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形考任务一数学

2022-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电大形考任务一数学

电大经济数学基础12形考任务2

(一)填空题 1.若2. 3. 若

,则.答案:,则

.答案:

.答案:

4.设函数.答案:0

5. 若,则.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21. 下列函数中,( )是xsinx的原函数.

A.cosx2 B.2cosx2 C.-2cosx2 D.-cosx2

答案:D 2. 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3. 下列不定积分中,常用分部积分法计算的是( ).

A., B. C. D.

答案:C 4. 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5. 下列无穷积分中收敛的是( ).

A.答案:B

B.

C.

D.

(三)解答题

1.计算下列不定积分

(1)

答案:==

(2)

答案:==

=

(3)

答案:==

(4)

答案:(5)=

=

答案:==

(6)

答案:==

(7) 答案:=

=(8)答案:=2.计算下列定积分 =

=

=

(1)

答案:=+==

(2)

答案:===

(3)

答案:==2(=2 (4)

答案:===

(5)

答案:=== (6)

解:原式=

第2篇:2018秋电大《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

2018秋管理学基础(专) 形考任务一 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

下列各选项中,(

)属于管理的对象。 选择一项:

a. 组织中的人

b. 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

c. 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

d.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正确答案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题目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

)的重要性。 选择一项: a. 组织

b. 计划

c. 预测

d. 预防

正确答案是:计划

题目3

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

)。 选择一项:

a. 管理的实践性

b. 管理的复杂性

c. 管理的科学性

d. 管理的变动性

正确答案是:管理的实践性

题目4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

)的角色。 选择一项: a. 领导者

b. 精神领袖

c. 发言人

d. 组织联络者

正确答案是:精神领袖

题目5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

)是最为重要的。 选择一项: a. 概念技能 b. 管理技能

c. 人际技能

d. 技术技能

正确答案是:概念技能

题目6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 选择一项:

a. 提高劳动生产率

b. 增强责任感

c. 加强人的管理

d. 科学技术

正确答案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题目7

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

)为重要标准。 选择一项:

a. 感情的逻辑

b. 科学的理念

c. 正规的程序

d. 效率的逻辑 正确答案是:效率的逻辑

题目8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

选择一项:

a. 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b. 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c. 先进的社会制度

d.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正确答案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题目9

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 选择一项: a. 管理

b. 领导

c. 预测

d. 决策

正确答案是:预测

题目10

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

)特征。 选择一项: a. 普遍性 b. 创造性

c. 灵活性

d. 超前性

正确答案是:普遍性

题目11

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 选择一项: a. 更短

b. 不确定

c. 适中

d. 更长

正确答案是:更短

题目12

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

)的方案。 选择一项: a. 最满意

b. 简单易行

c. 利润最大

d. 风险最小

正确答案是:最满意

题目13

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

)是可取的方法。 选择一项:

a. 定量预测

b. 宏观预测

c. 定性预测

d. 微观预测

正确答案是:定量预测

题目14

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 )原则。 选择一项: a. 现实性

b. 关键性

c. 协调性

d. 权变性 正确答案是:权变性

题目15

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

)以内。 选择一项: a. 5个

b. 15个

c. 10个

d. 2个

正确答案是:5个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6

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与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社会制度

b. 生产关系

c. 社会化大生产

d. 生产力

正确答案是:生产力, 社会化大生产

题目17

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决策制定角色 b. 人际关系角色 c. 信息传递角色

d. 组织人事角色

正确答案是:人际关系角色, 信息传递角色, 决策制定角色

题目18

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如(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概念技能

b. 技术技能

c. 人际技能

d. 信息技能

正确答案是: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

题目19

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又分为(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产业环境

b. 文化环境

c. 物质环境

d. 宏观环境

正确答案是:宏观环境, 产业环境

题目20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b. 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c. 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d.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

)。

正确答案是: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

题目21

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理性----合法的权力

b. 超凡的权力 c. 传统的权力

d. 纯粹的权力

正确答案是:传统的权力, 理性----合法的权力, 超凡的权力

题目22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

)是其主要内容。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建立共同愿景 b. 改变心智模式 c. 超越自我

d. 系统思考

正确答案是:系统思考, 改变心智模式, 超越自我, 建立共同愿景

题目23

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产品设计 b. 厂容厂貌 c. 员工服饰

d. 产品质量

正确答案是:产品设计, 产品质量, 厂容厂貌, 员工服饰

题目24

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机会分析

b. 执行计划

c.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d. 制定计划

正确答案是:制定计划, 执行计划,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题目25

根据应用广度的不同可以将计划分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作业计划 b. 长期计划

c. 短期计划

d. 战略计划

正确答案是:战略计划, 作业计划

题目26

任何组织的经营目标都是多元化的,比如:(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提高市场占有率 b. 高学历者的比例

c. 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d. 高利润

正确答案是:高利润, 提高市场占有率, 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题目27

以下选项中,(

)属于备选方案的评价指标。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风险

b. 成本

c. 期限

d. 收益

正确答案是:收益, 成本, 期限, 风险

题目28

按预测属性的不同,可将预测划分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市场预测

b. 定量预测

c. 定性预测

d. 财务预测

正确答案是:定性预测, 定量预测

题目29

组织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目标具有如下性质: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变动性

)。( b. 层次性 c. 单一性

d. 多重性

反馈

正确答案:多重性 层次性

变动性

题目30

目标建立过程中应该(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期限适中

b. 目标期限应以长期目标为主

c. 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 d. 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

反馈

正确答案: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 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

期限适中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目31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2

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 选择一项: 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3

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4

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 选择一项: 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5

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

) 选择一项: 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6

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 ) 选择一项: 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7

无论是定性预测还是定量预测都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 选择一项: 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8

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9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 选择一项: 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0

目标管理强调的是以成果为目标的管理。(

)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四、案例分析(20分)

题目41

文化到位找到新感觉

四川华诚银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华国际)坚持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企业文化建设。二者互为促进,企业保持连续八年盈利,去年又创利润1 680万元,居省纺织行业第二位,保持了省优秀企业、省文明单位称号的本色。

一、认识到位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银华公司这个棉纺织企业同大多数国有纺织企业一样,企业管理和发展出现了严重困难,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出路何在?公司调查分析后认为,社会的巨大变革、企业生存空间和职工心态的变化,使得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理念、制度、方法已成为桎梏,必须改革,把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入经营管理。

高度的重视带来自觉的行动。20世纪90年代至今,银华公司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在头等位置。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胥明东说:“在新的世纪,拥有文化优势,也就拥有竞争优势。”全公司各部门高度一致,“一把手”抓“两手”,“两手”都要硬。

二、机制到位

银华公司创建企业文化狠抓了各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首先,建立考核机制。结合企业实际,公司出台了15个实施细则,实行量化考核。

其次,建立民主管理监督机制。银华公司把企业的产量、质量、利润、成本、发展规划等重大情况定期公布,并经过摸索形成公司、分厂、轮班三级公开制度,职工对应知的事情了如指掌。

再次,完善分配制度,各个岗位的工作全部量化,职工对照公开栏公布的个人奖罚、产质等情况就能算出自己本月的收入。

最后,人才选拔机制。银华坚持实施四个人才培养“工程”,仅“九五”期间就造就人才560人。在选择使用上,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面向市场择优,实行公推公选制度。

三、教育到位

银华公司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培育先进的企业精神,并在职工的工作中得到体现,培育的途径则是教育。

职工日常行为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银华公司注重引导和规范。首先,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管理人员掌握各自负责的情况,准确把握企业总体情况和职工具体情况。其次,以先进典型引导群体行为。公司建立劳模培养制度,每年评选百名劳模。公司还常年开展“巾帼建功”、“百千万无疵”、“操作明星”等竞赛。

抓住学习不放松。公司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要求改造企业。坚持政治学习,每月两次。公司年年都有职工培训规划,月、季有落实,“操作技术培训”、“成本核算培训”等贯穿全年始终,形式多样,特色鲜明。

四、投入到位

银华公司总经理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之所以叫做—把手工程,是因为它同经济工作一样,投入是关键,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

投入包括人、财、物。公司虽然近几年大幅度精简非生产人员,但政工线的力量没有削弱,相反还得到加强。

公司有从事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和人员,分厂有专职总支、支部副书记、分工会主席、政工干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银华公司始终坚持按比例投入企业文化建设。仅“九五”期间,公司就投资450余万元,先后实施“厂门形象工程”、“生产区绿化工程”、“生活区亮化美化工程”、“锅炉脱硫除尘工程”等项目。厂大门内外宽敞整洁、气势宏伟,蓝底白字的企业精神、质量方针、质量承诺牌醒目矗立,宣传橱窗色彩艳丽,几十块阅报栏放置着最新的报纸供人阅读,黑板报写着各班职工奖惩及当月的产量和质量数据。入夜,生活区、职工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霓虹灯闪烁,一片通明,形成了独具银华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

问题:

1. 银华公司是怎样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的? (6分)

2.银华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

(6分)

3.怎样认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作用? (8分)

1.银华公司是怎样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的? 答:①市场变化②市场竞争,企业生存空间③职工心态变化④原有理念制度、文化的不足上述四个方面的变化要求银华公司创造新的理念价值观和作为方式。 2.银华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

答: ①机制转变(考核、管理、人才提拔、分配)促成新的行为方式②抓教育(树榜样、抓

学习)新的理念提升③重视投入(人财物、组织职能、文化、硬件等) 3.怎样认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作用?

答: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

质文化。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1)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呈观念形态的 价值观、理想和信仰等。

(2)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是把企业精神和物质文化二 者联系起来,使企业文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行为准则。

(3)物质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外围层,是呈物质形态的产品设计、产品质量、厂容厂貌、员工服饰等,它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

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对企业员工具有凝聚和激励作用;对员工行为具有约束和辐射作用。

反馈

参考答案:(本答案要点仅供参考)

1.银华公司是怎样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的? (6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银华公司的管理和发展出现了困难。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必须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即企业文化。

2.银华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 (6分)

从机制方面,银华公司建立和完善了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分配制度、人才选拔机制等。

从教育方面,银华公司注重引导和规范职工的日常行为;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等等。

加强投入,包括人、财、物的投入。

3.怎样认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作用? (8分)

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包括三个部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外可以促进形成独特的企业形象定位,产生品牌效应,拓展市场和增加产品附加值;对内则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起到学习、维系和激励的功能,引导、协调并约束员工行为,在较高程度上实现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促进企业和个人的共同成长。

第3篇:国开电大经济数学基础12形考任务2 2018.12

注:国开电大经济数学基础12形考任务2共20道题,每到题目从题库中三选一抽取,具体答案如下:

题目1:下列函数中,( )是的一个原函数. 答案:

题目1:下列函数中,( )是的一个原函数. 答案:

题目1:下列函数中,( )是题目2:若

,则

的一个原函数. 答案:

( ). 答案:

题目2:若题目2:若题目3:题目3:

,则

,则( ). 答案:( ). 答案:

( ). 答案:

( ). 答案:

题目3:( ). 答案:

题目4:( ). 答案:

题目4:( ). 答案:

题目4:( ). 答案:

题目5: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答案: 题目5: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答案:

题目5: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答案:

题目6:若题目6:若

,则,则

( ). 答案:( ). 答案:

题目6:若,则( ). 答案:

题目7:用第一换元法求不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 ). 答案:

题目7:用第一换元法求不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 ). 答案:

题目7:用第一换元法求不定积分

,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 ). 答案:

题目8:下列不定积分中,常用分部积分法计算的是( ). 答案:题目8:下列不定积分中,常用分部积分法计算的是( ). 答案:题目8:下列不定积分中,常用分部积分法计算的是( ). 答案:题目9:用分部积分法求不定积分

题目9:用分部积分法求不定积分

,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 ). 答案:

,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 ). 答案:

题目9:用分部积分法求不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 ). 答案:

题目10:( ). 答案:0

题目10:( ). 答案:0

题目10:( ). 答案:

题目11:设,则( ). 答案:

题目11:设,则( ). 答案:

题目11:设,则( ). 答案:

题目12: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 ). 答案: 题目12: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 ). 答案:

题目12: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 ). 答案:

题目13: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 ). 答案:

题目13: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 ). 答案:

题目13: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 ). 答案:

题目14:计算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 ) 答案:

.

题目14:( ). 答案:

题目14:( ). 答案:

题目15:用第一换元法求定积分

,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 ). 答案:题目15:用第一换元法求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 ). 答案:

题目15:用第一换元法求定积分

,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 ). 答案:

题目16:用分部积分法求定积分,则下列步骤正确的是( ). 答案:

题目16:用分部积分法求定积分

,则下列步骤正确的是( ). 答案:

题目16:用分部积分法求定积分

,则下列步骤正确的是( ). 答案:

题目17:下列无穷积分中收敛的是( ). 答案:

题目17:下列无穷积分中收敛的是( ). 答案: 题目17:下列无穷积分中收敛的是( ). 答案:

题目18:求解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分离变量后可得( ). 答案:

题目18:求解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题目18:求解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分离变量后可得( ). 答案:

,分离变量后可得( ). 答案:

题目19:根据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公式求解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答案:

题目19:根据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公式求解,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答案:

题目19:根据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公式求解是( ).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答案:

题目20:微分方程满足的特解为( ). 答案:

题目20:微分方程题目20:微分方程

满足满足

的特解为( ). 答案:的特解为( ). 答案:

第4篇: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一(1)

题目1

文本论述:要求学生在学习完第一章至第三章之后完成。选择以下三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进行文本论述,其字数不得少于200字。(20分)

第一章文本论述主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去积极构建普遍知识与特殊情境的联系。请举例说明。

第二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说明,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学习文本论述:请用实例分析我国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呈现的基本要求。

答案:

请举例说明,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1、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

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另一方面,课程目标的确定也应当体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要使学生通过学校课程的学习更好的理解社会,认识社会,解决社会问题。首先,随着科学及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需要具有更高数学素养。如:怎样面对天气预报中的“降水概率”。其次市场经济需要人们掌握更多的有用的数学,如:与经济活动的有关的比和比例。最后,生活中需要越来越多的数学语音,如:分数、小数到处可见。

2、数学科学发展的影响。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新的应用数学方法的产生,如:计算机。带有新特点的独立的应用数学的形式,如:信息论这些发展使人们对数学产生了新的认识,它不再是绝对真理,它也具有可误性。

3、儿童发展因素的影响

考虑儿童的发展因素,不只是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促进儿童的发展,包括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学生交流能力、数学情感和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满足、促进儿童的发展是数学课程的首要目标,掌握有用数学,研究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考任务一(2)

说明:案例分析和临床学习要求任选其一完成。(80分)

①案例分析: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要求学生完成800字左右的评析)

②临床学习:临床观察(要求学生完成不少于800字临床观察报告)。

①案例分析: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要求学生完成800字左右的评析)

答:小学数学学习应是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要让数学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将学习纳入他们的生活中,再让他们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儿童的数学学习的组织,即数学学习活动存在于儿童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数学学习应当成为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问题解决的一种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去观察、发现和简单地证明。

儿童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开始认识数学的。在本例中,教师设计了实际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观察、辨析并实验、操作,使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变为在问题情境的尝试操作下的思考和分析过程,这种融生活化策略和操作性策略为一体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儿童数学学习的特点,体现了现实数学观和生活数学观。但是,数学概念的学习和表示数学概念的语言学习上不同的。

“平均数”作为表示数学概念的语言,指的是一种词汇的认识;“平均数”作为一个数学概念,是对一组数的集中和离散程度的本质认识。掌握了单个词汇并不一定就是理解了概念。本例中,在采用“常规方法”来组织学习“平均数”知识的班级中,虽然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设计了生活化情境,可在跟进活动中学生仍然不能将问题与习得知识建立联系甚至不能理解真实情境问题本身的意义,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作为数学概念的“平均数”的本质意义。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是,用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有关数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小学儿童的生活经验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小学儿童的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

小学数学学习活动,学生从现实出发,经过思考达到“数学化”。在这一过程中,“数学现实”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方面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有效的数学学习也能促进经验的应用、提炼和积累。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数学知识。

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新的“经历”和“体验”,这种“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孩子应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且亲自实践,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及时提供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通过应用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主动地运用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平时的数学课能否体现,又该怎样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呢?我认为,对课本练习题进行“生活化”处理,既经济实用,又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归生活学数学既使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了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并在数学与生活中有机结合。

第5篇: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会计》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

题目1

某企业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2000千克。本月实际产量为:A产品200件,B产品100件。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产品5千克,B产品8千克。本月耗用甲材料资料如下表:

要求:

(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

(2)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分配率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分配结果编制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本题20分)

答:

(1).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

=200×30+100×32+400×32+200×35+100×35+300×35+700×30

=6000+3200+12800+7000+3500+10500+21000

=64000(元)

(2)A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5×200=1000(千克)

B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100=800(千克)

材料费用分配率=64000÷(1000+800)=35.56

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5.56×1000=35560(元)

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4000-35560=28440(元)

(3).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35560

B产品

28440

贷:原材料

64000

题目2

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

要求:

(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帐;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本题20分)

答:

(1)解:电力费用分配率=24950÷(35000+8900+6000)=0.5

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电力费用=30000÷0.5=15000

产品电力分配率=15000÷(36000+24000)=0.25

A产品应负担的电力费用=36000÷0.25=9000

B产品应负担的电力费用=24000÷0.25=6000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电力费用=5000÷0.5=2500

辅助生产车间产品电力费用=7000÷0.5=3500

辅助生产车间照明电力费用=1900÷0.5=950

企业管理部门电力费用=6000÷0.5=3000

(2).借:应付账款

24000

贷:银行存款

24000

(3)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

9000

B产品——燃料及动力

6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5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

3500

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

950

管理费用

3000

贷:应付账款

24950

题目3

某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其工时定额为:A产品15分钟,B产品18分钟,C产品12分钟;本月产量为:A产品14000件,B产品10000件,C产品13500件。本月该企业工资总额为:基本生产车间工人计时工资23000元,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辅助车间(锅炉)工人工资2800元,管理人员工资12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600;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820元。

要求:

(1)按定额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在A、B、C三种产品间分配;

(2)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辅助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分录列示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本题15分)

答:

(1).解:A产品的定额工时=15÷60×14000=3500(小时)

B产品的定额工时=18÷60×10000=3000(小时)

C产品的定额工时=12÷60×13500=2700(小时)

工资费用分配率=23000÷(3500+3000+2700)=2.5

A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2.5×3500=8750(元)

B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2.5×3000=7500(元)

C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2.5×2700=6750(元)

(2)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人工)

8750

B产品(直接人工)

7500

C产品(直接人工)

675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40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500

管理费用

2600

应付福利费

820

贷:应付工资

31920

题目4

201×年10月,C公司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计件工资:甲产品17600元,乙产品为15200元;甲乙两张产品计时工资共计55200元。产品生产工时:甲产品7200小时,乙产品4800小时;

要求:

(1)按生产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计时工资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本题15分)

答:

(1)解:计时工资分配率:55200÷(7200+4800)=4.6

甲产品计时工资=7200×4.6=33120

乙产品计时工资=4800×4.6=22080

甲产品工资=17600+33120=50720

乙产品工资=15200+22080=37280

(2)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0720

乙产品

37280

贷:应付职工薪酬

88000

题目5

某企业房屋类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使用400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100000元,净残值率为10%,平均使用年限为20年。

要求:计算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并编制分配折旧额的会计分录。(本题10分)

答:

年折旧率=(1-10%)÷20=4.5%

月折旧率=4.5%÷12=0.375%

月折旧额=500000×0.375%=1875(元)

其中基本生产车间月折旧额=1875×400000÷500000=1500(元)

基本生产车间月折旧额=1875×100000÷500000=375(元)

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1500

管理费用

375

贷:累计折旧

1875

题目6

某工业企业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计划成本24000元,该批低值易耗品在两年内平均摊销。该月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率为

-1%。

要求:编制低值易耗品的领用、结转差异和摊销的会计分录。(本题10分)

答:

领用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

24000

贷:低值易耗品

24000

月末结转差异:

借:长期待摊费用

240

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差异

240

本月摊销:

借:制造费用

990

贷:长期待摊费用

990

题目7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燃料费用,其实际成本为29000元。两种产品的燃料费用

定额为:A产品20元、B产品15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500件、B产品300件。

要求:(1)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燃料费用;

(1)编制耗用燃料的会计分录(分录中列示到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该企业成本明细账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燃料设“燃料”总账核算)。(本题10分)

答:

(1)燃料定额费用:

A产品:20×500=10000(元)

B产品:15×300=4500(元)

燃料费用分配率=29000÷(10000+4500)=2

两种产品应分配的燃料费用:A产品:10000×2=20000(元)

B产品=4500×2=9000(元)

(2)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

20000

B产品(燃料及动力)

9000

贷:燃料

29000

第6篇:最新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1)

最新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

1、任务

2、任务3是主观题,任务4和任务5是客观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一、作品题(共 2 道试题,共 100 分。) 1. 说明:案例分析和临床学习要求任选其一完成。(80分)

①案例分析: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要求学生完成800字左右的评析) ②临床学习:临床观察(要求学生完成不少于800字临床观察报告)。 学生下载对应的附件完成作业,上传提交任务。 答案:

案例分析:现实数学观所对应的是理论数学观;生活数学观所对应的是科学数学观。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严谨性和运用广泛性三个主要的性质特征。

小学数学学习应是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要让数学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将学习纳入他们的生活背景之中,再让他们自己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儿童的数学学习的组织,应源于他们的数学先生,即数学学习活动存在于儿童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数学学习应当成为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问题解决的一种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去仔细地观察,粗略地发现和简单地证明。

儿童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开始认识数学的,数学概念往往就是源于普通的常识。所以,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和丰富的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探求欲,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辨析、操作等活动,逐步从对象中抽取本质属性,建立数学概念。在本例中,教师设计了实际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观察、辨析并实验、操作,使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变为在问题情境的尝试操作下的思考和分析过程,这种融生活化策略和操作性策略为一体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儿童数学学习的特点,体现了现实数学观和生活数学观。但是,数学概念的学习和表示数学概念的语言学习上不同的。“平均数”作为表示数学概念的语言,指的是一种词汇的认识;“平均数”作为一个数学概念,是对一组数的集中和离散程度的本质认识。掌握了单个词汇并不一定就是理解了概念。本例中,在采用“常规方法”来组织学习“平均数”知识的班级中,虽然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设计了生活化情境,可在跟进活动中学生仍然不能将问题与习得知识建立联系甚至不能理解真实情境问题本身的意义,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作为数学概念的“平均数”的本质意义。

在平均数这一概念教学中,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概念是一切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的基础,也是人类思维的基本要素。概念是对两中以上对象的共同特征的概括;概念主要以词的形式来标志;概念是抽象与概括的结果同时也是对经验的加工。概念有内涵和外延,它们具有反向对应的关系,当内涵扩大了,外延会缩小;反之外延扩大了,内涵会缩小。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是,用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有关数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儿童的生活经验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进而成为我们构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开发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庞大资源库。小学儿童的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小学儿童的数学学习活动与其说是“学习数学”,倒还不如说是生活经验的“数学化”。学生从现实出发,经过反思,达到“数学化”。在这一过程中,“数学现实”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现实”也许就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一方面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源,是保证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有效的数学学习也能促进经验的应用、提炼和积累。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新的“经历”和“体验”,这种“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孩子应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且亲自实践,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

论述题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设置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进步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每天的天气预报中的“降水概率”等的理解问题。

其次,市场经济需要人们掌握更多有用的数学。如对股市中的各类“趋势统计图表”掌握与理解。

最后,生活中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如报纸、杂志中随处可见的统计图表、比例、分数、小数、百分数等符号的理解、识别与阅读。

二、数学自身发展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

随着经典数学的繁荣和统一,许多数学应用方法的产生,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科学自身的发展必然对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的课程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课程目标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二是学生可以通过做数学来学数学,体会观察、尝试、合情推理、猜想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另外,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与解题技能的培养目标削弱,判断、优化的能力目标需要加强。

三、儿童的发展观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

新的儿童发展观关注儿童的发展,从关注精英数学转向关注大众数学,强调学习适合每一个个体的数学,培养人的数学素养,提升公民的素质成为重要的课程目标

02任务

一、作品题(共 2 道试题,共 100 分。) 1. 说明:下面案例分析和临床学习要求任选其一完成。(80分)

①案例分析:小学空间几何学习的操作性策略(要求学生完成800字左右的评析)。②临床学习:临床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不少于1000字临床设计报告。 答案:

案例分析:小学空间几何学习的操作性策略

几何知识作为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掌握必要的形体知识,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是认识、改造人类生存空间的需要。研究表明,儿童时代是空间知觉即形体直观认知能力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小学,不失时机地学习一些几何初步知识,并在其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对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影响都是积极的、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下面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谈一谈开展好立体几何图形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圆锥的教学:我在复习准备时选用粮囤做感知材料,形象地展现了由粮囤(圆柱)变为粮堆(圆锥)的过程。展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便于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是重视学生的操作观察,把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主要建立在亲自“摸一摸”、“看一看”等具体的感知动作上,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帮助学生切实建立起立体图形的表象。

三是重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形状的物体”的问题,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是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如何测量圆锥的高,就不只局限于书上的一种方法,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是重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亲身体验,重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完成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例如在认识圆柱的侧面时,采用了让学生把圆柱包起来,再展开看一看的方式进行亲身体验,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当然,在教学设计中还应十分强调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化静为动,形象地展现如:高的平移、圆柱、圆锥侧面展开等难以讲述的内容,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我个人认为,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起以下作用: (1)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起设计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教师作为承担间接知识传授的学习组织者,需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做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在课堂教学的活动过程中,根据临场的反应作适当的调整,同时要通过自己有效的评价来定位和激励学生,以达到学生保持持久学习兴趣的目的。

(2)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组织中起引导、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由于他们受个人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以及学习基础的心理特点等的影响,需要教师通过各种质疑、设疑、组织讨论等方式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并通过教师有效设计的活动和评价方式来激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以此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整体能力的发展。

(3)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起诊断和导向的作用

教师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者,需要利用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能力水平,通过细心的观察、合理的评价等诊断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从而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帮助学生进行修正或调整。

03任务

一、作品题(共 2 道试题,共 100 分。) 1. 说明:以下案例分析和临床学习要求任选其一完成。(80分)

①案例分析:教学活动中的巡视与评价(要求学生完成800字左右的评析)②临床学习:临床评析。要求学生完成不少于1000字临床评析报告。 答案: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学生个体千差万别,个性特征明晰可见,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而与之紧密联系的表达能力也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必须要给思维速度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失误的机会。一时语塞或南辕北辙,立即请他坐下,便扼杀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不敢想,不敢说,更不敢间。教师应尽力做到待人至诚,与学生平等相处。师生关系和谐,让学生和教师交谈时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即使回答问题有错误,也能得到教师的指点和鼓励,学生到处可见教师灿烂的笑容,亲切的笑脸,到处可听到“你真行!”、“你讲得真棒”、“大胆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等鼓励赏识的教学评价语,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让教师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愉悦之感。

数学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恰当的评价,对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非常重要。但如果评价得不合适宜,过于虚假不真实。那么,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就没有价值。

(一)数学课上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度,千万不可滥用。如果学生很平常的行为,教师都大加赞赏,这样的评价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因为超值的嘉奖会让学生产生惰性,学生往往就会“迷失自我。”

(二)教师在数学课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具有个性化。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有针对性,找准评价的切入点,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差异。让课堂上的评价具有个性化特色,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

当然,我在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方面探索得还很不够,今后我会继续在这方面进行探讨。我希望自己通过这方面的学习和思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评价激励功能,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增强学生学数学的自信,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论述题

发展儿童构建数学概念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也是发展儿童数学素养的一项重要任务。

构建数学概念,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及数学认知结构,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语言理解、记忆、表述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儿童先天就有的,也是无法从其它途径获得的,只能在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加强培养,才能逐步形成和提高。

一、要重视表象过渡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形成数学概念往往有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这个过渡就是“表象阶段”。它是儿童形成概念的重要基础。在这个过渡中,有三个方面需要关注:一是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要让学生充分在明确自己的观察任务;二是在学生感知对象时,加强他们的语言运用;三是在学生获得感知的基础上,要引导他们及时地归纳。

二、要加强数学交流

学会数学交流是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有效的数学交流就依赖于准确的数学概念。因此,准确地运用数学概念是发展数学交流能力的一个条件,而充分的数学交流活动又能促进数学概念的进一步发展。一是必须引导学生表述和交流自己的发现;二是要给学生解释和说明自己的观点;三是要让学生质疑和反驳他人的想法。

三、需促进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保证数学思维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影响概念构建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有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所以发展儿童数学概念的构建能力,必须充分重视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

04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下列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 )。 A. 抽象性 B. 严谨性

C. 客观性 D. 应用广泛性

2. 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 )。 A. 注重问题解决 B. 注重数学应用 C. 注重解题能力

D. 注重数学交流

3. 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学习的目标切入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 )等四个纬度。 A. 数与代数 B. 统计与概率 C. 空间观念 D. 情感与态度

4. 下列不属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阶段的是( )。 A. 语言表述阶段 B. 理解结构阶段 C. 学会解题阶段 D. 符号运算阶段

5. 问题的主观方面就是指( )。 A. 问题的起始状态 B. 问题空间 C. 问题的目标状态 D. 问题的中间状态

6. 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价值的是( )。 A. 导向价值 B. 甄别价值 C. 反馈价值 D. 诊断价值

7. 从逻辑层面看,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中,主要包含“运算法则”、“运算性质”和( )等一些内容。 A. 数的认识 B. 运算方法 C. 简便运算 D. 理解算理

8. 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知觉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空间识别障碍”和( )等两个方面。 A. 空间想象障碍 B. 性质理解障碍 C. 视觉知觉障碍 D. 空间描述障碍

9. 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心理模式是“理解问题”、“设计方案”、( )和“评价结果” 。 A. 填补认知空隙 B. 执行方案

C. 反思修正 D. 调查资料

10. 一般地看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主要运用的策略有“算法化”、“顿悟”和( )等。

A. 探究启发式 B. 尝试错误法 C. 逆推法 D. 逼近法

11. 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为主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阶段,相对于布鲁纳的分类来说,就是( )阶段。 A. 映象式阶段 B. 动作式阶段 C. 符号式阶段

D. 映象式阶段向符号式阶段过渡

12. 下列不属于“客观性知识”的是( )。 A. 运算规则 B. 数的概念

C. 图形分解的思路 D. 不同量之间的关系

13.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具有“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和( )等这样三个特征。

A. 论述体系的归纳式 B. 以计算为主线

C. 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 D. 训练体系的网络式

14. 儿童在数学能力的结构类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主要有分析型、几何型和( )三种。 A. 计算型 B. 具体型 C. 调和型 D. 概括型

15. 属于以学生面对新的问题,形成认知冲突为起点,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并在集体质疑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为特征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活动结构的是( )。 A. 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课堂学习的活动结构 B. 以信息探索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C. 以实验操作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D. 以自学尝试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16. 下列不属于常见教学手段的是( )。 A. 操作材料 B. 辅助学具 C. 音像资料 D. 计算机技术

17. 下列不属于在建立概念阶段的主要教学策略的是( )。 A. 多例比较策略 B. 生活化策略 C. 操作分类策略 D. 表象过渡策略

18. 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规则的导入阶段中常见的策略有“情境导入”、“活动导入”和( )等。 A. 练习导入 B. 问题导入 C. 经验导入 D. 算理导入

19. 在儿童的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阶段中,处于描述(分析)阶段被认为是( )。 A. 水平0 B. 水平1 C. 水平2 D. 水平

20. 儿童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理解问题阶段也称作( )。

A. 问题表征阶段 B. 明确条件阶段 C. 感觉阶段 D. 理解联想阶段

二、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1. 文本论述:要求学生在学习完第十章至第十一章之后完成。选择以下两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进行论述,其字数不得少于200字。(20分)

第十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说明,在小学数学的运算规则学习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十一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分析在小学空间几何教学中,可以如何落实注意儿童生活经验的策略。

答案:

小学数学规则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形成运算的技能,它还与发展儿童数学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发展儿童良好的数感。

数感代表着个人使数、数字系统和运算具有意义的观念,更准确的说,数感实际上代表着不同个体因自己的经验、学习和能力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关于“数”的良好的智力结构。良好的数感是形成数量概念和数理推理的基础,是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则的条件,是形成运算技能的重要保障。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可以从多方面发展儿童的数感。 1在实际的情景中形成数的意义

儿童是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对具体物体对象的活动来逐渐认识数的,学习中,要使儿童能形成良好的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就应该将学习活动置于儿童具有生活经验的实际情境中,让他们体验,感悟,理解。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数:例如,他们认识“5”,开始时带有物质和能量性质的,知道5个苹果,5支铅笔,5个人等,当对这些具有这种相同元素个数特征的“物体的集合”多次的感知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去关注这一类“集合”的共同特征,从而形成对“5”的意义的理解。

(2)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例如:小明有3本书,小芳有4本书,一共有几本书?这样的问题,假如学生采用“在第一加数基础上的逐一加”的方式,就支持了他们对数的“基数意义”与“序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 2具有良好的数的位置感和关系感

(1)发展数的良好位置感:数的位置感首先表现在对一个具体数在某个集合中的位置有敏锐的感觉,同时对于这个数与相邻数之间的相对大小有一个敏锐的感觉。例如学生能较快反映,65这个数在100以内的序列中大致占中间的位置,65比100的一半要大些等。

(2)对各种数的关系有敏锐的反应:例如学习8时,学生知道8是由1和7,2和6,3和5,4和4组成。儿童对数之间关系的一种敏锐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数的多种理解。 3对数和数的运算实际意义有所理解

在开始学习加减法时,结合实际情境,学生应当对数和数的实际意义有所理解。例如,图示有3辆小车和4辆小车,并将他们和起来,学生在解答3+4=7后,应该能意识到,这是3个元素和4个元素的合并,结果是7个元素。

05任务

一、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 46 分。) 1. 填空题(每空1分,共46分),说明:学生将下面的16道填空题的答案写到答题框中。 1.发现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 、 、 、以及 等四个阶段。 2.发现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 、 以及 等三个问题。 3.现代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具有 、 以及 等的特点。 4.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主要策略有 、 以及 等。

5.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认知建构的活动过程,是一种由 、 、 等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环状结构。

6.按评价的取向角度划分,学习评价主要可以分为 、 、 、等三类。 7.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在学习方式上具有 、 以及 等一些特点。 8.空间定位包括对物体的 、 以及 等的识别。

9.从数学知识的分类角度出发,可以将数学能力分为 、 、以及 等三类。 10.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 、 、 以及反思评价等。 11.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主要指 、 、以及 等。 12.儿童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 、 以及 等。 13.按层次可以将思维分为 、 、 等三类。 14.在儿童的运算规则学习的导入阶段中主要可以采用 、 以及 等策略。 15.小学数学的运算技能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 、 、以及 等三个阶段;

答案:

1. 创设情境 、 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 、 总结运用 。2. (创设的)问题情境(须)有效 、 注重儿童发现知识的过程 、 (要)注意适时(的)指导

3. (运用)情境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 数学活动是以任务来驱动的 、 探索是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4. 关注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经历 、 增强在数学活动中的体验 、 强化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景 5. 定向环节 、 行动环节 、 反馈环节

6. 目标取向的评价 、 过程取向的评价 、 主体取向的评价

7. 淡化严格证明,强化合情推理、 重要规则逐步深化 、 有些规则不给结语 8. 空间方位 、 空间距离 、 空间大小

9. 认知(能力) 、 操作(能力) 、 策略(能力) 10.(设置)问题情景 、 提出假设 、 获得结论 11. 行为(参与) 、 情感(参与) 、 认知(参与)

12. 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 、 数学思维能力 、 数学的语言能力 13. 动作(思维) 、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14. 情景(导入)、 活动(导入)、 问题(导入) 15. 认知 、 联结 、 自动化

二、判断题(共 17 道试题,共 34 分。) 1. 作为小学课程的数学是一种形式化的数学 A. 错误 B. 正确

2. 重视问题解决是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3. 探究教学是一种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最高的教学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4. 以共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多种表现为参照的一种评价是表现性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5. “再创造”学习理论的核心就是“数学化”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6. 学生最基本的课堂参与形态是认知参与

A. 错误 B. 正确

7. 不断增加概念的内涵而使其外延不断缩小的思维过程称之为强抽象 A. 错误

B. 正确

8. 所谓学业评价,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9. 数学是一门直接处理现实对象的科学

A. 错误 B. 正确

10. “叙述式讲解法”就是指教师将知识讲给学生听

A. 错误 B. 正确

11. 所谓学业评价,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12. 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是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13. 小学数学知识包含“客观性知识” 和“主观性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14. 教学方法是一个稳定不变的程序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15.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是学生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要素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16. 概念是儿童空间几何知识学习的起点

A. 错误 B. 正确

17. 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是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三、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1. 文本论述:要求学生在学习完第十二章至第十三章之后完成。选择以下两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进行论述,其字数不得少于200字。(20分)

第十二章文本论述主题:举例解释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基本特征。

第十三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说明如何在小学统计教学中运用“游戏引导”的策略。

答案: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很多时候,儿童是在游戏中体验与建构数学知识的。因为游戏不仅能激发儿童的思维,游戏还能促进儿童策略性知识的形成。

如:教者在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统计》时,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然后通过择优选用简便科学的方法,为以后学习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打下基础。

在创设情境,回顾旧知。以旧引新,通过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分一分、数一数,体会初步的统计思想,为下面探索统计的方法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的基础上,继而进行:统计图形,探索统计方法:

1、设计问题,激发统计兴趣。

⑴“每组小朋友的桌子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来看看,并告诉大家盒子里有许多这样的图形。(有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现在小朋友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⑵师:大家想知道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怎样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各有几个?可以用分一分、再数一数的统计方法。

2、参与游戏,探索统计方法。

⑴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你来说,我来记”,做完游戏,大家想知道的问题,就会得到答案了。 ⑵老师对同学提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说图形名称,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 ⑶学生分组活动搜集数据。

⑷小组汇报,教师按照学生回答的顺序分别将记录的结果编号,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 ②□□□□□

△△△△△△△ ③□|||||

○||||

△||||||| ④□√√√√√

○√√√√

△√√√√√ ⑸比较择优,掌握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记录的方法,得出哪种方法更清楚,更简便。 学生可能会体会到第三种和第四种方法比较简便,愿意使用。

3、整理数据,学会应用。

我们把记录的结果整理有表格里(出示表格) 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一共 看图:你从这个表中知道什么?

学生把表格填完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找到自己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上一篇:主题团日活动方案下一篇: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