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未成年人制度

2023-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制度的使用越来越多,制度是一种需要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如何制定一个合适的制度?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关爱未成年人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关爱未成年人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现在随着打工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据统计,全国现有留守儿童约2000万,并且还有增长的趋势。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家庭应有的关爱和教育,进而形成了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其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不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帮助和教育,他们很可能会成为问题孩子辍学流入社会,甚至违法犯罪,变成社会的负担。因此,如何呵护这些长在贫瘠土地上的“花朵”,就成了全社会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现就我校留守儿童的一些工作向各位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留守儿童现状——留守,是孩子的痛

1.在留守的日子里期盼

留守,是孩子的痛。我们的一位老师在教学反思中写到,开学报名,她班上的一个学生坐在位置上发呆。这位老师上前问她想什么,那位孩子说想爸妈,特别羡慕别的小孩能和父母在一起,希望能和他们一样。老师说:“你觉得自己和班里其他孩子不一样吗?”她说:“不一样,他们今天有爸妈陪同来报名,而我只能自己来;星期天他们有父母陪同逛街、上公园,而我却只能一个人玩。”老师又问:“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想爸爸妈妈回家。今年春节爸爸妈妈说的回来,后来说没有买到车票,又没有回来。初一看着别的小朋友牵着爸妈的手穿着新衣服逛公园,我真得很难受。”说这话时,那个孩子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始终忍着没有掉下来。

2.寂寞童年渴求特别的关爱

据我们调查,可以将留守儿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由于家庭贫困,爷爷奶奶身体不好等原因,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这给他们本应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抹上了沉重的色彩,这类儿童一般性格内向,自卑、敏感。第二类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的,这样的留守儿童家庭相对富裕,加上临时监护人一般是隔辈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俗语说,隔辈亲,加上认为父母不在身边,就应该更加疼爱,于是娇宠溺爱。这些不正确的施爱方式的,不仅没有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等不良行为,这类儿童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霸道。其实这些孩子虽然貌视强悍,其实他们往往渴求特别的关爱。

二、让爱在学校教育的范围内延伸——教育,守望者在行动

(1)首先我们深入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我校在每学期初都要求分班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登记好留守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代理监护人姓名及住址等,以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身体及心理状况和兴趣爱好等。这样做不仅能够更好地实施政府的两免一补政策,而且为及时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进行教育转化工作等做好了铺垫。

(2)设立了“爱心热线”,建立了家访制度,组织了“一帮一”帮扶小组。学校老师,每人帮扶一到三名留守儿童。每个班也成立了帮扶小组,一个优生帮扶一名留守儿童,(一般是住地相对较近的结成对子)校内一起学习,一起劳动;放学一起回家,有条件的回家还一起完成作业。班主任定期家访,或通过电话等方式随时了解孩子在家的状况,并记录在留守儿童工作手册上。把自己的工作心德或教育个案写成随笔或反思,以备别人借鉴。

(3)办好家长学校,着力培训“第二家长”队伍。在继续办好家长学校的同时,召开了留守儿童家长会。通过因陋就简、群散结合、注重实效的方式,让“第二家长”了解照顾孩子的知识,掌握教育与沟通的方法,与学校老师达成教育的共识,增加孩子的监护力度,减少孩子独立的空档。

(4)逐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为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聘请心理教授到学校举办讲座,对不同年龄段的留守儿童的心理、生理知识进行讲解,让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老师一道学习,帮助教师及时给予留守儿童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

留守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在家里他们少了一份亲情之爱,学校老师就要对他们付出双倍的感情来弥补亲情的缺失。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方法的重要性,既要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爱,又要保护他们敏感的自尊不受伤害,这就必须引导所有学生发扬互助互爱的精神,在班级形成一种温馨的氛围,让他们热爱学校,热爱生活。在教育留守儿童的过程中,我们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守望者,用激情、耐心和坚守,守望着这一群留鸟般的孩子们,和他们一样期待着、梦想着……

作者:唐文政

第2篇: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关爱机制的构建

在办理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如何关爱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应是检察机关思考的问题。固始县人民检察院结合办案实践,建立了“三个一”工作机制,实现对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关爱。

第一,建立一体化办案机制。确定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批捕起诉工作统一由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办理,一体化办案,实现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全程保护。一是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第一时间通知检察机关,检察机关立即派员介入侦查,并做好登记备案。检察机关介入后,要及时提出收集、固定、完善证据的意见、建议,对侦查机关开展的现场访问、现场案情分析会、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辨认现场等侦查活动全程跟进,引导取证。二是完善监督机制对侦查活动中发现的违法情形,依法监督并提出纠正意见,确保整个侦查活动合法有序。三是严把证据审查关,特别是严格审查瑕疵证据。根据不同情况,要求侦查机关依法重新收集、调取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如因客观条件确实无法补救的,对不影响证据的客观、真实的,可以作为指控犯罪的证据,同时提出纠正意见。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要召开联席会议,对证据中存在的疑点进行商讨,排除合理怀疑;强化被害人陈述审查。四是围绕重点,主导庭审。对涉及未成年被害人的强奸、敲诈勒索等犯罪的,召开庭前会议,各方分别对案件定性、证据采信等交换意见、达成共识,避免庭审反复询问。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手段、后果、前科等情况,对造成被害人身体伤害、多次侵害未成年人、狡辩翻供、不认罪悔罪的,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否是未成年人,都应建议从重处罚。

第二,建立一次性询问机制。针对未成年被害人特别是性侵案未成年被害人,与公安机关会签《关于建立未成年刑事被害人“一次性询问”机制工作意见》,使询问工作一次完成,避免反复询问,造成“二次伤害”。一是选择合适人员。由业务能力强、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办理;对女性未成年人被害案件,由女性工作人员办理。二是选择合适时间。询问未成年被害人时,侦查人员应详细了解被害人的学习、生活规律,尽量避开其上学、休息或其他不适合询问的时间,以免影响其学习、生活。三是选择合适地点。可以征求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意见确定地点,尽量避开未成年人的学校、生活区等。设立“温馨询问”小屋,屋内模拟家居环境,一次性完成询问、检查、提取等工作,并同步录音录像。四是选择合适方式。采用舒缓语气询问,消除其恐惧心理。女性未成年被害人由女性办案人询问;询问要全面、详细,力争一次成功,并同步录音录像,为以后解决个别细节提供视频资料;必须到未成年被害人及其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调查时,尽量不着制服、不开警车。

第三,建立一对一扶助机制。对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根據不同情况,一人一策,因人施案扶助。一是提供法律援助。由于法律没有未成年被害人指定代理制度,检察机关可以商请法律援助中心,成立未成年被害人援助小组。对家庭困难无力负担代理费,以及监护人缺失或父母是加害人的,经本人或其监护人申请,由援助小组指定律师参与诉讼。未成年被害人系女性的,应由女性律师提供法律援助。二是进行心理疏导。检察机关与妇联、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公益组织等联合对未成年被害人家庭进行结对帮扶,定期回访,从其生活环境、家庭安全防范和日常心理引导等方面入手,进行一定时期的帮教和扶助。对造成严重心理影响的,可以与医院、学校、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等合作,聘请专业心里咨询师进行个案疏导,努力消除其心理阴影。三是开展经济救助。对遭受人身伤害,需紧急救治,家庭困难,符合救助条件的,由检察机关向政法委申请司法救助;整合所在学校、社区等社会力量,开展爱心捐助,为其提供经济援助;对于符合有关条件规定的,可以协助向民政部门申请慈善基金。

作者:陈军

第3篇: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有关措施和制度

柳屯镇陈七中心小学

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有关措施和制度

为了认真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有关措施和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集各方面合力,解决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切实为留守儿童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

二、成立“留守儿童”领导小组

长:高少振(校长)全面领导“留守儿童”建设与管理工作。 副组长:李运霞(教导主任)负责“留守儿童”建设与管理工作, 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 成

员:陈丽慧(少先队辅导员)负责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工

作的组织协调,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 全体班主任:负责落实留守儿童活动的组织开展。

三、工作措施

1、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档案。各班级组织对父母双 方均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登记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档案。

2、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健全“留守儿童之家”各种相关制度。

3、设立各种活动场所。为丰富留守儿童在校生活,得以健康成长。

4、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做到统一要求,有教学计划、有授课老师、有备课笔记、有授课记录、有规章制度、有工作总结。

四、实施步骤与要求

1、大力宣传,广泛发动。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重要意义。留守儿童的父母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外出务工、勤劳致富, 为农业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广泛开展爱心行动,让留守儿童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积极试点,建档立项。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订“留守儿童”建设方案,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3、建立制度。开展学龄前教育辅导、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教育留守儿童“读好书、做好孩子”;为留守儿童提供权益保护、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班主任和“留守儿童”工作人员要经常交流工作经验,让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掌握一定的科学家庭教育方法,填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4、组建队伍,开展活动。发挥少先队辅导员的特殊作用,建立志愿者队伍,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认真做到:每月与留守儿童联系1次以上,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信或通话1次以上,与班主任联系1次,与临时监护人沟通1次,每年陪孩子过一次节日。志愿者队伍要深入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各类慰问。要组织校园文体活动,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5、维护权益,扶贫助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法律援助活动, 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权益及健康的保护力度。要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通过活动日观看爱国影视、心理咨询等形式,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

第4篇:关心关爱流浪未成年人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正式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和谐安定,关系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落实。及时有效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救助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稳步推进。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解决流浪未成年人问题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社会任务,让流浪未成年人有家可回、有学可上、有事可做、有病可医,还需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救助流浪未成年人涉及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和受保护权。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坚持上下联动,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认真扎实地做好这项工作。随着城乡低保、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孤儿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以及义务教育、扶贫开发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和源头防控工作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策保障。地方各级政府要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对工作不力、未成年人流浪现象严重的地区,要严肃追究该地区相关领导的责任。

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弘扬中华民族恤孤慈幼的传统美德,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流浪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第5篇:关爱困难家庭、流动人口未成年人

总结

按照市统一部署,XX社区充分发挥社区的优势,在社

区内以不同的形式全面开展了关爱困难家庭、流动人口未成年人活动,帮助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成长。

一.全面范围动员,广泛发动组织

社区及时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关爱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活动中来,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关爱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活动方案,进一步推动工作的发展。组织志愿者与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进行“1+1”结对服务。通过 “感受城市、爱心捐赠、亲情陪伴、学业辅导、自护教育”等方式为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大力的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良好氛围,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在社区内开展健康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对困难家庭、

流动人口子女的身心健康给于充分关注,对他们的生活给予关心,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学生及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四.六一节庆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

关爱服务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社区内各级组织充分利用六一节庆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切实为广大农民工子女提供帮助。

第6篇: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工作总结

为促进青少年学生特别是残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学校结合实际,着力于对残疾学生、贫困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的帮扶、教育和管理,营造了关爱特殊群体良好的校园氛围,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关爱特殊学生群体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了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的工作要求。

一是广泛深入宣传发动。学校通过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义;

二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学校成立了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 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分工负责,团结协作的工作职责,学校校长为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管理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教育管理直接责任人, 少先队辅导员和任课教师都是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建立了行政班子成员、党员教师、班主任帮扶,任课教师包学生的专项工作机制。增强了全校教师切实抓好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了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为责任人,少先队辅导员把关,学校分管德育的领导督导的工作格局。

二、建立档案,规范管理

学校教导处认真组织各班级对关爱特殊群体学生进行了深入调查,摸底造册,建立档案,做到心中有数。对特殊群体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了档案资料齐全完备,整理规范,对他们的成绩变化、表现情况了如指掌,并在学校入团入队、“成龙之星”评选中优先,激励他们自信心、上进心。同时,各班级以制定学习目标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完善鼓励机制,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三、采取措施,落实关爱行动

为了使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的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做好五个结合: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与书香校园建设相结合,与家校合作相结合,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结合。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从领导、党员、教师层面,层层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学校坚决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对特殊群体学生免收书本费、杂费;二是对家庭困难学生捐助,每年对困难学生进行学习用具、衣服、食物等捐助;三是成立家长委员会并在家长委员会协助下,定期召开会议,明确校方与监护人对特殊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四是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导,沟通心灵,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五是开展“党员阳光行动”, 开展党员教师积极参加“连心工程”和“一帮一”帮扶活动,要求每个党员教师联系一个3名特殊学生予以学习、生活、心理、情感、活动上的帮扶,多次发起为“贫困学生”捐衣捐物捐钱助学等活动。今年3月份,支部组织全校师生为二年级患重病的学生 范思阳同学捐款近1000元,体现了全体师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六是充分利用学校的活动场所和教育资源,一如继往的办好“假日小队”和“城市少年宫”,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减轻学生在假日里的孤独感。我校的志愿者老师除了给孩子辅导作业外,还为他们制订了科学合理地休假日活动计划,让其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校还开放图书室、电脑室和体育器材室等,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学校的“学生少年宫”成为学生喜欢的活动场所、家长放心的教育阵地,美丽的校园真正成为了孩子的家。七是深入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我校 十余名教师走进百名特殊学生家中,与学生心贴心地促膝谈话,与家长面对面地坦率交流。

我校高度重视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收到良好效果。特殊群体学生在校领导、教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不断完善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的工作机制,办好学生少年宫,不断总结,推陈出新,狠抓落实,把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工作逐步推向深入,为促进特殊群体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新的贡献。

蔡店街源泉小学

2014.2

第7篇:2012年关爱困难家庭、流动人口未成年人

工作小结

按照南湖风景区的统一部署,2012年良万社区充分发挥社区优势,在社区内以不同的形式全面开展了关爱困难家庭、流动人口未成年人活动,帮助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成长。

一.全面范围动员,广泛发动组织

社区及时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关爱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活动中来,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关爱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活动方案,进一步推动工作的发展。组织志愿者与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进行“1+1”结对帮扶服务。通过 “感受城市、爱心捐赠、亲情陪伴、学业辅导、自护教育”等方式为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大力的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良好氛围,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在社区内开展了结对帮扶、健康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

对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的身心健康给于充分关注,对他们的生活给予关心,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学生及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四.六一节庆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

关爱服务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社区各部门组织充分利用六一节庆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切实为广大农民工子女提供帮助。

良万社区 2012年7月30日

第8篇: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湟中县甘河滩中心学校坡家初中 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坚持以人为本,引导、鼓励广大青年志愿者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开创我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社会化、常效化、规范化的新局面。并着力培养未成年人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情操,着力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教育体系,着力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二、活动对象

本次活动以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重点关注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流浪儿童、残疾儿童、闲散青少年。

三、活动内容

(一)大力开展关爱他人志愿服务活动。敬老爱幼、关爱弱势

群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体现。突出“学雷锋、献爱心”,积极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及其子女、残疾人排忧解难,开展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

1、开展敬老爱老志愿服务。老党员、老干部是坡家初中的开拓者、建设者,是坡家初中精神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要结合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多为他们提供家政服务、应急救助、心里安抚、健康保健等志愿服务,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听他们口述革命故事和工作经历,在媒体上宣传他们的事迹,以此传承和发扬他们的开拓精神和建设激情。

2、开展爱幼护幼志愿服务。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提供学业辅导、亲情关爱、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志愿服务。

3、开展助残扶残志愿服务。为残疾人提供生活救助、康复医疗、支教就学、就业培训志愿服务,推动形成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社会氛围。

4、开展农民工帮扶志愿服务。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文化服务、权益维护、健康医疗、文明素质提升志愿服务。

(二)大力开展关爱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良好社会风尚是社会文明程度最直接的反映。突出“学雷锋,树新风”,广泛开展普及文明礼仪知识、社会公德教育、文明交通维护、文化体育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营造规范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环境。

1、开展文明礼仪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深入群众宣讲普及生活礼仪、职业礼仪、社交礼仪等常识,在全社会树立注重礼仪、热情友善、文明礼貌的良好风尚。

2、开展公德教育志愿服务。结合《市民文明守则》,开展社会公德宣传教育,引导市民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对乱扔乱吐、乱贴乱写、粗言秽语

等不文明言行进行劝阻,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通过孩子的文明行为感化家长,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启迪孩子。

3、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继续深化“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广大市民文明出行,做到不闯红灯、乘车礼让、遵规停放、不酒后驾驶。

4、开展文化惠民志愿服务。依托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结合“爱国歌曲大家唱”、“三下乡”、“四进社区”和“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鼓励专业或民间文化工作者和团体,及社会各界人士义务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扎实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志愿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5、开展健身指导志愿服务。组织体育运动员、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街道社区、乡镇村居、厂矿学校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三)大力开展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结合我市开展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和低碳生活,保持和提升我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可持续发展。

1、开展环保宣传志愿服务。大力普及生态文明理念,组织志愿者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修养,提升全市生态文明水平。

2、开展绿化美化志愿服务。组织动员职工群众参加义务植树、认养绿地、巡逻护林,参与公园绿地、旅游景区、重要河流和湿地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崇尚自然、善待环境的理念。

3、开展卫生清洁志愿服务。结合全市开展的“清洁环境,美化家园”义务劳动活动,大力开展清洁环境卫生志愿服务,倡导垃圾分类,清除卫生死角,服务

市容环境整治,创造优美怡人的生活环境。

四、活动步骤

1、宣传部署(5月-6月上旬)。结合坡家初中实际,印发活动实施方案,对全市“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安排部署。举行全市“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对活动进行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推动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2、组织实施(6月中旬-11月)。各县区要依据制定的活动方案,突出重点,科学谋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各级文明单位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要结合实际,多层次、多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

3、总结表彰(12月)。总结交流工作成效,推广成功经验,表彰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将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实施。要根据工作实际,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人,确保活动有效开展。

2、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接受的渠道,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到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到公园、广场、商场、集市、宾馆、医院、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让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人们感悟崇高精神、提升价值追求的生动过程。

3、突出重点,增强实效。结合实际,突出特色,明确要求,强化措施,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注重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实现志愿服务活动与其它工作的相互融合、协调推进。活动过程中,要及时报送动态信息;活动结束后,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并将活动总结报送市文明办志愿服务科。

4、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利用条幅、滚动字幕、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三关爱”的各项内容和活动进展,积极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各级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专题,及时推广各县区、各部门、各级文明单位和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成功做法、活动亮点及成效,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声势,推动形成志愿服务热潮。

上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下一篇:自闭症儿童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