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意蕴的科学发展观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一种表征人类先进伦理文化的发展现。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物的关系时,体现的是和谐共生、公平正义和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强调把主体与客体、人与对象、必然与自由等对立统一的要素,和谐有序地排列组合起来,实现人与白然和谐共处、人与人和谐共生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全面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伦理意蕴的科学发展观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伦理意蕴的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1: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

提要:发展观是人们对发展的本质、动力和目的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发展观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合规律性和合价值性的统一,蕴涵着深厚的伦理精神,内涵了发展的人本性、全面性、和谐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本性;全面性;和谐性;公正性

发展观是人们对发展的本质、规律、动力、目的和标志等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与伦理道德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因为任何发展观都需要有与它相适应的伦理道德支撑和道义支持,同时任何一种发展观的实践推动也必然要体现相应的伦理价值导向。伦理性是发展的本质内涵。传统发展观的发展价值尺度是"以物为本",它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关注的是如何发展以及怎样发展得更快的问题,而忽视了应当怎样发展以及发展的目的性等发展的价值问题。把国民收入和人均收入作为衡量国家现代化的最佳指标。正如西尔斯批评的:"对于国民收入有一种辩辞,就是认为它是一个客观的、不含价值判断的指标。然而事实上它包含有很多价值内容。"[1]第55页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价值尺度是"以人为本",它回答了发展目的和价值取向的问题。这种全新的发展观内涵了发展的人本性、全面性、和谐性和公正性。

一、科学发展观彰显发展的人本性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终极理想。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突出人的最高价值、最高意义和最高存在性,体现人类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它抓住了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这个根本,强调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作为目的,人是人的活动及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作为手段,人与资本、技术、资源等物的因素相比,人这个因素是最活跃、最根本的。1995年哥本哈根社会发展世界首脑大会通过的《宣言》和《行动纲领》也认定,"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并致力于"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框架"。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人本主义发展观。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就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珍惜人的生命,保障全体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实现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强调一切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发展。人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就是为了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可以说,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文精神的最高行动原则。马克思认为,"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第293-294页

二、科学发展观凸显发展的全面性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所谓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并举,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二是人的全面发展。即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人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增强,使社会成为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而这样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的各方面的才能。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所组成的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经济是发展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发展的保证。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给予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托达罗曾说过:"我们必须把发展看成是涉及到社会结构、人的态度和国家制度以及加速经济增长,减少不平等和根除贫困等主要变化的多方面过程。发展从其实质上讲,必须代表全部范围的变化。"[3]第79-80页联合国1986年《发展权利宣言》强调:"发展是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全面进程,其目的是在全体人民和所有个人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参与发展及其带来的利益的公平分配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全体人民和所有个人的福利。"所以,发展应是经济发展手段和社会发展目标的有机统一,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不断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全面发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也是全面发展观的一个方面。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才能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从而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内涵发展的和谐性

保持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因此,科学发展观也可以说是一种和谐的发展观。协调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协调与和谐是相通的。和谐是伦理的最高境界,也是发展的最高境界。人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然的索取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但人与自然更应该是和谐统一的。恩格斯曾说过,"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4]第383-384页我们应从生态系统的整体中去把握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发展的"天人合一"的世界。树立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人与自然的这种对抗关系,还自然以其本性,把自然纳入到发展系统之中,把自然看成是我们人类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人与自然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新型关系--共生关系。"自然平衡不仅是我们一切价值的源泉,它是我们可以建立的所有其他价值的唯一基础,而其他价值必须符合自然的动态平衡规律。换句话说,自然平衡是一种终极价值......","我们确定的人类目的,必须与自然的生态系统相协调。"[5]第13页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协调。科学发展观把人看作是发展的价值主体,要求发展必须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从而为人的发展创造一个公正、平等、民主、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社会成员的尊严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尊重保护人的自由自主的能动性,为人的价值的实现提供社会条件和空间。实现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仅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四、科学发展观体现发展的公正性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也可以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而可持续发展内涵了发展的公正性。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1991年《里约宣言》解释为"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众所周知,社会生产总是需要一定资源的,不论资源是否可以再生,但就资源本身而言,依然是"用一点就少一点的"[6]第190页。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伦理价值观,体现了发展的公平和公正。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在承认人对自然拥有权利的同时,也强调人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肯定任何生命皆有生存权利;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它蕴涵了代内平等原则和代际平等原则。代内分配的公正平等强调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和任何人的生存与发展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地区和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代价。代际分配的公正平等强调在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上要平等公正地对待下一代,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为代价。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7]第43页如果本代人对有限资源的使用减少了后代人对该种资源的使用,从而给后代人带来了损失;或者,本代人出于近期考虑对有限资源的使用而减少了本代人长期对该种资源的使用,从而使本代人自身蒙受损失。这些都体现了资源分配的不公正、不平等,是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德规范。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五个统筹"原则也体现了发展的公正伦理。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东部还是西部,不管是经济还是社会,不管是国内发展还是对外开放,都要公正平等地对待其发展。

参考文献

[1]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三联书店1995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作者:周莲芳

伦理意蕴的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2: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解读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一种表征人类先进伦理文化的发展现。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物的关系时,体现的是和谐共生、公平正义和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强调把主体与客体、人与对象、必然与自由等对立统一的要素,和谐有序地排列组合起来,实现人与白然和谐共处、人与人和谐共生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伦理精神;和谐共生

文献标识码:A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表征了人类先进伦理文化的发展观。为了使发展不偏离其本来的人的目的,避免造成发展困境,出现发展异化,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必须是有规范、有约束的发展。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物质生产与大自然的健康发展、社会发展融合起来,把主体与客体、人与对象、必然与自由等对立统一的要素,和谐有序地排列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相互对应、互动有序的和谐统一体。在认识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避免贫富差距的过度增大,体现一种公平公正的伦理精神。在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上,要求避免人的物化和异化,体现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

一、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要求避免二者关系失衡,体现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精神

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就面临如何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传统的发展观念仅以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为研究对象,很少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致于人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征服与掠夺被视为天经地义。但是严酷的生态环境现实,迫使人类不得不对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文明进行反思。

1,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根源

针对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根源,人们提出了多种理论和解说,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科学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功利主义。

(1)科学主义的理性观是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根源。

科学主义把科学理性和技术模式作为根本的指导原则和运行模式。随着科学技术在现实应用中的巨大成功,它成为人们心目中强大的力量,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首先,科学主义是一种对象性思维,即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它导致人对自然的统治和操纵。它把人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可以被操纵和统治的集合体,世界在人们面前是一堆无生命的、机械的物体的聚集,其中每一种事物都可由主体控制和主宰。人面对自然界以征服者姿态自居,可以穷尽自然界的一切奥秘,按自己的意愿任意改造环境。

其次,科学主义是一种信念性思维,它把科技理性奉为神明,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如果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那也是科技还不够发达;如果出现了不良结局和负面影响,那么消除这种结局和影响也还得靠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科学主义对人类的理性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相信人类凭借理性可以完全认识世界,甚至认为人类知识可以囊括宇宙的一切奥秘。但人类并没有保证自然安全,人与自然关系存在失衡。

(2)人类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人是自然的统治者,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

首先,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其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它割裂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生命联系,把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片面强调人类是自然的统治者,不惜牺牲自然和人类自身的长远利益来换取一时一地的发展。

其次,人类中心主义以主体性原则统治下的主客二分作为其主导思想,强调人类的主体性和人对自然客体的主宰性。这种价值观虽然促进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推动了近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它无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共生共荣的联系,形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空前紧张。

再次,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在世间万物中,只有人才有内在价值,自然只有相对于人类的工具价值。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人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总是从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对自然界实施全面控制和重新安排,自然界沦为客体、手段、质料、资产等。当人们以无所不能的幻觉去对待自然时,人的任意作为必然会导致生态失衡。

总之,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把人自身设定为最高价值和最高目标,以自身为中心,从自身出发,把其它一切存在物看作是‘为我而存在’的,把自然作为截取自己利益的手段与对象,这就必然出现利用自然资源获取自我利益而不择手段、无视后果的短视行为。

(3)功利主义价值观把人类引向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首先,功利主义价值观强调幸福可以最大化。这就意味着人所能享受的幸福是可以无止境增长的,人的幸福就是物欲的满足。人不再只把物质财富看做生存的必要条件,而是把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寡看做人生价值的尺度,看作人生意义的象征。对物质需求的依赖和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成了人生意义的终极依托。对物质需要的无限制追求导致超过自然满足需求的能力,征服自然和对自然物的无限度滥用造成了对生态的破坏。

其次,功利主义只强调效果、效益,它的价值取向只肯定现在、只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只注重结果而轻视原因,只作当下的算计而无视以后的发展。在功利价值观推动下,为着满足自身日益膨胀的欲望,人们必然会不顾一切地追求利润,不可避免地向人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攫取原材料,人们眼前的、暂时的、局部的利益的取得,往往是以灾难性的生态破坏为代价。

再次,功利主义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标准,从自然人性论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感官的快乐,利益是幸福和快乐的基础,因此一切现有的关系都完全从属于功利关系。它以具体行为结果的效用性,作为衡量人们道德行为性质及价值大小的标准,而不管道德行为的善良与邪恶。

总之,功利主义价值观普遍采用了一些急功近利的、不顾后果的做法,造成对有限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是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而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知识的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功利主义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把人类引向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2,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精神

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在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平等、公正地对待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子系统,将生态学规律融入到人类所有活动中来。这种生态化了的世界观,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生态伦理精神。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精神要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伦理准则。

和谐共存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单纯的利用和被利用、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将人与自然看作为一个整体。在整个世界中,人不仅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人不仅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

人不仅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而是二者平等和谐共存。

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精神,就是要求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平衡,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其实质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协同进化的和谐伦理。如前所述,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人既是能动者,又是受动者。人作为能动者,是唯一的单方面的沟通者,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人作为受动者,其实践和认识活动又受自然规律和历史条件的制约,所以人的主体性不仅包括人对自然客体的主动、自主的肯定,而且也包括主体对这些能力的自控、自制以及对其活动结果的正负效应的自省和责任。

所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将伦理关怀的对象由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延伸到人与整个自然界,扩大伦理关怀和伦理思考的范围,扩大人类的责任范围,使人类对自身所应承担的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有一个全新认识和肯定,提升人类的道德境界,使人类能够在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重新认识自身价值和意义。

其次,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自然关系,而且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关系。

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决定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使这种伦理关系有别于人类社会其他伦理关系。生态伦理的任务就是要研究这种伦理关系的特殊性,制定道德规范,指导人们依据客观规律保护好生态环境,用道德手段调节自然界领域人与人的利益关系。

人类尊重其他生物的存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归根到底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维护自己的利益。人保护其他生物的义务以及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责任,实际上是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转化和提升为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伦理表现,是人对人的义务和责任的伦理表现。由于对人与人关系的调整制约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所以生态伦理学透过自然界这个中介,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凸显出来,强调人对人的伦理关系、人对人的道德义务,这正是生态伦理的本质问题所在。

所以,从本质上说,人对自然物的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人对自然的关系成了自然界不断变化、增加的外在价值在人们之间进行分配的原则问题。离开了人的社会关系,人既不可能以人的方式同自然界发生实践关系,也不可能以人的方式满足人的需要。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有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使人对自然的行为及其结果具有了伦理意蕴。如果看不到人与自然物的关系的背后是人与人的关系,就会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自然——人的三极关系中分裂出来、孤立起来,变成人——自然的两极关系。因此,我们只有透过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表面,深入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背后人与人的关系,才能科学说明和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实质。 生态伦理强调的生态平衡跟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保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从这个新观点来看,任何个人和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都同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这是人类最高层次的伦理价值。

再次,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着人类自身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

从根本上说,生态文明所关注的实际上是人类持久生存所必需的、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的公共的整体利益。从横向上看,整体是当代人类主体。从纵向上看,它包括未来人类主体即后代人类主体。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既是为了当代人类主体,更是为了后代人类主体。因此必须处理好“代内伦理”与“代际伦理”,亦即“近距离伦理”与“远距离伦理”的伦理关系,也就是处理好当代人类主体与未来人类主体之间的伦理关系。不能只重视代内伦理而忽视代际伦理,只关注近距离伦理而漠视远距离伦理。

如果说当代人类主体可以通过他律与自律亦即相互制约与监督来达到实现伦理主体间的公平,那么未来人类主体作为虚置的、非现实的主体,他们不可能与当代人类主体真正处于一种平等的权利地位,未来人类主体的权利就只有依靠当代人类的伦理逻辑来实现,也就是要把伦理关怀的对象由当代人扩展到后代人,把本代人之间的内部伦理关系延伸到本代人与后代人的伦理关系,本代人要充分尊重后代人的利益和权益,自觉充当后代人的代言人。“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人类后代是人类整体的一部分,是人类共同体的当然成员,是伦理关怀的重要对象。代际伦理就是重视远距离伦理,通过伦理关怀的对象扩展到后代,使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延续性特征充分地展现出来”。所以,对远距离伦理的肯定,体现着生态伦理中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蕴。

二、在认识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要求避免贫富差距增大,体现追求公平公正的伦理精神

公平公正是人类所追求的基本伦理价值,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关系的转变、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够完善,政治权力运行的不够规范和缺乏有效监督,市场力量和行政力量双轨并行的双重挤压,使得一定范围内出现了较为突出的社会不公,对社会的良性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以公平正义原则来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确保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伦理精神。

1,建立公平公正、和谐共生的公民社会体系

人与人的关系要达到公平公正的和谐状态,其基本前提是建立和谐的公共性和公民社会体系。所谓公共性,就是指“超越私人性个体存在的一种交往关系,它的基本前提就是多元交往主体的‘共在”’。所谓公民社会体系,就是“‘共在的现实境域’,它是一种契约伦理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产物,可以使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通过对话、协商、妥协与平衡,来调节相关各方面的关系,最终达到不同利益之间的协调和谐”。

在公民社会体系中,强调社会成员的“公民身份”,强调独立主体的政治与社会权利。从伦理学视野上来看,公民社会的本质就在于公民社会中的主体要素——公民获得了人伦关系上的独立和自由地位,即:“公民社会成员的独立主体性得到政治国家确认与尊重,人际交往的公平原则成为普遍遵从的公共理性。”和谐社会是政府与公民以及公民相互之间良性互动、共同治理的社会。坚守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不为任何利益表达虚假意见,是公民道德和公民伦理的最基本要求。

总之,公民是社会的主人和主体,是一切权力的源泉。政府是社会的公仆,是每一个公民利益的代言人。政府受公民委托行使公共权力,他们之间的契约关系经过法律而固定下来。其核心任务是建立起自主自立、自由民主、多元开放、合作互惠、信任宽容、公开参与、民主法治的社会。

2,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保障

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要实现社会公正,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力避“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在实现公平正义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要确保制度的规范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既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尺’,也是促进公平正义理念形成的‘助推器’,更是社会公正进步成果的‘凝结’”。

制度作为体现平等、正义等精神的现代政治价值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反映公民的利益诉求并达到不同利益的相对均衡。作为一种公开的政治运行机制,它通过广大社会成员对政治过程的监督,来确保社会资源和价值的公正分配,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种责权统一的政治制度。它通过权力和责任的均衡设置,完备的责任追究机制和纠错机制,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正。

要保障制度公正,必须着力把握好三个主要环节。首先,树立制度权威。没有制度的无上权威,制度就可能成为强权的附庸或道具。特别是国家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必须带头遵法守法,否则将严重削弱制度权威,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其次,加强制度创新。按照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原则,对已有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大力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制度建设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正义。再次,把握制度完善的重点。从解决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确定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相关制度的重点,比如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等等。

3,把握公平与效益平衡的关键环节

公平涵盖着公正与平等,其含义是多向度的。在经济关系范畴中,公平作为一种分配原则,以保证主体获得应享有的经济利益;在伦理关系范畴中,公平作为社会伦理道德原则,它和社会法律体系、社会政策体系以及社会舆论氛围等一起维护和保证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和公正合理的收益。

科学发展观坚持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基本原则,在注重效率的同时,维护社会公平,坚持政府应承担起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政府应当用各项政策杠杆来调节收入差距,尽可能缩小不同人群间利益分配的差距。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处理好“应得公正”与“补偿性公正”的关系。在一般意义上看,“应得”就是“对于在所有相关的方面都相同的情况,必须同样对待,对于在相关的方面不同的情况,则必须不同对待”。但是,“应得公正”对于对那些由于各种不同原因而造成的“不利者”来说,就无法有效地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状态,所以还应该提出“补偿性公正原则”来对“应得公正原则”进行补充。补偿性公正原则,就是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关注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

应得公正原则和补偿性公正原则都是经济伦理所坚持的价值原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处理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必须将应得公正原则和补偿性公正原则结合起来。

三、在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要求避免人的物化,体现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

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最终目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只是手段。因此,真正意义的发展是人的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而不是以发展为中心的发展。

1,人是发展的最终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类特性发展、人的能力发展、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以及个人关系的普遍性发展、个人关系的全面性发展、个人需求的多方面发展等。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从生存、尊重和自由三个方面来考量。

若以生存看待人的全面发展,维持生命是美好生活的第一要素。所以,发展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使人民摆脱原始贫困,延长生命,少受疾病侵袭。因此,发展必须遵循基本需求战略,优先生产和发展那些满足人民大众健康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

若以尊重看待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让人在寻求尊重尊严、社会认同和承认等荣誉过程中过上真正人的生活,这是一种内生的、内源式和参与式发展。内生式发展,就是强调一个国家内部力量和资源及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内源式发展,是“由一个生物学概念引申而来的‘从内部产生的发展’,在目的上,发展应该是‘为人服务”’。参与式发展,主要是解决发展过程中“谁是发展主体”、“谁是发展的受益者”。参与式发展的核心是参与,其关键是赋权,它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倾听发展主体的声音,尊重人的发展权和发展的自由权,让发展主体在发展中优先受益。

若以自由看待人的全面发展,则意味着社会及其成员具有更多的选择,追求美好事物时受到较少的限制,发展的过程就是扩展人类自由的过程。发展使生活更充实和拥有更多自由,使生活更加丰富和不受局限,使人成为更加社会化的人。自由发展的重要目的,是使人能够享受接受教育、参与政治以及发展个性等自由,人的实质自由包括政治自由和公民自由,这二者本身就具有直接的重要性,不需要通过经济方面的作用来证明。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本主义原则。

人是发展的目的,人是发展的标准。发展要更符合人性,应尽量避免发展带来人的异化。好的发展是以人的尊严看待发展,以真正的人性作为发展的普遍标准,维护人的自由和创造性,维护所有作为个人的福利。“能够让人的生活在其个人的及社会的圈子里持久地成功并让人幸福的东西,即那些让人在所有层次上,包括本能与感情层次,在他所有的包括他的社会与自然关联的圈子里得以充分发挥的东西,那这也该是道德上对的东西”。因此,发展要更符合人性,避免发展给人带来异化和不自由。

2,把握“人”与“物”的辩证关系,坚持以人为本

如何认识和处理发展过程中人与物的关系,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概括起来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大致可归为两种,一种是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一种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惟一价值尺度,偏重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忽视人和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进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对自身主体地位、价值和尊严的理性反思而达成的肯定性认识。法国学者提出了“超越发展”的观点,认为“发展的目标涉及到伦理方面的迫切需要,经济因素应受到控制,并把人类的和伦理的标准作为目标”。世界著名发展思想家、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主持人哈克,提出了人文发展指数的观点,指出社会发展应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由此提出了发展的新模式,即发展是以对人的关注为中心,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扩大人的选择,而不仅仅是收入。

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物质基础的满足,精神生活就没有基础和条件,而仅有物质条件的满足,没有精神生活的丰富,人的发展也是片面的。所以,马克思主张“通过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形式所需要的全部材料;同样,生成了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所以,以人为本既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又要推动社会发展与人自身发展的统一,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综上所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陌生、人人逐渐成为熟悉的“陌生人”的时候,在人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物化、经济化,人可能不再是社会的人,而是一个个“物化了的行走者”的时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对立,人对自然的役使使自己变成“疯狂掠夺者”的时候,面对这个“旋转起来的世界”,科学发展观矫正、规范和指导着人们的发展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和谐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伦理价值内涵。

作者:赵 进

伦理意蕴的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3: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

[摘 要]本文系统阐述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认为古希腊朴素自然观、近代的机械自然观以及德国古典哲学自然观是建构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而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指向,则来自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态破坏性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以及对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展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解决当今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科学内涵;现实意义

[中国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严文波(1988—),男,江西鄱阳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专职教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研究。(江西南昌 330022)

Titl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Eco-ethic Thought of Marx

Author: Yan wenbo

Key words: Marx;eco-ethic thought;scientific connotation;practical significance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现,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自然灾害、疾病和生态失衡等危机越来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并引发了人们对以往“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深刻思考与批判。在反思与批判中,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却又逐步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即“环境中心主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正是因为人类无休止的掠夺才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们当今所面对的生态问题都是因人而生。在他们看来,存在和价值是密不可分的,它们都是自然的属性,正如罗尔斯顿所阐述的那样,“事实上,一旦某处充满了事实,也就有了价值,而且无论是价值还是事实,往往是与系统的性质相同的。”①他们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强调以人为主体地位的观念已然过时,应坚持“自然中心”的原则,强调一切生命的价值和地位都应当是平等的,因为所有生命都有其固有的“内在价值”。很显然,在这里人与自然的联系被割裂开来,人站在了自然的对立面,这明显有悖于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辩证统一的核心理念。而随着现代生态哲学研究的深入以及环保运动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受到了来自环境主义的严峻挑战。马克思的一系列核心概念和思想,诸如自然、劳动、生产力等,都成了环境主义的批判对象。甚至有人断言,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反自然哲学。正是在此意义的基础上,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读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挖掘和探索长期以来马克思理论中被遮蔽和忽视的生态思想,才能有力地消解来自各方价值观中各执一词的偏见,才能更好地为当前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危机的化解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是无产阶级实践的产物,同时也是扬弃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成果,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理解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首先必须要追溯建构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西方哲学史上,对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影响较大的理论,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古希腊朴素自然观、近代的机械自然观以及德国古典哲学自然观。

西方哲学的历史是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古希腊哲学对西方的哲学、自然科学和宗教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早期古希腊人相信,自然界是一种复杂的生命系统,其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命机体,它在被创造同时,也在不断创造自身。无论从泰勒斯的“世界的本原是水”、阿那克西曼德的“万物都源于一种简单的元质”、毕达格拉斯的“万物皆数”,到赫拉克利特用“火”来说明世界发展的思维图景,还是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它们均体现了朴素的自然观。其中,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可以被看作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理论成就。他认为,世界是由无数不可分割的微小粒子——原子构成的,它们在空气中运动,它们互相结合起来,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复合物。他提出了原子是以一种自由自主地运动的形式存在。可以看出,德谟克利特的理论还是具有机械论和单向决定论倾向的。此后,伊壁鸠鲁丰富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思想,提出了“原子偏斜说”的理论。伊壁鸠鲁认为“原子规律”就是“排斥”,是原子间的碰撞,它完全没有任何形式的“固定不变”。伊壁鸠鲁进一步认识到了偶然性、意外性和自由的可能性,在这里,德谟克利特的单向决定论被超越了。马克思由此认定伊壁鸠鲁强调的“原子偏斜说”已使他创造了一个偶然的王国和脱离单向决定论的可能性,他也因此称赞伊壁鸠鲁为“最先打倒众神和脚揣宗教的英雄”。②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他详细分析了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差异,并通过肯定伊壁鸠鲁对宗教目的论的批判逐步开始形成了唯物主义。正如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J·B·福斯特所认为的那样:“对马克思来说,伊壁鸠鲁象征着带来了光明或启示,这种启示就是对自然宗教观说‘不’,就是一种唯物主义,也是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一种形式。伊壁鸠鲁哲学重视感觉和经验世界,也看到了理性在解释这一世界中有其作用,从而在用理性在对世界做出解释时无需在世界之间的夹缝中生存着的诸神。”③可以说,虽然古希腊朴素自然哲学有其特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从自然本身的规律去理解自然的本质属性及其运动的这种思维模式,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最初理论来源。

随着16~18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一种与古希腊朴素自然观相对立的新的自然观——近代机械自然观逐步兴起,这种自然观坚持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貌来认识世界,坚持以科学真理来解释世界,要求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它坚持用物质世界本身所具有的某些特性来解释自然界,重视对在观察和实验中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克服了古希腊朴素唯物论直观性、猜测性的缺点。因此,无论从哥白尼到牛顿,还是从笛卡尔到拉美特利,他们在自然科学领域都是唯物主义者,但是这种唯物主义必然带有形而上学的、机械论的特征。因为当时人们的认识,更多的只是通过已知去探索未知。当时力学在说明自然现象时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导致了人们在认识其他未知领域时,无一例外地都是用力学理论去解释,用力学的机械运动模型去阐释其他复杂的物质运动。16~18世纪哲学家们的观点,更是直接受此理论的影响,如笛卡尔就从机械决定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动物都是机器。拉美特利更进一步专门撰写了《人是机器》这部著作,宣称“人的身体是一架钟表,不过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的、极其巧妙的钟表。”①这种从机械力学的观点去描绘整个物质结构和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自然观,虽然在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不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解释说明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如既然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从来如此的,那么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起初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形形色色的动植物的种类是如何产生的,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持机械决定论者显然是无法作出回答的,他们最终只能求助于造物主的智慧。如牛顿就用神的“第一推动力”来说明地球和太阳系之间最初的运动。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科学再一次被深深禁锢在神学之中。马克思深刻地意识到了这种自然观的历史局限性所在,他认为这种自然观会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彻底割裂开来,最终在社会历史领域会陷入唯心主义的窠臼,因而其根本无法正确解释生态问题的根源。因此,马克思在批判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科学的生态伦理观。

德国古典哲学自然观是对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影响最深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在自然观上所完成的哲学革命,正是建立在对黑格尔的人化自然观和费尔巴哈的抽象自然观的批判和扬弃基础之上。与机械自然观相比,黑格尔的自然观则蕴含了极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黑格尔看来,精神是自然的本质,自然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扬弃自然的外在性和异己性,同精神特性相分离,使精神能够认识自己在自然内的本质。他认为近代机械自然观的一个主要的缺陷就在于:过于单纯机械地去认识自然界,尤其是有机自然界,完全不顾这些机械范畴与朴素的直观之间的矛盾,因而阻碍了获得正确知识自然的道路,机械性乃是“一肤浅的、思想贫乏的观察方式,既不能使我们透彻了解自然,更不能使我们透彻理解精神世界。”②但是,黑格尔所述的是没有历史的自然,自然的起源和发展都根植于一种概念世界里的逻辑后果,人自身完全被抽象化了。因此,黑格尔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机械自然观的统治地位。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费尔巴哈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批判宗教神学的同时,对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自然观进行了批判,创立了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宣称:“新哲学将人连同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惟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因而人类学连同自然学当作普遍的科学。”①可是,由于费尔巴哈停留于纯粹的自然界的客观性和本原性,停留于人的自然性和生物性,他过分突出了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却未看到人的能动的反作用。因此,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依然是一种直观唯物主义的机械自然观。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自然观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机械自然观的“基本内核”,从现实中存在的个人和现实的自然界出发,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观,形成了科学的生态伦理思想。

二、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意蕴

在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及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大量凸现,当时的生态问题主要是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实行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因此马克思对于生态问题的思考主要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中所形成,他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生态破坏性进行了深刻批判。这可以从马克思各个时期的相关著作中找到理论依据。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认为“私有财产和自然的对立”普遍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自然的异化是人为造成的。“按照马克思的描述,大城市中环境的退化已使工人的异化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在那里,光、空气、清洁都不再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黑暗、污浊的空气和未经处理的污水构成了他们的物质环境。”②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分析和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深入研究,马克思用大量篇幅描述了资本主义制度给生态自然环境和工人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痛斥当时恶劣的生活工作环境对人的身心摧残,揭露了资本家从经济、生产与生活环境等各个方面欺压工人的实质,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才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最终根源。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资源的进步。”③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趋势时,他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④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与生俱来所具有的极度贪婪和唯利是图的阶级本性,决定了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资本家眼里追求的经济利益高于一切。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资本家根本不愿将资金用于改善工人的生存环境上,对新鲜空气、安全饮水、减少粉尘与噪音等自然环境的需求更是纯属多余。资本家置工人们的死活于不顾,置其行为产生的自然影响与社会后果于不顾,势必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污染进程。

正是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生态破坏性的批判,使马克思认识到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人类社会必须与自然环境相统一、相协调,否则必然会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人化自然观的理念,强调坚持人的主体性和自然的先在性相统一,要求把自然界放在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来考察。与此同时,在对未来社会制度的设想当中,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在研究发现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本身后,马克思指出,只有变革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同自然关系异化的状态。在他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蓝图中,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相对立的状况才能得到彻底解决,那种由于土地私有制而产生的人与自然相异化的情状才能得以化解。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①“物质变换”是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概念,他认为,“物质变换”的断裂是生态危机产生的实质性根源。因此,必须通过“物质变换”的不断循环来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才能实现自然界的真正解放,摆脱异化状态实现人与自然自由自在的活动,才能实现“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②

三、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全球化时代,全球工业文明进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已使得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到研究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西方,不论是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还是环境保护主义者,都从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中摄取了丰富的养料。一方面,研究马克思生态思想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马克思的理解,对在新时期下坚持马克思指导思想一元化也有极大的帮助,在面对当前来自不同层面的生态价值观思潮,我们可以用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来对各种错误观点予以辩驳;另一方面,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们在不断探索寻求解决途径的今天,研究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更是对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很好的理论支撑。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就是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要求之一,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认识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性的提升,也是对全球环境问题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尽管马克思本人没有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但他的生态思想无疑为我们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及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

首先,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中关于人化自然观的理念,为我们确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在当前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认知问题上,出现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即“人类中心主义”和“环境中心主义”。这两种观点都是对传统实践框架的反思。只是两者的反思都各执一端。“人类中心主义”过于强调以人自身为中心的理念,认为人类利益是一切问题的中心,如果自然存在物对人类失去了价值,那么对人来说它就没有意义。“环境中心主义”者则恰恰相反,他们强调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为伴,主张消除人类的主体性地位,人和动物一样应该享有同等的价值权利,主张抽象的“万物平等论”。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既从人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又从自然的需要出发,强调要坚持人的主体性和自然的先在性相统一,提出了“人化自然观”的理论,详细阐述了人与自然间的辩证关系,它所贯穿的不是一般的“人类中心主义”意义基础上的人本主义,“也不是今天狭隘的自然中心主义意义上的反人类中心主义,而是人本主义意义上的生态主义。”①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从方法论的高度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是可以同时兼顾的,我们“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标准就在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善待自然”的理念必须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基础之上。

其次,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中关于“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理念,为我们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无法循环和持续会同时危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一旦这种“物质变换的过程”超出了自然的实际承载能力,必然会影响自然的正常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从而引发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这便是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本质原因。因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如何有效地平衡“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他强调,要“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②,同时,他还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改善人与自然物质交换中的作用,“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③可以看到,马克思所谈到的这些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过程,正是一种“再利用”或“再循环”的过程。它依据一种“资源—生产—再生资源”的新陈代谢模式来实现物质的不断循环,减少人类社会线形物质代谢对生态系统的压力,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当前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充分发展循环经济,建构循环型社会,不仅可以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又可以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率,这也正是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意义所在。

最后,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深入,生态危机已经不再是局部地区的问题,它已经打破地域界限,向全世界范围蔓延,使全世界环境和生态状况恶化不断加重。“三废”污染、臭氧层破坏、气候变化、水土流失、资源耗竭、海洋污染等问题困扰人类,这些变化及其引发的自然灾害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赖以生存的资源供给,并已经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变化演变为人为因素引发的生态危机。正如美国学者比尔·麦克基本所说:“人类第一次变得如此强大,我们改变了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们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已经终结了自然,从每一立方米的空气、温度计的每一次上升中都可以找到我们的欲求、习惯和期望。”④人类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实际上是缩小了自己的活动范围,反而严重制约了人类自身的发展。因此,为了全人类自身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重新反思对待自然的态度,寻找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认为,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既是能动者,又是受动者,因此要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的基础上,于实践活动中充分尊重其他物种生存发展的需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绝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和超越客观条件的许可而为所欲为。只有坚持两方面的统一,才能合理地解决全球生态危机,达到改造自然与改造人类自身双赢的效果,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因此,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也为我们解决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

责任编辑:王 琦

作者:严文波

上一篇:畜牧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下一篇:企业下半年工作计划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