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雕塑泛空间意识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巫文化是人们对万物有灵崇拜时期的文化通称,是华夏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巫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着深厚影响。本文着重从雕塑、园林、绘画三方面探讨了巫文化思想精髓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园林雕塑泛空间意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园林雕塑泛空间意识论文 篇1:

浅谈现代园林雕塑的泛空间意识

【摘要】随着现代园林与雕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由于这两种艺术的融合,使得现代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于仅仅为园林提供1个装饰品,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地投身到室外环境的塑造中去,使雕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扩展。

【关键词】园林;雕塑;空间

园林,是自然环境经过人们主观意识规划设计,在固定地理位置上构建出具有艺术性、生态化的人文景观。而园林雕塑是整体园林布局的1部分,是园林构成中的重要1环,它特有的外部形式,包容的内涵及文化属性使它与园林建筑、绿地树木、花草相比更富有人性,更能体现某1具体的理念。

园林是1项古老的艺术,在东、西方历史上,雕塑与园林有着密切的关系,它1直作为园林中的装饰物而存在。在我国,园林格式设计早在距今5500—6000年的黄帝时代就有了,而论及我国早期的园林雕塑,近年考古的重大发现之1红山文化遗址——在集祭坛、寺庙、陵墓为1体的大型上古文化园林中,有令人振奋惊喜的女神、龙、鸟等雕塑。还值得1提的有春秋时晋灵公墓园雕塑,据郭洪《西京杂记》载:“晋灵公家,甚瑰壮,四角皆以石为攫犬捧烛,石人男女四十余,皆立侍。”这27个字内涵丰富,说明晋灵公墓园的石雕群很壮观。在西方历史上,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勒·诺特式园林中都是如此:自足空间和隔绝空间意识成为雕塑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和价值。但是,最近几十年来,雕塑与园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使得它与园林艺术形式之间的差异已经模糊了。园林雕塑的内涵和外延都已相当地扩展,如抽象性、大尺度、使用自然材料、融入自然过程等。与园林作品相比较,园林雕塑无论是工作的对象、使用的材料和空间的尺度等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这两种艺术的融合是很自然的1件事。

雕塑空间是雕塑形体运动变化下所形成的空间,包括雕塑自身、心理和环境空间。雕塑空间通过自身的造型语言特色,使其感染力远远超出了雕塑自然空间体积。雕塑的空间扩张透过环境,进入人们的视野,激发人们的艺术情感,同时也致使雕塑空间具有融入性——它可以随时融入1个适应自己的环境空间里。

1、空间概念的转变使现代园林雕塑注重与自然的融合

园林本身就是1门自然的艺术,自然美是园林美的核心所在。园林雕塑的材質丰富多样,木材、石材、玻璃、铸铜、钢材、陶等均为常见的雕塑用材。亨利·摩尔和阿尔普都力图使雕塑在旷野、森林和山川中找到栖身之地,因为自然的力量可以加强作品本身的力量,使其更具完整性。高尔德沃兹的《极岩裂线》,它展示的是从岩石中有规则的留出1条长长的“裂痕”,就如同地裂再现,真实程度令人叫绝。这正是黑格尔所说的:“雕像毕竟还是和它的环境有重要的关系……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塑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1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园治》所反复强调“景到随机”“因境而成”“得是随形”等原则,也正是考虑园林雕塑立意的过程中,要结合其功能与自然环境这两个基本因素。

2、空间概念的转变使现代园林雕塑注重色彩与光影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除物质需要,也存在强烈的心理需要,其中包括对美的追求。

色彩与光影是创造气氛所必需的。色彩的应用往往受到社会和人们的精神状态及心理活动的影响。在环境中,雕塑采用的色彩与周围环境是否协调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绿色的草坪上放置色彩鲜艳的雕塑,会给人带来醒目、清晰的感觉,如放置色彩暗淡的雕塑会给人带来厚重、质朴的感觉。色彩运用要注意暖色具有扩张感和动感,冷色具有收缩感和静感。光是物体的生命。园林雕塑位于室外,受自然光线的影响较大,每年、每季、每时的光线都不同。作为光源的太阳、月亮或灯光等,照射在雕塑上会使雕塑在形象与体积上发生变化。因此,不同的放置位置,雕塑的处理也会有所不同。在园林雕塑中要结合周围环境的采光度、光源方向等因素,创造出丰富的时相、季相变化。以夜景为主的雕塑则更多考虑灯光的效果。日本有件雕塑《交叉的空间构造》,作品由95个直径14。2米的水晶球构成。作者把1个“水晶细胞”裂变为95个,构成了结构复杂多变的城堡,进入城堡内部就像进入水晶宫,透过玻璃的光线变得五光十色。这是1件很受儿童喜欢的作品,它在审美功能中融入了实用功能。

3、空间概念的转变使现代园林雕塑注重与人类的亲和力

园林作为满足人们休息、游赏、活动的余遐空间,它是现在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1定程度上是为人们提供“赏心悦目”的场所,其空间和景观本身应具有1定的休闲性、娱乐性。

在1个开放的公共空间中,富有回味的雕塑,它既是欣赏客体,同时又是交流对象。所以园林雕塑在选题时,应注重轻松愉快的主题。雕塑小品通常与所在环境的空间和景素结合,以夸张的小动物或拟人化的小品作为小尺度空间中的主景,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平时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东西的尺度增大,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营造出诙谐有趣的环境氛围。同时还将1些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塑置于景观之中。这些人物景观雕塑所反映的大多是生活中普通而平常的人,动作也极为自然,这种手法拉近了环境与游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景观的亲切感。如,有1组景观雕塑设计成1组横行的螃蟹从海边爬上岸,这里的雕塑既是作品也是歇息座凳,景致有趣且富于想象。可参与化也是增添雕塑情趣的重要手段,设置在地上的象棋雕塑,使人们不禁想1试身手,平添了1份亲切感、交流感。

结 语

空间和人性,是现代艺术家追问的永恒主题。现代园林雕塑创造的空间不是徒具功能外壳或只具精美装饰的空间界面,雕塑空间设计的生命在于,物质围合而构成的空间内容应具有人性化因素。现代园林雕塑在题材上和形式上可以说是各具特色——抽象的、写实的,但无论明确表达了什么,只有雕塑本身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它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满足人们情感的各种需求,才能使人们觉得有种亲切感、交流感,这才达到了园林雕塑的真正的艺术效果。

指导老师:郑 罡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著。朱光潜 译。美学[M]。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李敏著。现代雕塑与共享空间[J]。探索空间。2004年第4期。

[3]王大有著。三皇五帝时代[M]。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0年版。

作者:李萍 李子鹏

园林雕塑泛空间意识论文 篇2:

巫文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

摘 要: 巫文化是人们对万物有灵崇拜时期的文化通称,是华夏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巫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着深厚影响。本文着重从雕塑、园林、绘画三方面探讨了巫文化思想精髓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 巫文化 雕塑艺术 园林景观意识 绘画意识 影响

巫文化是人们对万物有灵崇拜时期的文化通称,是华夏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神话的表现,传播给先民们以邪不胜正、天人合一、探求灵性以及追求美好未来等精神。[1]其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同步演进、生生不息的哲学观。这一思想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中国传统艺术予以了巨大影响。

伴随着文明的发展,巫文化中的巫性意识得到升华,它逐步地影响到中国传统的艺术思维。受巫文化影响的道家在继承和发挥巫术观念,使巫性力量趋向理性的同时,又带有浓重的空想浪漫成分,使原始巫性观念扩大化,且诗意化。诗意化了的泛巫意识的具体表现,最早可追溯到巴、楚文化及屈骚文学之中。屈骚文学文采华美、怪异奇涌,散发着对原始生命力的热情歌颂和具有巫性印记的崇敬和向往,诗意化了的泛巫意识始终徜徉在中国传统艺术思维的流程之中,并深深影响着后世的造型艺术发展。

一、对雕塑艺术的影响

巫文化中的巫性意识影响着整个华夏文化与精神,其表现在思维模式上,便是强调朴素的整体观念,把人作为客体融化于自然之中。而中国雕塑作为民族精神物态化凝固的特定形式,也就体现了这种民族精神与文化对它的影响。

中国雕塑是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的艺术,非常强调自然天成、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道与人性的统一。千百年来,这个命题在不断地发展、丰富,逐渐形成博大精深的体系,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中国雕塑艺术在漫长岁月里,逐渐与这一华夏文化之精神相融合,找到了生存发展的基点。

中国雕塑中的室外陵墓雕塑具有显著特征,那些墓道前的石人、石兽,其造型之大器、洗练,具有超然、豪放、自在之气。它们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自然形态,稍加雕琢,便神气活现,巍然磅礴,具有与天地共容的雄强之势。[2]

我国汉代霍去病的墓前石雕就是一个经典。这些墓前石雕质朴自然,气魄沉雄博大,其中,一批石兽的造型呈现出了与自然共融的美。当时的西汉大匠们依原有石块的天然造型,只略微雕刻,便使石头具有了生命。

霍去病墓前石雕群的代表之作《马踏匈奴》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祥而不失警惕,肃穆中蕴含着无穷力量。其粗壮结实的马腿,犹如四根立柱,与马的身躯浑然一体,其造型带有苍劲而朴拙,线、面、体相融的感觉,并增添了一种写意、直抒胸怀的意境情趣。这些都与汉朝多承楚风的浪漫不羁、夸张大胆相关,而楚文化则受到了与时楚国巫风盛行之影响。

中国雕塑非常注重造型与周围环境景观的协调,如在创作过程中并不着力于表现对象外形的酷似,而是注重意境与神韵的营造,以使观者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而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从人工雕造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中体悟到世间万物和谐统一的境界。这一切全然是巫文化的巫性意识的“自然和谐”精神渗透华夏文化的结果。

二、对园林景观艺术的影响

中国的园林景观是非常有特色的,它体现着华夏民族的特点,其造园之形式以及所体现的美学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影响,而这一切又源自最初巫文化巫性意识中的“自然和谐”。

中国古典园林中没有规整的行道树,没有修剪整齐的草坪,树林花卉的种植依照自然原始分布方式,三五成丛,自由散聚,水池或山石,野趣横生。在整个景观设计中,呈现一派自然风貌。甚至建筑物本身在园林中,也是按山水总体风骨走势点染着自然山水的艺术情趣。[3]

用“石”手法在古典园林及设计中是一个典型例子,它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精神。石头本是无生命的,而中国古典思维却将它拟人化了,并赋予了其生命的意义。山石在园林特定的时空里能表现丰富的情感,如“春山淡治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山石成为了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使园林完美地从有序的建筑空间转向自然的自然空间。它完成了从人到地、从地到天的过渡,从而达到了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植物、建筑是主要的构景要素,中国园林景观要求建筑美与自然美相融合,建筑力求与山、水、花木等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相互之间能协调、补充,将山水、建筑以人的活动为逻辑依据来安排其空间秩序。通过展现园林合理的功能、宜人的比例、恰当的布局、独具匠心的构思,以及巧妙的用色与用材,而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这使得园林从总体上达到了天人和谐的境界。这种和谐的追求,其实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巫文化巫性意识的“自然和谐”思维对它的深厚影响。

三、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巫文化对中国宇宙气、阴阳、五行而来的对立互补盛衰循环的和谐思想起着奠基作用。中国宇宙是一个气的宇宙,与气的宇宙最相合的便是线的艺术。中国绘画艺术便蕴涵着线的意味。

中国人讲书画同源,是指两者都是由毛笔构成线的艺术。绘画六法中最重要的两条,一是气韵生动,二是骨法用笔。中国画中充满宇宙灵气的活的形象,就是由浓淡枯湿变化无穷的线构成,画中线的流动同构于宇宙中气的流动,线成为了中国画的生命。

中国绘画基本上没有西画式的焦点透视,而多运用散点透视。在大型山水画中,观者能感到画中视域的不断移动,仿佛画外有人在行走,在许多花鸟画中,都有着一片没有背景的空白,人物花鸟并无安置的定点,好似在一片虚空之中,这虚空中充满着宇宙的灵气。中国绘画艺术所具有的这种宇宙灵气是深受中国宇宙气、阴阳、五行而来的对立互补、盛衰循环的和谐思想之影响,溯其根源应是远古巫文化中的原始宇宙观。

受巫文化影响的道家继承发扬了巫性观念,同时更使其观念诗性化。老庄强调阴盛于阳,即是“柔弱胜刚强”。这使得中国绘画艺术思维一开始充满了柔性精神,到了后世则衍生出对“虚静”、“冲和”、“平淡”的系统性理解,并将其融会于古代画论,一直渗透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思维直觉、表象、情感到艺术联想、艺术意象的全过程,致使中国绘画艺术精品都充溢着一种飘逸超脱、淡泊清峻、旷达孤寂的艺术气质和游心太玄式的神秘气息。

总而言之,巫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中国文化形态的构成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它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传统艺术更是影响重大。

参考文献:

[1]重庆远古巫文化学会.礼巫盛典[M].重庆出版社,2003.10.1:83.

[2]许正龙.雕塑学[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1:130.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13.

作者:严 玉

园林雕塑泛空间意识论文 篇3:

城市雕塑的人文语言

内容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雕塑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艺术类型,成为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本文试图在结合自身创作体会与经验的基础上,从城市雕塑的语言、城市雕塑与城市建筑的关系、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印记的文化内涵、城市雕塑的阐释开放性与功能适应性四个角度,探寻城市雕塑发展的可能性和关照点,从人文方位考察城市雕塑所负载的文化角色。

关键词:语言 城市建筑 城市文化 阐释开放性 功能适应性

Key words: Language city architecture rural culturethe open nature for explain the adaptability of function

城市雕塑构成一个城市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当代已成为共识。城市雕塑不仅仅是把较大尺度的雕塑作品展露于公共空间之中,客观上,它还要求雕塑本身具有与社会群体进行对话的可能,并用可诉诸大众的艺术语言及展示形态予以沟通。如果说,城市雕塑具有较为独特和显明的文化价值的话,恰恰是它与其所在的文化背景被社会引申出更为广泛的话题,并载入公共文化生活的视觉记忆。在新的世纪,城市雕塑开始展现出新的策略和方向,成为开启雕塑艺术适应时代的新动向。

一、城市雕塑的艺术语言

今天,城市雕塑因其功能和艺术性的突显逐步获得公众的认同与重视。雕塑与人和环境优雅地结合,共生共处,才能成为人们铭记城市特征不可或缺的因素。从现代城市雕塑的造型上说,一件细节丰富而充满着艺术性的具像雕塑放置在现代都市高楼林立的大环境中,往往显得细碎而缺少张力。因为室外雕塑,特别是大型雕塑更注重的是三维图像效果和整体的力度,而不是表面细节的丰富。由是,新的适应户外的简约雕塑因为符合了城市的大环境和现代思想意识的需要而成为创作趋势,弧形、球形、锥形等几何体成为基本的雕塑造型元素。与此同时,如何在抽象化、冰冷的现代造型元素、材质与都市的人文情感需求之间寻求统一,就成为摆在当代艺术家面前的新课题。很多成功的大型雕塑作品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非具像的形制,但在意味上却隐含着与传统思维相契合的元素;在点、线、面等造型语言的运用上,也多借鉴以往传统雕塑的虚实变化,避免造型语言的抽象化所带来的人与空间的疏離与冷漠感。

《司南》的造型原型为中国古代的指南针,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这个《司南》具备简约大气的现代几何造型特质,在内涵上承载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造型却具有浓郁的“现代感”。但考虑到其所放置的环境空间特征(在巨大的海港上),作品必须具备巨大的体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怎样的造型手段和材质选择表达这一形象成为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我的基本想法是,既要体现作品的力量感、厚重感、迎风搏击的状态,又要表达出它自由空灵的气质、它的开放性和前瞻性,力求将体量和材质带来的压抑感、封闭感和冷漠感降至最低限度。因此,我为“司南鱼”添加了双翼,使它看似在海中展翅搏击的巨鲸;又以不锈钢为基本材质,以内、外双壳的不锈钢钢管体系空间网架结构塑造出一个周体通透、曲线流畅的展翼巨鲸造型,这一曲线造型顺应了天际线,使地面、雕塑、天空三者完美融合,将陆地与海洋巧妙的连接在一起。这一设计的关键思路是要打破雕塑与环境空间的相互隔离,创造一个内外贯通、多重变化的空间体,使作品自身巨大的体量空间与环境空间相互融合贯通,变为海港和宽阔的海面中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场所,一个内涵丰富的“空间通道”。

这一思路其实从以中国古代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讲究空灵悠远、虚实相生的思想和古典园林中空间相互倚借、转换的手法中获得灵感,使作品造型语言、材质与环境达到和谐共生。通过自身的创作实践,我愈加深切地体会到现代城市雕塑的艺术语言不仅应该从西方同类作品中获得借鉴,更可以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传统艺术的造型思路和造型手段(如传统的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等)中汲取营养。而考量一件城市雕塑作品艺术语言的重要维度之一,是它在环境中所凸现的整体性特征和它与其放置的空间、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城市雕塑与城市建筑

在当代公共艺术中,雕塑被越来越多地与建筑并置讨论。随着人口的激增,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拥挤和狭小。大型城雕必然更加紧密地与大型建筑群相结合,或者退后成为压扁空间中的艺术图景。城市雕塑在形态中更多地走向半度空间而不是无限制地向四方延展。雕塑的不规则语言可以为单调的建筑增加灵动感并带来细节的丰富,同时建筑也因为与雕塑的呼应而产生独特的艺术观感。现代社会里,雕塑在建筑中所占的位置极其重要,城市雕塑加强和协调着建筑的构图。而利用建筑的使用功能体现雕塑的体量,运用雕塑的艺术性表达建筑更加具体的观念,则不失是一种很好的结合。当代建筑偏爱那些具有雕塑美感的模式,并且将它们应用在相对环境封闭或者是孤立的建筑上。现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诸如悉尼歌剧院、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这样本身就是一座现代雕塑的成功建筑,也涌现出像萨里宁、高迪那样将建筑与雕塑元素完美融合的大师。

在现代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超越传统艺术规范的“泛雕塑”也随之出现1。而随着多种材质和形式的泛雕塑的应用,雕塑与建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促使一些艺术家考虑在作品整体的空间态势为建筑增添“软性”因素。艺术家克林卡姆为美国西雅图双树套房宾馆设计的空间织物就是这种附着在建筑中的现代泛雕塑代表作。

三、作为文化印记的城市雕塑

从文化上塑造一座城市,是反映城市特色的一个重要基点,而城市雕塑则成为文化含义的最好承载。迥异的历史传统、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审美趣味,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认同与欣赏趣味,也会塑造不同城市的雕塑面貌。优秀的雕塑作品必然力求体现所在城市的文化传统与生活风貌。有时,雕塑形式的变迁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轨迹。国内雕塑创作者在不断接受西方现代艺术洗礼的同时,也更多地注重挖掘传统文化因素,力求在创作风格、表达语言和作品文化内涵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使城市雕塑与现代的城市空间完美结合,成为城市文化与历史记忆的最佳视觉象征。此外,与架上雕塑不同的是,城雕要与城市的发展产生呼应,成为时代的文脉,并合理而不夸张地增加人文情怀。芝加哥联邦政府中心广场上的《火烈鲸》、西雅图海滩的巨型石雕以及洛杉矶市中心的雕塑街等,都已成为这些城市的重要标志。雕塑风格不需要面面俱到,突出某些方面就可以突出城市表征。如以丰富文化历史积淀和灿烂文物遗产见长的西安,保存完好的古城本身就是一座活的雕塑,艺术家需要思考的是怎样突出这种历史积淀,以及和现代西安的西部大开发的新形象相结合的问题;而以移民人口作为主体的深圳,其新兴现代化都市的形象和开放进取的文化姿态为突出的性格。

重新塑造和整理著名的文化遗迹殊为必要,雕塑也势必要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才能产生生命力,近年来,在营造城市特色的问题上,很多地方借鉴国外成功例子,建设了一批标志性城市雕塑和精品建筑,同时注意保护历史名人遗迹和突出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这些雕塑群已成为营造都市文化传统和城市品位的支点和辐射点之一。

四、城市雕塑的闡释开放性与功能适应性

雕塑是都市流行文化中的稳定剂,同时也可以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标志杆。城市雕塑在具备永恒的审美魅力的同时,也应具备阐释的开放性,随时代、环境、文化理解的变化而衍生出丰富的寓意。每件作品实际上都是一个语言符号,可以独自成立,也可以在不同的空间中创造出不同的放置方式,最终因环境的不同产生丰富各异的视觉效果。前两年亨利·摩尔的作品曾来华展出,当这位英国现代艺术大师的雕塑被放置在具有典型中国园林特色的北京北海公园展出时,在与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碰撞、融合之后,这些雕塑产生了新的视觉魅力与美感。迥异的环境并未破坏它们原有的艺术含量,反而构成艺术品价值之欣赏与认同的另一重要维度。

对于当代中国艺术家而言,如何将自身的传统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加以转化,找到与现代精神需求和生活环境的契合点,是一个关键。艺术家往往运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转化:一种是借助传统形式表达现代观念,表面看依然是可以指认文化印记的传统样式,而实际上蕴含着现代观念和意识;另一种则是利用现代艺术手段表达传统的人文情怀。中国的雕塑家一向善于抓住个性的视觉图式,从中国特色的视觉符号里、从传统文化精神中寻找资源,并转化为自己的图式符号。无论是借“东风”寓西意,还是拿“西风”转译传统,都成为富于创造力的探索方式。

作为放置在城市开放空间中、作为公共文化一部分的城市雕塑,在发挥审美功能、引起视觉震撼之外,还必须具备对于环境的功能适应性。具有冲击力的形式并不是无限的扩张,而是隐含着功能协和的要求。在这一点上,城市雕塑超越传统艺术作品的审美功能,它必须与所放置的空间结构和自然环境、生态产生一种谐和的关系。雕塑作品《司南》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位于上海洋山深水港三大主体工程之一的海港新城的海堤上;又由于海港位于亚热带北缘,东亚季风盛行区,雨量充沛,风速大,易遭台风、寒潮等灾害天气影响,面对不大理想的气象自然条件。因此,《司南》的设计必然要求高强度的坚固程度、抗风暴能力,并与开阔的海港空间相和谐。我在作品造型、体积、材质、结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其与环境的适应性:《司南》东、南两面临海、其带双翼的巨鲸般造型具备明确的指向性,使得附近海域的船只不论白天与夜晚都可以很容易地依据雕塑确定方位;它通体完整的曲线设计和通透的空间网架结构一方面达到了空间的融合与丰富,作为海港新城的一个观光景点,游客可置身其中享受海港的自然景观,呼吸到海边潮湿的空气,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和轮船的汽笛声,作品成为人与自然紧密联系的空间通道;同时,巨大的、分为内、外双壳的不锈钢钢管体系的空间网架结构又合理地承担了抗击风暴压力的重要作用,使雕塑可以长期稳固地与环境共同存在。

城市空间是当今社会人类集中居住的场所和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多元城市文化的出现,使雕塑的概念被不断地扩充。在艺术与人文科学相互关照的今天,雕塑作为材料、尺度和空间艺术性最大化的视觉形式,无疑可以借助更多的现代科技和观念产生以往从未出现的震撼效果。雕塑公众性的体现是多方位的,它所展示的点,有效地补充着城市建筑的断带,向观众展示一种美感;同时也暗示出一种独有的个性,与城市浑然化为同一种语境。城市雕塑创作语言的丰富性、它带给大众震撼的视觉体验,它作为城市文化印记的精神内涵,它所具备的阐释的开放性和与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功能特性,都使得这一当代重要的艺术类型具有无比丰富的魅力,激励着艺术创作者去探索和创造!

参考文献:

钱海源.浅谈新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文艺研究,1996:3

布鲁克·巴瑞.雕塑移至室外.世界美术,2000:1

孟庆祝.胡云.中国当代雕塑现状.新美术,2002:4

邵大箴.从宁缺毋滥说开去——浅议当前城雕的几个问题.美术研究,2000:3

殷双喜.公共艺术中的记忆与自由交流,自由与交流——当代艺术中的公共性.东方,2003:5

易英.公共艺术中的记忆与自由交流,公共空间与集体经验.东方,2003:5

孙振华.生命·神祇·时空 雕塑文化论.杭州:浙江美术出版社,1990

朱国荣.城市的眼睛——世界景观雕塑漫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宋克.欧洲现代城市雕塑.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

孙振华.在艺术的背后.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马钦忠.雕塑·空间·公共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1、孙振华.解构雕塑.美术研究,1998:1

(晋 松 中国美术学院)

作者:晋 松

上一篇:药师工作总结(3篇集合)下一篇:半年年度总结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