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现象初三物理

2022-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磁现象初三物理

初三物理磁现象课件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是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电和磁》的第一节,作为本章的第一节有较多的物理概念,它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做好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探究出来物理概念或规律,是本节的主要特色。由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现象进入物理知识的探究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知道磁性和磁体;

2.知道磁极;

3.知道磁极的指向性和磁极的表示方法;

4.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5.知道磁化及其应用。

二、方法过程

1.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演示,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磁极指向性、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演示,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演示,能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法】

讲授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具与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请大家先听两个故事:(幻灯片展示)

1.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门牢牢地吸住。

2.在加拿大东海岸,有一个神奇而令人生畏的世百尔岛,来往的船只只要一靠近它,不但指南针失灵,还会把船吸向海底,造成触礁沉没。

听了这两个故事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吧?今天我们学习了磁现象,就会明白这是为什么。(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磁现象

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课件演示)

2.我们把这类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利用课件观察形形色色的磁体)

3.磁极:在磁体上,不同部位吸引铁屑的能力是不同,我们把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磁体上一般有两个磁极。(演示实验现象)

[观察]条形磁铁对铁屑进行吸引,观察磁铁的不同部位所吸铁屑的多少。

[问题]条形磁铁的不同部位,对铁屑的吸引力是一样的吗?

[结论]条形磁铁的两端对铁屑的吸引力大,中间小,所以我们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

4.磁体的指向性:

[演示]把一个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使它在水平面内能够自由转动。

[问题]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结论]发现它静止时一端总是指南,另一端总是指北。

于是人们根据这个现象,将磁体的两极进行命名:

南极: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一端叫做南极(S极)

北极:磁体静止时指北的那一端叫做北极(N极)

[应用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利用磁体的磁极具有指向性制成的,最早的指南仪叫司南。

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问题]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呢?看看下面的实验,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演示]多媒体课件。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应用]它是检验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原理之一。

(二)磁化

[问题]一个钢棒原来没有磁性,怎样使它现在具有了磁性呢?

[演示]钢棒原来没有磁性,在一条形磁铁靠近它时,它能单独吸引一些小的铁屑,说明就具有了磁性。

很明显它原来没有磁性,现在获得了磁性。我们把像钢棒一样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结论]能够被磁化的材料叫做磁性材料。如钢、铁等。

[应用]阅读自然科学史。(见幻灯片)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磁现象,理解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现在大家知道课前我们所听到的两个故事的原因了吗?

第2篇:九年级物理磁场磁现象专项练习

1.物体能够吸引 、 、 等物质的性质叫做 。具有 的物体叫磁体。

2.条形磁铁两端的磁性 ,中间部分的磁性 ,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 。

3.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铁或小磁针,静止后指南的磁极叫 ,用字母 表示,指北的磁极叫 ,用字母 表示。 4.同名磁极互相 ,异名磁极互相 。

5.磁体上 叫做磁极。一个磁体具有 个磁极,它们分别是 极和 极。

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 。

7. 叫做磁化。 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 磁体; 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时间保存,称为 磁体。 8.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而发生的。 9.为了形象地表示磁场的情况,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使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方向(切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小磁针 一致,这样的曲线叫做 。

10.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出来,回到磁体的 。

11.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 ,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 。

12.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总是一端 ,一端 。这是因为受 的作用。

13.地球本身是一个 ,地磁北极在地理 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 附近。

14.我国宋代科学家 是世界上第一个清楚地、准确地论述 的科学家。

15.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发生的,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于放入其中的磁体 。

16.磁场的方向是这样规定的:放在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 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7.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B.它不可能是直线 C.它是一些假想的线 D.它总是从北极指向南极

18.把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为2段,那么2个断面再靠近时将 (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没有相互作用 D.不知磁极无法判断

19.用一根钢棒A端接近悬挂着的磁针的S极,磁针的S极被吸向钢棒,则( )。

A.钢棒一定具有磁性,且A端为N极 B.钢棒一定不具有磁性 C.钢棒一定具有磁性,且A端为S极 D.不能判断钢棒是否有磁性

20.两棍缝衣针A和B,当把A针用细线悬挂后,再用B针的尖端接近A针尖端时,发现A针尖端向B针尖端靠拢,这个现象说明 ( ) 。 A.A针有磁性 B.B针有磁性 C.两针都有磁性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1.关于条形磁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把它悬挂起来,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B.它的磁性是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C.把它分成2段,每段均各有两个磁极 D.把它分成2段,每段只有一个磁极

22.下述各现象中能确定钢棒原来有磁性的是 ( )。

A.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N极时,相互吸引 B.钢棒的十端接近磁针的N极时,相互排斥

C.钢棒中间接近磁针的N极时,相互吸引 D.钢棒的任何部位接近磁针时都相互吸引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磁场中不同的点,磁场方向一定不同 B.磁场中的磁感线可能相交

C.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D.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磁场是人们假想的 图18-4 24.下面关于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磁场是由无数条磁感线组成的

B.在磁体周围,画了磁感线的地方有磁场,没有画磁感线的地方没有磁场 C.在磁场中,可通过磁感线的疏密程度看出磁场的强弱

D.在磁场中铁屑被磁化排成一条条曲线,这些曲线就是磁感线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场中不同点的磁场方向一定不同

B.磁感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但任意的两条磁感线都不会相交 C.磁感线总是从N极指向S极

D.不同的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某一固定点,静止时N极指向可能不同 26.磁场的基本性质是( )。

A.能够产生磁感线 B.能够吸引轻小物体C.能够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D.具有N、S极

27.画出图18-5中磁铁周围磁感线的形状和方向,并给小磁针标出N、S极。 28.图18-6中,正确的是( )。

29.标出图18-7中小磁针的N、S极。 30.标出图18-8中磁体的磁极。

31.画出图18-9中磁铁的磁感线(画出代表性的几条即可),并标出小磁针的N、S极。[1.5]

图18-20

32.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a和b;按图18-20甲放置,手拿住a时,b不会掉下来;按图11-1乙放置,手拿住b时,a会掉下来。这说明( )。 A.钢棒a具有磁性 B.钢棒b具有磁性

C.钢棒a和b都具有磁性 D.钢棒a和b都不具有磁性

33. 以下哪些仪器可以用来测试条形铁棒是否有磁性( ). A. 小磁针 B. 条形磁铁 C. 验电器 D. 通草球 34. 如图11-1-1所示,在条形磁铁周甲、乙、丙三个小磁针,小磁针N极指向正确A. 甲、乙对,丙错 B. 甲、丙对,乙错 C. 乙、丙对,甲错 D。甲、乙丙都对 35. 将小钢条的一端A靠近磁针N极时,互A. 小钢条具有磁性,A端是北极

B. 小钢条具有磁性,A端是南极 C. 小钢条没有磁性 36. 在下述各种情况中,可以得出钢棒原来一定具有磁性的是( ). A. 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时,两者相互吸引 B. 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时,两者相互排斥

C. 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时,两者相互吸引.再将钢棒的这一端接近磁针的南极时,则相互排斥

D. 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时,两者相互吸引.再将钢棒的这一端接近磁针的南极时,两者仍相互吸引

37.一根钢条接近小磁铁,小磁铁的N极被吸向钢条,这一现象说明钢条原来 [ ]

A.一定有磁性,接近磁性的一端是S极;

B.一定有磁性,但不能确定它的极性;

C.一定没有磁性;

D.不一定有磁性。

38.下面情况中,能断定钢棒原来就有磁性的是 [ ]

A.将钢棒的一端靠近磁铁的一端,两者互相吸引;

B.将钢棒的一端靠近滋铁的一端,两者互相排斥;

相吸引,将小钢条的另一端B靠 近磁针N极时,也互相吸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围放置有的是( ).

C.将钢棒放在磁铁附近,钢棒会被磁化;

D.将钢棒靠近铝物质,两者既不吸引又不排斥。

、填空题

11.物体能够吸引铁等物质的性质叫做 ,具有 体.悬挂起来的磁体(如图9-1),静止时总是一个个磁极指北,分别叫做磁体的 极和 图9-1 ① ,② 。

12. 若将一个条形磁铁自由地悬挂起来,磁铁指 的那个磁极叫南极,指 的那个磁极叫北极。南极和北极分别用 和 符号来表示. 13. 一个磁体有 个磁极, 名磁极相互吸引, 名磁极相互排斥. 14. 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它对 产生磁力的作用. 15. 磁铁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铁的 极出来,回到磁铁的 极; 17. 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磁针,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这是因为地球本身是个巨大的 . 18. 地磁北极在地理 极附近;地磁南极在 极附近. 19. 世界上第一个清楚地、准确地论述磁偏角的科学家是 . 20.将小磁针放入磁场中的某一点,磁场对小磁针有_________的作用,小磁针静止后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_________的方向。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_________有_________的作用。

21.用条形磁铁的磁极去靠近磁针时,它们并没有接触,就发生了力的相互作用,是因为磁体的周围空间存在着 .磁铁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铁的 极出来,回到磁铁的 极.

22.1954年,我国地质探矿队伍发现,在山东某地一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地区的地磁场十分异常。据此,勘探队伍推测该地区地下可能蕴藏着( )

A. 铜矿 B. 铁矿

C. 煤矿 D. 石油

23.现代磁悬浮列车具有高速、平稳、安全、环保等特点。它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将车身托起的从而减小( )

的物体叫做磁磁极指南,一极.磁体有广泛的应用,许多物体上都有磁体,请你举出两个应用磁体的实例24.电冰箱门上装有磁性密封条,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而磁带和磁卡则是利用了它们能够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25.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B. 指南针指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C. 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南极出来指向北极的

D. 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三、作图题

26. 在图11-1-2中,标出磁感线方向及放在A、B两点位置小磁针N极指向.

27. 在图11-1-3中根据磁感线方向标出磁铁的N极、S极.

28. 图11-2-4中的曲线为磁铁场的磁感线;磁场中A点所放置的小磁针受磁场作用而静止在如下图所示的位置,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两磁铁磁场的感线方向和N、S极.

是非题 小物体的性

30.磁铁的两端部分就是磁铁的磁极。 ( )

31.将一根条形磁铁截成两段,一段是S极,另一段一定只有N极。 ( )

29.物体能够吸引轻质叫磁性。 ( )

32.一根铁棒在磁铁附近被磁化,当铁棒离开磁铁后,仍能保持磁性。 ( )

33.普通机械手表不应该放在收音机、录音机和电视机旁边,以免被磁化。 ( )

第3篇:高中物理磁现象和磁场教案选修3

第三章 磁场

全章概述

本章的内容,特别是对磁场性质的定量描述,是以后学习电磁学的基础。本章的内容按照这样的线索展开。磁场的性质——磁场性质的定性和定量描述——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的作用——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应用。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磁感应强度、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磁感应强度描述了磁场的性质,它比较抽象,同时也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掌握左手定则,熟练掌握安培力和洛伦兹力方向的判断以及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计算,这是学好后续课程的基础。由于高中阶段有关磁场的知识大都是通过分析、逻辑推理和理论推导得出的结论,抽象思维上的难度比较大;而电流(运动电荷)方向,磁感应强度方向及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作用力的方向分布在三维空间,这就要求大家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除了掌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

例1 观察计算机磁盘驱动器的结构,大致了解其工作原理。

1、了解磁场,知道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例2 了解地磁场的分布、变化,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会判断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3、通过实验,认识安培力。会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会计算匀强磁场中安培力的大小。 例3 利用电流天平或其他简易装置,测量或比较磁场力。 例4 了解磁电式电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通过实验,认识洛仑兹力。会判断洛仑兹力的方向,会计算洛仑兹力的大小。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以及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例5 观察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 例6 了解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1、认识电磁现象的研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1磁现象和磁场

新课程学习

3.1 磁现象和磁场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

(2)知道磁场的基本特性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磁体或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2、过程与方法:利用电场和磁场的类比教学,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渗透物质的客观性原理。 教学重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特性。 教学难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

教学用具: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小磁针、导线和开关、电源、铁架台、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第1节 磁现象和磁场

(一)引入新课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现象的国家。早在战国末年就有磁铁的记载。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其中之一,指南针的发明为世界的航海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现代生活中,利用磁场的仪器或工具随处可见,如我们将要学习的电流表、质谱仪、回旋加速器等。进人21世纪后,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希望同学们勤奋学习,为攀登科学高峰打好扎实的基础。今天,我们首先认识磁场。

(二)进行新课

1、磁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磁现象”两段,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永磁体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问题2什么是永磁体、磁性和磁极?磁体有几个磁极,如何规定的?磁性最强的区域就是磁极。

2、电流的磁效应

教师: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请你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见解。电荷存在正负、磁体存在两极;电荷间有力的作用,且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磁体间同样有力的作用,且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教师:电现象和磁现象间的相似是偶然的吗?如果你是一位物理学家,你会怎样认为呢?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0页思考问题:

问题1人们是通过那些自然现象,开始形成了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思想? 问题2开始,奥斯特的实验研究均以“失败”告终,为什么?你从中有何启发?

问题3奥斯特是如何发现电流磁效应的?以前的实验为什么会失败?谈谈你的想法。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实验有何意义,竟使安培、法拉第对奥斯特有如此高的评价?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发表见解。

3、磁场

提问:磁体对磁体有力的作用,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说明电流对磁体也有力的作用。这些作用力都不需要直接接触,就能产生。那么,这些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不是不需要任何媒介物就能产生? 答: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教师:你为什么会想到是通过磁场产生的?类比前面的学习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学生: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说明电和磁是相互联系的。电荷的周围存在电场,电荷间通过电场产生相互作用,那么,磁体和电流的周围必然会存在磁场,磁体间、电流和磁体间则通过磁场产生相互作用。 教师:既然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对磁体会产生力的作用,那么磁体对电流会产生力的作用吗?电流与电流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 学生:有。因为力是相互的。

演示:如图3.1-3所示,通电导线与磁体间发生相互作用。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体会磁体对通电导线产生力的作用。

结论:磁场是存在于磁体或电流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物质。磁体和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磁体间、电流和磁体间、电流和电流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问题:大家猜想一下,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呢?与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否相似?

学生: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产生力的作用。与电场的基本性质是相似的。(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

结论: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它不是电荷之间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电场发生的(这一结论是从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现象结合“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推理得出的)。通过类比,可以推断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磁场也具有物质性。 问题:请大家思考,悬吊着的磁针为什么会指示南北呢? 答:说明地球的周围有磁场,地磁场对磁针产生了磁场力。

4、磁性的地球

教师:地球的周围存在磁场,地球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也有两个磁极,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观察图3.1-4,地磁场的南北极连线与地理的南北极之间有一个偏角,叫做磁偏角。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点是不同的。而且,地球的磁极在缓慢地移动,磁偏角也在缓慢地变化。

指出:许多天体和地球一样,也存在着磁场。如太阳、月亮、火星等都存在磁场。但它们的磁场有不同的特点。如火星的磁场不像地球的磁场那样是全球性的,而是局部的。因此指南针不能在火星上工作。对天体磁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5、课堂小节

6、作业:

1、完成P81 练习

2、3

教后记: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第4篇: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磁现象和磁场

上中学学科网,下载精品资料!!

教学设计(二) 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性、磁极的概念。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磁场的基本特性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磁体或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知道地球具有磁性。

2.过程与方法: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使学生通过对磁场的客观认识去理解磁场的客观实在性。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在教学中渗透物质的客观性原理。

教学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 教学难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性质、地磁场。 教学方法: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

教学用具: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小磁针、导线和开关、电源、铁架台、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介绍生活中有关的磁现象及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现象的国家。早在战国末年就有磁铁的记载。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其中之一,指南针的发明为世界的航海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现代生活中,利用磁场的仪器或工具随处可见,如我们将要学习的电流表、质谱仪、回旋加速器等。进入21世纪后,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希望同学们勤奋学习,为攀登科学高峰打好扎实的基础。在本章,我们要学习磁现象、磁场的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以及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知识主线十分清晰。本章共两个单元。第

1、

2、3节为第一单元;第4~第6节为第二单元。今天,我们首先认识磁场。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问题组]初中学过磁体有几个磁极? 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

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磁极之间是通过什么发生相互作用的?

[过渡语]磁场我们在初中就有所了解,从今天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它。 推进新课

1.磁现象

(1)通过介绍人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和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指南针的发明和作用来认识磁现象。

(2)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和生活生产中涉及的磁体(喇叭、磁盘、磁带、磁卡、门吸、电动机、电流表)来形象生动地认识磁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磁现象”两段,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永磁体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问题2:什么是永磁体、磁性和磁极?磁体有几个磁极,如何规定的?磁性最强的区域就是磁极。

上中学学科网,下载精品资料!!

2.电流的磁效应

(1)介绍人类认识电现象和磁现象的过程。

(2)演示奥斯特实验:让学生直观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做实验时可以分为四种情形观察并记录现象:水平电流在小磁针的正上方时,让电流分别由南向北流和由北向南流;水平电流在小磁针的正下方时,让电流分别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流。在认识电流的磁效应的同时,也为地磁场和通电直导线的磁场的教学埋下伏笔,也可以留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过程,体现物理思想(电与磁有联系)和研究方法(奥斯特实验),认识到奥斯特实验在电磁学中的重要意义(打开了电磁学的大门),为后来法拉第的研究工作(电能生磁、磁也可以生电)奠定了基础。

教师: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请你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见解。电荷存在正负、磁体存在两极;电荷间有力的作用,且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磁体间同样有力的作用,且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教师:电现象和磁现象间的相似是偶然的吗?如果你是一位物理学家,你会怎样认为呢?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0页思考问题:

问题1:人们是通过哪些自然现象,开始形成了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思想? 问题2:开始,奥斯特的实验研究均以“失败”告终,为什么?你从中有何启发? 问题3:奥斯特是如何发现电流磁效应的?以前的实验为什么会失败?谈谈你的想法。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实验有何意义,竟使安培、法拉第对奥斯特有如此高的评价?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发表见解。 3.磁场 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流与电流的作用,类比于库仑力和电场,形成磁场的概念,应说明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和电场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我们可以通过磁场对磁体或电流的作用而认识磁场。

提问:磁体对磁体有力的作用,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说明电流对磁体也有力的作用。这些作用力都不需要直接接触,就能产生。那么,这些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不是不需要任何媒介物就能产生?

答: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教师:你为什么会想到是通过磁场产生的?类比前面的学习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学生: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说明电和磁是相互联系的。电荷的周围存在电场,电荷间通过电场产生相互作用,那么,磁体和电流的周围必然会存在磁场,磁体间、电流和磁体间则通过磁场产生相互作用。

教师:既然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对磁体会产生力的作用,那么磁体对电流会产生力的作用吗?电流与电流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

学生:有。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演示:如图所示,通电导线与磁体间发生相互作用。

通电导线与磁体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上中学学科网,下载精品资料!!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体会磁体对通电导线产生力的作用。

结论:磁场是存在于磁体或电流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物质。磁体和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磁体间、电流和磁体间、电流和电流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问题:大家猜想一下,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呢?与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否相似? 学生: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产生力的作用。与电场的基本性质是相似的。(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 结论: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它不是电荷之间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电场发生的(这一结论是从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现象结合“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推理得出的)。通过类比,可以推断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磁场也具有物质性。

问题:请大家思考,悬吊着的磁针为什么会指示南北呢? 答:说明地球的周围有磁场,地磁场对磁针产生了磁场力。 4.磁性的地球

明白地理的南北极和地磁南北极的区别,了解磁偏角,介绍沈括对磁偏角的研究。用一个条形磁铁来模拟地磁场,说明小磁针静止时为什么会指向地理的南北极。

教师:地球的周围存在磁场,地球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也有两个磁极,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观察下图,地磁场的南北极连线与地理的南北极之间有一个偏角,叫做磁偏角。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点是不同的。而且,地球的磁极在缓慢地移动,磁偏角也在缓慢地变化。

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

指出:许多天体和地球一样,也存在着磁场。如太阳、月亮、火星等都存在磁场。但它们的磁场有不同的特点。如火星的磁场不像地球的磁场那样是全球性的,而是局部的。因此指南针不能在火星上工作。对天体磁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5.课堂小结

6.作业:

1、完成P81练习

2、3。

教后记: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备课资料 中国古代关于磁的本性的认识

磁石为什么能吸铁,而不能吸引其他金属(铜、金等)和非金属?东汉王充曾认为是“气性”相同,互相感应的结果。到了宋代陈显微和俞琰对这个问题做过研究。陈显微指出:“磁石吸铁,皆阴阳相感,阻碍相通之理,岂能测其端倪哉!”(《古文参同契笺注集解》卷上引陈显微语)。俞琰指出:“神与气和,隔阂相通,犹如磁石之吸铁也。”(同上,引俞琰语)。他们都是试图用中国古代的“元气说”去解释,认为磁石吸铁是因为铁和磁石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气”的联系,是“阴阳相感”“神与气和”,这种解释虽然模糊,但能够从铁和磁之间内在的“气”的联系去寻找原因,却是可贵的。

明末清初的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还讲到磁的屏蔽现象。他指出:“磁石吸铁,隔碍潜通。或问余曰:‘磁石吸铁,何物可以隔之?’犹子阿孺曰:‘惟铁可以隔之耳’,其人

上中学学科网,下载精品资料!!

去而复来,曰:‘试之果然’。”铁是强磁性物质,导磁系数远大于1,故可以产生屏蔽效应。

第5篇:高中物理第三章磁场1磁现象和磁场学案选修3-1教案

1 磁现象和磁场

[学习目标] 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体、磁极、磁性、磁场等概念,明确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2.了解电流的磁效应,体会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重要意义.3.了解地磁场的分布情况和地磁两极的特点.

一、磁现象 电流的磁效应

[导学探究] (1)取一个条形磁铁,用一枚大头针分别靠近磁铁的两端和中部,观察到什么现象?

(2)取两个条形磁铁,分别将它们的同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靠近,观察到什么现象? (3)将一通电直导线水平放置在小磁针的上方,分别观察导线东西放置和南北放置两种情况下,小磁针的转动情况. 答案 (1)磁铁能够吸引大头针,两端对大头针的吸引力较大,中间部分对大头针的吸引力较小. (2)同名磁极靠近,相互排斥;异名磁极靠近,相互吸引. (3)导线东西放置时,小磁针不转动;导线南北放置时,小磁针转动. [知识梳理] 1.磁现象

(1)磁性:物体具有的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称为磁性. (2)磁极:磁体的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 ①磁体有两个磁极,一个叫N极(又叫北极),另一个叫S极(又叫南极). ②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电流的磁效应

(1)奥斯特实验(如图1所示):

图1 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小磁针的上方. (2)意义: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先揭示了电与磁之间是有联系的. 1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后,每一段只剩一个磁极.(×)

(2)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他发现电流的周围能产生磁场.(√) (3)大磁铁的磁性较强,对小磁针的作用力大,但小磁针对大磁铁的磁场力较小.(×) (4)任何两个磁体之间产生的磁场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磁场

[导学探究] 电荷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那么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发生的? 答案 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知识梳理] 1.磁场:存在于磁体周围或电流周围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如图2所示).

图2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磁极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2)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 (3)磁场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人们假想出来的.(×)

三、地球的磁场

[导学探究]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对促进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在古代指南针为什么指南曾是一个不解之谜,你知道指南针为什么指南吗? 答案 因为地球是个大磁体,它对指南针有力的作用. [知识梳理] 1.地磁场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如图3所示,地球磁体的N极(北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地球磁体的S极(南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 2

图3 2.磁偏角

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水平放置的磁针的指向跟地理子午线之间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叫做磁偏角.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南极.(×) (2)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3)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地磁场方向都是和地面平行的.(×) (4)地球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同地点是不同的.(√)

一、对磁现象和磁场的认识

例1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

B.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C.磁体或电流在自己周围的空间会产生磁场

D.磁体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而磁体与通电导体间以及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答案 ABC 解析 磁场是存在于磁体和通电导体周围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磁体与磁体、磁体与通电导体、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针对训练1 关于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处于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B.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实际不存在的,是人们假想出来的一种物质

C.磁场是磁体周围或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有小磁针放入其中时,存在磁场;无小磁针放入时,磁场不存在

D.磁场的存在与否决定于人的思想,想其有则有,想其无则无 答案 A

3 解析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A正确;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是客观存在的,B、C、D错误.

二、对奥斯特实验和电流的磁效应的认识

例2 在做奥斯特实验时,下列操作中现象最明显的是( ) A.沿导线方向放置磁针,使小磁针在导线的延长线上 B.垂直导线方向放置磁针,使小磁针在导线的正下方 C.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小磁针的正上方 D.导线沿东西方向放置在小磁针的正上方 答案 C 解析 为了使现象明显,应该将小磁针放置在导线一侧,且平行导线方向放置小磁针.又由于小磁针只能在水平面内转动,所以应该将小磁针放置在导线下方或上方,即将小磁针和导线放置在同一竖直面内,而不能将小磁针和导线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由于地球的磁场是沿南北方向的,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应该使电流的磁场不沿南北方向,最好沿与南北方向夹角最大的东西方向,所以应在南北方向放置导线.故选C. 针对训练2 (多选)如图4所示,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当有一束带电粒子沿与磁针指向平行的方向从小磁针上方水平飞过时,所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图4 A.小磁针不动

B.若是正电荷飞过,小磁针会发生偏转 C.若是负电荷飞过,小磁针会发生偏转 D.若是一根通电导线,小磁针会发生偏转 答案 BCD 解析 电流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当电荷在小磁针上方运动时也会形成电流,从而形成磁场,通电导线周围也存在磁场,这两种磁场是等效的,均会使小磁针发生转动,故B、C、D均正确.

三、对地磁场的认识

例3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其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B.地球表面的磁场的竖直分量在南半球垂直于地面向上,在北半球垂直于地面向下 C.在地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但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其间有一个夹角,这就是磁偏角,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同地点是相同的 D.在地球表面各点磁场强弱相同

4 答案 AB 解析 地磁场的分布类似于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所以在地球表面赤道上的磁场最弱,选项D错误;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磁偏角的数值是不同的,因此选项C错误.

地磁场问题的处理要点

1.地理南极正上方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地理北极正上方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2.在赤道正上方,地磁场方向水平向北. 3.在南半球,地磁场方向指向北上方;在北半球,地磁场方向指向北下方.

1.(多选)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下示意图正确的是( ) A.磁体磁场磁体 B.磁体磁场通电导体 C.通电导体电场通电导体 D.通电导体磁场通电导体 答案 ABD 解析 磁体与磁体、磁体与通电导体、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2.(多选)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

B.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 C.指南针的指向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

D.在指南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放置一直导线,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 答案 BC 3.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的磁场分布情况与一个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情况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磁场的方向是沿地球上经线方向的 B.地磁场的方向是与地面平行的 C.地磁场的方向是从北向南方向的

D.在地磁南极上空,地磁场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5 答案 D 解析 地磁场的方向是由南向北方向,但与经线并不重合,在赤道上空,地磁场方向与地面平行,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4.(多选)如图5所示,通电直导线处在蹄形磁铁两极间,受到力F的作用发生摆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这个力F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B.这个力F没有反作用力

C.这个力F的反作用力作用在通电导线上 D.这个力F的反作用力作用在蹄形磁铁上 答案 AD 解析 蹄形磁铁通过磁铁的磁场对通电导线产生了力的作用,同时通电导线也通过导线的磁场对蹄形磁铁产生了力的作用.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9题为多选题) 1.判断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直流电流通过,手边若有几组器材,其中最为可用的是( ) A.被磁化的缝衣针及细棉线 B.带电的小纸球及细棉线 C.小灯泡及导线 D.蹄形磁铁及细棉线 答案 A 2.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体周围的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磁场不是客观存在的 B.将小磁针放在磁体附近,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是因为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C.把磁体放在真空中,磁场就消失了

D.当磁体周围撒上铁屑时才能形成磁场,不撒铁屑磁场就消失 答案 B 3.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 6 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图如图1.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 A.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不重合 B.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C.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 D.在赤道上磁针的N极在静止时指向地理北极附近 答案 C 4.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铁球,将弹簧测力计自左向右从条形磁铁上方缓慢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图2 A.不变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C 解析 磁铁上磁极的磁性最强,对铁球的吸引力最大,所以铁球自左向右移动时,所受磁铁的引力先减小后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之先减小后增大,故选C. 5.如图3所示,假如将一个小磁针放在地球的北极点上,那么小磁针的N极将( )

图3 7 A.指北 B.指南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答案 D 6.将A、B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的磁极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4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 )

图4 A.F

D.若小磁针始终指向南北方向,则小磁针的附近一定没有磁铁 答案 BC 解析 磁场是一种“场”物质,它和我们常见的分子、原子组成的物质不同,它是以一种“场”的形式存在的,故选项A错误.由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及电流的磁效应可知,选项B、C正确.若磁铁放在小磁针的南方或北方,小磁针仍可能始终指向南北方向,故选项D错误. 8.某同学身边有一个长铁条,为了检验它是否具有磁性,该同学用它的一端靠近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下列给出了几种可能产生的现象以及相应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若小磁针被吸引过来,则说明长铁条一定有磁性 B.若小磁针被吸引过来,则长铁条可能没有磁性 C.若小磁针被推开,则说明长铁条一定有磁性

B.F=G D.F=2G D.若小磁针被推开,则长铁条可能没有磁性 答案 BC 解析 因为磁铁有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小磁针有磁性,可吸引长铁条,故长铁条可能没有磁性,选项A错,B对;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选项C对,D错. 9.如图5所示,关于磁铁、电流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甲图中,电流不产生磁场,电流对小磁针力的作用是通过小磁针的磁场发生的 B.乙图中,磁体对通电导线的力的作用是通过磁体的磁场发生的 C.丙图中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流的磁场发生的 D.丙图中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荷的电场发生的 答案 BC 解析 甲图中,电流对小磁针力的作用是通过电流的磁场发生的;乙图中,磁体对通电导线力的作用是通过磁体的磁场发生的;丙图中,电流对另一个电流力的作用是通过该电流的磁场发生的.综上所述,选项B、C正确.

二、非选择题

10.关于月球上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和猜想,有关月球有无磁场,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和检验猜想的实验方案:

(1)取一枚小磁针用细线悬挂在月球表面附近,如果它静止时N极指向某一方向,则可表明月球周围存在磁场. (2)小磁针静止时,它的N极指向就是“月磁”的北极. 你认为这个实验方案中有没有需要改进和改正的地方,如有,请改进或改正. 答案 有需改进和改正的地方.(1)应做多次实验,观察小磁针N极是否总是指向某一个方向.(2)小磁针静止时,它的N极指向就是“月磁”的南极. 11.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AB上,磁铁的N、S极如图6所示,开始时平板和磁铁均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

图6 9 a.若将AB突然竖直向上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吸在了一起;

b.若将AB从原来位置突然竖直向下平移,并使之停在位置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也吸在了一起. 回答下列问题:

(1)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的原因是 ; 左侧的磁铁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向 . (2)在a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在向上做 (填“加速”或“减速”)运动. (3)在b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在向下做 (填“加速”或“减速”)运动. (4)若平板AB突然向右加速,则左侧的磁铁将会做什么运动?

答案 (1)两磁铁间相互作用的磁力小于磁铁与平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左 (2)减速 (3)加速 (4)相对于平板AB静止或相对于平板AB向左滑动

解析 (1)两磁铁间相互作用的磁力小于磁铁与平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两磁铁都静止不动,此时对左侧的磁铁来说,吸引力向右,故静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2)平板向上运动时,两磁铁吸在了一起,说明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减小,支持力减小,磁铁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方向向下,故平板向上做减速运动. (3)平板向下运动时,两磁铁也吸在了一起,说明磁铁仍处于失重状态,故平板向下做加速运动. (4)若平板AB运动的加速度较小,左侧磁铁相对于平板AB静止不动,但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左减小或向右增大;若平板AB运动的加速度较大,左侧磁铁将会相对于平板AB向左滑动. 10

第6篇:《简单磁现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体有吸铁(镍、钴)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化现象。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磁现象,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教学重点:

知道磁体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

磁化现象。

教具:

各种形状的磁铁,磁针,一小堆回行针,铁屑,铁块,铜块,铝块,塑料,铁棒,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如何让一个毽子在竖直的面上“跑步”?(不能用手拿毽子)

2、表演“毽子跑步”。

二、新课教学

1、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

小学自然学过的磁现象还记得吗?它只能吸铁吗? 合作探究实验

一、二 学生分析回答实验结果

板书:

一、磁体

1、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2、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

提问: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 合作探究实验三 学生分析回答实验结果。

板书:

3、磁体上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提问: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

实验四:悬挂的条形磁体静止时指南北

板书:

4、磁体上的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S极),一个叫北极(N极)。提问: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2、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提问:磁体两端的磁性很强,如果把两磁极靠近,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演示实验

板书:

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师生共同实验探究五: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介绍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3、研究磁化现象

提问:回形针有磁性吗?你的实验中未与磁铁接触的回形针是怎么连在一起的?请同学们进行猜想探究:

猜想、实验探究六:回形针的磁化

板书:

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铁和钢制的物体都能被磁化。

4、磁场

磁体如何对未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的呢? 展示抽象磁体的磁场分布情况。

上一篇:军人血性胆气情况调查下一篇:每月会计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