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政治取向等都具有深远影响,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是新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1:

培养卓越医生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正是根据党和国家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的,面对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培养“卓越医生”。

关键词 卓越医生 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

时代的发展,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其核心就是为医药卫生事业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卓越医生教育不仅是对医学生的培养的标准的提高,更是医学行业对人才的一种追求,今天的医学生就是明天的医生。医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已经迫在眉睫。

1 培养“卓越医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卓越医生的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卓越医生的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卓越医生的培养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通过自身的发展创新来更好地为培养卓越医生服务。因此,从卓越医生的培养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卓越医生”的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卓越医生”首要具备的素质,它是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卓越医生”形成正确思想行为,因此,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就要明确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所以,作为未来推进医学事业发展重要力量的“卓越医生”,必须培养其拥有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政治素质。

1.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卓越医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

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是“卓越医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素质,培养卓越的医学人才,其卓越性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有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指导下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只有不断提高“卓越医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他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会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1.3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卓越医学人才

“卓越医生”的“卓越”之处,不仅是他们专业知识的精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更高,更在于他们拥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的宽阔视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涵盖丰富的知识,能够提高“卓越医生”知识结构,开拓其视野,创新其思维方式,对“卓越医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仁爱之心、强烈责任感、人格健全、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卓越医生。”

2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2.1 埋头专业课的学习,对国家、社会关心不足

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它的学制长,教学内容较多,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又有许多的实验课、到医院见习到实习,学习负担是比较重的,因此,大多数学生把时间用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对社会,时事新闻不关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没有兴趣,造成课堂教学是学生人到心不到,只是应付老师的考勤而已。

2.2 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思政课教学的难度增加

医疗卫生服务大环境的不良影响,必然也会影响到校园这个小社会,尤其市场经济的重利性,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的追求必然产生影响,就业的压力,使得他们更多地注重个人专业课成绩的高低。再加上现行思政课教学教育理论与实际脱节,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对学生而言,学校的思政课教学只是一个成绩而已,甚至一些专业课教师也认为专业课更重要,因此,加深了思政课的教学难度。

2.3 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使医学生产生了心理落差

对于“90后”的医学生来说,选择医学的原因之一是医生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同时也有治病救人,为患者解除病痛的理想。但是现实是,他们对医疗卫生行业服务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医学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是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双付出。当“付出与收入”不一致时,会产生失落感,再加上自身服务意识不足,医患沟通不够,忽视病人生理、心理的感受,更加深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使医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对于当初理想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3 培养卓越医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教育者来说,既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又要围绕卓越医生的历史使命,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为宗旨,坚持从实际出发,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卓越医师培养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立德树人”上。

3.1 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时代性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改变着“卓越医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反映时代特征,与时俱进。“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做好卓越医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体现时代性。今天的医学生知识面广,但碎片化,思想活跃,却比较任性,喜欢接触的新事物多,比较时尚和前卫,遇到问题善于利用网络解决,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观念更具有时代性。面对的信息空前丰富而且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鼓励他们去思考问题、去分析问题、去探索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和着力点,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把五大发展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深刻体会新的时代应如何去学习、去思考、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引导“卓越医生”把学习思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3.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卓越医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为思想教育注入新的血液。首先:做好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互联网+”时代,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他们通过手机等快捷的方式接受信息,但互联网也有一些信息不符合事实内容,而这些年轻人涉世未深有时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利用热点问题,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到导向作用,避免接受大量的负面信息,影响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所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热点结合起来,通过典型事例,引导他们对一些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其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扣好医学生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之时,提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习总书记话就是八个字:勤学、修德、明辨、篤实。

3.3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种各样的思想影响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势在必行,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非常丰富,是卓越医生了解国家和社会,增强理论思维,获得人生启迪的重要方式。在“互联网+”时代,教学内容要不断凝炼,从问题意识入手,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热点、难点问题,构建贴近实际的教学体系,从形式上,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卓越医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性,有效完成理论课的知识性学习;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的发展实际结合到一起,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未来的职业行为。其次,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由于“卓越医生”的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应有所不同。“卓越医生”的培养采用“小班授课”,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既有传统灌输式,以理论教学为主,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重点内容;同时也利用“小班授课”的优势,积极与学生互动,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展开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4 思想政治教育要传递正能量

在当今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正能量”教育作为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精神,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3.4.1 “正能量”教育要倡导主流价值观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价值观不同,其未来的职业活动和态度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医学是一门特殊行业,医学生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其未来职业的态度,甚至影响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教育内容应当是光明的、积极的、健康的,激发医学生奋进的勇气,充分发挥正面教育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要及时、全面、准确、生动地向医学生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其转化为医学生的自觉行动。

3.4.2 “正能量”教育,要运用正面材料

今天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面临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导向,以运用正面材料为主,以医药界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减少负面信息对医学生的影响。引导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告知其什么观点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会做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促进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程度和水平。

今天的大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有思想,敢作为,但涉世未深,对一些问题缺乏正确的判断,因此,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郭玉琼.卓越医生培养视域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为例[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26-28.

[2]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3] 杨晓慧,任志锋.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时、度、效”[J].思想理论教育,2015(7):8-12.

作者:王少孚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2:

加强学生网络行为引导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摘要】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政治取向等都具有深远影响,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是新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网络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娱乐、交流、生活和价值观形成等方面,网络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衣、食、住、行、知识获取、交友沟通、消费交易的一个重要渠道,调查显示:登录网络社交工具成为大学生网络第一行为;网络搜索成为大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最佳途径;网络终端设备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

【关键词】网络育人 网络文化 网络舆情 网络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

一、培育校园网络文化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以校园教育与被教育者为建设主体、以主体参与为核心,是高校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相结合的数字化互动媒体。

(一)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是信息化发展浪潮中人才培养路径的必然选择,是新形势下高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要实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就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用优秀的人才队伍加强校园网络文化主阵地建设,用正确的网络道德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用优秀的数字化社区强化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用完善的制度保障实现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挑战。

校园网络文化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致使教育过程各个环节的影响方式的多样性、影响性质的多重性、影响因素的广泛性、不确定性增加;校园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地位;高校网络文化产品不多,特色欠缺,降低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因此,要使校园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更好发挥,就要正视校园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去占领校园网络文化阵地,通过改革与创新,改变挑战中的作用源或作用环境,强化校园网络文化品牌特色,丰富校园网络文化产品,完善管理方式与手段,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三)红色微博、微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日趋增强,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提升红色微博、微信育人实效性的现实途径,包括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大思政格局,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思政工作量考核;加强红色微博、微信文化研究与交流,进一步提升红色微博、微信的质量;把全面、专业、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功能全面的微博、微信群;加强红色微博、微信主体建设,增强红色微博、微信的吸引力;把握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结合点,增强红色微博、微信的互动能力。

(四)“红段子”作为新兴的文化现象,契合大学生在网络时代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成为可以充分利用的新资源。

从内容上看,“红段子”结合社会热点,对网络媒体上的主流文化进行“补位”,满足了大学生对健康文化的需求。从形式上看,“红段子”紧跟网络媒体的技术更新和发展,满足了大学生对新媒体的需求。

二、引领网络舆情舆论

互联网之所以对现实社会有强大影响力,不仅仅因为互联网能够显著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还因为互联网能够改变舆情、舆论的性质并促使舆情、舆论相互转化从而放大社会舆论。

(一)主动、积极、有效地引领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积极意义。

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一是要建设一只高效、精干、专业化的舆情信息员队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人才支撑;二是要建设舆论宣传工作新途径,充分发挥网络舆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三是要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宣传环境,确保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四是要创建高校舆情信息网,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抢占舆论宣传主动权、话语权;五是要创新高效舆情调研工作,努力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

(二)构建危机管理视阈下科学可行的高效网络舆情引导处理机制,是高校引导网络舆论的必要举措。

当前高校的网络舆情呈现出发展快、影响深、冲击力强等特点,高校网络舆情可直接引发危机事件并影响危机处置过程。具体来说,要建立网络舆情工作领导机制、队伍保障机制、教育引领机制、安全预警机制、干预引导机制、危机处置机制与工作反馈机制,多管齐下,共同作用,做好危机管理视阈下的网络舆情引导。

(三)对大学生加强网络舆论引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根源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认知。

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处理好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避免网络心理问题的产生。要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网络心理咨询,着力预防和矫正网络不良心理倾向和心理问题,引导学生自我调适,纠正不良的网络心理,重塑健康心态。也要成立网络心理咨询中心,传播心理知识,定期在线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将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方法上网共享。

(四)培育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自主批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是加强网络舆论引领的重要方面和现实需求。

如果大学生不具备对网络上各种信息的自主批判能力,就很容易被一些错误的思想所误导,使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偏离。培育批判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符号分析能力以及批判实践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批判能力,不仅能方便大学生在互动中审问、慎思、明辨、践行,而且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意识,使之成为更主动和更有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正确面对网络世界中的海量信息。

三、利用新兴网络载体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各种新兴网络载体也不断涌现,依托新兴网络载体,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无疑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一)微博、微信已经日益成为大学生的“信息圈”、“交流圈”和“舆论圈”,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积极作用。

主要表现为有利于营造寓教于乐的良好氛围,有利于维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纽带,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有利于促进教育双方的平等对话。互联网时代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推向沸点,要利用网络技术,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门户网站、班级网页,通过社会性软件可以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结合,从而构建起新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二)微博、微信视野下校园网络舆情难以监控,作为“盲区”,也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微博、微信的低门槛准入导致信息的多样性,信息的判断辨别更为复杂,易引发大学生的认知偏差微博、微信的“自媒体”特征导致思想引导难度加大,意识形态整合受限,给大学生心里养成带来一系列“副作用”。

(三)如何使微博、微信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从而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开展,是新时期推进网络育人的重要课题。

首先,正视微博、微信,梳理积极研究微博、微信传播功能的新理念,客观理性、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研究微博、微信。其次,要应对挑战,利用微博、微信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通过微博、微信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微博、微信实施大学生的“深度辅导”,借助微博、微信烹制大学生的“心灵鸡汤”,享受微博、微信提升大学生的“思维温度”。再次,要加强组织,强化微博运行的保障支撑体系,以有效支持借助微博、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四)从“微”处着眼,探索“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立足“微”博“微”信,不断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微”技“微”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网络素质;发挥“微”事“微”力,不断强化为大学生服务的功能;把握“微”时“微”刻,不断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善用“微”言“微”语,不断营造师生互动交流的氛围;体验“微”情“微”意,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

网络背景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切实加强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领导与管理,积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阵地。用“堵”的方法设置屏障,防止有害信息的侵入;用“疏”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微博、微信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的“评论”功能来组织学生针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利用微博、微信的“关注”功能来加强教育主客体的沟通,利用微博、微信的“转发”功能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渠道,注重微博、微信信息的疏堵结合,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参考文献:

[1] 冯刚:《关于做好高校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5年第5期。

[2] 张立彬:《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光明日报》2005年12月21日。

[3] 胡铭、黄青年:《网络舆情与高校辅导员工作应对》,《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5期。

[4] 陈永福、陈少平、魏金明:《高校危机管理视阈下的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机制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

[5] 杜坤林:《“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生成与干预机制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6期。

作者:俞淼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3: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实践方式

[摘           要]  随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话语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明确的任务和要求,通过解读话语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内涵,结合在中职生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实践的经验,从话语体系的生成、表达、传播和效应等方面,分别提出“根正苗红”“字正腔圆”“绘声绘色”和“共享反馈”等四种有效实践方式。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职生;实践

爱默生说:我们听别人讲,是为了自己也能够说。说是一种使用语言进行沟通的实践,也叫作言语,言语就是使用语言沟通的行为方式。言语离不开语境,语境是对会话双方的体察、会话内容的斟酌、会话情境的感悟等“主体间性模式”。由语言、言语和语境构成了“话语体系”。思想政治课教师处于“拔节孕穗的农耕一线”,应发展青年学生的话语体系和活动能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课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

一、了解话语

一般认为话语是一种兼具主体要素、工具媒介和实践目的的复合语言系统。随着鲍德里亚口中所述“拟像社会”的到来,话语可以在互联网媒介中借助图像、声音、视频等进行传输,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在听觉、视觉上给对方造成极大的冲击,因而话语的沟通效能也将极大增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主导,必须通过与思想政治学科话语的紧密结合,构建生成、表达、传播和效用的多维度立体整合体系。从话语生成上来看,任何话语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保证信息来源的正确可靠是端正话语的第一要义。从话语表达上看,要基于对所要表达的理论理解透彻的基础上,方能准确表达。从话语传播上看,时代赋予人们更加多元的表达方式,声音处理、图像处理等技术,让从前单纯的“说”变得可听、可视、可回放。从话语效应上看,新媒体的出现让话语场域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网络的裂变式传播速度也让话语传播实现群体性的瞬间共享和即时反馈。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意义

首先,学习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众所周知,一种理论要想充分占据主导地位、发挥意识形态功能,必须充分利用话语的作用,结合人们的生活经验,对其心理产生过滤,并通过心理反哺行为将理论充分内化,从而掌握话语权。

其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不断科学化发展。思想政治学科作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学科,不仅承载着社会风气转变、核心价值观缔造的社会责任,也奠定了思想政治课在“爱党爱国爱人民”层面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将破除理论与社会心理之间的障碍,提升科学理论的现实需求和社会功效,进而推进学科的发展。

最后,提升教育主体的话语创新能力。随着信息传播单向传输向多边交互式传输发展,“独白式”教育方式被打破,教育主体也由单纯的教师向由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体转变。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成为一名具备一定学科信息素养,关注青年学生的网络话语,愿意创新教学方式和途径,认同学生主体发展观的“大先生”。学生也将在平等互助、主动参与的过程中结成学习共同体,实现知识的建构、情感的满足、意志的锤炼和能力的提升。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实践

本人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时期,2018级设计类的学生完成了《哲学与人生》的微課小视频——战“疫”小课堂,被许多教师运用到网课授课过程中,成为用学生的视角、学生的话语普及防疫知识和提炼人生哲学的智慧火花。在指导的过程中,也感悟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必须要保证“根正苗红”“字正腔圆”“绘声绘色”和“共享反馈”。

(一)关注话语生成的“根正苗红”

造成青年学生“语言苍白”的最大因素就是储备不足。信息储备得越多,就越容易扩大参与面,信息储备成为行使话语权的资本。中职生主动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来自网络,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媒体为各类信息的自由传播提供了空间,但由于发布信息者自身的素质、意图、能力等差异,导致信息的良莠不齐,低俗者有之、违法者有之、偏颇者有之、以假乱真者有之,可想而知,从这些信息中诞生的话语势必带着缺陷。要做到在信息获取上的“本正源清”“根正苗红”,有一个便捷又准确的途径——关注官方的微信公众号。其一,综合性的公众号,如国家层面的“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地方层面的省、市级新闻广播或主流媒体;共青团层面的中央、省、地方委员会等。其二,专业性公众号,包括经济、法律、心理、哲学、就业等领域。

(二)关注话语表达的“字正腔圆”

话语表达是关于“说什么”的问题,传统话语体系无法紧跟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对现实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存在转译能力不足、解释力弱化的现象,躲躲闪闪、语焉不详。要理直气壮讲政治,就必须提升说服力和可信度,指导方法有二:其一,情怀要正。对理论的解释和把握要正确、正向,增强话语的感召力,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把握住“四为”大旗:为人民服务、为治国理政服务、为制度服务、为建设服务。其二,表达要圆。表达的时候要圆融地运用学术语言、政治语言和通俗语言,要昂扬、明快增强话语感召力,要时尚、现代增强话语吸引力,要具体、丰富增强话语解释力。

(三)关注话语传播的“绘声绘色”

新媒体生动活泼、鲜明多变的话语表达方式,特别受青年群体的青睐,各类App的普及和智能操作,也让制作的过程更加便捷、传播的速度更加迅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方式,是创新话语体系的技术保障,是打破“独白式”教育活动的有力支持。将青年学生纳入教育主体,从青年群体日常生活出发,指导青年学生综合运用画图、手机录制、PPT、美图秀秀、剪映、抖音、声音合成软件等多种技能或软件类型,制作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使用贴近生活的网络话语的更适合青年学生观看的小视频,并通过云班课、微信平台等共享平台进行传送,可供反复学习观看。此番实践,实现了思想政治话语的绘声绘色传播和交流互动,满足青年群体全面、自由发展的诉求。

(四)关注话语效应的“共享反馈”

共享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也是网络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共享不仅实现了多向互动的即时传播,也实现了即时反馈,以评促学。评价是独立话语能力生成的标志。评价可以是多方面的,如使用的技术是否适当、案例使用是否妥当、理论讲解是否得当。青年学生应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自由的话语表达和话语碰撞。评价衍生出建议,将已有的技术、案例和理论进行拓展,一波又一波地推动话语表达的螺旋式上升,清晰地看到思想成长的脉络。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思想政治课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发展需要守正创新,“守正”是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灵魂,“创新”是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推动力。守正创新是基于社会的创新,也必然是指向未来的创新,指向的是青年学生话语构建能力、话语境界水平的提升,最终也必将有效地促进青年学生思想认同和行为习惯的改变。

参考文献:

[1]郭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创新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2]侯勇,纪维维.新媒体视域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困境[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2):31-36.

[3]张国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编辑 郭小琴

作者:林丽娜 关振森 马孝峰

上一篇:数控机床煤矿机械论文下一篇:网吧投资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