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学与风景园林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植物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设计决定了风景园林设计的艺术性和实用性。本文首先分析了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遵循物性原则、协调统一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及经济性原则,并重点讨论了具体的植物景观设计策略。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景观设计学与风景园林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景观设计学与风景园林论文 篇1:

植物景观设计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植物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设计建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这方面工作的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风景园林设计中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结合植物景观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详细分析探讨了如何进行植物景观设计的各个环节,以期确保植物景观设计能够取得预期目标。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风景园林

前言:近年来,随着各地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其设计和建设也得以重視。在风景园林的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则是植物景观设计,其直接决定着风景园林的整体品质。为此,鉴于植物景观设计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仍需要从环境因素、生态环保、视觉效果等多个方面着手,对植物景观设计及其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植物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自然性原则

在植物景观设计开始前,应当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优先选择本地植物进行布置。同时,所选择的植物应当以自然植物为主,减少人工的雕饰,以营造出植物景观的自然特性。并且这也有助于发挥植物景观涵养水土、净化空气和优化生态环境等功能。

2.协调性原则

在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其需要与整个风景园林的风格相互协调统一,为此,应当基于美学的角度,对植物景观进行优化设计,一方面,植物景观自身的布局要保持协调;另一方面,考虑到后期养护中的植物景观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既要保证植物自身特点,又要和风景园林和周围环境保持协调一致。

3.以人为本原则

风景园林的建设目标是为人们提供适宜的休闲环境,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其不仅要考虑植物景观的美感,还需要优先选择有益人们身心健康的植物,并适当引入当地的传统文化要素,以更好发挥风景园林的社会效益[1]。

二、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措施

1.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环节主要是对风景园林建设区域的水文条件、地形条件和植物资源等信息进行调查和记录,特别是当地的水质、水源、水流等情况,因为这些因素对于植物的种类和适应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获得了这些信息后,则需要对现场的植物资源做进一步检测,评估植物的耐用性、长势和病虫害情况等信息,确定这些植物是否适合用于景观设计,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2.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环节主要是确定风景园林中植物的具体布局,在这一阶段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项目的整体需要,明确植物景观的整体结构,以及植物如何进行布置,以全面掌握植物景观。

3.设计规划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明确植物的种植位置、植物种植密度、植物之间的行距、以及植物种植数量等内容,并确定好植物与其他建筑物和路面的距离等。同时,还需要对植物的质量要求、植物的种植方法和土壤理化性质等内容给予高度关注。

4.施工规划

在设计方案基本完成后,即可进行植物景观的施工规划。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场的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导致植物景观设计受到一定的影响。此时就需要对原始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确保其仍能够保持植物景观规划的整体效果。同时,在植物景观设计和布置环节完成后,仍需对植物进行必要的养护管理,避免植物后期受到损害,以确保风景园林富有生命力[2]。

5.植物放置

(1)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搭配

风景园林中往往包含种类繁多的植物,包括花草树木等,这些花草树木的颜色通常也各不相同,且在不同的季节也有着明显的颜色变化。因此,为确保风景园林在外观上符合实际需要,就应当对不同颜色的植物进行合理布置,确保植物的色彩组合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提升风景园林的知名度。具体来看,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绿色始终是植物色彩的主基调,但仍需考虑到不同植物的绿色有着一定的差异,在实际的搭配中,仍不能随意排列组合,而是要对绿地的位置和数量进行合理规划,以突出植物景观的美感与活力。

(2)植物景观设计的季节搭配

同种植物往往有着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其在生长过程中,不同季节下的外观特征也各不相同,其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叶子、花和果实等部分,特别是在开花到结果这一阶段,植物叶片的变化往往较为明显,也具有一定的装饰价值。因此,设计人员可根据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特征变化,来合理选择和布置植物,让植物景观在不同季节都能展现出独特的效果。

(3)审美搭配

审美搭配是提高植物景观设计质量的关键途径,在这一环节中,艺术学等内容的应用较为常见,其主要是通过植物高度对比、植物颜色对比等较为典型的布置形式,为参观者展示视觉冲击效果,实现富有层次感的植物景观设计[3]。

6.植物景观的养护

植物景观的养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在植物布置和种植完成后,应当定期对植物进行浇水作业,并保证浇水量适宜,不仅要确保根部水分充足,对于绿植的叶面也应当进行喷淋处理;其次,在植物根系已经恢复生长后,要对植物进行适当施肥,肥料种类则要优先选择有机肥,在施肥完成后,仍需要对植物表面进行喷淋处理,以避免植物表面残留的肥料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风景园林管理工作人员要定期对植物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更换出现问题的植物,并定期清除杂草和病虫害,在强降雨天气下,及时排除积水,随时填补低洼处,避免积水给植物带来的影响。

结束语:科学合理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实现风景园林高标准建设的关键,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要始终本着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进行植物景观设计,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来进行植物景观的合理布置,确保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能够充分发挥环保、休闲、文化和宣传等多方面的价值,从而有效提高风景园林的实用效果和美观程度。

参考文献:

[1]陈国宇,王雷.森林公园中的植物景观设计探讨[J].河北农机,2021(04):130-131.

[2]王强.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研究[J].居业,2021(02):30-31.

[3]郭珊珊,李鼎.风景园林中植物规划设计探究[J].山西农经,2020(17):89-90.

作者简介:

廖科(1987-)男;汉族;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作者:廖科

景观设计学与风景园林论文 篇2: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计分析

【摘要】植物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设计决定了风景园林设计的艺术性和实用性。本文首先分析了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遵循物性原则、协调统一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及经济性原则,并重点讨论了具体的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设计;植物景观

植物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植物位置顺序、地理位置等进行设计和安排,从而让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周边环境之间相互呼应。优秀的植物景观设计能够兼顾艺术性和实用性。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同,一年四季的生长状况也不尽相同,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特别要注意一年四季景观的可观赏性。

1、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1.1遵循物性原则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要遵循物性原则,即植物景观设计中所用到的植物能够适应当地是自然环境。植物的生长受到温度、光照、土壤、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设计人员为了创新,跨地域引进植物,但是由于植物水土不服,或者成活率较低,或者长势发生变化。总之,不遵循物性原则,景观设计难以达到预期,而且往往事倍功半。

1.2协调统一原则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要遵循协调统一原则,即植物与植物之间要协调统一,植物与周边环境也要协调统一。景观中植物的位置要安排合理,错落有致,植物的比例颜色搭配要符合规律,可以选择同一个色系,也可以鲜明对比,但是不可以杂乱无章。植物的象征意义要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协调统一,尊重当地民俗民风,注意植物选择的禁忌。

1.3以人为本原则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即景观设计要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也要尽量实用,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在满足精神需要方面,景观设计要具有艺术性,具有可欣赏性,这样人在风景园林中漫步时,可以放松精神,能够怡情。在实用方面,植物景观设计要植物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对空气的净化作用等等。

1.4经济性原则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要遵循经济性原则,即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降低成本,这就需要减少对珍贵苗木的移栽,注意植物移栽后的成活率,考虑园林养护的人工成本等等。

2、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2.1选择适宜的植物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苗木。合适的苗木主要是指所用的苗木能够适应当地水土环境和气候条件。在具体的设计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北方地区引进南方植物及其他外国温暖地区苗木要考虑其抗寒能力,如果要栽植温暖地区苗木需要在苗圃提前驯化或者嫁接培养以适应寒冷环境。第二,在温暖地区或者是北方寒带苗木要考虑植物的外观性状由于土壤、气候、降水多少、各种病虫害等各种因素作用引起的改变,要做好预判。例如从美国加拿大引进的彩叶树种在大连地区惨遭天牛等蛀干害虫侵害,到了秋天由于寒流南下降温过快叶子还没变色就脱落了,完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白白浪费资金和精力。第三,跨地域引进植物,要提前准备合适的土壤排水的考虑,以及其他肥水植保的工作准备,以便能够实现最终的设计效果。另外,对于经济适用的原则,选择苗木的主体应该能够适应本地的各种种植条件,以便后期养护能够简单方便可以更好的保持设计效果。

2.2植物搭配与环境和谐统一

景观设计中,苗木和周围环境要和谐统一比例协调,与周围建筑物及景观内的各种构筑物桥梁围墙道路相得益彰互相补充。所谓与环境和谐,主要是指苗木之间要和谐,植物与景观外周边的建筑植被也要和谐统一。在实际设计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苗木之间高低大小结合即大小乔木,大小灌木,花境、花带等保证错落有致,排列合理视觉和谐。树木与草坪的选择,在树冠下的草坪根据郁闭度及花坛大小选择耐阴草,半耐阴,抗旱草坪。在游人休憩区的宽阔草坪要平整,并且有一定的抗踩踏能力,这样游人可以在草坪游走、野餐、或者小憩。第二,苗木色彩的搭配,苗木色彩主要是花、葉、果、茎及其在四季的变化,这需要设计者对苗木深入具体的了解。苗木色彩搭配最忌讳混乱杂糅,一定要有层次、有比例、有章法,有时即便单一的色彩比如金灿灿的油菜花田,一望无际的薰衣草,一片片的郁金香都给游人极强的感官冲击而陶醉其中。除了空间上的色彩安排,在时间季节上也要有变化。以大连地区为例从春季开始选择先花后叶的迎春、榆叶梅、樱花、玉兰、紫荆等,然后是先叶后花的晚樱、海棠等,夏季以合欢、紫薇、月季、各种草花为主,秋季木槿、蜀葵等,冬季则有红瑞木等鲜艳的干茎植物或者在核心景观可以加装人工彩色树叶加以修饰也可让寒冷枯燥的隆冬有一抹亮色。第三,要注意有些苗木的寓意或者百姓不太喜欢的种类。例如,在佛教寺院附近绿地在苗木的选择中,不能使用蔷薇科的植物,尤其是玫瑰花和月季花,这两种花非常具有观赏性,但是由于玫瑰带刺,这在佛教里是业障的意思,所以不方便在佛教场所附近绿地内栽植。再如百姓小区内最好不要设计柏树,一来柏树四季挡光生长快速,易倒伏,再者在北方柏树多栽植于墓地所以百姓不爱在自己宅子附近看到。

2.3植物景观要有人文情趣和实用价值

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要有精神文化性,要能够愉悦身心。同时,也要发挥植物景观的气候调节和空气净化等功能,在具体设计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植物景观设计要具有一定的人文情趣。景观设计的艺术性是首位的,游人在景观中散步,美丽的风景会影响人的情绪,让人驻足,流连忘返。例如,在景观设计是,将枝繁叶茂的小花灌木修剪成为爱心的形状,会引发人们对爱情的思考。第二,植物景观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随着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植物景观设计需要不断创新,不仅仅是形态上的创新,更要在文化底蕴上进行挖掘。例如,中医类高等学府校园内或者学校周边的植物景观设计中,可以多用杏树,这是关于“杏林”的传说。相传一位名医,看病不收钱,只要求病人在自家后院种一棵杏树,因为银杏叶和杏仁都可以入药。第三,植物景观要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例如,在城市里景观中可大量栽植银杏、白皮松、旱柳、国槐、皂荚等大树能够大量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减少酸雨雾霾。再如,在高速公路上的植物景观设计,则要避免植物过高遮挡视线,还要植物具有较强调抗旱能力,因为高速公路不能频繁浇水,安全隐患比较大。再如可以栽植一些药用树种,他们含有特殊气味可有效抵御害虫啃食,能够大大减轻病虫害防治的费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要遵循物性原则、协同统一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经济性原则,在具体的设计中要注意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之间的搭配关系、及植物景观对人精神生活和实际生活的影响,这就需要风景园林设计员,熟悉地理环境、植物生长习性、景观所在地风土人情,同时还要具备专业的植物景观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廖雨豪.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现代园艺, 2016(22):112.

[2]刘素璇.园林植物色彩搭配与植物景观设计[J].花卉,2019,0(8):105-106.

[3]张米林,张芳美,廖钟方,王恒松.西南典型喀斯特洼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5):72-77.

作者:曹真 刘维国

景观设计学与风景园林论文 篇3:

人性化理念下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分析

【摘要】现阶段的风景园林发展不断加快,各方面的设计工作应不断的革新,顺应时代的发展,采取科学的路线、方法进行转变。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难度并不低,尤其是现代化的需求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建议落实人性化理念,按照科学的思路、方法部署,确保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各项内容更好的优化。另外,人性化理念的作用下,针对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手段,应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的思路,加强设计创新。

【关键词】人性化;风景园林;景观设计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5.101

相对而言,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较多,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旨在提高设计的水平,对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更好的丰富,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范、标准。另外,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模式,还要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对于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做出科学的评估,把握好设计工作的具体标准。而且,人性化理念的应用,还要对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外在效果、内部功能更好的融合,推动园林项目发展。

1、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意义

现阶段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得到了很高的期望,自身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并且对于环保、绿化产生的影响也很大。此时,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不能继续按照粗放、盲目的方法开展,否则必定造成严重的损失,最终产生的漏洞非常严重。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改变了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思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进行调整,所有的设计内容,都要考虑到人类的诉求,而且不能破坏环境,必须对各类资源合理的利用,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卓越的成就。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性化,还可以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为大家提供足够的公共空间,对于城市内的水土资源保护做出了较多的保障。因此,人性化的理念应用,需要在未来继续贯彻落实。

2、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问题

2.1人与自然不和谐

随着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意识提高,发现很多项目设计问题在于不和谐问题比较严重。例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初期阶段,针对区域范围内的资源勘查、条件分析并不明确,各类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的应用,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完成,表现出粗放的利用、盲目的开发问题,尤其是水土资源的破坏不断加重,先天条件并不好,此时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方面会造成较多的挑战。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问题,严重影响到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进步,很多设计理念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大部分的工作开展继续按照陈旧的经验落实,造成的恶劣影响不断加重。所以,未来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应朝着全新的思路转变,提高设计的综合价值。

2.2人性化理念认知薄弱

现如今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处于非常重要的阶段,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有些项目对该理念的认知是非常薄弱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没有站在新的角度思考,看起来按部就班的设计,实际上并不能得到突出的成果,造成的漏洞非常严重。例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对于百姓的审美、区域发展的规划、城市空气净化标准等,均没有良好的融入到设计方案之中,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继续按照陈旧的理论进行打造,整体上得到的发展局限性较大。所以,人性化理念的认知问题,是日后的重点解决问题,要进一步的优化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体系,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良好的创新,推动园林向前发展。

2.3设计创新不高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得到更好的发展成绩,要最大限度的改善风景园林的建设效果,对于各个城市的发展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可是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比较薄弱。例如,很多项目在景观设计的时候,并没有加强社会特征的融合,整体上的设计表现出中规中矩的特点,设计工作的水平较低,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能得到高度的认可,创造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并不高。设计创新问题,是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问题,应坚持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加强多方面的资源整合、利用,迎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一系列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方法解决,促使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可靠性、可行性更好的提高,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人性化理念下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思路应不断的转变,对人性化理念有效的融合,最大限度的减少设计的漏洞,如下图所示。

重视绿化的质量,一方面应该达到相关规定的绿化面积,满足量的要求。另一方面,更要考虑绿化的质量,单凋的草坪总有许多不足之处。第一要注意植物种类的搭配,注重地被植物、灌木和乔木结合,高低错落,各显生姿;第二要注意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的结合,长廊、建筑外墙、阳台、护栏等可以用攀爬方面的植物或悬垂式植物加以各种小材料配合,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第三要注意植物的合理布局。还有就是利用各种对景、借景等手法栽种植物,形成美觀的景观效果;第四注意消防设计、消防登高操作场地由于面积都较大,这样会造成大面积的硬质铺装,比较生硬,可以通过不同铺装材质的变化组合来形成不同功能布局的空间形式,例如打造休闲空间、运动空间,趣味儿童空间等来改善消防登高场地的大面积硬质效果。

4、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4.1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引入其中

当前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到设计的价值,还要贯彻落实人性化理念,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标准进行设计。例如,有些地方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基础设施较差,同时表现出长期荒废的特点。此时在景观设计的时候,要逐步加强周边的绿化带建设,并且在园林内部开发小型的人工湖,促使荒废的环境得到全新的调节,一定程度上减少自然生态的恶化问题。另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模式下,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要把握好各类植被的成活率,选择易成活的植被进行大量的栽种,巩固区域范围内的生态条件,然后逐步向社会开放,让大家享受到优质的空气,对城市的生态发展、自然保护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

4.2把人性化設计作为主题

随着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不断增加,人性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景观设计的综合价值,在长期的发展、优化方面,完全可以借此实现更大的进步。例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应加强景观的生命力,对于景观设计的材料选择绿色材料、无污染材料、可再生材料完成,减少有毒物质的释放,确保现代化的科技和风景园林的生态更好的融合。与此同时,景观设计的时候,应考虑到各类植被的季节变化情况,维持各类植被的强盛生命力,观察景观的具体表现效果,促使水土资源更好的优化,降低污染的浓度。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模式,应从大众审美当中得到较多的反馈,掌握好的大家的想法,坚持在大众需求方面科学的满足。

4.3加强景观设计创新

人性化理念与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不仅提高了设计的质量,还可以促使风景园林的创新更好的强化,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系统化的调整。比如漳州市的南山文化生态园的设计就充分考虑到如何打造特色餐饮,以连廊为纽带,吸引投资,带动商业发展。通过社会元素设计理念的融入,使得风景园林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每个风景园林都有其固定的环境承载能力,一些经典的园林环境遭到游客对植被和建筑的破坏,需要人们在观赏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品行。此外,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要注重对生态资源的延伸,比如对生态环境的修复要在尽量保持原有生态的基础上进行小修小补,让人们看见山水的同时可以记住乡愁,发挥出风景园林的人文价值。

4.4加强景观维护设计

现如今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正逐步告别传统、单一的方法,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高。人性化的理念下,针对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维护手段应合理的加强。例如,针对各类生态景观的浇灌方式,建议采用喷灌技术、滴灌技术完成,不仅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还可以促使生态景观的效果充分保持,在长期工作的开展上得到了较大的进步。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维护方法,应把握好各类景观受到自然侵蚀的严重程度,在各类极端天气、极端灾害来临之前,对景观加强保护,避免造成严重的破坏。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有效维护,有利于提高风景园林的建设水平,对于城市生态发展、环境进步做出了较多的保障,后续的维护工作应不断的创新。

总结:

通过对人性化理念有效的应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有所提高,很多项目在设计的过程中告别了固有的方法和问题,各项工作的实施得到了较多的保障,相关问题的弥补得到了优良的成果。未来,应继续对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不断的优化,加强各项设计的深入分析,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可行性。与此同时,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性化,还要对不同城市、不同居住群体的想法充分的掌握,引导大家在设计的意见上不断的改善,为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推动城市环境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念达.人性化理念下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21,44(04):77-78.

[2]韩一民,闫倩倩.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1,4(2):70-71.

[3]李玮骐.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运用[J].花卉,2020(8):1.

[4]季铎.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发展,2021,2(3):11-12.

作者:聂春玲

上一篇:数码图像技术室内设计论文下一篇:教育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