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市场美术设计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数字化技术为服装设计师的个性化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国际市场的商业沟通开辟了道路。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服装市场美术设计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服装市场美术设计论文 篇1:

浅析服装品牌文化对服装设计理念的影响

摘要:

服装品牌的文化内涵对企业的发展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品牌忠诚度、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等内容密不可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严峻的市场形势之下,设计师必须去思考如何使自己的作品符合品牌定位,拉动消费需求,提高品牌的号召力。从国内服装行业品牌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当今人群的消费观念,论述了设计师应如何在遵从品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设计的产品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包装,使品牌的凝聚力更强,从而在发展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关键词:服装品牌文化;服装设计理念;现状;影响

服饰是社会上每个人都离不开的话题。其实,每一个服饰品牌都拥有一个独特的文化,这是个性化服饰时代的必然。给自己的品牌确定文化思想,让品牌的文化思想在服饰产品的款式、色彩、定位、生产制作、店铺销售服务等方面得以表现,向品牌定位的消费者传播其文化,使他们明确地了解自己消费品牌的精神文化思想,这是每一个服饰品牌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1]对于服装品牌文化对服装设计理念影响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关于服装品牌文化

服装品牌的文化内涵对企业的发展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品牌忠诚度、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等内容密不可分。具体而言,服装品牌文化具有以下几点重要作用:

(一)服装品牌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招牌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而品牌文化作为企业的文化背景资源优势,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服装文化既是服装形象的基础,也代表了消费者对服装品牌的认知和理解。只有代表品牌的文化和服装被消费者熟知、认同并接纳了,服装企业的品牌才能树立起来,企业的产品才会有市场。重视品牌的文化含量,提升品牌的文化底蕴,就是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

(二)服装品牌文化是获得消费者忠诚度的纽带

我们常常在广告中发现,知名品牌往往提倡的是分享品牌文化。品牌文化的成功塑造是获得消费者认可和认同的重要途径。顾客在购买服装时,往往会期望他还能得到什么附加价值,这些价值可以是形象、气质,可以是气派、内涵、身份,可以是创意创新,还可以是被关注、被重视的一份满足。而服装品牌文化所做的正是为消费者提供这些独一无二、可接受以及令人信服的购买理由,是获得消费者忠诚度的纽带。

(三)服装品牌文化是服装品牌成长的加速器

服装品牌文化还是服装品牌成长的加速器。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步伐的加快,服装同质化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服装品牌发展的一大难题。面对大同小异的服装样式和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服装企业必须努力寻找能够使自己的产品产生差异化的特定方法,以赢得竞争优势,加速品牌的成长。优秀的服装品牌文化作为服装企业实施差异化的一种策略,能够有效地凸显服装品牌的个性与特色,迅速在同质化竞争中开辟新境,增强品牌的竞争力。对于某些服装品牌来说,有着深厚内涵和独具个性的品牌文化不仅是成长的加速器,还能成为服装品牌长盛不衰的秘籍。[2]

二、国内服装行业品牌发展现状

服装品牌对服装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于我国服装出口的严重影响,拥有自己高附加值的品牌更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但是这几年我国服装企业品牌建设整体来说不算太好,因为许多服装企业也认识到,只有创出自己的品牌,企业才能重新有所发展,因此各种各样的服装品牌像雨后春笋一般纷纷亮相,大家都在宣传自己是服装名牌,有着领先的设计,可是许多品牌设计却又非常相似,于是为了争夺市场,许多企业又动用价格战,不久许多“品牌”就开始销声匿迹了。[3]整体而言,在服装行业品牌发展方面,我国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一)品牌定位雷同,缺乏独特的核心

我们都知道诉求品牌定位,就是要为自己的品牌树立一个明确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能在消费者心里占据一席之地的形象。但我国的品牌往往不太注意品牌的准确定位。例如我国的几大西服品牌市场定位非常相似:一是品牌定位的层次都是中高档,价格在1000~5000元之间;二是品牌都以好男人或成功男人的形象出现。由于定位相似,所以设计的广告主题也很相似。这样根本吸引不了消费者的兴趣,只会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无从选择。

(二)品牌形象朝令夕改

一个品牌要走向成功、走向国际,必须坚持统一的品牌形象,使消费者产生熟悉感。实践证明,如果服装品牌朝令夕改,最终无法建立强势品牌。我国曾经有一个体育服装品牌花费了近1亿元赞助各种体育赛事,在市场上赢得了较好的口碑。但是他们的品牌形象经常改变,从“我运动我快乐”到“将精彩留给自己”,再到“运动之美、世界共享”,看似与时俱进,但是由于经常改变形象,使得消费者觉得这个品牌既熟悉又陌生,到了最后就会变得面目全非,无法在服装市场上站稳脚跟。

(三)产品的设计技术弱,文化含量小

欧美国家对于时尚设计有着深厚的文化与艺术底蕴,设计思想没有束缚,提倡创新,从古代开始时装风格就是欧洲王室所推崇的一个内容,被整个上层社会所重视,时装被认为是与生活、文化息息相关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上升为一种艺术的享受,这也给欧洲的时装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但我国的服装设计自古受到森严的封建制度的约束。服装文化缺乏自由发展的意识,传统的不同造成了人们认识观念的不同。这也是目前我国国内服装设计能力较差的一个历史原因。

三、设计师如何增强服装品牌的文化凝聚力

面对目前服装市场上的“舶来版”、“克隆版”、“改良版”等的影响,服装设计师必须意识到建设服装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必须去思考如何使自己的作品符合品牌定位,拉动消费需求,提高品牌的号召力,在遵从品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设计的产品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包装,使品牌的凝聚力更强,从而在发展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一)品牌服装的设计要符合品牌文化的定位

品牌服装绝大多数是批量生产的成衣,没有特定的着装个体。但是,任何一个品牌都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并根据这个群体的经济状况、文化层次、审美情趣、着装习惯,来确定产品的类别和风格,建立自己品牌的独特个性,这就是品牌文化的定位。品牌文化定位是品牌策略成功的关键,也是品牌服装设计的依据。[4]以我国目前市场上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女装品牌为例:“经典故事”的消费群体定位于白领职业女性,其产品风格主要呈现庄重、优雅的特点;“淑女屋”的消费群体定位于花季少女,其产品风格主要呈现清纯、可爱的特点;而“鱼”则锁定喜爱古典乡土文化的妇女,常年推出以土红、炭黑为主色调,以刺绣、滚边、印花、盘扣等传统工艺为主要装饰手段的产品。不同的个性设计使这些品牌让消费者很快地记住了它们,也使它们在市场上成功地立了起来。而目前市场上还有不少服装品牌,尽管它们也有自己的专卖店,也为自己的产品作了大量宣传,但是,由于品牌定位不准确、缺乏有个性的设计,使它们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品牌大战中。因此,为品牌服装作设计,必须首先明确品牌的定位,并坚持围绕品牌的定位进行有个性的设计。这些问题不搞清楚,设计就没有方向,设计出来的作品也很可能不符合品牌策略的要求。

(二)品牌服装要在品牌固有的风格中适应流行

服装是市场上流行性极强的商品之一,符合流行的服装畅销、售价高,反之则滞销、售价低。要使自己的产品顺利地打入市场,并为自己所在的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品牌服装的设计也必须符合流行。但是,在运用流行元素进行设计的时候,不能破坏品牌服装固有的文化风格。[5]2001年10月底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各国领导人身穿的传统中式团花织锦缎外衣曾在服装界刮起了一阵旋风。一时间,中式立领、团花图案成了服装上最抢眼的设计元素。但是,成熟的品牌服装设计师并没有简单地照搬这些元素:在“经典故事”里,几乎看不到中国传统的团花;在“淑女屋”里,为服装特别设计的花卉图案也不是团花,而是写实性很强的单支菊花、玫瑰;即使在以追逐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的“鱼”里,正圆形的团花也变成了椭圆形的、半圆形的、方形的、任意形的图案。把流行元素巧妙地溶入品牌风格,使流行为品牌所用也是品牌服装美术设计的要求。[6]

(三)品牌服装的设计要提高文化品位

服装本来就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现代消费者对其文化品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如何才能提高品牌服装的文化品位呢?首先,服装设计师应当与市场消费者就服装设计的构想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融入品牌的文化风格。不能让品牌的文化风格在服装设计中消失,而是要让其得到更大的发展与更多形式的表现,这是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时,对品牌文化的发扬光大。其次,设计师要考虑服装的款式,品牌的文化风格在款式上是体现最多的。每一个品牌,其定位的文化风格不同,服饰款式也会不同。这种差异会在不同季节体现出来,这就是品牌款式文化风格的体现。设计师一定要明确自己设计的品牌,在不同季节所体现的款式结构和文化风格,结合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设计稿的制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自己的品牌风格。再次,设计师要考虑服饰的色彩,品牌文化风格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色彩。每一个品牌,其主导的色彩都会有明确的定位;每一个色彩又会包括不同的色系组合,这样构成了整个品牌的色彩文化风格。消费者对于自己钟爱的服饰品牌,一般都会了解其专有的色彩。比如说“圣迪奥”这个品牌以暗色为主;“阿依莲”以粉红色、粉紫色为主。设计师在设计服装时,要让服饰的色彩融合到品牌色彩中,使设计出的服饰更加具有品牌特有的色彩文化风格。

四、结语

当服装生产摆脱了资源和技术约束进入市场约束阶段以后,其竞争的实质将突出地表现为服装的艺术含量和经销策略的竞争,也就是文化品位的竞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服装消费市场已明显晋升为一个追求文化品位的市场,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服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今后,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还会不断提高。我国服装品牌企业的经营者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的文化品位,才有可能赢得服装市场竞争的胜利。

【参考文献】

[1]萧琳.浅谈服装品牌文化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8(22),263-264

[2]罗婷.谈本土服装品牌文化的营销[J].山东纺织经济,2011(04),43-44

[3]左玲.对中国服装品牌建立品牌文化道路的探析[J].魅力中国,2010(32),16

[4]郭先登.论纺织服装品牌文化与设计创新[J].山东纺织经济-,2010(02),5-8

[5]陈丽梅.从“才子绣梅花”看福建服装品牌文化内涵的提升[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0),55-57

[6]詹昊.服装品牌文化定位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07),114-115

[7]李小忠.创建认同的服装品牌文化[J].东方企业文化,2009(04)期,66-67

【作者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系】

作者:张晶暄

服装市场美术设计论文 篇2: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高校服装专业教学中的策略分析

摘要:数字化技术为服装设计师的个性化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国际市场的商业沟通开辟了道路。通过数字化技术与高校服装设计的交流和整合,分析了高校教育實践和市场实际的需求,宣传互联网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并结合对线上和线下平台的整合,寻找高校服装设计对艺术和商业市场的价值和影响力,为高校服装设计提供适当的发展方向和营销策略。从而激发高校学生对服装设计的热情,为他们能够迅速进入市场提供条件,以促进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高校;服装教学;策略

引言

服装设计不仅是为消费者提供美观服饰的工作,更是将艺术文化融入到服饰中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从消费者的视觉与体验上展现不同艺术,体现现代社会的衣服多样化。但是近年来,各大高校大部分的主要服装研究都集中在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上,对未来所服务的消费者情况知之甚少。因此,很多毕业生虽然可以参与一些服装设计大赛,但由于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多都没有被系统地消化、理解和应用,因此无法为企业实际创造出经济利益,从而导致毕业生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新时期,在改革结合服装产业主要特点的数字服装技术的教学的同时,高校必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高校开展服装设计专业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审美出现多样化趋势,服装设计为迎合大众审美,也需要向多样化发展,所以,创新成为服装设计目前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服装设计行业必须积极培养行业人才,吸收和归纳新的服装设计创意,并且整合市场资源,对生产销售过程进行优化,将优秀的服装设计产品进行推广,积极培养具有较高能力水平的人才,在服装设计人才的教育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以丰富服装设计人才资源。目前,各个领域都在不断推进数字化建设,高校推进技术创新并逐步完成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趋势之一。就服装设计行业而言,服装设计师和服装企业、组织可依托数字技术享有多样化的合作渠道,而在校学习的年轻人、未来的设计师们,则能够通过数字平台交流互动,增长见识的同时也能推广自己的设计作品。同时,学生提前就能了解到市场的时尚发展趋势,为今后进入市场做准备。

二、目前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对学生作品的整理和宣传方面仍然较为混乱,本文将结合国内外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策略和措施,对学生作品中设计资源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学生在校四年所受到的教育和实践,能否保证他们毕业后有足够的专业能力从事服装设计,能否保证为学生积累很多服装设计的素材。随着每年不同学生的作品设计数量不断地改善和增加,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和设计理念的出现,而这些都是设计师最有价值的创意,这些重要部分值得受到社会的关注和珍视。目前,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设计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服装设计的各个方向,包括男装、女装设计,童装设计,内衣设计,礼服设计,时尚品牌设计,等等。但是由于信息限制,有的学生没有找到相互交流的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市场发展趋势缺乏认识。因此,需要各高校通力协作,建立一个完善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平台,为在校设计师和社会组织提供一个既安全可靠又方便快捷的网络交流平台。调查发现,由于缺少完善的资源整合平台,目前学生的设计作品资源处于一种碎片化、零散化的发展状态,学生设计作品推广渠道匮乏,很难进入市场。

三、如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高校服装教学中

(一)装设计的资源市场

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门槛逐渐提高,很多普通的服装已经不能使消费者群体感到满意了,一些追求现代时尚的消费群体对服装产品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已经从注重面料材质过渡到了追求精神享受和审美满足。设计独特的个人服装产品对大学生的创造力提出了挑战,但是受服装市场的影响,大众服装选择仍然是服装市场的主流,因此,如何设计出符合这一消费群体的服装,成为消费者群体的购买对象变得更加困难。同时,服装设计市场上的一些小众品牌由于设计和生产成本高,导致设计师品牌、渠道和服装价格偏高,从而出现销售情况不佳,以及被其他品牌抄袭的现象。相对而言,高校服装设计学生思维开阔,对设计抱有强烈的热情,他们的作品具有独创性。而由于学生同样也是时尚服装的消费者,他们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其设计风格和审美往往更“接地气”,更符合时尚弄潮儿们的品位,与市场上的造价高昂的设计师品牌相比,学生的设计成本更低,具有更多的优势。根据这个市场的特点,结合数字网络平台的建设利用高校资源,生成服装设计资源数据库,提供多种模式匹配,通过数字网络平台推出,加强企业与学校的沟通和互动。

(二)高校与社会组织资源的互动情况

数字网络平台的构建可以保持高校与社交组织的长期艺术交流。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博物馆、美术馆、展览中心等社会组织平台本身就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在艺术信息交流、艺术资源流通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高校应加强与这些社会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将其作为学校教育平台的延伸,充分利用其场所和艺术资源,扩展学生的设计资源库。另一方面,对社会组织来说,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学术资源能是其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研究的重要保障。例如,高校可以与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策划学术展览并进行合作,提出新想法和新方法。在数字信息化时代,高校可以使用其独特的设计能力长期与展厅、美术馆、设计策划等文化创意机构开发艺术和文化衍生产品,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支持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高校的性格特征也促使市场上的年轻设计师产生更大的创造力和更强的表现。特别是在服装产业,不能忽略青年的口中的时尚潮流,年轻人的关注和投资也促进了服装设计产业的发展。对于高校来说,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是高校艺术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支撑。可以将课堂融入社会美术设计环境,有效利用社会专业美术资源,结合课堂和课外的研讨会模式,使用深度教育等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和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校内外艺术工作室、地区服装团体、服装工厂等的合作。对于平台创建而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平台需要通过结合多媒体软件开发、新媒体技术相关企业,对平台进行完善,丰富平台资源和内容,对服装设计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共享,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供支持与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需要生成一个数字网络平台,结合服装设计资源与社会产业市场进行交换互动。从平台建设到形成市场的最终衍生产品的这几个主要阶段,整合内部服装设计以及功能资源的连接;资源平台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基本整合与市场行业进行广泛的业务互动;与营销行业合作改变业务的启动方式;最后将生产机制进行创新和发展。通过以上实践,能够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学术成果,使高校教育与市场发展协同进步,进而结合国家政策和数字化技术有助于实现高校的服装设计革新,培养出创新型和智慧型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缪顾贤,徐和平,冯定忠.数字经济驱动下长三角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提升路径研究[J].染整技术,2020,42(03):18-23.

[2]刘雪琴.数字化技术的服装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明日风尚,2019(05):117.

[3]陈国强,李倩倩,陈东生.服装数字化仿真技术在“电脑辅助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纺织服装教育,2018,33(06):494-496.

作者:黄辉荣

服装市场美术设计论文 篇3:

如何培养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可见,他们都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这个问题也被职业教育所广泛关注。

对中职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培养其学习能力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服装美术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服装美术设计教学的重点之一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18岁就基本成熟了。而在这之前,每个人有两次思维能力发展的高潮,一次是在14岁左右,正值初中阶段;一次是在17岁左右,正值高中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所形成的思维习惯,会与人终生相随。这充分说明了开拓思维能力的创新教育在这两个时期的重要性,而中职生正处在后一时期。所以在服装美术设计的教学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每一个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在服装美术设计课的教学中,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自身的思维意识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比如,在学生刚刚学习服装美术设计时,几何体是他们必学的一课。当一个个生硬、呆板、乏味、枯燥的立方体、圆柱体、圆球体摆放在学生的面前时,他们上课的热情一下子像被放了气的轮胎,低落到了深谷。作为教师,一定要改善这种情况。笔者采用了发挥学生自我联想思维的方法,让她们找出类似立方体、圆柱体、圆球体的实物,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实物与几何体的区别、联系)。同时更深入到创意思维,让学生拿出各种类似几何体的静物组合、人体动态组合创意。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当中,尽可能发掘自己的思维潜力,结合课本与现实生活,创作出一些具体、生动、趣味、形象的事物,从而烘托出重点知识,这样,课堂学习氛围也会加浓。通过学生们的争论、研究、探讨,学习方法在改变,创新的意识在养成。

要想达到事半功倍、出人意料的效果,还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补充学生的思维库。在服装美术设计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通过课堂、书籍、杂志、网络了解大量的专业知识,让她们有一个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先进的设备、优质的材料、最前沿的信息,给她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思维空间,使在高中阶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恰到好处。

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是学习服装美术设计课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方面体现在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学习过程的体会中。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态度,从兴趣入手是最佳的途径。用信息技术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在感觉上给学生以冲击,形成信息刺激场,激发学生对服装专业和行业的直接兴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形成学生对专业学习的间接兴趣;利用多媒体烘托课堂气氛;以问题教学为中心,将学生带进自主的学习情景之中,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例如,笔者在讲解服装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比例时,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整理大量服装图片,通过对比来阐释服装的外观给人带来的美感,更为直观、准确地让学生懂得组成服装外观美的各要素均要有良好的比例。例如,用不同的颜色组合服装,每种颜色所占面积要适当;在连衣裙上装饰图案,图案的大小、位置也要适当;上装与下装之间、领面与衣襟之间、腰带与裙子之间都必须呈现美的比例关系,等等。通过观察、对比、讨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由于服装专业女生占大多数,教师可以紧紧抓住女生爱美的自然心态,培养学生自觉地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在审美体验中逐渐增强对专业的学习主动性。

2.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巩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因此,教师在服装美术设计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美术设计练习,或组织参加国家、省、市级的服装美术设计比赛,让她们经历一定程度的磨练,真正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例如,在教学中,笔者每学年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服装美术设计比赛,并评出一、二、三等奖,学生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而不断地努力,不停地钻研,去微机房,到书店、图书馆、商场、地摊寻找资料来进行设计,在相互竞争中学生们提高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真实的成就感,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学习起来更加主动了。

三、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服装美术设计教学的动力

创新型人才既要具备创新意识,更要具备创新能力。我们的教育从古至今都过于注重继承和记忆,总认为学习就是吸收知识,把知识记到脑子里就是真正学到了东西。其实,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1.创新灵感的产生

在教学当中,笔者经常给学生讲,虽然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我们的生活空间正逐渐被各种科技产品所局限。于是,人类出现对自然生活的渴望,对无拘无束人性的向往,对精神空间的深层探寻,对古老文明的继承和反思等。大家的这些探求,也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创新。只有让我们的学生开阔视野,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才会不断产生自己的创新灵感。

在服装设计上的创新并不单单是指服装要追求时尚,有些人会认为服装的创新就是指服装要脱离现实(看起来独特、新颖),其实并非如此。复古迹象已悄悄地成为服装美术设计师们一个重要的创新灵感。从服装的时代特征而言,商朝的“威严庄重”、周朝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朝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朝的“丰满华丽”、宋朝的“理性美”、元朝的“粗壮豪放”、明朝的“敦厚繁丽”、清朝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但某一时期的审美设计倾向、审美意识也并非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根植于特定的时代。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审美观也是复杂的,过去某一时期的饰品、服装的某一部分等,也会使我们产生设计的灵感。作为一名服装美术设计师,不仅要领导潮流,更要考察社会的变化、观察人们的审美意向,只有这样我们设计出来的才是最具有创新性的服装。

2.以实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在男上装的设计中,笔者让学生根据分割与褶裥作造型变化及根据领口与袖窿的采形来设计制作男上装。在实践中,他们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运用领子、袖口、下摆、拉链、钮扣、肩扣及图案装饰等的不同变化,组合创作出大量不同风格的男上装。

又如,在裙子的设计中,笔者让学生根据裙子的分割原理与施褶原理相互穿插,结合轮廓变化设计多种款式的裙子。实际运用时,她们结合自己的喜好,利用腰围、臀围、摆围、裙长的不同变化设计制作筒裙、斜裙、褶裥裙、组合裙、超短裙等各式风格不同的裙子。学生能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法,设计出了多款不同风格类型的服装,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创新能力。

3.用国内外的形势扩展学生对服装美术的设计思路

目前,发达国家借助技术、资金、文化和传统市场的优势,以高科技、高附加值、时尚性为竞争手段。一种是走“高档次、高价位”的道路,像意大利的呢绒面料;另一种是走“高技术、低价格”之路,像韩国的化纤产品。

在国内,中国服装纺织品的继续发展遇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原来的劳动力成本低、价格低的优势,越来越不能发挥像以前那么大的作用;向高档次发展,又遇到了发达国家的“阻击”。然而,我国毕竟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服装大国,有压力就有挑战,服装的设计就在于市场。

笔者认为,市场是学生服装美术设计的第一课堂。不论服装的变化方向如何,我们都能通过市场得到最新、最快、最直接、最适合当时当地的服装信息,而把握市场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市场分析、找到对策。综合运用人体结构构成和服装画的表现技法、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色彩配色原理、设计中的面料应用、设计思维与创作方法、服装造型设计、服装信息预测以及服装成衣生产与服装市场研究等各方面的知识,来创造性地设计好服装,才是我们教好学生的最终目的。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服装的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总之,对学生服装美术设计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

(责编 王鹏飞)

作者:冯利敏

上一篇:农村社区总结下一篇:基层审计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