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流域生态保护

2023-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清江流域生态保护

清江流域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当今,流域经济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清江开发为清江流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必须研究流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加快清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清江;流域经济;研究

一、清江流域开发前景

清江是长江中游的一大支流,流域内水力资源蕴藏量大,物产丰富,山水秀丽,民风淳朴,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随着清江干流三级水电站建成,整个清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正在全面实施,为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优越条件。

1.自然概况。清江发源于湖北西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齐岳山文龙洞,自西向东流经利川、宣恩、恩施、巴东、长阳、宜都等十个县(市),在宜都市陆城镇汇入长江。干流全长423公里,流域面积17000平方公里,流域区人口300多万,流域地处大山区,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之称,境内重峦叠嶂,土地肥沃,呈多样性地貌类型。清江流域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因此,有梅雨、初夏暴雨及秋雨等一般降雨季节性特征,地形多变,形成独特的地方性气候,云、雨、雾特别多,具有山地所特有的垂直气候带。全年平均降水量1418.9毫米,属长江流域降雨高值地区,雨季一般自四月开始,十月初结束,与夏秋作物生长季节同期,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资源物产。清江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流域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总装机容量达350.28万千瓦,年发电量111.55亿千万时,其中85%集中于恩施以下270公里干流中下游河段,其中长阳境内为158公里。地理位置适中,地震烈度不高,淹没损失小,具有十分优势的水电开发条件。清江流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高、中、低山同在,阴阳山地兼备,形成多种小气候,适合多种农作物、经济植物和森林的生长。农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土豆、红苕、油料等为大宗,盛产茶叶、烟叶、柑桔等经济作物,出产只适合高山生长的黄连、天麻、杜仲等药材。森林资源丰富,是全省主要林区之一,宜林面积达2700万亩,占流域总面积的60%,木材蓄积量3000万立方米。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种达88种之多,其中铁矿总储量15亿吨,是全国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磷矿储量11亿吨,为我国四大磷矿资源之一;锰矿储量20亿吨,属稀有金属;煤炭储量大,分布广、煤质好。

3.开发困难。清江流域开发潜力巨大,但许多开发困难也客观存在。全流域大都属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工农业生产落后,财政收不抵支。具体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呈“三为主”的畸形发展状态,即在三大产业中以农业为主,在农业内部以种植业为主,在种植业中又以粮食作物为主。这种单一的自给自足型的农业经济,商品转化率低,产值少,效益差。二是财政困难,经济落后必然导致财政收入少,难保工作的正常运转,难保职工工资的足额发放,更无力增加生产投入。三是科教事业落后,文化素质低下,人才奇缺。1987年该地区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只占总人口6.1%,而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却达11.3%。四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清江沿线交通发展水平较低。以前的清江航道只能通航到长阳资丘,全程100公里,载重只有几十吨。现在三级大坝形成后,通航条件改善,但三级船闸均未建成,清江航运只能分段通行。由此可见,开发清江干流,改善全流域发展环境和条件,带动整个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是造福鄂西南人民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投资效益的最佳决策,是加快发展流域经济的有效措施。

4.开发前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清江流域开发,经过多年的反复考察,科学论证,湖北省政府决定参照美国田纳西河(Tennessee River)流域开发模式,实行全流域综合开发战略。清江流域水电开发分为上游支流和中下游两大部分,上游支流以小水利水电、灌溉为主;中下游实行发电、防洪、航运综合开发,确定“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三级开发方案。三级电站总装机容量293.1万千瓦,年发电量84.9亿千万时。总库容85.7亿立方米,有效库容43.2亿立方米。三级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以后,300吨级船只可从长江口直达恩施,航程270公里,较好地解决了鄂西地区大宗货物的运输问题。1986年10月,清江开发业主——湖北省清江水电开发总公司成立。1987年元月,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工程动工兴建,建设者运用现代管理方式,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加大资金投入,艰苦创业,很快取得成效。1993年10月,长阳隔河岩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建成,四台机组提前50个月并网发电,总装机120万千瓦,年发电量30.4亿千瓦时,实现年产值125亿元。清江开发总公司提出“首战隔河岩,再战高坝洲、会战水布垭”的口号,世代美梦终成真,现三级电站建成,一个电力发达,航运畅通,工业崛起,经济繁荣,财源充实,人民富裕的清江流域经济带,展现在人们面前,清江流域发展前景更加辉煌。

二、清江开发给流域经济带来发展机遇

1.基础设施彻底改善。长期制约清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清江三级电站建成后,鄂西地区大宗物资由现在的公路运输变为清江与长江的直达运输,比现行运输方式缩短里程89.8公里,清江干流梯级开发全部通航后,年货运量将达到1147.7万吨,为贮量巨大的火烧坪铁矿、麻沙煤田等矿藏的开采创造了条件。随着清江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该地区的公路、铁路设施也得到改善,形成水陆并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广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清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宜都、长阳、巴东等地的通讯设施投资近2亿元,帮助地方发展通讯事业,先后建成了光纤电缆、无线移动电话等现代化通讯网络,为清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资金短缺得以缓解。清江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投入需求量大,随着清江干流的开发,资金需求矛盾将逐步得到缓解。据统计,清江干流开发静态总投资将达200多亿元,其中移民资金15亿多元,它的45%可用于开发性移民;清江开发淹没土地、耕地20万亩,可征收耕地占用税4.33亿元,其中55%可返还给地方用于农业开发;电站受益后,电力增殖税的25%应留归地方,增强地方财力;每年还应定额补偿库区维护费4000多万元。这些资金集中起来,可沿清江兴建一批适合本地的支柱产业。

3.市场发育日益成熟。按照整个清江开发工程投资测算,200亿元的工程投资中将有25%转为消费基金就地消费,该地区将出现巨大的建材、蔬菜、食品市场,社会商品零售额显著上升,许多本地特产能及时转化为商品,并使其商品生产系列化、规模化、专业化。同时吸引大量外地物资输入,内外结合,取长补短,形成清江流域巨大的物资交流中心,商品集散地,形成发达的商品、人才、资金市场,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4.水产养殖异军突起。清江三级电站形成三大库区,清江沿岸的粮田山地变成水库,部分农民相应成为渔民。库区内可供养殖的面积达20.8万亩,清江流域鱼种资源丰富,达20多种,且品质优良,还可从外地大量引进适合库区生长的新鱼种。通过认真规划,走“网箱—库汊—大库”的养殖发展道路,经过几个阶段性的发展,成鱼年产量可达20000吨左右,产值达3亿元。

5.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八百里清江美如画”。库区形成后,水天一色,碧波万顷,清江更加秀美动人。隔河岩、水?垭大坝景区气势雄伟,高峡平湖,水秀山明,清景如画,是最吸引人的景观之一;清江发源地腾龙洞、土家族发源地武落钟离山、清江大峡谷、招来河等景区各具特色、怪石嶙峋,溶岩遍布,钟乳奇妙,峡幽水清,土家风情,景色宜人;盐池温泉,可治多种疾病,属疗养胜地;这些景观与三峡宜昌连成一片,成为一条独特的水利工程旅游线,笑迎八方宾客,推动着该地经济发展。每年清江流域游客达1000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0亿元,成为清江流域富民富县的支柱产业。

6.防洪抗旱能力增强。清江流域内以水旱灾害突出。本世纪著名的水灾有“35.7型”、“69.7型”和“75.8型”大暴雨。“69.7型”暴雨洪峰达到18900立方米/秒,远远超过清江全泄洪13000立方米/秒,长阳县城超过警戒水位3.5米,长阳、宜都一带遭受了惨重损失。小型水旱灾害也时有发生,给该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三级电站建成后,总库容达到85.7亿立方米,有效库容43.4亿立方米,隔河岩、水布垭大坝能够有计划地拦蓄清江洪峰流量1000~100000立方米/秒,不仅可以防止清江沿岸洪水灾害,尤其是根除了对下游长阳县、宜都市的洪水威胁,而且还可以调剂长江水位,减少洪水对江汉平原、荆州、武汉等大城市的威胁,1998年长江发生百年一遇大洪水,清江隔河岩水库通过调剂长江水位,确保了荆江大堤安全。清江三大水库的形成,水面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上升,改变了流域内气候条件,能减少旱情发生;还可以在上游流域兴建一批小水库,增加灌溉面积,增强抵御旱灾的能力。

三、清江流域经济的发展方案

流域经济建设具有资源潜力大、开发范围广、资金投入多、建设规模大、发展速度快的特点。湖北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对清江流域的综合开发要进行深入研究,确定清晰的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

1.基本思路。清江开发应按照湖北省政府确定的“以清江干流开发为龙头,带动全流域开发”的指导思想,采取统筹规划,建管结合,以水发电,以电促工,以工补农,产业联动,优势互补,高起点、全方位、综合性滚动开发方案;开发重点为恩施以下河段;主要任务是发电、防洪、水运、促进工农业生产现代化,带动水产养殖、旅游、种植、育林、采矿等产业的新发展。根据清江流域综合开发的总体规划,结合流域县(市)的具体实际,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清江流域经济的基本发展思路可定为:依托“三站三库”,立足开放开发,突出旅游水产,发展种采运,滚动开发,协调发展。“三站三库”是清江开发的主题,是带动全流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旅游、航运、水产养殖都是清江开发生产的新资源应突破性发展;种植、采集、运输业是原有老资源,而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可向深层发展;煤、铁、汞等矿藏是潜在的资源,清江开发为其改善了良好的电力能源、水上运输等基础设施,努力争取投资,开发优势资源,培植经济新的增长点,促使全流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

2.奋斗目标。在未来5~10年间,抓住清江开发机遇,促进清江流域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富饶的清江流域。“十二五”末,清江流域各县市GDP总额要达到1200亿元,财政收入8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

3.主要措施。根据上述思路,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县域经济建设,促进全流域经济发展。其主要措施可概括为:全方位开放,深层次开发,突破性发展。

第一,全方位开放。要想经济大发展,就要思想大解放,对内对外大开放。敢于冲破封闭意识,传统观念的束缚,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来更新观念,大胆引进资金、人才和技术,虚心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管理模式,推动流域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大踏步,快速发展。(1)全方位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就是要打开山门,走出县门,推出国门,面向三峡大工程,长江流域、沿海发达地区、国际大市场全面开放。制定优惠政策,利用外地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开发本地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开发名、优、新、特产品,打进国际国内市场,以提高清江流域的产品知名度。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努力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大中型企业联姻,利用他们的科技力量,增强建设合力。(2)深层次对内开放。对内开放,是指各种经济形式之间、条块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相互开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股份制、合作制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体。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跨越行业、地区、经济成分,开发山地、水面、码头等具有流域特征的资源,实行谁开发,谁所有,谁受益,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速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深层次开发。流域经济发展应根据清江开发形成的新格局,制定深层次开发规划,形成规模,突出产业。在清江流域发展高山“菌药带”,巩固中高山“林特带”,恢复低山“经粮带”,开发水库“鱼禽带”;建设“三大区”,即景点旅游区、城镇商业区、经济开发区。“区经济”串联“带经济”,“带经济”依托“区经济”,从而形成“四带三区”有机结合体、复合型经济结构。具体措施上坚持“四大开发”:(1)移民滚动开发。建立滚动开发机制,既是解决移民安置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建设流域经济的大好机遇,抓住这一契机,选准一批项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可持续。(2)基地规模开发。利用调空机制,使耕地、山林、水面向经营能手集中,推行“共同投资、成片开发、联合发展、股份经营”的开发形式。茶叶、烟叶、渔业等产业实行大户承包,集中办场,由粗放型经营方式转化为集约化经营方式。(3)产业联合开发。在流域内实行优势产业互补,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坚持相关产业联合开发的道路,形成生物产业链,工业产品系列开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4)产品系列开发。真正的原料产品,价值低廉,效益低下,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只有建立“原料产品→初级加工→精细加工”多次增值的产品系列开发体系。提高产品附加值,使资源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

第三,突破性发展。清江水运、水产养殖、旅游业都是清江开发后产生的新资源,也就是新的经济新的增长点,要在提高现有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突破性、超常规发展。(1)水运。开发清江水运不仅能够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还有可观的自身效益。大力发展水运,坚持国家、集体、民营一起上,建立较大规模的航运公司、码头,提高清江运输能力。清江发电公司要尽快建成清江三级船闸,建设清江白银水道,连接长江黄金水道,使山区物产商品化,物产商品化又能促进航运发展。(2)水产。水产养殖业既是流域开发的重点,也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应积极组织科研单位,研究大型水库水产品的养殖、捕捞、加工、保鲜技术。实行系列开发,配套发展,逐步形成“鱼种繁殖——饲料加工——鱼群养殖——鱼类加工——鱼产品销售”一条龙生产格局,各个环节相互依托,相互推动。(3)旅游。清江开发使美丽的清江锦上添花,前景广阔,更具吸引力。发展清江旅游业,突出民族特色,清江流域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集居地区,将土家民风、民俗、古朴浓郁的民族文化溶于清江美景之中更具吸引力。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迅速改善交通、通讯、宾馆、生态等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

作者:汤维才 吴建勋

第2篇: 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

一、项目的背景及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江西省委、省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强卫在省委十三届七次会议上提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指出努力把江西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总书记对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寄以厚望,对江西提出“一个希望、三个着力”重要指示,江西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围绕总书记的指示提出加快推进“绿色崛起”,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抚州市位于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腹地,处于闽台与内陆地区间承东接西的重要位置,是南昌远郊、闽台近邻。拥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区、江西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5个国家级战略和我省支持抚州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1个省级战略的“5+1”政策叠加优势。当前, 1 抚州正处于绿色崛起的爬坡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全面小康建设的决战期。抚州要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必须结合抚州地理环境、经济结构、生态质量和发展战略实际,将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成为中央苏区振兴的富民工程、鄱阳湖经济区的示范工程、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抚州样板”和构筑海西经济区的生态屏障。

抚河是江西省第二大河流,是养育赣抚大地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血木岭,自南向北流经广昌、南丰、南城、临川、丰城、进贤、南昌等县(区),向西经南昌县荏港改道由青岚湖入鄱阳湖。抚州市流域面积为15608.81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82.95%,占鄱阳湖水系总面积的9.75%。主河道长350公里,流经抚州境内276公里,主要支流有黎滩河、临水、东乡河和芦河。

近年来,抚州市委、市政府在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但由于抚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大部分河段不能通航;干流及主要支流现有堤防防洪标准普遍偏低,中小河流防御洪水能力普遍较差,排涝体系缺乏,有些圩堤还未除险加固,严重威胁沿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抚河是市中心城区和沿河县(区)主要饮用水源,也是省会城市南昌的备用水源,而沿途工业园区多,水资源的蕴含量及水质保障措施非常

2 弱。为此,进一步加快实施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势在必行,它不仅关系到我市、我省生态环境质量,也关系到长江中下游水生态稳定和人民饮用水安全,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有利于促进抚河流域可持续发展、保护全流域生态环境,推进全流域绿色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抚州绿色崛起、跨越发展;有利于巩固赣东南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同时,通过实施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打造成我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典范,从流域角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

二、主要内容

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包括:生态保护与修复、防洪疏浚、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利用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等5大工程。(详见附表1—5)

(一)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进一步改善抚河流域生态环境,加快实施抚河流域生态工程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绿色生态抚河,重点推进抚河源头生态保护区工程、河流绿色廊道建设工程、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程、抚河流域水保生态工程、自然湿地保护工程、水文化工程的建设进程,将抚河建设成为生态型

3 河流,其排洪灌溉、气候调节、景观休闲等功能得到恢复和完善,使抚河中上游河段成为一道靓丽的绿色生态走廊。

(二)防洪疏浚工程

提高抚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构建抚河防洪安全屏障,重点建设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大的项目,通过防洪安全工程、重点支流治理工程、五河治理工程、水文监测工程等工程建设,将有效保障城乡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为充分发挥内河航运成本低、运载量大的优势,按照Ⅳ级航道开展干流航道整治与疏浚,积极推动恢复抚河航运通行能力,构建抚河干流黄金水道,促进昌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三)水资源保护工程

按照源头抓起、支流治理、干流控制的原则,实现干流的水质控制目标,突出抓好抚河流域的污染治理,采取统筹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综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源地、整治山塘水库、建立水污染监测体系等多种措施,将大大减少城乡污水垃圾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促进抚河水质的改善,提高饮水安全和用水保障。

(四)水资源利用配置工程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抚河水资源,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我市工程性缺水等问题,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加强水资源管理,重点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

4 程、廖坊灌区二期工程、廖坊灌区节约环保型生态农业示范区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水源工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将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节水型社会建设逐见成效。

(五)产业结构调整工程

大力实施节能、节水、环保、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的技术改造,重点在有色金属加工、化工、造纸等高耗能行业进行重大节能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开展“废水、废气和废渣”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加快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引导工程,引导发展科技型、环保型、节水型、低耗能产业,重点沿抚河流域布局以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数字出版、大数据中心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产业;采取行政管理、经济调节、资源供给控制等多种手段,加快推进落后产能企业的关停并转。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产业规模集聚、技术提升、布局优化,实现抚河流域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一)投资规模

整个工程估算总投资为291.2亿元。其中,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投资50.6亿元;防洪疏浚工程投资99.4亿元;水资源保护工程投资46.3亿元;水资源利用配置工程投资63.9亿元;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投资31亿元。

(二)资金来源

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争取列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建设内容。各级财政要集中财力进一步加大对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的资金投入。各县(区)、各部门要尽快将条件成熟的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项目向国家和省里进行申报,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省级专项资金的支持。

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三种方式筹集:(1)中央政府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2)地方专项资金;(3)自筹资金,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积极与国内外企业以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建设,也可出让经营权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设立抚州市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推进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全面推进,形成“一把手负硬责,分管领导负细责,全员广泛参与”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

6 良好的工作格局。各牵头单位根据任务分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化方案,按年度提出重点工程项目,落实项目实施责任主体,明确工作措施和实施进度,定期组织对本实施方案的推进情况进行检查调度。积极推行“河长制”。把实施“河长制”,保护河湖健康作为当前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问题督办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建立健全涉及河湖日常管理的专业机构,落实保护管理责任,管理人员和管理经费。

(二)科学编制规划

尽快编制完成《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规划》。各级、各部门认真编制专项治理规划或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主要任务,落实责任,把工作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制定时间表,扎实推进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

(三)强化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争取纳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加大市财政资金支持,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和投入力度,突出资金安排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金融政策支持。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发行企业债券,

7 完善农业金融与保险服务,设立生态保护基金。

(四)加快项目建设

重点开展抚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建设抚河生态廊道。实施抚州市廖坊灌区二期工程和江西省洪门水库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开展水景区建设,构建抚河山水文化旅游休闲廊道。推进抚河恢复通航工程建设,推进广昌—南丰—南城—抚州—南昌水上旅游线路建设,逐步建成抚河旅游水运交通网络。

(五)加强科技支撑

依托东华理工大学等省内高校的优势学科,构建 “政、校、院”科研平台;加强以科技领兵、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关键性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六)严格监督考核

建立督查专员制度,实行专项督查,全程督查。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参与的大督查机制。健全重要工作责任报告制度和通报制度,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定期和不定期报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从严管理干部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有关制度,严格环境责任追究制度。

五、恳请事项

恳请国家发改委将抚州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

8 列入“十三五”规划项目;在政策和资金上对抚州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予以支持;恳请将资溪、黎川、南丰、广昌、宜黄、乐安等6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调整范围。

附件: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重点建设工程表

第3篇: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对策探讨

周克仪,田存梅

1(1.黄委会黑河流域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000;2.黄委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尤其是下游地区,20世纪后半世纪下游生态日益恶化,以成为我国沙尘暴发源地之一。本文就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和改善黑河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对策;措施

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流域南以祁连山为界,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西分别与石羊河、疏勒河流域相邻。黑河流域范围界于东经97°~102°、北纬37°50′~42°40′之间,流域总面积为14.29万km2,其中青海省为1.04万km2 ,甘肃省为6.18万km2,内蒙古自治区约为7.07万km2。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干流全长821km。出山口莺落峡以上为上游,河道长303km,面积1.0万km2,河道两岸山高谷深,河床陡峻,气候阴湿寒冷,植被较好,多年平均气温不足2℃,年降水量为350mm,是黑河流域的产流区。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河道长185km,面积2.56万km2 ,两岸地势平坦,光热资源充足,但干旱严重,年降水量仅有140mm,多年平均温度6~8℃,年日照时数长达3000~4000小时,年蒸发能力达1410mm,人工绿洲面积较大,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正义峡以下为下游,河道长333km,面积8.04万km2 ,除河流沿岸和居延三角洲外,大部分为沙漠戈壁,年降水量只有47mm,多年平均气温在8~10℃,极端最低气温在-30℃以下,极端最高气温超过40℃,年日照时数为3446小时,年蒸发能力高达2250mm,气候非常干燥,干旱指数达47.5,属极端干旱区,风沙危害十分严重,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 2 生态状况及主要生态问题

2.1 生态状况

黑河流域上游土地面积1万km2,其中高山地面积占72 %,河流台地占27 %,绿洲丘陵占1 %,该地区气候阴湿寒冷,植被较好;中游地区土地面积2.56万km2,其中戈壁沙漠占31 %,土质滩地占29 %,绿洲占24 %,低山丘陵占16 %,该区光热资源丰富,人工绿洲发育;下游是流域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现有土地面积8.04万km2,90 %为戈壁沙漠和剥蚀残山,其中近一半是沙漠化土地,绿洲仅占6 %。

黑河流域水质状况较好,但中游地区部分河段水质已有下降趋势。据1998年对洪水河、梨园河、黑河干流、山丹河共589km河段水质评价的结果,Ⅰ至Ⅲ类水河长占评价河段长的85.4%,Ⅳ类、Ⅴ类水河长占14.6%。 2.2 主要生态问题

由于中游水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和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以土地沙漠化、植被退化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恶化在全流域范围内迅速发展,尤以流域下游情势更为严峻,不仅严重影响到下游荒漠绿洲的生存,而且对邻近地区的生态安全也构成了威胁。上、中、下游地区的生态问题分述如下:

上游地区主要是森林带下限退化和天然林草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流域内祁连山地森林区,90年代初森林保存面积仅100余万亩,与建国初期相比,森林面积减少约16.5%,森林带下限高程由1900m退缩至2300m。

中游地区主要是土地沙漠化与盐碱化、水环境污染等。具体表现在:中游部分地区如金塔、高台等地在1990年以来沙漠化仍呈扩展趋势;盐碱化土地面积有所增加;水污染严重且呈发展态势。由于大量垦荒造成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尚存草地由于高强度过牧而退化严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不仅限制了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导致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等生态环境连锁反应。

下游地区是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劣变最为严重的区域,集中表现在终端湖泊消失、众多天然河道废弃并形成绿洲内部沙源、天然绿洲萎缩、土地沙漠化发展迅速。下游断流时间由50年代的100天增加到目前的近200天,西居延海、东居延海先后干涸,下游三角洲地区的胡杨、沙枣和柽柳等面积减少了86万亩;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度大于70 %林灌草甸草地减少了约78 %,而覆盖度小于30 %的荒漠草地和戈壁、沙漠面积增加68 %;据TM影像资料,额济纳旗植被覆盖率小于10 %的戈壁、沙漠面积平均年增加23km2,随着沙化面积增加,沙尘暴危害加剧。所有这些使得本区域环境恶化、生物物种减少、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而且已威胁到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国防建设的环境保障。

3 生态保护和改善对策

保护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不仅事关流域内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到西北、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是关系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防稳定的大事。黑河流域生态问题是以水资源为核心要素的,受水资源总量的限制,生态建设应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3.1 严格执行国务院批准的黑河分水方案,确保进入下游三角洲的水量

水是干旱区最活跃的自然因子,也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的近期下游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致使林木枯亡、草场退化。黑河治理的核心是合理配置水资源、科学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要实现科学治理,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批准的黑河分水方案,确保正义峡断面的下泄水量指标的完成。并且要提高下游河道输水效率,逐步增加进入居延海的水量。 3.1.1 中游大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流域的经济发展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积极稳妥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不再扩大农田灌溉面积;积极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限制种植水道等高耗水作物,严格控制兴建耗水量大和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大力开展灌区节水改造,提高水利用效率;采取综合措施,节约用水。 3.1.2 下游减小输水损失,提高输水效率

下游建设正义峡水库和甘蒙输水干渠,减少河道输水损失。下游三角洲下段要建设通往居延海蓝色通道,并保持畅通,以使黑河干流全程过水,增加进入居延海的水量。

3.2 上中下游统筹兼顾,防护优先、防治结合,逐步建立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加强流域统一规划和管理,充分认识和发挥自然界的自我恢复能力,加大流域综合治理力度,使生态系统得到合理恢复。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3.2.1 加强天然林保护和草地综合治理

上游祁连山区实行围栏封育、治理沙化草地和黑土滩地,适当营造人工林,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遏制源头区生态恶化趋势。

中游退耕还林还草,改善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的建设。

下游要以维持现有绿洲生态为前提,加强林草灌溉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要因地制宜,退耕限牧,实行围栏封育、草场轮牧,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牧业方式,最大限度的恢复地表植被。 3.2.2 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并加强管理

根据国务院《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在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和防风固沙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对一些濒临枯亡的林木和退化的草原重点加以保护,以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制订保护区的地方法规和管理制度,实施强制性的保护措施。

3.2.3 加强对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与监督管理

根据《水土保持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在流域内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和企业,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对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影响的项目,必须采取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并且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验收。 3.2.4 生态建设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责任制

生态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林业建设与保护、草原治理、水源与灌溉工程建设、水土流失治理、防沙治沙等各个方面。在生态系统恶劣的黑河流域进行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应因地制宜采取工程、科技、经济、法律等综合措施,必须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林、水、农、计划、财政等多部门分工协作,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 3.3 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黑河流域污染物主要来自造纸、化工业、石油加工业和食品工业等行业,主要污染河段为中游的张掖地区,虽然排污量不大,但污染物含量高,达标排放率低。当前应抓紧制定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严格污水排放标准,实行入河排污许可制度和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防治水污染。考虑到黑河水资源极度紧张,要严格限制高耗水、重污染企业发展,对“十五小”重污染企业和污水不能达标的企业实行关停,逐步实行清洁生产。对建设项目,应按规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污水处理厂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工程,控制年进入干流的污染物总量,使重点水源区水质逐步得到改善。 4 结语

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改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生态系统的恢复更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社会性。在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各部门应协调合作,加强管理,共同致力于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20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黑河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2000.9. [3] 刘钟龄等.黑河(额济纳河)下游绿洲生态系统受笋与生态保育对策的思考[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年,15卷3期. [4] 李万寿,陈志辉.黑河上游水沙来源及组成的分析.青海水利.2002年,第1期.

第4篇:十二五-天河流域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

郧西县天河流域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项目

天河是汉江上游左岸大支流之一,发源于陕西省山阳县,自北向南流经山阳,商南、郧西三县,于天河口注入汉江。流经郧西县的土门、香口、城关、观音等四个乡镇,于观音镇天河口汇入汉江。流域面积1614km2,其中山阳县412.5km2,商南县59.6km2,郧西县1142km2。干流总长95km,其中郧西县境内62.7km,干流在该县境内自然落差326m,河流平均坡降5.11‰,其中鄂、陕省界至阳坡(沉溪河口)最陡,为9.25‰;县城至河口最缓,为2.56‰。流域形状系数0.18,属山区扇形流域。

境内支流众多,河曲发育,汇流面积100km2以上的支流有惠河、五里河、安家河和大麦峪河等。五里河为天河支流,位于县城东北部,在天河口上游的城区汇入天河。干流全长40.9km,流域面积434.7km2,流域内高山坡陡,河床平均比降16.5‰,五里河于小河汇入口下游1.3km处汇入天河。安家河是五里河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三官洞乡瓜子岭东坡,自北向南贯穿安家乡和城关镇。安家河流域面积251.7km2,干流全长47.61km,河床平均比降17.18‰。

50年代,郧西人民在天河干流中上游修建一条全长43km引水渠道“天惠渠”,担负着县城周围三个乡镇4000多亩灌溉任务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并在天惠渠末端修建了郧西县第一座小水电站,装机60kW,供县城照明用电,从而开创了郧西县水电事业的先河。

二、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的必要性

天河支流——小河,五里河,安家河均在郧西城关镇汇入天河干流,天河流域是郧西县城人畜饮水水源地,也是县城发展的生命线,作为山区河流,洪水陡涨陡落,县城范围内河道滩涂常年裸露,兴建一定数量的拦河坝蓄水,营造滨河水系景观,建设亲水平台,可以给市民提供亲水休闲平台。

三、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目的

通过合理、有序、高效、科学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恢复等一系列手段,使天河流域及郧西天河流域水系的物理环境和空间环境得到充分的改善,保障用水安全;构建与流域发展和城市建设相辅相成的水生态环境空间;维护河流健康、促进人水和谐,实现流域发展、城市建设和水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创造出生态优良、文明繁荣、发展可持续的流域发展新格局。

四、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措施

1 借助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地理优势,借国家之力协调治理上游水污染事件,保障本地区水安全

2 严格执行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水资源保护措施,争取国家水源区补助资金,落实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

3 严格执行新《水土保持法》,落实县域内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本流域水土流失

4 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天河流域内干支流中小型水库的兴建 5 在城区河段适当兴建拦河坝,营造景观水面 6 结合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亲水平台,促进人水和谐

7 引水入城,利用山区河流天然落差营造城市生态水系廊道,优

化城市市政及景观用水

8 改善城市供水单一水源结构,干支流结合,打造郧西多水源格局,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用水

五、投资估算

按2011年2季度物价水平估算,工程总投资为10.3亿元。其中截污治污工程3.0亿元;水土保持工程1.0亿元;中小型水库建设3.5亿;拦河坝建设0.8亿;城市防洪工程及亲水平台1.5亿;城市生态水系廊道建设0.5亿元;

六、资金筹措

天河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总投资为103000万元,其资金来源主要有:中央及省拨款、地方配套和其他方式的融资。

其中,截污治污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城市防洪工程以申请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为主;中小型水库建设中供水为主的申请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发电效益显著的,可以结合融资和招商进行;拦河坝及城市生态水系廊道建设,以地方土地出让金结合招商引资方式进行建设,适当申请中央及省级拨款。

七、建设与管理

由郧西县水利电力局为项目法人,负责工程前期工作、工程建设、资金筹措及建成后的运营管理。

第5篇:渭河流域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关于陕西省咸阳市渭河流域环境保护的调查

第一部分——前言

一、 调查背景

环境保护是指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包括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从战略性高度出发,我国政府于1983年12月召开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正式提出将环境保护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环境保护问题仍刻不容缓。我所调查的咸阳市地处“八百里秦川”的腹地,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流经咸阳,通过调查发现了咸阳市政府在渭河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与依然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所学知识与具体情况的有机联系,并认真分析,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

二、 调查方法

个案调查

三、 调查对象

咸阳市对渭河流域的综合整治

四、 调查过程

1月10日—1月15日规划调查提纲

1月16日—1月18日查询资料并实地调查 1月19日—1月20日汇总所得资料 2月1日—2月3日写调查报告

五、 咸阳市与渭河简介

2 咸阳市是陕西省第三大城市,省辖市,为中华第一帝都。位于渭河平原中部,渭河北岸,九嵕山之南,因山南水北皆为阳,故称咸阳,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定都咸阳,咸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咸阳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级卫生城市、中国地热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城市。

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东至陕西省潼关县汇入黄河,全长800多公里,流域面积13万余平方公里。

第二部分——正文

一、 咸阳市渭河流域的污染状况

渭河干流中游主要流经咸阳市,解放前,渭河为沿岸居民提供了饮用和灌溉水源,使关中地区成为富庶之地,但是,全国解放后,随着国家对关中地区的开发,加之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这条关中人民的母亲河不堪重负,断流现象显著增加。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渭河北岸的咸阳和南岸的西安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各种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渭河两岸,工厂所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渭河中,由于当时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单薄,生活污水也直接排放到河水中,政府只看到了工厂快速增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对渭河水质的极大破坏,多年的污染使渭河水质下降到劣五类水质,水中的鱼虾已经绝迹,河水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臭味。甚至一度被陕西省人大常委会认定为“已经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成为黄河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民盟中央2009年对渭河流域的调研报告称:“水污染加剧,影响下游地区用水安全。渭河源区水质长期在五类水质下徘徊,类重度污染水域118公里,72.4%的人口饮水不安全。”

一个个排污口,一份份超标的断面监测报告,昭示着渭河的苦衷,诉说着渭河的悲伤。

二、 咸阳市渭河流域的污染治理

为了响应党中央的环境保护政策,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咸阳市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咸阳市政府于2003年启动了咸阳市最大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东郊污水处理厂,并于2006年五月下旬投入运营。这不仅标志着咸阳市结束了大量污水直排渭河的历史,也对改善咸阳乃至渭河流域水环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咸阳市东郊污水处理厂是渭河咸阳段流域污染治理的骨干项目工程,设计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20万吨,经过处理的水质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后排入渭河。工程分为两期建设,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毕并投入运营,使得咸阳市的污水处理能力大大提高。

另外,面对满目疮痍、伤痕累累的“母亲河”,咸阳市政府不敢懈怠,正在用声势浩大的“渭河综合治理”工程改变着“母亲河”的现状,咸阳市委、市政府采取自我加压的方式,本着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治渭”任务的的宗旨,将渭河咸阳段综合治理作为当前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并迅速出台了《咸阳市渭河综合整治规划及实施方案》,方案规定的具体任务:加宽加高堤防98公里,新建交通桥3座;改建碍洪铁路桥组3座,滩区整理18平方公里:栽植堤肩行道林76公里、堤外防护林30公里;修建生态景观滨河公园12处;建设生态湿地公园1处,新建水质生态监测断面4处,建设管理设施4处,总投资38余亿元。截至2011年七月底,渭河咸阳段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此外,陕西省政府重拳出击,渭河流域城市河流出境断面化学需氧量每超标1毫克/升,省级财政将从市财政直接划拨10万元作为对渭河流域污染治理补偿和奖励资金。咸阳市委、市政府迅速响应这一条例,对渭河咸阳段沿岸化工等高污染企业进行综合整治,引导各企业进行科学创新,力求降低污染,或者企业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将本企业所产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对于屡教不改的企业或工厂,责令其关闭。

在省、市两级的高压政策下,一个个排污口消失殆尽了,渭河流域的污水直接排放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渭河水质由以前的劣五类上升到现在的四类水质,整理措施收到明显效果,前几年对渭河望而却步的人们现在又回到了渭河岸边。

在渭河治理的实践中,咸阳市政府的做法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极大肯定,2007年2月,陕西省政府在咸阳市召开了全省渭河流域污染治理项目建设现场会,向全省推广“咸阳模式”。

“这种方式在经济上解决了政府投资不足,日常运行难以为继的难题;在管理体制上形成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相互配合、协作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避免了‘晒太阳’工程现象的发生。”咸阳市东郊污水处理厂的负责人说。所谓的“咸阳模式”也称之为BOT模式,就是在污水处理厂建设中采用“企业建厂、政府建网、企业经营、政府监管,企业按规定标准排放、政府按达标水量付费”的市场运作模式,它创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一条新路。咸阳市东郊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以来,污水处理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要求,并顺利通过了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验收监测。自从与咸阳市环保局正式签订运行合同以来,企业经营收益稳定。目前,企业每日污水处理能力已经占到咸阳市生活污水的七成左右。

4 咸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千军昌说,目前咸阳正以建设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龙头,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三项基本制度。在认真做好节水工作的同时,正不断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切实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力求早日使咸阳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此外,针对渭河综合整治过程中依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咸阳市政府出台了《咸阳市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调研评估报告中存在问题调整方案》,再次调整提出了五条具体措施:⑴加强渭河流域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⑵加大含重金属污泥企业污染整治力度;⑶加强对排污单位监管查处力度;⑷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执法检查;⑸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和基本保证,人与水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保护母亲河,关爱渭河健康生命,不仅是党和政府列入议程的大事,同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陕西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作为一个涉及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的社会团体,近年来十分关注渭河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一直在为渭河的治理奔走呼号。2003年,陕西省黄研会组织理事中的部分学者、专家和水利工作者通过渭河流域实地调研,向省政府提出了解决渭河生态治理的意见和建议。建议加强渭河源头及沿岸植树造林、推进水土保持,治理河水污染、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合理配置水资源。

此外,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要加快治理好渭河的意见和建议。已80岁高龄的原陕西省政协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安启元同志,对渭河生态治理锲而不舍,曾六次向全国政协会议提案,建议彻底根治渭河水患,加快投资治理。

三、 对咸阳市政府在渭河流域治理方面的建议

⑴相关各单位应思想重视,目标明确,切实把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确保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调研评估意见的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⑵咸阳市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以奖励在环保方面有较大贡献的个人及单位,大力鼓励科技创新,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源头层面根治环境污染问题;

⑶在下一阶段,深化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监管,启动重点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继续推进渭河生态治理工程,监督企业达到新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⑷继续做好污染同治工作,继续和甘肃、西安、宝鸡等地加强联系,适时召开污染同治工作联席会议,交流治污经验、商讨治污措施,进一步做好跨境、跨流域污染同治工作。

四、 咸阳市渭河流域综合整治的整体评估

5 为了咸阳市人民及渭河下游沿岸各地人民的福祉,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城市的美好未来,咸阳市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重拳出击,采取了工程措施与行政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并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针对渭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环境恶化、洪水威胁、水土流失等重大问题,提出解决的基本思路、总体布局、重点治理措施、实施安排意见等。

总体来说,经过近十年的努力,通过“关、建、治、管、投、创、研”七大举措,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使渭河污染治理进入新阶段。渭河流域综合污染指数已由2003年的9.04下降到2010年的2.0左右,渭河咸阳市出境断面监测显示,断面高锰酸盐指数连续两年以15%的速度下降,化学需氧量达到V类水质标准。

在一系列喜人数据面前,我们不应该因为我们所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因为这只是在“还债”。在喜人数据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现在的渭河环境距离上世纪前期的环境还有多大距离。另外,在实地调查中我还发现,在渭河沿岸的比较隐蔽的地方,依然能够看见一两个流着充满白色泡沫的污水的排污口,但是我希望这种漏网之鱼不再有,我也希望有关监管部门能真抓实干,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尽快关闭相关违规排污企业。此外,咸阳市政府还应该加大在渭河流域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技投入,引导相关企业开发节水、污水处理新技术及进行工序创新,以求最大程度的减少污水的产生。此外咸阳市政府应认真执行陕西省政府于2009年启动的渭河“水专项”课题研究工作,争取找到有效解决渭河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问题的途径,为渭河治理提供良好的科技支撑。

在渭河水污染治理的实践中,咸阳市政府提出了独特的“咸阳模式”,即“企业建厂、政府建网、企业经营、政府监管,企业按规定标准排放、政府按达标水量付费”的BOT模式,此模式有效解决了政府资金不足、某些企业自律能力较低的难题,使政府和企业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在实践中政府和企业实现了双赢,越来越多的企业表示愿意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我认为,此模式可以在全国加以推广,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五、 参考文献

①2010年11月01日 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②2007年08月09日 三秦都市报 ③2006年05月21日 中国经济网

④2011年08月11日 咸阳日报 陈奋翔

⑤2010年08月01日《加强渭河生态治理》 王安平

第6篇:北江流域水质保护和治理工作方案

清城区北江流域矿山整治工作方案 根据《清远北江流域水质保护管理办法》、《2014年清远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清远北江流域水质保护和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清远北江流域矿山整治工作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和要求,为切实做好北江流域水质保护和治理工作,全面整治北江流域矿山开发秩序,查处乱挖乱采行为,并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我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整治范围

清远市辖北江干流和连江、滃江、潖江、滨江等主要支流及主要河涌、湖库。

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定,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管理、协调联动作用,通过全面整治北江流域内矿山开发秩序,清理整治水环境安全隐患,查处乱挖乱采乱排行为,改善北江流域水质状况,保障清远北江流域沿岸城乡用水安全。

三、时间安排:

(1)2014年6月-12月:宣传发动、制定方案、调查摸底阶段。

(2)2015年1月-2016年9月:集中整治、巩固提升阶段

四、工作方案及要求

(一)宣传发动、制定方案、调查摸底阶段(2014年6月-12月)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为切实做好北江流域水质保护

和治理工作,加强各股室的协调配合,及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加大治理及执法力度,经市国土局同意,我局成立“北江流域水质保护和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由我局主要领导和相关股室的负责人组成,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蔡伟新局长

副组长:蔡桂强副局长

丘剑文执法大队长

成员:陈战雄: 地矿股股长

成国强:地监股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分局地矿股,负责日常工作,有陈战雄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黄思立(地矿股)、王银(地矿股)、李文伟(地矿股)同志为办公室成员。相关任务完成后,领导小组自动撤销。

2. 宣传发动,营造氛围。我局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局主页等各种传播媒体大力宣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和《清远北江流域水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规和政策,通过召开采矿权、探矿权人会议部署专项行动工作,提高矿山企业对保护北江水质的意识,对典型污染案件进行曝光,为整治行动营造氛围。

3. 调查摸底,建立档案。我局将组织清城区环保、公安、工商、经贸、供电等部门联合对北江流域内的持证合法矿山和无证非法矿山(采矿点)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账。调查内容包括:矿山位置、矿

业权人(和非法采矿人)、采矿证期限、开采规模、尾矿弃渣堆(排)放是否造成污染等情况。

4. 推进“矿山复绿”行动工作。按照《清远市“矿山复绿”行动方案》要求,督促矿山企业积极筹集资金投入矿山治理恢复,实行边开采边复绿,原采矿权人已灭失或者政策性强制关闭的矿山由地方政府负责治理恢复,2014完成9个矿山复绿治理,其中由矿山企业负责治理的9,由地方政府负责治理的0个。

(二)集中整治、巩固提升阶段(2015年1月-2016年9月)

1. 自查自纠。我局将认真对照调查摸底中发现的存在的污染隐患,责令相关矿山企业完善设施,限期整改完毕,会同其他有关部门拆除非法矿山厂房和生产生活设施。

2. 重点整治。对辖区内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以采代探、选矿等存在肯能造成水质污染隐患作为重点整治对象,我局将牵头组织环保、公安、工商、经贸、供电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开展重点整治,相关镇人民政府配合参加。

3. 依法打击。对超层越界开采矿山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没收违法所得,未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一律不得通过采矿权年检;对无证开采、冶炼的矿山,必须严厉打击,依法取缔,拆除厂房和供电设施,捣毁生产设备、完成“六个不留”(不留原料、不留设备、不留厂棚、不留人员、不留电源、不留后患)。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联动作用,形成强大打击合力,依法查处到位,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4. 制定采矿权设置和矿山管理办法。根据《矿山资源法》和《清远北江流域水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合力开发利用北江流域矿产资源,制定完善北江流域采矿权设置和矿山管理办法,在城市规划建设区、北江流域第一重山以内、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生态公益林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禁止审批新立固体矿产采矿权, 原有固体矿山应当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报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采矿权有效期满后关闭,不再办理延续审批。

5. 完成“矿山复绿”行动工作。督促矿山企业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履行职责,全面完成市“三区两线”48个矿山治理复绿,其中我区共有13个。

五、保障措施

1. 明确整治责任主体。

清城区人民政府是整治本辖区内北江流域矿山开发秩序,查处乱挖乱采乱排行为工作的责任主体。我局是整治工作牵头单位,将制定“矿山资源开采监管巡查制度”,并负责组织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开展北江流域日常巡查监管工作,发现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将及时上报区人民政府组织查处。

2.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我局成立的“北江流域水质保护和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组长或副组长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情况,

协调解决保护治理过程遇到的情况问题,更好地推动《工作方案》的贯彻落实,同时城区国土局领导小组在每季季末前形成每季工作进展报告,并上报给“市国土资源局北江流域水质保护和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第7篇:“江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与建议

作者: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考察组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02日 07版)

CFP

资料图片

编者按

随着城镇化建设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诸多传统村落及其文化正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开始对我国“江河流域”(即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及其他广大地域的传统村(镇)落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开展田野调查。2014年6月12日至9月30日,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又对“江河流域”传统村落展开新一轮田野考察。考察结果显示:与2008-2010年期间的考察结果相比,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工作在国家重视下取得显著成效,但问题依然突出,形势仍旧严重。基于此,考察组提出了加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具体建议,相信会对相关工作有所助益。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大陆城镇人口达69079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51.27%,首次超过农村。与此同时,中国农村却呈现空壳化趋势。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使得大量村落被空置或遗弃。同时,由于道路交通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增多和信息网络覆盖面的扩大等原因,加大了外来文化向农村渗透的力度,村落传统文化趋于边缘化,其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挑战。

2008年至2010年间,我中心曾组织20个课题组,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个省113个县(含县级市)中902个乡镇的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了为期25天至30天不等的综合性复查。这些地域中,在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方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为9707个,至2010年仅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2014年6月12日至9月30日,我们又组织了8个专项田野考察组,再次对“江河流域”传统村落展开跟踪式田野考察,行经11个省、行程18500多公里、为期三个多月,对此区域原已纳入调研视野的5709个传统村落中的1033个进行回访、考察、调研,并进行数据采集与比照。

本次调研数据显示,在2010年尚为活态存在的1033个传统村落,在四年间,又有461个因各种原因消亡,幸存572个。总数消失了44.6%,平均每年递减11.1%。换言之,在此次调研范围内的传统村落中,约3天就有1个消亡。据我中心“传统村落遗存实录资料库”按省域范围随机抽样的综合信息所得出的整体评估结果显示,就全国范围而言,传统村落消亡的速度整体上远高于上述数据。可见,四年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问题仍然突出,形势依旧严峻。

传统村落保护成效显著

上令下行,形成合力。以2012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为标志,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正式纳入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战略。在这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先后公布了两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2014年4月,四部局联合公布《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传统村落保护在一批学者长期呼吁下,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初步建立了国家保护名录,制定了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并根据保护价值的不同进行分等定级管理。2014年11月,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全国已有25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在省级层面,不少省份推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口号及具备可操作性的措施和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传统村落的措施,省委统战部将各民主党派与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海外侨胞等社会各阶层的资源与力量进行有机有效整合,展开了以“回得去的故乡”为主题的美丽家园建设系列活动。

在市、县、镇级层面,不少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特点,对传统村落保护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浙江顺溪镇政府集中财力与精力保护传统村落,在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的同时凸显传统村落的独特性,并处理好政府投资保护与市场运作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找民间投资,把市场需求和传统村落保护结合起来。

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到各级地方政府的具体落实,上下形成了有效互动。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成绩斐然。自20世纪末开始,冯骥才、乌丙安、潘鲁生等专家学者不断为保护传统村落呼吁、进言,积极探索有效保护传统村落的途径。我中心不仅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的田野考察和相关数据采集,还打造了创新研究平台,集合高校多学科资源优势,展开对村落文化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创建了国内首个为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培养专门人才的博士、硕士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项目,为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进行宣传和论证。 对村落的保护离不开乡贤参与。如今,乡贤的主体范围更加宽泛,他们视野开阔,掌握较丰厚的相关资源,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如湖南省中方县丁家乡的杨宗强,大学毕业后取得上海户籍,2008年返回家乡,带动村民建设生态农业园,形成了一定规模。2011年,当地部分参与种植的农户年收入便达3万多元,而同期丁家乡人均年收入仅1300多元。 村民有“觉”有“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方兴未艾。在当下不少传统村落,村民已经意识到传统村落不仅是自己的家园,还是与家族、民族有关的国家历史文化财产。河南崤山山区的渑池县赵沟村先后获得“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特色旅游村”“中国传统村落”等称号,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原住民的文化觉悟和文化自信。

现存问题与严峻形势

今天,很多地方对传统村落保护仍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重有形的建筑保护,轻无形的原住民文化保护;重“固态”文化保护,轻“活态”文化保护。在抱有这种认识与理念的人看来,传统村落只是一些没有文化灵魂的“死”建筑。实际上,传统村落文化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古建筑上,更体现于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信仰、道德观念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丰富“活态”之中。

误区二:在城镇化进程中,在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指导下,不少基层干部仍未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文化事关国家民族历史文化记忆。他们认为传统村落如无旅游开发价值,不能提升当地GDP,不能为其政绩“建功立业”,与其费力花钱保护,不如让其消亡。有的甚至受经济利益驱动,大行“强拆”之道。如山西某县有一保存完好的晋商明清建筑,于2008年被正式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2014年,该县将其列为城市片区改造重点工程,现在已经砖瓦涂地。

土地毒化,导致新“空心村”出现。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不断遭到各种污染源的伤害,土地污染现状严峻。国土资源部相关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成为“毒土”。这还不包括农药、化肥对土地的深度污染。污染加剧导致土壤自然蓄水保肥能力、所存有机养料成分、可耕深度等大幅度降低,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土地污染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农民,这也是近年来“空心村”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行土地法、文物保护法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现行土地法、文物保护法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的矛盾根源在于,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农村民居权属政策与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的需求不相适应。大部分受保护的传统村落需要修缮,但这些村落中的建筑及文物均属国家财产,在村落未纳入保护范围之前,原住民有权对其进行修缮;一旦这些村落被纳入保护单位,村民就不再具有修缮权。与此同时,因资金匮乏,很多地方政府无力对受保护的传统村落进行修复。这就导致受保护的传统村落建筑反而日渐残损,直到坍塌,而原住民的民生问题也得不到妥善解决。传统村落保护陷入“挂牌保护”与实际保护相脱节的困局。此类现象较为普遍,如不及时调整政策,出台可行的保护措施,可能会出现传统村落越“保”越少、消亡更快的状况。

对策建议:“五个建立,两个防止”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包括迫于城镇化发展趋势而错误行动、思想认识不正确、政策法律缺位、受政绩和经济利益驱动等。为克服这些弊端,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具体概括为“五个建立”与“两个防止”。

建立并出台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法。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全涵盖和适应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的法律。建议由国务院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局参与起草,尽快制定出一部适用于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的国家(而非部门)专门性法规,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建立传统村落环境监管监察、污染治理的法律制度。保护传统村落不能仅仅保护村落建筑,与其息息相关的土质、水质等生态环境也应得到高度重视。近年虽有一些关于传统村落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政策法规出台,但缺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法律,尤其缺乏村落环境污染防治与追责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同时,要建立起专门的监督监察机构专司此事,形成长效甚至永久机制。

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数据库。为更好地保护我国传统村落文化,准确掌握其地域分布与数量,应加快组织建立“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数据库”,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队伍,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田野调查与民间数据收集相结合的原则,对传统村落历史沿革、发展轨迹、建筑风貌、风俗习惯、人口规模、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以及村民生计、自然与生态资源等进行专业的数据记录和建档管理。

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协调发展框架体系。既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的文物、文化、生态、民生等诸多方面的价值,也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的文化构成从古至今都不是静止的。没有传统村落的“活态”文化存在,传统村落其他很多方面的价值就难以持续。不能让传统村落成为死的标本。因此,必须把传统村落的建筑保护与其他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传统村落的文化、人、自然环境都“活”起来的全新保护格局,让传统村落文化以鲜活的形式重返广大农村舞台。 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人才队伍。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鼓励支持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将保护、研究类专门人才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招生、教育与研究体制,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同时,要按照“国家需求、创新引领”的原则,充分整合并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学科的资源能量,以利于推出大批高质量的保护与研究创新成果。

防止旅游模式下对传统村落的过度开发。目前,不少传统村落因过度开发而失去“传统村落文化”的原本内涵,甚至变成“流行文化”的大卖场。应建立权威的传统村落管理体制,依据完善的保护规划,在保护培育的前提下,对现存传统村落及其文化资源进行有限、有效的开发利用。

防止传统村落“空心化”成为演变态势。要充分认识当前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严重性。要使传统村落原住民“留得住”,就要有效提升和改善传统村落原住民的生活质量。整治重点是处理好村庄协调发展的问题,既要对村落建筑进行维护与改造,维护好文化遗产,又要重视村民的居住环境,更要正确引导原住民的价值观与消费观,帮助农民建立并强化留守和保护意识。(执笔人:胡彬彬、吴灿、李红、杨帆、王安安)

【智库名片】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是我国高校中成立最早、专门从事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研究工作的科研单位。中心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立足田野考察,注重活态文化研究,设有传统村落的堪舆规划、生产生活与经济模式、文化教育与道德教化、宗法礼制与村落治理、民族民俗与宗教信仰、氏族文献与新见民族史料等研究方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学术体系。中心团队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研究专著20余种,获得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20多项。

上一篇:自然界的数学故事下一篇:免费学生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