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七中函数

2022-1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乐学七中函数

第2篇:乐读乐学

“乐读乐学,情感体验”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泉港区山腰中心小学

李溢兰

一、模式界说

1模式名称:“乐读乐学,情感体验”阅读教学模式

2模式结构:自读自悟,感知课文——读中交流,领悟课文——指导背诵,感悟课文——自主发展,延续课文 3模式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教授语文知识、技能,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语文教学怎样有效引导学生情感体验,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的乐园,成为学生舒展性灵的舞台,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教学境界。

4模式释要:

⑴读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主线。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读文兴趣,使学生体验到的情感不断加深,升华,达到读中感悟的效果。

⑵悟贯穿阅读教学过程始终。语文教育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重在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既要把准体验点的确定,即根据学生装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从课文的“三维目标”出发,确定情感体验点,又要遵循体验教学中情感体验手段“突出语文特点,多项综合运用”的运用原则。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

二、理论依据

“乐读乐学,情感体验”阅读教学模式,要注重认知结构中的“双基”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等,又要注重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心灵,努力使语文教学能让学生心灵生长出另一翼——精神、思想、信念、意志。其理论依据如下:

1、 新课程以读代讲理论。“朗读教学,要读思结合,读导结合,教给方法,要在读中理解,在读品悟,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掌握技巧。”(孙双金)。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读文,与文本进行不断地对话,从而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积累、内化吸收课文的规范语言。

2、 教学中体验、认知和情感交互原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在教学中,要创设真正意义的和学生个体知识、经验、情感密切联系的活动场景为基础,把学生在课外积累的内容和已有知识经验与文本内容整合起来,进行主动实践与体验,追求在体验中进行认知和感悟,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无痕转变。

三、操作流程

1、 学生运用已有认知与生活体验,自主选择朗读方式,自主学习段落,初步感知课文。

2、 教师先运用多种朗读形式,组织学生边读边交流,反馈自主学习的内容,并综合运用各种情感体验手段来学习交流重点段落、词句,从而突破难点,领悟课文。

3、 指导学生背诵。借助教师板书、简笔画、音乐情形境等手段渲染、诵读文中优美词、句或段篇,感悟文中语言美,内化语言。

4、 教师引回全文,进一步体验和丰富课文的思想内容,升华情感,自主延伸,或对文章进行补白或对课文内涵多元解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与看法,激活学生思维,拓展课文。

以上流程教师指导:读中感悟,情感体验手段的有效运用,促进认知与情感的有效整合。

四、操作方法

(一)自读自悟,感知课文

导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方法:可创设问题情境或出示“自读有招”指明探索的目标及方向,自主选择朗读方式读课文。

如《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教学伊始,我通过谈话导入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诗歌,并通过巧妙的句式训练,借助课件,出示“自读有招”:1哪些大自然的语言你以前就懂了,请试着用“大自然用____ ,告诉我们____ 。”的句式说给同桌听。2哪些大自然的语言你还读不懂,就看一看课文插图,联系以前的生活经验,想一想或在纸上画一画,也可以问一误码同桌,试着把它读懂。学生边读边批注,运用已有的认识与生活体验,把简单的小节自主学习了。这们既培养学生装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装的学习热情,也留给教师灵活处理教学策略的空间。

(二)读中交流,领悟课文

综合运用多种情感体验手段,抓重点词句段,引导学生用心读书,用心感悟,使学生情有所动,理有所悟。

还是教《大自然的语言》一课,设计以朗读品味体验手段为主,其它体验手段为辅,突破难点,领悟诗歌。我让学生运用句式“大自然用____ ,告诉我们____ 。”来学习哪些大自然的语言以前就读懂的小节,边交流边指导。学生理解鱼鳞告诉鱼的年龄时,我借助实演示情境,把市场上大鱼的鳞片带到教室给学生看,直观形象;理解年轮告诉树的岁数时,我借助简笔画再现情境;理解“三叶虫”化石,我借助课件,接着以朗读品味为主把理解深刻细腻的情感形之以外,用有声的语言表现出来,以点评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师生接力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不断品味,使自己体验到的情感得以加深,从而在读中领悟诗歌。又如全国阅读教学一等奖获得者王自文老师在教《大瀑布的葬礼》一文,是这样引导学生领悟课文:

教师先运用生生推荐读、点评读,诵读“曾经”相关段落,扣“曾经”读“现在”段落(7自然段)。师:现在的瀑布是什么样子的?请大家用心地默读第七自然段课文,找出最让你难忘的词语,想一想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纷纷说出各自想象的画面,接着读“现在”,想画面,谈感受。(出示7自然段)读了这一段你的脑海中出现怎样的画面?学生一下子表情变了,说出脑中出现的画面。师导:大瀑布其实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其实它不想走,其实它想留。然后师配乐范读(8自然段),学生马上感受到大瀑布的无奈,也跃跃欲试,读出心中的感受。师追导:听了你们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奄奄一息的大瀑布,想想过去,看看现在这景象,真是天壤之别。大瀑布它愿意离开我们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最后研读“葬礼”段落(9自然段),研究特别之处,揭示葬礼寓意。师:巴西总统为什么如此兴师动众地为大瀑布举行葬礼?书中没有明确的答案,同学们只有认真读书,用心感悟才能找到。学生穿插朗读,多角度讨论理解了巴西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给巴西和其它国家人民带来的骄傲与欢乐,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维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使学生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指导背诵,感悟语言美

无论是诗歌、古诗,还是记叙文等,都要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的语言美,借助各种体验手段,读中悟,悟中读,熟读成诵,内化语言。

(四)自主发展,延伸课文

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通过激励评价,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议议、写写,愉快地投入到语言文字的训练中,享受自由表达的乐趣。

仍是教《大自然的语言》一课,课的伊末,我让学生争当小诗人,仿写诗歌。先运用板画(简笔画)出示其它大自然的语言,再现情境,再运用以下句式

句式1: 句式2:

你看那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不就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自然在____________写着: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语言训练,为了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我还借助语文天地中的气象谚语,联系生活经验,这样由扶到放,由理解到运用,又一次体现了语言美、情境美和情感美,班里个个学生装都成了小诗人。

学生1: 学生2:

你看那艳丽的茶花, 树叶纷纷落下,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不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荷花争相开放, 大自然在空中写着: 夏天来到人间。 秋天就在身边。

学生3: 学生4:

蛇„„在道上乱窜, 小鱼探着脑袋在水面吐泡泡, 不就像一条条草绳? 不就像一座座连绵的“小山”?

大自然在道上写着: 大自然在水面写着: 大雨不久就来到。 过一会儿就下雨了。 你如果看到日晕,

日晕身上也有知识—— „„ 看见了它不久就会下雨, 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的思绪就像脱了疆绳的野马,拉都拉不回,学生对文中的句式模仿也各有千秋。 通过多媒体、道具、教学语言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入境入情,把体验到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回归语言文字,内化语言。

五、操作提示

1、本模式的三四两个流程可相互交替使用,不能一步一步机械照搬,可灵活使用。

2、本模式以读为主,其它情感体验手段的综合运用为辅,较适用语言生动优美感情色彩比较强烈的课文,诗歌与古诗也适用。

3、本模式教师只有在读的艺术上下功夫,才能发挥教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感,读有所得,才能熟练地驾驭该模式。

第3篇:.善教乐学

联系生活,善教乐学

参加全省品德与社会(生活)说课竞赛观后感

夷陵区黄花镇张家口小学 刘会林 品社课堂教学怎样让学生乐学不疲?联系学生生活体验是有效途径之一。如何在品社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体验?下面几点可做参考。

以生为本——在教学中挖掘学生潜力

品社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充分挖掘学生的真实生活,发掘他们对生活的体验,那么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带给我们真实的生活,活动的再现,实在的体验,并由此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加固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如在教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中《学会感恩》这课,课前,让学生走近父母,了解父母心愿,感受父母的快乐与困惑,收集相关资料,亲身体验,既拓展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又开发了教学资源,更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课中,利用现有资源(课本),让学生把收集的资料与课本对比,通过小组探究等活动解决问题并交流展示分享收获,自始至终,教师只是参与引导和点拨。这种教学形式,学生学有兴趣,参与积极,学有激情,展示快乐,课堂中弥漫了乐学的氛围。

以学定教——在活动中完成课堂任务

有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阳光,春芽才会开花。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泥土:家中有学生成长的阳光。但家庭中有快乐,也有烦恼和忧愁。在《我有一份责任》中的《我为父母分忧》主题教学时,我们采用“以学定教”。首先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把平时对家人的观察,有关父母的喜怒哀乐的资料,进行收集并分类整理。其二,让学生回家和父母交谈,了解他们的心思,体验他们的疾苦。其三,对家人以外的人采访,进一步深入社会了解现状,从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了解父母的责任、担子、心愿,从中体验到“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是为人父母的真实写照。其四,,拟定为父母分忧计划并在课堂进行小组交流和全班展示。其五,教师在课堂针对学生体验的实际做适当点拨。事实证明,这种设计是科学的、可行的——学生从实际体验中已突破了本课的难点,课堂教学轻而易举地达成了目标。

童心回归---在体验中彰显个性 孔子的“教无定法”导出了教学的灵活、多样性。《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体验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应以儿童的主体参与为主,让儿童在自主活动中感受、体验、感悟,获得认知的提升,情感的升华,行为习惯的自我建构。 只有在品德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飞童真梦想,实施童心回归,彰显学生个性,才能真正达成高效课堂。

品社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往往必须在立足于教材的同时更要抓住时机超越教材,增加对课本以外的知识收集、查找、走访等体验活动,将课本知识拓展到学生身边常出现的亲力亲为一些事情,或者通过多媒体创设不同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经验,在合作中积累新知,这样,才能让品社课程更好地“ 为儿童体验生活作指导,为儿童健康成长做准备”。比如教学鄂教版品社三(上)《我爱我们班》第二个主题《我为班级争荣誉》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为集体的争荣誉的认识,我们就采用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特点,自己去设想怎样为集体争荣誉,并用自己的话去表现。学生的答案虽说不上精彩,却也真正出现了答案纷陈的可喜局面。这些纷陈却说不上精彩的答案,都是学生依据自己的特点、特长、兴趣、爱好等做出的对班集体的承诺,都是学生个性的展现,我们觉得除了鼓励并帮助他们兑现承诺外,没有任何理由指责他们哪一种答案不对并加以删削。于是对所有答案都给予了肯定性评价。

为了让品社教学更加有效,我们建议在品社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引入学生生活和促学生进入生活。

第4篇:“善教”与“乐学”

李淑君

(广宗县大平台中心小学,河北 邢台 054600)

摘要:现代教学过程是“善教”与“乐学”的和楷共振。“善教”是前题、方法和手段,“乐学”是目的。如何“善教”,可从以下两发面入手:

一、教师要做“学而不厌”的楷模,讲学习,与时俱进。

二、教师要讲究教法艺术,并能灵活运用。在教法的选择运用中应注意多样化、统一化、形象化和情感化。 “乐学”是教学成功的最重要标志,是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善教;乐学;教法艺术

“乐学”一词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大学始教也,„„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这段话论述了在教学中只有注重课内和课外、劳和逸四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体味到学习的乐趣。《论语》开篇第一句就载有孔子对乐学的认识:“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这就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而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

乐学的本质是通过合理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来调动学生学习活动再老师的指导下,始终处于自觉、能动,活跃的状态。苏联著名教育家何芙纳什维利认为现代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亚研究”过程,它既不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成人(尤

1

其是科学家)的认识活动,也不同于传统教学论所规定的教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技能技巧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所以说,现代教学过程是“善教”与“乐学”的和楷共振。

学生是否乐于学习,与教师的“教”密切相关,既有教师的“善教”,亦有学生的“乐学”。反之,学生就会视学习为苦事,甚至产生消极对立,厌学情绪。在善教与乐学之间,“善教”是前题,“乐学”是目的。没有教师的“善教”,就不会使学生“乐学”。所以说,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研究如何“善教”,可从以下两发面入手。

一、教师要做“学而不厌”的楷模,讲学习,与时俱进。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把自己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就够了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的人。”这就是说,要做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学识渊博,厚积而薄发,教学才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常教常新。

我们不仅平时要注意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钻研教材,还要注意浏览报刊杂志,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尤其是国内外教坛上的新思路,新观点,新做法,整理记录下来。用于教学过程,会产生非常好,甚至意想不到的效果。举个例子,我上初中的一位老师讲“相似形比例线段”时,讲了拿破仑通过观看士兵的帽沿轻而易举地测出了河宽的故事;讲

2

黄金分割时,介绍黄金数的美学价值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最和谐悦目的矩形和书籍、门窗等,其短边和长边的牢固,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句古诗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的知识只有不断更新,才能讲时高屋建岭,活水涌流,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清新,明朗,开阔的知识天地,进而诱发学生产生不可遏止的求知欲,学生便会对学习乐此不疲。

二、 教师要讲究教法艺术,并能灵活运用。

灵活多样的教法是“善教”的重要组成部分。魏书生说的好“老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花园中,到处采集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自己课堂教学的蜜”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应该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各部分知识的“乐学”要素挖掘和显露出来。像孙悟空那样,面对复杂的环境,以“七十二”变本领去驾驭。课堂的情势不是死的,有时可能表现瞬息万变、急转直下的变换,这是我们应不失时机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手段,才能使“无崖的学海”变成“知识的乐园”。

从理论上讲,现代心理学以为“不愉快的是往往不经意识就为知觉抵制”,而且“凡是认为不愉快的事,总不如他们认为愉快的事记得牢”。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随着学生情绪反映的过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智力和非智

3

力因素共同作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正朝着寓教于乐的方向发展。

我们在教法的选择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标志着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它有助于克服教学中的单调感和模式化给学生带来极消极影响,以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与精神生活需要。如在识字教学中可用讲故事的、猜谜语、作动作的方法。一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确”字的:一个小孩拿着一块石头去投牛,正好投到牛角上,放牛的老伯伯说:“孩子,你投的真准确,你的方法不正确,你的这种行为确实要改变。”他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了“确”字的音、形、意,学会了用“确”字组词造句。比简单地让学生读几遍,写几遍,组几个词,造几个句子的方法要好的多。

(二)教学方法统一化。

教学方法统一化即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要做到三个“符合”,即(1)符合教本人的个性特长,以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我在教学中喜欢用画简笔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在讲《春蚕》一课时,学生对蚕不熟悉,蚕的生长过程,学生在文学中也不易理解,影响学生对蚕的喂养过程和母亲辛勤劳动的理解,我用几副简笔画出了蚕种、小匾、大匾、分匾、上山五个重要的生产阶段。(2)符合教学内容

4

的需要,以利于教学内容潜在的教育因素淋漓尽致的揭示和披露出来。报纸上曾刊载过一位教师上生物课,讲《动物的趋食性》这一节时,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在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击败,星夜逃跑,当天亮到达与江岸边时,突然发现,江边有几个黑色的打字:“羽项必亡”。他走近是看,黑色全是由蚂蚁拼成的。顿时军中一片混乱。他们认为天公要灭项羽,项羽无奈,拔剑自刎。”这时,学生个个聚精会神,纷纷猜测其中的道理。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揭示了这个谜,原来是刘邦的军师张良利用昆虫趋食性的道理,黑夜派人用食油和米糖在江边写下了那几个大字。招来无数蚂蚁,造成了项羽军心的恐慌。教学效果如何,大家可想而知。(3)要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学习风格,以利于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我在讲《圆的周长认识》时用了“蚂蚁派行”的故事,就利用了小学生好奇的心理。以上三点“符合”是教学方法统一化的实体要求,也是一个教师形成自己的学风格的重要内容。

(三)教学方法的形象化。

所谓教学方法形象化是指教学中尽量多用形象化的材料和手段进行教学。因为形象化的东西易于唤起学生的乐趣,开发学生的潜能,能进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这里所说的形象化并非绝对的具象化,而是注意借助形象的表象化作为教学内容的表达和学生乐学服务的重要手段,它要求教师运用教

5

学方法时,能够深入浅出的将教学方法内容化为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图表模型、录音、录象、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方法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注意熟练而有效地运用表情、手势、姿态和语调等非语言表达手段,使教学信息通过多种形式诉诸学生的各种感官,增强教学效果。如南京师大附小的斯霞老师讲“饱满”一词时,先问学生,谁能做一个饱满的动作?有一个学生鼓起腮帮子,大家齐声说脸蛋饱满„„最后,斯霞老师作了一个从门口神采奕奕地走上讲台的动作,学生看了齐声说:“精神饱满”,老师会心的笑了。又如在教“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行程问题”时,学生理解相遇问题时,学生理解问题的数量关系较为困难,若用演示仪器或画图,观察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可能还是搞不大明白。若用多媒体进行分解演示,声形并茂,化静为动,又化动为静,学生就会很快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

(四)教学方法情感化。

所谓教学方法的情感化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强教学方法中的情感因素,并使其潜在的教育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因为教与学的生动是人,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情感。在教学中忽视了“情”,则“理”无从渗透,“乐”无从何谈起?那种冷冰冰的异处是对人类情感的亵渎和摧残,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可取的。我的一个同学讲述他教

6

学时遇到的一个故事:一次他正上课,看见一个学生低着头吃面包,身边的同学看着他,老师停下讲课,没有批评,没有指责,轻轻的说:“王刚同学可能是昨天晚上熬夜学习了,今天早晨起的晚,饭没吃好,我们等他吃完再讲。”王刚吃完后,聚精会神地上完了这节课。还有一位老师一次上课提问,学生都举了手,一个学习差的同学也举了手,老非常高兴的说:“请你回答。那个学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说:“我不会。”老师没有批评。课下,老师问明了原因是他觉的不举手没有面子,就对他说:“以后,你会就掌心朝前举,不会就掌心朝后举。”后来,那个学生掌心朝前的次越来越多。逐渐变成了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法,使学生“会学”,还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如一位青年教师一次听一位专家的课,正上着课,一个学生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又一个学生出去了,又过了一会,两个学生一起回来。课后评课时,青年教师问那位专家:这是怎么回事?那位讲课的专家笑着说:“他正讲着课,看见一位学生坐力不安,可能是要大小便了,就走过去示意他去厕所,过了一段时间,发现他还未回来,考虑到可能忘了带手纸了,就示意另外一个学生去送手纸。这一切都是悄悄进行的,丝毫未影响教学。

总之。“善教”是方法,是手段,不是目的,学生“乐

7

学”才是教学活动追求的目的之一,它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它是教学成功的最重要标志,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李如密、孙元涛 :青年出版社 2001年版

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8

《中国

第5篇:浅析乐学思想

内容摘要:减轻学生身心负担,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本论文试图在回顾中国乐学思想及实践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及其对当今的愉快教育实施的影响。

关键词:乐学 教育史 愉快教育

我们的教育自始至终都希望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会学习,希望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关于“乐学”,古今许多教育家都大力提倡,一线老师也纷纷表示赞同,但出人意料的是大部分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却没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1950年的国家第一次大规模的“减负”运动至今,“减负”的呼声可谓越来越高,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并没有减。有人问,在现实生活中什么人最累、最辛苦?得出的结论也是发人深省的。不是工人、农民,不是知识分子,而是我们的中小学生。长期以来,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现今许多中小学生苦学、厌学的状况愈演愈烈。学生们觉得在校园里没有快乐可言,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将学习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对学习产生痛苦的情绪体验,致使学生厌学,最后走上辍学的道路。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所倡导的“乐学”,我们所倡导的“愉快教育”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到学生身上。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 “乐学”最终是体现在学生身上,既不是体现在一堆冠冕堂皇的口号里,也不是体现在一系列的文献典籍当中。

我国是教育大国,古往今来,若说有着非常丰富的愉快教育的实践,笔者是不敢苟同的,但是有着非常丰富的愉快教育的思想,这确是无庸置疑的。在我国的教育史上,对“乐学”这一思想,许多教育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不乏真知灼见。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认识到了求学动机、人的情感与意志等心理因素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他是最早提倡“乐学”的教育家。他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⑴。认为只要达到“乐学”的境界,巨大的学习动力就会自动产生出来,促进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他倡导“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⑵的精神,特别赞扬了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⑶的精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很重视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孟子,对“乐学”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在谈到认识万物之理时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⑷。

《学记》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集大成之作品,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愉快教育思想是《学记》的精华所在。《学记》提出了一系列促使学生乐学、善学的原则。《学记》中:“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芷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⑸。也就是说教学要课内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游乐的关系问题。上课时专心研习;下课后尽情玩耍。将课内与课外、学习与休息协调好,学生才能“安其学”、“亲其师”、“乐其友”,愉快地学习。此外,《学记》中还要求教师要把握“预”、“时”、“孙”、“摩”和“善喻”的教学能力,使学生乐学、善学。

《吕氏春秋》则从心理学上对乐学进行了分析。其中说到:“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若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⑹。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从心理情感上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去做,真正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之中,就一定能学有所得。反之亦然。它第一次把“乐”与“情”结合,揭示了乐学的情感机制。

汉代的刘安不仅提倡乐学,而且把快乐分成感官快乐和心理快乐。在《淮南子》中说到:“故同味而嗜厚膊者,必其甘之者也;同师而超群者,必其乐之者也。弗甘弗乐而能为表者,未之闻也”。只有以学为乐,才能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并进一步指出:“夫建钟鼓,列管弦,席旃茵,傅旄象;耳听朝歌北鄙靡靡之乐,齐靡曼之色;陈酒行觞,夜以继日;强弩弋高鸟,走犬逐狡兔;此其为乐也,炎炎赫赫,怵然若有所诱慕。解车休马,罢酒撤乐,而心忽然若有所丧,怅然若有所亡也。是何则?不以内乐外,而以外乐内,乐作而喜,曲终而悲,悲喜转而相生,精神乱营,不得须叟平。„„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⑺。在此刘安认为“外乐”是一种寻求感官物质刺激的快乐,是表面的短暂的,对学习没有什么意义;而“内乐”是一种心灵满足的精神愉悦,是内在的持久的,在学习中意义重大。一个人只有获得了内在的心理满足,感到学习是一种内在的心理需要,才可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坚持下去,并且艰苦的学习在他看来才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乐事。同时这种从学习中得到的乐趣会成为他以后学习的动力。因此刘安对乐学的见解,就今人来看,也是颇有深度的,对今天我们理解愉快教育也有一定的启发。

在封建社会时期,韩愈的教育思想有其独特之处。他与弟子间情真意笃,教学的艺术水平很高。皇浦湜在《韩文公墓志》中提到“讲评孜孜,以磨诸生,恐不完美,游以恢笑哨歌,使皆醉义忘归”⑻。从中可见韩愈总是善用各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宋著名的教育家程颢、程颐,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注意到了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并针对儿童教育,提出创作:“酒扫,应对,事长之节”的通俗诗歌,让儿童“朝夕歌之,”使儿童乐于学习,乐于接受,这样的教育必然是另人愉悦的。

元代教育家吴澄在乐学方面也有比较深的见解。他在“好学”与“乐学”的关系方面论述到:“读书当知书之所以为书,知之必好,好之必乐。既乐,则专在我。苟至此,虽不读,可也”⑼。也就是说,懂得了读书学习的道理,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有了兴趣和爱好,那读书学习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一旦他认为读书学习是愉悦的,那么就会更加努力、更加认真地学习。其实这也就是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的“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原因。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认为必须在教学中渗透积极情感,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他描述当时学校教育的现状是:“近世之训蒙稚者,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其结果只能使学生“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规避掩覆,以遂其嬉戏,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⑽。因此他在《教约》中提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如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⑾。他指出,教育方法须顺应童子年龄特征,尊重儿童兴趣,让他们自由自然地成长,不可“成人化”。在他看来不论是读书还是学习,只有从个体的情感出发,才能收到“进不能已”的功效。所以他认为采取愉悦儿童身心的教育方式,儿童才能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以致于“心中喜悦”,“其进自不能已”。其弟子王心斋把学习视为天下最大的快乐与享受。认为不仅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而且快乐应贯穿于学习的始终:“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呜呼!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⑿。这无疑是在说,“乐学”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学习与教学都追求快乐。

明代教育家陆世仪针对当时“简束而无鼓舞人道之乐也”的扼杀儿童天性的教育,认为儿童手不舞,足不蹈,终日战战兢兢,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把学校看作囚牢,惧怕读书。他认识到这样的教育不仅学生不能有所得,在个性、精神、身体诸方面还会受到极大的伤害。对于儿童教育,他认为应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好学、乐学,学生才能真正有所得。

明清之际的教育家王夫之根据其从教的经验得出要达到“致其知”“进之善”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善教乐教,学生要善学乐学 。在他的《思问录内篇》中说到:“得天之健,故不倦。得地之顺,故不厌。”反之,勉强读书学习就会感到厌烦和苦恼。他说到:“勉强则居之不安而涉于人为之偏”,“苛作者本心之乐为,强者则不能以终日”,“勉强之功,亦非和乐在终不能勉”⒀。因此他认为学生学习只有在兴趣、爱好驱使下,才能乐为不倦,使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

清代的王筠也认为寻乐是人之常情。在《教童子法》中他讲到:“学生是人,不是猪狗;读书而不讲,是念藏经也,嚼木札也。钝者或俯首受驱使,敏者必不甘心。人皆寻乐,谁肯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⒁。他把学生学习有无兴趣作为评价教师良庸的标准。“观其弟子欢欣鼓舞,侈谈学问者,即知是良师也。若疾首蹙额,奄奄如死人者,则笨牛也,其师将无同”⒂。

古代的“乐学”思想在近代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等教育家都有丰富的乐学思想,并要求运用兴趣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

梁启超对儿童教育中存在着的死填硬灌和体罚的积弊,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他强烈要求改革儿童教育现状,主张趣味教育,“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趣味”,“要趁儿童趣味正浓,给他们一种可以终生受用的趣味”。他在肯定唱歌、游戏等适合儿童心理的教法的同时,又明确反对“专以趣味教育引起儿童就学兴味”的作法。

蔡元培,他提出要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尊重儿童的个性,使其自然发展。他反对“牢守几本教科书”、一心为着应考的教学方式,更反对强迫体罚,“硬以自己的意思压到学生身上”的注入式教法。他主张:“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⒃。他认为教学应不拘泥于形式,应尊重学生的兴趣。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传统教育的“死”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他反复地指出,传统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教育。他发出“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的呼吁,从而深化了对乐学的认识。

建国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解决教育系统中存在的弊端,我国兴起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改革与实验探索,而愉快教育正是教育改革浪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我国的教育史,我们发现乐学思想不仅由来已久,且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关于乐学,大多数教育家的真知灼见多散见于大量的文献典籍中,理论不成体系。从大教育家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直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育家多在各自的著书中有所提及,却没有专门的论述,这样的研究过于零散,不成系统。

二、关于乐学,教育家多是教学经验总结。在应该提倡乐学,苦学不符合人的天性方面有大量的论述,但究竟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如何渗透,如何提高,如何发展,论述者却寥寥无几。教师怎样教才是乐教,学生怎样学才是乐学,也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也就是说教育家多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只有“乐之”才能真正有所得,真正有所提高,但怎样做到却没有涉及,即很多的应然,却没有实然。

在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乐学”在我国封建社会并没有成为现实。封建社会的告诫是苦学。尽管有众多教育家认为有乐学的精神,才能更快地获得发展,但是我们的学子并没有把这种思想融会贯通在自己的学习当中。“头悬梁,锥刺骨”、“十年寒窗”等被人们津津乐道。乐学因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价值观、教育理想的影响而无法成为现实。

现如今,时代在进步,知识经济已露端倪。在这样一个知识成几何倍数增长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父母殷切地盼望子女成龙成凤的时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可谓任重而道远。中国人特有的教育文化、特有的文化价值观、教育史上乐学思想的不成体系都在无形中阻碍着教师的乐教和学生的乐学的实现。学生的心理负担必然是重的。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好事,但历史的包袱过重,也使我们的教育无法轻装上阵。真正给学生“减负”,真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这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注释:

1.⑴⑵、⑶、⑸、⑿⒀、⒁转引自《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乔炳臣、潘莉娟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8

9、

39、1

53、4

41、440页

2.⑷转引自《论中国古代的情感教学思想》:刘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5期

3.⑹⑺⑼转引自《中国传统学习理论中的心理学思想》:张传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第4期

4.⑻、⑽、⑾、⒃转引自《中国教育发展史》:喻本伐、熊贤君著,华中师大出版社,2000年1月,19

7、30

2、30

3、482页

5.⒂转引自《我国愉快教育思想探微》:树杰,《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S1期

参考书目:

1.张承明:《语文教学论》,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7月 2.华东师大教育系、教科所:《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年5月

3.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4.刘凌霜:“愉快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卫生职业教育》,2001年第9期

5.李兰:“也谈愉快教学”,《社科纵横》,2003年3期

6.龙献忠:“对愉快教育的再认识”,《教书育人》,2000年第23期 7.郭启文:“浅议愉快教育”,《教育艺术》,2000年第5期 作者简介:蔡志贤,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现为福建省漳浦一中语文高级教师。

第6篇:乐学乐读

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理论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学生情景背景:一年级学生处于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期,学生在幼儿园主要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学习,但是一进入小学,他们的学习活动转变为纯学习的方式进行。尤其是语文学习,入学第一课碰到的就是抽象、枯燥、难懂的汉语拼音,对于

六、七岁的学生不仅难于理解,而且难于识记。一部分学生在幼儿班有拼音的基础,因此在教师整个拼音教学过程中处于枯燥的复习中。被动、枯燥的学习过程,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错过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最佳启蒙时期。

3、研究媒介背景:如何让一年级学生既能乐于学习,又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成为一年级教师所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如何才能做到“乐学·乐读·乐进”?一方面是内容的选择,选择简单易懂的儿歌、童谣、古诗文等。所谓“简单易懂”就是学生能读懂。儿歌语言浅显形象具体,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使学生易于读懂,拥有成功的快乐;另一方面是形式的选择。在开展儿歌诵读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成果展现形式,从而让学生产生主动背诵的内在需要。

(二)相关研究综述:

近几年来,关于小学语文开展儿歌教学的策略研究层出不穷,如:江山文溪外国语小学的小学语文和绿色童谣(儿歌)整合的理念策略,他们从整合文本资源开发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净化校园语言环境研究。温岭市城西街道马公小学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儿歌教学策略研究,主要强调在教学中以儿歌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些学校的研究大多是将优秀儿歌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或者是仅仅以儿歌作为媒介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对激发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起始阶段)阅读兴趣,缺乏深入的研究。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1、一年级儿歌诵读:以本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课堂教学中以教材儿歌为主,在课外以精选的儿歌读本为媒介来引导学生从儿歌诵读中体会到文字的魅力。

2、乐读、乐学、乐进: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儿歌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起“读”的内在需要,从而逐步培养一年级学生对阅读及学习的兴趣。

三、研究指向与内容

(一)研究指向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成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本课题的研究直接通过浅显易懂的儿歌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及阅读的兴趣,这是符合学生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其兴趣取向的。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一下几方面:

1、 随课教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儿歌、韵文,尤其是拼音教学单元的儿歌

不仅与拼音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而且富有很强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儿歌学习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编儿歌。一年级语文学习首先要面对的是抽象、枯燥的汉语拼音,如何才能更好

地掌握抽象的拼音字母,学会枯燥的音节拼读,则要求教师在拼音教学中引入丰富有趣的儿歌,从而做到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3、 诵读训练。虽然一年级语文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儿歌、韵文,但是教材里的这些儿歌

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研究过程中,班上学生准备人手一本儿歌,规定的时间里诵读一定的数量,并且在固定的时间开展各种阅读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人旨在通过对一年级学生儿歌诵读的研究巩固学生的学后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读课外阅读的激情。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一(1)班全体学生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0.9月——2010.10月)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对象,制定研究计划等研究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收集有关的研究资料,进行探讨和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0.11月——2011.5月)

(1)随堂教学研究(2010.10—2010.11月) 在拼音、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儿歌来引导学生对于儿歌的兴趣。

(2)导编教学研究(2010.11月—2010.12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相应的拼音、识字导编有趣的儿歌帮助拼音、识字的学习。 (3)诵读教学研究(2010.12月—2010.6月)在研究过程中,全班以《亲近母语·日有所诵》作为课外诵读教材,并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诵读计划,全班按照诵读计划进行诵读。 (4)一年级儿歌诵读实践研究的评价策略

儿歌诵读评价结果主要可以从“显性”和“隐性”两方面进行

3、总结阶段(2011.7月)成研究资料的整理、检测、数据的统计和写出研究报告。考查研究报告和其它研究成果的质量。

(三)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

(四)可行性分析:

1、儿歌资源:一年级课本里有许多儿歌,为随堂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课外优秀的儿歌精选可以作为有利的诵读材料。

2、学生资源:一年级学生对儿歌诵读有浓厚的兴趣。

3、研究人员背景:本人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富有童趣,对于儿歌有浓厚的兴趣,对于带领学生进行儿歌诵读有较好的条件。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深根:毛建华:《新课程研究》,中国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2] 周晓霞.让声音“看”得见.小学语文教师,2006(9). [3] 林文峰、舒镇:《小学阅读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

[4] 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第7篇:

上一篇:服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下一篇:关于研究生导师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