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性别教育分析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庭内部教育不一致可分为两种:不同教养主体在同一方面的不一致和同一教养主体在同一方面的前后不一致。家庭内部教育的不一致在当代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可家庭又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因而急需第三方的介入和帮助。对此,幼儿园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下面,笔者将以昆明市西山区前卫幼儿园为例,分别从可能性和有效性两个层面论证幼儿园介入解决家庭内部教育不一致问题的可作为性。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家庭性别教育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庭性别教育分析论文 篇1:

离异家庭的性别教育及案例分析

【摘要】性别角色(Genderrole)是社会学中根据男女性别而规定的一种行为及思维模式,性别角色是人的社会性之一,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随着当今社会离婚率的升高,离异家庭的数量也随之增多,离异家庭的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离异家庭子女的性别教育常常被忽略。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是在外部文化的影响以及自身的认知发展协同作用下完成的。在离异家庭中,由于父母离异的影响以及父母性别角色的残缺往往对子女性别教育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不仅影响他们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更影响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本文主要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视角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试图提供一些教育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性别角色;性别教育;教育方法

性别教育,就是指引导和影响孩子向适合于自己自然性别特征的健康的个性品质、风格、行为发展的活动。对孩子的早期性别教育,主要是父母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从3岁以后便开始建立,从小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

性别教育其中首要的一步就是“性别认同”,它依赖于和谐、自然的双性环境和双性影响力。在父母相处的过程中,父母双方能展现出各自的性别特点和优势等等,由此,孩子能自然顺利地认同自己的性别。

但处于离异家庭中的孩子,由于父母离异,父母角色的缺失,父母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互动环境不完整,影响着孩子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学习。这是在很多离异家庭中常常被忽略的问题。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关注离异家庭孩子性别教育问题,从父母、学校、社会多方面出发,促进孩子的性别角色健康发展。以下举一个笔者在担任实习老师时亲身经历的真实案例,以此进行分析说明,并针对案例提出教育建议。

一、案例

小叶今年8岁,父母离异,在家由爷爷抚养照顾。小叶是二年级班上的一位女同学,虽然平常穿着打扮和女生一样,可行为举止却和男同学一样。平时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和男同学一起坐在地板上,在地上打滚,不像其他女同学一样怕弄脏了衣服。穿着裙子的时候,坐在凳子上将腿高高的抬起,不担心曝光和不好意思,有好几次被老师提醒女孩子穿裙子要注意不要让秘密部位曝光,可每次提醒后只能当时有效,之后又会重犯。不梳头发,有好几次是学校老师帮忙扎头发。平常和班上的男同学一起打闹,和男同学打架,班上的同学都说她不是一个女孩子。每次被这样说小叶都会很生气,但在行为方面还是和男孩子一样,没有好转。班主任多次和家长沟通无效,感到很苦恼。

二、分析

类似小叶的例子在小学生群体中都能找到很多。为什么小叶明知道自己是女生,行为方式和特点却和女生应有的行为方式特点不相符合?这要从小叶的成长环境来具体分析。小叶自小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但实际由爷爷抚养照顾。平日父亲忙于工作很少回家,和远在异地的妈妈一年也最多见一次面,妈妈平日工作也很忙和小叶联系很少,这样爷爷就成了小叶最主要最重要的抚养人。爷爷文化水平不高,对小叶宠爱和娇惯,不太懂得教育孩子,有时教育方式还不合理,缺乏对对小叶女生性别行为习惯的正确培养,致使小叶缺乏足够的女生性别的教育和引导,出现男孩子的行为特征。小叶的行为问题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1、家庭离异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

和睦的家庭关系是儿童性别角色完整而正常发展的第一源泉。由于父母离异,原有的家庭结构遭到破碎,家庭离异后父母角色的缺失,给小叶的心理带来不完整和不适应的感觉。小叶虽然跟随父亲生活,但由于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实际由爷爷一人单独抚养。家庭离异带给小叶内心伤害和影响,而且平常妈妈的关心也不够。小叶虽然平时开朗活泼,但性格深处却极度缺乏安全感,经常害怕好朋友不跟自己玩而哭闹。

2、父母角色的不完整,母亲性别角色的残缺,缺乏最直接的学习榜样

从教育学的角度,儿童对成人尤其是重要他人(比如父母、直接抚养人)的行为有本能的无意识模仿。在完整的家庭中,儿童从小就有自己的性别学习榜样,可以从父母身上获得关于男性和女性各自相符的行为方式和性别特点。而在单亲家庭中,单亲子女最大的缺憾就是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直接的学习榜样。对小叶来说,妈妈不在身边,小叶也就不能很好地学习怎么做女生。而且小叶是独生女,在家庭中没有朝夕共处的同性和异性的兄弟姐妹,缺少对同性的认同和对异性的认识。小叶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爷爷虽然替代不了父母的角色,但在生活中无形之中会间接成为小叶行为模仿的榜样,爷爷属于男性,小叶自然会认同和模仿爷爷的行为方式,也就自然有了一些像男生的行为。

3、父母对小叶教育的不重视,平常生活中亲子互动很少

儿童对自身性别行为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和父母的相处和互动过程中获得。父母是一个绝好的性別学习榜样,孩子可以从妈妈身上认识女性角色,从爸爸身上认识男性角色,从父母和谐的相处发展对异性的信任。父亲母亲都忙于工作,在时间上很少陪伴小叶生活和学习。加上小叶父母常年在外,在空间上不能和小叶常在一起。因此在心理上小叶对父母的感觉是分离的。记得有一次小叶提起妈妈难过地说:“我家里有一部手机,是专门用来和妈妈打电话的,我常常等着妈妈给我打电话,但妈妈很忙,很少会给我打电话。”由此小叶在内心会形成对妈妈的不信任感,但又很渴望妈妈的关怀。对妈妈不信任,就会减少对妈妈的认同,加上妈妈常年不在身边,所以对妈妈女性性别行为的学习和模仿就会大大减少。

4、爷爷不合理的教育方式

爷爷文化程度低,且属于祖亲一代,对小叶的教育方式多为娇惯溺爱,对小叶的照顾多为基本生活起居,对小叶性别教育仅仅停留在口头教育,在口头上告诉小叶是女生应该怎么做。小叶出现男孩子的行為的时候不知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引导。长此以往,表面上爷爷对小叶的教育和照顾很用心,实则并没有实际的教育效果。况且爷爷的角色不能替代小叶的父母,但不当的教育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会胜过父母。

三、教育建议

性别角色教育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离异家庭的父母要更加重视孩子性别角色的教育和培养,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

1、在思想上离异家长要引起对儿童性别教育的重视

由于父母离异,首先在心理上对孩子就已经造成了伤害。再由于离异后父母角色的缺失对孩子身心的成长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离异家长要比其他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做好儿童的教育工作,尽自己所能保护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2、单亲家长要做好孩子学习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儿童认识性别发展性别行为的最重要的榜样,离异后的单亲家长首先要做好自身性别角色的示范,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同时对孩子不否定离异的另一半,不给孩子心理造成不平衡和冲突,而且要尽可能在孩子面前肯定和赞美离异的另一半,让孩子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和父母的另一方不在一起,但在心理上彼此是在一起的,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上的性别特征,甚至是性格特征、衣着打扮,这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同时,还要注意多带孩子接触两种性别共存的伙伴群体,让孩子了解同龄人中性别的差异。

3、单亲家长调动亲属和身边的性别资源,进行性别角色互补

由于离异带来性别角色的缺失,单亲家长可以注意调动親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如孩子的姑姑、姑父、姨妈、姨夫伯父、伯母等亲属,让他们对孩子做好性别示范和引导,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孩子的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展现,培养他们健康完善的人格。

4、依法协商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规则

亲生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很难被取代的,即使离异,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影响仍然存在,在某些时候,无抚养权的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影响甚至会强于双亲完整的家庭。因此,依法协商对子女的抚养教育规则对儿童性别角色的教育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子女是双方共同的责任,不能因为离异,无抚养权就不管不问,离异双方应该共同关心子女的成长。

5、家长注意家校合作,多和学校和老师沟通

学校是影响孩子成长除家庭之外的又一重要场所,学校的老师和同伴对孩子的性别教育有重要的影响。家长要多和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以及请求老师的帮助,老师的关心和正确及时的引导对孩子的成长也非常重要。

6、多开展亲子互动

教育孩子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家长要协调好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在陪伴照顾教育孩子这方面要分配足够的时间,多与孩子相处互动,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拉近父母与孩子心理上的亲近感,有利于孩子形成对父母角色的认同,从而在父母榜样示范的过程中更好的学习。

7、家長不断学习

家长自身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学习不同性别儿童的正确教育方法,减少儿童成长过程中由家长带来的问题,使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性别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父母离异对小孩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伤害,希望离异的父母能更加重视对小孩的教育,使家庭离异对小孩的伤害降到最低,让小孩在父母的用心保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宗李. 儿童社会化[M].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5.

[2] 陈妙娥, 邹 瑾. 单亲家庭中儿童性别角色的移位及其教育策略[J]. 宜宾学院报, 2003.

[3] 王炳元. 论单亲家庭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J]. 中国性科学, 2008,17(12):18-20.

[4] 刘秀丽. 论科学的性别教育[J]. 教育研究, 2013.

[5] 严兴亮. 浅谈单亲对子女性别教育的影响[J]. 问学视野, 2016.

[6] 王宏安. 性别角色互补帮助单亲家庭子女的体会[J]. 吉林教育, 2011.

[7] 王 征. 性别教育:男孩女孩各有侧重[J]. 家庭医学, 2014.

【作者简介】

付丹(1989—),女,汉族,四川营山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单位:重庆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朱诗思(1992—),女,汉族,贵州毕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单位:重庆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付丹 朱诗思

家庭性别教育分析论文 篇2:

幼儿园在家庭内部教育不一致问题上的可作为性

家庭内部教育不一致可分为两种:不同教养主体在同一方面的不一致和同一教养主体在同一方面的前后不一致。家庭内部教育的不一致在当代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可家庭又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因而急需第三方的介入和帮助。对此,幼儿园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下面,笔者将以昆明市西山区前卫幼儿园为例,分别从可能性和有效性两个层面论证幼儿园介入解决家庭内部教育不一致问题的可作为性。

一、研究背景

关于教育的一致性问题,国内外讨论的焦点大多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一体化,却鲜有学者将关注点放在家庭内部教育的不一致问题上。国内学者周念丽指出,父母的家庭教育压力不仅来自于如何教养儿童,还来自于家庭和社会。她还进一步强调,隔代教养造成的家庭教育不一致性是当代青年父母在教养儿童方面的主要压力来源。由于相关研究的不成熟,国内外学者对家庭教育一致性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李红玲在《农村家庭教育一致性问题研究》一文中指出:家庭教育主体间在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层面力求协调、统一,确保家庭教育主体自身教育前后、言行的协调一致。这一定义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不同家庭教育主体在家庭教育不同方面保持一致性,二是同一教育主体在家庭教育同一方面前后要求一致。

当前家园共育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幼儿园主导逐渐变为关注家长需求,幼儿园与家长平等合作。虽然说家庭教育不一致性属于家庭内部问题,但是笔者在长期的幼儿园工作中收到不少家长对这一问题的询问和求助:在孩子早期习惯的养成阶段,总是全家齐上阵,但却收效甚微。我们通过调查得知,该现象主要是家庭教育主体的不确定所致。出于孩子长期发展的考虑,家长普遍希望幼儿园可以介入帮忙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笔者决定以此为切入点,对家庭内部教育的不一致性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重点探讨幼儿园在家庭内部教育不一致问题上的可作为性。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进行。首先,笔者利用文献法梳理出国内外关于家庭教育一致性和家园共育方面的资料,得出问卷框架和访谈大纲。接下来,笔者自制问卷进行预发放,然后调整问卷内容并正式向昆明市西山区前卫幼儿园家长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最后,根据问卷填写情况,笔者随机抽取5名幼儿家长进行进一步访谈,以深入了解家庭内部教育的情况。

本次问卷填写者均为幼儿家长,且大部分为孩子父母,和孩子长期居住在一起。在所有填写者中,男性40名占26.67%,女性110名占73.33%。所有的调查对象都集中在26~40岁之间,其中31~35岁幼儿家长占41.33%。相应的宝宝年龄集中在3~6岁之间,其中4~5岁占53.33%。宝宝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男女分布接近对半。

此外,笔者随机选取的5名访谈对象分别为:以激烈行为解决家庭教育不一致问题的家长一名,认为家庭教育不一致对孩子没有影响或有良好影响的家长两名,不愿意幼儿园介入解决家庭教育不一致问题的家长两名。通过访谈发现,这些家长的回答属于极少数,且存在一定的偏差。于是,笔者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究问题之所在。

三、结果分析

(一)家庭教育不一致问题普遍存在且解决方式欠妥

当被问及是否存在家庭教育不一致问题时,有92%的家长表示存在,其中24%的家长表示经常存在。家庭教育不一致问题主要出现在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养成、学习发展和园外活动的参与度等方面,其中家长最为关注的是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当进一步问及对目前家庭教育不一致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大部分家长表示会采用沟通协商等积极的方式解决,只有少数家长会采用不理会或争吵等方式。但是,只有56%的家长对解决结果表示满意。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家长对解决结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对解决有效性的质疑,也就是说,家长虽然通过和平的方式化解了暂时的矛盾和冲突,但并没有对孩子今后的表现产生很大改观。

超过88%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不一致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解决方式欠妥,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与此相对,仅有10%的家长认为这一问题会对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这与学者周念丽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由此说明,当前家长的家庭教育并没有从孩子本位中脱离出来,对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关注甚少。

(二)家庭教育不一致的原因

1.隔代教养。笔者发现,是否与(外)祖父母共同生活会影响到家庭教育不一致问题出现的频次和严重程度。其中,与(外)祖父母共同生活的家庭的父母表示,与除配偶外的其他家庭成员的不一致问题多于配偶。同时,在对教养态度和行为前后一致性的自评和他评中,父母明显表示,(外)祖父母由于年龄、精力和教养观念等原因,更多的会出现前后不一致,也更加容易向孩子妥协。因此,存在隔代教养或者(外)祖父母参与家庭教育的家庭更容易出现教育不一致问题,并且解决满意度低的可能性会更大。

2.子女人数。在多个子女家庭中,如果3~6岁孩子是年龄最大的子(女),则更容易出现不一致问题;而如果家中已有一个年龄超过6岁的子(女),不一致问题则会减少。因此,家庭教育的不一致与父母的教养精力和教养经验有关。

3.教养者性别。在家庭教育不一致问题出现的频次、严重性、解决满意度和对孩子影响等方面,女性教养者会较男性教养者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她们更多地认为,家庭教育不一致问题普遍存在且解决方式欠妥,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笔者认为,这一差异可从女性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的角色和女性的情绪行为特性两方面去考量。

四、策略讨论

(一)幼儿园发挥特殊作用

在良好的家园关系中,家长首先把幼儿园当作孩子教育的重要场所,才能积极与园方沟通,力求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因此,幼儿园成为了父母解决家庭内部教育不一致问题的理想求助对象,而有关研究也发现,(外)祖父母对幼儿园指导的采纳度和服从度会更高。幼儿园在介入家庭内部教育过程中,会对幼儿及其家庭进行深入了解,园内相关的档案资料也为帮助解决家庭内部教育不一致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实质性支持,可以极大地提高家长最担心的有效性问题。

另外,当被问及“出现家庭教育不一致问题是否会向第三方求助”时,有58%的家长表示会向朋友求助。家长既然有这样的需求,幼儿园或幼儿教师可以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家长的朋友,主动去帮助家长,家长自然会把幼儿园当作求助对象,家园共育也会事半功倍。

(二)关注家长需求

基于“幼儿园是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不一致问题的朋友”这一假设,那可行性问题就得以论证了,接下去就是关注幼儿园帮助解决家庭内部教育不一致问题的有效性。要想提供有效的帮助,首先要判断家庭的意愿,对于不愿意幼儿园介入家庭内部教育的少数家庭,幼儿园应尊重其意愿,同时对该幼儿及其家庭保持持续关注;对于愿意幼儿园介入的家庭,幼儿园要具体了解家长的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笔者根据问卷对家长的需求进行了整理:首先是扩大对接对象,不仅要与母亲进行沟通,同时要对父亲和(外)祖父母进行沟通指导;其次是定期向家庭输送家庭教育知识,内容要切合当下育儿焦点,形式可多样,且要长期坚持。

(三)联合社区资源

当被问及是否向社区求助时,所有家长均表示没有向社区求助,这与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及社区在相关方面的服务方式、服务质量有关。因此,笔者拟向昆明市西山区前卫幼儿园所在社区了解相关情况,并努力引进社区资源,以更好地服务家长。同时,我们鼓励家长扩大自己的关注面,从孩子本位的束缚中走出来,关注自身、家庭及社区,把孩子放在幼儿园、社区等大环境中联合教育,由内而外形成更大的教育合力。

五、反思与不足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本研究的主要定位是园本研究,致力于了解昆明市西山区前卫幼儿园的幼儿家庭内部教育不一致问题的基本情况,并最终开拓家园共育新方向。所以,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局限于昆明市西山区前卫幼儿园的幼儿家长,仅代表该园情况,若要推广,需进一步扩大调查对象。其次,本次调研所反映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外)祖父母的参与会提高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而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没有对(外)祖父母进行进一步调查访谈。对此,笔者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努力弥补。P

[参考文献]

[1]许璐颖,周念丽.学前儿童家长亲职教育现状与需求[J].学前教育研究,2016,(3).

[2]李红玲.农村家庭教育一致性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袁旭东.河北省定州市市区学前家庭教育一致性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4]马韵.父母教育一致性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5]王春燕,邢少颖,刘红云.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一致性的调查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1998,(3).

[6]董建奋.怎样确保家庭教育一致性[J].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长),2011,(10).

[7]顾建军,滕春浪.家庭教育中的一致性原则[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8,(1).

[8]孙敏,刘玉莲.不容忽视家庭教育一致性原则[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8,(11).

作者:李红芳

家庭性别教育分析论文 篇3:

家庭:立德树人的第一所学校

为促进我国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国务院制定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以下简称《儿纲》),于2021年9月8日通过中国政府网对外公布。《儿纲》以儿童优先为原则,全面提高儿童综合素质、优化儿童发展环境、缩小儿童发展差距、发挥家庭教育作用为亮点,从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和法律保护七个方面提出了到2030年我国儿童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措施,标志着中国保护儿童工作进入新阶段。“儿童与家庭”是本次《儿纲》新增加的专题,充分体现国家对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的重视。如何发挥家庭这一立德树人的第一所学校的作用,《儿纲》中不仅对家庭教育提出了目标和要求,也对幼儿园、社会、政府、研究者提出了新要求。

一、“儿童与家庭”专题精神基本理解

自上一个《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以来,全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得以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监测报告,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了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1]在此基础上,构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成为新的发展目标。儿童的家庭,作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场所,其重要性在当前越来越被重视。“儿童与家庭”被单独作为一个专题,从原先的“儿童与教育”等相关专题中单列出来,“儿童与家庭”专题的主要目标有八条,分别从家庭内部和社会外部支持系统两个方面展开。

(一)家庭是立德树人的第一所学校

在《儿纲》中,家庭的意义和价值得到充分认识,明确指出家庭是立德树人的第一所学校。因此,家庭应该发挥作为立德树人的第一所学校的作用,家庭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儿童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培养儿童成为好家风的践行者和传承者。

(二)建立良好家风,提升育儿水平

儿童在家庭中的成长,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是养护和教育儿童的实施主体,其育儿水平直接影响着儿童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效果。要引导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落实抚养、教育、保护责任,树立科学育儿理念,掌握、运用科学育儿方法,成为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要素之一。儿童在家庭中的成长,往往受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尊重儿童主体地位,保障儿童平等参与自身和家庭事务的权利、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建立良好家风的突破口。

(三)强化家庭教育外部支持系统的构建

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除幼儿园开设家长学校之外,社区也是重要的责任者和实施者。《儿纲》中提出了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使社会、社区对家庭的指导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具体指标是“95%的城市社区和85%的农村社区(村)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

从法律法规政策角度上说,此次目标是基本形成支持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2022年1月1日正式实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是这当中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过程中,家庭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水平有待提升,家庭教育領域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将有助于高质量的家庭教育的出现。

二、“儿童与家庭”专题的策略措施分析

“儿童与家庭”专题围绕目标的实现提出了九个方面的措施。

(一)家庭为儿童家庭教育的主阵地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德育又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儿纲》在内容上强调要发挥家庭立德树人的第一所学校的作用,这与最新发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明确家庭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相呼应。裴斯泰洛齐也提出,家庭教育的核心在家庭德育,家庭氛围对于幼儿德育的培养尤为重要,若家庭中有着温馨和谐的氛围,那么,每个家庭成员便都会感受到爱,这种爱的氛围会深深地影响着儿童。[2]儿童在进入学校之前,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中,家庭所呈现的一切都“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儿纲》中指出“以德为先”的家庭教育要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发挥家庭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初始作用。

教育要遵循儿童成长规律,保障儿童发展和参与的权利。《儿纲》在方式方法上突出以儿童为本,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为儿童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无论何种教育,归根结底只有通过儿童自身的选择与建构,才有可能真正形成儿童发展的现实。[3]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给予儿童发声的机会,倾听儿童的想法,让他们真正被理解、被接纳。如此,家庭教育才能科学有效地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幼儿园为儿童家庭教育提供指导

当前,家庭教育已经被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家庭教育已不单纯是家庭的“私事”。对此,《儿纲》对“学校配合”做出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和教师业务培训内容;中小学校、幼儿园可以建立家长学校,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开设网上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等。《家庭教育促进法》中也明确了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有建立家长学校的责任和义务,要搭建家校友谊的桥梁,开展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培训和引导,帮助他们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育儿方法,树立科学育儿理念。

(三)社会为儿童家庭教育创造条件

儿童家庭教育也需要依托社会的大环境协调发展。《儿纲》提出,社区助力儿童家庭教育需要从提供服务支持和活动空间两个方面实践。社区要支持、协助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加快建立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儿童家庭教育提供活动场所;同时利用多媒体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宣传,全面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扩大社会对儿童家庭教育的辐射面。此外,为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儿纲》还要求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加强自我管理,研究、制定服务质量标准,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得以不断完善。

(四)政府为儿童家庭教育巩固保障

政策不仅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是指明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标。只有以法律形式明确家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体系之中,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儿童家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儿纲》和《家庭教育促进法》推进家庭教育立法及实施,用法律手段规范家长的行为,为儿童家庭教育提供系统、专业、科学的指导和全面、充分、多元的保障。《儿纲》还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给予儿童家庭教育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倾斜;引导企业单位资助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项目;制定有效的家庭教育监管政策,使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等各部门权责明确、各司其职,让儿童家庭教育真正从政府支持中受益。

三、政策落实的出发点

(一)从解决当前家庭教育问题入手

1.“内卷”“鸡娃”是当下家庭教育的流行病

在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内卷”和“鸡娃”成为许多家庭无奈的选择。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父母从孩子出生时就开始进行疯狂式教育,当孩子上幼儿园时,更是要求孩子超前学习小学课程。为响应“双减政策”,《儿纲》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将提高儿童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贯穿全文。在生理健康方面,强化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是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减轻儿童学业负担,预防儿童近视,合理安排儿童作息;在心理健康方面,关注儿童心理发展需要,尊重儿童的知情权、参与权,鼓励儿童自主选择、自我管理;在学习方面,引导儿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树立科学探索精神、增强创新意识。“鸡娃”无视儿童成长的规律,往往会适得其反。一个独立自信、自驱型学习的儿童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2.父亲陪伴缺失是亲子陪伴的新常态

一项针对北京3~6岁儿童父亲的调查显示:80%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往,母亲是家庭教育的绝对主角。研究表明,父亲陪伴缺失会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限制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发展,不利于儿童道德发展,甚至会增加犯罪行为发生。[4]在某些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儿童拥有一个“影子式”的父亲的同时,还有一个“暴跳如雷”的母亲。因此,《儿纲》明确规定父母要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作用,进行双向互动,实现与子女协同成长。

3.家长素质不高是家庭教育质量的“拦路虎”

家长作为儿童家庭教育的主体,所具备的教育观念、教育知识、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对儿童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强调,家长的教育素质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也通过《人的教育》表示父母需要學习相关的知识来保证孩子在婴儿期与儿童早期的教育。目前而言,家长的受教育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其家庭教育素养和水平却依然较弱,并呈现出较大差异。一部分家长往往依据自身的成长经历来实施家庭教育,一部分家长则人云亦云地实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中的教养方式以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为主,教育方式较为简单、陈旧。通过家校合作、社区活动以及各类媒体宣传等途径,助力家长科学家教,拓展他们家庭教育相关知识与理念。但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下,家长们的实践运用水平仍十分有限。此外,即使家长们掌握了一些教育理论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非针对性的、零散化的。为优化儿童发展环境,《纲要》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家庭教育培训与宣传的意见。而家长真正意识到学习正确的教育知识、践行科学的教育观念的必要性才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

4.特殊困境儿童是家庭教育的重难点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5]现实生活中,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不仅所在的学校教育较落后,家庭教育更是匮乏。由于家中的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儿童的养育之责往往落在祖辈监护人肩上,他们的日常安全、身心健康、行为规范也都存在着一定问题。特殊困境儿童的家庭教育是我国当下儿童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难点和痛点,更是未来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儿纲》和《家庭教育促进法》对此增加规定,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采取更精准的措施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其积极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亲情关爱;设区的市、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措施,对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建档立卡,提供生活帮扶等服务,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创造条件,从而创设教育公平的社会环境,进一步缩小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的差距,开启我国儿童家庭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二)从构建和完善家庭教育外部支持系统入手

1.关注“家校社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儿童的终身教育始于学校,终于社会。育人,不只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家庭与社会协同支持。只有端正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结构关系,明确规定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支持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应尽义务、职责范畴和合作领域,才能改善儿童成长环境,实现儿童全面发展。幼儿园作为家庭与社会的桥梁,需要对不同教育素质的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支持:急救性地拯救疲于应对型家长,鼓励性地支援被动型家长,引导性地支持主动型家长。幼儿园要将家长“请进来”,把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交给家长,多角度了解儿童,全方位参与管理。同时幼儿园要“走出去”,搭建三方联动平台,将形式丰富的共育活动引进社区,走进家庭;整合自身优质资源,邀请相关专家为活动助力,提高家长、教师、社区相关指导人员的家庭教育意识与专业能力。加快完善“家校社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建设,才能实现三者共同培育儿童健全人格。一些地区已建立起家长学校网络,有计划地推进家长教育活动。例如2020年1月,在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上海开放大学依托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中心成立了“上海家长学校”,通过“一区一校一主题”的形式,着力打造19所家长学校,尽可能多地服务更多家长。

2.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构建家庭教育指导立体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渗透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教育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发生着变革。学校、社区、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等都应利用网络等媒介的传播性和便利性,创建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公众号、微博、交流群等,传播科学的教育知识、正确的教育观念及实用的教育方式;还要拓宽家庭教育宣传途径,建立家庭教育资源库,搭建家长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平台,让家长“有药可解”“有路可走”。例如上海等地区借助网络构建线上家长课堂,结合家庭教育的发展,及时向家长提供专题辅导。

3.全面落实政府监督管理

无论是《儿纲》,还是最新颁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都是以为儿童创设友好发展环境为核心,主要调整的是儿童家庭教育的外部关系。两项政策仅粗略地描述了各主体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的责任,缺少保障责任落实的具体实施途径,相关工作的开展也缺乏有效的指导与支持。例如,明确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的资质要求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相关部门不仅要对家庭教育市场设置准入门槛、加强监管,做到促进与规范并重,还要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制定家庭教育指導师从业标准,列出其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建立有效、科学的家庭教育工作监测评估体系,请第三方定期评估家庭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经费执行等情况,将有助于摸清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6]进一步完善对政府工作的绩效评价考核,以确保将儿童家庭教育管理和实施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终期统计监测报告[EB/OL].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12/t20211221_1825519.html,2021-12-21.

[2]裴斯泰洛齐著,夏之莲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16.

[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7.

[4]杨丽珠,董光恒.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5(03):260-266.

[5]习近平在陕西考察[EB/OL].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0-04/24/content_1983579.htm.

[6]李曼.家庭教育地方立法的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21(05):84-91.

作者:钟文芳 王诗婷

上一篇:食品安全汇报材料(通用3篇)下一篇:网络环境版权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