务正业,小智耳濡目染,在班里也吆五喝六,上课基本不听,作业基本不做。某天我实在气不过,狠批他一通,情急之下还用手推了他。小智又羞又恼,一溜烟跑得不见了人影。

很快,正上课时,一个赤裸着上身的男人冲进门来,手指着我,说要杀我,还要杀我老公和孩子。我霎时蒙了,不过潜意识里还记得自己未婚未恋。校长出面后,小智父亲悻悻离校,剩我一人向隅而泣。有些家长真不好惹,很久很久之后,那份被侮辱与被伤害的痛才淡去。

工作久了,也习惯了与家长当面锣对面鼓叫阵的场面,只要他们有理而来,我一般都有礼相待,一番较真说道之后,大多数家长都能听进我的话。后来,县里开通网络问政,常常有家长在上面质问这质问那的。我的心脏在百般历练后变得强大,慢慢地开始理解家长的心情与言行。

2011年,我重新任一年级的班主任。第一学期的家长会上,我就跟家长掏了回心窝,留了手机号码。初时,电话极多,常常是我方到家,电话就开始响个不停。

尤其是小宇妈,因为她识字不多,而且是一个人带孩子,小家伙又属“左耳朵听右耳朵冒”的类型,他妈就基本上每天都来电话。常常在我吃饭、带小孩睡觉时,电话兀地响起,令我皱起眉头,说话时还不能流露出不悦。

与小宇妈的交往有个高原期,后来知道了她的不易,我儿子生病住院时她又热心来看望,我很感动。于是,再不像以前那么头疼见到她了。

过了初入学的坎,大多数家长都把心放下了,只在有事时才联系我,铃声响得少了。

与孩子、家长们相处了一年,较之前得到了更多的尊重与温暖,当然,我仍有抱怨。就如一个糟糠妻,常会对老公说:你看,我付出了这么多……老师的心理也是如此,总觉得家长配合得少,或者是理解得不够。尤其是孩子的学习上了正轨,家长觉得自己可以全身而退,与老师基本上不沟通了,孰不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因此,我真切希望家长们保持与老师沟通交流,以便了解孩子新状况,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千万不能怕烦而疏于家校联系,把孩子给跟丢了。

良好的长期的沟通可以使父母与老师之间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同频率,有利于共同教育、培养优秀孩子。如何让家校沟通通畅起来呢?

特邀嘉宾的建议:

张中秋(扬州市江都区郭村中心小学副校长)

主动是有效沟通的开始

老师管理的学生多,有时实在抽不出时间主动与家长沟通,因此家长的主动就显得尤为必要了。这不仅有利于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是体谅老师的一种做法。老师发现孩子在校期间出现问题,邀请家长到学校沟通,家长要尽量及时与老师见面,避免给老师留下家长不太关心孩子的印象,否则会影响老师交流的积极性。

体谅是有效沟通的灵魂

有些家长害怕与老师沟通,将与老师的交流视为对自己的批评,觉得“面子”上挂不住。确实,个别老师的说话方式欠妥,让家长有如坐针毡的感觉。但家长最主要的是从交流中领会老师交流的主旨:老师的任何言语都是指向孩子的未来和发展。家长领悟了老师交流的主旨,配合老师理智地分析原因,才能两方配合,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积极引导孩子的行为。

尊重是有效沟通的钥匙

老师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获得家长的配合,赢得家长的尊重与信任。老师都经过数年的专业培训,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家长要积极地理解和配合老师的教育行为,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作出正确回应。

当然,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意见有时也存在偏颇之处,此时,更要学会讲究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将意见置于赞美之中,老师往往都能发现教育中的失误,并及时纠正。家长切不可兴师问罪,或者到校长室“讨公道”,导致家长与老师之间产生隔阂,加深误解。

王金战(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学校与老师是孩子品行与学业成长的课堂与导师。家长与老师努力合作的目标是共同托举明天的太阳。

每一个负责任的家长都应该与老师多沟通,从老师那里多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并听取老师的一些建议,从而做到对孩子的情况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加以管教。同时也可以向老师介绍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让老师对学生有全面了解,有重点地加以引导。

事实证明,家长配合好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非常有益。值得注意的是,良好沟通是需要家长提前做功课的,一个班里有几十个学生,老师不可能跟每位家长都保持热线联系,所以,家长跟老师交流要有明确的目标。先跟孩子有充分的交流,对孩子的情况有个全面客观的把握,然后带着问题去跟老师交流。

面谈当然是最好的沟通方式。通过与老师零距离谈话,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在老师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家长主动预约老师,可以让双方都有充分的准备时间,也会达到比较好的沟通效果。

《家教与成才》友情提醒:

做一个受老师欢迎的家长,切忌以下五条:

1、忌望子成龙太心切。

2、忌牢骚满腹太气盛。

3、忌“官迷心窍”太功利。

4、忌“有理”取闹太失礼。

5、忌不闻不问太淡定。

做一个受家长欢迎的老师,注意五个"不"

1、为人师表,不与家长做交易。

2、师者仁心,不急躁不粗暴。

3、沟通有术,不自以为是。

4、相互体谅,不频繁请家长。

5、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家教与成才》友情出招: 与老师的沟通策略

一、不要等到孩子有了严重问题才去找老师。在轻松气氛下互相认识的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的问题交换看法时,相互之间很少保留意见。

二、不宜武断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错误是偶然所为。所有家长都认为自己对孩子最了解,每当老师对孩子提出不同看法时,家长往往很不高兴。其实,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在家时完全不一样,是经常发生的。老师和家长经常交换意见,有助于双方更好地全面了解孩子。

三、即使很生气,而且很有理,在同老师交涉之前,也要先充分肯定老师的长处,感谢老师的付出。不要伤害老师的面子,要相信老师真正意识到家长的看法正确时,是能够接受并妥善处理问题的。

四、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不谈一些比较重大的家庭问题,尤其是影响到孩子平时表现的家庭问题,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出现异常时,得到老师的理解与介入教育。

五、感觉老师不愿意与自己沟通交流时,可以先与其他家长互通情况,了解老师状况或者原因,必要时向校方求助,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作者:本刊编辑部

第3篇:家校在沟通与合作中和谐发展

一、会前思考

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种方法,它为家长和学校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切磋机会。但是传统的家长会常在考试后召开,往往开成向家长单纯汇报成绩的会。家长会的模式一成不变,往往是班主任汇报一下学生的成绩,提一些学习上和管理上的要求,班主任说完任课老师接着说,说来说去,除了要求就是任务甚至告状。讲话一结束,家长会也就划上了句号,什么交流、沟通、合作被忘得一干二净。即使有所表示,也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致使煞费苦心组织的家长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怎样让家长会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共同青睐,让学生消除对它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家长轻松而来、满意而归呢?新模式家长会的探索和研究带给我新的思考——必须尊重家长,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并换位思考,才能解决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二、活动前的准备

为了确立家长会的主题,有必要在会前做一些调查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学生情况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日常表现以及各科成绩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针对不同的类别,拟定不同的对策。

另一方面是对家长情况的调查研究。要研究学生的家庭特点,提出不同对策,这样,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到完美的结合。通过发放《学生情况登记表》,了解如下情况:

(1)家庭的成员及经济状况。

(2)家庭的氛围(如家庭和睦与否、家风情况等)。

(3)家教状况(如对孩子是溺爱放任、粗暴严厉还是不问不闻,教育内容与方式是否恰当等);

(4)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性格、处世态度等。教师了解到的这些情况,可以为制订教育措施提供详细的依据,使教育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鉴于以往家长会的经验教训,我在五年(1)班的第一次家长会设计中将全班学生纳入了与会人员名单表中,并且指导班干部带领全班同学精心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题为《明天会更好》。想达到的目标效果有二:其一,学生百分百参与,人人有节目,让平时过于内向的学生得到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帮助他(她)们克服怯场心理,培养他(她)们的自信心;其二,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身上闪光的另一面,特别是极个别对孩子学习成绩已经不抱希望的家长,让他(她)们也试着发现孩子身上的其它可供培养的闪光点。俗话说得好,“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总而言之,作为班主任,这次家长会我就是想让学生和家长都睁开发现“美”的眼睛。

三、活动的内容和过程

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充足的准备,以及全班学生的密切配合,入学后的第三个月我们班的第一次家长便会顺利召开。令我欣慰的是全班学生很自觉地在教室靠后位置的黑板前排好了整齐的队伍,所有家长都如约而至,并且坐到自己孩子的座位处等待着会议的开始。

看到这样的场面,作为班主任我表面平静,内心却无比激动。首先我介绍这次家长会的会程安排,让家长有种期待心理。然后我简单总结了班级从入学至今的整体变化情况,值得学生、家长、老师一起高兴的是我们这个班集体自入学以来一直在进步,多次得到学校的表扬。这是我看到了所有家长脸上露出了阳光般的微笑。因为他(她)们这时知道了自己孩子是在一个可以让他(她)们宽心的班集体里学习生活的。

当然,我并没有一味地陶醉于家长满意的笑容中,更没有舍弃以往家长会上的传统项目。接下来,我总结了我们班级的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情况,以表扬为主(这时所有学生都极其认真地听着),并且对每科都进步了的学生以及平时工作认真、负责、及时、到位的班干部颁发奖状。当我亲手把一张张奖状送到获奖的学生手里时,我看到了有些学生眼里的晶莹的泪花。会后有的家长亲切地拉着我的手激动地对我说,这次家长会没有当众批评孩子,没有让为人父母的下不来台。更让有些家长感到吃惊的是从上学到现在都没有获过奖的孩子今天居然得到了珍贵的奖状。

这项总结与颁奖工作只是让部分家长感到无比激动。为了让所有家长都满意而归,全班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尽心尽力排练的主题为“明天会更好”的文艺演出班会终于在两位学生主持人的致辞中拉开了帷幕。班会过程中,学生们唱的唱、演的演、画的画、吹的吹、弹的弹……,可谓是精彩纷呈。虽然不难看出学生都很紧张,但是也不难发现他(她)们每一个人都很投入地为家长为老师为同学演出。而且,从家长专注的眼神、热情的掌声、整齐划一的击掌合拍声中,可以判断出我和所有学生的付出都是有价值的,最起码得到了与会家长的肯定。特别是代表我和学生共同心愿的班歌——《明天会更好》,作为压轴节目(全班大合唱)更是把这台主题班会推向了高潮。

四、沉静反思

激动过后,我向家长提出了几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你对孩子通过学习成绩成材抱有多大的希望?如果你对孩子的学业不抱多大的希望,那你有没有发现以及关注孩子其他方面的可塑性?你有没有和和自己的孩子严肃地交谈过关于他(她)以后如何在社会上立足的问题?接下来我留给家长冷静慎重思考的时间,教室里一片寂静!(此时,学生也出奇的严肃,从他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这几个问题对他们自身触动也很大。)

大约过了五分钟,我让学生请来了各科任课老师,让他(她)们相继对我们班级的各科具体情况向家长和学生作总结,当然也是以表扬为主。(因为我提前答应所有学生不当众批评任何人,也和其他老师提前商量好了)

最后,我作这次家长会的总结发言:请所有同学和家长都相信,上了高年级,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把握自己的优点或者长处,把它树立为自己的目标,并且为之不懈奋斗,相信我们的明天会越来越好!这也是我把《明天会更好》这首歌定做我们班歌的用意所在。

五、疑問解答

到此,我想大家肯定有个疑问:难道学生身上就没有应该批评的缺点和犯过的错?当然有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过,我和学生之间有个约定,那就是不在家长会上点名批评任何一位同学。要不然,这次的家长会肯定会有家长因为以往的家长会给他(她)留下的阴影而不愿参加。正因为我有上面的那承诺,所有学生的家长都轻松地来了,同样也是由于我遵守了这个约定以及这次别开生面的会议形式,所有家长都满意而归了。

会后,大部分家长离开了,有三分之一的家长留下来按顺序询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我把该学生的缺点都是很委婉地告诉家长,希望我们家校在沟通与合作中让孩子和谐发展,合力尽快帮孩子改正缺点,学生也欣然接受这种方式。当然,没有单独询问的家长也并不说明他(她)的孩子没有缺点,我通过电话联系告诉他(她)们,并建议他(她)们把通话的内容都告诉自己的孩子。以此让学生信任我这位班主任是尊重他(她)们的,是守信用的。因为自古以来都是“尊其师而信其道”的,这样以后我的语文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就会比现在得心应手。

六、活动后的收获与思考

家长们普遍认为,新模式家长会给了广大家长“话语权”,使得自己对教育的想法和建议得到重视和认可,既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又建构起良好的学校道德教育生态环境。一位家长说,通过家长会,我们清楚地了解了学生在校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而与班主任面对面的交谈,对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研习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子方法,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學生小叶说,过去家长会后,家长的训斥使我和家长的隔阂加大了,彼此很难沟通。而现在的家长会,增进了我与父母之间的了解,使我们的距离更近,心贴得更紧。

新模式家长会的探索和研究,相信会给每一个勇于参与其中的教师获得全新的家长会设计理念,并深深陶醉于由此酝酿出的各种奇思妙想中。现在孩子们都把老师当作朋友,说知心话,谈心里事,什么事都愿意和我们商量,虽然感觉比过去辛苦了,但内心却无比幸福和自豪。

作者:郭燕梅

第4篇:家校沟通

浅谈家校沟通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对象的共同性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阶段和教育模式,这两者应该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搭建起互相衔接与沟通的桥梁,取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赢,才能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为孩子的成功未来奠定基础。

近年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出现脱节的现象,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不少困难。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家长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无法有效地沟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受经济思潮影响

部分家长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即只要子女能够长大,能为父母分担经济重担便万事大吉,而对子女成“龙”还是成“蛇”则觉得无所谓。这样一来,无论学校对学生进行何种形式的教育,都会显得有心无力。有的家长更荒唐地认为,他们送孩子进学校是为了混日子,到了一定的岁数便让他们到社会上挣钱就是了。这些家长对待孩子更侧重于孩子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不予理睬。我教的班上有个学生,平常在校的常规表现不是很好,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了几次都没有明显改进,于是班主任请其家长来学校交流该生的教育,结果家长以自己有五个孩子要照顾,没有时间为由,拒绝到校会面。据我观察和沟通,该生其实本质不差,但由于缺乏管教,没有形成好的行为习惯,无法坚持学习。后来,学生还反映,家长早已要求其弃学务工。这种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学生,使尚不成熟的孩子分不清是老师教的对,还是家长说的对。这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两面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以及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

2、因工作忙而忽略了对孩子的照顾

根据我的观察,我班有相当部分学生的家庭就属于这种情况。由于家庭情况一般,家长不得不起早贪黑,有时候一天也见不上孩子一面,更不要说教育孩子。每次与这些家长联系都相当困难,即使联系上了,家长也经常会说:“麻烦老师您多管教管教我的孩子”。很明显,这些家长没有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因为孩子每天有相当部分时间是脱离学校管制的,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家长没有适当的教育,必然会给尚缺乏自制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过多的自由空间,使这些孩子沾染不良习气的机会比其他家长管教较严的孩子几率要高。例如,我们班有个学生,他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无暇照顾他,导致他在学校的常规表现比较差,经常迟到、上课说话、不交作业,根据同学反映,他还经常上网吧玩游戏。我多次与他进行了交流,他表示,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不觉得读书有什么好的,以后有能力赚钱就可以了。经过一番教育,他答应我尽量改正错误。但是,过了一两个星期,他又开始迟到、上课说话等等。有鉴于此,我打电话给他家长,与家长沟通交流,但是并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到了第二学期,该生的成绩明显退步,并且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我只能尝试再次与其家长联系,希望得到家长的协助,共同教育他。但是,不管是家访还是要求家长校访,都无法与其家长联系上,原因都是家长太忙了。在完全失去家庭协助的情况下,学校要教育好一个学生,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非常困难的。

3、过于溺爱孩子

我国多年来实行计划生育,现代家庭里的孩子比较少,“物以稀为贵”,因此,孩子在不少家长的心中就更加珍贵了。据了解,近半数的家长都对孩子施与过度的保护,这样必然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些家长不同意学校对其子女进行批评,不支持老师针对其子女的缺点采取教育措施,甚至不愿意听老师说其子女身上存在的问题。我身边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位老师对其班上一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由于该学困生不怎么听话,这位老师措辞比较严厉,说了诸如“不可救药”的话,但是那位学生回家后却说老师不仅无故痛骂他,还动手打他。次日,其家长便气势汹汹地到学校大发雷霆,把那位老师骂得一无是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往往只有大叫委屈。如果我们让学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如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宗旨不能统一,势必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当然,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学困生的身上,不少优生的家长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他们多数认为自己优秀的孩子不会犯错。当孩子犯了错,老师教育他们,做通了孩子的思想工作,但是孩子回家里一说,家长就认为老师是故意刁难他的孩子,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4、有些孩子缺乏团结合作意识

一位英国教育学家说:“幸福美满的家庭犹如港湾、沃土,畸形的家庭则犹如染缸和腐蚀剂。”不同家庭培养出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有的孩子勤俭,有的孩子浪费,有的孩子虚心,有的孩子骄傲,有的孩子自信,有的孩子自卑。但是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我更为关注的:缺乏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合作意识,不懂得与他人分享,总是认为我的就是我的。这就是不良家庭教育的典型。

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这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无力,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寻求一些有效的途径来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改变这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的现象:

1、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进程,一般期中、期未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面对面进行沟通。它能使家长了解到整个班级孩子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也可以单独与老师沟通,了解到自己孩子的表现,找出不足,加以教育。

2、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探索性家校联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一种很好的媒体。我们可以邀请专业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为这些家长进行不定期的理论辅导和专题讲座,探索家庭教育规律给以理论武装;也可以及时召开共同感兴趣的家庭教育问题研讨会,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与教训;还可以经常提供对学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各种信息,使家长在了解学生共性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子女的个性问题,具体考虑对策措施和教育方法;在家长学校,可以请一些家长代表以现身说法介绍育人的经验,促使其他家长的心理水平由依赖、应付性逐步向合作、目标性转化。

3、家访。家访是一种传统的、最常用的家校联系方式,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有效手段。家访可分为随访和定期访。随访是发现苗头,即时与家长联系,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定期访是对有问题的学生跟家长商定定期联系,互通情况,随时督促教育。家访作为一项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工作,可以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它可以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合力”;它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尤其对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有着独特的作用;更大的作用在于能改变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依赖心理。但它不具备普遍性,如果是要解决一个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家访就难以达到最佳而有效的效果。每学期的家访,老师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部分家长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家访时还不一定在家,使家访失去意义。

4、电访信访。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每个学生家里都有电话,每个家长也基本都有手机,在这个社会进步,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长们或工作繁忙,或忙于生计,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习惯于用电话联系。很多时候,一个电话就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既省去了交通费用,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它的不足在于,遇上较复杂的问题,电话联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有一部分老师索性以此代替了家访,学生一有风吹草动就一个电话把家长叫来,引起家长反感。故不能动辄就电话,要充分用好电话。另外,对一些家长工作在异地的,通信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5、家长来访。能充分发挥家长教育子女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适当地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6、家校联系卡。家校联系卡是学校与家长保持经常书面联系的一种很好方式。一般是每周或隔周由班主任写上该生近阶段各方面的表现、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家长支持配合的意见或建议,让学生带回家,再由家长写上学生近阶段的表现,以及对学校的建议等,然后签名,由学生带到学校,以便及时交流信息,统一要求。然而实际情况是一些班主任填写“家校联系卡”往往简单化。有的只填写学生学习成绩、违纪记录等。结果是有些学生不乐于接受,不愿意拿给家长看,收不到很好的效果。

7、班级博客——新颖的家校联系方式。班级博客,我认为就是以班级为主的网络空间,将跟班级有关的活动照片、文字、学生作品、家长育子心得、教师教育心得等上传发表。对家长来说,班级博客可以发表自己个人生活感悟、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及所遇到的困惑和一些育子经验,以网络的形式与其他家长交流沟通、互相开拓思路、取长补短。同时在博客中可以看到较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信息以及其他家长的观点,可以促进家长之间在网络的空间中不受时间的约束、也无须面对面的无限制的深度交流。

对教师来说,为自己进行家校联系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可以将班级的各种信息以网络的形式进行发布,也可以选择较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在网络上对家长进行指导,及时为家长排忧解难,并深入的大面积的探讨教育困惑,只要家长点击就可以看到。另外,也可发表自己的个人生活感悟和教育心得,让学生可以看到课堂以外的自己。当然,目前由于我校学生家庭电脑的拥有率比较低,家长素质有待提高,这种联系法还有局限性,但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家校联系方式将会被广泛使用。

家校沟通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唯有架构起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促进家长的认同感和合作心,老师和家长才可能更好地配合教育出具有美好的心灵,具有创造力、有信心、有责任心而且乐观向上的孩子,达到家校一致的理想教育境界。

第5篇:家校沟通制度

紫桥小学家校沟通制度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实施家、校及时有效的沟通,是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有效途径,是促使教育、教学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我校为加强家校间的沟通联系,特制定如下制度:

1、班主任每学期主动与每个学生家长至少沟通一次。 (1)面谈。家长到学校来,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见面机会,主动与家长沟通。

(2)电话。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到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班主任应主动打电话给家长,详细介绍学生在校各方面的情况,达成教育共识。

(3)书信。利用学生的家校联系册,进行书面沟通。

(4)电子邮件。可以利用家校互动平台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沟通。 (5)小型家长会。必要的时候可以召开部分学生的家长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家访。 家访可以缩短家校间的距离,主动赢得家长的理解。

2、推出“家长代言人”制度。

以年级为单位,由家长自愿报名,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由学校和家长们共同在报名家长中选出一定数量的家长来直接参与家校沟通与合作的一种代言人制度。“家长代言人”代表各年级的家长直接与

学校对话,其他家长可以通过他们向学校反映问题,提出建议,间接行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

3、任课教师每周随机主动向班主任介绍每个学生的情况,让班主任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以利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达到全面且客观公正。

4、任课老师针对少数学生可以直接以电话或采取其他方式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

5、每学期期中召开一次家长会,主要内容是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活动和表现,介绍我校教育教学的阶段工作,并与家长共同商讨部分同学的教育策略方法。家长会出席率不得低于90%。

6、 学校的大型教育活动,如运动会、主题教学节、庆“六一”、庆“元旦”文艺汇演等,均向家长开放,邀请家长代表轮流参与。

7、每年九月份召开一次一年级新生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及办学思想,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学生,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8、开展家长问卷调查。定期向家长进行各类调查,征求家长对学校管理、服务与老师教育教学态度、能力等意见,发挥家长监督作用。

9、学校网站设立“校长信箱”,确定“校长接待日”,扩大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评议权、监督权。家长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学校政策、工作,通过密码,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和成绩。

10、对于家校联系活动的一切情况均应及时记录,并做好资料存档。

11、德育处要把家校联系工作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之中,使家校联系活动能定期定量,真正落到实处。

紫桥小学 2011-5-17

第6篇:家校沟通总结

本学期的家校沟通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家长会:

在这次家长会中,全班27位家长按时到会,学生家长都能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对孩子的教育是重视的,对学校的工作是支持的。家长们认真听取了陈主任所做学校工作报告,老师们对学校及学生各方面情况的汇报。许多家长都主动留下来进行交流,了解自己孩子在校表现,同时征求老师的意见,如何更好的教育子女。通过本次家长会,感觉收效很大。现总结如下: 第一方面:及时地将学校的发展情况介绍给家长,让家长对学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我校的教师情况、教学成绩、教学设备情况等。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使家长对学校充满信心。

第二方面:将学生的在校情况汇报给家长。如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有什么爱好特长等。使家长对学生的有了更多更细致的了解。同时也让家长们学习到了一些优秀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以使自己在管理孩子时,能够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法处理不同的事件。 第四方面:让教师对孩子在家的表现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以便教师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处理。从家长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了一些孩子在班级里没有发现的问题。

二、电话联系:

在平时的时间里,学生早退,旷课,迟到,感冒生病,包括各科作业情况都采取了电话的联系方式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同时家长门也提出一些建议:

1、注意学生的上课情况。

2、安排英语课时多些。

3、多布置作业练习。

4、严格管教学生。通过这些建议,我也更有利于我今后的工作。

三、微信、微课掌上通:

本学期做到每天采用微信与微课掌上通的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关于学生当天的表现与动态,大部分以照片的形式让家长能够及时又彻底的了解孩子的校情况,比如:当天的家庭作业,孩子们午餐吃什么,午睡情况如何,今日体育课体操队形是否工整,课余时间参加跳绳比赛的情况、、、让家长更能熟悉的掌握孩子当天在校的情况,进而让家长们放心,孩子在校时刻有老师的关心与照顾。

以上的家校沟通方式增进了学校、家庭之间的了解,有效地加强了家长和老师的联系和交流,学生家长也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中学到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同时加强和老师之间的联系,共同配合,教育好孩子。 反思及改进方向:

家长们对新形式下的教育是很关心的,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我们做为教师有很多地方离他们的要求还相差一段距离。从与家长的交流中发现,我们教师对孩子的了解还不是很深,有许多孩子的内心世界,教师没能够进入,没有真正了解与理解孩子们的所思、所言、所行。今后我要克服上述所有的困难,多从书报、新闻媒体、网络等途径中学习,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平时要是与家长没有会面的时间,可以通过电话联系等;认真做好家访工作,多与家长学生接触。

总之,本学期的家校沟通我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看到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对我工作的支持,我不由衷地感到欣慰。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发扬自己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的短处,使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及能力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7篇:家校沟通措施

加强家校沟通的具体做法

为了优化教育效果,我校形成了全面的、积极有效的家校沟通形式。达到了良好的沟通效果。我校在家校沟通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我校每学期召开1-2次全校学生家长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的情况,向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一些新的教育方法。从而达到家长对我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2.平时低年级利用家长接送学生的机会,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与家长一起探讨科学的教育方法;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在家表现,个性倾向等等。重要的是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配合,家长和教师彼此都能从对方那里学习有关儿童教育的经验和知识。

3.通过家校联系本沟通。

各班各科教师通过家校联系本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各科教师将学生在校学习及行为表现写在家校联系本上,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对孩子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家校合作,及时得到解决。

4.通过校讯通沟通。

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利用校讯通与家长沟通。 5.利用家长学校加强家校沟通。

利用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对家长进行科学教子方面知识的指导培训,加强家长对学校办学管理理念的宣传。形成教师和家长平等、相互指导的氛围,从而形成双向的、尊重的、诚实的和丰富的交流。不断提高家长群体的素质。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更和谐。家长对学校教育更理解,更配合了。

6.通过家长接待日进行沟通

每周五下午为家长接待时间。家长对学校工作有意见和建议都可在家长接待日时间与各科教师沟通交流。

7.其他形式的沟通

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针对征求到的合理化建议,对我校的工作进行合理的改进与调整。教师通过进行电话家访,开展亲子运动会,亲子辩论赛,创设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机会。渐渐地,家长与学校间的意见和分歧少了,与教师的距离近了,相互谅解合作多了。

我校建立了畅通的家校沟通形式,学校管理实现了公开化、透明化,请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建议,让家长站在学校管理者的角度考虑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通过教师与家长经常的联系与沟通合作,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一体化。

第8篇:家校沟通资料

由于家长教育观念不同,教育方式、方法、水平不一,往往对学校教育不够理解,所以有时候很难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有的时候还可能起反作用。经常要求家长参与一些教育活动,有利于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达到家校默契配合的目的。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家长热情的参加班级活动,对孩子的教育是刻骨铭心的。班主任要善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设全面发展的氛围,让学生在小事中有大收获。统一了老师和家长的思想。

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课间十分钟小调查,课间游戏调查,结论大部分同学不会玩。请家长参与年级活动。请家长参加校级活动

多渠道进行家校沟通。苏霍姆林姆斯基: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基础上的。而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如何达到多渠道的家校沟通呢?家访就是一个非常传统而富有时效的沟通途径,即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方式仍然能发挥神奇的功效,在每个新接班的寒暑假,在学生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家访能够拉近师生间,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老师能够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成长的环境,有的放矢的对学生给予帮助,对家教予以指导,进步、退步、有困难时都可以进行家访。创意家访,带着班里的小干部共同去家访,面对特殊学生进行家访也是有必要的,家长会,准备一份精彩的演讲稿。包含教育理念,以及我对理念的认识,以及我对家长的需求,提到具体要求,心理要怀着一颗诚挚的爱心,提供展示的机会,引领促进作用。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用专题的方式进行展示,使集体蒸蒸日上。记事本、练习本、小便签、课代表提醒,和家长沟通反馈,激励学生做好家校沟通小帮手,班级日记流传,每天有一位同学书写班级日记,把一天当中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并让家长在后面写好留言感受。这本日记在班里漂流起来,家长能够及时了解班级动态,开通网络平台,增添活力。校信通家校平台、校友录、博客、班级公共邮箱、微信、飞信等不同的沟通手段。短信、电话、微信、博客,无论通讯手段如何变幻,我都会努力的学习和尝试。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加强和自己的沟通。用微信朋友圈来晒班级的正能量。运动会、合唱队、同学们的优秀表现,以朋友圈的方式上传,群发通知,正风正气。用私信保护家长和孩子的隐私。用教师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五忌:忌告状、指责、被动、布置任务、物质交易。不告状而是激励,激励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是一种并非人人都会的技巧,也许需要穷极一生的智慧去领悟的哲学,用自己的心去激励别人,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更多的乐趣,别人的人生也会因为有了我们的激励与尊重,而更加亮丽,一个善于激励他人的人总是会善于捕捉到这一点,他总是满足人们的这一需要,从而激励和鼓舞人们,激发埋藏在人们心中的进取心,或和自己一起奋斗,或给予自己理解和支持。从而达到推动自己人生和事业前进的目的。

激励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对家长也起到同样的作用。在于家长的接触当中,我注意到一下几点,多谈孩子的进步,多肯定优点,婉转的以希望的形式谈孩子的问题,四分之一的鼓励,你和孩子说四句话,应该有一句是鼓励的话,孩子有了点滴进步,对孩子的家长进一步指导,对孩子的细节进行指导。一开始束手无策,后来在我的指导下,能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家长需要人格尊重。务实的专业指导,和有效的育儿分享。上报学校,联系家长,主动问候,看望、补课,引导辅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9篇:家校沟通总结

教师2017年家校沟通工作总结

家校沟通是我校实施的一项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工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回顾,总结以下:

一、家长意见与建议

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是:

教学:(1)、希望学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下功夫。 (2)、帮助学困生增强学习自信心,加大补差力度,早日见成效。 (3)、孩子的好成绩与实际能力悬殊大。 教育: (1)、加强安全教育担心孩子安全问题。

(2)、双休日孩子玩游戏、看动画片自主性差。

生活:(1)、学生晚上休息时间和质量保证问题。

(2)、教室物品丢失问题。

其它:孩子成绩不好,担心孩子的学习。 二|、对策与措施

对于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应当高度重视,保持优势,改进不足,并及时作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尽快拿出应对措施并付之于实践不能让家长提出的我们应该而且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继续成为下次家长会的问题。为此,我们将在德育工作方面努力做到:

1、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学困生、德困生更要多给予关心、鼓励与帮助。对特困生要继续完善教师承包制和帮扶谈心制。

2、定期进行青春期教育。

3、后期德育工作重点将放在道德教育方面。

4、进一步完善学研组制度,及时沟通交流,互通信息,增强合力。

5、进一步完善家校联系制。每月要确保至少一次与每位家长进行书面或电话交流,对学生回家后的学习生活要加强指导和反馈。特殊学生要增加联系的次数与频率,注意交流的艺术性。

通过各种形式与家长们的交流,我感到很有实效,家长们也感到增进了学校、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之间的相互了解。可以说每一次与家长的交流都是在沟通理解、互通情况、携手共商培养学生良策的和谐气氛中结束的。

三、家校联系后的体会与反思

1、互动性、人文化家长会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开创了家长会的新局面。家长和教师是合作伙伴,老师不是家长的家长家长不是学生的学生。

2、家长会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平时。

3、居安思危看问题,稳中有改求发展。

4、家长会的成功是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

5、家长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在认识层次上逐步提高,给学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一篇:各岗位职责说明书范本下一篇:空山鸟语教案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