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2022-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反思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内容提要民俗旅游资源就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和。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舞台化,再现民俗事象时,扭曲了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二是开发格调低俗或把民俗庸俗化。解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的主要对策应是:尊重民俗,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走精品化道路。

关键词民俗旅游资源 问题 对策

作者1王书会,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2邱扶东,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博士。(上海:200062)

民俗旅游资源内涵

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的一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是我国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但是到目前为止,对民俗旅游资源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得到广泛认同的界定。陈烈、黄海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能吸引旅游者、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族民间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习俗。如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祭祀信仰习俗、文学艺术等。[1]邓永进等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风土人情及其载体。[2]巴兆祥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象的总和。[3]李传永,李恬认为,所谓民俗旅游资源,是指那些突出表现每个民族特点及居住地特征的因素的总和,包括显而易见的建筑、饮食、生活方式、传统节日、节庆活动,以及需要细心观察、体会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民俗旅游资源就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和。民俗旅游资源的核心内容是民俗事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俗风情,是民俗旅游资源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因其受到不同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民族传统、科技水平等的作用,在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民俗事象,如生活习惯、节日庆典、服饰装束、民间艺术、工艺特产、人生礼仪、丧葬习俗、乡规民约、游艺竞技等也不尽相同。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近20年来,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遍及华夏大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即使在北京这样古老与现代元素交相辉映、旅游资源种类繁多的大都市,民俗旅游资源也能够脱颖而出。例如:胡同旅游已经成为北京旅游的著名品牌,每年接待旅游者近20万人,而且98%以上是国际旅游者,其中不乏像克林顿夫妇、比尔•盖茨那样著名的人物。但是,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与问题,妨碍了民俗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舞台化,再现民俗事象时扭曲了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

民俗旅游具有舞台真实特征,即使是民俗表演,也要尽可能贴近真实的社会生活,而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热闹好看或迎合某些旅游者的猎奇需要,漠视民俗固有的形式、内容和基本特征,扭曲民俗的历史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

第一,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把那些非民俗的文化现象强行拉进民俗的范畴。例如:把国家祭祀、宫廷仪礼、宗教仪式等纳入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混淆了民俗与宗教、民间与宫廷的界限。民俗与宗教有别,民俗的基调是世俗,宗教的基调是神圣;民间与宫廷不同,民间重视习俗,宫廷强调礼法。神圣、礼法、世俗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别,不能混为一谈。[5]同时,轻率地将人文古迹纳入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也会造成不良后果,使不能再生的人文古迹遭到难以挽回的破坏。

第二,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任意编造、添加、拼凑旅游地根本不存在的民俗。不论是建造民俗景点,还是进行民俗表演,最重要的原则应该是充分尊重民俗的本来面貌。但是,很多事实恰恰与此相反。例如:摩梭人母系大家庭的房子,内有男、女中柱,这不仅是家庭的象征,也是妇女受尊重的标志,舍此而立其他柱子,就不是摩梭人的房子了。但是,不少民俗旅游景点却无视这些民俗规律,任意建造。[6]更有甚者,把美洲印地安人的图腾柱,立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村寨;让我国民间舞蹈的表演者,穿上南太平洋土著的草裙;将恐怖城、阎王殿、魔幻宫之类的项目,统统冠以民俗旅游,让人啼笑皆非。

第三,扭曲民俗的形式、内容与特征,刻意追求戏剧效果,破坏了民俗的质朴本色和文化内涵。有些民俗旅游项目,仅仅注重表现民俗的形式,却忽略了民俗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些民俗旅游项目,甚至连民俗的形式都无中生有。例如:为了看上去充满民族风情,旅游服务人员上穿苗家衣,下穿侗族裤;民俗旅游村寨到处都立图腾柱,上面雕刻的却是五花八门的傩面具;随意表演民族婚礼,招募旅游者扮演新郎。[7]

二、开发格调低俗或把民俗庸俗化

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有些旅游从业者不去尽力展现民俗的真、善、美,而是刻意追求原始、落后和愚昧,回避精华,偏爱糟粕,专门把一些已经被社会扬弃的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展示给旅游者。有些旅游从业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打着一切为了旅游者的旗号,不择手段地策划与开发不健康的民俗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刻意把质朴、高尚的民俗庸俗化,最终转变成圈钱的工具。具体表现在:

第一,篡改传统民俗的内容,进行商业化设计,骗取旅游者的金钱。例如: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某村,曾经有一段时间,旅游开发商设计了一套民俗表演。首先是报幕、致欢迎词等例行程序,然后是跳象脚鼓舞、丢包舞、傣女沐浴、傣族公主完婚仪式。在丢包舞中接到香包的观众,被作为傣族的驸马邀上舞台,与公主举行结婚仪式。仪式过后,公主向驸马赠送88元的纪念品,驸马则要回赠200元的手镯和300元的项链。虽然驸马们暗呼上当,但是,多数情况下,也只好慷慨解囊。[8]

第二,粗俗文化遗毒未尽,把糟粕当精华,损害民族或地区形象。例如:在一些民族婚俗表演中,扮演新郎的旅游者,要给扮演新娘父母的经营老板49元见面礼,还得给新娘说甜言蜜语的小费和被判定手脚不规矩时的翻脸钱,等等。把传统婚礼的陈规陋习和现代商业的勒索恶俗结合在一起,颠覆了民族婚俗的美好内涵。[9]

第三,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误导旅游者。例如:一部分民俗旅游区、旅游景点,打着民俗旅游的旗号,大建地狱、神宫、洞府等等,而且设计低劣,工艺粗糙。有些导游信口雌黄,反科学、反理性,大讲风水、星象、巫术、轮回、牛鬼蛇神、花妖树怪等等,以传播封建迷信、惊吓旅游者为乐事。有些民俗旅游商品,从内容到形式,无不来自封建迷信,例如:神水、神药、护身符、照妖镜等等,甚至有巫蛊用具——针刺偶人。

解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的基本对策

针对上述扭曲民俗事象、妄自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行为及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3个方面加以纠正:

一、尊重民俗,因地制宜

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不能跟风模仿,作秀媚俗,更加不能胡编乱造,削足适履,否则,不仅难以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且最终也会影响旅游从业者自身的利益。具体而言,尊重民俗,是指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该尊重民俗自身演化的规律,尊重民俗本身的形式、内容和特征等,不能任意编造、添加、拼凑旅游地根本不存在的民俗,也不能扭曲与篡改民俗。因地制宜,是指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首先应该就地取材,充分发掘利用本地区、本民族的民俗,并展示当地实际社会生活的历史与现实。

内容提要民俗旅游资源就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和。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舞台化,再现民俗事象时,扭曲了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二是开发格调低俗或把民俗庸俗化。解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的主要对策应是:尊重民俗,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走精品化道路。

关键词民俗旅游资源 问题 对策

作者1王书会,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2邱扶东,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博士。(上海:200062)

民俗旅游资源内涵

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的一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是我国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但是到目前为止,对民俗旅游资源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得到广泛认同的界定。陈烈、黄海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能吸引旅游者、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族民间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习俗。如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祭祀信仰习俗、文学艺术等。[1]邓永进等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风土人情及其载体。[2]巴兆祥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象的总和。[3]李传永,李恬认为,所谓民俗旅游资源,是指那些突出表现每个民族特点及居住地特征的因素的总和,包括显而易见的建筑、饮食、生活方式、传统节日、节庆活动,以及需要细心观察、体会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民俗旅游资源就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和。民俗旅游资源的核心内容是民俗事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俗风情,是民俗旅游资源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因其受到不同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民族传统、科技水平等的作用,在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民俗事象,如生活习惯、节日庆典、服饰装束、民间艺术、工艺特产、人生礼仪、丧葬习俗、乡规民约、游艺竞技等也不尽相同。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近20年来,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遍及华夏大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即使在北京这样古老与现代元素交相辉映、旅游资源种类繁多的大都市,民俗旅游资源也能够脱颖而出。例如:胡同旅游已经成为北京旅游的著名品牌,每年接待旅游者近20万人,而且98%以上是国际旅游者,其中不乏像克林顿夫妇、比尔•盖茨那样著名的人物。但是,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与问题,妨碍了民俗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舞台化,再现民俗事象时扭曲了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

民俗旅游具有舞台真实特征,即使是民俗表演,也要尽可能贴近真实的社会生活,而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热闹好看或迎合某些旅游者的猎奇需要,漠视民俗固有的形式、内容和基本特征,扭曲民俗的历史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

第一,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把那些非民俗的文化现象强行拉进民俗的范畴。例如:把国家祭祀、宫廷仪礼、宗教仪式等纳入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混淆了民俗与宗教、民间与宫廷的界限。民俗与宗教有别,民俗的基调是世俗,宗教的基调是神圣;民间与宫廷不同,民间重视习俗,宫廷强调礼法。神圣、礼法、世俗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别,不能混为一谈。[5]同时,轻率地将人文古迹纳入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也会造成不良后果,使不能再生的人文古迹遭到难以挽回的破坏。

第二,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任意编造、添加、拼凑旅游地根本不存在的民俗。不论是建造民俗景点,还是进行民俗表演,最重要的原则应该是充分尊重民俗的本来面貌。但是,很多事实恰恰与此相反。例如:摩梭人母系大家庭的房子,内有男、女中柱,这不仅是家庭的象征,也是妇女受尊重的标志,舍此而立其他柱子,就不是摩梭人的房子了。但是,不少民俗旅游景点却无视这些民俗规律,任意建造。[6]更有甚者,把美洲印地安人的图腾柱,立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村寨;让我国民间舞蹈的表演者,穿上南太平洋土著的草裙;将恐怖城、阎王殿、魔幻宫之类的项目,统统冠以民俗旅游,让人啼笑皆非。

第三,扭曲民俗的形式、内容与特征,刻意追求戏剧效果,破坏了民俗的质朴本色和文化内涵。有些民俗旅游项目,仅仅注重表现民俗的形式,却忽略了民俗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些民俗旅游项目,甚至连民俗的形式都无中生有。例如:为了看上去充满民族风情,旅游服务人员上穿苗家衣,下穿侗族裤;民俗旅游村寨到处都立图腾柱,上面雕刻的却是五花八门的傩面具;随意表演民族婚礼,招募旅游者扮演新郎。[7]

二、开发格调低俗或把民俗庸俗化

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有些旅游从业者不去尽力展现民俗的真、善、美,而是刻意追求原始、落后和愚昧,回避精华,偏爱糟粕,专门把一些已经被社会扬弃的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展示给旅游者。有些旅游从业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打着一切为了旅游者的旗号,不择手段地策划与开发不健康的民俗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刻意把质朴、高尚的民俗庸俗化,最终转变成圈钱的工具。具体表现在:

第一,篡改传统民俗的内容,进行商业化设计,骗取旅游者的金钱。例如: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某村,曾经有一段时间,旅游开发商设计了一套民俗表演。首先是报幕、致欢迎词等例行程序,然后是跳象脚鼓舞、丢包舞、傣女沐浴、傣族公主完婚仪式。在丢包舞中接到香包的观众,被作为傣族的驸马邀上舞台,与公主举行结婚仪式。仪式过后,公主向驸马赠送88元的纪念品,驸马则要回赠200元的手镯和300元的项链。虽然驸马们暗呼上当,但是,多数情况下,也只好慷慨解囊。[8]

第二,粗俗文化遗毒未尽,把糟粕当精华,损害民族或地区形象。例如:在一些民族婚俗表演中,扮演新郎的旅游者,要给扮演新娘父母的经营老板49元见面礼,还得给新娘说甜言蜜语的小费和被判定手脚不规矩时的翻脸钱,等等。把传统婚礼的陈规陋习和现代商业的勒索恶俗结合在一起,颠覆了民族婚俗的美好内涵。[9]

第三,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误导旅游者。例如:一部分民俗旅游区、旅游景点,打着民俗旅游的旗号,大建地狱、神宫、洞府等等,而且设计低劣,工艺粗糙。有些导游信口雌黄,反科学、反理性,大讲风水、星象、巫术、轮回、牛鬼蛇神、花妖树怪等等,以传播封建迷信、惊吓旅游者为乐事。有些民俗旅游商品,从内容到形式,无不来自封建迷信,例如:神水、神药、护身符、照妖镜等等,甚至有巫蛊用具——针刺偶人。

解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的基本对策

针对上述扭曲民俗事象、妄自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行为及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3个方面加以纠正:

一、尊重民俗,因地制宜

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不能跟风模仿,作秀媚俗,更加不能胡编乱造,削足适履,否则,不仅难以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且最终也会影响旅游从业者自身的利益。具体而言,尊重民俗,是指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该尊重民俗自身演化的规律,尊重民俗本身的形式、内容和特征等,不能任意编造、添加、拼凑旅游地根本不存在的民俗,也不能扭曲与篡改民俗。因地制宜,是指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首先应该就地取材,充分发掘利用本地区、本民族的民俗,并展示当地实际社会生活的历史与现实。

参考文献:

[1]陈烈、黄海. 论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开发原则. 热带地理,1995(3)

[2]邓永进. 民俗风情旅游.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37

[3]巴兆祥. 中国民俗旅游.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235-236

[4]李传永、李恬. 试论民俗旅游资源.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1(4)

[5]陶思炎. 应用民俗学.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39-140

[6]薛群慧.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探析. 思想战线,1997(5)

[7]徐赣力. 发展民俗旅游与保护民族文化. 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0(3)

[8]宋云飞. 现行民俗旅游开发的弊端及对策研究.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

[9]胡绍林等. 规范民族民俗旅游的几点思考.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2)

[10]白祖成.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几个问题. 民俗研究,1995(1)

[11]李海瑞等. 深圳三景区成功的奥秘. 旅游学刊,1995(5)

[12]金毅.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评价.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

[13]潘宝明. 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刍议. 旅游科学,2002(3)

[14]王德刚. 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民俗研究,2003(1)

[15]杨韫. 试论云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 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1)

编辑李梅

作者:王书会 邱扶东

第2篇:论重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摘要:随着经济的进步,旅游已成为较为普遍的大众消费形式之一。而人们对消费区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民俗风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应运而生,它极大程度的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从地理学、民俗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重庆地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开发思路等问题。

关键词:民俗资源;民俗旅游;开发优势;重庆市

1民俗与民俗旅游

民俗是一种历代相沿成习的文化、一种历史文化传承。民俗就是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们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社会群体在适应自然、经济、政治等环境下而形成的文化结晶,具有地域性、群体性、历史性、传承性、发展性等特点;它包括物质文化如衣、食、住、行等,精神文化如节日习俗、民间信仰、婚葬习俗等,社会民俗如家族制度、邻里关系等,口承民俗如神话传说、歌谣、民间艺术等。民俗与旅游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如《徐霞客游记》、《马可波罗游记》等都有相当大部分的民俗世相的记载。

不同的学者对民俗旅游有不同的定义,温锦英认为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展开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独特性;陆景川认为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是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包括传统节日、建筑风格、民间歌舞等。总之,民俗旅游就是依托某地区或某民族的传统民风、民俗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护的旅游产品,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民俗旅游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民俗,而且是以地方性或民族性为标志的民情风俗,它的核心内容为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鲜明的民族性、发展性(即时间与空间上的扩展)、传承性、节律性(即民俗活动受季节的影响)、神秘性等特点。它包括物质民俗旅游资源如生产民俗、消费民俗等;精神民俗旅游资源如民间信仰、民间艺术等;社会民俗旅游资源家族、村落民俗,礼仪民俗等。

2重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分析

2.1资源优势

重庆市旅游资源堪称得天独厚。巴山绵延,渝水纵横,古文化遗址众多。不仅有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丰富而壮丽自然景色,还有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红岩文化、都市文化、民族文化等一系列特色浓郁的人文景色。

2.1.1民俗文化资源

重庆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从巴族、巴国到直辖,有“三建国度、四筑渝城、六次移民”的历史。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资源,古朴醇厚的民风民俗,为重庆民俗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主要表现:(1)丰富的民间音乐:各种民歌、民间小调、器乐与曲艺音乐等都凸显了浓厚的巴渝特色。如秀山民歌、酉阳民歌、梁平抬儿调、巫山龙骨坡抬工号子、四川竹琴、川江号子、綦江永城吹打等。(2)独特的民间舞蹈:古代巴族能歌善舞,其歌舞内容主要是从“战舞”发展演变而成的巴渝舞,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后来逐步成为一种专供表演的宫庭舞蹈。巴渝舞是集体舞蹈,它刚劲有力,富有气势。之后,巴渝舞不断演变,至今在重庆土家族聚居地区流传的“摆手舞”即为其分支。其舞蹈形式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其次龙、狮、灯舞同样流行于重庆各地,都具气势磅礴、恢宏大度之势。极具代表性的为铜梁龙舞;此外,还有在重庆土家族聚居地区的“跳丧舞”、苗族聚居地区的“芦笙舞”等。(3)琳琅满目的民间工艺品:重庆的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良、文明遐迩。主要包括有棕编、草编、竹编、纸扇、剪纸等。如有享有“天下第一帘”美誉的梁平竹帘、铜梁龙灯、城口漆器、谭木匠工艺、荣昌折扇、堰兴剪纸等。(4)异彩纷呈的民间戏曲:重庆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曲目多样,是重庆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古朴、诙谐的的秀山花灯、有“川剧活化石之称”的阳戏、极具泥土气息和山野风情特色的踩堂戏、生动活泼的梁山灯戏及广为流传的川剧等。(5)流光溢彩的民间美术:重庆民间绘画历史悠久,别具特色。如中国民间民族艺术的一朵奇葩并受到国内外美术界高度赞誉的“綦江农民版画”。它吸取了本地广为流传的扎染、蜡染、木雕、木板年画、石刻、剪纸等传统民间艺术精华,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风情和农村生活气息;“梁平三绝”之一梁平木版年画,在清代,梁平木版年画便已“驰名京省处”,畅销东南亚;“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有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严谨细腻、光亮平整等独特风格。

此外,重庆还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等49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75万人,主要分布在黔江开发区的五个民族自治县和涪陵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5%。域内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如土家族有摆手舞、赶年、唱傩戏、花灯,苗族有赶秋节、踩山节,此外还有羊马节、火星节、哭嫁、跳丧等民族习俗和活动。土家吊脚楼和苗族刺绣、蜡染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也极大地丰富了重庆的民俗文化。

2.2区位优势

重庆市地处中国的西南部,位于长江上游。是我国东西结合部与中西部的战略枢纽,中国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是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这为重庆发展旅游提供了先决条件:东西结合部与中西部枢纽的位置增加了进出重庆的流动人口的数量与流动速度,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来渝的旅游人数;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的政策优势又为重庆经济开发提供了必不可少人力、财力、物力支持;长江上游的地理位置,塑造了浓厚底蕴的文化。

2.3交通优势

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1)市内交通:重庆市交通有多路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可谓是四通八达,通达性较高,且费用与国内各大城市相比较低。(2)对外交通:航空方面,有西南、国际、南方、东方、长城等航空公司在此云集,重庆机场连接着日本、泰国和全国27座大中城市的空中交通;铁路方面,重庆火车站是重庆铁路客运的中心,全国有三条主要铁路干线即川黔铁路、成渝铁路、襄渝铁路在这里交汇,并与全国其他铁路干线连网。水运方面,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港口之一,客运码头位于渝中区东端,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朝天门,为乘船游览长江三峡的最佳起始站。

2.4经济优势

重庆抓住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性机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开放,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力进一步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在西部12个省区中均在前5位以内。200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660元,比上年增长15.3%,2007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44.12亿元,增长28.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国内旅游收入41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8.6%。

2.5政策优势

政府的各项政策决议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重庆市政府积极地推进并实施各种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各项决议政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重庆市政府确定2009年为重庆名镇旅游主题年,并将启动建设100个名镇旅游项目、开展100项旅游营销活动、完成旅游项目招商引资100亿元,确保全市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0%。并重点推出瓷器口古镇、巫山县大昌古镇、酉阳县龚滩古镇、涪陵区蔺市古镇等十大名镇,供市民出游选择。

2.6市场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旅游消费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甚至成为人们消费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旅游需求迅速增长,市场不断扩大。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上半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继续稳步增长:国内旅游10亿人次,同比增长11.7%,增幅比去年全年提高5.4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4979亿元,同比增长10.6%。 

(1)国内市场: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增长趋势,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对旅游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为出游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与此同时,国家法定的各类大小节假日为长途或短途旅行解决了时间上的矛盾,成为旅游的黄金周。

(2)国外市场: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对世界的开放更进一步,世界各族人民也进一步了解了文明这座拥有灿烂文化的东方文明国。对国外游客而言其出游一心想探求的是东方的异质文化。据对美、日、法、英、德五国游客访华动机综合调查资料表明:第一位是了解人民生活(占100%),第二位是了解历史文化(占80%),第三位是游览风光(占40%)和品尝佳肴(占40%)。正是因为怀着求异的心理,民族民俗旅游最终成为来华旅游的主要目的。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将达到2.1 亿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放58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折合2600亿美元,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100亿美元。

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我国中西部的战略枢纽,中国内陆、面向五洲四海的中央直辖市,将成为更多海外游客的目的地。2007年全年接待游客8085.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入境游客76.1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82亿美元,分别增长26.3%和23.8%;国内游客8009.3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13.65亿元,分别增长18.0%和28.6%。

3重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民俗旅游的兴起,代表了旅游发展的趋势,提供了具有参与性、多样化的旅游活动形式,丰富了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内容。而旅游也丰富了民俗的内容,旅游使得一些即将湮没的民俗被挖掘打造,重新焕发生机。在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一个“度”,在这个“度”之内,二者才能达到和谐共赢的局面,反之,则会导致开发不当,民俗文化受损。如一些地区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不惜对民俗旅游资源实行掠夺、粗放式的开发,导致许多文化资源遭到破环甚至消失。片面追求数量性的增长的旅游发展模式,旅游资源的保护势必会受到威胁,旅游质量出现下降,旅游地会失去市场号召力。

因此,在对重庆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时应从以下思路出发:

(1)注重对民俗文化资源的纵向开发,适当的进行横向开发。即要加大对民俗文化内涵的开发,这是进行民俗旅游的根本条件,只有通过挖掘其独特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才能保持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号召力,满足旅游者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此同时可适当的对民俗文化进行数量上的扩充,要注重地区特色,切忌“拿来主义”。

(2)注重保持民俗文化的地方特色,防止民俗同化、庸俗化现象,民俗文化地域性的特点是保证旅游地市场号召力的重要砝码。因此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无论是内容还是格调、造型、色彩等都应按民俗本来的形态展示,以显示民俗的民间风格和地方民族特色,给旅游者以亲切、真实、淳朴、乡土的心理感受。

(3)在设计游览方式上要注重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理念:民俗文化是一种动静结合的文化。游客除通过参观静态的民俗成果获取知识外,还应参与到生产生活中体验民俗文化。重庆的旅游文化产品绝大多数尚属低层次的“乘船观光游”,而真正的了解风土人情等专项特色的文化旅游则占有较小的比例,应适时的推出“住一宿农舍,学一门手艺,品一品乡俗” 的旅游产品。如可以让游客参与到摆手舞中、教授简单的剪纸、年画技巧等。

(4)注重开发带有民俗特色工艺品。据国内有关资料表明,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旅游商品的收入在旅游经济总收入中的比例可达25%—50%。因此在大力开发民俗旅游的同时,应积极配套开发相应的民俗商品与传统土特产品以增加效益。重庆民间工艺品与土特产品门类多样,开发潜力大。如有荣昌的折扇,谭木匠工艺,梁平竹帘、年画,土家族的蜡染、刺绣,城口漆器等工艺品;土特产有磁器口陈麻花、合川桃片、江津米花糖等。

(5)开发要惠及当地人民,尤其是农民朋友,为其创业、就业提供机会,确保开发地居民能真正参与到民俗开发之中,享受开发的成果,为“三农”问题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6)开发要注重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如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生态较为脆弱,一旦遭受破坏,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损伤,甚至会导致民俗文化因缺失其原有的环境载体而消失。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温锦英.文化,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7,(3).

[3]陆景川.民俗旅游发展浅探[J].民俗研究,1988,(2).

[4] 行业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民俗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09)[J].中国报告大厅,2009,(2).

[5]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0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20080327.

[6]姚鹏.重庆确定今年为名镇旅游主题年 力推十大名镇[N].重庆晚报.20090119.

[7]国家旅游局.上半年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N].中国旅游报,2009724.

[8]沈受君.民俗旅游的现状与发展[J].民俗研究,1995,(1),1213.

[9]王焕平.管中窥豹:从传统和现代旅游看民俗变迁及其意义[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4):16116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11]罗玲.重庆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143.

[12]许曦,刘芳.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与措施[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4145.

作者:党淑青

第3篇:佛山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探析

摘 要:在大众休闲时代,民俗旅游以其独特的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佛山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岭南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文章将从旅游基本要素出发,分析佛山民俗旅游资源,探析佛山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

关键词:民俗旅游;旅游要素;大众休闲;全域旅游;佛山

1 研究背景

民俗旅游是以民俗文化为凭借,通过对异质文化的观察和参与,感悟当地民俗文化环境,体会当地人民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实现追求文化差异或文化认同,达到审美享受与自我完善的目的。

在大众休闲时代到来的背景下,随着旅游消费升级,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转变,旅游消费结构正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观光型的游览方式,更多的是追求令人印象深刻的旅游体验和娱乐。旅游者对旅游的追求开始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而民俗文化作为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下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特色,是一种“我有人无”的独特资源,也是游客好奇的兴趣所在。

2 佛山民俗旅游现状

建筑、服饰、饮食、歌舞、礼仪、节庆、演艺、宗教、工艺等民俗事项是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民俗旅游按照资源类型可以分为饮食民俗旅游资源、居民建筑旅游資源、节庆民俗旅游资源、游艺民俗旅游资源和服饰旅游资源五大类。

佛山作为一座千年古城,岭南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民俗民风兴盛,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武术、剪纸、粤剧、龙狮、美食、陶艺等非物质文化应有尽有,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下面从旅游基本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六个因素分析佛山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2.1 吃——饮食民俗旅游资源

粤菜是一种民俗,一道色彩,既继承了中原饮食文化传统,又博采各方烹饪精华,形成了菜式繁多、烹调考究、质优味美的饮食特色。作为粤菜的主要发源地,佛山享有“中国美食名城”“中国粤菜美食名城”“世界美食之都”等美誉,餐饮业发达,金牌菜、特色菜无数,名店名厨荟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厨乡,美食天堂”。2016年央视纪录片《寻味顺德》的热播,让佛山美食之都的形象更加立体鲜活。中国粤菜,不仅是一种烹饪风格,更是对食物的态度。

近年来,佛山以美食聚人气、扩内需、树形象、惠民生,正在建设世界知名的“粤菜粤厨名城”。通过整合美食资源,打造特色美食旅游文化街区和具有佛山特色的精品美食线路,全方位提升美食旅游产业链发展水平。此外,佛山正在积极创建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2 住——居民建筑旅游资源

佛山目前拥有高星级型、主题度假型、经济型、商务型等各类型酒店,还有独具特色的民宿,充分满足高中低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住宿要求。民宿伴随旅游经济异军突起,在于满足功能性之上的体验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地文化”的感知。游客可以亲近自然,可以感受当地民俗文化,选择喜爱的有特色的建筑和装饰风格,通过与民宿主人的交流,了解原汁原味的当地生活文化等。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佛山拥有一大批传统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厚重、民俗活动丰富的古村落。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建设,而深厚的历史沉淀、多样化的文化民俗,对于发展城市民宿、乡村民宿起重要推动作用。佛山具有发展民宿业的良好基础,佛山民宿发展前景持续向好,展现出极大的吸引力。位于顺德杏坛的逢简水乡凭借独特的水乡文化在珠三角旅游目的地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民宿业已具规模。

2.3 行——便利快捷地联通各民俗旅游资源

佛山位于珠三角腹地,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目前已建成了“机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港口”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随着佛山西站的开通运行,佛山旅游向珠三角、粤西、粤东、粤北乃至全国游客敞开了大门,加快了全国各地游客向佛山聚集,为高速发展中的佛山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佛山与广州实现了广佛同城,拥有国内首条跨越两个城市的城际地铁线路—地铁广佛线。2017年11月,“佛山旅游专线”正式上线。该线路贯穿广州南站、佛山机场、佛山火车站、佛山鸿运汽车站、南海汽车站等交通枢纽,解决了外来游客通达景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广大市民、游客出行打造了方便舒适的接驳体系。为全面推进和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佛山市交通部门与文化旅游部门已合作推出美丽乡村公交线路的镇巴公交线,形成特色明显、出行方便的镇内公交网络圈,方便市民体验乡村之旅,将公交与旅游进行融合,助推乡村旅游。

佛山外部的大交通和内部的小交通满足了旅游业对交通发展“快进”“快出”“慢游”的基本要求。

2.4 游——居民建筑、游艺民俗旅游资源

佛山地处岭南,河网密布,生态环境优美,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水乡,亚热带的地理环境和风光、富有特色的社会人文景观构成它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截至目前,佛山共有25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旅游景区2家,4A级旅游景区15家,3A级旅游景区8家。

近年来佛山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建立旅游服务中心、推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等一系列有力举措,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通过整合旅游资源,狠抓项目建设,现已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形成了佛山城市之旅、乡村之旅、文化之旅、乐购之旅、美食之旅、地铁之旅、绿道骑行之旅、民间博物馆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满足了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作为佛山最早的旅游景点“一山一庙”的“一庙”,在充分挖掘民俗资源助力旅游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每年举办佛山祖庙庙会(“三月三”北帝诞),馆内长年有“黄飞鸿醒狮表演”“少年黄飞鸿武术表演”“粤剧表演”等文化动态展示活动,每年吸引近200万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依托现有的建筑资源,通过注入游艺民俗项目,成功地打造了自己的醒狮文化、粤剧文化和武术传统文化,成功地挖掘了民俗旅游资源,充分发挥了祖庙博物馆作为佛山对外宣传的重要文化旅游窗口的作用。实现了民俗助力旅游发展,旅游为民俗注入新的生命力。

2.5 购——本地民俗的商品化展现

佛山商业发达,已形成祖庙商圈、季华路商圈、桂城商圈、东平新城商圈等多个各具特色的成熟商圈,集吃喝玩乐于一体,商品应有尽有,拥有像岭南天地、华盖街等旅游特色购物街。其中岭南天地是祖庙东华里片区旧区改造项目,运用现代手法,改造祖庙东华里片区具有典型岭南风格的珍贵历史建筑,充分运用岭南建筑特色,保留原有文化特色。已汇聚了粤菜旗舰品牌、米其林推荐餐厅、佛山名小吃、环球美食、动感酒吧等近百个餐饮品牌,还有陶艺店、文创杂货铺等,现已成为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街区,成为佛山又一标志地块和新的城市名片。

目前佛山已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发了具有佛山地方特色和岭南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重点旅游景区已建设旅游购物中心和旅游商品街,产生了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本土旅游产品,如“佛山有礼”“佛山公”“李禧记”等。其中“佛山有礼”是由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自主开发的文创品牌,通过充分发掘民俗文化元素,目前已设计生产出300多款特色文创产品,包括以佛山祖庙庙会等为元素的祖庙北帝灵应系列、以广东醒狮等为元素的佛山功夫系列和以佛山粤剧、祖庙万福台粤剧表演为元素的佛山粤剧文化系列。将民俗变成游客喜闻乐见的产品,成功地完善了游客的旅游体验链,在“游”佛山、“娱”民俗之后还能“购”佛山民俗。

2.6 娱——节庆民俗旅游资源、游艺民俗旅游资源

节庆民俗有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既可以作为一项旅游产品发挥直接的经济作用,又能够为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旅游经济连动效益和社会效益。佛山拥有华光诞、佛山秋色、行通济、岭南年俗欢乐节、佛山祖庙庙会等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节庆民俗活动。

集工艺美术、戏剧、音乐、舞蹈、杂技于一体的佛山秋色是佛山人民秋季庆祝丰收的传统习俗,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表现形式多样,分为灯色、车色、马色、水色、景色、地色、飘色七色。2009年起,佛山秋色巡游定为一年一次在每年金秋时节举行。2016年起,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下,佛山秋色民俗活动与广东(佛山)非遗周结合,举行非遗项目展示、对话传承人等一系列的活动,彰显出岭南传统文化魅力,展示着广东民间艺术的光彩。现佛山秋色民俗文化活动,集非遗展示、巡游表演、民俗活动、城市交流等于一体,活动内容包括九大板块,分别是非遗活态展、佛山祖庙秋祭、乡饮酒礼、非遗传承人对话、秋色赛会、友城之夜、佛山粤剧周、秋色巡游、秋色大舞台,是名副其实的一年一度佛山民俗大狂欢。

此外佛山还拥有陈村花宴、烧大炮、生菜会、端午游龙、赛龙舟、龙舟饭、龙眼点睛、龙母诞、锣鼓柜巡游、饮灯酒、龙舟说唱、观音开库、人龙舞等一大批节事活动,不仅具有强烈的观赏性,而且还有较大的参与性,充分满足旅游者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 佛山民俗旅游开发建议

3.1 全力发展全域旅游时,加大佛山民俗文化标签

近年来,佛山全力打造全域旅游,采取了一系列推动全域旅游的举措,促进佛山旅游大发展。旅游是一种以空间换空间的体验式消费,全域旅游更是注重空间的异样性和自我性,从传统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过程是一个“体验点—体验线—体验面—体验场”的过程,这与民俗旅游不谋而合。佛山在发展全域旅游时,可以借助其独特的民俗文化,有效整合各方旅游资源,形成“佛山旅游”独特的品牌。

3.2 从旅游消费者心理层面出發,增加参与性和娱乐性

民俗旅游是能够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乐、求知”心理需求的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体验和消费活动。民俗事象文化大多是当地民众在生产或生活实践中创造与形成的,只有游客参与它,才能体验其活力。旅游者钟爱民俗旅游就是要参与到这个具有民俗风情的文化空间当中,去体验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民俗,这也是民俗旅游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佛山在设计民俗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应从旅游消费者心理层面出发,增加民俗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与娱乐性。同时充分重视民俗的集体性特征,集体活动非常具有感染力,应该多开发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

3.3 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

首先要将充分理解和认识本地区的民俗文化作为民俗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尽量做到本地区民俗旅游不可复制、不可替代,成为广大旅游者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体验。佛山在发展民俗旅游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关注形式而导致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丧失、大量伪民俗而破坏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和谐性以及外来文化的趋同而导致民俗文化特色性的丧失等问题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佛山民俗旅游能够长久发展。其次把握民俗旅游产品的经济属性,顺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民俗旅游中产品设计要与时俱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佛山民俗旅游良性发展。

4 结语

通过从旅游基本要素出发分析佛山民俗旅游资源,发现佛山具有发展民俗旅游的良好产业基础。佛山应抓住时代机遇,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加大对本地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与整合,打造鲜明的佛山旅游名片。在产品设计方面,立足当下大众休闲时代,从满足旅游者消费心理出发,增加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打造全域旅游新风景,拥抱大众休闲时代。

参考文献

[1]文凌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探析[J].农村发展,2019(4):52-53.

[2]崔攻,邱月,郑鑫.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民俗文化旅游地提升策略[J].旅游经济,2019(2):123-128.

[3]刘军,黄盈,邓秀惠,等.民俗旅游景点的文化消费心理探讨[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5(4):56-58.

[4]杨卉.新形势下我国民俗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8(11):48-49.

[5]闫亚旗,何阿娟,李智慧,等.敦煌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研究[J].杜建旅游,2018(11):256-257.

作者:王阿玲

第4篇:浅析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摘要:民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它进行开发是顺应当前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的。广西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目前广西旅游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本文在„„基础上,指出)通过探究了解,只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选择科学的开发模式,在保持和融合当地的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从根本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更以有力的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关键词: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正文:

1相关概念介绍

1.1民俗文化 1.1.1民俗文化的概念

社会历程中创造的民间文化,包括民间习俗、信仰及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切技术与文艺。民俗文化则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 1.1.2民俗文化的种类

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有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居住样式、节庆典礼、宗教信仰、传统服饰、民间艺术、烹调技艺、工艺特产、音乐歌舞等,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特有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广大的海内外游客。 1.2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是一种新型的、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类型,它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各种民俗文化事项和民俗活动为资源,并通过挖掘整理和再现或艺术加工的手段,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服务的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具有质朴的民间性、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情趣的乐观性及主题的对外性等特点,各民族地区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风韵别致的文物古迹、情趣怏然的民间文娱活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国内外游客。

2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特点

广西是全国有名的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品位高。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境内居住着壮、汉、苗、瑶、侗、 仫佬族、毛南、回、京等12个民族。其中全国90%的壮族人口居分布在广西,2000年末,自治区总人口4723.61万,少数民族人口1089.37万,占全区人口的38%,全区面积23万平方公里,少数民族居住地方大约占百分之六十。长期以来,各族人民生息和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劳动和共同斗争,创造了广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了一个完整博大的民俗社会。而且广西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其民俗风情古朴原始,传统文化完整,可以说,广西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缩影,它融合了西南十几个少数民俗的文化精华,谱出了代表中国西南民族的交响曲,对于开发民俗旅游有着极大的优势,广西发展民俗旅游是时代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时机发展。 2.1习俗特点鲜明

广西民族都有各自特色鲜明的人生、信仰、交际、婚恋等习俗。汉族居家选址、安葬先祖讲究“风水”。大瑶山瑶人鸣枪送客迎客,侗族打油茶迎客,苗家有“拦路酒”迎哭嫁和“不落夫家”等独特的传统婚俗,其崇拜灶王与庙神的信仰习俗融合了汉族的礼仪之俗,体现了中华民族融合的一般规律。白裤瑶砍牛的葬俗中则体现了母权制社会“娘亲舅大”的传统遗制。 2.2传统节日众多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自古就有丰富的节庆文化。壮族的蚂拐节、苗族的芦笙节、瑶族的盘王节、侗族的花炮节、京族的唱哈节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较高的开发和旅游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现已开发的南宁国际民歌节、桂林山水历史文化节、阳朔的渔火节和啤酒节、北海的珍珠节、凭祥的边关节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渗透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这些现代节庆活动,在传播文化、促进旅游,扩大各地的知名度、树立各地的旅游形象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2.3民间歌舞精彩纷呈

广西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美妙的歌声赞美着自己的劳动,用多姿的舞蹈表达着这自己的情感。广西是歌舞的海洋,随着各种媒体的传播和推广,歌仙刘三姐的歌声树立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每年南宁的国际民歌节令广西山歌一次又一次走向了国际舞台,更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传唱。这从某种程度上推广了广西的民俗文化,从去年开始,由我国张艺谋等著名导演在阳朔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更是让山水与歌舞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成为广西的又一旅游新亮点。 2.4民俗旅游专线产品崭露头角

经过几年的发展努力,广西已逐步拥有较为科学合理的、有强烈震撼力和吸引力的十大旅游精品路线,它们分别是;桂林山水风光游、北海银滩休闲游、南国边关揽胜游、壮乡文化风情游、瑶苗侗乡采风游、前年灵渠寻古游、宁明花山崖画探奇游、金田名胜古迹游、白色小平足迹游以及巴马寿乡探秘游等等。以上表明,广西的民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对其的开发利用也已达到一定的程度。

3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3.1本地特色不突出

各景区往往为了经济效应,而忽视了民俗旅游的本质,以至于许多景区将本地本民族许多具有开发价值的民俗旅游项目弃之不用,反而混编了其他民族的项目, 造成各景区的项目设置大同小异,丧失了本有的独特神秘色彩。个别景区的人文资源开发不足,存在急于求成、一哄而起、盲目发展的现象,使得一些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也一一退化。

3.2民俗风情庸俗化

在发展旅游业,开发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对淳朴民俗风情的亵渎和歪曲,从而使民俗风情庸俗化。在民俗风情丰厚的地区,流传着许多内涵丰富、带有民族色彩的神话传说等。有的部门在开发这些资源时,不是正确地表现这些神话传说中所包含的追求真善美的正面精神,而是着力渲染一些附在这些神话传说下的封建迷信 3.3交通及景区配套服务不够完善

虽然广西边境地区大的交通问题有所改善,但旅游景点总体的可进入性仍然很差,因为民俗风情越为浓厚的少数民族景区,越是地处偏远、闭塞且交通十分不便的环境当中,甚至有些景点还未通公路。这些严重阻碍了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另外,许多民俗风情旅游的景点还未形成市场意识、服务意识,以及统一规范的旅游商品市场,各方面的服务还没有规范化。导致游客单纯观赏,未给当地形成任何的经济效益。整体还是给人较零乱的印象,旅游环境和服务建设都有待改善。

3.4旅游区编演人员水平较低、旅游档次不够高

由于大多数旅游区项目的编导人员或是县旅游局、文化局工作人员,或是附近中学教师,或是表演队员兼职,因为地处偏僻,大都在小县城,很少有外来的专业人员从事这些工作,讲解、表演等人员则多从附近少数民族村寨的青年中招聘经短期训后上岗,编演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开发的旅游项目缺乏内涵, 促使许多民俗旅游项目有庸俗化、舞台化的趋向,在急于追求旅游效益的同时使得原有的一些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也被渐渐退化;再者,在收入分配上,旅游部门、景区管理处、表演队管理者抽取了大部分利益,这样的利益分成一方面

会影响对表演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较低的报酬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编演人员的积极性,造成整体旅游品味较低,档次无法提升。

4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由上文可知,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广西若想更深入、有效地挖掘民俗旅游资源,首先应该调整思路,遵循提出设想,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的总体原则。具体操作中尤其要注意以下方面:

4.1寻求民俗开发与尊重民俗两者的平衡

民俗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文化的体现,也是信仰的体现。也就是说,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其信仰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无论是开发者,还是旅游者,在进行旅游开发、开展旅游活动时,不但观赏、体验民俗文化,还要充分尊重不同地区的民族信仰习惯。不同的民族其信仰和禁忌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有宗教禁忌,有饮食禁忌,有男女交往禁忌,有节庆禁忌,等等。这些民俗都是当地民族积久成习相沿下来的,属于信仰文化,作为旅游者在尊重当地民族民俗的前提下,可以进行了解和学习,通过了解来理解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学习文化知识。 4.2全面发展民俗文化,更新并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运用调调查取证等一系列方法,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广西民俗文化发展的方向。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的民俗进行合理的综合开发。要有明确的主题,精心的规划,邀请有关学者进行设计和研究其可行性,切忌粗制滥造,建设豆腐渣一类的工程。如仡佬族民俗村可建造罗城仡佬族,与宜州市下岘河的刘三姐壮乡民族风情游相结合,成为一个旅游区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旅游的效率和提升它的吸引力,同时要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各种追求片面效益,置传统道德于不顾的行为的发生,做到民俗不俗,俗中有雅,这样才能符合广西的区情和合理开发的要求,以确保民俗文化得到弘扬和保护。

4.3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广西在民俗旅游的宣传、推广、积累一定的经验。例如:多次参加国内外举行的旅游说明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旅游博览会和交易会,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对广西民俗旅游进行了有效的宣传,在以后还需要继续不断加强。

4.4对旅游景区采取相对封闭措施,防止外界文化污染

针对民俗文化被外来游客带来的文化所同化的现象,以及产生的连带效应和消极作用,应采取慎重的态度和相应的防范对策,以免本土文化的一再流失和被取代,这个问题许多学者对一些具体区域都做了大量的民俗旅游研究。所谓相对封闭措施,就是要坚持民俗旅游民众办,这是抑制民俗同化的有效办法,也需要当地的政府和有关负责单位协助进行。这样保持以地方习俗为主要对象,当地群众参加经营的相对封闭性, 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体现民俗旅游真正的民族味、朴实感、亲切感,又能造成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来刺激民俗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的客源。 4.5注意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其发展前景是广阔的,因此,对其的开发不应仅停留在单纯的游玩方面。广西作为一个旅游大省要在旅游业中取得抢占先机就必须强调良性的发展,而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人才的培养和相关学科的不断研究。我们要下大力度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广西这类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高校,如广西大学、广西师大、桂林工学院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来开展,这些高校已积累了雄厚的民俗文化和旅游人才的培养经验,特别是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增加了艺术表演、会展旅游、等专业更是充分的体现了这一要求。桂林旅游学院筹备正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做法,必将大大有利于广西乃至全国旅游业的发展。

4.6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科学合理的极大力度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及时组织有关的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环境进行评估,科学的规划旅游的接待量,制定年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和媒体的力量,向公众传播有关的保护民俗资源的意识,加强民族意识,使少数民族群众能辨证的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庸俗同化。

5结语 总之,广西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是要我们在对广西自身民俗资源充分了解和认识的前基础上对广西的资源进行有效而又合理的开发,注意处理开发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用科学的指导方针指导各项开发和利用,走一条具有广西民族风俗特色的民俗旅游道路。

最后一段读起来感觉有点不是很顺,请修改 参考文献

吴忠军.《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6月 钟敬文.《中国民俗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广西统计年鉴2001.广西南宁统计出版社2002年

文章进行再次修改后,可按照毕业论文的格式调整,从而最后定稿,注意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和错别字

第5篇: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论文(洮州民俗博物馆)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以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为例

田 绍

[文章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开始追求“有质量、有价值、有品位”的非物质生活。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且适应了现代旅游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然而,当前国内民俗文化旅游的“供给”仍滞后于“需求”。只有不断进行民俗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才能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文化品位,满足旅游者娱乐、休闲、求知的目的,推进旅游发展。本文以甘南冶力关洮州民俗博物馆为例,试利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开发策略等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民俗文化旅游 资源深度开发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开始追求“有质量、有价值、有品位”的非物质生活。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且适应了现代旅游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然而,当前国内民俗文化旅游的“供给”仍滞后于“需求”。只有不断进行民俗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才能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文化品位,满足旅游者娱乐、休闲、求知的目的,推进旅游发展。此次社会实践,对洮州民俗文化深入考察,使我对民俗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又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看法。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坐落于甘肃省临潭县冶力关镇,2006年6月26日正式向游客开放。作为仅有的洮州民俗文化展馆之一,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不仅填补了冶力关景区缺乏人文景观的空白,而且透过一种全新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的理念,对洮州文化所进行的独到剖析也极具研究考察价值。它集中地展示了洮州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江南古洮州迁移文化以及当地的特色民俗艺术,是了解古洮州文化的窗口,展示古洮州文化的平台。

一.洮州民俗文化及其旅游资源概况

(一)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江南古洮州文化相融合的多元文化系统

洮州文化,是独立于传统西北文化的另脉文化。洮州,即今甘肃临潭县及岷县部分地区。历史上,汉、回、藏多民族杂居;汉代有中原移民,唐代起边将李晟、李塑“雄于西土”,宋代设“茶马互市”,明代来西征将军沐英并屯边军民,一时江淮之风盛行;史称临潭为“入藏门户”,常为“词人侍望,剑客高歌”之地。

洮岷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地带,地形西高东低,大多地区属高山丘陵地带,洮河、冶木河、羊沙河流域切割较深,峰峦重叠。洮州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本是汉、藏民族混居的典型地区。而据史料记载,洮岷的汉族大多来自南方,其祖先大都于明代初年迁自安徽凤阳、江苏南京等地。洪武二年到十二年,明朝中央政府在甘肃先后设立了临洮卫、兰州卫、河州卫、岷州卫、洮州卫。守卫这一带的官兵,仅永充军户就在三万人以上,和其家属,大约不下十万之众。而远征甘肃的部队大部分是明将徐达、常遇春、沐英等人的部下,多属当时应天府、凤阳府人氏。今天生活在临潭县洮州卫城一带的金姓,就是当年和沐英等人平定这一带的大将金朝兴的后裔。 这些半军半民的住户,在洮岷地区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他们不仅完成了中央政府赋予的重任,而且也将自己家乡的传统习俗保留了下来,成为特殊的群落。江南遗风与西北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最突出表现是,现在的洮州人日常生活着装已随汉俗,但到“新娘”出嫁或是隆重节庆活动时,仍然会像江南水乡的人家一样,头戴高髻银饰、足登凤头宫鞋一般梳妆打扮。天池冶海湖畔山头修有一常爷庙,供有明朝开国大将军常遇春的塑像,当地群众视若保护神,信奉有加,所以也将冶海湖称为“常爷池”。可见明代江南移民的说法绝非谣传。

(二)丰富多样的、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

洮州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环境、区位优势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开发前景极其广阔。近年来,洮州民俗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尤其是民间工艺,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特有的民俗风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给他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洮河两岸妇女的刺绣,统称"洮绣"。岷县妇女们喜爱的针线活,广泛运用于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品种繁多,有花枕头、花荷包、花针插儿、花鞋、花兜兜、花缠腰、花系腰、花膝裤儿、花袜溜根儿等等。做针线绣花,无论藏、汉妇女都把它像做饭一样,作为生活的基本要求。洮绣既要讲究针法,又要讲究绣法。针法有平针、参针、挑针、长短针、空心针等;绣法有锁针绣、错针绣、网地绣等。同时还要看式样,式样有盘花、剁花、贴花、拼花等。不同的针法、绣法,施以不同的式样,共同在色彩搭配中,形成强烈的对比。淡雅中带有娇态,异彩中显露庄重,把农家妇女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趣表露无遗。

洮砚是我国三大名砚之一。具有石质坚润,色泽雅丽,古朴典雅,发墨细腻,保湿利笔等特点,深受历代书法家珍爱。因其制作工艺的款式独特,雕刻精细,一直被收藏家视为无价之宝,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高级礼品。洮砚的雕刻造型,因石构图,变死石为活石。雕刻技巧,渗合有玉雕、牙雕的圆雕技法;砖雕、石雕的深浅浮雕技法;木刻、石刻中的篆刻技法,着重镂空。在镂空的基础上,融各种技法于一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峰。传统的图案有“龙凤呈祥”、“九龙捧日”、“丹凤朝阳”、“八仙请寿”、“龟鹤延年”等,其中以雕龙刻凤最为突出。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凤是真善美的化身,光明的使者。洮砚艺术雕塑的工匠们,把自己的心愿通过细致的雕琢,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高度结合,奏出了大气磅礴的交响乐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洮州“花儿”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断开拓,繁衍生息的汉、藏、回等各族人民,在他们长期的文化活动中创造培育了高亢、奔放、山野味浓郁、地方性鲜明的民间山歌——洮州花儿。在洮河流域广袤的山水之间,农民们每年都要自发而定期地举行数百个规模大小不等的山歌竞唱会--“花儿会” 。较为有名的是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俗称“六月六神会”或“六月六唱山”)。2010年,西北民间艺术“花儿”正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儿”是流传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高腔山歌,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洮州“花儿”属于西北“花儿” 的一支。泛指流行在甘肃洮河流域的花儿。它又分成两个分支:康乐、临洮等地称为北路,岷县一带称为南路。这一系统花儿的基本特征是:唱词多为7字3句体、6句体和4句体;曲令单一,北路以《莲花山令》为代表,南路以《扎刀令》为代表;演唱时,采取分组对歌的形式,每组有一位专门担负即兴编词的“串把式”。他们边走边唱,群歌互答;④歌者喜用假嗓演唱,男女同调,听来富有浓厚的山野风味。

二.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资源现状分析

民俗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实际上就是一种群体生活的俗文化。它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既有积极向上、健康的成分,也有消极、低俗的成分。为此,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既要珍惜并充分利用,又要有选择地使用,吸取精华,使之符合旅游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洮州文化的核心是由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古洮州江南遗文化相揉构成的多元文化,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文化展馆的呈现方式必然是最佳选择。

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于2006年6月26日在临潭县冶力关镇黄崖山肋巴佛纪念馆隆重开馆,正式向游客开放。洮州民俗博物馆是冶力关景区内重要的人文景观,集中浓缩展示了洮州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古洮州的服饰文化、甘南农牧民起义,冶力关的风光摄影、根雕、书画等各个方面的风土人情,其中珍异物品比比皆是:闪亮的僧人铜帽,发黑的弓箭,藏式猎枪,熠熠发光的豹头皮子弹袋,散发着热气的牛皮热靴;江南唯美的服饰模型,水乡糅扇,农耕的牛车,旧时妇女用的纺织机。可谓了解古洮州民俗文化独有的窗口。该博物馆馆前广场还是全国最大最逼真的十里睡佛最佳观景台,可以一览冶力关镇区四周景色,如莲花山、画屏山、笑口常开、白石山,四周美景尽收眼底。

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开发建设是临潭县近年文化“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重要实施对象之一,针对其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双战略,首先应该对其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进行具体的评估。旅游资源开发有四项基本原则:(一)经济效益原则。经济效益是计算旅游开发的投入与产出,以此作为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二)社会效益原则。主要是指开发民俗文化对社会发展所起推动作用的程度。通过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增强人们的直观认识,加强对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加深旅游者对当地民俗民风的理解,提高民俗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增强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三)保护第一原则。民俗文化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保护第一”应该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必须秉持的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四)特色性原则。特色是旅游资源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把富有地方特色、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打出去,以此吸引游客。同时,将原有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地发展,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当前洮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民俗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加之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步伐。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部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造成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无法修复;其余部分开发力度不够,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利用率不高。三是特色体现得不够鲜明。民俗文化旅游实质上就是一种特色旅游,其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与众不同,别的地方没有这种资源。四是旅游硬件设施投入不够。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游客对旅游景点的硬件设施要求越来越高,而各地现有的旅游硬件设施往往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如缺乏快速、便捷的交通设施。通常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比较完整的地方多数分布在地理位臵偏远、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交通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一.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习俗。是民间相沿积久、长期传承的、具有稳定性的模式,并表现在人们行为、心理、口头上的“固化”、“活化”的文化事物,它是一定地域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而直观的写照。对于追求“异地风味、异地情调”的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历史发展的不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俗系列,这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一宗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的特点是:一,地域性: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由于地域的不同、条件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也有差异,导致不同民族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都有鲜明的差异;二,神秘性:每一民俗都是伴随生活的需要而自然形成和历史传承的结果,许多民俗事项,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虽然经历一定的变迁,但核心和母体部分仍然保留着。而且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形式,民俗的传承性使得民俗旅游具有一定的神秘氛围和原始色彩,这无疑增加了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三,参与性:当代旅游者已经不满足过去那种单纯的观光式旅游,如今,民俗旅游强调的是旅游项目必须与旅游者的参与性相结合,使游客通过亲身经历参与成为其中一员,满足游客休闲、求知的需求;四,文化性:民俗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是了解一个地区文化的最好窗口。首先,民俗文化要原生态,突出个性,即从美学、人文学的角度出发,把民俗文化中的“美”原汁原味地展现在游客面前,让旅游者融入我们特有的文化资源,以此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其次,以民俗文化为基础,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开发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新需求,把民俗文化打造成旅游产品和旅游文化品牌。 民俗旅游属于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有其特定文化内涵和人文境界,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特的民俗文化所吸引,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一种群体性的创造成果。是在民族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社会群体应付各种环境,满足各种需求而不断积累起来的一种社会创造物,是没有个人所有权的群体文化积淀,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传承性、地域变异性、社会阶层变异性等多重特性,它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其载体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类自身。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把开展民俗旅游当作宣传自己、发扬传统的手段。民俗旅游研究的现状基本是将民俗旅游与文化旅游融为一体。民间传统遗迹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在亚欧美各国非常受重视,各种传统节庆活动的举办是民俗旅游的重要形式,博物馆旅游在民俗旅游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国外在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和民俗文化旅游的“真实性”问题。罗伯特〃伍德指出,由于民俗和文化在南亚旅游中地位日益重要,需要重新构建当地文化和当地发展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亨德森指出,民俗和旅游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史密斯认为,民俗可以包装成为商品,成为旅游的一个独特产品市场。李一平以加拿大遗产公园内的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更有效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可以看出,国外对民俗文化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俗文化的真实性的保护。 我国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我国旅游创汇而言,1978年我国居世界第41位,到1998年居世界第7位。旅游以及相关的产业,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飞跃发展,并将逐步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世界旅游组织在新世纪展望报告中曾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间,全球的旅游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中国旅游业寄予很大的希望。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国第四大客源国。这种预测来自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旅游事业的投入,因为中国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及文化遗产丰厚,具有东方文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些文化旅游项目层出不穷。另外,旅游资源包括旅游文化商品、旅游纪念品等相关的产业,这些产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有较大的发掘潜力,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的旅游产业与丰富资源的开发未形成同步发展的局面,亟待开发。

三.洮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解文化的旅游开发行为可以主要概括为三种基本模式:一,集锦荟萃式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原本需花很长时间、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2.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3.原地浓缩式:对一些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进行模型再造。以上三种形式可以归并为一个大类,即博物馆类,以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为特征,其员工一般都是专门的旅游业从业人员。

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消费活动,因为旅游活动大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旅游者来说,他们进行旅游主要是为了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参观重要的历史古迹,欣赏自然美景,进行度假或有益于自身事业和学习的探访等,这些大都是一种文化生活方式的消费,是一种文化旅游。旅游活动中的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和旅游资源的文化意义直接相关,可以说,旅游资源对于旅游者来说,主要是一种能够满足其心理需求的文化意义上的存在。在中国旅游业中,那些代表不同文化内涵的名胜古迹大都成为旅游热点。一般也说,每个地区和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风尚习俗和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地区特质的重要表现形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各地区的各个生活层面,最能显示一个民风特点和文化风貌的当属本地区或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尚习俗。民俗文化中强烈的地域性和民间性,体现了一个地区生活方式、心理素质的积淀,也是该地区特色最直接、最真实的表现。由于民俗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行、集体性等特点,所以民俗旅游可以说是探求传统特色审美价值的最佳形式。 在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除了对其本身文化价值的重视之外,笔者认为,就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而言,还应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民俗文化的开发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从而影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容选择民俗文化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社会文化构成,它以民间文化和风俗为主体,包括了生产与生活习俗、娱乐竞技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礼仪制度习俗、民间文艺等,其内容非常庞杂聿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做到对开发对象的了解,并精心选择开发内容。当地民俗文化越有特色,与客源地文化习俗差异越大,越能够产生吸引力,所以,在选择开发项目时,应主重有特色的部分;

三、开发效益的问题作为一项产业的旅游业,其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俗旅游的开发又有它自身的复杂性,一方面他要追求经济效益,要通过吃、住、行、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另一方面又不能只顾市场效益,使具有文化性的民俗旅游因商业气息过浓而影响文化内涵的体现,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平衡,才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长远之计;

四、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组合状况首先,要处理好单一景点与成片的旅游区之间的关系。一个孤立景点的市场吸引力不大,可进入性也不强,应尽量组合成旅游线路进行开发。

第6篇: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民俗是形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每个民族、群体、地区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并且相沿流传,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具体表现在社会组织、日常起居、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劳动娱乐和民间信仰等方面,或是以生活行为来表现,或是以语言、文学、艺术来表现,更多地是相互渗透、结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孔子曾说过“移风易俗”(《礼记•乐记》),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化,传统的风俗也随着发生变化。湘西位于湖南省西北边陲、武陵山腹地的7县1市组成的湘西自治州,是少数民族苗族,土家族的聚居地,除了拥有奇山秀水,更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饱经沧桑的民族文化古迹等等。开发和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能进一步扩大湘西的对外开放水平,提高知名度,有利于湘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 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由于湘西处于崇山峻岭,历史以来就偏安一隅,较少收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的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存,因此湘西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富有乡土性和远生态性。主要表现在居住、服饰、饮食、民间艺术等多各方面。

1 居住文化

苗族,土家族的的居住习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除了典型的山寨吊脚楼和古式建筑的木结构房屋外,最具有历史特色文化品味的莫过于凤凰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时代感染力吸引众多游客到此游玩,与其特色的居住文化交相辉映的,还有一些古老而极富特色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2 服饰文化

苗族人民制作了绚丽多姿的苗家服饰,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莫过于银制饰品,作为苗族人民特有的装饰品,完全靠手工制作,种类繁多,精致生动,除了少数男人佩戴,多为妇女佩戴,这样工艺高超的银饰至今是当地人喜爱的装饰品,一套讲究的银饰,可以重达几十斤。 土家族的织锦系列作品,苗族的蜡染和刺绣产品也是闻名遐迩,至今仍保留其工艺。 3 饮食文化

崇尚天然的绿色食品,如天然野山菌,自制腊肉,古丈茶,猕猴桃等都是当地特色食品,还有不少民俗小吃,如灌肠粑,社饭,系列酸菜,有“无酸不成席”的说法。家里来了

贵客,苗家人会用最高的礼节来欢迎你,连进三杯“过门酒”,这种酒多是玉米酿制,香醇浓烈,后劲很足。

4 民间艺术

苗家土家族人民爱好音乐和舞蹈,妇女大多能歌善舞,歌唱内容丰富,节奏明快,格调清新,悠扬绵长,分为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用本地方言演唱配合不同的曲调,多四句为一节,随性而歌,反映了当地人民爽朗热情的性格。

舞蹈多于打击乐相配合,如吉首德夯流行打长鼓,苗家流行猴儿鼓,舞蹈配合乐器,流传至今的有花鼓舞,接龙舞、跳鼓堂舞,摆手舞以及芦笙舞等等 。

在当地,歌唱舞蹈不仅仅是休闲方式,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年轻人传情表达爱慕之意的方式。每年一次的传统跳月盛会,是苗族人民传承下来的优秀的自主婚姻文化的体现,一般定在仲春季节举行,盛会上青年男女,酣歌畅舞,各选所欢,以成婚姻。

二 湘西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不足

1 湘西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历来被认为是“老、少、边、山、穷”的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科教文卫水平偏低,交通欠发达,少数民族占人口的70%以上,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如保守、依赖,迷信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经济生活,第三产业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并不发达。

2 湘西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足:

2.1旅游资源处地分散,缺乏“大分散,小集中”的区点系统开发与管理,缺乏区域之间的整合。湘西8县市的旅游资源分散在数百公里的大范围中,相互之间的连接并不紧密,没有形成一个循环,完整的引导管理系统。增添了游客的经济开支和生活麻烦,是游客缺乏明确性,往往在一个景点匆匆游览呆上一天就离开。

2.2交通条件制约,没有形成各景点区的立体交通网络系统,游客在游览时多被导游牵着鼻子走,缺乏自主性,也不方便。

2.3景点开发建设落后,没有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与高品味的民族文化形成反比。旅游景点单一,没有开发民族文化特色景点,缺乏深度广度,没有形成专项型品牌性旅游景点,旅游空间相对狭小,游客容易走马观花的过一遍,让人没有故地重游的激情。

2.4后勤服务力度不够,在景点区,至今没有一个旅游涉外定点旅馆和三星级以上宾馆,

接待容量受到限制,也缺少大规模的饭店或地方特色饭店以及其他消费场所,现代后勤服务水平比较落后。很多高水平消费群可能因为住宿等生活条件的限制而放弃或减少在湘西旅游的选择。工作人员水平偏低,缺乏良好的管理素质和导游水平..游客绝大多数靠自己眼睛看,听得少,想得少,记得也少。

2.5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多从云南,贵州批发而来,且多以低价位的旅游观光产品为主,质量低,价格廉价,地域民族风味欠缺,这就导致整体消费额提不上去。像土家族的制锦等工艺只有少数人掌握,并没有开发出来。民族特色表演水平较低,规模小,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吸引力不够。

三 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湘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 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意义

湘西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与本土自然景观浑然天成,具有古朴,神秘、自然的特色,合理科学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能进一步挖掘湘西旅游的潜力,增强吸引力和生命力,实现湘西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利用能够弥补自然景观的不足,提高湘西旅游业的整体品味,增强其生命力。在高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旅游作为休闲娱乐方式,人们渴望寄情山水,愉悦心灵,欣赏美丽的山水往往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体验原始古朴的民族风情,感受博大精深的人文历史,从而真正体会到乐趣,陶冶性情,这才是高品味的旅游。加上自然景观多与其他景区风格雷同,只有深入挖掘独特的民族文化,才能给游客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是增强旅游生命力和吸引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2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旅游经济的繁荣,是促进湘西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民俗文化涉及到的饮食,服饰,居住以及民间艺术都存在这经济开发的潜力,充分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可扩大收益来源,分流一批劳动力,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和政府税收。充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发湘西,并形成一种新型产业,形成真正具有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内涵的旅游区,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湘西,同时品味的提升也能提高一些旅游产品的价格,实现增收。

1.3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要使民俗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必须在利用和开发中实现,使它产生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自然而然能唤起当地老百姓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视。

2 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途径

2.1全面挖掘传统民俗文化,更新和提升湘西旅游的文化品味,.在对民族文化进行大规模普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保护,在整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起文,化内涵,在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进行开发,形成特色旅游项目。

2.1.1根据游客的需要,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民族歌舞表演,从宗教,社会,经济,体育经济、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进行开发,积极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风情,民间风俗,庆典古韵,民间技艺,人文建筑,文化活动,历史文化遗址,开设民族歌舞场,特色饮食城,民族服饰表演及展厅。

2.1.2定期开展系列节日活动,开发节日文化,形成品牌性节日文化,吸引游客参与其中,满足游客心理需求,发展多元化综合旅游经济。

2.1.3组建一批高素质的表演队伍,导游解说队伍,商务洽谈队伍以及保安队伍等等,在软件上凸显湘西人民淳朴,热情,好客的个性,同时提供优质的服务。

2.2完善交通,加强区域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成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统筹机构,合理布局,开发重点景区,开辟旅游经典线路,建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系统,整合民族文化资源,避免各旅游景区文化雷同,形成各景区风格独具特色,整体民族文化氛围浓郁的旅游带。

2.3开发生产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商品,湘西的民族商品丰富多彩,极富有民族特色,乡土色彩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现在的旅游景点上的商品多是大量批发低廉的小商品,既没有质量,也缺乏民族特色。充分挖掘传统手工艺,如蜡染,制银,织锦,刺绣等,还有根雕,石雕,民间剪纸等等,培养专门的人对民族商品进行研究开发,提高质量,尤其是要突出民族特色,切忌雷同化和庸俗化。可以设立民族特色商品展览厅,配以文字介绍其渊源,同时可以开设传统手工作坊,提高商品的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游客可以参与其中,亲身体会制作过程,增加商品的吸引力。

2.4丰富宣传促销手段,传播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关于湘西的民俗文化特色,民族特色产品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或召开新闻发布会,扩大其影响力。也可利用影视文化作品,包括风光纪录片,民俗风情纪录片或通过沈从文作家协会,黄永玉画展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湘西,向往湘西。

2.5完善后勤服务工作,发扬本土特色的饮食文化、居住文化和休闲文化,比如建设一批本土风味的饮食饭店,宾馆等等,既可以弘扬本土文化,又可以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3 民俗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市场前景

3.1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有效的弥补了单一的自然景观的不足,丰富了旅游资源,提高了湘西旅游的整体品味,向文化型,综合型转化,形成旅游特色品牌。增强了吸引力和生命

力,为湘西旅游业持续繁荣带来了机遇,有利于湘西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2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为当地老百姓创收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使得旅游业真正成为偏远湘西的龙头经济支柱,为脱贫致富创造了机会。

3.3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保护了传统民俗文化,很多文化精髓得以保留下来,不至于被遗忘,逐渐消失。同时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责任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结语:

湘西自治州的旅游业要走出现在的低迷状态,攻克发展瓶颈,成为湘西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势必要突破以往的单纯的自然风光旅游,合理规划,充分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将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使湘西旅游业上一个台阶,从而带动整个湘西农业,工业,民族文化教育,传统手工业,民族服务业,生态环保业的全面发展。

开发和利用好民俗文化资源十分重要,而现阶段的民俗文化资源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极少的一些民俗风情仅仅停留在观赏阶段,游客的参与性不强,甚至还存在一些拉客宰客,导游盲目引导等现象,比如参加婚礼,背一下新娘多少钱等等。

因此,合理开发,充分利用,规范管理好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将给湘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充分发挥好民俗文化资源的优势,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在良好的政策形势下,需要政府机关的大力支持和合理规划,组织专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同时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积极配合,在有序,合理,科学的发展模式下实现湘西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7篇:中秋节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公选课民俗旅游开发与欣赏》课程作业

学号:201006010427

姓名:崔雪露

课程名称:民俗旅游开发与欣赏

中秋节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姓名:崔雪露 学号:201006010427 指导老师:马治鸾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种族,拥有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并且还有很多的节日,中秋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民族节日。又因为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但是随着时间的前进,中国人民已经逐渐淡忘了中秋节日的有关庆祝的方法。本论文主要阐述的是中国各地关于中秋节的各种节日的庆祝方法,以及中国中秋节的保护方法。

关键词:中秋节 地方习俗 保护 方法 目录:

各地中秋节的习俗—————————————————————1

保护方法—————————————————————————3 结论:

1.各地过中秋节的方法: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鼓吹,以讨赏钱,例同端午、除夕。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携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於校内聚餐。

福建省: 浦城县女子穿行南浦桥,吃求长寿。建宁中秋夜俗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中秋,儿女多於拜月时请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临,竹筐会自己摇动,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

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来自於月饼中藏有反元杀鞑子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红叫“天公”。拜月的红则做成猪羊的形状,数目必是九猪十六羊。

山西省:潞安中秋节宴节请女婿。永宁中秋夕恭祀太阴星主。大同县月饼称团圆饼,大至

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楼县中秋祀城隍。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猜灯谜

济南中秋节的拜月

南京: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

苏州中秋节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以中秋雨为苦雨,中秋节若下雨,当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样子就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自十一夜起悬挂通草灯,以鼓乐迎迎之於市街,直至十七日止。

广东省: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後,便以其头祭月,後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据《乳源县志》还记载,中秋节吃芋头,可治疥癞。广东中秋也有儿童提灯的风俗。灯的材料有红柚皮雕的柚灯,素馨茉莉花结的花灯,明亮的灯火带著阵阵的花果清香,使人爱不释手。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风俗。曳石是戚继光发明的,以石块系上绳索,沿街拖拉,虚张声势,用来恐哧敌军。明清时期,民间还有在中秋之夜燃灯的习俗。中秋灯与元宵灯不大相同。中秋夜点的是宝塔灯,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宝塔灯,即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形状的灯。清代苏州村民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塔灯”。广州儿童燃“番塔灯”,用碎瓦为之;还有柚皮灯,用红柚皮雕刻各种人物花草,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红光四射。

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中秋节的新习俗

福州的中秋节的特别习惯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之器具。夜间则内外皆点上灯烛,光辉可爱。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湖南省:长沙,一个带有浓厚的农业味的社会,生产的节奏总不会太快。南食坊先要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对月饼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储备。诸如果料中的五仁:瓜仁、麻仁、橄仁要去壳,桃仁、花生仁去壳之后还要去皮;及至中秋要来前的一段时节,新鲜猪油要煎好,火腿、瘦肉条要切成丁,还有豆沙、莲蓉、枣泥都是要煮好或炒制好的。从农历七月起,在暑热渐退之时,月饼在长沙就上市了,且眼见着一天比一天生意红火,一直做到八月十五月圆千里共婵娟的时分。节后的月饼如同今日一样是“秋扇见捐,无人问津”。

四川省: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除了吃月饼外,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将桔子挖空,点上蜡烛,悬於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2、保护方法:

燃宝塔灯,抛帕招亲,乞月照月爬月,偷菜求郎,窃瓜祈子,中秋博饼,客家习俗,走月亮、走三桥,祭月、烧香斗等庆祝方式中有很多都已经消失掉了。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保护中秋节的习俗。下面是我自己想到和看到听到的关于中秋节的保护方法。

1.举办中秋节文化节: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民风习俗开展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保护活动。比如在四川,我们可以在中秋节的文化节中开展吃月饼活动,还有关于月饼的推广活动,像是一个大型的月饼可以勾起人们的好奇,以及对中秋节的兴趣,还有就像舞火龙,堆宝塔等快要消失的习俗在文化节上一定要好好展现出中国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中秋节的丰富内涵..... 2.放假:在中秋节放假可以让人们留出时间思念家人,有些人还可以回家与家人一起过节日。一起赏月、一起吃月饼,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家人之间的感情,还保留了中秋节热的习俗。而且这时,电视台可以 举行关于中秋节的文艺晚会,大家一起欣赏节目,就算是没办法回家过节的人也能感受到浓浓的中秋节日氛围。大家一起和和睦睦,美美满满的思念异地的家人。

3.申请国际遗产保护:申请国际遗产保护不仅是中国人需要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发扬中秋节的方法。那时候,全世界都知道中秋节,中国人的节日氛围会更加浓烈,并且还有全世界的关注,这样会是中秋节日走出中国,走出亚洲,走向全世界。下面是香港申遗的消息:人民网9月20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大坑舞火龙表演是香港历史悠久的中秋习俗,表演已逾130年,每年都吸引大批市民和访港旅客参与,早前更正式申请成为归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香港民政局事务局局长曾德成趁着中秋佳节临近,昨日于最新网上爆料,称有关申请文化遗产的结果很快就会公布,并希望这次的申报经验有助于香港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建立一套全面的申报及评选机制。

香港的舞火龙

越南的中秋节

韩国的中秋节

参考文献:

1、亦喜《食品与健康》2008第10期

2、邱启华《烹调知识》1999第9期

3、《玻璃》2009第8期

4、新雨《中国保健营养》2009第10期

第8篇: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随着世界旅游业成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也以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但是,由于旅游事业本身过于年轻,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者的钟爱者们忙于享受“异乡情调”或经营“万种风情”,忽略了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造成了民俗资源的破坏。因此,把开发民俗旅游与文化的交流结合起来, 同时将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 做到统筹规划, 合理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正文: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 既要挖掘、整理、开发其科学、文学、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文化内涵, 扩大其职能, 又要不断探索建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外延机制, 启动综合整体优势, 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民俗文化对异地他乡的旅游者来说, 其神秘、罕见、趣味等都构成了一种强大的诱惑, 使其成为必然的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 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更可以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早在汉代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即民俗风情。民俗旅游者越多,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损害也随之加大。在文化旅游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出现了一批以深邃的文化内涵,优美的园林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管理的民俗村,风情园,文化村等。但也出现了急功互利,假冒伪劣的民俗经典,乱修乱造石艺粗糙,形式和格调庸俗低下的庙宇及鬼城,组织封建迷信活动,肆意渲染某些不健康的民俗的倾向。如何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成了旅游事业一门重要课程。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 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 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 其中,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人文旅游资源,例如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它是民

俗旅游最重要的资源。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文化,因此,也有些学者提出用“生活文化”指代民俗文化。与精英文化或宫廷文化相比,民俗文化更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独特性、生动性和大众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当代大众旅游的诸多特点相吻合,使得民俗文化成为民俗旅游的主体资源,这也是推动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 都各有特色, 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 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 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民俗旅游一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由于它满足了游客“ 求新、求异、求乐、求知” 的心理需求, 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 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维系着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 对于国内游客来说, 了解民众生活,深入民风,可使旅游旅游者领略各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民情风俗,通哓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现状和民俗习惯,由此感知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和光辉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有利于文化交融和民族谅解,增进民族团结。实际运行中,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各民族相互之间文化和人民有着强烈的认识和了解的欲望。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使每一个旅游者都明白,热情洋溢的民俗活动来不得半点虚假,民族之间需要理解和宽容。民族的了解,文化的交融。在旅游活动中得到升华,从而促进民族间的理解和文化融合,增进民族团结。对于海外华人来说, 通过体会祖先的生活方式, 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产生更大的兴趣, 从而形成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原则:①独特性原则。这是指发挥“为我独有”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独一无二”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只有在开发特色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特异性上下功夫,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如何判断某一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具有独特性,可以参照旅游资源主要度量指标:珍惜度,古悠度,奇特度,规模度,完整度,审美度,组合度。以上旅游资源评价的七个标准体系,应用时必须分别判断,综合比

较。以此为可观,科学的依据,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和产业。有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或产业才会具有生命力。

②保护性原则。在这里,保护性原则有二重含义:其一是指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其二是指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保护。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财富,但有不少人面对它时,不是加倍珍惜,妥善保护,而是熟视无睹,淡然处之,甚至还进行破坏性,掠夺性地开发。因此,保护和抢救民俗旅游资源是开发,利用的前提,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掠夺性,破坏性的开发,没有抢救即将消亡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先决条件,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也就是等于一纸空文。保护与开发是辩证关系。

③参与性原则。随着旅游者阶层的扩大,旅游知识的增长,级别等级的提高,“经历”越来越成为购买的核心。如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要求旅行生活能有文化的吸引,运动的内容有冒险的趣味,要求参与其中而不是从旁观赏。民俗风情旅游最大优势是旅游者能亲身体验民俗风情,参与民间活动,感受浓郁的人情味。因此,我们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项目时,应该让旅游在美景中参与到故事中去,当一次“神”,做一次“仙”,过一次异乎寻常的生活。

④文化性原则“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时在建设民俗风情项目时,高度重视其文化内涵,既要有较高的起点和要求,充分开发,利用优秀的民俗文化,摒弃民俗文化中落后,反动的成分。所以,首先要鉴别,评定民俗风情项目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是否确定属于民族优秀文化;其次,如果是属于优秀文化的民俗风情,还要科学地实事求地评平定其水平和价值。达到一定水平和品位的至少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是最好的或一流的,并在更大范围内有一定吸引力,才予以肯定和进行恰当地开发建设。

⑤乡土性和古朴性原则。民俗风情是反映本土性的民风民情,民族文化,民俗生活,民族历史传统等,它具有区域性,传统性,古朴性。如果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不遵循这一原则,将民俗风情庸俗化或“洋化”,这就会导致传统文化及其特色的丧失。

民俗旅游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对于一个景点, 人们往往已经不仅仅只关注它自身的特色了, 而是希望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其他的收获, 得到更多的享受。比如游客前往一个民俗旅游区旅游的时候, 自然景观和当地的风俗会是他们

的首选, 但一部分游客也希望在旅游过程中得到一些别的新奇的东西, 比如收集一些民俗特色的小工艺品, 纪录当地民族习俗的书籍, 出售一些民族特色的服饰, 也可以举办一些与游客联欢的活动, 总之, 要把眼光放的宽一点, 不能只局限一点。统筹全局, 用系统的观点看待民俗旅游的产品的开发, 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掠夺性的开发,盲目地开发只能是破坏。保护并不是把民俗风情装进博物馆。要求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保护,只能传承与活人,要有年轻人一代去继承,应用创新,使民俗文化的血脉得以活跃,而不使之席在珍藏中,这就需要开发,利用。破坏性的开发,其结果只会造成民俗文化的消亡和人力物力的浪费。每个民族都需要发展,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更好地生存,但在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建立在合适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寻求自身文化,应该建立在提高各民族成员的文化素质,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基础上保护民俗风情旅游资源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和行之有效的手段。

民俗旅游要想健康发展, 一定要做到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民俗文化, 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 通过多种形式把民俗文化转变为旅游资源, 坚持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与经营的全过程, 使他们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 促使他们自觉地保留、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民俗文化, 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外来的文化。这样, 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弱化、庸俗化或商品化, 又能形成当地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 刺激游客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的客源, 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活动,这一事业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的新兴事业。它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认识到以上各点,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深刻的讨论,只要民俗旅游资源的管理部门在旅游开展中实施严格的科学管理,加上其他部门的配合,相信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旅游事业一定会出现更上一层楼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邓永进.民俗风情旅游.云南大学出版社 [M].1997年,

[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旅游学刊, 1997年,

[3] 张海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高师理13科学刊, 2004年,

[4],杨振文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 [M] .1996年.

第9篇: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姓名:韦圆

班级:12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班 学号:20123303020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摘要

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风俗文化又是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几年来虽然民间风俗文化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也颁布了许多成文法律文件,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护民间风俗文化,可是民间风俗文化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为了使民间风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从多方面抓起,从基础做起,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为民间风俗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主题、开发。

民俗文化是一种人文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这是长期以来不断的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不断的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层文化。

一、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

(一)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的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三大部分。前二者

相沿悠久,后者刚刚兴起,但前景十分广阔。自然风光是天然的,是永恒的;历史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帮助中国人了解自身的传统,但有局限性,就各个分布地域来说,这些历史遗迹只在中国版图上占着有限的一块地盘,且分布很不均匀。民俗文化却在层次和地域上占着绝对优势。它首先是民族集体创造与集体传承,其内容丰富,门类齐全,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到再生产、交易的经济文化,以及人生仪礼和民间艺术的精神文化。若进行比较, 历史文化(例如陵寝、宫殿、寺庙)是过去的文化,民俗文化却是活的文化,既是传统,又活在民间。例如,春节的社火及其他民间节日活动,无论上层、下层 人民,无论中国、外国都能接受,可以代表民族文化的重要传统。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存在,主要是它的功能决定的。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通过游游业的开发,使它们以另一种崭新的方式保存起来,满足现代人对传统的认识和审美的需要,丰富现代人的文化生活。构成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二)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该民族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一)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一项紧迫任务

民俗旅游资源犹如旅游业中有待开发的原料。开发,就是要把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民间的民俗资源,经过发掘、整理、筛选和升华,使其具有招徕游客观光的功能。

在中国旅游资源开发中,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得最早,并且一直作为我国旅游产品的主体。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属刚刚起步。大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仍然散失在全国各地,任其自生自灭,默默无闻。它好象是一位深居闺中而期待出嫁的少女,有待人们认识其娇容与品性。

我国的民俗旅游资源,在相当程度上还处于待开发的原始矿藏阶段,其应有的光和热还未完全释放出来。积极地挖掘和开发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进同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和交流;而且还可以形成旅游产品的特色,弥补以纯观光旅游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的不足,提高我国旅游产品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一项紧迫任务。

(二)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对于地方旅游业来说,应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对大多数地方旅游业来说,历史文化资源贫乏是自己所短,但民俗资源丰富则是自己所长,故应以开发民俗旅游作为自己的特色优势。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肯定会给各地旅游业大增光彩。

(三)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

一是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无锡堰侨乡民办的吴文化公园,当在展览吴地民俗文化;苏州民俗博物馆,主要以实物介绍苏州婚俗;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是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大荟萃;台湾南投九族文化村,是高山族民俗文化的展览。他们都属于以静

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二是民俗商品的开发。天津“泥人张”彩塑、吴锡大阿福泥塑、浙江东阳的木雕竹编、河北蔚县的窗花、陕西延安的剪纸、江苏扬州的鞋花、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山东临沂虎形绣件、贵州玉屏的箫笛、西南少数民族的蜡染、天津杨柳青年画、吉林雪柳绘画等等民俗商品,林林总总,浓浓的民族味,重重的泥土香,为欧美游客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四)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情区和其他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现开辟的民俗旅游线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娱乐城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蜡染、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旅游和文物古迹游中,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还可以通过增加民俗旅游资源的魅力,可充分利用游客的求似、求异与求古心理,充分开发近似、异特与拟古资源。旅游心理学认为,两种知觉对象如果相似,易为人们知觉,并乐以接受,这就是“求似”心理。旅游者看到似为相识的民俗事象,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同自身联系起来,产生一种亲切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对侨居国外异域的华人来说,往往由此激发起强烈的归属感、民族感和爱国心。对这类旅游对象,民俗事象的设计、表演要越近似越好,以充分满足“寻根求源”的欲望。至于“求异”,则更易理解,因为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求异”的欣赏活动,这对外国游客来说特别重要。他们往往有猎奇求新的心理。对这类旅游对象来说,民俗事象的设计、表演,要越异特越好。当然,一定

不要违反民族政策,不要做出有损少数民族形象和有伤民族情感的事来,至于“求古”或“求旧”,这是游人的另一种心理需求。当今人们生活在现代化生活的氛围,故对越古旧的东西越喜爱,以满足怀古怀旧的欲望。故民俗设施宜旧不宜新、宜拙不宜丽。用得好,一旧值千金;用得不好,一新废万金。一边破坏民俗旧物,一边花重金建设民俗新物的蠢事,千万不要再干了。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特产资源,因地取材,就地利用。

姓名: 韦圆

2013年12月31日

上一篇:庞中华楷书古诗下一篇:小学生防拐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