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压力社会学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为主,如何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切实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教育工作,对高职毕业生成才、成长、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文章阐述了当前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中存在的误区,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就业观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高职毕业生产生就业观误区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解决措施和方案。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毕业生就业压力社会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毕业生就业压力社会学论文 篇1:

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研究

[摘要]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从全员、专业、全程、平台、制度五大工程着手,构建一套“找准问题、解决问题”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就业体系,实现旅游学生、院校、产业的和谐互动。

[关键词]高职 旅游专业 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问题 构建

[作者简介]叶海玲(1970- ),女,浙江临海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沈陈敏(1983- ),女,宁波鄞州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助教,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浙江宁波315100)

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其中,旅游专业毕业生人数预计突破25000人,旅游教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人力资源,同时也激化了就业竞争。虽然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由于旅游行业劳动密集、用工量大,在旅游行业长期存在“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和“旅游产业用工荒”的矛盾,旅游专业毕业生“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并存的矛盾。同时,存在“就业对口率低”“就业率低”“一次就业流失率高”“旅游毕业生不符合旅游行业单位用工要求”等种种旅游教育和旅游产业“供需错位”问题。要解决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是要改革创新一套适应市场需求、迎合行业发展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根据PBL即问题式学习理论(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来学习、研究现有的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问题是PBL模式的起点和核心,所以,找到现有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基础。

一、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执行主体狭小、不清、缺乏专业性,严重阻碍了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效果。对于该执行主体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就业职能部门的教职工、从事就业指导的旅游专业教师和就业课程教师、与学校就业有着紧密联系的企业和社会及家长。现有高职旅游专业院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人员仅局限在就业职能部门的教职工这个层面,没有拓展到第二、第三层面。

第一层面,属于教辅岗位层面,仅仅包括学校、学院直接负责就业工作的领导、学校招生就业部门的教职工以及二级学院的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由于高职院校有限的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繁忙,不具备专职性,不具备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体系观念、工作能力和精力,容易把就业工作锁定在提高“就业协议书签约率”的突击战上。

第二层面,属于教师岗位层面,现有的高职旅游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师,在传授旅游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课程氛围中,很少开展融会贯通的职业启蒙、就业引导教育,这跟教师缺乏就业指导意识、缺乏岗位实践经历、不熟悉职业发展、不了解人才市场是有直接关系的。另外,虽然已开设类似“职业生涯规划”的公共基础课程,但由于学生人数庞大、师资力量薄弱,轻易地让辅导员或者就业职能部门的职工担任教师,这些工作人员虽有一线工作经验,但是缺乏教学经验和精力,缺乏专业的培训,上课有“赶鸭子上架”之嫌,导致就业指导课程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走过场的现象。

第三层面,属于校外互动层面,包括旅游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学生家长,现有高职旅游院校很少有把这个层面的人纳到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执行主体层面。但是实践发现,旅游企业是实现就业的最终输入口,旅游行业相关部门和社会单位是疏通就业渠道的连接器,学生家长则是最大程度利用好每个毕业生个体的就业资源的指导员,他们对于促进就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内容缺乏调研,脱离实际需求,导致就业指导与服务流于形式。局限在大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大二阶段的应聘求职技能讲座、大三毕业阶段的签订就业协议书指导这三项内容,属于获取就业机会后的就业指导。根据调查,学生最需要的首先是如何获得就业机会的指导与帮助,这要求建立旅游行业就业信息平台,引进旅游行业单位组织开展旅游人才招聘会。学生还关注就业政策法规对就业的导向性指导、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指导。

3.就业指导与服务的进程和层次缺乏战略性,导致就业指导与服务停留在“点”上。就业指导停留于灌输应聘技巧、指导离校就业、催促尽快就业的“点状”层面,甚至有的只是在毕业前才开展就业指导,忽视了对学生长期的职业素养培养、职业能力锻炼、职业心理调适、就业竞争力提高等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面状”层面。

4.就业指导与服务的载体缺乏创新,缺少与学习、校园活动、实践、实习融会贯通,导致各项工作的目标意义不一致,不能达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的合力。现有载体往往局限在公共基础课程、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院校二级的就业职能部门四方面,忽视了专业教师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实践及毕业实习这些重要载体,导致教学模式、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的实际人才需求脱节,校园文化活动与职业素养养成脱节,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运用脱节,实习与提高职业能力、实现就业目标脱节,没有从实质上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

5.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制度缺失,产生“木桶效应”。“木桶效应”理论是说,只要水桶有一块板是短板,那么水是不可能满的。这同样适用于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如果“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制度”这块板是短的,整个体系这个“木桶”的水是不可能满的,效果没有保障。现有的就业体系缺乏有效的考核奖励制度,调动不起整体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缺乏有效的培训体系,专业化水平低下;缺乏有进度、有目标、有层次的进程规范,导致就业工作可有可无、星星点点;学校、学生、企业、政府这些载体间缺乏互动机制,导致实现就业工作的推力不强。

二、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重新构建

我们要在找到问题的基础上,从全员工程、专业工程、全程工程、平台工程、制度工程五个方面着手,重新构建一套“找准问题、解决问题”的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1.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全员工程”。“全员工程”就是解决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由什么人来抓”的问题。这个问题包含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内容:狭义的“全员工程”指的是校内全体教职工全员动员,也就是执行主体是些什么岗位的教职工,要建立什么样的工作组织队伍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改变就业职能部门、辅导员、班主任单枪匹马干就业的现状,把专业教师纳入教学环节的就业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公共基础课程教师专职化,把搞校园文化活动的团学党建工作者的工作中心转到职业、就业这条战线上来。广义的“全员工程”指的是除了校内教职工全员动员外,还要把校外的学生家长、旅游企业动员到队伍中来。在市场经济社会,就业竞争力来自自身能力素质和社会家庭资源,把校外的学生家长引入就业体系中来,对于督促学生就业、引导学生就业具有现实性、时代性。在毕业实习期间,要致信家长,让家长了解子女的实习情况,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动员家长调动社会资源,引导、指导、协助学生实现就业。从而形成有机结合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全员工程”的三个层面:也就是院、系、班三级就业职能部门的教职工,从事就业指导的旅游专业教师和就业课程教师,与学校就业有着紧密联系的企业、社会和家长。

2.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专业工程”。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业工作者首先必须是个“渔夫”,这必然要求加强课程改革、提高就业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实现就业指导公共基础课程教师专职化。多数高职旅游院校的教师是大学或者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学校工作,重理论,轻实践,缺乏专业岗位从业经验与实践能力。“专业工程”就是解决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从什么内容来抓”的问题。这个问题包含三方面内容:

其一,就业指导者与服务者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化水平,如何转变观念、掌握技能。在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发生“供需错位”的现状下,更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具备洞察就业形势、培养职业素质、具备就业指导技能的就业工作者。这迫切要求建立专业化培训和职业岗位挂职锻炼机制。

其二,开展指导与服务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真正需求的就业指导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要体现专业化。要建立调研机制,联系实际,给毕业生真正需要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有的放矢。特别要加大旅游行业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推进“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思路,提高旅游人才招聘会达成的就业意向率,重视就业政策法规指导、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指导。

其三,根据学生不同的就业意向、就业资源、就业机会,开展专业的、有区别的、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由于毕业生对旅游行业就业期望不高,调查学生的就业意向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引导学生利用好自身的就业资源,包括能力素质资源、家庭和社会环境资源等。要重视就业机会多、就业期望高的毕业生,避免出现“高不成、低不就”问题。要重视就业机会少、就业心态低落的毕业生,开展就业援助,采取特殊措施,帮助其实现就业。

3.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全程工程”。“全程工程”就是解决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在什么时候来抓”的问题。这个问题包含两个层面:

其一,从进程的战略性角度来说,在大一到大三的不同阶段,如何开展就业工作。大一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公共基础课程,让学生熟悉、热爱专业,安排好大学三年的学习目标;大二开展班、系、校三个层面的以职业素养养成、就业指导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技能比赛、文艺演出、专题讲座等形式;大三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政策宣传、就业心理调适、就业形势分析、就业状况交流、就业信息公布等工作。

其二,从层次的战略性角度来说,要“变点为面”,让教学、校园活动、实践、实习各个层面全面铺开,都渗透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4.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平台工程”。“平台工程”就是解决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用什么方式来抓”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四维”平台来解决:

其一,建立“教室、实验室教学”平台,把就业指导纳入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专业知识课堂教学与实验室实践技能教学,融入教师的职业启蒙、就业引导,并把这项工作作为评教的重要指标。

其二,建立“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平台,挖掘专业特色,创新品牌活动,通过技能比拼、技能展示、职场模拟等形式,增强校园文化活动与专业、职业、就业的联系。

其三,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理顺“订单式”合作培养的教学、实习、就业环节,促进学生在合作企业实现“充分实习、提前就业”。要改变“重形式、轻实效”的观念,通过教学改革、职业技能标准化、实习集中管理等方式,努力适应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

其四,建立“社会互动”平台,加强政府对旅游专业就业的引导,主动承担起为毕业生跑人才市场、挖就业信息、找职业岗位的责任,建立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和专场招聘会平台,鼓励学生投身旅游行业服务第一线,投身乡村旅游创业开发,以全面拓展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途径。

5.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制度工程”。“制度工程”就是解决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靠什么保障来抓”的问题。这个问题要围绕全员、专业、全程、平台四项工程来设置相应的制度,形成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机制,具体而言:

其一,要落实“全员工程”制度。也就是管理好就业工作队伍的制度,要职责明确,赏罚分明,提高执行力,调动积极性和能动性。要建立《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职责》,明确并细化学院领导、就业工作直接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专任专业教师的就业指导职责,建立院、系、班三级责任机制,让人人都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从而自觉安排好就业工作,使这项工作“润物细无声”,生根发芽。要建立《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考核奖励制度》,让就业工作作为评价院、系、班,评价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重要指标,让就业工作成效作为学校评价二级学院年度总体工作的重要指标,转压力为动力。

其二,要落实“专业工程”制度。也就是要建立《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人员培训制度》,提高执行主体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就业指导效果;要建立《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调研制度》,从调研的第一手材料来得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需求,及时调整工作内容和重点;要建立《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个性化制度》,保障具有不同就业意向、就业资源、就业机会的毕业生都能得到专业的、有区别、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有效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援助、就业咨询、就业心理调适。

其三,要落实“全程工程”制度。也就是要建立《就业指导与服务进程和层次规划》,在时间、内容、责任人等方面进行细化规定,作为各个层面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者的日常就业工作的指导手册和行为标准。

其四,要落实“平台工程”制度。也就是要建立《就业指导与服务平台细则》,明确“教室、实验室教学”“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校企合作”“社会互动”四维平台的运作机制,形成教学、文化活动、企业、社会政府的促进就业的互动机制。要建立《就业指导与服务平台信息反馈、评价制度》,调查各个平台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对毕业生的作用,调查毕业生初次就业后的职业发展状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和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2-2007)[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2008.

[2]卿云波.构建“六位一体”的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理论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9).

[3]卢国良.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4).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Z].2009-01-19.

[5]司艳宇.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9(12).

[6]席明.创新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与指导体系[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7).

作者:叶海玲 沈陈敏

毕业生就业压力社会学论文 篇2:

工学结合模式下转变高职毕业生就业观的策略与实践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为主,如何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切实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教育工作,对高职毕业生成才、成长、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文章阐述了当前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中存在的误区,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就业观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高职毕业生产生就业观误区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解决措施和方案。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就业观;工学结合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和高等普通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性(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因此,范唯、马树超[1]等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养,应积极推行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对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都和高等普通教育有着本质区别,其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与高等普通教育也不尽相同。

但是,由于在长期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给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影响,为了进一步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影响下,研究如何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切实转变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高职毕业生就业观误区分析

就业观是就业主体对于就业的目的、意义、怎样就业及就业空间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大学生就业观包括其就业动机、就业定向、职业选择空间观念、就业途径观念等[2]。但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对毕业生就业观教育还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加强,高职毕业生就业观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重四轻”方面。

2.1 重利益轻发展

寻找一份逞心如意的工作,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和特长,获取应有的劳动报酬,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这是每位高职毕业生的心愿和理想,也是合理和适当的。但是,在实际择业过程中,大部分高职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的主要(乃至唯一)标准就是薪酬待遇,把工资、收入作为择业的唯一问题。而对行业的发展、企业的未来、自身优势和特长能否在企业工作岗位中得到最大限度展现,自身素质和技能能否得到全面培养和锻炼等因素往往予以轻视,或者根本不予考虑。重利益轻发展的就业观一是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二是导致高职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过于盲目,没有长期规划,就业后学生变换工作单位频繁。

2.2 重管理轻一线

由于现在的高职毕业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强,缺少必要的劳动锻炼,缺乏吃苦耐劳、实干肯干的精神,因此,高职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岗位时,大都青睐于选择管理岗位,而不愿意到一线工作岗位上去;至于去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上去工作,更是望而生畏,即使去这些地区、行业、岗位工作,对自我发展较为有利,发展潜力巨大,也往往选择退缩。重管理轻一线的就业观一是导致高职毕业生择业范围狭窄;二是导致高职毕业生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必要技能缺乏,发展后劲不足。

2.3 重技术轻素质

不少高职毕业生认为,就业主要依靠的是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而往往忽略了自身素质的具备和提高。随着我国加入WTO世贸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不断成熟,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里所指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包括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技术水平,同时也包括他们的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诚信品质、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等。重技术轻素质的就业观导致高职毕业生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2.4 重城市轻基层

高职院校的教学采用的是工学结合模式,该种模式注重职业技能教育,培养的是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受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影响,毕业生绝大部分将深入基层工作。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愿意留在大城市、发达地区就业,不愿意到基层参加工作。重城市轻基层的就业观导致高职毕业生错失许多就业机会,无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

3.高职毕业生就业观误区的产生原因

基于以上的分析,目前在高职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着“四重四轻”的就业观误区,导致高职毕业生产生这些就业观误区的原因是各方面的,主要为:

3.1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但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起步较迟,至今只有近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只有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才能使高职学生在三年的学习阶段里,对专业岗位有充分的了解,对就业形势有清醒的认识,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也才能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综合素质,使学生的就业观念得到彻底的改造。

3.2 毕业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缺乏正确认识

根据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可概括为:压力大、差异大、潜力大。可不少高职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些盲目悲观,有些盲目乐观,这些认识对就业观误区的形成都起到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3.2.1 高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

“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总数将从2006年的近400万增加到500万,预计到2009年接近600万,每年增加约60万[3]。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每年如何吸纳、安置这几百万的高职毕业生,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2005-2007年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和毕业人数见表1。

3.2.2 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近年来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业大幅萎缩,人员需求下降,而且蔓延到汽车、房地产、建筑业、制造业等,据估计,这种困难局面要延续到2009年下半年。受此影响,各类高校毕业生起薪点均有不小的下降,见表2。为此,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不容乐观。

3.3 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教育相对薄弱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教育条件的限制,高职教育在强调专业教育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综合素质教育,导致高职教育偏离了目标。突出表现为:一是强调以能力为本,将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二是强调实践动手,将实践动手训练与人文素质训练、道德实践对立起来。这些做法无形中降低了高职教育的水准,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使高职教育成了一种单纯的技能培训场所。

3.4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尽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只是初步建立,各院校的就业指导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同时,较大一部分院校的就业指导体系更侧重于就业服务和具体事务的处理上,就业辅导课程的开发都不尽完备,高职毕业生就业观教育开展具有一定难度。

4.转变高职毕业生就业观的应对策略

4.1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要切实转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问题,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短期的应急政策设计上,必须从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出发,强调建设行业市场需求导向,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此,首先,要加大学院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要以围绕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其次,学院要建立优秀的“双师型”队伍,树立教师教学的新理念,努力完成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新认识,改变传统教学观变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入职业能力培养的新元素。同时,进一步完善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以工作任务为内容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各项实践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处于就业顶岗的第一线,让他们充分了解行业,了解专业,了解岗位,认清形势,培养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基本的人际交往,丰富社会阅历。

4.2 建立就业指导全程服务体系

目前各高校都在强调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即从大一开始,贯穿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点尤其重要。因为高职院校的新生在入校时就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对高职专业存有偏见,学习积极性不强,如果不积极引导和教育,会给将来的就业造成不良影响。对我院来说,全程就业指导的具体操作是:大一重在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改变不正确的职业认知,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大二重在锻炼能力,开始设计自己的职业目标,要多了解本专业的工作领域,着重提供尽可能多的锻炼机会,培养和发展同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对毕业班学生则应针对择业期间的具体问题作好服务咨询工作。

4.3 加强就业心理辅导

高职毕业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素养,但由于他们还缺乏社会阅历,加之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不强,在选择工作中往往存在着某些片面认识,致使他们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存在着求全求美、从众和胆怯心理、缺乏抗挫折和抗风险心理。高职院校应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帮助高职毕业生客观地分析各种心理问题所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方法,帮助毕业生保持稳定、积极、健康的心态,做好心理调适,从容应对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4.4 利用校友平台做好就业观教育工作

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友会平台,利用优秀校友自身经历,对毕业生进行行业情况、企业情况教育,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择业观,树立切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实际上,许多学生对专业的理解都远远滞后于这些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工作报酬都有很大提高,目前由于基本建设纷纷上马,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很大,职业发展的空间很大,但是许多学生还停留在过去的认识里,一味地低看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前景。此外,还要帮助毕业生认清客观情况,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尽快实现社会角色转变。

4.5 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机制

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机制对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观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各高职院校应通过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和回访,一方面可以征求用人单位对专业设置、学生素质、就业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业绩。尤其是一些长期从事一线工作的杰出毕业生,可以为在校学生树立就业先进典型从而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在校艰苦专业学生树立信心,消除偏见,积极就业。

参考文献

[1]范唯,马树超.切实解决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2]田景海.大学生择业社会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

[3]柯东林.试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6.

[4]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G/OL].http://www.moe.edu.cn/.

[5]2009年毕业生起薪点有所下降[G/OL].http://www.tech.net.cn/page/N083/2009081900002.html.2009年毕业生起薪点有所下降.

作者简介:叶玲(1968—),女,浙江杭州人,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

作者:叶 玲

毕业生就业压力社会学论文 篇3:

坚持六个“三位一体”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新途径

[摘 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涉及招生、教育、管理和社会沟通等诸方面的工作。高校必须从系统论出发,建立涵盖“招生—培养—就业,教育—管理—服务,个人—学校—社会,思想—行动—效果,独办—联办—参办,自觉—激励—约束”六个“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途径[

[文献标识码]A

[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社会的稳定和民生问题,关乎高校自身的办学声誉和发展前景,历来都是高校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新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中国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人才市场需求的矛盾、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与社会新的岗位增长的矛盾日趋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牛鼻子”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涉及招生、教育、管理以及社会沟通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为此,高校必须树立系统观念,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六个“三位一体”的工作方法,以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为根本,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

招生、培养和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三步曲,犹如工厂生产制造的“产供销”三环节,密不可分。招生是人才培养的入口和基础,培养是学生成才的本质和关键,就业是人才培养的出口和归宿。入口决定出口,出口反作用于入口,关键在培养。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当前,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已成为中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源于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源于对中国目前严峻就业形势的清醒认识,源于对高校办学本质的准确把握。

“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首先体现在科学预测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准确制定招生计划,确保人才培养供需平衡上。人力资源供需双方是通过市场选择来实现供求目标的。只有供求相一致,才能实现供需均衡,否则就会失衡,导致“就业难”和“招工难”。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专业类别、规模与市场需求严重失衡现象普遍存在,结构性矛盾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这对高等教育资源、家庭和个人都是一种严重损失,迫切需要加以改观。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联合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构建专业设置预测机制,定期发布各类专业人才的规模变化和供求情况,为高校优化专业布局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供指导。对高校而言,掌握了需求也就掌握了人才培养工作的主动权。因此,高校应主动了解人才市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准确把握各专业的就业和需求状况,及时调整招生专业类别和招生规模,为社会急需人才的培养和学生的充分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1]。“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又体现在柔性培养机制的建立上。人才培养有一个周期,招生时的供需预测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实施柔性培养机制,就是尽量缩短预测周期,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选择空间,最大限度地规避招生专业预测风险。实施柔性培养就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人才。可通过按专业大类招生、双学位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达到一专多能,使毕业生有更大的优势和择业空间。

能否实现充分就业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质量。高质量和硬品牌是赢得市场的根本,是高校毕业生人尽其才、报效社会的法宝。作为高等学校,要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生命线,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依据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改革课程设置,变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后具有较强的学习提升能力和发展潜力。

“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还体现在就业是招生决策和培养质量的试金石上。招生决策的正确与否、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就业层次和就业率上。目前,中国各行各业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对人才需求表现出一种迫切性,但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调和培养模式的雷同化,一方面使许多企业难以找到得心应手的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又使大量毕业生无业可就。为此,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与各行各业的沟通、合作,减少培养的盲目性,尽可能多地采取“订单式”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实现招生、培养、就业零距离。

二、“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管理、服务是构建务实、高效就业工作体系的重要环节,三者密不可分,共生共荣。教育的本质是明辨,管理的目的是规范,服务的宗旨是锦上添花。

全方位的就业教育是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把学生推向了市场,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成为学生素质的必要构件,学业和就业双重压力下的学生亟需系统、全面、多方位的指导和帮助,就业教育应当成为各高校的一门必修课。首先,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大力弘扬为国家、为民族的振兴而奉献青春的社会价值观,引导学生把为国奉献和实现自身价值结合起来,排除自私自利、狭隘短视的择业动机和倾向,树立目标远大、动机高尚的择业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的观念,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其次,高校要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作出正确评价,指导学生立足专业特点和个性特征,结合现实社会就业状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再次,高校要加强毕业生的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之本,守信是处事之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弄虚作假、随意违约、频繁跳槽等问题为社会所诟病。因此,重视就业诚信教育,加强诚信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此外,高校要向毕业生传授必要的应聘技巧。这也是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外部的社会因素外,还有大学生自身人格缺陷的问题。在就业市场上,学历、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性别、相貌、举止言谈、个性特征等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素质培训,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大有裨益。

规范的就业管理是实现有效就业的基本前提。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大大弱化了就业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在这方面,政府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力度有待加强,而高校在这方面也责无旁贷。高校就业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流程,依规合法开展就业工作;要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加强对各类招聘信息的审核与管理工作,认真审核用人单位的资质信息,核准毕业生求职材料中的基本信息,确保用人信息和毕业生信息的真实性。

优质高效的服务是进一步提高就业率的保证。提供就业服务是高校的职责所在,也是提升高校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必然要求。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积极开展网上推介活动,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网上沟通平台;要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当好学生就业的参谋和引航员;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总之,要花大力气建立全面、规范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2]。

三、“个人—学校—社会”三位一体

人才立国是中国的基本方略,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与前途,是全民的大事、社会的大事,要营造全民全社会关注、参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氛围。对于学生就业而言,社会的作为是根本,学校的任务是促进,个人的努力是关键。

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的作为上。中国总体上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工资分配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用工制度等宏观经济、政治政策上的改革与调整至关重要,但这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从近几年就业工作的进展也可以看出,政府对就业工作的关注度的提升及采取的系列措施,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通过扩大“增量”、激活“存量”、 促进“对接”等措施不断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各级政府加大投入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等[3]。

政府大环境的创设至关重要,学校、个人的联动也必不可少。要充分利用现有社会环境条件,构筑学校“搭台”、家庭“敲鼓”、个人“唱戏”就业工作机制,多方联动,齐抓共管,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一是学校“搭台”。就业率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学校各部门、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校知名度,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舆论氛围;要通过主办、联办或参与协办人才交流会,为毕业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促进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近距离的双向交流,创造择业机会;要加强创业教育,激励学生自主创业。要挖掘教职员工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就业信息。

二是家庭“敲鼓”。社会学的观点认为,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在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流动中有重要作用。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构成错综复杂社会关系网的节点,良好的人脉和丰富的社会触角,决定了家庭在学生就业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家长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动亲朋好友,挖掘社会资源,齐抓共管,为孩子寻找良好的就业机会擂鼓呐喊。

三是个人“唱戏”。是金子总有发光的空间,是人才总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要充分把握社会、学校和家庭为自己提供的就业平台,摆正心态,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大胆闯市场,勇于展现自我,善于“推销自己”,从而在市场中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思想—行动—效果”三位一体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体现,效果又是思想和行动的归宿。高校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人们思想的重视和统一,行动的果敢和务实,效果的质量双赢。思想、行动、效果三位一体、环环相扣,则无坚不摧,无难不克。

学校各部门、全体教职员工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关心工程、和谐工程来抓,自觉摒弃“学生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的旧观念,树立“学生就业人人有责”的新观念,全员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全员参与学生就业工作。要挖掘学校和教职员工丰富的社会资源,变被动为主动,内引外联,把企事业用人单位请到学校来参观考察,举办招聘会、企业宣讲会,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学生;要把学生送到企事业单位去实习、实践,增进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三方的相互了解,加深感情,拓宽就业渠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面对当前供大于求的就业现实和稍纵即逝的就业机会,科学思想的指导固然重要,脚踏实地的行动更为可贵。

效果是检验思想与行动的根本标准。学生就业效果主要通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体现出来。高校一定要关注就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及时解决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诸如“‘大四’教学和就业如何两全”等实际问题。既要重视学生的就业率,也要重视学生的就业质量,避免为追求短期的高就业率而忽视就业层次和就业方向。要从维护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高度,实现学生就业质与量的统一。要注意长效机制的建设,形成特色,力求实效。

五、“独办—联办—参办”三位一体

调查显示,参加招聘会是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各地面向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数不胜数,大致可分为独立举办、联合举办和参与举办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各有特色,优势互补。

高校独立举办招聘会是学校实力的象征和自信力的彰显。独立举办招聘会是一项耗力费心的事情,它是以丰富、多样的人才资源,雄厚的资金实力,严密、高效的组织体系为保障的。能够独立举办招聘会的大都为具有良好办学声誉、社会影响力大的高校。高校独立举办招聘会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综合性强。相对于社会上举办的专业性招聘会来说,高校独立举办的招聘会可以面向全体毕业生,邀请的企事业单位所需人才可以涵盖所有专业,为所有毕业生提供选择就业机会,减少学生就业成本。二是针对性强。独立举办招聘会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有选择地引入招聘单位,防止虚假信息和不良企业进入学校,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三是时效性强。独立举办招聘会可以不囿于招聘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要自己条件成熟,随时都可以举办。也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随时随地举办面对面的专场招聘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

联办招聘会是公平竞争、互惠互利观念的体现。同一地区的高校可以联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承办招聘会。联办招聘会既可以减少高校各自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减轻学校负担,又可给各高校和学生提供共有的展示平台,公平竞争,增强高校的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竞争力,还可以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好的做法,提高就业工作的实效,一举多得,值得提倡。

参与举办招聘会是一条最经济、最简捷的就业途径。让学生参与社会和其他高校组织的招聘会,对于参与高校来说,既没有大量资金的投入,也不需庞大人力的付出,有百利而无一害。同时,高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实际和专业特点,有选择性地参加招聘会,避免盲目性,减少学生的就业成本,减轻学生家庭负担。

六、“自觉—激励—约束”三位一体

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事业心和责任感很强的工作,自觉自愿是根本,奖罚分明是动力,有效约束是保障。三者结合方能事半功倍。

高校应积极营造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全体教职员工认识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学生的未来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教职员工个人生计与前途,从而引导各部门、广大教职员工自觉自愿地投入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去,形成“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高校还应建立院、系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同各院、系的年度考核、招生计划、奖金发放等挂起钩来,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偏低的专业严格控制或缩小招生规模,对初次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70%的专业,削减招生计划或暂停招生。同时,可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年度“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形成良好的就业工作激励机制。

高校还要注意就业工作中的政策约束和道德约束。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就业的过程不仅仅是推销学生的过程,也是学校展示良好形象的过程。就业市场不仅是学生、学校能力与水平的展示台,也是学生、学校道德形象的展示台。良好的就业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建设和维护,更需要身在其中的高校和广大学子的建设和维护。作为高校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的就业政策,防止为片面追求就业率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作为学生本人要视诚信为做人的根本,遵守相关法规,忠实履行约定。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使那些反复违约、屡失诚信的人付出道德与成本的代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赢得良好的就业口碑[4]。

[参考文献]

[1] 罗三桂.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阻碍因素及对策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4):103.

[2] 赖理宙,蓝邱勇.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29.

[3] 莫军成,陈默.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实现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2):32|35.

[4] 金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科教文汇,2009(8):80|81.

[责任编辑:赵 玲]

Adhering to the Six "Trinity" Principles and Exploring New Ways

to Improve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XU Yu|qing1,2,SUN Xue|zhai2,ZHANG Chao2,DU Yi|hua2

(1.Deans Offic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Shandong 257061,China;

2.Shengli Colleg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Shandong 257097, China)

Key words: college; college graduates; ways of employment

作者:许玉清, 孙学斋, 张 超, 杜以华

上一篇:区委上半年经济工作总结下一篇:某单位党支部工作总结