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控制网质量控制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基于城市的GIS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是数字地球化的重要内容,随着GIS的应用日益广泛,采用GIS构建数字城市,对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于数字城市GIS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进行探讨,分析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要点。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城市控制网质量控制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城市控制网质量控制论文 篇1:

城市GPS控制网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手段也不断升级。其中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目前和将来最行之有效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之一,因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实时性和精确性的定位导航功能,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控制测量之中。而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就是基础中的基础,其能够保证获得精确的计算数据,所以如何进行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将会直接决定测量和控制结果的精确性,从而决定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和精确性。文章将分析我国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并提出适当的解决和优化方法,和一些切实可用的操作技术,为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GPS控制网;测量;控制技术

一、概述

(一)GPS控制网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的意义

GPS全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自诞生以来,就因其具有的精度高、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程施工控制测量工作中,尤其在各种等级精度的城市控制测量中得到了广泛而且深入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如何进行城市GPS控制测量的质量控制,将会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精度,为了保证城市GPS控制测量的质量和精度,必须研究质量控制相关技术,并制定一套质量控制措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到有理可循,为实现高精度的控制测量提供切实可信的理论依据。

(二)GPS控制网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的内容

GPS测量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对作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对作业结果的分析论证。GPS控制网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将从测量外业、内业和对结果的可靠性分析这三个方面出发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出一套可信度高、可用性强的质量控制措施。

(三)GPS控制网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思路

此次研究的思路为:首先对数字城市建设进行了相关探索,《谈数字城市建设》一文中指出:数字城市建设是构建数字中国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即将我国城市建设成为互联互通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网络,为城市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以及市民生活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地理信息服务,最终实现全国“一张图、一个网、一个平台”的构想。其次对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得出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具有观测效率高、定位准确性高、操作简单的特点;GPS技术在控制城市建设中、房地产工程和地籍测绘中都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最后对城市GPS控制测量中的技术标准、测量等级、内外业施测的质量控制方法、平差分析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技术。

二、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应用现状及已有研究成果

(一)我国城市GPS控制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积极发展航空航天事业,自1974年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轨道以来至今我国已成功发射了几十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为空间测量技术和城市GPS控制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80年代初期,我国一些院校和科研单位已经开始研究GPS技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我国的测绘工作者在GPS定位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80年代中期,我国引入GPS接收机,开始将GPS应用到各个领域。与此同时,我国也着手研究建立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在城市GPS控制网施测方面,利用GPS技术开展国际联测,建立全球大地控制网,提供高精度的地心坐标,测定大地水准面。近几年,我国已经建成了北京、上海、武汉、拉萨西安、乌鲁木齐等永久性的GPS跟踪站,进行对GPS卫星的精密定轨,为高精度的GPS定位测量提供观测数据和精密星历服务。

(二)我国城市GPS控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使用的GPS控制网是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该控制网由国家测绘局布设的高精度GPS A、B级网,总参测绘局布设的GPS一、二级网,中国地震局、总参测绘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共建的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组成。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整合了上述三个大型的、有重要影响力的GPS观测网的成果,共2609个点。通过联合处理将其归于一个坐标参考框架,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体系,可满足现代测量技术对地心坐标的需求,同时为建立我国新一代的地心坐标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是1992年建设部规划部成立“全国城市测量GPS应用研究中心”,在之后的时间里GPS测量技术在城市测量和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完成了全国各大城市首级GPS控制网和工程GPS控制网的布设任务,提高了原有城市控制网的精度,更新了城市坐标系统,为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和城市深化改革提供可靠的、准确的资料和数据支持。

(三)我国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城市GPS控制网发展迅速,但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技术标准不规范、专业等级划分不明确、硬件设施跟不上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影响测量精度和准确性,需要研究人员加以重视,提出解决方案。

三、城市GPS控制网质量控制技术理论分析

(一)精度设计

根据城市GPS控制网相邻各点之间的基线长度精度计算公式计算可得城市各级GPS控制网的固定误差、比例误差和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其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如下表所示:

(二)外业施测技术改进

外业工作首先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原则:(1)在各控制点之间设置相同次数的测站;(2)对相距较远的高等级已测点进行联测;(3)优先测量距离较近的控制点,并且按照最短距离原则迁站;(4)各控制点的每次重复设站不能使用相同的接收机。

其次城市GPS布网方式主要有跟踪站式、会战式、多基准站式、同步图形扩展式、单基准站式五种。控制点所选点位必须坚实稳定、方便观测、便于长期保存、交通方便,如果利用已有旧点,应该提前检查测点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稳定性,确定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使用。

外业施测技术就是利用GPS定位技术,确定各观测站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作业方式,主要包括:静态相对定位、快速相对定位、准动态相对定位、动态相对定位。每种定位技术在作业方式、定位精度和适用范围方面都有不同之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选择相应技术。

四、外业分析与质量控制

GPS测量控制网设计要严格遵守GPS测量规范的规定,并且应该注意一下三个方面事项:(1)异步环相邻的两个很近的控制点要进行同步观测;(2)如果采用单频接收机进行观测时,应该使基线边不超过20千米;(3)在GPS测量所得结果中有些成果会存在很大的精度较差,例如电磁波测距和天文方位角等,这些成果不应作为固定值进行内业处理。因此,如果已知点的质量和数量都符合质量要求,便可选择不使用上述成果。

GPS施测过程中需要人为操作很少,因为其自动化程度很高,但是要获得高质量的数据,还需要操作人员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每次测量前要检查接收机、天线、电缆、电池、笔记簿等设备是否完整可用,高温高湿天气下,温差较大,要防止天线进水,注意清除潮气。(2)GPS接收机插卡具有正反之分,所以要注意插卡正反顺序;基准站电台电源同样具有正负,使用时要注意红正黑负,同样不能弄反。(3)对观测结果精度要求高时,观测时段要做到日夜平均分布,以减少对流层、电离层的折射影响。

五、数据处理理论分析

(一)参数约束平差法

参数约束平差法是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把重合点包含的基准信息当作约束条件,将GPS测量结果转换到城市坐标系统中。在参数约束平差法中,所有参数都作为未知数。参数约束平差法这是一种平差概念,它的实质就是赋有未知数先验精度的平差模型的一种扩展,能够统一所有的平差问题,只要形成观测网,观测方程不会因为平差问题而改变,能够使观测方程规范化。

(二)自由网平差法

自由网平差法与参数约束平差法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引入必要的基准信息进行转换,自由网平差法能够保证GPS观测的精度,同时将其转入原坐标系统。但是仅仅以2个重合点进行转换,很难实现GPS网与原控制网整体上的较好的符合。实际操作中,大多数情况两套坐标之差是在允许范围内,但是也有少数情况相差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就要利用原有的测绘成果进行坐标系的转换。

(三)三维无约束平差法

GPS控制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就是指平差在WGS-84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下进行,平差时不引入使GPS网产生由非观测量所引起的外部约束条件。具体地说,就是在进行平差时,采用的平差条件不超过三个。

GPS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有以下三个主要作用:(1)评测GPS控制网的内部符合精度,发现和消除GPS观测值中的粗差。因为GPS控制网的三维无约束成果完全取决于GPS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和GPS观测数据的质量,如果三维无约束平差质量不好,则说明GPS网的布网方法和观测数据质量不高;反之,则说明两者的质量较好;(2)得到GPS控制网中各测点在WGS-84坐标系中的三维空间直角坐标;(3)为以后的高程拟合,提供处理过的大地高数据。GPS应用的一个较新的领域是用GPS拟合方法求得的局部测站点的正常高,一般情况是利用测区的公共点进行高程拟合,拟合之前必须获得经过平差分析的大地高数据,三维无约束平差便可以获得这些数据。

六、已知点的可靠性检验

城市GPS控制网中的已知点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GPS施测所得所得结果的精度和质量,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已知点的粗差而引起数据误差较大甚至返工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对已知点的可靠性检验能够大幅提高GPS控制网施测的精度和质量。常用方法有约束平差法和回归分析法,其中约束平差法已经提到过,以下主要对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

回归分析法定义如下: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对大量的统计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称回归方程式)。

回归分析法在GPS施测中适用于含有4个或者4个以上的已知点的GPS控制网在无约束平差之后进行已知点可靠性检测。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小的特点,能够检测出多个已知点的粗差。

与回归分析法相似,约束平差法则是选两个已知点为约束条件进行约束平差,根据非约束点的约束平差坐标异常值,按照迪克松异常值探测法,便可检测出含有粗差的已知点。

七、结语

随着GPS技术在各个领域逐渐得到应用,尤其是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的相关应用,使得城市控制测量工作的效率得到了非常大程度的提高,测量精度也是得到了质的飞跃,对城市控制测量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对城市GPS控制网质量控制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帮助人们加深对城市GPS控制测量的重要性的认识,理解其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GPS控制测量的实施效率和结果精确度,为城市规划、国土管理、施工建设、基础测绘、交通管理等等的各个方面提供一个全能、精确、及时的技术保障和基础设施。文章在分析我国城市GPS控制测量的发展以及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城市GPS控制网质量控制的技术理论,分别从外业观测、内业计算和已知点可靠性检验三个方面提出一些方案和技术以供从业人员进行参考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长胜,石金峰.测量平差[M].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 2000.

[2] 徐绍全,张华梅,杨志强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 肖建华,罗名海.城市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J].城市测绘,2010(05).

[4] 李征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 黄声享,郭英志,易庆林.GPS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M].中国测绘出版社,2007.

[6] 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第3版)[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7] 韩艳荣.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8).

[8] 陈璧生.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措施探讨[EB/OL].http://www.cehui8.com/lunwen/GPS/20140309/1796.html.

作者:冀华平

城市控制网质量控制论文 篇2:

基于数字城市的GIS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基于城市的GIS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是数字地球化的重要内容,随着GIS的应用日益广泛,采用GIS构建数字城市,对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于数字城市GIS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进行探讨,分析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数字城市;GIS;;质量控制

1.前言

“数字地球”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1998年1月31的报告《数字地球——对二十一世纪人类星球的理解》中首次提出的概念,表明当前社会经济各方面对于地理信息需求日益增长,为了加强资源利用、城市建设、交通、水利以及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建设,应该采用数字方式构建地理信息系统,从而为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数字城市的概念随之产生,数字城市的建设能够促使人类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过程中对城市进行深入认知,并且更加全面科学的指导城市建设与发展,提升城市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快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GIS技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数字建设的质量,需要对数字城市GIS数据处理以及质量控制进行探讨,为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科学化的依据。

2、GIS数据质量控制内容与要求

2.1 GIS数据质量控制内容

GIS空间数据质量主要是指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控制的准确度与精度,包括几何精度、属性数据精度、逻辑一致性等多种方面,其中几何精度是指数据的地理位置精度,通过三维坐标的点、线、面表达数据空间信息,确保空间的几何特征符合空间信息。属性数据精度是指数字地形图、数字线化图和航片、卫片数据的精度,确保数字化采集的数据满足数字产品的各项精度要求(包括数学基础、平面精度、高程精度、接边精度等),实体属性值与真实值具有较高的符合度,具备数据完整性与逻辑一致性。与CAD数据相比,GIS数据中空间实体数据具有被描述的属性特性,包括几何类型、数据特征、地理名称等多种信息,基础地理数据库构建过程中,需要确保基本属性与专题属性均满足要求。

2.2 GIS数据质量控制要求

GIS数据控制要求较高,为了确保GIS数据控制质量,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逻辑一致性,数据中的属性以及关系具有逻辑一致性,其中数据结构、空间属性以及专题属性存在内在一致性,在拓扑关系中的相邻性、包含性、一致性等关系,从而反映自然景观的发展规律,确保点线面定义、空间线状实体连接正确,再现地理地貌。(2)数据的完整性,GIS数据完整性主要是指數字城市的数存范围、内容以及结构等多方面满足要求,确保数据层的完整性、完备性,其中注记不得有错漏和偏移,而且每组的数据文件必须完整完备,不允许出现逻辑裂缝,确保数据反映空间数据实体的时间特性,能够通过数据更新时间、采集时间以及更新频率表现数据,确保GIS数据质量控制贯穿于资料准备、仪器准备、采集、编辑、处理、输出全过程。

3、GIS空间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GIS数据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因为采集过程产生的误差,因此为了确保GIS数据质量,需要对采集过程以及采集结果进行控制,确定采集数据的工艺流程,保证入库数据文件齐全完备、空间数据地理参考系统正确、数据格式具有转换的可行性、空间位置几何精度满足要求、拓扑一致性、空间地理特征空间表达与实践表达具有完整性,确保数据质量。

3.1 GIS数据质量控制方法传统的手工方法

GIS数据控制的方法包括:(1)传统手工方法,传统的手工方法是采用目视检查的方式,对于数字化数据与数据源进行比较,并且在比较的过程中,对于透明图与原图、属性数据以及原属性逐个对比的方式进行比较,确保数据符合要求。(2)元数据方法,在元数据中包含大量有关数据质量的信息,通过对其中的数据状况以及变化进行记录,从而确保数据质量;(3)地理相关法,通过构建地理特征要素的知识库,采用空间数据处理的方式进行数据质量控制与分析;(4)专用质检软件检查,采用专用软件对空间数据中的空间信息、属性信息以及相应逻辑关系进行筛选检查。

3.2 GIS数据质量控制流程

在GIS数据质量控制中,应该从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数据库的建立等全过程进行数据分析管理,确保数据质量,GIS数据质量控制流程如下:(1)采集过程质量控制,常用的地图数字化的空间数据采集包括数字化与扫描矢量化,在采集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相匹配,对于地图数字化的文件进行整理,采用预处理的方式减少数字化误差,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确保所选择扫描仪和数字化仪的分辨率与精度均满足要求,确保数字对点误差小于0.1mm,数字化限差误差小于0.02 mm,接边误差小于0.02 mm,属性数据数据满足要求,空间数据关系正确。(2)GIS空间数据质量模型的建立,根据《GB/T21337-2008/ISO19113:2002地理信息质量原则》确定数据质量元素,而且产品需要满足用户要求与使用目的,其中定量元素与非定量元素均需要满足相关的要求,而且在数据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对于数据文件、元数据以及文档资料进行控制,确保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统一的质量指标及参数。

4、应用分析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转体地理系统建设的基础平台,为了确保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需要综合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行数据化建设,从而构建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确保信息化进程,促进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本文以台州的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实例探讨GIS数据质量控制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台州市数字城市建设目标是,依托台州市现有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并且在地理框架数据的基础上,采用GIS数据处理记录,构建相应的数据库实体,并且对于数据库进行一体化管理,确保数据信息满足要求。GIS数据处理的流程如下:(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大地测量数据、地形地貌数据以及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等,将数据准备好后进行初始数据采集于系统建库,采用数据基础检查、平整性检查、逻辑一致性检查等方式进行数据检查,确保数据质量。(2)采用数据组织管理,对于数据进行质量检查,主要采用人工实物核对检查、计算机软件自动检查以及人机交互检查的方式,以数据的完备性、合理性和逻辑性为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数据、图件及文档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数据文件的名称、分层、格式、数学基础、坐标系等方面的正确性,矢量数据拓扑关系的正确性,属性精度,接边精度,相互之间关系的正确性,以及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3)采用全市基础控制网数据从而整理出控制数据,根据《GB/T21337-2008/ISO19113:2002地理信息质量原则》建立了严密的质量保障体系,得到的台州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质量综合评价为优。

5、结语

数字城市的建设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GIS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质量控制,保证数据质量以及数据库建设质量,通过质量检查与修改整理,增强数据的准确性与有效性,确保数字城市建设质量。在GIS空间数据控制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数据质量特征与空间特征进行全过程检查,确保空间数据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大杰,刘春.GIS空间数据不确定性与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J].测绘工程,2001,10(3):6—10.

[2]黄丽虹,叶科峰,林栩.数字城IH基础地理信息数掘库的建设[J].地矿测绘,2010,26(I):36.38.

作者:俞海东

城市控制网质量控制论文 篇3:

超高层建筑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完善,再加之土地的不断匮乏,人口的不断增长,超高层建筑的产生和推广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使日益匮乏的土地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但是随着超高层建筑的样式的多样化,超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施工测量在保证超高层的安全性和超高层的使用寿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施工测量技术在超高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测量;关键技术

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和各种形变监测已成为精密工程测量中的热点问题,其中核心筒的垂直度控制和建筑物的变形监测等可以通过采用高精度的激光垂准仪提高观测精度,日照和温度变形改正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实时温度并建立其与形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钢结构的压缩变形需要建立改正模型,通过模型及钢构的物理属性确定修正量。

一、超高层建筑关键技术问题

1.1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施工过程中周围地物会产生沉降,所以施工控制网必须采用分级布设、定期复测的方法。平面控制网布设。平面控制网分为:首级平面控制网、二级平面控制网、三级平面控制网与施工控制网。

1)首级平面控制网采用GPS技术布设,控制点要保证点位稳定、观测环境良好,一般选择4、5个离施工区500--1000m位置均匀覆盖施工区的控制点,采用强制观测墩布设。首级控制网一般每个施工周期复测一次,并与基岩点或者沉降较小的控制点进行联测,并及时对破坏的控制点进行修复

2)二级平面控制网是场地平面控制网。依据首级平面控制网测设,并作为三级平面控制网建立和校核的基准,同时也可为重要部位的施工放样提供基准。一般采用大地四边形布网,离施工区100m左右,尽量减小因施工造成的沉降影响。二级控制网的观测采用全站仪与GPS结合的方式,可采用埋石或者冲击钻埋设倒钉。由于二级平面控制网紧邻施工现场,受施工影响比较大,稳定性较差,因此必须定期复测校核,一般每月复核一次。

3)三级平面控制网是为各楼层的细部放样而布设的平面控制网。一般布置在层面上,围绕核心筒中心布设矩形控制网,但随着核心筒结构发生变化,控制网亦可布设为矩形和平行四边形。三级平面控制网位于结构的内部,受施工和建筑沉降影响大,因此必须根据施工情况定期复测校核。

1.2 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包括首级精密高程控制网和二级控制网。首级高程控制点一般选择

3~4个控制点,这些点可以与首级平面控制点重合,也可以单独布设,另外选择2个高程内控点,预埋水准标志,与上述高程控制点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精密首级高程控制网。施测时可以分两次组网观测,外控点组网观测一次,便于基础和附属建筑物的施工,当施工至±0.0000以上,再将内控点联网观测平差。由于首级精密高程控制网其点位距离施工现场比较远,难以直接为基础施工和附属构筑物的施工中标高放样所用,因此,应在首级高程控制的基础上,建立施工场区二等水准控制,二等控制点可待0层建好并稳定后,在该层布设3~4个控制点。此外,为了钢结构安装时标高控制的需要,应在靠近钢结构框架的外围地面上建立三等标高控制点数个,形成闭合环线。

二、超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技术测量

2.1地上结构的标高引测

首层楼面上,根据高程控制网水准点将标高引测至核心筒外壁,作为向上引测标高的基准点。一般以50m左右为一个垂直引测阶段,采用钢卷尺沿核心筒外壁向上引测,在施测的过程中必须施加标准拉力,且应进行温度及尺长改正。标高引测到施工层后,架水准仪将楼层结构标高引测在核心筒外壁,弹线打钉标记,并标明标高值,作为楼层高程放样依据。楼层土建、装饰装修和机电等施工标高,

根据楼层控制基准标高点测放。在首层塔楼的三级平面控制点架全站仪,利用全站仪天顶测距法分阶段复测钢卷尺引测的标高。

2.2裙楼地上结构施工测量

裙楼的地上结构的施工测量,采用“内控法”,首层楼面上用二级平面控制点复查裙楼的内控点的距离和角度,精度符合要求后,就可以利用内控点投测轴线的控制线,依据控制线可反复出墙、梁和板等细部结构。

2.3地下结构的标高引测

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依据高程控制点,采用悬吊钢尺代替水准尺水准测量的方法,并对钢尺读数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改正,用闭合水准方法,传递到基坑下施工面上,在同一施工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3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复测基坑内水准环路闭合差,当闭合差较大时重新引测基坑内的标高基准点。

2.4地下结构的平面控制

在地下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面积大,施工过程复杂,施工工程中各部分变化很快,布设控制点很容易遭到破坏,因此地下结构平面控制采用自由设站的方式,直接利用施工控制网进行后方交会,即可减少控制点向下传递的累积误差,也可减少控制点破坏后重复建设的麻烦。为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始终有足够的交汇点和检核点,可在地下建筑的墙壁和立柱上贴上反射标志,精确测定反射标的位置,可利用这些反射标进行交会定位与检核。

2.5核心筒内部轴线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核心筒平面控制网采用分级的方式布设,由于结构的特殊性,一般是核心筒先施工,外框结构和核心筒内组合楼板后施工,故平面控制网依据核心筒结构的收敛及外墙厚度的变化采取分阶段布设控制,一般每50m分一个阶段布设一次控制网。

2)垂直控制网的建立。随着楼层的逐渐增高及核心筒的收敛,受日照、风力、摇摆和塔吊运转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核心筒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垂直控制网一次投测过高会产生过大误差,为提高测量精度,拟在中间层增加垂直控制网的转换层。为克服自然环境因素和特殊结构的影响,垂直控制网的传递最好选择温度较低的清晨,施工现场配合测量控制网的传递进行合理避让,采用高精度垂准仪进行垂直控制点多次投测,尽量减少环境影响及投测误差。

三、超高层附属构筑物的施工测量

3.1沉降、日照等变形控制

沉降变形观测采用二等水准,根据工程进度定期进行。压缩变形观测可以通过GPS高程和高精度全站仪天顶法等多种技术进行观测和综合分析;日照和风载之类动态变形观测可以采用GPS实时动态技术、测量机器人和精密天顶法等方法有考虑地进行。风载动态变形应选择合适的天气进行数据采集,有效观测时间根据需要而定,同时要进行气象观测。日照动态变形也应选择合适的天气进行,有效观测时间不得少于连续24h,同时应进行气象和日照方位观测。

3.2 钢结构安装定位控制

安装钢结构时,可采用数台高精度全站仪三维测设(可在节点处贴反光片或立棱镜),每两台为一组,其中一台为检测用,结果取平均值。一般平面坐标值比较容易满足设计要求,但标高因受大气折光误差的影响,误差是平面坐标误差的2倍以上,因此,要在靠近钢结构的外围标高控制点上架设带有弯管的全站仪,测设每个节点的标高,以此控制节点在标高方向的定位,此办法基本可以消除大气折光的影响,保证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将节点整体三维定位精度控制在±10mm以内。

3.3构件压缩变形改正

各种构件安装后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会发生压缩,一般经监理和设计单位共同计算确定各层的压缩值后,对同层的所有杆件的加工长度放统一的余量。安装过程中,对同层的所有杆件按一个控制标高进行找平,尽量减小不同部位的压缩变形不一致的微小差异。由于杆件加工长度放余量,安装时的压缩又没有立即显现,杆件安装后的顶标高立刻显示超过设计标高值。考虑将来的层间压缩变形,因此将层间压缩值预先加长到层高的标高控制点间,等层间压缩变形完成后,层高正好恢复到设计高度。

4、结语: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超高层越来越多,这些建筑大都结构复杂、工期周期长以及对测量精度要求高,同时通视困难,高空架设仪器和接收装置也比较困难,要采用特殊测量方法对其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安全监测。

参考文献:

[1]黄周才.复杂体型超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质量控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5(9).

[2]张峰,何凯锋.超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与控制[J].铁道勘察,2005(6).

[3]周继忠 ,蔡雪峰 ,聂小龙.超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质量控制[J].福建建筑,2005(2).

作者:顾忠文

上一篇:公路养护工作总结(通用3篇)下一篇:术后镇痛泵使用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