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大学课程设置

2022-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上海老年大学课程设置

上海老年大学成人钢琴教育情况初探

【摘要】上海老年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钢琴课作为传统课程,一直倍受老年人的喜爱。学校拥有完备的硬件设备,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体系,为退休老年人提供专门的教学。虽然上海老年大学已经取得许多成绩,但学校钢琴教育还有许多可完善之处。笔者多次深入老年大学钢琴班课堂,了解上海老年大学的历史发展与钢琴班的实际情况,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为此,笔者将从学员自身、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上海;老年大学;钢琴班

一、老年大学简介

老年大学的出现完善了全年龄段教育结构,使老年人同样也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学习。老年大学的发展包括自给自足型、依托社区发展型和政府支持型。在我国,多为政府支持型。

从1980年开始,建立并发展老年大学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老年大学经验交流会后,老龄教育不断推进。预计到2020年,上海老年人口将达到540万,占全国总人口数约36%。

上海老年大学徐汇分校,是上海老年大学的四所分校之一,学校践行“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欢迎每一位老年人。徐汇校区共有一万余名老年人在读。周一至周六共开设电子琴弹奏、钢琴弹奏、钢琴伴奏等。钢琴课程占全部课程的7.8%。丰富的课程每学期都十分抢手,老年大学真正让退休老人老有所爱,老有所学。

二、上海老年大学钢琴课堂教育

上海老年大学徐汇校区拥有独立的钢琴系,开设有钢琴基础班、钢琴初级班、钢琴中级班、钢琴乐曲班及钢琴考级班。

上海老年大学每年9月至次年6月为一个完整学年,分为上、下两个学期。每学期共十六周,每周一节课。除了钢琴乐曲班以外,其他钢琴班級均不设期末考核,每学期最后一节课举办课程汇报音乐会,以总结一学期内大家的学习成果,表彰优秀的学员。各班级均为集体教学,一个班至多二十人。

上海老年大学每门钢琴课程均为两年,主要有钢琴基础班(认识钢琴与五线谱)、钢琴初级班(车尔尼599为主,不断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力度,增进弹奏技能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能够较为自如连贯地演奏乐曲)、钢琴中级班(车尔尼849为主,加深对基础和声的理解;了解调式调性与曲式结构。自如运用各种节奏和符号标记;能视奏简单的中外名曲、名歌,并作简单处理。)、钢琴小乐曲班、钢琴乐曲班(熟练掌握弹奏各调音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能区分不同体裁的乐曲风格与表情)。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设了其他阶段的钢琴课程,如钢琴考级班等,以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

每节课90分钟,老师首先检查学员上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邀请同学一一上台弹奏回课,并对演奏中存在的问题逐一点评。之后,老师开始教新的曲目。大多数老师采用先演示、讲解,后学员集体练习,个别辅导弹奏,最后回答提问的教学模式。

在教材选择上,与儿童学习钢琴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一致。入门初级班使用《约翰汤姆森简易钢琴教程》《约翰汤姆森现代钢琴教程》;中级班使用《拜厄》《车尔尼练习曲》;高级班使用《车尔尼练习曲》《巴赫初级教程》《什密特》《哈农》及其他乐曲。有些老师也会选择人民音乐出版社的《老年钢琴实用教程》。所选教材主要有以下特点:1.曲目选择注重基本功训练又具有趣味性;2.乐曲间有更多的解释和演奏说明文字注释,包括对作曲家情况、曲目背景等,以及演奏说明;3.在排版上更加注重老年人的阅读体验,多用反复记号,避免翻页,方便演奏。

三、上海老年大学钢琴班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调研情况可知,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课程发展。出现这些问题一定是多方面原因所导致,笔者将从学员、学校、社会三方面逐一分析。

(一)学员层面的问题

学习一门乐器本应认真听课,回家刻苦练习,唯有坚持学习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许多学员不能保证足够的练琴时间,无法完成既定的课程任务,最终终止学习。

班级内学生多,教师不能顾及每一位学生。老师做示范,学员只能照猫画虎地学习。学生出现个性化问题,教师不能及时解决。且老年学员有自己独立的认识思想,对班级中出现的微妙人际关系问题特别敏感。他们在与同学和老师发生冲突时,并不能着眼大局,换位思考,而更多的是保护自己,排除干扰。这为课堂进行带来了许多困难。

学员水平参差不齐,老师为了照顾更多的同学,可能会拖延教学进度。虽有明确的教学进度计划,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不能完成预期计划。若是不考虑同学接受慢的现实情况,则可能造成更多学员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导致学员流失。

(二)学校层面的问题

上海老年大学钢琴班不断发展,受到许多老年人的喜爱,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课程班级少,教学资源不足。由于硬件限制,一学期至多招300余名钢琴学生,这对于徐汇区数以万计喜爱钢琴的老年人来说无法满足。

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在岗的多为中年教师,他们更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不愿在已有的教学习惯上加以创新。但同时,中年教师更便于和老年人沟通。教师多为聘用制,教师工资多按课时按劳分配。对教师缺乏奖励机制,老师讲到哪里算哪里,学员能接受多少是多少常常成为常态。

(三)社会层面的问题

老年大学的发展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平台,更是稳定社会经济的重要部分。目前,学校有完整的发展模式。但笔者认为,老年大学的未来不能仅依靠学校一方的力量,更需依靠社会。

除此之外,还缺少适用于老年人的钢琴教材。老年人的手指更加僵硬,身体已经开始退化,四肢不协调。如果还沿用传统的教材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不仅仅是教材,目前,教学方法也仅限于教师个人。全国需要普及针对老年人的音乐教学法,让老年人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不失演奏技能。

四、上海老年大学钢琴班发展建议

老年大学在不断的发展中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发展模式过于陈旧,并不能满足当下社会需求。笔者将提出一些拙见,仅供参考。

(一)学员勤奋学习

加强自我要求,保证练琴时间。学习一门器乐不是听听课就可以掌握的,更多的要求学生课下练习消化。如果无法保证充足的练琴时间,有进步当然是不可能的。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知识。汉明帝刘阳曾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月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能够报名老年大学钢琴班的学员们,都是转识成智的大智者,正是喜爱钢琴的梦推动着他们继续学习,有助于陶冶情操,培养艺术修养。既然学习,就应当尊重师长,谦虚学习,互相帮助,保证课堂纪律,努力学习。

(二)学校积极创新

增设多种版型。现钢琴班多为20人钢琴集体课,这种班级设置过于死板,不能满足所有学员的需求。笔者认为,学校可以开设50人大课班、20人小课班、一对一辅导或网络远程教学等,满足学员要求与市场需求。

钢琴系应定期举行教研活动,根据教学现状制定并调整符合老年人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进度,并推广至每一位老师,学校同时监督实施,随时提出意见。众所周知,老年人与青少年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与方法上截然不同,老年人思维更独立,但学习能力不如儿童。但学钢琴,就要打牢基本功,并增加学习乐理知识。为了提高老年人的学习兴趣,还要增加乐曲的比重,培养良好乐感。课堂之余,开展学校内外的交流活动及演出,为老年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展现自己,激励学员勤奋学习。还可开展钢琴讲座,内容涉及“音乐文化普及”“钢琴演奏基础”“钢琴教学法”“练琴法”等。在补充课堂教学内容缺陷的同时,促进教师继续学习,完善教学技能。

对于教师招聘,应提高准入标准,要求钢琴老师必须经过专业的音乐学院学习,具有多年钢琴教学的经验。建立严格的教师聘用考核机制,并经过专门的岗前培训,方可站上讲台。

(三)社会鼎力支持

编撰符合老年人的教材。根据老年人学习的特点编出更多专属于老年人的教材,同时配合《车尔尼》《拜厄》等传统教材学习。

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呼吁更多人关注老龄教育。调动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中更加优秀的钢琴教育资源,为老年人服务。带领老年人走入音乐厅,感受音乐的魅力。在老年大学的资金投入方面,欢迎民间资金进入,我相信未来老年大学定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兴办更多的老年学校,并将好的教学方法推广向全国。目前,老年大学已经遍布全国,但各个城市老年大学的发展存在差异。各省市的老年大学可以互相借鉴,相互发展。在上海,除老年大学以外,社区学校、老龄大学等单位也承担着老年人音乐教育的责任。以社区学院来说,上海社区学校设置以社区街道为单位,接收各年龄段的学员。课程设置同于老年大学,社区居民可以足不出户,享受丰富的社区文化教育资源。

徐匯区快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高的人口素质是教育的先决条件,再加之该老年大学紧邻上海音乐学院,优秀的教育资源同时也会影响社会教育。在学校发展的30多年里,已经帮助数万人完成钢琴梦想,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其中,实现梦想。希望本文些许建议有助于学校发展,未来的上海老年大学不断完善,同时能带动全国老龄教育共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富顺.各国高龄教育[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7.

[2]陈迪芸.上海市老年钢琴学习调查及初级教材编选[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杨佳,陈瑶.“我国老年大学发展初探”[J].成人教育,2007,7,246:23-25.

[4]张大恒.“从老有所乐到老有所为——老年大学中的钢琴教育之我见”[J].成人教育,2010,4,279:82-83.

[5]孙莉萍,雷丽丽.“上海高校老年大学发展定位及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2016,12,253:7-10.

作者简介:郭强(1994—),男,汉族,山西太原人,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作者:郭强

第2篇:上海高校老年大学发展定位及对策研究

摘 要:高等院校是老年教育重要的办学主体之一。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上海高校老年大学的发展定位也不断调整。但面对上海高校老年大学发展增速放缓的现状,政府和高校都必须积极探索高校老年大学的发展新定位和新对策,明确办学定位,改革体制机制,提高资源共享,建立利益机制,推动高校老年教育向新的阶段发展。

关键词:高校老年大学;高校老年教育;发展定位;发展对策

上海是我国高等院校自主创办老年大学、开展老年教育成果较为显著的地区之一。自复旦大学于1993年开办上海退休职工大学复旦分校起,上海高校老年教育已经走过了20余个春秋。目前,上海共有东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9所高校老年大学,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高层次老年教育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等方面发挥了极其的重要作用。

一、发展历程及定位

(一)上海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萌芽阶段(1985-1993)

1982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中发[1982]13号),我国老干部离休退休和退居二线制度正式建立。这一制度落实过程中,催生了我国各地兴建老年大学(学校)作为老年教育主要载体的发端。1983年9月,山东省委组织部和省红十字会共同创建了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会老年人大学”。其后,中央有关部门做出指示,要求各地普遍建立老年大学,掀起了兴办老年大学的第一次浪潮。1984年10月,我国第一所普通高校老年大学——由北京师范大学筹办的“北京老年大学”正式创立,标志着高校加入老年教育办学主体队伍之中。

上海是我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1986年,上海市老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开展老年教育的意见》(沪老发[86]字第2号文),提出要加强对本市老年教育的领导;同年的《上海市成人教育“七五”规划纲要》及次年市成教委、市老龄委发布的《本市老年教育情况及今后工作意见》中,均明确老年教育是成人教育的组成部分;市成教委、市老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发展本市老年教育的意见》(沪成教[92]第8号文),提出本市地区老年教育的发展任务。

从1985年4月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街道成立上海第一所老年大学,至1993年复旦大学成立上海退休职工大学复旦分校,是上海老年教育的初创探索时期,也是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虽然上海的高校没有直接参与老年教育办学,但是老年教育初创阶段所制定的政策、建立的制度和取得的成果,加上其他地方建设高校老年大学的做法和经验,为上海高校筹建老年大学、开办老年教育铺平了道路。

在这一阶段,一是确立了老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为日后高校老年大学确定了办学方向;二是确立老年教育联席会议领导制度,成为日后高校老年大学的外部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接受全市老年教育工作的统筹安排;三是上海老年大学被确立为全市老年教育的中心,为后来高校建立上海老年大学分校,接受其业务指导等奠定了基础;四是明确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发展老年教育”,成为高校举办老年教育的政策依据。

(二)上海高校老年大学的起步阶段(1993-2000)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1994年,国家十个部委联合印发《中国老龄工作七年发展纲要(1994-2000年)》,明确提出:“老年大学、老年学校是老年教育的重要形式,……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到200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条件的地(市)、县(市)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应有老年大学或老年学校,乡(镇)、街道有老年学校。”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明确“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老年教育应当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加大投入”。一系列法律政策的出台,催生了高校老年大学设立的第二次浪潮。

在上海,1994年市成教委、市老龄委印发《适应改革开放需要,进一步发展本市老年教育事业的意见》(沪老发[94]字第7号)提出“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1997年,市教委及市老龄委等12个局委联合印发《上海市老年事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沪老联发[97]第9号文),提出市——区县——居(村)委三级老年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1998年,市教委发布《上海市老年教育机构设置的暂行规定》(沪教委成[1998]55号文)发布,为老年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提供标准和依据。

上海高校系统开办老年教育也在此浪潮中初创和发展。1993年,上海退休职工大学复旦分校设立;1997年,上海师范大学成立老年大学;1999-2000年,经市教委高校退管会发动,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铁道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7所高校也设立了上海老年大学分校(上海老年大学上海铁道大学分校后更名为上海老年大学同济大学分校)。至此,上海共有9所大学设立老年大学并开办至今。

在起步阶段,除前述的办学方向、领导制度等外,上海高校老年大学在发展定位方面,一是遵循“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办学目标,开办的课程以休闲类为主;二是内部管理体制上受校党委、校行政领导,归属于高校离退休工作部门,业务上作为上海老年大学的分校,受其指导;三是主要面向本校离退休人员招生,办学规模和覆盖面小;四是高校老年大学属于高校自办、经费自筹,办学条件按《上海市老年教育机构设置暂行规定》(沪教委成[1998]55号)的要求执行。

(三)上海高校老年大学的稳步阶段(2000至今)

199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新世纪老年教育和老年教育机构的发展需求更加迫切。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中组部等5个部委《关于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通知》(2001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2001年)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年)先后颁布,老年大学办学进一步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在上海,《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沪府发[2001]35号)、市教委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老年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沪府办发[2003]34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实施老年教育实事项目的意见》(沪教委职成[2004]16号)、《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年)、《市教委、市老龄委、市财政局关于全面推进本市老年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沪教委终[2007]8号)、《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沪教委终[2011]15号)、《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2011年)、《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2016年)等政策法规陆续出台,老年教育被纳入上海市教育发展规划和终身教育体系,除延续对老年教育办学的鼓励扶持外,政策的主要落脚点是加强规范管理,细化目标要求,健全办学网络,不断采取各项措施以适应发展需要。

这一阶段,上海9所高校老年大学在全市统一的老年教育办学网络和管理体制下规范稳步发展,在发展定位方面,一是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后,办学向此目标转移;二是加强规范化建设上,在经费投入、人员配置、师资队伍、校舍设施、业务功能等方面有提升;三是办学对象上,从本校离退休人员为主,转变为面向本地区社区居民开放;四是保持办学规模稳中有增,持续提高办学质量,不断丰富办学形式和内容,电视、互联网、移动终端等现代媒体手段逐渐被应用到教学中;五是开展老年教育师资培育、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六是加强老年大学社团等学习共同体组织建设,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各类活动;七是开展老年教育理论与研究;八是参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此外,高校老年大学通过参与“上海市示范性老年大学”“上海市特色老年大学”“上海老年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上海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老年教育系统“我心中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的评选活动,也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办学水平。

二、突出问题及对策

上海城市老龄化进程居全国之首,且一直呈现加速态势。上海市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35.9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30.2%。根据上海老龄科研中心预测,到2020年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540万人。

与此相对,2015年全年上海全市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点)的老年学员人数总量约132.69万人(详见表1),约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30.4%。这一方面说明上海老年教育的覆盖面还不够广、力度还不够强;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老年教育市场的发展潜力。

2016年,上海共有普通高校64所,其中举办老年大学的仍为9所,十几年来未有增长。从高校的覆盖面来看,设立老年大学的高校绝大部分为部属高校,市属高校参与率很低。从办学布局来看,9所高校老年大学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南两个高校片区,浦东地区至今没有一所高校老年大学。可以说,相对于目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老年教育市场供给不足的情况,上海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办学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有四点:一是办学定位不明确;二是管理体制机制不配套;三是资源共享整合程度低;四是利益机制不到位。

(一)办学定位:要从“不明确”变为“明确”

目前高校老年大学虽然具有师资及教学资源雄厚、软硬件设施齐备、课程门类丰富、社会声誉好等优势,但在实际办学中仍然存在与市级、区县老年大学办学“千校一面”的情况。在办学宗旨方面,高校举办的老年大学与区县举办的老年大学没有显著差别,体现不出高校特色。在课程体系方面,除有少量体现本校特色的课程外,例如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的丝网花艺术创作、时装表演等,大部分课程与其他老年大学并无太大差异。再以老年教育师资培育为例,虽然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开办了丝网花艺术创作、时装表演等特色课程的师资班,但由于办班成本、对外宣传等原因,只能不定期开办。可见,在老年教育师资培育方面,高校也尚未起到引领作用。

根据《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高校“要继续办好现有高校老年大学。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高校开发老年教育的新课程,培养从事老年教育的高层次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积极推进高校老年大学与所在区(县)老年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规划对现有高校老年大学的重点任务做了要求,但对其在全市老年教育机构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明确。政策的模糊,配套措施的缺位,加上对自身办学定位缺乏重视,使高校老年大学的发展陷入方向不明、原地踏步的尴尬局面。

因此,一方面应当尽快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从法律政策层面加强对高校老年教育办学定位的指导,通过设定清晰、合理的定位和作用,推进高校老年大学迈向下一个发展新阶段;另一方面,高校老年大学自身要立足本校优势,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尤其是引领老年教育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共享共建优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培育老年教育师资等应当列为高校老年大学的发展重点。

(二)管理体制机制:要从“不配套”变为“配套”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老年教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03〕34号)中要求由市教委牵头,多个单位领导参加的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全市老年教育,区县、街道和乡镇也建立相应的工作小组。但对于高校主办的老年大学,文件也明确了“不改变现有的行政隶属关系,不改变现有的经费来源渠道。”当前,高校老年大学在行政隶属关系上归属高校离退休工作部门(退管会、老干部处等),虽有办学之实,但非高校下设的办学机构。

现有的高校老年大学管理体制机制,是在主要面向本校离退休人员办学时建立的,已不适应在终身教育大环境下发展的需要,一是隶属于行政部门,机构设置、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办学不配套、不健全;二是无法摆脱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束缚,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滞后;三是与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无交集,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

这就对高校老年大学提出了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一方面,老年教育办学应当实现行政剥离,形成老年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建议将高校举办的老年教育纳入本校继续教育学院进行统筹管理,不仅有利于推动老年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也符合老年教育是成人教育、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

(三)资源共享整合程度:要从“低”变为“高”

目前,高校老年大学的资源整合度低,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本校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资源共享整合度低;二是与其他老年大学的资源共享整合度低;三是与本市其他终身教育资源的共享整合度低。

高校老年教育资源与本校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资源不能有效整合,主要是由于现有的高校老年大学管理体制机制局限,造成本校终身教育资源分散,共享程度低。与其他老年大学的教育资源及其他终身教育资源共享整合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虽然高校老年大学是上海老年大学的分校,业务上受其指导,但主要以经验交流和合作开展活动为主,在合作办学、专业共建、课程互选互认等方面尚缺统筹;另一方面高校老年大学与其他老年大学、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尚未形成。

因此,要提高高校老年教育资源的共享整合,还需要顶层的设计与指导,亟需建立起一整套适用于全市各类终身教育资源共享共建的机制,并将高校老年教育纳入其中。2013年,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参与组建上海市民终身学习实践基地“服饰文化体验基地”,形成高校与社会公共教育资源的整合联动;2014年,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参与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的课程开发、资源建设、教材改革、师资培训等提升工作,首期即启动丝网花艺术创作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成功运行的资源共享共建实践,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的上述经验与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此外,老年教育“网上课堂”的发展形势十分看好,信息技术的发展加上网络、移动学习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对于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是利好形势。

(四)利益机制:要从“不到位”变为“到位”

上海对高校举办老年大学,开展老年教育一直秉承鼓励、支持的政策。市教委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老年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沪府办发[2003]34号)要求“鼓励高校采取多种形式举办面向地区的老年教育。有条件的高校,可开展老年高等学历教育,培养从事老龄工作的专门人才。”《市教委、市老龄委、市财政局关于全面推进本市老年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沪教委终[2007]8号)提出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举办老年大学。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发挥其在教学示范、教材编写、师资培训、科研指导的作用,并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提供服务。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培养老年教育专门人才的专业,或者有关专业增设老年教育的课程。”市教委《2011年上海市终身教育工作要点》提出要“鼓励普通高校设立老年教育机构,借助高校教学资源,构筑一批优秀的老年教育机构群,使老年教育适应未来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但是,与政策的支持鼓励相对,高校举办老年教育的热情并不高,除上海师范大学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外,其他高校并未将老年教育或老年大学列入发展规划;现有高校老年大学办学也以非学历教育为主,未开设学历教育。从有形利益来说,高校老年大学的办学经费由举办方高校自行筹措,但一方面高校老年大学以学费收入为主要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另一方面由于公益性的办学性质,学费十分低廉。从无形利益来说,老年大学办得好不好,不会列入高校的考核评价指标;若出现事故,则又对高校造成负面影响。无论从有形还是无形利益来说,高校老年大学的利益机制都是缺失的。因此,高校老年大学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良性的利益机制,包括效益机制、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这就需要从政府层面自上而下地推动。

三、结语

上海高校举办老年大学虽起步晚、增数缓,但起点高,依托高校扎实丰富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及办学经验,使其老年教育办学的规范化、现代化水平较高。经过20多年的稳固发展,上海9所老年大学取得了一系列办学成就,为上海老年教育、终身教育发展贡献力量,为上海百万老龄市民谋取福祉。但是,面对多年来上海未有新的高校申办老年大学,现有的老年大学也裹足不前的现状,政府和高校都必须积极探索符合高校老年大学发展需求及特点的转型之路,科学定位、深化改革,推动上海高校的老年教育向新的阶段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地区老年教育大事记》编撰工作小组.上海老龄史料(第二册):第二部分上海市地区老年教育大事记[E B/O L].上海市老年学学会.http://www.shanghaigss.org.cn/news_view. asp?newsid=5990,2009-4-17.

[2]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统计局.2015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EB/OL].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http://www.shrca.org.cn/5764.html,2016-7-20.

[3]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统计局.2015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发展信息发布会[EB/OL].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http://www.shrca.org.cn/5763.html,2016-3-30.

[4]张娟娟.高等院校举办老年大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9.

作者:孙莉萍 雷丽丽

第3篇:老年大学专业及课程设置

语言文学教研室:英语

其它语种 普通话

旅游文化

文学与创作与欣赏 国学入门 诗词

历史

古典文学欣赏

文化艺术教研室:

(1)书画摄影类:

楷书

行书

篆书 草书

隶书

硬笔行书

山水画

花鸟画 工笔画

综合美术

摄影

摄影创作 数码摄影

(2)舞蹈表演类:

交谊舞

广场舞

民族舞

秧歌 艺术健身舞

其他舞蹈

(3)音乐戏曲类:

秦腔唱腔 秦腔表演

眉胡 陇剧 其他剧种 戏曲形体

模特形体

时装表演 歌咏

声乐

外语歌咏

钢琴

电子琴

二胡 板胡 笛子口琴 其他乐器

医学保健教研室:

医学保健 中医基础 中医保健 老年伤科

食疗与营养

全身按摩 手部按摩 足部按摩 老年心理学 养生保健

计算机应用教研室:

电脑初级教程

无纸化办公 常用软件 网上生活

电脑多媒体

电子阅读 数码相机及后期处理 体育健身教研室:

太极拳

太极剑 佛尘等

球类 棋类 其他器械类 其他徒手运动

综合应用教研室:

烹调

面点

根雕 花卉养殖

仪表与插花

工艺制作 股票知识 法律知识 孙辈养育与心理培育

第4篇:上海远程老年大学xx居委收视点职责与制度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xx居委收视点

班主任职责

一、收视点要有班主任(居委老龄干部)负责选定辅导员和班长,落实辅导员,班长工作职责和学员守则。

二、收视点的辅导,请辅导员辅导时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根据课程内容,结合时事形势,联系小区实际情况,为推进小区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三、开学有要求:组织开学典礼并请单位负责人动员讲话提要求。

四、学员有名册:凡报名参加集体和分散收视的学员均要登记造册。

五、做好学员报名登记工作、为学员购买上海远程老年大学课程教材。

六、学习情况有统计,期末有复习检查及交流。

七、全勤有奖励:坚持参加学习的可发给奖品以资鼓励。

八、优秀有表彰:出全勤,学习认真,收获较大可评为优秀学员。

九、结业有小结:在学员交流基础上请辅导员写出小结{基本情况,学习收获,存在问题,改进意见与建议}。

十、资料有汇编:每学期末将上述若干项有关资料汇编成册。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xx居委收视点

辅导员工作职责

一、热爱老年教育事业,关心与尊重学员,经常听取学员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

二、辅导员每年每学期应有辅导活动计划。

三、根据上海远程老年大学课程教学和老年学员的特点,不断补充学习内容,贯彻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情趣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备课,提高辅导效果。

四、重视思想教育,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中,不断提高收视学员素质。

五、本课程结业时,辅导员应结合学科特点和学员出勤情况,及时组织评定优秀学员,并填写“收视学习情况统计表”。

六、准时到校辅导,如因故不能到校的,必须提前一周通知班主任,以便妥善安排辅导工作。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xx居委收视点

班长职责

一、协助班主任组织学员参加学习,配合辅导员做好收视组织工作。

二、提前5分钟进教室,每次收视前做好学员出勤情况记录。

三、提示下课上课时间与内容,开关电视机,上课结束后,把教室的窗户、电灯关好。

四、缺课有访谈:了解学员缺课原因,班长对请假学员进行辅导。

五、班长因故不能来校上课,应在两天前通知班主任,以便临时指定其他同学代理工作。

六、收视结束后结合实际组织讨论,交流学习感想与体会,并将学员的意见与建议反馈给辅导员和班主任。

七、学期末做好学员学习情况统计汇总工作。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xx居委

收视点管理制度

一、收视点在单位党支部的领导下,根据上海远程老年大学的课程安排,遵循“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原则,认真做好收视点的相关工作。

二、热情接待,欢迎老年学员参加收视活动;加强上海远程老年大学收视点的组织管理工作;经常开展学习讨论、交流,使老年学员学以致用,学有收获,展示老年人的风采。

三、严格遵守收视活动时间;爱护公物,搞好环境卫生,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四、除组织好每周二上海远程老年大学课程的收看外,还可根据本小区的实际情况,开设适合老年人需求的各类课程。

五、保障参加收视活动的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合老年人的有益活动。

六、认真做好每学期优秀学员评比和收视活动小结工作,做好收视点总结工作。

七、组织学员登记“上海老年人学习网”,学习网上视频课程的课程内容。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xx居委收视点

学员奖励制度

一、评选时间:半年评比一次优秀学员。

二、遵守《学员守则》,收视出勤率为全勤。

三、学习认真,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四、学习成绩突出,有学习心得,得到辅导员、班主任和班长的一致好评。

五、学期结束,召开总结表彰会,表彰优秀学员,向优秀学员颁发奖状和奖品。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xx居委收视点

学 员 守 则

一、关心国家大事,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勤奋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做到学有所得,不断提高。

三、尊师敬老,团结互助,相互谦让,相互学习,关心集体,乐为集体做好事。

四、爱护公共财物,保持收视点环境卫生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室内禁止吸烟,争创“无烟”收视点。

五、每次上课请学员提前5分钟进教室,为维护课堂教学秩序,进入教室应关闭手机或调至静音档。

六、遵守收视点各种规章制度及课堂纪律,按时到点收视。如不能按时参加要提前一天向班长请假,由班长作好考勤记录。请假的学员周四在家中自觉收看重播课程。

七、对缺课学员,班主任、辅导员、班长分别做好关心和必要的上门补课工作。

第5篇:上海交通大学DBA课程高级研修上海班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DBA课程高级研修上海班

精选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方向的核心课程,聚焦中国企业的领导者,通过以“发展、竞争、突破、管理、资本”五个最核心的战略决策方向,帮助企业领导人员掌握企业发展方向的脉搏,布局企业做大做强的格局,让企业在市场迷局中沿着清晰的发展路线正确前进。

上海交通大学DBA课程高级研修班,始终以“求真务实”的教学宗旨,坚持以“授人以渔”为神圣责任,邀请来自上海交大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等多家中国第一流学府的首席教授,以及国家级资政专家组成豪华授课团队,代表中国最高级的教学水平,采用零距离小班授课、研讨互动的教学方式,帮助企业领导人员掌握大势、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上海交通大学DBA课程高级研修班的课程得到欧洲排名第九位的UBI(UNITED BUSINESS INSTITUTES比利时联合商学院)之认可,学员的学时与学分均可得到UBI的承认,从而在撰写相关的博士论文之后,获得由UBI颁发的管理学博士学位。

一、DBA的使命:掌控宏观大势,成就永恒基业。

二、培训目标:

以战略管理为核心研修方向的管理学博士课程,秉承商学院案例教学的宗旨,师从中国大师级教授团队,从竞争战略、管理战略、发展战略、突破战略、资本战略五个方面对企业运营的大战略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领导人员建立完整的战略思想体系,成就永恒基业。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三、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四、上海交通大学DBA高级研修班学员收益:

1、拥有智慧---师从名家,提升境界

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第一流学府顶级专家教授,以及国家级智囊团队,代表中国南北最高学府风格,传授最精彩理念,提供最前沿战略解决方案。师从这样的名家,可以帮助企业家提升自己的境界,洞悉大势,科学决策,领先市场,少走弯路。

案例教学是商学院的灵魂,但在DBA的课堂上,我们更强调学员与大师级教授之间的研究及讨论。教授是“师”,学员是“帅”,师与帅之间思想碰撞的火花才是巨大的收获。这就是博士课程与其它研修课程之间最大的区别。

2、拥有机缘---结识好友,创造商机

人的交往层面越高,活动半径就越大,整合能力就越强。除了求学提升,企业家在同学中将结交更多好友,思想的交流将促进同学友情,资源的整合将创造无限商机。

3、拥有人脉---搭建平台,共享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DBA及CMBA项目组在专用网站建设的“商务通”平台,供所有学员共享。学员可以在近2000名历届学友资料中,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搜索,并由“学员事业发展中心”的老师提供服务,帮助与历届学友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从而突破传统同学会的形式主义,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人脉贯通。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五、报名资格:

须满足以下招生条件之一:

具有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八年以上工作经验; 具有MBA课程研修基础,或相关MBA学习经历;

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并担任董事长、总裁、总经理或其他高层管理职务的人员;

六、课程设置:

上海交通大学DBA课程高级研修班核心课程设置四大模块九门课程,并附加三门选修课程。(注:课程内容和师资简介见附件) 模 块

1、发展战略---中国市场经济新形势与企业发展战略对策

2、竞争战略---从孙子兵法看企业竞争战略

3、突破战略---中国企业的生长周期与成长极限的突破

4、管理战略---企业基业常青的管理战略

5、资本战略---股权投资战略与上市融资战略

6、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经济的定位分析

7、决策者的战略思维与商道智慧

8、决策者的领导哲学与政治情商

9、沙盘推演---战略决策实战演练

10、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分析

11、品牌战略与品牌管理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12、儒、道、禅与管理思想

七、学习时间及安排:

每月授课一次,利用双休日授课,如课程安排有变化,以实际安排为准。

八、上课地点:上海交通大学本部。

九、学费标准:

DBA课程班学费32000元,杂费3000元(含教材讲义费、茶点费、餐费)。 研讨会、游学考察活动费自理。

申请比利时联合商学院(UBI)博士学位细则参阅下文第十二条。

十、权威证书:学员在通过所有考核后可获由上海交通大学颁发的《上海交通大学DBA课程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

十一、学员享受增值服务:

1、每位学员做为交大校友都将建立学员档案,结业后连续服务。

2、成立同学会,在结业后定期组织同学会专题活动,与历届学友交流,为不同背景的企业领导人创造相互合作的机会,打造事业发展的坚实人脉基础。

3、学员有资格享用DBA/CMBA“商务通”平台,通过检索平台上的历届学友资料,在广泛的行业、地域中迅速锁定意向合作对象,由DBA/CMBA项目组商务专员帮助您与历届学友面对面沟通,大幅度降低商务成本,提高成功率。

4、学员在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的DBA结业证书后,可通过学分转移和相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关考核申请比利时联合商学院(UBI)的企业管理博士学位(DBA)证书,为自己的学习生涯增添光彩。

十二、博士学位申请及学位论文撰写:

1、在DBA课程高级研修班开学之后,学生即须按照要求向UBI办理博士学位注册申请手续,并缴纳注册费人民币3000元。待注册完成后,再缴纳学费人民币90000元。

2、在DBA课程高级研修班开学后三个月,将同步进行论文撰写的辅导工作。具体分组及导师的选择将在班主任的安排下实施。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将安排多次面授及讨论工作。

3、论文撰写原则上应该在9个月内完成。完成之后,将按照UBI的要求在中国进行论文答辩,具体答辩时间另行安排。通过答辩之后,所有同学可以安排在2012年6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UBI总部参加盛大的毕业典礼,同时获得UBI的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上海交通大学DBA课程高级研修上海班

联系部门:研招办

联系电话:010-82449881

第6篇:上海大学课程免考勤、免修管理办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能灵活地利用其学习时间,安排学习计划,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学校决定对成绩优秀、学有专长的学生,或重新取得学籍的学生,实行课程免考勤、免修制度,具体管理办法如下:

一、免考勤

1.免考勤是指学生选定某课程后,根据本人的学习能力和需要,可不定时地参加该课程的听课,但必须参加期末的统一考试。

2.申请条件:

(1)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2)在前一学期考试中各科成绩平均绩点不低于3.3,或平均绩点排序在同届本专业学生中列前10%,或跨多个学期课程的单科成绩绩点在前一学期考试中不低于4.0;

(3)在一学期内免考勤课程门数不超过三门。

3.申请程序:

(1)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内,学生提出免考勤申请,填写《上海大学课程免考勤申请表》(见附件一);

(2)学生所在学院进行资格审核;

(3)任课教师签署认定意见;

(4)学生所在学院教学院长审批后,向学生发放《上海大学学生免考勤许可证》(见附件二)。申请回执联由学生于第二周周末前交任课教师;

(5)学生所在学院将获准“免考勤”学生名单按课程分类汇总后送教务处备案(《上海大学免考勤汇总表》见附件三)。

4.学生必须按课程大纲要求完成作业、实验(实习),作好自学笔记,并按时参加课程的期末统一考试。学生应与任课教师保持联系,经常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应对免考勤课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指导,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展。

二、免修

1.免修是指学生通过自学确已掌握某课程内容[大学英语水平达到学校对国家大学英语考试要求的免修考试标准]或重新取得学籍前,曾修读过某课程并通过考试,可申请参加免修考试,成绩合格后直接取得相应课程学分。

2.申请程序:

(1)学生提出免修申请,填写《上海大学课程免修申请表》(见附件

四),并提交自学笔记、作业等足以证明已经完成自学内容的材料,或曾修读课程的有效成绩证明;

(2)学生所在学院签署认可意见;

(3)开课学院审核提交材料,组织免修考试;

(4)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开课学院教学院长认定后给予该课程学分; 凡在入学后两年内,英语水平达到学校对国家大学英语考试要求免修免考试标准的学生,其大学英语未修课程可直接认定为免修。

3.成绩登录

(1)成绩大表中,免修课程以“免修”字样登录;

(2)参评奖学金时,免修课程按3.7学分绩点计算。

三、免考勤、免修收费

1.免考勤课程按所免课程学分收费标准全额收取学费;

2.免修课程按所免课程学分收费标准减半收取学费。

四、不得申请免考勤、免修的课程(环节)

1.德育、体育、实验类课程;

2.实践性教学环节、各类课程中的实验性环节(凡专业性实习,已达到同类工种二级技工以上水平者,可申请免修)。

附件一:《上海大学课程免考勤申请表》

附件二:《上海大学学生免考勤许可证》

附件三:《上海大学免考勤汇总表》附件四:《上海大学课程免修申请表》

第7篇: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说明-上海开放大学

上海开放大学《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上海开放大学本科(专科起点)软件工程(信息服务)专业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2014年2月审定)

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课程4学分,课程学时数64(含实验学时20)。

课程主要介绍与软件测试相关的概念、方法与工具。内容涉及测试基本概念、测试过程模型与策略、基本测试技术(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技术)、分阶段的测试方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面向对象测试方法、专用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工具的使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软件测试的现状与挑战,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与测试流程,同时基本掌握测试用例设计、测试工具的使用等技术。

二、 先修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无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软件测试基础知识(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掌握软件测试的含义 2. 掌握终止软件测试的因素

3. 掌握软件测试的分类(按照不同维度如何划分软件测试的类型) 4. 理解软件质量的含义以及软件质量保证与软件测试的区别 5. 理解软件测试学科的发展历史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6. 理解软件测试的原则

7. 了解软件测试的必要性和目的

二、教学要点

1.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2. 软件测试的原则 3. 软件测试的分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软件测试的含义及分类 第二章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与标准(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掌握V、W、H、X软件测试过程模型的特征,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2. 理解软件测试标准(以ISO/IEC 29119为主)的内容以及实施方式 3. 理解软件测试规范 4. 理解TMap测试体系

上海开放大学《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5. 了解软件测试过程改进模型(TMM、TPI、CTP、STEP)的实际用途,以及各种测试改进模型的内容。

二、教学要点

1. V、W、H、X软件测试模型 2. 软件测试标准与规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V、W、H、X模型的特征与优缺点 第三章 静态测试技术(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掌握代码走查的含义与过程

2. 理解静态测试的原则,静态测试的方法分类 3. 理解代码检查与技术评审的含义与基本内容

4. 了解静态测试的含义,静态测试技术与动态测试技术的区别

二、教学要点

1. 静态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 2. 代码走查的含义与过程 3. 正式技术评审的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代码走查的含义与过程

第四章 黑盒测试方法(8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掌握黑盒测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因果图法、基于判定表等黑盒测试方法 3. 理解错误推测法、基于场景的测试、正交实验法等黑盒测试方法 4. 了解黑盒测试方法的选择策略

二、教学要点

1. 黑盒测试基本概念 2. 等价类划分法 3. 边界值分析法 4. 因果图法 5. 判定表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2. 因果图法、判定表法 难点:

1. 使用各种测试方法设计黑盒测试用例 第五章 白盒测试方法(8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掌握白盒测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逻辑覆盖、基本路径覆盖白盒测试方法

3. 理解其他白盒测试方法(循环测试、数据流测试、变异测试、域测试、Z路径覆盖)

上海开放大学《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的内容及其对逻辑覆盖测试的补充 4. 了解白盒测试方法的选择策略

二、教学要点

1. 白盒测试基本概念 2. 逻辑覆盖测试 3. 基本路径测试

4. 开源白盒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逻辑覆盖测试的各种覆盖准则的含义及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2. 基本路径的概念、程序环路复杂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基本路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难点:

1. 使用各种测试方法设计白盒测试用例 2. 使用工具执行测试用例 第六章 单元测试(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掌握单元测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使用使用xUnit测试框架进行单元测试的基本过程 3. 掌握JUnit、JMock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教学要点

1. 单元测试基本概念、目标与任务

2. 驱动程序与桩程序的概念以及构造方法 3. xUnit测试框架 4. Junit及其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使用Junit与Jmock搭建单元测试环境 2. 编写、执行单元测试用例

第七章 集成测试(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掌握集成测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集成测试的方法与策略 3. 理解回归测试的目的与过程 4. 了解持续集成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要点

1. 集成测试的概念、测试环境与基本过程 2. 集成测试的策略及各自的优缺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集成测试的不同策略(大爆炸、自顶向下、自底向上、三明治集成) 第八章 系统测试(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掌握系统测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容量测试、负载测试的概念

上海开放大学《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3. 掌握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4. 理解系统测试的测试环境以及测试对象

二、教学要点

1. 系统测试的基本概念、测试环境与基本过程 2. 功能测试

3. 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容量测试以及负载测试 4. 系统测试工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负载测试的策略

2. 性能测试、压力测试与容量测试的目标、相同点与不同点

3. 性能测试工具(JMeter)的测试用例设计、执行脚本录制与执行测试用例 第九章 验收测试方法(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掌握验收测试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2. 掌握α测试与β测试的基本概念

3. 了解验收测试的必要性,验收测试的标准

二、教学要点

1. 验收测试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2. α测试与β测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α测试与β测试的基本概念、相同点与不同点

第十章 面向对象测试(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掌握面向对象测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面向对象的测试模型以及面向对象测试的分类 3. 掌握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方法 4. 理解面向对象测试的模型与过程

5. 了解基于缺陷、基于类层次划分、基于类行为模型的面向对象测试方法的概念

二、教学要点

1. 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方法 2. 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方法 3. 面向对象的系统测试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面向对象测试中一般类的不同类型(非模态类、单模态类、准模态类、模态类的概念)

2. 针对一般类的单元测试方法

3. 针对特殊类(抽象类、泛型类)的单元测试方法与原则 第十一章 专用应用系统测试(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掌握数据库测试的测试目标与测试过程 2. 掌握Web应用系统测试的实施过程

3. 理解GUI测试的基本概念、测试原则与测试内容

上海开放大学《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二、教学要点

1. 数据库测试

2. Web应用系统测试 3. GUI测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Web应用系统的功能性与性能测试 2. 数据库的功能性与性能测试 3. 数据库测试的典型场景

第十二章 软件测试管理(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掌握测试缺陷管理的基本概念,缺陷程度的划分,软件缺陷的度量方式

2. 理解测试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角色与实施步骤,常用的配置管理工具及其能力

3. 了解测试计划的制定、测试工作量的估算方法,测试团队的组织模式与原则,测试过程监控的实施方式,测试文档的类型及各自应包含的内容

二、教学要点

1. 缺陷管理 2. 测试配置管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缺陷管理的基本概念 2. 测试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三部分 课程实践

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由四个课程实验组成,共计20学时,具体包括: 实验

一、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用例设计(8学时)

要求:给定待测软件的需求描述和程序流程,利用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判定表等方法设计黑盒测试用例,利用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等方法设计白盒测试用例,并撰写测试用例设计文档。

实验

二、Java程序单元测试(4学时)

要求:掌握利用Junit和Jmock进行Java程序单元测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实验

三、Web应用系统功能测试(4学时)

要求:使用开源Web功能测试工具MaxQ对给定Web应用系统进行功能测试。

实验

四、Web应用系统性能测试(4学时)

要求:使用开源Web性能测试工具JMeter和录制脚本工具Badboy对给定Web应用系统进行性能测试。

第8篇:上海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语音》

一、 课程基本信息

授课对象: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一年级学生 课程类别:必修课 周课时数:2 上课周数:18 总学时:36 考试方式:笔试和口试结合

二、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英语语音课程是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对象是英语专业一年级新生,开设的时间是一学期,是培养学生良好发音的基础学科,为必修考试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语音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听辨、模仿等训练,使学生了解英语语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正确、标准的英语发音,学会使用自然得体的语音语调表达思想,以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正确的语音语调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并且语音能力直接影响到听力和口语的提高。因此语音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正常的语流中学习英语的发音,使学生能操一口流利顺畅、清晰易懂、交际自如的英语,通过语音学习学会交际。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采用《英语语调的结构、功能及应用》(卜友红编著)和《英语语音

1 教程》(王桂珍主编),教学内容基本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实施。内容主要包括:44个音素的发音,词重音,句重音,强读与弱读。学生应掌握下列知识和技能: 1.了解音素、音位变体、宽式标音和窄式标音、最小对立对、互补分布等基本概念;

2.掌握英语44个音素的发音;

3.了解英语的音节结构,掌握不同音素组合的发音;

4.正确的把握词与词之间的过渡,使同一意群的词连贯、流畅地连接在一起; 5.掌握每个多音节词的重音模式;熟悉并会使用单词的强读式与弱读式; 6.正确地把握句子重音;掌握正确的话语节奏规律;

7.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调;最重要的是,通过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达到交际的目的。

8.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正确地把握重音、话语节奏规律及语调,也就是说,如何通过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达到交际的目的,形成自然流畅的语流,养成良好的口语习惯。

四、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

语音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因此本课程采用的方法是进,讲授,举例,领读,课堂实践注重听说齐头并进。

练习形式:每单元的练习都从音的听辨入手,使学生在正确辨音的基础上开口练习。口语练习以朗读和模仿为主,从简单的单词、句子的朗读到对话、段落的模

2 仿直至较为复杂的、置于自然语言环境中的模仿。

练习内容:每单元的练习都从该单元的重点语音练习项目开始,帮助学生提高听音、辨音的能力和对不同的音、重音、节奏和语调的觉察力。为了使学生能将所学得的知识自然、得体地使用出来,本教程每个单元都围绕着某个特定的语言功能展开听与说的练习,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自然得体地进行会话。

教学进度:本课程共含18单元,每单元2课时,共用36课时完成。

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如下(注:可按教学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Unit 1 The Description of speech sound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要点:Basic concepts in Phonetics 教学内容:

1. Outline of the course 2.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3. Main features of phonetics 4. Physiology of pronunciation 5. Phonetic transcription 6. Phoneme and allophone

3 7. Phonemic contrast,minimal pair and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考核要求:

To remember and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Unit 2 Vowels in English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要点:

1. To know the three ways of describing a pure vowel.

2. To get familiarized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pure vowels and diphthongs according to the vowel chart.

3. To kn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pure vowels and diphthongs. 4. To pronounce the vowels correctly.

教学内容:

1. Three ways of classifying or a pure vowel (1) The height of the tongue (high, mid, low) (2) The location of the tongue (front, central, back) (3) The posture of the lips (rounded or unrounded) 2. Description of the twelve pure vowels according to the chart in the textbook: /i:/ /ɪ/ /e/ /æ/ /ɑː/ /ɒ/ /ɔ:/ /ʊ/ /u:/ /ɜ:/ /ə/ /ʌ/ 3. To conside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phthongs and to describe them in terms

4 of a movement (or ‘glide’) from one vowel position to another.

4. To design a variety of classroom activities for focusing on diphthongs in the classroom. 5. To have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recorded by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and try to get the sounds in focus correct in their pronunciation.

考核要求:

1. To know the three ways of describing a pure vowel.

2. To get familiarized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pure vowels and diphthongs according to the vowel chart.

3. To kn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pure vowels and diphthongs. 4. To pronounce the vowels correctly.

Unit 3 Consonants in English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要点:

1. To know the three ways of dividing consonants. 2. To be familiarized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a consonant. 3. To know the three stages of a complete plosion. 4. To pronounce the consonants correctly. 5. To teach students some skills in articulating the consonant clusters and other difficult sounds.

5 6. To raise the students awareness that Chinese has very few consonant clusters.

教学内容:

1. Three ways of dividing consonants (1) the places of articulation (2) the manners of articulation (3) the state of the vocal cords

2. Three stages of a complete plosion /p/ /b/ /t/ /d/ /k/ /g/

(1) the closure/closing (2) the stop/compression (3) the release/explosion

3. Incomplete plosion 4. Fricatives and Affricates /f/ /v/ /θ/ /ð/ /s/ /z/ /ʃ/ /ʒ/ /h/ 5. Nasals, Approximants and Lateral /m/ /n/ /ŋ/ /w/ /r/ /j/ /l/

考核要求:

1.To know the three ways of dividing consonants. 2.To be familiarized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a consonant. 3.To know the three stages of a complete plosive. 4.To pronounce the consonants correctly.

/ʧ/ /ʤ/ 5.To know the common forms of consonant clusters. 6.To pronounce the consonant clusters correctly and avoid squashing any vowels in between.

Unit 4 Word Stress & Sentence Stress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点:

1. The definition of stress 2. Two kinds of stress: word stress and sentence stress

教学内容: 1. Word stress

1) The definition of stress 2) Word stress: primary stress, secondary stress and zero stress 3) Stress vs. unstress in terms of loudness, pitch, vowel quality

2. Sentence stress

1) The definition of sentence stress 2) Words usually stressed in a sentence 3) Words usually unstressed in a sentence

考核要求:

7 1. Definition of stress 2. Degrees of word stress 3. Word stress; to get word stress correctly 4. Sentence stress: to know which words are usually stressed in a sentence

Unit 5 Weakening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点:

1. The strong and weak forms of the functional words 2.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weak forms

教学内容:

1.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weak forms of the words 2. The strong and weak forms of the functional words 3. The practice of the weak forms

考核要求:

1. To know the strong and weak forms of the functional words. 2. To know the most frequently reduced weak forms. 3. To pronounce the weak forms correctly.

Unit 6 Rhythm (I)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要点:

1.To raise students’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stress in English through clearly patterned rhythm in speech. 2.To perceiv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hythmic pattern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acquire more rhythmic and fluent speech in oral communication.

教学内容:

1. Stress-timed rhythm vs. syllable-timed rhythm 2. Metric foot in English poetry 3. Rhythm and music 4. Work on rhythms 5. Rhythm-group 6. Rhythmic structure 7. Division of rhythmic group 8. Work on rhythmic patterns

考核要求:

1. Get the students know what the rhythm is in English speech. 2. Get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rhythmic structure. 3. Let the students practise common rhythmic patterns.

9 4. Help the students to read nursery rhymes, sentences, paragraphs rhythmically. 5. Ask students to read nursery rhymes, jazz chants, phrases, sentences and passages rhythmically. 6. Let them work in pairs. First mark the rhythmic stress, and then read the passages.

Unit 7 Liaison (Linking)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点:

7. The definition of linking 8. The different speech flow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9. Types of linking 10. The practice of linking

教学内容: 1. Definition 2. The different speech flow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3. Types of linking: 1) Liaison: consonant + vowel 2) Hiatus: vowel + vowel: [j]-glide and [w]-glide 3) Linking [r] 4) Intrusive [r] 5) Practice of linking 2学时

10 a) Give students sentences and ask them to ease the transition between words. b) Give students a passage and ask them to mark the word boundaries where linking is likely to occur, and then read the passage aloud.

考核要求:

1. To know the different types of linking. 2. To read phrases, sentences and passages fluently.

Unit 8 Assimilation & Elision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要点:

1.The definition of assimilation and elision 2.Kinds of assimilation and elision 3.The practice of assimilation and elision

教学内容:

1. The definition of assimilation and elision 2. Kinds of assimilation 1) Direction of change 2) Assimilation of voicing

3) Assimilation of place of articulation 4) Assimilation of manner of articulation

11 5) Coalescence of place and manner of articulation 3. Rules of elision

考核要求:

1. The definition of assimilation and elision

2. The different kinds of assimilation and rules of elision

3. The ability to find out the assimilated words in connected speech and read it naturally and fluently

Unit 9 Intonation

教学时数:8 学时 教学要点:

1. Definition of intonation 2. Forms of English intonation 3. Types of tones 4. Functions of intonation 5. Application of intonation

教学内容: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Intonation

2学时

12 1. The definition of intonation 2. Tone language vs. intonation language 3. Intonation group 4. Transcription conventions 5. Components of intonation group

Nuclear tone 2学时 1) Kinetic Tones 2) Tone I

Falling (high fall and low fall) 3) Tone II Rising (high rise and low rise) 4) Tone III Falling-Rising 5) Tone IV Rising-Falling

The Functions of Intonation and Nucleus placement

2学时 1. The semantic function of intonation 2. The attitudinal function of intonation 3.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intonation 4. The accentual function of intonation 5. Nucleus placement

1) Broad focus 2) Narrow focus 3) Information focus: new information vs. old information

13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intonation

2 学时

1. Basic meanings of the kinetic tones in English 2. Intonation and sentence types 3. Tone unit division and syntactic boundaries 4. Application of intonation to oral communication

考核要求:

1.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intonation 2. To know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ones 3. To master the functions of intonation 4. To apply the intonation to oral communication

Chapter 10 General Revision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要点: General revision:

1. Basic concepts of the theoretic knowledge offered in class. 2. Written part of the revision: 1 & 2 3. Oral part of the revision: Oral practice

教学内容:

1. To review what has been presented, produced and discussed in class.

14 2. To review the written part which cmprises a number of tasks relevant to each lecture for individual study and reflection, or for discussion and revision in class. 3. To ask students work in pairs and try to find the answer to each task. 4. To offer an answer key after class.

5. To ask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oral part for focusing on phonemes, stress, rhythm, intonation and connected speech.

考核要求:

1.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phonetic theories. 2. To have a better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3. To apply what has been learned to oral communication as natural and fluently as possible.

三、课程教材

1. Baker, A. Ship or Sheep?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 1981. 2. 卜友红,《英语语调的结构、功能及应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3.王桂珍,《英语语音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四、主要参考书目

Brazil, D. Discourse Intonation [M]. 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Birmingham: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1975.

15 Catford, J C. Fundamental Problems in Phonetics [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77. Celce-Murcia M, Briton D, Goodwin J. Teaching Pronunciation: A Reference for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Cruttenden, A. Gimson’s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M]. 6th e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Crystal, D. 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M]. London: Blackwell. 1985. Gimson, A. C.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M]. 4th ed.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9. Halliday, M. A. K. Intonation and Grammar in British English [M]. New York: The Hague Mouton. 1967. Hudson, R. A, Holloway A F. Variation in London English [M]. Mimeo, Dept. of Phonetics and Linguistics,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1977. Jones, D.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 [M]. 1st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7.

Jones, D.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 [M]. 13th ed. London: Dent. 1967. Jones, D. (Revised and Edited by Gimson A C). Everyman’s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 [M]. 14th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Jones, D.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 [M]. 17th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O’Connor, J D. Phonetics [M].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3. Ramsaran, S. Studies in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M]. London: Routledge. 1990.

16 Roach, P. 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A Practical Course [M]. 2nd e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Roach, P. Phonetics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3. Wells, J C. Accents of Englis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Yule, G, Hoffman P, Damico J. Paying Attention to Pronunciation: The Role of Self-monitoring in Perception [J]. TESOL Quarterly. 1987. 蔡龙权. 大学生英语口语训练[M]. 上海: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3. 宋学东. 论交际能力中的语音能力价值[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2. 汪文珍. 英语语音[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张凤桐. 英国英语语音学和音系学[M]. 四川: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张冠林. 大学一年级英语语音练习手册[M]. 四川: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周考成. 英语语音学引论[M]. 四川: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17

上一篇: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下一篇:生活中的科学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