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论文主题涵盖五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第一篇: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发展生态审计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顺利进入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保障之一。作为系统工程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多方面的体制保障。从保护生态出发提出开展和强化区别于传统绩效审计概念的生态审计,探讨了生态审计的来源以及其在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以及独立审计不同主体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生态平衡 审计 生态审计 绩效审计

一、生态审计概念界定

生态审计的另一个理论基础为产业生态学。即回答了我们如何作为审计的内涵和对象看待生态这个概念。产业生态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R.Frosch等人模拟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过程所开展的“工业代谢”研究。即组织作为一个生物体需要和外部环境开展能量交换,吸收能量的同时排出废物残渣。产业生态学涉及三个层次,分别体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这与我们后续所讨论的审计主体安排是相一致的。宏观上,考虑产业生态学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基础,即围绕产业发展升级,科学的将生态学的理论与原则融入国家法律、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的制定当中,以促进国家及全球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繁荣。在这个层面上需要政府审计的参与,以保证相关的制度和程序能够在这一层面上积极落实。中观上,它是部门和地区生产能力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重要方法论基础,通过生态产业的发展,科学的将区域国土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融为一体,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社会和谐的结合。各地区审计部门通过开展配套审计工作帮助贯彻执行。微观上,则为作为经济细胞的企业提供具体产品和工艺的生态评价、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方法,涉及企业的战略定位,竞争能力、管理体制、行动方针乃至企业文化的建设。具体而言包括企业的“绿色核算体系”,“生态产品规格与标准”等,作为企业职能部门之一的内部审计部门需要积极参与进来。

国外对生态审计的研究起步比国内早,也最先提出了具体的生态审计概念。Linda S.Spedding等(1993)在《生态管理与生态审计:经营中的环境问题》一书中,介绍了生态审计及其发展趋势。欧共体国家环境部长会议早在1991年曾提出了两项重要的草案“生态审计(Eco-audit)”和“生态认证(Eco-labeling)”,鼓励成员国和成员组织在“自愿”的基础上接受审计。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就是企业生态审计研究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国外政府和企业在开展生态审计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如瑞典松兹瓦尔开展的生态审计制度包括了环境监测、市政设施的内部审计,并采取了内部组织探讨和研讨会等方法;奥地利的“维也纳生态经济建设规划”规划为企业提供的环境保护计划有五个,分别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企业生态审计、温室气体削减、ISO14001、旅游环境标志计划等,通过实施该计划,维也纳市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Christa Leidtke通过对俄罗斯堪察加半岛的一个中型家具厂的材料流核算进行生态审计,进而对企业发展提出了适于资源管理、材料流管理、产品管理的产品生态设计。

中国出台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内蒙古赤峰市等地相继出台了生态审计制度,海南省、浙江省也计划推行生态审计制度,可见中国各级政府对生态审计的重视。但是一些地方政府推行的生态审计制度仅停留在生态环境的评价上,且大多数表现在对生态环境状况的定性分析上缺乏定量的标准为准确评价带来了障碍。而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相对于生态审计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大多数的环境信息披露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环境状况而披露的治理环境的费用、由于环境因素变化造成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绿色产品”和“绿色经营”带来的收益等。因此构建生态审计体系,明确生态审计发展是确保生态文明和建设的基石。

二、生态审计的指标体系构建

(一)生态审计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我们认为,生态审计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经济绩效指标、生态绩效指标和社会绩效指标。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指标设定的相关原则:

1.系统性原则。任何产业都是一项复杂大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该产业对于自然资产与资源利用和消耗、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涵盖面广、系统性强的特点。所以,产业系统生态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遵从系统性原则。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系统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过分的困于细节将使得评价的可行性大大降低。

2.可比性原则。每个产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与其关联行业还存在有很多共性的地方,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将有利于行业间的横向比较,找出彼此之间的差距与问题,能够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加快本产业的发展进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不断改进。

3.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评价体系本身有合理的层次结构。评价的数据来源要准确、处理方法要科学并有理论依据。具体指标能够反映出所考察的产业的真实情况。

4.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它既要能全面反映所处行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发展水平,又能尽可能地利用统计资料和有关规范标准。

(二)生态审计:评价指标设计

1.生态指标。生态审计的研究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指标的选定当然是重中之重。从当前各地政府制定的生态审计制度可以看出,环境污染、资源和能源消耗、耕地保护、天然林保护等是生态审计的重点内容,涉及的指标有能源利用率、原材料消耗量、废弃物排放、大气和水体质量等。

2.经济指标。企业经济绩效指标的选用包括盈利能力;流动能力;长期风险和股东回报这四个方面。具体而言包括“营业收入”、“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收入”、“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的综合表现。值得提出的是我们要将非财务指标纳入到经济指标评定中来与非财务指标做出对照从而更加使得我们的经济指标有效和真实。

3.社会指标。社会指标的选取应反映该项目或企业带来的社会福利的改善。如“职工年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占有教育经费”、“每千人拥有病床”、“每千人拥有医务人员”、“人均占有科研经费”六个指标来反映医疗福利的现状。“职工年均工资”和“人均住房面积”两项指标可以反映产业职工的收入和生活条件;“人均占有教育经费”、“每千人拥有病床”、“每千人拥有医务人员”、“人均占有科研经费”则用来衡量产业内教育、卫生、科研投入条件。将投入与产出指标相对比即可得到效率指标。我们可以通过平衡记分卡来构建上述评价框架。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平衡记分卡”(Balance Scorecard)能综合、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绩效,有效地实现了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的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结合、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结合,并且已经在全球企业包括中国企业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在此我们可以将它的理论和方法借用到生态绩效管理中来,建立单位绩效评价的平衡记分卡。平衡记分卡从财务、 顾客、组织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维度来评价组织的管理业绩。财务维度考察的是服务价值的提高与服务成本的降低两方面。不同类型的行业企业根据各自的关键性指标设计不同的平衡记分卡,各指标的权重也不一样。关键性指标一般分为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结果性指标和驱动性指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其中内部指标、驱动性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越来越重要。随着企业业务发展的多元化,平衡记分卡的设计也将呈多元化趋势。平衡记分卡是比较灵活的用于指导行业的内部评价管理的工具,不同时期企业的特点不同,关键指标不同。

三、不同审计主体下生态审计的开展

(一)政府审计:开展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并逐渐向事前推进

多年以来中国政府审计的主体内容是财政收支审计,即对于政府财政收支的经济效果给予监督和审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中国政府审计引入了绩效审计成果,即注重对于资金使用的效率性,效果性考察。从审计的历史来看审计对象为经济活动,但鉴于中国实际文化与制度背景,近些年来中国借鉴国外的问责制度,全面开展了干部离任审计。离任审计的开展有效地制约了干部在任期间的短视行为,强化了对于干部权利的制约和监督。而传统上对干部进行离任审计主体内容包括财务审计、管理审计和相关的法纪责任。而我们认为将生态考察加入到对于干部的离任考察当中来开展离任生态审计是政府审计有效开展生态审计的重要突破口。

1.生态环境的保护事关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共同和谐持续的发展,是一项长远永续的工作。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将生态考核加入到干部离任审计的内容中来是必要的。这是与绿色GDP的概念相一致。实施生态离任审计,既是在自然机理上保护自然环境,也是在社会意义上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开展离任生态审计能反映出政府对于生态保护的决心与信心,从而在思想上给予即将上任的党政干部以生态保护的强烈信号,希望他们在任期间能够有效保护环境。

2.在中国经济发展极度不均衡,生态保护的情况亦差异很大。在早期得到飞速发展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人均GDP已经赶超了中等发达国家。但太湖蓝藻事件和“垃圾镇”、“癌症镇”相继被曝光让很多人怵目惊心。而在西部的欠发达地区为了赶超东部发达地区,实现所谓的跨越式发展,不遗余力的招商引资。上项目、办企业只看重投资规模而非考虑资源消耗、产业附加值,甚至以破坏资源和环境换取招商成绩的现象。出现了东部地区由于受到生态破坏的影响已经开始保护生态,从而使得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被迫迁移至西部而这竟然正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的下怀。生态教训已然很深刻,已经不能再一次被重复!所以开展离任生态审计真当时。从干部离任抓起全面监督生态破坏的蔓延和迁移性问题。

3.需要指出的是,通对干部进行离任生态审计,是要从根本上消除干部急功近利的倾向,控制其短视的行为。强化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同时离任生态审计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也是对于干部进行了保护。靠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发展必定是不得群众之心的,在短暂的经济发展之后必定在后续有报复性的代价,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付出更为惨痛的教训。

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将生态作为一套考核干部的指标,从思想上杜绝近视发展,政绩工程的不良为官思路;对于官员在任期间踏踏实实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创造出绿色GDP,造福后代子孙提供了可视的评价和褒奖。

(二)企业内审:生态审计降低环境成本

企业的发展已经告别了零环境成本的时代。随着环境保护法规的日渐完善,企业意识到如果治理污染,环境成本就会压垮企业。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自发地制定一些审计计划与程序,以便及时检查出可能触犯环境法律的相关管理缺失,及时消除环境与法律的风险,而具体执行相关审计任务的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此同时在竞争的市场上,为了迎合消费者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同时取得竞争优势,企业也自觉地顺应社会环保潮流与愿望,开展内部环境审计;另外,内部环境审计的开展还来源于资本市场给企业的融资约束:不注重环保会大大增加企业破产风险,导致企业付出更高的代价来获取资金,从而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生态审计迫于上诉压力之外,亦存在开展的基础。近几年来环境会计的大力发展给予生态审计的开展带来了可能性。传统理念认为开展生态审计最大的困难是相关的因素不可定量性。不可定量即没有统一的可比的硬性的标准,没有标准则无法复核与确认从而给出相关的意见。坏境会计或称环境管理会计初步解决了相关问题,是的(“使得”)企业中发生的相关环境成本变得可以被计量和归类,我们同时参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即可得出初步的比较意见并给出改进意见。从这个角度上说内部审计更应该去做的是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使用的,符合本企业特征的生态审计制度,对于公司的治理层面利益相关者即董事会、股东会和高管大力宣传和沟通生态知识,谋求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对于管理层,将生态保护理念,生态审计相关规定广泛传达从而树立生态保护的意识,督促和监督管理执行层从日常管理经营活动做起,不断降低生态环境成本。

(三)民间审计:广阔市场前景的生态审计服务

就现阶段而言,民间审计以提供审计,即鉴证和咨询服务为主,而其内涵主体主要为财务与管理活动。生态审计服务尚未形成,也未能有独立的审计机构提供和开展相关服务。但我们需要指出的是生态审计将成为民间审计的未来经济增长点。究其原因:

1.由上文所提到的,政府和企业作为宏观和微观的两类审计对象已经开始大力发展生态审计,这很有可能面临审计资源短缺的问题,他们需要社会上的审计力量来帮助他们有效地开展审计。这就为民间审计开展生态审计业务带来了机会。政府审计与民间审计合作,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和合作在财务审计领域已经屡见不鲜,相信专业性要求更高的生态审计势必将有更为广阔的业务合作空间。

2.就目前民间审计市场来看,存在大量的审计人员从事着传统的财务审计业务导致传统的审计业务利润率十分稀薄。会计师事务所急需高回报的业务来提升自身的利润空间,生态审计业务的开展与开拓将给有能力从事生态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一片蓝海。目前生态审计业务仍是一片空白,且生态审计业务存在技术性壁垒所以先进入者将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会计师事务所也就存在动力。大力开发生态审计业务争取早日抢占该领域的制高点。

3.“碳关税”的出现将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概念由书本变为了现实,这意味着生态和环境都有了交易的价值和价格。由于受到配额的限制,势必会存在市场让高污染的企业去购买“污染权”。价格将成为市场存在的关键,需要存在独立的第三方来对生态、环境的交易价格做出评估。毫无疑问,会计师事务所将是最好的当仁不让的选择。作为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或合理规避,中小企业或机构自己没有这方面的专门人员,而大型企业或机构可能有这方面的专家,但这些专家受雇于自己,不具有独立性的地位,他们的评估意见尤其在交易时不具有法律效率,而国家环保机关、 审计机关毕竟资源和能力有限无法全面覆盖这方面的职能。因此,社会迫切需要专业从事这方面的中介服务——向来以独立性著称的注册会计师,生态审计中介服务就应运而生了。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已经自然地承担起这一职能,不断的为此配备本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相应的环境审计规范,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审计需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民间审计为主导的生态审计将会成为生态审计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正兴.环境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2]胡春元.风险基础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郑俊敏.市场条件下的生态审计发展模式分析[J].特区经济,2006,(7).

[4]廖仲毛.生态审计:为生态建设保驾护航[J].中国绿色时报,2003-08-12.

[5]张君明.干部要过“生态审计”关[N].光明日报,2005-09-13.

[6]王光远.内部审计思想[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

[7]陈忍雄.环境审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8]林兢.环境审计研究[J].中国发展,2005,(3).

[9]李嘉琦.平衡记分卡的发展趋势[J].中国集体经济,2009,(9).

[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王睿

第二篇:生态消费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消费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是一种体现人的道德价值观的伦理文化现象。由于人类的消费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传统的消费模式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使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消费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改变人类现有的消费方式入手,转变消费模式,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塑造消费文明,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消费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消费伦理

[

[作者简介]刘志飞(1973- ),男,江西永新人,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伦理、生态文明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之子课题“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阶段性成果(07&ZD020);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08ZX13);江西省软科学课题“江西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2009DR00800)。

[收稿日期]2010-02-10

消费不仅是一个经济学与社会学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生态伦理学的问题。在生态视阈中,消费文明既是主体文明的显现,又是社会文明的表征,也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人类作为大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自然生态构成人类自身存在的客观条件。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看,消费必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目前,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安邦治国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略。对于消费方式而言,建设生态文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消费思维方式、新的消费理念和新的实践逻辑。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态文明的重要表现是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即生活方式的绿色化。改变人类不健康的、非绿色的消费方式,全面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概念,是由生态问题(eeo-problem)或生态危机(eco-crisis)、生态困境(eco-predica-ment)衍生而来的,是专门用来表明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概念,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一部人类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演化史。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原始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和工业文明阶段。在原始文明时代,以直接利用自然物为特征的采集和渔猎活动,是人们主要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以人们对于自然的基本价值态度是崇拜。在农业文明时代,以利用和强化自然过程为特征的农耕和畜牧活动,是农业文明主要的物质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活动的成果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相互配合,因而人类对自然的基本价值态度是敬畏。工业生产(包括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是工业文明的主要生产方式,其基本特征是通过科学技术来控制、改造和驾驭自然过程,制造出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能出现的产品。由于工业生产基本上摆脱了对自然力的依赖,因而征服和占有就成为人们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传统的工业文明单纯地把自然界看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只是一味地征服自然、主宰自然,忽视了自然资本的亏损以及对自然发展的维护。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工业文明向自然吹响进军号角的同时,却也向人类文明敲响了警钟。

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明,第一次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尽管20~21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期,但同时又是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地球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经济增长了近百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迅猛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二是人口大爆炸,据美国2009年8月12日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将突破70亿,且增长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并且仍以每年9200万以上的速度增长(王薇、杨晴川,2009);三是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世界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衡的“世纪难题”的严峻挑战。正是人类的消费行为对自然产生了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生态环境频频向人类发出警示。可以说,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所经历的文明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消耗自然资源并持续地向生态系统排放废弃物的过程,因此,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与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破坏的关系。尽管我们不能绝对地说自然生态的变化均由人类消费行为所致,但是面对全球积重难返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人类的消费无疑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正是近现代社会以来人类不良消费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生态环境,并严重腐蚀和影响着我们的社会风气,不受限制的消费欲望在逻辑和现实中必然造成人与自然的对峙,并进而导致环境危机和资源枯竭。面对这种挑战,如何看待现有的消费观念及方式,怎样更新消费理念并倡导全新的消费方式,这是关系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问题。其实,联合国《21世纪议程》早在1992年就指出。全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工业文明非持续的消费与生产模式。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以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转变为手段。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走进我们的生活,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的回归与超越。生态文明是人类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所要建立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它克服了工业文明的弊端和缺陷,将人类的发展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体现的是一种更广泛、更具有深远价值意义的平等,即人与自然的平等、当代人之间的平等、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平等。生态消费伦理正是基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生态危机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消费伦理。它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对旧的消费观念的一种批判,是一种建立在生态价值观基础上的消费伦理,它要求人类在生产、消费的过程中要体现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陈桂香,2007:32-35)。生态消费伦理是对现代西方消费伦理的超越,是以一种更为理性的方式去自觉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目的直指未来,从而在更为合理的层面上规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消费具有适度性、持续性、全面性、精神消费第一性等特征。在一定意义上,生态消费也叫适度消费,它是消费观念、消费方式

乃至生存方式等的革命,反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生态消费伦理作为生态文明的道德支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其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决定。其一,生态消费追求绿色、环保、低耗消费,崇尚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因此会直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许每一个消费者的生态消费行为对地球生态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但地球上近70亿消费者作为一个整体,其累积的生态消费行为必然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保护作用。其二,生态消费通过对生产的引导作用,能间接地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由于商品之间的替代性,消费者对于一种消费需要的满足,往往有多种选择途径,既可以选择一种资源消耗多、对生态环境危害大的非环保商品,也可以选择另一种资源消耗少、对生态环境无害或者危害较小的环保商品。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显然,如果消费者选择环保商品而排斥非环保商品,这将会引导企业甚至迫使企业减少或停止非环保产品的生产而转向环保产品的生产和清洁生产,这就是消费者“货币选票”的威力。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说得好:“市场经济下,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1981:111)因此从最根本意义上说,生态消费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支撑。

消费方式决定了生产方式,有什么样的消费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消费建立在人类、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它要求人类的消费符合物质生产与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它是在对生态环境给予保护、爱戴与贡献的前提下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一种理性的消费理念。生态消费蕴含着平衡、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之意,是生态文明与道德伦理的双重交融,更加体现了人文关怀意识,有助于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空间,从而营造自然和社会、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和谐。由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建立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化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与传统的消费观相比,生态消费是基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等问题的出现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它把人类的消费纳入生态系统,接受生态系统对人类消费的约束,使之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生态消费伦理所倡导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正是对生态文明下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反映。生态消费伦理必将导致人类社会走向生态型的生产方式,要求人们从传统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中解脱出来,转向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因此,对生态消费伦理进行研究也就是探寻一条从消费模式的角度来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生态危机的实质不是技术和经济问题,而是文化(思想)诉求和价值取向问题。在中国传统生态哲学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被称为“天人合一”。作为古代思想家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遵循“天人合一”会产生一种渗透于自然万物的关切情怀和生命体验,从而自觉地与自然同体同德,与自然万物和睦相处。当然,这一境界的到达,需要唤醒人的道德自觉,在对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要有宽广的胸怀与视野,在不破坏自然、善待自然的同时使之自由发展。西方传统生态哲学同样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智慧。“万物是活的”,这是早期西方人看待宇宙的基本眼界。世界是一个自身有生命、渗透着神性、处于生长过程的有机体,世间万物都由其生长而来(魏义霞,2002:43)。受自然万物和人是同一始基所生的哲学构思的影响,古希腊哲学家始终把人与自然万物看做是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在这种生态文化的自然观中,没有主客二分的观念,它强调人类借神力来弥补自身力量的缺乏,人类对自然之母爱恨交织,畏惧难辨。这种自然观对人类的实践认知产生了久远的影响。随着牛顿力学的不断发展及其向各个学科领域的渗透,对自然进行机械、还原的分析处理成为一种方法论和世界观;同时随着人类理性的觉醒和主体性的张扬,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成为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至此,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深受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影响,而且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孕育发展了现代科技。在现代科技的武装之下,现代人日益认为人是宇宙的主宰,是上帝;只有人才是主体,非人的一切都只是客体,主体可通过认识客体而操纵与征服客体。在这样的思维框架内,人们无法体认人对自然的责任,无法体认人类也应该做对自然有益的事情,无法界定“自然或自然物的利益”这样的概念。主体、客体被看做是完全不同的存在,主体是高级的,意味着能动、主动、积极;而自然界的事物,也就是客体,则是低级的,处于被动、受动、消极、受控等地位。这种思维意味着对主体的高度赞扬和对客体的极度贬抑,意味着自然界没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只是一个完全按照我们的目的加以利用、改造、操作、处理、统治的对象,成为人类达到自身目的的工具、手段。无疑,这种价值思维与现代生态伦理学建构格格不入,更是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一大障碍。

活跃于19世纪中期与晚期的马克思与恩格斯作为当代人类精神的导师和伟大理论家,他们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敏锐的眼光对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关系已有所分析与预见。尽管他们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但已构架了生态文明和生态消费的理论基础:“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马克思,1975卷3:926-927);“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失”(马克思、恩格斯,1979卷20:373-374);“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1979卷3:508)实践证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实践观包含着浓厚的生态消费意识,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指导与重要资源,给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以深深的启示,即对消费异化的扬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引导主体自觉追求生态觉悟,树立生态道德观,唤醒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强化生态环境意识,提高爱护、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从而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今天,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或全球化市场的形成,正在把全人类的力量整合起来,但这种整体力量也通过工业扩

张,以更强的力度破坏着生态环境。现代性所张扬的扩张性、宰制性的主体性虽因“冷战”的结束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得到了抑制,但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非但未得到抑制,反而得到加强。而这种加强了的扩张性和宰制性又随时可以再表现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中国国情看,目前我国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消费增长受到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有资料显示:“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中,我国的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很靠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在55位以后。矿产资源中的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我国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温室气体排放已是世界第一位,全国酸雨面积扩大,频率增加,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1%,沙化土地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在继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经过多年努力才达到18.21%(世界平均为29.6%),草地退化面积达2/3。”传统的消费模式受资源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当地球资源、能源、淡水都严重短缺,适于人类生存的空间也日趋紧张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战争又会一触即发。人类若还一味张扬扩张性、宰制性的主体性,就可能自毁于生态灾难和核战争之中。早在1962年,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著《寂静的春天》中就说:“现在,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这两条道路完全不一样……。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条叉路一一条很少有人走的叉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1979:292)卡逊在这里所说的舒适的路,即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业文明所坚持的无限增长、最后引起生态危机的灾难之路,而她所说的另一条路,则是唯一可选择的保住地球环境的生态文明之路。1973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的第82章“抚今追昔,以史为鉴”地写道:“人类将会杀害大地母亲,抑或将使它得到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欲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2001:529)卡逊与汤因比以其远见卓识,从当代生态哲学的“生态圈”的理论高度,再一次提出人类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给人类以深刻的警示:人类经济发展中的短视行为给生态带来极大的危害,人类的消费行为和传统消费模式是全球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交换系统,任何消费都要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要考虑自然的供给能力和承载能力;过度地追求近期目标,满足眼前需要的短视行为使资源逐渐枯竭,子孙后代面临无法发展的窘境。正如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5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有人估计:“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10%~15%,至于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丧生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估计了。”(尹世杰,2007)因此,当今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旧式工业化道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应当也不可能模仿发达国家以挥霍资源为特征的消费模式。

生态危机呼唤生态消费思维。理性反思人类消费行为,构建积极的、健康的、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相和谐的当代消费伦理,不仅是消费伦理研究的现实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制度与技术手段控制的问题,更需要有主体伦理道德的参与,需要从伦理价值上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识,形成善待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作为生态文明孕生的一种根本不同于本体思维的新的思维方式,生态消费思维超越了人与自然之间主客二分、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确立了一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定向,把对局部的思考纳入到对整体的思考之中,遵循着系统的、发展的、联系的认知模式,强调世界是以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方式存在的。因此,从生态思维的视角来审视,人作为有意识的社会性存在,在能动地利用、改造和消费自然的同时,也应该珍惜养育着人类的自然界,自觉地承担起修复、治理、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责任。

生态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不仅追求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意义重大,它关系到人类共同的福祉,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构建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人类的自我救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消费,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如前面所述,工业文明条件下的消费模式,其典型特征是“挥霍性、浮华性、铺张性、新奇性,讲体面、讲排场、讲阔气”(刘湘溶,1999:115)。与其相反,生态文明要求的则是有利于人类在自然中不断存在下去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保持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必然要求人们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必然要求把这些关系置于道德伦理和理性的思考之中,使发展朝着生态化、人文化方向发展,养成生态化的绿色生存方式,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奠定基础。生态消费伦理所倡导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正是对生态文明的反映。生态消费伦理必将导致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走向生态型的生产方式,要求人们从传统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中解脱出来,转向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消费模式。我们认为,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塑造消费文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必须科学认识消费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消费是社会生产总循环过程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环节,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消费本来是人类自身的自我实现过程,而生产则为此目的而进行:“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的材料;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因而“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1979:卷46上)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要求,消费要和

生产相适应,这是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塑造消费文明的基本指导思想。

2、必须正确选择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当前社会上存在高消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原因很复杂,但忽视国情教育,忽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教育是一个重要因素。邓小平说:“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讲艰苦奋斗,后来日子稍微好一些,就提倡高消费,于是,各方面的浪费现象蔓延,加上思想政治上薄弱、法制不健全,什么违法乱纪和腐败现象等等,都出来了……对于艰苦奋斗,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1993:306)江泽民向全党发出了“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决反对奢侈浪费”的号召。他指出:“对于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说到底是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观、人生观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党的艰苦奋斗的好传统才能在自己的思想上和作风上真正扎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2003:5-6)尽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已有几十种产品的绝对产量居世界首位,但是人均占有的产品数量还很低。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没有条件去追求高消费、高耗能的豪华生活方式。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使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浮逸为耻”的社会道德规范成为构建和谐消费伦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准绳。

3、必须大力加强生态理念教育,提升消费文明意识。生态消费模式的建立需要通过消费教育对消费理念进行重新塑造,从而促进消费行为的根本转变。一方面,我们要继承我国传统消费理念的合理成分,即以节约为原则,重视精神消费,剔除其中某种程度上存在的抑制消费尤其是抑制正常物质消费的不合理因素。传统消费理念的精神内核是正确的,对建立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要结合国情,借鉴合理因素,克服过度消费、奢侈消费、一次性消费的弊端,进行适度、合理、符合节约精神的消费模式的教育和灌输。另一方面,政府应以生态消费伦理观念进行调控规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强调要加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摒弃自然资源取之不尽、消费越多越幸福的错误认识。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消费教育对理念的更新十分关键,而理念的更新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又至关重要。消费教育要从小培养,要从娃娃抓起,比如在日本,小孩子从小就在家里和学校学习分类丢垃圾,培养重复利用和回收利用的意识。学校要大力提倡“生态文明”理念,让孩子接近自然、热爱自然、理解善待地球的重要意义。要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得到强化,最终落实到每一个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形成全民参与、文明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人们走上和谐消费的健康之路。要把生态消费的理念植入每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观念中,让绿色消费成为消费主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转变,并最终实现生态文明。这是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塑造消费文明的前提。

4、必须大力加强促进合理消费的制度建设。一方面,国家要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大力倡导厉行节约、文明生产,对节约能源和资源的企业及个人予以奖励,对节能降耗的技术、设备、产品予以推广,对达不到标准者予以惩罚。要建立规范、公开、透明的项目准入制度,从水、土地、环境等资源方面制定较高标准,满足标准的项目才能上,否则就不准上。要建立落后产品、工艺、设备淘汰制度和重要耗能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推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调节消费运行,这对于提升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维护消费安全、构建节约型社会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引导消费行为。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行为需要政府的引导,通过制度规范强化人们的行为方式,达到理性消费的目的。在这方面,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大规模回收垃圾运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纽约市率先通过的“退瓶法”,鼓励消费者将空饮料瓶退给商家。据统计显示,1985年纽约有2/3的空饮料瓶被直接送到垃圾场填埋。通过“退瓶法”的实施,到1998年,有80%的啤酒瓶、85%的易拉罐、50%的塑料瓶都实现回收再利用。面对白色污染的挑战,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随着2008年6月1日我国“限塑令”的出台,社会上每个成员都将无法置身事外,从而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了一场“自我革命”。在唤起公民意识的同时,也必将催生一种全新的“绿色生活”理念,扭转被消费主义所左右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树立起个人对环境的道德义务感,这是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健康与合理的消费模式、塑造消费文明的关键所在。

5、必须用科技引导合理的生产消费,实现科技生态化转向。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不仅要引导合理的生活消费,还要规范生产消费,切实构建保护消费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并和节约资源、建设生态文明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促进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就必须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引导合理生产消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动力和基础,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一产品一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形成生产生活中的废物生产减量化、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消费,降低消耗、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促进清洁型生产,并充分考虑自然对污染物吸收力的有限性,提倡适度消费和文明消费,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尽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化(余谋昌,1999:231)。用科学技术引导合理的生产消费,实现科技生态化转向,使人们不仅关注经济利益的获取,同时也注重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

四、结语

今天,我们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个制度与技术手段控制的问题,还需要有主体伦理道德的参与,更需要从伦理价值上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识,形成善待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与消费文明意识。从现实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形态的一种价值实现方式,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的社会效用在于:在以求真为特质的、科技知识型为基础的、物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还需要以求善的文明消费伦理价值为其提供正当性的价值辩护,而失却文明消费价值合理性的社会在一定意义上不能达到生态文明社会的美好境界。生态文明无论是在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亦或是政治文明理性表达的方式上,都体现着生态消费的价值内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且注重整体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共赢。人既有改造自然的权利与自由,也有保护自然的义务与责任:以尊重和保持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人类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不能急功近利,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为此,要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塑造消费文明,我们就应该记取奥尔多·利奥波德的金玉良言:一切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的事情都是对的,反之是错的(1997:192-197)。如果能恪守这一是非标准,我们就有了生态良知,就实现了“良心的革命”。

责任编辑:王俊(日韦)

作者:刘志飞

第三篇: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

摘 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必须采取对大学生加强生态世界观教育、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培养、加强环境教育、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等措施,搞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促进高校德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德育;高校;大学生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HTSS]2006-09-21

作者简介:余志健(1970-),男,江西广丰人,讲师,从事警察体育教育和警察战术教学研究。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我们要走的应该是一条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它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生态文明。作为培养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生态文明观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所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这一关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高校德育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来。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产生

18世纪以来的工业文明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物质财富空前增加,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粗放型利用自然资源是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由此,以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并必将取代工业文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众多的学者开始重新认识生态问题,并提出生态文明概念。所谓生态文明是指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2]。生态文明强调要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环境应共处相融。生态文明反对人类中心论,也反对自然中心主义,它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致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式发展。在开发模式上,它主张以知识、信息生产为主的知识经济取代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工业经济;在资源的开发对象上,主张由自然资源转向人力资源。生态文明理念的出现是人类在认识、利用自然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必将促进人类社会以更快的速度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观点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它是我国改革开放25年伟大实践的总结,也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路明灯。生态文明在科学发展观上的体现主要是要求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与社会资源的关系,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与后代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在改造客观环境的同时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现代与后代等诸关系的和谐与最优化。显然,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相对独立,是一个独立的文明形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生态文明有着重要意义。

1.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3]。众所周知,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大系统,人类只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不可能离开自然而独立存在和发展。人类的任何发展,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离不开自然的馈赠,只有依靠于自然才能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雄厚的物质基础。人类是地球的人类,自然是人类发展的母体[4],人类要重视自然,爱护环境,要把发展建立在合乎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只有建立在充分尊重生态系统中诸要素存在的发展权,以良好的生态循环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又以经济的发展促进生态的建设,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现在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人口爆炸、环境恶化等问题,是人类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所造成的恶果。如果系统链中出现问题,那相互依存的条件都不存在了,人类又何以谋求自身的发展呢?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也是建立在人类面临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基础上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总结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产生的。

2.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

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崇尚自然,它一方面要求人们有良好的生态伦理观念,珍惜生命,爱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平等对待人类社会以外的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自觉保护身边的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禁止一切生态破坏行为;另一方面要求人类自身要有良好的生态消费观念,权衡利用资源的得与失,要求做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做到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这是因为,生态系统遵循着系统互动规律、耗散结构规律和物质守恒定律,人类所消耗的必然是从自然中索取,盲目地追求高消费只会将有限的自然资源更快的耗尽,生态链条越加不牢固。而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必须善待地球资源,遵循平等原则、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结合原则、现代与后代资源共享原则。显然,生态文明蕴含的生态伦理和消费观念,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理念。只有具有良好的生态伦理与消费观念,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才能继续向前。

3.生态文明推动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的基础。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相互影响的,而且对后者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的作用。离开了生态的良性发展,我们改造自然而取得的物质成果会失去根基;没有生态的良好发展,人性的光辉无以体现;而没有符合自然规律的社会演化,政治文明也将是空话。正是从这些角度出发,我们说,生态文明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在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离开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那是不可思议的。

二、对大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是21世纪的主要文明形式之一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中,创造出丰富的人类文明模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作为人类的三种文明形式,是人类现代化的主要内涵。随着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的不断使用,人类对自身的生存环境进行重新的审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式便应运而生了,它使人类生活进入全新的文明时代,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生态文明是21世纪的主要文明形式之一。生态文明的提出,不仅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革命,而且展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文明观。这种文明观摈弃了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不再从人类自身的狭隘利益来看待自然界,而是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和环境、和社会发展融合一起。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把人类的精神世界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的内容。与此同时,这种崭新的社会文明观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赋予高校德育的历史重任

高校德育过程是一个价值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过程。以往我们对大学生谈社会发展,大多是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角度,而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我们必须加进自然这一因素,确立四位一体的新观念。这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更高的阶段上充分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生态学意义的需要。因此,人类为了优化生存和发展,必须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责任。未来的发展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应当有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观念,把生态文明作为自觉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这种生态道德区别于以人和社会为本位的传统道德,而是以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人与人为本位的,要求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还负有对自然进行保护和发展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新型道德,强调的是人类平等观念,主张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强化这种意识,是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生态文明教育为大学生德育注入新的内涵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把人的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的教育,它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高校德育注入新的内涵。首先,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要求当代大学生善待自然环境,发挥人类特有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保持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要求尊重与爱护自然,树立自律意识与平等观念,要顺应生态规律,倡导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其次,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要求大学生树立生态道德观,要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要为后代保留足够的资源,增强生态、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意识,使他们能理智而友善地对待生态环境,尊重自然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谋求人类和自然界在动态平衡中的协调发展。总之,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这个工作。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3]。要加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生态世界观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人是自然中的一员,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作为一个“自然的存在物”,人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这个生存家园,保护自然,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而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人类生存危机,是对人类破坏生态系统的反馈性惩罚。高校要从生存的高度,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更新思想观念,使大学生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

(二)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的培养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关键是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观。所谓生态文明道德观,即在谋求人类发展的同时,要保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和统一的观念[5],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社会生态发展观及绿色科技观等。生态文明道德观对大学生整个思想道德品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观,主要应抓好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的教育。要教育大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以远大的目光和全球意识辩证看待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要教育大学生充分认识人类在地球这个自然体系中的定位;要教育大学生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自然的万事万物;要教育大学生树立起协调发展、平衡发展的思想观念。只有使大学生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树立起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观。

(三)加强环境教育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3]。环境教育作为一门新兴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且应该开发其中的德育价值,包括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实践价值、个体价值、美学价值、规范价值等,使其转化为现实的教育力量[6]。要通过环境教育,达到以下基本要求: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并唤醒他们的生态伦理良知,培养其健全发展的自然性;引导大学生强化全球意识和“地球家园意识”,不仅使他们学会关心自然、社会和他人,也使他们学会负责,具有“道德感”和“义务感”;引导大学生通过参与环境建设实践,使他们的责任感和人生观产生质的飞跃,并完善其人格,为综合发展奠定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环境法律意识,包括环境法制观念、环境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使他们从环境他律转到环境自律,最终养成环境自律精神。

(四)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

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必须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一是要抓好大学生生态知识的普及工作。要利用校园宣传、网络服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党团活动等形式,开展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态知识普及活动,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到有关生态方面的知识,懂得生态发展的规律,提高对生态发展的认知。二是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创造先进的生态文化。要组织相关科研人员和教师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或从生态发展的角度考虑科技的创新,并把研究出的成果反馈社会,直接或间接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使大学生不仅能直接分享生态文明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且使他们切身感受社会对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有利于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三是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陶冶人文精神的校园景观,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对大学生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08(1).

[2]徐春.生态文明蕴涵的价值融合[N].光明日报,2004-02-17(4).

[3]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4-04-05(1).

[4]莫敏秋.高校德育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J].肇庆学院学报,2004(3):33-36.

[5]张琳.论生态文明道德观[J].烟台大学学报,2003(4):13l-135.

[6]陈烈荣.新的科学发展观与大学德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4(5):5-9.

〔责任编辑:吕增富〕

作者:余志健

第四篇: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价值和伦理精神。继承和弘扬传统生态思想的这些价值和精神,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快推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生态思想;伦理精神;生态文明建设

传统生态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和辩证把握,表明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追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和要求,这既是我们党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论的提升,又是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深化。深入挖掘并积极弘扬传统生态思想及其伦理精神,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刻认识传统生态思想的主要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人与自然关系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命题。如何把握这个命题的基本内涵和思维模式,是认识和理解传统生态思想的关键。正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辨和追问中,奠定了传统生态思想发展的基础和脉络。

首先,天人合一是传统生态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天人合一”强调“物我一体”,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追求天地人的整体和谐。这里的“天”是自然之天,包含“天道”、“天意”、“天命”、“最高主宰”、“客观规律”等含义。“天”与“人”之间包含着多层次的内在联系,“天”是“人”的参照,“人”又是“天”的表征。比如,《尚书》中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就是从人们制定历法的角度说明了天道与人事的相互关系。《周易》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文献,以高度抽象的象数符号表征了天道与人事、社会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比附感应,阐述了天人之间存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普遍联系精神。儒家强调“尽心知性则知天”,承认主客一体,推崇“天地变化,圣人效之”,肯定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道家以“道”为本源,强调“道法自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主张天地万物“道通为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表达了天人之间的互联互通。这种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精神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现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追求和圆融思维。

其次,追求主客观世界的和谐与平衡是传统生态思想的伦理体现。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平衡,通过人与物之间的和谐从而促进和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体现。它要求人们关爱自然,关心人之外的事物,不断赋予客观世界的主体性特征。儒家主张“仁者爱人”,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通过家庭以及社会将伦理道德原则扩展到自然万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反映了对宽容、仁爱、和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道家代表人物庄子认为,人与万物都是天地造化所化生,没有贵贱高下之分。所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主张通过“齐物我”、“齐万物”的哲学思辨,实现物我一体,表明了道家肯定人与物平等的价值观念。宋朝思想家张载更是提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主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要求爱一切人如同爱同胞手足一样,并将其扩大到“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把传统的物我关系、主客观关系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佛教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众生平等,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因此,要“勿杀生”,表达了对宇宙生命万物和人类自身的尊重。

再次,遵从自然规律、强调强本节用是传统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长期以来都是农业社会,以农耕方式为主、以农为本,农业生产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而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农业生产受到天气、土地、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必须要遵从自然规律,与自然节拍相符合。由于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因此,崇尚节用、反对浪费、强本节用等思想得到重视,成为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正如《荀子·天论》所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由于农业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它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精神观念以及生活习惯等。因此,尊重自然、平衡调和、知足常乐、保持主客观世界的和谐有序等,就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当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继续发扬强本节用的精神,努力实现传统生态思想的创新和转化,加强农、林等生态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矛盾激化的现象。

二、积极弘扬传统生态思想的伦理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自然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这个载体,自然提供了人类赖以安身立命和繁衍生息的资源和能量;另一方面,人是能动性的实践主体,能够超越自然的束缚和限制,把握自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从而成为自然的主人。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深入探讨人的主体性存在和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回应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要求,系统地把握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发展规律,并把自然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特征的审美对象,构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体系。传统生态思想以其独特而深刻的伦理精神成为当代生态实践的重要思想来源。随着生态危机的不断加剧,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惟一场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理所当然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基本伦理要求。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自然作为对象性的客观世界,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产生了许多富有生态审美和生态意识的文化成果。如中国历史上的书法、绘画、诗歌、文学、艺术、雕刻等诸多文化形态,都融入了美好的自然生态印象,赋予了超然独立、自在自为的自然精神,使人深刻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协调。这既是传统生态思想的独特品格,又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把握。在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中,人们提高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提升了人的修养水平和道德境界,进一步克服了人与自然主客分离的状态,通过对生命的体悟以及对自然万物的审察,获得了一种自身的普遍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又为更加持

久地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供了精神动力。在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中,普遍把按照自然规律生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当作社会美德。实际上,直到今天,这种生态审美和生态意识,仍然是具有普世性的思想文化形态。

另外,传统生态思想在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时,并不仅仅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把它放在一个更加宽广的视野中予以审视和考察,既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又包含着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思考。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考察人与自然或主客观关系的内涵与意义,使传统生态思想表现出一种历史超越性特征。这与后来工业化时代背景下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和理解是有很大不同的。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来临,人们依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变革向自然索取了大量资源,积累了丰厚的社会物质财富,但是,另一方面,人的主体性意识的跃升和膨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过度自信,顽固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对利益和财富的无限驱动,导致人类无视自然发展规律,把自然当作可以任意蹂躏的对象,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恶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恶化、空气污染、气候变暖等恶果,正把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推向危险境地。同时,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紧张状况,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大力继承和弘扬传统生态思想所蕴涵的和谐、有序、仁爱、平等、节俭等伦理精神,为改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三、加快推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全球化已经把局部的、个别的、不同地域的生态问题汇集到了一起,使生态危机成为不分制度、不分种族、不分国籍的整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长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造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趋尖锐,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生态问题已经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逐渐形成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系统思路,努力避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同时,把环境保护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实施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开创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的历史性进程,走出了一条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要求。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之一。2006年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我们逐渐认识到,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科学发展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

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我们党在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理论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在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共识。生态文明是不同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绿色文明,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是最先进社会制度和最新文明成果的有机结合,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真正把自然环境当作人的主体性的一部分,按照社会和自然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来实现人们的福祉和文明的进步。生态文明主导下的发展,必然是可持续的发展,必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必然是绿色、安全、协调、科学的发展,也必然是全面整体性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产生更加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传统生态思想具有深厚的社会和文化基础,它所体现的基本内涵、基本准则和基本精神,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相互尊重、和谐共生的内在联系,切合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应当成为我们今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要努力把传统生态思想及其伦理精神与当代社会主义生态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主动顺应世界生态潮流,做到既跟上世界发展趋势,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从而真正使生态文明的观念在全社会得到牢固树立,使生态文明的实践在全社会得到广泛推进。

责任编辑 戴群英

作者:林仕尧

第五篇:应对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

摘 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内容。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凸显。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方式,完善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

关键词: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含义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1]。从广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从狭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2]。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可见,生态文明是自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和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

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生态危机凸显

(一)能源资源日趋短缺

中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匮乏,已经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而未来十余年,中国要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能源资源状况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3]。

一是能源、矿产资源严重不足,且浪费严重。中国的能源储备除煤以外,其他能源都很紧缺。煤可开采量900亿~1 200亿吨(2003年),占全球的11.6% ,2003年煤炭产量16.65亿吨,按这个速度可开采70年。石油储量42亿吨,占世界储量的2.4% ,按年产1.5亿吨计,26年后告罄。天然气储量8 500亿立方米,占世界的1.2% ,按年产270亿立方米计算,可采31年。水能资源7亿千瓦,可开采量4亿千瓦,但生态环境令人担忧,世界上中国水坝最多。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潮汐能等利用还处在研发阶段。中国矿产资源总量较多,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2,居世界第53位。虽然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但国家所需大宗矿产短缺,其中铁、铜、石油、天然气、铅、硫、磷、铀等或探明储量不足,或质量较差;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用量矿产,如铁矿、铜、石油的供给愈来愈依赖进口。

能源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中国的能源效率仅33% ,世界先进水平为49%。中国每创造100美元GDP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5倍、欧盟的7.7倍、日本的11.5倍。工业耗水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3倍,是世界先进水平的10多倍。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为0.4,仅为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未来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每年净增1 0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人们的消费结构将加快升级。若按照现有的能源资源利用水平,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能源资源消耗将是目前的4~5倍,能源资源供需失衡日趋严峻,生态环境负荷日益加重。

二是土地、森林、淡水等资源稀缺。中国土地辽阔,但平原只占12% ,优质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据统计,现有耕地18.5亿亩,人均1.4亩,不及世界人均的1/3。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大幅减少,年均减少超过1 000万亩,预计到2030年,全国人均耕地不到1亩。土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大量损失,将危及粮食安全。土地以及粮食供给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矛盾关系就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大制约。

中国森林面积1.58亿公顷,人均只及世界人均的1/8,其中1/3以上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1/4在青藏高原,而华北、中原、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只有1% 。这同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生态环保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很不适应。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立方米,但人均年水资源量仅为世界的1/4,且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中国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1 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能源资源不足正成为制约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瓶颈。

(二)生态环境呈严重退化趋势

由于人口增加,工业化的加快推进,能源资源超常消耗,大量废气、污水、垃圾直接排放,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极大威胁[3]。

一是大气、水质污染加剧。中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占其总量的68.9%,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煤烟型污染成为中国大气污染的特征。据估算,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 、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 、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7%,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都来自于煤炭的燃烧。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是日本的68.7倍、德国的26.4倍、美国的60倍。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占世界的l4% ,成为第二大排放国。

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对全国近14万公里河流进行水质评价,近40%的河水受到了严重污染。珠江口海域有95%的海水被重度污染。2006年,中国工业污水排放量达330多亿吨,尤其是七大水系所承载的工业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其中黄河流域2006年工业污水的排放量达32亿吨,长江流域为137亿吨,淮河流域为26亿吨,珠江流域为53亿吨,分别比上年平均增幅高出2%~3%。

二是固体和有毒废弃物污染严重。中国单位GDP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无害化处理率很低。城市垃圾仅有一半被处理,且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五分之一。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问题突出,全国有2/3以上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2003年全国工业危险废弃物产生量1 170万吨。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水平很低。家电及电子垃圾产生的污染成为新的环境问题,随着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的大量采用,使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问题日益突出。

三是生态环境退化加重。首先,森林减少,草场退化。中国的森林覆盖率20世纪末仅为17% ,与此同时, 90%以上的天然草场退化。其结果是水土流失加剧,物种减少,打破了原有生物链,引发病虫灾害,导致气候异常,旱涝灾害肆虐。其次,绿洲、湖泊、湿地衰亡。由于过度开发、盲目围垦、泥沙淤积等原因,直接造成了中国天然绿洲、湖泊、湿地面积消减,生态功能下降甚至丧失。第三,土地荒漠化严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27%,仍以每年2 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沙尘暴逐年加重。

可见,脆弱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严重障碍,对实现科学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

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发展的困难,生态文明是我们选择和确立的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4]

(一)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力宣传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人们认清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生态产业。也就是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变过去那种以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完善环境保护制度,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同时,应对党政干部进行生态环保的责任审计,要把生态绿化、生态环保、生态修复等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生态目标责任制,使各级政府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观。此外,还要建立环境战略评估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方面的战略评估和预测,阻止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使各项经济活动沿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

中外历史启迪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中华民族世代生存和永续发展的根基。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缓解中国目前脆弱的生态环境国情,有助于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发展和交流,更好地促进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钱俊生,赵建军.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观的转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2):46.

[2] 潘岳.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N].中国经济导报,2006-09-23.

[3] 亦冬.生态文明: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J].攀登,2008,(1):75-76.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1).

[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杨 静

上一篇:生态环境与保护论文下一篇:生物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