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分析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德育工作是将文化内化的一个重要的工作,而学生时代是学习知识文化的重要时期,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应当将德育工作渗透在方方面面。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曼开创的,其主要倡导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们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并做出解读。积极心理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可以激发学生各方面存在的潜在积极力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积极心理学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积极心理学分析论文 篇1: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分析

摘要:随着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与重视。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尤为重要。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视角;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引言]对于高职院校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而言,学生有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教学效果的最佳体现。因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院校要对学生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促进其心理健康,有正确的事物认知能力,将积极心理融合到日常教学和教师行动上,让学生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本文以当代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现状入手,结合实际情况展开阐述,针对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对策进行探讨。

1 当代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学方式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对于学生的成绩和个人技术掌握比较注重,忽视学生个人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引导。因此,在当前高职学生整体品质良好的表面下,潜伏着许多不良的心理品质。 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体现:

1.1学生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学生多面临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虽然有一定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但是,却由于该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造成思想意识上的认知错误,在关系到明辨是非、对错判断的事件上,常常缺少理性和理智,容易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中[1]。

1.2学生的心理情绪波动大

高职阶段的學生在情绪控制上也需要一定的磨练和引导。首先,现阶段的学生由于课业学习、毕业实习、日常生活等等事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经常会因为一次挫折过分的否定自己,进而使学生态度消极。其次,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由于自身处事经验较少,容易反应过激,对自身的情绪控制力不强,影响了学生个人积极心理的形成。

1.3学生缺乏积极的目标

高职学生的主任务就是对于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术,将来可以在社会上有所发展。但是,现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上缺少动机,对很多自己选择要学习的内容并不感兴趣,学习起来的目的性不强,在加上当前社会的就业背景多元化,增加了学生的迷茫感,导致学生没有积极心理。

2 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对策

2.1建立学校、家庭合作化的积极心理品质教育模式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培养要从两方面入手,不仅要认识到学校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还要认识到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和培养[2]。以学校的角度来说,首先,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体系,通过规范性的教学,给予学生最科学化、适度化的心理品质教学指导。以各个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作为教学的参考依据,牢牢的抓住当下阶段学生们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而根据实际对学生开展多元化和多方面的心理品质培养和疏导,让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生活观念,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其次,学校要将显性和隐性的积极心理品质教育进行结合,让学生通过自己来主导自身的心理状态,为学生创建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提升学生的人文观念,让学生在校园中可以感受到快乐和正向的情感,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心理健康品质。

以家庭的角度来说,众所周知,学生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教育,院校要积极联合家长,建立家校共育的合作模式,让家长首先对自己的教育态度以及思想进行反思,多多的孩子进行沟通,懂得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做法和想法,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另外,家长还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3]。

2.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首先,高职院校结合当下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设立明确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在追求学生成绩提升的同时,还要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其心理教育和引导上,将积极的心理品质教学融入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在基础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工作上展开发展性的心理教育,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其次,学校还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设施设别进行完善和优化,建立专项的心理咨询室、心理活动室等等,为学生创建一个适合情绪宣泄的场所和环境,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另外,院校还可以利用当前大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上的心理咨询平台,保护学生的隐私,利用网络优势,给予学生最及时、最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最后,高职院校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团队进行优化,打造高水平的心理品质培养服务团队。在校、院、班级等不同层级分别建立心理教育服务,不断强化教师的专业能力,建立专业性心理教师为一级服务团队,专业的辅导员等管理人员作为二级服务团队,班级中的班长、心理委员等组成三级服务团队,从各个发面全过程的对学生进行关注,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品质[4]。

2.3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在高职院校的积极心理品质教育过程中,除去最基本的心理健康课程开设之外,校方还要定期的邀请一些心理专家或者心理学领域的学者来校为学生讲解,举办各个心理学的专题讲座或者演讲,让学生产生的积极的心理,并且树立正确的认知。

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开展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校园运动会、校园节日晚会、校园演讲比赛等等,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组织展开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志愿者服务,让学生学会感恩,以多元化的培养构建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高职的积极心理教学实践中,校方要发挥出主导作用,从学校本身、学生家庭以及学生个体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将积极心理教学的内容充分的融合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多样性的手段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将来更多的为社会做贡献[5]。

参考文献

[1]韩东云.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12):105-106.

[2]尤海燕.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2014(00):111-117.

[3]费晓璐.公安院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及培养——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7(10):235.

[4]据长庭.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研究[J.内江科技,2018,39 ( 11) : 98-99.

[5]葛楠.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路径[J.高教论坛,2018 ( 09 ) : 24-26+40.

作者:王潇然

积极心理学分析论文 篇2: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积极心理学分析

【摘 要】德育工作是将文化内化的一个重要的工作,而学生时代是学习知识文化的重要时期,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应当将德育工作渗透在方方面面。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曼开创的,其主要倡导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们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并做出解读。积极心理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可以激发学生各方面存在的潜在积极力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应当运用积极心理学,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工作;积极心理学

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工作之一,做好德育教育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班主任,应当思考如何突破德育教育的瓶颈,切实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这是当前班主任应当思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德育教育为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打开了初中德育教育的新局面。本文就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积极心理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教师应当做好榜样,言传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班主任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些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只要求学生如何做,而忽视了自身,给学生树立了不好的榜样。这也是很多班主任每天尽心尽力做德育教育,而结果却不如人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教育分为有声教育和无声教育,有声教育就是教师每天站在讲台上对学生们讲解知识,授道解惑。而所谓的无声教育就是通过教师自身的行动,来为学生做榜样,在要求学生做好事情,做好德育工作之外,自己应当在德育方面有所适当的表现。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更容易跟着你做,而不是听着你说。”

言传身教对于班主任实施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积极心理学表明,在改变别人之前,应当先让自己改变,启示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之前先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将有声教育和无声教育结合起来。例如,班主任在教育班级学生爱护班级卫生时,自己应当先做到讲卫生,不乱丢垃圾,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来,甚至可以让班级同学监督自己,看是否能够做到。这样,班级学生看到班主任的所作所为就会跟着做,不会觉得不好意思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随手乱扔垃圾了。身体力行,利用积极心理学效应让自己成为班级学生的榜样,德育工作就会更好开展,效果就会更好。

二、平等对待学生,发扬优点

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而失去公平对待学生的原则。德育教育也正是督促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查漏补缺,同时也发扬自己优点,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启示人们:在發现自身的优势之后,不断的发掘、发展自己的优势比改正自己的缺陷更加容易接近成功。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仅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缺点,更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并且将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强化优势,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班级里经常会存在很多偏科的孩子,甚至有些学生偏科现象十分严重。此时,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某一科成绩不好而放弃学生,相反,班主任应该鼓励她们在充分认识到自己优势的前提下积极的将落下的一科补上。偏科的学生一般都会在弱势科目上感到自卑,作为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应当让偏科学生树立信心。例如,有一个学生是因为性格内向,不愿意问问题而导致数学成绩不好,但是美术很好。因此,班主任让她担任文艺委员,这增加她和学生交流的机会,久而久之,该学生问问题的次数明显增多,一个学期下来,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采用赏识教育,多肯定学生的进步

积极心理学家表示:“赞美和信任都具有一种神奇的正能量,这种能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确实,当一个人获得了其他人的信任和赞美之后,就感觉得到了支持,从而在内心潜意识中增强自我价值,变成一个自信、自尊的人。在这种潜意识下,人往往会变得更加努力,以免对方失望,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因此,鼓励对于学生十分必要的,积极心理在德育教育中一个重要体现便是在此,且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赏识教育的积极意义。对于班主任来说,也应当尝试这种教育方式,多肯定学生的方方面面。

例如,面对班级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作为班主任也应该多鼓励他们,人各有志,不能强迫学生因为学习而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班主任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一味批评,就会让他们有反抗心理,再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就会很吃力,效果当然也不会理想。班主任不防多鼓励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学生在受到鼓励之后就会表现出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也会慢慢配合班主任的教育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也十分有利。

本文主要就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融入积极心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教学研究也表明,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运用积极心理学会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德育工作的质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在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中,应当更加深入的了解学习积极心理,将其与德育工作更好的结合,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珺.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成才之路,2016(21).

[2]伍秀清.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探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7).

作者:刘平

积极心理学分析论文 篇3: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分析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摘 要: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仅将预防与矫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心理教育的重点,忽视了大学生各方面潜在能力的引导与开发。积极心理学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并引导其获得幸福体验,将积极心理学的学科理念融入到高职院校的心理教育中,不仅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能让大学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因此,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前言

各所高等院校的心理教育具有自己獨特的教学特点,但多数学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育问题。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高校采取“头疼医头”、“ 脚痛治脚”的方法开展心理教育,这种方法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融入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新兴的一种教育方式。

1.积极心理学简述

通过批判与继承消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与发展,其建立于人本主义的基础之上,向教育者展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以培养人们的积极心理与完善人格为落脚点,实现了对传统心理教育的跨越。20世纪末,西方开始推行这种心理学理念,目的是引导人们获取主观层面的幸福感,进而培养起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积极心理学的英文名称是Positive Psychology,它主要运用当前心理学领域中较为完善的检测手段和实验方式,对人类心理、力量、美德等方面做出研究,最终形成一门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理论学科[1]。

2.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大学生心理教育目标的转变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心理教育课程,但因为受到消极心理学说的影响,高职心理教育仍以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作为主要对象,心理研究也以预防、排除心理问题为主,然而,心理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大学生,而不只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将自积极心理学融入到高职心理教育后,这方面的缺陷得以有效弥补。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引导要面向全部学生,而不仅是“问题学生”,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并关注学校大学生潜在能量、积极人格的培养[2]。结合积极的心理教育理念优化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促使心理教育向协调化方向发展。高职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要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从而提升大学生获取主观幸福的能力。

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重视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摒除人格、心理方面的消极因素,而且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积极人格。因此,积极人格的形成需要重视大学生的情绪感受,指导大学生体验积极方面的情绪。实践表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可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促使大学生形成正面的思想状态。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多数是主观层面的问题,高职心理教育应以正面引导为主,让学生领悟到体验积极情绪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增强其自身内部的动机意识,进而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此外,大学生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心理教育应该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巧妙的方式达到积极的教育效果。学生个体的人格发展应该以积极人格作为导向,实现个体内部的稳定发展[3]。

(2)注重大学生积极意识的培养

高职阶段,学生身心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由于心理方面尚未发展成熟,大学生对外部事物的反应容易走向极端,而且这个时期的学生,比较敏感,心理情绪的起伏较大,一旦发生心理冲突,自己会难以走出困境。面对这样的现状,高职教师应注重大学生的积极意识培养,让大学生从主观层面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心理意识,彻底消除大学生的紧张感与抑郁感。积极心理学倡导,用体验自身积极情绪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积极认知,将这一理论运用到积极意识的引导中,同样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例如,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要突破传统的授课模式,将纯理论的授课方式转化成知识与心理锻炼双向结合的模式,让大学生自主自愿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形成积极的课堂学习体验,实现心理教育的根本目的。

(3)重视积极教育环境的构建

积极理念的心理教育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健康状况,要求学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因此,高职教育要积极发挥大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以乐观、积极、正面的心态面对各种集体活动,并在活动中与其他同学形成良好、和谐的关系,从而体会到来自学校、集体、教师的温暖与关怀。当学生从外界体验到积极能量时,其自身的内部力量也会被激发,在相互交流与自我挖掘的双重作用下,大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这对培养积极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学校应构建一种和谐、轻松的校园氛围,开展各种富有精神内涵的教育类活动,使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得到有效培养,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整体提升。

4.结束语

近些年来,大学阶段的心理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域,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进行分析探讨,可以为今后的心理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积极的心理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要求学校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体会到积极的心理体验,并通过积极体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在人格,实现健全的人格发展。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丽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10(19):103-104.

[2]耿晓颖.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策略——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J].林区教学,2013,17(3):106-107.

[3]李悦.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3,6(17):5-6.

作者:周飞燕

上一篇:高三语文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营销部半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