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推荐工作情况报告

2023-0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常见的事后总结方式,报告的内容,是以严谨、准确为特点的,有效的报告一般都具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学校推荐工作情况报告》,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1篇:学校推荐工作情况报告

关于学位工作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报告

第二十次会议上的汇报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各位委员:

现在我向人大常委会作关于学位工作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汇报。

关于学位工作

建立学位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创举。建国以来为建立学位制度曾作过几次努力。第一次是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七年,林枫同志主持的。第二次是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四年,聂荣臻同志主持的。两次都作了大量工作,可惜由于当时“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都半途而废。第三次是一九六五年七月,周总理向当时的高教部作了专门指示:要对在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的外国留学生发给学位证书。高教部根据周总理的指示,于一九六六年拟订了《关于授予外国留学生学位试行办法》,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也没有执行。

学位制度在资本主义国家行之已久,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是否也要实行学位制度?过去有不同的认识。经过建国以来的几次反复,使我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建立学位制度,是促进我国教育和科学事业发展,加速我国高级专门人才成长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再次提出要建立学位制度。一九八0年二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叶剑英委员长发布命令,从一九八一年一月一日起施行。这是发展我国教育和科学事业的一项重要立法,也是国内外瞩目的一件大事。

一年多来,为了积极实施学位条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各有关部委互相配合,做了大量工作。概括起来,主要做了以下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建立领导学位工作的组织机构。

根据学位条例的规定,一九八O年十二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国务院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和全国著名的科学家、学者共四十一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经国务院批准,设在教育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立以后,积极推动各有关部委相继建立了学位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有的成立了学位委员会,有的成立了学位领导小组,有的由学术委员会代为管理学位,工作。这些组织机构的建立,推动了学位工作的开展。

第二件事,是先后举行了两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讨论制订了实施学位条例的几个文件;建立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

一九八O年十二月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两个文件,并作出了成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是根据学位条例制定的,对学位条例规定的三级学位标准及授予办法等做了具体规定,主要解决学位授予单位如何授好各级学位问题。这个文件业经国务院批准,并转发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遵照执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对学位授予单位应该具备的条件以及审批办法,做了具体规定,主要解决如何审定学位授予单位问题。这个文件已报国务院备案后下达。

关于我国学位学科门类的划分,有几种不同的设想,根据多数同志的意见,采用一九六四年制订学位条例时的学科分类方案,即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十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按上述学科门类的划分,设立十类学科评议组。学科评议组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领导下的学术性的工作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评议和审核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单位;拟订各学科门类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拟订贯彻实施学位条例的专门性的规章、办法等。随着学位工作的开展,还要审议有关单位上报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工作中的争议事项。

一九八一年六月十二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07人的名单;还决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的科学家和学者29人,也直接参加学科评议组的工作;因此,学科评议组成员的总数为436人。学科评议组的成员是由高等学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各部委所属的科研机构推荐和遴选的。他们中有老一代知名科学家,也有在学术上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年科学家;有学部委员158人,有教授、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408人。按学科划分:理学方面有96人,工学方面有144人,农学、医学方面有94人,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六个方面共102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高等学校占64%,科研机构占36%。这是因为85%左右的研究生是由高等学校负责培养的。这个比例,反映了这一实际情况。

第三件事,是完成了我国首批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初审和复审工作。

国务院五十个部委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从今年四月份以来,对所属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申报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进行了初审。这是一件工作量很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各部委参加初审工作的专家、学者达一千六百多人。由于各部委领导的普遍重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顺利地完成了初审工作,为复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五十个部委的初审结果统计,通过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53个,学科、专业点1,031个,可以指导博士研究生的导师2,557人;碩士学位授予单位417个,学科、专业点3,816个。由于缺乏经验,有的部委掌握授予单位的标准偏宽,初审通过的学科、专业点和指导教师的总数偏多。

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二日,在北京召开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一次会议。到会的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方面的专家四百多人,我国许多第一流的专家、学者都到会了。参加会议的还有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方面的教学、科研管理人员110多人。这是建国以来学术界少有的盛会。这次学科评议组会议。在国务院五十个部委初审工作的基础上,对我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进行了复审。各学科评议组的专家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的“质量第一、逐步开展”的方针和“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原则,对初审通过的学科、专业点和指导教师是否恰当,进行了同行评议,然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经过复审,通过了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45个,学科、专业点805个,可以指导博士研究生的导师1,143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350个,学科、专业点2,957个。与初审结果比较,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点,减少了22%,导师人数减少了55.3%;授予硕士学位的专业点减少22.5%。

这次开会期间,正值盛夏季节。为了开展学位工作,为了审核我国首批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授予单位,我国各学科门类的第一流专家、学者,云集北京;他们不顾年迈体弱,冒着高温,酷暑,连日苦战,这种忘我工作的精神,十分感人。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教学、科研方面的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复审任务,基本上做到了保证质量,公正合理。这是教育界和科学界合作的成果,也是专家、学者和管理工作人员合作的成果。如果不是这样依靠专家,贯彻学术民主的精神,单纯由行政部门来审核,是难以办到的。当然,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同志说,学术界进行同行评议是不容易的。他认为这次会议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同行评议的做法,是个重要的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宦乡同志说,通过学位工作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有利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发展。通过同行评议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审核学位授予单位的做法,可以说是在学术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新经验。

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学科、专业点将逐步成为我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我国办高等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旧中国的大学没有培养过自己的博士;新中国高等教育虽有很大的发展,由于没有建立学位制度,也没有培养过自己的博士。北京大学王力教授说:.“过去中国人研究本国的文学、历史、哲学,还要到外国去取得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同志说:“过去外国学生到中国的大学进修考古学,写了论文还要回到外国去接受学位”;他们都庆幸这种情况现在就要改变过来了。几年以后,我们每年就可以为国家培养出几.百名博士和几千名硕士,从而打破我国长期没有培养博士和硕士的落后局面。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同志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同志都说,我们老一代科学家多年的宿愿,今天终于实现了。

方毅副总理在这次会议的预备会议上讲了话。赵紫阳总理出席了闭幕会,给到会同志很大的鼓舞。他在讲话中指出:“大家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从今以后,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学位条例,就可以逐步地、具体地实行了。不久将可以有我们自己的博士、硕士和学士了。我看这是中国教育史和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我国解放以后的创举。全国人民对这件事都会是非常高兴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学位制度应该具有中国的特点,适合中国的国情,也就是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使之成为世界上先进的学位制度。为此,必须坚持以下三点:

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们要通过学位制度,促进又红又专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成长。我们要求本国的学位申请者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他们不但必须具有应有的学术水平,而且必须具有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一点是和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

二、必须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针。各级学位申请者既要在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上达到相应的学术水平,又要具有相应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者不能偏废。今年四月五日,聂荣臻同志给国务院科技千部局的一封信中提出:“科技干部晋升职级时,有的片面强调有何著作,发表过什么论文,而不着重于考察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实在在的贡献。这样一来,有些科技千部就不愿到第一线去,不积极多搞日常业务,而把精力主要放在写论文上。……据说在此风影响下,有的醫生不愿看门诊管病房,有的教师不愿上课教书,下堂辅导,有的科技人员不愿动脑子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只埋头著书写论文。这说明有些单位在掌握晋升职级条件中有偏差。我认为,晋升的条件还是要强调德才兼备的原则。”教育部认为,聂荣臻同志的这个意见是很正确的。它的基本精神,对学位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申请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但这些论文,特别是博士学位论文,要力求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三、必须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实行学位制度的目的是促进高级专门人才的成长,促进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但是,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在能否严格保证所授学位的质量。我们建立学位制度,一开始就要把保证质量问题放在首要的地位来考虑。我们国家的学位要名副其实,不能滥竽充数。有的国家早就实行学位制,他们的科学水平一般比较高。但是也有不少学校要求不严,甚至有伪造学位证书的“学位工厂”。我们的学位制度坚决杜绝违反科学、对国家不负责任的做法。

现在,我国学位条例的实施还刚刚开始,缺乏成熟的经验,工作中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问题,需要经过一个从不完备到逐步完备的过程。例如这次通过的可以培养博士的导师中,中年科学家数量较少,这要在今后工作中逐步补充。

学位授予单位确定之后,学位工作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根据实际情况,学位授予工作要采取逐步开展的方针。硕士学位的授予是一九八一年学位工作的重点;少数单位经过批准,也可进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的试点。有权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单位及其学科、专业点定下来以后,还要根据国家的需要和这些单位的实际条件,分批安排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对全日制高等学校以外的其他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和同等学力的学位申请者,要推迟到一九八二年以后再逐步开展学位授予工作。做好学位工作,不仅需要教育、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而且需要国家给予必要的物质条件的保证。

学位是衡量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学位制度是促进专门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为了更广泛地鼓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创造性的劳动,恐怕还要逐步制订其他各种荣誉称号(如模范教师、模范教养员、先进工作者等)的条例,以促进各项业务水平的提高,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在学术工作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专家、学者的积极性,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学风,我们就一定能够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先进的学位制度。

关于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八月上旬,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集中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联系教育战线实际,学习和贯彻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二是如何以《决议》为指针,加强和改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三十二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教育工作。建国以来,教育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一、接管了旧中国的公立和私立学校,接办和裁并了接受外国津贴的教会学校,收回了国家的教育主权,废除了国民党反动的教育制度,完成了对旧有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积累了办社会主义教育的初步经验。二、教育事业获得巨大的发展。到一九八O年,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总数,达到二亿零四百万人,其中高等学校达到一百一十三万人。与一九四九年相比,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增长了八点八倍。中等学校在校学生增长了四十三点八倍,小学在校学生增长了五倍。成人教育也有很大发展。解放以前,接受成人教育的人数寥寥无几。一九八O年,全国业余、函授学生达到二千六百万人,其中成人高等学校学生一百五十四万人,中等学校学生八百多万人,初等学校学生一千六百多万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成绩更为显著。一九五一年,全国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不到一百万人,现在已近一千万人,增长了近九倍。建国以来,已培养了太批少数民族干部、教师、医生、技术人员,培养了一代新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三、建设了一支一千一百多万人的教育工作队伍,包括教师队伍、政治工作队伍、管理和后勤队伍。经过建国以来多年的锻炼,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酷考验,证明这支队伍是好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是我们党可以依靠的力量。他们忠心耿耿,艰苦奋斗,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四、培养了大量又红又专的人才。三十二年来,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共培养了近九百万毕业生,还培养了几万研究生和出国留学生。他们已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依靠的知识力量的基础。中小学也为我国培养了很大数量的劳动后备力量。我们所培养的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积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旧中国和任何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这些成就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长期辛勤劳动所取得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

建国以来,教育工作也犯过许多错误。主要是:长期间存在着轻视知识、轻视教育的错误观念,造成了经济建设和文教建设比例的严重失调;歧视知识分子,搞唯成分论,把知识分子列人资产阶级范畴,作为批判对象;强调所谓以阶级斗争为纲,不断搞政治运动,冲击学校教学秩序;采取简单粗暴的、强制压服的办法来对待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这些错误使得我们没有取得本来应该取得的更大成就。直到现在,在实际工作中纠正轻视教育地位和轻视知识分子作用的错误,仍然是拨乱反正中有待解决的艰巨任务。

怎样正确看待建国以来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发生的错误,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究竟应该沿着什么方向前进的根本问题。现在有人散布这样一种论调:新中国的教育从理论到实践都不足取;“文化大革命”从教育阵地开刀不是没有理由的。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的学校没有培养出什么人才,尤其是没有培养出优秀人才。这些看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参加这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各地同志,举出很多事例说明,我们所培养的大量专门人.才,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正在实际工作中挑着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重担。他们当中确有很多优秀人才。只要安排得当,充分调动他们的積极性,他们就会脱颖而出,崭露头角。实践已经证明,三十二年来,除了十年内乱的特殊情况外,教育战线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基本经验是行之有效的,经过多年锻炼和严重考验的教育工作队伍是可以信赖的。因此,我们在坚决地、彻底地纠正我们工作中的错误的同时,必须充分肯定我们的成绩,珍惜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那些成功的经验,依靠我国这支忠诚的教育工作队伍,发扬成绩,改正错误,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不能改弦易辙,另找出路。

全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根据《决议》的精神,认真学习、讨论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认为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许多正确的和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思想。例如: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要实行又红又专的方针;要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保证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他又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要求青年学生思想上和政治上都要有所进步。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他还指出,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社会和工作实践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他十分强调树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重要性。他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独立自主、自更生的思想,实行“两条腿走路”多种形式办学和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原则,对教育工作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刘少奇同志提出的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观点,要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思想;周恩来同志提出的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巳经是劳动人民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高等学校要办成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的观点;等等,都为形成和丰富毛泽东教育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和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关于教育的科学论断,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它过去是、现在和将来仍然是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同志在教育问题上,也有错误。主要是他的晚年,对教育战线的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估计,把新中国的学校看作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的旧学校,号召彻底揭露与批判所谓“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提出工人宣传队要永远领导学校,贫下中农要管理农村学校。这些错误,实际上否定了建国十七年教育战线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成就,否定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艰苦的工作,也违背了毛泽东同志自己提出过的正确主张。

我们应当按照《决议》的精神,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抱住“两个凡是”的观点不放,以为毛泽东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态度,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就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伟大意义,否认毛泽东思想对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也是完全错误的。

在这里,需要谈一下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问题。近几年来,有的报刊发表文章批评这个方针,认为它是左倾路线的产物。中央书记处认为这个方针是正确的,今后仍应坚持。“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的“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精神是一致的。继续坚持这个方针,在当前和今后都有重要意义。它对加强和改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抵制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克服和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有积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克服单纯迫求升学串的错误倾向,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劳动观点,有利于促进教育制度同劳动制度、千部制度的正确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能否培养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为人民服务的德才兼备的学生,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当前,学生思想的主流是好的。他们热爱祖国,向往“四化”,拥护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向上,勤奋学习,涌现出大批三好学生和先进集体。今年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加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积极提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了“五讲、四美”和“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学校风气进一步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可喜的现象。

但是,社会上各种思潮在学校里都有反映,学生中还存在一些值得严重注意的情况。有些学生对共产党的信任发生动摇,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生怀疑。有些学生接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甚至企图摆脱党的领导,脱离社会主义的轨道。有些学生缺乏革命理想,羡慕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严重,甚至道德败坏,违法犯罪。产生以上种种思想问题,有复杂的历史、社会原因。首先是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打着党的旗号,倒行逆施,败坏了党的信誉,他们散布的种种流毒,还远没有肃清;我们党在过去确实犯了某些错误,也在青年的心目中损害了党的形象;近几年,我国对外开放,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乘机不断渗入;加以在一段时期内,我们又很少旗帜鲜明而又富有说服力地宜传四项基本原则,以致学生中的思想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情况说明,无论从长远来看,或者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近两年来,教育战线的同志响应中央的号召,在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地进行了工作,基本上保证了安定团结的局面。但是,也应该承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还相当普遍地存在着涣散软弱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对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言行,没有积极主动地进行必要的批评或适当的斗争,工作常常处于被动状态。

學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一代的场所。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广大学生,抵制腐朽的资产阶级和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发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切的艰苦创业精神。如果不能用马列主义占领学校的思想阵地,而让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泛滥起来,那就是放弃了领导的责任。过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曾经犯过“左”的错误,应该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今后重犯。但是对于各种错误倾向,不能丢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不能把正常的必要的批评同打棍子混为一谈。

当前,需要着重从以下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以六中全会《决议》为武器,对学生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二、加强和改进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育。三、加强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四、加强劳动教育。现在一部分学生对于四项基本原则存在模糊和错误的认识,最核心的问题,是对于坚持党的领导的必要性发生疑问。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思想问题也难以解决。通过教育,要使广“大学生进一步懂得:我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样需要共产党的领导。现在的党中央,经历了胜利和挫折的考验,总结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改正了毛泽东同志晚年在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完全值得人民信赖的。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就不但谈不上什么民主、自由,谈不上四个现代化,而且要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一支精千的、稳定的政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应当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探索客观规律,因此很需要根据各级学校的不同情况,设立必要的专职人员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学校政工干部同教师一样,都是教育工作者,都是学生的老师。他们的劳动和贡献,同样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支持和鼓励。现在政工队伍存在人数少,思想、文化水平不整齐,不安心工作和后继乏人等问题,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很不适应。教育部门要帮助政工干部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还须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安心做好工作。当然,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发动和依靠学校的全体教师、千部一道去做。社会主义国家的教师,既要教书,又要教人。我们的教师队伍,解放以来受过多年的锻炼和党的教育,思想觉悟已有很大提高,是有条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些老年教师阅历较广,他们以自己的切身感受来启发、教育学生,往往有更强的说服力,应当鼓励他们多做一些思想工作。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目前,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往往在教师中也同样存在。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而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逐.步改善教师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则是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的必要措施。

培育社会主义新一代,是全党全社会的事业。学校教育只有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迫切希望同理论界、文艺界、新闻界、出版界、共青团、工会、妇联等各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国以来,理论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和各有关方面,为广大青少年和儿童做了大量工作。许多好的读物、电影、戏剧、歌曲等等,对新一代起了巨大的鼓舞教育作用。例如,近几年创作的以教育工作为题材的影片《苗苗》、《啊,摇篮》、电视剧《凡人小事》、话剧《救救她》》,革命传统教育影片《先驱者之歌》,以及其他许多文艺作品、科普读物、少年儿童读物,都受到广大学生和教职工的热.烈欢迎。我们教育战线的同志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但是,有一些不健康的作品,也对青少年的思想起了不良的影响。我们殷切地希望宣传、文化、出版等有关部门,希望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能为青少年、儿童多创作、出版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读物,多编写、演出一些好的电影、戏剧,多举办一些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扩展知识领域的文娱、体育、科技活动。

最近,党中央对于思想战线的工作作了专门指示。教育部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指示。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教育部已向京津地区直属高等学校传达了中央指示,要求各校认真贯彻执行。我们相信,只要教育战线的广大千部、教师同理论、文艺、新闻、共青团、工会、妇联等各方面的同志们一道,共同努力,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指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会得到改进和加强。

各位委员:建立新中国的学位制度,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级专门人才;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全国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使我国教育事业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这对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具有深远意义,希望得到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第2篇:中职类学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报告

摘 要 本文以丹东地区部分中职类学校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访谈、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认识、态度及活动情况进行调查,找出影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客观因素。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职类学校 学生 课余体育锻炼 调查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续和补充,还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品质、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即将踏入社会的中职学校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更具意义。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丹东市民族学校、丹东市技师学院、丹东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丹东市文化艺术学校、丹东市旅游学校等五所中职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各校随机抽取50人;男、女生各25人。

2、研究方法。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教师访谈、数据统计等方法,对以上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5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274份,有效率为91.7﹪。男生129份、女生145份。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认识。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开展必要性的调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课余体育锻炼的思想认识程度,从调查结果(表1)来看,男生认为“很有必要”(41.1%)和“有必要”(52.7%)的比例和女生(30.3%、58.6%)基本相差不大。从总体来看,选择“很有必要”和“有必要”开展的占总调查人数的91.2%,认为“没有必要”开展的占8.8%。这一结果表明8.8%的学生认为中职学校没有必要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活动,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学生体质较弱,缺乏锻炼,还未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不经常参与课余锻炼活动,日久天长,对课余体育锻炼产生恐惧心理,远离运动场,认为课余体育锻炼是身体条件较好学生的专利。

表1 学生对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活动必要性的调查表

2、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行为科学告诉我们:“人的各种活动无不与其动机、兴趣等心理有关”。而人从事活动的兴趣和动机的基础是他们的需求;没有需求就不可能产生兴趣和动机。通过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是否感兴趣和有无必要的调查,了解他们对课余体育锻炼的认识。

调查发现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最主要的动机排序是:强身健体;自我磨练;调节压力;结交朋友;丰富生活等。 (见表2)

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排序可以看出他们的参与动机是丰富多采的、追求的目的是多样化的。作为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应根据学生动机特点,开展益于学生健身、健心,提高学生兴趣和运动技能课余体育锻炼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反映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进行健身、健心的机率,关系着学生能否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从表4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接受调查的 274人中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87人,占31.8%;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110人,占40.2%;锻炼时间在一小时以上的77人,占28.1%。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基本没有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有87人,占31.7%,他们大多只是课间偶尔活动。

3、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很多(见表7),但场地器材不足是影响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有35.4%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条件无法满足其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要求。纠其原因:首先是多年来各高校扩招,中职学校受挤压,不被重视;有的甚至生存受到威胁,无法投入更多的物力、财力;而体育场地、器材等条件原本就落后,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校园体育文化是通过一定的氛围与环境 ,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个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进而实现对精神、心灵的塑造。而创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大体育教师的组织指导力度也是不可或缺的。有17.9%的同学认为校园的体育文化氛围直接影响到他们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有17.2%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组织、教师的指导更有利于他们参加课余体育锻炼。

表3 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部分中职学生对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有兴趣,动机也端正。部分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存在着自卑心理。尚有7.6%的同学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2)学校在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经费投入方面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余体育锻炼的全面、深入、健康开展。(3)各校对于课余体育锻炼的管理较为松散,缺乏专门指导。(4)影响显示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很多,但场地、器材条件是首要因素。

(二)建议。

(1)提高学生对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认识,激发他们的锻炼热情。(2)机动灵活地开展课余体育锻炼,吸引学生广泛参与。(3)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

(作者单位:丹东市文化艺术学校)

参考文獻:

[1]邹师.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与健身模式类型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1,(3):56-59

[2]程小虎,等.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性特点的调查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8(1):55-58

[3]郑李茹,林少娜.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4):113-115

作者:刘骥

第3篇: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家庭是学生重要的成长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学生从中形成的思想、情感和体验,是职业学校进行家庭教育跟踪指导研究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职业学校;家庭教育;调查

作者简介:陈丹辉(1951-)女,福建省福州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高级讲师。

家庭是学生重要的成长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学生从中形成的思想、情感和体验,是职业学校进行家庭教育跟踪指导研究的必要前提。为了填补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跟踪指导研究的空白,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家庭教育跟踪指导实验研究》设立了《职业学校家庭教育跟踪指导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并于2004年9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分家长问卷调查和学生问卷调查两种。家长问卷调查的样本学校共11所,其中中专学校4所(北京市园林学校、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学校、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西安铁路运输学院);职业高中学校7所,其中地处北京市城近郊的职业高中4所(宣武区第三职业高中、海淀外语电子职业高中、海淀艺术职业学校、丰台职教中心学校),地处北京市远郊区县的职业高中3所(怀柔第一职业学校、延庆第一职业学校、顺义第一职业学校),接受调查的学生家长总计1312人。学生问卷调查的样本学校共13所,其中中专学校5所(除上述4所学校外还有北京市外贸中专学校),职高学校8所(除上述5所外还有地处石景山区的黄庄职业高中学校)。样本学校每校任选不同专业四个教学班的2004级新生作为学生样本,总计1839人。

两种调查问卷均由课题组编制,于2004年8月中旬下发至样本学校。调查由样本学校课题小组组织在2004级新生入学时实施,时间多在8月底或9月初。调查问卷回收后由样本学校组织计算机录入,子课题组于2004年9月下旬将各样本学校的数据汇总,并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家长和学生问卷在对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的反映上数据相当一致,形成相互印证;(2)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由于学生的户口类型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家长的文化程度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本报告综合使用两种调查的数据,在反映家庭基本情况时侧重使用家长问卷的数据,在反映学生情况时侧重使用学生问卷的数据;并且对样本进行不同的分类,以便在全样本情况报告的同时通过比较反映各类样本的特点和各个分类间的关系。

一、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

数据的分类比较突出显示了城乡居民户口和农民户口样本之间的不同特点(见表1),:与居民户口的学生相比,农民户口的学生中男生多,年龄大的多,不是独生女子的多,住在远郊农村的多,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多,家长为低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的普通劳动者的多,唯有非常态家庭的比例要比城市居民户口的学生低。

按家长文化程度进行的分类比较还反映了学生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居住地与家长职业、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职业与收入水平相应越高,家庭的居住地越靠近城市中心区,学生为独生子女的比例越高,同时学生年龄趋低,而女生比例趋高。

将这上述调查结果与北京市中学生的家庭概况相比较,可以认为,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在经济收入、职业、文化教育等方面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其中居住地远离城市中心区、整体生活水平在各类家庭中最低的农民家庭占近半数的比例。(见表2)表2

二、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生活及其教育影响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家长身教、言教的形式以外,还包括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家庭劳动活动以及家庭环境气氛对孩子形成的教育,后者虽然未必是家长有意进行的教育,但它们在孩子成长中产生的实效却不可低估。本调查在涉及家庭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的有意教育的同时多方面反映了家庭对学生这种无意教育。

(一)家庭的物质条件及教育投入

问卷从基本信息交流设备、娱乐设施和学生学习设备条件等方面对样本学生家庭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投入的特点。

样本学生家庭中电视、电话等基本信息交流设施拥有率均在90%以上,家用电脑拥有率超过30%;小汽车拥有率达20%;娱乐设备方面,上世纪末流行的VCD/DVD、收录机、组合音响等拥有率多在半数以上,但近年出现的录像机、MP3等现代化设备拥有率还较小;在专为学生在家学习提供的物质条件方面,专用书桌达74%,而专用书报一般在40%以下。

比较各类设备的拥有率可以发现,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中,家庭生活和娱乐设备的购置率(一般在半数以上)远高于学习设备的购置率(一般在40%以下)。

由于收入水平和居住区域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的不同,不同类型学生家庭的物质条件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农民户口学生家庭的设备条件总体比城市居民户口家庭差,家长低文化的家庭比高文化家庭差,这种差距在新时兴的现代化信息、交通、娱乐设备方面更大一些。

(二)家庭生活的教育影响

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物质条件较为有限,但是家庭给予学生的教育影响却不能说是低水平的。职业学校学生在家里与家长一起进行的活动有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等等多方面内容。数据显示样本家庭亲子之间经常一起“干活儿”的约占40%,经常一起处理生活事务的占60-80%,经常一起休闲娱乐的占10-40%。不同类型家庭的活动内容有所不同:农民家庭中生产劳动占53%,而城市居民家庭这一比例仅占34%;城市居民家庭外出游玩占39%,而农民家庭只占25%。有些休闲娱乐形式内容形式不很健康如“打麻将、打牌”在样本家庭总体中占14%,农民家庭比例略高于居民家庭,高文化家庭在此项上的较高比例也值得注意。学习活动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生活中比重有限。大多数(80%)学生家长在业余时间习惯看电视。只有47%的家长习惯于读书看报,而这一习惯在居民户口家长中达65%,在农民家长中只有28%。70%以上学生认为家庭中的亲子共同活动相当频繁。

样本学生课余在家里67%“做家务”,61%“休闲娱乐”,42%进行“课外学习”。其中农民子弟更多地承担家务劳动(高出居民子弟8个百分点),而较少休闲娱乐(低于居民子弟37个百分点);进行课外学习的仅30%,低于全体平均数11个百分点,低于居民家庭学生20个百分点。当家里有事时26%学生“经常”被家长征求处理意见,68%“偶尔”被征求意见,只有不到10%的学生从不被征求意见——其中多为家长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占10%以上)。

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这些家庭活动未必是家长有意安排的教育活动,但是他们却在其中通过与家庭成员的交流,通过亲身体验,通过对成人的观察、学习和模仿养成了劳动习惯,学习了待人接物,形成了自我意识,角色自信和情感体验,完成重要的学习和发展。大多数家长认为,在自家的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处愉快,互相关心”(84%)或者虽然“关心不够”,但相处仍不失“平和”(14%)。孩子在家里对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比较关心”,“能为家人服务”(76%);“回家主动干家务活”(56.5%)。在这些方面,农村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要比城市居民家长的评价更高,“为家人服务”方面高出6个百分点,而“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方面高出12个百分点。

样本学生自己也这样表达自己的家庭生活体验:85%的学生感到“家庭成员间相处愉快,互相关心”;60%余样本学生在家庭中自认为是“被宠爱呵护的对象”(在这一点上农民户口学生并不比与居民户口学生比例低);近30%学生自认为是家庭中“能够参与议事的重要成员”,这在“家长为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中比例反而高一些。近60%学生认为父母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农民家庭在这一点上高于居民家庭12个百分点);10%学生甚至视父母为“最崇拜的人”。

虽然统计数据同时表明在家庭生活影响下,样本学生中30%不能主动承担劳动,24%不能关心家人、为家人服务,近10%感到自己是家庭中“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对父母缺乏信任和亲近感——这些多发生在非常态家庭中,家长为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次之,但是总起来看,在家庭生活中多数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角色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基本品质。

三、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有意教育

(一)家庭的期望与教育态度

当学生进入职业学校、面临新的学习时,样本家庭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普遍抱有较高期望。66%的家庭期望学生上大学甚至接受大学后教育,38%希望孩子有工作能独立生活,16%期盼孩子将来能帮助家庭改善经济状况,35%家长希望孩子至少“平平安安不给家里惹事”。不同类型的家庭中,农民家庭期望孩子升学的比例低于居民家庭15个百分点,而期望孩子日后能帮助家庭改善经济状况的高于居民家庭10个百分点;非常态家庭的期望值居于居民与农民家庭之间;对于孩子的升学,家长文化程度越高,期望值也相应越高,母亲高中以上文化的家庭期望孩子升学的比例最高达90%。与学生家庭生活的现状相比照,不难体会到家长和家庭的期望中不仅有对孩子未来的企盼,还有对家庭生存状况改善的憧憬。

为了这样的期盼,除极少数(不足5%)的家长有意摆脱家教责任外,绝大多数家长相当重视自己的教育责任。但是,他们当中有的(近30%)过分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近10%)对孩子的发展要求过低,教育观念存在着一定问题。

(二)家长的教育方法与实效

对于家庭教育,学生普遍希望家长采用民主的方式方法,比如“给孩子讲道理”(62%)“和孩子讨论”(57%)“点到为止,听其自然”(27%)“从侧面暗示,提醒”(25%)等等,但是事实上,样本学生小时候做错了事能够得到家长“说服教育”的仅占半数,另有20%会挨打,近50%会挨骂;在家庭惩罚中,父亲动手的多些,而母亲多为唠叨。进学校以后,学生在取得了较好成绩时90%能够感受到家长的赞许和鼓励;但是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近40%会受到唠叨责备甚至打骂,犯错误时唠叨责备甚至打骂的更是超过40%。另外有近10%的学生表示,无论学习成绩如何父母都“无动于衷”“不闻不问”——这在非常态家庭中相对比例最高。

在教育途径方法方面,样本家长中选择“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的只有35%,选择“对他做对了的地方及时肯定”的只有24%,选择“尽可能不让他接触不好的人或不利的事”只有21%,而看中“对他的缺点及时批评”的却有48%,通常“吃饭的时候进行教育”的占13%等等。发生矛盾冲突时,73%的家长“要求孩子必须听家长的”,35%家长力求通过其他人或其他方式解决,而8%家长企图通过家庭暴力手段解决。有近20%的家长错误地认为小孩做了错事“不用管,长大就好了”。

种种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家长们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关注,抱有殷切期望并力图教育帮助,但是许多家长长期采取的方式方法却缺乏科学性,简单而粗暴。因而,取得的管教效果比较有限,亲子之间的沟通并不顺畅。数据反映,样本学生中有30%不愿意把学校的情况说给家长听,其中10%的学生“回家就自己呆着,不太与家长说话”,甚至“不能问,一问就顶牛”。对于家庭的期望,只有22%的学生表示完全认同,47%只是基本认同,另有21%学生不认同或不很认同(其中非常态家庭学生占比例最大),近10%的学生则以“没想过”表现出对家庭期望的漠然(其中非常态家庭学生占最大比例)。有17%的学生明确表示“家长管不了我”(其中非常态家庭所占比例最高)。这种亲子沟通不畅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继续展开和取得实效。

(三)家庭教育的困惑

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问题。绝大多数样本学生感到家庭生活和睦愉快,感到自己被关爱,感到父母值得信任,是因为在家庭生活中时时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爱护、被教养,学生从这些关注、爱护、教养中获得了归属感和安全感。但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学生需要的教育内容让家长越来越难以应付了。家庭教育的问题不仅在家庭中导致了亲子之间的矛盾,而且导致了家长之间的矛盾,甚至整个家庭矛盾。

调查显示,当前学生感到家长关注和监控并与之形成矛盾的问题主要有学习(52%),花钱(29%)、上网(22%)、业余爱好(22%)、交友(20%)、交异性朋友(18%)、做家务(13%)等等。各类家庭在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上不分伯仲,只是关注的重点各有不同:居民家庭亲子间在学生的学习问题上矛盾更多,低文化低收入家庭“花钱”问题更突出,高文化家庭受困于学生上网,非常态家庭最敏感于孩子“交异性朋友”。

面对问题与矛盾,学生普遍希望家长“讲道理”有效地解决问题,但是从调查反映的教育实效上看,家长常常没有为学生提供所期望的“道理”。家长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长大了,进入职业学校了,家长感到对学生“不太了解”。比如不了解学生“现在的学习成绩如何”(53%)、“在学校与什么同学交往”(45%)、“平时会为什么事心烦”(39%)、“在学校生活是否习惯”(36%)、“在校外与什么人交往”(28%)、“专业是学什么的”(25%)、“是否有异性朋友”(22%)等等。不仅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许多家长还感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急需解决许多问题,比如“不知道他(孩子)心里想什么”(54.30%)“不知道对这么大的孩子该教进行什么教育”(47.02%),“对这么大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教育”(44.18%),“和孩子之间不能有效地交流沟通”(28.67%),“对教育孩子丧失信心”(3.50%)等等。家长受困于这些问题,显然难以为学生提供满意的家庭教育。

家长在家教方面的力不从心是他们自身的处境和自身素质所决定的。从本调查对家长文化程度、职业、生活区域、生活内容的了解可知,多数家长虽然期望孩子在职业学校学业有成,但他们自己没有职业学校的学习经历;家长中虽然多数希望孩子上大学,但是他们自己并没有上过大学;他们虽然希望孩子找个好工作,但是他们中的多数并不在现代化企业中任职,也并不具备通过竞争找到“好工作”的个人优势;他们为孩子的上网、交友、攀比花钱所苦恼,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自己没有接触过电脑和网络,没有亲身面对孩子从家庭走出来后遭遇的物质世界和人际关系……。可以认为,家长们虽然根据自身的社会经验发现了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但是他们并不拥有教育指导已经长成半大人了的孩子应对当前的学习、上网、交友、个人发展等等问题的知识准备和经验。家长的这种尴尬处境仅以年龄产生的“代沟”来解释似乎不够,应该说还涉及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等文化差异的问题。

(四)家长对家教指导的需求

由于陷入家教困境,95%的样本家长希望得到学校的有关指导,虽然其中5%表示怀疑学校能否提供这样的指导。在联系学校的方式上,70%的家庭习惯于参加家长会,或者被动地等待老师来联系。能够主动与学校和老师联系沟通的仅占26%,这在低文化的农民家庭中甚至不到20%。

对于学校的家长会,47%的家庭主要由母亲参加——虽然家庭中一般由父亲全面负责孩子的教育。有近10%的家庭表示出席家长会有困难——困难主要是“工作忙”,其次是“家离学校太远”的问题。

四、调查结论

(一)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及其家庭、家庭教育的特点

1.当前的职业学校学生是高中学段学生中的一个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的特殊学生群体。他们中的多数是由于中考落榜才走进职业学校的。从基本情况看,这一群体当中独生子女比例较低,居住在郊区农村地区的较多,农民户口的较多。

2.职业学校学生的家长大多为就业水平、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均较低的普通劳动者。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大多属于社会中经济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均较低中下层人群家庭,其中的农民户口家庭主要分布在远郊农村地区,家庭结构较为完整体,传统的多代人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占多数;居民户口家庭多分布在城区或郊区城镇中心区,非常态家庭的比例较高,约占14%。

3.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是家庭中的生活教育、劳动教育、亲情教育和环境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形成了良好的基本素质。家庭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普遍抱有较高的期望,然而由于家长和家庭自身条件的限制,家庭教育的观念有失陈旧,教育方法有失简陋,教育内容逐渐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家庭教育逐渐陷入困境。至今虽然有极少数家长无心管教或者无暇管教,但是绝大多数家长仍愿意承担自己的教育责任,他们希望学校帮助自己了解孩子,帮助自己掌握教育孩子的知识,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学生的家庭以及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复杂,内部类型多样,主要类型有城市居民家庭、郊区农民家庭、非常态家庭、家长文化程度不同形成的不同类型等。各个类型之间情况差异显著。同时,由于各个职业学校之间有相对特定的生源群体,因而职业学校校际之间的家庭教育情况也相应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二)职业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以及职业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必要注意的问题

1.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来自我国社会中中下层人群的家庭,学生及其家庭的生存状况处于相对弱势,受教育情况也处于相对弱势。尽管他们也有强烈的发展需求和愿望,但是这些弱势使他们的学习发展造成困难。职业教育责任就是帮助“城乡人民能学到有效就业并从而走上丰衣足食生活道路的本领”{1},因而,我们在研究和工作中应该充分理解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家长、家庭的弱势处境,充分体谅这种弱势处境给他们自身发展带来的困难,充分肯定他们给与学生的基本教育,充分尊重他们发展自身的权利和意愿,以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己任,努力推进研究与工作。

2.虽然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但是,正像学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一样,家庭教育也不可能代庖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孩子长大了离开家庭步入社会,逐渐成长为社会的人,其间需要的教育帮助是家长局限在家庭生活中难以提供的。课题研究以及职业学校的家教指导工作应该充分估计家长和家庭在学生的职业学习方面由于无知、无能而导致的家教无力,应该充分认识自己在学生各方面教育上必须承担的主要责任,不对家长提出过高的家庭教育要求,重在帮助家长了解面对社会的孩子和孩子面对的社会,帮助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一起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3.当前社会中十六七岁未成年人的学习发展问题是整个教育都需要研究的难点问题,而不仅仅职业学校学生的家长为之困惑,本课题题目是“家庭教育指导”,但是如果我们对学生教育的问题没有深入调查和研究,没有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那么我们拿什么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怎么能求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怎么能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呢?因此,本子课题的研究必须注重全面调查学生学习成长面临的问题,注重研究学生的教育问题。

4.本次调查已经反映出职业学校学生客观存在着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自信、掌握学习方法、养成道德品质、纠正不良习惯、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等学习需求,但是在职业学校现行的课程教学设计中,这些需求却没有被切实安排落实。由此可见,虽然是“家教指导研究”,发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却首先在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没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仅靠家教指导工作,不可能解决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问题,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应该尽可能地将自己融入学校整体的课程教学改革之中,与课程教学的其他方面形成协作,共同促成并分享深化改革的成果。

本调查勾勒出了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基本轮廓,反映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本子课题后续研究的展开打下了基础;此外,本调查也为职业学校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资料。子课题将在这一基础上深入推进自己的研究,取得更多更大的研究成果。

注释:

{1}《二十一世纪的技术和职业教育及培训——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建议书》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出版2003年,第2页.

《职业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实验研究》是“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家庭教育指导实验研究》(课题批准号:DEA010192 课题负责人:王宝祥)的子课题,子课题负责人陈丹辉。本文执笔:陈丹辉

作者:《职业学校家庭教育跟踪指导研究》课题组

第4篇:楚怡学校迎接区督导评估工作自查报告(推荐)

楚怡学校迎接区督导评估工作自查报告楚怡学校迎接区督导评估工作自查报告

2002年至2004年,在区教育局领导支持和关爱下,学校各项工作稳步发展。回顾三年来的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成绩优良

2002~2004年学校集体获得的主要荣誉有:

局先进党支部、局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区关协工作先进单位、区体育达标工作先进单位、区家庭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区五星级计生单位、区中小学生广播体操比赛唯一特等奖、区自编操比赛一等奖、区首届中小学生艺术展示一等奖、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市先进职工之家、长沙市车海模通讯赛三等奖、省第三届“金帝杯”作文奥数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歌唱英语杯中小学比赛优秀组织奖、全国科技之星科普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全国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优秀组织奖。

教师方面,有周劲槐、杜小玲两位老师评为长沙市教研积极分子;王美瑞老师评为长沙市工会工作先进个人。课堂教学有三人次获区级一等以上奖励;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有18篇次,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获国家级

一、

二、三等奖励的有15人次,获省

一、

二、三等奖励16人次,获市

一、二三等奖励有42人次,获区

一、

二、三等奖励78人次。

二、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

楚怡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办学条件一直是困扰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2002年以来,改善办学条件一直受到学校及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2003年,学校多方面筹措资金,并争取了教育局领导的支持,共投入资金近78万元对学校进行了改造,对学生学习、教师办公条件进行了改善,基本上改变了破烂陈旧、下雨就积水等环境差的面貌,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年来,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对与教学所必需的教学用品进行了添置,投入了5万余元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仪器设备进行了维修改造,2004年下半年,投入资金开通了校园电视台。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

三、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规范

从2002年后,学校行政一班人非常重视学校制度建设。2002年制定了《楚怡学校教师工作考核实施细则》、管理人员的岗位考核细则;2003年制定了《楚怡学校聘任制实施办法》、《楚怡学校教师评优、评先、职称晋级实施办法》、202年到现在逐步完善并制定了楚怡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改变了过去制度软化,落实不到位的状况,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2002年到2004年三年,是楚怡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最大的三年。楚怡学校因与原南阳街小学合校、生源减少等方面的原因,超编特别严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困难多,问题多。为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精简编制,通过教育局的政策支持,学校细致入微的工作,三年来我校通过多途径精简教师25人,从外面引入教师5人,教师队伍由2002年的48人,精简为现在的28人。制度的改革改变了过去人浮于事的状况。

五、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重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制定目标责任书、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开张增强服务意识的活动等工作,使每位教师的似的修养都得到了提升,通过开展“自查、自纠、自励”的师德整改活动,让每位教师都自觉剖析自身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三年来的建设,教师思想稳定,工作积极性高,集体凝聚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现在教师队伍中干实事的多了,讲空话的少了,讲奉献的多了,讲价钱的的少了,讲团结的多了,不团结的现象少了。离退休教师工作这一块三年来也没出现任何问题。2004年通过教育局目标管理检查,局领导充分肯定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成绩,认为这是三年来学校最突出的变化之一。

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加强

楚怡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属老城区,居民素质普遍不是很高,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复杂性。三年来,学校狠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通过实施德育基地建设、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每月之星评比、“说普通话、做文明人”等专项教育活动,使德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极和街道社区联系,参加街道社区组织的主题活动,工作受到了街道社区的充分肯定;尤其是参加“全国推普周启动仪式”,演唱了主题歌《心灵的音符》,向领导、群众发放了自制的宣传卡片,活动的开展,让参与学生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工作受到了省市领导的称赞。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取得了明显的变化,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赞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七、课程改革工作更加深入开展

2002年以后的三年,是课程改革进入试验期并不断深化的三年,怎样在短时间内提升教师业务素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重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每年都制定了校本研训计划,通过专家讲座、主题研讨、小组学习、经验交流、集中培训等形式多样的研训活动,使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并积极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省师资培训中心李湘蓉老师、《湖南教育》理科主编申建春老师、市教育局付旭明副局长、区教科中新刘润玉老师、李保春老师、郑卫老师、文卫敏老师等专家都对我校的校本研训工作给予指导和讲座。学校领导每年也根据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带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专题指导讲座。各教研组在教导教研室的组织下,校本研训工作都作到了常规中有重点突破。三年来研训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2.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组织教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三年来,学校行政班子经常深入课堂,了解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行政班子狠抓课堂教学的务实作风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同。

2002年,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了“我与新课程同成长”的教学比武活动;2003年,开展了“一堂优质课、一份优秀教学设计、一篇教育教学经验论文、一份有见解的评课稿、一个精美的课件”为主题的五优联评活动;2004年,开展了“教学风采”展示活动,通过“个人自荐、教研组推荐、行政听随堂课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优质课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展示。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年长教师与年轻教师形成的教学相长、互助互爱、共同成长的凝聚力、向心力使我们全体行政深受感动。

3.校本课程的开发更趋成熟和完善,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带动了学校工作的开展。

三年来,我们重点突出了体操校本课程的开发,现在1~4年级每个班每周都开设了一节体操课,在此基础上,我们向区教科中心申报了“体操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课题,以探讨校本课程进入高年级段实施的可行性及途径。体操校本课程已经成为了我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亮点。我们也非常重视体操的普及与提高的工作。2002年底,我校与长沙市体操学校合作,正式成为了“长沙市体操学校分校”,业余训练队也由原来的10余人扩大为现在的30余人,市体操学校也给予了我校以师资和技术上的支持,通过派教练员、送训学生等方式,拓展了合作的空间。体操校本课程的开展对提升学生素质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2003年参加区广播操比赛,我校1~6年级学生全员参加,获得了区唯一特等奖,2004年自编操也获得了区一等奖。2004年12月,市传统项目检查组的领导对我校的体操工作给予了很好的评价,肯定了楚怡体操对湖南体操事业的影响,不仅培养了陈翠婷、陆莉、周晶等著名体操运动员,也培养了国家队副总教练陈雄、省体操队教练邹征求、熊庆红,而且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发展,近五年来为高一级运动队输送运动员5名,其中国家集训队1名,省队3名,市队1名。

2002年2004年,是楚怡学校发展最为艰难的三年,出现了生源的最低谷353人、出现了教师队伍的急剧变动、出现了因南阳街小学拆迁而导致的最差经济状况等许多不利因素。但全体教师同舟共济、同心同德,给予学校工作很多的支持和深情的理解,楚怡这个集体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位楚怡教师;教育局领导也多次来校调研工作,给予了我们很多的支持和急需的帮助。使的三年来的工作取得了大家有目共睹的变化,社会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从2004年开始,生源出现了近8年来的正增长。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的工作还任重而道远,百年校庆工作的筹备、教学科研的提质、学校发展所需要的扩建等工作都等待我们去完成。我们相信,有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楚怡学校一定会再筑辉煌!

2005年5月11日

第5篇:圈里乡中心校学校安全工作自查报告(本站推荐)

圈里乡中心校学校安全工作自查及整改报告

学校安全工作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我乡中心校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全乡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形成了“工作有人抓,隐患有人查,整改有人督,事情有人办”的安全工作机制。根据县教体局关于做好元旦、春节及省“两会”期间学校稳定工作的部署要求,在乡中心校一把手的带领下,我们又对全乡中小学校的安全工作做了进一步的部署,并对校舍、用电、消防、食堂等方面的安全进行了拉网式大检查,自查情况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学校都牢固树立了“安全工作无小事”和“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责任,进一步强调了责任追究制度,要求每个责任人尽职尽责。

二、学校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落实,安全职责进一步明确。 (1)全乡学校制定了一系列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每天都有教师值班,每个路队均由一名教师负责护送学生,必须护送到指定地点,各学校对校舍、消防、食堂卫生、交通等实行定期检查,并做出了详细记录,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汇报处理,做到了防患于未然。(2)全乡上下人人都是安全员,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采取了谁分管谁负责,谁当班谁负责的工作机制,全体教师职责明确。

三、不断加强对全乡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师生安全。

各校都专门召开了全体师生安全专题会议,并针对冬季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强调,以防火、防盗、防意外事故为重点,并特别加强了中学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工作,对中学生宿舍进行了重点检查和复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

四、重点做好学校食堂、小卖部的检查与管理 搞好食堂卫生是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全乡中学、中心小学都派专人对食堂进行负责,食堂、小卖部进货由专人负责把关。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现在两处食堂的《卫生许可证》、《健康证》都相应俱全,中学中心小学的领导小组不定期抽查食堂及小卖部的卫生,确保了小卖部及食堂的安全、整洁。

进一步加强对小卖部的监管力度,小卖部内无三无产品和过期变质产品,无可能引起危险的烟花爆竹等物品。

总之,我乡在安全工作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力争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做到100%的安全。

在拉网式大检查中我们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具体情况如下:

1、中学学校东门外有氨水罐两个,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整改措施:上报乡党委政府,恳请各单位协同把氨水罐挪走。

2、中学学校部分线路存在老化现象。整改措施:明年春开学后,学校逐步把老化线路进行整改。

3、个别学校路队秩序较差,秩序时好时坏。整改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各路队安排占人负责,确保学校师生的交通安全。

总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乡安全教育工作卓有成效,但因某些方面涉及专业知识,所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衷心的希望各位领导同志们能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使我乡的安全工作更上新的台阶,我们一定会给学生、给家长、给社会交出一分满意的答卷。

第6篇:学校食堂整改报告[推荐]

整改报告

20年月日,xxx卫生监督所来我校进行餐具抽样检测,分别检测了一楼食堂两只熟食盆,二楼食堂三个盛菜勺,三楼清真食堂两只方盆,检测结果为一楼食堂两只熟食盆合格,二楼食堂三个盛菜勺和三楼清真食堂两只方盆不合格。 月日,xxx卫生监督所来校通报检测结果并要求我校食堂进行整改。

对于餐具抽样检测不合格的情况我校进行了自查和整改。

(一)自查情况如下:

1、一楼食堂:消毒工作开展良好,自查合格。

2、二楼食堂:消毒工作认真开展,各类餐具严格按要求消毒。

3、三楼食堂:消毒工作开展正常,经与工作人员排查不合格原因发现,三楼食堂内的熟食方盆是闲置不用的,盛熟食均用大圆盆,采样时,食堂工作人员未及时与监督所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导致检测方盆不合格。

(二)整改情况如下:

学校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针对此次卫生监督所的整改通知,认真学习,并召开食堂工作会议,排查问题所在,总结经验教训,布置整改方案,严格责任到人,把好食品操作各个关口(食品采购关、食品存贮关、食品操作关、餐具消毒关、食品安全关等),确保食品安全卫生。针对此次事件,各食堂针对消毒关整改如下:

1、一楼食堂:

(1)继续抓好消毒关,责任到人,确保熟食盆、汤盆、菜勺、汤勺、餐盘、筷子等所有餐具都做好消毒,做到无遗漏并确保消毒质量;

(2)做到熟食间和消毒间的储存柜干净、卫生、无杂物;

(3)餐具及时消毒,消毒后妥善保存;

(4)熟食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2、二楼食堂:

(1)每天及时清洗、消毒,责任到人,确保各类餐具都做好消毒,做到无遗漏并确保消毒质量;

(2)做到熟食间和消毒间的储存柜干净、卫生、无杂物;

(3)餐具及时消毒,消毒后妥善保存;

(4)熟食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3、三楼食堂:

(1)及时将闲置熟食盆移入仓库,确保熟食间无杂物;

(2)继续抓好消毒关,责任到人,确保熟食盆、汤盆、菜勺、汤勺、餐盘、筷子等所有餐具都做好消毒,做到无遗漏并确保消毒质量;

(3)做到熟食间和消毒间的储存柜干净、卫生、无杂物;

(4)餐具及时消毒,消毒后妥善保存;

(5)熟食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xxxxxxxxxxx中学

20xx年xx月xx日

第7篇:2013述职报告(学校领导)[推荐]

2013年述职述廉报告

宁化一中副校长廖瑞征

廖瑞征,男,1967年7月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宁化一中副校长。根据学校校级领导分工的安排,本人分管学校德育、安全和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现将本人2013年度德、能、勤、绩、廉方面的情况小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和业务理论素养,提升思想品德素质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转变观念,增强教育改革理念,树立创新意识,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所分管的工作,创新德育工作新局面。加强党章学习,自觉维护党章的权威性、严肃性,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做师生的表率,以自身言行举止带动影响师生,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师生中得到贯彻执行。

加强业务学习,认真学习德育、安全、精神文明、法制、宣传等有关理论、政策、法规和文件,提升理论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负责的工作中去,以师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师生和家长服务。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二、勤奋履职,创造性地做好所分管工作,争创一流业绩

1、从学校实际出发,创新,以德育队伍建设为重点,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一是引导德育队伍重视和加强德育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编印《宁化一中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印发给全校每位德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收集教育专家的德育理论研究文章,给德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使他们把握规律,少走弯路,为德育工作提供理论武器。二是选准主题,加强培训,提高德育队伍的业务能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的实效性。一年来,通过每两周一次的年段长会议,每月一次的年段长班主任联席会议,举办了整治学生上营业性网吧、仪容仪表、行为规范、禁止将移动通讯工具带入校园、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狠抓考风建设等讲座,扎实有效地指导德育工作者开展工作。三是深入课堂聆听班会,吸收和推广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经验,发现并纠正德育工作者存在的问题,指导年轻教师开展德育工作。四是提供平台,为德育工作者开展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交流,每学期召开一次德育研讨会,每月召开一次年段长班主任联席会,挑选经验丰富、业绩突出的班主任上台发言,交流先进的经验和做法。

2、以早创平安先行校为抓手,扎实推进校园平安建设。

学校安定稳定,师生平安。加强资金投入,深化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妥善解决学生矛盾摩擦;重视特殊生教育,关爱特异特质学生,加强女生教育与保护,加强对有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疏导;把安全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学校顺利通过县“平安先行校”评估验收。学校没有发生违法犯罪案件和安全事故,学校洋溢着平安和谐气氛。

3、以创建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育人环境得到优化。

从我校实际出发,扎实做好四方面文化建设,即特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以班级教室布置评比为抓手,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浓厚班级文化氛围;二是新建优秀师生先进事迹宣传专栏,营造催人奋进的育人环境,弘扬正能量。三是扎实做好十二届省级文明学校届中复查的迎检准备工作,顺利通过市检查组的评估验收,并获得好评。

4、以人为本,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举办学习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讲座,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尊重教职工人格,与教职工坦诚交流,讲究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向学校主要领导反馈他们的要求和建议。当前,教职工队伍风清气正,精神振奋,团结协作为巩固和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添砖加瓦。

三、自觉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抵制四风,廉洁自律。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金钱观。不计报酬待遇,立足岗位把本职工作做好,让师生满意,让家长放心。自觉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抵制官僚主义、形式、享乐主席和奢靡之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精简会议,切实改进会风。减少会议次数,年段长会议由原来每周一次减少到每两周一次。年段长班主任联席会议压纹时间,开短会,控制在一节课,不拖会,会前精心准备,发言具有针对性,条理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厉行节约,节省有限资金,文艺演出、诗歌朗诵赛、辩论赛等活动,会场、舞台布置从简,厉行节约。廉洁自律,不用公共资源办私事,不谋私利。

第8篇:学校食堂营销环境分析报告(推荐)

学校食堂营销环境分析报告

一、 学校食堂经营管理现状

学校食堂一是学校自行经营。学校将自有的场地、房屋、设备等充分利用,学校安排自己的教职员工去服务,从业人员领取国家或者学校规定的工资和福利,赢利或亏损由学校负责。这种模式管理规范,学校便于调控。二是学校食堂承包给私人或是承包给公司经营:学校将自有的场地、房屋、设备等承包给他人,学校收取一定的租赁费或要求为师生提供一定的服务,学校对其监管。

(一)宏观环境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观不断改变,所以如何更好的抓住学生这个大市场是每一个后勤管理者要思考的问题。不难发现如今大学生对于餐饮的选择更丰富化。我们常州大学城的餐饮是相当的丰富。四周遍布的小吃店,快炒店等等严重威胁着食堂的经济利益。目前市场物价快速飞涨,在外面就餐的成本提高,所以人们会尽量选择物美价廉的地方就餐。

(二) 消费者分析

1、学生对饭菜的要求

同学们选择在食堂就餐因素其卫生是首选、方便次之,饭菜质量口味位居第三。聚餐时良好的环境氛围、合理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就至关重要了,吃的是一种氛围、喝的是一种文化。另外,价格和服务仍然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没有这些也就没有聚餐的氛围了。

2、学生消费能力分析

查中发现学生花在饮食上的月平均费用大约居于400和600元之间,意愿消费额与实际消费额大致相当,只有少数同学会有“透支”与“节省”,另外可以看出“透支”的不属于主流消费者。

(三)产品分析

产品状况:食堂菜品种类多,口味也较多,可以满足大部学生的口味要求,但菜品价格与外面相比价格上没有太大优势, 基本能够为迎合广大学生对饭菜口味的要求。

(四)竞争对手分析

1、校内竞争分析 我们学校有两个食堂,1号和2号,而且每个食堂都有三个楼层,所以他们之间是互相存在竞争的。

2、校外竞争分析

在我们学校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餐馆,各种特色饮食都有,而且种类繁多,价格适中,对我们学校的食堂可以算的上竞争对手。

三、问题分析

优势:食堂最大的优势就是据学生近,学生吃饭方便;空间大窗口开放比较多,基本上能够满足大家饮食的需求,同时还能容纳多人聚餐;其次很多同学认为食堂师傅做的饭菜口味还可以;食堂的服务员工他们的服务还是挺好的。

劣势:饭菜在味道方面稍有欠缺,不如其他餐馆那种小份烹调的饭菜的味道好,同时价格比较偏高;菜式价格不明确,吃饭时间不定,学生经常买到一些冷饭冷菜,而且十分拥挤。

机会:学校历史悠久,卫生状况一向优秀,曾多次受省级等的嘉奖,有了很多荣誉称号,学生吃饭安全放心;另外是学生最近的饮食地点,方便省时。 威胁:学校附近有一些小吃部,他们的工作态度更是好,还有一些各个地方的特点小吃,满足了各地学子的不同口味,而学校食堂菜系虽多,但多数是南方口味,满足这点。

四.营销策略

1、 目标市场:主要针对我们学校的在校学生和老师

2、 定位:我们食堂的定位是满足大众化的消费水平和就餐口味

3、 定价:各种菜式要按等级定价,但各个等级的菜式定价都要略低于周边餐馆同一等级菜式的定价,以吸引更多普通大众消费者到食堂就餐。

4、 服务:要做到热情、周到的服务热情接待顾客,按学生的要求为学生介绍各等级的菜式,务求做到满足学生的要求。

5、 卫生:食堂的清洁一定要做好,就餐地点一定要做到干净、整洁碗、筷等餐具清洗一定要干净厨师、服务员等各种工作人员的制服一定要保持干净、整洁

6市场调研:定期做市场调研,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对本食堂各方面的看法和感受,尽快得到顾客的反馈信息,以便在各方面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和整改

五 •营销方案

1、 提高饮食质量:

① 定期变换新菜式,以不同的搭配来迎合大众多边口味的要求;努力改善饭菜的味道,使饭菜更美味;才能加强食堂的竞争力。

② 增加一些特色窗口,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也同时改善一下口味。

③ 要加强饭菜的保温度,使学生吃得舒坦。一方面食堂要加强保温措施,另外最好的方法是为学生提供微波炉,以便保证学生的根本利益。

2、改善食堂用餐环境: ① 很多同学在问卷中反映食堂空气不是很好,所以我们建议学校食堂多安装几个排风扇,以便减轻烟雾对学生的就餐的影响。

② 地面很油腻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这样会给学生的安全带来隐患,造成一系列不必要地麻烦,所以要定期处理地面油质,食堂应让学生感觉到来食堂就餐安全可靠。

③ 及时扫除桌面清洁,随时给顾客提供好的就餐氛围。做好宣传工作,让学生朋友自觉的将碗筷拿到回收处,以方便清洁和更多的人就餐。

④ 很多人反映食堂很拥挤是存在的很大问题,这时候食堂工作人员很难协调,但是食堂可以借助同学们的帮助,一同协调这个问题。

⑤ 由于大学生活不像是高中那样,大家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大学里每个人的时间分配都不样,因此去食堂吃饭的时间也很难把握,所谓的饭点变得模糊化,为了适应这种现象,食堂会提前准备吃饭时间,但是这样会导致下完课的同学们吃的菜很冷,或者已经是残羹冷炙,毫无胃口。这是,食堂工作人员就应该根据经验及时的为这些同学上新的菜式,并稍微延长吃饭时间。

六、价格制定方案

学校应本着为学生服务为主,盈利为次,所以我们建议食堂应该提供更多的低价位的菜式,将价格差距拉大,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七、管理方案

1•食堂应把饭菜的价格清晰的显示出来,让同学们清晰的看到

2•与学校学生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时他们也可以帮助解决一些问题

组内成员:张雪香 陈长飞 张冲冲 赵蓓华 刘云 侯海丰 王晶晶 刘金平

第9篇:中学创建诚信学校自评报告(本站推荐)

****中学创建诚信学校自评报告

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在学校师生中加强诚信教育,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我校对前段诚信教育工作实施了全面评估,现对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他班子领导和教师代表为成员的诚信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诚信教育评估工作。大家在深入学习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学校的诚信教育工作进行了客观的评估,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教,不断完善,促进学校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

二、结合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情况,收集整理资料,进行自评自查并进行整改。

(一)提高了诚信教育的认识。

1、坚持诚信立校。我校把诚信作为立校之本,治校之策,强校之基,自觉将诚信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治校方略之中,贯穿到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各个方面。学校成立了以郭立新为组长的诚信领导班子,由***副校长全面负责诚信工作,由***老师担任联络员,并设有工作专项经费。有明确的诚信教育规划及各项制度。

2、坚持诚信立教。我们广泛开展了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教师自觉树立诚信意识,主动遵守诚信规范,大力推进诚信建设。促使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

3、坚持诚信育人。将县委及教育局有关诚信教育的规定和要求与我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年年有组织、有计划、有行动、有总结。通过诚信教育,培养学生有强烈的诚信意识,有高尚的诚信道德,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于律己,言行一致,求真务实;守时、守信、负有责任心,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通过诚信教育,实现了“两个提高,两个明确”。 “两个提高”:一是提高了广大师生对诚信内涵的理解水平;二是提高了广大师生诚实守信的自觉意识。“两个明确”:明确了诚信教师的要求:遵纪守法、廉洁从教、敬业爱生、

教人求真、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明确了诚信学生的要求:尊师敬长、遵章守纪、诚实学习,诚实做事、自尊自律。

(二)健全了创建活动工作机制。坚持把创建诚信学校活动纳入学校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明确的主管领导、工作机构和人员负责创建工作。工作有方案、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营造创建诚信学校的良好氛围浓厚。

(三)落实了创建活动工作措施。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工作规划,积极开展创建诚信学校活动。确保教育活动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四)完善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切实做到职责明确,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健全。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通过教代会讨论决定并得到贯彻执行。广大师生自觉履行在校学习期间的义务和权力,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遵纪守法。

(五)加强了民主管理与监督。依法建立了教职工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学校重大事项特别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提交教代会审议。实行了校务公开制度,依法保障了教职工对学校重大问题、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六)构建活动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营造“处处讲诚信,事事守诚信”的浓厚氛围。具体主要抓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举行了有教育局副局长、校长及全校师生参加的诚信活动启动仪式,并进行了全体学生签名仪。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人人担当“诚信监督员”,并自觉地向身边的亲人、朋友进行诚信宣传。

2、召开动员大会、教职工大会,召开“我们与诚信同行”、“诚信伴我成长”等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出版 “做诚实学生,创诚信校园”的黑板报、利用国旗下讲话等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

3、 发动同学开展搜集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谚语、俗语或搜集一个有关诚信的历史典故的活动、举办以“我身边的诚信”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活动,并上

交诚信办公室集中评比。举行“诚信格言”硬笔书法大赛、“争做诚实诚信二中人”征文比赛、“诚信在我身边”主题演讲比赛、举办诚信讲座,为“人人讲诚信”打下了良好的舆论基础。

4、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德育课程和文科教学结合教学内容,丰富诚信教育内容,寓诚信人物、事件等于课堂教学之中,数理化教学要在体现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融入诚信精神。此外,学校组织专人开发了校本课程《****》,通过古今中外的诚信故事、名言等对学生进行教育。

5、培养了师生诚实待人、诚实做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善去恶,不违心、不撒谎;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培养了师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的良好行为习惯,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责任,知错就改。能做到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教师诚信工作,端正教风、考风。遵纪守法、廉洁从教、敬业爱生、教人求真、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学生诚信学习,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并作出承诺,在学习上做到不抄袭别人的作业,不虚报自己的成绩,考试不作弊,正确对待长处与缺点,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优异成绩。尊师敬长、遵章守纪、诚实学习,诚实做事、自尊自律。涌现了一批诚信事迹突出的教师和学生。

6、举办了一场诚信师生先进事迹报告会,表彰诚信先进师生。各班评选了两名“诚信学生”、学校评选了5名诚信教师上报教育局诚信办公室。

(七)学校办学活动依法规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无乱办学、乱办班现象;校园秩序良好,无重大安全事故,无重大群众集会、上访事件。学校先后被评为。

今后,我们将本着“依法治教、立德树人”的思想方略,加强学校诚信教育,通过诚信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对诚信内涵的理解水平,提高广大师生诚实守信的自觉意识。不辜负上级领导的期望,不辜负广大热心群众的期望。

上一篇:提升客户服务品质下一篇:徐州市停车场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