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图形现代艺术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民俗美术和现代艺术设计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前者虽然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区域性,是一种典型的传统艺术形式,但是由于自身“俗”的特点以及来自外部文化的冲击而日渐衰微,而后者虽然看似生机勃勃实质是西方艺术设计的翻版,并没有体现本土的文化识别特征,因而也根基不稳。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民间美术图形现代艺术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民间美术图形现代艺术论文 篇1: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研究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绵延千年,博大精深,是我国最宝贵的财富。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民间美术图形也适应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而发生变化,传承至今已经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符号,使得这些民间美术图形更富于时代气息。论文针对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美术图形;符号

中国民间美术图形包含大量的素材、多样的风格、独特的叙事方法以及本土文化的精神资源。民间美术图形的独特之处在于,保留了民间美术图形的原初特点,作为传统的民间文化存在。随着历史的发展,民间美术图形必然会产生流变,但是,由于美术图形局限于民间流传,具有地域性,所以,其原初性完整地保留下来,也成为现代美术图形创作的借鉴资源。

一、中国民间美术图形的传承

民间美术是古代先民在生活实践中所汲取的精神财富,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存在着密切相关性,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民间美术的造型是非常简洁的,其所发挥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是劳动者的精神需求,而且还易于运用。民间美术有实用价值,更具有审美价值[1]。两种性质共存,其中的原始形态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被流传下来,并符号化,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追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的历史渊源,原始人对劳动工具的制造,从其实用性向审美性转向,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强大的艺术性通过民间生活的细枝末节体现出来。传统民间美术图形是以实用为目的创作出来的,保留了原发性的美术形式。从中国民间美术图形的传承情况来看,主要是以家庭为中心展开的,重在对美术图形创作技艺的传承。这种师承的文化传承方法使得中国民间美术图形的原初性保留下来。但是,由于民间美术创作的人多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文化教育,重视经验,缺少文字记载。如果仅仅依赖于经验传播而没有采用文字传播的形式,通过“口头”传播使得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的创作技术可以口头交流。语言随性,不需要雕饰,所传授的技艺更为直观而生动。文化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个社会历史时期都会不同程度地注入时代元素,民间美术图形是将原初的美术表达形式符号化,使得图形的纯朴性得以维持,使得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个性得以保留。特别是民间美术创造中融入了具有民间传统意向的精神符号和语言符号,将民间美术符号化则是在民间美术中注入了时代元素,使得民间美术图形更具有时代感。

中国民间美术图形的传承至今,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精神性质的符号,先民创造这样的精神符号,对这种精神符号持有欣赏的态度,这种精神符号所发挥的价值就再将传统的文脉延续下去,不至于消失。要对这些符号很好地把握,就要注重符号特征的传承。作为后人,都要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对于民间美术图形的传承,就要从民间美术的造型入手,树立美术图形的造型观,对图形正面肯定之后,对其美的特征准确定位,分析美术图形的物象谐音以及其隐喻,以在运用民间美术图形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能够追求形式美,将作品的意象美表达得淋漓尽致。民间美术图形有其固有的美学结构形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理想,也是延续至今的精华部分。在继承民间美术图形的民族风格的同时,还要采用通感联想的方法,结合使用精神互渗方法,将民间美术图形中的元素提炼出来并进行创新,赋予其新的内容,实现民间美术图形多样化,对于其功能进行改变,实现其使用价值。

二、传统民间美术图形的表现手法分析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劳动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积累,与中国民间文化、民族活动等方面内容都具有联系,具有民族性特点。通常情况下,中国传统民间美术风格多样,类别多样,具体包含绘画、家具器皿、服饰、剪纸、雕塑、食品等众多类别,且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艺术特征:首先,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的造型和色彩具有简洁、识别性强的特点。其次,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是一种优美的装饰图形,经常以复合、同构形组合成完整的“意象”图形,在图形中包含大量的人生哲理观、宗教信仰观等方面内容。最后,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并具的特点,相关人员在进行现代视觉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场合、具体地方对民间美术图形进行设计,从而将民间美术图形中的审美情趣全面展现出来,为中国现代视觉设计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视觉设计[2]。

以苗族的绣花鞋垫为例,这种民间工艺是苗家人们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历史非常久远。通过查阅史志以及有关苗家的历史文献就可以明确,绣花鞋垫在200年前就已经在当地盛行了,传承至今已经成为苗族的标志性符号。苗族姑娘在很小的时候就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这门手艺,使用各种颜色的丝线在鞋垫上绣花草、人物、山水、鸟兽等等。苗家绣花鞋垫就是在鞋垫上绣出专属于苗家的美术图形,对于苗家的妇女而言,这也是对她们的聪明才智进行展示的平台。绣花鞋垫可以作为馈赠品赠送给客人,也可以作为男女之间的定情物。在这种鞋垫的工艺制作中,就是将破旧的衣被洗干净之后,拆成布块放在木板上,将淀粉磨成浆之后制作成为糨糊,用来糊布块,一共糊上5层。晒干之后就会形成布壳,将其剪成鞋样,上面贴上白色新布,干燥后就可以在上面绣花了。之后进行“绞边”,即使用条形布扎紧边缝,再围绕内边进行“锁边”,使用的是十字绣的做法,鞋垫上没有图案的空白处就可以进行绣花创作了。

在绣花的过程中包括有三种做法:第一种做法是使用铅笔在鞋垫的正面将图案的正面绘制出来,之后使用手绣;第二种做法是使用剪纸的创作方法创作图案,将花样在鞋垫的底面贴好,以花样为模板进行刺绣;第三種做法是,按照布的纱纹构思图案,采用手工刺绣的方法。为了保证刺绣的质量,要求绣花针要细,可以避免损伤到布面[3]。使用的花线要光滑、有韧性,粗细均匀,颜色要全,色彩鲜艳,最好是选择丝质线。绣花鞋垫对花样图案的设计是非常讲究的,要求图案不仅要精美别致,还需要刺绣人具有非常好悟性,对于色彩的搭配要准确把握。在刺绣的过程中,要求针脚紧密,刺绣使用的力度要均匀,这样才可以绣出栩栩如生的图案。苗家绣花鞋垫的图案表现手法丰富,充满着民俗气息,民族文化底蕴厚重。苗家绣花鞋垫的刺绣手法多种多样,包括十字绣、平绣、扣锁、缠针绣等。这些刺绣的针法使用灵活,图案也变化多端,工艺美术效果非常强。

三、传统民间美术图形在应用中求发展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是具有中国民族历史文化价值的图形符号,流传于民间,是当民间文化的一种记载和传承的方式。民间美术图形传承下来,也就是作为一种图形文化形式传承下来,后人获得这些文化信息,更加了解中国民族文化,并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民间美术图形予以保护、传承并创新。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已经被符号化并在各个应用领域中展现其风采,更多地是通过对传统民间美术图形合理运用,而且所运用的不是其“形”,而是其“本”,就是以应用的方式将民间美术图形的内在涵义表达出来。民间美术是美术之源,又是美术之流,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透过这些图形就可以解读民间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是用艺术的形式将民族生活传统保留下来。民间美术图形的特有之处在于,虽然其在表达形式上有所变化,但是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这也正是民间美术图形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原因。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包含着丰富的图形资源、文化内涵,对民间美术图形合理应用,不仅可以使得这种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还可以突出应用领域的文化性、艺术性和社会性[4]。

以“喜相逢”的纹样为例。这种图案的设计与“太极图”存在着关联性。太极图纹样是两条鱼形的图案所构成,一条为黑色,另一条为白色,被称为“阴阳鱼”。“喜相逢”的纹样在构成上就是对“太极图”的延伸。在图形的表达形式上,是采用了“太极图”的基本骨骼,对于外形经过处理后,依然是运用了圆的基本几何形状,从圆的边缘出发,中间的一条主线呈“S”形走势,将一个整体的圆形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两个图形,而两个图形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太极所表达的涵义是原始混沌之气,对于中国古人而言,其是派生万物的本源,形象化地将阴阳轮转表达出来,明确万物在变化中生成,是相辅相成的。从“太极图”的构成和形状上来看,其是相对统一的,构成了和谐的几何形式,体现出具有深刻哲理意义的美感。将“太极图”延伸为“喜相逢”纹样,就是运用了中华民族纹样中的吉祥寓意,用图形的形式表达出来。从图像的表现形式来看,为一上一下、一正一反,图形生动优美,是对“S”形构图的突破。

在现代的现代标志设计中,这种图案被广为利用,香港凤凰卫视的LOGO设计所采用的说就是“喜相逢”纹样。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就借助中国民间美术吉祥图形“喜相逢”的图形,并在设计工程中借鉴了中国传统剪纸的手艺,将凤凰的主体使用富于律动的团块造型进行展现,从而增加了现代视觉设计的文化性。从结构形式上来看,一凤一凰在圆形的空间中振翅高飞,会给人以铿锵和鸣之感,将凤凰媒体所具备的特点展示出来,也象征着品牌立意高远,将凤凰卫视的发展精神准确地表达出来。从LOGO设计上来看,为两只飞翔盘旋的凤凰形象,所表达的是中国和美国的文化各有不同,但是这种不同是可以互补的,是相互交融,体现了融汇的涵义,也是包容的体现,华夏文明从中表达出来[5]。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注意美术图形中的“意”,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符号形式的差异性,保留其单纯、简洁的手法,运用其表现真诚情感之处,为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铺平道路从而真正在现代视觉设计中融入民间美术图形,使传统民间美术这个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的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巍译,吴美双.陕西户县农民画图形的艺术特点[J].考试周刊,2010,(32):49-50.

[2]刘燕.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研究[D].山东大学,2016.

[3]王佳.析中国民間美术与图形创意之关联[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2008,(13):384.

[4]范春晓.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构图形式初探[J].琼州学院学报,2012,(03):75-76,72.

[5]宗恒.从“谐音”看传统图案在现代的运用[J].美术界,2012,(03):77-77.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

作者:刘清立

民间美术图形现代艺术论文 篇2:

双赢的结合

摘要:民俗美术和现代艺术设计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前者虽然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区域性,是一种典型的传统艺术形式,但是由于自身“俗”的特点以及来自外部文化的冲击而日渐衰微,而后者虽然看似生机勃勃实质是西方艺术设计的翻版,并没有体现本土的文化识别特征,因而也根基不稳。将民俗美术的思想与形式运用到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中,是使民俗美术重新焕发生机,现代艺术设计获得中国身份的一个“双赢”途径。

关键词:民俗美术;现代艺术设计

一、亟待重视的中国传统民俗美术

民俗美术是民俗艺术的一种,包括如年画、吉祥图样、吉祥塑像等民间造型艺术。它由社会基层发展起来,通过一定社群的世代传习,给民间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注:参见[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如卡西尔所说,各种文化门类组成的符号之网使人得以确证,民俗美术就是人类自身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先民们就创造了几何形图形,如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和玉器上的“饕餮纹”。而最早具有吉祥意味的图形则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一件象牙佩饰上雕刻着的“双凤朝阳”图形,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此外,像“卍”字和类似太极图的吉祥符号也在四、五千年之前就已经出现,如青海出土的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壶和彩陶罐上就画着“卍”字符号,湖北京山出土的彩陶则画着回旋图形等。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团和气”图和“和合二仙”图,更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人的一个生活道理:和为贵。目前正在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正是以这个传统的民俗文化观念为基础的。

除了用于表达美好意愿外,民俗美术还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性和身分感,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然而,与主流的传统艺术相比,我国的民俗美术依旧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一方面,国家对民俗还没有足够的重视。据资料说,在亚洲,日本的民俗研究最早,韩国其次,而中国民俗的研究起步最迟;日本民俗研究已达总量的百分之70,而中国的才达到百分之30。其次,民俗美术的“俗”的特点使其长期处于民间,而其它一些绘画、雕塑等主流艺术,则被赋予了“高雅”艺术的称号而登上了大雅之堂。第三,现代各种大众传媒技术得到广泛使用,使东西方主流艺术的社会影响日渐扩大和深入,使民俗美术备受冲击而日渐衰微了。在科学技术文明高度发达和文化多元的全球化时代,我国所有优秀的传统艺术都要发扬光大,不可顾此失彼,因此,使民俗美术这样的边缘艺术重新焕发生机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失去身分感的中国现代艺术设计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现代艺术设计这种西方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已变成了一种模式和标准,一种具有“庸俗世界主义”观的设计规范。[注:参见李砚祖《设计的建设责任》一文,《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第2期。]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就是这种“世界主义”的牺牲品之一。

2 0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设计思想开始在中国启蒙和扩散。新中国建立以后的3 0年,中国的现代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虽然还统在“工艺美术”这一代名词之下,尤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这样的学院专业教育,但已经开始面向大机器工业和现代社会生活进行各类现代型的设计,因而这个阶段是传统工艺逐渐被现代设计所取代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设计主流或前锋已进入所谓的后现代阶段,中国艺术界曾围绕现代设计与工艺美术的问题开展了一场讨论。当时存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工艺美术阻碍了现代设计的发展,是绊脚石,宣称“工艺美术死了,应进博物馆”。一种意见是主张认识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异同和继承关系,工艺美术不仅不是绊脚石,而是现代设计的基础和发展的根源。现在看来,第二种意见更具有前瞻性,然而在当时以及在以后的20年,中国现代设计及设计教育却是以第一种意见为基础的。教育界首先派出留学人员外出学习,西方世界的各种设计思潮、流派、方法、产品便大量进入中国。由此便有了1987年中国工业美术协会(后改称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的成立、有了综合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如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有了“三大构成教学”的普及。1998年由教育部主持更改学科和教学专业目录,以“艺术设计”取代使用了近5 0年的“工艺美术”专业名称。

因此,当代中国的设计,实际上是没有文化身份的设计,只是西方设计的拷贝。这些设计教育工作者、设计师在尊崇西方设计否定工艺美术之时,有意无意地将自己民族设计的文化之根割断了。他们没有意识到艺术设计在根本意义土还是文化之物,终究是一种文化的具体识别形式,而[注:参见伯纳德·霍菲特《人性服务中的创造力:为公平的世界而设计》一文,《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第2期。]一种文化识别的丧失就是一种极端的文化错乱形式。

三、民俗美学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民俗美术就是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之一,而现代艺术设计则现代文明的重要表现,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互补有无,其结果必然是双赢的:民俗美术重新焕发熠熠生机,而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则会实现真正的本土化。

要想实现二者的结合,必须弄明白二者的区别。在设计思维上,中国传统的图案设计的创意来源于民间生活,对美的把握是一种感性的把握和再创造。而以三大构成为基础的现代设计,其创意来源于抽象化和观念化的美学规律,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的,正如[注:参见汪大伟、胡建君《“岁寒三友”的理念》一文,转自杭间等主编《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艺术设计》,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 ]有学者说“西方美学与其说是对艺术的追求,不如说是对技术的追求”。在表现语言上,中国的图案设计更加注重形象的寓意和象征,而现代设计主要以抽象的点、线、面和色彩规律来注解美学规律,设计成了抽象概念的外化。因此,二者的最终效果也存在巨大差异。前者达到气韵生动、造化自然的感觉,而后者由于脱离了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虽然好看新颖但容易令人乏味。

将这两种不同文明的产物结合在一起,前人已作过不少有益的尝试,比如[注:参见胡平《中国设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一文,转自杭间等主编《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艺术设计》,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清代初期就出现了仿西洋视觉形式的苏州木版画。现代[注:参见翁炳峰《论图形设计的传统文化与价值》一文,《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第1期。]国际上大部分华人设计大师也都从民间文化中汲取文化营养,比如香港靳埭强的佛手与如意造型的招贴画设计,韩美林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凤凰造型的标志设计等。我国为2008年奥运会进行的火炬设计,也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在将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文明密切结合方面的积极努力。但是,这种体现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毕竟还非常少,更多的中国设计师言必包豪斯主义、构成主义、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的传统设计嗤之以鼻,更不要说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了。难怪,由西方设计师看到上海浦东千篇一律的摩天大楼时,不由感慨地说:“中国没有现代设计!”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国家的文化决策部门必须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不仅要考虑到现代设计的快捷、实用性,更要考虑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设立专门机构对传统艺术进行挖掘和研究;其次,在此基础上,各个教育部门、学校、机构在制定学习课程时,要从长远着手,对西方现代设计理论和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要双管齐下,保证既能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传统设计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又避免了学生对西方现代文化的盲目崇拜观念,辩证的对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唯有如此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真正的实现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本土化。

四、结语

在当代,我们生活在全球化的双重“阴影”里。历史文化传统是我们心灵归宿的家园,而全球化却意味着我们正与国家的版图相分离,表示身分的文化特征因一些认为全球社会是无国界、无政府的国际主义概念而萎缩。现代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即与本国国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又走在全球化的前沿,很容易受到强势文化的影响。提倡民俗艺术,就是提倡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积极运用。这种提倡不仅以理论的形式出现,更要在实践中去建设和发扬。只有这样,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才得以发展的延伸,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才有自己的“滋味”,才能真正的做到“有容当包容,包容当有容”的文化大国的品格和气度。(责任编辑:楚小庆)

作者:仇国梁

民间美术图形现代艺术论文 篇3:

民间美术造型在现代图形创意中的应用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将地域元素融入图形创意设计中,这些地域元素蕴含中华民族特有的独特风貌,是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独特产物。人们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更新,并且提高其使用效果。传统的民间美术造型拥有非常多的内容,这些美术造型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文化的取舍。将传统的民间美术造型应用在现代图形创意中,能够丰富现代图形创意的内容,给更多的设计师带来全新的设计灵感,提高设计效果。

一、突出民间美术造型的形式美

我国很多民间美术造型具有淳朴、自由、协调等特点,其展现了不同地区独有的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大众审美价值。民间美术造型本身具有形式美,很多民间美术内容都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沉淀和文化洗礼,其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有非常丰富的秩序美感,非常注重形体的自由感、流畅感。这些民间美术的造型自由、协调,遵循一定的艺术法则,让人产生联想,提高了作品本身的价值。比如,剪纸艺术十分常见,徐州民间艺人王桂英创作的《摊煎饼》《粮归仓》等剪纸作品运用大量突破传统的表现手法,空间布置自由,线条不多,但是充满动感和力量感。这些剪纸作品通过简洁的概括表达寓意,具有非常显著的视觉效果。

民间美术图形设计大都以人物、植物、动物与现实场景相互融合的方式进行组合,表现出视觉层次的丰富感,同时让人在观赏某一作品时感受到作品变化中的统一美。现代艺术创作者将这种自由统一、秩序多样的民间美术表达的美感融入现代图形设计中,能够给人一种质朴的感受,更好地表达图形本身传达的意义。在现代图形创作中,很多人为了去追求所谓的美感,忽略了图形最初所表达的意义。未来,现代艺术创作要突出表现民间美术造型的形式美。

二、将图形的形象与内涵相融合

图形创作具有象征性,要做到形神交融。艺术就是把人类的情感逐步转化为可见或可听的形式,图案就是一种符号表达手段。当前,很多设计师在表达想法、表现愿望时运用民间美术图形,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增加了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让现代图形创意作品融入民间美术造型元素。一些剪纸作品的表现力十分丰富,能够让人感受到内涵。例如,剪纸作品《运河之晨》展现了中国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充满生机。整个作品简单描摹了运河两岸的早晨生活画面,在艺术上进行充分概括和升华,画面没有失去现实感。作者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将运河的早晨生活画面重现于观者眼前,画面具有中国绘画的写意风。现代图形设计可以融入传统的民间造型,以现实为基础,进行夸张和分解。民间美术图案应用在现代图形设计中,丰富了图形设计的内容。

三、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创新

很多民间美术造型会利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来展现作品的独特美感。虚实交替,形成忽重忽轻的视觉效果,这种图形的渗透和转换方式能够让现代图形设计获得良好的效果。现代图形设计需要借鉴传统民间美术设计,不要求再现或完全模仿传统民间美术内容,而需要将传统设计精神融入现代创意设计中,把握精神内核,而不是徒有其表。人们要把握好选题和立意,尽可能在图形设计中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土特产礼品包装设计选择的图形就可以充分展现当地的独特文化,将当地文化与象征意义融合,使人感受到物品本身想要表达的含义和制作者本身要想表达的情感。民间美术中经常会通过龙凤呈祥、喜鹊登梅以及福禄寿喜等素材来表现幸福、美满、安康、长寿的主题,这些主题蕴含的意境可以与地方特色和民族气息融合,既能体现出现代感,也能让人感受到地方民间文化的艺术魅力。

民间美术造型的应用让图形设计与主题之间的融合效果更佳。不仅如此,人们可以按照现代创意,对传统民间美术图形进行打散和重新组合,將传统的民间美术图形应用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使得现代包装设计具有更多的地方特色,其造型更强。比如,在进行现代图形创意设计时,可以将原有的梅、兰、竹、菊等图形重新切割、组装,对局部造型进行夸张变形,既能够展现出梅兰竹菊的独特风韵,也能提炼出一些具有现代特征的图形设计纹样,让现代剪纸艺术既拥有现代性,又具有抽象化风格,使其创新效果更佳。所以,将民间美术造型运用在现代图形创意中,能够提高设计效果。但是,无论应用哪种手法进行现代图形创意设计与创作,人们都应该明确设计与创作的目的,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提高其创作的整体效果,让民间美术图形与现代图形创意设计更好地融为一体。

四、结语

将民间美术造型应用在现代图形创意设计中,能够提高图形设计的创意性,让图形设计效果更佳,同时能够满足现阶段人们对图形设计的需求,更好地融入民间美术表达的情感,提高图形设计的创新性。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邓宇沁

上一篇:固本强基工程工作计划下一篇:学校春季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