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2022-1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摘 要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依赖于健康、有序的校园环境氛围。师生良好、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校园环境创建的活的灵魂。健康与心理健康具有二个层面的要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成人心理健康相比具有特殊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包括:学习,人际,自我,社会适应几个具体的方面。

关键词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一般标准

现代社会中,人们都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关于健康观念的逐步更新,绝大多数人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同生物生理的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与之相应,现代的健康概念早已超越了传统医学模式,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概念和现代人类健康观中的必然而重要的组成部分。“身心和谐”已成为人类现代健康观的主要核心内容。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内涵

世界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从社会适应能力角度,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含义:

心理健康一方面不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各项功能正常良好,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心理健康二是指能长期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够有效地富有建设地完善个人生活,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发生。

对心理健康狭义的认识是指预防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广义认识是指促进心理调节,发展心理效能。对中小学生来讲,心理健康应是指广义的心理健康。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由于个体在不同生活环境与生活阶段,也在不同的生活,工作活动中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与心理体验。因此,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学校特定情境中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学习,人际关系以及和自我认识有关的活动、社会适应。本文认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应从以下方面来分别进行评测:

1.学习方面

(1)智力发展正常。正常的智力使中小学生能正确对待周围的各种事物,使他们在认识环境、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时保持客观的态度,是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智力的正常从测量学角度来讲是指与同阶段同性别学生智商的测定值保持较小差别。智商测定值大幅高于同样本测定值也可视为正常。大幅偏低时需认真观察被评测者其它方面的表现。

(2)体脑协调。中小学生的体脑协调性表现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在学校班级教学情境下,能自觉将不同学科的学习交替进行,注意体脑活动和睡眠的关系,善于利用记忆的规律来主动进行有效的学习。

(3)自我满足。中小学生应该有适度的成就动机,从学习中获得自我成就感,自我满足感,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从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并促使其继续开展学习活动。

(4)学习情绪调适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问题,问题顺利解决时可获得成功体验,并产生积极情绪,问题无法自行解决时,会产生不愉快的负面情绪体验。心理健康的学生应能够明智地接受事实,并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如求助他人,来摆脱这些消极负面情绪对自身的影响。

2.人际交往方面

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与父母形成的亲子关系,与老师形成的师生关系,与同学朋友形成的同伴关系。

(1)尊重。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对待父母,师长,同学应具有敬畏之心,礼待他人。

(2)乐群。心理健康的学生的乐群性体现在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愿意与同学交往,与同伴合作,乐于与家长,教师沟通。对于和别人交流的活动保持一定兴趣。

(3)交际技巧。学生的交际技巧处于较低阶段,但应表现为能客观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活动。

(4)独立人格。能在人际交往方面初步体现出人格的独立与完整性。对于低阶段的小学生不做要求,但应表现为对独自活动有较好的适应。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应逐渐开始建立独立的人格,并保持相对稳定性。

3.自我方面

中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程度较低,在自我认识方面较为初步。但从程度来讲,中小学生应随年龄阶段逐渐表现出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1)自知:中小学生应具有自知力,表现为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低阶段应能够正常使用物主称谓。高阶段开始应逐渐对自身及自我意识有较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能够在与别人比较后进行反省,除了通过与别人比较来了解自己以外,还经常与某些理想的标准相比较。(2)悦已:中小学生应悦纳自己,对自身的优点与缺定有一定了解,并能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努力谋求自己的最佳发展。

4.社会适应方面

(1)了解现实,正视现实。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面对现实,他们能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做出客观评价,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他们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2)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其行为总是与环境相协调、相一致。任何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一般情况下,都愿意努力实现一定社会所认同的行为,遵守社会规范,在学校生活中表现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等。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中小学校发展与进步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依赖于健康、有序的校园环境氛围。师生良好、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校园环境创建的活的灵魂。在中小学校中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需求。利用心理健康标准正确、准确地评价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对于我们校园心理健康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重要的工作,只有找到全面,可具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才能使学生心理评价工作落到实处,使评测结果具有可使用的意义。本文仅作初探。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史玲

第2篇: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

摘 要:狭义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具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观念,能保持网上网下人格的和谐统一,网上网下均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情感,不因网络的使用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有正常的人际交往以及网络离线时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应。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新概念及心理健康的标志、我国心理学界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实际是这一标准提出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心理健康标准

西方发达国家对网络引发的网络心理障碍诸如网络成瘾等十分关注,并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我国网络的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但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的由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我们应当及早进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以便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克服和规避网络的负面效应。因此,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必须研究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的内涵

人们的网络心理是伴随着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随着网络对人类生活、学习、工作领域渗透程度而发生变化,从而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兴趣以及个性会悄然改变,进而产生新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与生活习惯。网络社会与人的心理的互动将日趋频繁,网络心理也在这种互动中不断繁衍、发展。网络心理现象就是在网络这一特定情境作用下产生的。我们试图把网络心理概括为:网络心理是在网络环境里人的心理过程及其由此而形成的人的个性特征的总和。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网络心理健康除了应具有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标准。网络心理健康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心理健康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网络心理健康则指在网络环境下,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我们试图将狭义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概括如下:

第一,具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观念。智力正常并具有基本符合客观的认知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在网络环境下就表现为具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观念。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另一方面又使他们遇到更多的困惑,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损害。因此具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观念,成为保持网络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或观念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对网络既不依赖,也不谈“网”色变。二是具有正确的上网目的,合理安排时间,注意上网的安全,具有健康、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三是对网络信息有辨认真伪的能力,并能正确对待和处理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在网络世界中,信息像汹涌波浪迎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真伪难辨。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能运用现有的知识,理智地辨认真假信息,并能够有勇气及时改正自己不正确的认知和行为。四是了解各种网络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判断标准、产生的原因、治疗和预防的方法,增强对自我的控制能力。五是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观念,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第二,能保持网上网下人格的和谐统一。人格是一个人所表现的稳定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经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代表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气质、性格和代表个性倾向性的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完整统一,内在协调,并有正确恰当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网络环境的身份虚拟性、想象性、多样性、随意性等特点,容易影响个性的整体性、独特性和稳定性,导致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的困扰,影响心理健康。网络双重人格指个体在网络中和现实中分别具有彼此独立、相对完整的人格,二者在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是处在剧烈的对立面的,是严重的心理障碍,是心理不健康的典型表现。因此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有正确恰当的自我意识,能保持网上网下人格的和谐统一,同时,在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能够做到以现实性为主。

第三,网上网下均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情感。情绪是衡量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显著标志。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积极的情绪远多于消极的情绪,主导心境是愉悦、乐观和平静的,且能正确而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并能珍惜友谊,探索和追求真理,欣赏并向往美好事物,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创造美。一个网络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一方面表现为能遵守网络道德,恰当运用网络调节情绪、宣泄情绪,因为网络具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不论是在网上(虚拟社会)还是在网下(现实社会),积极的情绪总是远多于消极的情绪,主导心境是愉悦、乐观和平静的,且能正确而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

第四,不因网络的使用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意志健全主要表现在意志品质上。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都获得协调的发展。他们学习、生活的目的明确,能根据现实的需要调整行动的目标,为实现目标而自觉地约束自己,抑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抵制各种外部诱惑。行为协调主要表现在行动的计划性、一贯性与统一性以及言谈的逻辑性等方面。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情况下使用网络。他们能认清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不逃避现实生活,躲进网络,不将网络当作唯一的精神寄托,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挫后.不只依靠网络缓解压力或焦虑,能主动寻求现实社会中的支持,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第五,有正常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并能以平静心态面对网上不友善的交往,能够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互动。社会适应良好,言行符合社会规范,并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又一标志。在网络环境下,人长时间与机器打交道,人所面对的是机器背后的虚拟世界,容易脱离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沟通,弱化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能力。而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不畅,上网的人会感到孤独、寂寞、焦虑、冷漠,影响心理健康。因此网络心理健康要求人们处理好人机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社会中保持人际关系协调发展。

第六,网络离线时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应。不健康的网络行为方式往往导致网络成瘾等网络身心障碍,离线时产生诸多的身心不适应,因此,网络心理健康还要求离线时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应。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提出的依据

我们提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是有其理论与实践依据的。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新概念及心理健康的标志、我国心理学界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成果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提出的理论依据,其实践依据则是我国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实际。

首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新概念及心理健康的标志是我们提出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依据。国外心理学界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是根据对“健康”概念的理解提出的。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新概念,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的状态,或完全安宁。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丰富了健康的新概念,认为健康包括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以及道德健康。根据健康新概念,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在感情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志:一是身体、智力、情绪调和;二是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三是有幸福感;四是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我们的网络心理健康标准正是从身体、智力、情绪、人际关系、有效率的生活等方面去概括的。

其次,我国心理学界关于确立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的研究是我们提出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依据。我国学者把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归类为以下几种:一是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为标准。这种标准易于操作,反映了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但并非所有的心理健康现象都是正态分布的,也不是所有对平均值的偏离都意味着心理健康有问题。二是以社会规范为标准。这一标准是以人的行为的社会意义为出发点的。但社会规范本身存在着地域性、历史性,因而衡量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也就随之有异,且社会规范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变化和改革,现在一度被看成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将来也许正是社会所推崇的。三是以社会生活适应状况为标准。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是社会适应良好的人。社会适应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对外部环境的适应,与环境达到和谐统一,也包括对自身的适应。这种标准有一定道理,现实中赞成这一标准的人也不少,但实际上社会适应的好与坏并不完全由心理素质决定,因而也有其局限性。四是以医学上的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医学标准相比较于其它标准而言,较为客观也较少争议,然而由于偏重于病因与症状而使得其适用范围狭窄。五是以个人主观经验为标准。应该承认在判定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时,个人的主观体验是一个重要的依据,但这个标准往往只是作为一个辅助依据,用于基本正常的人群。因为有些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反而自觉愉快或坚决否认自己有“病”,而这恰恰是不健康的证据,故这一标准也有局限性。六是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标准。这一标准忽视了个体社会性的一面,客观性也不够,缺乏操作性。七是以心理机能的充分发挥为标准。这种标准认为,所谓心理机能是指个人心理活动的方式和特点及其有效性。个体若能有效地反映现实,解决面临的问题,达到对环境的良好适应,并且指向更高水平的发展,就是机能健全的,就是心理健康的。以上依据都有一定道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我们综合了这些依据的合理方面,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去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再次,我国心理学界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类型研究也是我们提出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依据。目前存在着两种思路:其一遵循“众数原则”的思路,其二遵循“精英思路”。因此,心理健康标准可分为精英标准、众数标准和临界标准三种类型。有学者将心理健康的标准分为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两大类型。客观标准以客观现象为依据,如统计学标准、社会常态标准、社会适应标准等。主观标准以主观感受为标准。但二者都有局限性。我们认为,判断心理是否健康,应将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结合起来。国内专家学者在探讨心理健康标准类型时,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有专家认为心理健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则指人的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我们正是从狭义的角度,从人的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即知、情、意、行),以及个性心理(即人格等)方面,来提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

最后,我国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实际是我们提出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的实践依据。网络严重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表现在:一是一些大学生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国内最早的专项研究是2001年北京大学钱铭怡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的抽测,结果为网络成瘾者比例为6.4%。2007年王瑜等在大连市4所大学随机选取51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网络成瘾检出率为14.39%。二是大学生长时间上网引发各种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往往具有一些特殊的性格特征,如敏感、抑郁、性格孤僻、自我评价偏低等。大多数网络成瘾者在网络上瘾前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大学生上网时长与症状自评量表恐怖、偏执、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睡眠饮食因子分显著相关(P<0.01~0.05)。三是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缺失。一份调查显示:13.2%的大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22.4%的大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10.6%的大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四是少数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导致了严重社会问题。一些大学生因网络心理问题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严重耽误了学业。个别大学生因网恋导致被害。少数大学生把网络当成犯罪工具,等等。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推进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征订版) [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2] 蓝 燕.6.4%的大学生有网络成瘾倾向[N].中国青年报, 2001-7-10(05).

[3] 王 瑜,王馨竹,宁晓兵.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0):888-889.

[4] DAVISRA,FLETTGL,BESSERA. Validationo-faNew scale forme as uring proble maticinternet use:implications for preemploy mentscreening [J]. Cy-berpsychBehav,2002(4):21.

[5] 刁生富.论网络成瘾的成因与对策[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6):50-53.

[6] 吴汉荣,朱克京.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因素的路径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4(11):363-1364.

[责任编辑:庞 达]

作者:胡凯

第3篇:以青春期心理健康“标准”教育学生

[关键词]青春期;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青春期保健教育

青春期学生生长发育明显加快。接触社会增多,此时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够稳定,常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不稳定,外界环境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所以学校需要加强青春期健康知识的教育。

根据青春期心理特点,青春期保健应遵循:合理营养、加强体格锻炼、规范生活作息、加强心理锻炼。心理健康是一个不断锻炼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应加强各种科学文化的学习、形成开阔的胸襟、学会在人际交往中调控情绪、善于吃苦耐劳、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树立远大的理想、学会预防各种危害健康的行为等几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的锻炼。学校可适时合理地、科学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引导教育学生健康成长。

二、加强青春期心理发育特点的教育

心理发育是出生以后持续而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人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在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须正确对待学生在青春期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生理特征,并以此为依据,灵活机动地、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1.正确对待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青春期是心理发生巨变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是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时期。青春期具有成人感和独立意向的发展、自我的分化、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增加、自我评价逐渐趋于成熟等特点。认识和把握学生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所具有的特点,是科学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学校健康教育,就是在正视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前提下,张扬其积极的因素,科学合理地剔除其消极因素,使学生意识的发育特征有益于身心的健康。

2.正确对待学生性意识发展的状况

性发育的逐渐成熟,促使青少年的性意识急剧发展。性意识有力地激荡和改变着青少年的心理内容和结构,而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又制约和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水平和行为方式。所以,学校应正视性发育的现实,细致到位地观察,合理科学地引导,通过健康向上的活动,既增进学生的交往与友谊,又使学生对异性的吸引控制在一定的范围。要细心、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异性吸引而引发的各种问题,谨防学生步入误区。

3.正确对待学生认知的形成

青春期思维活动已超出具体的、感知的事物,使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凭借演绎推理、规律的归纳和因素的分解来解决抽象的问题。为此,学校应该尊重和肯定学生的能力,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创造、开展工作、检验能力的机会,让学生在收获中体验成长的快乐、自豪,允许学生失败和犯错误,在挫折中丰富和巩固认知,拓展和提升认知,引导学生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4.正确对待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暂时不能适应急剧变化的生理发育,使身心发展处在不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产生各种困惑和烦恼;心理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心理和行为偏差。青春期少年身心发展不平衡,若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顺利解决,就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出现较严重的行为偏离和精神疾病。

只有正确认识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特点,才能准确、科学地教育引导学生在生理、心理发展的矛盾中,不断地认识自我,锻炼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获得健康成长。

三、以青春期心理健康“标准”教育学生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青春期少年正处在心理发展阶段,学校应从整体、发展的观点来评定、规范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做到及时、正确、科学地引导教育学生,按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

“标准”之一,智力发展正常。对正常者要不断进行正面鼓励引导;对发现的不正常者,要及时寻找、分析原因,加强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实现正常发展。

“标准”之二,情绪反应适度。情绪愉快是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稳定、协调的情绪,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其身心处于积极状态,有助于提高学习、生活和适应能力。为此,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释放情绪,变抑郁沉闷为开朗活泼。引导教育学生科学、恰当、合理地释放情绪,是实现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之三,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心理行为模式有鲜明的年龄特点,心理健康者应具有与多数同龄人相符的心理特征。为此,应加强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与年龄不相符的行为特点的观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引导、校正,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标准”之四,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就是要达到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和谐统一,能集中注意力,适度耐受各种压力,不断发展控制和调节自我的能力。既不对各种外部的刺激异常敏感,也不迟钝,能以灵活协调的行为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对那些不协调的反应,老师的教育,就在于及时地发现不协调,致力于改变不协调。

“标准”之五,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人际交往是社会化的基础。学校为此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使青少年一般都能与周围人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悦纳自己,认同他人,与同伴和睦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容;以良好平和的心态,分析、认识、处理复杂的社会现象,沉着、冷静、坚强勇敢地适应和改造社会。

“标准”之六,个性的健全稳定。个性的健全稳定表现为健康的精神面貌,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学校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就是要改变学生不良个性,发现学生优良的个性,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稳定学生优良的个性。

人的心理行为发展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从而凸显了教育的职能。只有实施良好到位的心理教育,学生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特征才能与年龄大致相符,相对稳定、协调和充分发展,并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从而具有健康的心理。

四、加强对青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引导教育

青春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有吸烟、酗酒、滥用药物、意外事故、暴力伤害、青春期情绪行为问题、精神性成瘾行为、自杀、不良性行为等,学校须及时发现和正视学生青春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引导教育学生解决问题,克制不良情绪,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学生的成长充满了矛盾,不断帮助学生排解矛盾,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体、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

编辑 何 妍 终校 于 洪

作者:杨凤午

第4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漫谈

主讲:西昌学院教育管理学

贺新宇

一、心里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的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它是一个人的主观体验(主观性、积极性、全面性)。

1、 主观性:心理健康与否,往往来自个人的主观体验,客观条件只是作为影响体验的潜在因素,表现为平衡。

2、 积极性:表现出肯定的、正面的精神面貌,热忱的、进取的心理状态,表现为适应。

3、 全面性:心理健康与否,表现在知、情、意的各个过程和个性的各个方面,即协调。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人生态度积极

乐于学习:对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热爱生活:有正常的好奇心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富于生活情趣。 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2、人际关系和谐

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在与人交往时,能够主动关心、帮助他人,表现出真诚、尊重、理解和接纳,具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

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心理障碍表现:嫉妒、羞怯、自卑、猜疑、自私、自傲、偏见与报复心理。 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人交往,在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等)多于消极的态度(如嫉妒、怀疑、憎恶、恐惧等)。

3、 良好的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的中小学生往往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务由自己来料理,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中,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

4、 客观的认识自我和评价他人。

5、 较强的情绪控制力

情绪适度:能表现出与客观情绪和年龄相符合的情绪,能够采取积极的方法摆脱消极情绪,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适度、稳定、平衡、快乐。

情绪积极: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

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美国一家医院调查表明,在五百名患胃肠病的学生中,因情绪不好而导致病的占百分之七十四。

6、 良好的人格品质

7、 智力正常

正常的智力是学生学习和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心理健康的学生应当思维发展正常,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创造力。思维不正常主要表现:注意力障碍、财富狂想、被害狂想、夸大狂想、健忘症、思维强迫等。

8、 行为表现规范

行为与社会角色相符合,行为与年龄特征相符合,一个人的认识、言谈举止表现为符合年龄心理特征,是其适应现实的重要条件。对不同的刺激反应适度。

三、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1、社交恐惧

2、考试焦虑

3、人格障碍 (1)分裂型

(2)冲动型

(3)偏执型

(4)表演型

怎样用爱心平衡学生的心理

主讲:凉山州教科所

王晓荣

一、不要常常处于自责之中

二、不要处处与人争斗

三、生活中常常充满激情,为自己创造实现理想愿望的平台

四、不要对周围人和亲人期望过高

五、寻找一点时间和空间让自己暂离困境

六、在处理问题上能够做一些适当的让步

七、对人的善意就是给自己的温暖

八、学会排除自己的心理烦恼(找人倾诉)

九、帮助别人做事,积极、适当的娱乐

十、知足常乐

心理失衡指的是个体的愿望、需求得不到满足或遭受挫折,经历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紊乱的状态。心理失衡是心理不健康的预兆,它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与成才。心理疾病发病的高峰期是青少年时期,品德不良行为最容易出现在青少年时期。

要引导学生平衡失调的心态,教师首先必须要了解造成学生心理失调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需求得不到满足,如自卑和嫉妒的心态,可能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两个极端。自怜的心态,可能是群属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结果。委屈,是因为努力却得不到相应的需要。苦恼,是被需要与现实的矛盾所折磨的。我们应尽力设法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只有教师用爱心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用爱心浇灌他们稚嫩的心田,才能使他们的心理尽可能得到满足。

一、消除学生自卑的心理

教师要用爱心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达到心理平衡,应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1、 要教育和引导有自卑感的学生认识人生和社会,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人一旦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一旦有了追求的目标,就会鼓起勇气,拼搏上进。

2、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人不可能完美无缺,人要睁大眼睛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帮助学生从人与人的比较中,从自己的失败与成功中,以及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看到真正的自我,认识自己的思想、能力、知识水平及个性特点,找准自己在社会、集体中的角色和位置,扬长避短,学会自我补偿,有良好的自我意识的人总是坚信“上帝关上了你进来的门,肯定还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3、 对于有自卑感的学生要多支持、多鼓励,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及时加以肯定,有时还可以适当的放大性肯定,以激发振奋。

4、 要努力避免和消除引发自卑的诱因,如不讽刺、挖苦学生,不轻易给学生定性,不揭短,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应有的权利,批评注意场合并适度,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创造和谐融洽的人际范围等。

二、消除学生自傲心理

自傲是与自卑相对的一种不良情绪体验和行为表现,是学生存在的另一种主要的认知偏差,同样严重危害着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诸方面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

1、 过度关注和欣赏自己。

2、 贬低和排斥他人。

3、 以自我为中心。

4、 心理过度狭隘。

5、 易于自我满足。

6、 抗挫能力不足。

消除方法:

1、 晓之以理,讲清自傲的害处。

2、 引导学生在评价与自我评价中学会常用别人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常用社会需要比自己的不足,通过心理置换,找到差距,逐渐消除自傲资本。

3、 有意控制自傲学生的表现机会,减少自负频率和缩小自负空间,弱化自负心理。

4、 对有自傲心理的学生表扬要适度,对他们做的成绩不能做放大性肯定,一些自我评价过高有自负心理的学生,极易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过高评价,即使明眼人一听就知道是捧场的话,他们也会认为受之无愧。

三、解除学生嫉妒心理

嫉妒者是处于劣势时产生的心理失落和不平衡。他们虽表面气壮如牛,但内心空虚,隐含着一种悲观情绪。

教师要以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嫉妒者,从而消除和化解嫉妒。常言说“恨是离心药,爱是胶合剂”因此,要教育学生当遇人嫉妒时,如果能够以德报怨,用爱心去感化嫉妒者,恩怨也就自然化解了。

方法:

1、 帮助学生认识嫉妒的危害,要让学生知道是人都会嫉妒,但嫉妒会使好友翻脸,伤害感情。嫉妒心理会使人变得冷漠,孤僻、空虚、阴沉等。

2、 营造健康的班集体心理氛围。

3、 充实学生精神世界。

4、 建立公平、友好的竞争机制。竞争在集体和生活中难免,它是医治嫉妒的特效药,公平友好的竞争依靠的是能力和智慧。

四、转变学生失落心理

学生的失落心态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落差”,这种“失落”心理,也反映出当今学生在遭遇挫折时心理脆弱的普遍性缺陷。 方法:

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去营造师生之间的和谐氛围,理解和赏识是平衡学生心理,改变学生失落心态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与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五、释放学生委屈心理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属于绝对的“核心”,备受大人的关注,因而造成他们的优越感越来越强,自尊心强。 方法:

1、 让学生把所受的委屈和不快在适当的场合宣泄出来。

2、 在学生情绪平静后,让学生述说事情的来龙去脉,鼓励他们主动述说自己的感受,尽量做到换位思考,并循循善诱加以疏导。

3、 心理成熟度差的学生,不太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也不太容易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从而在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中更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心理成熟度,而不是让他们一味地觉得委屈,要让学生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

六、释放学生心理自怜心理

这种学生故作怪状,与人为难,在别人无可奈何的眼光中肯定自我价值,于是放纵自我,贬低自我。

造成的原因:

1、 学生本身思想认识、思想方法、生理心理方面的影响。

2、 外界(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消极因素的引诱(如网络)。

3、 学习生活中各种挫折所造成的不良情绪。

4、 教师、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好教育方法。 学生心理禁区

1、生理缺陷

2、心理状态

3、家庭问题 方法:

通过各种活动,培养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制力。

七、化解学生苦恼心理 主要表现:

1、 学习方面的焦虑。

2、 安全方面的焦虑。

3、 同伴方面的焦虑。

4、 亲情方面的焦虑。

5、 师生方面的焦虑。

6、 自我方面的焦虑。

7、 其他方面的焦虑。

方法: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苦恼的原因,对症下药,只有将无限的关怀给予学生,才能化解学生苦恼心理。

第5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辅导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一、如何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

什么是健康?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人们逐渐更新了“四肢健全,无病、不虚弱”的健康理念。1978 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世界保健大宪章中明确地对健康进行了定义:“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1989 年,世卫组织对健康又做出了最新补充:“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才算健康。”这种健康的定义,标志着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着社会-心理-生物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不再仅仅限于生物学领域,而是与社会、心理、精神、环境等诸多因素联系在一起。在这里,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健康概念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心理健康?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1946 )曾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心理健康的描述则是:心理健康包括一切旨在维持和改进心理卫生的种种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及预防,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在认知、情感、行为之间的协调,心理内容与客观世界的统一,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适应,精力的旺盛和情绪的愉快,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心理健康的基础层次是没有心理疾病,高级层次指向高于常态的健康人格发展。

二、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对于人们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并对发现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状态,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拟在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情绪情感、社会适应四个主要方面来描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自我认识方面-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人能否认识自我,是否有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已经成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自我认识有两个主要方面。

1.了解自我

即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爱好和情绪的特点, 1 有优势也有不足,不自卑也不盲目自信。由于了解自我,他所制定的生活目标和自我期待也是切合实际的。

2.悦纳自我

人们通常会希望自己能干、漂亮、成功,受他人肯定和喜爱,希望达到更完美的境界。然而,人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先天或后天的缺陷,有些改善余地有限,有些无法补救。心理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肯定自己,并且对于自己无法弥补的缺陷能坦然接受,安然处之,不怨天尤人。

(二)人际关系方面-理解他人,善与人处

人是社会性动物的特性决定了人倾向于和他人交往,而不能离群索居。人际关系的好坏是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方面。衡量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往往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人际交往的认知,对他人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二是人际交往的态度和行动,与他人实际融洽的程度。

1.理解他人

正确看待别人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能正确看待自己,也能客观地了解他人的认识和情感的需要,包括他人的个性、兴趣和能力、品质,能看到并学习他人的优点。

2.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乐于与人交往,关心他人的需要,诚心地赞美,并善意地看待他人的缺点 ,善意地批评。心理健康的人不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也不一味只求获取别人的认可与赞许,而是有合作能力以及独立自主能力。 由于喜欢别人和接受别人,所以心理健康的人在别人中间也总是受到欢迎,有稳定的朋友关系。

(三)情绪情感方面-情绪稳定,积极乐观

人的心理健康不仅受其认知的支配,更受其情绪的直接影响,积极情绪能提高活动水平,有利于身心健康;消极情绪则会降低活动水平,有害于身心健康。衡量情绪情感的指标有二。

1. 情绪稳定、反应适度

一个人的情绪稳定性,表示出一个人神经中枢系统兴奋与抑止活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不至于乐极生悲。一个人情绪上的反应适度,则反映了一个人情绪的反应强度能与客观情境相一致,“当喜则喜,当忧则忧”,不无缘无故地高兴和悲哀,也不会为一点小事而激动,一遇到问题就紧张。

2. 心境良好,积极乐观

心理健康的人总能在一般情况下,保持一种持续的良好心境,或称称持续一种乐观心态。 2 并不是说,心理健康的人不产生消极情绪。而是说,首先,心理健康的人可以发现消极事物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其次,心理健康的人面对失败、疾病和亲友死亡等等也会产生焦虑、悲伤、忧愁等消极情绪,但是不会长久。他们能控制、调节、转移消极情绪,以免除消极情绪对自身的伤害。心理健康更注重消极情绪在一个人身上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它在整个情绪生活中所占的比重。

(四)社会适应方面-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人的社会环境像自然环境一样,总在不断变化之中。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良好主要表现在他能正视现实,积极工作生活以及主动改造环境上。

1.与现实保持良好接触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 与现实保持良好接触, 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他们能够多方面寻求信息,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观察和分析环境中哪些需要改变和可能改变,哪些不可能或暂时不能改变,正确把握事实的真相,作出客观的评价。

2.热爱工作,有责任心

工作、劳动、学习对于心理健康之重要,犹如身体之必需维生素。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即使体格再健壮,其精神也是空虚的。在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的人积极融入现实,认真劳作,努力实现一定的社会所认可的行为,对社会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同时,他们喜欢和享受劳作,能够在工作中发挥出智慧和才能,由此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以及自身存在的价值。

3.有挫折耐受能力和从危机中恢复的能力

他们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麻烦,不退缩、不逃避、不幻想,能正确面对挫折情境,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也能在失败时适时地改变或放弃原先的决定,重新作出调整。所以他们具有较好的挫折耐受能力和从危机中恢复的能力。

4.有限条件下积极改造环境和自身

心理健康的人会主动积极地去适应环境,而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他们往往会对周围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可操作的改变方法,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个性影响。

三、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根据一般的心理健康标准,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我们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也确定为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情绪情感和社会适应等四个方面。

(一)能充分地了解自己 , 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二)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

(三)心情开朗,乐观向上,情绪基本稳定。

(四)珍惜学习,热爱集体,能与学校、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如果说中学生和小学生侧重点有些不同的话,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更能有效的控制和改变消极的逆反心理与行为,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对于学习内容往往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高;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外部刺激的行为反应适中,不过度敏感,也不迟钝。

四、心理异常: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

还有一种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从医学角度进行的,即没有心理异常症状者被看作心理健康的人。 下面所描述的现象就是偏离了心理健康状态的心理异常状态,只有将心理健康正反两方面结合起来判断,才会对心理健康状态有一个全面、准确、深入的把握。

心理异常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与现实环境不能保持一致,心理反应失去了合理性,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性,个性特征失去了稳定性,社会功能受损,以至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都不适应。心理异常有轻重程度,它们依次排列为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以及心理疾病。在这里我们介绍这三个概念的同时,重点介绍与心理问题、与中小学生有关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图 2 异常心理状态

(一)一般心理问题

什么是一般心理问题?它是非病理性的心理异常,通常被称为心理困扰、心理失调或心理失衡。 一般而言,有一般心理问题的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满意心境, 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 , 独立应对生活工作有些吃力。如果自己能够主动调节或请专业人士帮助, 可以很快恢复到常态。

经常被描述的一般心理问题有:不容易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不太好, 耐挫力比较差,不太合群,比较自我中心,无端烦恼,注意力不集中,心理疲劳,自我怨恨,焦虑,抑郁,多疑,偏执,消沉,狂热,怯懦等等。

一般心理问题有哪些特征? 一般心理问题是轻度的心理异常,与其他心理异常相比较,它的特征是: 首先,情景性和暂时性。心理问题与特定情景紧密相关,通常由特定的情景诱发,诸如学习压力大、被老师批评、工作晋升失败、婚恋挫折,或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身体不良状况。这种反应离开了特定的刺激情景,就会消失。绝大多数的心理问题不会经常出现,更不会持续出现,而是偶发暂时的,持续时间较短 。其次,功能损害轻微。有一般心理问题的人,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但是其 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其社会功能属于些轻微的损害。再者,能调节。 一般心理问题常常会自行缓解,或者减少次数和减弱强度,也会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使 4 其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对于自己不能改善较重的心理问题,借助心理咨询会有很好的效果。

那么中小学生一般容易出现什么心理问题呢?

1. 学习上容易发生的心理问题

学习上容易发生的心理问题有学习困难、学习懈怠、考试焦虑、恐学症等,在学业不良和学习优秀的学生身上都有可能发生。让我们重点了解一下考试焦虑。

初三学生小小原本学习成绩还不错,在一次月考中,数学却考了个从来没有的低分,气得她把心爱的发卡都撅折了,随后还病了一场。究其原因,她认为是邻桌同学在考试时不时翻试卷,总发出哗哗声响影响到她的结果。小小说:“我一听到别人翻卷子的声音,心里就十分紧张,认为人家已经答完了,再看看自己,太慢了。顿时,我就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连握笔的手都哆嗦了。”以后的几次考试,小小的不良感受越来越多。考前睡不好觉,满脑子都是公式、定理;考试中,她不断在告诫自己:一定要考好!但一看到不熟悉的题目,心就抽紧了,如果几分钟之内找不到思路,小小顿时就手心冒汗、脸色苍白,连呼吸也急促起来。反反复复总是这样,小小沮丧极了,觉得对不起老师、父母,也对不起自己。

如果考生认为自己在将要进行的考试中可能失败,并认为这一失败将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那么,考生就有可能因此产生紧张、焦虑、担忧、害怕等情绪感受,这就是考试焦虑。考试焦虑不仅以忧虑情绪为显要特征,在认知、生理和行为反应也与正常学生不同。考试焦虑的学生总认为别人都在关注自己,非常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卑感较重,对考试取胜缺乏信心;由于焦虑,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增强,产生呼吸加剧,多汗、头痛,肌肉紧张,而且好发脾气、发呆、心神不定、思维停滞、多余动作增加等。

2. 成长与发展中的问题

学生时期是人的身体、行为、性格和智力都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小学末或初中开始的青春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荷尔蒙激发,身心变化快,加之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很容易产生适应性的心理问题,如性心理问题。

性心理问题是伴随着性生理的发育,性心理的发展、性意识的觉醒成为到了青少年期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由于社会文化方面的性禁锢、性放纵的直接影响,也由于自身人格不成熟、自控力差等原因,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性生理、性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偏差,因而体验到种种困惑、恐慌、焦虑和不安,比如性别角色混乱、自慰行为等问题。

青春期是男女性别角色分化的关键时期,是男女两性认同其身份角色、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的关键时期,如处理不慎,将造成学生对自己的性别角色不认同乃至角色混乱。有性别角色混乱 倾向的一些行为经常出现在青少年学生中。如:有的女生把自己打扮成男生的样子,走路、做事也大大咧咧,以豪爽为美,在女生群体中充当保护者角色;反感来月经等生理现象。男生却把自己打扮成女性,说话“娘娘腔”、常有“兰花指”、“吐舌”、“捂脸”等动作。性别角色混乱是指两性在社会文化规定的各自相应的社会位置和行为规范、模式上的混乱。如今,从全社会来看,性别角色模式虽在某种程度上已淡化,但是它依然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

5

自慰行为 是指刺激性器官而引起快感的行为。无论男生、女生均可能出现这种行为,比如手淫行为,小学生中,挾腿摩擦症更为多见。手淫发作时,多用手来摆弄生殖器,也有用被子、枕头、桌角、玩具等进行摩擦的。由于手淫产生兴奋,会表现出面部潮红、双眼凝视一处、周身肌肉紧张等行为特征,持续几分钟后,出现乏力、出汗、思睡等现象,只要不是过度的手淫行为,可视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过度手淫则是非正常状况,它常常是由不良的环境、情绪矛盾所致。由于受观念影响,有些学生虽自慰行为发生频率较低,但还是易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情绪低落、精神紧张、感觉羞耻,也为自己缺乏控制意志而自卑,所以手淫成为他们消除自己焦虑情绪的一种手段。

3. 不良性格倾向

学生在性格倾向和情绪上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抑郁、焦虑倾向等。

自卑 就是不切实际地低估自己,或只看到自己的缺陷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自卑感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出现,在中小学生中更为常见,通常表现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甚至生理反应上。自卑感强的人对自我的评价不符合客观实际,对自己提出批评过多,评价过低,甚至没有一处优点;缺少自己的见解,有些可能好与他人比较,有些可能惯于自我比较,常为对自己无能为力而焦虑。

常用消极思维,总是想到坏的方面;常用过度概括的思想方式,将一次的失败概括为“我不行”;自卑感强的学生人际关系敏感,过度重视他人的评价,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愿望:认为这些是可耻的,说出来会被别人笑话,严重的自卑会逃避一切集体活动和社交活动。在诸多竞争活动中明明能成功也放弃机会。由于害怕失败和胆怯,有自卑感的学生甚至还会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如:失眠、盗汗、心悸。如这种状况长期持续就会蔓延到其它方面,以至发展到人格被这种无能感侵蚀。

抑郁的学生则看上去疲乏倦怠、表情冷漠,整个生活弥漫着灰暗的气氛。有的人还自暴自弃、愤愤不平,认为自己受到别人的迫害,想独自离家,甚至出现自残、自杀行为。很多抑郁的学生并不主动诉说情感体验,但当深入询问时,常常能清楚描述其抑郁情绪。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对一些原来喜爱的事情也没了兴趣,退缩、抑制、没有愉快感;不愿意与人交往,故意回避熟人,干什么都高兴不起来,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好,笨拙、愚蠢、丑陋、没有价值;对未来缺乏信心,一点细小的过失或缺点也会带来无尽的后悔,体验不到生活的快乐。抑郁的学生还会伴有失眠、食欲不振、疲劳、头痛等生理反应。

焦虑也分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分离性焦虑,多见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表现为与亲人、家庭分离时非常不安,害怕亲人出意外,担心与亲人失散,害怕独自留在家中。第二种是处境性焦虑:它是由亲人亡故、父母不和、自己因病住院、意外事故,家庭、学校教育不当等所导致,可发生于平时情绪较稳定学生身上。第三种为过度焦虑反应,女生更为普遍。有这种情绪问题的学生大多性格温顺、胆小、多虑、敏感、缺乏自信、智力水平良好,对未来的情况总是有许多过分的、不切实际的烦恼,总担心自己诸如没有能力完成学业、考试成绩不好被嘲笑、与同学相处不好而遇到困难,对日常一些小事也过分焦虑,并因此出现紧张、窘迫感,并伴随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心动过速等。

6

以上诸种常见的心理问题还不属于心理障碍的范畴,而是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属于一般的心理问题。但发展起来,少数人会变成心理障碍,例如异性社交障碍、学校恐惧症等。学校中只可能有极个别的学生患有重度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和重度心理疾病不属于心理教师辅导的范畴,需要及时识别和转诊。

(二)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个体与他人、环境互动的不协调、扭曲的一种状态,是心理状态的某些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通常是一般心理问题的累积、迁延、演变的结果。从临床的观点看,心理障碍属于病理性的心理异常,但不是“精神病性”的。

心理障碍的表现虽然各异,但是也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们表现在:

第一,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

第二,针对性和持久性。它通常与特定情景无必然联系, 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特异反应(包括思维、情感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且其状态的时间已经在 持续半年以上。

第三,功能损害性较大。可能使一个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其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能。如:社交恐惧者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性交往。

第四,不能自行调节。不能通过自我调整而解决根本问题,必须有专业心理人员的帮助。

下面向大家介绍神经症及癔症、人格障碍以及性心理障碍等几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神经症以及癔症:

神经症是一种由心理因素造成的非精神病性的障碍,大脑和神经没有器质性损害,而高级神经系统活动表现失调,是一种机能性障碍。症状 表现为明显的适应失调, 长期处于焦虑、痛苦等消极情绪中难以自拔, 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仍能保持一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和清醒的自知力。

神经症有不同的形式。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癔症。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也称 人格异常或病态人格,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个人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在模式。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为,从小时开始持续到成年或终身,一旦形成不易改变;智力正常,但情感与行为偏离较为明显;本人并不能意识 7 到这种人格偏离;一般能正常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形成人格障碍的人一般已年过 18 岁,病程至少 2 年以上。

人格障碍的主要 类型有偏执性人格,强迫性人格,表演性人格,分裂性人格,冲动性人格,依赖性人格,反社会性人格等。

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又称作性变态,是性对象或性欲满足方式的异常。性变态者对正常的性生活没有要求,甚至心怀恐惧。性变态包括恋物癖、窥阴癖、露阳癖、异妆癖等等,其行为常带有强迫症性质。

(三)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也称作精神病性的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是严重的心理异常。主要类型有精神分裂、偏执性障碍、心境障碍和一些儿童的精神障碍 。

精神分裂及其妄想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是以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思维、情感、意志相互“分裂”的特征性症状为突出表现,并且伴有幻听幻觉、紧张综合征的精神病。这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在大、中学生中间的发病率高达千分之六,也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多发生在青年期,起病缓慢,大致在半年左右成病。

妄想性( 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妄想为突出表现的精神病。患者妄想的内容多为迫害、嫉妒和伟大。病前人格多具有固执、主观、敏感、猜疑、好强等特征。妄想内容有一定现实性。病程演进缓慢,有时人格可以保持完整,并有一定的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多不为周围人所察觉。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这两种状态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循环交替出现。

躁狂发作的特点是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其发作形式有:轻型躁狂、无精神病症状躁狂、有精神病症状躁狂和复发性躁狂症。

抑郁发作的特点是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其发作形式有:轻型抑郁症、无精神病症状抑郁、有精神病症状抑郁和复发性抑郁症。

儿童多动症

教师在中小学工作,还有必要认识一些特殊的心理疾病,这里介绍经常被提及的儿童多动症。

8

儿童多动症的全名称“注意缺失与多动障碍”,简称 ADHD ( attention -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s ),是指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的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此症出现在 7 岁前,常在三岁出现,9 岁时症状最突出。男童多于女童 。

多动症的 症状特征是注意力不集中,冲动,活动过度,学习困难,性格或行为障碍。

在注意力方面的表现:注意力涣散、短暂,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经常容易因无关的细微刺激而分心;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马虎潦草;对别人的讲话经常似听非听;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并且有始无终;粗心大意,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经常忘事;经常不愿意或回避那些需要用脑的事情。

在多动方面的表现:不论任何场合,处在不停活动的状态中。在课堂上,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不断,常在问题没说完时抢先回答,经常离开座位;平日里,忙忙碌碌,话多,走路急促;轮流活动时很难按顺序等;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无目的乱跑乱爬;经常打断别人或强使别人接受他。

在冲动方面的表现:情绪不易控制,胆大不计后果,冲动任性,喜怒无常。由于患儿的冲动特性,导致其不易合群,引起别人的反感。别人的反感造成患儿的反抗心理,引起不良行为,如打架、顶嘴、伤人毁物,最后可能导致形成性格不良。

在学习困难上的表现:通常智力无问题,但学业成绩差。这是由于注意力涣散导致的学习困难。克服注意力障碍,及时补课,可赶上来。

在学校中,多动症的儿童与活泼多动的儿童容易混淆。教师做区分时,除了注意活动量程度,更要注意考察两者的注意力状况。多动症儿童在看他喜欢的卡通时也坐不住,而正常的多动的儿童,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注意集中,全神贯注。此外,还要考察其年龄发生期,以及该生在安静环境中的表现。

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心理问题的特征,对于增强与维护教师自己以及自己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此为依据,进行心理健康的诊断。发现心理状况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运用心理学知识加强心理调节,如果发现严重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及时地寻求社会支持系统,主动寻找心理咨询的专业指导。

四、心理异常: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

还有一种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从医学角度进行的,即没有心理异常症状者被看作心理健康的人。 下面所描述的现象就是偏离了心理健康状态的心理异常状态,只有将心理健康正反两方面结合起来判断,才会对心理健康状态有一个全面、准确、深入的把握。

心理异常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与现实环境不能保持一致,心理反应失去了合理性,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性,个性特征失去了稳定性,社会功能受损,以至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都不适应。心理异常有轻重程度,它们依次排列为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以及心理疾病。在这里我们介绍这三个概念的同时,重点介绍与心理问题、与中小学生有关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第6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辅导》

通过学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辅导》这门课,让我认识到心理辅导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的道理是不难理解,要想真正学好心理辅导,特别是要想很好地掌握心理辅导的技能,创造性地展开工作,有效地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在实践中边学习,边领悟,逐步提高与完善。在学习的过程中,使我联想到我的学生中的各种问题以及自己的处理方法,也让我定位了以后的努力方向。

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辅导》的学习过程中,我认为“努力创设一种激励成长的氛围,促进学生向健康的方向成长。要让学生树立信心,激起动力。在平时,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重视为学生树立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悉心教育和热情鼓励不可忽视。要特别注意正确对待他们,鼓励他们积极进取,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给予帮助和指导,把受挫学生的自信心及早地树立起来。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公平的心态,关注每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第7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辅导》作业

通过学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辅导》这门课,让我认识到要想真正学好心理辅导,特别是要想很好地掌握心理辅导的技能,创造性地展开工作,有效地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使我联想到我的学生中的各种问题以及自己的处理方法,也让我定位了以后的努力方向: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让那些需要我帮助的心理求助者感受到我今天一样的成长喜悦,感受到心理健康带给自己生活幸福感的提高。

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辅导》的学习过程中,我认为“努力创设一种激励成长的氛围,促进学生向健康的方向成长。”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辅导方法,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

案例介绍:

杨小坤(化名),一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小女孩,上课总是坐得很端正,不爱回答问题;偶尔回答,声音也是特别小„„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对学习比较茫然,无目标,没有掌握方法;同时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一点点小动静都会立刻吸引她注意。

每次问她,她总说不出个所以然。问得多了她告诉我,自己“笨”,学不好,连爸爸妈妈都这么说了,或者就干脆沉默起来。为此,我也专程找过他的父母,这样的说法得到了印证。辅导措施:

作为班主任,我能做什么呢?至少,我应该让她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开心。

(一)播种信心

谈心——这是我要和小坤做的第一件事,每次我们都选择轻松的话题,通过谈话,都能在她不易察觉地情况下,发掘她身上的优点。逐渐地,我发现她的表达能力与她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比较高。于是,我经常在她说得好、说得对的时候,大声地表扬她,赞赏她“你说得真清楚,老师听懂了”,“你真会思考问题”,“你真是有主见”„„渐渐地她有了“我说话表达能力很强”的认识,每次说话都昂首挺胸的样子。

于是,我乘胜追击:“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因为你和别的小朋友一样聪明。说完她像一只轻快的小燕子“飞”走了。

(二)树立信心。

“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使小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以逐步帮助她全面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她的基础较差,所以常常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培养她多角度思考的习惯;鼓励她大胆想象,同时让她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发挥智慧和潜能,自己也能肯定自己的能力,从而坚定信心。

(三)激励信心

根据小学生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及时地发现一些学生可以效仿的事例,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小坤的心灵。

如: “XXX同学,作业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XXX同学,很会提问题”等等。这样,就让小坤有了学习的对象,促使她学会适时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我还制订一些制度如点滴汇报制度,激励措施如加花评比等,日积月累,在榜样的影响下,小坤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

做为教师要努力使教育适合学生的个别特点,教师要懂得的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教育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策略,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公平的心态,关注每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第8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辅导》作业

回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辅导》这门课,写一个您学到的心理辅导方法?

通过学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辅导》这门课,让我认识到心理辅导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的道理是不难理解,要想真正学好心理辅导,特别是要想很好地掌握心理辅导的技能,创造性地展开工作,有效地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在实践中边学习,边领悟,逐步提高与完善。

在学习的过程中,使我更加认识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教师工作不可忽视的一环。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利的家庭教育因素,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如:自卑、厌学、缺乏同情心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剖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创设有利的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促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向有益的方向转化。 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辅导》的学习过程中,我认为“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收集个案材料,做好数据分析,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于在测试中调查了解到的以及学生主动反映的心理问题采取讲座式、面谈式、家访式等多种方法,进行心理疏导与咨询,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辅导方法。为了培养学生正常的智力,愉快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和协调

的行为,以形成其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尝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入手,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可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动态的监测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还能早发现,早干预,防止极端情况发生,有效的做到预防、预警和干预;学生家长也能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查看到孩子的心理档案,有利于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在学生入校后两三个月时间内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得到宝贵的原始数据,如学习适应性、人际关系、学习焦虑等指标数据,方便今后做数据对比;通过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性格特征的测试,还可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建立预警工作机制,可以筛查出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分析,实施心理干预。 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成绩是很难提高的。通过心理档案,根据各种不同的数据分析,如,全班学校成绩前5名与后5名心理测试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哪些指标的显著差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心理档案系统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开展学生成长关键期和关键点的指导工作,如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行诊断、入学适应性指导、考前减压、专业选择咨询和升学指导等活动,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能力特点,以利学生做出合适的选择。教师通过心理档案的科研模块,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点、心理欲求、学习心理等,为教师科学地管理和教育学生提

供直接的方法,从而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且行且完善。

第9篇:知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一览表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在每个方面的具体标准,大体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加以概括: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我修养。 1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

学习是中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具体地说,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表现在六个方面。

(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心理健康的学生,时时处处表现出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和积极的探索者。

(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心理健康的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并从中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充分相信自己具有学习的能力。

(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合理使用体脑,顺应大脑兴奋和抑制的活动规律,注重一定的运动调节,能借助体脑获得智力与能力的更好发展。

(4)从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每个人都有幻想,心理健康的学生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幻想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且在时间上比较短暂,不会妨碍其学习和人际交往。

1 (5)从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健康的学生能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进行合理的调节。

(6)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健康的学生会制定学习计划,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复习、预习功课,长期坚持努力学习,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

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方面。学生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心理健康水平。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表现在五个方面。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心理健康的学生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既重视对方的要求,又能适当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保证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2)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心理健康的学生不会以表面印象来评价他人,不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而是客观公正地了解和评价他人。

(3)关心他人的需要。心理健康的学生知道只有尊重和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回报。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在相互信任、尊重和关心中才能获得发展。这就是“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的道理。

2 (4)诚心地赞美和善意地批评。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是虚伪地恭维别人,而是诚心诚意地称赞别人的优点。对于对方的缺点也不迁就,而是以合理的方式加以批评,并帮助其改正。

(5)积极地沟通。心理健康的学生对沟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沟通中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们沟通的方式是直接的,而不是含糊其词,在积极的沟通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真诚的友谊意味着健康。

(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心理健康的学生能与人和谐相处,亲密合作,但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人格,即在保持个性和差异的前提下亲密合作。 3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己,并悦纳自己。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心理健康的学生必须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不为他人的议论所左右,能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而逐渐成为自信、自尊、自爱、自重的心理健康的人。

(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反躬自问:“我在某方面的情况与别人相比怎么样?”他们除同周围的人相比较之

3 外,还常与理想的自我相比。心理健康的学生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评价,从中认识自我。

(3)及时正确地归因。及时而正确地归因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因为学业成绩或工作成果通常反映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或努力的程度。但如何归因呢?是归因于运气、教师教得怎样、有否提供条件等客观原因,还是归因于主观的能力与努力的程度?心理健康的学生,主要归因于主观。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断扩展自己的生活范围,从中不断地充实自我,超越自我,悦纳新的自我。

(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心理健康的学生,善于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目标的难易程度,把抱负水平定在既有一定的实现把握,又有可能冒失败风险的层次,以此激发自己努力进取。

(6)具有自制力。心理健康的学生善于为既定的目标而克服困难,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善于抑制自己的其他不良行为和冲动,遇到挫折不忧郁、不悲愤,镇定对待,分析根源,保持乐观态度。 (内容来源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殷炳江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如何设计人事管理系统下一篇:公交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