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教务处

2022-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莆田学院教务处

独立学院教务精细化管理研究

摘 要: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改革,一直是独立学院进行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作。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到教务管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文章介绍了独立学院的特点、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务精细化管理策略,从精确定位教务管理工作、规范精简操作流程、精细教务管理者的培训、严把监管考核精细化程度这四个方面提高独立学院教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教务管理;独立学院

作者简介:李素娇(1988—),女,福建泉州人,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研究实习员、材料工程系教学秘书。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扩招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独立学院目前存在公办型和民办型两种形式[1]。中央一直将其定位为“民办高等教育”类型[2],并进行规范化管理。但是,由于独立学院是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办学时间短,因此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参照,其管理过程中会不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务管理,一直是与学生学习直接相关的管理内容,涉及学生选课、学分、考务、毕业等非常烦琐和具体的工作内容。尤其是当前高校逐渐放开选课的自主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能力培养的倾向性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这也使得教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加。如果无法做到注重细节、注重量化、重视工作效率和绩效考核,整个教务工作将会面临危险,甚至引发严重的教务事故。“精细化管理”则是一种强调细节管理、消除工作失误、简化工作流程的管理理念[3]。而迄今为止,“精细化管理”虽然得到企业管理的认可,但是并没有在高校管理、教务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笔者认为,教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能够通过教务管理工作中细节的优化、工作失误的避免、工作流程的简化,来实现工作质量的提升。

精细化管理对教务工作的改革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缺乏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独立学院,工作中如果一味地沿袭母体学校的教务管理模式,会缺乏针对性、缺乏创新性,也无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管理。因此,在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显得十分必要。

一、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已经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形式多样,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同传统高等院校有所区别,使得独立学院在运行和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在学院的日常管理中,最为烦琐、工作量最大的往往就是教务工作,而它又恰恰是与学生利益关系最为紧密的工作。当前的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包括了学生的注册和报道、成绩管理、毕业生工作及证书管理、综合教务系统建设等方面。随着电子办公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很多工作都是在网络管理系统上进行。而目前的很多独立学院是沿用母体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但是在系统对接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数据共享困难、联网故障等问题,使得整个教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无法充分利用母体学校现有的优质教务系统。

2.教学质量

在教学运行的过程中,独立学院具有难度。首先是生源问题,独立学院大多是在本科第三批次或专科招生,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自觉性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运行过程中,与教师的互动性和配合性较差,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与此同时,独立学院在品牌和福利待遇上,都无法吸引优秀的高教育背景人才到校任教,师资力量薄弱,在科研条件、科研平台上也无法与母体学校相提并论,缺少科研支撑的教学工作,质量也无法得到提升。

3.教学运行

独立学院的主要收入源是投资和学费收入,主要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学校公用经费、贷款本息、向母体学校缴纳的管理费等。对于初创阶段的独立学院来说,学费收入是有限的,而日常的运行经费、工资支出等会随着物价的提升而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很多独立学院入不敷出[4]。资金的缺乏,使得教务管理中,在师资力量引进、教学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投入不足,而母体学校对独立学院的师资、管理力量和课程体系的辅助投入也有限,这使得独立学院的教学顺利运行难以保障。

4.培养计划制订

独立学院的教务处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上,往往具有同质化和同一化的倾向,它们大都倾向于开设短期热门、低成本运行的应用型专业,而缺乏基础学科建设。很多独立学院开设金融专业、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英语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贸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等,或者就是沿用母体学校的学科建设体系,并直接删去对教学设备和科研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这样只会使得独立学院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缺少办學特色,或是对母体学校过分依赖。

二、教务精细化管理策略探索

“教务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精准性、发展性、以人为本和创新。教务工作的改进和提升,需要以教务数据为基础,强调数据的精准管理;需要以当前的管理实务为基础,强调持续改进和发展;需要以学生利益为核心,以教务工作者为主体,强调人本管理;需要以管理创新为方式,强调自我改进和提升。

1.精确定位教务管理工作

(1)在教务岗位的设计上,做到按需设岗。一般情况下,设置学籍管理科、教学运行科、教学质量科、教材管理科、实践教学科等,每一个科室有明确的职能要求,进行教务、考务、成绩、教学建设、督导等工作,尽可能删减不必要的科室或人员岗位。

(2)明确岗位职责。①学籍管理科,需要负责新生入学、学籍信息采集、成绩管理、毕业信息校对、证书发放等工作;②教学运行科,需要负责任课教师安排、课表编制、选课管理、重修管理、双学位管理、考试管理等;③教学质量科,需要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新专业申报工作、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等;④教材管理科,需要负责学生教材发放、组织教材研讨活动、教材入库管理、学生教材费账务管理等;⑤实践教学科,需要负责实验室管理、实习管理、毕业论文管理、课程设计管理等。并且,所有的教务人员都需要挂牌上班,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2.规范精简操作流程

要做到教务工作和操作流程的规范精简,需要理顺当前的教务管理业务各项流程,消除流程中的多余环节,增加一些服务学生的环节。而规范和精简的方式,主要可以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中的ESIA法(Eliminate、Simply、Integrate、Automate),即删减、简化、整合、自动化。

(1)操作流程的删减:在教务管理操作中,各个科室之间存在着业务重叠和冲突的部分,因此很多教务工作者需要在各个科室之间来回走动,资料來回传递,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跨部门协调工作。因此,需要删减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重叠部分,尤其是某几项工作需要使用相同的一手数据和资料时,则可以将这几项工作交给某一个科室完成。

(2)操作流程的简化:当前教务工作的简化,包括了文档简化、沟通简化和流程简化这几个部分。在文档简化方面,可以将多个文档引入超链接,防止内容重复、栏目烦琐、数据不一致等情况;在沟通简化方面,可以在学生开学和教师入职时,对他们进行教务培训,并及时与一线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务管理内容的交流,节省后期办事时间;在流程简化方面,通过整合各科室的流程,来制订每一个科室的职能范围和办事流程,张贴在办公室外侧,并注重服务流程的改进。

(3)操作流程的整合:将原本几项任务合并,统一交给一个科室或一个人来处理;将同一个数据源所涉及的操作也进行合并。例如,毕业信息作为同一个数据源,就可以将相关的毕业信息的校对工作、学位资格审查工作、学位证书管理工作交给专人完成。

(4)操作流程的自动化:强调的是信息系统的使用。通过建立网上的综合教务系统来进行学生选课、上课、考勤、考试、查分等工作;同时建立教务网站,发布相关教务信息。

3.精细教务管理者的培训

教务管理者是执行教务管理制度的主体。教务管理者对于精细化管理的理解和实施,直接决定了教务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培训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首先,是观念的普及。要组织教务管理人员就“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原则、管理方式等方面接受系统的培训,使得精细化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另外,对于新增的教务管理规则、系统、设备设施等,需要进行专门的操作培训,让工作人员熟悉操作流程,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其次,采取激励措施,对于认真履行精细化管理制度的人员实施奖励和表彰。每一个岗位都制定了明确的责任和权利,这不仅仅是日常工作要求,也是绩效考核的要求与依据。再次,安排高水平的业务培训。鼓励教务工作者参加教学研讨会、教务系统培训会,或者到其他子弟学校进行观摩和考察,来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最后,注重教务工作者科研能力的培训和培养,尤其是教务处的科级以上管理者,需要学习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并运用到教务管理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务工作方法,解决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中面临的新问题。

4.严把监管考核精细化程度

落实岗位职责,建立一整套完备的教务监管考核体系,提高教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岗位职责的明确,是监管考核的依据和基础;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过程,必须有严格的定量考核方法,并保证过程的公正公平;考核结果要直接与薪酬挂钩、与职业晋升机会挂钩。

三、结束语

独立学院在当前的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引入“精细化管理”之后,能够通过精确定位教务管理工作、规范精简操作流程、精细教务管理者的培训、严把监管考核精细化程度这四个方面的改进,来解决当前独立学院在学籍管理、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提高教务工作效率,提升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李小红.浅谈独立学院教务管理队伍建设.中国电力教育,2011,(1):24—25.

欧子艳.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90—92.

喻夜兰,许春英,高志强,等.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特点及增效措施.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8—49.

王 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150—151.

作者:李素娇

第2篇:探析独立学院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

摘 要:教务管理工作是独立学院的中心工作之一,是独立学院管理的关键环节。教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独立学院的教育管理水平。本文从独立学院教务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独立学院教务管理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创新思路

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是实现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性选择。目前高等学校教务管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即教学计划管理、教学日常事务管理、学籍管理、教师管理、教材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

1 加强独立学院教务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由于教育管理信息化比重日益增大,教务管理队伍肩负着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对教务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独立学院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建立一支管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化教务管理队伍,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坚实的保障。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支高水平的教务管理者队伍对促进独立学院教育事业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是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者、服务者、管理者,其素质和综合能力将对教学管理水平及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2 独立学院教务管理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教务管理人员激励机制不完善

独立学院对教务人员的激励体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薪酬待遇相对低。在工作内容和工作压力相当的情况下,独立学院其它部门的相关人员比教务人员要高,这样的局面不利于教务管理队伍的稳定。(2)考评制度不健全。独立学院缺乏对教务管理人员科学的考评制度,影响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3)学习培训机会少。教务管理工作具有常规事务性工作多的特点,因此,造成教务管理人员缺少参加与业务有关的学习培训机会,以此可能会对教务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影响。

2.2 教务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

在日常的教务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以师生为本,要从师生角度去考虑问题,为师生提供可能的服务。但基于教务管理工作繁杂琐碎,很多管理人员只是被动地完成任务,只是简单的完成工作,对于“以人为本,服务广大师生”的服务意识可能还未深入到教务管理人员的思想中。因此,加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已成为建设优秀管理队伍的基本要素。

2.3 教务管理制度和体系缺乏规范性

目前,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制度不规范,教务管理流程体系不健全。随着独立学院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各项规章制度在不断的完善,教务管理也应趋于制度化、规范化。

2.4 教务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需提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独立学院开始建立无纸化的教务办公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是当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就对教务管理人员的现代信息技能提出了新要求。

3 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的创新思路

教务管理是一项很繁杂的工作,涉及到整个学院运行,建立高效有序的教务管理体系是相当必要的。根据教务管理的特点,独立学院应基于其特征构建教务管理的创新体系。

3.1 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化

对于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独立学院来说,着手制定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使教育教学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显得犹为重要,独立学院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修订原有的教学文件,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

3.2 教务管理信息网络化

数字化、网络化意味着自动化、高效、便捷、理性,这也是学校教务教学管理工作必然的发展趋势。教务管理包括了教学计划管理、学籍管理、排课、选课、教材选用、考试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评估等方面,引进教务管理网络才能有效地联结教务管理各个环节,做到信息的互通有无,提高教务管理效率,教务管理网络化是独立学院实现高效管理的必然趋势。

3.3 教务管理人员高素质化

在现代化办公中,不仅要有先进的软件、技术和设备做支撑,更关键是要有好的操作者。在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中也要有高素质的教务管理人员。教务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专业技术知识和现代教育理论等都影响着教务管理的效率。因此,独立学院应重视考核、选拔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人组成稳定的教务管理队伍,同时应加大对现有教务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教育理论的培训力度,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提高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教务管理的水平,更进一步促进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提升学校管理层次和水平。

4 结语

教务管理是独立学院各项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工作,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具有教学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以及本校的学科专业情况和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教学运行的基本规律等。因此,积极探索教务管理队伍建设的趋势与对策,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务管理队伍是对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持和有效推动。

参考文献

[1] 卢菁,陈存恩.浅谈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08(9).

[2] 张琪.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务员[J].教育,2008(5).

[3] 许素兰.加强教务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4] 喻夜兰,等.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特点及增效措施[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9).

[5] 张楚珊.浅谈如何提高独立学院系部教务管理能力[J].科教文汇,2009(10):76.

[6] 王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150~151.

[7] 朱进华.刍议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J].网络财富,2009(1):53~54.

[8] 李景宝.浅议独立学院教务管理模式[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224~225.

作者:鲍立江

第3篇: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体系的建设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学校教育的迅猛发展,在近些年来各类高校都开始积极地去推行二级院校的教务管理,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将会针对二级院校如何去加强自己的管理意识以及如何进一步开展分级管理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推动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建立合理高效的二级院校教务管理体系。在高校档案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之下,高校的二级院校教学档案管理中的制度建设、队伍组成以及研究工作等各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二级院校;教务管理体系;体制改革;分级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

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搜集和运用到的有用的教学图片、文件,视频等资源,保存其中一些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综合起来进行管理,就是高校的教务档案管理。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讲,一个学校的教务管理水平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学校的教务管理水平往往可以反映这个学校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务管理方式和方法可以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的管理水平。在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校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学校要注重自身教育和管理的不断完善,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下,高校内部的教育体制改革也逐渐走向人们的视野,高校二级院校所拥有的自主权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二级院校的教务管理当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构建二级院校的教务管理体系十分重要,力求使教务管理体系更加规范化,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服务。

1 教务管理的内容分析

众所周知,所谓的教务就是为教学服务,教育工作者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做出的巨大贡献,不断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方法。教务的相关内容必然涉及和教学有关的各类知识的组合。例如:教学管理类的材料,与学生相关的学籍材料以及学科建设材料;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而保存的材料,或者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相关资料等都是教务管理的内容。更加细致的来讲,教务管理首先包括学校规章制度,上级和下级之间经常传达的文件资料,或者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制度和教学规划,以及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学校教学情况的整体调查等。其次,也包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例如: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对课堂教学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教师之间进行学术的交流和探讨,教学效果的评估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方面。最后,教务管理还涉及学习的主体——学生,这中间包括学生的学校情况的汇总和记录,学生的教育实习和锻炼情况的总结,平时的考试以及毕业的相关信息等。除此之外,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或其他的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所赢得的各项荣誉和奖章等,例如:教师发表的论文、省部级荣誉等都属于教务管理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我国的高校教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完善二级院校的教务管理系统,推动二级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2 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因分析

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不断扩大自身影响,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构建高效的学校教务管理体系。对于学校的教学档案进行更加规范的管理和保存,促进学校教学的发展和改进,所以,加强高校二级院校的教务管理体系建设十分必要。在教育发展的今天,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院系二级管理制度也开始向更深的方向发展,高校二级院系逐渐开始拥有独立的办学自主权,有些学校也有办学中的行政管理权力,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有更大的独立发展机会和创新发展契机。关于一些教学档案的收集,教学信息的整理和保存都是教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所在,二级院校在拥有办学的自主权后对学校的教务管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目前,我国高校中许多学生的档案以及教学文件等都已经开始从学校的教务管理中下放到各级的院系,由二级院系完成信息的处理,因此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随之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在面临更大责任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许多高校的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3 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体系的建设方法探析

3.1 构建高校二级院系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

目前,在我国的大多数高校中,二级院系的教务管理仍然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存在众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如:在二级院系管理体系中,档案管理缺乏科学性的规划,缺乏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在教学档案编研的内容上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教务档案管理的手段落后而导致档案无法有效分类整理等。所以,在高校的二级院系档案管理中,要加强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的分类性,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保存,将教育教学有关的资料分类管理。提高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学校教学的专业建设和科研管理工作,使学校的二级院系的教学档案更加完整可靠,更加的分类系统化。

3.2 加强二级院系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国的二级院系档案管理中存在着教学档案管理分类的能力较差,以及档案的利用率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缺乏专业、有效的教务管理人员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许多院系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和认知教育,甚至有些岗位的从事人员与教师行业没有任何关系,对于档案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和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工作无法有效完成。除此之外,教务管理中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员的缺乏,有些管理岗位以学校的代课教师来担任,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院系的教学档案管理。没有指定专人负责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职责也不明确,必然会使二级院系教务档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所以院系要加强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让档案管理中的工作者明确自己的职责,并且能够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在空暇的时间可以适时的到学校档案部门进行专业的学习,提高教学档案相关文件和资料的管理水平。

3.3 提高二级院系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二级院系的领导者要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的价值,将储藏与传播相结合,不能只是储藏一些具有价值的档案、文献,更应该利用储藏的东西将更多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和教师。通过信息化手段,使档案的传播更加便捷,从而使学生和教师可通过更多的方式获得知识。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二级院系要提高自身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要树立“电子档案”的观念,转变以往的档案管理模式,如收集、借阅、整理等一系列简单的模式,在观念上与信息社会接轨,要摒弃手工操作管理的观念,树立通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来实现档案的自动化管理。

4 结 语

本文对二级院系教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二级院系的档案管理模式正在逐步发展和改进,但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注意。采用良好有效的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使资源的获得者(教师、学生等)拥有良好的学术环境,从而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进而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予宏.本科教学评估与高校教学档案建设[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李晓红.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与改革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

[3]夏婷.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研究[J].西部大开发,2011(2).

[4]刘刚,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17).

[5]蔡莎莎,高等院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团队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4).

作者:王雅新

第4篇:浙江传媒学院教务处

教务处是学校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在院长和分管教学副院长的领导下,主要负责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的组织、协调、监督工作,实施培养方案、教学运行、教学质量、学籍、考试、成绩等的宏观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为:

拟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订有关规章制度,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并提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及调整意见。

组织各二级院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及各有关教学文件。

组织实施各项教学基本建设。(1)

专业建设:专业建设规划、新专业申报、重点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建设;(2)课程建设:优秀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3)教材建设:教材基金申报、制定教材建设规划、审核教材编写计划,组织申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建设教材编写项目,组织校特色教材立项工作,审核全校教材的征订等。

组织实施各类考评。(1)组织开展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估;(2)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考核和教师教学业绩考核;(3)教学常规检查; (4)专业建设评估;(5)课程建设评估;(6)教材建设评估。

组织实施学校教育教学改革。(1)负责组织全校的教学改革研究立项;(2)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的研究;(3)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4)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组织各类教学评比。(1)教学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2)优秀教学成果奖评比;(3)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评选;(4)教学名师、教坛新秀评选等。

组织学生参加创新科研活动与学科竞赛,组织实施学生技能培养方案。

负责实施日常教学管理。(1)负责全校课表编排;负责学籍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毕业和学位管理、证书管理、考风建设。

(2)负责全校公共选修课和辅修专业的管理。

(3)组织实施各类实践教学。包括实践教学硬件建设,校级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各类教学实习管理,外出实践教学方案审批。组织实验教学改革工作,检查实验课教学质量,交流实验教学先进经验。组织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严格实施对毕业环节的规范与管理。

(4)组织教学秘书的培训。(5)有关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工作。

负责组织教务管理系统人员培训。

负责《教学动态》、《教学督导简报》编印。

完成学校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5篇:平顶山学院教务处

关于做好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工作的安排

各院(系、部):

为顺利做好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工作,现将有关事宜

安排如下:

一、期末考试工作

(一)考试组织管理

期终考试工作组织管理由各院(系、部)负责,教务处组织考场

巡视和综合测评。公修课考试由各院(系、部)按照教务处下发的《关于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安排的通知》中规定的时间和科目编排考场和监考教师。

(二)考试时间、科目、命题、制卷及成绩录入、报送

院教〔2009〕13号 —5—

第18周非毕业班考查课随堂考试,6月22日-6月26日进行非毕业班期末考试,具体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命题制卷及成绩报送等,详见教务处已经印发的《关于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安排的通知》(院教〔2009〕11号),各院(系、部)要切实按照要求做好命题、制卷、试卷安全保密、考场安排、阅卷及成绩评定等工作。考试结束后组织集中阅卷,阅卷结束后要认真组织审核,确认无误后再录入青果网络管理系统。各院系在7月1日前把班级汇总成绩册(纸质)经院系领导签字(盖公章)后报送教务处。

(三)考风考纪要求

1、严明考试纪律,狠抓考风建设。各院(系、部)要在考前召开专题会议,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考试工作的有关文件,宣讲《平顶山学院考试管理工作条例》、《平顶山学院教学(管理)违规和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对学生进行诚信考试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平顶山学院学生管理规定》、《平顶山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试行)》等规章制度。规范考试各环节的管理,做到分工到人,明确责任。大力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严肃考风考纪,杜绝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2、各院(系)要按单人隔座编排考场,张贴座次表,认真组织每场考试。凡考试需计算器等用具的课程,要在考试安排中注明。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不准互借计算器等用具,不允许使用带有记忆、查阅等功能的文曲星、电子词典、商务通、BP机、手机等工具,一经查出,按考试作弊论处。

3、期末考试期间严格考勤管理,对无故缺考者,不允许参加正常补考。学生因故不能参加考试,须事先凭证明材料(请假条、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向院(系)申请缓考,由院(系)主管教学的负责人批准,盖章后送交教务处备案。未办理缓考手续的,一律按—5 —

旷考论处,不得参加正常补考。凡被批准缓考的学生应于下学期开学初参加该课程的补考。

(四)考纪巡查及总结

1、考试期间,学校将组织考试工作巡视组,检查、监督考试运行和考场纪律等情况。各院(系)也要组织人员认真巡视、检查考试情况。

2、考试结束后,各院(系、部)要对考试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归档保存。总结材料的内容包括本学期考试的基本情况、考试组织、命题、制卷、考试改革、学生反响、效果以及对今后改进考试工作的建议等。

二、本学期优质课教师评选工作

根据《平顶山学院优质课教师评选办法》,学校每学期开展优质课教师评选活动。各院(系、部)按照评选办法具体要求,按照本单位本学期实开课程总门数10%的比例推荐优质课教师人选,于7月2日前报至教务处。由教务处审核汇总,提交院长办公会研究,确定后公布表彰。

三、2010年新增专业申报工作

拟新增专业的院系,要充分组织论证,按教育厅有关要求准备申报材料,教务处拟定于7月4日组织集中论证,届时各新增专业负责人要进行陈述,经研讨论证后,再充实完善申报材料, 并按时报送省教育厅。

四、实验室建设论证工作

为加快实验室建设进度,期末考试后拟对新建实验室进行专家论证,各相关单位应在校级论证基础上做好方案的完善、补充工作,具体时间以通知为准

五、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5—

根据工作安排,教务处拟在7月初组织专家对我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集中审定,各院(系、部)要做好充分准备,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六、完善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修订)工作

为规范实验教学管理,各院系要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及课程教学改革,根据教务处下发的《关于编写(修订)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的要求,组织编写实验教学环节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实验教学大纲,以适应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七、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

我校新的岗位津贴发放办法尚未正式实施,各教学单位于7月1日前将本单位本学期原始教学工作量(未经折合的自然授课课时)统计表电子文档及纸质材料(院系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送交教务处。

八、下学期各项准备工作

各院(系、部)在做好期末考试工作的同时,应根据学校2009年工作要点及本单位目标任务情况,尽早做好下学期教学工作安排。

(一)下学期教学准备工作

1、根据《2009—2010学年校历》,下学期教学周数为20周。新生从第5周开始上课。课表编排拟定于下学期开学前进行,各院(系、部)务必安排人员在7月3日前将下学期的教学任务录入系统并审核无误,下学期开学前准备好相关排课资料于8月22日上午9点到教务处报到排课。凡下学期在院系承担课程的本校非专职教师及校外聘用教师均应填写教务处统一提供的任课申请表和备案表,严格执行教学准入制度。

—5 —

2、2010届师范类本科专业的教育实习安排在下学期第1周至第7周(第7周末返校),第8周(2009年10月26日)开始上课。非师范专业的专业实习各教学单位要及早考虑,妥善安排,并把实习方案报教务处。

3、教师教科书发放。下学期教材到位时间估计在8月中下旬。新任课教师如需领备课用书,由各院(系、部)秘书与后勤总公司李玉霞老师联系(手机:13781059696)联系,以便安排领取教师用书。

4、各院(系、部)组织本单位教师积极申报下学期全校任意选修课,将《全校任意选修课课程信息》以电子和纸质形式(课程承担单位领导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于7月3日前报至教务处教务科,以便统筹安排下学期全校任意选修课。

5、各院(系、部)要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充分协商拟定下学期教学活动安排,凡涉及全校性的教学活动,比如专业见习、大型竞赛活动等,务必于7月1日前报教务处办公室,以便安排下学期经费,编制学校教学运行表。

(二)做好2009级新生报到准备工作

2009级新生将于9月8-9日报到,其中2009级专升本及对口升学新生于9月5-6日报到,9月7日上课,不进行军事训练。各院系认真做好新生的接待工作、军训管理、入学教育、教学准备等工作。

教务处

二○○九年六月十七日

—5—

第6篇:江苏理工职业学院教务处

教务处职责

1、传达贯彻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组织和安排全校的教学工作,组织或主持召开学院有关教学工作会议;

2、组织各学院、制定、修改和审查、调整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或考纲)及新增专业的申报组织工作;

3、组织制定每学期全校的开课计划,编制“三表”(教学进程表、教学任务、课程表);

4、负责全校教室的安排、调配和管理;

5、组织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过程的管理;

6、组织与安排全校性的学生成绩考核和英语、计算机等过级考试及办证工作;负责全校学生的成绩和学籍管理,执行学生升、留级制度,发放学生有关学历证件和处理学生有关学历事宜;

7、协助各院做好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的计划制订、编审等工作,并负责订购、发放和管理。

8、协助组人处、各院做好教师的业务考核、师资培训、进修与提高及新教师调入的业务考核工作;

9、协调各院教学、实习计划和大纲、课程教学进度计划,审核教学任务、任课教师和下达教学任务书;

10、负责教学系统讲义、资料、实习、实验指导书、试卷等的文印工作;

11、负责全校性的教学质量监控检查与教学督导,组织听课、评课和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工作;

12、负责全校的电化教学工作及电教设备的管理与维修

13、协助各院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成果。组织教改课题立项与结题工作和教学成果的审核与申报;

14、负责全校每学期教学工作量的审核,教师教学课时津贴计算;

15、协助财务处做好教学系统的经费预算安排,负责有关教务方面其他问题的处理。

第7篇:学院教务处的工作总结

20**年,教务处在学校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单位、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关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广东海洋大学“质量30条”、“协同创新”、“南海战略”等三大行动计划和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专业建设规划,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与建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一、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一)积极推进专业建设与综合改革

1、优化专业结构,突出海洋特色。新增“休闲体育”涉海本科专业,全校本科专业(不含方向)达67个。

2、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水平。我校动物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园艺、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大气科学、园林、海洋技术共8个专业获批校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3、制订《2013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全校各专业开展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专题调研,制定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成76个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审核和论证工作。组织76个本科专业(方向)编制专业介绍,并在教务处网页予以公布。

4、组织海洋地质、海洋化学等新办专业方向的专家论证工作,形成专业设置与建设报告供学校领导决策参考。

5、完成专业调整后的全校67个本科专业的基本信息数据核对和省教育厅本科专业管理平台(网站)专业基本数据的更新维护与上报工作;完成学校201X年全日制本、专科招生简章和继续教育招生简章的审核。

(二)切实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1、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制定《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本科)》和《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加大省级以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培育力度,每门课程学校配套支持2.0万元建设经费,并在教改课题、特色教材编写等方面,对于省级精品课程给予支持。201X年我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在数量上大幅跃升,兽医临床诊断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金工实习3门课程获批省级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新建),食品微生物学、水产食品加工学、动物繁殖学、鱼类增养殖学、海洋经济学5门课程获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建设项目,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优质课程)已达到11门。学校立项19门课程进行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2、积极应对“慕课”挑战,探索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参加粤西高校课程资源建设研讨会,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等专题进行调研,已开展引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前提准备与论证工作。协助邀请教育部科技中心主任李志民作mooc与教育改革专题报告。协助教师卓越中心做好叶春海校长为教学骨干作《慕课,教育教学方式的又一次革命》的专题报告。

(三)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迈上新台阶

1、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继续完善学校与行业、学校与政府、学校与大型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本学校立项建设13个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新增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由叶春海教授主持的“广东海洋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我校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零突破。201X年拟立项的25个校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专家评审工作。

2、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管理工作。立项建设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由谭北平教授主持的“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我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零突破。

3、我校农学院刘艳芬教授主持、农学院动物科学系牧草实习基地被命名为“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湛江)”。

(四)教学改革与研究进一步加强

1、组织201X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立项97个教改项目;遴选培育13个项目申报201X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推荐的项目全部获批省级立项,其中《广东省卓越海洋人才协同培养改革策略研究》为省级重点委托项目。组织外国语学院申报1个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启动201X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立项68个校级项目。组织201X-201X全校教师优秀教研教改论文的评选工作,共评选282篇优秀论文,对优秀论文获奖者予以奖励。

2、组织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推荐申报工作,共遴选推荐11个优秀校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申报第七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项目,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完成部分教学成果奖项目申报材料的撰写与支撑材料的整理、省级教学成果奖网站维护及材料的报送工作。做好校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的后续工作,如荣誉证书的打印、教学成果科学总结的文字校对、汇编工作。

3、完成《广东海洋大学:人才培养分层化,素质教育机制化》宣传稿撰写工作,该稿于201X年6月17日的《南方日报》a06版刊登。完成全国涉海高校教务联盟第三次全体会议报告《广东海洋大学应用型海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广东省地方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教务处长联席会议交流材料《广东海洋大学人才培养探索与成效》、全国涉海高校教务处处长会议交流材料《广东海洋大学应用型海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及201X年粤西高校领导协作会议交流材料《广东海洋大学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撰写工作,会议材料内容充实,客观反映了我校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受到与会领导好评。完成了《教务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建设规划(201X~201X年)》以及《海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地方涉海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地方海洋院校优质开放在线课程建设的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海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评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等“创新强校工程”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改革与创新材料的撰写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全国高等学校质量学科专业建设情况调查”、“全省高校新闻本科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研”、“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数据试填”等专题调研及材料报送工作。

4、赴省内外高校开展调研和交流,参加相关教学会议。先后到嘉应学院、中南大学、陕西中医学院、东莞理学院城市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五邑大学参加教学会议及开展经验交流,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情况、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建设与管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院系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等专题进行调研,取得很多宝贵经验。

(五)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推进

1、 完成新一届国家、省级及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组织推荐工作,共推荐39人次申报相关省级、国家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我校8名教授获批教育部201X-201X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次获批广东省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完成学校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聘任工作,共聘20名委员。组织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首次工作会议。

2、落实专业首席教师(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和助教制度。支持专业首席教师牵头申报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启动第二批专业首席教师(专业建设负责人)推荐遴选和首批专业首席教师考核评优工作。

3、组织各教学单位开展优秀教师公开课授课示范和观摩研讨课,资助15个教学单位32名优秀教师开展公开示范课和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共500名余教师参加观摩和研讨。组织各教学单位开展中青年教师授课观摩竞赛。共120名教师参加教学单位组织的初赛,45名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决赛。经评委集体听课评分,产生一等奖4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14名,优秀奖14名。近600名教师参加授课观摩竞赛活动。

4、启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项目的立项工作,培育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创新强校工程教学类项目中拟立项优秀教学团队项目9项,省级教学名师培育项目7项。协助制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计划,立项支持13个教学团队实施课堂教学卓越计划,立项19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计划项目;协助开展课堂教学卓越计划培训工作。

5、实施“教师任课资格认定暂行办法”和“新教师助教制”等制度,完成45名教师的任课资格审查工作。会同人事部门、教学单位完成32名新聘教师的试讲聘用工作。

6、会同教师卓越中心出台教师境内外教学技能培训管理办法,完成首批教师境外教学技能培训选派工作。共选派20多名教师及教学骨干赴境外开展教学技能培训。

7、启动第四届教学管理优秀奖、第七届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评选工作,重新修订了校级教学管理优秀奖、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评审标准。

(六)积极推动协同育人平台建设

1、承办全国涉海高校教务联盟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共17所涉海(农)高校共49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会议围绕卓越海洋人才和卓越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其他教学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了充分交流,圆满完成各项会议议题,受到参会单位好评。

2、加入广东省普通应用型高校教务处长联盟,发起成立粤西高校教务联盟,从专业、课程、学生互换等方面建立与兄弟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为校校协同培养奠定基础。

3、协助省教育厅起草《关于加强广东省卓越海洋人才协同培养工作的意见》,为推动广东省卓越海洋人才培养战略联盟的形成贡献智慧力量。

4、立项支持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组织完成了11个校级协同育人平台的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拟立项支持9个专业构建校企、校校、校所、校政等协同育人平台。

(七)加强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与管理

1、教务处积极组织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召开专门会议布置工作任务、动员相关单位积极申报,组织专家对项目申报书进行反复修改。201X年我校质量工程项目数量和建设资金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获批省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131项,实现3个国家级项目零突破,建设资助经费844万元,创历史新高。

2、制订并发布《广东海洋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经费使用审批办法》,加强对质量工程项目经费使用的绩效监督和管理,规范并严格执行经费使用报销程序。完成教育部、广东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含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的经费划拨工作。完成春、秋两个学期的专业津贴及质量工程项目津贴的统计报送工作。组织全校填写《广东省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教学类)预算执行情况自查表》,形成《广东海洋大学高等院校学科专项资金(教学类)预算执行自查情况总结报告》,顺利完成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教学类)预算执行清查工作。

3、加强“质量工程专栏”网站建设,上传了广东省“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检查验收项目及201X年省级质量工程申报及立项项目的相关资料,增强了我校质量工程项目的公开透明度、引领示范性及成果推广辐射作用。

4、组织“十一五”省质量工程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共32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完成《综合型海洋大学课程体系优化及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多科性海洋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立体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应用》、《地方院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省级项目结题材料的整理与资料上报网站工作。

5、认真组织“创新强校工程”教学类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下发《关于组织申报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专项资金教学改革与建设规划项目的通知》启动“创新强校工程”教学类项目申报立项工作,经广泛宣传发动,整理统计共申报301项。由教务处起草,经广泛征求各教学单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后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评审标准》、《优秀教学团队项目评审标准》、《协同育人平台项目+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评审指标》等项目评审标准。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职能部门审核拟立项各类“创新强校工程”教学类项目100项。

6、学校“三大行动计划”项目内容完成情况良好。认真拟定“三大行动计划“中“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卓越海洋人才培养工程”、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项目”、“ 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完善项目”、“ 本科生协同育人平台项目”、“卓越海洋人才培养工程”等7个项目的实施方案,积极牵头实施,有序推进,目标全部完成,并及时上报项目检查和总结情况及支撑材料。

二、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明确岗位责任

学校科级换届后,教务处通过召开处长主持的科长以上会议、5次处长主持的科室会议,根据教务处工作职责,反复研讨,确定了各科室岗位职责,明确了每个人的个人岗位职责,通过反复修改,最终确定,并发布教务处主页,有效保障了换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良好运行。

(二)首次建立我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制度

1、认真贯彻粤教高函〔2012〕212号文件的精神,统筹协调成立本科教学评估与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领导小组及其相应办公室,召开协调会,组织编制了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工作分解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内容,有效推进我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工作。

2、组织编制了《广东海洋大学201X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广东海洋大学201X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成功向社会发布。本完成2个的质量报告及其支撑数据的向省厅报送工作。

(三)积极推进我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

以《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采集为契机,建立我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统筹协调成立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相应办公室,召开工作协调会,根据数据采集指标内涵对我校的575项数据采集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召开数据采集培训会对数据采集填报人进行上传教学状态数据库培训,顺利推进了我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

(四)加强制度建设保障

对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要求,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实际,本修订了《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规定》、《广东海洋大学外(返)聘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广东海洋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广东海洋大学第二课堂活动教室使用管理办法》、《广东海洋大学课堂行为规范(试行)》、《广东海洋大学学生考试守则》和《广东海洋大学监考员守则》。出台了《广东海洋大学巡考暂行办法》,补充了“学生课程再考”和“学生申请更正成绩”等办事流程。草拟《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和教学计划之外培训活动收费标准、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办法、实习经费管理办法修订稿等,进一步加强了制度建设保障。

(五)积极推进各类评估工作

1、启动二级学院教学状态评估前期准备工作。参加全省本科高校教学状态评估研讨会,开展调研,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实施办法》和最新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填写指南,总结分析我校现行教学运行与管理现状,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特色,起草了《广东海洋大学院(部)教学状态评估方案》及其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2、积极开展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借鉴其他高校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完成了《广东海洋大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广东海洋大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初稿。根据原有专业评优标准,组织学院进行了院级专业评估,对大气科学、园林、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社会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进行了校级评估,遴选出5个项目作为20**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重点建设。对电子技术基础、水产动物生理学、海洋综合管理等25门课程进行评估,遴选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开展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评估。经广泛征求意见,修订优化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评价、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实习教学质量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相关标准,并在教务处网页下发《关于公布广东海洋大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通知》,公布了上述评价标准。建立了教学督导评教、专家同行评教及学生评教相结合的制度,对于评价优秀的教师,优先资助相关课题、项目,优先进行表彰奖励,晋升职称教学效果评价为优秀。完成教师职称晋升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工作。

4、加大评估结果反馈及整改力度。统计并公布各单位学生评教结果,督促学院整改。完成学生对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结业论文(设计)、教材选用的评教工作,并完成两学期各三千多门次参评课程学生评教数据汇总分析,对于评教分数较低的教师及时反馈相关学院和教学督导组,督促学院跟踪调查,建议督导针对听课,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提高教学水平。首次在教务处网页通报评教结果,《201X-201X学年第二学期学生课堂教学评教结果的通知》上传教务处网页,进一步加大了评教结果的通报力度。

5、指导寸金学院顺利通过独立学院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召开2次专题会议、审议寸金学院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方案,3次到寸金学院具体检查指导评建工作,201X年5月协助寸金学院顺利通过独立学院教学工作状态评估。

(六)狠抓常规教学检查

1、狠抓常规教学检查,教务处会同相关学院每周对课堂教学状况抽查8次,加大节假日前后检查力度,组织开展期初、期中、期末专项教学检查,及时汇总教学检查信息,通报检查结果。两学期各组织50人对全校5000人次课堂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学生迟到、旷课及教师提前下课等现象及时向学院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第15周起狠抓实践专项检查工作,由处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各学院开展实践专项检查。

2、认真执行领导听课制度,收集校领导、部门领导听课记录123份,制订表格录入数据及时做好两学期听课记录统计分析。

3、组织专业和课程满意度调查,对201X届6071名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归纳6071笔记录,指导学院分析汇总,做好问卷调查材料整理归档工作。

4、认真细致做好教学工作量核算,完成10017门次课程教学工作量的核算工作。加强对实践环节教学工作量的核算,对每门实习课程,对照实习计划和实习总结, 完成1482门次113078.2学时实践课的工作量核算。

5、严抓教务事故处理。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和课堂检查,建议督导有针对性听课及督促学院调查处理,有效处理教师教学事件。

(七)加大教务管理条件保障力度

1、启动并基本完成教务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制定《广东海洋大学201X年教务管理软件招标参考书》,协助招标中心顺利完成招标任务。实现了主校区和海滨校区数据的成功迁移:包括院系代码、专业代码、班级代码等基础数据以及课程库、教学计划库、学籍库、成绩库等上百万条数据。经广泛征求意见,对中标单位正方公司提出了两批需求修改意见。以海滨校区201X-201X学年第一学期的成绩数据进行了新系统的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且改变了海滨校区教师必须到办公室进行人工录入的陈旧方法,实现了教师网上录入成绩,大大方便了教师并减轻了海滨教务员的工作量。

2、组织论证购买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的使用权,完善毕业论文查重机制。完成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使用权的经费预算、购置申请、合同修改等工作。待对方开通账号后即可投入使用。

3、更新教务处网页,加大处务公开力度。及时完成处、科室、个人工作职责和相关办事流程更新及网上公布工作。

(八)认真做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相关工作

认真开展体系内审和附加审核工作,总结体系在教学方面实施的成效,并对不符合项、建议项整改。对现有d/2版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岗位指导书》进行细致、认真地校对,共完成87个观测点和教务处19个岗位职责的修改。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支持相关学科专业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依托省级人才培养实验区项目,立项了“水产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实验区”等13个校级子项目,支持10个左右涉海专业建立卓越海洋人才的培养模式。

2、制定《广东海洋大学外(返)聘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协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

3、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支持水产类专业、农科专业、海洋工程类专业等9个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为依托,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

4、201X届本科生毕业人数6799人、授予学士学位人数5812人,初次就业率为97.86%,居全省上游。

(二)稳步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完成了201X年双学位、第二专业招生及开课工作,新增艺术类专业。201X年我校共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经济学、行政管理、英语、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等8个双学位专业,拓展了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的渠道,增加了就业选择。201X年双学位专业招生780人,毕业860人。

2、制订2013级“双学位、第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了“双学位、第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双学位、第二专业”教学质量的监控。完善了“双学位、第二专”课程学分代替公选课制度,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大力推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落实校、院两级管理责任,双百班学生遴选、导师安排、教学任务下达等工作,由学校双百办统一安排部署,各教学单位具体落实。组织完成双百工程2012级学生淘汰20人、第二次招生56人及2013级首批招生145人的工作;组织完成20

12、2013级新生“双百工程”创新实验班开班典礼工作。组织完成2012级补招、2013级新招双百学生导师的选派工作,协助学生处完成2013级双百班班主任选派工作。组织导师和班主任做好双百2010级学生《专业导论》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成绩及学分认定工作。

2、首开考研和考公务员辅导班。为双百班2010级学生开设考研和考公务员辅导班,安排校内优秀教师担任英语、数学、化学辅导课的主讲,并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聘请了7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校讲授申论、行政能力测试、公务员面试技巧和研究生考试政治课程,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据不完全统计,双百班有2人参加了201X年底国家公务员考试,16人参加了201X年研究生入学考试,15人计划参加2014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

3、组织学术讲座。组织“从技术走向管理”学术讲座,邀请企业资深研发技术管理人员分享其近20年的从业心得和管理体验。全校六百多名学生参加并提交了听课心得体会,反响热烈。组织双百班学生参加各学院、部门举办的多个时政和科技讲座,通过资深学者的演讲,使学生对时事政策、对学科的发展状况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开拓了视野。

4、开展素质拓展活动。设立“双百人才”专项经费,用于双百班的相关活动。201X年有12个双百班按计划开展了班级(班际)素质拓展集体活动、读书交流会、越野锻炼、远足、联谊等班级素质拓展活动。有些活动是跨年级开展的,通过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了身体,增进了学生们的思想交流,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传承。

5、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在导师的指导下,65名双百班学生申报了201X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占总人数的14.5%。其中主持22项,另有43人分别参与25个项目。主持或参与的项目有19项获得国家级项目资助资格。201X年立项的大创项目,双百班学生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已结题5项,发表论文4篇,申请专利1项。不完全统计,双百学生获得校级学科专业竞赛奖励35人次,省级8人次,国家级5人次。

6、强化服务工作。将双百工作的有关文件和资料发到每一位新加入双百班的学生的邮箱。接待双百班学生各类咨询,为他们解开心中的疑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利用qq和邮箱与他们进行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对双百工程的期待,力求将双百工程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7、做好双百班教师考核工作。完成201X-201X学年双百班任课教师教学工作量核算工作,对25位优秀教师予以奖励。设计完成导师考核表,启动导师考核工作,促进导师在双百工程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8、立项支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拟立项支持以专业大类和创新实验班为单位开展人才培养改革项目3项。

(四)积极探索境内外协同培养模式改革

1、认真做好交流生选拔工作。201X年派出8名学生赴台湾学习半年,10名学生赴韩国学习一年,2名学生赴日本学习一年。201X年下半年完成了10名学生赴中国海洋大学和1名学生赴韩国交流学习的选拔工作。

2、协助对外联络处做好学生对外交流工作。与美国、加拿大、韩国以及台湾、港澳地区等境外知名大学建立协同培养人才机制。与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实施 “3+0”联合培养已经招收2届学生。63名同学参加了第二届赴美带薪实习活动,师生代表一行23人前往香港特区,参加湛港青年艺术双向交流活动。师生24人先后访问了韩国清州大学、忠北大学、釜山大学及新罗大学,对韩国教育、文化、艺术、历史有了一些了解。协助对外联络处与澳大利亚西澳洲杜拉克工学院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探索建立教学、科研尤其是在渔业及海洋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关系。

四、着力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

1、逐步完善对项目的管理,完成了校级项目的发文立项及任务书签订工作。201X年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0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项。

2、完成“十一五”省级质量工程87个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整体验收工作。发表论文52篇,申请专利1项,项目实施情况良好。

3、完成201X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部分项目的结题审核工作和经费管理。已有30个项目结题,发表论文23篇,其中ei收录2篇,申请专利1项,发表设计作品6项,设计制作软件4个,实物“五子棋博弈机器人”获奖。

(二)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

组织学院完成201X届5000多名学生毕业论文总结工作,完成201X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材料收集、评选、发文以及证书、奖金发放等工作。共评出优秀毕业论文60篇,优秀毕业设计12个。

(三)设立海大大讲堂

举办面向本科生学术讲座共64场。如邀请中科院南海所齐义泉研究员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中科院南海所王东晓、王鑫研究员来校作学术报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荣小军博士作报告,中科院南海所管玉平研究员来校学术交流等。

(四)加大学科竞赛支持力度

1、会同团委组织学生开展学科专业竞赛活动。通过立项方式资助了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广东海洋大学物理实验设计大赛、广东海洋大学erp沙盘模拟对抗赛人才选拔赛以及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省级奖励20项。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经教学单位推荐、职能部门审核,按专业大类支持相关学院开展学科专业竞赛25项。

2、本我校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92项,其中国家级52项;省级以上文体类竞赛获奖27项,其中国家级6项。发表论文18篇,申请专利1项,公开发表艺术设计作品5个。成绩喜人,如生科1102班李国庆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浒苔多糖口服液的制备”和外观设计专利“浒台多糖口服液包装盒”。我校学生在第九届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中获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舞蹈作品《看〈南京南京〉》荣获第八届广东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舞蹈大赛专业组第一名;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获第十四届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7项省级奖;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广东省赛区比赛中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成功参赛奖2项;获第二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二等奖、省级1等奖;获第七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华南赛区决赛获一等奖;获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声乐比赛二等奖;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斯维尔杯”bi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总决赛三等奖2项;在第四届广东大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在广东省第七届模拟商务谈判决赛中获第三名;在201X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我校5名学生获特等奖,6名学生获一等奖,27名学生获二等奖,52名学生获三等奖;在第四届“华南兽医杯”临床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我校信息学院郑国安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广东赛区竞赛中获一等奖;我校《为青年学子打造文化之舟——广东海洋大学校园期刊<南粤潮声>文化建设成果总结》广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和《打造海洋特色培育‘三能’人才——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技文化艺术节》分别获优秀奖。

(五)积极组织推荐学生赴国家海洋局海洋人才港实习实践工作。

五、规范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有序

(一)综合教务系统日常维护良好

1、认真细致做好综合教务系统常规维护工作,具体包括,基础数据补充完善,新教师、教师职称变更、新生班、新单位、新专业、新专业方向、课程库数据规范、教学计划导入输出到任务书、选课数据预置、选课过程监控、选课公告、向成绩系统传数据、录入成绩库处理、当前成绩库入历史库、数据备份、工作量核算基础数据准备等。

2、创造性地解决系统本身缺陷带来的问题,成功解决解决成绩录入库被恶意破解密码而导致教师无法网上录入成绩的问题、选课系统被恶意冲击而导致无法正常选课的问题、网上预订教材出现漏数据等问题。

(二)认真做好教学计划运行管理

1、组织完成各本科专业(方向)各年级春、秋两学期的教学安排审查和系统录入工作,组织法学、英语、会计学等第二专业、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的审查与系统录入,审批教学计划调整报告。

2、组织各教学单位做好春、秋两学期公选课的申报工作。审核新开课程及任课教师资格、完成公选课及公共体育课教学计划的录入及维护工作。

3、编印、发布、发放《201X-201X学年教学日历》。

(三)排课、选课有序进行

1、顺利完成11000门次课程的编排工作。改进排课管理,优先指定大学英语、公共体育、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公共课及学科基础课的上课时间,最大限度解决了“双百”班所开课程与原班课程上课时间存在的冲突现象。

2、调课。每学期排课结束后,留出十天时间给教师调整课表,基本满足了所有教师的调课要求。学期中间对审批后的教师调课申请进行系统维护。

3、两学期分别组织和完成了25000余名学生网上选课和指导学院做好学生专业任选课的报名和开课等工作,以及调整“双百”班学生个人课表,最大限度满足了“双百”班教学的要求。

(四)学籍管理规范完善

1、认真组织学院做好学生注册工作,通过限制欠费学生选课,使欠学费人数降低到最低,较好地协助学校追缴学生欠学费的工作。

2、完成了对“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和“学信平台”的在校生学籍异动数据(如休学、复学、学业警告、退学、转专业和转学、变更姓名、出生日期等)维护,保障了学生数据的准确和权威性。

3、完成了201X届6970名毕业生的毕业资格及5876名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复审工作,使毕业班学生顺利离校,并完成了6970名毕业生电子注册和5876名毕业生学位授予信息年报工作。

4、完成了201X年本专科7728名新生的学籍电子注册工作。完成了201X届共6784名本专科毕业生信息核对工作,为201X届学生毕业证书制作及电子注册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5、组织及完成了201X届硕士研究、本专科、成人教育约11000名毕业生的电子注册像片拍摄工作。

6、按教育部要求,为配合学生实名制购票的实施、进一步做好学生寒暑假火车购售及加强火车票学生优惠卡的管理与规范工作,我科及时准确地在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完善了我校201X年本专科5085名新生的学生优惠卡信息。

7、为遗失毕业证书的往届毕业生出具毕业证明书及为历届毕业生出具毕业证明。为98名结业生回校学习考试合格后换发毕业证书。

(五)教材及文印管理进一步加强

1、做好教材征订工作,审核、编制全校教材使用计划,供教材供应商采购教材。组织春、秋两个学期全校学生教材和教师用书、自编教材(讲义)的发放工作。

2、完成春、秋两个学期全校各学生班教材款的核对、结算工作;完成201X届毕业班教材款的结算工作,协助做好毕业班的离校手续。做好与上一届印刷承包商财务账目清算工作。

3、起草教学印刷业务社会化服务工作方案,编制《广东海洋大学201X201X年教学印刷业务社会化服务招标文件》,组织印刷业务的招标工作。

(六)考试管理科学高效

1、顺利完成各类考试。完成了13500多人次的不及格课程补(缓)考工作;完成2009级毕业班学生不及格课程1500多人次的重考(清考)工作;完成提前考核课程的组织安排工作和《高等数学ⅰx2》等16门课程的期末统考工作;完成2620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考试的全国大学英语

四、六级(cet

4、cet6)考试工作;完成全国英语专业

四、八级统测(tem

4、tem8)考试工作;完成201X年全国日语专业八级统测考试工作;完成473名学生报名参加考试的广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外语水平全省统一考试工作;协助实验教学部完成了201X年广东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工作。考务工作组织有序,得到上级部门及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认可。

2、高效完成成绩管理工作。完成了约1300名学生学籍异动后的学生成绩调整与更改工作;完成交流生成绩在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转换工作;完成补(缓)考、毕业班重考(清考)成绩的数据整理及导入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工作;指导各学院做好试卷及成绩等档案的保管以及200X级毕业生成绩归档工作。

3、改革学生重考报名工作。改革了学生重考报名工作,采取主动报名的办法,根据学生不及格课程和相应开设学期生成“学生重考报名表”,学生只需填写教师号和课序号两项信息,防止了违规申报以及重报和漏报,简化了重考报名手续,缩短了学生报名的时间,减少了学院工作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4、进一步规范了成绩录入等工作。通过技术手段锁定补(缓)考成绩登记表,杜绝了未办任何手续就学生擅自参加考试、学院擅自登记学生成绩的现象;严肃结业生补考成绩录入管理,要求同时提供结业生返校办理交费手续、试卷、改卷教师填写的成绩单;严格核实教师提供的成绩变更手续,规范了在校生再考和结业生返校补考登录成绩的管理,杜绝了随意添加和变更结业生返校考试成绩等漏洞。

5、狠抓考风考纪,加大监考巡考力度,建立制度约束,严惩作弊学生,对考试违纪作弊学生进行严肃处理。

6、精简大学英语

四、六级考试准备工作,减少监考员培训会场以往张贴学院座位表环节,不但减少工作量,而且使监考员入座变得容易畅顺;积极响应中央八项规定,免去了大学英语

四、六级考试完成后考务工作人员聚餐惯例,节约了开支,得到考务人员的理解和赞同。

(七)加强教务员业务培训

201X年5月召开教务员工作会议,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交流,提高了教务员的业务水平。6月份学校组织教学管理干部专题培训,何真校长做《更新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人才》讲话,叶春海作了题为《理念·原则·方法》的报告,安立龙作《加强教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三能”人才培养质量》报告。11月份举行正方教务系统培训会,使大家对半年后投入使用的教学管理系统有了初步了解。12月份针对排课人员举行一次专题培训会。

第8篇: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岗位职责

1.协助处长开展工作,检查督促工作人员岗位执行情况;

2.负责组织拟定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实施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排校历、总课表、教学进程;

3.负责全院教师的培训、业务考核、教学业务档案建设和评优工作;

4.负责学生的学习管理,审查补考、升留级、毕业、结业学生名单;

5.负责教学改革的调研工作,协助抓好重点专业、重点课程的建设;

6.负责组织校内和校际教学业务的协作与交流;

7.负责学院教学设施的调配、使用和管理;

8.负责教材建设,做好教材的订购和供应工作;组织自编教材、印制教学讲义,并做好评估和对外交流等工作;

9.完成学院党政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9篇:贵州省毕节学院教务处文件

毕院教【2011】26号

关于进一步规范毕节学院学生证补办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院:

根据《毕节学院学生证、校徽及有关证件管理办法》(毕院教〔2008〕41号),结合我校学生申请补办学生证的实际情况,现就毕节学院学生证补办工作进一步规范如下:

一、补办时间及地点:

学生证补办时间集中调整在每学期第

1、2周星期五及第17周,交申请后的下一周星期二领取补办的学生证,其余时间恕不受理。补办地点在教务处教务科。

二、补办流程:

1、补发证件的学生填写《毕节学院学生补办证件申请表》(见附件);

2、辅导员或班主任审核签字,加盖各学院公章;

3、学生本人带身份证及相片1张(相片要求:近期一寸蓝底彩色免冠照,和申请表相片一致)到教务处办理;属于更换学生证的,须交回学生证原件。

三、工作说明:

1、学生在入学第一学期和毕业学期丢失学生证,不予补发。

2、学生如连续两次丢失学生证,只补发临时学生证,不享受铁路半价优待。

从本学期开始,我处将按上述要求开展工作,请各学院及时将本通知传达到各年级学生,进一步加强教育,提醒学生妥善保管个人证件,尽量避免因证件遗失、损坏而影响其学习、生活。

附件:《毕节学院学生补办证件申请表》

特此通知

毕节学院教务处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三日

上一篇:党员撰写个人发言提纲下一篇:银行授权中心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