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审计方法

2023-0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公司财务审计方法

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进行财务控制的方法

针对目前集团公司在管理、财务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角度出发,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在竞争中的优势,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制度控制、全面预算控制、委派总会计师、进行内外部审计、合理的考核体系等。集团公司的主要优势——战略协同,将企业资源加以优化整合,使资源消费最小其利用效率最高、企业价值最大。而目前我国集团公司的管理以及财务控制体系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适应目前集团公司发展壮大的需要,更谈不上发挥集团公司战略协同优势。本文就目前集团公司在财务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来谈谈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的方法。

集团公司在财务控制

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集团监管力度和实效性不足。目前一些集团公司没有建立起贯通母子公司的财务监控机制,没有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缺乏全过程的财务监控,监管不到位,监督力度不足,财务政策缺乏一体性。由此,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尤其需要完善控制机制和政策。

2.资金管理松散。集团公司规模巨大、管理层次多、利益关系复杂,集团公司不能从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安排投融资活动,下属子公司各自为政,追求局部最优而损害集团的整体利益,出现了投资效益下降、举债规模失控等现象,弱化了集团整体优势和综合功能的发挥。

3.预算管理实施困难,财务控制集中于事后控制,缺乏至关重要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许多集团公司在事前决策形成之后,没有进一步将决策具体化,编制出据以进行控制管理的月份、季度、年度财务预算,未将预算作为日常开支的指导依据,缺乏预算的执行与监督。

4.集团公司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一般而言,母公司处于信息劣势,子公司处于信息优势;母公司的目标是使整个集团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子公司的目标可能是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和目标的相对不同,可能会使子公司因眼前利益而扭曲会计信息,从而达到操纵收益的目的,出现这种状况必然会对母公司的经营决策产生不利影响。

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方法

1.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制度的控制。统一财务会计制度,建全财务控制体系,实现集团帐务的集中管理。首先,分析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为保证企业集团整体的有序运作,母公司根据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制订一套完善的财务信息标准制度,对子公司进行严格规范,使子公司在制度的约束下,进行规范操作。其次,应增加子公司财务状况的明晰化、透明化,坚决杜绝任何欺骗行为,保证财务信息的高质量,确保母公司在准确的财务信息基础上做出战略部署,并协助子公司进行财务管理,从而发挥企业整体整合优势,达到“双赢”的效果。

2.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实行全面预算控制。预算是财务控制中目标管理的有效手段,集团公司应成立高层预算委员会,专门负责预算的编制、审批、监督。预算的制定要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前提,根据企业的发展计划、规划、生产经营等活动,具体系统地编制全面预算;同时,预算的执行和考核是至关重要的,应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增加检查的密度,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使预算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对子公司可实行资金预算、成本费用收入的预算等。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将企业经营目标的主要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责任单位,并作为对各责任单位经营管理业绩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的依据。在实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预算一经制定,就应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能随意更改。只有严格按预算执行,才能起到预算管理的作用,否则,预算只是一种摆设。而要想预算执行得好,必须将预算管理同业绩评价相结合,将预算指标作为业绩评价的依据,充分调动子公司执行预算的积极性。

3.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授权控制。这里主要是指集团公司防范财务风险的需要。在某项财务活动发生之前,按照既定的程序对正确性、合理性、合法性加以核准,并确定是否让其发生所进行的控制。这种控制是一种事前控制。授权控制可通过授权通知书来明确授权事项和使用资金的限额,特别是对有些易造成损失和资产流失的重要项目作出明确的规定,做到有章可循。例如,在母公司对子公司资金加以集中管理之后,可以对子公司的投资、贷款项目进行授权,即子公司有权制定一定金额以下的投资、贷款项目计划。同时,母公司建立、健全子公司对外投资、贷款的立项、审批、控制和检查制度,并重视对投资、贷款项目的跟踪管理,用以规范子公司的投资、贷款行为。对子公司的授权管理原则是对在授权范围内的行为给予充分信任;对授权之外的行为不予认可。授权通知书除子公司持有外,还应下达公司相关部门,以根据授权的业务严格执行,予以监督。

4.集团公司对子公司银行帐户、资金管理。针对目前企业集团出现的子公司私自在银行开户,截留现金的问题,母公司应加强对子公司开户的控制。母公司在银行开立基本结算户,子公司在银行开户须经母公司审批,只有在总公司授权后,才可在银行开立结算帐户,以用于平时日常零星开支。所开帐户必须由母公司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同时集团公司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全部母、子公司银行帐户实行网络资金结算帐户管理制度。子公司开立的银行帐户回收的所有款项来源,均由母公司通过银行帐户网络平台将资金全额上划至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对子公司来说,结算中心就是银行,如果需要借款、还款及其他方式的融资等均要向结算中心提出,再通过结算中心网络系统将资金下划到子公司银行帐户,子公司才可使用。通过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加强了对子公司资金使用的监管,而且通过集中子公司的闲散资金也增强了集团的资金实力,使集团公司的资金聚而不死、分而不散、高效有序、动态平衡。

5.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委派总会计师进行财务监控。集团公司向各子公司委派总会计师,确保企业财务监督、措施落实到位,推动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切实加强对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监督。集团公司委派的总会计师,其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福利待遇等均在母公司,向母公司负责,同时又服务于子公司。被委派的总会计师,应组织和监控子公司日常的财务会计活动,参与子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把母公司关于结构调整、资源配置、重大投资、技术发展等重大决策贯彻到子公司的预算中去,对子公司各类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审核子公司的财务报告,负责对子公司所属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管理及培训,定期向集团母公司报告子公司的资产运行和财务情况。不但使集团公司的总体经营方针和目标可以在子公司得到较完全的贯彻和实现,并监督子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切实维护集团公司的权益。

6.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实行财务审计和效能监察,加大财务监管。全面提高财务审计监控能力,充分发挥效能监察作用。从审计内容上,做到三个相结合,即年度审计与阶段审计相结合,专项审计与常规审计相结合,效能审计与规范审计相结合。在审计形式上,坚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坚持自行审计与内部交叉审计相结合。在设计成果的转化上,将审计问题与审计整改相结合。

7.设置适合的子公司考核指标体系,对子公司的盈利能力、经营风险进行控制。①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 /平均资产总额。这一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企业综合利用资产获得利润能力的强弱,同时反映总资产利用效果和投资风险的大小。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②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该指标表明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增长情况,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竞争能力的强弱。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获利水平高。

③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表明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即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一般该比率越小,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偿债风险越小;反之,资产负债率越高,表明企业债务过重,如出现资不抵债现象,意味着企业面临破产。

④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净资产总额。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该指标反映企业自身资金的获利能力。该指标越大,说明其资本金的利用效率越高。也表明股东(主要是集团公司)的收益水平越高,投资风险则越小。

⑤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障,反映企业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就越有保障。

⑥现金比率: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 /债务指标。现金即指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现金来源主要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但偿还债务所需现金主要来源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因而此指标更能反映企业是否存在筹资风险。

⑦应收帐款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应收帐款净额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平均其他应收帐款余额+平均预付帐款余额)。这一指标表示企业年度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它是正值标,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表明收帐迅速,帐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收帐费用和坏帐损失。

⑧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和存货是否过量的指标,同时反映企业存货转化为现金的速度和企业的经营风险。一般来讲,该指标越高,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资金的占用水平越低,存货转化为现金、应收帐款的速度越快,企业销售能力强,经营风险较小。

(作者单位: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物业公司)

作者:万方方

第2篇:投资公司财务管理控制方法

[摘要] 投资公司对所投资企业的管理与控制始终是公司管理的难题之一,再加上当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这些都增加了投资公司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难度。投资公司管理和控制问题的核心是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对制度的设计。本文通过对国外成功投资公司的管理经验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 投资公司 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

投资公司通过占有其他企业一定份额的股权,以股东身份参股、控股所投项目企业,并依法进行产权管理,开展资本经营,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其中对所投项目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投资公司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投资公司财务管理包括两方面含义,即风险投资机构本身及对所投项目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其中对所投项目企业的财务管理是管理的核心。

由于投资公司和所投项目企业有各自平等、独立的法人地位,投资公司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并不具有天然的管理权限,但对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的管理对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而言又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投资公司应该尽可能利用股权地位和各种手段,实现对所投项目企业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的控制。这些管理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一财务会计制度

为了及时了解、分析各被投资公司的经营情况,保证投资公司的利益,投资公司应根据所投项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依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直接参与甚至牵头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规范所投项目企业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完善对资金、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各项资产的管理制度,提高各被投资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二、建立财务管理网

投资公司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帮助所投项目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及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工作,实现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系统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了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将所有被投资企业的财务信息都集中在计算机网络上,形成企业财务数据库,可以随时调用、查询各企业的凭证、賬簿、报表等信息,随时掌握各企业的经营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投资公司建立企业财务数据库,利用公司的企业财务数据库实现对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的动态管理和动态监控。数据库设计的财务功能包括三级财务数据:一是基础财务数据,这是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判断的基础;二是在此之上,系统自动生成的各种比率分析数据,通过对各种比率的分析了解,可以掌握企业的动态财务状况及趋势;三是在一、二级数据的基础上设计的预警系统,如果发现企业的现金保有量不足3个月的消耗等情况,系统会自动预警。通过财务数据库这种规范、标准的动态反映,满足投资公司在管理方面的要求。

三、财务人员管理

与财务制度同等重要的是财务人员的管理,毕竟财务制度最终主要是财务人员在执行。完善的制度都是人制定的,而它的执行与实施效果完全是依赖于人的素质与能力。如果没有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就无法满足公司对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

1.人员选聘

财务人员的素质是保障投资公司利益的关键,所以对财务人员要严格筛选。财务人员应当要求诚实、敬业、有责任心,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有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通过培养成为独当一面的财务管理人员,作为向被投资企业派出的财务经理的后备人选。

2.定期述职制度。

投资公司的外派财务经理通常每天工作在被投资企业,被派出的财务经理应定期向投资公司述职,年度终了应提交正式述职报告,并由所在被投资企业领导和投资公司主管部门签署意见,作为工作考核依据。被派出的财务经理汇报的重要的财务信息应汇编成文件备案保存。

3.财务培训制度。

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要求有较高的财务前瞻性和较综合的财务管理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不断发生变革。为尽快适应这种变化,投资公司财务部门需要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变化,定期和不定期地培训财务经理,使财务经理随时更新知识结构,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以适应投资公司国际化的步伐。

四、财务管理手段

根据对各被投资企业的控股程度和各企业的实际财务会计管理水平,投资公司实行纵横交叉的网络式管理,可以既保证对投资企业的动态全面了解,又重点掌控一些核心企业。在财务管理具体实践中,分别采用财务经理双任联签制、财务经理单任制、代理记账制等,通过向被投资企业委派财务经理,控制或掌握其财务活动,从而更全面的掌握被投资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杜绝会计作假行为,为投资公司的重大决策提供财务保障,便于投资公司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1.财务经理双任联签制

对于具有完善的财务会计体系的公司,采用财务经理双任联签制。财务经理双任联签制是通过向所投项目企业直接委派财务经理来监督或掌握其财务活动。实际工作中投资公司根据投资协议的规定,对被投资企业的各项资金运转由投资公司派驻的财务经理和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经理实行联签,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动态跟踪管理,确保投资公司的经济利益。派出的财务经理纳入投资公司财务部门人员编制,定期向投资公司述职,并进行统一管理与考核奖罚。

派出财务经理对被投资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财务信息及其他情况享有知情权、检查权、建议权、报告权及评价权。一般不直接干预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派出财务经理的职责是产权代表在财务管理方面职责的体现,其职责定位具体有三:一是监督;二是服务;三是沟通。作为投资公司的代表,财务经理的主要作用是监督职能。通过对企业的重大经济活动的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促进企业内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确保投资者的利益。

2.财务经理单任制

对于新成立的、投资公司在其中占较大股份的大型投资企业,或者对投资公司有较大影响的企业采用财务经理单任制。财务经理单任制即由投资公司派出惟一的财务经理,负责管理投资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优点是控制比较严密,管理风险小,缺点是一个企业一个财务经理,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根据投资协议,投资公司向被投资企业派出财务经理,全面负责被投资企业的财务事务,直接进入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层。被派出的财务经理独立于被投资企业的机制之外,属于投资公司的编制,接受投资公司的管理和考核。被派出的财务经理应定期向投资公司述职,年度终了应提交正式述职报告,并由所在公司领导和投资公司主管部门签署意见,作为考核依据。

3.代理记账制

对比较小型的投资项目公司,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可作为投资公司财务管理的延伸,采取代理记账的方式。

五、审计管理

审计管理也是投资公司对被投资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投资公司在每一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委托会计事务所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经营情况进行专业审计。为了真实反映问题,达到预期效果,在审计之前应先召集中介机构审计人员逐一对被投资企业财务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进行分析,制定审计计划和审计重点,然后再进行目的明确的审计,充分利用外部审计力量,防止走过场的例行审计。

审计结束后,由投资公司根据需要,组织必要的人力资源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论进行适当的复核,进而通过相应的委托条款,从机制上督促会计师事务所认真履行审计程序、确保审计结论的科学合理。通过审计事务所对被投资公司的财务报表和有关的会计凭证、账簿及所有反映的经济业务进行审计,来掌握被投资公司报表的编织方法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有章可循、合理合法,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披露是否真实,有无夸大业绩和资产,隐瞒亏损和债务等情况,以此了解投资公司的资产是否安全和完整。对于审计出的问题,投资公司应及时督促被投资企业进行整改,并把整改结果作为下一阶段投资的依据。

总之,投资公司财务管理涉及的环节较多,需要处理的利益关系复杂,再加上当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这些都增加了投资公司进行科学有效财务管理的难度。需要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们不断地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根据各被投资企业实际情况,对上述多种形式的管理方法做适当的调整、侧重和选择,使财务管理既比较全面、扎实,又留有缓冲余地,达到松紧有度的管理,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R. N. Anthony & V. Govindarajan.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 McCraw-Hill Companies, 1998

[2]唐俐: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选择[J].会计之友,2005(2), p58~p59

[3]左庆乐: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管理模式和管理控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3,17(5),p59~p61

[4]阎同柱李鹏詹正茂:全方位透视母子公司管理[J].企业管理,2001(9),p5~p26

[5]肖积汪:浅谈风险、风险投资和财务管理[J].经济师,2001(5),p24~p25

[6]蓝宁:风险投资的财务运作[J],中外管理导报,2001(9), p10~p11

作者:张卫明 张 虹 范子杰

第3篇: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析方法探讨

摘 要: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是通过定期的财务报告反映的。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定期主要报告包括三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主要是从中计算整理出各种财务指标,或再将这些指标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

关键词:财务状况;综合分析法;多元分析法

1 目前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析方法

1.1 简介

对企业财务状况关心并进行分析的行为主体(个人或集团)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部分析者(例如投资人、债权人、证券分析机构),他们是与企业有关的个人或集团。就当前来看,他们一般较少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只是侧重某一方面的考察:或是获利能力,或是偿付能力等。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大多是就同类企业进行横向比较,应用的指标是从企业财务报表中计算整理出的全部指标中的一部分;另一类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经理、财务人员等),他们一般将企业看做一个系统,在进行各种财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利用企业的历史资料较多,一般是将企业的当前财务指标与以往比较,较少与其他企业比较。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的外部分析者与内部经营管理者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时目的不同,需要全面考察企业的财务指标,所需的资料也不限于财务报表。

二是企业的外部分析者与内部经营管理者所接触到的关于企业的财务信息不同。一般来说,企业外部分析者接触到的关于企业的财务信息,主要是企业定期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也就是说,他们只能运用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而对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来说,除了财务报表以外,随时都可以查阅企业的各项财务及非财务数据,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创造条件。对于内部经营管理者来说,历史数据较容易获得,便于他们对企业进行趋势分析。

1.2 评价

我们通常把企业外部分析者对于企业某一方面财务状况的分析称为重点分析,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全面分析成为综合分析。笔者认为,目前这两种分析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对企业外部分析者来说,由于只是面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从中整理出自己关心的指标,如债权人只考察企业的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这种选取带有一定的个人主观倾向性,往往不同的人对同一分析目的会选择不同的财务指标,从而较难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准确的评价。再者,企业的财务状况是通过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财务指标的整体来反映的,如果只通过考察某些指标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往往会掩盖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对于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者来说,在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指标时,目前主要运用两种方法,即杜邦财务分析和沃尔财务分析。杜邦财务分析只用到四个指标,大部分财务指标不能进入公式参加分析,这样损失的信息较多(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财务指标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杜邦分析的实质,是应该将总指标进行分解,主要考察资产净利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不能算做综合分析。在沃尔财务分析中,人为的主观因素比较多(体现在指标的选取和定权上),也较难保证准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沃尔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完整也使某些人对此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产生怀疑。虽然企业的内部人便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趋势分析,但是如果不与其他企业进行对比,就谈不上“知己知彼”,不知道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较的差距或优势,这种比较也不是一个或几个财务指标的分析,而是企业之间财务状况的综合比较。

2 对新的多元分析方法的引进

对于以上企业外部分析者及内部经营管理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方法的不足,笔者认为,对于企业的外部分析者也要全面、综合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者,应该运用更加科学的“综合分析方法”,并加强与其他同类企业对比。就是说,无论企业的外部分析者还是内部经营管理者,都应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并且寻找更加科学的方法。

“综合分析方法”贵在综合,从认识事物的能力上看,人们往往习惯于将反映企业不同侧面的财务指标,运用一个简洁的系统予以综合,得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或称综合得分),如沃尔分析中企业所得的分数,以此反映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在方法上,也就是要找到一个函数P=f(X1,X2,……,Xn),P为综合得分,X1、X2……Xn代入此关系式,得出P值来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函数在理论上存在,但是由于财务指标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我们找到它却不大可能。但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X1、X2,……,Xn中哪些指标是主要的,且重要的程度是多少。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其综合,求出综合得分(q)作为真实得分P的近似,以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

为此,我们引入多元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多元分析又称多元统计分析,是基于同时对多个对象进行考察,获得许多数据的分析方法。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近二十多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现已发展为一个包含若干方法的体系,应用较多也较成熟的方法有主成分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判别分析法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对反映事物不同侧面的许多指标进行综合,将其合成为少数几个“因子”,进而计算出综合得分,便于我们对被研究事物的全面认识,并找出影响事物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决定性因素,达到对事物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应该在财务分析中逐步引入这些方法。这些方法不但能克服当前分析方法的缺点,还能发挥多元分析方法自身的优势,得出准确的评价结果,提供给企业的内、外部决策者。从美国股市的发展来看,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分析中引入这些方法,使股市理论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股市发展已十几年,上市公司的运作也在趋于完善。一些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也开始建立数量分析小组(就目前的规模和形式来看,我们认为还不能称之为部门)分析研究企业发展和证券定价的一些问题。但并没有较多的使用多元分析方法。

从目前来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引入多元分析方法也是可能的。首先,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三种表,其数据能够满足模型的需要。其次,上市公司财务人员的素质较高,能够掌握并准确运用这些方法。再次,上市公司的设备先进,便于引进及开发各种分析软件。我们以某上市公司(汽车行业)2006—2008年3年的财务报表,计算整理出现8个财务指标:流动比率(X1)、速动比率(X2)、股东权益比率(X3)、销售利润率(X4)、资产利润率(X5)、净资产收益率(X6)、应收账款周转率(X7)、存货周转率(X8)。数据如下:

如果采用重点分析方法可以看出:流动比率(X1)、速动比率(X2)、股东权益比率(X3)逐年下降,该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逐年降低,其偿付能力下降,应引起投资者及债权人的重视;销售利润率(X4)、资产利润率(X5)、净资产收益率(X6)、存货周转率(X8)较往年相比没有太多的变化,这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在逐年好转,从而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困难。如果运用多元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得分(或称主成分得分,通过数学运算得到,当前这方面的软件较多,计算很方便)并以之排序,其次序为2006年最好、2008年最差,而2007年居中,提示出企业财务状况的逐年下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市场竞争不完善等大环境的影响;其二是这三年恰逢公司进行较大规模的投资。

以上案例,充分显示了多元分析法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科学性,它通过企业3年财务指标24个数据,每年数据都参加了运算,计算出综合得分。显然综合得分中包含了每个数据的信息,这是一般现在财务分析方法无法达到的。通过进一步分析,使我们还可以找出企业财务状况与往年相比的优势及不足的原因,为决策者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作者:蔺新菊

第4篇:【浅议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析方法

一、目前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方法

1.目前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方法简介。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是通过定期的财务报告反映的。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定期主要报告包括三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因此人们主要是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来了解其财务状况。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主要是从其中计算整理出各种财务指标,或再将这些指标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

对企业财务状况关心并进行分析的行为主体(个人或集团)可分两类:一类是外部分析者(例如投资人、债权人、证券分析机构),他们是与企业有关的个人或集团。就当前来看,他们一般较少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只是侧重某一方面的考察:或是获利能力,或是偿付能力等。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大多是就同类企业进行横向比较,运用的指标是从企业财务报表中计算整理出的全部指标中的一部分;另一类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经理、财务人员等),他们一般将企业看作一个系统,在进行各种财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利用企业的历史资料较多,一般是将企业的当前财务指标与以往比较,较少与其他企业比较。

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的外部分析者与内部经营管理者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时目的不同。例如:外部分析者中的短期债权人较关心企业的流动性,而对企业的获利情况则次之。大部分短期债权人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万一债务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宣告破产,其偿还债务的能力有多大,债务人的现金、有价证券等流动资产有多少,存货转化为现金的速度如何。而长期债权人,由于其收回资金的时间较长,因此较关心企业的获利能力及发展前景,较强的获利能力及较好的发展前景是到期支付利息和届时偿还本金的重要保证。至于企业的投资者,或准备向企业投资的主体来说,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发展潜力尤为他们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好,发展潜力大,所有者当前有利可图,或预期有较大的收益,才能刺激他们继续投资,或决定向该企业投资,以保证企业发展;企业内部人分析的目的,在于评价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收入与费用是否合理,其发展趋势如何,并进而改进财务及经营方面的管理。因此需要全面考察企业的财务指标,所需的资料也不限于财务报表。

二是企业的外部分析者与内部经营管理者所接触到的关于企业的财务信息不同。一般来说,企业外部分析者接触到的关于企业的财务信息,主要是企业定期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也就是说,他们只能运用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而对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来说,除了财务报表以外,随时都可以查阅企业的各项财务及非财务数据,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创造命令条件。对于内部经营管理者来说,历史数据较容易获得,便于他们对企业进行趋势分析。

2.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方法的评价。我们把企业外部分析者对企业某一方面财务状况的分析称为重点分析,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全面分析称为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目前这两种分析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对企业外部分析者来说,由于只是面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从中整理出自己关心的指标,如债权人只考察企业的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这种选

取带有一定的个人主观倾向性,往往不同的人对同一分析目的,会选择不同的财务指标,从而较难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准确的评价。再者,企业的财务状况是通过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财务指标的整体来反映的,如果只通过考察某些指标来平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往往会掩盖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对于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者来说,在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指标时,目前主要运用两种方法,即杜邦财务分析和沃尔财务分析。杜邦财务分析只用到4个指标,大部分财务指标不能进入公式参加分析,这样损失的信息较多(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财务指标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杜邦分析的实质,是应该总指标的分解,即将资产净利率分解为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的积。主要考察资产净利率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不能算作综合分析;沃尔财务分析中,人为的主观因素比较多(体现在指标的选取和定权上),也较难保证准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沃尔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完整也使某些人对此法的准确性产生怀疑。虽然企业的内部人便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趋势分析,但是如果不与其它企业进行对比,就谈不上"知己知彼",不知道与同行业其它企业相比较的差距或优势,这种比较也不是一个或几个财务指标的比较,而是企业之间财务状况的综合比较。

二、分析方法的引进

对于以上企业外部分析者及内部经营管理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方法的不足。我们认为,对于企业的外部分析者也要全面、综合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者,应该运用更加科学的综合分析方法,并加强与其它同类企业对比。就是说,无论企业的内部分析者还是外部经营管理者都应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这分析,并且应该寻找更加科学的方法。

综合分析方法贵在综合,从认识事物的能力上看,人们往往习惯于将反映企业不同侧面的财务指标,运用一个简捷的系统予以综合,得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或称综合得分),如沃尔分析中企业所得的分数,以此反映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在方法上,也就是要找到一个函数P=f(X1,X2,…,Xn),P为综合得分、 X1,X2,…,Xn为企业的财务指标。将某企业的X1,X2,…,Xn代入此关系式f,得出P值来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函数在理论上存在,但是由于财务指标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我们找到它却不大可能。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X1,X2,…,Xn中那些指标是主要的,且重要的程度是多少。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其综合,求出综合得分(q)作为真实得分P的近似,以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为此我们引入多元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多元分析又称多元统计分析,是基于同时对多个对象进行考察,所得许多数据的分析方法。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和日益普及,近二十多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现以发展为一个包含若干方法的体系,应用较多也较成熟的方法有主成分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发、判别分析法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对反映事物不同侧面的许多指标进行综合,将其合成为少数几个"因子",进而计算出综合得分,便于我们对被研究事物的全面认识,并找出影响事物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决定性因素,达到对事物的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些方法在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心理学等方面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近几年来,也出现一些用多元分析方法进行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文章,但大部分见于统计方面的刊物,偏重于理论方面的分析,财经类刊物中极少有这方面的论文。这说明我国企业的财务分析中,还没有对这些方法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应该在财务分析中逐步引入这些方法。这些方法不但能克服当前分析方法的缺点,还能发挥多元分析自身的优势,得出准确的平价结果,提供给企业的内、外部决策者。从美国股市的发展来看,50年代开始在分析中引入这些方法,使股市理论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股市发展以十几年,上市公司的运作也在趋于完善。一些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也开始建立数量分析小组(就目前的规模和形式来看,我们认为还不能称之为部门)分析研究企业发展和证券定价的一些问题。但并没有较多的使用多元分析方法。

从目前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引入多元分析方法也是可能的。首先,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三种表,其数据能够满足模型的需要。其次,上市公司财务人员的素质较高,能够掌握并准确运用这些方法。再次,上市公司的设备先进,便于引进及开发各种分析软件。

我们以某上市公司(汽车行业)94~96年,3年的财务报表,计算整理出8个财务指标:

流动比率(X1)、速动比率(X2)、股东权益比率(X3)、销售利润率(X4)、资产利润率(X5)、净资产收益率(X6)、应收帐款周转率(X7)、存货周转率(X8)。数据如下: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94 1.14896 0.69251 0.15976 0.12345 0.10435 0.46253 8.00622 8.60929

95 0.96422 0.59849 0.12209 0.18978 0.12830 0.77845 7.73832 9.98

54296 0.83678 0.47733 0.10903 0.25891 0.19785 1.14890 6.21028 8.26350

如果采用重点分析可以看出:流动比率(X1)、速动比率(X2)、股东权益比率(X3)逐年下降,该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逐年降低,其偿付能力下降,应引起投资者及债权人的重视;销售利润率(X4)、资产利润率(X5)、净资产收益率(X6)每年都有大幅度的增加,而应收帐款周转率(X7)、存货周转率(X8)较往年相比没有太多的变化,这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在逐年好转,从而产生矛盾,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困难。如果运用多元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得分(或称主成分得分,通过数学运算得到,当前这方面的软件较多,计算很方便)并以之排序,其次序为94年最好、96年最差、而95年居中,揭示出企业财务状况的逐年下降。通过进一步进行实际考察,公司这三年来的财务状况确实在逐年下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近三年来我国的汽车行业整体发展较慢,市场竞争还不完善等大环境的影响;其二是,这三年恰逢公司进行较大规模的投资。

以上案例,充分显示了多元分析法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科学性,它通过企业3年财务指标24个数据,每个数据都参加了运算,计算出综合得分。显然综合得分中包含了每个数据的信息,这是一般现有财务分析方法无法达到的。通过进一步分析,使我们还可以找出企业财务状况与往年相比的优势及不足的原因,为决策者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第5篇:真正发挥公司财务管理作用的方法

企业的根本目标在于追求最大利润,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由企业的本质所决定的,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有详细的论述。实现最大利润的过程,也就是资金良好运动的过程,而能准确把握和如实反映这个运动的正是财务工作的中心工作任务。所以,是否把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成了由传统企业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或从粗放企业管理到精细企业管理转变的一个分水岭。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哪一点又能离开财务工作呢?他的枢纽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财务工作已不是原来的那种打打算盘、记记账那么简单了,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和任务。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在企业管理中更好地、真正的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呢?

一、领导重视财会工作

财会工作的顺利开展与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企业领导要选派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人员充实财务班子,做到任人唯贤。要更新观念,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的新观念,使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领导都懂得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增强财务管理意识。

二、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财务管理作用发挥如何,关键在于财务人员。必须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得会计核算,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理财,即如何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财会人员除了应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求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对社会环境(包括政

1治因素、经济因素、企业因素等)有一定的观察力和预测能力,以及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的作用,通过采用商品化会计软件,使会计凭证的制作更加规范。入账及时,数据准确,系统能够自动生成会计报表,从而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为尽快实现由记帐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实现财务管理质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内部管理 严格成本控制

成本是体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综合指标。因此,成本管理不能仅局限于生产耗费活动,应扩展到产品设计、工艺安排、设备利用、原材料采购、人力分配等产品生产、技术、销售、储备和经营等各个领域。参与成本管理的人员也不能仅仅是专职成本管理人员,应包括各部门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人员,并要发动广大职工群众,调整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以实现公司的利润最大化。

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入基于标杆同时又基于市场需求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和战略成本管理思想,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产品领先于行业,赢得市场,走向世界。

四、突出资金管理

1、企业必须建立有序的资金循环机制

强化资金统一管理,集中调度,有偿使用,内部使用资金模拟银行结算,保持合理的筹资结构,适度负债经营,力求降低筹资成本和

2筹资风险。财务部门要克服重商品信用轻资金信用的现象,务求保持良好的融资信誉,形成有借有还的良性态势。

2、强化资金的机构管理,保持资金构成的合理化

合理的资金占用结构是保证资金发挥最大效能的前提,财务部门运用财务测算方法确定最佳购存点上的资金结构,扭转企业在资金配置上畸轻畸重的现状;改变财务管理制度坐等货款回笼的被动局面,采取机动、多变的结算方式,加大财务部门对资金运筹的调控力度,监督以货币回笼为中心的销售责任制的实施。时刻注意资金运转偏差,适时实施资金结构调整。

3、加强对外投资的管理

盲目投资造成资金浪费是资金低效的重要原因。财务部门要多方收集企业外部的有用信息,主动研究市场(期货、股票是市场的两个风向标应多加以关注),自觉参与企业投资项目的测算论证,加强长期投资的可行性研究,树立投资回报观念,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准确比较项目的投资汇报率和筹资成本率,追求投资效益最大化:对投资项目定期审计,加大对在建工程的财务监督,跟踪考核项目的资金使用效果。

4、加强资金补偿积累

财务部门要监控企业资金的分流,防止过多分流到工资福利、非生产投资等方面。

财务管理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的效果和问题都会通过不同的财务指标及时反映出来,如决策是否得当,经营是否有方,生产组织是否合理,产品质量及品种是否适合需要,产

3销是否衔接畅通,耗费是否正常,收入和盈利的取得是否合理等都会对财务指标产生重大影响。

财务部门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经常性的计算、预测、整理、分析、肯定成绩、揭露问题、寻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以达企业的根本战略目标。

Hsk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4

第6篇:公司进出口业务内控审计程序与方法

一、进出口业务内控的审计程序

(一)了解基本情况

了解基本情况,是展开审计的必要准备和基本条件。这些基本情况包括:成立时间、工商注册号、海关注册编码、进出口报关登记证书、注册资本、法人代表、经营范围、行业类别、经营方式、贸易方式、公司地址、经营场地、股权结构、注册内容变更以及进出口总值、生产能力、业务流程及特点、主要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品等内容。注册会计师应着重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是否在海关注册;经营范围;法人代表;投入资本(资金、设备)是否到位;主管进出口业务和海关事务的负责人、报关人员有无违法记录,关注被审计单位开展进出口业务是否合法以及是否具备必要条件,初步评估审计风险,以确定是否接受委托。这些基本情况可以通过询问管理人员、查阅相关批文证书、会计和统计资料等方法来获得。

(二)制定审计总体计划。制定审计总体计划,主要包括:

1、审计的范围,即业务循环及内容,这是审计展开的主线。国际贸易类型包括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这里简单介绍其特点:一般贸易,是利用国内或进口原材料加工成成品直接出口到国外,进口原材料无需备案。加工贸易分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是利用国内或国外客户无偿提供原材料国内加工企业加工成成品出口到国外,进口原材料先备案(还需缴纳保证金),再出口,国内加工企业只收取加工费,不拥有存货的所有权,退税需手册核销;进料加工指国内加工企业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加工成成品出口到国外,进口原材料先备案及核销手册,企业对材料及产品拥有所有权,自负盈亏,但无退税。进料加工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产、供、销”过程,由进口、加工及出口三个环节组成。进出口经营方式有:自营进出口和代理进出口。自营进出口自办业务,自负盈亏;代理进口业务不承担销售盈亏,不垫付商品资金及担负基本费用。进口业务一般流程包括:编制进口计划、签订进口合同、到银行开具L/C、赎单或前T/T、租船订舱、收到全套单据后办理清关、提货、到银行付款并到外管局核销、银行接单、接货、申请商检、报关。出口业务一般流程包括:报价、订货、付款方式、备货、包装、通关手续、装船、运输保险、提单、结汇。

2、审计的重点,即必须控制的重要或经常发生的业务。必须控制的重要的业务,譬如,从事加工贸易的经营单位须有外经贸主管部门核发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加工单位需有外经贸主管部门签发的《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报关业务应有海关核发的《报关注册证明书》及专职报关员;代理进出口业务,必须与委托人签订书面代理合同及取得报关授权委托书。保税料件与非保税货物分开存放;减免税设备应有鼓励项目确认书;减免税进口的设备,不应在不同法人主体中相互转让。必须控制的经常发生的环节,譬如,开立信用证、报关报检、审单、收付汇核销、出口退税及单证管理等。

3、内部控制应有的严谨程度,譬如资产总额大、进出口总值大、内部结构复杂的加工贸易型企业应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4、审计人员构成、分工和时间预算。

(三)调查了解内部控制

1.了解内部控制环境。对进出口业务的内部控制环境进行调查,可采取预先设计好的问卷调查。同时,还要审阅被审计单位的政策和制度手册、会计凭证和相关原始记录。内部控制环境调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组织机构方面。是否具备职责明确的进出口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进出口部门或岗位,进出口业务管理层职责分工明确;是否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进出口授权批准、业务执行、财务会计、货物保管等部门岗位相互分离且监督制约;是否指定专人负责报关事务,定期对主要从事进出口业务人员进行报关业务知识培训。

(2)管理制度方面。是否建立健全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包括报关员及报关作业管理、海关手册管理、合同管理、单证管理、印章管理、财务管理、仓库管理、外汇收付及核销管理、出口退税管理等制度,是否明确规定部门或人员的进出口业务流程、进出口报关单证档案管理及合同备案等内容。 (3)会计核算方面。是否建立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配备专职会计从业人员;会计岗位是否分工明确且相互监督制约。会计账簿单证资料是否按法定年限完整保存,会计核算、编制、报送等是否符合会计法、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记录、审计报告等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记录和反映进出口活动的有关情况。

(4)信息系统方面。是否具备真实、准确、完整记录进出口业务活动的信息系统,使用者是否只有经过授权才能存取资料;系统数据是否完整可查;系统数据是否及时、准确、完整录入且按期限完整保存。

2.调查内部控制内容。内部控制应包括下列内容:

(1)合法性目标。是否建立健全进口许可制度、机电产品和重要工业品登记管理制度、进出口收付汇管理制度。需申领配额、许可证的商品,是否凭真实、合法、有效的文件及必备材料到有关部门办理手续。从事加工贸易是否经外经贸部门批准,是否办理合同登记备案及核销手续,是否到中国银行设立保证金帐户;

(2)合规性目标。是否建有完善的行政、人事管理制度,是否明确规定进出口业务审批授权,是否明确规定专人保管专用印章、手册、报关单及有关进出口资料以及对进出口业务相关人员管理等内容。

(3)营运性目标。签订贸易合同前是否进行客户背景资料调查;办理付款手续时,业务人员是否填制付款申请表,并报请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公司负责人签审。财务部门是否根据信用证或进口合同进行审核单据;是否使用《商品换汇成本预算单》,对进出口业务预期的总体盈利情况进行审核。

(4)可靠性目标。会计账簿是否真实、准确、完整记录和反映进出口货物的进口、出口、储存、加工使用、销售等情况。是否设置专门帐簿,如实反映进口保税料件和减免税进口物资的转让、出借、出租、内部转移、抵押、对外投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丢失等情况。涉及减免税物资的“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明细账页面是否明确标有“减免税进口”字样;不作为“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的减免税物资,是否在相应明细账中标注“减免税进口”字样;在成本核算时,是否将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分开体现;是否建有详实的生产单耗计算方法和相应生产工艺说明材料档案,专人保管。是否设置备查账册反映企业进口的经营性租赁设备、不作价设备等有使用权但无所有权的设备的进口、使用、处置等情况。是否设置辅助账册对来料加工进出口保税料件、受托加工保税料件等非企业所有的存货进行数量核算。是否建有完善的仓储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海关监管货物的存放、使用、损耗、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内容,如实反映一般贸易、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等的进口、储存、加工、使用、处置、出口等情况;仓储部门是否实行专人管理,仓储保税的料件、残次品、边角料是否设有鲜明标志,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是否分开存放。是否定期清查和盘点进口保税料件和减免税进口物资,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四)初步分析健全性和有效性

在对控制环境和具体业务进行调查,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应对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初步分析,以规划将要实施的符合性测试程序。初步健全性分析主要是分析哪些重要或经常发生的业务或作业应该设置控制而未设置。譬如,代理进出口业务,未与委托人签订书面代理合同或取得报关授权委托书以及未设置专职报关员等。初步有效性分析主要是针对控制程序与政策而实施的,这实际就是初步的风险评估。譬如,被审计单位签订出口合同时,没有客户背景调查程序,没有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收到定金后再生产,就不能实现内部控制营运性目标,存在坏帐及呆滞货风险可能性;产成品明细账未按保税料件和非保税料件分开设置,未保存生产单耗计算方法和相应生产工艺说明资料,就不能实现内部控制可靠性的目标,存在虚报单耗的风险。初步分析健全性和有效性可以确定符合性测试的重点,减少符合性测试抽核量。一般来说对于以下情况就可以不进行测试:(1)对业务循环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初步评价为无效,譬如,进料加工货物内销未经外经贸部门批准;

(2)在了解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已知对某业务循环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未得到遵循,譬如,加工环节中产生的边角废料,生产车间未办理假退料手续,财务部门未登记“边角废料”、“废品损失”或将“残次品”与“边角废料”、“废品损失”混淆。 (3)在了解单位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已知对某业务循环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得到很好遵循,譬如,出口退税需提供出口发票、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及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被审计单位已按国税部门要求操作。(4)虽对业务循环或关键控制点设置控制但未发生相关业务,譬如,合同变更或展期需法律顾问审核,信用证重要内容的修改需业务部门负责人的签字等,但审计期间未发生贸易合同及信用证内容变更事项。而以下情况就可以考虑进行大范围的测试:

(1)相关业务大量发生的业务循环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譬如,进口原料、出口产品、保税料件和非保税料件的分开保管和核算、减免税设备的处置、转移等;

(2)相关业务虽不大量发生但涉及金额相对较大的业务循环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譬如,被审计单位与国外供应商存在关联关系的定价政策及往来款项;

(3)控制程序相对复杂的控制,譬如,生产单耗计算分配方法。初步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后就可以规划将要实施的符合性测试。

(五)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证实有关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效果。符合性测试是为了确定进出口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它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各项措施是否真实地存在于进出口业务活动之中,所有工作人员在实际执行内部控制过程中是否确实遵守了内部控制的规定,内部控制本身是否有效。符合性测试包括控制设计测试和控制执行测试。控制设计测试是测试被审计单位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设计合理、适当。控制设计测试就是检查内部控制设计是否符合进出口贸易特点及业务规模的实际情况,譬如,我们通过检查,发现某家中小型企业由业务人员包办进出口业务全过程就不恰当,相反,如果某家大型企业每一笔进出口业务须经董事会决定又体现不了效率,对控制设计缺陷的应当提出改进意见。控制执行测试是符合性测试的主体,主要是检查内部控制是否实际发挥作用,测试的对象主要是贸易合同、会计资料、报关单证及进出口货物。以进口与付汇内部控制为例,符合性测试重点检查进出口业务是否职责明确,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且监督制约;贸易合同及开立信用证有无印章,进口货物价格及进口单证有无专人审核,付汇有无审批,凭证记录是否完整,有无经手人和相关人的签字等。具体实施如下测试程序:

1.抽取贸易合同(或售卖确认书),审核合同号、货物名称、数量、单价、金额、规格、型号、品质、唛头、包装、运输、保险、装运期、装运港、卸货港、原产国、成交方式、结算方式、结算币种、索赔、仲裁、付款及履约期等条款,买卖双方印章及有权签字人的签章。尤其是审核合同价格是否包括特许权使用费、转售收益及应计入成交价格的其它费用等。

2、抽取信用证,审核信用证中的有关条款,如开证申请人、受益人、信用证期限、信用证金额、币别、价格条件、装运期、装运港、卸货港、付汇日期、信用证有效期及有效地点、单据要求及附加条款等内容,开证申请人印章及有权签字人的签章。检查发票、提单、装箱单、重量单、运单、保险单的有关内容以及货物名称、规格、数量和包装等方面的描述(譬如大小写、计量单位等)是否严格符合进口贸易合同及信用证的规定;收货人、付款人、唛头、装运港、卸货港运输、保险与进口贸易合同及信用证的规定是否相符等。

3、抽取报关单,审核报关单号、品名、数量、箱号、价格、包装种类、毛重和净重等、进口单位签章、海关验讫章、海关有关人员签字;审核报关单、贸易合同、提单和发票上的有关要素,报关单上提单号、合同号是否与提单和合同上的编号一致,是否伪报、瞒报进口货物价格。

4、抽取商业发票,检查合同号码、信用证号、出口商及进口商的名称、起运地、目的地及运输方式、唛头、包装件数、毛重及净重、尺码、货物描述以及单价、总价和价格条款。发票的内容是否与贸易合同及信用证的条款内容相一致;发票总金额是否超过信用证规定的最大限额;发票是否有受益人签字或背书。

5、检查与贸易合约有关的供货发票、提单、装箱单、运输保险单、商检报告、入库单,并追查至相关的记账凭证及明细账,有无漏记、少记或虚记进口货物;检查报关单上的货物名称、数量、单价、金额与贸易合同、发票、提单、装箱单、入库单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虚报、错报、假报进口货物的品名、数量、规格、价格等行为。

6、抽取付款凭证,检查付款申请表是否获得审批,是否取得购汇申请书(或境外汇款申请书);编制付款凭证时是否与贸易合同、报关单、提单、装箱单、入库单相核对;检查付汇水单、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汇出汇款证实书、付汇核销单等付款凭证,核查对外付汇是否真实;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及有关明细账记录是否正确;检查款项支付凭证是否及时入账根据符合性测试结果,评价进出口业务内部控制控制风;节,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健全性评价主要针对重要或经常发生的业务或作业,应;部控制制度的建议;有效性评价主要是针对未采用标准内部控制而实施特殊;虚拟出入库,又可能使库存现金和库存商品为零;针对内部控制的缺陷,向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提出改进;度的审计目标;

二、进出口业务内控的审计方法;符合性测试方根据符合性测试结果,评价进出口业务内部控制控制风险、确定内部控制薄弱环节,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健全性评价主要针对重要或经常发生的业务或作业,应当关注如下两种情况:

1、内部控制制度中没有规定控制措施,符合性测试程序中也未发现实施了控制;譬如,某企业利用国家非贸付汇相对宽松政策,内部控制制度又没有专人审价,对进口合同中所含的特许权使用费未计入进口货物价格申报关税,且多次以劳务咨询费名义付汇;

2、内部控制制度中没有规定控制措施,经询问或调查表也不能得知是否设置控制,但经审阅与核对实际已实施控制,譬如,某进料加工企业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产品全部出口,但几年下来,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残次品、副产品,需要内销,已取得外经贸部门准予内销批文。前者应对相应非贸付汇及审价提出内部控制不健全的意见,后者实际是健全的,但应提出补充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有效性评价主要是针对未采用标准内部控制而实施特殊控制的情况,譬如,根据《加强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若干规定》,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制度。但某民营进出口企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仍然沿用“签字一支笔”的做法,还有的小型民营企业以个人存折收付进出口业务款项。《加强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若干规定》严禁坐支现金,但小型民营企业坐支营业款现象并不鲜见,而有的进出口企业委托财务公司或银行代为理财,或系统直调方式,办理虚拟出入库,又可能使库存现金和库存商品为零。针对内部控制的缺陷,向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提出改进建议。对内部控制测试过程中发现的伪报、瞒报进口货物价格、虚报单耗、擅自内销或串换保税料件、擅自处置、转让减免税设备等问题,是提出建设意见的重点。对在审计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后果,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反映给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实现补充完善、再生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目标。

二、进出口业务内控的审计方法符合性测试方法,以证据检查法为主,同时辅以观察和询问方法。

(一)、证据检查法。就是抽取一定数量的会计凭证、报关单证和其他与进出口有关的资料,检查是否已按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认真贯彻执行。

一是审阅。审阅办理某笔业务应该具备的单证是否都完整。譬如,一般贸易出口产品应有贸易合同、出库单、出口发票、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兑换(结汇)水单或外汇业务贷记通知等。审阅相关单证是否真实,有无伪造、变造。譬如,伪造的合同、发票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特征:合同的签订和发票开具时间明显滞后于货物的进口时间。合同、发票主要条款不全;交易条件不明确、不具体,漏洞颇多。审阅相关单证的法定效力。譬如,报关单时间应该晚于贸易合同。审阅会计帐簿,譬如,“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原材料”、“销售收入”明细账是否登记报关单号码、手册号;产成品明细账根据耗用材料来源不同按保税料件和非保税料件分开设置;“废品损失”、“边角废料”、“残次品”等损耗区分保税与非保税情况。

二是核对检查。譬如,抽取与贸易合约有关的出口发票、出口报关单、装箱单、出库单,并追查至相关的记账凭证及明细账,审阅在抬头、数量、单价、金额等方面是否一致,计量单位是否与报关单上计量单位一致;检查帐面记录销售业务的真实性。抽取部分出库单,追查有无销售主管批准签字的发货单或提货单;出库单记载的数量、日期是否同实物收发存登记簿记录相一致;追查发出商品的金额是否恰当合理地计入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检查付汇核销是否有相关责任人和经办人的批准和签字,来判断实际工作中是否执行了授权控制程序。抽取被审计单位与国外供应商贸易合同或定价文件及付汇凭证,检查被审计单位与国外供应商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以及定价政策是否异常。

(二)、询问法。就是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各项业务操作是否符合控制要求,而向有关人员询问某些内部控制和业务执行情况。譬如,询问企业生产主管、仓储主管、相关业务人员和会计人员有关进出口货物内部控制执行情况,重点询问各项批准手续和内部审单、对帐等;询问被审计单位仓管人员是否定期清查和盘点进口保税料件和减免税进口物资。询问法可以获得一些细节信息或新的线索,对物证、书证起补充或增强证明作用。

(三)、实地观察法。就是根据业务处理程序,到被审计单位的工作现场,实地观察有关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以确定既定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严格执行。实地观察以下不相容职责是否分离:进出口业务的授权、询价、报价、审价、合同的签订、报关、记帐及出入库管理等职能;存货的验收、仓储、使用与记账职责;存货保管与定期盘点职责;存货报废核销、审批与仓储、使用等部门。实地观察存货分类存放和保管,保管人员是否对入库存货进行点验并填制入库单;仓储部门是否依据领料单或提货单发货并填写出库单;仓储保税料件、残次品、边角料是否设有鲜明标志,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是否分开存放,以保障资产的安全性。观察厂房、机器设备等设施,对企业的加工能力进行初步判断。

(四)、实验法。选择一笔或若干笔有代表性的具体业务,进行“穿行测试”,也就是重新执行一遍业务程序,以验证其内部控制措施是否被贯彻执行。譬如,针对出口销售,从总经理批准→财务部门价格审核→业务部对外报价→仓储部门备货→综合部门联系运输填发运输保险、提单→财务部门开具发票→报关员报关→收汇核销→生成销售明细账→汇总销售明细账,并过账至总账等交易的整个流程,考虑之前对相关控制的了解是否正确和完整,并确定相关控制是否得到执行。内部控制审计需要形成证据链,即获得一系列相互印证的人证、物证和书证。例如,实地观察可以确定某些实物资产的存在性,却不能证实资产的所有权,且实地观察法只能证实观察当时的情况,而对被审计单位在观察时和没有被观察时是否一贯执行内控制度则无法证明。因此,在一项业务中,证据检查法、实地观察法和询问法经常要同时使用、交叉进行。譬如,证实资产的所有权和执行的一贯性,必须辅以证据检查和询问。保税料件余料交库,除了询问车间、仓储管理人员,还必须辅以检查余料交库单和实地观察,甚至“穿行测试”。检查进出口报关单、协议、合同、发票、保险单据、运输单据、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单、往来函电、许可证、批件、结汇单、手册复印件、其他与进出口业务直接有关的单证资料是否自进出口货物放行之日起保管3年;保税进出口货物、减免税进口货物是否自办结海关手续之日起保管3年,就需要综合运用证据检查法及观察法

第7篇:探究提高医院财务审计效率的方法

【摘 要】医院财务审计工作不仅关乎医院的财务安全,更是医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大多医院的财务审计制度并不完善,因而财务审计的工作效率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对医院财务审计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进行探究,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医院财务审计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医院;财务审计;效率

医院财务审计主要是对医院财务收支、医疗活动等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的监督与审查,从而保证医院业务活动的合法进行,进而保护患者的切身利益和医院的财务安全,促进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目前我国大多医院的财产审计制度并不完善,财产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财务审计的工作效率是实现医院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医院财务审计工作的意义

1.保证医院业务活动的合法进行

医院财务审计工作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与审查,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医院违反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不良经济行为的出现,提高了广大医院职工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有利于营造健康良好的医院活动秩序,保证医院业务活动的合法进行,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2.提升医院科学管理意识

通过对医院财务系统进行财务审计工作,可以发现医院内部系统的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改进与完善,促进医院内部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的形成,提高医院科学管理的意识和水平。

3.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医院财务审计工作在对医院经济活动的监督与审查中,及时发现并处理了一些违反医院制度、损害医院利益的不良行为,避免了这些行为给医院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降低了医院的投资成本、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二、医院财务审计效率低下的原因

1.财务审计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对财务审计工作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大多医院在财务审计前的准备工作上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审计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人员分工比较混乱,对被审计单位的体制构成、资产状况、经营现状等信息,没有进行事先收集与了解,从而没有制订规范的财务审计方案,导致财务审计工作开展缓慢,工作效率低下。

2.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财务审计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其熟练地在审计过程中辨别良莠,及时发现问题所在,以专业的财务知识进行分析与取证,从而充分发挥财务审计的职能,对违反医院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的不良经济行为进行披露,促进医院整体的健康发展。而事实上很多医院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工作过程中甚至需要查找资料来解决问题,极大地延误了工作时间,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3.财务审计取证方法有待改善

目前医院财务审计取证方法中存在很多不足,审计人员通常在取证过程中比较随意,只是简单地进行部分资料的收集,过度注重对账簿凭证的取证,而忽视了对实际环境中的相关情况进行考察和取证,导致取证环节错失了很多关键证据,没有充分发挥取证工作的作用,从而影响了财务审计工作的整体效率。

4.财务审计复核时间过长

财务审计复核时间过长是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通常是由于复核人员在复核过程中遇到了疑难情况,不能及时解决,或者是案卷程序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不能直接复核,需要进行修改完善后才能复核,这些情况拖延了复核时间,降低了财务审计的工作效率。

5.财务审计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

目前财务审计工作环境缺乏独立性,工作过程中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多。首先,医院财务审计人员与财务工作人员都隶属于医院同一领导管辖,因而财务审计工作要在医院财务工作的统一安排下开展,那么审计工作的执行过程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干预,不利于审计工作的职能发挥。此外,儒家文化提倡的中庸之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导致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抱着折中调和的态度,不能严格遵照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职能发挥。还有部分医院领导对财务审计工作不够重视,相关部门没有积极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都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困难,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

三、提高医院财务审计效率的方法

1.完善医院财务审计制度

对现有的医院财务审计制度进行完善,重点是要增强审计制度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明确审计工作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以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制度规范减少审计工作受到的干扰,同时可以建立医院各部门间的配合制度,确保工作过程中各部门能够积极配合,共同促进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财务审计的工作效率。

2.加强医院财务审计管理

在建立完善的医院财务审计制度的基础上,医院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对财务审计的重视程度,从而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管理和支持。首先,医院要将财务审计的管理作为医院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强化财务审计的重要意义,大力支持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财务审计的积极作用。其次,对医院日常的财务审计工作进行制度的规范和保障,通过规范财务审计的取证方式、各部门的配合与支持等途径来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3.制定完善的审计工作方案

(1)充分做好审计前的准备工作。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完善的审计工作方案的基础,审计准备工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审计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内容复杂且操作难度高,审计人员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财务审计工作,杜绝由于思想散漫或者过度紧张带来的不良影响;第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财务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审计人员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了解新的经济法规政策,同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做好准备工作;第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而在审计工作前,要保障所用到的工具准备齐备,并能正常运行,这样可以避免工作中因工具问题而影响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

(2)完善审计工作方案。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下,要对审计工作的流程、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进行明确的部署和安排,并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难点,安排审计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负责这部分工作,同时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加强团队间的配合,从而达成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的目标。

4.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

审计人员作为审计工作的实施者,其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直接关系着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可以通过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每个审计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对审计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严肃处理,从而充分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杜绝审计人员工作散漫、玩忽职守的情况发生。

5.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财务审计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因此,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审计专业人才,从而促进医院财务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是促进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的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我国医院的财务审计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医院财务审计效率低下的原因进行探究,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医院财务审计效率的方法,希望以此对医院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医院整体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起宏.浅谈提高医院财务审计效率的方法[J].时代金融,2013,29: 226+229.

[2]王微.如何做好新时期环境下医院财务审计效率提升工作[J].财经界(学术版),2014,19:253.

[3]王肖璎.医院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5:144.

[4]翟力.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医院财务审计的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9:84.

第8篇:采购合同审计报告和审计方法

关于采购合同的内部审计报告

一、引言:

按照公司2011年度内部审计的计划安排,审计室对公司采购合同的签署、审批、履行等主要业务环节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查,审计过程中我们实施了合适的、必要的审计程序,按照既定的审计方案,结合其实际情况,对2011年1月1 日-2011 年8月31日 期间的重大采购合同进行了审计。

二、审计方式说明:

抽取固定资产、原主料、办公用品的采购合同各2份,检查其起草、审核、管理层审批、档案管理等工作流程是否符合公司要求。审计资料搜集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法、采访法,资料搜集形式有抽样调查、重点调查。

三、审计发现与建议:

审计发现:2011年1月购入的文件柜等办公用品,供应商为成都市青羊区亚华仪表配件厂,所属期为2010年订单,生管部门未对订单档案进行整理归档。

建议:于2011年1月份起制定的办公用品订单,整理后按顺序编号,并建档,以便于核查。

四、审计总结:

本次审计方案得到了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1、检查所抽取合同内容的合理性:

(1)对所抽取的固定资产、原主料、办公用品的采购合同,进行内容上的审查,发现采购合同的起草、审核以及审批都有权限范围内的签字盖

章,格式合同的版本与公司要求基本相符。

(2)对所抽取的采购合同的主要条款进行审查,各类条款约定都基于公平公正的原则,且同时维护了公司利益,不存在差异情况。

2、检查合同的实际执行情况:

(1)根据公司业务进展情况,经审计,合同中采购、验收等环节都得以较好的执行。

(2)采购合同付款台账,基本做到了清晰完整,不存在超出合同约定的款项支付和未经审核的合同。

3、检查合同存档情况:

(1)合同保管按照公司要求,按顺序进行了编号,便于核查。

综上所述,对于采购合同的管理,具有较为完备的规范流程,合同的签署、审批、履行等完全符合公司对于合同管理的规定要求。对供应商评价、付款审批等环节的实务操作有适当控制,采购部门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对采购管理流程和岗位职责都较为熟悉。

五、后续审计跟踪:

1、根据报告中审计发现与建议的内容,与业务部门达成共识,将立即进行整改,我们将在2011年11月实施后续跟踪。

2、2011年5月购入的固定资产密闭式混料机,正在验收,设备(固定资产)申购、审批、验收流程单尚未建立,故本次未经审计,计划11月份再对此进行后续审计。

合同审计的具体方法

(一)合同签订前的审计

合同签订前的审计是指当事人就相关事项协商达成一致,合同条款也已基本确定,但双方尚未签字前所进行的审计。合同签订前的审计是合同审计的重点和关键,因为合同一经双方签字即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签订过程中的任何失误,在实质上就已经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形象、信誉方面的损失,甚至是经济方面的损失)。故对于企业重要的合同,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在项目立项时就开始介入,既便于了解整个过程的来龙去脉,又为后续审计打下基础。

1、审计目标:

①确保合同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境外活动的需要;

②确保合同的条款完整,意思表达清楚准确;

③确保合同合法合规合理,避免经济纠纷,预防经营风险。

2、应索取的资料:

①对方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企业法人代码证》的复印件;②对方单位相应的资格证书或者等级证书的复印件;

③对方单位签约代理人的本人身份证和授权委托证书;

④对方当事人开户银行账号、资信和履约能力的证明材料;

⑤选择对方签订合同的理由的书面报告(包括采购类合同的比价采购的书面证明、业务部门到对方实地考察情况等);

⑥合同拟制稿。

3、审查的主要内容:

①合同的必要性。包括:明确合同项目的内容,审查合同是否符合企业经营方针、政策的要求,履行该合同能否给企业带来预期利益;审查企业现有资源是否可以满足其需要;是否已列人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投资计划或者其他计划,且符合该计划的要求;是否已安排了相应的财务预算。重大合同应有可行性分析报告并经评审确认;

②审查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包括:审查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有违反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对方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否有签订该合同的权利;对方是否有履行该合同的能力和诚意;选择对方签订合同的理由是否充分;

③审查合同条款和内容是否完整正确,意思和文字表达是否清楚准确。包括:标的名称是否规范;数量和质量表述是否正确;价款和酬金是否明确合理;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是否明确和合理;违反合同的责任是否明确。不同的合同,其条款和内容不完全相同。但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一般应包括以下条款: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

4、对于一些重大合同的审计,还应咨询法律顾问和相关方面的专家的意见,以便充分完善合同条款,防止在合同中存在任何法律方面或者技术方面的问题。一般说来,在合同中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有:

①与执行该合同相关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税金的代扣代缴的问题,特别是与个人或者外方签订的合同;

②与执行该合同相关的服务及后续服务的要求及相关费用的承担问题;

③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的分担问题等等。

(二)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审计

1、审计目标:

①检查合同执行情况,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②检查合同变更或者解除是否符合条件,手续是否完备。

2、审查的主要内容:

①根据《合同签订与履行情况表》,检查各业务部门在面上反映的合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②以具有典型意义的各类合同为基础,深入到合同执行部门,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对于未执行或者未完全执行的合同,查明未能执行的原因,以及是否明确通知对方;

③根据《应收账款分析明细表》,会同有关部门定期进行对帐清欠工作;④审查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是否符合原合同条款或法定条件。首先,应审查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是否合法,依据是否充分,相关手续是否完备。其次,应充分评估因合同变更或解除给自己造成的经济损害,要求对方给予足额的补偿;

⑤审查合同违约责任是否按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进行及时、合理、合法的处理;

⑥审查合同纠纷的处理是否及时、合法、合理。

(三)合同终止前的审计

在合同已经履行,即将清算,以解除双方的合同责任之前;或者合同事项已经完成,单就相关票据入帐之前所进行的审计。一些非常重要的合同应

当进行清算审计,如投资合同的清算审计、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的竣工决算审计等,并且需要按照专门的方法进行处理。而对于票据审计,往往受到忽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风云诡秘的今天,这一环节仍是不可或缺的。

第9篇:审计分析方法

一、某审计单位2006年12月31日库存商品明细账结存数量、2007年1月1日——18日收

要求:运用审计调节计算并完成上表。

二、宏达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31日产成品——羊毛衫明细账结存数量(单位:件)如

要求:根据2006年1月15日的实际盘点结果,用调节法核实2005年12月31日结存数,并与原明细账结存数量核对,检查原记录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三、 趋势分析

例题:X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于2008年年初对X公司2007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经初步了解,X公司2007的经营形式、管理及经营机构与2007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也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相关资料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资料二:X公司20071至12月份未审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列示如下:

要求:

为确定重点审计领域,注册会计师拟实施分析程序。请对资料一进行分析后,指出利润表中的重点审计领域,并简要说明理由;对资料二进行分析后,指出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重点审计领域,并简要说明理由(不要求列示分析过程)。

四、比率分析

1、例题:M注册会计师审查V公司2007利润表项目时,确定营业收入项目的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在实施具体实质性程序之前,M利用未审资料计算的2007毛利率为12.85%,经审计确认V公司未审利润表中列示的营业成本1800万元正确无误。假定M注册会计师对V公司2006财务报表发表了无保留意见,V公司2006已审利润表的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分别为1600万元及1408万元。2007年,V公司的经营情况与上年相当。

要求:请指出M注册会计师是否应认可V公司2007营业收入的总体合理性,并简要说明理由。

2、例题:(主观题素材)注册会计师A审查Y公司的投资业务时,确认Y公司2007年的投资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动,经营情况与以前各年相当。2006年及以前各年Y公司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0%。审计前,Y公司的资料显示其2007投资收益为200万元,利润总额为3200万元。经审计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50万元,审计中没有发现Y公司存在高估营业收入的情况;要求:

请指出A注册会计师应如何依据这些信息确定对Y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重点领域:

3、

X公司所属行业近三年来经营情况稳定上升,行业销售收入年增长率为15%,X公司2005销售收入增长率与行业增长率持平。公司董事会制定的2006,预算目标要求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0%。 相关资料如下:

要求:根据资料计算分析比率(保留一位小数)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分别将X公司的营业收入及应收账款项目的哪两个认定作为重点审计认定,并指出X公司哪个项目的何种认定很可能存在特别风险。

五、账龄分析法

1.(资料)A和B注册会计师对XYZ股份有限公司2005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该公司2005未发生购并、分立和债务重组行为,供产销形势与上年相当。该公司提供的未经审计的2005合并财务报表附注的部分内容如下(单位:万元):

(1)坏账核算的会计政策: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坏账准备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

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项目附注: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005年年末余额16 553/52.77。

指出上述附注内容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上一篇: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问题下一篇:领导的艺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