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课稿

2023-0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教学评课稿

微能力点教学应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汇报的能力点是“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下面我从能力点选择的原因,对能力点规范的理解,在《美丽的彩虹》课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选择能力点的原因

(一)适合我园信息化环境,符合办园理念

我园每个班级都配备了一台多功能一体机,硬件设施完全能满足多媒体教学环境,老师上课时基本上都能采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因此选择该能力点符合我园的办园理念,能充分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办园水平的目的。

(二)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利用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不但能提升教师制作应用课件的能力,也能激发教师主动学习并掌握更多软件的应用,以提升教师的内驱力,促进教师不断发展,最终达到提升专业能力的目的。

(三)有助于落实课程标准,改善幼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重难点知识难于理解掌握的学习现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點,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我们要最大限度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同时还要重视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渐养成积极主动、大胆探究、勇于创造、认真专注的良好学习品质。利用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通过直观的画面形象,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对难理解的知识点,通过观看课件能很好的理解掌握。

二、对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规范的理解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重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通过导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引出课堂教学内容,为幼儿逐步探索学习奠定基础。

三、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在《美丽的彩虹》课中的应用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谈谈我是如何运用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解决教学问题的。

(一)说教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要真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而彩虹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的一种自然现象,每当雨过天晴,天空中出现彩虹时,幼儿就有讨论不完的话题: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彩虹有哪些颜色,都是怎样排列的等等。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美丽的彩虹》。依据指南要求我将设定如下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1.观看视频了解彩虹形成的原因。

2.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知道彩虹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了解彩虹七种颜色排列的顺序,激发幼儿探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能力。

3.利用颜色卡或彩泥按彩虹颜色排列的顺序进行贴画《美丽的彩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审美能力。

活动重点:通过实践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形成了彩虹,了解彩虹七种颜色排列的顺序。

活动难点:根据彩虹颜色排列顺序进行贴画《美丽的彩虹》

依据目标我将作如下活动准备:彩虹图片 视频(彩虹形成的原因) 大玻璃杯 镜子 手电筒若干 颜色卡 彩泥 画纸

(二)说学情

日常生活中中班孩子对彩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但对彩虹形成的原因,以及彩红颜色排列的顺序却不为所知。针对这一点,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好模仿,好探究、部分孩子课堂专注力相对较差。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班级总人数30人,2017年上半年出生幼儿18人占比60%,下半年出生幼儿12人占比40%,下半年出生的幼儿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课堂专注力等方面,较于上半年出生的幼儿都有一定的差距。结合幼儿学习的特点,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导入过程中我采用图片和视频导入的方法,能很好地调动幼儿上课时的注意力,为接下来活动不断的深入奠定基础。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本次活动我将采用演示法、提问法来开展我的教学内容,幼儿通过观察法、实践操作法来进行学习,通过演示课件、提问不但能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幼儿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还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既能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我将从三部分开展我的教学内容:导入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在导入部分我先出示一张彩虹图片引发幼儿的注意,接下来播放视频让幼儿了解彩虹形成的原因。例如我会这样做:“小朋友看图片上这是什么?那你们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下面就让我们看视频了解一下吧!”通过这样的导入,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注意力,为接下来活动的深入做好铺垫。

幼儿通过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在分组的过程当中,能力强的和弱的穿插为一组,能力强的负责动手操作,能力弱的负责观察,这样能很好的调动全体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幼儿通过实践操作,观察,自然就理解了光的折射是形成彩虹的原因,通过此环节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部分。

在结束部分,我会拍摄实验结果上传电脑请幼儿观察,通过观察发现彩红由七种颜色组成,并了解颜色排列的顺序,然后引导幼儿利用颜色卡或彩泥按颜色排列顺序进行贴画。例如我会这样做:小朋友刚才我拍摄下了你们实验的结果,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彩虹有几种颜色组成,这些颜色是怎样排列的?下面我们要按彩虹颜色排列的顺序进行贴画。接下来给幼儿提供画纸、颜色卡、彩泥,指导幼儿按颜色排列顺序进行贴画。通过此环节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部分。

通过应用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来开展《美丽的彩虹》课堂教学,不但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探索欲望,还能达到层层深入的目的,让幼儿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发现。同时也能将幼儿难于理解掌握的知识点通过视频方式的呈现便与幼儿理解掌握,真正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闫术华

第2篇:《中国传统色彩搭配在服饰上的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说课稿

[摘 要] 从说教学分析、说教学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教学效果四方面阐述《中国传统色彩搭配在服饰上的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

[关 键 词] 中国传统色彩搭配;信息化;教学设计

[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定教材《服装设计基础》第四章第四节——服装色彩依据。依据服装色彩情感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从服装色彩的情感出发,以中国传统色彩为切入点,首先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九大色系;再从建筑、绘画、工艺、宗教四个方面提取中国传统色彩,了解其搭配的依据并运用到服装色彩设计上。

(二)学情概况

本课授课对象为二年级服装班学生。

学生已学完一年素描,拥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已掌握色彩基本搭配原理,会简单的色彩搭配设计。

学生对中国传统色彩缺乏认识,缺乏对服装设计素材的搜集及应用,希望针对色彩的搭配依据,拓展学生对服装设计的设计灵感和思路。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特点,基于岗位要求及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从历史、色泽、出处等方面了解中国传统色彩;了解中国传统色彩特有的搭配方式。(2)技能目标:从四个方面认识传统色彩搭配方法和内涵,并选取一组运用到服装款式设计上。(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今后将中国元素运用到设计中。

(四)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中国传统色彩并应用在服饰设计上。

难点:中国传统色彩的搭配在服饰色彩中的体现。

二、教学策略

综合以上教学分析,我们借力先电在线网络教学平台明确学习任务;利用虚拟博物馆开拓眼界,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仿真动画模拟配色实践效果;最后实训演练掌握职业技能,驱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为学生提供适合其专业发展的教学方案。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

课前调研。课前,学生登录先电在线网络教学平台领取任务:阅读颜色,完成平台作业,教师查看作业,总结问题,带入课堂。

(二)课中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首先,教师将课前调研总结的“学生对中国传统色彩的认识方法只注重色彩色相,没有从文化背景、历史出处、产生材料这些方面认识中国传統色彩”这一问题带入课堂,讲解学生作业。学生反思作业答案。再由此引出学习中国传统色彩的认识方法,让学生带着正确的色彩认识方法进入虚拟博物馆自主学习中国传统色彩九大色系。了解它们的历史背景,文化出处等方面。

通过虚拟博物馆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学习的九大色系通过仿真软件尝试将中国传统色彩搭配并应用到款式设计图上,说出色彩搭配的设计想法,完成学案一。

2.理论讲解,分组讨论。发现学案一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只认识传统色彩,没有掌握传统色彩搭配的规律。教师以“故宫”建筑为例,进行色彩搭配方法的理论教学,结合《故宫100》纪录片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

教师举例讲解后,请学生抽签分别从建筑、绘画、工艺、宗教四方面小组讨论传统色彩的搭配规律和原因。

讨论产生问题:学生通过前面课程学习能解答出色相搭配规律,但中国传统色彩搭配不仅有色相搭配方法还有一定的历

史文化原因。

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进入虚拟博物馆四大主题场馆深入学习。

3.自主探究,巩固创新。任务一:在虚拟博物馆四类主题场馆学习传统色彩搭配原理,了解不同类别中色彩搭配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含义和文化背景,例如,工艺类学生了解东汉时期漆器都以红色为主色调点缀黑色,是受到了儒家思想中“礼”的阶级统治思想决定的,在中国传统色彩的五色学中红色排位最高。学生从这种自主学习中找出自己需要的色彩搭配方案。任务二:通过先电在线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传统色彩提取色块软件,找到搭配方案中出现的具体色卡。再利用先电在线网络教学平台资料库找到对应颜色和所需的服装款式图仿真模拟训练,学生可快速直观地感受作品中配色是否恰当,对色块的区域分布可多做尝试,达到最佳的搭配效果。

4.作品创作,引导激励。学生将仿真软件中搭配好的服装色彩款式图手绘出来,将作品上传至平台进行展示,讲解设计思路,完成学案二。

教师分组点评。分析学案二中的设计思路时,要紧扣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奖励优秀的小组可将设计好的款式图发送到学校合作企业,寻求企业意见,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真正了解服装设计要从企业出发,立足于市场。

5.课堂小结,提纲挈领。只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更贴合实际地运用到设计中。让学生通过虚拟博物馆真正认识了解中国传统色彩,从四大主题总结具有中国民族历史特色的传统色彩搭配方法,结合仿真软件设计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服装。

(三)课后

学生通过先电在线网络教学平台、网络等手段了解传统民族特色色彩,通过课堂学习色彩搭配方法,用仿真软件尝试各种服装色彩搭配。再次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对其他民族色彩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设计素材储备量。

四、教学效果

本课紧扣当今中国社会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对中国传统色彩的历史意义、内涵进行认识和了解,利用虚拟博物馆、先电在线网络教学平台、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色彩在服饰上应用的效果,充实设计元素理念。对中华民族深层的艺术底蕴,需要学生由培养兴趣到深入学习,最后钻研尝试在自己的服装设计中,通过本次课程给学生一个接近我国传统艺术的机会,为以后学生在

设计中运用各民族特色元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坤亮.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综述[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1):64.

[2]王小峰.信息化教学实践与思考[J].山西电教,2017(4).

作者:沈燕

第3篇:基于MOOC和微课的《皮下注射法》信息化教学说课稿设计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摘要:为促进我院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信息化教学,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策略、教学过程、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总结基于MOOC和微课的《皮下注射法》说课稿设计,总结我院MOOC课程的经验,寻找不足和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慕课;信息化教学;说课

借助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建设和研究成为国内外在线教育的热点。Coursera、Udacity、edX等MOOC平臺迅速兴起,国内外顶尖大学纷纷推出自己的MOOC课程。MOOC以其优质教学资源,带来了数字信息时代新型的革命性教育范式,受到了高等教育改革者的关注。2012年以后,在国内兴起了一种以网络视频短课形式为主的授课模式—微课。它以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的要求,以10-20分钟的视频为主要载体,通过记录教师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及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1]。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或者在讲课之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同学科教师)或其他听众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2]。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如何借力MOOC创新教学模式是亟需回答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基于MOOC和微课试设计了《皮下注射法》的说课稿,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材分析

《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为连接医学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的桥梁课程。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的原则,我们选用的是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基础护理技术》,由邱志军、彭光主编。该教材突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特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強化人文于一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护士资格考试要求,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持续性,由4个项目22个模块组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临床常用的45项基础护理技术和相关的基本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服务对象现有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提出护理诊断,实施护理措施,解决健康问题,为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皮下注射法》是《基础护理技术》项目一(一般患者的护理)中模块2-3的内容,属于注射法中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护理实践奠定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3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已学习了生理学、病理学、健康评估、护理药物应用等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具有浓厚的课程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生活在网络时代,崇尚个性化学习模式,故对MOOC和微课是积极接受的。

课程教学资源有:有理实一体化教室,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突出重点知识、操作要点,以达到辅助教学,方便自学,使学习变得快捷高效,在超星泛雅平台上(网址:http://mooc1.chaoxing.com/course/81858371.html)有《基础护理技术》MOOC课程资源(教案、习题、案例、视频、图片)。学生在课前、课余可以利用手机、ipad或电脑进行反复学习。

三、目标策略

(一)学习目标

1.能力目标

能够按护理程序的方法为患者进行皮下注射。

2.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知识目标

了解皮下注射患者评估要点。

掌握皮下注射的操作要点。

(二)重点及难点

皮下注射操作流程。

(三)学习策略

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扮演法,“小老师”教学法。

充分利用微信平台、世界大学城、MOOC课程和QQ群进行学习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任务引领,自学新知

老师通过微信平台、QQ学习交流群布置自学任务。

1.课前任务

(1)在线讨论病例,分组准备角色扮演.

(2)分组制作ppt,准备“小老师”任务。

2.学生借助“超星泛雅”平台自主学习

3.老师查看学生学习轨迹

(二)课中:任务分解,内化新知

1.病例导入(5分钟)

患者,4床,王真,女,45岁,Ⅱ型糖尿病,临时医嘱:胰岛素8U IH 餐前半小时。请执行医嘱。

2.任务分解

任务一:情景演示完成注射操作前评估(15分钟)

任务二:完成注射前准备(10分钟)

任务三:分组练习皮下注射操作(50分钟)

3.完成任务

任务一 情景扮演完成注射前患者评估(15分钟)

学生角色扮演评估患者、环境、用物及护士。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沟通能力。

任务二:完成操作前准备(10分钟)

(1)注射盘内放置:皮肤消毒液,消毒镊子,砂轮,棉签,弯盘,开瓶器。

(2)注射器和针头。

(3)药物。

任务三:分组完成皮下注射操作(50分钟)

(1)“小教师”教学法:每组选出1名接受能力强、责任心较强的学生作为小教师,负责监督、指导学生练习。先学生分组展示PPT,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表达能力。

(2)观看电教:皮下注射法。

(3)完成填表游戏:巩固重点知识。(见下表)

4.互拍操作视频

分组练习皮下注射,手机互拍操作视频。

提高练习效率,也有利于课后观看进行反思。

5.总结:观看完整视频

为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

(三)课后:任务拓展,巩固新知

1.完成网上练习题

2.进行医院床旁见习

五、效果评价

学生学习成绩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用以评价学习效果。

1.课堂参与度及表现(30%)

2.网上练习题完成情况(30%)

3.皮下注射操作考试成绩(40%)

MOOC授课微视频由集体反复打磨,语言知识讲解比单个教师课堂讲授的输入质量更高,学生可选择性地反复观看,适应个性化学习。因此,课程内容层面,MOOC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输入的效果。说课,是我国教学改革涌现出来的一种进行教学研究的有效形式,特别是卫生职业教育类学校,采用说课的方法,能有效地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3]。近年来,我校以开展教师“说课”的形式来充实备课环节,进行教探讨,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4]。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开展基于MOOC和微课的说课,值得在基础护理技术及其他护理专业课中推广应用,可大力提高信息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58-64.

[3]朱前进.说课——医学临床课老师必备的基本技能[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2):76-78.

[4]廖桂香,赖优良,朱佳.家庭评估说课稿的设计[J].中华护理教育.2010,7(6):281-282.

作者:王海荣 廖桂香 廖亚辉

第4篇:板块教学(评课稿)

板块教学,结构紧凑,课堂高效

——点评吕老师的课《杨修之死》

大家下午好!现在我用项目性评价来对吕利老师的这节课做点评。我认为吕老师这节课达到了六个指标:向度、强化次数、流程、梯度、要素组合、主体互动。

1、向度。本节课吕老师抓住两个关键要素“杨修”“曹操”成功建立了四个平台:读课文、走进文本、对话文本、跳出文本。每个平台都达到了多个向度,其中在“文本对话”这个平台中学生的小练笔向度达到了8个之多。主动权是通过多向度来实现的,所以,本节课中吕老师把主动权交了出去。

2、强化次数。对向度是加大强化次数攀升的最主要的形式。这节课知识性目标就是文中的7件典型事例。吕老师通过各种形式对其进行强化:读课文、拟标题、小组交互、团队交互、练笔、走进文本、对话文本、跳出文本等。强化次数达10次之多,完全符合9~13次的项目标准。

3、流程。吕老师的这节课采用平台互动方式,其中四个平台的设置属倒置性平台,也就是探究汇集式,从读文本、对话文本到跳出文本,整个流程下来,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一般。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了一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4、梯度。吕老师的课堂设计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文道统一。在学习文章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有学会了辨证地看待人物形象,达成了隐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四个平台设计由外向内研读文本,拟小标题又由内向外跳出文本,解读曹操及作业设计,在学生输入有输出的过程中完成本节课目标。

5、要素转换组合和主体互动。本节课充分体现听、看、说、想、做、动静转换七个要素。特别是“小练笔”环节中完成动静转换大动一次。在整堂课上,我们看到的是教师讲得少了,学生说的多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平台互动。气泡图的展示,小组、团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师生互动。

综上所述,吕利老师的这节平台互动课是成功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几点不足:平台建立要筛选关键词,流程性检测要加强。比如在对话文本中学生展示完后可以整理到卡上,张贴,课后再浏览几个人的卡。

以上点评属一家之言,如有不当,敬请指正。

第5篇:作文教学评课稿

评课稿简单的说就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建议,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作文教学评课稿,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作文教学评课稿

《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写,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探索、读中拓展,丰富语言积累,从而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老师能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贴近孩子生活的情境中。例如她在上课时,一开课,让学生说灰太狼红太狼的特点,学生因为感兴趣发言特别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在介绍自己的时候,用一些好词好句,老师能及时适当加以点拨,让学生注意积累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而且老师语言朴素,自然得体,学生接受很快,这是一堂值得学习的写作课。

老师在课前准备了自己的下水文,让学生有型可参,学生克服了作文畏

难情绪。并且老师在课前收集了一些好词好句为学生写作前作好铺垫。

中心句加具体事例,开头结尾的方法。

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老师提供了句式,规范了语言。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断训练为重点。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的表现形式。段,在结构方式上有一定的组合规律,包括并列、总分、因果等。句,这一教学环节无不渗透着教师指导学生片断组合以及谋篇布局的良苦用心。

教师成功地引进口语交际。这堂课先口语交际,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说和写相互配合、渗透。口语交际有效地提升了习作质量。我们知道,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列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的需要。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林老师的这节课无不体现着“从说到写”的这一科学规律。

在这堂自由写话课上,教师始终注意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评价,而且评价方式多元,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师生互评。在评点中,再次让学生揣摩写法,感悟本次习作的要领,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在课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教师的真诚倾听,听到的多是教师的热情鼓励。教师的尊重促使学生拓展思路,开拓想象,真正还学生“真本性”。林老师在每次学生交流之前,总不忘交代学生认真听,想想“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更精彩?”我们可以看到,课中,学生始终在专心地聆听同学的说话,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发言。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提高。

篇二:作文教学评课稿

在平时的听课学习中,鲜少有关于作文教学的案例。所以这次傅主任《假如我会变》的课堂教学,我怀揣着一份新奇走进了三年级的课堂。

首先打动我的是上课老师对学生的尊重。每次听傅老师的课,他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是对等关系。虽是三年级的孩子,他们仍能强烈的感受并表达出自己的主张,所以人人都有想说的机会。学生对所说的话题兴趣盎然,“我要变成麒麟……”

“我要变成云雀……”这一个个动人的想法背后都有非常惊人的理由。

老师穿插其间,进行适时地点评与夸奖,有不准确也得到了及时地纠正和修改。课的始终,傅老师始终对孩子的表达给予由衷的肯定,因为对三年级孩子来说,你的认可是他以后发展的动力,是他对写作产生兴趣的基础。我相信积极向上的语言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写出更精彩的作品来。

待孩子们写完后,傅老师让他们拿着自己的作文读给其他同学听,集体评点。学生的上台是对她自己的一种认可,大家对她的肯定性评价,是对她的一种鼓励,整个展示过程,孩子们始终是处于愉悦状态的,这是对刚刚作文处于起步阶段的孩子写作信心的一种建立。当然一节40分钟的作文课,展示的学生有限,我们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我想这种遗憾也影响到了对于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引上。因为时间的关系,原本结合习作进行方法点评的教学很难铺陈开来。当然如果是常规的两节课的时间会更加充分。

这节课,对于处于作文教学迷惘中的我非常的宝贵。

篇三:作文教学评课稿

听了几节优秀老师上的作文课。低年级孩子学写作文是一个慢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孩子们刚开始学潜词造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老师系统地,有效地引导,激发写作的兴趣,才能使写话水平慢慢提高。我感觉作为教师,要给孩子一个提高的过程,进步的空间,不能急于求成。

这次听的作文课,感受最深的是,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根据范文拓展迁移,并及时评价。每个人都爱听好话,学生也不例外。无论基础好坏,都有他的优点,对于孩子说出的好词好句,我们引导学生们充分发现优点,做良性激发引导工作,互相评论学习,激发学生对现有成绩的肯定,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有时候孩子并不能写出完整的优秀的文章,但个别地方哪怕是一个词优化的,要用淘金法,重鼓励,让孩子互相夸奖一番,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再注意发现作文中有哲理有创新的地方,给予表扬,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不妄自菲薄。这样长期以来,学生会放大自己的优点,产生写作的信心,爱上写作。作文能力的提高应在形式多样的训练中完成。作文训练要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展示舞台,作到一读,二写,三评。读是阅读范文,以为楷模,以资借鉴。写既是训练。评是训练的结果进行评改,评价,总结。

上课的教师没有向学生讲述许多作文的理论、技法,因为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有压力,失去对作文的兴趣。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以自己的实际写作过程引导学生动笔,让学生明白作文可以从小事说起,从身边说起。至于作文是什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这些都需学生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去理解、体会。

在课堂上,我还发现了一个细节。教师让孩子说自己的体会。孩子用了当下流行的词汇说了一句话。虽然不是很通顺恰当,孩子们也哄堂大笑,但老师揪住了这句话里的好词,大力赞扬了一番,并引导其他孩子评论和修改,把这个句子改得完美起来。作文课上得轻松愉快,孩子们说得兴趣昂然。这样的课堂下教出来的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写作文呢?

篇四:作文教学评课稿

上午,韩老师的本色作文导写课,洋溢着人文气息的新理念,深深地涤荡我的心怀。她那精巧的教学流程,充满青春活力的课堂,富有人情味的评价……让我深深地震撼。我品味着,思索着,努力使自己也成为一棵会思考的芦苇。

下面,我就韩老师的课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可是,城市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及各种特长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针对这些情况,韩老师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作文题材。把写作内容生活化,具体化。精心设计了一次特殊的默写——默写一同听课的同学的名字,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学生皆情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万物皆活”。

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这次作文前导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韩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指点。这次自由写作的重、难点是“怎么样才能抓住场景特点”,整节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教学过程的着力点放在了这一重、难的突破上,在韩老师不着痕迹的亲切引领下,学生对自己刚开始默写时的心理,默写中遇到的困难,身边同学的表现,以及老师欣赏同学作品时的神情等,由点到面,娓娓道来,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气氛融洽,学生轻轻松松地收获了习作素材和习作方法,课堂效果好。。

这次作文导写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还得益于教师成功地引进口语交际。韩老师这堂课先口语交际,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说和写相互配合、渗透。口语交际有效地提升了习作质量。我们知道,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列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的需要。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

总之,韩老师的课处处以人为本,充满生命活力,令苦思有效作文教学而未得的我豁然开朗,是一堂难得的好课,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第6篇:生字教学评课稿

一(7)班语文下册《识字四》的评课稿

今天江老师为我们展示《识字4》的精彩演绎,,江老师的这堂课,学生始终处于愉悦的状态,不知不觉地就认识了这么多字,这就是我们所期望能够在识字课堂中达到的效果。识字的有效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件导入。

出示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同时让孩子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认识哪些小动物,你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可爱的画面,生动的语言激起了孩子们认识新朋友的欲望,同时也激起了孩子学习新课的兴趣,这是老师的精心设计,老师的智慧点燃了学生的智慧。

二、运用看图识字,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识字。

古语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育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江老师在这堂课里,能很好的运用多媒体图片帮助学生进行识字。

三、识字教学恰当运用多种方式。

《识字四》中要求会认有十四个,根据要认的字的特点,把它分成两个板块来学习。

江老师在教学“蜻、蜓、蚯、蚓、蝌、蚪”等几个动物的名字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字,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这时,把这些字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特点。

四、从文本出发,回归文本。“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是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方法。江老师从课文出发,将词语单独提出学习,并且最终还是回归文本。通过“自由读—赛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兴趣昂然地投入“识字”这一活动中,在这个识字活动中,学生们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李老师声情并茂,语言轻切,姿体语言丰富,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的语言也比较丰富,并且有多种形式的表扬与鼓励。教师评价语对学生的积极性起着很大的作用,也对学生 的回答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总体来说,这堂课还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也有一些小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如: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达不完整,老师没有强调;学生把“yin”说成后鼻音,老师没有及时更正;“yun”是整体认读音节,但学生进行了拼读,老师没有及时更正。这些可能都是老师的大意,但是,作为小学语文的基础教学,是不能出现这样的错误的。

一(1)班语文下册《识字三》评课稿

今天上午,我很荣幸听了李丽芳老师的一堂识字课,感觉非常好。“识字3”这一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识字,对子的内容与大自然有关,语言精练,读起来琅琅上口。这节课,李老师根据贴近学生生活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愉快积极的学习状态里,在读中学习,不知不觉认识了许多生字,下面我就说说自己对这节课的听后感。

首先李老师以和同学们进行对对子的游戏导入新课,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摸得找的东西。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一步步认识字音,再在情境中接触字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所见,运用他们已熟知的语言材料,认识词语,这样的安排效果上达到了事半功倍。

最后,李老师在教学识字过程中非常重视识字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识记,如通过象形字“雨”、“树”的演变过程,让

学生发现“霜、雪、雾雨有关,“李、杨、桃、柳”则跟树木有关,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还准备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包装盒让学生识字,巩固所学。

总之,低年级识字量多,难度大,如果教师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点燃学生识字的“火焰”,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和汉字交朋友,常见面,枯燥的识字也变得津津有味了。李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识字教学的新理念,为我们的识字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 评课人:赵梅芳

20

12、

3、14篇二:趣味教学,快乐识字(评课稿) 趣味教学,快乐识字

桂芝小学 徐鑫

本次教研活动中,聆听了一年级的唐老师和沈老师的识字课,同样的课题不同的上法,上出了不同的精彩。沈老师教学手段多样,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识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 1.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沈老师在教学生读好六个生字“请、情、清、晴、蜻、睛”后,出示三组句子,创设了小动物们出来游玩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填词,并说出填词的理由,在此基础上还让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说话训练,孩子们兴趣非常高,精彩的发言打动着我们每一个听课老师的心。 2.积极组织生动有趣的教学游戏。沈老师在教学生情境中识字后,做了一个游戏:老师做动作,学生说出动作所表示的字。这个游戏虽然简单,但孩子们觉得生动有趣,乐此不疲。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愿意接受的。” 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生字。

沈老师的识字课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典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是我们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篇三:评课:精彩的识字教学201311 精彩的识字教学

胡晓聪

识字是低段教学的重要环节。字构成了词语,词语构成了一句句话,一篇篇文章。可见,识字教学在以发展学生语言为根本任务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有幸听取了一节精彩的识字教学课《日月明》,执教老师为年轻的项海曼老师。

项海曼老师自身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大方,对学生和蔼可亲,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里学得积极主动。而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简单,设计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识字教学,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一、运用方法教识字。项海曼老师非常注重识字的教学,引导学生读词语、用词语,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词语通过加一加的方法学习会意字。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会意字识字是教学的难点。因此,项海曼老师就运用的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模糊理解。如找找会意字,连一连图和字,猜一猜会意字,演一演会意字,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什么叫“会意字”,。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丰富了识字教学的途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重视了词语的积累运用。阅读教学中把学过的词语让学生在语言训练中反复运用,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多读多记,多用词语说话,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从而达到词语的积累运用。项海曼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她把本课中出现的词语反复出现,让学生读、记、说。

听课后,我想,识字教学在低年级得到比较好的重视,但是到了中年级,随着阅读教学任务的加重,许多语文教师就将识字教学放在了比较次要的地位,甚至有时不能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或一个环节,而是让学生自学,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力度,语感培养显得空洞。语文教学将会造成基础不扎实的结果,需要引起中高段语文老师的重视。

当然,作为一堂低年级的语文课,我希望这堂课里应该有写字指导的环节,这跟主题教学没关系,但是,一堂课要遵循一堂课的基本构造。没有的识字教学,感觉总有点美中不足。另外,对于入学两个月不到的孩子,应该是刚刚学完拼音教学吧,那么,拼音的有效复习是不是也是同样重要呢?

片段再设计:(增加)

1、拼音的复习,特别是前后鼻音,整体认读音节

2、小结后的写字指导环节。篇四:欢庆评课稿 《欢庆》评课稿

宁阳县光亮小学 苏倩倩

本周一我校开展教研活动,张彩霞老师给我们上了二年级《欢庆》一课。

这是一节非常精彩,令人回味无穷的课。整节课环节清晰、结构严谨。歌曲导入——生字教学——课文朗读——拓展延伸,各环节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课上始终围绕“读”这一主线,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欣赏、读中积累。我谈几点浅见: 1.正确认读生字,会写“旗”“祖”两个生字。我觉得这一部分适时渗透识字方法,交流一下有几种方法,例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或生活识字,多找几个学生说说。处理的仓促。写字方法没渗透。 2.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国庆欢乐、喜庆的气氛。教师设计这一堂课的基本环节是:由歌曲导入,发挥了个性特长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这种方式很好。读贯穿全文,但读的形式少,可安排了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读、范读、齐读、诵读、自由读、想象读、赛读、配乐读等,力求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反复接触诗歌语言,感受语言的优美,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从读的效果上看,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基础上,对诗歌优美的语言还是有了一定感受,特别是在指导想象朗读时,孩子们想象得那样美,读得那样投入,在这样的反复诵读中,诗歌优美的语言就会内化为孩子们自身的积累。

4、感情基调把握的准,能体现出层次,先初读感悟,再带着爱读,最后带着崇敬读。还有老师能渗透解释词语的方法,理解“欢庆”一词,先解释两个字,再把两个字的意思合起来,这样每堂课都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解释能力就会提高。

5、张老师也下了很大功夫,收集了配合课文内容的插图,对诗歌的理解也很有帮助,这一环节处理很好。但如果有多媒体辅助教学会更好。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他们的见识较短,对于欢庆国庆节的方式也不了解。如果光靠儿歌和插图的介绍,学生很难感受到祖国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以及那种喜悦之情。为突破这个难点,如果巧用多媒体教学,学生通过欣赏图文并茂的课文朗读、观看生动的开国大典盛况等,直观体会儿歌的情感,对祖国产生强烈的热爱之情,享受礼花四射的喜悦。就能把学生的那种热情调动起来。

6、拓展延伸一环节让学生制作生日贺卡课上可进行,让学生动手用美丽的色彩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爱,不要仅限于说上。然后开一个作品展览会。低年级的学生肯定喜欢。

总之,整堂课,教师着力体现一个读字,读准确、读流畅、读出体验、读出感情。让读贯穿了课堂始终,让情贯穿了课堂始终。在读诗中读祖国,在读诗中实现语言的提升。篇五:《识字三》评课稿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评课稿

一年级教师:鲁琼芳

这是一堂成功、高效的语文课。在教学中,谭老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孩子们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三》,课文是以对子歌的形式展现了大自然春天的美景,整堂课在谭老师有效组织下,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我有幸听了这堂课,现谈谈看法:

1、教学结构严谨,教学秩序有条无紊,时间的把握刚刚合适。特别是谭老师的语言清新、亲切,就如和煦的春风,温暖全场。许多老师也说了心里话,真想当谭老师的学生,我也深有同感。板书漂亮,通过叶子上的生字词的摆放,就像一朵美丽的花儿,清新、爽目。

2、教学效果好,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谭老师这堂课只需从孩子们识字的效果和紧张而和谐的课堂氛围便可感知。

接下来我重点说说谭老师这堂课的亮点: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谭老师整节课有效运用了课件,直观形象的展现了大自然美丽的风光,特别是学生难以分辨的“霜”“雾”“朝霞”“夕阳”,孩子们一看课件便能理解,不需教师用太多的语言,这就是“无声胜有声”。读也贯穿着整个课堂,读的方式多样化,让学生在品读、赛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交给了孩子识字的方法

我们一年级下册识字量大,我会认得字有550个,我会写的字有250个。这些识字任务是我们一年级语文老师课前课后谈论的焦点,真的让我们愁眉紧锁,今天听得谭老师教学生识字的方法,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还由此想到了许多。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 认得快,忘得快。”。她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有课件直观的认记生字词,有结合学生生活环境来认记,比如:认识“杨、李”两个生字时,教师先介绍它们也可充当

姓氏,让学生从我们班里或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当中找出姓杨或李的人,很明显学生的反映自然很活跃,整个课堂氛围就会变得很轻松、愉快,学生也自然而然的记住了这两个生字,还有体用了形近字识字的方法,谭老师还将“雾、霜、霞”带有“雨”字头字一块让孩子们观察,还利用了“减一减”的方法加深记忆。谭老师娓娓道来的话语就像涓涓细流流入了孩子们干涸的心田。这体现了谭老师的教学理念,不仅是让孩子们学会,更是让孩子们会学。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究,相信在以后的识字中,孩子们会想出更多的办法。

3、教书的宗旨是育人,谭老师做到了。

在欣赏“山清水秀”的画面时,谭老师引导孩子们保护环境,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相信她的孩子们从老师的身上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要和善待人,就像谭老师对他们一样,这是人格魅力的力量。

说到不足,谭老师这堂课已经比较完美,我想提两点来共同探讨一下:

1、识字方法可多样化

由谭老师课堂上体现的比较识字法,我想到了可以编编顺口溜、猜字谜等方法识字,如“碧”王子和白雪公主同坐在石头上;“朝”十月十日等,也许无准备可能难以想到更多的好方法,我们可以利用预习时间,调动孩子家人的智慧,当然也得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2、课堂纪律可采用比赛的激励方法。 谭老师上堂公开课对课堂纪律这块儿做得很好,本来整堂课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但孩子始终是孩子,自制能力差,这就会让极少数不自觉的孩子不能跟上老师的步伐。

总之,谭老师这堂课实用、高效。我们要谢谢谭老师精心的准备与付出,更要感谢谭老师的传金送宝,我定会充分吸收,然后慢慢消化,最后实施在我那群孩子的身上。

第7篇:跳绳教学评课稿

2014年秋季学期《花样跳绳》评课稿

任贵云 教学目标是通过“玩”跳绳,使学生能用跳绳进行多种练习,让学生学会不同的跳绳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使学生要求活动的心理得到满足。 教材的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这一基本理念,跳绳运动是老少皆宜的活动项目,张老师通过让学生“玩”跳绳,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对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这一理念有很大的帮助。本节课的设计同时又体现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运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小组协作能力”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并不去做示范、多讲解,而是让学生自由讨论、大胆创新,利用学生的智慧和表现欲望,提升课堂气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比较流畅。收心热身部分的队列练习用得好。我认为体育课堂应该坚持进行队列练习,这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队列动作、队列变换,而且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观念,烘托课堂严肃的氛围,重要的是还可以塑造学生的形体美。游戏钓鱼的采用,不仅让学生感到新奇,而且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活动了身体。花样跳绳教学环节,教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参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多一点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真正成为运动的主人。合作跑<共赴前程>也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跑得快?身高搭配、口令指挥、互助合作等等。游戏活动中,既强调了同伴间的交往与合作,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意识与价值。又能为学生提供个体发挥,促进个体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整理放松阶段运用理念放松法比较新颖,效果较好。

学生学习:本节课课堂气氛相当浓厚,学生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提高,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去,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认真思考,大胆创新,在教师引导下以多种方式参与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几点建议:

一是教材重难点要突出。这一点在教案上没有体现出来。如果说这种课没有重难点那是肯定不对的,任何一个教学内容都有重难点,哪怕是最简单的身体素质训练课。教学要根据重点内容来组织重点活动,而活动是围绕着内容来设计的,这是辩证存在。本人认为本节课重点可以放在学生练习不同的跳绳练习方式,难点是跳绳时全身的协调控制。

二是课堂教学安全因素。我们虽然不能说现在体育课没有安全事故就是好课,但我们都可以这样认为:出了安全事故的体育课不能算作是好课。虽然体育课安全事故避免不了,但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比如课上游戏钓鱼,有个别学生一时开心失控就会将“钓竿”提高,而不是在学生脚下,那样容易伤到作为“鱼”的学生的胸部或脸部。还有,共赴前程练习中就出现了学生倒下的现象。幸亏人不多,速度不快,否则也有可能酿成伤害事故。所以,我们上课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部分教材要运用保护与帮助,练习前就要告知学生如何练习才是最安全的,那些动作时绝对不能做的。总之,要考虑周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可以利用“名人效应”,比如寻找一段视频,内容是某位运动员在练习跳绳,比如泰森等拳击运动员的,学生看到他们那娴熟的技术,那优美的身姿,可以说那兴趣就会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将影音系统引用到体育实践课教学中来也是个很好的教学手段。

四是区别对待。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体育活动时,学生表现出来的活动能力参差不齐,比如合作跑,有些同学根本就是跟不上大部队的节奏,所以也就出现了课堂上练习时摔跤的现象。所以,可以考虑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给予不同的奔跑距离,让他们先适应然后挑战,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篇二:小学跳绳说课稿一等奖

小学四年级《跳绳》说课稿

获市说课比赛一等奖

长安中心小学 谢华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享受体育,是体育教学的最高境界。师生一起在活动中体验到体育的快乐,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孩子搭建一个快乐的体育课堂,让他们享受到体育的乐趣,从而对体育产生兴趣,积极投身到体育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锻炼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得到全面的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

《跳绳》是自编的小学体育(水平二)四年级的教材。下面我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介绍。

一、说教学内容:

我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跳绳和利用跳绳开展各种游戏。跳绳不仅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还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由于它轻便、灵巧,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而我校学生人多,活动场地有限,跳绳是比较适合我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内容.四年级小学生,在生理发展方面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发育较晚,他们的骨胳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非常显著作用。同时,丰富有趣的跳绳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充满和谐友爱的游戏中,让学生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与同学合作的快乐。在心理发

展上,他们的团体意识正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完成各种不同难度的跳绳活动中,让学生在心理上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的能力,增强自信,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说教学理念:

在确定了教学内容这一基础上,我主要是根据以下两个教学理念来设计本课教学的:

理念一.改变了过去只重视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只关心学生的生理负荷,为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享受参与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条主线来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一句话就是:“淡化技术,享受体育。”

理念二.改变过去学生的被动执行任务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教师“教”的要求,为学生“学”的需要。

三、说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科学地确实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强调:“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本节课我制定了五个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相信我能行,告别我不行。

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用跳绳练习的方法,并了解跳绳

的特点、对身体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跳绳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发展。

4、心理健康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5、社会适应目标:树立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各种跳绳的技巧和各种跳绳游戏活动;

教学难点是:个人跳绳练习时,双臂的摆动动作和手腕的旋转动作;和多人跳绳练习时,两人摇绳的动作配合。

五、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围绕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体育活动课的特点,主要采用:“三自”教学法。即学生“自己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利用多媒体电脑为学生提供自己选择的练习内容,练习的方式、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在学生的自主练习活动中,老师遵循教学多样性的原则,充分发挥老师的辅导作用,采用示范法、讲解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搭建一个快乐的体育课堂,让学生享受跳绳所带来的乐趣。

六、说教学过程: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课前准备,架桥铺路;课程整合,达成目标;愉悦身心,期待体育

(一)课前准备,架桥铺路

1、场地器材:长跳绳若干条、短跳绳人手一条;

2、录音机一部、六台多媒体电脑。电脑里放置的内容包括:个人、双人、多人跳绳的摇绳技巧录像及解说;跳绳的各种花样跳法的演示;练习跳绳时应注意的事项、利用跳绳进行的一些趣味游戏以及跳绳活动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二)课程整合,达成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学校教学改革提出的课程整合的这一基本理念,我在体育教学中把音乐、舞蹈、美术、电脑等科目都有机的结合起来,优化教学手段,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1、情景创设、激发兴趣。我以轻松愉快的对话形式组织课堂常规,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展现我们活力的运动场,这节课同学们将和老师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跳绳活动,享受跳绳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接着,播放歌曲《跳绳》,让学生在歌曲声中分组进行“快快跳起”的游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课堂气氛活起来。然后在动感的《种太阳》的音乐下带领同学们手拿跳绳跟我一起完成自编操,自编操的内容依次为:振臂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充分热身,为后面的活动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

2、方法多样、循序渐进。由于跳绳的种类和方法很多,为了使教学更切合实际,根据我校开展的跳绳活动情况和学生掌握跳绳动作的实际水平。在安排课时,按照单人——双人——多人——集体、以及短绳——长绳、单绳——多绳等顺序练习跳绳的各种方法。使学生的练习由简单逐步到复杂,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向新的目标挑战。

首先:让学生进行友伴分组,练习以前掌握的各种跳绳方法。同时,在电脑中查找自己想了解的有关跳绳的资料。包括:个人、双人、多人跳绳的摇绳技巧录像及解说、跳绳的各种花样跳法的演示、练习跳绳时应注意的事项,比比谁的跳法多?谁的跳的次数多,练习后进行各组汇报展示,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了跳绳的方法,而且了解到了跳绳的相关知识。

接下来通过电脑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电脑中的跳绳《闯三关》,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游戏?教师讲解要求,然后进行友伴分组练习,比比哪一组学得快。哪一组顺利闯关时间短。在教学中,我参加各组的练习,适时示范和讲解,指导学生更好的掌握闯关的方法与技巧,这种平等的交流还加深了我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接着,我再组织一次各组《闯三关》的游戏比赛,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团结精神和合作能力。

3、激发想像,拓展延伸。游戏《闯三关》结束后,让学生友伴、兴趣分组,教师鼓励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自编游戏和跳法,比一比哪组想得快,哪组最新颖,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用跳绳做各种练习,如:用绳跳皮筋、投掷练习等,练习结束后,我再请各组同学展示他们创编的跳绳游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又尊重学生,充分篇三:跳绳说课稿

跳绳说课稿

教 材:

1、跳绳

2、各种跳法、游戏

课 题: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指导思想:本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实践能力为核心, 通过用跳绳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 氛中进行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教学理念:

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具体表现在: 1.淡化技术,强调健身。 2.加强了体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体育教学的实用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主动参与。

本课的作用

1.在教材中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跳绳的基本动作的基础上,提高难度,同时身体素质方面也得到了锻炼。另外,除了锻炼身体功能外,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判断,机敏,果敢等能力和心理品质,以及协作意识和能力等。而这些都是本教材中所提到并且要求的。在本节课中都能体现出来。另外,教材中也着重提

到,让体育与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在美妙或欢快的音乐声中提高兴趣,积极参与到本节课中。所以,这节课我适当的穿插了一些歌曲或音乐,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效果比较好。因此,也达到了本教材的目的。 2.在本学期的作用

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不适合做太剧

烈的运动。而跳绳是一项轻器械体操内容,运动不是很剧烈,所以很适合一年级的小学生。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对体育课也很陌生,不知道怎样利用体育课来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而跳绳这一运动可以促进脑神经和心肺功能的发展,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增强身体素质。学生在学会了以后,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在课余时间几个人一组不断的进行练习或比赛,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身体素质。也为本学期的测试做好了准备。

二、教材分析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由于设备简单,不

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

三、分析学生

1、一年级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他们的骨路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

2、团体意识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并通过言语或表情来表现自己情绪。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并大胆向同学 展示自己的动作。相信我能行,告别我不行。 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用跳绳练习的方法,并了解跳绳的特点、对身体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跳绳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发展。 4.心理健康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 5.社会适应目标:树立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

五、教学设计: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教育改革和学科整合课题,在体育教学中以音乐为背景、加入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活动中。

准备部分:首先,我以对话的形式进行课堂常规,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课兴趣。在《嘀哩哩》的歌曲中,进行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在动感的《动画片》音乐下跟老师一起完成自编操,充分热身,为上课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 基本部分:由于跳绳的种类和方法很多,为了使教学更切合实际,根据跳绳活动情况和学生掌握跳绳动作的实际水平。在安排课时,按照由单人——双人——多人——集体、以及短绳——长绳、单绳——多绳等顺序练习跳绳的各种方法。使同学的练习由简单逐步到复杂,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向新的目标挑战。然后让学生充分联想:用跳绳我们还可以做什么练习?并练习自己喜欢的内容。

1、让同学进行友伴分组,练习以前掌握的跳绳方法,了解到跳绳的相关知识。

2、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导出一种长绳的练习方法——《闯三关》。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进行分组练习,比比哪组学的快。然后,学生可以选择老师给出的跳绳方法练习,也可以自由创编练习,比一比哪组学的快?哪组的跳法最新颖?在教学中,我适当的参加各组的练习,加深了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并让同学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 3.为了使学生在练习中不觉得枯燥,乏味。我也特意准备了一个有趣的小游戏。游戏是以分组比赛的形式进行的。这样可以在比赛中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正在游戏中得到更好的锻炼。而且还可以通过游戏比赛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4.最后,让学生自己想象:用跳绳我们还能做什么练习,并自选一样比较喜欢的项目进行小组练习。

结束部分:以悠扬的钢琴曲《欢乐颂》作为放松音乐,美丽的大自然风光作背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用绳作放松操。达到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同时渗透美育,陶冶情操。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跳绳为主教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通过

动画的演示,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跳绳的多种跳法和相关知识。不但让学生掌握多种的跳绳方法,而且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跳法进行自由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让学生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一、分析学生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喜欢学习别人的运动技巧。自信心强,但有时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还存在着任性,娇气、依赖性强、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他们团体意识逐渐加深,除对个人的竞争有兴趣外,对团体竞争也发生浓厚兴趣。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的安排多样的跳法练习,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气氛,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让学生由学习,在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同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益于各层次学生得到提高。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成功感,给学生带来:学会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悦,获胜了的开心和自豪,正确引导学生,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

二、教材的选择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同时还可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少儿心肺功能和胃肠功能。

三、教学目标: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相信我能行,告别我不行。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用跳绳练习的方法,并了解跳绳的知识、对身体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跳绳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心理健康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社会适应目标: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

四、组织教法:

1、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我校的提出的教育改革和学科整合课题,我在体育教学中把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科目都加入到课堂。

2、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部分,我以英语对话的形式进行课堂常规,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课兴趣。准备部分先让学生进行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然后在动感的音乐下完成自编操,充分热身,为上课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而结束部分以悠扬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作为放松运动,陶冶情操、达到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目的。

3、由于跳绳的种类和方法很多,在安排课时,按照由单人——双人——多人——集体、以及短绳——长绳、单绳——多绳等顺序练习跳绳的各种方法。使同学的练习由简单逐步到复杂,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向新的目标挑战。然后让学生充分联想:用跳绳我们还可以做什么练习?并练习自己喜欢的内容。

4、将多媒体引入体育教学,通过动画的演示,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跳绳的多种跳法和相关知识(包括:跳绳特点、对少年儿童篇四:花样跳绳反思性说课稿

这节课是小学水平二(三年级)的体育课,执教教师:张野

内容是花样跳绳

这节课主要采用复习为副、新授课、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张野老师示范了几个花样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分组。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几节课的跳绳技巧,每位学生都非常投入地进行复习各种花样跳特别强调的是自主创编环节,假如:这节课采用前几次课的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自己练,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永远在教师的水平之下,学生得不到大空间的发展,这节课学生展示的花样跳绳就没有那么多了,因此我觉得应该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作到真正的“授之以渔”。在学生展示中,张野老师积极鼓励大部分学生,大胆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创新动作,并且鼓励学生,让学生参加展示活动,使学生作到:“相信我能行”;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组练习给了学生合作的场所,小组创新赛又刺激了合作的深度,任意组合搭配,增加了合作的可能性。在花样跳绳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脑――实践――小结,主动探究,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做各种跳绳的练习,不仅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善于动脑、敢于创新、大胆实践的优秀品质。花样跳绳让学生们领略到了体育的快乐,它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另一面,那就掌握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不服输得精神,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学习花样跳绳中,通过思考体验掌握花样跳绳的动作方法,通过练习提高

花样跳绳的动作技能。

我觉得在课堂上正确的引导是非常的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能仅仅体现在教案的设计上,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的把握教学机制,即时的调整课堂结构,以学生的主体性为课堂教学的契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 但这节课还有许多值得推敲和改进的地方,

1、在课的开始游戏部分,如果我能充分把学生手中的跳绳利用起来开展活动,也许在一开始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2、体育课中没能很好体现“花样跳”的形式体现和突出的地方,教师只是点到为止,所以正堂课看上去没有亮点。

3、在示范方法上,教师的有利镜面示范没能给学生情绪上的调动,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够用,但在方式方法上应更加强锻炼。如果在自主选择跳绳时,教师在评价和推广学生优秀表现的过程中,我给学生留的观察时间过短,造成一部分学生不能很清楚看到那些创造新颖花样跳绳的动作,从而使这一过程的练习显得有些仓促,使得学生的闪光点未能达到充分的展示。 通过张野老师的这节展示课,使我认识到了一节课中,教师的正确引导是非常的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能仅仅体现在教案的设计上,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的把握教学机制,即时的调整课堂结构,以学生的主体性为课堂教学的契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篇五:体育课评课稿

体育课评课稿 教学内容是花样跳绳以及游戏<共赴前程>。

教学目标是通过“玩”跳绳,使学生能用一根跳绳进行多种练习,让学生学会不同的跳绳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使学生要求活动的心理得到满足。

就教学内容来看,跳绳是体育中考考试项目之一,虽然教学大纲中没有跳绳的教学内容,但初中学生进行跳绳教学还是必要的,可以作为身体素质训练的主要练习手段之一。许多优秀运动员特别是对全身协调能力要求较高项目的运动员大都是跳绳高手。而且跳绳运动确实也是一项较好的锻炼身体的好项目。游戏《共赴前程》是模仿多人多足跑而设计的奔跑素质游戏,这个游戏要求配合协调,集体共进,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 教材的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这一基本理念,跳绳运动是老少皆宜的活动项目,任课教师通过让学生“玩”跳绳,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对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这一理念有很大的帮助。本节课的设计同时又体现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运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小组协作能力”的理念,

教师在课堂上并不去做示范、多讲解,而是让学生自由讨论、大胆创新,利用学生的智慧和表现欲望,提升课堂气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比较流畅。收心热身部分的队列练习用得好。我认为体育课堂应该坚持进行队列练习,这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队列动作、队列变换,而且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观念,烘托课堂严肃的氛围,重要的是还可以塑造学生的形体美。游戏钓鱼的采用,不仅让学生感到新奇,而且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活动了身体。花样跳绳教学环节,教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参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多一点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真正成为运动的主人。合作跑<共赴前程>也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跑得快?身高搭配、口令指挥、互助合作等等。游戏活动中,既强调了同伴间的交往与合作,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意识与价值。又能为学生提供个体发挥,促进个体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整理放松阶段运用理念放松法比较新颖,效果较好。

学生学习:本节课课堂气氛相当浓厚,学生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提高,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去,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认真思考,大胆创新,在教师引导下以多种方式参与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几点建议:

一是教材重难点要突出。这一点在教案上没有体现出来。如果说这种课没有重难点那是肯定不对的,任何一个教学内容都有重难点,哪怕是最简单的身体素质训练课。教学要根据重点内容来组织重点活动,而活动是围绕着内容来设计的,这是辩证存在。本人认为本节课重点可以放在学生练习不同的跳绳练习方式,难点是跳绳时全身的协调控制。 二是课堂教学安全因素。我们虽然不能说现在体育课没有安全事故就是好课,但我们都可以这样认为:出了安全事故的体育课不能算作是好课。虽然体育课安全事故避免不了,但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比如课上游戏钓鱼,有个别学生一时开心失控就会将“钓竿”提高,而不是在学生脚下,那样容易伤到作为“鱼”的学生的胸部或脸部。还有,共赴前程练习中就出现了学生倒下的现象。幸亏人不多,速度不快,否则也有可能酿成伤害事故。所以,我们上课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部分教材要运用保护与帮助,练习前就要告知学生如何练习才是最安全的,那些动作时绝对不能做的。总之,要考虑周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可以利用“名人效应”,

比如寻找一段视频,内容是某位运动员在练习跳绳,比如泰森等拳击运动员的,学生看到他们那娴熟的技术,那优美的身姿,可以说那兴趣就会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将影音系统引用到体育实践课教学中来也是个很好的教学手段。

四是区别对待。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体育活动时,学生表现出来的活动能力参差不齐,比如合作跑,有些同学根本就是跟不上大部队的节奏,所以也就出现了课堂上练习时摔跤的现象。所以,可以考虑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给予不同的奔跑距离,让他们先适应然后挑战,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以上是本人在学习了徐邦桃老师的《新课程理念下听评课知识体系的构建》课程后针对我校一节教研活动公开课而写的一份评课稿,不到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初中体育课评课稿

九里区庞庄中学 陈建新

一、 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得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即在学生练习的必要之处作出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点。课的开始部分,教师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引导学生想象,创造性地用各种方式来玩呼啦圈,通过各种方式的练习,以达到制定的教学目标;最后进行套呼啦圈发展学生的跑能力,使原本枯燥泛味的跑变成有趣味的运动项目。整个教学过程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教师以启发引导为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

二、 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体育教学中应遵循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为主线”的原则,本节课的设计集中体现了这一原则。课的开始部分,冯老师让学生玩呼啦圈的开场形式,使学生感到愉快、自然。接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创造性的用各种方式来玩报纸:用呼啦圈跳绳,放在手上转,钻呼啦圈,抛呼啦圈,滚呼啦圈,来发展学生的创作思维;然后做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来抢呼啦圈,发展学生积极争取的精神;接着让学生练习套圈,套中一个得一分,不管学生 用任何投掷方式,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整体精神。最后,进行小组个人的滚呼啦圈和15米放呼啦圈往返跑比赛,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极大限度的发展了学生的跑的能力。

最后结束部分,学生在大风车转、转、转的游戏来结束这节课。

第8篇:作文教学优质评课稿

听完课后大家需要写好评课稿,下面就由小编为你分享一些作文教学优质评课稿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作文教学优质评课稿1 《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写,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探索、读中拓展,丰富语言积累,从而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老师能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贴近孩子生活的情境中。例如她在上课时,一开课,让学生说灰太狼红太狼的特点,学生因为感兴趣发言特别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在介绍自己的时候,用一些好词好句,老师能及时适当加以点拨,让学生注意积累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而且老师语言朴素,自然得体,学生接受很快,这是一堂值得学习的写作课。

老师在课前准备了自己的下水文,让学生有型可参,学生克服了作文畏

难情绪。并且老师在课前收集了一些好词好句为学生写作前作好铺垫。

中心句加具体事例,开头结尾的方法。

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老师提供了句式,规范了语言。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断训练为重点。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的表现形式。段,在结构方式上有一定的组合规律,包括并列、总分、因果等。句,这一教学环节无不渗透着教师指导学生片断组合以及谋篇布局的良苦用心。

教师成功地引进口语交际。这堂课先口语交际,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说和写相互配合、渗透。口语交际有效地提升了习作质量。我们知道,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列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的需要。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林老师的这节课无不体现着“从说到写”的这一科学规律。

在这堂自由写话课上,教师始终注意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评价,而且评价方式多元,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师生互评。在评点中,再次让学生揣摩写法,感悟本次习作的要领,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在课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教师的真诚倾听,听到的多是教师的热情鼓励。教师的尊重促使学生拓展思路,开拓想象,真正还学生“真本性”。林老师在每次学生交流之前,总不忘交代学生认真听,想想“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更精彩?”我们可以看到,课中,学生始终在专心地聆听同学的说话,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发言。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提高。

作文教学优质评课稿2 听了付老师一节作文讲评课,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习作讲评课的做法。我们语文老师都知道,作文讲评课侧重于作文后的讲评,它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指出学生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旨在帮助学生习作水平的再提高。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引导学生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节习作讲评课,付老师始终都没有脱离指导和示范的作用,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教师在总结本次习作情况的时候,分成两类: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这样分类分析,也是对学生习作的肯定,明确不足之处。让学生了解整体习作情况。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

2.出示优秀习作名单,让这些学生大胆地进行自我介绍,这样环节的设计,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同时也激发了孩子浓厚的习作兴趣。3.在佳作回放这一环节,让习作者在朗读自己优秀习作之前,教师就明确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注意倾听他人说话的好习惯。

4.出示有问题习作,让学生进行修改,这个教学环节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习作讲评课。教师要求学生修改习作之前,先明确修改方法,起到了指导引路的作用,学生有了修改的方法显得不慌不忙。

5.讲评课要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和生生间互评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表达不同角度的思考和独创性的见解,习作中能够进行有效合作平等交流。这节课付老师采取的是小组合作分工的修改方法,这样的分工修改节省时间,每个修改环节更能落实到位。学生合作之后,集体指导修改习作,给学生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实实在在交给了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从修改过程看,学生很会修改,说明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已经在这个班级里形成了,这是一节充分体现出评价和修改味十足的习作讲评课。

再好的课堂总会有不完美的地方,主要体现在:

1.教师开始进入课堂的时候,有点慌乱,出示了一篇修改后的习作。教师说明,这是二次修改后的习作,让学生点评此篇文章的修改情况,紧接着就出示了名家赠言。比较突然,我认为第一个环节的出示,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修改的重要性,但是处理的不够到位,应该让学生对比地谈一下修改前后有什么不同,从而让学生明白习作修改的重要性,潜意识里明白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2.出示学生习作精彩段落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采取了包办的方法,出示一个段落学生朗读之后,教师就及时地总结这是个什么段,这个任务完全可以交给学生们,让他们去判断这段是过渡段、精彩开头段、精彩细节描写段、还是精彩结尾段?学生们会听的更认真。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注意倾听和动脑的好习惯。

总体来看,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习作讲评课。教师能联系学生作文的具体实际来评论。把学生作文中主要的共同性的问题和训练的重点呼应起来,挂起钩来。无论是采用品味优秀作文的方法,还是采用分析作文得失的方法,教师都把握住讲评的重点,把学生引导到讲评的重点上来。

第9篇:语文教学评课稿

《观潮》评课稿

双溪中学 吴丹

《观潮》一课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听了喻丽老师上的这篇课文,受益匪浅。特别是喻老师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策略,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下面谈几点自己肤浅的感受:

一、创设情境,体会观潮人的感受

首先喻老师在屏幕上出示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人们在大堤上等潮来的情景,提出“如果你就是观察人中的一员,想到就要见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会怎么做?观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到观潮人的急切、激动的心情。

二、读中感悟,感受大潮的气势

学生自由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出精彩来,并跟同桌说说自己喜欢读的理由。这就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如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教师要求学生反复读,并

分组读,一层一层,仿佛大潮就在身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也读的很好,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

三、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

学生通过感受到了大潮的气势,老师就问潮水真的像作者描写得那样吗?想不想亲眼看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放录像,展现大潮来时的雄壮的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气势的雄伟和壮观。最后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给录象配解说词,既锻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上一篇:文明创建工作情况简介下一篇:学校政教主任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