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应急管理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抓好抓实上海金融业信息系统安全工作,宜采取三项有力措施:一是建立“上海银行业信息安全应急处置人才库”:二是举办“上海金融信息安全高管人员培训班”;三是建立“上海金融业信息系统应急保障工作机制”。本文重点论述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通过建立金融业信息系统应急保障机制,维护金融信息安全的实践,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系统应急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系统应急管理论文 篇1:

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摘 要:伴随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信息系统成为我国企业中必不可少的管理系统。目前,国内外都有许多研究人员将信息系统应用到应急管理体系当中,并形成了相关体系,也有许多企业将这个体系应用到了生活实际当中。但目前仍有部分企业对应急管理体系没有足够的认识,本文主要论述了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的概念,以及信息系统应急管理的现状,通过对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目前存在的不足而对应提出一些具体的改善措施,最后进一步介绍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使一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加以应用,促进企业改革。

关键词: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突发事件

目前,我国的企业在发展中逐渐向信息技术方面进行改革转型,而通过结合信息系统的应用,提出了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其中,应急预案的完善,是实施贯彻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信息系统可以更好的为企业进行数据的采集、信息的传输和人员的部署等,同时,它也是又人、数据库等各种资源和设备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发现了目前应急管理体系发展中的一些小困难,针对这些缺点,本文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为我国部分企业提供专业的理论帮助。

一、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

1.企业信息系统

虽然关于企业信息系统的定义有许多种,但是大部分都强调预测和辅助两点功能。也就是说,通过利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来对企业员工提供技术信息的支持。企业信息系统的使用,可以有效的监测企业内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对过去历史的分析和总结,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进而帮助企业实现规划目标。

其中,企业信息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系统可以在各种环境下多元化发展,因此,由信息系统传递的信息也将更加多元化,从而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提高了企业的发展空间。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可以在网络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无线的扩展,信息系统的应用也将会更加的广泛。计算机基础配置的提升,也使信息系统可以处理更复杂的企业事物,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战略奠定了基础。

2.企业信息化

目前,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企业也面临信息化的改革,企业信息化将带领企业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企业信息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工作的信息化,其中包括采集信息、传递文档等基本的工作流程;第二部分是业务信息化,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日后对产品资料的管理等;第三部分是商务流程信息化,包括销售、采购等商务流程;第四部分是管理信息化,例如对调度系统的计划与决策等。四项信息化的改革组成了企业整个信息系统。

3.企业信息化程度

企业信息化程度,是指在信息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控智能力的大小。国内外有许多研究人员对企业信息化程度研究出了具体模型。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不同,說明企业对信息系依赖程度的不同,因此,要结合企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度等具体实际,进而采取不同的措施来保障企业资源,使企业能够健康成长。

4.信息系统突发事件

是指由于突然性、不可预计的发生的,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灾难性事件。比如自然灾害、设备仪器故障等,都属于信息系统突发事件。通常,人们将信息系统可能受到的伤害分为三种:人为伤害、自然灾害和环境灾害。由于突发事件发生速度快、无法提前预料等特点,企业开始建立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发生后,没有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企业,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首先就是经济损失,由于没有应急预案,突如其来的灾难会使企业的固定资产、经济利润等多方面带来损失;其次,是企业内的人员伤亡,在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会对企业内的人员造成伤害,而这更对企业有着致命的影响。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是目前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1.对应急管理系统认识的不全面

目前,由于我国还未实行全面化的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因此导致许多人对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不了解。部分地方企业的领导人,对于安全生产的认识不够全面,着重发展企业的工作效率,而忽视了对重大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甚至一些企业管理者仍心存侥幸,认为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较小,即使出现小的事故,也可以企业内部妥善解决,这样的思想会导致企业严重缺乏安全防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阻碍。

2.应急预案内容不够详细

以企业为例,我国许多企业内的监控系统不够完善,应急预案内容不够详细,导致在安全事故的发生时,企业无法快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对于企业的财产也无法安全的保护。同时,企业也缺乏相对预案的演习和实际应用,导致企业设计的预案并不一定适用于企业。应该对预案进行反复实践,使应急预案对企业有针对性。

3.缺乏应急管理指挥部门

企业应在管理部门中增设应急管理指挥部门。据统计,在企业的管理中,拥有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企业本身就比较少,由于企业管理者的不重视,拥有独立应急管理指挥部门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提前做好应急管理方面的协调工作,在应急管理指挥部门的引导下,将会使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

4.对应急教育的宣传覆盖面积小

只有对应急教育的宣传做好,才能真正发挥应急预案在企业中的作用。员工对于应急预案的不了解、管理者对预案的不重视,都将成为企业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成立的阻碍。只有定期的对员工和管理者进行培训和教育,企业才能真正的收到应急预案的保护。

三、改善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不足的措施

1.提高对应急管理的了解

认真贯彻落实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加大对应急管理的知识普及,着重培养企业管理者,提高管理者对于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的认识。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可以极大的提高企业对事故的防范意识,有效保证企业的健康成长。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从科学化、专业化的角度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在保障应急救援的前提下,将企业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企业应要求各部门员工共同学习,通过对应急管理体系的了解,进一步提升自我安全意识。

2.完善应急预案的建设

逐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在企业的发展中,把企业生产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两把抓。提高企业对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视,加强企业管理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对应急管理体系深入调查,详细了解,通过对其他企业应急体系的分析,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制定适用于本企业的应急预案。在发生天气原因等不可抗力因素而发生的自然灾害时,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内员工的生命安全保障得到提高,也可以大大的降低灾害或事故对企业经济、资产的影响。

3.增设应急管理指挥部门,加大管理力度

增设应急管理指挥部门,通过对应急预案的实践演习,与日常管理指挥部门的培训教育,加大管理力度,使企业的每位员工在发生灾害时临危不惧,首先确定对自己人身安全的保障,员工才会齐心合力的帮企业脱离困难,降低经济损失。应急管理团队的管理者也应当加强业务培训,定期进行应急教育的学习,然后利用所学知识对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反复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安全保障性。

4.加强对应急教育的宣传力度

有关企业和部门应当加大对应急教育的宣传力度,开展应急教育的相关培训。使企业内的每位员工都能对应急管理体系有所了解,这不仅可以提高自我的安全防范意识,也对未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带来了便利。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阶段,对于企业的改革发展大力支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企业生产等经济原因,更多的要考虑企业整体的安全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簡历信息系用应急管理体系。本文主要通过以企业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知识,对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的作用、缺点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企业未来对于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帮助。总的来说,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体系是未来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企业健康发展背后的强大动力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许振宇,郭雪松.基于用户满意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11,09(03):161-165.

[2]侯洪凤,史原,李逊.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01(06):63-66.

[3]李春娟.应急管理知识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12(16):241-245.

作者:王智慧

信息系统应急管理论文 篇2:

浅议上海市金融业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建立的重要意义

摘要:抓好抓实上海金融业信息系统安全工作,宜采取三项有力措施:一是建立“上海银行业信息安全应急处置人才库”:二是举办“上海金融信息安全高管人员培训班”;三是建立“上海金融业信息系统应急保障工作机制”。本文重点论述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通过建立金融业信息系统应急保障机制,维护金融信息安全的实践,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业信息系统应急管理机制;实践;意义

JEL分类号:R58

一、建立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的意义

一是金融机构集聚带来了信息安全风险的集聚。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近年来上海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辐射全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几大交易所都集中在上海。同时中国银联和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在上海设立了数据中心、信息中心和银行卡中心等,人民银行在沪的各类中心也已达到六家,这些机构负责运行管理的信息系统,业务涉及全国甚至全球,一旦发生重大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其产生的影响将是重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

二是协调指导金融业信息安全工作是国务院赋予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能。人行上海总部应加强与金融机构在沪各大中心的联系,协调建立上海市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协调机制,探索开展信息安全属地化管理的有效手段,发挥上海总部直接面对在沪各大中心、与上海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密切的优势,配合人民银行总行做好信息安全协调指导和突发事件快速处置工作。

三是有利于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的信息安全工作新局面。通过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切实防范自身风险、提高应急处置工作效率,建立与监管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基础环境运营商之间的互动机制,实现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三个转变。一是可以改变目前金融机构信息安全工作以行业管理、系统内协调为主的单一管理模式,实现“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复合管理模式。二是可以改变目前金融机构与各政府主管和基础设施运营部门之间一对一的沟通协调模式,实现统一协调、定期交流的集中式沟通协调模式。三是可以改变目前资源共享程度低、金融机构安全防护设施投入巨大、防护难度高的局面,充分利用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提高金融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

四是通过该机制,上海市政府可以将金融业信息安全工作纳入到上海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之中。可以加强对金融机构信息安全工作的引导,使金融业信息安全工作符合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整体规划,同时可以及时掌握金融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加强对金融市场运行状态的分析预警,并对重点金融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提示和紧急救助,从而实现改善上海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推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

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保障工作框架和实践

一是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参照上海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机制,由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上海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办公室牵头。设立了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该机制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协调上海金融系统落实国家、行业、区域的各项信息安全要求、参与上海市组织的相关重大活动,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开展多部门联合应急演练,并统一负责指导协调上海市金融业信息安全事件预警、防范及应急处置工作的安排、部署及具体实施。协调机制下设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联络员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上海市金融业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审定上海市金融业信息系统应急处置对策、预案、报告等;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各项处置工作的实施;联络员小组负责协助工作小组完成应急联络、协调各项处置工作。2011年9月,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正式建立。

二是应急管理处置专家小组。经上海总部审核确定,第一届专家小组共有15名专家。专家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经授权参与上海市金融信息系统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协助做好事件原因分析、事件评估和风险防范工作,并就相关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是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一是组织召开上海市银行业高管信息安全培训班,提高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对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能力。二是通过组织金融机构应急处置操作实务培训班、举办上海金融信息安全论坛、开展信息安全新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对金融机构中层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的培训。三是针对部分中小银行没有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的问题,组织11家中小银行的21名技术人员参加了上海市信息安全专业人员资格证书培训。

四是《上海市金融业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体系。结合上海金融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情况,与市政府相关部门深入沟通,制定《上海市金融业信息系应急预案(讨论稿)》(以下简称《预案》),明确了应遵循的原则、组织体系、工作流程、处置方法和协调方式。《预案》是各方协同配合妥善处置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指导性文件,在《预案》颁布执行的基础上,还将编写电力、燃油、通讯、网络攻击等专项方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是充分认识建立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的重要意义。要将维护金融信息安全工作放在科技工作的首要位置,探索做好金融信息安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扎实推动金融信息化工作。

二是深化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合作框架。要继续完善协同演练、信息通报、风险预警、应急响应等各项预案和措施,并充分发挥专家小组的作用,提高其在决策咨询中的作用。

三是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对金融业信息安全工作的行业协调指导职能。会同上海市网安办、金融监管机构进一步落实信息安全重大事件报告制度,逐步将该制度推广至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实现应急事件处置的统一指挥、集中管理和快速响应。落实金融系统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不断提升主动防护和风险防控能力,促进上海市金融业应急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协调市政府加大对金融信息产业集聚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金融数据中心、信息中心提供更加优质的一站式服务,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是研究建立跨部门的金融业信息安全管理网络,实现对金融机构信息安全风险的及时、动态、全面监控。建设上海市金融业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及时发布风险提示、风险分析、风险预警,为各金融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咨询和基础保障服务,切实提高信息沟通效率。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信息安全现场和非现场检查手段,从系统安全性、标准符合性人手。将“合规性检查”和“风险性检测”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发现金融机构在信息安全制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有效的信息安全防范、管控和问责制度,全面落实国家、行业和区域性的信息安全政策。

五是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要求金融机构做好信息安全发展规划,加强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优化运维管理体系,提升运行服务水平,建立适应业务发展要求的运维管理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实现运维管理从资源级、系统级监控向面向业务交易的应用级监控管理的转变,保障业务应用稳定运行。以提高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保障能力为目标,深入推进灾备体系建设,合理规划数据中心布局,在全国范围通盘考虑生产中心、备份中心选址,防范全局性灾难风险。合理划分信息系统灾难备份等级,稳健实施分等级的信息系统灾备保护,逐步建立和完善同城与异地的灾备体系。促进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逐步实现从数据级到应用级的灾难备份,证券期货行业建立集中式数据备份中心。

六是加大对金融信息安全人才的培训力度。可依照“政府补贴、人民银行组织、金融机构参与、社会力量办学”的模式,组织开展对金融信息安全人才的系统性培训。

(责任编辑:姜天鹰)

作者:林兆荣

信息系统应急管理论文 篇3: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尤其是在一些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其巨大的优势和功能,能够有效的为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从而保证相关工作的质量,对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应用

引言

我国的地质灾害的频率相对来说比较大,加之我国的人口数量较多,因此因为地质灾害引起的损失也较大。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地质灾害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信息化需要,因此就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不断提升地质灾害的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十分强大,能够对信息进行采集和储存,然后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得到可续的结论,通过具体的结论对后续的工作进行一定的指导。互联网系统能够进一步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从而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最大程度的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时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逐步出现的地质信息检测的一项新技术,在地质灾害的管理和调查方面具有极大的作用。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最开始是在20世纪的60年代,当时的信息系统刚刚出现,对于地理信息方面的研究并不多[1]。我国针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相对较晚,通过以GIS技术为主要的支撑,我国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在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在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中,针对地质灾害的探查和分析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传统的系统受限较多,因此无法形成统筹的规划,虽然在具体的管理上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但是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数据烟囱”,导致数据之间无法进行共享,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还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对于相关工作的预防作用不佳,在具体的应用中不具备前瞻性,无法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也就无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信息。

由于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在数据的收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GIS技术能够及时的收集到大量的地质信息,帮助工作人员进行更好的分析,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利用GIS技术能够建立具体的模型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划分危险等级,为具体的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GIS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一)GIS技术在系统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在地质灾害管理中,系统数据的管理非常重要,只有保证数据的有效管理,才能及时为整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及时控制。GIS技术能够将不同的方面的数据进行分组和汇总,通过统一的管理形成一个数据集合。在管理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需求进行分类管理,从而为数据使用提供一定的便利。用户数据管理能够针对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管理,设定不同的使用权限,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促进数据的及时更新。GIS系统还能够加强对影响因子的管理,对具体的数据进行赋值管理,从而增强数据使用的有效性。在地质结果查询是,GIS系统能够及时完成对数据的分析,通过图表等形式对灾害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呈现和储存,为提升相关工作的质量提供保障。

(二)GIS技术在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的应用

GIS技术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功能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功能,同时也是对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功能[2]。GIS技术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功能主要包括灾害应急响应和应急调查以及应急处理和灾情评估,通过系统的具体分析,能够为灾害应急指挥带来极大的帮助。地质灾害的应急指挥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作为支撑,信息源主要就来自当地的地质灾害防控人员的调查,包括发生灾害的具体区域和位置以及灾害波及到范围等。通过GIS技术,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卫星拍摄了解到灾害区域的具体情况,通过三维图将现场的情况展示出来,从而为灾情处理提供具体的参考。在基础的预警结束之后,GIS系统可以对灾害发生的区域进行深入了解,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帮助人们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救助措施和方案,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GIS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控中的应用

GIS技术能够及时对信息获取和分析的整个过程进行检测,因此就可以将自动化的检测系统安放在一些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对当地的地质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在具体的应用中,通过埋设在地下的GPS仪器副监测点的坐标和位移情况进行确定,及时对当地的降雨量等自然情况进行记录,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在数据的传输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监测的实际情况对传输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保证数据获取的效率。在数据库管理中,可以将用户的信息存入其中,结合相关的数据对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有效应用,从而实现对灾害提前预警的目的。

(四)GIS技术在地质灾害潜在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当前,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应用,人们对于GIS技术的研究也更加深入,GIS技术的智能化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分析功能也在不断的完善。在GIS技术的具体应用中,智能化技术使得其建模功能不断发展,这样就能够进行更加专业的模型分析,同时还能够通过模型的构建更好的解决地质灾害中的实际问题[3]。地质灾害的特征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行风险防控时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为了能够进一步寻找地质灾害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就需要通过GIS技术加强对于地理空间信息的收集,从而对地质灾害区域进行空间和具体尺度的维度等位,及时对地质灾害和周边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更好的潜在风险的防控。通过GIS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风险预测信息的综合处理,从而加强对潜在风险的分析预测,及时对相关的图形进行编辑,完成灾难风险分析的最重要的部分工作。同时最为重要的是通过GIS技术,可以及时对灾害风险进行现势性的分析,进一步减少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增强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课利用性。

三、结束语

GIS技术是地质管理中的重要技术,对于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具有重要的工作,地质管理部门要积极加强相关技術的研究,不断提升GIS技术在地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充分发挥相关技术的作用,更好的提升地质灾害处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青.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环境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智能城市,2020, 6 (12) .

[2]王生成.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中的应用.世界有色金属,2020 (02).

作者:石磊

上一篇:项目工程高层建筑论文下一篇:加固改造工业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