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高级会计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学校高级会计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班风在培养教育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从新生班级班风建设的重要性、班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班风建设的策略与途径等方面作了论述,以期为高级技工学校新生班级班风建设提供参考。

第一篇:学校高级会计论文

高级技工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一、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实践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心理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

一个学校的德育就是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来看,学校德育是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从系统的有序性原则来看,学校德育是由一年级德育、二年级德育和三年级德育等层次系统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横向贯通,环环相扣,形成合力,以保证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就是使一年级德育、二年级德育和三年级德育等层次系统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以保证各个年级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这样,学校的德育就形成一个纵横交错,时间上全程,空间上全面的能产生整体效果的德育系统——学校德育体系。

二、德育目标体系

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和儿童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技工教育阶段,笔者所在学校制定的德育目标包括:

1.政治素质目标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在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2.思想素质目标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誉观,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能够认识真、善、美,敢于与不良现象作斗争。

3. 道德素质目标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通过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

4.法纪素质目标

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生活密切的法律基本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把自己的行为规范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做到自觉守法、依法办事,并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5.心理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心理,以及高尚的情感和情操,具备自我批评、自我反思的精神。特别是使学生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增强竞争意识,具有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

三、德育内容体系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的教育内容。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和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笔者所在学校德育内容构建如下:

1.一年级德育内容

(1)入学教育。包括军训、校史、校纪、校规、文明礼仪、安全、独立生活、爱国主义等教育。

(2)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教育。包括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咨询活动,使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和适合自己职业特点的性格、气质。

(3)党团知识教育。定期举办党团基本知识学习班,鼓励学生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发展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骨干入团、入党,充分发挥党团员在德育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4)第一学期开设《道德法律与人生》德育课程,从职业理想教育入手着力帮助学生在思想、心理、学习等方面的转变,解决心理困惑,激发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在此基础上突出道德与法制教育,加强人生观教育,使之学会自我约束和正确认识事物。

(5)第二学期开设《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德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学会择业和求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二年级德育内容

(1)第一学期开设《经济与政治常识》德育课程,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发展,正确理解当前的社会现象和自身生活的环境,从而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第二学期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德育课程,使学生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确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深化理想、前途和专业思想教育。进一步明确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4)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化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3.三年级德育内容

根据在校三年级学生要到生产服务第一线参加顶岗实习的规定,本年度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集中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变化和就业创业能力。

(1)就业教育。引导学生能够以正确的观念看待社会就业和个人择业问题,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掌握求职的知识和技巧,指导和鼓励学生到相应对口的单位实习。

(2)法制和纪律教育。学习现代企业制度,了解不同性质企业的区别和要求,学习有关行业和职业的法规,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3)劳动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实习,端正劳动态度,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定时安排电访或巡察,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工作、生活情况和要求。

(4)开展国情、省情、市情教育。使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对人才需求的情况,为就业择业做准备。

4.实践性德育内容

(1)节日:“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五·一”等国际性节日以及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

(2)文体:党团活动课、第二课堂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3)社团:摄影协会、舞蹈协会、曲艺协会、声乐协会、武术协会、器乐协会、篮球协会、书画协会等。

(4)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社会考察与社会调查、公益劳动与社会服务、军事训练与勤工助学等。

(5)主题教育:时政教育、形势教育、创业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6)技能竞赛:各类技能大赛和各种单项技能比赛。

笔者所在学校制订计划,把这些德育内容,以实践和活动为切入点,贯串于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

四、德育途径体系

德育途径是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笔者所在学校德育主要途径包括:

1.课程途径

注重发挥德育课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政治课吸引力。而文化课与专业课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2.实践途径

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

3.组织途径

加强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工作,发挥本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认真做好优秀学生入团和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工作,支持和引导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

4.环境途径

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技能竞赛、体育、艺术、娱乐和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寓德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5.传媒途径

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宣传栏、黑板报建设,利用校内广播电视媒介开展德育,特别是发挥校园网络的育人作用。一方面规范上网内容,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另一方面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及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通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学校德育的整体效果。

五、德育方法体系

德育方法是完成德育任务、实施德育内容的手段。德育内容是发展的,学生的个性心理是动态多样的,所以,德育方法要不断创新。

多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依据国家学校德育构建总课题组对德育方法的概括和分类,在借鉴的基础上构建德育方法体系即四类十八法:(1)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2)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3)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4)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

实践中笔者所在学校引进了行动导向型教学法,从技校职业特点、学生身心个性特点、教学目的与内容、教学环境等实际出发,灵活运用,使德育课堂成为学生生动活泼、发人深思的讨论、辩论与心灵展示的天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在优化德育方法中突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自我教育”式的德育模式。在班会、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学校出主题、给时间、提供困难帮助,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设计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活动设计、组织、参与中去实践、体验,把教育者设计的教育要求变成学生自己的成长需要,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增长了才干。

六、德育管理体系

德育管理是贯通德育各要素和德育全过程的一种主导要素,它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和保证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功能。笔者所在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包括:

1.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在德育体制结构上建立了校、科、班三级管理层次:第一层次为决策层,强调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协调。第二层次为执行层,贯彻学校德育工作意见,落实德育工作要求。第三层次为操作层,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这种体制的建设保证了德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级,可形成一种垂直的纵向联系,也沟通了科室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2.加强德育工作制度建设

笔者所在学校除了坚持学习、宣传和贯彻国家、省有关部门制定的德育规章制度外,还有针对性地在升旗仪式、早操、班会、毕业典礼、学生文明礼仪要求、学生教室宿舍食堂管理、学生干部选举、表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劳动积极分子、参加社会实践等方面形成了制度。同时加强学习宣传力度,加强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及时公布结果,不断改进完善。

3.建立素质优良的德育管理队伍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校长、学校党组织的负责人、德育指导中心的行政人员、德育教师、班主任、团委书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实践中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加强德育管理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聘任制度、培训制度、奖励制度。有计划地抓好对德育管理队伍的培养提高工作,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发挥德育管理队伍的骨干和主导作用。

特别要加强班主任工作队伍建设,因为建设一支过硬的班主任工作队伍是德育管理的关键。制定了《班主任工作条例》,详细规定了班主任聘任和解聘、工作职责、周月学期工作规范、考核、津贴、奖惩等一系列内容,使班主任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还制定了班主任学习、培训制度,抓班主任理论学习和提高,炼就了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主任队伍。

4.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形成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依托的宏观教育格局。实践中充分发挥思想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和优势,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把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德育管理的力度。加强教育与科学管理紧密结合,增强服务意识,建设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不断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完善文体活动设施,提供全方位服务,强化管理育人,使学生管理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继而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潜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主体的深层次需求,形成丰富的、进步的、稳定的德育氛围,促进学生创新人格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七、德育评价体系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学校德育目标实现的必要措施。多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建立起的德育评价体系既科学系统,又具体可行。

1.优化德育评价方法

笔者所在学校建立科学、全面的德育评价机制,注重体现对学生道德行为实践的检验,克服形式主义的弊端,以学生道德实践的改善和提高作为衡量道德发展、评估德育效果的根本标准,形成从道德认知到道德实践全过程的综合评价。

笔者所在学校采用家长、教师、学生的多元主体评价,一是自评,将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根据评价项目,对自己的德育状况进行评价。通过自评、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在学习、生活中,变他律为自律,最终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二是家长参与评价,因为在家庭生活中,学生更容易表现出自己某种一贯的和综合的品德行为方式,而这些方式也只有家长更为清楚,因此.家长更容易对学生进行真实性的评价。三是教师评价,在对学生做全面评价的同时,着重提出对学生以后的发展的希望,从而使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的发展方向,并为之而努力。

2.班级集体评价

笔者所在学校制定了班级工作量化考核评比细则和方案,实行量化考核。在先进班级考核评价体系中,侧重于对德育过程和效果的评价考核,在德育过程的考核评价中,加大对班级常规管理的考核评价力度。如班级纪律、值周、卫生、出勤、仪容仪表、违纪等情况的考核。考核过程中,本着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做到考核人员落实、考核责任落实、考核手段方式落实;做到及时记载,及时公布,及时反馈;做到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期评价与日常评价相结合,客观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

3.学生个体评价

笔者所在学校实施学生德育积分制度,围绕国家所规定的德育培养目标要求,根据有关学生规范守则,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卫生、遵纪守法等方面表现分成减分和加分指标,每个指标根据其性质和重要程度确定增分或减分分值。每学期学生积分分为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同时还规定德育积分60分以下者的处理办法。通过实施学生德育积分条例,在时间、空间上对学生行为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调控,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使全员育人,全员参与落到实处,使学校德育工作有的放矢,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作者单位:海南省高级技工学校)

作者:林声超

第二篇:初中学校高级管理团队的建设研究

(江苏省仪征市第四中學)

摘 要:副校长是初中学校管理层的中坚力量之一,对分担校长管理负担、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实现管理负担的分担、促进学校管理效能的提高,副校长应当积极推动初中学校高级管理团队建设。针对初中学校高级管理团队的结构、任务、决策做一简单分析,以供各初中学校参考。

关键词:初中学校;管理效能;新举措;高级管理团队

基础教育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有关初中学校管理的问题一直萦绕在诸位管理工作者心间。为进一步推动学校管理效能的提高,有学者提出建设高级管理团队这一课题。那么,究竟什么是学校高级管理团队,如何对高级管理团队建设保持清晰的认识,这都是本文接下来要探究的话题。

一、初中学校高级管理团队的结构

初中学校高级管理团队通常以“两层三级”的形式构成:“两层”指的是整个学校层面和学校部门层面,“三级”指的是校长、科室主任和资深教师。成员之间享有平等发言权,同时承担各不相同的管理职责。

首先,就校长和副校长级别而言,他们在学校部门层面不承担直接职责,而是负责整个学校层面的管理工作。总览课程、召集会议、安置职工、财务预算等工作由校长直接决策,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经费、教职工人格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内容由副校长负责。

第二,就各科室主任而言,他们在学校部门层面直接承担责任,属于国家课程实施第一阶段的领导级别。教学评估,教学报告,档案保存记录,教学计划制订,语文课、英语课、数学课、体育课等教学需要是科室主任主要的工作内容。

第三,就资深教师而言,他们同样在学校部门层面直接承担责任,属于国家课程实施的二级阶段领导者。语文课、英语课、数学课、体育课等教学活动的执行,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需要资深教师予以管理。

二、初中学校高级管理团队的任务

高级管理团队的中心任务是依据初中学校办学需要制订长期、短期计划,这些任务包括分担校长工作负担、支援校长、共享管理观点、统计教职员工发展情况、制订管理政策和战略性计划、针对学校管理目标范围内的组织常规提出建议与意见等。

除中心任务之外,高级管理团队所承担的子任务有:与家长和政府等学校外部力量沟通、在校内传播管理信息、监督教职人员工作、商讨日常决策、通报校长等。这些子任务的连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主动性的连接,例如团队成员征询其他员工有关管理决策的建议;第二种是回应性的连接,例如其他成员主动表达自己对参与政策的顾虑。

高级管理团队所承担的任务,既需要强调从上到下的管理导向,也需要强调自下而上的管理导向。在从校长到教师、从教师到校长这两个维度的任务分配过程中,上层成员直接拥有最大管理主动权,下层成员所提出的问题也应当获得反应。

三、初中学校管理团队的决策

高级管理团队为完成任务而形成的决策一般遵循少數服从多数,三分之二成员形成一致意见即为通过的原则。正常情况下,团队会议每周召开一次,时间多选在周一,以便对上周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回顾,同时对本周工作进行细致安排。会议上需要对本周学校发展计划、教职工安排、课程教学目标等学校部门层面的问题做出具体决策。对于那些需要利用时间较长的战略性会议,不应当频繁召开,每隔几个星期或者半学期会面一次较为科学。主流管理理念认为:由于高级管理团队是在代表其他员工做出决策,因此正式决策会议结束之后,团队应当经历一个与其他员工进行协商的过程。

决策程序主要包括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议题的发动与确定,例如商讨期中考试安排决策会议,第一阶段可确定议题为期中考试安排;第二阶段是形成某个提议,比如对考场安排的初步建议、监考教师的初步安排、考试时间的初步安排等;第三阶段是与没有参与直接决策过程的员工进行商讨,譬如安排七年级英语教师布置考场,需要与英语教研组各教师进行商讨,了解教师课程安排情况、是否有时间参与考场布置;第四阶段是做出最终

决策。

校长、副校长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在做出决策时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1.决策成果的最大效益化,这要求决策者尽可能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以做出最高质量的决策;2.决策执行疲劳度的最小化,即在保证决策一定满意度的前提之下,决策所消耗的时间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3.决策参与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最大化调动,领导者授予高级管理团队其他成员决策过程中的权力,应当对激发员工参与管理工作积极性具有促进意义。

现阶段我国初中学校高级管理团队建设依旧存在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管理人员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管理制度,做好制度化管理。此外,还需要提升教职工职业素质,细化内部培训与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实现管理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喻小琴.学校管理与学校全面提升的相关性分析:基于江苏省五所初中案例群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9(29).

[2]孙军.中小学校长的时间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14.

编辑 栗国花

作者:薛惠岭

第三篇:对高级技工学校新生班级班风建设的思考

摘 要: 班风在培养教育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从新生班级班风建设的重要性、班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班风建设的策略与途径等方面作了论述,以期为高级技工学校新生班级班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级技工学校 新生班级班风建设 重要性 问题 策略与途径

班风是在院校校园环境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集体精神面貌现象,它以所在院校的校园文化为根基,而又具有其个性特征,在培养教育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风是在一定时期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和行为倾向,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研究和分析新生班级班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找寻出对策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只要在一年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就会对全班同学产生直接的约束力和内驱力,使群体压力直接作用于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使之感受到无形的压力,进而保证集体中成员在学习、生活、工作、纪律等方面能够顺从集体利益的要求。同时在一年级形成的良好班风,将对学生此后几年的大学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新生班级班风建设的重要性

1.新生的特点

心理适应方面,作为通过中考而进入高级技工学校的新生,他们在入学时就带有一定的自我中心感和优越感,但是由于进入高级技工学校后,比较对象范围扩大、评价标准提高,本身又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就可能存在自我认识不准确、自我评价失真,在与周围同学的对比中容易出现妒忌感增强而自信心降低的心理状态。

学习适应方面,由于学习由中学阶段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学生自学为辅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自学为主导、教师讲授为辅的模式,因此对新生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自修内容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往往由于学习环境的宽松、专业课程的陌生、教师讲授方法的多样性、学生自我控制力较弱等原因,新生在第一年的学习中很容易出现挂科现象。

思想适应方面,现在的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出生在八十年代后期,或九十年代初期,他们成长的政治形势稳定、经济条件宽裕、社会环境良好,所以他们对大好形势的体会并不是很深刻,对社会的认知和感悟也很浅薄,但是他们思想比较单纯,而且个人的爱憎好恶分明,思想可塑性很强。

生活适应方面,他们第一次离开亲友的庇护,在新的学校、新的集体、新的朋友、新的生活模式、新的学习方法中开始了新的生活。那些家庭条件优越、生活上由父母包办较多的学生必然在生活适应上出现严重的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反差,那些家庭物质条件差而地处偏僻的学生,又可能会因为家庭经济的困难产生自卑的情绪。环境和角色的突然改变,打破了他们原先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会使他们产生一些孤独、怀旧、紧张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可能会伴随他们整个一年级的生活。

2.新生班级班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班风作为班级成员精神风貌的总和,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影响性,而且对集体以后的建设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根据新生各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班风建设工作,才能抓住班级的长期发展和建设的黄金时期。通过对新生的班风建设教育来确立他们的集体观念、成长目标、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以为将来二、三年级的学业、专业教育,就业、毕业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目前新生班级班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班级非正式团体的影响

尽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多种多样,但都有其共同的特点,即都有自己的群体规范,这种规范是不成文的、无形的,但其约束力很大,成员间的从众行为较为明显。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有两重性,当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时,它会起积极作用,成为班集体的辅助力量;当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发展目标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消极作用,使整个班集体出现不团结不和谐的氛围。在高级技工学校里,非正式群体主要由来自同一个地方组成的老乡团体以及由共同爱好组成的团体,比如共同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往往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增强。

2.社会和家庭文化的价值观的影响

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和一定的社会地域,都带有自身的个性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中的一些错误价值观念,如重实惠轻理想、重物质轻精神、重功利轻名节、拜金主义、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攀比心理严重,常常成为制约班级班风建设的关键因素。在班级里,某些家庭富裕的学生看不起家庭困难的学生,而有些贫困生也往往自惭形秽,存在严重自卑心理,甚至连接受学校和社会爱心帮助的勇气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班级风气也不会是健康的。

3.班主任管理模式的影响

一些高级技工学校的班主任认为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没有必要进行规范和管理,给他们自由越多越好,有的班主任则忙于搞科研、进修、本职专业等,很少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殊不知,高级技校学生本身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就不强,还存在着依赖心理。班级在缺乏班主任正确的规范和引导下所形成的班级文化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不良的环境和风气。在这种环境下班级成员时常感到压抑、失落、缺乏归属感,因而学习、工作积极性较低,严重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新生班级班风建设的策略和途径

1.学校、系部层面

对作为校风基础工程的班风建设,学校应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为班风建设提供和创造有利的政策和物质条件,建立一整套考核、评估、督促、指导班风建设的规章制度,使班风建设规范化、科学化。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可以采取树立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例如让获得先进集体荣誉的班级在全校做公开展示等。

2.班主任层面

首先班主任要具备不可动摇的教育理想,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要充满虔诚,以完美的人格魅力、较高的道德水准、高雅的志趣风度和严格的工作作风来影响学生、感召学生,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其次,辅导员、班主任要加强班级制度建设,要有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再次,要注意班级中非正式团体的存在,对于一些积极的团体,如一起自修、一起参加有益的社团等,要进行鼓励;但对于一些一起沉溺于网络、一起逃课、一起吃吃喝喝等的小团体要加强教育,一方面促使他们与更多的同学友好相处,广泛地与同学交往,增加彼此的了解,在班级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要提高他们的交往水平,向交往的深度发展,通过高水平的交往,使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得到良好的发展。

3.学生干部层面

学生干部是班级的正式团体,优秀的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可以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建设良好班风的重要条件。学生干部要有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和对班级负责的精神,在学习上争先、言行上正派、思想上纯洁,同时要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来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和开展班级工作。

4.家庭教育层面

新生教育是高级技工教育与高中教育相衔接过渡的重要阶段,更是家庭教育逐步向学校、社会教育转变的关键过程。对学生存在和发生的不良苗头和行为,我们应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主动寻求配合、努力沟通,一起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班风建设是高级技工学校新生班级学生工作最为关键、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部分,只有抓住了班风建设这条主线,我们才可以扎实地做好新生班级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龚萍.论高校班风建设.现代企业教育,2007,(17).

[2]张玲.学风建设要从班风抓起.江西教育,2006,(17).

[3]陈新开.论高职新生的特点及始业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

作者:唐国忠

第四篇:推进高级财经职业学校教学创新的措施分析

摘要:近几年来,职业学校的教学并没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取得很高的成效,这就需要对高级财经职业学校的教学进行进一步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可以胜任工作岗位.本文将分析提高高级财经职业学校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高级财经职业学校;教学;创新;措施

高级财经职业学校的教学相比较普高教学,非常注重实用的技巧和人事能力培养,而在教学中无处不在的奉行这样的理念,而培养的方向则注重电子教学等方面,课程设置上过于传统,使得课程不能吸引学生,导致在社会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学生人数却下降,生源流失现象。因此,在高级财经职业学校教学中应该从新思路、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等方面提出创新性的教学,并以此促及该专业的教学有针对性、先进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财经人才。而面对教学不利局面应该如何做呢?笔者认为应该从课程开始,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把职业教学和专业的课程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然后用的教学技巧和材料创新培养学生思维,把学校教学观念和市场的流行元素开始创新。

一、打造专业特色,发挥学生想象力

高级财经职业学校的教学是综合了多种要素,交叉了很多方面的,和市场相连,和时代紧密结合,又与信息前线密切相关的,注重实际性的科目,因此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上做重要的突破,还要求学生要在学习之余到市场上观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关注信息化前线,从各大新闻媒体了解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设备更新等知识。学生传统的教学方法会限制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得学生不能有所进步。所以教学需要在方法技巧等方面创新改革,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则是发展其创新力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也应该要充分了解教学的理论和专业特色,然后引导着学生在专业特色的影响下发挥创新能力。只有在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前提下,把市场和信息化设备等元素融入到教学中来,才能让学生的创新和教师的努力在未来有机会进入市场,以满足广大岗位需求。教师传统教学自我讲解非常多,学生很少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教师甚至强制灌输一些理论和学习套路,从而限制了很多学生的积极创新力,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紧随时代脚步,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创新问题,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把时代气息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二、打造实践平台,用任务督促创新

根据实际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需要从传统的教师角色开始转变,把创新设定为目标,制定可操作的教学任务,打造一个实践平台,并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实践水平。而这需要在教育目标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把传统的教学目标改变为用实际操作为主的目标,旨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能把握市场的,敢于用创新思维完成工作任务的优秀人才。那么在高级财经职业学校教学中打造实践平台,首要的是做好教学资源分配。教学平台需要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若是没有安排好教学资源的供应,实践平台就无法持续发展。其次,发挥专业的优势。每个高级财经职业学校的专业都有特色,在搭建实践平台的时候融入专业特色才能发挥其魅力。再次,明确的操作任务在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各专业课教学当中是非常有利于把握好教学方向的,同时也是非常有利于实践锻炼的。在教学中,应该明确初级阶段是什么任务,技能与知识相结合的阶段是什么任务,知识理论熟练,技能娴熟实践阶段又是什么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在教学中掌握教学的难度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方向。比如通过初期学习时,初级教学任务可以定为让学生了解中外专业发展史和专业特色等理论知识,然后在进一步将教学任务定为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再然后让学生开始开阔眼界、提出设计思路进行实践。

三、创造信息化课堂,促进教学创新

时代的发展使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化观念在快速增强,高级财经职业学校教学中,大多数传统课堂是很少纳入流行元素和信息化的教学材料,因而很多学生没办法在学校学习中把握住当前的时代脉搏,也不能很好的预计专业特色的变化,高级财经职业学校教学课堂想要创新,需要把学生们打造成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必须在教学中突出专业的优,专业的好,未来专业的变。这样才能掌握市场变化的基本规律,进而做出教学改革。另外还要在进行课程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如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教学改革的制约,结合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环境、艺术环境进行合乎岗位需求的举措。

总之,在高级财经职业学校教学中教师应该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入设计创作的理念中,使得教学改革以学生学习为主,用多种措施实现高级财经职业学校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施捷.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多维结构探索[J].职教通讯.2013(36).

[2] 陈蕾,阎学武.浅谈服装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1(23).

[3] 周丽宏.浅析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0(04).

作者:梁方方

第五篇:徐克达与天津育才高级商科职业学校

摘要:105年前,津沽大地上第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天津育才高级商科职业学校诞生了。这所学校以“革故鼎新,中体西用”、“学做一体,经世致用”和“修身为先,爱国为要”为办学思想,为国家培育了众多优秀人才,受到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传承“育才”的物质和非物质教育文化遗产,应当成为当代教育界的应尽之责。

关键词:徐克达;天津育才高级商科职业学校;育才;商业职业学校

天津育才高级商科职业学校(简称“育才商职”)是天津市第一所中等商科职业学校。育才商职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初名为天津公立中等商业学堂,后易名为公立甲种商业学校(1914年)、公立商科职业学校(1928年)、私立育才高级商科职业学校(1937年)、私立育才财经学校(1952年),至今已有105年的历史。其中以“育才”名世最久,在天津乃至全国影响最大。

徐克达(1880~1962),字指陞,天津市人。1906年毕业于严修(范孙)先生创办的“天津师范讲习所”,时逢天津公立中等商业学堂成立,即受聘为学堂国文兼书法教员。1916年起担任校长,至1952年以72岁高龄退职,任教职46年,任校长36年。徐克达先生是主持育才商职校务时间最长的校长,也是对育才商职发展建树巨大、居功至伟者。

于危亡中发轫,在困顿中发展

19世纪中叶,帝国主义列强在全世界争夺势力范围,掠夺资源,夺取商品倾销市场。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古老的中华大地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1860年10月,清政府与法、英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天津被迫开埠。从此,天津走上了畸形发展之路,逐渐成为北方最大的商埠和国际通商口岸。然而,我国商人却“于阜通货贿之义,盈虚消息之机,未能洞悉,彼明此暗,形见势绌”(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册)。于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直隶提学使颁令:“唯现今通晓商务者甚鲜,欲组织高等商业学堂,非一时所能聚致;惟先从初等中等入手,以期循序渐精。”(《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册)。有鉴于此,天津商务总会总理王竹林等人拟定《天津商会为创设中等商业学堂事》呈送清政府商部。10天后,商部批复:“据禀已悉。该总理等筹摊款项创设中等商业学堂,系属振兴商业要义,详阅所订章程十二条,均称妥善,自应准予立案。”(《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册)。于是,经紧张筹备,于1906年8月28日(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初九)天津公立中等商业学堂正式开课。

1914~1928年,是民国初建时期,社会对各类商业人才需求甚殷。但囿于办学经费奇窘,学校陷于困境。经多方筹措,征得社会各界支持,才得以逐步发展。1928~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军阀混战基本结束,“天津特别市”成立,学校迎来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机遇期。校舍建筑面积由1800平方米增加到3000平方米;在校生增加到757人,成为与南开学校、铃铛阁中学齐名的津城三大名校。1937~1952年,学校经历了日本占领时期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终于迎来了新中国成立的新时代。这一时期,学校历尽艰辛,为社会输送毕业生近两千人。1952年12月,基于国家建设的需要,天津市实行学校布局调整。学校的三个高年级班级并入天津市立财经学校,其余学生留在更名后的天津市第三十六中学。

从1906~1952年的46年间,育才商职共培育学生约1.2万人。这在当今看来是并不惊人的数字,但如果考虑到当时中国的历史条件和教育规模,则实属难能可贵了。

兴新式教育之风,开近代职教先河

育才商职的46年,也是徐克达校长在校任教、任职的46年。因此,育才商职的办学方向,无不折射出徐克达先生的教育思想。择其要者,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革故鼎新,中体西用育才商职一改旧时教育之积弊,引进开设了新式薄记、会计学、经济学、统计学、商业学、商品学、广告学等新式课程。同时,也着力强化国文、珠算、书法等本土课程,致力于培育通晓中西、知能并包的新型应用人才。徐克达先生广纳贤才,知人善任。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育才”四大台柱周康民、张启元、韩瑞芝、王炳书为代表的名师阵容已令津门学界称羡。《法学》教师周康民是天津第一代著名律师;《会计学》教师张启元和韩瑞芝是著名会计师;《地理学》教师王炳书则号称“地理王”。凭借这样一支师资力量,“育才”的学生以珠算、书法、英文“三绝”蜚声津门。

学做合一,经世致用育才商职并不只强调书本知识传授,而是注重“做里求学”。1935年(一说还要早些),附属于学校的“民众学校”兴办,这是一所以社会平民为对象的业余补习学校,管理事务由教职员担任,教员均由本校高年级学生兼任。1935年,学校组建了“学生储蓄银行”,作为学生实习场所。其内部建制与正规银行无异,唯全由学生操作。1935年,学校又开设了“职业介绍所”,最初是为本校毕业生谋职服务,后来兼为社会服务。1936年又建“商品陈列室”一座,展出本市和各省著名产品,以拓展学生视野。1937年“学生实习商店”落成,在珠算教师庄子良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管理、营业。

修身为先,爱国为要徐克达先生抱定“学无止境,钻之弥坚”之信念,堪为人师;恪行“严谨治学,行方智圆”之操守,足为世范。在日寇占领天津之际,校务举步维艰,他大声疾呼:“现在的中国就是在困苦之中,危难日见加甚,不由苦中而生是没有出路的。”他巧妙抵制日本的奴化教育,教育师生恪守民族气节。在徐先生主持校务的36年中,育才商职的学生以高昂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1920年的抵制日货行动及1945年的“反甄审”运动。1948年,校内“民主青年同盟”(中共外围组织)开展了护校迎解放斗争。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育才商职的学生积极参加了“南下工作团”;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育才商职的学生纷纷报名参军、参干。应当说,学生的爱国举动与徐克达先生的长期教诲是分不开的。

百年树人誉津门,英才辈出遍华夏

回首百年“育才”,于艰难困苦中跋涉,在风雨如晦中奋进,成就了堪以为傲的业绩,培育了英才辈出的学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北洋大学、法政学校、南开学校、甲种商业学校率先罢课。转年1月,魁发成料器庄私藏日货,并勾结日本浪人殴打前往调查的学生。育才商职第五班学生李培良等十余人被捕,遂与南开学校周恩来等人被关押于警厅拘留所。他们历经半年监禁后方得以获释。从此,李培良走上了革命道路,于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天津支部领导人之一。他领导了1925年4月的宝成纱厂工人罢工,5月的宝成、裕大、裕元、北洋纱厂同盟大罢工。1926年担任中共天津地委领导职务,1927年起先后担任中共唐山市委书记、中共北京市委书记,1931年不幸病逝,年仅28岁。

育才商职第十班毕业的乐松生,后来继承家族企业,担任天津达仁堂、北京同仁堂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他秉持“听共产党话,跟共产党走”的信念,积极恢复生产。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他带头认购爱国公债,捐献资金支援前线。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他率领北京市医药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年1月15日,北京市各界2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乐松生登上天安门城楼,代表北京市工商界,向毛泽东献上了北京市全行业实现公私合营的喜报。

育才商职第三十一班毕业的倪邦逵,毕业后长期供职于金融业。1936年,进入中国银行,1946年,中国银行接收日资横滨正金银行,急需派驻会计,他凭借优秀的英文水平顺利入选,专事审核英文文本的进出口单据,1948年担任外汇部副主任。解放初期,中国银行被接管,倪邦逵被委以外汇管理科科长的重任,随后调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工作。1979年,他进入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经过长期的金融工作,倪邦逵成为天津著名的外汇管理专家,著有《外汇管理》等书。

鉴于“育才”是一所由当时的天津商务总会创办的商业职业学校,所以其毕业生多数供职于工商、外贸、金融等行业。但是,由于个人、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其毕业生实际上遍及教育、文化、政治、外交、军事等各领域,其中多颇有建树者。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而这一切,推本溯源,皆得益于在育才商职接受的良好教育。

作为天津市的一个教育文化标志,“育才”既是非物质的,也是物质的。然而令人叹息的是,作为物质的“育才”却没有延续下来。近几十年来,“育才”的老校友和教育界、文史界的有识之士一直为恢复“育才”而奔走呼号,但迄今收效甚微,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历史性憾事。今天,我们追思这所百年老校的历史,也是期盼以此为契机,引发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对“育才”乃至天津职业教育辉煌历史的关注,将以“育才”为代表的教育文脉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第五十四班编写组.天津育才商职学校纪事[G].天津,2001.

[2]鲁学政,钱重.天津育才高级商科职业学校史稿[G].天津:史稿编辑委员会,2007.

[3]黄炎智,田桂林.近代天津十二大教育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4]伍仁祖.五四运动在天津甲商[J].天津党史,2003,(1).

作者简介:

刘金録(1946—),男,天津市人,天津中华职业教育社研究部研究员,《天津社刊》执行主编,研究方向为近现代职业教育史和当代职业教育改革。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作者:刘金録

上一篇:研究生英语论文下一篇:新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