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报告

2022-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乡村旅游发展报告

对话乡村旅游创新发展 探讨乡村旅游未来模式

5月22日下午,万观投资在南山书院举办“旅游主题研讨暨精品项目推介会”。会议由万观投资旗下的路在路上度假俱乐部、万观文化传媒主办,会议以探索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模式和精品项目推介为主题,参会嘉宾有重庆各大高校的旅游领域专家学者、市旅游协会、市总商会旅游商会、部分景区负责人和投资企业代表等。

会上,重庆市旅游协会副秘书长白雨玄、重庆市旅游商会秘书长殷开明分别就乡村文化、环境保护、土地性质、政府政策等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及见解。

最后,宁夏中卫寺口景区、渝北弘古园景区、綦江古剑山景区、泸县休闲度假景区分别进行了推介,同时获得了投资企业对项目的高度关注。

第2篇:发展乡村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摘 要:近年来,旅游业作为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既融合三产,又紧密连结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2018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同时也提到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而乡村旅游正是发挥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日照市作为北方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茶旅游,既能给游客带来富有文化内涵的独特旅游体验,又能促进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旅游  茶旅游  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等中央政策指导下,不少地区都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日照绿茶经过半个世纪的成长、发展及规模扩大,被誉为“江北第一茶”,绿茶品牌得到了很大提升,称为中国商品的金色商标。2017年日照市“旅游富市”战略行动计划的提出,更为全市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和强大动力。而茶旅游的发展必将能够助推乡村振兴的步伐,争创别具特色的齐鲁样板。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1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有利抓手

发展乡村旅游把城市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引入农村,吃住行游购娱都发生在农村,加速了乡村振兴的脚步。第一,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极大程度的挖掘了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在进行产品深加工的同时,无形中拉长了产业链。第二,旅游业的发展增强了农村生态保护的意识,为营造优美的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第三,乡村旅游打造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互促进。为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第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文明素质的重要性,大家自觉主动地提升了文明素养,促进了城乡精神文明的对接。第五,旅游业产业带动力强,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民众。让广大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日渐成为富农强农的好帮手和培养新型农民的好路子。

1.2 日照茶旅游是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

日照市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试种南方茶樹并获得成功,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日照市与韩国宝城、日本静冈并称为“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使得日照茶园及茶叶在国内乃至世界上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利用茶旅融合的形式,能给快节奏的城市人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2017年日照市“旅游富市”战略行动计划的提出,更为全市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和强大动力。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融合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日照市地理位置优越,人文、地理资源丰富,除了“蓝天,碧海,金沙滩”海滨旅游景区外,还拥有竹文化、黑陶文化、东夷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然而目前日照的旅游形式单一,茶旅游还没有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仍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的视角下,使茶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与山、海、竹、茶等相融合,使茶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打造齐鲁样板。

1.3 发展乡村旅游是盛世乡愁的呼唤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诗化的语言为社会提出一个浪漫的旅游目标:“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母亲手中的针线、村头的古井、屋后的老槐树、门前的小河、傍晚村子上空的炊烟等。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城市人的夙愿,回归乡村正是消解乡愁的一杯醇酒,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一大体现。

2 日照市茶旅游现状及问题

2.1 日照茶旅游优势明显,初具规模

日照绿茶是日照的一张靓丽名片,茶旅游是构成日照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日照绿茶资源十分丰富,地位独特,茶文化又是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旅游业又是日照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茶文化旅游发展前景广阔。2017年日照市“旅游富市”战略行动计划的提出,更是为全市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日照绿茶因其叶片厚,味道浓,香气大,耐冲泡的特点享誉国内外,被誉为“江北第一茶”。自从1966年“南茶北引”在日照市成功后,经过不断地摸索发展,日照绿茶品牌得到了很大提升,被称为中国商品的金色商标。日照茶旅游以优质的海岸富硒茶和丰厚的茶文化底蕴,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浪潮中,得以迅猛发展,并且也认识到必须利用当地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轨道,成为日照旅游不可缺少的农业旅游景点。

2.2 政府调控和引导力度不足,产业链条发展不健全

政府未能充分促进产业融合,对茶叶深加工项目的招引力度不够。目前,日照市茶旅游产品基本停留在观光层面,资源缺乏深度开发、创意开发和日照特色,景点小而分散,旅游产业链短,资源未较好整合,没有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线路。旅游层次不高,产品结构单一,游客驻留时间短,日均消费低,属典型的“路过型”,尚未形成“目的地型”旅游。在大力以“绿茶+旅游”作文章的同时,还要下功夫拉长茶叶产业链条。

2.3 茶叶发展方式滞后,品牌意识差

2.3.1 规模效应能力弱,茶园集约化程度较低

全市80%以上的茶园种植多数以散户为主,大规模的茶叶区域片数量还不够。企业的规模带动能力还较弱,目前茶叶加工企业数量较多,但普遍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知名茶企不多。

2.3.2 发展方式较传统,销售渠道单一

在茶园种植上多数都是采取茶籽直播的方法,建园标准相对低;在管理上大部分是由茶农自种自管,缺乏统一指导;在茶叶采摘上,基本上手工采摘,成本高。目前,全市绝大部分茶叶销售都是通过线下交易来完成,线上交易量较少,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2.3.3 品牌效应不明显

当前,全市茶叶品牌多、乱、杂,缺少过硬统一的知名品牌。日照绿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越来越大,逐步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但市场缺乏管控,许多品牌茶都被假冒,给日照绿茶这个金字招牌带来负面影响。

2.4 茶文化无内涵,缺灵魂

茶不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文化。目前,茶业仅仅是处于朴素的、初级的发展阶段,缺少从文化的视角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研究,茶品缺少茶文化元素,竞争力不够强;茶叶产业链短,只是局限于单一的、低层次的种植、加工、销售,茶业与旅游观光等相关产业脱节,特别是茶业还没有占领旅游市场,更没有占领各大中等城市市场,不能“多条腿走路”。日照茶叶已形成了“春绿、夏红、秋乌龙”的茶品生产格局,圣谷山的黑茶也试制成功,市场好评度高、经济效益良好。人们的各种品茶方法、茶艺、茶俗以及茶表演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可以与大自然结合,让游客看得更舒服和高兴。

2.5 产业融合发展不足,茶旅游线路单一

在茶产业“连三”能力上产业链条不够长,只是局限于单一的、低层次的种植、加工、销售,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脱节。另外,茶旅游与日照传统优势旅游产品联合不足。日照绿茶、日照黑陶及日照竹林氧吧在各自领域内全国闻名,然而三者未能强强联合,形成利益统一体。同时日照最具吸引力的海滨旅游与茶旅游的结合远未达到利益共赢的程度。多种旅游产品的结合、发展,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 日照茶旅游开发策略

3.1 抓基础、强亮点,挖掘茶文化旅游的新内涵

广义的茶文化是指在茶叶这一领域发展过程中所有的有关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总和。虽然古往今来的学者对茶文化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研究者们都强调茶文化当中的内涵极其丰富。茶书、茶画、茶歌舞、饮茶技艺、茶艺表演等物质文化,以及饮茶艺术、文学艺术、学术文献、茶具艺术等精神文化,都可以进行充分开发挖掘。

3.2 抓招引、强推介,提升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由于日照市旅游业发展较快、基础弱、起步晚,导致整体的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大。为进一步提升整体旅游形象,必须强化“三招三引”,积极举办特色旅游项目,参加企业推介会,加强营销推介力度。

日照市现有茶园面积12万亩,是山东省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年产茶叶1500吨,占山东省的50%以上,产量连续六年列全省第一,享有“北方第一茶”的美誉,与日本静冈、韩国宝城并称为“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自从1966年,“南茶北引”项目在日照市巨峰镇成功后,茶产业逐步成为日照市的主导产业。全市已有几十种茶叶获得各级优质茶称号,有十几种茶获省部级乃至国际金奖。目前日照地区在碧波、御园春等几家大的实力雄厚的茶叶生茶企业引领下,日照创建大品牌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日照的茶旅游在茶企业的品牌效益带动下,必将迎来春天。

3.3 抓基础,强服务,提升乡村旅游产业承载力

旅游产业是关联度大、涉及面广的产业,旅游发展环境的营造至关重要。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着眼长远、夯实基础、完善配套、优化服务,致力于推动旅游业由单个项目独立发展到全域旅游整体提升。首先,要加强旅游硬环境建设。加强旅游交通体系建设。推动通往主要旅游区交通体系建设,全面开通串联区内各景区、各旅游民宿与高铁站、汽车站、日照机场的公交线路、专车线路,提高旅游的可进入性和通达性。同时,加强旅游景区的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推进以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旅游环境整治为主的旅游公益设施建设,增强旅游功能。其次,是优化旅游软环境建设。注重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培育大批旅游解说员。

3.4 抓项目、强支撑,打造乡村旅游的引爆点

在推进旅游产业中,没有项目的支撑,旅游产业難以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要狠抓项目招引和建设。可以借鉴国内外茶旅游的成功经验,重点发展以下项目:

(1)茶园生态保健游。以海岸富硒茶为抓手,以生态茶园为依托,主打康养品牌。根据不同层面消费者的需求,积极建设各种类型的生态茶园,设计建造多功能生态茶园。

(2)茶厂参观考察游。茶产业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茶叶的种植、采摘、炒制、包装、茶艺等一系列过程中都蕴含着中国历史中上千年的文化内涵。另外,茶企业的文化也具有独特的内涵。这都能称为吸引游客的亮点,给游客留下独特的美好印象。提高日照茶厂的旅游吸引力,对塑造绿茶文化旅游品牌大有裨益。

(3)茶馆休闲游。根据消费者的喜好需求,开发茶馆休闲游,增强茶旅游的文化氛围。让游客体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4)茶商品购物游。在旅游当中,购物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在旅游购物上做出特色,就要设计出别具一格的茶文化商品,让游客在购买了茶旅游纪念品后,不仅能增进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也能使旅客对日照茶旅游产生无限的回味。

3.5 抓结合、强吸引,形成强强联手联动效应

日照市有山有海,自然风景美不胜收,民俗民情等文化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茶旅游也进行了近十年,但旅游商品缺乏创意研发和当地特色,景点小而分散,旅游产业链短,更未能与优势资源强强联合。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产品结构缺乏深度开发、创意开发,旅游产品基本停留在观光层面,缺少综合性的、复合型的旅游产品。通过深入挖掘潜力,强化与其他旅游项目的结合,形成组合型旅游产品,必将更加吸引游客。茶旅游与竹文化、黑陶文化等多种文化旅游相结合会产生“1+1>2”的效果。持续打造“山、海、茶、城”的旅游品牌,推出海味旅游线、茶味旅游线、田园风光旅游线等精品旅游线路,把看大海、采绿茶、吃海鲜融为一体,发展成为到日照旅游的“常规动作”。

4 结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前,乡村旅游业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的作用能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形成有效的对接,日照市因地制宜借势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是切合实际的。日照市茶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规划合理,结合本地旅游资源突出优势,利用山海竹陶和茶等几大优势资源,设计出具有本地特色的茶旅游项目,进而提出符合当地乡村振兴的茶旅游发展战略模式就一定会凸显其独特的优势,并能把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日照市茶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了日照智慧。

参考文献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冯卫英.茶文化旅游资源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刘芬.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发展思考——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J]. 劳动保障世界,2018(14)

张学军.日照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作者:梁启玲

第3篇: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摘 要: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中指出,乡村休闲旅游要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径,开发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个性突出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和产品。当前,文化创意已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手段。该文分析了巢湖三瓜公社文化创意表现和文创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三瓜公社;乡村旅游;文化创意

Develop Rural Tourism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Take the Cultural Creation of Sangua Commune in Chaohu As an Example

ZHANG Ting1 et al.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Key words: Sangua commune; Rural tourism; Cultural creativity

1 三瓜公社情况简介

三瓜公社原是巢湖汤山街道普通的小村庄,和中国其他地区农村一样,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水平较低。当时村民们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单靠种植单一作物来换取经济收入。后经过政府联合企业,结合本地实际,对原村落进行重新规划设计,让破旧民宅焕然一新,汤山古村落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冬瓜民俗村”“南瓜电商村”和“西瓜美食村”三大特色村,这也是“三瓜公社”名字的由来。

三瓜公社通过对旧村落的改造,在保持中国传统农村质朴的基础上,突出民俗文化、休闲旅游、农业种植等版块,让城市现代人能在此找回乡愁、享受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而本村及周边的村民除了坐享如道路、生态环境改善之外,通过民宿、农家乐、电子商务等方式获得红利,直接带动增收致富。通过“三生”“三产”的有机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农业人口转移与充分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三瓜公社发展乡村旅游方面是成功的,其中在村庄设计时文化创意无处不在,令人印象深刻。

2 三瓜公社文创表现分析

三瓜公社坐落于合巢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自然风光秀丽。当地政府联合企业通过对旧村改造,形成发展当前模式,游客置身于此,有耳目一新、别具一格的感受。村庄的文化创意无处不在,虽然身在农村,却使人身心放松、大饱眼福。三瓜公社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的配合。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发展第三产业和繁荣乡村文化的重要举措。促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是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着力点[1]。

2.1 村庄整体设计感创意体现方面 “三瓜公社”名字有瓜,却不卖一个瓜。“冬瓜村”卖民俗文化,“南瓜村”卖农产品,“西瓜村”卖美食和美景。冬瓜、南瓜、西瓜为农村种植和常见的瓜果,通过名字让人自然而然和农村联想在一起,产生亲近自然的感觉。初入“南瓜村”,伫立着剖开的半截南瓜雕塑,雕塑旁的碾盘上镌刻着几个红色大字:“乡村,未来中国的奢侈品”,呆萌的南瓜造型,加上质朴的语言,令人印象深刻。沿着南瓜村往里走,随处可见木栅栏、石头墙,通过对老旧房屋的创意改造,“变废为宝”且风味十足,成为村内微创联盟、茶馆、休闲吧、徽商驛站、客栈、乡创基地、创客电商城等商业发展所在地。随处进入一间小屋,犹如走进农家工艺品集散地,充满了质朴的乡村气息,农家小草帽、造型各异的瓷器、草编玩偶这些创意十足的物件,为游客的旅行增加了乐趣。其中南瓜电商村路旁的草坪上插上了“今日头条”“百度”“雅虎”“腾讯”“京东”等彩旗,标牌上写着“种什么长什么”的大字,又诠释的辛勤耕耘的真谛。

2.2 村内特色文化创意点打造方面 “乡村旅游+文化创意”正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最优组合,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和推动下,农村文化产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固有的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意的母体[2]。发展乡村旅游时,通过对本地原始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创新,产生文创作品,既是对固有文化资源的保存提升,又产生了新的文化形态,让现代人更容易接受。在三瓜公社众多的文化创意点中,新建成的“二十四节气馆”成为“网红”打卡地,令人耳目一新。二十四节气馆大门设计感十足,立春、芒种、霜降等24个节日雕刻在2根立柱上,馆内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展现不同节气下丰富的田园物产,与馆外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走进馆内绚丽的灯光效果令人震撼,通过雕塑、展板、农耕文具等图片和实物展示并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的内涵,展现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发展脉络。燧人取火、后稷稼穑等雕塑则展示了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从看天吃饭到科学种植的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通过二十四节气馆的参观,让游客在轻松自在的气氛中感受了解传统二十四节气,赞叹祖先的智慧。二十四节气馆是目前国内第一个详细介绍传统二十四节气和展示农耕文化的展馆,吸引了全国各地前来“打卡”的游客,这充分显示当下人们对文化创意和农村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和乡村旅游相融合,增加游客数量,带动该地旅游收入的增加。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旅游增收无疑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举措。

3 未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的发展建议

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产业形态多种多样,其中发展乡村旅游业对农村实现乡村振兴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3]。面对当前乡村旅游这一巨大的市场,要通过深度融合发挥好文化创意产业对乡村旅游的拉动作用。但是,通过之前对除巢湖三瓜公社之外的南京溧水石山下村、嘉兴市潘家浜村、无锡田园东方以及南京观音殿村等旅游特色村的参观和了解发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度还需继续深入,旅游村庄普遍存在照抄照搬、创意不够、乡土味不足、结合不紧、品牌不响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动旅游业兴旺,还需要继续在挖掘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做文章。

3.1 按照景区来打造传统村落 一方面,保留古朴的记忆,充分挖掘剩余农村房屋价值,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另一方面,通过专业机构的介入,建设主体公园、亲子游玩区、田园观光区,与文化创意协同发展,让游客在感受质朴乡村和美丽田园风光的同时,又享受城市般干净、便利与现代。

3.2 增强创新意识,注重打造具有本地特色文创设施 不能照搬照抄其他旅游业衍生的产品,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坚持以游客消费需求为出发点,依托固有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创设施,通过村庄文化创意的打造,增强游客体验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的不同方位打造,使游客感觉眼前一亮,同时对该地产生文化认同[4]。注意不同年龄段和性别游客对文化创意的接受度,特别是孩童喜欢的游客设施和美食。例如,无锡田园东方里有专门针对孩童打造的“粉红小猪”形象,在泥里建造了一处儿童乐园,让儿童享受在城市感受不到的泥土味和颇具特色的游玩体验。

3.3 积极推进“创意+产品开发”模式 不仅要在村庄内体现各式各样的文化创意,还要推出能让游客带走的特色文创产品,通过积极利用挖掘本村的绿色生态、乡村文化、建筑艺术、生活方式、农业园艺等多种元素,加上创新元素,利用创意形式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增强游客的体验感[5]。让游客在游览美丽风光之余把当地的文化和美好回忆带回家。不仅增加了旅游地村民收入,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扩大本地区知名度的作用。

3.4 借助社会力量和资源,打造特色创意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力量是有限的,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借助社会专业机构力量,打造特色创意文化,推进本地区乡村旅游业发展。文旅公司有专业的创意团队和资本,可以弥补政府某些方面的供给不足,并结合当地实际,通过整合思路和规划设计,产生比较具有特色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创产品和创意农业文化。比如,青岛的海草房、台湾乡村旅游产品中的青蛙创意造型和无锡田园东方的农耕体验园等。

4 结语

安徽省部分村庄交通便利,自然风光秀丽,在发展乡村旅游业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但由于政府引导和投入有限、开发较晚导致知名度较低,村民主动发展旅游业意识不强,多数景点由于历史原因保护不当,造成有听头没看头,景点打造上有难度和缺少文化创意等原因,在发展乡村旅游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其他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借鉴三瓜公社等开发较为成功的案例,借助多方力量,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性和地方特色,加入必要的文化创意,努力开拓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田园综合体认可度提升,通过文化创意的加持,为乡村旅游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注入新活力,增加新卖点,必能让城市现代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同时让农村人在“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的旅游新时尚里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

[1]李爱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机制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6(3):69-73.

[2]李红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乡村科技,2018(011):38-40.

[3]邢毓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洛阳市栾川县为例[J].經济管理(文摘版),2017,12:29-30.

[4]艾明令.浅析振兴乡村生态旅游之优化乡村产业结构[J].当代旅游,2017(015):44.

[5]刘晓英.产业融合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7(09):190-193.

(责编:张宏民)

作者:张婷 岳雪峰

第4篇:河南郑州乡村旅游,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策划

御鑫造园http:///

国内对乡村旅游规划与设计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选择一定的研究区域,进行案例研究。但较多地停留在定性分析和一般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高质量的理论抽象。今后应该加强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提高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渐使研究走向定量化。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负面效应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文化保护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对经济利益过分追求凸显出的问题及其负面环境效也已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认为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存在明显的初级化特征。

分析了目前我国观光农业旅游发展普遍存在园区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资金投人不足、客源市场有限等问题。结合黄山乡村旅游开发,指出乡村旅游存在着景观类型单

一、重复开发建设明显、知名度不高、参与性不足、景点管理落后、服务质量不高、游客消费水平低、景点效益不高等问题。

御鑫造园http:///

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类同性越来越大,乡村旅游景观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认为乡村旅游存在对乡村旅游认识有限、宏观管理力度不够、缺乏系统的营销策略等问题。 乡村旅游对乡村环境的负面效应表现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盲目追求景观的“洋”化和时尚化,大兴土木,破坏乡村景观原有的宁静与和谐,乡村地域丧失了原有的乡村性和地方性。

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山体被挖、树一木被砍、古屋被拆、湖塘被填等现象层出不穷,不少乡村旅游地失去了宝贵的自然生态魅力。乡村旅游还可能导致农村地区的空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及固体垃圾废弃物污染。乡村旅游地的文化差异是其存在的基石和灵魂。许多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人文景观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景观缺乏内涵,文化差异性逐渐模糊。

乡村旅游还可能因乡村建筑的商业化、城市化而破坏乡村的整体形象,并导致乡村的服饰文化、乡村民俗、农耕文化等逐渐被异化而丧失其本身应有的魅力。乡村朴实的民风和传统伦理观、道德观也可能因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被改变。

御鑫造园http:///

在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带来的负面效已渐渐被人们所认识。乡村旅游产品初级化、景观类型单

一、缺乏经济效益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同时,乡村旅游的不合理开发还可能造成乡村环境的污染及乡村景观特色的丧失。

因此,如何保护性地开发乡村旅游,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增加乡村旅游景观的地方特色,防治环境污染是今后必须解决的问题。 总结与研究展望 乡村旅游作为现代旅游文化新单元,展现出极强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涉及乡村旅游概念界定、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乡村旅游规划与设计和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负面效应等方面。乡村旅游研究作为一个学科领域,其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相较国外研究,我国乡村旅游研究仍有待深人。

结合已有研究领域,未来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l) 针对乡村旅游范围界定不清的问题,今后应加强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结合我国乡村的特点,以形成一套完整的乡村旅游理论体系。

(2)由于我国自然景观、社会经济文化具有极大的空间异质性,今后应加强对乡村旅游景观异质性的研究,充分挖掘乡村旅游景观的内涵。并在充分分析旅游资源价值、旅游区位和客源市场、环境容量等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旅游开发模式。

(3)(3)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应该追求可持续发展,以达到乡村地区的生态可持续、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及乡村经济可持续,从而使得乡村旅游能取得经济效益,资源能得到有效管理,

御鑫造园http:///

社区文化个性得到有效维护。

(4)(4)由于我国多数地区仍缺乏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今后应加强区域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使得乡村旅游资源实现有效配置。同时,制定旅游规划时需要 “软硬件”并重,进行乡村旅游资源的有序的保护性开发。

(5)(5)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较晚,缺乏历史经验,今后应加强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及负面效应的调研,发现问题并逐渐加以解决。同时,要多借鉴国外经验,实现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6)(6)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构建乡村旅游驱动型新农村建设新模式,对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良互动,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御鑫造园http:///

第5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

王建华

发展乡村旅游,能有效发挥农村的旅游观光和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拓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形式和途径,有利于促使农民就地转向非农领域,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创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信息、资金和技术等社会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助农”,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我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较好,要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部门支持、农民主体、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从业农民素质,不断优化乡村旅游大环境,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具体可采取如下一些策略。

一、提高认识,加强引导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开发增值,有利于旅游产业的拓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是一条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好路子。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发展乡村旅游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努力推进乡村旅游的大发展。一是要加强示范引导,在有条件的村(镇)建立乡村旅游示范点,并从人、财、物等方面帮扶示范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沼气、人畜饮水、乡村清洁等支农项目要向乡村旅游点倾斜,尽快建设和形成一批主题鲜明、交通便利、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的新型旅游村(镇)。二是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村(镇)建设旅游专业村(镇),充分调动各地和农民群众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强化规划,扶持发展

一要全面普查乡村旅游资源,坚持“政府推动、部门支持、农民主体、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做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科学布局,有序发展。二要注重对农业生态环境和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保护生态、延续民俗、传承文化、体现特色”的原则,加强对古村民居、古树名木、名胜古迹等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保持乡村旅游的乡土特性,开发丰富多彩的特色乡村旅游产品。三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导向性投入,加快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结合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优先解决从交通干道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建设问题,并适时开通从区域性中心城镇到乡村旅游点的交通班车线路。

三、广筹资金,加大投入

一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购买、租赁、承包、联营或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的投资和开发经营。二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信贷投入,特别是农行和农村信用联社等更要加大面向农户和中小旅游企业等乡村旅游发展项目的小额贷款或联保贷款规模。三是实行乡村旅游用地和税收优惠政策,对乡村旅游建设项目用地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可专项用于该项目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办的乡村旅游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四、开发产品、增强效益

一是充分整理和挖掘乡村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一批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参与性的现代农业观光游、乡村生活体验游、乡村民俗风情游等乡村旅游产品。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乡村旅游商品与乡土特色餐饮的开发经营,大力倡导和推进实施“果进篮、花进盆、菜进盒、农副产品进袋”工程,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区域乡土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以及诚信规范的乡村旅游购物定点推荐商店,不断延长乡村旅游的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的附加值,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

五、加强促销,拓展市场

一是制定乡村旅游促销方案。重点是搞好乡村旅游产品的策划与包装,帮助乡村旅游企业设计和提升产品形象,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会展、节庆活动等宣传手段,将乡村旅游产品推向市场。二是加强与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广泛开展信息交流与区域合作,实行资源共享、线路互连、市场互动、客源互送,拓宽乡村旅游的客源渠道。三是加大乡村旅游的公益性宣传。各级各类主流媒体都要开辟乡村旅游宣传专栏,并在中心城镇通往乡村旅游区(点)的主要交通干线设立明确的标识、标牌。四是积极指导和扶持乡村旅游企业推进网上预订服务系统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市场化程度。

六、规范管理,科学发展

一是制定《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对乡村旅游的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制定相应的服务规范与标准,促进乡村旅游经营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二是制定《乡村旅游管理办法》,建立和健全乡村旅游诚信经营体系、行政执法体系和质量监督网络,加强对乡村旅游服务价格的监管,实行明码标价;强化乡村旅游点卫生防疫和畜产品卫生监督,加强食品、餐饮安全卫生监督、检查;强化对旅行社和导游人员的管理,规范乡村旅游导游服务。三是积极指导乡村旅游点、农家旅馆等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和经营者,加强企业管理、互助合作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推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6篇:乡村旅游发展

摘 要:在旅游消费由大众观光型转向休闲体验型的今天,面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五花八门的问题,乡村旅游到底该如何开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开发一套乡村旅游策划开发的基本流程和示范模板是必要的。

关键词:乡村旅游;示范模板;必要性

1 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

1.1 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是随着城镇化推进而出现的旅游类型,是以农村自然资源、农业经济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以大中城市居民为目标客源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职和回归自然资源等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方式。其最早兴起于欧洲,不少国家的政府倾向于将乡村旅游看作乡村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在我国乡村旅游的概念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前,我国旅游业基本上是一种以接待外国客人为主的接待型旅游形式;改革开放后,随着收入的增加,国内旅游市场开始逐渐繁荣,发展成为至今的创汇型旅游形式。旅游消费逐步由以大众观光为主的单一形式发展成为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生态、探险、自助等多种旅游形式并存的格局。

1.2 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乡村旅游为农村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他利用已有的农田、果园、林地、牧场、养殖场,加以美化、修饰,增加旅游接待设施,建成观光农园、观光果园、观光林场、观光牧场、观光养殖场等观光农业项目,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

(2)乡村旅游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世界旅游组织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能为社会提供6—8个就业机会,乘数效应极大。而发展乡村旅游会促使农民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和自然资源,实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户就能挣钱”、“既不离乡,也不离土”,以地生财,使就业竞争力弱的农民,通过一定的就业职能培训,便可以承担起乡村旅游所需的接待、服务、导游、卫生和管理等工作。

(3)乡村旅游能够提高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度。旅游业是促进人流动的产业,由于人的频繁流动,带动了信息,技术、资金的流动,促进了当地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给他们带去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知识,使他们摒弃小农经济观念,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的素质。

(4)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乡村旅游的特点之一就是游客的参与性,游客可亲自参与采集、品尝农产品,农产品就地销售,减少了农产品的营销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

(5)乡村旅游为优化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农业仍然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太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等是国内农业的普遍现象。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带动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能够带动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村人和农产品走出村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国内乡村旅游面临的发展机遇

(1)从宏观方面看,中国新农村建设给乡村旅游带来了发展机遇。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之一,2006年底统计显示,全国共有农村家庭28000万户农村人口将近70000万人,占到全国人口的67%,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

(2)从微观方面看,发展乡村旅游也是发展农村的有效途径。

第一,农村有着可观的投资需求。借助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开发农村巨大的投资潜力,农村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工业企业、学校村镇建设以及各项服务设施等都有巨大的投资潜力。而这些设施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保障。不管是“家电下乡”还是“汽车下乡”,这些政策无非都是想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来向下寻求城市不能给予的经济增长。在一切都追求“利内需”、“利分配”、“保增长”的情况下,乡村旅游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第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代农村的一种经济产业。当今乡村旅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产业。就当前全球的金融形势来说,还担当着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大责任。与其说是重任倒还不如说是机遇,是全球给中国解决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问题的机遇。

3 乡村旅游目前的开发状况

(1)乡村旅游不同于景区旅游。

首先乡村旅游需求量大。随着国内旅游的兴盛,乡村游的市场需求逐步增长。城里人希望摆脱高楼峡谷、水泥森林,缓解工作高负荷的压力,荫足怀旧和对自然的向往的需求。其次乡村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具有类似的特点。注重休闲和娱乐、健康身心等需求,同时,乡村游很大程度上也存在重复消费的特点。再次乡村旅游强调乡村气息、旅游体验与城市生活方式相结合。乡村气息要突出,如天然的山水,原汁原味的农村风情等。

(2)目前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①最普遍的问题是政府和开发商盲目的搞乡村旅游,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认识不到位。就拿重庆市九龙坡区的“景观乡村嘉年华”来说,他实际上并非乡村旅游的范畴,因为他犯了乡村旅游开发的致命错误,即空心化开发模式。所谓的空心化开发模式就是圈出一块地,毁掉该划定区域内的所有建筑和设施来重新规划开发。空心化开发模式是广泛应用于景区开发的一种模式,然而景区开发远非乡村旅游开发。怎样开发好乡村旅游是在不违背其本质的前提下来规划的,而不是在一块毁掉了的农村里的一块土地上异想天开。乡村旅游游的就是不同于城市的乡村味,而且这种感觉要真实,而并非是让城里人看一块建在农村的农村公园。

②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一些乡村旅游项目更是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由贪大求全的迹象,其娱乐配套设施与乡村旅游的特点不相符合,,高档餐饮、高档洗浴、豪华客房等设施越来越多,这种做法严重扭曲了乡村旅游的根本,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的成长和发展。

4 乡村旅游开发示范模板的必要性

(1)开发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

在中国台湾,农业旅游被认为是面临利润下降、需要新的经济支柱的农民在乡村产业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的经济选择,是克服低收入和提供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我国大陆的情况也是如此,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业是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陆续发展起来的。但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进而促进农村社区发展从长远来看是一种促进增收的有效途径。

(2)开发乡村旅游的社会效益。

世界旅游组织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能为社会提供6—8个就业机会,乘数效应极大。而发展乡村旅游会促使农民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和自然资源,实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户就能挣钱”。中国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都接种在广大的农村,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繁荣农村,更能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展望。

“98华夏城乡游”,“99生态环境游”等都是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标志。2004年胡锦涛视察上海时又指出:要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全国旅游工作年会上也指出,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思路,要把旅游业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旅游。2006年国家旅游局又提出“中国乡村旅游年”,宣传口号“新农村 新旅游 新体验 新时尚”。乡村旅游在国内全面启动。

5 结语

乡村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在正确认识乡村旅游最大特点的基础上,改正已有的开发和经营乡村旅游中的一些错误观念,贯以新的、正确的思路才能把乡村旅游开发成为“点石成金”的朝阳产业。所以开发出一套模板作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工具是非常必要的。

第7篇:乡村旅游发展评价

乡村旅游以其浓厚的乡上性、价廉物关等特色吸引了人批的游客,成为人们周末体闲的重要活动。经过

多年发展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必须调整思路,突破瓶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家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农家乐是一种以乡村牛态景观、农村文化及农民的牛产牛活等为基础,提供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体闲旅游方式。在日本、新加坡和欧关的一此发达国家,农家乐已 具有相l规模。在我国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居民利川闲暇到郊区农村放松、体闲、体验乡上牛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农家乐的旅游服务应运而生。经过20余年的发展,农家乐已初步形成原生态自然景观型、旅游景、依托型、农产品依托型、主题公园型和城郊餐饮型等多种模式。尽管农家乐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在经营管理方而却存在诸多问题,必须有针刘一地调整思路,才能突破瓶须,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有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匀动关系,马克思种有过这样的论述:消费直接也是生产。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生产着生产,生产生产着消费。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乡村旅游的生产与消费。我国的乡村旅游日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时间短,经验少;2)我们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诉求、层次、市场等认识不清;3)恐怕也是更为重要的,我国经济尚不够发达,我国的乡村旅游包括生产和消费都缺少创造性。笔者认为在这一初级阶段,对于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来说,如何以科学的生产理念引导乡村旅游的消费尤为重要。消费生产着生产,乡村旅游要关注旅游者的消费诉求和市场走向,更重要的是,生产也生产着消费,初级生产导向初级消费,科学的生产导向会引领消费市场向健康和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循环而上,终将进一步引导乡村旅游和新农村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2我国的乡村旅游消费

现阶段我国经济处在黄金增长期,居民消费结构己从改革初期的“吃一穿一用”为重心的消费模式演变为日前的“吃奴乐文教服务一穿住一用封示”为重心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结构升级使得居民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强。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水泥丛林”生活环境的压抑,成熟旅游区人工化的加剧,人们开始放眼新的日的地—乡村,民风淳朴、节奏缓慢、原始的生态环境、真实简单的生活状态是人们一直向往的理想栖息地。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无论是开发还是消费都还停留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日乡村旅游的日标市场及这一日标市场的消费取向都表现出这一特征,人们对乡村旅游的认识 理解,即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理念的认识也反映出人们的消费趋向。

1. 2. 1我国乡村旅游的消费市场

谢彦君认为旅游城市所具有的巨大客源输出潜力构成了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5]。杜江等认为乡村旅游是以都市居民为日标市场的一种旅游i }i。刘红艳认为客源市场的定位也应从旅游日的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色及差异入乎,在充分考虑到区位条件的基础上,应该覆盖到所有与旅游日的地景观有较大差别的区域,包括所有在居住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及经历、农事劳作方式等方面有别于当地乡村社区的居民}7]。黄成林也认为我国乡村“大旅游”除了把城市居民作为自己的日标市场外,乡村居民本身及入境旅游者都将是它的日标客源。我国各地乡村文化之间本身所存在的差异性以及富裕起来的农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将吸引大量的乡村旅游客源在乡村之间流动。乡土文化的神秘性和入境旅游者对乡土文化的好奇心必将吸引更多的国际客源流向乡村}8]。实际上,日前我国乡村旅游的日标市场主要是国内城市居民,尽管在我国乡村旅游相比较而言消费水平较低,但我国的大多乡村居民还没

有这个经济上的支付保障或精神上的认识需求,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旅游也是自己个人发展和人权实现的重要途径。而对于入境游客来说,我国的乡村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不衰竭的源泉。乡村意象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人们对乡村的“意象”的追求下要包含对乡村川园风光、民俗风情的审美欣赏,以及对乡村生活与农业生产劳动体验的向往等方面。很显然,人们进行乡村旅游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而日前的乡村旅游者获得的或者说乡村旅游提供给人们的还仅仅主要是世俗愉悦。更深层次讲,乡村旅游应为人类构筑共同的 理想栖息地,在这片人间天堂所在的厚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金霞认为农、旅产业祸合是未来旅游产业转型的一个主要方向,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农业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人们天生与农业有一种亲近感,农业生活提供了回归自然的精神家园。乡土“是基本的、原生的”,一如孔了眼中的山一样,“草木植焉,鸟兽繁焉,则用出焉,而无私焉C四方皆伐焉,直而无私,兴吐风云,以通天地之间,阴阳}I!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白一姓咸飨此; I 151 }c是人们心中生命的本原。基于乡土川园

情结的诉求,我国的乡村旅游应该给旅游者一个精神家园,在旅游中实现心灵对于自然生命本原的回归。乡村旅游的构建就是精神家园的重建,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远非所谓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享农家福之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

任和听(香港明德创意集团中国大陆总经理)认为日前充斥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的“农家乐”形式的乡村旅游是一种低层次的大众旅游,真II:高品位的乡村旅游应是一种能够给游客提供深度文化体验的高端旅游产品,是传统的文化内涵与村寨川园风光完美结合的产物,对于现代化日趋泛滥的都市快餐文化来说,它是沉淀了很多年的历史文物,是珍品、绝品,是文化和环境的盛宴。葛学峰等对乡村旅游偏好差异的调查表明,随着人们收入、受教 育程度、年龄的增长,人们的乡村饮食偏好、娱乐设施偏好依次降低,而历史民俗类偏好则随之增强。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最终指向“乡村性”的精神文化内涵,指向审美愉悦与精神升华的回归。

作为日界头号旅游日的地的法国,吸引游客的既有众多魅力非凡、风格各异的城巾,又有许多宁静美丽的乡村。乡村旅游是法国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法国竞争力、}_业、服务业总署( DCCIS)和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 INSEE) I } I的联合调查,2008年法国本上各类日的地(按空间形态分类)的旅游住宿天数分布比例为:海滨34.3%、山地13. 6%、乡村28.5 %、城巾19.6%、未知4. 0% o

村落是乡村地区的基本聚落形态,也是乡村旅游最重要的载体。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以居民数量为准,将人数超过2000人的聚落称为“城”( ville) ,低于2000的称为“村”( vil-lage) o根据2006年公布的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I I : 1999年底法国本上共有31927个村落,聚集了全国人口的25. 3%(约1500万人))1z1。由于法国已处于后}一业化阶段,发展旅游业成为许多村庄摆脱萧条、重振经济的核心战略,但仅凭一村之力要想从如此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确实不易。于是许多村庄联合起来成立协会,创立一个共同称号,通过开展品牌化营销和网络化协作共谋发展。这一协作模式自从在法国诞生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产生了不少成功案例,尤以“法兰西最美丽的村庄”协会的实践和经验最受称适。本文以该协会为例刘一这一模式进行介绍和分析,指在为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

启发和借鉴。

在我国,乡村旅游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得到比较快的发展。许多学者对乡村旅游做了研究,但是在乡村旅游的概念上,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提法也多种多样,如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体闲农业等。由于乡村旅游概念界定的不完整和不准确可能导致乡村旅游研究理论体系构建困难,从而导致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和开发思路上的单一化①。直到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与会的国际与国内专家们才最终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统一的认识,他们认为中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二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

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一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十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二是乡村旅游的日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川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鉴于以上所述,同时结合其他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在此对乡村旅游作如下定义: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日的地,以乡村特有的景观和资源为吸引物,针对都市城镇居民的体闲、解压和回归自然等方面的需求,设计乡村式的旅游活动项日,以满足游览者观光、体闲、度假、等方面的需要而开展的乡土气息浓郁的旅游活动。我们应该从旅游供给者和旅游消费者两个角度来理解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涵义。乡村体验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开发者和经营者完全地站在游客需求的角度,利用乡村的资源设计开发的、需要游客主动参与的、以创造游客美好回忆为核心的、以提供满足游客食、住、行、购、娱、游等感官和情感的需求为辅助的旅游活动。它不同于传统的乡村旅游,强调游客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游客对旅游过程的感受。

中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止处于快速成长期,己经成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个亮点。乡村旅游企业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出现和蓬勃发展应运而生,最近几年增速加快。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年”的确定,山国家旅游局倡导创建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己达359家。”,从此,乡村旅游企业如I=IO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城市郊区遍地开花。据农业部对北京、浙江、江西、江苏、湖南、安徽等20个省区_市的小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底,共有各类体闲农业企业(园区)47 524个存在的问题及原囚虽然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但乡村旅游企业当前仍以农家乐形式为主。山于其进入成本低,较普遍表现出“散、小、弱”二大特征,主要存在以下几方而问题:第,开发层次低,经J营规模小,接待能力有限;第二,产品形式单,以吃农家饭为主,参与性小强;第二,经营管理者索质小高,管理方式落后;第 四,乡土特色小明显,旦档次提升就出现城市化倾向;第五,经营理念落后,短视行为较严重,创品牌意识淡薄;第六,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小健全等。鉴于存在上述问题,当前乡村旅游企业两极分化现象普遍。少数农家乐规模大、档次高,经营方式小断创新,迅速做大做强,而另些几年前还生意兴隆的农家乐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乡村旅游开发之初,国内旅游者的需求层次小高,以上问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但新的旅游方式的出现,对乡村旅游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很多乡村旅游企业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远远小能满足游客的需要,传统农家乐,已难以激起都市人的消费动机。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如果乡村旅游企业小能与时俱进,很多乡村旅游企业将很快进入衰退期,甚至小得小退出市场。

参考文献:

论乡村旅游的消费导向与乡村性塑造的基础 陶玉霞 (河南师范人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法国旅游村落联合体的经验与启示 沈世伟’.z (1.宁波人学人文与传媒学院_浙江宁波315211: 2.昂热人学人文与社会地理国家实验卒_法国昂热490541

论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开发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perience RuralTouri}n安贺新张立晓 央则经人学商学院

乡村旅游企业应对现代旅游方式转型策略探析 廖洪泉 (交顺学院,贵州‘妇llN561000)

论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 谢凤云共肇庆巾委党校. 一东肇庆(526020)

第8篇: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关于袁家村乡村旅游的考察报告

为了更好地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在农家乐建设、经营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快我公司休闲旅游发展,2月21日至22日,由县旅游局领导带队,组织旅游局和鼎润公司代表一行7人,赴袁家村、东坪村、白村等地实地考察。考察组一行深入景区农家宾馆,亲身体验验并与他们交流和探讨,认真询问了当地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学习当地农家乐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此次考察,感受颇深,启发很大,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袁家村、东坪村、白村等地借助区位、生态、文化优势,依托城郊、景区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在整村推进、精品创建、转变经营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其中,袁家村位于**市县烟霞镇,距西安市区30分钟车程,是个移民村,全村60户人有七个姓,280多人,500亩地。上世纪70年代以前,袁家村是一个非常落后贫穷的村,1970年郭裕禄担任袁家村支部书记,当时为解决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从农业生产抓起,领导全村上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十年间,成功解决了温饱问题。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为发展经济,郭书记提出从农业向工业转型,因地制宜,发展村办企业,先后办起了白灰厂、水泥厂、硅铁厂、建筑公司、汽车运输队等多个企业。2000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村办工业化企业逐步淘汰,袁家村发展遇到瓶颈,期间村干部常年外地考察学习,老郭书记儿子郭占武挑起重担,他提出弃工从农,搞现代化农业,观光农业,当时没有人拥护,为了解决村民思想问题,村干部党员带头先后赴四川**、云南等地考察学习,对农家乐乡村旅游有了初步认识,最终定位关中民俗文化,建成关中印象体验地,2011年5月该村被农业部评选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之一。

东坪村位于县城东北约24公里处,距唐太宗昭陵仅2公里,这里群山环绕,地貌独特,登高远眺,千里沃野置于脚下,如画田园尽收眼底,南与巍巍秦岭遥相对峙,东观朝**顶天寺高耸云端,漫山遍野的幼松郁郁葱葱,万亩果园宛若一个“天然氧吧”,农家土窑洞冬暖夏凉,人称“没有噪音的天然空调”.白村是一个现代农业园区,占地2万亩,其中农耕文化体验园是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地500亩,目前建成半亩园500户,已对社会开放认耕,让城市生活的人们,离开喧嚣的城市,走进农村,放松身心,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让城市生活的人们,深入农村,了解农业,亲历春种秋收的传统农业生产过程。

二、主要做法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设规划方面:袁家村在建设发展中按照环保、生态、绿色的理念,斥资1500万元打造了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再现了原汁原味的关中民俗风情,创建了民俗民风体验一条街,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辣子坊、豆腐坊、醪糟坊、药坊等传统特色作坊,集中展示关中农村自明清以来的农村生活的演变。基本形成了集关中小吃街区、特色乡村食宿客栈、浪漫满屋田园派对、多主题酒吧街区、麻将茶园等关中民俗互动体验和现代艺术街区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旅游基地。

2、运营管理方面:袁家村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成立了旅游公司和农产品公司,前者做品牌宣传,后者以农产品带动经济发展,下一步把袁家村的香辣子,豆腐,醪子,醋油面,酸奶等小作坊发展成股份制公司,把现代生产工艺和传统生产工艺相结合,经国家生产许可,对外销售,进一步做大,发展成上市公司,解决公司资金不足问题。景区下一步将实行一卡通,公司掌握现金流,与经营农户签订合作协议,统一管理,从传统的“农家乐”旅游向建设“乡村度假基地”迈进,实现公司和农户共赢。

3、土地流转方面:目前袁家村是全省新型社区示范村,所在烟霞镇是全省的示范镇,每年有1000亩的用地指标,政府帮助袁家村现有700亩土地变成国有土地,解决农村产权问题,资产盘活,向银行贷款,鼓励村民入股,让资产翻倍。

4、外来投资方面:要求投资商不但有资金,还要有先进的思想,袁家村无偿提供土地,对所投项目严格把关;要求每亩地至少300万投资额,其中公司占20%股份。

第9篇: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XXX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XXX位于XXX市北10公里处,与XXX市接壤,景色秀丽多姿,文化底蕴深厚,山奇、地绿、水清,堪称:“灵山秀水、林海果园”,先后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山东省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自驾游示范点。

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围绕主题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近年来,XXX紧紧围绕“XXX特色镇”建设要求,突出“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土地流转”“三位一体”发展思路,以发展生态观光和休闲旅游为重点,重点突破,分批推进,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道路绿化、资源开发等工作,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先后建设了XXX民俗村、欢乐向前冲实景基地、XXX中心、XXX等休闲娱乐项目,XXX成为集生态旅游、水果采摘、农业观光、农家餐饮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

(二)不断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作,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

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了解最新旅游业务,积极争取上级乡村旅游扶持项目。同时,为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标准,提升旅游服务档次,我们积极开展各种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

- 1④田园家庭农场

建设有花卉盆景温室大棚种植区、“微田园”果树认领区、休闲垂钓区、民俗风情体验区、餐饮食宿休闲区、立体养殖观赏区,是一处集观光、餐饮住宿、会议培训、民俗体验与一体的农业生态庄园。

山景自然游 ①XXX线路

由XXX、碧霞元君祠、南天门、中天门等景点组成的XXX寺庙群,于岱岳泰山相媲美,游人拾级而上,旅游观光、赏景踏青、远离城市喧嚣,融入山野风光之中。

②孔子石线路

25亿年前自然形成的孔子石乃天赐瑰宝,于吴道子所绘孔子行教图无异,形神兼备,比例适当,儒雅高古,神情谦恭,给人以无限遐想。

③XXX线路

XXX景区垒砌工事城池为宋代呼家所营造山城,南有面积约1000平方米呼家练兵场。北有可与沂水大峡谷相媲美的景点,重峦叠嶂,雄伟无比。

欢乐采摘游

采摘时段从4月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采摘品种齐全,深厚游客喜爱。

- 3利用”的十六字方针,在加大对主要景观景点、文物古迹和古建筑的维修、保护的同时,积极开展促销宣传活动,连年举办XXX三月三庙会、农民文化艺术节、登山比赛、摄影大赛、大樱桃采摘节等载体活动,吸引了周边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三产服务业和旅游产品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旅游收入。

(二)加大招商力度,加强旅游项目建设。通过文化招商、旅游招商等一系列招商活动,先后启动建设了XXX旅游二期开发建设工程、启动芦斗寺佛文化中心建设工程、圣山度假中心、XXX民俗村建设工程等一系列旅游项目。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XXX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在加快旅游开发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与旅游安全,成立了旅游管理中心,负责旅游咨询、投诉和景区内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保证了生态环境优美,旅游秩序有序。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公厕、停车场、游客咨询中心等相继建设完成,旅游导引标识基本完善。

(四)拉长旅游链条,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容。围绕XXX原始森林、九仙天池等自然风光,打造经典风景区;充分挖掘孔子石、碧霞祠、芦斗寺等历史文化积淀,打造集儒释道三教相融合的主题风景区;以曹刿论战地、凤凰城遗址为依托,恢复建设历史传统特色景点;立足林海果园,开发采摘

- 5入,限制了乡村旅游规模的扩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广辟渠道,加大投入。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政策倾斜,加大乡村旅游扶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开发。

(二)改善设施,营造环境。在提高对乡村旅游发展重要性认识的同时,加快道路、停车场、厕所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食品卫生、公共卫生设施等直接关系到游客身心健康的设施的建设力度,抓好各项卫生防范措施,为游客营造洁净、健康、卫生的旅游环境,让游客吃住放心,娱乐舒心。

(三)挖掘特色、打造品牌。深度挖掘本地人文、民俗、历史内涵,突出特色和差异性,塑造个性鲜明的乡村旅游形象,打造地域品牌,增强竞争力,继续深入开展各类旅游荣誉品牌创建工作,以提高我镇乡村旅游知名度。

(四)加强管理,规范经营。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的原则,制定XXX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同时加强旅游知识、服务规范等方面的培训,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引导乡村旅游从业者树立合法经营、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以优质服务和风格独具的“农”家特色来吸引广大游客,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服务档次。

- 7 -

上一篇:检验检测业务管理方案下一篇: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